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修齐治平《中庸》节选
中庸(节选)——高中生背诵阅读
中庸(节选)《礼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解读《中庸》是《礼记》的第三十一篇,“中”为居中不偏,“庸”为用。
“中庸”是讲儒家的中和之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意思是说喜怒哀乐之情没产生的时候,就叫“中”。
人有感物生情的天然本性,当没有任何外物的刺激时,喜怒哀乐之情不会产生,人的内心是平静的,不偏不倚,所以“谓之中”。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对此的解释是:“喜、怒、哀、乐,情也。
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
”由此可知,“中”就是人的天然本性,天然本性对于天下万物而言,当然是最根本的所在,故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是说喜怒哀乐种种感情一旦产生,总是要抒发表现出来的,情感的抒发表现必须“中节”,就是要做到合情合理、恰当合适,没有乖戾之情,没有过分之情,恰到好处。
感情抒发的“中节”,就是“和”。
对此朱熹解释云:“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
”“和”是“情之正”,是内心情感的正当合理、恰当合适地抒发表现。
“和”要求在抒发表现内在感情时,必须掌握好合适的程度,不可过分。
既要使感情得到抒发表现,又要抒发得合适恰当,不能损害别人,所以,这种“和”是“天下之达道”,是通用于天下的基本准则,人人都应该遵守。
达到“中和”的境界,就能“天地位,万物育”,天地万物就能够秩序井然地生长发展,因为“致中和”一方面使本性得到了尊重,另一方面使合情合理的和谐准则得到了实现。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实际正是“中和”巨大功能的体现,这也是儒家极力提倡“中和”原则、强调“中庸”之道的原因所在。
“致中和”的实质就是注重人之内在心性的修养,其关键在于达到性情之“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四单元 《大学》节选 课件 (共42张)
古代想要把完美的德行昭示于天下的人,就
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 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内心,就 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想要心意真诚,就要先 获得知识。而要获得知识,关键在于研究万事万 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研究了万事万物,推究事 物的原理,然后就会拥有知识;拥有了知识,心 意就会诚实;心意诚实了,内心自然就会端正; 内心端正了,才能修养品性;自身修养好了,家 庭就会得到整治;家庭整治好了,国家也就能获 得治理;国家治理好了,就能使天下太平。
第一段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 亲民(3),在止于至善。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 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 “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 “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 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所说的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指的是要做到不欺骗自
己,就像厌恶臭气,喜爱美丽的容貌(一样自然真实),
这叫自我满足。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使自己的 行为谨慎,一丝不苟。
小人闲居(7)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 然(8),掩(9)其不善,而著(10)其善。人 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 (11),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第四单元:修齐治平 《大学》节选
《大学》介绍:
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 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 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 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 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 《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 “四书”。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课件: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中庸》节选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中庸》节选
文本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精研
一、多维探究——激活你的思维
1.《中庸》开篇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 之谓教”,那么“性”“道”“教”的含义是什么?它 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提示:每一个个体生命在出生时就被赋予了天理,天理体现在每个人 身上就是“性”;人们依照着天所赋予的正理行事就叫做“道”;进 修“道”的做法叫“教”。虽然上天赋予人们的“性”是相同的,但 是由于每个人所接受上天赋予的“性”的情况不太一样,所以会造成 过与不及的现象,这样就需要“修”。通过“修道”,来规范人们的 行为,使其完善。性、道、教三者是密切联系的。但其中最重要的环 节是“道”,因为“道”是“性”的具体表现,而“教”是用来“修 道”的,“教”是为“道”服务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 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 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 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 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 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 值的体现。
高中语文选修课件-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4.4
文本助读
知识梳理
1.注字音
如恶恶臭(wù è)
忿懥(zhì)
敖惰(áo) 桀纣(jiézhòu)
偾事(fèn) 絜矩(xié)
2.识通假
(1)此之谓自谦(“谦”通“慊”,满足)
(2)上恤孤而民不倍(“倍”通“背”,违背)
文本助读
