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第七章力 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八年级下第七章力 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第七章力姓名:知识点一:力的概念1.力的定义:力(F)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产生力的条件:(1)至少要有两个物体;(2)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4.了解并会估计力的大小:如: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中学生重力大约为500N。

知识点二:力作用的特点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产生力的过程中必定存在两个物体,单一物体不会产生力。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一对相互作用力),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接触的物体间会产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知识点三: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速度大小发生改变;(2)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3.力的作用效果与三个因素有关: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

知识点四:力的描述1.力的三要素:(1)力的大小;(2)力的方向;(3)力的作用点。

2.力的描述:描述一个力有两种方法: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图示作法:①先确定受力物体;②确定力的作用点O(通常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上);③选取标度,标度要适当,力为标度的整数倍(至少2倍);同一个图中若有多个力时,应选用同一个标度;④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着力的方向画线段并截取等于力的大小(根据标度和力的大小画线段并截取);⑤在线段末端标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⑥在线段附近标出力的符号和大小。

(2)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

①先确定受力物体;②确定力的作用点O(通常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上);③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着力的方向画线段等于力的大小(根据力的大小画线段);④在线段末端标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⑤在线段附近标出力的符号和大小。

知识点五: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会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弹力。

2.产生弹力的条件:(1)物体直接接触并挤压;(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八下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和单元复习

八下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和单元复习

第七章力知识点一、力的相关概念【知识干货】一、力的概念:一个物体(施力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概念的理解: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定同时成对存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可以是一个物体的两部分,可以是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力的单位:牛顿(N)1N有多大?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力产生的条件:有物体,有相互作用;二、力的作用效果:熟练掌握两句话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力能使物体发声形变);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指的是运动速度的改变或运动方向的改变。

重点提醒:填空题中,一般不说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属于这种情况的都要统一答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三个因素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四、力的示意图:含有力的三要素。

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爱你,你爱我的关系)相互作用力是A对B一个力,那么B对A也有一个力,并且这两个力是等大、同向、共线的。

(需要注意,受力物体是两个,一个B,一个是A,简称异体)。

简言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相互作用力)的特点:等大、同向、共线、异体。

【常见典例】力的作用效果、示意图的画法1、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皮球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形状的是. (填序号)2、“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 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 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B. 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C. 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D. 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空中自由下落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快,小球的惯性力越来越大B. 踢足球时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对脚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可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D.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4、4月28日,马龙夺得“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成为54年来获得三连冠的第一人. 决赛中,马龙将迎面飞来的球扣回,这一现象表明球受到的作用力改变了,该力的施力物体是.球离开球拍后,由于仍向前运动.5、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A. 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B. 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C. 鸡蛋对石头的没有作用力D. 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6、头球是足球比赛中常用的技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B. 足球被顶飞,是因为头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头的力C. 头对足球的作用力消失时,足球的惯性也消失D. 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足球是静止的7、如图7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请画出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O为物体的重心)(7)(8)(9)8、如图8所示,物块沿绝对光滑的斜面下滑,请画出物块受力的示意图.9、如图9所示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篮球,请作出这个篮球受力的示意图。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如图所示,四个力中的一个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A.球拍对乒乓球的力B.斧头对木柴的力C.手对弹簧的拉力D.瓶对海绵的力答案:AABCD.球拍对乒乓球的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即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斧头对木柴的力,使木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手对弹簧的拉力,使弹簧变长,弹簧的形状发生变化;瓶子对海绵的力使海绵凹陷,海绵的形状发生变化。

可见A项中的力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2、如图所示,一个长方体的物块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块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本质上也是弹力,下列关于该支持力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支持力的作用点在水平桌面上B.支持力是由于水平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C.支持力是由于物块A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D.该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水平桌面发生形变答案:BA.物块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物块,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所以该支持力的作用点在物块A上,故A错误;BC.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该支持力是由于水平桌面受到物块A的压力而产生了弹性形变,从而产生了支持力;而物块A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是物块A对桌面的压力。

故B正确,C错误;D.该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A下表面发生形变,而使水平桌面发生形变的是物块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故D错误。

故选B。

3、小车在100N拉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如图所示是该拉力的示意图。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示意图把拉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了B.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C.只有力的大小、方向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D.图中小车所受100N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答案:CA.由图可知,该示意图把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表示出来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C错误,符合题意;D.木块与绳子之间直接接触并有力的作用,所以木块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力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点是核心内容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对第七章关于力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力的概念与分类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力的分类:- 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

- 按效果分:动力、阻力、压力、张力等。

二、力的测量与单位1.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天平等。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三、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开始运动、停止运动、改变运动方向或速度。

