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1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478fc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7.png)
14
疟疾的临床症状
脑型
最常见。其特点:①常在一般寒热发作2~5天后出现,少数 突然晕倒起病;②剧烈头痛,恶心呕吐;③意识障碍,可烦躁不安, 进而嗜睡,昏迷;④抽搐,半数患者可发生,儿童更多;⑤如治疗 不及时,发展成脑水肿,致呼吸、循环或肾功衰竭 。
肺型
通常出现于恶性疟病程第五天左右,表现为急性肺水肿而致 急性呼吸衰竭,并可出现昏迷,抽搐和尿毒症等表现。
10
疟疾的临床症状
一、典型疟疾
间日疟
常有头痛、乏力、肢体疼痛、怕冷、厌食、 恶心等。初次发作时,可有数日不规则的发热, 随后呈典型的间歇发作。发作周期为48小时。典 型发作可分为三期:寒颤期、高热期、大汗期。 发作2-3次后,脾脏可出现轻度肿大,质软,有 轻度压痛。反复频繁发作后,脾脏肿大明显, 质硬,压痛较重。
4
5
疟疾的流行病学
一、疟疾的病原学 疟疾的致病源是疟原虫,这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属于细胞内
寄生虫,它们以疟蚊(蚊子的其中一个属,疟蚊属的部分种类) 作为传病媒介,通过雌蚊叮咬吸血来传播病原体。 只有四种疟原虫能够感染人类,这包括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卵形疟原虫 (Plasmodium ovale)及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其中恶 性疟原虫是非洲流行疟疾的主要病原体,亦是造成患者死亡率最 高的疟原虫。 中国以间日疟与恶性疟最为常见,三日疟少见,卵形疟极少发生。 恶性疟主要发生在西南与海南。间日疟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
疟疾的流行面极广。从全球论,疟疾流行的态势非常 严重,且正在恶化。每年,疟疾引起的临床病例约有3 -5亿,有100万以上的人死于疟疾。它威胁着约占世 界人口40%的23亿人民,逐渐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影响 家庭的安宁,加大了儿童生存的危险。
疟疾的临床症状
脑型
最常见。其特点:①常在一般寒热发作2~5天后出现,少数 突然晕倒起病;②剧烈头痛,恶心呕吐;③意识障碍,可烦躁不安, 进而嗜睡,昏迷;④抽搐,半数患者可发生,儿童更多;⑤如治疗 不及时,发展成脑水肿,致呼吸、循环或肾功衰竭 。
肺型
通常出现于恶性疟病程第五天左右,表现为急性肺水肿而致 急性呼吸衰竭,并可出现昏迷,抽搐和尿毒症等表现。
10
疟疾的临床症状
一、典型疟疾
间日疟
常有头痛、乏力、肢体疼痛、怕冷、厌食、 恶心等。初次发作时,可有数日不规则的发热, 随后呈典型的间歇发作。发作周期为48小时。典 型发作可分为三期:寒颤期、高热期、大汗期。 发作2-3次后,脾脏可出现轻度肿大,质软,有 轻度压痛。反复频繁发作后,脾脏肿大明显, 质硬,压痛较重。
4
5
疟疾的流行病学
一、疟疾的病原学 疟疾的致病源是疟原虫,这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属于细胞内
寄生虫,它们以疟蚊(蚊子的其中一个属,疟蚊属的部分种类) 作为传病媒介,通过雌蚊叮咬吸血来传播病原体。 只有四种疟原虫能够感染人类,这包括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卵形疟原虫 (Plasmodium ovale)及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其中恶 性疟原虫是非洲流行疟疾的主要病原体,亦是造成患者死亡率最 高的疟原虫。 中国以间日疟与恶性疟最为常见,三日疟少见,卵形疟极少发生。 恶性疟主要发生在西南与海南。间日疟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
疟疾的流行面极广。从全球论,疟疾流行的态势非常 严重,且正在恶化。每年,疟疾引起的临床病例约有3 -5亿,有100万以上的人死于疟疾。它威胁着约占世 界人口40%的23亿人民,逐渐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影响 家庭的安宁,加大了儿童生存的危险。
疟疾护理PPT课件
![疟疾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9afe2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4.png)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06
贫血:由于红细胞破 坏,导致贫血症状
疟疾的诊断
诊断方法
临床症状:发热、寒战、 头痛、肌肉酸痛等
血液检查:血常规、疟 原虫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等
免疫学检查:抗体检测 等
综合诊断:结合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疫苗接种:接种疟疾疫 苗,提高免疫力
疫苗接种
D
接种效果:预防疟疾感染,降低发病率
C
接种方法: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
B
接种时间:根据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
A
疫苗种类: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等
健康教育
疟疾的传播途径: 蚊虫叮咬、血液 传播等
预防措施:使用 蚊帐、驱蚊剂、 保持环境卫生等
疫苗接种:接种 疟疾疫苗,提高 免疫力
疟疾的治疗
治疗原则
01
合理用药:根据病 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避免滥用药物
02
03
预防复发:治疗结 束后,注意预防复
发,定期复查
04
早期诊断:及时发 现并确诊疟疾,尽
早开始治疗
联合用药:根据病 情和药物特性,采
用联合用药方案
常用药物
01
青蒿素类药物: 如青蒿琥酯、蒿 甲醚等,具有较
强的抗疟作用
02
01
蚊媒传播:疟疾通过 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
02
血液传播:通过输血、 器官移植等方式传播
03
母婴传播:孕妇感染疟 疾,可能导致胎儿感染
04
性传播:通过性行为 传播疟疾
疟疾的症状
01
发热:体温波动较大, 通常在37
02
寒战:体温骤降,伴 有寒战、颤抖等症状
疟疾课件ppt
![疟疾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e1cd4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9.png)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 对全球疟疾挑战,推动科研成
果的共享和应用。
THANK YOU
预防性药物
药物种类
预防性药物主要包括氯喹、甲氟喹、磺胺多辛等。这些药物可以在疟疾流行区 服用,以降低感染风险。
使用方法
预防性药物需要在出发前咨询医生,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一般需要在出发前 一周开始服用,持续到离开疟疾流行区后一段时间。
个人防护措施
穿着防护服
前往疟疾流行区的人群可以穿着长袖长裤,减少暴露部位,降低被蚊子叮咬的风 险。
使用驱蚊剂
使用驱蚊剂可以有效防止蚊子叮咬,可以使用驱蚊喷雾、驱蚊液等产品。在使用 驱蚊剂时,需要将其涂抹在暴露部位,并定期补涂。
03
疟疾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发热、寒战、头 痛、呕吐等症状,结合流 行病学资料进行初步诊断 。
实验室检查
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或骨 髓进行涂片检查,寻找疟 原虫,是确诊疟疾的可靠 方法。
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预防、治疗、监测和评估等 。
目标
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疾病负担,最终实现 消除疟疾。
重点措施
加强疫苗研发、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加强国际 合作等。
国际合作与援助
国际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基金、美国总统疟疾倡议等。
国际援助
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和物资保障,推动全球疟疾控制工作。
国际合作
