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写实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讲新写实小说
下次课阅读文本:莫言《红高粱》、苏童《妻妾成群》。
1980年代中后期社会转型,社会阶层各个成员的文化色调在重组,知识分子的启蒙精神淡化,一部分人认同普通市民立场,这是一个自觉的文化立场的选择,对日常生活采取近距离写实性的扫描。
一、概念
新写实的概念出现于1989年第3期《钟山》的新写实主义小说联展。
它是继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后中国文学出现的又一面旗帜,它以一种放逐理想、解构崇高的“零度写作”,“纯粹客观地对生活本态进行还原”,展现现实的“原生态”,将生活的“原色原汁原味”和盘托出,以求达到展示生活的“毛茸茸”的状态。
在题材上注重对凡俗生活的表现,大量平淡琐碎的生活场景和平庸世俗的小人物构成了新写实小说的主要内容。
代表性作家作品有:刘震云《单位》、《一地鸡毛》,池莉《烦恼人生》、《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方方《风景》、刘恒《狗日的粮食》、《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
二、背景
1.话语转变
国家话语——民间话语
公共话语——个人话语
1980年代后期,商业主义盛行和传媒行业的兴起,使中国现代文学所张扬的具有精英主义色彩的政治理想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遭遇空前的挑战,从思想文化层面入手来解决民族—国家问题的精英主义理想,在文学领域中不得不被摒弃。
因此,在八九十年代之交,文学实际上面临着一个由国家意识形态话语向民间话语、由公共话语向个人话语转变的问题。
2.王朔现象
这一转变的标志性文学事件,就是所谓的“王朔现象”:王朔小说的流行、大规模地进入影视传媒及对于王朔作品的争论。
王朔的现代性特征在于:立足于市民立场来把握社会历史,这为历史批判的精英主义传统划上了一个历史界线。
王朔的小说开启了一个抛弃政治意识形态,进行市民社会日常生活书写的审美旅程和言说方式。
这样的开端未免充满了过犹不及的极端色彩和快意宣泄,它所遭
受的种种非议,正是来自于精英主义话语的抵抗。
但是,这种抵抗的无力感也是显而易见的。
1993年由王晓明、陈思和发起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3.人文精神大讨论
1993年第6期的《上海文学》发表了王晓明、陈思和等学者的对话录《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一文。
王晓明认为:‚文学的危机已经非常明显,文学杂志纷纷转向,新作品的质量普遍下降,有鉴赏力的读者日益减少,作家和批评家当中发现自己选错行当,于是踊跃‘下海’的人倒越来越多。
‛这次讨论中,参与者批评了当时比较流行的文化,一是王朔的‚痞子文学‛,二是张艺谋电影的商业化倾向,‚公众文化素养的下降,人文精神素质的持续恶化,暴露了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危机‛。
“人文精神大讨论”持续了三年,依然无力抵抗中国人文精神继续“滑坡”的危机。
它显示了在市场经济、商业氛围真正形成以后,知识分子精英意识的尴尬处境:面对活生生的物质利益的强烈诱惑和残酷压迫,80年代知识分子精英意识中的启蒙话语显得是多么苍白!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依然如此:不仅普通民众被淹没在物质利益的海洋中无法自拔,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也无力拒绝来自物质的诱惑和压力,他们几乎完全忘记了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义务和责任,而完全认同了现实社会的金钱逻辑。
我们对这样的现实感到不满,但又实实在在地感到无可奈何。
三、小说的特点及不足
(一)特点
1.还原生活本相,再现平庸生活。
新写实小说的创作特征是还原生活本相,拒绝理想的勾画,摒弃传统现实主义中的强烈政治色彩,瓦解文学的典型意义,不再追问生活有什么意义,强烈地体现人的生存意识。
活着就是为了活着——农村里那些整天蹲在路边看人来人往的老头老太太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新写实小说大多以现实社会庸常人生的平实叙写,客观真实地再现作家们经历过、感受过、体验过的现实人生,他们所写的用方方的话来说就是:“其实都是身边的事”。