2.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如拉伸、压缩、弯曲等。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1.力的合成:两个或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看作是一个力的效果,这个力称为合力。

2.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的效果,这些力称为分力。

五、摩擦力1.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或准备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物体的压力等。

六、牛顿三定律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若不受外力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它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即F=ma。

3.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通过以上对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的总结,相信同学们对力的概念、分类、测量、作用效果、合成与分解以及摩擦力和牛顿三定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七章力7.1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调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复习第七章力一、力1、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产生的,如:物体间的推、拉、压等力,但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比如重力、磁力、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单位:,简称:,符号是。

2、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力可以使物体。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

形变是指发生改变。

3、力的三要素:(1)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图形。

(3)作力的示意图的步骤: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和力的方向;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表示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

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物体和物体。

二、弹力1、弹力:(1)弹性形变:在内,能够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2)形变后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

(3)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4)产生的条件:接触、形变。

(5)弹力的三要素:①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有关。

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且接触面。

2、弹簧测力计(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形变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簧测力计的,以免损坏测力计。

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和,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7章力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7章力知识点全面总结

7 力7.1 力知识点一、力1、力的定义:杠铃被举起、车子被推动、货物被吊起、拖车被拉动、路面被压紧、铁屑被吸引,其中物体和物体之间发生的举、推、吊、拉、压、吸引等,说明了力的存在。

在物理学中常把生活中所说的推、拉、吸引等概括为“作用”。

可见,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对力的认识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推、拉、提、压等作用时,施加这种作用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受到这种作用的物体叫做受力物体。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有力的作用时,必定有施力物体,同时又一定有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我们平常所说,物体受到了力,而未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无关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如两物体虽然接触,但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相隔一定距离的小铁钉)力的作用方式推、拉、挤、压、提、吸引、排斥等思维拓展: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

知识点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生形变;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解读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反过来,如果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则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如力可以使弹簧伸长,可以使树枝变弯,可以把金属片压成各种形状。

反过来,若弹簧伸长了,树枝变弯了,则说明弹簧、树枝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物理学中,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这几种情况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反过来,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则物体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知识点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二力平衡》的知识点总结:
1. 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称为平衡力,简称二力平衡。

2. 平衡力的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5. 重心的概念:一个物体的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6. 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趋势)的力。

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7. 压强: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小叫做压强。

公式:p=F/S。

8. 液体压强: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9. 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

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10. 连通器: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连通器的特点是:静止
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高度。

11.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

方向竖直向上。

以上是《二力平衡》这一章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
一、力:
1、定义:力是。

用字母表示。

2、力的作用特点:。

3、注意:
a一个力的存在,必须同时有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b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4、力的单位:,简称,符号。

5、力的三要素:、、。

6、力的作用效果:;。

二、弹力:常用字母表示。

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样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弹力:
a定义:。

b产生条件:;。

3、弹簧测力计:
a原理:。

b使用:注意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

三、重力:用字母表示。

1、定义:。

2、方向:。

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4、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关系式:,其中
g= 。