蚊子在水中繁殖,因此清除蚊子滋生 地可以有效降低蚊子数量。定期清理 家中的水缸、水盆、废弃轮胎等可能 积水的地方,以减少蚊子的繁殖。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目前全球已经有多个疟疾疫苗上市,如RTS,S/AS01E疫苗等 。这些疫苗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但并不能完全避免感染。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 对全球疟疾挑战,推动科研成
果的共享和应用。
THANK YOU
预防性药物
药物种类
预防性药物主要包括氯喹、甲氟喹、磺胺多辛等。这些药物可以在疟疾流行区 服用,以降低感染风险。
使用方法
预防性药物需要在出发前咨询医生,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一般需要在出发前 一周开始服用,持续到离开疟疾流行区后一段时间。
个人防护措施
穿着防护服
前往疟疾流行区的人群可以穿着长袖长裤,减少暴露部位,降低被蚊子叮咬的风 险。
使用驱蚊剂
使用驱蚊剂可以有效防止蚊子叮咬,可以使用驱蚊喷雾、驱蚊液等产品。在使用 驱蚊剂时,需要将其涂抹在暴露部位,并定期补涂。
03
疟疾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发热、寒战、头 痛、呕吐等症状,结合流 行病学资料进行初步诊断 。
实验室检查
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或骨 髓进行涂片检查,寻找疟 原虫,是确诊疟疾的可靠 方法。
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预防、治疗、监测和评估等 。
目标
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疾病负担,最终实现 消除疟疾。
重点措施
加强疫苗研发、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加强国际 合作等。
国际合作与援助
国际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基金、美国总统疟疾倡议等。
国际援助
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和物资保障,推动全球疟疾控制工作。
国际合作
蚊子在水中繁殖,因此清除蚊子滋生 地可以有效降低蚊子数量。定期清理 家中的水缸、水盆、废弃轮胎等可能 积水的地方,以减少蚊子的繁殖。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目前全球已经有多个疟疾疫苗上市,如RTS,S/AS01E疫苗等 。这些疫苗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但并不能完全避免感染。
《疟疾》ppt课件
![《疟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385f3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d.png)
临床表现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 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 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 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 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 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 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 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
实验室检查
全球基金(Global Fund)的作用
筹集和分配资金,支持疟疾高发国家的防控项目。
面临的挑战
资金不足、疫苗研发进展缓慢、气候变化对蚊虫分布的影响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全球卫生水平的提高和疫苗研发的进展,未来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望进 一步下降。
挑战应对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筹集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大疫苗研发力度,推动疫苗早日 上市使用;加强蚊虫监测和灭蚊工作,减少蚊虫传播的风险。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
来发展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疟疾的病原学、流行病 学和临床表现
疟疾的诊断方法和治疗 原则
疟疾的预防措施和控制 策略
疟疾疫苗的研究进展和 前景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交流环节
01
02
03
04
学员对疟疾的认知和理解加深
学员掌握了疟疾的诊断和治疗 技能
学员对疟疾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和紧迫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传播阻断和消灭传染源途径
消灭蚊虫
通过喷洒杀虫剂、清除积 水等措施,减少蚊虫孳生 地,降低蚊虫密度。
阻断传播途径
在疟疾流行区,加强个人 防护和环境治理,减少人 蚊接触机会,从而阻断疟 疾传播。
治疗患者和带虫者
及时发现并治疗疟疾患者 和带虫者,消除传染源, 防止疫情扩散。
疟疾课件 ppt
![疟疾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da287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d.png)
影像学检查
部分疟疾患者可能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可通过X光、CT等影像 学检查辅助诊断。
治疗原则
及时治疗
一旦确诊疟疾,应尽早开始治疗,以缩短病程和 降低并发症风险。
联合用药
采用多种抗疟药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和降低耐 药性。
全程治疗
确保患者完成整个疗程,以彻底治愈疟疾并预防 复发。
治疗方案
青蒿素类药物治疗
争等。
医疗设施不足
在一些疟疾流行区,医疗设施不 足,导致患者无法得到及时诊断 和治疗,从而加剧了疟疾的传播
。
03 疟疾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发热、寒战、头痛、呕吐等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 可初步诊断疟疾。
实验室检查
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或骨髓样本,进行显微镜检查或抗原检测,可 确诊疟疾。
流行地区
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 也可在温带地区流行。
02 疟疾的流行病学
分布与流行情况
全球分布
疟疾主要分布在非洲、东 南亚、南美洲等热带和亚 热带地区,以及部分欠发 达地区。
季节性流行
疟疾的流行与气温、降雨 量等气候因素密切相关, 通常在雨季和热季高发。
地区性流行
在某些地区,如非洲的某 些国家,疟疾已经成为地 方性流行病,对当地居民 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01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可有效杀死疟原虫。常用的青
蒿素类药物包括青蒿琥酯、蒿甲醚等。
奎宁类药物治疗
02
奎宁是传统的抗疟药,可有效抑制疟原虫的生长和繁殖。但奎
宁类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其他抗疟药
03
如甲氟喹、氯喹等,也可用于治疗疟疾。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
部分疟疾患者可能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可通过X光、CT等影像 学检查辅助诊断。
治疗原则
及时治疗
一旦确诊疟疾,应尽早开始治疗,以缩短病程和 降低并发症风险。
联合用药
采用多种抗疟药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和降低耐 药性。
全程治疗
确保患者完成整个疗程,以彻底治愈疟疾并预防 复发。
治疗方案
青蒿素类药物治疗
争等。
医疗设施不足
在一些疟疾流行区,医疗设施不 足,导致患者无法得到及时诊断 和治疗,从而加剧了疟疾的传播
。
