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抑制剂
11
3 催化剂制备
原料预处理→原粉制备→煅烧→成型→预活化→销售 制备方法:浸渍法、共沉淀法、熔融法、机械混合法
4 催化剂使用
(1)起活期 (2)第一活性过渡期 (3)相对活性稳定期 (4)第二活性过渡期 (5)活性衰减或失活
期
12
4.2.2 固体催化剂的主要结构特征参数
主要结构参数:比表面积、孔体积、孔体积(孔径) 分布、固体密度、颗粒密度、孔隙率、孔内扩散 描述的非特征参数-曲节因子(迷宫因子) 1比表面积:Sg(m2/g)-单位质量催化剂所具有的表 面积,BET法测定。一般为5~1000 m2/g 2 孔体积(孔容积):Vg(m3/g)-单位质量催化剂所 具有的微孔体积 3 固体密度(真密度)-不含微孔时的密度 4 颗粒密度(假密度) 5 颗粒孔隙率-微孔所占总体积的分率 6 孔径分布测定: 压汞法-测大孔(即 r > 100~200 Å)
19
4 影响脱附速率的因素
※1 与表面覆盖度有关 rd∝ f ’(θA) rd∝exp(-Ed/RT)
※2 与脱附活化能成指数关系
脱附速率 rd=k’ f ’(θA) exp(-Ed/RT) 若将脱附过程按常规的基元化学反应处理 则由Aσ → A + σ得到 rd=kdoexp(-Ed/RT)θA=kd θA
Cu , Zn , Al Ni 3 4 2 Fe,Co Rh络合物 Ru 2 2
4.1.3
非均相催化反应速率表达
均相反应定义: 1 dξ 1 dn A r = 及 − rA = − V dt V dt 以催化剂体积为基准: r = 1 dξ 1 dn A 3 kmol / s ⋅ mcat 或 − rA = − VS dt VS dt
θ I = K I p I *θ V
∑ θ I+ θ V = 1
K I p* I θ = I * 1 + ∑ K I pI 1 θ = V 1 + K p* ∑ I I
对解离吸附的组 分J写为 K J p* J
27
⇒
吸附极限/端情况(渐近线) 稀疏覆盖
※ 单组分:if KApA*<<1 ⇒ θA =KApA* ※ 多组分:if KIpI* <<1 ⇒ 1+∑KIpI* ≈1 ⇒ θI=KIpI* (pI很小)
(1)单分子吸附
吸附速率: ra=ka pAθV 脱附速率: rd=kd θA 净吸附速率:r= ra – rd= ka pAθV –kd θA 而: θA+θV =1 ⇒ θV =1- θA ∴ r= ka pA(1- θA) –kd θA 吸附平衡时: r= 0
⇒
θA =
ka / kd ⋅
* pA
i
+ θV = 1
18
3 影响吸附速率的因素
※1 与吸附分子对表面的碰撞数成正比 几率成正比 ra∝f(θA) ra∝exp(-Ea/RT) ra∝pA
※2 与吸附分子碰撞在空吸附位(自由表面)上的 ※3 与吸附活化能成指数关系
吸附速率 ra=kaoexp(-Ea/RT)pAθV 若将吸附过程按常规的基元化学反应处理 则由A + σ → Aσ得到 ra=kaoexp(-Ea/RT)pAθV=ka pAθV
20
5 吸附与脱附动态平衡
吸附过程:A + σ → Aσ ra=kaoexp(-Ea/RT)pAθV=ka pAθV 脱附过程:Aσ → A + σ rd=kdoexp(-Ed/RT)θA=kd θA 净吸附速率:r= ra – rd= ka pAθV –kd θA = kaoexp(-Ea/RT)pAθV –kdoexp(-Ed/RT)θA 平衡时: r= 0 ⇒ 吸附平衡常数
4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
主要内容 气固相催化过程及其特征 固体催化剂及其结构特征参数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 气固相催化本征动力学实验测定
1
4.1 气固相催化过程及其特征
气固相:反应物
和产物均为气 相,催化剂为 固相
反应过程(步骤)
2
4.1 气固相催化过程及其特征
反应过程(步骤)?
