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四章自测题
毛概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毛概第四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ef790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7.png)
⽑概第四章试题及答案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单项选择题1、⽑泽东第⼀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命题的著作是()A、《〈共产党⼈〉发刊词》B、《论政策》C、《中国⾰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2、新中国建⽴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具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A、封建主义体系B、资本主义体系C、社会主义体系D、共产主义体系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切问题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A、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是⼀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C、中国是⼀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D、中国处在经济⽂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A、个体经济B、私⼈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国家的社会主义⼯业化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D、对个体农业、⼿⼯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改造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个⼗分突出的特殊性问题是()A、⼀个落后的农业国的⼯业化问题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间题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D、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8、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A、国民经济的恢复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C、⼯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D、社会主义⼯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9、新民主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主要⽭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盾B、⼯⼈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盾C、封建主义和⼈民⼤众的⽭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盾10、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泽东思想的指导B、坚持⽆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C、坚持⼈民民主专政D、坚持⼈民代表⼤会制度11、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概括的说就是()A、三改两化B、⼀化三改C、三化⼀D、⼀化两改12、我国对资本主义⼯商业改造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其⾼级形式是()A、统购包销B、委托加⼯,计划订货C、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13、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商业实⾏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14、剥削阶级在我国被消灭的标志是()A、中华⼈民共和国建⽴B、全国⼤陆的解放与统⼀C、农业、⼿⼯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D、⼟地改⾰的完成1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盾是 ( )A、⼯⼈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盾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盾C、⼈民⽇益增长的物质⽂化⽣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产之间的⽭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由化之间的⽭盾⼆、多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B、个体经济C、私⼈资本主义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对农业、个体⼿⼯业进⾏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愿互利B、典型⽰范C、国家帮助D、积极领导,稳步前进3、对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A.加⼯订货B.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D.个别公私合营E.全⾏业公私合营4、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场伟⼤的社会变⾰,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些偏差,遗留了⼀些问题,具体表现在()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B.⾼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到整个社会经济⽣活C.在⼀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5、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A、是个过渡性质的社会B、政治上实⾏⼯⼈阶级领导的⼈民民主专政C、经济上实⾏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E、其前途是社会主义6、全⾏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A.国家所得税B.企业公积⾦C.⼯⼈福利费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服务与红利)7、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份有()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E、个体经济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属于资本主义的因素有()A、私⼈资本主义经济B、民族资产阶级C、合作社经济D、国营经济三、简答题: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是什么?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是要在⼀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毛概第四章自测题
![毛概第四章自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b194f1910ef12d2af9e746.png)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1、毛泽东于()年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A.1954 B.1955 C.1956 D.19572、下列哪一文献标志着我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人的正确思想从哪儿来》C.《关于国家资本主义》D.《论十大关系》3、()是我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4、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之间的矛盾C.人民内部矛盾D.不同路线之间的矛盾5、()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勃列日涅夫6、()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人的正确思想从哪儿来》C.《关于国家资本主义》D.《论十大关系》7、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具有()的性质?A.非尖锐性B.非爆发性C.非持续性D.非对抗性8、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其中,之所以会有相矛盾的一面,是因为()A.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B.社会主义建设者经验积累不足C.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程度不够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完善9、我党()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A.七届二中全会B.八大C.八届二中全会D.十一届三中全会10、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属于()A.敌我矛盾B.阶级矛盾C.人民内部矛盾D.对抗性矛盾11、毛泽东指出,在处理敌我矛盾时,我们采取的方法是()A.协商B.专政C.对抗D.暴力12、毛泽东指出,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时,一个总的方针是()A.用民主的方式解决B.用谈判的方式解决C.用暴力的方式解决D.用革命的方式解决13、毛泽东指出,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应采取的方针是()A.民主协商、和平解决B.思想教育、提高认识C.统筹兼顾、适当安排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4、毛泽东指出,对于民族之间的人民内部矛盾,应采取的方针是()A.民族平等、团结互助B.思想教育、提高认识C.统筹兼顾、适当安排D.专政民主、又打又抚15、毛泽东强调,()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深化社会主义政治改革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6、我党的()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A.七届二中全会B.八大C.八届二中全会D.十一届三中全会17、毛泽东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的重点是()A.重工业B.轻工业C.农业D.国防18、在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以被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A.社会主义中级阶段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共产主义初级阶段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1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A.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超英赶美C.四个现代化D.祖国统一20、在经济建设中,毛泽东反复强调()的方针A.快速发展B.稳步增长C.统筹兼顾D.效率为主21、在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问题上,()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A.毛泽东B.刘少奇C.邓小平D.朱德22、“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是()提出的?A.毛泽东B.邓小平C.陈云D.刘少奇23、在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问题上,()提出了使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主张?A.毛泽东B.邓小平C.刘少奇D.江泽民24、在科学和教育问题上,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了()的口号。
(毛概习题)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毛概习题)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1df624169eae009581becdf.png)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开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社会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五四运动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D.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它属于A.民主主义范畴B.资本主义范畴C.社会主义范畴D.共产主义范畴3.新中国成立,尤其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B.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4.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说的过渡时期是指A.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B.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C.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D.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5.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实现工业化B.实现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井举6.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A.“先合作化,后机械化”B.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C.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同时并举。
