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中苏武的人物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以班固的视角写苏武人物短评

以班固的视角写苏武人物短评

以班固的视角写苏武人物短评
班固在《汉书苏武传》里着力刻画了苏武这位爱国者的英雄形象,歌
颂他的伟大的民族气节。

汉武帝天汉元年,汉武帝派遭苏武以中郎将的官衔,出使匈奴。

不料,苏武的副使张胜参与叛变被抓,“我屈服了使者的身份,玷污了使命,虽
然活着,有什么面目会汉朝呢?”说着拿起佩刀自杀,经过抢救,幸免于死。

他不屈的性格使单于十分敬佩,早晚都派人来问候苏武,而把张胜关进了
监狱。

单于派将李陵到北海劝说苏武投降。

李陵厚脸无耻地说:“单于诚心
诚意等待您归顺,看来永远不会让您回大汉的了,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
地方受罪,有谁知道您对朝廷的忠义呢?”苏武坚定的说:“平时我希望为
朝廷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有了身报效的机会,就是挨刀斧,下汤锅,也
心甘情愿。


汉昭帝即位几年以后,匈奴同汉朝和好通婚,单于才允许苏武回国。

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十九年,初出使时正当壮年,等回到汉朝,胡须头发全
发白了。

苏武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者,他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
含辛茹苦,受尽折磨,却宁死不屈,始终报效国家。

许多戏剧纷纷把“苏
武牧羊”的故事都搬到舞台,向广大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班固视角苏武传人物短评

班固视角苏武传人物短评

班固视角苏武传人物短评要说到班固《苏武传》里的苏武,简直是个传奇人物。

首先你得明白,苏武这个人,绝对是个钢铁直男,刚正不阿,绝不低头。

别看他是个文官,身上那股硬气,怕是连那时候的“硬汉”都得自愧不如。

你瞧,班固一开篇就给他定了个“忠诚”的大标签。

苏武当年可是把“忠心耿耿”这四个字诠释得淋漓尽致,一人顶一国,忠诚得简直能用“为国捐躯”来形容。

你想啊,这可不是小事儿。

那年汉朝和匈奴有了点小矛盾,派苏武出使匈奴。

谁知道一去就被扣押了,站在异乡的冰天雪地里,孤立无援,甚至连回家的希望都没了。

常人恐怕早就要崩溃了,苏武可不一样。

他心里有股劲,心头有个信念——我是汉朝的人,我的使命没完。

就这样,他在匈奴的雪原上孤独守了十九年,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忠诚化身”。

你说这怎么可能?对吧,十九年!这得多折磨人啊。

大家想象一下,苏武每天都得面对冻得发紫的手指,饿得肚子咕咕叫,甚至差点饿死。

要是换做我们这些普通人,早就给匈奴跪下求放了,求求放我回家吧。

可是苏武呢?他死活就是不低头,不服软。

那股“我死也要死得有尊严”的劲儿,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看班固怎么写他的,这可不是夸大其词。

苏武的坚韧,班固用了不少笔墨来形容。

明明面临生死的威胁,苏武却把“国家”和“忠诚”挂在嘴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要么死,要么活得像个汉子”。

所以你说,苏武这人,绝对不光是能打硬仗的勇士,更是个心如磐石的忠臣。

再看看苏武的遭遇吧——被囚禁,被软禁,被迫“放下尊严”,但他哪一次不是顶着压力挺了过去?每次别人看他眼中的坚定,心里都得感叹:这才叫“人间铁汉”!更别提,他还没忘记给匈奴送上“忠诚”这份大礼,每一次都为汉朝争光。

不管匈奴如何刁难他,他就是那种“不怕艰难,天塌下来也不弯腰”的人。

你说,班固是不是看苏武挺有料的?看他这么一如既往的坚持,也给了班固写作灵感,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苏武传》。

