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之论文
思想品德教育论文(5篇)
思想品德教育论文(5篇)思想品德教育论文(5篇)思想品德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一、贯彻“深”、“厚”精神,提高思品课的教学质量所谓“深”,就是实事求是、有的放失、有针对性地教育好同学;就是要观点正确、说理明白、深化浅出、讲求实效;就是要把大纲吃透,把教材吃透,把同学的状况吃透,把大纲用活,把教材讲活,把同学教活。
在思品课教学中,我们引导老师做到以下几点:1.挖掘教材。
设计好问题与习题。
实践证明,只有挖掘教材,才能理解教材中的观点。
只有理解教材中的观点,把握要求,把握同学的思想脉搏,所设计的问题和习题才能符合教材要求,具有针对性;才能触及同学的思想实际,达到统一熟悉、提高熟悉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老师吃透教材、更深刻地熟悉理解教材中的观点呢?我们的做法是:第一,组织老师学纲。
大纲是讲课的依据和遵循的指导思想,所以我们在每学期开学伊始,都组织老师仔细地学纲,为把思品课推上一个新台阶而打下了良好的基矗其次,抓住备课这一关。
给时间让老师自己备课,找时间让老师集中备课。
把共性问题和疑问提出来共同讨论探讨,这样能深刻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驾驭教材。
如,在讨论新教材三班级下册《拾金不昧》一课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让大家讨论:“拾到一分钱或巨款交还失主或交公,应当表扬谁?”“拾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拾到十元钱或更多的钱交给爸爸,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由于教材把握得好、道理讲得明白,使得课堂气氛活泼,收到了良好效果。
2.选择敏捷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效果。
“运用敏捷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同学的乐观性和主动性,引导同学独立思索,分辩是非,自己教育自己。
”这是大纲对思品教学的要求。
依据这一要求,我们在思品课上实行了故事启迪、情景激发、行为辨析、示范训练、录音录像、幻灯图片、争论沟通等教学方法,收到了令人满足的效果。
3.运用榜样的力气,进行正面教育。
少年儿童具有仿照性强,可逆性大的特点。
我们运用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影响同学的思想、感情和行动,把高深的政治思想理论、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使少年儿童在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范例中获得难忘的印象,对少年儿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导向”作用。
思品论文范文3篇
思品论⽂范⽂3篇[思品论⽂]思品课开放——连动导学”实验我们根据⼩学⽣⼼理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教育的现状,开展了为期六年的⼩学思品课“开放—— 连动导学”教改实验。
所谓“开放”,指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冲破“闭合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各科相互渗透,联系学校、社会、家庭,形成育⼈⽹络。
所谓“连”,就是知识的沟通,使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由⾯到体,形成知识结构,使单⼀的教学活动形成系列的教育活动,让学⽣学习、形成和发展社会性⾏为。
所谓“动”在于学⽣动起来,让枯燥的死知识“活起来”,学⽣从课堂⾛向社会实践,由被动变主动,让学⽣“活”起来。
所谓“导”,就是导⾏,按照课⽂蕴含的观点,提出合理、适度、具体、明确的⾏为要求,进⾏严格的管理和⾏为训练,对学⽣的⾏为进⾏指导。
所谓“学”,就是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动地向课本、向家庭、向社会学习⼀些基本知识,懂得⼀些浅显的道理,在道理⾏为实践中逐渐加深认识,养成良好的⾏为习惯,做到⾔⾏⼀致,提⾼⽂明素养。
⼀、实验⽬标建⽴“开放——连动导学”的教学体系。
此项实验是以“开放”为指导,以“喻理”为基础,以“导学” 为中⼼,以“⽅法”为主线,以“连动”为⼿段,以“育⼈”为⽬的。
提⾼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
教师必须为⼈师表,争取学⽣的敬重。
必须认真思考思想教育活动的阶段组织实施⼯作,增长教育才⼲。
提⾼学⽣的⽂明素养。
通过学习诱导,情感陶冶、意志锻炼,养成习惯,升华发展,使学⽣学会做⼈,从⽽提⾼学⽣的⽂明素养。
⼆、实验设计1、实验基本框架中⼼沟通(主题教育)││─连├纵向沟通─—横向沟通│学开││(系列教育)(各科渗透)││放│发展沟通(迁移扩展)│育放│课内活动│⼈─动││导社会实践2、操作⽅法以“开放”为指导,以《思想品德课》确⽴教育的中⼼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教育,各科配合突出主题思想,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实现知⾏统⼀,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实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文(共18篇)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文(共18篇)篇1: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教育时期的开展正是奠定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的黄金阶段。
我们要好好重视!浅析学团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摘要:在当前发展形势下,对团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加强重视,首先分析了高校团学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团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思想;教育工作;解决方案篇2: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
造成思想政治工作尽兴不力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人格教育及培养。
我以为,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就犹如无根的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停滞不前。
2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过程内涵是复杂的,是接受者认识世界的主动行为过程,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分析、思考与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现实的课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要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更好地提升教育质量,必须要重视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因素的分析。
2.1内在:需要因素。
需要是人的普遍性追求。
什么是需要,是指主体对客体的依赖和摄取状态,是人们对某种东西缺乏时所产生的主观意向。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当人有了某种需要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安和紧张情绪,形成一种驱动力。
这种驱动力促使主体去寻找目标,表现出接受的积极性,同时去选择接受的内容。
如何学好初中思想品德课论文
浅谈如何学好初中思想品德课摘要:本文针对学生对思想品德厌学的现象,通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及情境教学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
同时在新的教育形式下也给思品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思品教师也要与时俱进。
关键词:目标教学方式主动权情境教学长期以来,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意识淡薄甚至厌恶的思想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
