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案例
幼儿攻击性行为案例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在情绪受挫或受到刺激时,采取一种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对被攻击对象造成伤害,也会对幼儿自身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下面将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案例一,小明在幼儿园经常打其他小朋友。
小明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幼儿,但最近在幼儿园经常打其他小朋友,尤其是当他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拿走时。
经过观察和了解,发现小明的攻击行为主要是因为他在家中缺乏父母的关注和教育,导致他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只能通过打人来发泄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老师需要及时与小明的家长沟通,建议他们在家中多与小明进行沟通交流,关注他的情感需求,教导他正确的处理方式。
同时,在幼儿园,老师也要给予小明更多的关爱和指导,教导他学会用言语表达情绪,培养他的自我控制能力。
案例二,小红在家中经常踢打家人。
小红是一个内向的幼儿,但在家中经常对父母和弟弟进行踢打。
经过了解得知,小红的攻击行为主要是因为她在家中感受到了父母的矛盾和冲突,导致她内心压抑和不安,只能通过攻击行为来释放自己的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需要及时解决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给小红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
同时,家长也要多关注小红的情感需求,给予她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教导她正确的处理方式,帮助她学会用言语表达情绪,培养她的自我调节能力。
案例三,小华经常在幼儿园咬其他小朋友。
小华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幼儿,但在幼儿园经常对其他小朋友进行咬人的行为。
经过观察和了解,发现小华的攻击行为主要是因为他在家中缺乏父母的约束和教育,导致他无法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只能通过咬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老师需要与小华的家长进行沟通,建议他们在家中加强对小华的教育和约束,教导他正确的行为方式。
同时,在幼儿园,老师也要给予小华更多的关爱和指导,教导他正确的处理方式,培养他的责任感和同理心。
如何理解儿童的攻击行为
如何理解儿童的攻击行为儿童的攻击行为常常让家长感到困惑和焦虑,但实际上,这种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理解这些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方法是帮助孩子克服攻击性行为的关键。
儿童攻击行为的常见原因1.沟通障碍儿童可能因无法有效表达自己的需求、情绪或想法而选择采取攻击行为作为一种沟通方式。
2.情绪调节困难攻击行为有时是儿童情绪调节能力不足的表现,他们可能无法有效处理自己的情绪,从而选择以攻击的方式来释放负面情绪。
3.模仿和学习儿童往往会模仿周围成人或同龄人的行为,如果他们身边的人经常展示攻击性行为,孩子也可能会效仿。
4.缺乏社交技能有些儿童由于缺乏适当的社交技能,无法有效地与他人互动,攻击行为可能成为他们应对社交困难的一种方式。
如何应对儿童的攻击行为1.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鼓励儿童用言语表达情绪和需求,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沟通习惯,可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2.教导情绪管理技巧教导儿童正确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倾诉情感、寻求帮助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控制情绪,减少攻击行为。
3.提供正面榜样成人应该成为儿童的正面榜样,展示出理性、尊重和善良的行为,以引导儿童形成积极的行为模式。
4.培养社交技能帮助儿童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分享、倾听和尊重,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有助于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儿童的攻击行为往往是一种表达需求、情绪或学习的方式,理解背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这种行为。
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教导情绪管理技巧、提供正面榜样和培养社交技能,可以有效减少儿童的攻击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重要的是要耐心倾听儿童的内心需求,给予他们理解和支持,引导他们走向健康、积极的成长之路。
正确应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正确应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引言: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攻击性行为可能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包括肢体冲突、言语攻击和攻击性行为。
对于父母和教育者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以及针对该行为的正确应对方法。
一、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1.生理与发展因素: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可能与生理及发展因素相关。
例如,幼儿时期的儿童通常没有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力,因此可能会有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此外,某些儿童可能出现生理异常或发育问题,导致他们表现出更多攻击性行为。
2.环境因素:儿童生活中的环境也会对其攻击性行为起到重要影响。
有暴力家庭成员或观看过多暴力媒体的儿童可能会模仿这些行为。
此外,家庭和学校的紧张氛围、过度管制或规则不明确也可能成为儿童表现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3.心理因素:儿童的个人心理发展也与攻击性行为有关。
例如,儿童可能因为情绪问题、认知困难、恐惧或挫折感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二、的方法1.提供积极的环境:为儿童提供积极的环境是减少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法。
这可以包括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提供积极的教育和学习氛围以及鼓励儿童参与适应性活动,如户外运动和兴趣班等。
2.教会情绪管理技巧:儿童通常在情绪失控时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教会他们正确的情绪管理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包括教育他们如何通过问题解决、深呼吸和沟通来应对负面情绪。
3.鼓励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儿童学会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减少他们使用攻击性行为来解决冲突的倾向。
教育他们如何通过沟通、妥协和寻求帮助来解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训练。
4.设立明确的规则和奖惩机制:建立明确的规则和奖惩机制可以帮助儿童理解不可接受的攻击性行为。
这种机制应该与儿童的年龄和能力相适应,并且被父母和教育者共同遵守和执行。
5.积极参与儿童生活:父母和教育者应积极参与儿童的生活,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通过关注和理解儿童的需求与困难,提供他们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可以帮助儿童减少攻击性行为。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也称儿童的侵犯性行为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矫治一、概念: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一般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指向他人或物体的身体或言语的攻击表现。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幼儿主要表现为吵架、打架,是一种身体上的攻击;少数幼儿会采用语言攻击,谩骂、诋毁,故意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分为身体攻击和非身体攻击两种。
