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11020黄芪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天然植物饲料原料 黄芪粗提物

天然植物饲料原料 黄芪粗提物

天然植物饲料原料黄芪粗提物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天然植物饲料原料黄芪粗提物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的干燥根或其初加工品为原料经提取浓缩干燥加工而成的制品。

春、秋二季采挖,晒干,切制,经提取浓缩干燥加工而获得的天然植物饲料原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 19424 天然植物饲料原料通用要求;GB/T 10647 饲料工业术语;GB/T 14699.1 饲料采样;GB/T 6435 饲料中水分的测定;GB/T 6438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T 13079 饲料中总砷的测定;GB/T 13080 饲料中铅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13081 饲料中汞的测定;GB/T 13082 饲料中镉的测定;GB/T 13088 饲料中铬的测定;GB/T 13083 饲料中氟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法;GB/T 13085 饲料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比色法;NY-T 1970 饲料中伏马毒素的测定;GB/T 13090 饲料中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GB/T 13092 饲料中霉菌总数测定方法;GB/T 13091 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测定;NY/T 2071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 30956 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30957 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6434 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过滤法;GB/T 6432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凯氏定氮法;GB 10648 饲料标签;GB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二部);《医疗机构中药原料煎药室管理规范》(国中医药〔2009〕3号);《中药及天然药物提取纯化工艺研究技术指导原则》;(7.6其他可饲用天然植物)。

【最新】红芪药材标准检验操作规程

【最新】红芪药材标准检验操作规程

红芪药材标准检验操作规程本品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少有分枝,上端略粗,长10~50cm,直径0.6~2cm。

表面灰红棕色,有纵皱纹、横长皮孔样突起及少数支根痕,外皮易脱落,剥落处淡黄色。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形成层环浅棕色。

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6~8列细胞。

栓内层狭窄,外侧有2~4列厚角细胞。

韧皮部较宽,外侧有裂隙,纤维成束散在,纤维壁厚,微木化;韧皮射线外侧常弯曲。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其周围有木纤维。

纤维束周围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粉末黄棕色。

纤维成束,直径5~22μm,壁厚,微木化,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不均匀增厚。

草酸钙方晶直径7~14μm,长约至22μm。

具缘纹孔导管直径至145μm。

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卵圆形,直径2~19μm;复粒由2~8分粒组成。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红芪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丙酮(1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0.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6.0%(通则2302)。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45%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5.0%。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状】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

黄芪原料报告单-薄层鉴别

黄芪原料报告单-薄层鉴别

编号:RD—04—BG—YL002—00原药材检验报告书检品名称黄芪数量规格批号产地检验日期检验目的原药材质量检验报告日期检验依据黄芪质量标准TS-03-YL002-00 页次检验项目标准规定检验结果【薄层鉴别】(1)取本品粉末3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加于中性氧化铝柱(100~120目,5g,内径为10~15mm)上,用40%甲醇1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的棕褐色斑点;紫外光灯(365nm)下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0.3%氢氧化钠溶液15ml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5~6,用乙酸乙酯15ml振摇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用铺有适量无水硫酸钠的滤纸滤过,滤液蒸干。

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芪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置氨蒸气中熏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结论:黄芪质量标准TS-03-YL002-00负责人:检验人:复核人:。

黄芪原料检验记录

黄芪原料检验记录

编号:RD-04-JY-YL002-00 依据:黄芪质量标准TS-03-YL002-00【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

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和裂隙,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

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应符合规定:【鉴别】显微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多列;栓内层为3~5列厚角细胞。

韧皮部射线外侧常弯曲,有裂隙;纤维成束,壁厚,木化或微木化,与筛管群交互排列;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导管间有木纤维;射线中有时可见单个或2~4个成群的石细胞。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应符合规定:显微鉴别(2)——粉末黄白色。