D.把消灭剥削制度与改造剥削者相结合7.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造)的目的是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B.健全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C.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D.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8.我国对个体农业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针是A.自愿互利B.积极领导,稳步前进C.典型示范D.国家帮助9.建国后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A.国家资本主义B.团结、利用、改造C,利用、限制、改造D.没收1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形式是A.互助合作化B.国家资本主义C.和平赎买D.“四马分肥”和定息11.标志着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l12.1956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3.中共八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4.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5.在我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主要矛盾D.对抗性矛盾16.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A.对抗性矛盾B.非对抗性矛盾C.人民内部矛盾D.敌我矛盾1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第一次阐述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A.“团结一批评一团结”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18.第一次使用“现代化”来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是A.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B.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辉告C.中共八大D.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9.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实际上是我国生产力布局问题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是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间的关系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D.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20.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是在A.《论人民民主专政》B.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二、多项选择题:1.建国前后,我国主要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从而确立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A.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B.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C.为克服经济困难,恢复国民经济,进而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物质条件D.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E.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2.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有A.互助组B.初级社C.高级社D.人民公社E.国家资本主义3.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初级社A.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C.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D.以土地集体所有、共同劳动为特点E.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有A.严格区别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界限,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B.采取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没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C.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个人的改造结合起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D.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A.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5.建国以后,我国之所以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原因是A.国有经济已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已经确立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D.我国经济落后,工商业不发达,需要利用私营工商业以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E.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中的大多数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实行和平改造,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知识和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6.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工商业内部的一种合作)的形式有A.委托加工、计划订货B.统购包销C.委托经销代销D.(单个企业)公私合营E.全行业公私合营7.我国对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在利润分配上实行“四马分肥”,其内容包括A.定息B.国家所得税C.企业公积金D.工人福利费E.资方红利8.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途径有A.没收官僚资本B.实行土地国有化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E.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9.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是A.对内改造和对外开放相结合B.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C.通过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D.和平改造特别是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和平赎买E.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10.1954年周恩来在一届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先宣布了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其内容是A.现代化的工业B.现代化的农业C.现代化的交通运输D.现代化的国防E.现代化的科学文化三、辩析题: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毛概试卷四
![毛概试卷四](https://img.taocdn.com/s3/m/2fd402523b3567ec102d8aa8.png)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模拟题)一、单项选择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A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改革开放C.四项基本原则D.实现现代化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 D )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B.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3.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我国建设成为( B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现代化国家D.中等发达的现代化国家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是在( C )A.十二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五大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C )A.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C.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特定阶段D.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特定阶段6.四项基本原则(D )A.强国之路B.政治需要C.组织保证D.立国之本7.改革开放是(C )A.组织保证B.立国之本C.强国之路D.权宜之计8. 毛泽东关于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中提出( B )总方针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9. ( B )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A.经济建设B.实现工业化C.文化发展D.环境保护10.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 B )A.实行公有制B.发展生产力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生产力的高度发达11.改革是发展的( B )A.目的B.动力C.前提D.方向12.发展是改革的( D )A.动力B.方向C.前提D.目的13.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B )A.动力B.前提C.目的D.方向14.当前我国改革的性质是(D )A.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B.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完善C.经济模式的自我完善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5.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是( B )A.党的思想路线B.党的基本路线C.党的基本纲领D.党的组织路线.16.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 B )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毛概(1)自测题(第四章)
