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摘要:攻击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是童年期较为常见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行为,也是个性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的攻击行为有男女和年龄的差异。同时儿童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了解了儿童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后,进一步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矫正儿童的攻击行为。
关键词:攻击行为性别差异年龄差异
1 引言
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指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就攻击行为的方式看,它通常划分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身体攻击是指攻击者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被攻击者实施的行为,如打人、踢人和损坏、抢夺他人财物等;言语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口头言语形式直接对被攻击者实施的行为,如,骂人、羞辱、嘲笑、讽刺、起外号等;关系攻击则是指攻击者故意操纵和破坏他人的同伴关系从而伤害他人的行为,如为了伤害或控制他人有目的地终止友谊或认同,散布谣言致使同伴排斥或拒绝他人等。
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儿童的一种主要社会行为,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发展状况既影响儿童人格、品德和良好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重要指标。大量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是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危害较大。经常受到攻击的儿童通常会导致情绪抑郁、焦虑紧张、注意力分散、自卑孤僻、厌学逃学、学习成绩下降和失眠,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杀;而对攻击者来讲,攻击他人则可能会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或行为失调,因为攻击行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现象。心理学家韦斯特曾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70%的暴力少年犯在13岁就被确认为有攻击性行为,而且儿童的攻击性水平越高,今后的犯罪可能性越大。也就是说,儿童攻击性行为是今后各种行为问题的先兆。
2 儿童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
2.1儿童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一些研究者认为,女性的攻击性低于男性(Ez21。tt,1994:Maeeoby&Jaek一in,1974);而另一些研究者(Cotton,1994:Sheldon&Chesney一1ind,1993)认为性别差异并不存在。但大量研究都表明,男女两性在攻击行为的开端、方式及发展
过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①攻击行为开端中的性别差异。1984年Hyde等人的研究表明,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在2一2.5岁时就可表现出来,而且在自然观察的实验情境中比在严格控制的实验室中更为明显。1997年Loeber和Hya再次验证了这一点,并指出在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期、小学、中学)攻击行为所表现出的性别差异越来越明显。
②攻击行为手段的性别差异。女性的攻击行为更多地是使用间接的和言语的攻击,包括社会孤立、散布谣言和诽谤等手段有效地伤害别人,而男性普遍使用直接的身体攻击。进入小学高年级后,男性比女性更多地采用暴力方式来表现攻击行为,如群体斗殴、袭击、性暴力以及杀人等(Ruettr&Gin,er1983)。还有研究表明,男孩倾向于使用公开的攻击性行为。比如,碰撞和言语垢骂等,而女孩的攻击性行为更多的是间接的,而且其意在损害同伴关系。
③攻击行为发展过程中的性别差异。女性以反社会行为方式出现的攻击行为比男性的晚,而且这些行为中很多是没有攻击性早期表现的,主要是到青少年期才表现出来。另外,是否容易成为攻击的目标随年龄增长也存在性别差异。男孩之间的攻击性冲突要比男孩与女孩之间的以及女孩与女孩之间的多得多。男孩不仅易挑起更多事端,而且也更易成为攻击的对象,高攻击性男孩因其敌意倾向也常会招致同伴的攻击。在异性间的冲突方面,研究表明随年龄增长,女性所报告的异性间冲突比男性报告的多(Caims&Lnais,1994),而张文新等所观察到的却是,随年龄增长攻击行为更多地是发生在同性间,异性间的攻击逐渐减少。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或是被试样本所致,或是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所致,或许兼而有之。
总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似乎是不争的事实。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综述指出,来自全世界的lno多项研究报告认为,男性无论从身体上还是言语上都比女性更有攻击性,这种差异甚至在两岁多时就可看出。虽然在具体的攻击类型上,性别差异的资料可能不太一致,但是认为攻击性行为在总体上有性别差异,基本上为大多数研究所证实。
2.2儿童攻击行为的年龄差异
许多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在攻击性行为的类型上,年幼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工具性攻击,年长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敌意性攻击。在攻击
性行为的起因上,研究发现:3一4岁期间,对儿童进行强制性良好日常生活习惯的训练则成为儿童发脾气以至于产生攻击性行为的诱导因素;4一6岁期间,诱导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同伴之间的冲突。在攻击性行为的发展上,哈吐普认为:“婴儿期和童年早期儿童表现出的攻击主要是对非社会性课题的获取,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攻击更多地趋向于冲突中以人为指向的攻击”。PSvka和Shuer(1974)的研究发现,儿童的“攻击反应次数”与“构想出可解决问题的反应”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负相关的程度随年级的上升有下降的倾向。年龄稍大的儿童,“问题解决反应质量”可能比“问题解决反应数量”更能对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产生影响。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有意识的攻击性行为在不断增加。以此推测,其敌意性的攻击也将增加。身体攻击性行为在减少,以往的研究也表明,一般而言,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身而言语攻击性行为在增多。贬损行为(比如,消极社会比较、批评、嘲讽等。
哈吐普也发现对年长儿童而言,能较多导致对其自尊的凌辱与威胁,但对相对较少地引发身体上的攻击性行为;相反,对年幼儿童而言,贬损行为所引起的对其自尊的凌辱与威胁较年长儿童要少得多,但引发的身体上的攻击性行为却比年长儿童要多得多。
我国一些学者也在研究中得到类似结论,张文新等在观察研究中还发现,我国儿童由物品和空间争夺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由报复还击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由行为规则等社会问题引起的攻击所占比例较少。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大,小学儿童的工具性攻击行为、身体攻击行为在减少,而其敌意性攻击行为、言语攻击性行为在增加。
3 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导致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呈现多样性;既有生理方面的因素,又有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这些不同的因素导致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呈现多元化。
3.1因生理因素与需求不满足而产生的攻击行为
3.1.1生理性攻击行为
近期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儿童攻击性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大约占50%。所谓遗传,就是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方面的特点,尤其是大脑及其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