新写实小说中没有惊心动魄的战争,没有可歌可泣的爱情,没有
充满阴谋的政治,也没有阳光灿烂的日子,有的只是司空见惯的日常琐事,如恋爱、结婚、生子,经济的拮据,住房的拥挤,气候的冷暖,菜价的上涨,夫妻间的打打闹闹、争争吵吵,婆媳之间的鸡毛蒜皮、勾心斗角等等,大多都是发生在你我家庭中的琐事。
即使走出家庭,所展示的也还是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事:上班、下班、工作繁忙,同事之间的争风吃醋、明争暗斗,领导之间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林林总总,无外乎家庭中或单位里的凡人小事。
2.追求零度写作,采取平面叙述。
叙述立场的中立、客观、冷静。
不重情节结构的戏剧化,而重叙事方式的完全生活化;不重情节间的因果逻辑关系,而重生活的“纯态事实”的还原;不重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重生活细节的真实生动,是一种生活流式的故事结构。
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被人称为平面叙述,它不采用传统小说的由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的结构方式,而是按生活时间的先后流程结构作品,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常是杂乱无序的日常琐事、自然的庸常的生活事件。
3.建构市民社会,使用通俗语言。
新写实小说的题材大多是写城市的市民生活的,刘震云的《单位》、《一地鸡毛》、池莉的《不谈爱情》、《烦恼人生》、《来来往往》、《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方方的《风景》、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这些新写实的名篇都是写市民生活的。
而且不写其它,就写他们的日常人生,通过这些作品,他们为读者建构起了一个八九十年代的市民社会。
在建构这个市民社会时,作家使用的语言不像“十七年”的“大众化”(那时候的大众化更多地是一种农民化),也不像八十年代前期的“精英化”(知识分子的启蒙话语),更多地是一种市民社会的小市民话语。
(二)不足
1.外延过大导致概念空洞。
众多个性迥异的作家都被归入“新写实小说”名下。
2.情感的零度忽视了叙述者的暴露。
新写实小说推崇“情感的零度”,即不让叙述者的情感介入故事,干扰读者的判断。
但叙述者不可能在文本中完全消失,作者可以删去叙述者的抒情、道德
评论、社会理想表述或者人物鉴定,但叙述者仍会在背景描写、人物识别或时间性概述方面留下痕迹。
叙述者的情感可能强烈、可能淡漠,但却不可能成为零度。
比如《单位》里那么多的“其实”。
比如《一地鸡毛》的叙事视角,叙事者站在小林的立场上进行叙述。
3.对生活的还原忽视了语言的中介。
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自成系统,不是一面和现实毫厘不爽的镜子。
语言并不是中立的,而是在它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带上了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
一旦语言被创造出来,很大程度上就不是人在说语言,而是语言在控制着人的表达。
中国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俄罗斯的“陌生化”都是这一现象的说明。
《一地鸡毛》中,小林老师坐上公交车离开的时候,小说写道:
看着公共汽车开远,老师还在车上微笑着向他招手,车猛地一停一开,老头子身子前后乱晃,仍不忘向他挥手,小林的泪刷刷地涌了出来。
自己小时上学,老师不就是这么笑?等公共汽车开得看不见了,小林一个人往回走,这时感到身上沉重极了,象有座山在身上背着,走不了几步,随时都有被压垮的危险。
叙事学认为叙事包含着某种人为的结构,某种程度的预先制作。
叙事所操持的话语经常携带了种种隐蔽的判断,悄悄地对叙事对象做了改变。
因此,现实纯粹的还原不过是新写实的一个理论神话。
比如《单位》里小林因为可能入党买烧鸡,后来因为搬房子买香肠。
这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叙事吗?