知识梳理
3.解多义 如恶恶臭(厌恶) 彼恶知之(怎么)
(1)恶 则思正身以黜恶(奸邪之徒)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罪恶)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嫉妒)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怎么样,如何) 欲修其身者(修养)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 庸之道”,还必须遵循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中庸》中对 “好学”“力行”“知耻”进行了论证,对学习过程进行了总结。这些见 解和主张至今仍然能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另外,本单元的这两篇课文,在形式上也是很美的。《大学》层 层推进的严密逻辑性显示了思维的严谨和篇章展开的严整。《中 庸》中大量地使用了排比句,表现了雄辩的论证力量和语言的形式 美。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这些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 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 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物格而 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 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考点2 压强★
定义
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① 受力面积
之比叫做压强,用符号② p 表示
物理意义 压强是表示③ 压力作用效果 的物理量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修齐治平《中庸》节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2.什么是“中庸之道”?儒家的“中庸之道”有怎样的特点? 思路提示:“中庸之道”是儒家哲学思想的精髓。所谓“中”,即不偏不倚;“庸”, 即平常。就是要求不偏不倚地模范地遵守社会规则和自然法则,要与身边的人和自然建立 一种和谐的关系。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 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 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 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儒家的“中庸之道”的特点是:“尚中” 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 中庸的理想目标。
(2)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博学之,审.问.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类活用
(1)致中和,天地位.焉(
)
(2)修身也,尊贤.也(
)
(3)体.群臣也(
)
(4)子.庶民也(
)
(5)来.百工也(
)
(6)柔.远人也(
)Leabharlann (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
(8)虽愚.必明(
)
(9)虽柔.必强(
)
5.特殊句式
(1)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中庸高中课文原文
中庸高中课文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
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高中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四单元经典原文《大学》节选含解析
第四单元修齐治平经典原文4 《大学》节选《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
“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
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即使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最终也都是失败的。
正如古人所说:“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
"美明德至善然后静,格物致知意乃诚.字体赏美文“明德”的现实意义人心善良的透露就是心光的透露,而心光就是光明的大学之道,就是光明的明德;所以学习《大学》的首要学问,就是要搞清楚、弄明白什么是光明的明德。
由于现实社会中,每日每时所发生的许多丑恶现象和不良的习气、习惯,慢慢地使得人们对这些现象司空见惯,继而麻木不仁,从此根本就不相信还有什么人之性善之说,还需要讲什么人格。
大家都这样随波逐流,心光一天一天被欲望、邪恶、所遮蔽污染,如同阴暗的天气竟能将明亮的太阳光遮住一样,人的本来具有的性善之光逐日被不仁之流俗所遮盖,从而使本有的心光晦暗,光明的道德之光再也无法显现。
而《大学》之道的学问,正是在教诲引导人们,如何去重新找回自己本有的性善之光,如何使每个人本有的光明之德再重新发出光明,并能焕发出闪亮的人格来,这就是能明亮自身道德光明的大学问—-“大学之道”。
因而,能自觉去“明明德”改善自己的人格,并发出人格之光,这就是“大学之道”;换言之,也就是大学常说的在道这个阶段应该是非常不简单的修养阶段,而人能达到“在新民”做“新民”的境界,已很不容易了!先哲们曾讲:是有相当修养的贤者才有这做新民的本领,而“止於至善"则已到圣人地位。
因此,“止於至善”应该是儒家修养最高境界。
而能真正做到的,显然是凤毛麟角。
正如古人所讲:“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牛角。
”这的确是千古实情!然而儒家认为,人生在世必须要有做人的目标。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儒家文化的《中庸》。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完整版)中庸全文及译文
(完整版)中庸全文及译文《中庸》--子思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和物的根本,叫做“性”;在人即人性,在物即物性。
遵循本性自然的规律,叫做“道”。
修养人性自然的法规,叫做“教”。
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片刻也脱离不开的,能够脱离开的,就不是“道”了。
因此,有道德的君子非常谨慎、敬畏地对待那眼睛只有天下最诚的圣人,才能充分地发挥他的天性;发尽天性,才能发尽人性;发尽人性,才能发尽物性;发尽物性,就能助天地化生、养育万物;能助天地化育万物,就能与天地并列,排在第三了。
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的东西- “道”;遏制住欲念,即使是在隐晦或细微的地方,也不让它显现出来。
因此,当君子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是特别谨慎的。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等感情还没有抒发出来的时候,叫做“中”;抒发出来而又完全符合礼义的标准,叫做“和”。