身体攻击包括打、推、咬、踢或是从别的孩子那儿强夺物品等,非身体攻击主要指骂人。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也称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是指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
3-6岁是攻击性行为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期,儿童攻击性行为常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
儿童攻击性行为不仅对个体的健康发展不利,而且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也影响教师教育工作的正常实施。
如果攻击性行为升级,并延续到青少年时期,就容易产生攻击性人格障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等。
因此,矫治和预防儿童攻击性行为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极其必要的。
学前儿童的情感由情绪刺激引起情感体验,具有直觉性、易外露、不稳定、易受感染、易受暗示等特点,行为受情感直接指导调控,加上幼儿认知水平有限,模仿性又特强,都直接导致了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而家庭的溺爱、幼儿园玩具数量、活动空间密度的影响,也使攻击性行为更易出现。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儿童的社会性、情感与个性全面发展,从环境、情感着手,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引导孩子体验情感、宣泄情绪来保持自身心理和谐,从而防止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二、矫治和预防(一)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空间。
我们曾对10xxxx例攻击性行为进行分析,出现8xxxx左右的攻击性行为发生在室内,2xxxx左右发生在室外。
而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了游戏室中儿童人数增多会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增加,因此为孩子创设一个适宜的空间就显得十分重要。
而作为幼儿园还存在招生数与效益的问题,一般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的幼儿数与活动空间是很不相宜的,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呢?我们做了一个尝试:一般在天气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将室内活动安排在室外进行,这不仅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充足的活动范围让孩子自由活动,同时也能减少同伴间因为拥挤而产生的无意碰撞与摩擦,另一方面在阳光、微风等自然条件下也能使人保持良好的心情,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儿童问题行为检核表
儿童问题行为检核表
儿童问题行为检核表是一份用于评估儿童行为问题的标准化工具。
以下是其包含的一些常见问题行为:
1. 攻击性行为:如打人、踢人、推人、咬人等。
2. 破坏性行为:如乱涂乱画、撕书、摔东西等。
3. 反抗性行为:如哭闹、不听话、不服从等。
4. 焦虑不安:如过度紧张、害怕、胆怯等。
5. 情绪问题:如易怒、易激动、易沮丧等。
6. 身体不适:如头痛、腹痛、失眠等。
7. 学习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阅读困难等。
8. 社交问题:如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合群等。
以上问题行为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以专业量表为准。
如果需要使用儿童问题行为检核表,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帮助。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与分析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攻击性行为类型
1.身体攻击行为:如打、踢、咬、推、抓等;
2.言语攻击行为:如辱骂、威胁、打击等;
3.财物攻击行为:如抢、毁坏、损坏等;
4.自我攻击行为:如自伤、自责等。
二、攻击性行为出现的原因
1.情感上的原因:嫉妒、愤怒、沮丧、不满、恐惧、焦虑等;
2.生理上的原因:饥饿、口渴、疲劳、疼痛等;
3.社交上的原因:争抢物品、地盘、角色等;
4.学习上的原因:学习困难、表达能力差等。
三、教师应对策略
1.积极引导宝宝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提高儿童的情感管理能力;
2.注意孩子的个体差异,对攻击性行为宝宝要有针对性的改变
他们的行为,比如提供独特的安抚方式;
3.保持一贯性、连贯性和公正性,不偏袒任何一方;
4.在不影响班级其他宝宝学习的情况下,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如:停留在角落、静坐、写道歉信等。
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观察与分析,教师可以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优化幼儿园的管理策略,培育正常的童年成长环境,让宝宝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资知识点——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攻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
1.攻击性行为的种类早期分类中,广泛认可的是把它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工具性攻击行为指孩子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指向于一个主要的目标或某一物品的获取。
敌意性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目的,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如嘲笑、殴打等。
新的分类是:反应型攻击性行为或主动型攻击性行为。
反应型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愤怒或发脾气,失去控制;主动型攻击行为表现为物品的获得,欺侮或控制同伴。
2.攻击性行为的特点(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行为更多是直接争夺或破坏玩具和物品;(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小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多于敌意性攻击行为,而大班幼儿的敌意性攻击则显著多于工具性攻击;(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
(二)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1.父母的惩罚研究发现,攻击性男孩的父母对他们惩罚更多,而且即使他们行为正确也经常受到惩罚。
惩罚对攻击型和非攻击型的幼儿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惩罚能抑制非攻击型幼儿的攻击性,却不能抑制攻击型幼儿的攻击性,反而会加重他们的攻击性行为。
2.榜样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过多的电视暴力还能影响儿童的态度,使他们将暴力看作是一种解决人际冲突的可以接受的和有效的途径。
3.强化当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幼儿的侵犯行为。
同伴之间也能学会攻击性行为,如果一个幼儿成功地运用了攻击策略来控制同伴,就可以加强和增加他以后的攻击性。
4.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
挫折是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对幼儿来说,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是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儿童时期的攻击性行为如何发展和改变?
