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充电电路图(DOC)

合集下载

锂电池充电电压与充电电流设定

锂电池充电电压与充电电流设定

锂电池的充电电压和电流应该是几多之阿布丰王创作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锂电池充电电流和电压关系图的原理图有上图可以看出,锂电池充电电流和电压是静态变动的,这是由锂电池自己的化学物质决定的.所以需要根据锂电池自己的充电特性来配置充电IC的性能,以到达正确,平安,高效的使用锂电池.日常表述中的“锂电池充电电流”是针对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所处快速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而言的,作为一个静态的过程,锂电池最理想充电电流实际上是分为三个阶段的.经常使用锂电池充电IC如TP4012A、TP8052、TP8056,本文最后处有部份介绍.几种分歧充电状态的性能描述1、待机状态:在如下几种情况下会处置待机状态: a. 输入电压低于电路最低工作电压. b. 电池电压充饱后. c. 利用外置开关强行关断IC,停止IC充电. 待机状态的电压电流特性:充电IC无充电电压输出,IC输入电流在uA级,可以减小电路损耗.2、预充状态:如上图所示.预充电时的最佳电流:即当锂电池的初始/空载电压低于预充电阈值时,首先要经过一个预充电阶段,就单个锂离子电池而言,这个阈值一般为3.0V,在此阶段,预充电电流年夜约为下一个阶段——恒流充电阶段电流的10%左右.3、恒流充电状态:如上图所示最年夜充电电流部份,在电池电压已经年夜于预设电压阀值而小于最高电压4.2V时,此时IC将以外挂电阻设定的最年夜充电电流来给电池充电.将电池电压充到即是最年夜充电电压(4.2V附近)时为止..恒流充电时的最佳电流:所谓恒流就是电流恒定,电压逐渐升高,此时进入快速充电阶段.年夜大都的恒流充电电流设定为0.5~0.8C之间,可以理解为0.7C,也就是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年夜约两个小时可以布满.之所以选择0.7C,是因为这个电流很好地做到了充电时间与充电平安性的平衡.恒流充电状态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在此状态下,IC 处于最年夜充电电流状态,此时的损耗也是也是最年夜的.线性降压的损耗计算=(VIN-VOUT)×IOUT.此时需要注意IC的最高工作温度. 2. 因为最高充电电流的造成温升的提高,IC会自动降低最年夜充电流.这就是在过热时充电电流下降的原因.4、恒压充电状态:如上图所示最年夜充电电压部份,当检测到电池电压即是或者接近电池充电电压时.此时将会以恒定4.2V充电电压,而逐步降压充电电流的充电方式.当检测到充电电流小于最年夜设定电流的1/10时,将会停止充电.恒压充电时的充电电流:就单节锂离子电池而言,当电池到达一定电压值时,即进入恒定电压充电,这个电压值一般为4.2V,在此阶段,电压不变,电流减小;这种电流减小是个依次递加过程,年夜大都的锂电池呵护选择0.1C为终止电流,这也就意味着充电过程进入结束状态.一旦充电结束,则充电电流降为零.在此状态下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当电池充年夜最高设定电压时可以自动关断,同时,当IC的过压呵护点在非正常电池状态下,可以自动锁定.锂电池最佳充电电流的核心是恒流充电时的电流设计,这里要强调的是,年夜大都便捷式锂电池较宜设计为0.5C~0.8C充电,如:iPhone的1400mAh容量(容量mAh=电流mA×时间h)的电池为例,苹果选择了0.7C,即苹果充电电流多为1A左右,年夜部份的电池在0.5C--0.8C之间你们可以选择了!锂电池最年夜充电电流严格说是由电池结构决定的,因而,各个锂电池生产厂家对此规定其实纷歧致,有的设定为0.6C,便携式锂电池最高的规定为1C. 固然也不能忽视预充电和恒压充电的电流设计,这两个过程中,如果初始电压不低于预充电阈值3.0V,则不存在预充电过程.总的来说,在恒流充电过程前后有一个事前酝酿和运动休整的过程有利于锂电池的长期使用.锂电池充电管理IC分类及应用电池充电管理IC分类:依照充电电路结构可以分为:1. 线性降压充电管理IC:主要型号: TP4010,TP4011,TP4012,TP4013,TP4014,TP4015,TP4016. 线性降压部份基本功能类似于LDO的线性降压电路. 最年夜可充电电流设定:一般是通过恒流源外挂电阻的方式来设定, 而且一般是内部集胜利率器件. 主要应用领域:MP3,MP4,GPS,PMP,PDP2. 开关降压充电管理IC:主要型号:TP8056,TP8052. 开关降压电路的基本功能与BUCK降压电路一样. 也分为同步降压和非同步降压. 最年夜可充电电流设定:一般通过串连在充电回路中的电阻取样电压降来决定. 主要应用领域:较年夜容量备用电池,NOTEBOOK电池,各类锂电池包锂电池充电IC典范器件TP4012A特性输入电压:4.5V~7V,恒流恒压充电,无外围无器件. 内置MOS管,线性充电用于单节锂电池充电,稳定充电电流可达800mA.外围电路电路极其简单(如下图),仅需一电阻即可调节输出电流.TDFN-10极小封装.TP8052特性4.5V~6V输入电压范围充电电流可达1.4A,PWM同步降压式开关充电,不发热用于单节锂电池充电,恒流恒压充电. 外围电路简单(如下图)TDFN-10极小封装.TP8056特性最年夜输入电压20V3A年夜电流开关式恒流恒压充电IC用于单节或者双节锂电池充电效率高达88% 极小SOP-8封装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各种锂电池充电电路设计

各种锂电池充电电路设计

六、简易充电电路:现在有不少商家出售不带充电板的单节锂电池。

其性能优越,价格低廉,可用于自制产品及锂电池组的维修代换,因而深受广大电子爱好者喜爱。

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照图二制作一块充电板。

其原理是:采用恒定电压给电池充电,确保不会过充。

输入直流电压高于所充电池电压3伏即可。

R1、Q1、W1、TL431组成精密可调稳压电路,Q2、W2、R2构成可调恒流电路,Q3、R3、R4、R5、LED为充电指示电路。

随着被充电池电压的上升,充电电流将逐渐减小,待电池充满后R4上的压降将降低,从而使Q3截止, LED将熄灭,为保证电池能够充足,请在指示灯熄灭后继续充1—2小时。

