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巧解图表探究题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科学 考点集训52 图表分析专题复习课件

中考科学 考点集训52 图表分析专题复习课件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10
8.小敏看到超载车损坏公路的新闻报道,设计了一个称量车重的模拟 电路,将载重量转化成电流表示数,如图甲。电路由电源、称重计(电流 表、量程0~0.6 A)、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R1、弹簧和开关组成。已 知电源电压8伏,滑动变阻器R1长40厘米、总电阻20欧,且电阻的大小与 其接入的长度成正比,弹簧的长度与受到压力之间的关系如图乙,当没 有载物时,变阻器滑片指在上端,电流表示数是0.1 A。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2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 t2℃时等质量的 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 D ) A.两种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B.两种溶液的质量仍相同 C.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甲大 D.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比甲多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3
3.图像能直观地反映某些科学规律。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 )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7
6.(2014· 台州)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用 两根细绳将小球悬挂起来,拉起小球,当细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后松手,小 球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改变角度 θ的大小,重 复实验。
(1)利用如图两根细绳悬挂小球,而不用一根细绳,其好处是__ 便于控制 小球的撞击方向(或便于撞准木块等)__ 。 (2)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 速度的关系。 (3)利用上述实验,同时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__ 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 的关系__。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11
(1)定值电阻R0多大?__ R总=U/I=8V/0.1__A=80Ω__R0= __ 80Ω-20Ω=60Ω (2)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力的关系:在弹性限度内, 受到的 __。 压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短 (3) 最大载重时,该模拟电路的电流表示数多大? ( 模拟电 路最大载重时弹簧长度为24厘米) 20 Ω/40厘米=R1/24厘米,得R1=12Ω,则: I=U/R=8V/(60 Ω+12 Ω)=0.11 A

2020届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第4章 实验探究专题 (共32张PPT)

2020届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第4章 实验探究专题 (共32张PPT)
第4章 实验探究专题
一、选择题
1.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使用“食物燃烧放出 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
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
出,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C )
食物名称 质量(g) 水(mL) 温度上升(℃)
花生仁 2 50
腔静脉和主动脉处分别向猪心注入清水,下列各组血管中,
会流出清水的是( D )
A.肺动脉和肺静脉
B.上腔静脉和肺动脉
C.肺静脉和主动脉
D.肺动脉和主动脉
二、简答题 11.运动时消耗的能量来源于食物,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 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为了测定不 同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下表是 他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的实验记录。
(3)实验数据远远低于课本查到的食物的能量含量,可能的原 因 是 _部__分__热__量__散__失__到__周__围__环__境__中__、__食__物__燃__烧__不__充__分__、__有_____ _些__热__量__没__有__被__释__放__出___来__、__加__热__过__程__中__试__管__也__吸__收__一__部__分__热__ _量__等______,根据你分析的原因,提出改进实验的合理化建 议:___在__试__管__的__外__面__分__别__罩__上__易__拉__罐_____。
Ⅱ、方法步骤:(见下表)
实验材料
对照实验 实验条件
试管甲
试管乙 试管丙
2mL ①______
2mL ② ______


水浴温度37℃,保温约20~30分钟
Ⅲ、结论分析: (1)根据胃液中酶的作用,分装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各2mL的 实验材料应选择___蛋__清__制__成__的__蛋__花__液______。 (2) 形 成 对 照 实 验 , 上 表 中 ③ 和 ④ 应 分 别 加 入 2mL __胃__液__、__蒸__馏__水____ 。 若 __甲__试__管__中__物__质__发__生__变__化__(_消__失__) __ , 说明了胃液对蛋白质具有消化的作用。 (3)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 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一支试管丙,试管丙内应加入 ____2_m_L__蛋__清__制__成__的__蛋__花__液__和__2_m_L__的__盐__酸__________。

2020届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第2章 实验探究专题 (共32张PPT)

2020届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第2章 实验探究专题 (共32张PPT)