因为思品课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使学生觉得教材内容枯燥无味,甚至认为是小科而不屑一顾;或觉得教材内容脱离现实生活产生畏学厌学情绪,因此,制约学生思想品德课厌学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即学生不愿意学习。
进而影响着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让学生自学自悟,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思想品德课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出发点,遵循学习规律,激发学习兴趣,成为学好思想品德课的关键。
很难想象一个看到思品书、听到思品课就反感的学生能学好思品课!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我在思想品德课上做了如下尝试!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切忌泛泛而谈、假、大、空,更忌喊口号,亦不能把教参、甚至别的教师的学习目标拿来直接引用,而应该在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目标,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学习兴趣!我在讲八年级思品课《孝敬父母长辈》时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是:1、懂得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培养自己对父母和长辈的孝心,并努力将孝心转化到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3、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孝心。
这样学生目标明确,才能产生求知的动机。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这节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学,并加上课堂的激励,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如何”教”更应该是如何”导”。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范文三篇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范文三篇第一篇: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1、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适当的内容是实践活动是否必要的先决条件;适当的形式决定了实践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果。
因此,思想道德课必须选择实践内容和实践形式。
1.结合教科书中提出的行为锻炼要求。
行为锻炼是根据教科书知识的教育目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具体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结合教科书的要求,行为锻炼可以从以下两种形式开始:一种是在学校开展活动。
例如,与学校组织、学生会密切合作,从纪律、卫生、礼仪等方面,引导学生广泛参与遵纪守法的好学生、文明礼仪从我开始、雷锋等主题创造活动,促进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知和理解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充分利用学校的劳动技术基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种植育种,开展废物回收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热爱劳动、节俭等方面的教育,即组织学生进入社会,创造社会成果和其他理论成果,加深化社会实践。
,珍惜来之不易的理论成果。
2.围绕学生的知识、信仰和行动之间的矛盾。
思想道德课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知识与信仰、信仰与行动之间的特殊矛盾。
教师传授给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观点和其他社会知识是否能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动力。
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调查、访谈、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向社会,通过疑问的消除来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例如,现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学生的印象中就是单干,各家搞各家的活,各人挣各人的钱,先富起来的人怎么会去带动后富的呢?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村庄访问几家先富起来的典型,比如烟叶种植专业大户。
学生通过访问就会明白:该专业大户的成功使周围的人感觉到种烟有利可图,而且烟叶的栽培、管理、采摘、烘烤又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技术上没有问题,于是有条件的人也会去种植烟叶,进而从中获益。
思想品德课教学论文
思想品德课教学初探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角色扮演引发共鸣近年来,有人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
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
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
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
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
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是怎样关爱自己的。
以剧本的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想法油然而生。
二、组织辩论深化明理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创设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
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
初中学生培养思想品德发展论文(共4篇)
初中学生培养思想品德发展论文(共4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一、在教学目标上,要贯彻从认知到行为,从行为到性格的思想体系1.由“认知”迈向“行为”思想品德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最重要的内容,一种行为品德的发生,总以一定的品德认识为基础,受品德情感的推动,受品德意志的维持和调节。
教师要尽力挖掘教材中健康、愉快的情感去感染自己的教育对象,使其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从而把自己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动机与需要。
因此课堂教学中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榜样示范,通过调查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把教育延伸到课外,使其由“知”迈向“行”。
这方面的成功例子是很多的。
如:伟大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他生长在大城市,一生却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而他最初的梦就是诞生于儿时那片美丽的园艺场。
那是学校组织学生去武汉郊区参观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
“我觉得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正是那里美丽的景象引起了孩提时的袁隆平的兴趣,激发了他的好奇心。
2.由“行为”养成“性格”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你是听来的,你很快会忘掉;你是看到的,你就难以忘掉;你是做了的,你就不会忘记。
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自己成名成家之后,为什么会建一个助学基金呢?她说自己小时候因为一个勘探队的叔叔借给她几块钱,才使她免于辍学,否则自己也可能是一个普通的村姑、村妇。
