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视野大小计算方法
1000倍显微镜对应的比例尺_概述解释说明
1000倍显微镜对应的比例尺概述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1000倍显微镜是一种高倍率显微镜,它能够放大物体1000倍之多,使我们能够观察到微小到肉眼无法看见的细节。
在进行显微观察时,我们经常需要知道被观察对象的实际大小。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比例尺成为一种重要工具。
比例尺可以将放大后的图像与实际物体大小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帮助我们测量和估计被观察对象的尺寸。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进行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会概述本文的内容和结构。
其次,在第二部分中,我们会详细介绍1000倍显微镜的原理以及显微观察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接下来,在第三部分中,我们会讲解比例尺及其在显微观察中的应用。
然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会介绍计算使用1000倍显微镜下物体实际大小的方法,并提供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总结研究结论并展望未来的相关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1000倍显微镜对应的比例尺及其应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了解到1000倍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使用比例尺测量被观察对象的实际大小。
此外,我们还将提供一些计算方法和实例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
最终,我们希望能够对显微观察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2. 1000倍显微镜的原理:2.1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显微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用于放大微小物体并观察其细节。
它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物镜、目镜、机械部分和照明系统。
物镜是显微镜中最重要的光学元件之一。
它位于样本与目镜之间,负责放大样本的图像。
常见的物镜有低倍、高倍和油浸三种类型。
目镜位于显微镜上方,用于进一步放大物镜所生成的图像。
通过调节目镜与物镜之间的距离,可以获得不同倍率的放大效果。
机械部分包括支撑结构和焦距调节装置。
支撑结构通常由底座、臂架和夹持装置组成,提供稳定性和可靠性。
焦距调节装置则允许用户调整物镜与样本之间的距离,以使其处于清晰成像状态。
显微镜的使用
4.换高倍物镜之后,视野变________(暗、亮),可以通过改变 ___________和________来调节亮度。用 调焦,使模糊的物像变清晰。
6.右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 右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 × 右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 字样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 字样和 ×字样,物镜标有 ×和40×字样。请 ×字样。 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 )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 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距离的组合为 (用 标号作答)。 )。此时放大的倍数为 标号作答)。此时放大的倍数为 。 (2)在观察时,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 )在观察时, 。 亮的是 (3)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 )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 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 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 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在( 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在( )。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物镜上 目镜上 装片上 反光镜上
污点判断: 污点判断:
装片、目镜、 装片、目镜、物镜
练习: 练习:
1.光学显微镜所能分辨的最小长度单位是 C ) 光学显微镜所能分辨的最小长度单位是( 光学显微镜所能分辨的最小长度单位是
A.厘米 厘米(cm) B.毫米 毫米(mm) C.微米 微米(µm) D.纳米(nm) 纳米( )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污点判断: 污点判断:
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 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 不动则不在。 不动则不在。 移动玻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 移动玻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 不动则不在。 不动则不在。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显微镜基础知识及主要参数说明
第一章:显微镜的几个重要光学技术参数在镜检时,人们总是希望能清晰而明亮的理想图象,这就需要显微镜的各项光学技术参数达到一定的标准,并且要求在使用时,必须根据镜检的目的和实际情况来协调各参数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显微镜应有的性能,得到满意的镜检效果。
显微镜的光学技术参数包括:数值孔径、分辨率、放大率、焦深、视场宽度、工作距离、覆盖差等。
这些参数并不都是越高越好,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在使用时,应根据镜检的目的和实际情况来协调参数间的关系,但应以保证分辨率为准。
1.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简写NA数值孔径是判断物镜性能(分辨率,焦深和亮度)的关键要素,计算公式如下:N.A.=n×Sin(u/2)n = 试样与物镜之间介质的折射率(空气:n=1、油:n=1.515)u:孔径角又称“镜口角”,是物镜光轴上的物体点与物镜前透镜的有效直径所形成的角度,也是光轴与离物镜中心最远折射光形成的角度。
孔径角越大,进入物镜的光通亮就越大,它与物镜的有效直径成正比,与焦点的距离成反比。
空气的折射率为n=1,孔径角最大不能超过180度,否则会因为物镜工作距离等于零而无法工作。
Sin(180/2)=1,所以空气介质的NA值小于1。
显微镜观察时,若想增大NA值,孔径角是无法增大的,唯一的办法是增大介质的折射率n值。
基于这一原理,就产生了水浸系物镜和油浸物镜,因介质的折射率n值大于1,NA 值就能大于1。
数值孔径最大值为1.4,这个数值在理论上和技术上都达到了极限。
目前,有用折射率高的溴萘作介质,溴萘的折射率为1.66,所以NA值可大于1.4。
这里必须指出,为了充分发挥物镜数值孔径的作用,在观察时,聚光镜的NA值应等于或略大于物镜的NA值,数值孔径与其他技术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几乎决定和影响着其他各项技术参数。
它与分辨率成正比,与放大率成正比,与焦深成反比,NA值增大,视场宽度与工作距离都会相应地变小。
2.2.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练习使用显微镜)(解析版)