说到苏武真的是那种你一想到就觉得“哎呀,他不简单” 的人物。

《苏武传》人物形象塑造略谈解析

《苏武传》人物形象塑造略谈解析
气节以及临危不惧的品格。
对语言的描写也是生动活泼,富有技巧。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逎死,重负国”,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以归汉?”凭苏武这两 句话,就足可见他的忠贞,宁死也要保全自己爱 国的气节。传中丰富的语言技巧也是其一大特色, 并且这种语言特色也可以看出苏武善于辞令,能 说会道的品性。比如当李陵劝降苏武时说道“愿 听陵计,勿复有云。”而苏武则以“愿勿复再言” 进行反击。不仅体现了苏武的语言风格,更表现 了其坚定的爱国情怀。
在侧面烘托上,班固也运用的得心应手,将 苏武的形象塑造的更加丰满。
卫律和李陵都归降于匈奴,两人都希望通 过自己的游说来使苏武归顺于他国。律曰: “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 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于此。苏君近 日降,明日复然。”卫律的贪图富贵从侧面反 衬出苏武视钱如粪土,不屑荣华富贵的高尚品 格。李陵虽说是被迫降于匈奴,但从他反抗的 无奈,痛苦的情绪上,更突出了苏武始终坚持 自己信念的不易。“陵始降时,自痛负汉,加 以老母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最 后,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 陵与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粘衿。
《苏武传》成功地塑造了苏武崇高的 爱国情怀以及他高尚的情操,然而他的性 格之所以能够如此栩栩如生,主要归功于 班固成功的用运了一些艺术手法。
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是《苏武传》人 物形象塑造的重要艺术手段。直接描写主 要体现在苏武的语言和动作上,其中四大 细节尤其描写的生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而间接描写则是通 过苏武与卫律的对比来展现的。
苏武忠君爱国,宁死不肯投降于他国。 他的这种气节,自始自终都不曾改变。从 刚开始张胜告诉苏武,虞常谋反匈奴事件 败露后,苏武两次自杀的举动,以及后来 卫律,李陵劝降都不太奏效,甚至被发配 牧羊,但始终忠于国家,忠于君主,可见 其对汉朝的拳拳爱国之心。除了这两次自 杀之外,《苏武传》又通过“武不动”, “武不应”,“武骂律”以及“武不可胁” 这四大情节写出苏武的大义凛然,高尚的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著名的传奇小说。

故事内容主要讲述了古代汉朝
时期,中国 diplomat 苏武被北方游牧民族羌族俘虏,在草原上忍受种种苦难,并最终坚守信念成功回到中国的故事。

1. 苏武传的题材:《苏武传》是一篇以忠诚、坚韧不拔、不屈服于困难的精神为主题
的作品。

2. 苏武的形象:苏武是一个勇敢、聪明、忠诚的人物形象。

他在草原上忍受了种种苦难,但始终坚守信念,不向敌人屈服。

3. 苏武的困难与挣扎:苏武被羌族俘虏后,在草原上遭受了种种折磨与痛苦,包括饥饿、寒冷、孤独等。

然而,他始终不屈不挠地抵抗敌人的摧残,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和
信念。

4. 苏武的忠诚和信念:苏武在被囚禁期间,始终忠于祖国,不为敌人所动摇。

他拒绝
向敌人效忠,坚信祖国会派人救援自己。

这种忠诚和信念成为苏武传中最重要的主题
之一。

5. 苏武的终极胜利:经过长时间的忍受和磨砺,苏武最终得到了解救。

他成功地通过
草原上一群狼,向中国的官员传递了他保持忠诚的信息。

最终,他被解救并祖国接回。

6. 苏武传的意义:《苏武传》通过苏武坚持信念、保持忠诚的故事,表达了忠诚、坚
韧不拔、不屈服于困难的精神。

它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伟大人物的形象,鼓励人们在面
对困难时始终保持信念,坚持自己的立场。

以上是对《苏武传》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拈一缕花香融一世之情——苏武人物形象分析