可见,一次道德行为不仅能给人刻骨铭心的记忆,还能激励人去从事更伟大的事业。
所以我们要重视一个人的行为,要注重行为品德的培养。
例如,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时,那些原来随地吐痰,随手丢垃圾的同学肯定不舒服,但通过老师的教育,同学的帮助以及他们自身的努力,逐步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之。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也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篇1 1.巧用教材,引领学生叩开生活之门教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好教材,“推开那扇门”,走进学生的生活。
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编排的“我们的校园”主题活动。
教材用半个页面呈现了一组校园生活场景,有教师办公室、医务室、门房、厕所、饮水处、大队部、图书室。
一旁的小兔贝贝说着:试着和同学一起找自己学校里的这些地方。
每找到一处给自己奖励一朵小红花。
很显然,教材直接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通过“找一找”等教学活动,引导刚入学的小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也是这样做的。
小伙伴们也很快地找到了校园里各处地点。
试着想一想,教学真的就这样圆满结束了吗我们都知道,当上这节课的时候,孩子们对厕所等与他们校园生活紧密联系的地方早已知道了。
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与提升到底体现在哪里呢或者说体现得充分吗其实,仅仅找到这些地方还不是教材所要传递给我们的完整的意思。
对照《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是“内容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具体要求。
在教材中,图画、照片等是教材主要的“语言”形式,其实教材所要表达的还有很多“言外之意”。
如果说图画、照片等呈现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场景是教材所要表达的显而易见的意思的话,那么探究“言外之意”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好教材的重要环节。
像教材中所呈现的那紧闭着的写着“男女”的厕所大门一样,刚入学的孩子知道厕所在哪里固然重要,但一年级的新生会上厕所吗有谁推开那扇门指导他们会用、用好厕所里的设施呢这就是一个盲区——学生生活中急需指导与关心的关键所在。
当我们“推开那扇门”,进入孩子们的天地时,会发现那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我们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价值在那里有很好的体现。
思想品德课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研究论文(通用16篇) - 其他范文
思想品德课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研究论文(通用16篇)-其他范文篇1:思想品德课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研究论文思想品德课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研究论文一、注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和父母平等沟通》一课时,教师会讲到跨越代沟的相关方法。
为了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更进一步的思考,课堂上,我给他们播放了电影《小孩不笨》中父母和孩子因误会而争吵的片段:父母因孩子售卖游戏卡赚钱责备孩子,与孩子进行了激烈的争吵,最后孩子哭诉说是想赚钱买父母好好陪他一天才售卖自己的游戏卡。
通过这次交流,孩子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也得到了父母的谅解。
父母重新审视自身的不足,在以后的生活中,父母与孩子得以平等沟通,相处得也更加融洽。
通过此例,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平等沟通、有话好好说是跨越代沟的良方。
在很多知识的教学中,只靠讲道理是远远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教师必须把实现和维护学生的具体需要渗透在教学中,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思品课程的教学肩负着培养与构建学生的价值观与是非判断标准的责任。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慢慢对身边的人和事形成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对很多问题与社会现象也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
然而,在这个时期,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得到全面的构建,对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学生在认知上还会存在偏差。
思品课程的教学任务就是要更正学生观念上的这种偏差,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与启发来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价值体系构建。
在教学《行为与后果》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创设一些开放性的研讨话题。
例如,让学生尝试讨论面对病重的妻子和家里已无钱买药这一事实时,是选择偷药救妻子还是选择坚决遵守和法律不偷药呢?通过讨论,学生得出结论:不同的行为选择将会有不同的后果,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人不能因为要满足自身需要就触犯和法律,和法律是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只有人人学法、遵法、用法、守法,才能保障自身权益,维护国家利益。
思想品德论文三篇
思想品德论文三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课堂中如何提高时间活动的实效性目标设置上,要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和感悟与传统品德课不同的是,品德与生活课在教育目标的设置上更加凸显了活动性、开放性、生活性和生成性,强调让学生在生活性的活动中去体验、去感悟,最终生成积极的情感反应,从而达到培养基本道德观、人生观以及形成良好品性的目的。
这样的目标设置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设置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谋而合的,其最终目的都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内容安排上,强调应来自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世界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人心,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有了很大的改进,输入了许多生动活泼、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更是倡导教学内容要“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使得品德教学逐渐走出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死胡同。
所以,教师一定要走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事件给学生最真切的情感体验。
采取手段上,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要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其在回忆、感受中重新链接与生活世界的桥梁,情景的创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老师可以借助于创设情景的手段,借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并导入活动主题的目的。
同时,在活动中,教师要扣紧主题,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如正反两方辩论、小组合作、情境表演、以身示范等。