2.2.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练习使用显微镜(基础+提升+拓展,限时3层提升)第1层基础必备练限时:10min 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使视野更加清晰但不改变物像大小,应调节的结构是()A.目镜B.物镜C.转换器D.细准焦螺旋【答案】D【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包括目镜、物镜、转换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等。
目镜和物镜决定物像的放大倍数;转换器用于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地调节镜筒升降,使物像更加清晰且不改变物像大小。
【详解】A.目镜可以改变物像的放大倍数,不能使视野更加清晰,故A错误。
B.物镜可以改变物像的放大倍数,不能使视野更加清晰,故B错误。
C.转换器用于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不能使视野更加清晰,故C错误。
D.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地调节镜筒升降,使物像更加清晰且不改变物像大小,故D正确。
故选D。
2.如果房间里的光线较暗,在使用显微镜时,应该选用()A.较小光圈、凹面镜B.较大光圈、凹面镜C.较小光圈、平面镜D.较大光圈、平面镜【答案】B【分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视野亮度变强,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
【详解】光圈用于控制进入显微镜的光线量,光圈越大,进入的光线就越多,视野就越亮;反之,光圈越小,进入的光线就越少,视野就越暗。
而反光镜则用于反射光线,它有两种类型:平面镜和凹面镜。
平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弱,适用于光线较强的情况;凹面镜则能会聚光线,反射的光线较强,适用于光线较弱的情况。
由于房间里的光线较暗,为了在使用显微镜时获得清晰的视野,我们需要增加进入显微镜的光线量。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较大的光圈来让更多的光线进入显微镜。
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光线的反射效果,我们应该选择凹面镜来汇聚光线,B符合题意。
故选B。
3.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B.遮光器的光圈对准通光孔C.用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闭上D.调节反光镜,直到目镜内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答案】D【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
【高中生物】3.显微镜的使用(导学案)
第一章走近细胞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主备人:董晖审核人:袁金江【实验目的】知识目标: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初步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难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规范使用显微镜。
【知识链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这将为第三章第二节学习《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打下基础。
【学习过程】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显微镜的使用●基础知识: 1.结构:光学部分:目镜、镜筒、物镜、和(有平面镜和凹面镜)机械部分:镜座、镜柱、镜臂、(上有通光孔、压片夹)、镜头转换器、、。
注:目镜无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2.显微镜的使用(视频播放)(1)一般的使用程序:取镜安放→放置玻片标本→观察→高倍镜观察。
(2)低倍镜的使用方法①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上,用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
②转动,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③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3)高倍镜的使用方法选好目标:在下将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换用高倍镜:转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调节亮度:调节,使视野亮度适宜↓调焦:缓慢调节,使物像清晰。
●分析、讨论3.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4.为什么换高倍镜之前要把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5.换上高倍镜后能不能用粗准焦螺旋来调节?●典型例题6. 【A级】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调光和观察时操作者的两眼应()A.左眼注视目镜,右眼闭着B.右眼注视目镜,左眼闭着C.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着D.右眼注视目镜,左眼睁着7. 【A级】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实验,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 cm处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二、呈像原理、放大倍数计算方法●基础知识:8.镜头种类有无螺纹长度放大倍数视野大小、明暗物镜长小而暗小目镜小大而亮短9.显微镜成像特点:与实物相比是倒置的,即显微镜成像。
显微镜的直接计数和细菌大小测定-精选文档
四、操作方法
(一)酵母菌大小测定的操作方法 1.测微尺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1)目镜测微尺的构造 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圆形玻片, 其中央刻有精确的刻度,通常是将5mm划分为50 格,实际每格等于100μm。刻度的大小是随使用 的接目镜和接物镜的放大倍数而改变,用前必须用 物镜测微尺来标定,如图。 (2)物镜测微尺的构造 物镜测微尺为一块特制的 载玻片,其中央有一小圆圈。圆圈内刻有分度,将 长1mm的直线等分为100小格,每小格等于10μm, 如图 。
五、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1、微生物大小测定实验结果
(1)将目镜测微尺校正结果填入下表:
接物镜 接物镜倍数 目镜测微尺格 镜台测微尺格
数
数
低倍镜
高倍镜
油镜
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 的长度(μm)
接目镜的放大倍数________
(2) 酵母细胞大小的测量结果:
微生物 名称
目镜测微尺每 格代表的长度
/μm
宽
目镜测微 尺格数
2.目镜测微尺的标定
(1)取下接目镜,旋下目镜上的目透镜,将目镜测微 尺放人接目镜的中隔板上,使有刻度的一面朝下, 再旋上目透镜,并装入镜筒内。 (2)将物镜测微尺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有刻度 的一面朝上,同观察标本一样,使具有刻度的小圆 圈位于视野中央。 (3)先用低倍镜观察,对准焦距,待看清物镜测微尺 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的刻度与物镜 测微尺的刻度相平行,并使两尺的左边第一条线相 重合,再向右寻找两尺的另外一条重合线。如图 (4)记录二条重合线间的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和物镜测 微尺的格数。
4.酵母菌大小的测定
(1)取下镜台测微尺,换上酵母菌水浸制片。
(2)测量菌体的长度和宽度各占目镜测微尺 几格,然后换算出菌体的实际长度。
练习使用显微镜(二)
)
2、几个同学围看一台显微镜时,视野会变暗,这是为 什么? 挡住光线了
3、观察写在不透明纸上的的“上” 字
上
光线不能通过不透明纸进入镜 筒,所以看不到物象
结果:看不到
观察材料必须薄而透明
4、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叶内表皮细胞,视野中 细胞数最多的是几号显微镜? 3号 为什么?