纤维成束或散离,直径8~30μm,壁厚,表面有纵裂纹,初生壁常与次生壁分离,两端常断裂成须状,或较平截。

具缘纹孔导管无色或橙黄色,具缘纹孔排列紧密。

石细胞少见,圆形、长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壁较厚。

应符合规定:检验人复核人检验人 复核人薄层鉴别 (1):温 度: 湿 度: 展 距:供试品处理:取本品粉末3g ,加甲醇20ml ,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加于中性氧化铝柱(100~120目,5g ,内径为10~15mm)上,用40%甲醇100ml 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 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 ,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20ml ,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处理: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点样:照薄层色谱法 (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薄层板种类:硅胶G 薄层板展开剂配比: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的下层溶液 显色操作: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判断标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应显相同的棕褐色斑点;紫外光灯(365nm)下应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黄芪原料检验记录-薄层鉴别

黄芪原料检验记录-薄层鉴别

编号:RD-04-JY -YL002-00 依据:黄芪质量标准TS-03-YL002-00检验人 复核人薄层鉴别 (1):温 度: 湿 度: 展 距:供试品处理:取本品粉末3g ,加甲醇20ml ,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加于中性氧化铝柱(100~120目,5g ,内径为10~15mm)上,用40%甲醇100ml 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 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 ,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20ml ,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处理: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点样:照薄层色谱法 (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薄层板种类:硅胶G 薄层板展开剂配比: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的下层溶液 显色操作: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判断标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应显相同的棕褐色斑点;紫外光灯(365nm)下应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编号:RD-04-JY -YL002-00 依据:黄芪质量标准TS-03-YL002-00检验人 复核人检测结果: 。

薄层鉴别 (2):温 度: 湿 度: 展 距:供试品处理:取本品粉末2g ,加乙醇30ml ,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0.3%氢氧化钠溶液15ml 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稀盐酸调节pH 值至5~6,用乙酸乙酯15ml 振摇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用铺有适量无水硫酸钠的滤纸滤过,滤液蒸干。

残渣加乙酸乙酯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处理:取黄芪对照药材2g ,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点样:照薄层色谱法 (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薄层板种类:硅胶G 薄层板 展开剂配比:三氯甲烷-甲醇(10:1)显色操作:置氨蒸气中熏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黄芪原料质量标准

黄芪原料质量标准

目的:建立黄芪原料质量标准,确保黄芪原料的质量。

范围:适用于黄芪原料质量检验。

责任:QA人员、QC人员、采购员。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内容:1.品名:黄芪物料代码:YL***2.拉丁名:ASTRAGALI RADIX3.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 (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

4.质量标准【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

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和裂隙,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

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多列;栓内层为3~5列厚角细胞。

韧皮部射线外侧常弯曲,有裂隙;纤维成束,壁厚,木化或微木化,与筛管群交互排列;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导管间有木纤维;射线中有时可见单个或2~4个成群的石细胞。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黄白色。

纤维成束或散离,直径8~30μm,壁厚,表面有纵裂纹,初生壁常与次生壁分离,两端常断裂成须状,或较平截。

具缘纹孔导管无色或橙黄色,具缘纹孔排列紧密。

石细胞少见,圆形、长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壁较厚。

(2)取本品粉末3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加于中性氧化铝柱(100~120目,5g,内径为10~15mm)上,用40%甲醇1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YL-11030黄芩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YL-11030黄芩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计算公式:
(W1-W0)×V0
浸出物% =×100%
W样×(1-水分)×V1
式中:
W0------- 蒸发皿的重量(g)。
W1-------- 浸出物与蒸发皿的重量(g)。
W样------- 样品的重量(g)。
V0-------加溶媒体积(ml)。
V1-------取续滤液的体积(ml)。
【含量测定】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40.0%。
仪器与试剂:电热鼓风干燥箱、分析天平、蒸发皿、数显恒温水浴锅等。
方法:取供试品约4g,精密称定,置250~30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水100ml,密塞,冷浸,前6小时内时时振摇,再静置18小时,用干燥滤器迅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除另有规定外,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m-------------------------样品的重量(g)。
f-------------------------稀释体积。
检验操作规程
题目:黄芩原药材检验操作规程
编号:TS-GC-YL-11020-02
制定人:
制定日期2020年 月 日
版本:1
页数:1/4
审核人:
审核日期2020年 月 日
颁发部门:质 量 部
批准人:
批准日期2020年 月 日
生效日期2020年 月 日
目的:规范黄芩原药材检验操作
范围:黄芩原药材检验
分发部门: 质量部、 化验室、生产部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芩苷(C21H18O11)不得少于9.0%。