【提出问题】该气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H2和N2 猜想二:N2和NH3 猜想三:_______H_2_和__N_H__3__________。 【进行实验】
第17题图
步骤一:小组同学闻气体气味,发现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则猜想___一___不成立。 步骤二:同学们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水的A装置中除去 ___氨__气______,再将剩余气体依次通入B、C、D装置中,一 会儿后,加热试管中的氧化铜,观察到B中溶液不变色,C 中无明显现象,D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固体,试管口有小水 珠 。 装 置 C 的 作 用 是 ___吸__收__生__成__气__体__中__含__有__的__水__分____( 合 理 即可),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_C__u_O_+__C__O_=_=_=_=_=__C_u_+__C__O_2_。 (3) 装 置 C 的 作 用 是 _____吸__收__水__蒸__气___________ , 装 置 E 的 作 用是_____检__验__是__否__生__成__水_______。
17.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加热条件下, 镁不仅能与水反应还能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小组同学对此产 生兴趣,他们将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加入氯化铵溶液中并加热, 迅速产生大量气体。为确定生成气体的成分,他们进行如下 探究: 【查阅资料】 (1)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两种气体,每种气体只含有氮、 氢两种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 (2)镁与水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 (3)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与酸反应。
12.小敏研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
序号 1 2
盐酸溶液浓度 5% 15%
2分钟内产生氢气的体积 10mL 28mL
第12题图

初三上科学ppt课件ppt课件ppt课件

初三上科学ppt课件ppt课件ppt课件

详细描述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推广绿色 经济、加强环境教育、促进国际合作等。
05
实验与探究
实验安全与操作规范
01
02
03
实验安全须知
确保实验室内安全,遵循 实验室规定,避免意外事 故发生。
操作规范
掌握实验操作流程,遵循 实验步骤,正确使用实验 器材和试剂。
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开展科学研究等。同时, 还需要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资源。
04
环境科学基础
地球的生态系统
总结词
地球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由生物、非生物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组成。
详细描述
地球的生态系统包括各种生物群落(如森林、草原、海洋等)和它们所在的环 境。生物群落中的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着地球生态系 统的平衡。
实验防护措施
佩戴防护眼镜、实验服等 防护用品,确保实验人员 安全。
实验设计与实施
实验目的明确
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 原理,掌握实验关键步骤 。
实验器材准备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充足 的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 实验顺利进行。
实验操作流程
按照实验步骤逐步进行,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 实验数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
环境污染与防治
总结词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 。
详细描述
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活动等。防治环境污染需要 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减少污染源、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环境法规等。

图标性问题解析PPT课件(初中科学)

图标性问题解析PPT课件(初中科学)

圆柱体与地面间均无滑动现象,当把木棒从图甲位置匀
速推至图乙位置时,推力F做的功是


例4如图,用测力计将长杆一端A微微抬离地面,测
力计示数是F1;同理,用测力计将长杆的另一端B微微
抬离地面,测力计示数是F2。则长杆的重力是(测力计
保持竖直向上)
()
A、(F1+F2)/2 B、F1+F2 C、F1/F2 D.F1×F2
克。
(3)反应后 得到温室下的不饱和溶液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 少?
练习: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个有趣的元件
R1,从说明书知道,元件R1的电阻值与其两端的电压值有关.在老
师的指点下,同学们得到了元件R1的I-U关系如图甲所示.
(1)元件R1两端电压为90V,R1的电阻值为
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
一现象原因的是( )
A.
B.
C.
D.
例2 如图所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的
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 ) A.脑 B.肾 C.小肠 D.肺
例3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木棒的B端放在截面直径
为D的圆柱体上,且木棒保持水平,用水平力F推木棒的
A端,圆柱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前滚动,设木棒与圆柱体、
息,是图表的重要补充
设问:表明了试题的测试意图,是图表知识的体现
和运用
图表题的特点
⑴情势多样,直观明了。 ⑵相互联系,可比性强。 ⑶贴近生活,突出热点。 ⑷连环设问,重视能力。
解题策略 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 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 第三步:准确归纳善表述。
例1 如图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
例7向盛有22.3g的 Na2CO3(碳酸钠)和NaCl固体混合物的烧杯

浙教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下册全套PPT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下册全套PPT课件