拈一缕花香融一世之情——苏武人物形象分析
何 谓相 坐?” 苏武的言辞慷慨激 昂, 大义凛然 , 让敌人丧胆 , 卫律顿 时气焰 全无 。想象当时 , 卫律这种见惯 了唯利是 图的小人 的人必
的 自然环境和贫 困的生活条件并没有摧毁大汉使臣苏武的气 节 , 苏武“ 杖汉节牧羊 , 卧起操持 , 节旄 尽落” , 即使 又陷穷厄 , 但 意志
不移。
文言文学习 的要义不是机械地掌握一些死板的语 言文字 , 而
是被这 种正气怔住 了 , 君子威 武不屈 , 苏武 的威容 岂是 卫律等 鼠 辈 能够见识 的。果然施淫威不成 , 卫律并没有善 罢甘休 。
二、 富 贵 不 淫
是要从文章 中得 到精 神的升华 , 汲取 人物高贵 的精 神养 料 , 塑造
知识 的理解 。
熙熙 , 皆为利来 ; 天下壤壤 , 皆为所节选 的《 苏武传》 中苏武父子起仕既为皇帝 宠臣 , “ 少 贵的头颅 , 甚至随意践踏 自我 的尊严 。 在诱惑面前 罔顾 国家利益 , 以父任 , 兄弟并为郎。” 这句实际上为苏武后面 的人格爆发做 了铺 贱卖人格尊严的现象屡见不鲜 , 高贵的精神被 随意 出卖 。在个人 垫, 在个 人安危和 国家荣 辱 出现抵触 的情况下 , 苏武 能够大义凛 生命千钧一 发之际 , 苏武并没有 将个人 的私立 置于首位 , 还考虑 然,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都 表现 出了崇高 的人物品质。
生都渴望 的一种状态 。在 学习《 苏武传》 的时候 , 我试 图让苏 武在 以为荣 。苏武在强暴面前表现 出了高贵的人性 , 而这种高贵 的品 语 言文字 中鲜 活起来 , 把对文言字词 的理解和 品鉴苏武光辉 的人 质正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强调的 , 在这个 充满 了浮华 和靡靡之音 的
物形象联系起来 。 学生在品读人物 的同时更加深 了其对文言基础 社会众生态 中 , 精神 的高贵和人格 尊严的崇高很少 被提及 , 天下

苏武传人物形象及特点

苏武传人物形象及特点

苏武传人物形象及特点
《苏武传》是一部描写汉代大臣苏武的传奇小说,小说以苏武身上所展现的精神境界和品德风范为主线,生动地描绘了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和特点。

苏武这一历史人物是一位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干的大臣,在《苏武传》中,则被塑造成了一位具有坚定意志、顽强毅力和忠诚爱国的英雄形象。

苏武在外交上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干和智慧,他在面对匈奴使者的压力下,始终保持着镇定的态度,坚持了正义的立场,最终取得了胜利。

苏武在遭遇困境时,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和坚韧的意志,他在流放异地的艰苦环境下,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坚定的爱国之情。

苏武的人物形象和特点,也得到了许多文学家和历史学家的高度评价。

他的清廉正直、忠诚爱国、才华出众等品质,为后人所推崇和学习。

苏武的形象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形象,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和文化的遗产,被广泛地传颂和传承。

总之,《苏武传》是一部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的传奇小说,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和特点,也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 1 -。

苏武传之人物形象分析

苏武传之人物形象分析

苏武传之人物形象分析
苏武传,是唐朝大文豪杜牧的著名诗篇,以史实为根据,详细描写了勇猛的苏武的壮举和发迹历程。

在这篇作品中,杜牧尤其突出地展示了苏武的形象:他是一个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宁静和吏,勇敢坚强,热心而又顽强的英雄。

苏武的最大个性特征非勇力莫属。

他在诗中被描绘成一个坚强而精明的军官,他自觉选择了较炽热和艰险的一条路,不惜自己的生命,冲锋在战斗中第一个冲进去,总是在最危险的时候拯救官兵,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誉。

他在宝石寨一役中对叛军的主力部队首先发起的冲击表现出勇猛不凡,以极快的速度侵入敌人阵地,迎头击倒正在拦截的叛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体现了他敢作敢当的性格。

苏武还个性张扬,性情温和,他会勇敢地横插偶得,毫无所惧地发牢骚,以实时反映艰苦形势;他也可以安宁让步,推延时机,不假思索地把出征事宜放在心里,在内心深处拥有着宽容知恩的天性,这是苏武的内心勇气和莫测的包容力。

苏武的形象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写作传统,把朴素的英雄气质表达得淋漓尽致。

综观苏武传,我们不但能看到英雄的豪情与勇气,也能感受苏武精明勇敢、忠贞不渝、爱憎分明的性格特点,这也是杜牧用一篇诗篇,将中国文化精华表达得如此透彻的原因之一。

苏武传总结

苏武传总结

苏武传总结苏武传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流传最广的传说之一,讲述了一个忠诚坚韧的人物形象。