GC-YL-11200明党参检验操作规程

GC-YL-11200明党参检验操作规程
(2)薄层鉴别
仪器与试剂:分析天平、硅胶G薄层板、层析缸、明党参对照药材、正丁醇、冰醋酸等。
方法:取本品粉末1g,加稀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酸性稀乙醇(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明党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19:5:5)为展开剂,二次展开,第一次展至5cm,第二次展至10cm,取出,热风吹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状】
仪器:直尺。
方法:取本品,置日光下观察,并用直尺测量:本品呈细长圆柱形、长纺锤形或不规则条块,长6~20cm,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光滑或有纵沟纹和须根痕,有的具红棕色斑点。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皮部较薄,黄白色,有的易与木部剥离,木部类白色。气微,味淡。
【鉴别】
(1)显微鉴别
仪器与试剂:生物显微镜、酒精灯,水合氯醛等。
方法:取本品,用水合氯醛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本品横切面:木栓层有时残存,为多列扁平的木栓细胞。栓内层窄,有少数分泌道散在。韧皮部宽广,分泌道多数,由5~7个分泌细胞围绕而成,内含黄色分泌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5个相聚,放射状排列。初生木质部二原型。薄壁细胞中含大量糊化淀粉粒团块。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20.0%。
仪器与试剂:电热鼓风干燥箱、分析天平、蒸发皿、数显恒温水浴锅等。
方法:取供试品约4g,精密称定,置250~30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水100ml,密塞,冷浸,前6小时内时时振摇,再静置18小时,用干燥滤器迅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除另有规定外,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黄芪质量标准

黄芪质量标准

1 目的:明确黄芪质量标准,确定质量、生产、采供质控依据。

2 范围:黄芪。

3 责任者:质量部、生产部、采供部。

4 内容 4.1基本信息4.1.1 物料代码:黄芪(药材)Y102-01;黄芪(饮片)Y102-02。

4.1.2供应商:亳州市远光中药饮片厂甘肃渭源颜裕药业有限公司4.1.3 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P283。

4.2取样、检验方法或相关操作规程编号 4.2.1取样操作规程SOP-QA-1005-00。

4.2.2检验方法或相关操作规程编号 4.2.2.1黄芪检验操作规程SOP-QC-6102-00 4.2.2.2检验方法药材及成方制剂显微鉴别法SOP-QC-5007-00;薄层色谱法SOP-QA-5010-00; 水分测定法SOP-QA-5024-00;灰分测定法 SOP-QA-5025-00;铅、镉、砷、汞、铜测定法SOP-QC-5044-00;农药残留量测定法SOP-QC-5043-00; 浸出物测定法SOP-QA-5028-00;高效液相色谱法SOP-QA-5011-00。

4.3标准内容 4.3.1药材:黄芪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 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文件编号 黄芪质量标准颁发部门QS-QC-0102-00GMP 办公室 版本号 生效日期1.0编制人/修订人审核人 批准人 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会签(分发)质量部、生产部、采供部总页数5页标准文件黄芪质量标准文件编号QS-QC-0102-00 版本号 1.0 第 2 页共 5 页holicus (Bge.)Hsiao或膜荚黄芪A 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ge.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