03 疟疾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发热、寒战、头痛、呕吐等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 可初步诊断疟疾。
实验室检查
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或骨髓样本,进行显微镜检查或抗原检测,可 确诊疟疾。
流行地区
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 也可在温带地区流行。
02 疟疾的流行病学
分布与流行情况
全球分布
疟疾主要分布在非洲、东 南亚、南美洲等热带和亚 热带地区,以及部分欠发 达地区。
季节性流行
疟疾的流行与气温、降雨 量等气候因素密切相关, 通常在雨季和热季高发。
地区性流行
在某些地区,如非洲的某 些国家,疟疾已经成为地 方性流行病,对当地居民 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01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可有效杀死疟原虫。常用的青
蒿素类药物包括青蒿琥酯、蒿甲醚等。
奎宁类药物治疗
02
奎宁是传统的抗疟药,可有效抑制疟原虫的生长和繁殖。但奎
宁类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其他抗疟药
03
如甲氟喹、氯喹等,也可用于治疗疟疾。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
疟疾ppt幻灯片课件
![疟疾ppt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455d6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9.png)
目标设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各国应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疟疾消除目标。例如,在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可以设定降 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具体目标;在发病率较低的地区,则可以设定实现零本土病例或零死亡的具体目标。
国际合作验、技术和资源,共同应对全球疟疾挑战
疟疾可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少尿 、无尿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血液透析、 利尿等。
肝损害
神经系统并发症
疟疾患者可出现肝功能异常,严重时可导 致肝衰竭。治疗方法包括保肝、降酶等。
疟疾可引起脑膜炎、脑炎等神经系统并发症 ,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治 疗方法包括抗感染、降颅压等。
康复期评估指标和随访计划制定
确性和及时性。
加强疟疾疫情监测
02
通过定期调查和抽样检测,了解疟疾流行情况和变化趋势,为
制定和调整消除策略提供依据。
完善监测网络
03
建立省、市、县三级疟疾监测网络,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和疾控
中心的协作与沟通,确保监测数据的共享和有效利用。
消除策略制定背景和目标设定
背景分析
全球疟疾疫情依然严峻,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疟疾仍然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制定有效的消 除策略对于控制疟疾传播、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 疟疾挑战,是未来防控疟疾的重要趋 势。
THANKS
感谢观看
诊断疟疾的金标准。
核酸检测
采用PCR等核酸扩增技术检测血液 或其他体液中的疟原虫核酸片段, 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抗体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化学发光 或荧光免疫等技术检测血液中的疟 原虫特异性抗体,有助于疟疾的诊 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各国应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疟疾消除目标。例如,在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可以设定降 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具体目标;在发病率较低的地区,则可以设定实现零本土病例或零死亡的具体目标。
国际合作验、技术和资源,共同应对全球疟疾挑战
疟疾可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少尿 、无尿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血液透析、 利尿等。
肝损害
神经系统并发症
疟疾患者可出现肝功能异常,严重时可导 致肝衰竭。治疗方法包括保肝、降酶等。
疟疾可引起脑膜炎、脑炎等神经系统并发症 ,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治 疗方法包括抗感染、降颅压等。
康复期评估指标和随访计划制定
确性和及时性。
加强疟疾疫情监测
02
通过定期调查和抽样检测,了解疟疾流行情况和变化趋势,为
制定和调整消除策略提供依据。
完善监测网络
03
建立省、市、县三级疟疾监测网络,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和疾控
中心的协作与沟通,确保监测数据的共享和有效利用。
消除策略制定背景和目标设定
背景分析
全球疟疾疫情依然严峻,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疟疾仍然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制定有效的消 除策略对于控制疟疾传播、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 疟疾挑战,是未来防控疟疾的重要趋 势。
THANKS
感谢观看
诊断疟疾的金标准。
核酸检测
采用PCR等核酸扩增技术检测血液 或其他体液中的疟原虫核酸片段, 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抗体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化学发光 或荧光免疫等技术检测血液中的疟 原虫特异性抗体,有助于疟疾的诊 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疟疾的科普知识PPT
![疟疾的科普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6afcc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b.png)
疟疾的预防:使用蚊帐、涂抹 防蚊剂、清除孳生地、定期服 用疟疾预防药物等。
疟疾的治疗:立即就诊、进行 疟疾检测、依据疟疾类型进行 使用特定的抗疟药物治疗。
疟疾的流行现 状
疟疾的流行现状
疟疾的流行范围:全球约有90 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疟疾,其中 90%的疟疾病例发生在亚洲非洲 地区。
疟疾的流行原因:全球气候变 化、人口迁移等社会环境因素 ,以及驯蚊技术、药物抗性等 技术问题。
疟疾的科普知 识PPT
目录 疟疾的概述 疟疾的防治 疟疾的流行现状 疟疾的知识
疟疾的概述
疟疾的概述
什么是疟疾:一种由寄生在人类红 血球中的疟原虫传播而引起的感染 病。 疟疾的传播途径:蚊子叮咬传播、 输血、母婴传播。
疟疾的概述
疟疾的症状:高热、倦怠、头 痛、肌肉酸痛等。
疟疾的防治
பைடு நூலகம்
疟疾的防治
疟疾的知识
疟疾的知识
疟疾的危害:长期感染会导致贫血 、癫痫等严重后果。 疟疾的预警:在疟疾流行地区,需 要做好预防工作,了解当地疟疾预 警信息。
疟疾的知识
疟疾的治疗:疟疾治疗需遵循 科学、规范、合理的治疗原则 ,切勿滥用抗疟药或随意停药 。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疟疾的治疗:立即就诊、进行 疟疾检测、依据疟疾类型进行 使用特定的抗疟药物治疗。
疟疾的流行现 状
疟疾的流行现状
疟疾的流行范围:全球约有90 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疟疾,其中 90%的疟疾病例发生在亚洲非洲 地区。
疟疾的流行原因:全球气候变 化、人口迁移等社会环境因素 ,以及驯蚊技术、药物抗性等 技术问题。
疟疾的科普知 识PPT
目录 疟疾的概述 疟疾的防治 疟疾的流行现状 疟疾的知识
疟疾的概述
疟疾的概述
