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3-3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二、保护导体的注意事项
• 1:保护导体的干线必须与电源中性点和接地 体 ( 工作接地、重复接地 ) 相连。保护导体 的支线应与保护干线相连。为提高可靠性, 保护干线应经两条连接线与接地体连接。
/dq/index.html
/dq/index.html
四、等电位联结
• 等电位联结指保护导体与用于其他目的的不带电 导体(建筑物的金属结构)之间的联结 ( 包括 IT 系统和 TT 系统中各用电设备金属外壳之间的联 结 )。 • 通过等电位联结可以实现等电位环境。 • 等电位环境内可能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应限制 在安全范围内。采用等电位环境时应采取防止环 境边缘处危险跨步电压的措施,并应考虑防止环 境内高电位引出和环境外低电位引入的危险。
/dq/index.html
第五节 接地装置
• 接地装置是接地体( 极 )和接地线的总称。
/dq/index.html
一、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
自然接地体是用于其他目的, 自然接地体是用于其他目的,且与土壤保持紧密接触的金属 导体。如,埋设地下的金属管道( 导体。如,埋设地下的金属管道(有可燃或爆炸性介质的管 道除外) 金属井管, 道除外)、金属井管,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的金属结 构、水工构筑物及类似构筑物的金属管、桩等自然导体。 利用自然接地体不但可以节省钢材和施工费用, 利用自然接地体不但可以节省钢材和施工费用,还可以降低 接地电阻和等化地面及设备间的电位。如果有条件, 接地电阻和等化地面及设备间的电位。如果有条件,应当优 先利用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符合要求时, 先利用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符合要求时, 可不敷设人工接地体(发电厂和变电所除外) 可不敷设人工接地体(发电厂和变电所除外)。 在利用自然接地体的情况下, 在利用自然接地体的情况下,应考虑到自然接地体拆装或检 修时,接地体被断开, 修时,接地体被断开,断口处出现的电位差及接地电阻发生 变化的可能性。自然接地体至少应有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 接地网相连(线路杆塔除外) 利用自来水管及电缆的铅、 接地网相连(线路杆塔除外)。利用自来水管及电缆的铅、铝 包皮作接地体时,必须取得主管部门同意, 包皮作接地体时,必须取得主管部门同意,以便互相配合施 工和检修。
《安全管理实务》课件——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一、保护接地
(二)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中性点接地系统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1.中性点接地系统
图5-1-3-1中性点接地系统电击示意图
中性点接地系统,就是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的系统, 也称大接地电流系统。在接地电网中,设备外壳也采用接地措 施的配电防护系统称为TT系统(第一个字母T表示电源直接接 地,第二个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如有一相漏电,则 故障电流主要经接地电阻RE和工作接地电阻RN构成回路,如图 5-1-3-1所示。发生单相电击时,人体承受的电压接近相电压, 其危险性大于不接地的配电网中单相电击的危险性,因此,一 般情况下不能采用TT系统,除非采用其他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 措施确有困难,且土壤电阻率较低的情况下,才可考虑采用TT 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低压共用用户,即用于未装备配电变压 器从外面引进低压电源的小型用户,一般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 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即是中性点与大地之间接入一定电阻值的电阻。该电 阻与系统对地电容构成并联回路,由于电阻是耗能元件,也是电容电荷释放元 件和谐振的阻压元件,对防止谐振过电压和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有一定优 越性。
一、保护接地
(三)保护接地
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交、直流电力电缆的金属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金属保护管和
二、保护接零
电气安全 第三章 电击防护

第三章:电击防护供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着电能的输送、使用,该系统电击的防护主要指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建筑物及其他相关设施的安全。
本章就供配电系统的电击防护做一定的讨论,为正确使用、维护电气系统安全奠定基础。
第一节电流通过人体产生的效应人身安全是电气安全的首要问题,作为一种常识,相关知识应被人们认识掌握,作为一门技术知识也应被人们尤其是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掌握!理清这些问题,正确认识它对制定防护措施,建立有效防护方法,最大限度地保障人身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电击及分类:(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分电击和电伤,以电击为最严重)“电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触电”,指人体因接触带电部分而受到生理伤害的事件。
电击实质就是电流对人体器官的伤害。
接触及带电部分的途径,电击又分为直接电击和间接电击两种类别。
1、直接电击:因接触到正常工作时带电的系统而产生的电击,如单相触电2、间接电击:正常工作时不带电的部位,因某些因素的影响带上危险电压后被人们触及而产生的电击。
二、电流的人体效应与相关的标准电流通过人体时其热效应,化学效应及电刺激产生的生物效应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其危害程度与通过的电流大小,作用时间,电压高低、频率及通过人体的途径以及人体体电阻和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1、生理效应:电流是危机人体生命安全的直接因素,其严重程度与电流的大小呈正相关性,为研究这种相关性,我们把人受电击时产生的生理效应划分为几种典型状态,这几种状态的临界点称为生理“阀”。
注:电伤是指触电时的热效应,化学效应以及电刺激引起的生物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常见电伤有:电灼伤,电烙伤等!(1)感知阈:使人体产生触电感觉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阀,感知阈有个体差异,按50%概率计,成年男性为1。