![毛概(1)自测题(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1cfed616a76e58fafab0030b.png)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测题(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A.社会主义社会B.封建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A.资本主义体系B.封建主义体系C.社会主义体系D.前资本主义体系3.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走向()A.社会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封建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4.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没收民族资本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5.为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的是建立了()A.国家资本主义经济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C.个体经济6.建国初期,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A.没收富农的土地财产B.消灭富农C.保存富农经济D.限制富农7.1951年~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是()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B.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C.反贪污、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D.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8.1952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A.土地革命的总路线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9.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0.毛泽东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来源是()A.马克思的合作化理论B.恩格斯的合作化理论C.列宁的合作化理论D.斯大林的合作化理论1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是()A.加工订货B.统购统销C.和平赎买1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和平赎买的形式是()A.“四马分肥”B.定息C.核价收购D.无偿没收13.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是实现了()A.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B.农业合作化C.全行业公私合营D.生产责任制14.中国共产党提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最初设想是在()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D.“文化大革命”时期1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在()A.1949年B.1952年C.1956年D.1958年1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17.1955年,毛泽东系统阐发农业合作化理论的一篇重要文章是()A.《论十大关系》B.《不要四面出击》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18.制定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依据是()A.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B.土地改革的完成C.实现国家工业化D.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的时间是()A.1955年B.1956年C.1957年D.1958年20.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加强了我国的()A.资本主义经济基础B.新民主主义经济基础C.社会主义经济基础D.共产主义经济基础二、多项选择题1.建国头三年,我国建立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主要有()A.国营经济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C.个体经济D.合作社经济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土地改革完成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E.中国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3.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作用有()A.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经济基础B.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准备了物质力量C.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物质基础D.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E.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4.1950年12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重点是打击()A.土匪(匪首、惯匪)B.恶霸C.特务D.反动党团骨干分子E.反动会道门头子5.构成建国初期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有()A.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B.接收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C.解放区的公营企业D.被改造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E.被改造的手工业工场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E.实现对资本家和地主的改造7.建国前夕,毛泽东进一步阐述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的著作有()A.《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B.《新民主主义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E.《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8.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国家帮助D.公私兼顾E.重点突破9.我国农业合作化的三个步骤是()A.建立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生产互助组B.建立初级农业合作社C.组织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合作社D.建立人民公社E.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0.1954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农业合作化时期的阶级政策是()A.依靠贫农B.团结中农C.限制并改造富农D.消灭地主阶级E.消灭富农11.毛泽东提出手工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针是()A.为农业生产服务B.为群众生活服务C.为军队服务D.为出口贸易服务E.为工业建设服务1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经济所采取的政策是()A.利用B.限制C.团结D.教育E.改造13.建国初期,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是()A.低级形式B.中级形式C.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E.高级形式14.“四马分肥”的内容包括()A.所得税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基金D.奖金E.资本家的利润(包括股息和红利)15.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A.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建设B.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C.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稳步增长E.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三、辨析题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会。
大学毛概第4章测试_备考区_附有答案
![大学毛概第4章测试_备考区_附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3fbcb883d049649b66586e.png)
概论第4章测试满分:100 分姓名:班级:学号:1. 判断题( 3.0 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 对( ) 错正确答案:错2. 判断题(3.0 分)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 对( ) 错正确答案:对3. 判断题( 3.0 分)在党的"八大"上,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 ) 对( ) 错正确答案:对4. 判断题( 3.0 分)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
( ) 对( ) 错正确答案:对5. 判断题( 4.0 分)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是经济上急于求成和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
( ) 对( ) 错正确答案:对6. 判断题( 4.0 分)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 ) 对( ) 错正确答案:错7. 单选题( 4.0 分)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后,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 人民内部矛盾B.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正确答案:B8. 单选题( 4.0 分)党的八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重大贡献是()。
A. 提出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B. 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C. 提出大力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D. 对当时我国的国情、阶级状况、主要矛盾及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基本是正确的正确答案:D9. 单选题( 4.0 分)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做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毛概第四章测试题
![毛概第四章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b7aeb814791711cd791756.png)
毛概第四章测试题选择题1、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是()A、新青年B、共产党人发刊词C、星火D、湘江评论2、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是在() A、六届六中全会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八七会议二不定项略题1、电影大决战指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宁沪杭战役 D、平津战役2、在()和()中,毛泽东分析了党内左和右错误的思想根源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实践论 C、反对本本主义D、矛盾论3、三大法宝是() A、武装斗争 B、党的建设 C、统一战线 D、实事求是4、在中国革命的步骤上,毛泽东主张(),陈独秀主张(),王明等左倾人士主张() A、革命分两步走 B、革命分两次完成 C、一次革命论 D、只要革命无所谓哪一种5、三大经济政策是()()() 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C、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三判邮1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同志页献给中国共产党的思想2、邓小平理论鲜明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问题的问题、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党的建设4、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革命,所以领导权就应该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5、没收官僚资木就是社会主义革命,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6、没收官僚资本就是社会主义革命,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7、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四、填空题1、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_,就是说,认洁,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而(),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4、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经历了()、()、()、()6、党的建设指答案:一单选1、A2、 D 二不定项选择1、ABD2、 BD3、 ABC4、 BCD 判断题1、错2、错3、错4、错5、错6、错7、错填空题1、性质:中国的国情2、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3、人民大众的。
毛概第四章练习题
![毛概第四章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042a0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0.png)