什么是疟疾:一种由寄生在人类红 血球中的疟原虫传播而引起的感染 病。 疟疾的传播途径:蚊子叮咬传播、 输血、母婴传播。
疟疾的概述
疟疾的症状:高热、倦怠、头 痛、肌肉酸痛等。
疟疾的防治
பைடு நூலகம்
疟疾的防治
疟疾的知识
疟疾的知识
疟疾的危害:长期感染会导致贫血 、癫痫等严重后果。 疟疾的预警:在疟疾流行地区,需 要做好预防工作,了解当地疟疾预 警信息。
疟疾的知识
疟疾的治疗:疟疾治疗需遵循 科学、规范、合理的治疗原则 ,切勿滥用抗疟药或随意停药 。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疟疾(疾控讲课)PPT
![疟疾(疾控讲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d5e300e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a.png)
欧洲地区
欧洲地区的疟疾主要分布在南 欧和东欧地区,如意大利、希
腊、土耳其等国家。
流行因素与风险
气候因素
气候条件是影响疟疾传播的重要因素,如降雨量、温度、湿度等,这 些因素会影响蚊虫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影响疟疾的传播。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也是疟疾传播的重要因素,如森林、沼泽、湖泊等,这些地 方容易滋生蚊虫,增加疟疾传播的风险。
疫苗研究
针对疟疾的疫苗研究一直是全球科研人员的重要工作,目前 已有多个候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部分疫苗在非洲 地区的试验效果显著。
疫苗开发
随着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疟疾疫苗的开发进程也在加速, 多个疫苗生产商正在积极推进疫苗的生产和注册工作,以期 早日实现疫苗的普及接种。
流行病学研究与现场调查
提高资金投入
保障防控工作的经费支持。
国际合作与交流
全球倡议与合作
参与持
分享防控技术和经验,为其他国家提 供支持。
资源共享
共同研发新型防控工具和技术,提高 防控效果。
能力建设与培训
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 防控水平。
05 疟疾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与治疗技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媒介传播
疟疾通过雌性按蚊等媒介昆虫叮 咬人体传播。
人体传播
感染疟疾的人通过输血或器官移植 等方式将疟原虫传播给其他人。
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疟疾后,疟原虫可能通过 胎盘感染胎儿。
疟疾的症状与体征
01
02
03
04
症状
发热、头痛、寒战、出汗、乏 力、厌食等。
体征
面色苍白、肝脾肿大、黄疸等 。
严重症状
昏迷、抽搐、咳血、呼吸衰竭 等。
欧洲地区的疟疾主要分布在南 欧和东欧地区,如意大利、希
腊、土耳其等国家。
流行因素与风险
气候因素
气候条件是影响疟疾传播的重要因素,如降雨量、温度、湿度等,这 些因素会影响蚊虫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影响疟疾的传播。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也是疟疾传播的重要因素,如森林、沼泽、湖泊等,这些地 方容易滋生蚊虫,增加疟疾传播的风险。
疫苗研究
针对疟疾的疫苗研究一直是全球科研人员的重要工作,目前 已有多个候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部分疫苗在非洲 地区的试验效果显著。
疫苗开发
随着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疟疾疫苗的开发进程也在加速, 多个疫苗生产商正在积极推进疫苗的生产和注册工作,以期 早日实现疫苗的普及接种。
流行病学研究与现场调查
提高资金投入
保障防控工作的经费支持。
国际合作与交流
全球倡议与合作
参与持
分享防控技术和经验,为其他国家提 供支持。
资源共享
共同研发新型防控工具和技术,提高 防控效果。
能力建设与培训
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 防控水平。
05 疟疾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与治疗技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媒介传播
疟疾通过雌性按蚊等媒介昆虫叮 咬人体传播。
人体传播
感染疟疾的人通过输血或器官移植 等方式将疟原虫传播给其他人。
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疟疾后,疟原虫可能通过 胎盘感染胎儿。
疟疾的症状与体征
01
02
03
04
症状
发热、头痛、寒战、出汗、乏 力、厌食等。
体征
面色苍白、肝脾肿大、黄疸等 。
严重症状
昏迷、抽搐、咳血、呼吸衰竭 等。
疟疾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疟疾诊断和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e8923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8.png)
国际合作与交流
全球倡议和行动
参与全球疟疾防控倡议,推动国际社 会共同应对疟疾挑战。
技术合作与援助
提供技术支持和医疗援助,帮助受援 国提高疟疾防控能力。
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
分享疟疾防控信息和经验,促进国际 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
资源整合与筹措
动员国际社会资源,筹措资金和技术 支持,推动全球疟疾防控事业的发展。
传播媒介研究
深入研究疟疾传播媒介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了解媒介分布和 传播规律,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疾病流行规律研究
通过对疟疾流行病学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研究疟疾的流行规律和趋 势,预测和评估疟疾的传播风险。
防控措施研究
研究和评估各种防控措施的效果和可行性,提出有效的防控策略和 措施,降低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疫苗研究
多肽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设计和合成疟原虫特定抗原 的多肽片段,制备出具有免疫原性的多肽疫苗。
重组蛋白疫苗
将疟原虫的特定基因克隆到载体中,表达出具有 免疫原性的重组蛋白,制备出重组蛋白疫苗。
减毒活疫苗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出疟原虫的减毒活疫苗, 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对疟原虫的免疫反应。
流行病学研究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 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联合用药
针对疟原虫的多个生长阶段, 采用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
全程治疗
确保患者完成整个疗程,避免 复发和耐药性的产生。
04 疟疾的预防和控制
预防措施
药物预防
通过服用抗疟药物,降低感染 风险。
疫苗接种
研发和推广有效的疟疾疫苗, 提高人群免疫力。
况。
采集血液样本进行显微 镜检查、快速诊断试剂 检测或分子生物学检测。
疟疾的临床症状课件
![疟疾的临床症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2da75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6.png)
13
五、四种疟原虫特点
(二)恶性疟 n 1.潜伏期: 9-14天,平均约为12天。 n 2.发作与发作周期 n (1)发作:发热热型欠规则,发热时间较长。 n (2)发作周期:一般为36-48小时。 n 3.预后:红细胞感染率高,破坏亦严重,这是
患者在短时期内出现中毒症状和贫血的重要原 因之一。感染红细胞可粘附于微血管内,使局 部血流阻塞,造成多器官损害。
19
脑型疟疾症状及并发症
n 2.发热 n 3.高原虫血症 n 一Leabharlann 来说脑型疟的原虫密度都比较高,特别是T
昏迷患者。可超过100万/μl。 n 部分原虫数量较少的脑型疟患者,多见于入院
时已经使用过抗疟药,尚有少部分属于R昏迷患 者。 n 原虫密度常反映病情的轻重,一般来说,红细胞 感染率超过30%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且重,病情 比较复杂,预后较差,反之亦然。