使用时请给Q2、Q3装上合适的散热器。

本电路的优点是:制作简单,元器件易购,充电安全,显示直观,并且不会损坏电池.通过改变W1可以对多节串联锂电池充电,改变W2可以对充电电流进行大范围调节。

缺点是:无过放电控制电路。

图三是该充电板的印制板图(从元件面看的透视图)。

概述PT6102 是一款高度集成的单节锂离子电池充电器,较少的外部元件数目使得它非常适合于便携式应用。

内部集成功率管,不需要外部检测电阻和防倒灌二极管。

充电电流通过外部电阻进行设置,充电结束电压固定在4.2V。

热反馈可以自动调节充电电流,可以在大功率或高环境温度下对芯片加以保护PT6102 分三个阶段对电流进行充电:当电池电压低于2.9V 时是涓流充电,当电池电压大于2.9V 时是恒流充电,并且涓流充电电流是恒流充电电流的1/10,当电池电压到4.2V 时进行恒压充电,在恒压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逐渐减少,当减少到恒流充电电流的1/10 时,结束充电过程。

特点可以用 USB 端口直接对单节电池进行充电.充电电流最大可以到 800mA不需要外部功率管,检测电阻和防倒灌二极管涓流、恒流、恒压三阶段,并有热调节功能,可以在无过热的情况下最大化充电电流精度达±1%的4.2V 充电电压SOT23-5 和ESOP8 封装TP4057简介:TP4057是上海霖叶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单节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输入电压为4V ~ 9V,典型值为5V,可改变TP4057的6脚电阻来控制充电电流,计算公式为RPROG =1000/IBAT(当IBAT <300毫安时)、RPROG =1300/IBAT -1000(当IBAT>300毫安时),调节范围100 ~ 500毫安,截止充电电压4.2V,外围简单,无须外接开关管,具有充电指示和充满指示、防电池反接、电源欠压保护等功能。

锂电池充放电电路

锂电池充放电电路

锂电池充放电电路锂电池充放电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池充放电电路,它主要是为了利用锂电池存储能量而设计的。

锂电池充放电电路可以将外部的电能转换成为内部的电能,从而实现对锂电池的充放电。

首先,锂电池充放电电路的结构主要包括四部分:电源管理(PMU)、锂电池充电管理器(CMC)、电池充电控制器(BCC)和锂电池充放电控制器(BDC)。

其中,PMU主要用来检测外部电源的参数,如电压、频率等,并把相应的信号发送给CMC。

CMC负责监测电池的电压和温度,根据外部电源的参数及电池的电压和温度,控制BCC和BDC进行充放电操作。

BCC根据电池的电压和温度,控制电池的充电过程,以便获得最佳的充电效果。

BDC也根据电池的电压和温度,控制电池的放电过程,以便获得最佳的放电效果。

其次,锂电池充放电电路的功能主要是实现对锂电池的充放电,即使用外部电源向锂电池充电,然后从锂电池中放电。

在充电过程中,PMU会检测外部电源的参数,并将相应的信号发送给CMC,CMC会根据外部电源的参数及电池的电压和温度,控制BCC,BCC会根据电池的电压和温度,控制电池的充电过程,以便获得最佳的充电效果。

在放电过程中,CMC也会根据外部电源的参数及电池的电压和温度,控制BDC,BDC也会根据电池的电压和温度,控制电池的放电过程,以便获得最佳的放电效果。

此外,锂电池充放电电路还具有安全性方面的优势,以确保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遇到安全隐患。

如果外部电源出现异常,PMU会立即停止充电,以防止电池受到损坏。

此外,CMC也会根据电池的电压和温度,控制BCC和BDC的充放电操作,避免因外部电源异常而导致电池过充电或过放电,从而保障电池的安全性。

最后,锂电池充放电电路能够有效地利用外部电源对锂电池进行充放电,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因此,它已经成为目前常用的电池充放电电路之一。

锂电池充电原理图(Lithium battery charging schematic)

锂电池充电原理图(Lithium battery charging schematic)

锂电池充电原理图(Lithium battery chargingschematic)锂电池充电原理图(Lithium battery charging schematic)This article is contributed by wangguang3060DOC documents may experience poor browsing on the WAP sid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you first select TXT, or download the source file to the local view.The lithium battery overcharge, overdischarge, overcurrent andshort-circuit protection circuit diagram for a typical lithium ion battery protection circuit principle diagram. The protection circuit of two MOSFET (V1, V2) and a IC (N1) and some resistance capacitance elements. IC control is responsible for monitoring the battery voltage and current loop the gate, and control two MOSFET, MOSFET switches in the circuit, a charging circuit and control circuit turn-on and turn off C3 for the delay capacitor, the circuit has overcharge protection, over discharge protection, overcurrent protection andshort-circuit protection function.Lithium battery protection principle: 1, the normal state in the circuit under normal condition of N1 in "CO" and "DO" feet output high voltage, two MOSFET in the conducting state, the battery can be free of charge and discharge, because MOSFET conduction impedance is very small, usually less than 30 ohm. Therefore, the conduction effect of resista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ircuit is very small. The current consumptionof the protection circuit in this condition is usually less than 7 Mu A, A. 2, over charging of lithium ion battery charging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for constant current / voltage, in the initial charge, for the constant current charging, charging voltage with process. Up to 4.2V (accordingto different cathode materials, some battery requirements for constant voltage value of 4.1V), converted to constant voltage charging current until the battery is smaller. In the charging process, if the charger circuit is out of control, the battery voltage exceeds 4.2V to the constant current charging When the battery voltage will continue to rise, when the voltage of the battery is charged to more than 4.3V, the chemical battery will aggravate the adverse reaction, can lead to cell damage or safety problems. With the protection circuit of the battery, when the battery voltage reaches the control detected by IC 4.28V (the value decided by the control of different IC IC different values), the "CO" foot by high voltage into zero voltage, the V2 turned off by conduction, thus cutting off the charging circuit, the charger to recharge the battery to overcharge protection. At this time due to VD2 body diode V2 own existence the battery can be through the diode external load to discharge. In the control of IC to detect the battery voltage of more than 4.28V to send off the V2 signal, and a delay time, the delay time is determined by the C3, usually for a second So, in order to avoid misjudgment caused by interference. 3, over discharge protection of the battery in the external load discharge process, thedischarge process with the voltage will be gradually reduced, when the battery voltage drops to 2.5V, its capacity has been completely discharged, if allow the battery to load and discharge, permanent damage will cause the battery. During the discharge process, when the control IC detects the battery voltage is lower than 2.3V (the value is decided by the control of IC different IC have different values), the "DO" foot by high voltage into zero voltage, the V1 from conducting turn off, and cut fromOff the discharge circuit, the battery cannot be carried on to discharge, over discharge protection function. The body diode VD1 V1 comes with the existence of charger can charge the battery through the diode. Due to the over discharge protec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battery voltage can not be reduced, so the current consumption minimum circuit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at this time, IC will enter a low power state, the protection circuit of power consumption will be less than 0.1A. in the control of IC to detect the battery voltage is lower than the2.3V to send off the V1 signal, there is a delay time, the delay time is determined by the C3, typically 100 milliseconds, to avoid false judgment due to interference. 4, overcurrent protection due to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thium ion battery, battery manufacturer provides the maximum discharge current can not exceed 2C (C= / hour, when the battery capacity) When the battery is over 2C, the discharge of the current will cause permanent damage or safety problemsThe battery in the load on the normal discharge process, the discharge current after 2 MOSFET series, the MOSFET conduction impedance will generate a voltage at the two ends, the voltage value of U=I*RDS*2, RDS single MOSFET conducting impedance control of IC "V-" on foot into the detection of the voltage if, for some reason, resulting in abnormal load, the loop current increases, when the loop current to the U>0.1V (the value decided by the control of IC, different IC have different values at the time), "DO" will feet by high voltage into zero voltage, the V1 from conducting turn off, and from cut off the discharge circuit, the loop current is zero, the function of over-current protection. In the control of IC has been detected to a current off V1 signal, also has a delay time, the delaytime is determined by the C3, usually about 13 milliseconds, inorder to avoid The interference caused by the wrong judgment. In the control process, control the current detection value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control of IC value, but also depends on the MOSFET conduction impedance when MOSFET conduction impedance is large, the control of the same IC, the overcurrent protection is smaller. 5,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in the battery load discharge process, if the large loop current to make U>0.9V (the value decided by the control of IC,different IC have different values), IC control determines the short current, its "DO" will feet quickly from the high voltage into the zero voltage, the V1 turned off by conduction broken, thereby cutting off the discharge circuit to short-circuit protection. The delay time isextremely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usually less than 7 microseconds.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overcurrent protection is similar, only different judgment methods, protection delay time is not the same.One。