4.3.1.1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

GC-YL-11230黄药子检验操作规程

GC-YL-11230黄药子检验操作规程
仪器与试剂:电热套、竖式回流冷凝管、磁力搅拌器、分析天平、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氢氧化钠滴定液滴、盐酸溶液(6mol/L)等
测定法:测定法取药材或饮片细粉约10g(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髙,超过1000mg/kg,可适当减少取样量,但应不少于5g),精密称定,置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打开回流冷凝管开关给水,将冷凝管的上端二氧化硫气体导出口处连接一橡胶导气管置于100ml锥形瓶底部。锥形瓶内加入3%过氧化氢溶液50ml作为吸收液(橡胶导气管的末端应在吸收液液面以下)。使用前,在吸收液中加人3滴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2.5mg/ml),并用0.Ol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黄色(即终点;如果超过终点,则应舍弃该吸收溶液)。开通氮气,使用流量计调节气体流量至约0.2L/min;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盐酸溶液(6mol/L)10ml流入蒸馏瓶,立即加热两颈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烧瓶内的水沸腾1.5小时后,停止加热。吸收液放冷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用氢氧化钠滴定(O.Olmol/L)滴定,至黄色持续时间20秒不褪,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
计算公式:
W样+W0-W1
样品含水量% =×100%
式中:
W0----------------------------称量瓶的重量(g)。
W1---------------------------称量瓶与样品的重量(g)。
W样---------------------------样品的重量(g)。
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通则2331)测定,不得过150mg/kg
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题目:黄药子原药材检验操作规程
编号:TS-GC-YL-11230-02
制定人:

黄芪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黄芪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黄芪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2. 学习并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了解黄芪的质量控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黄芪为豆科植物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

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是黄芪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试剂:黄芪甲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甲醇、乙腈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

2.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超声波清洗器、电子天平、旋转蒸发仪、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等。

四、实验方法1. 样品前处理(1)样品制备:准确称取黄芪粉末0.1g,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液(80%)5ml,超声提取3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过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对照品溶液制备:准确称取黄芪甲苷对照品10mg,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液(80%)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过滤,作为对照品溶液。

2. 色谱条件(1)色谱柱:C18柱(4.6mm×250mm,5μm);(2)流动相:甲醇-水(80:20);(3)流速:1.0ml/min;(4)检测波长:210nm;(5)柱温:30℃。

3. 实验步骤(1)将高效液相色谱仪开启,预热至色谱柱平衡;(2)将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记录色谱图;(3)根据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五、结果与分析1. 色谱图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色谱图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供试品溶液中黄芪甲苷峰与对照品峰保留时间一致,且峰形良好。

2. 结果计算根据色谱图,计算供试品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为0.082mg/g。

3. 讨论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表明,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黄芪的质量控制。

YL-11080常山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YL-11080常山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检验操作规程
题目:常山原药材检验操作规程
编号:TS-GC-YL-11080-02
制定人:
制定日期2020年 月 日
版本:2
页数:1/3
审核人:
审核日期2020年 月 日
颁发部门:质 量 部
批准人:
批准日期2020年 月 日
生效日期2020年 月 日
目的:规范常山原药材检验操作
范围:常山原药材检验
分发部门: 质量部、 化验室、生产部
方法:测定法取药材或饮片细粉约10g(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髙,超过1000mg/kg,可适当减少取样量,但应不少于5g),精密称定,置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打开回流冷凝管开关给水,将冷凝管的上端二氧化硫气体导出口处连接一橡胶导气管置于100ml锥形瓶底部。锥形瓶内加入3%过氧化氢溶液50ml作为吸收液(橡胶导气管的末端应在吸收液液面以下)。使用前,在吸收液中加人3滴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2.5mg/ml),并用0.Ol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黄色(即终点;如果超过终点,则应舍弃该吸收溶液)。开通氮气,使用流量计调节气体流量至约0.2L/min;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盐酸溶液(6mol/L)10ml流入蒸馏瓶,立即加热两颈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烧瓶内的水沸腾1.5小时后,停止加热。吸收液放冷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用氢氧化钠滴定(O.Olmol/L)滴定,至黄色持续时间20秒不褪,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
粉末淡棕黄色。淀粉粒较多,单粒类圆形或长椭圆形,直径3~18μm,复粒少,由2~3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成束,存在于长圆形细胞中,长10~50μm。导管多为梯状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5~45μm。木纤维细长,直径10~43μm,壁稍厚。木薄壁细胞淡黄色,类多角形或类长多角形,壁略呈连珠状。