20
脑型疟疾症状及并发症
n 4.贫血: 严重贫血患者往往预后不良,若 红细 胞<100万/μl,不及时输血则可能立 即危及生命。 5.代谢性酸中毒和低血糖
n 6.肝肾功能损害:肝肾功能损害(血肌酐 >265μmol/L,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
n 7.脑组织受损:脑脊液压力>40mm H2O者,极 易出现呼吸衰竭而最终死亡。
疟疾的临床症状 ppt课件
幽默来自智慧,恶语来自无能 1
2
3
4
5
二、疟疾病理
n (三)免疫病理损害
n 1.高球蛋白血症:生活在高疟区的成人的血清总球蛋白量 远高于正常值,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如IgE过高,就成了脑 型疟的致病因子。
n 2.疟疾肾病:恶性疟和三日疟患者急性期会出现肾脏病变。 患者可有蛋白尿或血红蛋白尿,肾小球毛细血管中有感染 疟原虫的红细胞,肾小管局灶性坏死。
五、四种疟原虫特点
(二)恶性疟 n 1.潜伏期: 9-14天,平均约为12天。 n 2.发作与发作周期 n (1)发作:发热热型欠规则,发热时间较长。 n (2)发作周期:一般为36-48小时。 n 3.预后:红细胞感染率高,破坏亦严重,这是
患者在短时期内出现中毒症状和贫血的重要原 因之一。感染红细胞可粘附于微血管内,使局 部血流阻塞,造成多器官损害。
19
脑型疟疾症状及并发症
n 2.发热 n 3.高原虫血症 n 一Leabharlann 来说脑型疟的原虫密度都比较高,特别是T
昏迷患者。可超过100万/μl。 n 部分原虫数量较少的脑型疟患者,多见于入院
时已经使用过抗疟药,尚有少部分属于R昏迷患 者。 n 原虫密度常反映病情的轻重,一般来说,红细胞 感染率超过30%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且重,病情 比较复杂,预后较差,反之亦然。
20
脑型疟疾症状及并发症
n 4.贫血: 严重贫血患者往往预后不良,若 红细 胞<100万/μl,不及时输血则可能立 即危及生命。 5.代谢性酸中毒和低血糖
n 6.肝肾功能损害:肝肾功能损害(血肌酐 >265μmol/L,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
n 7.脑组织受损:脑脊液压力>40mm H2O者,极 易出现呼吸衰竭而最终死亡。
疟疾的临床症状 ppt课件
幽默来自智慧,恶语来自无能 1
2
3
4
5
二、疟疾病理
n (三)免疫病理损害
n 1.高球蛋白血症:生活在高疟区的成人的血清总球蛋白量 远高于正常值,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如IgE过高,就成了脑 型疟的致病因子。
n 2.疟疾肾病:恶性疟和三日疟患者急性期会出现肾脏病变。 患者可有蛋白尿或血红蛋白尿,肾小球毛细血管中有感染 疟原虫的红细胞,肾小管局灶性坏死。
疟疾培训ppt课件
![疟疾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bec5b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7.png)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投入,研发更有效的抗 疟药物和疫苗。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
05
结
成功案例介绍
成功案例1
某地区采用新型抗疟药物,有效降低疟疾发病率。
成功案例2
某医疗队利用远程医疗技术,为偏远地区提供疟疾诊疗服务。
成功案例3
某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疟疾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案例1
疟疾培训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疟疾概述 • 疟疾的预防与控制 • 疟疾的诊断与治疗 • 疟疾的社会影响与应对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疟疾概述
01定义与特点定义 Nhomakorabea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 虫病,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特点
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 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与当地的气候、生态环境及社会 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疟疾的传播方式
媒介传播
雌性按蚊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通过叮咬带有疟原虫的感染者,将疟原虫注 入新的宿主,导致感染。
人对人传播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输血、器官移植等,疟原虫也可能通过血液传播。
疟疾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发热、头痛、寒战、出汗、全身乏力等。
体征
脾肿大、贫血、黄疸等。
严重症状
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某项目未能有效控制疟疾传播,原因在于防控措施不到位。
失败案例2
某医疗中心治疗疟疾效果不佳,主要问题在于药物选择不当和治疗 方案不合理。
失败案例3
某地区疟疾防控工作受阻,主要原因是社区参与度低和资源分配不均 。
经验教训与总结
经验教训1
经验教训2
成功的疟疾防控项目需要全方位的措施, 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和社区参与。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
05
结
成功案例介绍
成功案例1
某地区采用新型抗疟药物,有效降低疟疾发病率。
成功案例2
某医疗队利用远程医疗技术,为偏远地区提供疟疾诊疗服务。
成功案例3
某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疟疾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案例1
疟疾培训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疟疾概述 • 疟疾的预防与控制 • 疟疾的诊断与治疗 • 疟疾的社会影响与应对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疟疾概述
01定义与特点定义 Nhomakorabea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 虫病,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特点
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 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与当地的气候、生态环境及社会 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疟疾的传播方式
媒介传播
雌性按蚊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通过叮咬带有疟原虫的感染者,将疟原虫注 入新的宿主,导致感染。
人对人传播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输血、器官移植等,疟原虫也可能通过血液传播。
疟疾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发热、头痛、寒战、出汗、全身乏力等。
体征
脾肿大、贫血、黄疸等。
严重症状
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某项目未能有效控制疟疾传播,原因在于防控措施不到位。
失败案例2
某医疗中心治疗疟疾效果不佳,主要问题在于药物选择不当和治疗 方案不合理。
失败案例3
某地区疟疾防控工作受阻,主要原因是社区参与度低和资源分配不均 。
经验教训与总结
经验教训1
经验教训2
成功的疟疾防控项目需要全方位的措施, 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和社区参与。
疟疾介绍课件
![疟疾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b2bcc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a.png)
04
黄疸:疟疾引起 的黄疸与其他原 因引起的黄疸如 肝炎、胆道疾病 等相似,需要鉴 别诊断。
3 疟疾治疗与预防
抗疟药物
01
青蒿素:源于中药, 对疟疾有显著疗效
02
奎宁:历史悠久的抗疟 药物,对恶性疟疾有效