儿童时期的攻击性行为如何发展和改变?一、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发展阶段儿童时期的攻击性行为常常呈现不同的发展阶段。
在幼儿期,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拳打脚踢、咬人等行为。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逐渐转变为言语攻击,如言语威胁、侮辱等。
青春期是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孩子往往表现出更为复杂和难以控制的攻击行为。
1. 幼儿期幼儿期是攻击性行为开始显现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冲动控制和情绪管理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他们常常会通过打闹、咬人、推搡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情绪。
这其中,影响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以及儿童自身特质等。
2. 小学阶段小学阶段是攻击性行为逐渐转变为言语攻击的时期。
随着儿童的认知能力的提高,他们开始更加懂得使用语言来伤害他人。
这一阶段,儿童可能会出现吵架、辱骂、传播谣言等言语攻击行为。
这些行为往往受到了同伴关系、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3. 青春期青春期是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逐渐有了自我意识,并开始追求独立。
然而,青春期也是孩子们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的时期。
这使得他们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肢体冲突、恶言相向、反社会行为等。
二、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和改变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家庭中存在家暴、亲子关系紧张或不良教养方式等问题,孩子们很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并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2. 同伴关系同伴间的互动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如果孩子身边的同伴存在辱骂、恶意排挤等攻击性行为,孩子会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进而表现出类似的行为。
3.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于改变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情绪管理能力以及正面解决冲突的方法等,学校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控制和改变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生成原因与解决方法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生成原因与解决方法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常表现的社交行为之一。
本文对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展开深入研究,分析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生成原因,从而提出正确防范与有效干预措施,以期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定义国外学者认为攻击性行为较为复杂,其包含结果、程度、目的以及方式,且与行为外的实施人员以及接收人员存在密切的联系。
因此,大部分学者主要是根据行为者及其行为表现来定义攻击性行为,在客观阐述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对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当前诸多学者认为攻击性行为的显著特点是存在伤害性的。
由此可见,攻击性行为主要是给别人带来伤害的举动或刻意的行为。
同时,攻击性行为常会伴随一定的不满以及恨意,其存在较强的负面情绪。
因此,我国诸多学者将攻击性行为定义为对别人存在有意的伤害意图,且不被社会允许的各项举动。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生成原因(一)家庭环境因素父母对幼儿的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的氛围和结构等,对幼儿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成长阶段十分常见的行为,其与幼儿的家庭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
首先,家长教育观念不当。
家长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成长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幼儿学习、模仿的范本,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部分幼儿家长教育观念存在偏差,一旦幼儿出现不符合家长要求的行为,就会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惩罚,依靠暴力、吼叫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不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幼儿生成攻击性行为埋下隐患。
其次,家长溺爱幼儿。
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部分家庭把幼儿宠成“公主”“王子”,使幼儿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养成蛮横、霸道的性格。
再加上祖辈对幼儿过度的爱和保护,造成幼儿经常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常常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从而养成推卸责任、怪罪他人的坏习惯,不利于幼儿良好性格品质的形成,对幼儿与同伴交往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家庭关系不和谐。
我国幼儿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
我国幼儿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幼儿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故意伤害他人、破坏性行为或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