显微镜序号 1 目镜 5× 物镜 40×
9.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 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C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物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细准焦螺旋
10.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B )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11. 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 高倍镜( ) C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12.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 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 那么污物在( D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
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 胞如右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 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 “40×”,则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B )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在一条直线上的结构是 ( A ) 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B.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 C.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 D.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
14.当显微镜物镜由低倍换成高倍后,视野亮度比 凹面 暗 原来___,此时可采用的方法一是换成___ 光圈 反光镜,二是将 _____调大。 15.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C ) A.以目镜倍数为准 B.以物镜倍数为准 C.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显微镜知识总结
显微镜知识总结〔一〕显微镜的根底知识:.显微镜的成像:光源〔天然光或人工光源〕→反光镜→光圈→物体→物镜→在镜筒内形成物体放大的实像→目镜→把经物镜形成的放大实像进一步放大。
2.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或直径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3.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
挪动与装片挪动的关系:物像挪动的方向与载玻片挪动的方向相反5.调节视野亮度的方法:①增强或减弱光源亮度;②增大或缩小光圈;③反光镜使用平面镜或凹面镜〔二〕使用低倍镜观察的步骤:.取镜与安放:〔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2.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低倍镜观察:〔1〕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防止两者相撞〕;〔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明晰。
〔三〕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操作步骤:〔1〕低倍镜观察〔先对光,后调焦〕〔2〕挪动玻片,将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3〕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4〕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5〕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明晰2.考前须知:〔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之间的间隔,到快接近〔〕时或者粗准焦螺旋不能再向下转动为止时停顿下降〔2〕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典题讨论】、光照亮堂的教室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可以明晰地看到细胞,但看不清内容物,为便于观察,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解析:光照亮堂时,必须将视野变暗才可以清楚的看到细胞中的内容物,因此换平面镜和小光圈。
视野面积的计算
视野面积的计算方法
1 实际视场和计算公式
在标本平面上,显微镜能够观察到的区域(圆形区域)叫做实际视场,也称视野。
用以下公式计算实际视场数(视野直径):
2 目镜视场数的标识
显微镜设计和生产具有国际化标准,在显微镜的目镜上都会标识数。
我们所用的显微镜目镜视场数为18 ,即目镜直径为18mm。
3物镜倍率
物镜是用于显微镜成像的重要光学部件。
生物显微镜常用物镜倍率有4X、10×、20×、40×和100×。
我们观察气孔所用物镜倍率为40×。
4中间倍率
中间倍率是指加在光路中的CCD接口、摄影目镜以及CCD元件等的倍率。
直接通过目镜观察无需考虑中间倍率。
5 实际视场数面积的计算
实际视场数(直径d)=目镜视场数(18)/物镜倍率(40)
=0.45mm
实际视场数面积S=∏(d/2)2=3.14×(0.45/2)2≈0.16mm2。
显微镜视野大小计算方法
显微镜视野大小计算方法
一、定义显微镜视野
显微镜视野,是指显微镜可以看到的椭圆形区域。
由两条平行的线段组成,其中上线段为水平横线,下线段为垂直竖线,中间间隔出一个椭圆形的视野区域。
显微镜视野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物、目距、物镜、目镜的模数等参数。
因此,要计算显微镜视野的大小,首先要确定其中各参数的准确值。
二、计算显微镜视野大小
1.确定物镜焦距f1和物镜模数m1:
不同的显微镜,物镜焦距f1和物镜模数m1也不相同,因此要确定显微镜视野大小,必须首先确定显微镜的物镜焦距f1和物镜模数m1
2.确定物、目距c:
物、目距一般比较大,就是说会有一定的余量,以便尽可能地产生清晰的图像,一般选取150-200mm的物、目距,以便尽可能地产生清晰的图像。
3.确定目镜焦距f2和目镜模数m2:
一般情况下,目镜模数m2一般要大于物镜模数m1,其目的是要使图像清晰,因此需要确定显微镜的目镜焦距f2和目镜模数m2
4.计算显微镜视野大小:
根据对焦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显微镜视野大小:
视野大小F=(f1+f2)/(m2/m1-1)
以上就是显微镜视野大小的计算方法。
实验一 显微镜测微目镜的结构和使用
10
5 0
读数:4.059mm
1、 用测量显微镜测量光栅板缝的宽度和长度,各测5次, 分别计算其平均值和直接测量值的误差。
测量缝长、缝宽数据表
次数
1
2
3
4
5
平均
缝 大小 宽 绝对误差
缝 大小 长 绝对误差
2、熟练测微目镜结构和使用。
测量显微镜的调节和使用
(1) 目镜调整: 调整目镜使看到的十字分划丝最清楚, 并
且使十字分划丝与测量工作台的X-Y轴重合, 然后将目镜固定。
检查二者是否重合的方法是使十字丝对准一直线物体, 当沿X(Y) 轴方向移动测量工作台时, 十字丝始终保持与物体边沿或直线 重合。
(2) 调焦: 将被测物体牢靠地安放在测量工作台上, 转动 反光镜,得到最明亮的视场。旋转调焦手轮, 先将镜筒下降, 再 逐渐上升镜筒,直至眼睛在目镜处看到最清楚的物像为止,同时 左右移动眼睛(判断物像是否在十字分划丝平面), 观察十字分划 丝与物像之间有无相对移动现象(即视差)。