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通途。
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万物就会正常地生长、发育。
第二章原文: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做到‘中庸’;小人相反,做不到‘中庸’。
君子能做到中庸,是因为君子时刻都能做得恰如其分,既‘不超过’又不‘不足’;小人则相反,做不到中庸,是因为小人做事无所顾忌。
”第三章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了吧!百姓之中很久以来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第四章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修齐治平《中庸》节选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中庸》节选课后训练一起提高一、基础知识巩固1.下列句中加点词词义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致.中和,天地位焉致:达到。
B.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措:放下。
C.小人反.中庸反:反对。
D.子庶民,则百姓劝.劝:勉励,指受到勉励而勤奋努力。
项,反,违背。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喜怒哀乐之.未发A.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B.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C.填然鼓之.D.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项与例句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项,指示代词。
C项,音节助词,无义。
D项,助词,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从容..中道,圣人也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C.好学..近乎知D.吾从而..师之项,古义:指自然而然。
今义: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B项,古义:指审慎地询问。
今义:即审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向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或刑事案件中的自诉人、被告人查问有关案件的事实。
D项,古义: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表动作的承接。
今义:一个词,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4.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尊贤.,则不惑D.子.庶民也、B、C三项均为形容词作名词;D项,意动用法。
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
(1)中也者,;和也者,。
(2)好学近乎知,,。
(3),,,明辨之,笃行之。
(4)诚者,;诚之者,。
天下之大本也天下之达道也(2)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4)天之道也人之道也二、阅读能力培养(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9题。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庸四章全文注释
中庸四章全文注释
《中庸》第四章的原文如下: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
”
注释如下:
道:这里指的是中庸之道。
行:践行,实行。
知(zhì)者:即智者,智力超群的人,与愚笨的人相对。
知同“智”。
明:彰显,彰明。
不肖者:与贤者相对,指那些不贤或者品行低劣的人。
译文如下: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
读解部分如下:
还是过与不及的问题。
正因为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所以,总是不能做得
恰到好处。
而无论是过还是不及,无论是智还是愚,或者说,无论是贤还是不肖,都是因为缺乏对“道”的自觉性,正如人们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样,人们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
国学经典之《中庸》全文及译文
国学经典之《中庸》全⽂及译⽂国学经典之《中庸》全⽂及译⽂ 中庸是⼈⽣的⼤道,是事业成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意义。
下⾯是yjbys⼩编为⼤家带来的《中庸》全⽂及译⽂的知识,欢迎阅读。
第⼀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道也。
是故君⼦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xia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的⾃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尚的⼈在没有⼈看见的地⽅也是谨慎的,在没有⼈听见的地⽅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尚的⼈在⼀⼈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都有的本性;“和”,是⼤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长繁育了。
第⼆章 仲尼⽈:“君⼦中庸,⼩⼈反中庸。
君⼦之中庸也,君⼦⽽时中;⼩⼈之反中庸也,⼩⼈⽽⽆忌惮也。
” 【译⽂】仲尼说:“君⼦中庸,⼩⼈违背中庸。
君⼦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随时做到适中,⽆过⽆不及;⼩⼈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肆⽆忌惮,专⾛极端。
” 第三章 ⼦⽈:“中庸其⾄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孔⼦说:“中庸⼤概是最⾼的德⾏了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 第四章 ⼦⽈:“道之不⾏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莫不饮⾷也,鲜能知味也。
” 【译⽂】孔⼦说:“中庸之道不能实⾏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智⼒不及,不能理解它。
高中语文(人教版)课件 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4单元 修齐治平 《中庸》节选
第 4 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从容 中道 ..
自然而然 。 古义:__________
今义:临事沉着镇静,不改变常态。
(2)博学之,审问 之,慎思之 ..