毛概第四章练习题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B、社会主义C、共产主义D、资本主义2、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A、新民主主义时期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3、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A、利用、团结、教育B、利用、团结、改造C、利用、限制、批评D、利用、限制、改造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6、中国共产党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A、趁热打铁,积极领导B、自愿互利,国家帮助C、积极领导,稳步前进D、国家帮助,典型示范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是()A、国家资本主义B、和平赎买C、合作化D、改造企业和改造人相结合8、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是()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B、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的充分发展C、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9、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到的过渡时期是指从( )A、旧中国向新中国过渡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C、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0、党在过渡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群众基础是( )A、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B、在全国农村进行全面的土地改革运动,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C、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发展道路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11、我国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所办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属于( )A、社会主义性质B、半社会主义性质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D、非社会主义性质1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利润分配仍然实行“四马分肥”,国家向企业派出公方代表,与工人、资本家共同管理和改造企业,公方代表居领导地位。
毛概题库第四章
![毛概题库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d7aaf9eacc17552706220841.png)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
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正确答案是】:A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正确答案是】:C3.建国初期(1949~1956)我国的社会性质属于()。
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确答案是】:A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
A、资本主义体系B、民主主义体系C、社会主义体系D、共产主义体系【正确答案是】:C5.新中国建立初期党的战略策略方针是()。
A.不要四面出击B.没收官僚资本C.没收地主、富农的财产D.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正确答案是】:A6.土地改革完成之后到三大改造完成以前,我国国内主要矛盾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B.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C.工人和农民、城市和乡村的矛盾D.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正确答案是】:D7.对过渡时期总路线作出完整而准确的表述是在()。
A.1952年9月B.1953年12月C.1953年5月D.1954年9月【正确答案是】:B8.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
A.1949年10月到1952年12月B.1953年1月到1956年12月C.1957年1月到1966年4月D.1949年10月到1956年12月【正确答案是】:D9.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确答案是】:D1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征是()。
A.重视工业建设B.强调三大改造C.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D.尤其重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正确答案是】:C11.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在国民经济中占最大比重的经济成分是()。
毛概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毛概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24e42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0.png)
毛概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批评与自我批评答案:A2.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批评与自我批评答案:A3.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
A. 中国革命和建设B.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C. 世界革命D. 世界和平与发展答案:A4.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
A. 哲学思想B. 政治思想C. 军事思想D. 以上都是答案:D5.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C.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D. 以上都是答案:D6. 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在()上确立的。
A. 中共一大B. 中共七大C. 中共八大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B7.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批评与自我批评答案:A8.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批评与自我批评答案:A9.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
A. 中国革命和建设B.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C. 世界革命D. 世界和平与发展答案:A10.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
A. 哲学思想B. 政治思想C. 军事思想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C.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D. 党的建设理论答案:ABCD2.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包括()。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批评与自我批评答案:ABCD3.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
A.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 抗日战争时期C. 解放战争时期D. 新中国成立后答案:ABCD4. 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在()上确立的。
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四章练习题
![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四章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5459c81fab069dc502201a3.png)
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四章练习题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章节试题及答案:第4章第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道路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著作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 )A 《井冈山的斗争》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反对本本主义》D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2.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A 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 领导人民****了三座大山D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是:( )A 武装斗争B 土地革命C 中国共产党成立D 新文化运动4.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是在:( )A 中共四大B 八七会议C 古田会议D 遵义会议5.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 鄂豫皖根据地B 湘鄂西根据地C 洪湖根据地D 井冈山根据地6.毛泽东思想开始在中共中央占据主导地位的时间是:( )A 1931年B 1935年C 1938年D 1945年7.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标志着向农村进军新起点的是:A 南昌起义后部队转入农村B 秋收起义后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 洪湖根据地的创建D 左、右江根据地的建立8.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 )A 它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B 它的目标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最终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C 它以反帝反封建作为两大革命任务D 它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9.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八七会议后B 中共六大以后C 古田会议后D 遵义会议后10.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A 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B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引进与传播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D 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二、多项选择题1.1928-1930年,毛泽东撰写了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的著作有:( )A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井冈山的斗争》D 《反对本本主义》E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条件有:( )A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 相当力量的红军存在C 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政策的正确D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E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3.中国共产党人在如何运用马列主义普遍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的问题,曾出现过的主要错误倾向问题:( )A 教条主义B 投降主义C 冒险主义D 经验主义E 机会主义4.毛泽东思想形式和发展的过程,大体上可分成的阶段是:( )A 开始萌芽B 初步形成C 走向成熟D 继续发展E 曲折发展5.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在于:( )A 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B 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C 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D 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E 人数虽少,但比较集中6.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主持制定、颁布的土地法规有:( )A 《中国土地法大纲》B 《井冈山土地法》C 《兴国土地法》D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E 《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7.毛泽东提出的在军队中要实行的三大民主是:( )A 文化民主B 政治民主C 军事民主D 决策民主E 经济民主8.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它们是:( )A 辛亥革命B 中国共产党成立C 抗日战争胜利D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E 改革开放9.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两个基本特点是:( )A 实行人民战争的道路B 主要的斗争形式是先到农村,后占领城市C 进攻的主要方向是进行长期的革命战争D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E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的革命统一战线10.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再升华,形成了严整而完善的理论形态的毛泽东著作主要有:( )A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B 《论新阶段》C 《战争和战略问题》D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E 《<共产党人>发刊词》三、辨析题1.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因此,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天然领导者。