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

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

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这就像是锂电池的贴心小管家,默默地守护着锂电池的充电过程,让锂电池能够健康地工作,就像我们身边那些默默付出的朋友一样。

咱们先来说说锂电池为啥需要这个充电管理电路呢?锂电池这东西啊,可娇贵了,不像那些皮实的老电池。

它就像是一个特别敏感的小宝贝,充电的时候要是没有好好照顾,那可就容易出问题。

比如说,如果充电的电压太高,那就好比是你给一个小水杯拼命地倒水,水满了还倒,那肯定就会溢出来,锂电池可能就会鼓包,甚至爆炸呢。

这可不得了,就像家里突然出了个大灾祸一样吓人。

再比如说,要是充电电流太大,那就像是一群人一下子冲进一个小房间,不把房间挤坏才怪呢,锂电池内部的结构可能就会被破坏。

所以啊,充电管理电路就像一个严格又细心的门卫,控制着进来的“电量客人”,不让太多也不让太少,电压和电流都得刚刚好。

那这个充电管理电路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它里面有好多聪明的小设计呢。

有一种叫线性充电管理芯片的东西,这个芯片啊,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匠。

它通过调整自身的电阻来控制充电电流,就像老工匠根据材料的特性慢慢打磨一样。

这个芯片在充电过程中,会一点点地把电流调整得稳稳当当的,就像老工匠把东西做得精致又完美。

还有一种开关型充电管理芯片,这就像是一个高效的快递员。

它不是像线性芯片那样慢慢调整,而是快速地把电能以合适的方式传递给锂电池,就像快递员快速又准确地把包裹送到目的地一样。

不管是线性的还是开关型的,它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让锂电池能安全又高效地充满电。

在实际的电路设计里,还有很多小细节得注意呢。

比如说,电路里得有检测电池电压的部分,这就像是给锂电池量体温一样。

只有时刻知道电池的电压情况,才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充电,什么时候该调整充电的速度。

要是没有这个检测的部分,那就像是医生给病人看病却不量体温一样,完全不知道病人的情况,那怎么能行呢?再比如说,充电管理电路还得有保护功能,就像给锂电池穿上了一层防护服。

锂电池过充电-过放-短路保护电路详解

锂电池过充电-过放-短路保护电路详解

该电路主要由锂电池保护专用集成电路DW01,充、放电控制MOSFET1(内含两只N沟道MOSFET)等部分组成,单体锂电池接在B+和B-之间,电池组从P+和P-输出电压。

充电时,充电器输出电压接在P+和P-之间,电流从P+到单体电池的B+和B-,再经过充电控制MOSFET到P-。

在充电过程中,当单体电池的电压超过4.35V时,专用集成电路DW01的OC脚输出信号使充电控制MOSFET关断,锂电池立即停止充电,从而防止锂电池因过充电而损坏。

放电过程中,当单体电池的电压降到2.30V时,DW01的OD脚输出信号使放电控制MOSFET关断,锂电池立即停止放电,从而防止锂电池因过放电而损坏,DW01的CS脚为电流检测脚,输出短路时,充放电控制MOSFET的导通压降剧增,CS脚电压迅速升高,DW01输出信号使充放电控制MOSFET迅速关断,从而实现过电流或短路保护。

二次锂电池的优势是什么?1. 高的能量密度2. 高的工作电压3. 无记忆效应4. 循环寿命长5. 无污染6. 重量轻7. 自放电小锂聚合物电池具有哪些优点?1. 无电池漏液问题,其电池内部不含液态电解液,使用胶态的固体。

2. 可制成薄型电池:以3.6V400mAh的容量,其厚度可薄至0.5mm。

3. 电池可设计成多种形状4. 电池可弯曲变形:高分子电池最大可弯曲900左右5. 可制成单颗高电压:液态电解质的电池仅能以数颗电池串联得到高电压,高分子电池由于本身无液体,可在单颗内做成多层组合来达到高电压。

7. 容量将比同样大小的锂离子电池高出一倍IEC规定锂电池标准循环寿命测试为:电池以0.2C放至3.0V/支后1. 1C恒流恒压充电到4.2V截止电流20mA搁置1小时再以0.2C放电至3.0V(一个循环)反复循环500次后容量应在初容量的60%以上国家标准规定锂电池的标准荷电保持测试为(IEC无相关标准).电池在25摄氏度条件下以0.2C放至3.0/支后,以1C恒流恒压充电到4.2V,截止电流10mA,在温度为20+_5下储存28天后,再以0.2C放电至2.75V计算放电容量什么是二次电池的自放电不同类型电池的自放电率是多少?自放电又称荷电保持能力,它是指在开路状态下,电池储存的电量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保持能力。