审慎地询问 。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即审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向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或刑事 案件中的自诉人、被告人查问有关案件的事实。 (3)择善而固执 之者也 ..
[ 质疑· 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庸”不是杨子的一毛不拔,不是墨子的“摩顶放踵利天下”,而是所 谓的“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这部书就像一个水平仪,一把尺子,衡量世 间万物。对或错,公平或不公平,甚至符不符合道义,都能清晰得显露出来。 “中庸”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就是道与非道的“临界点”, 向上就是道,向下就是非道;向上就是善,向下就是恶。 《中庸》里提到了“博 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种学习方式;也有“君臣也, 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交”这些儒家做人的“五达道”;还有“三达德”: “智、仁、勇”等。“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五级台阶之 中,“诚意”作为首要,作为基础,就是中庸所追求之修养的最高境界了。“中 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就是“中和”,达到了“中 和”,便是“中庸”了。
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合集-04《中庸(节选)》(原文+注释+赏析+默写)(解析版)
新高考语文重点文言文攻坚(原文+注释+赏析+默写)(全国通用版)04 《中庸(节选)》《中庸(节选)》正文翻译注释赏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发生,可以称之为“中”;喜怒哀乐的感情发生了,但都能适中且有节度,可以称之为“和”。
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
达到了中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中: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
和: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
博学之,审问之,慎(shèn)思之,明辨之,笃(dǔ)行之。
有弗(fú)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决不罢休。
别人要十次能做好的事情,只要自己肯做上千次一定也能做好。
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
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
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
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
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中庸(节选)》练习巩固1.《礼记·中庸》中用“,,”三句阐述了达到“中和”的境界可以使天地各在其位,万物生长繁育的观点。
2.《礼记·中庸》中,表现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的句子是“,,。
”3.《礼记·中庸》中,作者认为的“中”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而“和”则是这样一种状态,“”。
4.《礼记·中庸》中,作者对“博学之”在行动上提出具体的补充要求的句子是:,,。
修齐治平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点评:文章开篇便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的目的。所谓 “明德”就是人天生拥有的善性,“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的固有 善性发挥出来。“亲民”的意思为推己及人,就是不仅自己要明明 德,而且要使别人“去其旧染之污”,重做新人。“止于至善”说 的是不论“明明德”,还是“亲民”都要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从 而使整个社会道德趋于完善。朱熹认为“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它们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到社会的层层递进 的完整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达到德政目的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影响可谓深远。而在儒家思想体 系中,起支撑作用的就是“四书”。对于“四书”中的《论语》 《孟子》,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单元则集 中学习《大学》与《中庸》。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唐 代时,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把《大学》从 《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它才成了 “四书”之一。《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 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之道”是儒家哲学思想的精髓。所谓 “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 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 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 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 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 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 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 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中庸》节选PPT课件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三.《中庸》理论基础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七.课文注释(七)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诚者,天下道也:朱熹注云:”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言天道通行,四季昼夜,无一减差,最为诚实。可参见教材P37注18
诚之者,人之道也:朱熹注云:”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指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应该学自然之理,遵循自然之法则,真诚实在做人。
不勉而中:指圣人不勉强而自能中节。
择善而固执:选择好的行为,坚定地去做。
3
2
1
4
1
“博学之”句:朱熹言:“此诚之之目也。学,问,思,辨,所以择善而为知,学而知也。笃行,所以固执而为仁。利而行也。”博,多,各方面。审,仔细审察。慎,谨慎,不粗心。笃,诚笃,切实去做。
2
弗能弗措也:弗,不。措,丢在一边,搁置。
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九经”的提出,是对《尚书.尧典》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太平和合理想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修齐治平《中庸》节选《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的著作。
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程颢、程颐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作《中庸集注》,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为中国古代士人必读的经典,对古代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系统而完整地阐发了儒家“中庸”的思想,其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
它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和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
它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做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
书中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的精神。