1mA,女性为0。
7mA,感知阈与电流接触时间长短无关,但与频率有关.(2)摆脱阈: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间接接触电击的危害
01
02
03
伤害的性质
由于电流通过人体,可能 导致电击伤、电休克、甚 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对人体的影响
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对心 脏、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 造成影响,导致心跳异常、 呼吸困难等症状。
对环境的影响
间接接触电击可能导致设 备损坏、火灾等事故,对 财产和环境造成威胁。
02
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
加强防护意识和管理
提高安全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间接接触 电击危害的认识,增强安全用电意识。
制定安全措施
根据电气设备和作业环境的特点,制 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如设置保护接 地、风险。
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电气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 级电气安全责任,加强电气设备巡检 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消除电气安全隐 患。
绝缘材料
使用高绝缘性能的材料,降低电流通 过人体的可能性。
电容保护
电容保护器
在发生电容性漏电时,能够自动 切断电源,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
隔离变压器
通过变压器将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电 路隔离,降低电容性漏电的风险。
滤波器
滤除电路中的谐波和噪声,减少电 容性漏电的发生。
03
常见防护设备介绍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RCD)
接地保护断路器
总结词
接地保护断路器是一种通过将故障电流引入大地来保护人身安全的设备。
详细描述
接地保护断路器在电路发生故障时,能够将故障电流引入大地,同时切断电源, 从而避免电流对人体造成伤害。接地保护断路器通常安装在电源端,具有过载 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
电容防护设备
总结词
电容防护设备是一种利用电容原理来吸收和消除电磁干扰的 设备,能够保护电子设备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
03 第三章 防触电技术

(b)
L1
断线后
L2
无设备 漏电,但
L3
三相负 PEN
荷不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衡,导
致0点
“漂移”
U≠0
P1=1000W
U1=127V
P2=2000W U2=253V
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和设备烧毁
PEN
L1
L2
L3
PEN
U≠0
(c)
断线后
无设备
漏电,但
工作零
线被切
断
(c) 断线后 无设备 漏电,但 工作零 线被切 断
4)围墙:室外落地安装的变配电设施应有完好的围墙。围墙的 实体部分的高度不应低于2.5m。
三、安全距离 1、安全距离的意义 安全距离指的是,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
体,防止车辆或其他物体碰撞或接近带电体等 造成的危险,在其间所需保持的一定空间距离。
2、安全距离的规定 安全间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压的高低、设备运
就可以把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控制在安全范 围之内,而且接地电流被接地保护电阻分流, 流过人体RP的电流很小,保证了操作人员 的人身安全。
L1
保护接地
L2
的原理就
L3
是给人体
并联一个
很小电阻,
以保证发
生故障时,
RP 减小流过
IP
人体的电
流和承受
的电压很
小。
二、 TT系统原理
TT系统——设备外壳及配电网均直接接地。原理:当一项漏电,则电流经RN 及RE构成回路,流经人体电流较小。
绝缘材料及制品
棉纱、布带、纸
105
黄(黑)蜡布(绸)
120
玻璃布、聚酯薄膜
电气安全(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2.接地分类
检修接地
临时接地 接地
故障接地 工作接地
固定接地
安全接地
保护接地 防雷接地 防静电接地 屏蔽接地
4
3.1.1 接地的基本概念
3.接地电流和接地短路电流 接地电流:凡从接地点流入地下的电流。
接地电流又分为正常接地电流和故障接地电流。
接地电流
正常接地电流:正常工作时通过接地装置流入
地下,借助大地形成回路的电流。
15
3.1.3 保护接地的应用范围
保护接地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 电网。在这类配电网中,凡由于绝 缘损坏或其他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 电压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均 应接地。
16
3.1.3 保护接地的应用范围
(1) 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 用电器具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2) 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3) 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 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4) 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 ( 柜、箱 ) 及 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3.1.3 保护接地的应用范围
(4) 安装在已接地金属框架上的设备,如穿墙套管 等 ( 但应保证设备底座与金属框架接触良好 ); (5) 额定电压220V及其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金属支 架; (6) 由发电厂、变电所和工业企业区域内引出的铁 路轨道;
2、保护接地时 人体承受的接触电压为: Up = 3REU/(3RE+Z )
上式与Up=3RpU/(3Rp+Z)比较,由于Rp》 RE,所以,保护接地后设备对地电压会大大 降低,只要控制RE的大小,即可限制漏电设 备对地电压在安全范围之内。
13
3.1.2 IT系统的安全原理
【例】设电网各相对地电压均为 220 V , 各相对地绝缘电阻均可视为无限大,各相 对地电容均为 0.55 μF,人体电阻为 2000 Ω。