这种行为会对幼儿园儿童自身、家庭和社会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探讨其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儿童行为发展的重要基础,不良家庭环境可能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父母的冲动行为、家庭暴力和亲子关系紧张等,都可能引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儿童行为发展的外在因素,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例如,媒体暴力的普遍存在、仇恨言辞的传播和家庭教育的缺失等,可能使儿童学习到攻击性行为模式。
3.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是儿童控制攻击性行为的关键。
对于那些情绪管理能力不强的儿童来说,当他们感到愤怒、沮丧或挫折时,他们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针对上述影响因素,以下是改善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些措施: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防止和改善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关键要素。
家长应该注重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教导他们正确表达情感的方式,避免过度惩罚和暴力行为。
2.学校教育: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行为规范,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和积极的社交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的培训,帮助儿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攻击性行为。
3.环境改善:针对学校的环境设置,可以增加儿童的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和游戏机会,以缓解儿童的压力和疲劳。
4.媒体教育:应加强对媒体的引导和监管,减少暴力场景的呈现,并提供积极健康的儿童节目和游戏,以培养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5.亲子关系建立:鼓励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加强沟通和理解。
父母的陪伴和关心有助于儿童塑造积极的行为模式。
总之,针对我国幼儿园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积极合作,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环境改善、媒体教育和亲子关系建立等方面入手,共同努力防止和改善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与矫正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与矫正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损害或引起苦痛的行为。
攻击性行为不仅成人具有,在多数儿童身上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在一般状况下,由于攻击性行为对他人有确定的损害,所以对儿童消逝的这类行为应当准时制止,特别是当这类行为在某个儿童身上频繁消逝的时候,就更应当设法矫正了。
争论显示,少部分儿童之所以消逝频繁的攻击性行为,可能与大脑两半球均衡性进展与协同功能都较低有关,但绝大多数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都是学习和仿照的结果,并且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
家长的娇宠放纵、在教育孩子时缺乏严峻态度,是滋生攻击性行为的温床。
假如家长对孩子过于频繁的攻击性行为任其进展,到成年后,这种攻击性行为就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
心理学家认为,攻击是宣泄紧急和不满心情的消极方式,对儿童的进展极其有害,必需加以矫正。
“转移留意”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即在孩子心情紧急或怒气冲冲,很简洁消逝攻击性行为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等以转移其留意。
另外,绘画、音乐是陶冶性情的最佳途径,引导孩子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也能慢慢转移其攻击性行为。
- 1 -。
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及应对方法儿童攻击行为是指儿童在行为中以暴力或冲突方式尝试控制或伤害他人。
这种行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并不少见,但却需要引起家长和教育者的高度关注。
本文将探讨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并提供一些应对方法,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处理这一问题。
一、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1.1 生理原因儿童攻击行为的一种原因是生理驱动。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身体和脑部发育的变化。
他们会面临情绪波动、无法控制的冲动以及对推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不足,这些都可能导致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
1.2 情绪原因情绪是儿童攻击行为的重要动力之一。
孩子们可能因为沮丧、愤怒、挫败感或焦虑等负面情绪而发作。
他们可能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于是选择使用攻击行为来发泄情绪或控制他人。
1.3 学习环境原因学习环境对儿童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孩子身处家庭或学校环境中,这些环境存在暴力或冲突情境,那么孩子学习到的模式就会倾向于攻击性行为。
例如,如果家庭中存在家庭暴力,或者学校中存在欺凌现象,孩子可能模仿这种行为。
1.4 社交技能不足儿童攻击行为还可能与他们的社交技能不足有关。
孩子们需要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解决冲突以及理解他人的情感。
如果他们缺乏这些社交技能,攻击行为就可能成为他们与他人交往的一种方式。
二、应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方法2.1 教育与引导对于儿童攻击行为,教育与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和教育者需要与孩子讨论攻击行为的危害性,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鼓励积极的行为模式和学习解决冲突的技巧,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2 情绪管理孩子往往因情绪波动而产生攻击行为。