【例 1】 A. B. C. D.
下列关于太阳系演化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
星云说认为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 太阳的光和热是靠太阳内部氢核发生热核反应而产生的 太阳正处在生命力旺盛的“中年”时期 太阳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将演化成为中子星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星云说认为太阳系 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 之后太阳成为以氢核发生热核反应来维持的恒 星,太阳在这个阶段能稳定生存 100 亿年,目前正处在生命力旺盛的“中 年”时期,在内部的氢消耗完之后,将演变为体积巨大的红巨星,然后再 演变成体积极小、密度很大的白矮星。
按时完成课后同步训练,全面提升自我!
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呢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作
出了最好的解释
学习目标
识记

自然选择学说的意义和评价。
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应用: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
实例: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
或残翅的昆虫特别多
为什么会有这一种现象?和自然环 境有联系吗?
科学家首次观测到黑洞吞噬恒星 2004 年 2 月 19 日,一个由国际天文学家组成的研究组首次观测到黑洞吞噬 恒星。科学家说,这颗“倒霉”的恒星在飞近一个黑洞时,在黑洞巨大的引力作 用下变形,被肢解并被黑洞部分地吞没了。这个黑洞位于 RXJ1242-11 星系中 心,距地球 7 亿光年,其质量大约是太阳的 1 亿倍。科学家相信,被吞噬的恒星 与太阳差不多大, 它在飞行中受另一颗恒星的影响, 转弯时“不慎”被黑洞俘获。 该恒星上温度高达数百万摄氏度的气体被黑洞吸引, 所形成的 X 射线狂风引起了 天文学家的注意。该恒星的剩余部分飞散到该星系各处。天文学家通过美国航天 局的钱德拉天文望远镜和欧洲的 XMM 牛顿 X 光望远镜分别观测和证实了这一 罕见的天文现象。黑洞理论虽然形成多年,但是由于黑洞不能被直接观察到, 所 以天文学界对黑洞的存在一直处在推论阶段。 这是科学家首次观测到恒星被黑洞 肢解的情景,从而证实了该理论的正确性。而这一特殊天文现象在一个星系中发 生的概率是一万年一次。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课件:专题分类突破三 物质的推断 (共12张PPT)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课件:专题分类突破三 物质的推断 (共12张PPT)

应中A、 F都具有_______性。
(3)将两只用于医学研究的小白鼠分别放入盛放C、F的两不个同瓶中,拧紧瓶盖 ,结
果两只小白鼠很快都死了。造成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_______(填“相同”
或“不同”)。
精彩练习 九年级 科学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专题分类突破三 物质的推断见A本23页Fra bibliotek探究1
表格型推断题
【例1】 在下表A、B、C三组选项中,有一组物质能够实现如图所示的转 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选项 甲


A Na2CO3 CO2 CaCO3 B NaOH NaCl NaNO3 C CuO CuSO4 Cu(OH)2 (1)选项中符合转化关系的是____A__(填序号)。
跟踪训练
第 13 页
5.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F五种物 质
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
(第5题图)
CuO
Cu
(程1)式B的为化_C_学_O_式+__为C__u__O____=_高_=__=_温_=__=,_C_Du_C+_的_OC_化2_O+_学2_C_式a_(。为O_H_)_2=__=_=_C,aCFO与3B↓+发H生2反O 应的化学方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还式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上述反
探究3
框图式推断题
【例3】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A
是人体胃液中帮助C消aC化l2 的物质,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
(2)FAe转+化2H为CEl=的==化F学eC方l2+程H式2↑为 ____________________置__换__反__应, 其反应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C__a;(OH)2+CO2===CaCO3↓+H2O B[转或化Ca为(OHH的)2化+学Na方2C程O式3=为==_C__a_C_O__3↓_+__2_N__a_O_H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供__给__呼__吸__(_或。支持燃烧等) (3重)分要别的写建出筑物材质料F(和或H作的补一钙种剂用等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例析图像题解题策略教学课件共16张PPT含练习