四、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重要知识点整理第七章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二、弹力1、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三、重力、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公式:G=mg其中g=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第八章力和运动一、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⑵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二、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3.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5、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受平衡力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运动快慢改变运动方向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三、滑动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摩擦力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4、、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5、滑动摩擦力:①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②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③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7、应用: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②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第九章压强一、压强1、压力: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注意: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F = G⑵方向: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课本P30图—3中,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液体的深度:液体中的某点到液面下的距离叫做该点在液体中的深度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3、压强:⑴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⑵公式:p = F/S 推导公式:F = PS、S=F/p⑶单位:压力F的单位:牛顿N,面积S的单位:米2m2,压强p的单位:帕斯卡Pa;4应用: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压强的特点:⑴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⑵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 h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密度ρ的单位用kg/m3,压强p的单位用帕斯卡Pa;压强公式p =ρgh适用范围通用公式:一般固体、一般液体;一般思路水平面:F = G p=F/S先p= ρgh再 F = PS特殊思路圆柱形物体p =ρg h规则容器装液体:F = G p=F/S3、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⑶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三、大气压强1、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着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 m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D、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 g=×105Pa3、大气压的测量工具:气压计;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4、大气压的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5、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 ,气压增大时升高 ;6、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飞机的升力:飞机前进时,由于机翼上下不对称上凸下平,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流速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第十章浮力一、浮力1:浮力: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液气体二、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2.方向:竖直向上3.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物体运动状态物体运动方向力的关系V排与V物密度关系下沉向下F浮< G物V排=V物ρ物<</span>ρ液悬浮静止在液体内部F浮= G物ρ物=ρ液上浮向上F浮> G物ρ物>ρ液漂浮静止在液体表面F浮= G物 V排物ρ物>ρ液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1.浮力的应用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的气体来改变浮力;4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2、浮力的计算:1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2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3漂浮悬浮法:F浮=G物4阿基米德法:F浮=G排=ρ液gV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一、功1、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搬而未起,推而未动,有力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有距离无力:物体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运动方向上没有力对物体做功踢球离开脚后移动的距离,人对足球没有做功;力和距离垂直: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过了一段距离,但通过的距离和力的方向垂直,物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2、功的计算:作用在物体上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这个力的成效越显着,说明力所做的功越多;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用公式表示:W=FS,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功——焦耳JF——力——牛顿NS——距离——米m功的单位:焦耳J,1J=1N·m;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F 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必须与F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3、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或者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不用机械时对重物所做的功Gh;二、功率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定义公式:P=W/t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功W的单位:焦J,时间t的单位:秒s,功率P的单位:瓦W;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它们间的换算关系是:1kW=103W5、推导公式:P =Fυ;公式中P表示功率,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υ表示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运动的速度;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功率P的单位:瓦W,力F的单位:牛N,速度υ的单位:米/秒m/s;三、动能和势能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2、动能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②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3、重力势能①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②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高度相同的物体,物体重力势能越大;质量相同的物体,物体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四、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 2: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机械能守恒;近地点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远地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一、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杠杆,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硬物体棒、受力动力和阻力和转动绕固定点;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甚至是任意形状的,只要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且是硬物体,都可称为杠杆;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2、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4、应用:三种杠杆:名称结构特征特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L1>L2,F1< F2省力、费距离如: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L1,F1> F2费力、省距离如: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镊子、船桨、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L1=L2,F1=F2不省力、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1、滑轮是变形的杠杆;2、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②实质: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物;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3、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G/2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G动/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2h4、滑轮组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G/n;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G动/n;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h;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 n=G+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第3节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4、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5、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6、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7、机械效率的测量:1原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2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4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5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①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②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③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8、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力是其中一项基本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在八年级物理中,第七章主要涵盖了力的知识点,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力的定义和表示法
力是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通常以拉伸、压缩、扭转、切割等方式表现出来。

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矢量表示。

二、牛顿定律
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定律,若干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和方向相等但作用方向相反。

其中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第二定律是指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是指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摩擦力
摩擦力是物体在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力,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物体尚未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指物体已经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四、重力
重力也是一种基本的力, 是由于地球引起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

重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方向垂直于物体所在的表面。

五、弹力
弹力也是一种常见的力, 例如体操垫和弹簧等物体。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变形的程度成正比,方向与变形方向相反。

六、斜面和机械优势
斜面是一种利用斜面自身的倾斜程度来减少运用力的力学器械。

机械优势是指用杠杆等机械器械可以将原本需要大力才能实施的
操作转化成需要少力或者是更轻便的操作。

以上就是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的知识点的具体介绍。

熟悉和掌
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还可以
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便利。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的作用》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的作用》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的
作用》知识点总结
本份文档总结了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的作用》的主要知识点。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
1. 力的概念与特点:
-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大小和方向。

- 力的单位是牛顿(N),方向用箭头表示。

- 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是物体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的。

2. 力的效果:
- 使物体产生运动: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和方向。

- 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变形。

- 改变物体的速度: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3. 力的分类:
- 接触力:物体之间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摩擦力、支持力等。

- 非接触力:物体之间没有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4. 力的合成与分解:
- 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可以合成为一个力。

- 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力,垂直分解时可以通过正余弦函数计算。

5.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物体只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才会改变其状态。

这些知识点有助于理解力的作用原理和运用力的过程。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进一步探索力学的奥秘。

以上是本文档对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的作用》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的计算》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的计算》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的
计算》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将对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的计算”进行知识点总结。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力的大小、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平衡与力的计算等内容。

1. 力的大小
- 力的大小用力的大小符号F表示,单位是牛顿(N)。

- 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有关,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计算。

-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为F=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2. 力的合成和分解
- 合力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合成后的力,可以通过力的矢量相加法进行计算。

- 分力是指合力分解为多个力,可以通过力的矢量相减法进行计算。

3. 力的平衡
- 力的平衡指合力为零的情况,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 有三种力的平衡情况:静力平衡、匀速力的平衡、变速力的平衡。

4. 力的计算
- 力的计算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来完成。

- 对于合力的计算,可以将作用力合成后进行计算。

- 对于分力的计算,可以将合力分解为多个力进行计算。

以上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的计算》的知识点总结,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了解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平衡条件。

