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报三春晖
爱在屋檐下第三框:《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
![爱在屋檐下第三框:《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44e68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1.png)
爱在屋檐下第三框:《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爱在屋檐下》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电影,深受老少咸宜的喜爱。
而第三框《难报三春晖》是该电影中一个富有深情意蕴的剧情,它以其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该剧情故事主要讲述了金城武饰演的金大胆和刘若英饰演的河东燕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这一故事中,金大胆和河东燕之间的爱情并不是顺利的,他们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也收获了爱情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爱在屋檐下》第三框的故事情节,领会其中蕴含的爱情主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的分析,理解爱情的真谛。
3. 情感目标: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对爱情、友情等相关话题产生自己的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真实地领会和理解金大胆和河东燕之间的爱情故事,培养学生对爱情题材故事的欣赏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金大胆和河东燕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故事中所蕴含的爱情与人生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情景再现。
通过观看视频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金大胆和河东燕之间的爱情故事。
2. 课堂讨论。
老师引导学生就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故事背后所蕴含的爱情主题。
3. 分组阅读。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来解读故事中的一些细节,引导学生合作分析,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1)故事主要情节的介绍;(2)人物形象的分析;(3)爱情主题的探讨。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老师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引导学生对故事做一些初步了解。
第五步:整合总结老师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所蕴含的爱情和人生的意义,让学生对故事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六、教学手段1. 视频播放设备2. 课件制作3. 分组小黑板4. 便签纸5. 讲台七、教学反馈教学反馈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反馈,既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可以检验教学效果。
难报三春晖-12
![难报三春晖-12](https://img.taocdn.com/s3/m/0d6468f95022aaea998f0ffc.png)
树好快乐。
男孩好久都沒有再來…… 树好伤心。
有一天, 男孩回來了, 树高兴得发抖, 她说:「来啊!孩子, 爬上我的树干, 抓着我的树枝荡秋千, 快快乐乐的。」
「我太忙,沒时间爬树。」 男孩說。 「我想要一间房子保暖。」 他说 「我想要妻子和小孩, 所以我需要一间房子, 你可以给我一间房子吗?
「我沒有房子。」树说。 「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不过 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 去盖房子, 这样你就会快乐了。」
阅读P14的文字以及相关链接,请你来当法官判 断以下说法:
1、吴大妈的五个子女认为养不养母亲是自己 家里的事情,外人无权插手,即使妇联也管不 着。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说法的?
错。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应尽 的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
2、吴大妈的五个子女相互推卸责任,大 儿子叫母亲去二哥家,二儿子又把母亲 赶到大姐家里。作为长女的大姐却说: “赡养父母是儿子的责任,女儿不用承 当这个义务”。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说法 的?
从前有一棵树……
她很爱一个小男孩, 每天男孩都会跑来。
收集她的叶子, 把叶子编成皇冠, 扮起森林里的国王。
男孩会爬上树干,
抓着树枝荡秋千,
吃吃苹果。
他们会一起玩捉迷藏。
玩累了, 男孩就在她的树荫下睡觉。
男孩很爱这棵树…… 树也很快乐。
日子一天天过去,
男孩长大了。
树常常感到孤独。
《二十四孝图》
孝感动天
亲尝汤药
啮指痛心
百里负米
鹿乳奉亲
戏彩娱亲
怀橘遗亲
埋儿奉母
扇枕温衾
拾葚异器
涌泉跃鲤
闻雷泣墓
乳姑不怠
卧冰求鲤
恣蚊饱血
扼虎救父
哭竹生笋
难报三春晖教案张春丽
![难报三春晖教案张春丽](https://img.taocdn.com/s3/m/2d62e527aaea998fcc220ec6.png)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学设计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陪读陪读高考的考场外,炎炎烈日下,是一双双期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爱你们感受到了吗父母为我做的事我为父母做的事师:希望前三幅图片能勾起同学们对父母爱的回忆。
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做的一件令你感动的事。
)希望同学们敞开心扉,来一个真情告白,让大家共同分享父母给予我们的爱。
学生讲述,教师及时点评。
合适的理由。
”1、爸爸近来与他的同事关系不好,改天找个同学去教训那个同事。
2、为了交我上学课本费,妈妈晚上要偷红署去卖,我得去帮忙。
3、看着爸爸搓麻将那么累,我还是慢点做作业,帮他搓几盘。
4、家里太穷了,爸妈叫我别再上初中了,去赚钱,我只好答应了,辍学打工。
5、爸爸近来心情不好,总想着要去吸毒,我要想办法,帮帮他。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通过分析、选择辨别是非,进而明确应该如何对待父母。
设计意图: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把孝敬父母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上。