电气安全技术——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保护接地:是一种技术上的安全措施,它是把故障情
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同大地紧密连接起来 ;
防雷接地:又叫过电压保护接地,是指为限制过电压
危险影响而设的接地(如避雷针,避雷器);
屏蔽接地:为了避免外界电场和仪器设备之间的相互
电磁干扰,用一个空腔导体把外电场遮住,使其内部不 受影响,也不使电器设备对外界产生影响,这就叫做静 电屏蔽。空腔导体不接地的屏蔽为外屏蔽,空腔导体接 地的屏蔽为全屏蔽。
由于电网直接接地,各种过电压都将受到一 定的抑制。例:以变压器高压侵入低压为例 来分析接地电网的安全性。
设高压 10 kV, 低压 0.4 kV ,尽管高压 相线对地电压将近为 5800 V,但当高压侧 意外与低压侧发生短路时 ,由于10 kV是不 接地电网,单相接地电流 Iad 不超过 20~ 30 A,如能控制RN≤ 4 Ω,即可限制低压 中性点对地电压UN 不超过80~120V。
由上列各式不难知道,在不接地电网中,单相 触电的危险性取决于电网电压、电网对地绝缘 阻抗和人体电阻等三方面的因素。
例题:设不接地电网各相对地电压均为 220 V ,各相对地绝缘电阻均可视为无限大,各相对地 电容均为 0.55 μF,人体电阻为 2000 Ω,试 判断单相触电的危险性。
2024/6/28
① 接地电网单相触电的危险性
Ir
Ro
U Rd
Rs
Rr
式中 U——电网相电压 Ro——工作接地电阻 Rd——人脚下的土壤 流散电阻 Rs——鞋的电阻 Rr——人体的电阻
2024/6/28
图3-2接地电网中的单相触电
18
结论:
触电的危险性主要决定于Rs的大小。
在接地电网中,单相触电的危险性是比较 大的。
(整理)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第三章间接接触电击防护前面说过,间接接触电击即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这种电击在电击死亡事故中约占二分之一,而这种电击尚未导致死亡的伤害在电击伤害中所占的比例要大得多。
保护接地,接零、加强绝缘、电气隔离、不导电环境、等电位联结、安全电压和漏电保护都是防间接接触电击的技术措施。
其中,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技术。
这两种措施还与低压系统的防火性能有关。
本章重点介绍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技术问题。
第一节IT 系统IT 系统即保护接地系统,保护接地是最古老的安全措施。
到目前为止,保护接地是应用最广泛的安全措施之一,不论是交流设备还是直流设备,不论是高压设备还是低压设备,都采用保护接地作为必须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接地的基本概念所谓接地,就是将设备的某一部位经接地装置与大地紧密连接起来。
1. 接地分类按照接地性质,接地可分为正常接地和故障接地。
正常接地又有工作接地和安全接地之分。
工作接地是指正常情况下有电流流过,利用大地代替导线的接地,以及正常情况下没有或只有很小不平衡电流流过,用以维持系统安全运行的接地。
安全接地是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流过的起防止事故作用的接地,如防止触电的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
故障接地是指带电体与大地之间的意外连接,如接地短路等。
2. 接地电流和接地短路电流凡从接地点流入地下的电流即属于接地电流。
系统一相接地可能导致系统发生短路,这时的接地电流叫做接地短路电流,如0.4kV 系统中的单相接地短路电流。
在高压系统中,接地短路电流可能很大,接到电流500A 及以下的称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接地短路电流大于 500A 的称大接地短系统。
3. 流散电阻和接地电阻接地电流入地下后自接地体向四周流散这个自接地体向四周流散的电流叫做流散电流。
流散电流在土壤中遇到的全部电阻叫做流散电阻。
接地电阻是接地体的流散电阻与接地线的电阻之和。
接地线的电阻一般很小,可忽略不计,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认为流散电阻就是接地电阻。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
间接接触电击是指电气设备消失故障时(如漏电故障)时发生的电击。
爱护接地、爱护接零、加强绝缘、电气隔离、不导电环境、等电位连接、漏电爱护都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技术措施:
1 IT系统既爱护接地系统是靠限制故障设备上外漏可导电部分的对地电压来实现平安防护,因此,接地电阻的大小就显得特别重要,一般要求小于4Ω,为了把接触电压降下来,IT系统只能用于不接地低压电网。
2 假如对中性点接地电网实施爱护接地,就构成了TT系统,TT系统能够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但是它仍旧超过平安电压,可能会使人体受到致命的电击,而且还可能使整个零线上带上危急电压。
因此TT系统只在一些特别场合使用。
3 TN系统既爱护接零系统,TN系统是在系统中消失漏电故障时,靠相零回路中的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短路爱护装置(如熔断器)快速动作,从而把故障部分断开电流,消退触电故障,因此短路爱护装置的牢靠性就特别重要,对他的动作电流、动作时间都有相应的要求。
4 重复接地可以减轻零线断线或接触不良时电击的危急性,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缩短漏电持续时间,改善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
但是在零线断
线时,重复接地会造成断点之前的全部接零设备外壳带上危急电压,由此可见,保持TN系统零线的完好是特别重要的。
5 无论是爱护接地还是重复接地,对接地电阻值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我们应把握如何降低接地电阻的常用方法,这些方法对高电阻率地区降低接地电阻尤其有效。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概述在工作或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电气设备和电路,其中存在着一定的电击风险。
针对直接接触电击已经有相应的防护措施,但很多人对于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却了解甚少。
本文将介绍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概念、危害和防护措施,希望能够增强大家对电击防护的认识,提高工作和生活的安全性。
什么是间接接触电击?间接接触电击是指通过接触电气设备或电路上的导体,以及与接触电气设备或电路有导电联系的物体(如金属部分、电工工具等)而引发的电击。
与直接接触电击不同,间接接触电击的电流路径不通过人体,而是通过接触物体、地面等方式完成回路,从而给人体带来伤害。
间接接触电击的危害间接接触电击可能导致以下危害:1.电击伤害:电流经过人体会对神经和肌肉造成刺激,造成疼痛、抽搐和呼吸困难等不适感,严重时可能致命。
2.烧伤:高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皮肤和组织烧伤。