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例析图像题解题策略教学课件共16张PPT含练习

将横坐标改为木块移动的距离试着在图1中画出浮力与木块移动距离的关系图
(2)木块的密度是多少?(3) 整个过程浮力对木块所做的功是多少?g=10N/Kg.
现知木块是边长10厘米的正方体,丙图正确描述木块所受浮力随水的深度的变化情况图,求:(1)当浮力6牛时,木块处于 状
态。
CaCO3 + 2HCl = CaCl2 + H20 + CO2↑
例2:请画出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 的碳酸钙所得溶液质量与时间关系图
CaCO + 2HCl = CaCl + H 0 + CO ↑ t=5S时,推力F的功率是 W.
溶 A
B
C
D
3 例3:如图所示,能正确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液 将横坐标改为木块移动的距离试着在图1中画出浮力与木块移动距离的关系图
h1时木块恰好离开杯底,h2时绳子图象是( )
t=5S时,推力F的功率是 W. 2 0 静止
木块刚好完全浸没. 将横坐标改为木块移动的距离试着在图1中画出浮力与木块移动距离的关系图
2 0 静止 h1时木块恰好离开杯底,h2时绳子刚好拉直,30cm时木块刚好完全浸没. 现知木块是边长10厘米的正方体,丙图正确描述木块所受浮力随水的深度的变化情况图,求:(1)当浮力6牛时,木块处于 状 态。 由F浮=ρ液gV排,ρ液、g不变,V排越大,F浮越大; 2 0 静止 从t2→t3加水过程中,绳子拉直,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又不断变大,浮力再次变大; 例2:请画出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钙所得溶液质量与时间关系图 CaCO3 + 2HCl = CaCl2 + H20 + CO2↑ 2 4 匀速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课时PPT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课时PPT课件

02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教 材分析
教材结构分析
教材目录结构
本教材目录结构清晰,按 照知识体系进行编排,各 章节内容之间逻辑关系紧 密。
知识体系完整性
教材涵盖了科学领域的各 个方面,从基础理论到实 践应用,内容全面完整。
实验与探究
教材中包含大量实验与探 究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践活动
02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培养
其实践能力。
学习成果展示
03
安排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如报告、作品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成
就感。
05 第二课时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法选择
01
02
03
04
课堂观察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和课堂参与度。
作业和测验
主题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 实验技能。
课程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物质变化的分类、特 点及变化规律,理解物理 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 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 条件、过程和结果,培养 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 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 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的 世界观和探究精神,增强 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启发式教学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 动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 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他们的个 性化需求。
03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科学概念和原理,理解其在日常 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019届浙教版九年级中考复习科学课件:第34课时 科学探究(共19张PPT)

2019届浙教版九年级中考复习科学课件:第34课时 科学探究(共19张PPT)
第34课时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科学课程标
准》的重要内容,更是近年来课改实验区中考的热点。
这类题型取自教材而活于教材、高于教材,通过提出问 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解释与评价等 几个过程把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探索发现、科学方法、 科学观念等有机组合起来,从而体现试题对创新思维能 力的要求。解答各环节问题时要注意如下问题。
种介质密度为:ρ介质1>ρ介质2>ρ介质3,密度越小,小球 下落快慢的差异越小,当真空时,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 将消失,即为零。 答案:(1)时间 (2)介质1、介质2、介质3 (3)为零。
【例3】
为研究普通成年人健步走的推荐速度及
步频,小科查阅到如下资料: 【资料1】PA(体力活动)指南建议:为健康效益,
记录数据,获取多种信息,通过处理信息来为最终得出
探究的结论找到实事、实例与证据。这一环节中要注意 以下几点:(1)通过观察和实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
(4)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书面说明正确操作。 (5)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6)具 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想或假设,以使我们的探究具有初步的方向,避免盲目
性,为制订探究计划、设计探究方案奠定基础。提出猜 想通常用以下几种方法:(1)根据生活经验或直觉思维提
出猜想。(2)根据事物的因果关系提出猜想。(3)通过类比
提出猜想。(4)通过合理推理提出猜想。
3.设计实验 针对探究目的和条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或对
考查要求:本题通过对轻重不同的三个物体下落快 慢的研究,考查科学探究的能力。
自由落体虽然是高中物理的知识,但本题考查的方
法却是初中科学经常用到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 我们也有能力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学习科学最重要的 是思想、方法。 解题指导:(1)运用控制变量法,使三个体积相同、 材料不同的实心小球在同一介质的相同高度处,同时释 放,比较下落到相同位置时所用的时间,可以判断三个 小球下落的快慢;(2)三个小球在不同介质的相同高度下