YL-11050黄柏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YL-11050黄柏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计算公式:
W样+W0-W1
水分% =×100%
W样
式中:
W0----------------------------称量瓶的重量(g)。
W1---------------------------称量瓶与样品的重量(g)。
W样---------------------------样品的重量(g)。
总灰分不得过8.0%(通则2302)。
【鉴别】
(1)显微鉴别
仪器与试剂:生物显微镜、酒精灯,水合氯醛、稀甘油等。
方法:取本品适量,用水合氯醛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1)本品粉末鲜黄色。纤维鲜黄色,直径16~38μm,常成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石细胞鲜黄色,类圆形或纺锤形,直径35~128μm,有的呈分枝状,枝端锐尖,壁厚,层纹明显;有的可见大型纤维状的石细胞,长可达900μm。草酸钙方晶众多。
方法:测定法取药材或饮片细粉约10g(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髙,超过1000mg/kg,可适当减少取样量,但应不少于5g),精密称定,置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打开回流冷凝管开关给水,将冷凝管的上端二氧化硫气体导出口处连接一橡胶导气管置于100ml锥形瓶底部。锥形瓶内加入3%过氧化氢溶液50ml作为吸收液(橡胶导气管的末端应在吸收液液面以下)。使用前,在吸收液中加人3滴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2.5mg/ml),并用0.Ol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黄色(即终点;如果超过终点,则应舍弃该吸收溶液)。开通氮气,使用流量计调节气体流量至约0.2L/min;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盐酸溶液(6mol/L)10ml流入蒸馏瓶,立即加热两颈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烧瓶内的水沸腾1.5小时后,停止加热。吸收液放冷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用氢氧化钠滴定(O.Olmol/L)滴定,至黄色持续时间20秒不褪,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

黄芪中药材检验方法确认

黄芪中药材检验方法确认

黄芪检验分析方法的确认1、概述为了符合2010年版GMP的要求,为了确保生产检验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确保产品质量控制合格,保证用药安全,确认检验分析方法的科学持续稳定性适用性理想,本报告对黄芪检验分析方法进行确认。

2、确认目的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检测活动中所采用的2010年版药典一部方法或其他法定标准方法进行确认,以证明在本实验室条件下的适用性。

3、确认范围适用于黄芪中药材检验分析方法的确认,但不包括实验室日常测试操作步骤,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干燥失重,炽灼残渣,各种湿法化学步骤如酸值和简单的仪器方法如PH计等。

4、确认方式4.1定量测定的系统适用性确认:配制5份相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或对照品溶液进行分析,记录检测结果。

4.2定性测定的系统适用性确认: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由两名合格的检验人员分别独立对同一批产品进行检验,比较两人的检测结果来证明方法在本实验室的适用性。

5、确认结果的评价标准5.1对检验分析人员检验分析的5组数据进行计算求其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 值,理论塔板数,分离度,与GMP实施指南及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上相关参考数据对比。

5.2 部分未用数据表示的检验分析结果,以每个检验分析结果符合药典一部标准或其他法定标准方法要求即可,如鉴别试验。

6、确认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7、确认进度计划确认小组提出完整的确认计划,经批准后实施。

黄芪检验分析方法的确认:从年月日至年月日8、相关文件2010年版药典一部正文;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相关检验分析方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ⅧA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实验室控制系统GMP 实施指南第11章分析方法的验证和确认;药品生产验证指南第三篇第一章检验方法验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四章第四节分析方法验证。

9、确认内容9.1 为了确保确认数据的准确可靠,采取以下几个先行保障措施仪器:已经过校正并在有效期内人员:均经过培训,熟悉方法及使用的仪器对照品: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鉴定研究院材料:所用材料,包括试剂、实验用容器等,均符合检验要求,不给实验带来污染、误差。