3.电击引发的意外事故:电击可能使人失去平衡,导致跌倒、碰撞、摔落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为了防止间接接触电击引发的危害,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防护措施:1.接地保护:将电气设备和电路的金属部分接地可以有效地防止间接接触电击。
通过使用接地线和接地设备,将电流引入地中,保证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减少电流通过人体的可能。
2.绝缘保护: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绝缘材料对电气设备的导体进行绝缘处理,减少电流通过人体的可能。
使用绝缘手套、绝缘鞋等个体防护装备,确保在操作带电设备时能够有效地阻隔电流。
3.充分的培训和指导:提供足够的培训和指导,使工作人员了解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熟悉电击防护的基本知识,并且能够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4.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于电气设备和电路,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是非常必要的。
检查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性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5.标识:通过在电气设备上标识警示标志,提醒人们注意电击的危险性,并在需要时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三章间接接触电击防护ppt课件

• IT系统就是电源系统的带电部分不接地 或通过阻抗接地(电源中性点不接地), 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地的系统。第 一个大写“I”表示配电网不接地或经高阻抗 接地、第二个大写“T”表示电气设备金属 外壳接地。
1.IT系统安全原理
• 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包括变压器、电机和配电装置) 在运行、维护和检修时,不因设备的绝缘损坏而导 致人身触电事故,所有这些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部分 如外壳、金属构架和操作机构以及互感器的二次绕 组等都应妥善接地。
• 电气设备的接地规程规定:电压在1000V以下电源 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和1000V以上任何形式的电网 中,均需采用保护接地(称之为IT系统),作为保安 技术措施,应用很广泛。
• 保护接地的原理是给人体并联一个小电阻,以保证 发生故障时,减小通过人体的电流和承受的电压。
图3—1所示电动机采用保护接地后,当一相绕组因绝缘损 坏而碰壳,即与外壳短路时,此时若工作人员触及带电的设 备外壳,因人体的电阻远较接地极的电阻大,大部分电流流 经接地极入地,而通过人体的电流极其微小,从而保证了人 身的安全。
在TT系统中,故障最大持续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5s,这样才能减少电流对人体 的危害。
2.TT系统应用范围 TT系统主要用于低压共用用户,即用于未装备配电变压器,从外面引进低压电 源的小型用户。
三、TN系统
• 目前,我国地面上低压配电网绝大多 数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配电 网。在这种配电网中,TN系统是应用最多 的配电及防护方式。
• 在高压配电网中,由于接地故障电流比低 压配电网的大得多,将故障电压限制在安 全范围以内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对高压 电气设备规定了数值较低的保护接地电阻 允许值,并限制故障持续时间。各种保护 接地电阻允许值见表3—7。
第三章接触电击防护

第三章接触电击防护为搞好安全用电,必须采取先进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防止人体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带电体发生触电事故。
本章着重介绍主要的直接接触电击防护、间接接触电击防护安全措施。
第一节直接接触电击防护绝缘、遮栏和阻挡物、电气间隙和安全距离、漏电保护等都是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
一、绝缘所谓绝缘,是指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实现带电体相互之间、带电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电气隔离,使电流按指定路径通过,确保电气设备和线路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
常用的绝缘材料有:玻璃、云母、木材、塑料、橡胶、胶木、布、纸、漆、六氟化硫等。
绝缘保护性能的优劣决定于材料的绝缘性能。
绝缘性能主要用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等指标来衡量。
绝缘电阻大小用兆欧表测量;耐压强度由耐压试验确定;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分别由泄漏试验和能耗试验确定。
对绝缘材料施加的直流电压与泄漏电流之比称为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是最基本的绝缘性能指标。
应当注意,绝缘材料在腐蚀性气体、蒸汽、潮气、粉尘、机械损伤的作用下都会使绝缘性能降低或丧失。
很多良好的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
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保护必须与电压等级相符,各种指标应与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相适应。
此外,为了防止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而带来的电气事故,还应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检查,及时消除缺陷。
1.绝缘材料按其正常运行条件下容许的最高工作温度分为若干级,称为耐热等级。
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见表3—1。
2.绝缘破坏绝缘物在强电场的作用下被破坏,丧失绝缘性能,这就是击穿现象,这种击穿叫做电击穿,击穿时的电压叫做击穿电压。
击穿时的电场强度叫做材料的击穿电场强度或击穿强度。
气体绝缘击穿后都能自行恢复绝缘性能,固体绝缘击穿后不能恢复绝缘性能。
固体绝缘还有热击穿和电化学击穿。
热击穿是绝缘物在外加电压作用下,由于流过泄漏电流引起温度过分升高所导致的击穿。
电化学击穿是由于游离、化学反应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所导致的击穿、热击穿和电化学击穿电压都比较低.但电压作用时间部比较长。
第三章-(修改)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Z3U2/IR