锂电池充电电路设计

锂电池充电电路设计

锂电池充电电路设计通常为了提高电池充电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我们会用电源管理芯片来控制电池充电的电压与电流,但是在使用电源管理芯片设计充电电路时,我们往往对充电电路每个时间段的工作状态及电路设计注意事项存在一些困惑。

1、电池充电方式简介理论上为了防止因充电不当而造成电池寿命缩短,我们将电池的充电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涓流充电(低压预充,此状态的电池电压比较低,实际使用时,建议将锂电池欠压保护点提高,避免电池出现过放电现象)、恒流充电、恒压充电以及充电终止。

典型的充电方式是:先检测待充电电池的电压,在电池电压较低情况下,先进行预充电,充电电流为设定的最大充电电流的1/10,当电池电压升到一定值后,进入标准充电过程。

标准充电过程为:以最大充电电流进行恒流充电,电池电压持续稳定上升,当电池电压升到接近设定的最大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此时,充电电流逐渐下降,当电流下降至最大充电电流的1/10时,充电结束。

阶段1:涓流充电——涓流充电用来先对完全放电的电池单元进行预充(恢复性充电)。

在电池电压低于3V左右时采用涓流充电,涓流充电电流是恒流充电电流的十分之一即0.1c(以恒定充电电流为1A举例,则涓流充电电流为100mA)。

阶段2:恒流充电——当电池电压上升到涓流充电阈值以上时,提高充电电流进行恒流充电。

恒流充电的电流在0.2C至 1.0C之间。

电池电压随着恒流充电过程逐步升高,一般单节电池设定的此电压为3.0-4.2V。

阶段3:恒压充电——当电池电压上升到4.2V时,恒流充电结束,开始恒压充电阶段。

电流根据电芯的饱和程度,随着充电过程的继续充电电流由最大值慢慢减少,当减小到0.01C时,认为充电终止。

(C是以电池标称容量对照电流的一种表示方法,如电池是1000mAh 的容量,1C就是充电电流1000mA。

)阶段4:充电终止——有两种典型的充电终止方法:采用最小充电电流判断或采用定时器(或者两者的结合)。

最小电流法监视恒压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并在充电电流减小到0.02C至0.07C范围时终止充电。

锂电池充电电路图

锂电池充电电路图

锂电池充电电路图锂电池充电电路图锂电池是继镍镉、镍氢电池之后,可充电电池家族中的佼佼者.锂离子电池以其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 手机、摄录像机、笔记本电脑、无绳电话、电动工具、遥控或电动玩具、照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

一、锂电池与镍镉、镍氢可充电池: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为石墨晶体,正极通常为二氧化锂。

充电时锂离子由正极向负极运动而嵌入石墨层中。

放电时,锂离子从石墨晶体内负极表面脱离移向正极。

所以,在该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总是以锂离子形态出现,而不是以金属锂的形态出现。

因而这种电池叫做锂离子电池,简称锂电池。

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无污染、单节电压高、自放电率低、电池循环次数多等优点,但价格较贵。

镍镉电池因容量低,自放电严重,且对环境有污染,正逐步被淘汰。

镍氢电池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且不污染环境,但单体电压只有1.2V,因而在使用范围上受到限制。

二、锂电池的特点:1、具有更高的重量能量比、体积能量比;2、电压高,单节锂电池电压为3.6V,等于3只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的串联电压;3、自放电小可长时间存放,这是该电池最突出的优越性;4、无记忆效应。

锂电池不存在镍镉电池的所谓记忆效应,所以锂电池充电前无需放电;5、寿命长。

正常工作条件下,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远大于500次;6、可以快速充电。

锂电池通常可以采用0.5~1倍容量的电流充电,使充电时间缩短至1~2小时;7、可以随意并联使用;8、由于电池中不含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无污染,是当代最先进的绿色电池;9、成本高。

与其它可充电池相比,锂电池价格较贵。

三、锂电池的内部结构:锂电池通常有两种外型:圆柱型和长方型。

电池内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用一种非常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

正极包括由锂和二氧化钴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及由铝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

负极由片状碳材料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和铜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组成。

电池内充有有机电解质溶液。

锂电池充电电路图

锂电池充电电路图

锂电池充电电路图2009-03-08 18:26锂电池是继镍镉、镍氢电池之后,可充电电池家族中的佼佼者.锂离子电池以其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 手机、摄录像机、笔记本电脑、无绳电话、电动工具、遥控或电动玩具、照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

一、锂电池与镍镉、镍氢可充电池: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为石墨晶体,正极通常为二氧化锂。

充电时锂离子由正极向负极运动而嵌入石墨层中。

放电时,锂离子从石墨晶体内负极表面脱离移向正极。

所以,在该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总是以锂离子形态出现,而不是以金属锂的形态出现。

因而这种电池叫做锂离子电池,简称锂电池。

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无污染、单节电压高、自放电率低、电池循环次数多等优点,但价格较贵。

镍镉电池因容量低,自放电严重,且对环境有污染,正逐步被淘汰。

镍氢电池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且不污染环境,但单体电压只有1.2V,因而在使用范围上受到限制。

二、锂电池的特点:1、具有更高的重量能量比、体积能量比;2、电压高,单节锂电池电压为3.6V,等于3只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的串联电压;3、自放电小可长时间存放,这是该电池最突出的优越性;4、无记忆效应。

锂电池不存在镍镉电池的所谓记忆效应,所以锂电池充电前无需放电;5、寿命长。

正常工作条件下,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远大于500次;6、可以快速充电。

锂电池通常可以采用0.5~1倍容量的电流充电,使充电时间缩短至1~2小时;7、可以随意并联使用;8、由于电池中不含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无污染,是当代最先进的绿色电池;9、成本高。

与其它可充电池相比,锂电池价格较贵。

三、锂电池的内部结构:锂电池通常有两种外型:圆柱型和长方型。

电池内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用一种非常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

正极包括由锂和二氧化钴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及由铝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

负极由片状碳材料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和铜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组成。

锂离子可充电电池保护电路图.doc

锂离子可充电电池保护电路图.doc

锂离子可充电电池保护电路图锂离子可充电电池保护电路工作原理:此保护回路由两个MOSFET 和一个控制IC 外加一些阻容元件构成。

控制IC负责监测电池电压,并控制两个MOSFET 的栅极,MOSFET 在电路中起开关作用,分别控制着充电回路与放电回路的导通与关断,fuse 为熔断器起二级保护,C2为延时电容,该电路具有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过电流保护与短路保护等功能。