让学生易为接受的同时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评价方式上,趋向于发展性评价老师们更要注重考虑到每个个性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强调评价对学生成长的指向性作用,尝试在评价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自信、自强、豁达等良好心理品质,因而,评价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倾向。
一节课中,老师的评价方式除了显性的言语评价之外,还有更多隐性的非言语评价,如老师用赞许、鼓励的眼神专注的倾听学生的回答或给学生一个热情的拥抱等。
在这样的评价中,学生也敢于说真话、表真情,学生与教师的心灵在对话中生成同感,形成共鸣,教学就有效。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研究摘要:在现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引言思想品德课主要特点在于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社会生活为背景,特别注重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活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它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进行情感、思想和精神的培育与塑造。
这些内容不是单靠老师的讲能完成的,它需要教师创设一切有利因素与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完成思想上的升华。
正确的育人方向、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研究表明,80%的学习困难与压力过大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
毫无疑问,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重要。
那么,如何营造民主和谐课堂氛围,提高效率效果呢?1.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师生人格平等。
课堂上,学生有权表述自己的看法和愿望,可以直接与教师平等对话。
教师要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题,允许学生对问题的争辩,允许学生保留意见。
对学生的心声,尽量做到多一些接纳少一点排斥;对学生的评价,尽量做到多几分表扬少几分批评;对学生的引导,多一些激励少一些责备。
让学生在民主平等、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快乐成长。
1.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初中学生正值花季,处于做梦的年龄。
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想法和做法比较幼稚,也容易偏激。
如果教师以高层次的人才规格和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就会难以容忍学生在个性上的弱点和不足,甚至把这种个性的差异当成缺点和错误来对待。
这样,就很难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走进他们的感情世界,去体验他们的感觉,师生才能互相理解,才能培养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2.抓好两头,积极转化和辅导后进生首先,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对后进生要热心,要有耐心,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
思想品德教学论文六篇
思想品德教学论文六篇【篇一】【摘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乐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达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是非观的目的。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
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
一、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的教学气氛,这是政治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要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见解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
教师要淡化授予者、管理者、权威者的角色,强化服务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当学生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值得肯定的地方一定要表扬,若有不对切记不要轻易否定,而是引导学生阐述自己思考的理由,这样容易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感受到参与的快乐和取得成果的喜悦。
二、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
这是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
快乐素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功去做、去想,细心留意身边的一些生活案例,但有一点必须做到,就是要把获取的信息记录,并进行加工处理。
三、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
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于明确经营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是教会学生学习,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
第一、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
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思想道德教育论文(5篇)
思想道德教育论文(5篇)思想道德教育论文(5篇)思想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一)终身学习的理念荀子是我国推崇终身学习理念的第一人,他认为学习就应当是人的终身任务。
由于人的本性是恶的,因此,只能通过自己不断且持续的学习,才能够变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假如人不能够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地学习,就无法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只有当人在进行广博的学问学习时,才有可能会严格地要求自己,才能够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这样就可以更好地避开消失错误行为。
这就是说,人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善的学问积累过程。
人在学习善的学问时,更是应当对德行进行磨炼,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当然,荀子强调了终身学习中的广博学习方法,这样就可以解决人见识粗浅鄙陋的问题,从而有可能做到举一反三,不仅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构建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圈,同时还可以让一个国家稳定、社会安定。
(二)良好的外部环境荀子在继承了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强调了外在环境对于人思想品质与道德素养的深刻影响。
应当说,这是荀子在我国思想史上的一大贡献。
他所指的环境并不是一般的生活环境,而是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思想等多种因素的社会大环境。
荀子认为人所处的环境与条件对于人的思想道德伦理有着不容小觑的巨大影响。
那些所谓的君子并非拥有天生的才智,而是凭借外在的一些有利条件,擅长学习各种有益的学问,提高自己的才能与品性。
因此,荀子认为人的高尚道德情操都是人为养成的,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积累得到的。
正所谓积善成德,人从根本上说是环境的产物。