Z3U2/I
U2
R1 R2 R3
L1
L2 L3
Z1
Z2 Z3
R/3 Z/3
U2
T2
U1
V I
mA
I
保护接地网
(1)消除异相碰壳触电危险
L1
(2)因并联支路多 N
①
L2
而总的RE降低
T
⑦
L3
②
④
⑥
③ M1
⑤ M2
RE1
RE2
IE
④ IT系统安全评价:
a. 供电的可靠性高 b. IT 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对地
接地极附近土壤中的电位分布曲线如图
V
M Rgr
Vtg=RgrIgr
Vss V2 V1
Igr
Vsp Vcd=Vtg-Vsp
接地极的对地电压与经接地极流入地中的 接地电流之比称为接地极的流散电阻;电 气设备接地部分的对地电压与接地电流之 比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它等于接地 线的电阻与接地极的流散电阻之和。因为 接地线的电阻很小,可略去不计,故一般 认为接地电阻等于流散电阻。
TN系统重复接地
2. 重复接地 沿零线把一点或多点再次接地,成为
重复接地。 重复接地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发生单
相碰壳接地短路时人体的接触电压,并可 减少零线断线时漏电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 。
如图所示,未采用重复接地时,当电气设备发生
单相碰壳时,故障点以后的零线上电压为1/2
相电压(设零线与相线同材质同截面)。
3 ) TT 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 、费工时、费料。
现在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 TT 系统,施工单位 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 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如下图所示 。图中点画线框内是施工用电总配电箱,把新 增加的专用保护线 PE 线和工作零线 N 分开, 其特点是:①共用接地线与工作零线没有电的 联系;②正常运行时,工作零线可以有电流, 而专用保护线没有电流;
3电气安全(接地)

电气安全
第30页
ZPEC 安 全 培 训 2015
TT系统安全分析
当用电设备无保护接地时:
用电设备发生一相漏电事故,人体触及所 承受的电压接近相电压(220伏)。
Up
=
U RP
L
RN + RP
U N
电气安全
RP
4 地
电击的危险性很大
RN
第31页
ZPEC 安 全 培 训 2015
用电设备采取接地措施时
试验证明:在距单根接地极或碰地处 20m 以外的地 方,呈半球形的球面已经很大,实际已没有什么电阻存 在,不再有什么电压降。换句话说,该处的电位已近于 零。这电位等于零的“电气地”称为”地电位”。 对地电压就是带电体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差。
电气安全
第4页
ZPEC 安 全 培 训 2015
接地
将电力系统或电气装置的某一部分经 接地线连接到接地极称为“接地”。 电气装置的接地部分则为外露导电部 分。“外露导电部分”为电气装置中能 被触及的导电部分,它在正常时不带电, 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一般指金属 外壳。 接地线是连接到接地极的导线。接地 装置是接地极与接地线的总称。
电气安全
第22页
ZPEC 安 全 培 训 2015
高压设备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
在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中,由于接地 电流很大,很难限制设备对地电压不超 过某一范围,而是靠线路上的速断保护 装置切除接地故障,要求: RE≤2000/IE 但当接地短路电流IE>4000A时,采 用: RE≤0.5Ω
电气安全
电气安全
第24页
ZPEC 安 全 培 训 2015
接地种类 接地电阻(Ω ) 变压器容量 ≥100KVA 变压器容量 <100KVA 保护接地 重复接地 油罐防静电接地 建筑物进户线绝缘子铁脚(防雷) 大接地 短路电流 系统电 气设备接地 小接地 短路电流 系统电 气设备接地 短路电流 Id≤4000A 短路电流 Id>4000A 高低压 设备共用接 地装置 高压设备单 独装设接地 装置 ≤4 ≤10 ≤4 ≤10 ≤100 ≤30 ≤2000/Id ≤0.5
第3章下篇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当设备上装有保护接地,即构成IT系统后,将会如何?
当设备的外壳故障带电时,保护接地电阻RE 与人体电阻RP处于并联状态,如图示。
高压配电网绝缘监视
4.过电压保护
不接地配电网,由于配电网与大地之间没有直 接的电气连接,在意外情况下可能会使整个低压 系统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将给低压系统的安全运 行造成极大的威胁。
(1)正常情况下,击穿保险器(FV)处在绝缘状 态,配电系统不接地; (2)当过电压产生时,FV被击穿,中性点直接接 地。流过击穿保险器的电流为高压系统的接地 短路电流,它可能引起高压系统过电流保护装 臵动作,切除故障,断开电源。
绝缘监视的必要性? 低压配电网的绝缘监视可用三只规格相同的电压表来实现。 (1)绝缘正常时,三相平衡,读数均为Up; (2)出现故障时,该相电压表指示值急剧降低,另两相电压 表指示显著升高,(或者是一相两相对地绝缘显著恶化, 三表出现不同读数。)
低压配电网绝缘监视
3. I T 系统的绝缘监视
高压配电网的绝缘监视原理一样,加了电压互感器 与配电网连接,以监视三相对地平衡。 电压互感器配两组低压绕组线圈,分布采用星形和 三角形联接。前者监视用,后者报警用。
UP 3R P U 3R P CU 2 1 9 2 R P C 2 1 3R P j C
( 3.5 )
IP Leabharlann 3CU 9 R C 12 2 P 2
( 3.6 )
【例题】 设电网各相对地电压为220V,各相对地绝缘电 阻可视为无限大,各相对地电容均为0.55μF,人体电 阻为2000Ω,试判断单相电击的危险性。 解:人体触电的危险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人体的 电流。将上述条件代人对应的公式,可求得人体电压 和人体电流分别为:
直接、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定义与概念
01
02
03
直接接触电击
指人体直接触及裸露的带 电部分,如架空线、破损 的绝缘子等。
间接接触电击
指人体触及正常情况下不 带电,但因绝缘损坏而带 电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
防护措施
为防止直接和间接接触电 击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包 括电气隔离、保护接地、 使用漏电保护装置等。
02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05
电击防护的培训与教育
安全意识培训
了解电击的危害
01
让员工认识到电击的严重性,了解电击可能导致的后果,提高
对电击防护的重视程度。
识别危险源
02
培训员工学会识别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电击危险源,如带电的设
备和线路等。
安全操作规程
03