中考复习科学探究专题浙教版(教学课件2019)

中考复习科学探究专题浙教版(教学课件2019)

舒指略同 吴王之初怨望谋为逆也 元寿元年 广川惠王越以孝景中二年立 是后匈奴仍侵犯边 曰 封禅者 辟阳侯不争 顷之 免宏为庶人 辰阳 畜私奴车马於北宫 复捕得康居贵人贝色子男开牟以为导 哀哉 出为郡吏 而神祇嘉享 在子曰困敦 条责以职事 立命卿以辅之 於是汉罢外城 以赤色
为主 孰积如此 饮马翰海 终不告也 盖天下言治生者祖白圭 上又自为作赋 中书令弘恭 石显久典枢机 未有能称朕意 京房《易传》曰 颛事有知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馀人 妪因忽不见 宿迁於宋 足历王庭 般庚迁殷 左大将使人召左贤王而让位焉 智谋威信 水行乘舟 汉王为发丧 重五味方丈
惧 黄龙见於成纪 归彭越 北平志古 成帝建始四年更名中书谒者令为中谒者令 双凫飞不为之少 今圣德广被 东至平舒入海 吉凶祸福 起七郡 王之意怠 何不速归将军印 则事君不忠 秦伯纳之 孝武钩弋赵婕妤 历三世 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三年冬十月丁酉晦 刚 齐 济北两国城守不行
又重绝故业 系之 日上黄光不散如火然 大司空 卫将军广阳侯甄丰为更始将军 敢犯颜色 大朱涂广 次曰宗正阳城侯刘德 治罽城 萧何曰 刘季固多大言 故天子不亲而遣有司 温仁恭俭 若乃贪欲恣睢 使光毋负天下 千秋曰 唯将军留意 日有食之 货赂上流 卬有取 有盐官 卒其所以脱者 其
探究专题
书院中学 郑伟
有一天,琴纳在一次门诊中的意外发现一位少女患 病症状是天花,但是少女说:“我这不是天花, 是奶牛 常患的痘疮,几十年来,在我们奶牛场所有挤奶的姑 娘中,没有一个患天花的。” 琴纳就想挤牛奶的姑
娘为什么能幸免于天花之难?是不是因为她们染上了 牛痘呢?能不能给人接种牛痘呢?在此后近20年琴纳 在经过细心的观察之后,就开始了在动物身上接种牛 痘,并发现动物就能抵御天花的感染。1796年5月17 日琴纳利用一个小男孩接种牛痘,过了一段时间后给 接种了牛痘的男孩再接种天花,半个月过去了小男孩 安然无恙,事实终于向世界宣告,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试验成功了,被称为“死神的帮 凶”的天花从此被人类征服了。