由此说来,人应当选择好的居住环境,并与德行高尚的人同行,这样有利于获得正面的影响。
二、荀子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一)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重视社会实践环节荀子在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中提出了知行结合的先进理念。
他认为熟悉或理论的正确与否应当经过实践来进行检验。
这种知行结合的思想对于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具有乐观的指导意义。
中学思想品德政治教学论文
中学思想品德政治教学论文篇一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为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学科。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切实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介绍了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学生;主体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
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为其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中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
”但当前思想政治课存在一些问题,使许多学生对政治课失去了兴趣,认为政治课枯燥无味,甚至认为没有学习的必要。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成为我们一线教师在落实新课改要求时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学形式乏味。
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化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但当前我国大部分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大多以教师为主,基本上是老师说,学生听,老师指挥,学生执行的“灌输式”的教学。
这种教师单向的传授,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不仅违背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新课改要求,也导致学生无法吸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
(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
但是,由于我国应试的教学目标与现实生活缺乏广泛、紧密的联系,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显得陈旧、单薄,抽象的理论难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们的思想实际;另一方面,政治课程的内容设置缺乏针对性,不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课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停留在抽象的原则要求上,缺少针对各类不同时期和不同层次学生思想实际的具体要求,仅仅从高远的道德理想出发,致使内容空洞抽象、与现实生活严重脱离,既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难促使其融入到学习中。
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之我见论文
浅谈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之我见摘要: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特别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其思想教育贯穿于每章节的始终。
思想品德课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培养学生文明礼貌、教导学生遵纪守法。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内容和其他科目相比显得枯燥、抽象,在部分师生眼中作用不大,因此不感兴趣。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循序渐进兴趣转化差生一、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拓宽信息渠道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师要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并熟练把握现代先进教育技术,能很好地利用视听设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等来为教学服务。
要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培养良好的知识、信息增长行为习惯。
如准时收看央视一套的新闻联播、朝闻天下,央视二套第一时间、全球资讯榜等栏目,有条件可抽空上网浏览,如信息量较多的新华网、人民网等,如在复习道德知识点——责任专题时,我们可以联系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这样效果就很好,因为这是当前比较典型的新闻。
当然也要看看报纸,同时还要注意信息的积累和整理。
作为思想品德课的老师,只有加强信息的交流与转化,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拥有的信息量再多,亦是无用,所作所为亦是徒劳。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基础课程,以培养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法律责任、人文与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标,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四大特点。
而传统的思品课的教学存在着满堂灌、注入式、死记硬背、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快乐”教学二、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好说、好动、好参与的特点,做到讲解与讨论的结合,课本知识与社会热点的结合,积累知识与亲身实践的结合等。
思想品德教学论文15篇
思想品德教学论文15篇思想品德教学论文1摘要:思想品德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渠道。
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思想品德教学效果令人担忧。
如何将课程所提倡的品德标准真正化身为农村学生自身的行动,提高农村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农村思想品德课的新思路、新途径,是同仁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农村;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在学生学习的诸多学科中,思想品德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渠道。
然而,就是这样一门重要的课程,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滑坡等现象。
本人认为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推进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观念,开拓创新要使这门学科克服空洞乏味的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思想教育性和知识性,又要有能吸引学生的趣味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寓教育性和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努力提高自身的创造性品质,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唯书唯上,迷信权威。
用创造性的思维品质、独到性的见解,不走老路而另辟蹊径的思维方式和过程,努力开拓自己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教学情景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人。