一、正常工作状态在正常充、放电时,电路中控制IC 的C0 与D0 脚高电平,V1、V2 都导通。

充电电流从input+流入,经熔断器向电池充电,经V1、V2 后由input-流出。

正常放电时,电流经input-及V2、V1 流向电池负极,其电流方向与充电电流方向相反。

由于V1、V2 的导通电阻Rds(ON)极小,此状态下的消耗电流为uA 级因此损耗很小。

二、过充电保护电池在被充电初期为恒流充电,随着充电时间的延长,电池电压亦会上升,在此过程中当IC 检测到电池电压达到过充电检测电压(该数值由控制IC 决定)时,则C0 脚由高电压转为低电压,使控制充电的MOSFET 栅极为关断状态,即V2 由导通转为关断从而切断充电回路,使充电器无法对电池进行充电起到保护作用。

过充电检测对应于脉冲充电及由于噪声而产生的误动作,需要设定延迟时间,延迟时间由C2 决定,一般设为1 秒左右。

三、过放电保护过放电保护是在电池电压变低时停止对负载放电。

当电池对负载放电时,其电压亦随放电过程而逐渐降低,当电池电压降至过放检测电压以下时,其容量已经完全放光,如果电池继续放电,则会造成电池的永久性损坏。

所以当控制IC 检测到电池电压低于过放点检测电压时,其D0 脚由高电压转为低电压,使V1 由导通转为关断从而切断放电回路,则电池无法继续放电起到保护作用。

由于在过放检测电压以下时电池电压不能再降低,因此必须要求控制IC 消耗电流极小。

过放电检测对应于脉冲充电及由于噪声而产生的误动作,需要设定的延迟时间一般为100 毫秒左右。

锂电池充电电路图

锂电池充电电路图

锂电池充电电路图2009-03-08 18:26锂电池是继镍镉、镍氢电池之后,可充电电池家族中的佼佼者.锂离子电池以其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 手机、摄录像机、笔记本电脑、无绳电话、电动工具、遥控或电动玩具、照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

一、锂电池与镍镉、镍氢可充电池: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为石墨晶体,正极通常为二氧化锂。

充电时锂离子由正极向负极运动而嵌入石墨层中。

放电时,锂离子从石墨晶体内负极表面脱离移向正极。

所以,在该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总是以锂离子形态出现,而不是以金属锂的形态出现。

因而这种电池叫做锂离子电池,简称锂电池。

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无污染、单节电压高、自放电率低、电池循环次数多等优点,但价格较贵。

镍镉电池因容量低,自放电严重,且对环境有污染,正逐步被淘汰。

镍氢电池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且不污染环境,但单体电压只有1.2V,因而在使用范围上受到限制。

二、锂电池的特点:1、具有更高的重量能量比、体积能量比;2、电压高,单节锂电池电压为3.6V,等于3只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的串联电压;3、自放电小可长时间存放,这是该电池最突出的优越性;4、无记忆效应。

锂电池不存在镍镉电池的所谓记忆效应,所以锂电池充电前无需放电;5、寿命长。

正常工作条件下,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远大于500次;6、可以快速充电。

锂电池通常可以采用0.5~1倍容量的电流充电,使充电时间缩短至1~2小时;7、可以随意并联使用;8、由于电池中不含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无污染,是当代最先进的绿色电池;9、成本高。

与其它可充电池相比,锂电池价格较贵。

三、锂电池的内部结构:锂电池通常有两种外型:圆柱型和长方型。

电池内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用一种非常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

正极包括由锂和二氧化钴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及由铝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

负极由片状碳材料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和铜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组成。

单节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IC电路图全集

单节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IC电路图全集

产品特点1,可达500MA 充电电流,SOT23-5,单LED 指示灯,5V 输入线性降压,PW40542,可达1000MA 充电电流,SOP8-EP ,双LED 指示灯,5V 输入线性降压,PW40563,可达600MA 充电电流,SOT23-5,单LED 指示灯,5V 输入线性降压,输入输出短路保护4,可达2.50A 充电电流,SOP8-EP ,双LED 指示灯,5V 输入开关降压,PW40525,可达3.0A 充电电流,SOP8-EP ,双LED 指示灯,5V 输入开关降压,PW40356,可达2.0A 充电电流,SOP8-EP ,单LED 指示灯,5-20V 输入开关降压,PW42037,LDO 稳压芯片(2V-80V ),DC-DC 降压芯片,DC-DC 升压芯片选型表PW4054是一款性能优异的单节锂离子电池恒流/恒压线性充电器。

PW4054适合给USB 电源以及适配器电源供电。

基于特殊的内部MOSFET 架构以及防倒充电路,PW4054不需要外接检测电阻和隔离二极管。

当外部环境温度过高或者在大功率应用时,热反馈可以调节充电电流以降低芯片温度。

充电电压固定在 4.2V ,而充电电流则可以通过一个电阻器进行外部设置。

当充电电流在达到M A X 终浮充电压之后降至设定值的1/10,芯片将终止充电循环。

当输入电压断开时,PW4054进入睡眠状态,电池漏电流将降到1uA 以下。

PW4054还可以被设置于停机模式,此时芯片静态电流降至25uA 。

PW4054还包括其他特性:欠压锁定,自动再充电和充电状态标志⚫可编程充电电流500mA ⚫无需外接MOSFET ,检测电阻以及隔离二极管⚫恒定电流/恒定电压并具有可在无过热危险的情况下实现充电速率M A X 大化的热调节功能。

⚫精度达到±1%的4.2V 预充电电压⚫用于电池电量检测的充电电流监控器输出⚫自动再充电⚫充电状态输出显示⚫C/10充电终止⚫待机模式下的静态电流为25uA ⚫ 2.9V 涓流充电⚫软启动限制浪涌电流PW4065 是一款完整的单节锂电池充电器,带电池正负极反接保护、 输入电源正负极反接保 护的芯片,兼容大小 3mA-600mA 充电电流。

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CN3052A

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CN3052A

高性能的线性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CN3052A/CN3052B/CN3056的应用CN3052A/CN3052B/CN3056是高性能的线性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

这些器件内部集成有功率管,不需要外部的电流检测电阻和阻流二极管,只需要极少的外围元器件,并且符合USB总线技术规范,可以通过USB端口为锂电池充电,因此非常适用于各种充电器及MP4播放器、蓝牙耳机、数码相机等便携式产品。

图1是一个典型的应用电路图。

图1:CN3052A/CN3052B/CN3056的典型应用电路图CN3052A/CN3052B/CN3056的工作流程图2是CN3052A/CN3052B/CN3056的充电过程示意图。