毛概第四章 模拟试题
![毛概第四章 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3c432c192e45361066f52f.png)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A.社会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新民主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建国初期(1949~1956)我国的社会性质属于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建国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B.赎买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C.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D.没收官僚资本4.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性质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6.在对资本主义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第二阶段,采取的利润分配政策是A.定息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7.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具有两面性,主要表现为A.革命性和妥协性B.主动性和被动性C.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受共产党领导和改造的一面D.有进步性和顽固性8.在我国,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B.全国大陆的统一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土地改革的完成9.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采取的政策是A.限制 B.征用 C.没收 D.赎买10.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是A.赎买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合作化二、多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个体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E.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2.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正确的结论有A.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B.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C.是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D.是一个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的过渡性社会E.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作用,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3.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国家帮助D.公司合营E.公司兼顾4.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B.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C.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条件E.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条件5.在农村合作化过程中,党和政府领导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A..临时农业生产互助组B.农业生产互助组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E.全行业公私合营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主要有A.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了资本主义工商业B.采取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的形式C.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D.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赎买政策应始终坚持采取“四马分肥”E.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7.建国初期,我党对资本主义经济采取的政策是A.利用B.限制C.团结D.改造E.教育8.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四马分肥”中的“四马”是指A.国家所得税B.企业公积金C.资方红利D.工人福利费E.工人的工资9.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有A.计划订货B.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D.租赁承包E.委托加工三、简述题1.简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试题及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0f3e56ba1aa8114531d931.png)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一、填空题1.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2.毛泽东提醒人们注意(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转化问题,认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
3.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4.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二、单项选择题1.标志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A )A.《论十大关系》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 B )A.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B.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3.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著作是( D )A.《论十大关系》 B.《矛盾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4.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 A )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A.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B. 以农业为基础,以重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C. 以工业为基础,以农业为主导,以工农兵为序D. 全面发展,综合平衡5.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 C )A.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B.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6.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党的八大提出( C )的方针。
毛概第四章(习题与答案)
![毛概第四章(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8b069348d7c1c709a145e1.png)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单项选择题:1.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原则是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2.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国家资本主义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5.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封建剥削制度6.土地革命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7.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1952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总路线9.我国建国初期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10.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在我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1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实现工业化是主体,两翼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2.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封建剥削制度1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1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改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1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采取的方式和平赎买1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17.新中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没收官僚资本18.我国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二步骤是手工业供销合作社19.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多项选择题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是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积极引导、逐步过渡和平改造3.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4."三大改造指的是 "个体农业的改造个体手工业的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6.新民主主义时期,我国的主要阶级力量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7.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8.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将帝国主义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企业收归国有的主要形式有管制征用代管转让9.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四马分肥”是企业利润的分配方式,主要内容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10.在对民族资本主义改造的第一个阶段,国家对私营商业采取了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加工订货委托加工11.1951年底至1952年5月,在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进行三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判断题1.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
毛概第四章单选
![毛概第四章单选](https://img.taocdn.com/s3/m/e540efeeb8f67c1cfad6b8b7.png)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是(A)。
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D.过渡时期的开始2.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B)。