(3) 测量: 显微镜调整好以后, 旋转测微器或测量工作台, 使 目镜中十字分划丝与被测物体的基准(包括点、线和面)相重合, 记下X(Y)轴的值作为初读数X0(Y0), 然后旋转测微器(视场移动), 再使十字分划丝与所求距离的另一基准(包括点、 线和面)重合, 记下X(Y)轴的示值,作为测量读数X1(Y1)。通过X1与X0(Y1与Y0)的 关系, 很容易计算出所测距离LX(X轴方向)或LY(Y轴方向), 即
光学部分Leabharlann 目镜、物镜 反射镜、分划板
• 1、机械装置由镜座、镜臂、镜筒与物镜转移器、 载物台、粗细调焦手轮等组成。
• 2、光学系统由目镜、物镜、反光镜、光圈、分 划板等组成。
显微镜视野大小计算方法
显微镜视野大小计算方法显微镜视野大小的计算方法资料来源:华夏病理网有不少网友关心显微镜视野的大小问题,这里提供一个计算方法,通过原理可以很简单的获知。
光学显微镜是为了使肉眼看不清楚的标本影像,人们设想经过一种装置,使肉眼能够观察到该标本组织形态和其间的结构。
这种设想的装置就被后人创造问世了。
当前广泛应用在各种微小物体的观察、测定、分析、分类、鉴定等。
在波长范围上也不限於可见光波段(4000~7000)而且(>2000)到红外(1~2u)以及用眼睛观察、显微、摄影和一般辐射检测器放大。
显微镜的分类是根据照明方法,有透射型与反射(落射)型二种。
透射型显微镜是应用透射照明通过透明物体的打光方法。
反射型显微镜是以物镜上方打光到(落射照明)不透明的物体上。
另一种分类方法,系根据观察方法的差异,分为明视野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位差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干涉相位差显微镜、萤光显微镜等。
每种显微镜一般又各有透射型和反射型二种。
在这些显微镜中,特别是明视野显微镜是构成所有显微镜中组成最基本的基础。
通过这种显微镜观察的物体,穿过透过(吸收)率、反射率,因场所不同而各不相同,这种物体被称为随照明光强度(振幅)变化振幅物体,无色透明物体只有在照明相位改变时,才能被肉眼观察到,由於明视野显微镜不能改变相位,所以对透明不染色标本不能被观察到。
倍率、数值孔径与视场数显微镜的综合倍率是物镜倍率G1与目镜倍率G2的乘积,G=G1×G2。
G1是1~100倍,G2是5~20的范围。
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N.A.是决定物镜的分辨率、焦深、图像亮度的基本数据,如图所示,当物镜焦点对好后,物镜前透镜最边缘处的倾斜光线与显微镜光轴所交角成α,此即该物镜的半孔径角设标本数据空间的折射率为n,则N.A.=n×sinα。
n通常在空气中为1,在物镜与标本间浸入水、甘油、油脂时,该标本折射率,即随浸液不同而异。
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2)显微镜的成像①光源(天然光或人工光源)→反光镜→光圈→物体→物镜(凸透镜)→在镜筒内形成物体放大的实像→目镜→把经物镜形成放大的实像进一步放大②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3)高倍显微镜的使用①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取镜与安放:a.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b. 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
对光:a.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境,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能看到自亮的视野。
低倍镜观察:a.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b.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当看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
c. 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②高倍镜观察a. 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b. 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
c.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d.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③注意事项a. 使用显微镜一定要严格按照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的程序进行。
b. 下降镜筒时,一定要用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使之接近装片,但又要防止镜头触及装片。
否则会压碎装片和损坏物镜(l0x物镜的工作距离为0. 5-1 cm)。
c. 有必要使用高倍物镜时,必须先在低倍物镜下将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心,然后换用高倍物镜。
因为在低倍物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小,但看到的标本实际面积大,容易找到目标;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下看到的物像人,同样的视野面积看到的标本的实际面积小,在装片不动的情况下,高倍物镜看到的只是低倍物镜视野的中心部分。
d. 换高倍物镜时,千万不可将镜筒升高,正确的做法是直接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即可。
1、2显微镜的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原理、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1.实验原理:(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①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了180度。
②放大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不是指面积或体积的放大。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标本范围就越小。
(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工作距离(镜头距标本的距离)越小,视野越暗。
2.操作步骤(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壁,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1)低倍镜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同时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2)高倍镜观察:移动载玻片,使所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
3.注意事项(1)由低倍镜观察到换用高倍镜观察时,首先要将所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2)显微镜观察的像及移动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
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载玻片上是偏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即像在哪里就往哪里移。