因此,帮助他们学会管理情绪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可以教导孩子如何通过深呼吸、找到适当的发泄方式、识别情绪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此外,亲密关系的建立也有助于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3 社交技能培养为了防止儿童攻击行为的发生,教育者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必要的社交技能。
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孩子的攻击行为常常让家长、老师和其他孩子感到困惑和无措。
为了更好地理解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以及如何处理,我们有必要探讨这个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因素。
一、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1. 情绪压力:儿童常常在面对情绪压力时表现出攻击行为。
这些压力可能来自于学校中的竞争、家庭中的争吵、朋友关系的困扰等,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处理情绪。
2. 学习困难:儿童面对学习困难时,可能感到挫败和自卑。
为了自我保护或寻求关注,他们可能会选择采取攻击行为来转移注意力。
3. 欠缺沟通技巧:儿童发展中的沟通能力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可能会用攻击行为代替言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4. 欲望与欲求:某些儿童攻击行为源于对于物质或其他东西的强烈欲望。
当他们无法满足这些欲望时,可能会变得愤怒和具有攻击性。
5. 模仿行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模仿家庭、社交环境中的行为。
如果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攻击行为被认为是正常或解决问题的方式,他们可能会学会使用攻击。
二、处理儿童攻击行为的方法:1. 创造安全的环境:为了减少儿童的攻击行为,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稳定和和谐的环境。
这包括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并确保这些规则公平、一致地执行。
同时,提供积极的激励和奖励,以鼓励他们采用正确的行为方式。
2. 学习情绪管理:通过教育和训练,帮助儿童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例如通过深呼吸、放松练习或寻求帮助来缓解压力。
同时,鼓励他们寻找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提供支持和指导。
3. 发展沟通技巧:教育孩子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是减少攻击行为的重要一环。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鼓励他们使用言语、感情表达和共情来帮助他们发展沟通技巧。
此外,倾听并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感受也是有效的沟通方式。
4. 鼓励合作与分享:教育儿童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与他人的积极关系。
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分配合作任务和鼓励分享玩具等方式,增强他们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儿童攻击行为的成因及处理方法
儿童攻击行为的成因及处理方法儿童攻击行为指的是儿童在与他人互动时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例如打、推、咬等。
这种行为常常令家长和教育者困惑不解,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儿童攻击行为,本文将探讨其成因,并提供有效的处理方法。
一、成因1. 情绪调节困难:儿童在情绪调节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攻击行为。
例如,他们可能无法克制自己的愤怒、焦虑或失望情绪,从而转化为攻击行为。
2. 建立自我认同:儿童攻击行为可能是建立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
他们通过攻击他人来获得一种支配感或满足感,以显示自己的存在和力量。
3. 模仿行为:儿童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一些攻击行为,例如电视、电子游戏中的暴力场景,导致他们模仿并表现出攻击行为。
4. 过度补贴或溺爱:过度补贴和溺爱容易使儿童变得自私、缺乏尊重他人或处理冲突的能力,从而导致攻击行为的出现。
二、处理方法1. 建立积极的家庭环境:提供稳定、和谐和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行为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爱,同时建立明确的规则和边界,帮助儿童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2. 提供情绪管理技能:家长和教育者应帮助儿童学会适当地表达和处理情绪,例如通过语言表达、绘画或身体活动来释放负面情绪。
3. 培养社交技能:教育者可以组织各种合作游戏和活动,鼓励儿童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感智力。
4. 提供正面榜样:身为家长和教育者的成年人应成为儿童的正面榜样,通过积极正向的行为和言语影响儿童。
同时,引导儿童选择积极、友善和合作的行为模式。
5. 约束和后果:对于攻击行为,家长和教育者需要果断地进行适当的约束,并明确告知儿童攻击行为的后果。
例如,在家庭和学校中,制定明确的规则,并给予相应的奖惩机制。
6.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儿童的攻击行为呈现严重或持续性的趋势,家长和教育者应及时寻求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以便得到更专业的指导和干预。
结束语理解儿童攻击行为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能够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行为模式。
幼儿攻击性行为解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解析幼儿阶段是儿童成长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此时的孩子大多数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还比较简单,也往往难以完全掌控情绪和行为。
因此,幼儿时期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比如说攻击性行为。
那么,接下来本文将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定义、成因、类型、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解析。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孩子出现的侵犯他人身体或财产的行为,包括推搡、抓挠、打骂、抢夺、毁坏别人的物品等。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1. 生理原因有的孩子天生情绪比较激烈、活跃、好动,容易对环境中的刺激作出较为剧烈的反应。