二、遵循规律,注重实效依据新课改理念,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思想品德课要从学科特点出发,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以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品德认知和践行水平。
教学中应贯彻以下原则:1.“实事求是”,即要求一切从学校、学生、学科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想认知实际,因材施教,发对一个模式,不搞一刀切。
基于这种认识,我对所带班级的学生做了认真的分析考察并进行了分类。
根据学生实际状况,分别为三类学生有区别地提出了针对性的要求:1)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要求其在牢固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深化,把基本理论知识转变为能力和觉悟,并整合典型例题进行强化训练,优化教学效果(2)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要着力狠抓基本知识,注重在基本知识过关和基本训练上下功夫,让学生理解记忆,无需求深求精;(3)对于学困生,则要根据其能力基础实际适当降低要求,全心全力抓好基础知识的查漏补缺,强调从基本考点知识内容入手,力求学有所获,当堂复习,当堂巩固,提高课堂实效。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学要实现创新教育,需要教师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积极进行创新教学实践尝试,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创新,还要有长远发展的意识,认识到课堂教学是一个长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进而保持创新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创新教育;理念先行;教学实践;立足长远教育随着社会发展而进步,教育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政治教学在传统观念里属于“背诵”类学习,这些道理大而空,没有什么实际生活价值,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精神引导而已。
但是,随着新教材的推行,初中政治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内容越来越接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成为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重要理论,对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客观看待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成长。
学习内容的不同,决定了教学方法的改变和创新,因此,实现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创新成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政治教学创新的几个切入点。
1课堂教学创新理念先行2课堂教学创新重在实践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除了借鉴课改成功学校的先进经验,还要勇于实践,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新路子。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很丰富,但是任何一种教学理念都不可能贯穿教学始终。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堂学习反馈、学习成绩情况等多种因素,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改变学习方向,保证学生学习在目标的牵引下、在教师的指导下高效进行。
因此,教学实践是实现教学创新的途径。
教师应从以下几点进行教学实践探索。
2.1创设教学情境2.2教学策略多样教学策略的多样性是现代课堂的重要体现,也是课堂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和谐一致,以最大程度优化课堂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论文6篇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论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论文6篇一、营造良好德育环境,耳濡目染熏陶学生心灵良好的德育环境绝非仅仅是外在的物质之美,更需要内涵之美,具体体现在教学环境美,师生交流中流露出的情感美等。
如学习氛围、生活气氛的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处,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使他们感受心灵的熏陶。
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要通过语言、表情不断给学生创设德育渗透的情境,在耳濡目染中影响学生的思想。
二、挖掘教材德育因子,不失时机渗透品德教育在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中,尤为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这方面的素材可谓蕴含在各个单元。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这些德育因子,将其适当放大,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以良好心灵的升华。
如,学习动物这个单元的时候,如:dog,cat等,我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让学生知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人类对动物不友好,一方面会导致动物濒临灭绝,物种逐渐减少,同时,也是在毁坏我们共同的家园,既培养了学生爱护我们共同家园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关爱世间万物,呵护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渗透德育,不留痕迹滋养学生品德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
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瞄准时机,巧妙地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收到润物无声、不留痕迹的效果。
否则,生硬的灌输、牵强附会的生拉硬扯都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弱化德育教育的效果,效果也往往适得其反。
四、组织丰富多彩活动,春风化雨塑造学生心灵德育教育,重在感化熏陶,一味地说教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遭致学生思想上的反感。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巧于设计,精于谋划,通过一些学生情感上乐于接受的活动,让学生内化为思想上的认识。
如通过课余的单词拼读、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总之,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我们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正确恰当的方法,将德育渗透与英语教学巧妙融合起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长此以往,美好的品德必然犹如雨露,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成长为自信、健康、向上的合格人才。
关于“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论文
关于“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之浅见摘要:在自己十二年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总在想:我们的课堂从小学到高中,每一级每一周都开设有思想品德课,可学生的道德素质却日渐低下,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没有责任感!就此我根据平时的教学体会,谈谈个人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学生思想品德教学手段我们做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要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性格乃至于灵魂!!所以我们得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一、关爱学生,让学生重回课堂课堂除了传播知识,也需要教师的真诚的爱。