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学》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学》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学》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总结了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学》的重要知识点。

1. 力的概念与分类- 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

- 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等。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牛顿第一定律- 定义: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作用于它。

- 也称为惯性定律。

3. 牛顿第二定律- 定义:物体受到的加速度等于作用在其上的净力与质量的乘积。

- 公式表达:F = m * a- F:净力(单位为牛顿)- m: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 a:物体的加速度(单位为米每平方秒)4. 牛顿第三定律- 定义:物体A对物体B施加的力,物体B对物体A施加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也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5.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

- 力的分解: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过程。

6. 弹力- 定义:恢复形变的力。

- 显性弹簧伸长弹性力:F = k * x- 隐性弹簧伸长弹性力:F = 1/2 k * x^27. 摩擦力- 定义:两个物体之间接触表面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力。

- 静摩擦力:F静= μ静 * N- 动摩擦力:F动= μ动 * N- μ静:静摩擦系数- μ动:动摩擦系数- N:物体受力的垂直分力(法向力)8. 重力- 定义:地球吸引物体的力。

- 公式表达:F = m * g- F:重力(单位为牛顿)- m: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 g: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平方秒)9. 倾斜面上的力- 沿斜面方向的分力:F∥ = m * g * sinθ- 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F⊥ = m * g * cosθ10. 物体的平衡- 定义: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处于平衡状态。

- 平衡条件:合外力为零,合外力矩为零。

以上为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学》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滑动摩擦力 的影响因素
压力大小 接触面粗糙程度
第5节 摩擦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运动或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冰刀与冰面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它们之间产生的摩擦称为滑动摩擦,瓶子与手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它 们之间产生的摩擦称为静摩擦。自行车在地面上滚动,车轮与地面之间产生的摩擦称为滚动摩擦。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 (1)两个物体要相互接触, (2)两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4、摩擦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 5、增大有益摩擦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自行车的刹车)。 6、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或磁悬浮。
4、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这个物体的几何中心上。画出 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5宇宙间的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7.5摩擦力
定义
摩擦力
接触面粗糙 产生条件 接触并挤压
有相对运动(或趋势)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趋势)相反

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7.4 重力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大小:G=mg

竖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
应用
规则物体的重心 重心
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重力与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第4节 重力 1、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G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是 竖直向下。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了重力力的作用。 2、物体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表达式为G=m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9.8N/kg,它的意 义是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9.8牛顿。粗略计算时g取10N/Kg重力的大小要随位置而 变化,而质量随位置不变。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1/6。地面上60Kg的物体受 到的重力为600N,拿到月球上去重力为100N。地面上800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8N,用量程为5N 的弹簧秤能称出它的重力吗? 不能 3、重锤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 原理制成的,用它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 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   知识点

第一节力
1、力是对的作用,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的。

2、力的国际单位是,简称,用符号来表示。

3、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或者改变物体的。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改变或运动的改变。

4、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他们都能影响力的。

5、通常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或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

又死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和标出力的大小。

第二节弹力
1、直尺、橡皮筋、撑杆等受力会发生,不受力时又恢复到,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物体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反生的形变叫做。

2、物体由于发生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3、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

实验室常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4、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簧的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的原理制成的。

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的。

5、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被测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2)认清弹簧测力计上的,(3)测量前要把指针调到,(4)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5)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内的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第三节重力
1、宇宙间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2、由于地球的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地球之所以能够吸引它表面上的物体就是
作用的结果。

重力的方向是的。

3、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可用公式来表示,式中是一个定值,大小为,表示。

4、重力的叫重心,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6、力的测量:测力计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二、弹力
知识点1: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4、弹力的基本特征:
⑴.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是不会发生弹力作用的。

⑵.弹力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拉力(如橡皮筋、弹簧等),另一类是压力和支持力(如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

知识点2:弹簧测力计
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2、构造:弹簧、指针、刻度盘等。

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拉力过大,弹簧测力计会被拉坏,使弹簧不能回复到原来的长度,因此在测量之前,先要估计所测力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3、进行测量时,应做到:
使用前:(1)观察量程、分度值(便于读数)。

(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调零)。

(3)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

使用中:(4)测力时,要使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

三、重力
知识点1:概念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2.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符号是G,单位是N;
3.重力区别于其他力的基本特征是:
⑴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无论固体、液体、气体都受地球的吸引。

⑵重力特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⑶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受力者是物体。

知识点2:重力的三要素
1.重力的大小:
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重量。

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
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⑴重心的位置不一定总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心,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

4.稳度
稳度就是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越大,物体就越不容易倾倒。

提高稳度的方法: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