2. 心理原因有时候,孩子会因为遇到了某些挫折,比如说家长的离异、换学校、换老师等,导致情绪波动较大,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
3. 社会环境原因社会环境也可能是产生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之一。
如果孩子身处的环境比较贫困、吸烟、酗酒、吵架等不良习惯比较多,就容易导致他们形成攻击性行为。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类型根据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类型,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类:1. 物质性攻击行为比如砸坏、打爆、摔坏等。
2. 言语攻击行为比如打骂、辱骂、贴标签(比如说“笨”、“傻”等)等。
3. 身体性攻击行为比如推、拍、打、掐、抓、拉等。
4. 关系攻击行为比如排斥、抢夺、说闲话等。
四、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解决措施1. 转移注意力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可以尝试把他的注意力导向其他地方,比如可以让他进行一些课外活动,或者尝试与他交流、玩耍等。
2. 认真聆听当孩子因为一些原因而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我们需要认真聆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避免过度严厉的惩罚,因为这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忽略、不被关心。
3. 培养孩子的能力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根源往往在于个体的能力问题,因此我们要透过活动和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增强自我意识、自控力等能力。
4. 保持平和心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冷静和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因为过度紧张和惊恐会让孩子觉得父母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加重孩子恐慌心理,增大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行为的分类
幼儿攻击行为的分类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攻击行为是一种常见现象。
这种行为可能表现为言语或身体上的侵犯,对其他孩子或成人造成伤害。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幼儿攻击行为,对其进行分类是必要的。
以下是幼儿攻击行为的七种分类:1. 工具性攻击工具性攻击是指幼儿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或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他人生理或心理造成伤害的攻击行为。
这种攻击行为通常表现为为了获得玩具、零食或其他物品而推搡、抓挠或抢夺。
2. 敌意性攻击敌意性攻击是指幼儿故意伤害他人的攻击行为,这种攻击行为通常源于对其他孩子的嫉妒、愤怒或竞争心态。
例如,为了争夺老师的关注或成为“领导者”,幼儿可能会对其他孩子采取嘲笑、排斥、威胁等行为。
3. 愤怒/应激性攻击愤怒/应激性攻击是指幼儿在感到愤怒或受到威胁时采取的攻击行为。
这种攻击行为通常是由于幼儿感到不安、受挫或受到恐吓而引起的。
例如,当幼儿受到批评或与同伴争吵时,可能会采取打人、踢人或咬人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4. 歧视性攻击歧视性攻击是指幼儿基于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外貌或其他特征对他人进行歧视和攻击的行为。
这种攻击行为通常表现为对其他幼儿的嘲笑、排斥或侮辱,以及对他们身体上的侵犯。
5. 反社会性攻击反社会性攻击是指幼儿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对他人进行攻击的行为。
这种攻击行为通常表现为无缘无故地伤害他人,如踢人、抓挠或咬人等。
反社会性攻击的幼儿可能存在心理或情感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和支持。
6. 语言性攻击语言性攻击是指幼儿通过言语对他人进行侮辱、嘲笑或挑衅的攻击行为。
这种攻击行为通常表现为骂人、嘲讽、威胁或其他具有恶意的言语表达。
语言性攻击同样会对受害者的心理造成伤害,并可能导致长期的心理创伤。
7. 身体接触性攻击身体接触性攻击是指幼儿通过身体接触对他人进行伤害的攻击行为。
这种攻击行为通常表现为打人、踢人、推搡或抓挠等具有物理接触的行为。
身体接触性攻击会对受害者的身体造成疼痛和伤害,并可能导致外伤和长期的身体影响。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三、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1. 取乐性攻击
以言语、身体或工具直接或间接地向他人施以攻击, 以取得心理快乐、精神愉悦的攻击行为。
有些幼儿追求心理愉悦不是通过正常的途径, 而是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有些行为没有导致他人的严重伤害, 动机仅仅是为了取乐, 但结果却可能给他人心理、精神、肉体增加痛苦。
2. 手段性攻击
试图获得某一目的而产生的攻击行为。
在幼儿的攻击行为中, 很多属于手段性的攻击行为。
它往往集中于争夺所有权或行使权- - 幼儿之间相互为玩具而你争我夺, 为游戏角色而争吵、谩骂, 把别的幼儿从玩具旁边推开, 便于独占; 或为保护自己的玩具不被别的幼儿夺走而不遗余力等。
但他们的行为在别人眼里则被看作是攻击性的。
3. 模仿性攻击
模枋是幼儿学习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形式。
影视和文艺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形象, 往往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
尤其他们在看了武打作品后, 会马上效仿其中榜样人物的攻击行为。
4. 习惯性攻击
有的幼儿多次出现攻击行为又没有得到有效矫治, 因而养成某种习惯,攻击行为频频发生。
这种行为的动机或意图往往是不明确的, 其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 如言语讽刺、挖苦、谩骂, 或用工具拍打别人的头部、身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摘要:攻击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是童年期较为常见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行为,也是个性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儿童的攻击行为有男女和年龄的差异。