(3)换用高倍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光圈或将反光镜由平面镜换为凹面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4)使用高倍镜时,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5)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6)污物位置的快速确认方法 移动装片动——在装片上不动——转动目镜动——在目镜上不动——在物镜上(7)凡检查染色标本时,光线应强;检查未染色标本时,光线不宜太强。
显微镜专题
显微镜专题一.基础知识1.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粗细准焦螺旋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目镜﹑物镜的倍数高低与长短关系:目镜是越长倍数越低;物镜是越长倍数越高;目镜﹑物镜的模型:物镜离载玻片距离远近与倍数高低之间的关系:距离越近倍数越大3.显微镜的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物体的像再换高倍镜观察,此时视野变暗﹑物体的像变的模糊同时放大;双眼同时睁开,左眼看目镜4.粗细准焦螺旋的调节:使用低倍镜时先粗调再细调换用高倍镜时只能细调不能粗调5.反光镜的选择:光强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光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6.物象的移动:同向移动(物体的像位于视野的左下方时要把像调到视野的中央只需把载玻片向左下方移动即可)7.物象变换(由物体的位置变成像的位置):只需旋转180°即可。
如:“b”在观察时像下“d”8.物体的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边长或圆的半径而不是指物体的面积。
如: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其实际面积为1平方厘米而再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下其物体像的面积变为100厘米×100厘米=1×104平方厘米而不是1×10²平方厘米9.调节光线时调反光镜;调视野清晰度时调细准焦螺旋10.找污点以及科学使用。
11.盖玻片的使用方法以及水泡的处理;标本的染色二.讲解的方法即讲解如何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技巧三练习1.低倍镜改用高倍镜观察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细胞大小和视野亮度的变化分别是()A.增多、变小、变亮 B.增多、变小、变暗C.减少、变大、变亮 D.减少、变大、变暗2.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视野变暗,但细胞变大,数目减少B.要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C.用显微镜的凹面简易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但细胞小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的视野中可以看到一个细胞从分裂前期到末期的变化3.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镜后模糊不清,此时应该A.移动装片 B.调节反光镜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细准焦螺旋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能看到一行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可推算在视野范围内将看到的细胞数目为()A.2个B.4个C.16个D.32个5.如下图所示,a、b、c、d为物镜和目镜长度,e、f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其切片距离大小。
显微镜下20乘以对应的比例尺_解释说明
显微镜下20乘以对应的比例尺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显微镜是一种强大而广泛应用的工具,它能够使我们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的细节。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肉眼无法察觉的微小结构和粒子。
为了更准确地测量这些微观物体的大小,比例尺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本篇文章将介绍显微镜下20倍比例尺的应用和意义。
首先,我们会探讨什么是显微镜,它在哪些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后,我们会详细说明20倍显微镜与比例尺之间的关系。
接着,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样本大小测量方法,并解释如何使用显微镜进行精确测量。
最后,我们会探讨20倍比例尺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案例。
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显微镜下的20倍比例尺、观察样本大小测量方法、20倍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场景以及结论。
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显微镜的定义、应用领域以及20倍显微镜与比例尺的关系。
第三部分将详细介绍通过使用目镜和物镜进行观察测量的方法,并讲述计算实际大小的相关原理。
接下来,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探讨20倍比例尺在构建精确标度图像中的重要性,并阐述其在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案例。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主要观点和发现结果,并提出关于未来展望和研究方向的建议和思考。
1.3 目的本篇文章的目标是解释显微镜下20倍比例尺的概念、意义和应用场景。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显微镜技术在科学研究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比例尺来获得准确且可靠的测量结果。
此外,本文还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些关于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的启示和思考。
编写本篇文章旨在让读者掌握有关显微镜下20倍比例尺知识,并为相关研究和实验提供指导与帮助,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 显微镜下的20倍比例尺2.1 什么是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科学仪器,它能够放大物体的细微结构,使我们能够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节。
其中包括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不同类型。
在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中,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和观察微小的样本和组织结构。
实验报告放大倍数怎么写
放大倍数怎么写放大倍数为眼睛看到像的大小与对应标本大小的比值。
它指的为长度的比值而不是面积的比值。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40X10为正确的表达方式。
根据放大倍数的不同可分为低倍物镜(10倍以下)、中倍物镜(20倍左右)高倍物镜(40—65倍)。