A.独立的社会形态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3.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掌握国家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的是(A)。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是(C)。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5.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B)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A. 落后的农业国和先进的工业国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6.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D)。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D.没收官僚资本★7.1952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C)。
A.土地革命总路线B.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C.过渡时期总路线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8.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的含义是指实现(D)。
A.私营工商业的国有化B.个体农业的集体化C.手工业的合作化D.社会主义的工业化9.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实现工业化是主体,两翼是(A)。
A.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B.正确处理农轻重关系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D.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三大改造的关系10.新中国建立后,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是(A)。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加强国防建设,建立强大的现代化军队D.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科技革命11.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物质基础是(A)。
毛概第4章试题
![毛概第4章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6bf723d2f60ddccdb38a009.png)
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在( )中,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 )标志着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BA.《论联合政府》B.《论十大关系》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3.《论十大关系》确定的一个基本方针是( )BA.一切从实际出发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C.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4.毛泽东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学说的著作是()A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论十大关系》D.C.《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5.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这段话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的()AA.根本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B.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C.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主要矛盾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6.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C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7.1956年毛泽东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员( )B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D.已经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8.《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 )C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9.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问题是( )BA.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B.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C.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处理好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10.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对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 )DA.要实行一边倒政策,全面向苏联学习B.要坚定地维护斯大林的历史地位和形象C.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D.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探索自己的道路11.在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上,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关系的重要著作是( )B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论十大关系》C.《国家预算要保证重点建设又要照顾人民生活》D.《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是生产力》12.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DA.刘少奇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13.“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
《毛概》自测题(第四章)
![《毛概》自测题(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b8f92152cc7931b765ce15c6.png)
《毛概》自测题(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B.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C.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D.中国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2.我国建国初期的社会性质是( )A. 新民主主义社会B. 社会主义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A.社会主义体系B.资本主义体系C.半殖共产主义体系民地半封建体系D.共产主义体系4.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D.剥夺地主阶级土地和财产5.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对派残余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A.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B.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C.发展生产的路线D.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8.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A.个体经济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9.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0. 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A.新民主主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1.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 新民主主义性质B.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C. 半社会主义性质D. 社会主义性质1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三个步骤中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属于()A. 新民主主义性质B.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C. 半社会主义性质D. 全社会主义性质13.新中国建立初期,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是()A.以斗争为主B.以团结为主C.利用和限制D.挤走和消灭14.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是实现了()A.农业合作化B.全行业公私合营C.手工业合作制的建立D.生产责任制15.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A.经销代销B.和平赎买C.统购包销D.加工订货16.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A. 定息B. 国家资本主义C. 公私合营D. 四马分肥17.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A.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B.消灭生活资料私有制C.消灭资本主义经济D.消灭个体经济18.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指()A.委托订货B.统购统销C.委托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19.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殊性问题是()A.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间题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2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A.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21.在中国大陆,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A. 新中国建立B.全国大陆地区的解放统一C. 土地革命运动的完成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22. 社会主义改造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贡献最大的是对()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2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A.国民经济的恢复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C.工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D.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正确的有()A. 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B. 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C. 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D. 是一个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的过度性社会E. 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作用,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是()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B. 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C.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D. 中国开始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E. 中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期3.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A.是个过渡性质的社会B.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C.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E.其前途是社会主义4.构成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有()A. 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B.解放区的公营企业C. 接收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D.社会主义改造后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5.