同时儿童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是多样化的。
了解了儿童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后,进一步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矫正儿童的攻击行为。
关键词:攻击行为性别差异年龄差异1 引言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指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
就攻击行为的方式看,它通常划分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
身体攻击是指攻击者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被攻击者实施的行为,如打人、踢人和损坏、抢夺他人财物等;言语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口头言语形式直接对被攻击者实施的行为,如,骂人、羞辱、嘲笑、讽刺、起外号等;关系攻击则是指攻击者故意操纵和破坏他人的同伴关系从而伤害他人的行为,如为了伤害或控制他人有目的地终止友谊或认同,散布谣言致使同伴排斥或拒绝他人等。
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儿童的一种主要社会行为,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发展状况既影响儿童人格、品德和良好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重要指标。
大量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是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危害较大。
经常受到攻击的儿童通常会导致情绪抑郁、焦虑紧张、注意力分散、自卑孤僻、厌学逃学、学习成绩下降和失眠,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杀;而对攻击者来讲,攻击他人则可能会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或行为失调,因为攻击行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现象。
心理学家韦斯特曾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70%的暴力少年犯在13岁就被确认为有攻击性行为,而且儿童的攻击性水平越高,今后的犯罪可能性越大。
也就是说,儿童攻击性行为是今后各种行为问题的先兆。
2 儿童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2.1儿童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一些研究者认为,女性的攻击性低于男性(Ez21。
tt,1994:Maeeoby&Jaek一in,1974);而另一些研究者(Cotton,1994:Sheldon&Chesney一1ind,1993)认为性别差异并不存在。
但大量研究都表明,男女两性在攻击行为的开端、方式及发展过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①攻击行为开端中的性别差异。
1984年Hyde等人的研究表明,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在2一2.5岁时就可表现出来,而且在自然观察的实验情境中比在严格控制的实验室中更为明显。
1997年Loeber和Hya再次验证了这一点,并指出在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期、小学、中学)攻击行为所表现出的性别差异越来越明显。
②攻击行为手段的性别差异。
女性的攻击行为更多地是使用间接的和言语的攻击,包括社会孤立、散布谣言和诽谤等手段有效地伤害别人,而男性普遍使用直接的身体攻击。
进入小学高年级后,男性比女性更多地采用暴力方式来表现攻击行为,如群体斗殴、袭击、性暴力以及杀人等(Ruettr&Gin,er1983)。
还有研究表明,男孩倾向于使用公开的攻击性行为。
比如,碰撞和言语垢骂等,而女孩的攻击性行为更多的是间接的,而且其意在损害同伴关系。
③攻击行为发展过程中的性别差异。
女性以反社会行为方式出现的攻击行为比男性的晚,而且这些行为中很多是没有攻击性早期表现的,主要是到青少年期才表现出来。
另外,是否容易成为攻击的目标随年龄增长也存在性别差异。
男孩之间的攻击性冲突要比男孩与女孩之间的以及女孩与女孩之间的多得多。
男孩不仅易挑起更多事端,而且也更易成为攻击的对象,高攻击性男孩因其敌意倾向也常会招致同伴的攻击。
在异性间的冲突方面,研究表明随年龄增长,女性所报告的异性间冲突比男性报告的多(Caims&Lnais,1994),而张文新等所观察到的却是,随年龄增长攻击行为更多地是发生在同性间,异性间的攻击逐渐减少。
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或是被试样本所致,或是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所致,或许兼而有之。
总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似乎是不争的事实。
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综述指出,来自全世界的lno多项研究报告认为,男性无论从身体上还是言语上都比女性更有攻击性,这种差异甚至在两岁多时就可看出。
虽然在具体的攻击类型上,性别差异的资料可能不太一致,但是认为攻击性行为在总体上有性别差异,基本上为大多数研究所证实。
2.2儿童攻击行为的年龄差异许多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在攻击性行为的类型上,年幼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工具性攻击,年长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敌意性攻击。
在攻击性行为的起因上,研究发现:3一4岁期间,对儿童进行强制性良好日常生活习惯的训练则成为儿童发脾气以至于产生攻击性行为的诱导因素;4一6岁期间,诱导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同伴之间的冲突。
在攻击性行为的发展上,哈吐普认为:“婴儿期和童年早期儿童表现出的攻击主要是对非社会性课题的获取,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攻击更多地趋向于冲突中以人为指向的攻击”。
PSvka和Shuer(1974)的研究发现,儿童的“攻击反应次数”与“构想出可解决问题的反应”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负相关的程度随年级的上升有下降的倾向。
年龄稍大的儿童,“问题解决反应质量”可能比“问题解决反应数量”更能对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产生影响。
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有意识的攻击性行为在不断增加。
以此推测,其敌意性的攻击也将增加。
身体攻击性行为在减少,以往的研究也表明,一般而言,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身而言语攻击性行为在增多。
贬损行为(比如,消极社会比较、批评、嘲讽等。
哈吐普也发现对年长儿童而言,能较多导致对其自尊的凌辱与威胁,但对相对较少地引发身体上的攻击性行为;相反,对年幼儿童而言,贬损行为所引起的对其自尊的凌辱与威胁较年长儿童要少得多,但引发的身体上的攻击性行为却比年长儿童要多得多。