4:叙事话语丧失深度而趋于平面。
新写实小说写了大量平淡琐碎的生活场景和操劳庸碌的小人物,在这点上新写实小说继承了关注小人物的文学传统。
现实主义往往通过一个完整的情节呈现小人物之为小人物的独特个性,新写实小说则有意消解小人物的独特个性,使他们成为芸芸众生。
这些人物缺少强烈的自主精神,新写实小说更多揭示的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现状:琐碎的、凡俗的、安分守己的。
生活世俗化并不等于表现世俗化生活的文学作品也要世俗化。
人们应该在新写实小说中体察到生命的坚韧与顽强,体察到人生的乐趣与满足,但恰恰在这点上,新写实小说的作家们放弃了改造世界的特权,他们又一次接受了传统观念:叙事话语无足轻重,重要的是素材。
不少作家倾向于如实叙述,使小说出现了“流水帐”倾向。
叙事的风格与现实的
平庸不谋而合,新写实小说的叙事并未达到一个更高的真实,而是回归到传统的阅读经验,尽可能无阻碍地为读者接受。
四、代表性作家作品
新写实小说概念的提出是在1989年,但其代表作品的出现则要早一些。
对新写实小说的讨论,自1989年下半年至1994年末,一直未间断。
目前得到大多数作家、评论家承认的,可以包括在新写实小说里的主要作家有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等。
(一)池莉
《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来来往往》等。
1.《不谈爱情》——知识分子庄建非与小市民吉玲之间的婚姻故事。
作为一个“地道的汉口小市民”,吉玲最大的愿望就是冲出花楼街,脱离自己那个小市民的家庭。
她希望组建“一个具有现代文明,像外国影片中的那种漂亮整洁的家。
”在这样一种婚恋观念的主导下,她选择了相貌端庄的知识分子庄建非。
在她这里,庄建非是她结婚的对象,是她冲出花楼街、组建现代文明家庭的目标。
爱情倒成了一个次要的似乎也不必提及的因素。
2.《来来往往》——一个男人与四个女人的故事。
文革期间,少年康伟业对文艺宣传队的戴晓蕾情有独钟,也从戴晓蕾那里感受到了情窦初开的美丽。
经人介绍,康伟业认识了军区高干子女段丽娜,虽然康伟业对她并不喜欢,但是在段的软硬兼施和不懈努力下,两人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改革开放后,康伟业下海创业成功,与公司里的林珠产生了强烈的情感碰撞(电视剧《来来往往》中,濮存昕和许晴把这段感情演绎得丰满而动人心弦),但是他们的感情遭到段丽娜的强烈阻挠,段甚至以死威胁,两人最终劳燕分飞。
但痛苦伤心的康伟业并未回到段丽娜的身边,而是认识了一个粗糙的物质时代塑造起来的物质女孩时雨蓬。
从文化价值上来讲,段丽娜是这部小说中文化价值最大的人物。
她的命运变化很能表现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刚开始的计划经济时代,军队在物质财富上拥有巨大的话语权,段丽娜的父亲又是军队领导,所以,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段丽娜都是一个很有地位的人。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人们对权力的敬畏逐渐让位于对金钱的迷恋,再加上段父的逐渐失势,段丽娜无
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都变得无足轻重。
但作者的目光聚焦在康伟业与三个女人的浪漫故事上。
段丽娜的形象实际上被弄坏了。
《来来往往》表面上极浪漫,实际上很不浪漫,由追求爱情到爱情幻灭。
康段之间:饱暖思淫欲;康林之间: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康时之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小说仍是一个不谈爱情的主题。
3.总结:池莉几乎所有的创作都与爱情有关。
但回答爱情时都是没有爱情,她用的不是爱情逻辑,而是婚姻逻辑。
婚姻是世俗的概念,爱情是价值层面的话题。
婚姻是知识性的命题,可以言说,爱情是一个信仰性的命题,不可言说。
这是一个很大的错位。
(二)方方《风景》
《风景》发表于1987年,被誉为新写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新写实小说中最富于现代主义色彩的一篇。
小说选择了一个出生后不久就死去的鬼魂“小八子”作叙事主体,叙述了“汉口河南棚子一个十三平米的板壁屋子里”,一对夫妻和七子二女的家庭生活。
作者的叙述语调是平静的,却不是所谓的“零度情感”,而是对“恶”的生存法则以及这类法则拒斥文明的无可奈何的认同。
小说叙述框架、视角都带有很强的虚拟性。
但经验又是很现实的、近距离的。
父母构成了一个人文背景,是孩子们成长的一个外在环境。