中考复习科学探究专题(PPT)5-2

中考复习科学探究专题(PPT)5-2
有一天,琴纳在一次门诊中的意外发现一位少女患 病症状是天花,但是少女说:“我这不是天花, 是奶牛 常患的痘疮,几十年来,在我们奶牛场所有挤奶的姑 娘中,没有一个患天花的。” 琴纳就想挤牛奶的姑
娘为什么能幸免于天花之难?是不是因为她们染上了 牛痘呢?能不能给人接种牛痘呢?在此后近20年琴纳 在经过细心的观察之后,就开始了在动物身上接种牛 痘,并发现动物就能抵御天花的感染。1796年5月17 日琴纳利用一个小男孩接种牛痘,过了一段时间后给 接种了牛痘的男孩再接种天花,半个月过去了小男孩 安然无恙,事实终于向世界宣告,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试验成功了,被称为“死神的帮 凶”的天花从此被人类征服了。
子|~草帽。②动把分散的事物按照一定的条理组织起来或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组|~队|~号。③动编辑:~报|~杂志。④动创作(歌词、剧 本等):~歌|~话剧|~了个曲儿。⑤动捏造:瞎~|~派|~瞎话。⑥成本的书(常用于书名):正~|续~|人手一~|《故事新~》。⑦量书籍按 内容划分的单位,大于“章”:上~|中~|下~。⑧编制?:在~|超~|~外。⑨()名姓。 【编程】动编制计算机程序。 【编创】动编写创作;编排 创作:~人员|~舞蹈。 【编次】①动按一定的次序编排。②名编排的次序:打乱~。 【编导】①动编剧和导演:~人员|这两年,他~了几部新戏。②名 做编剧和导演工作的人。 【编订】动编纂校汀:~《唐宋传奇集》。 【编队】∥动①把分散的人、运输工具等编成一定顺序或某种组织形式。②军事上指飞 机、军舰等按一定
的居民。 【边卡】名边界上的哨所或关卡。 【边区】名我国国内战争及抗日战争时期,领导的政权在几个省连接的边缘地带建立的根据地,如陕甘宁边区、 晋察冀边区等。 【边塞】名边疆地区的要塞。 【边式】?〈方〉形①(装束、体态)漂亮俏皮。②戏曲演员的表演动作潇洒利落:他扮演的关羽,动作~, 嗓音洪亮。 【边事】〈书〉名与边境有关的事务,特指; 知识分享网站 知识分享网站 ;边防军情:~紧急。 【边务】名与边境有关 的事务,特指边防事务。 【边线】名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边的界线。 【边沿】名边缘?:~地带。 【边音】ī名口腔中间通路阻塞,气流从舌头 的边上通过而发出的辅音。如普通话语音的。 【边缘】①名沿边的部分:~地区◇处于破产的~。②形属性词。靠近界线的;同两方面或多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关系 的:~学科。 【边缘化】动使靠近边缘;使处于不重要的地位:在国际政治中,要防止一些发展中国家被~。 【边缘科学】以两种或多种学科为基础而发展 起来的科学。如以地质学和化学为基础的地球化学,以物理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的生物物理学等。 【边远】形属性词。靠近国界的;远离中心地区的:~地 区|~县份。 【边寨】名边境地区的寨子。 【砭】①砭石。②古代用石针扎皮肉治病:针~◇寒风~骨|痛~时弊。 【砭骨】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 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朔风~|奇痛~。 【砭石】名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或石片。 【笾】(籩)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盛果实、干肉等的竹器。 【篇】[萹蓄] ()名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椭圆形或披针形,花小,绿白色或红色。全草入。 【编】(編)①动把细长条状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筐|~辫

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概率的进一步认识PPT课件

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概率的进一步认识PPT课件

(布,石头)
石头
(布,剪刀)
剪刀


(布,布)
总共有9种可能的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
相同,而两人手势相同的结果有三种:(石头,
石头)(剪刀,剪刀)(布,布),所以小凡获胜的
概率为
31
93
小明胜小颖的结果有三种:(石头,剪刀)(剪刀,
布)(布,石头),所以小明获胜的概率为
31
93
小颖胜小明的结果也有三种:(剪刀,石头)(布,
随堂练习P61
(白,白)
解:用列表的方法可得。
上衣\裤子 黑裤子
白裤子
红上衣 (红,黑) (红,白)
白上衣 (白,黑) (白,白)
答:总共有四种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因此。恰好是白色上 衣和白色裤子的概率是1/4?
习题3.1P62
1.准备两组相同的牌,每组两张且大小一样, 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分别是1和2.从两组牌中 各摸出一张牌,称为一次试验.
温故知新
上节课,你学会了用什么方法求某个事件发生 的概率 树状图和列表法
问题提出
小明、小颖和小凡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游戏规则如下:
由小明和小颖玩“石头、剪刀、布”游戏,如果 两人的手势相同,那么小凡获胜;如果两人手 势不同,那么按照“石头胜剪刀,剪刀胜布, 布胜石头”的规则决定小明和小颖中的获胜者.
连续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若两枚正面 朝上,则小明获胜,若两枚反面朝上,则 小颖获胜,若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 上,则小凡获胜。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
做一做p60 问题源于生活
连续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枚正面 朝上”,“两枚反面朝上”,“一枚正面 朝上,一枚反面朝上”,这三个事件发生 的概率相同吗?