物镜有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其放大倍数一般刻在物镜的镜筒上,例如4×、8×、10×、100×,分别表示4倍、8倍、10倍、100倍。
其中40-65倍为高倍物镜,90或100倍的为油浸物镜。
目镜内也可安装测微尺,用以测量所观察物体的大小。
一般显微镜备有几个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其放大倍数刻在目镜边框上,如5×、10×、15×等。
微生物实验报告上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0×的意思是放大了多少倍?400倍还4000倍?嗯,40物镜,10目镜正好400倍。
不可能是4000,另外40倍的目镜用的特别少,主要是换目镜镜头不如物镜方便。
另外放大倍数太高就意味着可视范围小,对于寻找视野里的单克隆细胞之类的很不方便。
生物显微镜配置一般是10倍的目镜,物镜是4倍,10倍,40倍和100倍油镜。
所以400倍,说的是10倍目镜和40倍观察的情况下,光学倍数就是400倍了。
物镜倍数最大的是100x,这里的400倍应该是40x物镜组合10x目镜拍的。
但是讨论这个没有意义。
如果实验报告上贴的是照片,通行的做法应该是在上面按比例画一条标线并说明bar=xx微米。
直接说多少倍的话,因为摄影是不通过目镜的,就不能乘以目镜倍数,你又不能写只放大了40倍。
总之,写放大倍数容易让人理解但是太业余了,你哪怕写放大了一万倍都有人信。
放大倍数怎么算光学放大倍数。
是指我们从显微镜目镜中观测到物体被放大后的倍数。
光学放大倍数的计算方式比较简单,即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例如:体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计算,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的物镜通常是0.7-4.5倍,那在10倍目镜的情况下,这台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为7-45倍;生物显微镜、金相显微镜的计算则更为简单,一般的物镜配置是4倍、10倍、40倍、100倍,目镜常规配置是10倍,另外还有16倍、20倍等,只要将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分别相乘就可得到总放大倍数。
实验五 显微镜望远镜放大倍数的测定
实验五显微镜与望远镜放大本领的测定望远镜和显微镜都是用途极为广泛的助视光学仪器,显微镜通过放大物所成的像,来帮助人们观察近处的微小物体,而望远镜则是通过放大远处物的视角,帮助人们观察远处的目标,它们常被组合在其他光学仪器中使用.为适应不同用途和性能的要求,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构造也各有差异,但是它们的基本光学系统都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望远镜和显微镜在天文学、电子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光学望远镜从诞生至今将近400年,出现了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折反射式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不断推动着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发展.长久以来,人们仰望天空,看见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有过天圆地方、地心说、日心说等宇宙模型.但过去人们只能用肉眼对星空进行观察,观测范围非常局限,所得的数据资料也就非常有限.凭借着物理学的不断发展,多种望远镜被制造出来,越来越精密,推动着天文学和物理学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的视野也变得更深更广.·实验目的1.熟悉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及其放大原理;2.进一步熟悉透镜成像规律及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方法;3.学会一种测定显微镜和望远镜放大本领的方法;4.掌握显微镜、望远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实验仪器显微镜,望远镜,标尺,标准石英尺,测微目镜,照明灯.图5-1 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是一种复杂的光学仪器.它是医学实验常用工具之一,其作用是将观察的标本放大,以便观察和分析.一般光学显微镜包括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如图5-1所示.一、机械装置1. 镜座:位于最底部的构造,为整个显微镜的基座,用以支持着整个镜体,起稳固作用.2. 镜柱:为垂直于镜座上的短柱,用以支持镜臂.3. 镜臂:为支持镜筒和镜台的呈弓形结构的部分,是取用显微镜时握拿的部分.镜筒直立式光镜在镜臂与其下方的镜柱之间有一倾斜关节,可使镜筒向后倾斜一定角度以方便观察,但使用时倾斜角度不应超过45°,否则显微镜由于重心偏移容易翻倒.4. 调节器:也称调焦螺旋,为调节焦距的装置,位于镜臂的上端(镜筒直立式光镜)或下端(镜筒倾斜式光镜),分粗调节器(大螺旋)和细调节器(小螺旋)两种.粗调节器可使镜筒或镜台作大幅度的升降,适于低倍镜观察时调焦.细调节器可使镜筒或镜台缓慢或较小幅度地升降,在低倍镜下用粗调节器找到物体后,在高倍镜和油镜下进行焦距的精细调节,藉以对物体不同层次、深度的结构做细致地观察.5. 镜筒:位于镜臂的前方,它是一个齿状脊板与调节器相接的圆筒状结构,上端装载目镜,下端连接物镜转换器.根据镜筒的数目,光镜可分为单筒式和双筒式.单筒光镜又分为直立式和倾斜式两种,镜筒直立式光镜的目镜与物镜的光轴在同一直线上,而镜筒倾斜式光镜的目镜与物镜的中心线互成45°角,在镜筒中装有使光线转折45°的棱镜;双筒式光镜的镜筒均为倾斜式的.6. 物镜转换器:又称旋转盘,位于镜筒下端的一个可旋转的凹形圆盘上,一般装有2~4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接物镜.旋转它就可以转换接物镜.旋转盘边缘有一定卡,当旋至物镜和镜筒成直线时,就发出“咔”的响声,这时方可观察玻片标本.7. 载物台:位于镜臂下面的平台,用以承放玻片标本.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形的通光孔,光线可以通过它由下向上反射.(二)光学系统1. 反光镜:是装在镜台下面、镜柱前方的一面可转动的圆镜,它有平凹两面.平面镜聚光力弱,适合光线较强时使用.凹面镜聚光力强,适于光线较弱时使用.转动反光镜,可将光源反射到聚光镜上,再经镜台中央圆孔照明标本.2. 聚光镜:在镜台下方,是一组透镜,用以聚集光线增强视野的亮度.镜台上方有一调节旋钮,转动它可升降聚光镜.往上升时增强反射光,下降时减弱反射光.3. 可变光栏:是在聚光镜底部的一个圆环状结构.它装有多片半月形的薄金属片,叠合在中央成圆孔形.在圆环外缘有一突起的小柄,拨动它可使金属片分开或合拢,用以控制光线的强弱,使物像变得更清晰.4. 目镜:装在镜筒上端,其上一般刻有放大倍数(如5×,10×).目镜内常装有一指示针,用以指示要观察的某一部分.5. 物镜:装在物镜转换器上,一般分低倍镜、高倍镜和油镜三种.低倍镜镜体较短,放大倍数小;高倍镜镜体较长,放大倍数较大;油镜镜体最长,放大倍数最大(在镜体上刻有数字,低倍镜一般有4×、10×,高倍镜一般有40×、45×,油镜一般是90×、100×,×表示放大倍数).测微目镜由目镜、分划板、读数鼓轮与连接装置等组成.目镜把叉丝和被观测的像同时放大,其放大倍数不影响测量数据大小,但可以提高测量准确程度.测微目镜的基本结构剖视图如图5-2所示.目镜镜头通过调焦螺纹固定在目镜外壳中部.外壳内有一块刻有十字丝的透明叉丝板,外壳右侧装有测距螺旋(即千分尺)系统,转动测距手轮,其螺杆将带动叉丝板移动.叉丝板的移动量可通过手轮上的千分尺测出.透明十字叉丝板后面是一个固定的玻璃标尺,标尺上刻有毫米尺,每格1mm,量程为8mm . 旋转读数鼓轮,刻有十字叉丝的可动分划板就可以左右移动.读数鼓轮每旋转一周,叉丝移动1mm ,鼓轮上有100个分格,故每一格对应的读数为0.01mm ,再估读一位.其读数方法和螺旋测微器差不多.在测量过程中,要始终沿着一个方向移动叉丝,不得回旋.测微目镜通常用来测金属丝、干涉条纹等的宽度.测量时,使双线与待测物质边缘平行,叉丝交点与待测物的边缘重合,开始计数.