苏武,字子午,是西汉末年至北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他的忠诚与坚韧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本文将对苏武传进行总结和思考。

苏武传中最经典的故事是他被困于匈奴之地的经历。

公元前104年,汉朝使者苏武被匈奴丞相单于所俘虏,被迫在草原上放牧羊群。

面对种种艰难和考验,苏武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使命,绝不向匈奴低头。

他不畏寒风和饥饿,用自己所学的汉字在岩石上刻下“苏武牧羊”四个字,以表达对祖国的忠诚。

这段故事给予我们许多启示。

首先,苏武的忠诚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他不仅没有放弃,反而坚守自己的信念,始终保持着对家国的深情。

他展现出的忠诚和毅力令人钦佩,成为后人传颂的对象。

这种忠诚精神是我们现代社会中的行为准则之一,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应该以忠诚和坚持为引领。

其次,苏武的智慧和胆识也是值得称道的。

尽管被困于敌境,面临生命的危险,但苏武并没有被困境所迷惑,相反,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寻找到了在匈奴之地传达信息的方法。

通过刻写汉字,苏武向世人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和苦难,为后来者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载。

这种智慧和勇气使他能够在最困难的环境下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信念,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苏武传也给予我们关于人性和人生的思考。

在匈奴之地,苏武失去了自由和尊严,但他仍然保持着对自己价值的坚守。

这让我们思考人在逆境中的选择和价值观。

虽然生活中充满了各种诱惑和困难,但只有坚持自己的信念,才能真正活出自己的价值和人生意义。

苏武传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重要的作品,它通过苏武的故事告诉我们忠诚、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

苏武以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即使坎坷的道路上,也要坚守初心,努力去追求真理和公正。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可以从苏武的故事中获得启发,以勇敢和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诸多困难,并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

苏武传的细节描写

苏武传的细节描写

苏武传的细节描写
苏武是中国古代传奇人物,关于他的传说在古代文献中有大量的记录,特别是他生平传奇。

古代传说中,苏武是一个英勇善战、充满冒险精神的男子,他用他的勇敢战斗,取得了许多战斗胜利,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对他的描述也是赞颂有加。

关于苏武的描写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
一、身体特征
古代传说中,苏武的身高超过六尺,体格魁梧,容貌秀丽,皮肤如雪。