固体催化剂由三部分组成,活性组分、助剂和载体; 三者不能截然分开
※1 活性组分
金属催化剂:Pd、Ag、Fe、Cu等(加氢、脱氢、裂 解(少量用于氧化)) 半导体催化剂: 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等(氧化、还原、
脱氢、环化、脱硫(少量用于加氢) )
绝缘体催化剂: IIIA、 IVA、 VA族金属或非金属氧化 物、卤化物等 酸、碱催化剂:脱水、异构化、聚合、烷基化等 (Al2O3、MgO、H2SO4、 H3PO4、 NaOH、分子筛) 10
⇒
θA+θB + θV =1
θA = θV =
K A p* A 1 + K A p* A 1
* 1 + K A p* + K p A B B
26
+ K B p* B
;
θB =
K B p* B
* 1 + K A p* + K p A B B
wenku.baidu.com
(4)多分子吸附
I的净吸附速率:rI= raI – rdI= kaI pIθV –kdIθI 吸附平衡时: 而
4.3.1.1 兰格缪尔(Langmuir)吸附模型 理想吸附模型/均匀表面吸附模型 基本假定:
1 吸附剂表面均一。即,整个催化剂表面具有 均匀的吸附能力。 2 吸附和脱附活化能与表面吸附的程度无关 (Ea和Ed恒定) 3 单分子层吸附(每个活性中心仅能吸附一个 气体分子) 4 被吸附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 NOTE:吸附和脱附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平衡 23
ka0 Ed − Ea ka0 QC θA KA = exp( )= exp( )= * kd 0 RT kd 0 RT p AθV
21
6 等温吸附模型
问题:如何确定Ea、Ed、θA 和θV?
ka0 Ed − Ea ka0 QC θA KA = exp( )= exp( )= * kd 0 RT kd 0 RT p AθV
13 氮吸附法-测微孔(即 10~200 Å)
4.3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
实质:消除内外扩散影响、考察固体催化剂及与其接 触的气体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反应物吸 附过程、表面化学反应和产物脱附过程)
4.3.1 化学吸附与脱附
1 吸附类别: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1 物理吸附特点
(A) 依靠范德华力(分子间引力),无明显选择性; (B) 多层吸附;(C) 吸附热大致与被吸附组分的冷凝 潜热相当 2~20 kJ/mol(0.5~5 kcal/mol) (D) 吸附与脱附能快速达到平衡(可逆),吸附量随 14 温度升高而降低
物理吸附 选择性 吸附温度 吸附热 弱
化学吸附 强
通常低于 可高于沸点温度 沸点温度 接近被吸附物 接近化学反应热 的冷凝热 21~418 kJ/mol
2~20 kJ/mol 0.5~5 kcal/mol 5~100 kcal/mol
16
化学吸附
物理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
高温下以化学吸附为主 低温下以物理吸附为主
3
4.1.1 非均相催化反应过程(步骤)
催化剂多为多孔性介质,相对于丰富的内孔,外表面 的催化作用贡献量可忽略不计
※1 外扩散:反应组分由物流主体→催化剂外表面 ※2 内扩散:反应组分由催化剂外表面→催化剂内表面 ※3 吸附:反应组分在催化剂活性中心上吸附 ※4 表面化学反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化学反应 ※5 脱附:反应产物在催化剂表面解吸 ※6 内扩散:反应产物由催化剂内表面→催化剂外表面 ※7 外扩散:反应产物由催化剂外表面→物流主体
吸附平衡分压
1 + k a / k d ⋅ p* A
=
* K A pA
1 + K A p* A
24
(2)单分子解离吸附
吸附速率: ra=ka pAθV2 脱附速率: rd=kd θA2 净吸附速率:r= ra – rd= ka pAθV 2 –kd θA2 而: θA+θV =1 ⇒ θV =1- θA ∴ r= ka pA(1- θA)2 –kd θA2 吸附平衡时: r= 0
[
(
)]
8
4.2 固体催化剂
4.2.1 催化剂的组成和组分选择