03
甲氟喹:新型抗疟药物, 对多种疟疾有效
04
氯喹:常用抗疟药物, 对恶性疟疾有效
05
伯氨喹:常用抗疟药物, 对恶性疟疾有效
疟疾介绍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疟疾概述 02. 疟疾症状与诊断 03. 疟疾治疗与预防 04. 疟疾流行与控制
1 疟疾概述
疟疾定义
01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
02
疟原虫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
03
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热、发冷、头痛、肌肉疼痛等
04
疟疾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疟疾分类
间日疟:周期为 48小时,症状
2 疟疾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01
发热:周期性发 热,持续数小时
至数天
02
03
04
寒战:发热期间 可能出现寒战
头痛:剧烈头痛, 持续数小时至数
天
肌肉疼痛:全身 肌肉疼痛,持续
数小时至数天
05
疲劳:疲劳感, 持续数小时至数
天
06
恶心呕吐:发热 期间可能出现恶
心呕吐
07
贫血:长期感染 可能导致贫血
08
黄疸:严重感染 可能导致黄疸
较轻
恶性疟:周期不 规则,症症状
较轻
卵形疟:周期为 120小时,症状
较轻
疟疾传播途径
蚊子叮咬: 疟原虫通过 蚊子叮咬传
《疟疾精简》ppt课件
![《疟疾精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42d09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8.png)
措施解决。
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策略
01
02
03
04
消灭蚊虫孳生地
清理积水、垃圾等蚊虫孳生地 ,减少蚊虫数量。
室内外环境整治
改善居住环境,减少蚊虫藏身 之地。
化学防治
使用杀虫剂对室内外环境进行 喷洒,杀灭蚊虫。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或微生物制剂等方法 控制蚊虫数量,减少其传播疾
病的风险。
2024/1/30
6
02
疟原虫生物学特性
2024/1/30
7
形态结构与生命周期
形态
疟原虫为单细胞生物,呈环状、 月牙状或香蕉状,大小约为红细
胞的1/6。
2024/1/30
结构
疟原虫具有核、线粒体、内质网等 细胞器,以及鞭毛、胞口、胞质等 结构。
生命周期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生命周期包括红 细胞外期、红细胞内期和无性繁殖 期。其中,红细胞内期是疟疾发作 的主要原因。
耐药性产生机制
疟原虫对药物的耐药性主要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方式产生。基因突变可 改变疟原虫的药物作用靶点,降低药物敏感性;基因重组则可使疟原虫获得新 的耐药基因,从而增强耐药性。
2024/1/30
10
03
诊断方法与标准
2024/1/30
11
临床表现识别要点
周期性寒战、高热、出汗
疟疾的典型症状为突发的寒战、高热 和大量出汗,呈周期性发作。
5
临床表现及危害程度
01
临床表现
02
寒战、高热、出汗:疟疾的典型症状包括寒战、高热和出 汗,这些症状呈周期性发作。
03
头痛、肌肉疼痛: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肌肉疼痛等全身 症状。
2024/1/30
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策略
01
02
03
04
消灭蚊虫孳生地
清理积水、垃圾等蚊虫孳生地 ,减少蚊虫数量。
室内外环境整治
改善居住环境,减少蚊虫藏身 之地。
化学防治
使用杀虫剂对室内外环境进行 喷洒,杀灭蚊虫。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或微生物制剂等方法 控制蚊虫数量,减少其传播疾
病的风险。
2024/1/30
6
02
疟原虫生物学特性
2024/1/30
7
形态结构与生命周期
形态
疟原虫为单细胞生物,呈环状、 月牙状或香蕉状,大小约为红细
胞的1/6。
2024/1/30
结构
疟原虫具有核、线粒体、内质网等 细胞器,以及鞭毛、胞口、胞质等 结构。
生命周期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生命周期包括红 细胞外期、红细胞内期和无性繁殖 期。其中,红细胞内期是疟疾发作 的主要原因。
耐药性产生机制
疟原虫对药物的耐药性主要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方式产生。基因突变可 改变疟原虫的药物作用靶点,降低药物敏感性;基因重组则可使疟原虫获得新 的耐药基因,从而增强耐药性。
2024/1/30
10
03
诊断方法与标准
2024/1/30
11
临床表现识别要点
周期性寒战、高热、出汗
疟疾的典型症状为突发的寒战、高热 和大量出汗,呈周期性发作。
5
临床表现及危害程度
01
临床表现
02
寒战、高热、出汗:疟疾的典型症状包括寒战、高热和出 汗,这些症状呈周期性发作。
03
头痛、肌肉疼痛: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肌肉疼痛等全身 症状。
2024/1/30
疟疾危害及预防PPT课件
![疟疾危害及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826ce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7.png)
目前正在研发的疟疾疫苗有望为预防提供新的解 决方案。
疫苗的上市将是抗击疟疾的重要里程碑。
全球抗击疟疾的努力 公众教育
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识和防控知识,有助于减少 传播。
社区宣传和教育活动是基础性工作。
谢谢观看
如何预防疟疾?
如何预防疟疾?
使用蚊帐
使用经过处理的蚊帐可以有效阻止蚊子叮咬,减 少感染风险。
尤其在夜间睡眠时,蚊帐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防 护措施。
如何预防疟疾?
喷洒杀虫剂
在居住和活动场所喷洒杀虫剂可以减少蚊子滋生 和叮咬。
定期喷洒可以显著降低蚊虫数量。
如何预防疟疾?
服用预防药物
高风险地区的人群可以服用抗疟药物进行预防。
什么是疟疾?
传播途径
疟疾主要通过受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传播,偶尔 也可通过血液和母婴传播。
按蚊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特别是在热带和亚 热带地区。
什么是疟疾?
病因
疟疾是由于感染疟原虫引起的,感染后会导致发 热、寒战等一系列症状。
不同类型的疟原虫引起的症状和病程可能有所不 同。
疟疾的危害?
疟疾的危害? 健康影响
疟疾? 2. 疟疾的危害? 3. 如何预防疟疾? 4. 疟疾的治疗方法 5. 全球抗击疟疾的努力
什么是疟疾?
什么是疟疾?
定义
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 子叮咬传播。
疟疾的寄生虫主要是疟原虫,包括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
疟疾的治疗方法
定期检查
定期体检和血液检查可帮助早发现疟疾,及 早进行治疗。
特别是有过疟疾暴露史的人群,更应重视体 检。
全球抗击疟疾的努力
全球抗击疟疾的努力 国际合作
疫苗的上市将是抗击疟疾的重要里程碑。
全球抗击疟疾的努力 公众教育
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识和防控知识,有助于减少 传播。
社区宣传和教育活动是基础性工作。
谢谢观看
如何预防疟疾?
如何预防疟疾?
使用蚊帐
使用经过处理的蚊帐可以有效阻止蚊子叮咬,减 少感染风险。
尤其在夜间睡眠时,蚊帐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防 护措施。
如何预防疟疾?
喷洒杀虫剂
在居住和活动场所喷洒杀虫剂可以减少蚊子滋生 和叮咬。
定期喷洒可以显著降低蚊虫数量。
如何预防疟疾?
服用预防药物
高风险地区的人群可以服用抗疟药物进行预防。
什么是疟疾?
传播途径
疟疾主要通过受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传播,偶尔 也可通过血液和母婴传播。
按蚊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特别是在热带和亚 热带地区。
什么是疟疾?
病因
疟疾是由于感染疟原虫引起的,感染后会导致发 热、寒战等一系列症状。
不同类型的疟原虫引起的症状和病程可能有所不 同。
疟疾的危害?
疟疾的危害? 健康影响
疟疾? 2. 疟疾的危害? 3. 如何预防疟疾? 4. 疟疾的治疗方法 5. 全球抗击疟疾的努力
什么是疟疾?
什么是疟疾?