我国一些学者也在研究中得到类似结论,张文新等在观察研究中还发现,我国儿童由物品和空间争夺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由报复还击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由行为规则等社会问题引起的攻击所占比例较少。
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大,小学儿童的工具性攻击行为、身体攻击行为在减少,而其敌意性攻击行为、言语攻击性行为在增加。
3 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导致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呈现多样性;既有生理方面的因素,又有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这些不同的因素导致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呈现多元化。
3.1因生理因素与需求不满足而产生的攻击行为3.1.1生理性攻击行为近期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儿童攻击性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大约占50%。
所谓遗传,就是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方面的特点,尤其是大脑及其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
比如,调查发现,有些儿童具有神经过程过强、情绪容易冲动、认知方式过激等自然特征,这些自然特征只要遇到适宜的诱发刺激就会滋生攻击性行为。
同时,研究还证明,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的水平有关。
不仅人类如此,在关于动物的研究中也发现,雄性动物在受到威胁或被激怒时,比雌性更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男女儿童在攻击性行为上有明显的差异(男多于女)。
3.1.2诱惑性攻击行为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同时自我控制能力又比较弱;当外特具有较大吸引力或诱惑力的时候,他们内心的需求就会被激发出来,其中一些儿童在外物诱惑下进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比如,用强迫、抢夺等手段,把其他同学的物品、玩具、书籍等占为己有的攻击性行为。
在这类情境中,他们急切的心情往往导致行为失当;如果这种行为没有被及时发觉而进一步得到强化,就有可能发展为暴力犯罪行为。
3.2因社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而产生的攻击行为3.2.1模仿性攻击行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证明,儿童对于电视中侵犯性题材的模仿更为普遍。
莱弗科兹等人曾对电视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关系作了细致的研究。
结果表明,男孩在三年级时所看攻击性行为的电视数量和19岁由同伴评定的攻击性行为的等级有显著相关。
从我们的调查发现,电视、电影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它不仅教给儿童攻击性的行为方式,而且使儿童放松了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把攻击性行为合理化、经常化。
同时,调查还证明,惯用于使用暴力惩罚孩子的父母,其孩子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攻击性言行常常成为儿童模仿的对象,儿童往往不是在惩罚中受到教育,而是学会了如何使用攻击性行为。
3.2.2认知性攻击行为攻击的认知理论强调人类认知对攻击性行为的调节作用,试图从人类心理活动内部来揭示攻击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
Dodge发现,当儿童把自己所面临的消极后果知觉为同伴有意造成的时候,他一般倾向于对同伴做出报复性攻击;反之,如果他认为同伴是由于意外或出于善意的动机而给他造成了消极后果时,他一般倾向于化释其报复动机。
调查发现,攻击性强的儿童往往对他人行为的意图不明或误解时,倾向于对对方做出不信任甚至敌意性归因,从而做出攻击性行为;同时,有些儿童由于缺乏处理人际冲突和人际矛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常以自身的身体条件和优势地位来处理人际矛盾和冲突。
例如,有些小学生在受到教师或家长的批评后,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所在,有时会把自己的怨气、怒气转嫁与发泄到其他同学身上。
3.2.3手段性攻击行为这种攻击性行为只是一种手段,以此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目的与目标。
比如,成绩差的或犯过错误的学生,往往得不到教师与学生的尊重和重视,但他们对受到尊重与重视的需求却十分强烈。
然而通过正常、正当的途径是很难得到满足;为此,他们在课内课外常常做出一些违纪行为或攻击性行为或通过造谣、挑拨离间、唆使打人、恶作剧等行为来引起教师与学生的注意,在受到教师批评与学生反感时反而洋洋自得。
事实上,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引起教师与学生的注意。
3.3因心理与精神不健全因素而产生攻击行为3.3.1挫折性攻击行为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证实:人受到挫折时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儿童也不例外。
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受挫折有密切关系,干扰或阻碍其达到目的或意愿所产生的紧张的情绪状态就是挫折。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证认为,挫折往往会引起侵犯性情感,挫折与侵犯有密切关系。
调查也发现,有些儿童在生活中总是处于劣势地位,如合理的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学习成绩差、教师不喜欢、家长总是指责以及同学的排,都易使儿童受挫折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3.3.2取乐性攻击行为这种攻击性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自己的快乐。
如:高年级的学生见低年级学生年幼好玩好欺侮,就以逗他们哭为乐或强迫他们做不愿意的事情而施以攻击性行为,这些学生往往只顾自己开心而忽视对方的感受。
这种现象,教师要及时加以制止,并让他站在对方的角度“将心比心”,他就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3.3病理性攻击行为由于我国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教育不论儿童的智力正常与不正常、神经系统健全与不健全、心理健康与不健康都一起学习,因此,病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和正常儿童的病态性攻击行为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