当输入电压大于电源低电压检测阈值和芯片使能输入端接高电平时,CN3052A/CN3052B/CN3056开始对电池充电,CHRG管脚输出低电平,表示充电正在进行。

如果电池电压低于3V,充电器用小电流对电池进行预充电。

当电池电压超过3V时,充电器采用恒流模式对电池充电,充电电流由ISET管脚和GND之间的电阻RISET<确定。

当电池电压接近电池端调制电压4.2V时,充电电流逐渐减小,CN3052A/CN3052B/CN3056进入恒压充电模式。

图2:CN3052A/CN3052B/CN3056充电过程示意图当充电电流减小到充电结束阈值时,CHRG端输出高阻态,表示充电周期结束,充电结束阈值是恒流充电电流的10%。

如果要开始新的充电周期,只要将输入电压断电,然后再上电就可以了,或者将CE管脚的电压暂时拉到0V,再恢复到高电平。

当电池电压降到再充电阈值以下时,自动开始新的充电周期。

当输入电压低于电池电压时,充电器进入低功耗的睡眠模式,电池端消耗的电流小于3uA,从而增加了待机时间。

如果将使能输入端CE接低电平,充电器被关断。

CN3052A/CN3052B/CN3056的主要功能介绍电源低电压检测(UVLO) CN3052A/CN3052B/CN3056内部有电源电压检测电路,当电源电压低于电源电压过低阈值(典型值4.03V)时,芯片处于关断状态,充电也被禁止。

(完整版)锂电池充电电路详解

(完整版)锂电池充电电路详解

锂电池充电电路图锂电池是继镍镉、镍氢电池之后,可充电电池家族中的佼佼者.锂离子电池以其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 手机、摄录像机、笔记本电脑、无绳电话、电动工具、遥控或电动玩具、照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

一、锂电池与镍镉、镍氢可充电池: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为石墨晶体,正极通常为二氧化锂。

充电时锂离子由正极向负极运动而嵌入石墨层中。

放电时,锂离子从石墨晶体内负极表面脱离移向正极。

所以,在该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总是以锂离子形态出现,而不是以金属锂的形态出现。

因而这种电池叫做锂离子电池,简称锂电池。

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无污染、单节电压高、自放电率低、电池循环次数多等优点,但价格较贵。

镍镉电池因容量低,自放电严重,且对环境有污染,正逐步被淘汰。

镍氢电池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且不污染环境,但单体电压只有1.2V,因而在使用范围上受到限制。

二、锂电池的特点:1、具有更高的重量能量比、体积能量比;2、电压高,单节锂电池电压为3.6V,等于3只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的串联电压;3、自放电小可长时间存放,这是该电池最突出的优越性;4、无记忆效应。

锂电池不存在镍镉电池的所谓记忆效应,所以锂电池充电前无需放电;5、寿命长。

正常工作条件下,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远大于500次;6、可以快速充电。

锂电池通常可以采用0.5~1倍容量的电流充电,使充电时间缩短至1~2小时;7、可以随意并联使用;8、由于电池中不含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无污染,是当代最先进的绿色电池;9、成本高。

与其它可充电池相比,锂电池价格较贵。

三、锂电池的内部结构:锂电池通常有两种外型:圆柱型和长方型。

电池内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用一种非常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

正极包括由锂和二氧化钴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及由铝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

负极由片状碳材料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和铜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组成。

电池内充有有机电解质溶液。

12v锂电池充电器原理图

12v锂电池充电器原理图

12v锂电池充电器原理图
以下是12V锂电池充电器的原理图,其中不包含标题或相同
文字。

[原理图]
在原理图中,可以看到以下组件和连接方式:
1. 交流电源:通过插头连接到电源输出端口。

2. 整流桥: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它由四个二极管组成,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单向电流。

3. 输入滤波电容:用于滤波和稳定输入的直流电压。

4. 控制电路:包括一个开关电源控制器和一些电子元件,用于控制充电器的输出电压和充电电流。

5. 输出滤波电容:用于滤波和稳定输出的直流电压。

6. 充电电池:连接到充电器的输出端口,接收来自充电器的直流电压进行充电。

7. 充电状态指示灯:用于指示充电器当前的工作状态。

8. 保护电路:可包括过充保护、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等保护功能。

以上是12V锂电池充电器的简单原理图,它可以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并通过控制电路来稳定输出的电压和电流,以安全有效地充电锂电池。

保护电路也是必要的,以确保充电过程中不会对电池或充电器造成损坏。

锂电池充电电路

锂电池充电电路

离子电池充电要求较高.过充会造成电池报废。

采用图1所示最简充电电路绝无过充之虞。

该电路通过1μF电容将充电电流限制在70mA左右。

将TL431接成4.2V的电压源并联在电池两端。

当电池电压低于4.2V时,TL431截止.电流全部充入电池。

当电池电压升高到接近4.2V时,TL431开始发挥分流作用,当电池电压为4.2V时,电流全部流入TL431。

此时,TL431的功耗为0.3W,不超过最大功耗。

由于充电电流较小.故充电时间较长是其不足之处。

电路中,R2和R3的阻值一定要准确。

可在接入电池前测一下TL431两端是否为4.2V。

本电路同220V交流电之间无变压器隔离,所以应在接好电池后再插人插座,以保证人身安全。

简述:自制一个简单实用的锂电池充电器,改变图中4欧的电阻可以改变充电电流,D1是电源指示,D2是充电指示兼限流。

简单实用的锂电充电器自制一个简单实用的锂电池充电器改变图中4欧的电阻可以改变充电电流,D1是电源指示,D2是充电指示兼限流。

调试时6.8K电阻用一10K微调电阻代换,用数字表监视电池电压到4.2V时,调10K微调电阻到内置充放电控制与保护电路的半导体照明锂电池矿用帽灯发布时间:2007-5-14 14:25:001 概述为了减小体积和重量,近年来矿用帽灯开始采用锂离子电池。

在电池组内加装过充电、过放电和短路保护电路后,不仅保护锂离子电池,而且开灯、关灯甚至外部短路时,都不会产生火花,实现了本质安全工作。

在实际推广应用中,这种新型矿灯暴露出许多较严重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较差,尽管加入了保护电路,但仍出现了电池组燃烧和爆炸的严重事故。

此外,矿灯改用锂离子电池后,原有的充电架不能对锂电池矿灯充电,矿山必须更换充电架,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另外,锂离子电池的价格较高,矿灯用的8Ah锂电池组的价格在90元左右,矿灯的零售价为250多元,为现有铅酸电池矿灯的3~4倍。