因为只有爱,才能消除学生压抑的心理,才能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
作为教师,应该完全尊重学生的个性,包括所有的缺点,以我们的热情,宽容,理解,去爱他们,要多用鼓励与赞扬,让学生感到成功并不遥远,在课堂上发现他们拥有的点滴进步,要毫不吝啬地通过言语、神态、动作给他们以赞赏,当着同学的面表扬他们,让他们能真正地感受到老师的期望与爱。
教师必须注意语言和态度,不应使用太尖锐的话语批评学生,更不能挖苦讽刺,避免给学生造成伤害。
尊重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能感受到老师的爱,用他们情感上的満足感,燃起对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二、创设多种方式,以学生为本(一)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
现在的课,离开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成了一堂低品位的课。
在时尚、热闹的背后,教师、学生成了多媒体课件这一先进教学手段的“奴隶”。
学生跟着电脑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走,实际上和跟着教师设计的问题一步一步走有何区别·教师只是把自己的“满堂灌”交给了电脑,而自己则退到了幕后。
看似学生学得相当主动,其实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操纵。
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千万不能为之所困,更不能成为它们的“奴隶”。
我们要增进课件的交互性,使课件能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意调度,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论文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研究与探讨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重要课程,发挥着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与行为的基础作用。
可是对于思想品德课程许多部分都是以理论为基础的,小学生感到很枯燥。
那么,就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家庭教育;教师引导;培养兴趣;教学方法对于小学品德课程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课程,使孩子们认识到更为深层次的东西,进而更好地提升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更好地教育孩子,这点尤其在小学阶段更为重要。
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开始,要从具体事件出发,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加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进而促进小学开展这门课程,这是建设精神文明的要求。
在提高认识的前提下,要成立思想品德的课程由老师进行教学,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教育的意义所谓思想品德,其实就是要告诉小学生到底什么是“思想品德”,但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去思想以及拥有怎样的品德。
特别是小学这个时段的教育,更要以养成教学与感情教学为主,向以理性教学为主的转变,更要注重思想能力培养与思维方式的运用。
老师应用有效教育方法吸引学生,引导学生,进而去启发他们不断思考,促使小学生对社会进步的了解建立于理性之上,使小学生有一种使命感并让他们充满信心。
此外,在选教材这方面,我们还要更加充分地考虑到时代特点,不但要注重其新奇性、典型性、认知性、情感性,而且要求有可发掘的意义,要让孩子有想象的空间,教育方法上要比较活泼,风格也可以多样性。
二、课本与实际之间的结合老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有计划地与实际进行渗透。
让小学生深切地了解到什么是优良的品德,时时感受到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
为此,老师应该更好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更好地运用。
三、要注意培养小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感情认知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方向,并将其视为首要的、突出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课之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2095-3089(2012)09-0089-01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政治教师在思想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情感教育贯穿思想政治课的始终。
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与父母的关系出现了新变化,产生了隔阂、矛盾和冲突。
结合多年来班主任经验、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我在思想政治课关于“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方面开展了各项活动,理论与实际、理论与心声(说)、理论与体验(洗脚)、理论与总结(听后感)相结合,使感恩父母的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感恩父母的教育活动开展几年,总结几年的经验,学生与父母关系融洽了、理解了、沟通、“代沟”减小了,真让人感动。
1理论教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从十月怀胎的生命孕育,到出生后的怀抱哺育,从蹒跚学步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青春少年,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我们的生命成长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父母都倾注了无限深情和关爱,付出了无数心血!因此,我们要孝敬父母。
1.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首先,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给我们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
《游子吟》、《鲁冰花》、《摇篮曲》、《两地书、母子情》、《感恩的心》等这些歌颂父母对子女之爱的诗歌、歌曲饱含深情,催人泪下,充满感激,我们由衷地高呼:谢谢父母!
其次,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乌鸦有反哺之情,羔羊有跪乳之义,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怎能忘怀,一个学生这样记述:“在一个闷热的夜晚,狂风暴雨的突然来袭,一个女孩经不住这样恶劣天气的考验,被病魔缠身,十分难受。
就在这时,妈妈温暖的大手握紧了她,抱起她,顶着暴风骤雨,伴着雷鸣闪电跑向医院。
雨淋在妈妈身上,但那个小女孩却没有淋到一滴雨。
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她康复了,出院了,回家了……”
再次,孝敬父母既是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尊老、敬老,感恩是中华民族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和做人的基本准则。
最后,现代社会,孝敬父母是基本的道德规范。
一个孝敬父母的人,一般都能够做到遵纪守法、与人和睦相处,不愿因自己的过失、错误累及父母、家庭,能自觉地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反之,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往往也不能处理好与亲友、师长、同事、组织的关系。
1.2怎样孝敬父母?