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义经济成分有()A.国营经济B.合作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个体经济E.私人资本主义经济6.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处于()A. 中间地位B.被领导地位C.领导地位D.决定性地位7.195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象是()A. 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官僚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8.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A.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逐步实现对私营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9.在实现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采取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是()A. 互助组B.初级社C.高级社D.协作组10.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有()A. 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B.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C. 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D. 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E. 采取从互助组到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11.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A. 自愿互利B. 典型示范C. 国家帮助D. 公私兼顾E.集体合作12.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D.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3.1954年12月,中央提出的农业合作化时期的政策是()A. 消灭富农B.团结中农C.依靠贫农D.限制并改造富农14.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针()A. 统筹兼顾B.全面安排C.积极领导D.稳步前进15.建国初期,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是()A. 公私合营B.全行业的公私合营C.初级形式D.高级形式16.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属于资本主义的因素有()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民族资产阶级C.合作社经济D.国营经济17.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A. 国家所得税B. 企业公积金C. 工人福利费D. 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服务与红利)E. 企业的利润18.三大改造时,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表现为()A.委托加工B.计划订购C.统购包销D.经销代销E.公私合营19.下列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社会阶段B.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C.具有两种社会形态的因素D.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20.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D.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21.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原因和条件是( )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B.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C.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D.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22.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C.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三、简答题1.党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答案要点:一化三改造。
毛概习题 第四章
![毛概习题 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c751000fa6c30c2259019e58.png)
自测习题一本测试题包括5道判断题,5道单选题,5道多选题。
一判断题(5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属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对错2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对错3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政策,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对错4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对错5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发端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
对错二单选题:(5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著作是(AB C D)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共产党人>发刊词》C.《新民主主义论》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2新旧民主主义文化最根本的区别是在(A BCD)A.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B.是否有民族的形式C.是否有科学的内容D.是否有大众的方向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A B CD)A.《兴国土地法》B.《井冈山土地法》C.《赣南土地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A B CD)A.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B.减租减息政策C.地主不分田D.富农分坏田5解放战争时期,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A BCD)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B.《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政策》C.《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D.《中国土地法大纲》三多选题(5道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的主要特点是(A BCDE)A.软弱性B.落后性C.买办性D.封建性E.垄断性2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主要内容有(A BC D E)A.以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为国体B.以资产阶级专政为国体C.以无产阶级专政为国体D.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为政体E.以民主共和为政体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包括(ABC DE)A.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保护民族工商业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E.没收民族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41931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条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包括(ABCDE)A.依靠贫农B.联合中农C.限制富农D.保护中小工商业者E.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5在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上,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ABCDE)A.它的历史任务是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B.它经历两个时期: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C.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D.它肩负着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双重任务E.维护国家的独立与安全,维护世界持久和平自测习题二本测试题包括5道判断题,5道单选题,5道多选题。
毛概第四章题库及答案
![毛概第四章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a6b8d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c.png)
毛概第四章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毛泽东思想正是由()而形成的。
A、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经验
B、苏联共产主义教条和新民主主义的原则
C、唯物史观和唯心论的结合
D、台湾共产党的行动纲领
答案:A
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以工农联盟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应当建立关于()的协调、统一和平衡。
A、百姓和党的关系
B、工农与镇乡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D、政法和文化的关系
答案:C
3、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为党的每一项工作提供了理论准绳。
A、唯物史观的统一基础
B、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D、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
答案:B
4、毛泽东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放在()的重要位置。
A、党的政治建设
B、党的思想建设
C、国家经济建设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
答案:A
5、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阶级革命运动的伟大结合,提出“中国处在()革命时期”的重大概念。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转型
C、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1、毛泽东于()年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A.1954 B.1955 C.1956 D.19572、下列哪一文献标志着我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人的正确思想从哪儿来》C.《关于国家资本主义》D.《论十大关系》3、()是我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4、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之间的矛盾C.人民内部矛盾D.不同路线之间的矛盾5、()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勃列日涅夫6、()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人的正确思想从哪儿来》C.《关于国家资本主义》D.《论十大关系》7、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具有()的性质?A.非尖锐性B.非爆发性C.非持续性D.非对抗性8、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其中,之所以会有相矛盾的一面,是因为()A.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B.社会主义建设者经验积累不足C.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程度不够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完善9、我党()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A.七届二中全会B.八大C.八届二中全会D.十一届三中全会10、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属于()A.敌我矛盾B.阶级矛盾C.人民内部矛盾D.对抗性矛盾11、毛泽东指出,在处理敌我矛盾时,我们采取的方法是()A.协商B.专政C.对抗D.暴力12、毛泽东指出,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时,一个总的方针是()A.用民主的方式解决B.用谈判的方式解决C.用暴力的方式解决D.用革命的方式解决13、毛泽东指出,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应采取的方针是()A.民主协商、和平解决B.思想教育、提高认识C.