因此大量普及这种新型矿灯的难度很大。

锂电池充电电路详解

锂电池充电电路详解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锂电池充电电路图锂电池是继镍镉、镍氢电池之后,可充电电池家族中的佼佼者.锂离子电池以其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 手机、摄录像机、笔记本电脑、无绳电话、电动工具、遥控或电动玩具、照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

一、锂电池与镍镉、镍氢可充电池: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为石墨晶体,正极通常为二氧化锂。

充电时锂离子由正极向负极运动而嵌入石墨层中。

放电时,锂离子从石墨晶体内负极表面脱离移向正极。

所以,在该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总是以锂离子形态出现,而不是以金属锂的形态出现。

因而这种电池叫做锂离子电池,简称锂电池。

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无污染、单节电压高、自放电率低、电池循环次数多等优点,但价格较贵。

镍镉电池因容量低,自放电严重,且对环境有污染,正逐步被淘汰。

镍氢电池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且不污染环境,但单体电压只有1.2V,因而在使用范围上受到限制。

二、锂电池的特点:1、具有更高的重量能量比、体积能量比;2、电压高,单节锂电池电压为3.6V,等于3只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的串联电压;3、自放电小可长时间存放,这是该电池最突出的优越性;4、无记忆效应。

锂电池不存在镍镉电池的所谓记忆效应,所以锂电池充电前无需放电;5、寿命长。

正常工作条件下,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远大于500次;6、可以快速充电。

锂电池通常可以采用0.5~1倍容量的电流充电,使充电时间缩短至1~2小时;7、可以随意并联使用;8、由于电池中不含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无污染,是当代最先进的绿色电池;9、成本高。

与其它可充电池相比,锂电池价格较贵。

三、锂电池的内部结构:锂电池通常有两种外型:圆柱型和长方型。

电池内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用一种非常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

正极包括由锂和二氧化钴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及由铝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锂电池充电电路图2009-03-08 18:26锂电池是继镍镉、镍氢电池之后,可充电电池家族中的佼佼者.锂离子电池以其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 手机、摄录像机、笔记本电脑、无绳电话、电动工具、遥控或电动玩具、照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

一、锂电池与镍镉、镍氢可充电池: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为石墨晶体,正极通常为二氧化锂。

充电时锂离子由正极向负极运动而嵌入石墨层中。

放电时,锂离子从石墨晶体内负极表面脱离移向正极。

所以,在该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总是以锂离子形态出现,而不是以金属锂的形态出现。

因而这种电池叫做锂离子电池,简称锂电池。

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无污染、单节电压高、自放电率低、电池循环次数多等优点,但价格较贵。

镍镉电池因容量低,自放电严重,且对环境有污染,正逐步被淘汰。

镍氢电池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且不污染环境,但单体电压只有1.2V,因而在使用范围上受到限制。

二、锂电池的特点:1、具有更高的重量能量比、体积能量比;2、电压高,单节锂电池电压为3.6V,等于3只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的串联电压;3、自放电小可长时间存放,这是该电池最突出的优越性;4、无记忆效应。

锂电池不存在镍镉电池的所谓记忆效应,所以锂电池充电前无需放电;5、寿命长。

正常工作条件下,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远大于500次;6、可以快速充电。

锂电池通常可以采用0.5~1倍容量的电流充电,使充电时间缩短至1~2小时;7、可以随意并联使用;8、由于电池中不含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无污染,是当代最先进的绿色电池;9、成本高。

与其它可充电池相比,锂电池价格较贵。

三、锂电池的内部结构:锂电池通常有两种外型:圆柱型和长方型。

电池内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用一种非常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

正极包括由锂和二氧化钴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及由铝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

负极由片状碳材料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和铜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组成。

电池内充有有机电解质溶液。

另外还装有安全阀和PTC元件,以便电池在不正常状态及输出短路时保护电池不受损坏。

单节锂电池的电压为3.6V,容量也不可能无限大,因此,常常将单节锂电池进行串、并联处理,以满足不同场合的要求。

四、锂电池的充放电要求;1、锂电池的充电:根据锂电池的结构特性,最高充电终止电压应为4.2V,不能过充,否则会因正极的锂离子拿走太多,而使电池报废。

其充放电要求较高,可采用专用的恒流、恒压充电器进行充电。

通常恒流充电至4.2V/节后转入恒压充电,当恒压充电电流降至100mA以内时,应停止充电。

充电电流(mA)=0.1~1.5倍电池容量(如1350mAh的电池,其充电电流可控制在135~2025mA之间)。

常规充电电流可选择在0.5倍电池容量左右,充电时间约为2~3小时。

2、锂电池的放电:因锂电池的内部结构所致,放电时锂离子不能全部移向正极,必须保留一部分锂离子在负极,以保证在下次充电时锂离子能够畅通地嵌入通道。

否则,电池寿命就相应缩短。

为了保证石墨层中放电后留有部分锂离子,就要严格限制放电终止最低电压,也就是说锂电池不能过放电。

放电终止电压通常为3.0V/节,最低不能低于2.5V/节。

电池放电时间长短与电池容量、放电电流大小有关。

电池放电时间(小时)=电池容量/放电电流。

锂电池放电电流(mA)不应超过电池容量的3倍。

(如1000mAH电池,则放电电流应严格控制在3A以内)否则会使电池损坏。

目前市场上所售锂电池组内部均封有配套的充放电保护板。

只要控制好外部的充放电电流即可。

五、锂电池的保护电路:两节锂电池的充放电保护电路如图一所示。

由两个场效应管和专用保护集成块S--8232组成,过充电控制管FET2和过放电控制管FET1串联于电路,由保护IC 监视电池电压并进行控制,当电池电压上升至4.2V时,过充电保护管FET1截止,停止充电。

为防止误动作,一般在外电路加有延时电容。

当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下,电池电压降至2.55V时,过放电控制管FET1截止,停止向负载供电。