通过孝敬父母原因的教育,我们会深深感受到孝敬父母有多重
要,针对这一结论,大家一致赞同,但如何孝敬父母成为我们行动准则。
首先,孝敬父母,就要从语言上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认真学习,踏实做人。
其次,孝敬父母,就要体谅父母和家庭的困难,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最后,孝敬父母,就要赡养父母,我们长大后,不仅要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更要在精神上关心父母。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1背景:进入期末复习,学生积极性减退,纪律下降,学习懒散,回家不听父母话,逃课,请“病假”等现象严重。
时间:2012年6月21日
内容:纪律、学习成绩、期终考试、父母子女关系等调整。
年级:初二
学习状况:中差生,中小学毕业语、数入口100分以下20人。
人数:28人
形式:家长会集中与分散;集体与个人。
操作方法:
班主任提出目标(家长会)——家长与学生交流、沟通(必须结合实际,交流原则:平等式、朋友式)——制定计划(书面):1、各科达到的分数;2、纪律要求;3、父母与子女情感交流。
——三周后,顺利期末考试——反馈:21人超过预期学习目标,占78%;7人未达到目
标,占12%。
总结:通过本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使父母与子女关系达到和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过后一位家长深情地说:“她的孩子勤快多了,会擦地板、洗碗,交流的语言多了,误区少了,作业虽有错,但能自主完成。
返校时还会与父母道别,抽背书也乐意了……”,”老师,你用什么魔力使她变乖的。
”实际上,这里的魔力就是情感的力量,这次活动能顺利开展并达到好效果,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懂“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样孝敬父母”的理论基础上。
这次活动,使学生能有感而发,思考的基础上,当着老师的面对
家庭说心理话,说出自己的心声,达到了情感与行动的统一,有的学生声泪俱下,场面感人,值得再次使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
3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情感体验(洗脚)活动
孝敬父母、感恩父母,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中,为了培养学生亲情、感恩的心,我布置了一次“洗脚”的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与父母之间的默契、情感的升华达到一定境界。
活动记载:2012年9月8日晚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晚上,因为,我要给我的妈妈洗脚。
当时,妈妈坐在凳子上,我说我要给她洗脚时,我有点儿紧张,妈妈也似乎有点惊讶。
她问我为什么给她洗脚,我向她说明,小时候你经常给我洗脚,到现在也该我为你洗脚了。
于是,我用洗脚盆接了一些冷水,放在妈妈面前,又用水勺子从锅里取下适量的提前弄好的热水倒进洗脚盆里。
我让妈妈把脚提起来,然后,慢慢地把鞋脱下,又把袜子也
脱下了,说真的,看到这双已经很旧的,甚至有几个破洞的袜子,我真的有些难过,我难过自己的妈妈没有我的同学的父母穿的好。
于是我开始洗妈妈的脚,边洗还边问:“妈妈,水烫不烫、舒不舒服?”似乎我就是大人,妈妈就是小孩一样,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洗着洗着,我再次坚定我的一个信念:“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回报我的父母,让她们吃饱穿暖!”不久,我洗完了,我又用一张脚帕擦干了妈妈脚上的水。
这一次,我真的感受到了母亲的辛苦!
——选自一个初二学生的情感体验
“树欲静则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活动使父母与子女在心灵上有了更多的交流,孝敬父母要落实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4有爱你就说出来
感恩教育,需要我们付诸行动,现代学生对爱父母的话可以心里说,在信里写,但我是采用课堂,由全班学生作见证,大声说出你对父母的爱,想说你就说出来。
活动开始,同学们纷纷举手,下面是一些他们说的摘录:
王珂:“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脸色通红)
陈新宇:“老爸,不要经常穿凉鞋,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老妈,不要长时间穿高跟鞋,对脚、对身体都不好。
”(小大人模样) 廖国俊:“对不起,爸爸妈妈!”(酸楚地)
唐晓苗:“爸爸、妈妈,谢谢你们,我爱你们!”(真诚地)
郑晓火焱:“妈妈,您辛苦了!”(深情地)
陶沿金:“爸爸、妈妈,我长大后,我会报答你们!”(有力地) …………
课堂气氛非常凝重,利用此时的情境,录音机响了,“妈妈,我想对你说,话到嘴边又咽下。
妈妈,我想对你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噢,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
”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表达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之情,也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的拳拳报恩之心。
不忘父母养育恩,舐犊反总关情。
父母的恩泽让我们学会了感激生活,领悟生命的要义,父母给予我们无限的爱,因为爱,所以我们
懂得责任。
父母之爱对我们的影响恒久绵长,使我们更加珍惜生活。
让我们用心领会父母的教诲和期待,诚心体谅父母的忧虑和烦恼,
真心关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感恩父母成为
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