统筹兼顾、适当安排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4、毛泽东指出,对于民族之间的人民内部矛盾,应采取的方针是()A.民族平等、团结互助B.思想教育、提高认识C.统筹兼顾、适当安排D.专政民主、又打又抚15、毛泽东强调,()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深化社会主义政治改革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6、我党的()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A.七届二中全会B.八大C.八届二中全会D.十一届三中全会17、毛泽东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的重点是()A.重工业B.轻工业C.农业D.国防18、在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以被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A.社会主义中级阶段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共产主义初级阶段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1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A.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超英赶美C.四个现代化D.祖国统一20、在经济建设中,毛泽东反复强调()的方针A.快速发展B.稳步增长C.统筹兼顾D.效率为主21、在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问题上,()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A.毛泽东B.刘少奇C.邓小平D.朱德22、“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是()提出的?A.毛泽东B.邓小平C.陈云D.刘少奇23、在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问题上,()提出了使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主张?A.毛泽东B.邓小平C.刘少奇D.江泽民24、在科学和教育问题上,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了()的口号。
A.科学现代化B.教育要面相未来C.向科学进军D.大力发展科学25、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未结束时,毛泽东就提出,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要实现()A.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B.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C.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D.团结全国各族人民26、实践证明,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要()A.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B.团结一致向前看C.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27、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的经验教训表明,()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政治保证?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B.健全社会主义法制C.加强执政党建设D.调整分配结构28、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与指导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是()A.群众路线B.民主集中制C.集体领导制度D.理论学习29、“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给我们的重要经验教训是A.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B.必须停止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C.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体制D.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30、邓小平在总结近代中国的历史经验时指出:“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就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这一经验启示我们:A.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落后就要挨打C.必须坚持对外开放D.必须牢记历史教训二、不定项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31、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讨论的关于经济问题的关系是()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B.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D.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E.中央和地方的关系32、在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问题上,我党提出并回答的重要理论问题是()A.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B.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什么性质的矛盾C.如何正确处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D.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有哪些类型E.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有哪些特点3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表述,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具有是非对抗性矛盾B.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具有可逆性C.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D.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E.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34、下列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有()A.工人阶级和其它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B.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C.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D.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E.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35、毛泽东强调,我们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要采取民主的方法。
所谓民主的方法,包括()A.讨论的方法B.批评的方法C.表扬的方法D.说服教育的方法E.合理分配的方法36、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具有的历史意义是()A.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B.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C.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D.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E.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37、在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中,毛泽东提出了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以下属于这一方针的是:A.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B.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D.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E.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38、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四个现代化,指的是:A.工业现代化B.农业现代化C.国防现代化D.科学技术现代化E.教育文化现代化39、在所有制结构调整问题上,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指的是:A.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为补充B.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C.在分配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D.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市场为补充E.在管理方面,以民主集中制为主体,领导负责制为补充40、关于经济运行机制方面,毛泽东提出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思路。
其中包括:A.企业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B.实行民主管理C.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D.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E.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相结合41、党的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就要做到:A.加强对于国家工作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党对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B.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对中央一级政府机关的监督C.加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各级政府机关的监督D.加强各级政府机关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监督E.加强人民群众和机关中的下级工作人员对于国家机关的监督42、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的有: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B.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C.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E.科学发展观4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有:A.开拓视野B.提供经验C.理论准备D.物质基础E.统一认识4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留下了哪些经验教训?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C.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于求成D.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E.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45、本章学习中涉及到的重要文献有: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以后的新问题》D.《一九五七夏季的形势》E.《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辨析题(2题,每题5分,共10分)46、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
47、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与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关系。
四、材料题(1题,每题15分,共15分)材料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不过我国现在的社会制度比较旧时代的社会制度要优胜得多。
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样一种情况。
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
总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义是相矛盾的。
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信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上层建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但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存在,国家机构中某些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上缺陷的存在,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