他那粗壮的手臂握住十斤重的铜枪,昂首挺立,万众瞩目,引人注目,豪爽无比。

他脸上神采奕奕,令人充满敬畏。

二、武艺高超
苏武从小就拜武圣人门下,屡有功绩,得到主公和将军们的拥戴。

他擅长骑射,挥洒青龙之枪,轻盈如燕,箭速如风,准确绝伦。

更重要的是,他的武艺也与众不同,他挥舞着山河出纷扰的大枪,只一击便可穿云收地,令无数对手倒戈。

三、性格豪爽
苏武的性格豪爽,为人刚正坚强,无论是生死,还是利害,他都能够勇往直前,毅然立场,不顾一切去实现一番事业。

他坚持自己的原则,以不懈的努力,终于成就了传奇,令世人瞩目。

四、武勇护国
苏武勇壮善战,经常为国家出战。

他冷酷无情地斩杀敌人,并击退敌军,拯救百姓免遭大难,护卫国家安宁,受到众人的称赞。

总结起来,苏武传说中的形象是一个魁梧英勇,武艺高超,理念坚定,豪爽绝伦,勇敢护国的男子,是中国古代传奇人物的象征。

《苏武传》

《苏武传》

家庭----
父亲:
班彪
弟弟: 妹妹:
班超(投笔从戎) 班昭(续写《汉书》)
《汉书》 《两都赋》 《咏史诗》
作品----
史书: 辞赋: 诗: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 《史记》(西汉 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东汉 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范晔)----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南朝 宋
《三国志 》(西晋 陈寿 )——纪传体断代史
<史记>:本纪 世家 列传 列传 表 表 书 志
•纪传体
<汉书>:本纪
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 穷愁十九年。 渴饮 雪, 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 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 心如铁石坚。 夜在塞上时听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 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 望儿归, 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 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 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奴心惊胆碎, 共服汉德威。
1)苏武和张胜——张胜见利忘义,在 匈奴剑下丧失骨气,屈膝投降,反衬 出苏武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2)苏武和卫律——卫律贪图名利,投 降匈奴,并且为虎作伥,作威作福, 逼迫苏武投降,对这种卖国求荣的 叛徒嘴脸的揭露,更突出了苏武崇 高的民族气节。
3)苏武和李陵——李陵出征匈奴,矢尽粮 绝,不得已而降。他先晓之以“空自苦无 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之理;再动之以情, 陈述苏武出使后所未知的家庭变故和不幸; 继而将心比心,陈述自己初降时的心情; 最后指出汉高祖年事已高,喜怒无常,大 臣安危难卜的朝中实况。 但苏武置家中命运和个人恩怨于不顾,坚 贞不屈。这使李陵敬佩并自感惭愧,因而 更衬出了苏武胸襟之广、信念之坚。
位列将: 位:官位;位置、地位(今) 列:一般的,普通的;排列(今) 亲近: 亲近的侍臣;动词,靠近 (今) 诚甘: 真诚实意 欲降武: 使动,使……投降 至诚: 无比真诚;至:极、极点 喟然: 叹气的样子

苏武传对比手法的运用

苏武传对比手法的运用

在《苏武传》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

苏武这个具有坚定的民族气节的人物形象周围,环绕着一批屈节的投降者,如卫律、张胜、李陵等等。

他们当中,有的还数次易节,这种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态度更鲜明地衬托出苏武持志如一、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

具体来说,卫律劝降张胜与苏武时,采用了同样的威胁手段:举剑欲击。

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而“武不动”;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卫律自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

同样是家庭惨遭不幸,皇上不明,臣下深受冤屈,李陵绝望了,苏武却仍然一片赤诚。

正是在这层层衬托下,苏武的形象才显得格外高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阅读《苏武传》原文或相关的解读文章。

浅谈《苏武传》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几种方法

浅谈《苏武传》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几种方法

创新平台《苏武传》出自《汉书》,记叙了汉武帝时期苏武出使匈奴却被意外扣留的经历。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苏武牢记自己的使命,历尽种种艰难,最终荣归故里。

在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位忠心耿耿的爱国志士的形象。

那么,他到底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呢?接下来,笔者就谈谈《苏武传》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几种方法。

一、正面描写1.动作描写《苏武传》是一篇史传文。

作者以历史人物的故事为素材,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创作出这篇文章。

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作者采用了相应的艺术手法,来展现人物形象的特点。

动作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展现其性格特征。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帮助读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就通过动作描写塑造了苏武的形象。

汉武帝时期,北方的匈奴频频与汉朝发生摩擦,双方争斗不断。

后来,匈奴向汉朝示好,放回了羁押许久的汉朝使臣,汉武帝也派遣苏武护送匈奴使臣回到匈奴。

在这个过程中,苏武肩负着维护两国和平的重任,同时他本人也代表着朝廷,所以,他到达匈奴之后,一直谨言慎行。

可是意外还是发生了:副中将张胜与虞常(原本是汉臣)等人谋反,事情败露后又被匈奴的单于擒获。

事态发展到如此地步,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汉朝的使臣。

单于爱惜苏武的才华,想让他归降,因此派同样身为降臣的卫律去说服苏武。

当着卫律的面,苏武“引佩刀自刺”。

从苏武这一果决的行为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确实是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这一动作既显示了苏武对汉朝的忠诚,也展现了他的坚毅不屈。

苏武试图自尽,又被卫律救活。

等苏武痊愈之后,卫律试图再次劝说苏武归降,并当着苏武的面杀了虞常。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当虞常将剑指向苏武时,苏武面不改色,岿然不动。

这一细节既显示了苏武的气节,也表明苏武心中毫无愧疚之意(他并未参与谋反之事)。

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遇,即使是受到死亡的威胁,他也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在被匈奴单于幽禁的那段时间里,单于原本想将苏武放置于冰天雪地之间,迫使他屈服,他却“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捍卫了身为汉朝使臣的尊严,展现了凛然的风骨和傲气。