定义
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 子叮咬传播。
疟疾的寄生虫主要是疟原虫,包括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
疟疾的治疗方法
定期检查
定期体检和血液检查可帮助早发现疟疾,及 早进行治疗。
特别是有过疟疾暴露史的人群,更应重视体 检。
全球抗击疟疾的努力
全球抗击疟疾的努力 国际合作
疟疾诊断报告和治疗PPT课件
![疟疾诊断报告和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40031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2.png)
预防措施
使用防蚊液、穿长袖长裤、 使用蚊帐等措施可降低感 染风险。
02 疟疾的诊断
诊断方法
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疟原 虫来确诊疟疾,包括显 微镜检查和血液培养等
方法。
免疫学诊术检测疟 疾相关抗体或抗原,如 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 测疟疾相关基因,如
研究成果与展望
已有成果
经过多年的研究,疟疾防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药研发和疫苗研究在实验和临床试验阶段均取得了一定的 进展,部分研究成果已经进入后期验证阶段。
未来展望
尽管疟疾防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疟疾防治的科研力度,推动 新药研发、疫苗研究和其他防治手段的全面发展。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疟疾这一全球性健康威 胁。
疟疾的症状
典型症状
严重症状
发热、头痛、寒战、出汗、乏力等, 通常在感染后1-2周内出现。
如昏迷、抽搐、呼吸困难等,可能危 及生命。
其他症状
恶心、呕吐、腹泻、关节痛等,可能 伴随出现。
疟疾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媒介传播
疟疾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 播,不同地区传播媒介不 同。
人类行为
前往疟疾流行区、接触感 染者等行为增加感染风险。
PCR、基因测序等方法。
临床表现
根据疟疾的临床表现, 如发热、寒战、出汗等 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资
料进行诊断。
诊断流程
01
02
03
04
采集病史
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地 点、病情发展等情况。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体温、脉搏、呼吸、 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肝、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8
发病
机制 若干临床表现
• ◆肝脾肿大 • 肝脾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
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增 生。导致肝脾肿大
2020/12/8
发病 机制
若干临床表现
◆贫血
﹡机械性破坏:红细胞被胀破。疟疾多 次发作可导致贫血,间日疟与卵形
疟侵犯幼稚红细胞,三日疟侵犯衰
老红细胞,恶性虐侵犯任何年龄的红 细胞
◆表现为高热、剧烈头痛、呕吐、意识 障碍、昏迷、抽搐等。脑膜刺激征阳性,可 引出病理反射。
2020/12/8
并发症
• 黑尿热(溶血尿毒综合症) • 急性血管内溶血症状,寒战、
腰痛、酱油色尿 • 严重者出现中度以上贫 血、黄
疸,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2020/12/8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地区、流行季节、 有无输血史。
◆临床表现 注意不典型临床表现 如发病初期及恶性疟,其 发热多不规则
2020/12/8
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正常或稍减少, Hb下降,
脑型疟白细胞可增高,中性粒细胞 可高达80%。 ◆疟原虫检查:血厚涂片、血薄涂片、骨 髓穿刺涂片
2020/12/8
诊断
◆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荧光染色 法、ELISA、DNA探针杂交法、PCR法
◆脑脊液 脑型疟疾脑脊液压力、细胞数 、蛋白可增高
2020/12/8
鉴别诊断
2020/12/8
病名 败血症
钩体病 伤寒
粟粒性 结核 乙型 脑炎
相同点
发冷、寒战、出汗
发冷、寒战、出汗
恶性疟不规则发热、 WBC不高 发冷、发热、出汗、 WBC不高 与脑型疟疾高热、抽 搐、意识障碍
主要鉴别点
中毒症状重、体温不降至正 常、白细胞高。
疟疾1 ppt课件
概述
◆ 疟疾是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 的寄生虫病。广泛流行于世界热带、亚热 带及温带地区。全世界每年约有300万人死 于本病。居寄生虫病之最。
◆临床表现以定期发作的寒战、高热、 出汗为特征。
2020/12/8
病原学
人疟原虫虫种 ﹡间日疟 P.v ﹡三日疟 P.m ﹡恶性疟 P.f ﹡卵型疟 P.o 以间日疟原虫在我国最为常见
发病机制
●人获得感染的方式 ﹡按蚊叮刺子孢子进入人体 (主要的) ﹡ 输血感染红内期疟原虫 (次要的) ﹡母婴垂直传播疟原虫 (少见)
2020/12/8
发病 机制
致病阶段与致病物质
2020/12/8
发病 若干临床表现
机制
◆发作性的寒战、高热及大汗 是由于大量裂殖子和疟原虫代谢产物随红 细胞的破裂入血引起机体异性蛋白反应。 ◆ 间歇性的新发作。 裂殖子被机体网状内皮系统清除或侵入新 的红细胞,继续下一周期增殖。
治愈现症病人 氯喹+伯氨喹啉
消灭带虫者 乙胺嘧啶+伯氨喹啉
2020/12/8
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 防蚊、灭蚊 无蚊即无疟疾
●保护易感人群 疫苗正在南美洲试用,尚未广泛推广。 预防用药,乙胺嘧啶 25mg,每周一次。
2020/12/8
THANK YOU
2020/12/8
肌痛明显、淋巴结肿大有压 痛 中毒症状重、无寒战、无大 汗
咳嗽、呼吸急促、中毒症状 重
脑脊液结果有异常
中毒性 与脑型疟高热、抽搐、 有早期休克、大便镜检异常 菌痢2020/12/8 意识障碍
治疗
●抗疟原虫治疗
◆控制临床症状
• 氯喹:首剂1g,6h后0.5,第2及第3天各0.5g,3日总 量2.5g
2020/12/8
治疗
◆凶险型疟疾的抗疟治疗 青蒿琥酯,氯喹,奎宁 原则上选择对恶性疟敏感的药,
尽快静脉或肌肉注射给予
2020/12/8
治疗
●对症治疗
–控制脑水肿 定期20%甘露醇脱水
–控制抽搐
可用安定、水合氯醛等
–改善脑微循环 低分子右旋糖酐
2020/12/8
预防
控制传染源 ◆彻底治愈病人和带虫者
青 蒿 素 : 首 剂 1.0g,6h 后 0.5 , 第 2 及 第 3 天 各 0.5g,3日总量2.5g
蒿甲醚:首剂300mg,第2,3天每日150mg,总量 600mg,肌注
青蒿琥酯: bid口服,第1天100mg/次,第2-5天 50mg/次,总量600mg,耐药率低,可用于孕妇和脑 型疟疾
2020/12/8
临床表现
• ●潜伏期(天)=肝内发育时间+2~3个 红内发育周期
2020/12/8
临床表现
● 典型发作
•
◆寒战期 发冷、寒战、面色苍白,
此期持续0.,体温常在
40℃左右,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出
现谵妄、小儿可惊厥、抽搐。此期持续3~ 5h。
2020/12/8
临床表现
●典型发作 • ◆大汗期 全身大汗淋漓,体温较快降至