在测量过程中,要始终沿着一个方向移动叉丝,不得回旋.图2 测微目镜的基本结构剖视图 ·实验原理最简单的望远镜与显微镜都是由目镜和物镜两个透镜共轴所组成.物镜的像方焦点到目镜的物方焦点之间的距离(即光学间隔)为Δ.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显微镜则是用来观察近处的微小物体,他们的放大作用都可以用放大本领M 来描述,可表示为:OE M ααt a n t a n = (5-1) 式中E α为像所张的视角;O α为物体直接对眼睛所张的视角.一、望远镜的构造及其放大原理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用反射镜的称反射式望远镜,物镜用透镜的称折射式望远镜.目镜是会聚透镜的称为开普勒望远镜,目镜是发散透镜的称为伽利略望远镜.对于望远镜,两透镜的光学间隔Δ≈0,即物镜的像方焦点与目镜的物方焦点近乎重合.图5-3所示为开普勒望远镜的光路示意图.图中L 0为物镜(焦距较长),Le 为目镜(焦距较短),远处物体PQ 经物镜L O 后在物镜的像方焦点F'上成一倒立实像P'Q',像的大小决定于物镜焦距及物体与物镜间的距离.像P'Q'一般是缩小的.近乎位于目镜的物方焦面上,经目镜L E 放大后成虚像P"Q"于观察者眼睛的明视距离与无穷远之间.用望远镜观察不同位置的物体时,只需调节物镜和目镜的相对位置,使物镜成的实像落在目镜物方焦平面上,这就是望远镜的“调焦”.图5-3 开普勒望远镜的光路示意图由理论计算可得望远镜的放大本领为: ''t a n t a n E O OE O E O E f f f Q P f Q P M =''''=≈=αααα (5-2) 式中f o ′为物镜的焦距,f E ′为目镜的焦距,上式表明,物镜的焦距越长、目镜的焦距越短,望远镜的放大本领则越大.开普勒望远镜(f o ′>0,(f E ′>0),放大本领M 为负值,系统成倒立的像;而对伽利略望远镜(f o ′>0,(f E ′<0),放大本领M 为正值,系统成正立的像.因实际观察时,物体并不真正处于无穷远,像亦不成在无穷远,但式(5-2)仍近似适用.二、显微镜的构造及其放大原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光学系统十分相似,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结构一般认为是由两个会聚透镜共轴组成,如图5-4所示,实物PQ 经物镜L 0成倒立实像P'Q'于目镜Le 的物方焦点Fe 的内侧,再经目镜Le 成放大的虚像P"Q"于人眼的明视距离处或无穷远处.理论计算可得显微镜的放大本领为: ''E O O E O f s f M M M ⋅∆-== (5-3)式中O M 为物镜的放大本领,M E 是目镜的放大本领,f o ′,f E ′ 为物镜和目镜的像方焦距,Δ是显微镜的光学间隔,S O =-25cm 为正常人眼的明视距离.由上式可知,显微镜的镜筒越长,物镜和目镜的焦距越短,放大本领就越大,通常物镜和目镜的放大本领,是标在镜头上的.图5-4 显微镜光路图用望远镜或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一般视角均甚小,因此视角之比可用其正切之比代替,于是光学仪器的放大本领M 可近似地写成 OE O l l M ==ααtan tan 式中l 0是被测物的大小PQ ,l 是在物体所处平面上被测物的虚像的大小P"Q". ·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测定1.将标准石英尺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夹住.2.选择适当倍率的目镜,调节聚光镜、反光镜及光阑,使目镜中观察到强弱适当而均匀的视场.3.熟悉显微镜的机械结构,学会调节使用,先用低倍物镜对石英尺进行调焦,先粗调、后微调,直至目镜视场中观察到最清晰的像,如果观察物的像不在视场中间,则可调节载物台移动手轮,将其移至视场中心进行观察.4.将目镜卸下,换上测微目镜,首先对测微目镜的目镜进行调焦,看清分划板,在调节显微镜的物镜调焦手轮,至标尺的像最清晰且无视差.5.转动测微目镜使分划板上“双线”与标准石英尺的刻度(石英尺刻度部分全长lmm ,共分100小格,每格宽O .01mm)平行,然后将叉丝移至和显微镜视场中标准石英尺某一刻度重合,记下测微目镜的读数1x .转动测微目镜鼓轮,使叉丝在标准石英尺上移动5格,这时叉丝与标准石英尺上另一刻度线重合,记下测微目镜的读数2x .依此每隔5格记录一组数据,共记录10组数据.6.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出标尺5格对应像的大小,求其平均值,计算出物镜的放大本领.二、望远镜放大本领的测定1.将望远镜夹好,在垂直望远镜光轴方向距离目镜25cm 处放置一毫米分度的米尺A ,调节望远镜调焦手轮,把望远镜调焦到无穷远处,即望远镜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2.在A 尺上套上两白纸条,其间距可调,如图5-5所示.一只眼睛通过望远镜观察米尺的像B ,另一只眼睛直接看米尺A ,经过多次观察,调节眼睛使得米尺A 与望远镜中的米尺像B 重合.以B 尺为标尺,选定A 尺的上两纸带的间距为10格,记录其相当于B 尺上的格数0l ,重复3-5次,算出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取其平均值,并计算平均绝对偏差.3.取两纸带的间隔分别为8格和13格,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测量.图5-5 望远镜放大倍数测定原理·实验数据测量1.用测微目镜测经显微镜放大的石英标尺像刻度间隔数据表测量间隔:每隔5小格标尺像刻度读一次数序号i1 2 3 4 5 6 7 8 9 10 x i (mm)2.望远镜视角放大率测量数据表标记实际长度l 0 (mm)80 100 130 重复测量序号1 2 3 1 2 3 1 2 3 上缘对应镜内刻度Y u (mm)下缘对应镜内刻度Y l (mm)镜内对应长度 l =Y l -Y u (mm)望远镜放大率M = l 0/ l5 4 8 3 7 26 548372 6l 0l 标尺A 标尺B·实验注意事项1.注意不要用手摸透镜、反射镜等光学元件的光学表面,,以免在光学面上留下痕迹,使成像模糊或无法成像.2.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光学仪器要轻拿轻放,勿使仪器受到震动和磨损.3.用测微目镜测量时要注意回程误差.4.测望远镜放大本领时,两只眼睛要同时观察,同时看清A、B两尺的像,并将A、B两尺的像重合在一起时,方可读数.·历史渊源与应用前景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是17世纪光学的伟大成就.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生存的世界.第一架显微镜由荷铸眼镜匠詹森父子发明,后由伽利略改良而成.最初的显微镜只能放大50-200倍,到1932年德国的诺尔和鲁斯卡发明了世界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它是利用德布罗依物质波原理制造而成的,它能放大1万倍,到20世纪90年代发展到放大率可达200万倍,由此人们发现了原子世界.1983年人们又发明了基于量子力学原理造而成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开创了纳米科技的观测手段.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原子力显微镜,它是根据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理设计的高速拍摄三维图像的显微镜.可观察大分子在体内的活动变化.1608年荷兰的眼睛匠利佩希偶然地制造出了第一架望远镜,它的目镜为一凹透镜,被称为荷兰望远镜.发明望远镜的消息迅速在欧洲传开,1609年伽利略得悉这一消息后,立即动手制作,并把自制的望远镜第一个指向天空,首先发现了月亮上的山脉和火山口.伽利略设计了由两个凸透镜构成的开普勒望远镜,第一架开普勒望远镜由天文学家沙伊纳制成.1668年,牛顿(Newton,I.1642~1727)用2.5 厘米直径的金属,磨制成一块凹面反射镜,并在主镜的焦点前面放置了一个与主镜成45°角的反射镜,使经主镜反射后的会聚光经反射镜以90°角反射出镜筒后到达目镜,制成了反射望远镜.1672年牛顿有制造了第二架反射望远镜,全长1.2m,口径为2m,并把它献给了英国皇家学会.