揣摩苏武传中班固对苏武的认识和评价写一则人物短评

揣摩苏武传中班固对苏武的认识和评价写一则人物短评

揣摩苏武传中班固对苏武的认识和评价写一
则人物短评
苏武,字子淡,中华古代传奇人物之一。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和秦汉之交。

苏武为人坚毅刚烈,远离尘嚣,秉持着忠诚、节俭和忍耐的品质。

在班固的著作《汉书·艺文志》中,他对苏武的评价极高。

班固称苏武为“节义之士”,以其坚持忠诚和坚韧不拔的品质为人称道。

苏武被迫留在匈奴,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祖国的忠诚。

他在匈奴期间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折磨,但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决不妥协。

这种忠诚和坚定的品质,让苏武成为历史上的楷模。

班固还称赞苏武的廉洁,他在匈奴生活期间遭受了诸多诱惑和压力,但他始终卑身为民,坚守廉洁恪守的原则。

苏武的节俭和忍耐,使他在匈奴的困境中得以生存下来,并最终成功返回中国。

苏武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后人,成为了忠诚与坚强的象征。

他的人物形象在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影响着后世的人们。

苏武的忠诚和坚定不移的品质提醒着我们,无论面临何种困境,我们都应该保持忠诚和坚韧不拔的信念。

他的故事给予了人们勇气和力量,鼓励着我们在困境中坚守自己的原则。

苏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一。

他的故事中蕴涵着忠诚、节俭和坚韧的品质,这些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苏武传中班固对苏武的认识和评价完整地展现了这位伟大人物的品质及其影响力。

他的坚定和忠诚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引导我们追求真理、勇往直前,成为更好的人。

《苏武传》人物形象塑造略谈

《苏武传》人物形象塑造略谈

卫律和李陵都归降于匈奴,两人都希望通 过自己的游说来使苏武归顺于他国。律曰: “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 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于此。苏君近 日降,明日复然。”卫律的贪图富贵从侧面反 衬出苏武视钱如粪土,不屑荣华富贵的高尚品 格。李陵虽说是被迫降于匈奴,但从他反抗的 无奈,痛苦的情绪上,更突出了苏武始终坚持 自己信念的不易。“陵始降时,自痛负汉,加 以老母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最 后,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 陵与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粘衿。
《苏武传》成功地塑造了苏武崇高的 爱国情怀以及他高尚的情操,然而他的性 格之所以能够如此栩栩如生,主要归功于 班固成功的用运了一些艺术手法。 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是《苏武传》人 物形象塑造的重要艺术手段。直接描写主 要体现在苏武的语言和动作上,其中四大 细节尤其描写的生动,而间接描写则是通 过苏武与卫律的对比来展现的。
李陵起初通过自己的游说使苏武投降, 到后来佩服他的节操,甚至最后自惭形秽。 又一次从侧面突出了苏武至死不渝的爱国 热情。传中苏武与李陵临别时,陵起舞, 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 奴。路穹绝兮矢刃催,士众灭兮名已溃。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通过李陵 后悔归降的细节,说明苏武始终坚信自己 信念的正确性。
《苏武传》通过苏武的一次 次反抗,其形象不断的丰满,不 断的得到升华。我们不得不感叹 其人格的高尚和伟大的民族气节。
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北海边 羁留十九年 渴饮血 雪地又冰天 饥吞毡 野幕夜孤眠
心存汉社稷 历尽难中难
梦想旧家山 心似铁石坚
兀坐塞上
时听笳声
入耳心痛酸
苏武忠君爱国,宁死不肯投降于他国。 他的这种气节,自始自终都不曾改变。从 刚开始张胜告诉苏武,虞常谋反匈奴事件 败露后,苏武两次自杀的举动,以及后来 卫律,李陵劝降都不太奏效,甚至被发配 牧羊,但始终忠于国家,忠于君主,可见 其对汉朝的拳拳爱国之心。除了这两次自 杀之外,《苏武传》又通过“武不动”, “武不应”,“武骂律”以及“武不可胁” 这四大情节写出苏武的大义凛然,高尚的 气节以及临危不惧的品格。