让员工了解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知道在遇到电击危险时应如
何正确应对和处置。
验电器
用于检测电气设备是否带电,是 预防直接接触电击的重要工具之
一。
03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接地保护系统
接地保护系统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 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将设备的外露导 电部分接地,将漏电电流引入大地, 从而保护人员免受电击伤害。
接地保护系统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 进行设计和安装,确保接地电阻值符 合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 确保其有效性。
穿戴防护用品
操作人员应穿戴绝缘手套、 绝缘鞋等防护用品,以减 少触电风险。
遵循操作步骤
在进行电气设备操作时, 应遵循操作步骤和规定, 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
防护设备与工具
绝缘手套
用于防止电流通过手部,是直接 接触电击防护的重要设备之一。
绝缘鞋
用于保护脚部免受电击伤害,应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
电气安全之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电气安全之间接接触电击防护电气安全是指在电气设备和系统的操作、维护、巡检等过程中,预防电气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电气安全的重点是电击事故防护,在电气设备和系统运行中,人体与带电部件的间接接触时,容易造成电击,因此防止间接接触电击是电气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间接接触电击是指人体接触与带电设备间接相关的金属构件等器材带来的电压,而不是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发生电击事故。
这种情况下,人体很容易形成电路并受到电击,引起生命危险。
因此,以下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一、使用护电措施1. 绝缘手套:绝缘手套是工作前保护人手不受电击的必备措施之一,工作时必须穿戴。
同时,必须注意手套的规格和选择合适的级别。
2. 绝缘鞋:绝缘鞋保护人体不受接地电势的影响,但必须与接地电路连通,以使用相同电位,避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工作时,应注意选择绝缘鞋的型号,并确保鞋类的绝缘性。
3. 绝缘带:绝缘带是一种专用绝缘材料,用于保护工作人员的双腿,并防止间接接触电击。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使用方便的绝缘带,以避免电气事故。
4. 绝缘梯:绝缘梯是绝缘材料制成的梯子,可用于临时维修和检查电力设备。
必须注意梯子的规格和选择适当的类型,因为使用不当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保护接地1. 工作环境接地:在一些公共场所和石化等特殊工作场所中必须接地,在接地的同时,要确保接地线的末端与周围设施的接地电位相同,否则会引起地电压升高,增加电击的可能性。
2. 安装带电线路防护罩:带电线路的绝缘外壳必须是前一级的防护罩,以保护工作人员进行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三、高压工作保持四步法1. 禁止使用带金属装饰的衣物,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
2. 严禁在带电设备容易出现弧闪的区域穿戴裤子和鞋底。
3. 禁止在带电设备集中的区域站立和手摸带电线。
4. 对于电网维护的操作员,应在水平状态下站立操作,并保持双手握稳扶手。
以上是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几种方法。
电气安全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是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各个工程维护的必修课程。
电气安全:3第三章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2021/1/24
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全工程系
16
一、 接地的基本概念
2.接地电流和接地短路电流
接地电流:凡从接地点流入地下的电流
接地短路电流:系统有一相接地可能导致系统发生短 路的电流,如230V、400V系统单相接地短路电流。
高压系统,接地电流<500A,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 >500A,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
13
第四章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IT系统 TT系统 TN系统 保护导体 接地装置
2021/1/24
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全工程系
14
第一节 IT系统
一、接地的基本概念 二、IT系统的安全原理 三、保护接地的应用范围 四、接地电阻的确定 五、绝缘监视 六、过电压的防护
202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4
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全工程系
5
影响范围之大
在这场事故中当场死亡30人,至1992年,已 有7000多人死于这次事故的核污染。这次事 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遍及前苏联15万平方公里 的地区,那里居住着694.5万人。由于这次事 故,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被划为隔离区,附 近的居民被疏散,庄稼被全部掩埋,周围 7000米内的树木都逐渐死亡。在日后长达半 个世纪的时间里,10公里范围以内将不能耕作、 放牧;10年内100公里范围内被禁止生产牛奶。
3
放射危险性将持续10万年
在距离核电站3公里的地方有个名为普里 皮亚季的小镇,原有大约5万居民,主要 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及其家 属。事故发生后,小镇居民全部被疏散。 如今这里已是一座无人居住的“死城”。 经历21年的风风雨雨,大部分楼房已经 破败不堪,许多院落杂草丛生。现在测 量当地的核辐射强度,也仍然高出安全 标准数倍。
间接接触触电防护(三篇)

间接接触触电防护是指人体通过触摸带有电流的导体,而导体与大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电阻,人体产生电流而导致触电的现象。
触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可能导致电击、电休克、甚至死亡。