正常甚至低于正常,可因失水而虚脱。此期持 续1~2h。 • 间日疟和卵形疟患者间日发作一次,三日 疟隔2日发作一次,恶性疟发作不规则。
2020/12/8
临床表现
●脑型疟疾 ◆为疟疾的凶险发作,多为恶性疟所致,偶见
间日疟和卵型疟,是疟疾死亡的主要原因。
2020/12/8
治疗
◆控制复发并消除传播
– 伯氨喹啉 1片,tid,连服8天
◆具体用法
一种控制症状的药 +
一种控制复发的药
(氯喹) (伯氨喹啉)
2020/12/8
治疗
◆耐药疟疾治疗
甲氟喹 1g/日,连用3日 青蒿素或蒿甲醚 剂量同前。 磺胺类药 (乙胺嘧啶) 磷酸咯萘啶 每日0.4 顿服,连服3日
2020/12/8
发病
机制
若干临床表现
◆贫血
恶性疟原虫侵犯各年龄阶段红 细胞,故恶性疟贫血最严重。
﹡免疫病理损伤 溶血性贫血。 ﹡脾大脾功能亢进
2020/12/8
发病 机制
凶险发作
▪ 大量胀大的红细胞粘附成团,
▪ 堵塞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微血管,
▪ 导致相应脏器局部严重病变。
▪ 促成严重临床表现。
2020/12/8
生 活 史
2020/12/8
病原学
疟原虫在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发育时间
虫种 肝细胞内 红细胞内
P.v
8天 48小时
P.m
11天 72小时
P.f
6天 48小时
P.o
9天 48小时
2020/12/8
或
裂疟
殖 子
原 虫
环
状
体
2020/12/8
配 子疟 体原
虫 星 月 形
2020/12/8
发病
机制 若干临床表现
• ◆肝脾肿大 • 肝脾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
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增 生。导致肝脾肿大
2020/12/8
发病 机制
若干临床表现
◆贫血
﹡机械性破坏:红细胞被胀破。疟疾多 次发作可导致贫血,间日疟与卵形
疟侵犯幼稚红细胞,三日疟侵犯衰
老红细胞,恶性虐侵犯任何年龄的红 细胞
◆表现为高热、剧烈头痛、呕吐、意识 障碍、昏迷、抽搐等。脑膜刺激征阳性,可 引出病理反射。
2020/12/8
并发症
• 黑尿热(溶血尿毒综合症) • 急性血管内溶血症状,寒战、
腰痛、酱油色尿 • 严重者出现中度以上贫 血、黄
疸,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2020/12/8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地区、流行季节、 有无输血史。
◆临床表现 注意不典型临床表现 如发病初期及恶性疟,其 发热多不规则
2020/12/8
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正常或稍减少, Hb下降,
脑型疟白细胞可增高,中性粒细胞 可高达80%。 ◆疟原虫检查:血厚涂片、血薄涂片、骨 髓穿刺涂片
2020/12/8
诊断
◆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荧光染色 法、ELISA、DNA探针杂交法、PCR法
◆脑脊液 脑型疟疾脑脊液压力、细胞数 、蛋白可增高
2020/12/8
鉴别诊断
2020/12/8
病名 败血症
钩体病 伤寒
粟粒性 结核 乙型 脑炎
相同点
发冷、寒战、出汗
发冷、寒战、出汗
恶性疟不规则发热、 WBC不高 发冷、发热、出汗、 WBC不高 与脑型疟疾高热、抽 搐、意识障碍
主要鉴别点
中毒症状重、体温不降至正 常、白细胞高。
疟疾1 ppt课件
概述
◆ 疟疾是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 的寄生虫病。广泛流行于世界热带、亚热 带及温带地区。全世界每年约有300万人死 于本病。居寄生虫病之最。
◆临床表现以定期发作的寒战、高热、 出汗为特征。
2020/12/8
病原学
人疟原虫虫种 ﹡间日疟 P.v ﹡三日疟 P.m ﹡恶性疟 P.f ﹡卵型疟 P.o 以间日疟原虫在我国最为常见
发病机制
●人获得感染的方式 ﹡按蚊叮刺子孢子进入人体 (主要的) ﹡ 输血感染红内期疟原虫 (次要的) ﹡母婴垂直传播疟原虫 (少见)
2020/12/8
发病 机制
致病阶段与致病物质
2020/12/8
发病 若干临床表现
机制
◆发作性的寒战、高热及大汗 是由于大量裂殖子和疟原虫代谢产物随红 细胞的破裂入血引起机体异性蛋白反应。 ◆ 间歇性的新发作。 裂殖子被机体网状内皮系统清除或侵入新 的红细胞,继续下一周期增殖。
治愈现症病人 氯喹+伯氨喹啉
消灭带虫者 乙胺嘧啶+伯氨喹啉
2020/12/8
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 防蚊、灭蚊 无蚊即无疟疾
●保护易感人群 疫苗正在南美洲试用,尚未广泛推广。 预防用药,乙胺嘧啶 25mg,每周一次。
2020/12/8
THANK YOU
2020/12/8
肌痛明显、淋巴结肿大有压 痛 中毒症状重、无寒战、无大 汗
咳嗽、呼吸急促、中毒症状 重
脑脊液结果有异常
中毒性 与脑型疟高热、抽搐、 有早期休克、大便镜检异常 菌痢2020/12/8 意识障碍
治疗
●抗疟原虫治疗
◆控制临床症状
• 氯喹:首剂1g,6h后0.5,第2及第3天各0.5g,3日总 量2.5g
2020/12/8
治疗
◆凶险型疟疾的抗疟治疗 青蒿琥酯,氯喹,奎宁 原则上选择对恶性疟敏感的药,
尽快静脉或肌肉注射给予
2020/12/8
治疗
●对症治疗
–控制脑水肿 定期20%甘露醇脱水
–控制抽搐
可用安定、水合氯醛等
–改善脑微循环 低分子右旋糖酐
2020/12/8
预防
控制传染源 ◆彻底治愈病人和带虫者
青 蒿 素 : 首 剂 1.0g,6h 后 0.5 , 第 2 及 第 3 天 各 0.5g,3日总量2.5g
蒿甲醚:首剂300mg,第2,3天每日150mg,总量 600mg,肌注
青蒿琥酯: bid口服,第1天100mg/次,第2-5天 50mg/次,总量600mg,耐药率低,可用于孕妇和脑 型疟疾
2020/12/8
临床表现
• ●潜伏期(天)=肝内发育时间+2~3个 红内发育周期
2020/12/8
临床表现
● 典型发作
•
◆寒战期 发冷、寒战、面色苍白,
此期持续0.,体温常在
40℃左右,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出
现谵妄、小儿可惊厥、抽搐。此期持续3~ 5h。
2020/12/8
临床表现
●典型发作 • ◆大汗期 全身大汗淋漓,体温较快降至
正常甚至低于正常,可因失水而虚脱。此期持 续1~2h。 • 间日疟和卵形疟患者间日发作一次,三日 疟隔2日发作一次,恶性疟发作不规则。
2020/12/8
临床表现
●脑型疟疾 ◆为疟疾的凶险发作,多为恶性疟所致,偶见
间日疟和卵型疟,是疟疾死亡的主要原因。
2020/12/8
治疗
◆控制复发并消除传播
– 伯氨喹啉 1片,tid,连服8天
◆具体用法
一种控制症状的药 +
一种控制复发的药
(氯喹) (伯氨喹啉)
2020/12/8
治疗
◆耐药疟疾治疗
甲氟喹 1g/日,连用3日 青蒿素或蒿甲醚 剂量同前。 磺胺类药 (乙胺嘧啶) 磷酸咯萘啶 每日0.4 顿服,连服3日
2020/12/8
发病
机制
若干临床表现
◆贫血
恶性疟原虫侵犯各年龄阶段红 细胞,故恶性疟贫血最严重。
﹡免疫病理损伤 溶血性贫血。 ﹡脾大脾功能亢进
2020/12/8
发病 机制
凶险发作
▪ 大量胀大的红细胞粘附成团,
▪ 堵塞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微血管,
▪ 导致相应脏器局部严重病变。
▪ 促成严重临床表现。
2020/12/8
生 活 史
2020/12/8
病原学
疟原虫在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发育时间
虫种 肝细胞内 红细胞内
P.v
8天 48小时
P.m
11天 72小时
P.f
6天 48小时
P.o
9天 48小时
2020/12/8
或
裂疟
殖 子
原 虫
环
状
体
2020/12/8
配 子疟 体原
虫 星 月 形
20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