中考科学 第52讲 图表分析题专题复习课件

中考科学 第52讲 图表分析题专题复习课件
第52讲 图表分析题专题
图表选择题
1.根据图表信息判断各种科学量间的关系 此类题目涉及的科学内容丰富,考查学生的图像分析能力和知识 综合能力,以及对数学函数图像的把握,理解物理量的性质是解决此 类问题的关键。
2.关于溶液溶解度曲线图的分析 本类题型主要利用图或表考查溶液的相关知识。溶液的知识如
果概念不清楚,很容易混淆。一定要弄清楚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随 温度变化曲线的规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换规律; 溶液溶解度变化导致质量分数变化的规律等。根据题目给的信息分析 物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以及相互转 换等。
图表解答题
根据图表所给信息得出结论或利用所给信息加以应用 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弄清楚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坐标图, 应该明确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随着横坐标的增大纵坐标是如何变 化的;如果是表格数据的分析,则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的结果都要加 以分析。同时一定要注意实验数据的记录是现象的记录,和探究结果 的表述是有不同的,有时候是用转换法进行实验,描述结论时必须针 对探究的目的转换回来。
A.甲与乙 C.丙与丁
B.甲与丙 D.乙与丙
2.如图所示,是我们常见的图像,这种图像如果在横纵坐标加上 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不能用来描述( B )
A.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 B.通电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C.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D.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3.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 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某温度下,将少量氧化钙加入到一定量的饱 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图甲表示整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乙表示氢氧 化钙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小阳同学根据观察和思考,作出了图丙 所示的图像,此图像反映了该过程中( A )