老大和枝姐的爱情故事留有很大的空间,老二是一个带有女孩子气质的男孩子,在母亲的溺爱下成长起来,恰恰是这种保护造成了另一种悲剧:老二的毁灭是河南棚子的粗糙环境造成的,老二与其生活环境的不协调构成了他的悲剧。
老七生不逢时,父亲又怀疑他不是自己的儿子,用暴力迎接老七,同时,老七也不受他两个姐姐的欢迎。
他是生活在这个环境最底层的人。
长大后上山下乡,大学毕业后做了中学教师。
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报复家庭的人。
在老七成长过程中,其性格的扭曲变态是明显的,这表现在他不择手段地往上爬的人生经历。
(三)叶兆言《艳歌》
叶兆言的小说拒绝浪漫的逻辑。
小说结局的苍凉、荒凉感是新写实小说中很少见的。
《艳歌》触及到敏感的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东西,与妻子的冷战让迟钦亭感到婚姻的无奈,与心中的恋人谈话后却感到苍凉,有更深的感叹(这部小说可与《白玫瑰与红玫瑰》相比)。
小说表现了一个困境:人需要爱情,但爱情具
体到一个人,你会发现你找的不是他,这是一个所爱非人的命题。
迟钦亭的悲凉体验既是爱情的,也不是爱情的。
人有理想,当你实现后,这个理想又变了质。
时间的有限性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的悖论是苍凉的,是人无法挣脱的一个受困体验。
小说没有结局。
在新写实小说中,小说达到了一种别的小说无法达到的体验。
池莉的烦恼体验停留在一种较情绪的层面上。
《艳歌》没有一定的意象性,表现的是一种困境。
题目是一种反讽,故事一点都不艳,表现了这种生活状态对人的捆绑。
(四)刘震云《单位》、《一地鸡毛》
1.代表作:《塔铺》、《单位》、《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一句顶一万句》等。
2.四次转向
1)从《塔铺》的温情叙事——新写实小说《单位》、《一地鸡毛》,刘震云声名鹊起,得到了文坛的广泛认可;
2)从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故乡”系列:《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
3)新历史小说——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判:《一腔废话》、《手机》、《我叫刘跃进》,批评界普遍认为这次转型并不成功;
4)新媒体批判——日常生活叙事:《一句顶一万句》,“中国人的《百年孤独》”。
3.外祖母的幽默。
一九九三年,有两个德国朋友,随我到了河南,到了我们村,与我外祖母有一番对话。
那年我外祖母九十三岁。
两个德国朋友一个叫阿克夏,一个叫威兹伯。
外祖母问阿克曼:‚你住在德国什么地方‛阿克曼:‚德国北方‛。
外祖母又问威兹伯:‚你呢?‛威兹伯:‚南方‛。
外祖母用我们村庄间的距离丈量后,感到奇怪:‚那你们是怎么认识的?‛阿克曼非常幽默:‚赶集‛。
外祖母明白了。
接着又提出一个政治问题:‚德国搞没搞文化大革命?‛两个德国朋友摇了摇头。
外祖母:‚毛主席让搞,你们为什么不搞?‛阿克曼又幽默地答:‚德国人比较笨,毛主席说的湖南话,他们没听懂。
‛外祖母想,没听懂就算了。
又问:‚德国每个人划多少地呀?‛阿克曼虽然精通中文,但弄不清亩和分的区别,答:‚姥姥,八分‛。
外祖母大惊,从椅子上站起来,拄着拐棍,着急地说:‚孩子,你这么高
的个头儿(阿克曼身高两米),怕是吃不饱。
‛阿克曼想了想,自己每天也能吃饱,接着意识到自己答错了,忙纠正:‚姥姥,不是八分,是八亩。
‛外祖母松了一口气,接着又发愁:‚一人八亩地,活儿有些重呀,你媳妇儿肯定受累了。
‛分别的时候,两个德国朋友拉着我外祖母的手,有些不舍。
4.母亲对创作的理解
母亲有一天对刘震云说你们这一行其实不难。
刘震云问她为什么,她说,鲁迅在你们这一行里面算是比较厉害的了吧?刘震云说,那是。
母亲说,我看他在一本书里面写:“我家的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这样的话我也会写。
我在镇上卖酱油,一缸是酱油,另一缸也是酱油。
母亲问他为什么写作。
刘震云说为了表现生活,母亲说:“开门就是生活,还用得着你来表现吗?”刘震云又说,为了认识生活。
母亲又问:“那要是你认识错了呢?”
五、《单位》、《一地鸡毛》细读
1.复述故事情节。
小说里面的事主要有四:
1)小林入党;2)老张升迁;3)老孙谋划升迁;4)老张的作风问题。
你会发现,他所叙述的几乎都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
我们很难像复述《青春之歌》、《人生》、《平凡的世界》甚至《白鹿原》那样去复述它们。
这体现了新写实小说的一个什么特点?
2.阅读感受。
3.“单位”是一种什么地方?如果要我们去写,会写什么内容?刘震云写了什么?你怎么看这件事?