1 工业对催化剂的基本要求 ※良好的催化活性(尤指低温活性) ※良好的选择性 ※较长的实用寿命 ※ 适宜的物理织构结构( Sg 、 Vg 、孔径分布、活
性组分分布、形状、尺寸)
※较强的抗毒能力 ※较高的机械强度(不易磨损破碎)
9
2 固体催化剂的组成
17
2 吸附与脱附过程描述
吸附过程:A + σ → Aσ 脱附过程:Aσ → A + σ 表面覆盖度(组分吸附速率): σ-活性中心
被A组分覆盖的活性中心数 θA = 总的活性中心数
空位率:
未被覆盖的活性中心数 θA = 总的活性中心数
单一组分吸附时: θ A + θV = 1 多组分吸附时:
∑θ
4
气固相催化反应的7个步骤、3个过程 ※ 1,7为外扩散过程; ※ 2,6为内扩散过程 ※ 3,4,5为化学动力学过程 ※ 控制步骤的速率决定了整个宏观反应的速率
本章讨论化学动力学过程
5
4.1.2 非均相催化反应历程(动力学过程)
例子:A+B⇔R+S 吸附:A + σ ⇔ Aσ B + σ ⇔ Bσ 表面反应: Aσ + Bσ ⇔ Rσ + Sσ 脱附: Rσ ⇔ R + σ Sσ ⇔ S + σ 催化剂(σ)作用: 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但其质和量 在反应前后维持不变
[
(
)]
以催化剂质量为基准: 1 dξ 1 dn A [kmol / (s ⋅ kgcat )] r = 或 − rA = − mS dt mS dt 以催化剂内表面积为基准: 1 dξ 1 dn A 2 kmol / s ⋅ mcat r = 或 − rA = − SV dt SV dt
实验测定:吸附量 a=f(T,pA) 。恒温下测得的吸附量与 被吸附组分A分压之间的关系,称为等温吸附线 吸附模型:理想吸附模型(Langmuir)-均匀表面吸 附模型;真实吸附模型( Temkin & Freundlich) -非均匀表面吸附模型 各模型间的主要差异:吸附热QC的不同处理(实际为 Ea和Ed与θA的关系)。一般QC < 0,吸附常数随 22 T↑而↓-固体表面对气体分子吸附能力随T↑而 ↓
※2 助催化剂(促进剂)
电子型: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K2O、Na2O等) 结构型:用高熔点、难还原的氧化物可增加活性组 分表面积和热稳定性(Al2O3、MgO 等)
※3 载体(稳定剂和分散剂)
作用:改变催化剂机械强度、导热性和热稳定性, 增大活性表面和提高适宜孔结构,提供活 性中心减少催化剂活性组分用量 常见类型:Al2O3、MgO、硅胶、硅藻土等
⇒
θA =
ka / kd ⋅
* pA
1 + k a / k d ⋅ p* A
=
* K A pA
1 + K A p* A
25
(3)双分子吸附
A的净吸附速率:rA= raA – rdA= kaA pAθV –kdAθA 吸附平衡时: θA =KApA*θV B的净吸附速率:rB= raB – rdB= kaB pBθV –kdBθB 吸附平衡时: θB =KBpB*θV 而
6
催化反应过程的特征
1 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和反应速率 2 催化剂的存在不改变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平衡 特性(∆GO=-RTlnK) 3 催化剂等速加快 / 减小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 速率 4 催化剂对反应过程 CH OH → 的选择性至关重要 CH → 5 如果希望催化剂充 CO + H → 烃类混合物 → CH OHCH OH 分发挥作用,应当 → 固体石蜡 尽可能增加反应物 与催化剂的接触 7
※2 化学吸附特点 (A) 由固体表面与吸附分子间的化学键力所致,形 成吸附化学键,产生表面活化络合物 ; (B) 多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满后不再吸附(即吸 附量有上限) ; (C) 吸 附 热 与 化 学 反 应 热 相 当 ( 同 一 数 量 级 ) 21~418 kJ/mol(5~100 kcal/mol) (D) 随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加 NOTE: (1)物理吸附不改变活化能,不是构成催化 过程的主要原因; (2)化学吸附因化学键的作用,使被吸附分 子发生变化,更显活泼性,是多相催化 15 过程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