苏武传人物短评

苏武传人物短评

苏武是《汉书》中的名篇之一的主人公,他是一位坚守节操、不辱使命的爱国志士。

在出使匈奴时,面对威胁利诱,他始终保持高尚气节,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

苏武的事迹生动地展现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品质,他手握汉节,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展现了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

苏武的忠诚、坚贞和爱国精神,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通过对苏武传人物的了解,可以学习到坚持信念、不畏艰险的精神品质。

苏武在身处困境时仍能保持高尚气节,不为权势和利益所动摇,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忠诚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苏武传》中苏武的人物形象分析

《苏武传》中苏武的人物形象分析

《苏武传》中苏武的人物形象分析《苏武传》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创作的史传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武传》中苏武的人物形象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武传》中苏武的人物形象分析篇1《苏武传》成功塑造了苏武这一坚定爱国者的形象,苏武被匈奴扣押十九年而不改其节操。

表现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质。

作为汉朝的外交使节,匈奴用审讯逼迫他,用死刑来恐吓他,都不能使他屈服;卫律用荣华富贵引诱他,也不能使他动心;用流放北海放羊来折磨他,也不能令他改节。

特别是在经历了北海长期贫困寂寞的生活后,仍然面对李陵的劝降不为所动,特别能见出苏武的气节。

形象塑造:(1)选取典型事件来突出人物性格。

如卫律通降、北海牧羊,李陵劝降等一系列事件,有力地将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2)通过一些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如卫律举剑欲刺武,作者用“武不动”三字,就把苏武作为一个大国使节的威仪表现出来了。

再如写苏武北海牧羊“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的'细节,刻画苏武性格的坚定,十分传神。

(3)苏武形象的塑造,也是在一系列人物的对比中完成的。

如张胜的怕死,李陵的因个人恩怨而不顾大义,都反衬出苏武的视死如归,正气凛然。

(4)运用个性化的语言,生动体现了作为一个汉朝的使者,那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汉朝的自信。

苏武他是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苏武传》在这篇文章中,他的光辉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我们开始学习之前《苏武传》在这篇课文之前,我将通过查字典与大家分享苏武人物形象分析,我们来看看!《苏武传》中苏武的人物形象分析篇2苏武有坚定的意志,一个人如此出色,因为他能够克服内心的欲望和坚持内心信仰,苏武有大丈夫气节,一直不愿向匈奴低头,宁可当个牧羊人,卧雪吞毡,吃草根,抓老鼠,喝雪水,苏武以此方式向匈奴人表达了决心和意志,他们不会死,要保守自己的大汗的节气。

1、苏武人物形象:苏武被匈奴人单于困在匈奴地界,说“什么时候公羊产奶,什么时候再放苏武回去”,别人杀了一只羊,吃了一只羊,没有人说什么,但是苏武不是这样,他是大汉的使者,尽管被困,但他的尊严仍然存在,饥饿是最严厉的刑法,从古至今,有多少英雄和好人被困在饥饿中并屈服,我们欣赏苏武,从被困在匈奴的第一天起,他没有计划活着回来,饥饿是小,失去了“节气”是大。

浅析《苏武传》中苏武的爱国精神

浅析《苏武传》中苏武的爱国精神

浅析《苏武传》中苏武的爱国精神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苏武有坚强的个性和民族气节、以及坚定的爱国意志。

在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分析了苏武的爱国精神。

一、苏武故事的背景汉武帝即位之后,对于在北部边陲一再骚扰、侵袭的匈奴族,修改汉初的一味纳贡、和亲的忍让政策,多次进行武力征讨,给骄横的匈奴以沉重的打击,迫使他们有所收敛,转而采取两国通好的和平政策。

这样,两国关系解冻。

天汉元年,且鞮侯初立,释放了以前被拘执在匈奴的汉使。

汉朝也将匈奴的使者送回匈奴,并且还“厚赂单于,答其善意”,以作为回报。

苏武正是执行护送使者并答谢单于的使命到了匈奴。

苏武的出使,正当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

匈奴方面先做出友好姿态,把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臣全部放回。

汉武帝为了答谢匈奴方面的好意,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派苏武护送以往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臣回国。