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办公场所。
应该写社会性的内容,就像“十七年”时期的那些小说一样,写人们在单位里如何工作,工作期间发生的冲突与矛盾。
但是,它写的却都是日常性的、私人性的内容:分梨、老张换办公室、会餐、通气、小林入党的目的——家庭生活困难、老孙为提正处所做的努力、老张搬家、老张的作风问题、老何提副处、小林换住处等等。
所有的事情没有一件是为了工作。
所以,《单位》写的是公共办公场所中的日常生活。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日常生活对公共生活的侵蚀。
我们再回忆一下“十七年”时期的小说,都写什么?三红一创青山保林,有没有日常生活?几乎没有,甚至很少写到家庭生活,即便写到,也是为了更好地书写社会生活,即革命工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公共生活对日常生活的侵蚀。
所以,与“十七年”的现实主义相比,新写实的“新”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4.小说中人物的名字。
小林、老张、老孙、老何、女老乔、女小彭。
在之前的阅读经验中,这样的现象多吗?你如何看待这种命名方式?
人物的世俗化与扁平化——故意不突出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甚至不给他们一个确切的命名,意在告诉读者——我写的不过就是芸芸众生。
5.小说里面的括号有几个?这么多的括号,在你之前的阅读经验中多吗?你如何理解这一现象?
18个括号。
例如第一段:“女老乔这天去医院看医生(据女小彭讲是子宫出了毛病,大家不好问候她),回来得晚些。
”
生活需要解释。
但是,很多时候却没有人会去解释,也想不到解释。
这就会产生很多我们无法预料到的事情。
生活中就会出现很多“偶然”与“意外”。
这些意外和偶然的原因就在这些括号里面,写小说可以有括号,我们过日子还会有括号吗?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别人对你的意思有所误会,但又不是那种你无法容忍的程度,这时候你会不会去解释呢?年轻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懒得解释,你解释多了人家会说你这人太计较,但是,如果不解释,久而久之,我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很可能就是一种“误读”。
6.你对小说中小林、老何的生活状态有何想法?
生活的残酷、压抑和异化!但是,这种残酷你又说不出来!它不像抗日战争时期或者上山下乡时期的残酷那样悲壮、那样伟岸,让人说出来之后有一种时代感,甚至可以成为日后骄傲的资本,就像很多人会说的那样,想当年如何如何。
而小林、老何生活中的这种残酷却是钝刀子割肉,疼得焦心却没办法表达。
而这样的生活才是我们现在所要认真面对的比树叶还要稠、比长江还要长的生活。
而我们有大多数都是这样的人。
7.从小林的生活中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生活对人的挤压与异化。
小林后来为什么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不再吊儿郎当,上班迟到?而且打开水、扫地、倒垃圾,忍着狐臭向女老乔汇报思想?不就是因为他们一家虽然无法忍受与人合居却又不得不合居的生活吗?
所以,从小林的角度看,这篇小说也可以理解为一篇知识分子的精神成长小说,只不过小林是一种“反成长”。
8.有个细节:老何提了副处后告诉小林帮他办理入党的事情,小林与老何一起买了一只烧鸡,回家后遭到老婆批评:
‚那也不该买烧鸡嘛!为入一个党,值得买这么贵的烧鸡吗?买一根香肠也就够了!‛
后来小林听到可以搬到牛街的消息后,虽然也很高兴,但接受上次教训没敢买烧鸡,买了一根香肠。
回到家又被老婆教训了一顿:
又问为什么买香肠,不买一只烧鸡?
小林说:‚上次买了只烧鸡,落了一顿埋怨!‛
老婆说:‚上次是入党,这次应该买烧鸡。
‛
你读过这个细节后是怎么想的?
9.这篇小说在写什么?
平庸的日常生活对人的压抑与异化。
——这还是平面的吗?我觉得这里面还是包含着深深的批判精神在里面的。
这样的压抑与异化表现在什么地方?或者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常生活?
(1)现实而又残酷的;
(2)充满偶然性而令人无法把握的;
小林跟随老张出差回来因为给女小彭带了蝈蝈而导致女老乔对他意见丛生,甚至因此而错过入党的机会。
(3)需要解释而又无法解释的(括号);
(4)无法按照自身意愿进行生活的;
比如小林为了入党费尽心机,却一直事与愿违,后来之所以能够搬到牛街居住却很难说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5)表层之后又有更深背景的;
小说里面有有多少个“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