黄芪检验记录

黄芪检验记录
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不得过5.0%
不得过1.0%
不得少于17.0%
不得少于0.040%
结论:
检验人:复核人:负责人: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中粉约4g[同时另取本品粉末测定水分]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40ml,冷浸过夜,再加甲醇适量,加热回流4小时,提取液回收溶剂并浓缩至干,残渣加水10ml,微热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每次4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充分洗涤2次,每次40ml,弃去氨试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水5ml使溶解,放冷,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1.5cm、长12cm)以水50ml洗脱,弃去水液,再用40%乙醇30ml洗脱,弃去洗脱液,继用70%乙醇8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可。
检验结果:
2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多列。栓内层为3-5列厚角细胞。韧皮部射线外侧常弯曲,有裂隙,纤维成束,壁厚,木化或微木化,与筛管群交互排列,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导管间有木纤维;射线中有时可见单个或2-4个成群的石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检验结果:
(3)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0.3%氢氧化钠溶液15ml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5-6,用乙酸乙酯15ml振摇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用铺有适量无水硫酸钠的滤纸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实验,吸取上述2种溶液各10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0:1)作为展开剂,展开,取出,

原料标准操作规程:黄芪

原料标准操作规程:黄芪

1.目的:建立黄芪检验操作规程,保证检验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确保公司产品质量。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生产用原料药黄芪的检验。

3.责任:质量部、QC检验员、QC主管、QA主管。

4.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283页、TL-YL-075-1。

5.内容:
5.1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

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和裂隙,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

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5.2鉴别
5.2.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多列;栓内层为3~5列厚角细胞。

韧皮部射线外侧常弯曲,有裂隙;纤维成束,壁厚,木化或微木化,与筛管群交互排列;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导管问有木纤维;射线中有时可见单个或2~4个成群的石细胞。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黄芪、黄芪(圆片、瓜子片、柳叶片)、炙黄芪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黄芪、黄芪(圆片、瓜子片、柳叶片)、炙黄芪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X有限公司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中文名:黄芪、黄芪圆片、黄芪瓜子片、黄芪柳叶片炙黄芪1.2 汉语拼音:Huangqi Huangqiyuanpian HuangqiguazipianHuangqiliuyepian Zhihuangqi2 代码:3 取样文件编号: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团体标准(T/CA TCM 004-2018)6 质量标准:7 检验操作规程:7.1 试药与试剂:甲醇、中性氧化铝、水、正丁醇、黄芪甲苷对照品、三氯甲烷、硫酸、乙醇、氢氧化钠、盐酸、乙酸乙酯、无水硫酸钠、黄芪对照药材、氨水、乙腈、甲酸。

7.2 仪器与用具:水浴锅、烘箱、紫外光灯、马福炉、硅胶G薄层板、原子吸收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索氏提取器、二氧化硫测定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7.4.1黄芪圆片、黄芪瓜子片、黄芪柳叶片取本品制片置10×10显微镜下做显微观察。

7.4.2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含量测定〕项下的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 : 7 : 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的棕褐色斑点,紫外光灯(365nm)下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7.4.3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0.3%氢氧化钠溶液15ml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5~6,用乙酸乙酯15ml振摇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用铺有适量无水硫酸钠的滤纸滤过,滤液蒸干。