往后的几百年间,人们提出了反射镜的多种设计方案.1918年末,口径为254厘米的胡克望远镜(Hooker telescope)投入使用,它第一次揭示了银河系的真实大小和我们在其中所处的位置,更为重要的是,哈勃(Hubble,E.P.1889~1953)的宇宙膨胀理论就是用胡克望远镜观测的结果.相对于折射镜,反射镜没有色差,容易制作;但它也存在固有的不足:如口径越大,视场越小,物镜需要定期镀膜等.随后又出现了能兼顾折射和反射两种望远镜优点的折反射式望远镜,非常适合业余的天文观测和天文摄影,并且得到了广大天文爱好者的喜爱.它的特点是相对口径很大(甚至可大于1),光力强,视场广阔,像质优良.适于巡天摄影和观测星云、彗星、流星等天体.自1970年代以来,在望远镜的制造方面有了许多新技术,涉及光学、力学、计算机、自动控制和精密机械等领域,使望远镜的制造突破了镜面口径的局限.然而,由于地球大气对电磁波的吸收作用,地面观测具有严重的局限性.物理学在不断地发展,直到人造卫星上天,航天技术逐渐成熟,空间天文学才兴起.1990年4月24日,由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RO)联合研制的哈勃空间望远镜(HST)的发射成功,是天文学走向空间时代的一个里程碑.空间观测与地面观测相比,有极大的优势:没有了大气层的干扰,恒星不再闪烁.分辨率比起地面的大型望远镜提高了几十倍.灵敏度的提高,使可观测的天体迅速增加.空间没有重力,仪器就不会因自重而变形.频率覆盖范围也大大地变宽,全波段天文观测成为可能,对于光学望远镜,可以接收到宽得多的波段.就哈勃空间望远镜(现已退役)而言,主望远镜是口径为2.4米的反射望远镜,还携带了广角行星照相机,暗弱天体照相机,暗弱天体光谱仪,高分辨率光谱仪,高速光度计,成象光谱仪,近红外照相机,多目标摄谱仪,高级普查摄像仪,高新巡天照相机等精密仪器,观测范围早已突破了可见光波段,向红外和紫外两端延伸.其功能之强大,在天文学的许多领域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银河系中心、双星系统、近邻星系、宇宙早期星系、黑洞研究等等.在望远镜的庞大家族里,除了以上介绍的光学望远镜以外,还有射电望远镜(radio telescope)、红外望远镜(infrared telescope)、紫外望远镜(ultraviolet telescope)、X 射线望远镜(X-ray telescope)和γ射线望远镜(gamma ray telescope).随着新型显微镜、望远镜的发展和应用,使人类的视野变得更深更广.·与中学物理的衔接中学物理课标对望远镜、显微镜及相关内容的要求是:1.知道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2.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制作望远镜.3.了解开普勒望远镜和伽利略望远镜的结构.4.通过望远镜原理的及调节要求的学习,可进一步掌握凸透镜呈像的特点及规律·自主学习1.显微镜和望远镜有何异同?2.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调焦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3.测量标准石英尺时所获得的放大本领为什么不等于物镜的标称放大本领?4、用同一个望远镜观察不同距离的目标时,其视觉放大本领是否不同?5、在光具座上自组装的望远镜(或显微镜),如何调节焦距以获得清晰的像?6.已知什么量?哪个是待测量?如何控制变量?按要求处理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探究与设计尝试在光具座上设计并组装望远镜或显微镜,写出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显微镜的概述
13
经物镜、目镜放大后得到放大的倒立的虚像。
In the compound microscope, the objective forms a real, inverted image at the eyepiece front focal plane (the primary image plane)
第二章 光学显微镜
目的:认识光学显微镜的性能参数 和掌握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要求: 一 、 了 解 光 学 显 微 镜 (optical microscope)的发展简史; 二、熟悉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 性能参数; 三、掌握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1
1、光学显微镜有哪些光学参数?如何正 确应用这些参数? 2、什么叫数值孔径、放大率和分辨率? 他们由哪些因素决定以及他们之间有何关 系? 3、透镜有几种像差?怎样产生的?如何消 除? 4、物镜与目镜在工作条件和技术要求上 有些什么不同?如何正确使用? 5、物镜上标有“10/0.25”,“160/0.17”, 请说明这些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25
(二)分辨率
分辨率的概念:又称 鉴别率或分辨本领, 是指显微镜分辨被检 物体的微细结构的能 力。 分辨距离的概念:是 指能被分辨开的两物 点间的最小距离。
26
衍射斑的概念:
根据光的衍射理 论,点光源放出 的光波经透镜会 聚后并不是一个 理想的清晰的亮 点,而是一个中 央亮、外面依次 是暗明相间的环, 称作衍射斑。
N.A.=n· sinα/2=1× sin 111012` /2≈0.83
24
当物镜与标本之间以香柏油为介质 时,数值孔径:
N.A.=n· sinα/2=1.515× sin 111012` /2 ≈1.25 可见,在α相同的情况下,加入香柏油以后, 可使数值孔径由0.83提高到1.25。 目前,在实用范围内,油镜所能达到的最大 数值孔径为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
们使用的olympus CX31显微镜使用的uis光学系统 ,10倍目镜的视野数是20,那么4倍物镜的视野大小是20/4=5mm,10倍是2mm,40倍是0.5mm,10倍目镜视野数超过20的为大视野目镜,这样实际视野也会大一些。
显微镜的分类是根据照明方法,有透射型与反射(落射)型二种。透射型显微镜是应用透射照明通过透明物体的打光方法。反射型显微镜是以物镜上方打光到(落射照明)不透明的物体上。另一种分类方法,系根据观察方法的差异,分为明视野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位差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干涉相位差显微镜、萤光显微镜等。每种显微镜一般又各有透射型和反射型二种。在这些显微镜中,特别是明视野显微镜是构成所有显微镜中组成最基本的基础。通过这种显微镜观察的物体,穿过透过(吸收)率、反射率,因场所不同而各不相同,这种物体被称为随照明光强度(振幅)变化振幅物体,无色透明物体只有在照明相位改变时,才能被肉眼观察到,由於明视野显微镜不能改变相位,所以对透明不染色标本不能被观察到。
n通常在空气中为1,在物镜与标本间浸入水、甘油、油脂时,该标本折射率,即随浸液不同而异。这种物镜称为浸液系物镜;如是空气时,称为乾燥系物镜。
在显微镜上,限制视野的装置是视野光圈。以物镜侧观看这种视野光圈时的直径以mm单位表示的值称为视野数。
实际视野=视野数/物镜倍率
例如,视野数为20,则10×物镜就观看2mm视野范围。应用聚光镜时,根据可变的视野光圈,再决定选用聚光镜的N.A.值,其值是取决於可变聚光镜孔径光圈来确定。
倍率、数值孔径与视场数
显微镜的综合倍率是物镜倍率G1与目镜倍率G2的乘积,G=G1×G2。G1是1~100倍,G2是5~20的范围。
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N.A.是决定物镜的分辨率、焦深、图像亮度的基本数据,如图所示,当物镜焦点对好后,物镜前透镜最边缘处的倾斜光线与显微镜光轴所交角成α,此即该物镜的半孔径角设标本数据空间的折射率为n,则N.A.=n×sinα。
显微镜视野大小的计算方法
资料来源:华夏病理网
有不少网友关心显微镜视野的大小问题,这里提供一个计算方法,通过原理可以很简单的获知。
光学显微镜是为了使肉眼看不清楚的标本影像,人们设想经过一种装置,使肉眼能够观察到该标本组织形态和其间的结构。这种设想的装置就被后人创造问世了。当前广泛应用在各种微小物体的观察、测定、分析、分类、鉴定等。在波长范围上也不限於可见光波段(4000~7000 )而且(>2000 )到红外(1~2u)以及用眼睛观察、显微、摄影和一般辐射检测器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