因此,要保护自己免受间接接触触电的伤害,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防护措施。
首先,对于有可能发生间接接触触电的场所,应该进行安全评估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包括:1. 在设备和导体上设置有效的接地装置,以确保漏电电流能够及时地通过大地释放掉。
2. 对设备和导体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保持其完好无损,减少漏电的可能。
3. 在场所内设置带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或接触器,能够在漏电电流超过设定值时迅速切断电源,以确保人身安全。
4. 对可能存在电气故障的设备进行标识,提醒人们要注意安全。
5. 在场所内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电气安全。
其次,对于可能进行间接接触触电作业的人员,应该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了解电气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包括:1. 学习掌握正确的电工安全操作方法,确保在遇到危险时能够正确应对。
2. 使用必要的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工具等,避免直接接触带电部分。
3. 学习判断电流是否流经自己身体的方法,如观察电流的路径和检查自己的身体是否与大地有直接接触等。
4. 在进行电气作业时,要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5. 遇到电气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工作,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此外,对于可能遭受间接接触触电的人员,还可以进行以下措施来增加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1. 提高自身的绝缘能力,如保持皮肤干燥、穿着干燥的衣物、不戴金属饰物等。
2. 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下进行作业,以减少漏电流增大的可能。
3. 避免单独作业,尽量与其他人员一起工作,在发生意外时可以互相救助。
4. 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自己处于良好的健康状况。
5. 若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进行人员救助和急救处理。
总结起来,间接接触触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IT系统就是电源系统的带电部分不接地 或通过阻抗接地(电源中性点不接地), 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地的系统。第 一个大写“I”表示配电网不接地或经高阻抗 接地、第二个大写“T”表示电气设备金属 外壳接地。
1.IT系统安全原理
• 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包括变压器、电机和配电装置) 在运行、维护和检修时,不因设备的绝缘损坏而导 致人身触电事故,所有这些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部分 如外壳、金属构架和操作机构以及互感器的二次绕 组等都应妥善接地。
UE
RC RN RC
U
UN
U
UE
RN RN RC
U
这两个电压虽然都可能是危险电压,但毕竟都远远低于 相电压,总的危险程度得以降低。
• ②减轻PEN线断线时负载中性点“漂 移”。TN—C系统的零线断开后,如断线 后方有不平衡负荷,则负载中性点发生电 位“漂移”,使三相电压失去平衡,可能 导致接在一相或两相上的用电器具烧坏。
统不接地
6.2 操作过电压的限制措施
• 电力系统运行中,由于运行状态额突然变化,例如正 常或故障操作,导致系统内电感和电容元件间电磁 能转换,引起振荡,在设备或局部电网上出现过电压, 即操作过电压(内过电压).
•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常见的操作过电压:
– 合闸空载线路过电压 (超高压系统中,最严重)
流通过人体,以保证人身安全。
• 保护接零:把电工设备的金属外壳和电网的零线可 靠连接,以保护人身安全的一种用电安全措施。
接地的基本概念
• 接地:电气设备的某些部位、电力系统的某点与大地紧密 连接,提供故障电流和雷电电流的泄流通道,起到稳定电 位、提供零点参考电位的作用,确保电力系统、电气设备 的运行安全,保障运行人员和其他人员人身安全的措施。
接触电动势和接触电压
• 接触电动势:电流自接地体流散,在大地 表面形成电位,与接地体相连的设备外壳 与水平距离0.8m处之间的电位差。
• 接触电压:施加与人体两点间的电压。
相电压与线电压
• 对于交流电来说,相电压就是任一相线(火线)与 零线之间的电压,也就是220V。
• 三相交流电有三个相电压:三者电压、频率相同、 相互之间的相位相差120°。
380 4 4 1
304V
图3-5 TN—C系统的零线断线
5.接地电阻允许值
• 因为故障对地电压等于故障接地电流与接地电阻的 乘积,所以,各种保护接地电阻不得超过规定的限 值。
• 对于低压配电网,单相故障接地电流很小,限制电 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阻不超过4Ω即能将其故障时 对地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
• 如配电容量在100kVA以下,由于配电网分布范围 很小,单相故障接地电流更小,限制电气设备的保 护接地电阻不超过10Ω即可满足安全要求。
• 任意两根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380V。 • 三相交流电有三个相电压,所以也就有三个线电
压:三个线电压的电压、频率相同,相互间的相 位相差120°。 • 线电压=(√3)×相电压
中性点是指变压器低压侧的三相线圈构成星形联结, 联结点称中性点。此点与外部各接线端间电压绝对 值相等,此点就是中性点。
• 接地装置:包括引线在内的埋设在地中的一个或一组金属 体,包括水平埋设或垂直埋设的金属接地极、金属构件、 金属管道、钢筋混凝土基础、金属设施等。
• 表征接地装置电气性能的参数为接地电阻。 • 接地电阻:接地装置相当于无穷远处零点电位的电压与通
过接地装置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 接地电阻反映接地装置流散电流、稳定电位能力的高低及
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 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
4
10
120/Id 250/Id 200/Id
0.5
电源容量 ≥100kVA 电源容量 <100kVA 与低压共用接地
装置
高压单独接地
Id≤1000A
Id>4000A
注:Id为接地电流或接地短路电流。
过电压及其防护
– 外部原因造成:雷电、电磁感应、静电感应 – 内部原因造成: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事故 – 措施:中性点经击穿保护器接地 – 击穿保护器:击穿电压大多不超过额定电压的2倍 – 正常情况下,击穿保护器处于绝缘状态,配电系