这些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一、注音中庸.________ 须臾.________ 忌惮.________ 笃.行________ 二、解释词义率⎩⎪⎨⎪⎧率.性之谓道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莫⎩⎪⎨⎪⎧莫.见乎隐 人莫.知其子之恶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天下莫.柔弱于水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至莫.夜月明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微⎩⎪⎨⎪⎧莫显乎微.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恨晨光之熹微.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体⎩⎪⎨⎪⎧体.群臣也 轻暖不足于体.与 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即冈峦之体.势明⎩⎪⎨⎪⎧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明.辨之,笃行之 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非所以明.天下也 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三、古今异义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四、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________ 君子而时.中 ________ 小人而无忌惮..也 ________ 道之不明.也 ________ 力.行近乎仁 ________ 尊贤也,亲.亲也 ________ 子.庶民,则百姓劝 ________ 来.百工 ________ 柔.远人 ________ 怀.诸侯 ________ 五、辨句式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________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________恐惧乎其所不闻 ________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________诚者,天之道也 ________六、积累名句好学近乎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博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笃行之。
答案:一、yōnɡyúdàn dǔ二、率:动词,遵循副词,全都动词,率领副词,全都莫:代词,没有什么东西副词,没有副词,没有代词,没有什么东西代词,没有人通“暮”,夜晚副词,不如微:名词,细微之事如果没有形容词,不明亮名词,细小的事物形容词,低微形容词,低下体:动词,体恤,体谅名词,身体名词,格局,规矩名词,形体明:动词,弘扬形容词,准确形容词,聪明动词,显示形容词,聪明动词,彰明三、古义:原则今义:经典;经过;经营等等古义:坚持原则不妥协今义:古板执着,不懂变通四、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其位置、安于其位名词作状语,时常、常常动词活用为名词,害怕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弘扬名词作状语,努力地名词活用为动词,热爱名词活用为动词,爱护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安抚名词活用为动词,归顺五、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判断句判断句六、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一、基础巩固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适合②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达:通行的B .①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鲜:很少 ②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及:达到 C .①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凡:大凡 ②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 昆:哥哥 D .①明辨之,笃.行之 笃:忠厚 ②学之弗能,弗措.也 措:安置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②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B.⎩⎪⎨⎪⎧①故君子慎其.独也②中庸其.至矣乎 C.⎩⎪⎨⎪⎧①恐惧乎.其所不闻②知耻近乎.勇 D.⎩⎪⎨⎪⎧①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②柔远人,则四方归之.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B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C .从容..中道,圣人也 D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传为孔子弟子曾参作。
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B .“大学”相对“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言,讲的是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大学问。
C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传为子思所作,是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D .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把它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二、文本研探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命.之谓性命:赋予B.喜怒哀乐之未发.发:发生C.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育:孕育D.小人而无忌惮.也惮:害怕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B.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C.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D.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7.下列语句间的关系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B.天地位焉,万物育焉C.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D.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8.下列对原文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认为,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B.孔子认为,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C.孔子总结自己的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是:聪明的人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这种主张。
D.孔子认为,知道了管理人的方法,就知道了修身的方法;知道了修身的方法,就知道了治理天下国家的方法了。
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深化扩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哀公问政。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①。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人道敏②政,地道敏树。
夫政也者,蒲庐③也。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④,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齐明盛服⑤,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跲⑥,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节选自《中庸》) 注:①方:书写用的木板。
策:书写用的竹简。
②敏:勉力,用力,致力。
③蒲庐:即芦苇。
芦苇性柔而具有可塑性。
④杀:减少。
⑤齐明盛服: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
⑥跲(ji á):说话不通畅。
10.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布:分布 B .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 远:远离 C .所以劝.亲亲也 劝:劝勉 D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豫:预备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故为.政在人②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B.⎩⎪⎨⎪⎧①取人以.身②治乱持危,朝聘以.时 C.⎩⎪⎨⎪⎧①贱货而.贵德②嘉善而.矜不能 D.⎩⎪⎨⎪⎧①尊贤之.等②所以行之.者一也 12.下列语句,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的一项是( )①夫政也者,蒲庐也②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③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④继绝世,举废国⑤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⑥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A .①④⑤B .②③⑥C .①④⑥D .②③⑤13.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认为,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就像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