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芪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0:1)作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氨蒸气中熏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YL-11120绵马贯众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YL-11120绵马贯众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性状】
仪器:直尺。
方法:取本品,置日光下观察,并用直尺测量:本品呈长倒卵形,略弯曲,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有的纵剖为两半,长7~20cm,直径4~8cm。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叶柄残基呈扁圆形,长3~5cm,直径0.5~1.0cm;表面有纵棱线,质硬而脆,断面略平坦,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每个叶柄残基的外侧常有3条须根,鳞片条状披针形,全缘,常脱落。质坚硬,断面略平坦,深绿色至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其外散有较多的叶迹维管束。气特异,味初淡而微涩,后渐苦、辛。
计算公式:
W样+W0-W1
水分% =×100%
W样
式中:
W0----------------------------称量瓶的重量(g)。
W1---------------------------称量瓶与样品的重量(g)。
W样---------------------------样品的重量(g)。
总灰分不得过7.0%(通则2302)。
W样
式中:
W0----------- 坩埚重量(g)。
W1----------- 坩埚与灰分的重量(g)。
W样----------- 样品的重量(g)。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通则2302)。
方法:取上述灰分,加入稀盐酸10ml,用表面皿覆盖坩埚,置水浴上加热10分钟,表面皿用热水5ml冲洗,洗液并入坩埚中,用无灰滤纸滤过,坩埚内的残渣用水洗于滤纸上,并洗涤至洗液不显氯化物反应为止,滤渣连同滤纸移至同一坩埚中,干燥,炽灼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
仪器与试剂:箱式电阻炉、分析天平、粉碎机、药筛、坩埚、稀盐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A法取供试品粗粉0.5g,精密称定,置聚四氯乙烯消解罐内,加硝酸3~5ml,混匀,浸泡过夜,盖好内盖,旋紧外套,置适宜的微波消解炉内,进行消解(按仪器规定的消解程序操作)。消解完余后,取消解内罐置电热板上缓缓加热至红棕色蒸气挥尽,并继续缓缓浓缩至2~3ml,放冷,用水转入2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同铅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测定法精密吸取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20μ1,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若供试品有干扰,可分别精密量取标准溶液、空白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ml,精密加含1%磷酸二氢铵和0.2%硝酸镁的溶液0.5ml,混匀,依法测定),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镉(Cd)的含量,计算,即得。
B法取供试品粗粉1g,精密称定,置凯氏烧瓶中,加硝酸-高氯酸(4:1)混合溶液5~10ml,混匀,瓶口加一小漏斗,浸泡过夜,置电热板上,于120~140℃加热消解4~8小时(必要时延长消解时间,至消解完全),放冷,加20%硫酸溶液5ml、5%高锰酸钾溶液0.5ml,摇匀,滴加5%盐酸羟胺溶液至紫红色恰消失,转入25ml量瓶中,用水洗涤容器,洗液合并于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必要时离心,取上清液,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仪器与试剂:2%硝酸溶液、1%磷酸二氢铵、0.2%硝酸镁、电热板、消解罐、石墨炉原子化器等。
1.铅的测定(石墨炉法)
测定条件参考条件:波长283.3nm,干燥温度100~120℃,持续20秒;灰化温度400~750℃,持续20~25秒;原子化温度1700~~2100℃,持续4~5秒。
铅标准贮备液的制备精密量取铅单元素标准溶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1ml含铅(Pb)1μg的溶液,即得(0~5℃贮存)。
W样
式中:
W0----------- 坩埚重量(g)。
W1----------- 坩埚与灰分的重量(g)。
W样----------- 样品的重量(g)。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通则23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5mg/kg;镉不得过1mg/kg;砷不得过2mg/kg;汞不得过0.2mg/kg;铜不得过20mg/kg。
【检查】
水分不得过10.0%(通则0832第二法)。
仪器:电热鼓风干燥箱、分析天平、粉碎机、药筛等。
方法: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重量,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的含水量(%)。
(3)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0.3%氢氧化钠溶液15ml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5~6,用乙酸乙酯15ml振摇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用铺有适量无水硫酸钠的滤纸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氨蒸气中熏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仪器:粉碎机、药筛、分析天平、坩埚、箱式电阻炉等。