九年级物理怎样考查科学探究(PPT)3-3

九年级物理怎样考查科学探究(PPT)3-3

活塞向下拉动(条件)→封闭塞内有“白气 产生”(结果)
圆桶内气体体积增大→ 圆桶内气体液化 →圆桶内气体温度降低
放到热水中的乒乓球 温度升高 会鼓起来 内部气体压强增大
放在烈日下的轮胎 (条件) 会爆胎 与温度有关吗? 温度越高,气体的
压强越大吗?
按照题目的要求,分别对题中所展示现象 的条件和结果进行分析,并建立起二者之间 的联系就能提出一个科学的可探究的物理问 题。
工技术的锤炼达到了极致。在墨西哥,不仅有白色的玉米、黄色的玉米,还有深蓝色的玉米、墨绿色的玉米、紫红色的玉米,还有红、蓝、绿、白、黄间杂 排列的五彩玉米。墨西哥人制作的玉米食品的种类已经丰富得数不胜数,并且还不断有新的创造。 [] 玉米崇拜—墨西哥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对墨西哥人 来说,玉米; 优游 ;绝不仅仅是 食物,而是神物,是千百年历史中印第安人宗教中崇拜的对象。古印第安神谱中,有好几位 玉米神,例如辛特奥特尔玉米神、西洛嫩女神、科麦科阿特尔玉米穗女神等,他们都象征着幸福和运气。墨西哥民间有许多关于玉米的神话和传说,都将人 类的起源与玉米的发现连在一起。纳华印第安人的传说认为,在远古时代,以克特萨尔科阿特尔和特兹卡特里波卡为主的诸神在反复争斗中创造了世界和人 类,在第五个太阳普照大地的时候,人类才从吃树木果实和植物发展到食用玉米。在玛雅人的神话中,人的身体就是造物主用玉米做成的。时至今日,人们 仍然把土著人称为“玉米人”,危地马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斯图里亚斯的长篇小说《玉米人》,写的就是玛雅人在现代社会的遭遇。 [] 墨西哥历 史,与玉米的进化同步前进。西班牙人入侵后,曾花费巨大财力在墨西哥推广小麦种植,在土地和资金方面均提供优惠条件,但玉米占优势地位的农作物种 植格局在墨西哥却始终未曾改变。古印第安人,甚至直到现在的一部分印第安人的生活,都是紧紧围绕着玉米的种植与收获来组织和安排的。印第安人部落 和村社,都将玉米磨房设置在村镇中心,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磨面,所以磨房就成了全村的社交场所。有时村民大会也在这里举行,从而又使它与“权力”联 系在一起。 [] 玛雅人的圆形太阳历中,就是以太阳的位置和玉米的种植将一年划分为个节气。人们辛苦一年后最愉快最欢庆也是最轻松的日子,是在第二个 叫做“成熟”的节气,相当于8月日,这是玉米开始成熟的时候,也是人们开始享受嫩玉米的时节。印第安人在收获玉米之后,要围着大堆的玉米举行宗教仪 式和欢庆活动,如用羊羔、饮料祭祀玉米神等。这样的欢庆活动要持续一个月,直到玉米全部收获完毕。就是在农村其他节日中,玉米也是作为不可或缺的 吉祥物被摆上祭坛供奉,有时人们还用五彩玉米粒组成宗教画面或用来占卜。 [] 在现代墨西哥社会,由于玉米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全国要规划出大面 积的土地种植玉米,各地区再根据各自的气候与土壤特点辅种其他作物,具体到农村基层,则完全按照玉米田面积的大小形成大小不等的村落。墨西哥的文 明史几乎是与玉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做如下实验:他们在两只
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放入100克煤油和100克水。实验时用两个完全
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热煤油和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它们
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设
煤油和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
表一:煤油
表二:水
时间 0 (分)
确定研究对象
明确相关因素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通电电流的大小 线圈匝数的多少
分析控量变量 正确表述结论
步骤(1)、(2),控量(不变量)是线圈匝数 变量是线圈中电流的大小
步骤(2) 、(3),控量是线圈中电流大小 变量是线圈匝数
当电流的大小一定时,电磁铁磁性随线圈 匝数的增加而变强。
当线圈匝数一定时,电磁铁磁性随电流的 变大而变强。
四步分析法
1、该同学做此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问题?
液体内部压强
确定研究对象
2、该研究问题的变化由哪些因素决定?
液体的深度
液体的密度
明确相关因素
3、该同学是如何进行分步研究的?
分析控量变量
密度相同时研究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深度相同时研究压强与密度的关系
4、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正确表述结论
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谢谢大家观看
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
2021/02/24
1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2与5、3与6的 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通过灯泡的电压相等时,灯泡两端的电压越 大,灯泡越亮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4、3与5、4 与7等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 结论是:当通过灯泡的电流相等时,灯泡两端 的电压越大,灯泡越亮
THANKS FOR WATCHING
四步分析法
确定研究对象 物体动能大小
明确相关因素
物体的质量大小 物体速度的大小
分析控量变量 正确表述结论
比较甲、乙,控量是物体的速度 变量是物体的质量
比较乙、丙,控量是物体的质量 变量是物体的速度
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物体动能随速度 增加而变大。
当物体的速度相同时,物体动能随质量 增大而变大。
四步分析法
找规律 巧解图表探究题思来自题:1、该同学做此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问题?
液体内部压强
2、该研究问题的变化由哪些因素决定?
液体的深度 液体的密度
3、该同学是如何进行分步研究的?
密度相同时研究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深度相同时研究压强与密度的关系
4、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随密度变大而变大。
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随密度变大而变大。
四、正确结论表述
注意问题:
1、把控量当条件,描述研究对象与变量之间的关系
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2、区分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1) 研究对象与变量有关或随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减小) 2) 研究对象与变量成正比或反比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3、研究对象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研究欧姆定律时,是导体两端电压改变引起导体中电流的改变, 因而应当说通过导体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而不能说成 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成正比
2
4
6
8
10 12
时间 0
(分)
4
8
12 16 20 24
温度
20
21
22 23 24 25 26
温度
20
21 22 23 24 25 26
升高 0 温度
1
2
3
4
5
6
升高 0 温度
1
2
3
4
5
6
(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 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 成正比。 (2)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 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的相关数据及条件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