按常情而言,苏武是一个和平使者。

他的出使应该是愉快而顺利的,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

当时,匈奴恰巧发生了一次情节严重的谋反事件。

谋反者的首领缑王计划绑架匈奴单于的母亲阏氏,投奔汉朝。

谋反者的另一首领虞常原是汉臣,他企图刺杀叛汉降敌、当了匈奴大臣的卫律。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副使张胜。

张胜没有向苏武报告,私下支持他们的行动。

从国家关系上说,张胜的做法损害了汉朝的信义,有悖于两国通好的宗旨,使汉使处于理亏的地位。

这些不愉快的事,本该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而不再重演,但缑王的思想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仍然重复上一次的冒险行动,结果兵败被杀,虞常被生擒。

事态的发展,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了汉朝的使臣,使对整个事件毫无所知的苏武和他的使团陷入极为困难的境地。

匈奴单于则不惜毁弃刚刚得来的两国通好的局面,不分青红皂白,企图杀尽汉朝使者,过后又以各种方式逼降苏武,完全置两国友好大计于不顾。

《苏武传》中苏武形象的塑造方法

《苏武传》中苏武形象的塑造方法

《苏武传》中苏武形象的塑造方法
殷传宝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
【年(卷),期】2024()6
【摘要】《苏武传》中苏武光彩照人的爱国英雄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得益于作者高超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交代出使背景显示责任担当,应对突发事件彰显气节尊严,环境烘托贫贱不移坚贞品质,矛盾冲突再现忠诚牺牲精神。

【总页数】2页(P93-94)
【作者】殷传宝
【作者单位】河南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论《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爱国形象的塑造及其当代价值--由《汉书·苏武传》和《新序·节士·苏武章》的异同说起
2.采访苏武、我是苏武、我说苏武——以《苏武传》为例谈“情境创设”的运用
3.“义士”苏武——《苏武传》中的劝降与拒降
4.漫谈《苏武传》——《苏武传》的思想、艺术或其他
5.闽剧中苏武的形象塑造与表演探析——以《苏武牧羊》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定的爱国者--苏武
《苏武传》记述了苏武在匈奴的艰苦处境和他卓绝的节操,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古代忠君爱国的典型人物,为后世所颂扬传唱,而苏武牧羊的故事也家喻户晓。

首先,我们可以从《苏武传》中看出苏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当单于使卫律劝降时,苏武说:“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遂引刀自刺。

苏武以他的举动表明他忠于汉朝绝不变节的决心。

而又有谁会有他那份坚定的忠君爱国之心呢?连李陵这样的将领都劝他投降,苏武也不为所动,表明心志说:“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子为父死,无所恨。


在私底下,在无人处,苏武也一如既往的坚定他的爱国心。

当他听李陵说汉武帝驾崩时,“南乡号哭,呕血。

旦夕临,数月。

”无论在何时何地,苏武的忠君爱国之心都得到体现。

反观那副中郎将张胜在卫律举剑威胁的时候,立刻请降。

张胜这副贪生怕死的嘴脸,如何与苏武面对生命威胁时的巍然不动相比呢?到最后,连卫律都清楚地知道苏武的满腔爱国心,知道他绝不会投降。

敌方单于对他的种种刁难也只是因为佩服他的气节而生出爱才之心。

从敌方的表现中,更能看出苏武坚定高尚的爱国心和民族气节。

其次,苏武还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

他在面对叛国者卫律的劝降之语时,苏武痛骂卫律“不顾恩义,叛主背亲”。

然而,在他面对同僚李陵的劝降时,他知道李陵的投降是事出有因。

虽然李陵因个人恩怨而不顾大义,苏武也只是说:“愿复勿再言。

”对李陵充满理解和耐
心。

最后,苏武还是一个坚韧不屈、意志坚定顽强、不畏艰难困苦的人,人格高尚。

天下大雪,单于不给苏武食物时,苏武“卧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都不死。

单于没有办法,又不忍杀他,把他流放到北海无人处,对他提出种种刁难,并且连唯一的财务都被偷走时,苏武仍坚持下来。

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十九年,从壮年到满头白发,都没改变他的初心,至始至终都坚定他的爱国信念。

这样难能可贵的爱国者,这样坚韧的人,值得被名流青史,为后世所颂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