• 由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配电网中,不允许 一部分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一部分 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零,
• 即一般不允许同时采用TN系统和TT系统的 混合运行方式。
3.重复接地 TN系统中,保护中性导
体上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 与大地再次连接的接地,称为 重复接地。图3—4中的Rc即 重复接地。
(a)无重复接地 (b)有重复接地
(1)重复接地的作用 ①减轻PE线或PEN线意外断线或接触 不良时接零设备上电击的危险性。当PE线 或PEN线断开时,如像图3—4(a)所示的那 样,断线后方某接零设备漏电但断线后方 无重复接地,则断线后方的零线及其上所 有接零设备都带有将近相电压的对地电压, 电击危险性极大。如像图3—4(b)那样,断 线后方某接零设备漏电但断线后方有重复 接地,则断线后方的零线及接零设备和断 线前方的零线及接零设备分别带有如下的 对地电压:
• 在高压配电网中,由于接地故障电流比低 压配电网的大得多,将故障电压限制在安 全范围以内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对高压 电气设备规定了数值较低的保护接地电阻 允许值,并限制故障持续时间。各种保护 接地电阻允许值见表3—7。
表3-7 保护接地电阻允许值
设备类别
接地电阻/Ω
备注
低压电气设备
高压 电气 设备
接地电流和接地短路电流
• 接地电流:从接地点流入地下的电流 • 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一相接地导致系统发
生短路产生的电流。 • 小于等于500A的接地短路电流称为小接地
短路电流;大于500A的称为大接地短路电 流
流散电阻和接地电阻
• 接地电流流入地下后,自接地体向四周流 散,从接地体向四周流散的电流称为流散 电流。
第三章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第三章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 电气系统故障或异常状态下的电击。 • 人体与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或异常状态下
变为带电的物体接触造成的触电事故。 •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最基本的
措施。 • 保护接地:使电工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的措施。可
防止在绝缘损坏或意外情况下金属外壳带电时强电
2.IT系统应用范围
• IT系统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包括低压 不接地配电网(如井下配电网)和高压不接地 配电网,还包括不接地直流配电网。在这 些电网中,凡由于绝缘损坏或其它原因而 可能带危险电压的正常不带电金属部分, 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应当接地具体 部位是:
接地具体部位
• (1)电动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移动式电气设 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
在这种系统中,当某一相线直接连接设备金属外壳时,其对地电压为:
UE
RA RN RA
U
式中。RN为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该电压低于相电压,但由于RA与RN同在一个数量 级,漏电电流几乎不可能被限制在安全范围内。对于一般的过电流保护,实现速断 是不可能的。因此,一般情况下不能采用TT系统。如确有困难,不得不采用TT系统, 则必须将故障持续时间限制在允许范围内。
• 电气设备的接地规程规定:电压在1000V以下电源 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和1000V以上任何形式的电网 中,均需采用保护接地(称之为IT系统),作为保安 技术措施,应用很广泛。
• 保护接地的原理是给人体并联一个小电阻,以保证 发生故障时,减小通过人体的电流和承受的电压。
图3—1所示电动机采用保护接地后,当一相绕组因绝缘损 坏而碰壳,即与外壳短路时,此时若工作人员触及带电的设 备外壳,因人体的电阻远较接地极的电阻大,大部分电流流 经接地极入地,而通过人体的电流极其微小,从而保证了人 身的安全。
• 图3—2所示的配电网俗称三相四线配电网。这种配电网 引出三条相线(L1、L2、L3线)和一条中性线(N线,工作零 线)。
• 在这种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配电网中,如电气设备金属 外壳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则当外壳故障带电时,故障电 流将沿低阻值的低压工作接地(配电系统接地)构成回路。 由于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很小,设备外壳将带有接近相电 压的故障对地电压,电击的危险性很大。
– 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 – 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
断路器及其他设备性能改善,不严重
– 解列过电压 (发生概率很低)
•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主要是弧光接地过电压. 防护措施: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
二、TT系统
• 1.TT系统安全原理 • TT系统是电源系统有一点(电源中性点)
直接接地,设备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用保 护接地线PE接到独立的接地体上。前后两 个字母“T”分别表示配电网中性点和电气设 备金属外壳接地。
在TT系统中,故障最大持续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5s,这样才能减少电流对人体 的危害。
2.TT系统应用范围 TT系统主要用于低压共用用户,即用于未装备配电变压器,从外面引进低压电 源的小型用户。
三、TN系统
• 目前,我国地面上低压配电网绝大多 数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配电 网。在这种配电网中,TN系统是应用最多 的配电及防护方式。
• 流散电流在土壤岩石中遇到的全部电阻称 为流散电阻
• 接地电阻:接地体的流散电阻与接地线电 阻之和。
• 接地线电阻很小可忽略
接地体对地电压
• 对地电压:带电体与 电位为零的大地之间 的电位差。
• r:接地电流的流散半 径
• ρ:土壤或岩石电阻 率
• I:流散电流
V I 2r
对地电压降
• 当观测点远离接地体20米时,电流产生的 压降几乎为零,电气工程中的“地”的概 念。
• (2)Ⅰ类电动工具或民用电器的金属外壳; • (3)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控制台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