方法:取供试品2~3g,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后,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
计算公式:
W1-W0
总灰分% =×100%
测定法精密吸取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适量,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测定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汞(Hg)的含量,计算,即得。
5.铜的测定(火焰法)
B法取供试品粗粉1g,精密称定,置凯氏烧瓶中,加硝酸-高氯酸(4:1)混合溶液5~10ml,混匀,瓶口加一小漏斗,浸泡过夜。置电热板上加热消解,保持微沸,若变棕黑色,再加硝酸-高氯酸(4:1)混合溶液适量,持续加热至溶液澄明后升高温度,继续加热至冒浓烟,直至白烟散尽,消解液呈无色透明或略带黄色,放冷,转入50ml量瓶中,用2%硝酸溶液洗涤容器,洗液合并于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别精密量取砷标准贮备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1ml分别含砷0ng、5ng、10ng、20ng、30ng、40ng的溶液。分别精密量取10ml,置25ml量瓶中,加25%碘化钾溶液(临用前配制)1ml,摇匀,加10%抗坏血酸溶液(临用前配制)1ml,摇匀,用盐酸溶液(20→100)稀释至刻度,摇匀,密塞,置80℃水浴中加热3分钟,取出,放冷。取适量,吸入氢化物发生装置,测定吸收值,以峰面积(或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方法:(2)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的棕褐色斑点;紫外光(365nm)下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6
6.1.1
6.1.2
6.1.3
6.2.1
6.2.2
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及四部
【性状】
仪器:直尺。
方法:取本品,置日光下观察,并用直尺测量: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和裂隙,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同铅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中的A法或B法制备。
测定法精密吸取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ml,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自“加25%碘化钾溶液(临用前配制)1ml”起,依法测定。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砷(As)的含量,计算,即得。
4.汞的测定(冷蒸气吸收法)
测定条件采用适宜的氢化物发生装置,以含0.5%硼氢化钠和0.1%氢氧化钠的溶液(临用前配制)作为还原剂,盐酸溶液(1→100)为载液,氮气为载气,检测波长为253.6nm。
计算公式:
W样+W0-W1
水分% =×100%
W样
式中:
W0----------------------------称量瓶的重量(g)。
W1---------------------------称量瓶与样品的重量(g)。
W样---------------------------样品的重量(g)。
总灰分不得过5.0%(通则2302)。
3.砷的测定(氢化物法)
测定条件采用适宜的氢化物发生装置,以含硼氢化钠和0.3%氢氧化钠溶液(临用前配制)作为还原剂,盐酸溶液(1→100)为载液,氮气为载气,检测波长为193.7nm。
砷标准贮备液的制备精密量取砷单元素标准溶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1ml含砷(As)1μg的溶液,即得(0~5℃贮存)。
C法取供试品粗粉0.5g,精密称定,置瓷坩埚中,于电热板上先低温炭化至无烟,移入高温炉中,于500℃灰化5~6小时(若个别灰化不完全,加硝酸适量,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反复多次直至灰化完全),取出冷却,加10%硝酸溶液5ml使溶解,转入25ml量瓶中,用水洗涤容器,洗液合并于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标 题
正 文
1
2
2.1
2.2
3
3.1
3.1.1
3.1.2
3.2
3.2.1
3.2.2
3.2.3
4
4.1
4.1.1
4.1.2
4.1.3
4.2
4.2.1
4.2.2
4.2.3
4.3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4
4.5
4.5.1
4.5.2
4.5.3
5
5.1
5.2
5.3
测定法精密量取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ml,精密加含1%磷酸二氢铵和0.2%硝酸镁的溶液0.5ml,混匀,精密吸取10~20μl,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铅(Pb)的含量,计算,即得。
2.镉的测定(石墨炉法)
测定条件参考条件:波长228.8nm,干燥温度100~120℃,持续20秒;灰化温度300~500℃,持续20~25耖;原子化温度1500~1900℃,持续4~5秒。
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别精密量取铅标准贮备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制成每1ml分别含铅0ng、5ng、20ng、40ng、60ng、80ng的溶液。分别精密量取1ml,精密加含1%磷酸二氢铵和0.2%硝酸镁的溶液0.5ml,混匀,精密吸取20μ1注入石墨炉原子化器,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检验操作规程
题目:黄芪原药材检验操作规程
编号:TS-GC-YL-11020-02
制定人:
制定日期2020年 月 日
版本:2
页数:1/5
审核人:
审核日期2020年 月 日
颁发部门:质 量 部
批准人:
批准日期2020年 月 日
生效日期2020年 月 日
目的:规范黄芪原药材检验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