过电流保护是在当负载上有较大电流流过时,控制FET1使其截止,停止向负载放电,目的是为了保护电池和场效应管。

过电流检测是利用场效应管的导通电阻作为检测电阻,监视它的电压降,当电压降超过设定值时就停止放电。

在电路中一般还加有延时电路,以区分浪涌电流和短路电流。

该电路功能完善,性能可靠,但专业性强,且专用集成块不易购买,业余爱好者不易仿制。

六、简易充电电路:现在有不少商家出售不带充电板的单节锂电池。

其性能优越,价格低廉,可用于自制产品及锂电池组的维修代换,因而深受广大电子爱好者喜爱。

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照图二制作一块充电板。

其原理是:采用恒定电压给电池充电,确保不会过充。

输入直流电压高于所充电池电压3伏即可。

R1、Q1、W1、TL431组成精密可调稳压电路,Q2、W2、R2构成可调恒流电路,Q3、R3、R4、R5、LED为充电指示电路。

随着被充电池电压的上升,充电电流将逐渐减小,待电池充满后R4上的压降将降低,从而使Q3截止, LED将熄灭,为保证电池能够充足,请在指示灯熄灭后继续充1—2小时。

使用时请给Q2、Q3装上合适的散热器。

本电路的优点是:制作简单,元器件易购,充电安全,显示直观,并且不会损坏电池.通过改变W1可以对多节串联锂电池充电,改变W2可以对充电电流进行大范围调节。

缺点是:无过放电控制电路。

图三是该充电板的印制板图(从元件面看的透视图)。

七、单节锂电池的应用举例1、作电池组维修代换品有许多电池组:如笔记本电脑上用的那种,经维修发现,此电池组损坏时仅是个别电池有问题。

可以选用合适的单节锂电池进行更换。

2、制作高亮微型电筒笔者曾用单节3.6V1.6AH锂电池配合一个白色超高亮度发光管做成一只微型电筒,使用方便,小巧美观。

而且由于电池容量大,平均每晚使用半小时,至今已用两个多月仍无需充电。

电路如图四所示。

3、代替3V电源由于单节锂电池电压为3.6V。

因此仅需一节锂电池便可代替两节普通电池,给收音机、随身听、照相机等小家电产品供电,不仅重量轻,而且连续使用时间长。

八、锂电池的保存:锂电池需充足电后保存。

在20℃下可储存半年以上,可见锂电池适宜在低温下保存。

曾有人建议将充电电池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的确是个好注意。

九、使用注意事项:锂电池绝对不可解体、钻孔、穿刺、锯割、加压、加热,否则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没有充电保护板的锂电池不可短路,不可供小孩玩耍。

不能靠近易燃物品、化学物品。

报废的锂电池要妥善处理。

四、锂电池的充放电要求;1、锂电池的充电:根据锂电池的结构特性,最高充电终止电压应为4.2V,不能过充,否则会因正极的锂离子拿走太多,而使电池报废。

其充放电要求较高,可采用专用的恒流、恒压充电器进行充电。

通常恒流充电至4.2V/节后转入恒压充电,当恒压充电电流降至100mA以内时,应停止充电。

充电电流(mA)=0.1~1.5倍电池容量(如1350mAh的电池,其充电电流可控制在135~2025mA之间)。

常规充电电流可选择在0.5倍电池容量左右,充电时间约为2~3小时。

2、锂电池的放电:因锂电池的内部结构所致,放电时锂离子不能全部移向正极,必须保留一部分锂离子在负极,以保证在下次充电时锂离子能够畅通地嵌入通道。

否则,电池寿命就相应缩短。

为了保证石墨层中放电后留有部分锂离子,就要严格限制放电终止最低电压,也就是说锂电池不能过放电。

放电终止电压通常为3.0V/节,最低不能低于2.5V/节。

电池放电时间长短与电池容量、放电电流大小有关。

电池放电时间(小时)=电池容量/放电电流。

锂电池放电电流(mA)不应超过电池容量的3倍。

(如1000mAH电池,则放电电流应严格控制在3A以内)否则会使电池损坏。

目前市场上所售锂电池组内部均封有配套的充放电保护板。

只要控制好外部的充放电电流即可。

该充电器系深圳超力通电子有限公司制造,包装盒有以下说明:执行国家标准号:GB4943—2001性能:输入:220V,50Hz/60Hz 50mA 输出:DC4.2V 220mA±80mA特点:1、适用于对250—3000mAH容量手机锂离子3.6V(Li-ion)电池充电。

2、开关电源设计,适应交流电压宽150—265V供电。

3、采用微电脑芯片对整个充电过程进行准确检测和控制。

4、充电安全、可靠、充电饱和自动关机。

5、外形美观、轻巧、携带方便、操作简实用,可对绝大多数手机锂离子电池3.6V(Li-ion)电池充电。

打开包装盒,充电器外形如图。

出于好奇,笔者打开了该充电器。

其做工仔细,元件排列整齐,各元件都标有编号及大小数值,交流输入及直流输出也做了标注,并标有“CLT—688”、“2004.11.18”的字样。

印制板做的也很美观。

如图。

笔者根据实物画出了电路图,如下图(请点击图片查看放大后的电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如下:该电路很简洁,采用了一块软封装的集成块并标有AE3102字样,通过对其8个引脚分析,是集成了两个运放。

开关电源部分采用抑制振荡型开关电源,它的简单工作原理是把220V交流电整流滤波成峰值电压300V左右的三角波(滤波电容C1不用),利用稳压器组成电平开关,控制开关管Q1的振荡与停止。

此开关电源初级电流很小,Q1的C极反峰电压也较低,因此可以使用Vceo大于300V的TO-92封装的小型开关管,以缩小体积降低成本。

开关电源部分:Q1和开关变压器组成间歇振荡器。

充电器加电后,220V市电经D1半波整流后在Q1的C极上形成一个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经过变压器初级加到Q1的C极,同时该电压还经启动电阻R2为Q1的B极提供一个偏置电压。

由于正反馈作用,Q1的I C迅速上升而饱和,在Q1进入饱和期间,开关变压器次级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压使D2导通,向负载输出一个约9V左右的直流电压。

开关变压器的反馈绕组产生的感应脉冲经D3整流、C2滤波后产生一个与振荡脉冲个数呈正比的直流电压。

此电压若超过稳压管Z1的稳压值,Z1便导通,此负极性整流电压便加在Q1的B极,使其迅速截止。

Q1的截止时间与其输出电压呈反比。

Z1的导通/截止直接受电网电压和负载的影响:电网电压越低或负载电流越大,Z1的导通时间越短,Q1的导通时间越长,反之,电网电压越高或负载电流越小,D3的整流电压越高,Z1的导通时间越长,Q1的导通时间越短。

充电部分:手机电池残留电压(约3V)经R17、R15分压后,(1.3V)加至IC(AE3102)③脚,手机电池残留电压同时经R16点亮LED1,经LED1稳压后的电压(1.8V)加至IC②脚,此电压低于IC③脚电压,IC①脚输出低电平。

此低电平使Q2导通,进行充电。

R8的作用是使LED1的稳压值更稳定,LED1同时作电源指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