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与父母交往的任何活动中,都有孝与不孝的问题。
通过这一活动,可以把学生孝敬父母的心意、表现与行为选择结合起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活动二:讨论→孝子你认为孝敬父母应表现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总结。
孝敬父母的表现1、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2、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如果父母做了不道德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止,这是为了使父母尽早纠正错误,是孝的表现。
如果父母触犯了法律,作为儿女要按法律办事,不能包庇其违法行为,这同样是一种孝的表现。
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顺从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四) 爱的献礼(导行)、孩子!现在我常忘了扣口子,系鞋带。
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
难报三春晖教案[001]
![难报三春晖教案[001]](https://img.taocdn.com/s3/m/cb301d7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5.png)
难报三春晖教案[001]一、案例背景三春晖是一位初学者,他对计算机编程非常感兴趣,但是他遇到了很多困难。
尤其是当他学习Python编程语言的时候,他总是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这让他感到非常困惑。
三春晖非常希望能够掌握Python编程语言,并且希望通过编程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
因此,他决定寻求帮助。
二、问题概述三春晖认为自己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编程语言基础不足:他对计算机编程知识了解不够,对Python编程语言的基础语法理解不深入。
2.编程思维不够成熟:他觉得自己的编程思维不够成熟,缺乏对问题的全局把握。
3.缺乏实践经验:他认为自己缺乏实践经验,不会用Python编写实际项目。
三、解决方案基于三春晖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认真学习计算机编程基础知识首先,三春晖需要花时间学习计算机编程基础知识,以便对Python编程语言有更深入的理解。
这包括:•相关书籍的阅读:学习计算机编程最基础的是学习数据结构和算法,相关经典书籍包括《算法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等。
而针对Python开发,我们可以阅读《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Python核心编程》等相关书籍,在提高Python编程技能的同时提高计算机基础知识。
•在线课程的学习:网络上有很多免费的编程学习资源。
像阿里云大学或其他编程网站都有相关的Python课程。
通过这些在线课程可以快速入门,掌握基本的编程知识。
•社区交流:可以通过参与编程学习社区,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交流中提高。
2. 刻意训练编程思维其次,三春晖需要刻意训练编程思维能力,通过更多的编程练习来积累经验。
这包括:•实践:实践是学以致用的最好方式,三春晖可以通过编写小项目或练习题来提高编程思维。
•阅读源代码:阅读一些优秀的源代码,深入理解其中的逻辑思路和程序实现方式,对编程思维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视频课程:有一些高质量的编程视频,比如bilibili上的很多编程大佬分享的课程,通过视频课程也可以更好地提高编程思维。
《难报三春晖》说课稿(咸宁)
![《难报三春晖》说课稿(咸宁)](https://img.taocdn.com/s3/m/0e4deac858f5f61fb73666b3.png)
《难报三春晖》说课稿赤壁市官塘驿镇中学李超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来自赤壁市官塘驿镇中学。
今天我说的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爱在屋檐下》的第三框《难报三春晖》。
一、说教材和学情:八年级上册把交往作为主题,而与父母的交往是其他交往的基础。
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交往的品德”规定:“知道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尊重父母和长辈;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苦,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在本课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我知我家》、《我爱我家》,本课既是前两框的教学落脚点,又为后面的《我与父母交朋友》做准备。
然而学生处在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智力不成熟,生活在父母长辈的关爱中却不知道温暖,因而对父母不知孝敬,不懂得如何孝敬。
可以说,学会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份,是天经地义的美德,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
因此,从教材体系的结构,到要达成的教育目标,本框的内容都非常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和本课的内容,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子女应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一种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和长辈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孝与不孝的能力;培养孝亲敬长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热爱父母及长辈,厌恶不孝的行为;体验尽孝后的快乐;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为: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自觉意识,把孝敬父母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去,从孝敬父母的实践中体验幸福与快乐。
三、说教法与学法:本课内容较浅,结合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活动探究法、情感体验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体现“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注重情感体验,内化孝行品质”的教学设计理念。
“活动探究法”,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组织引导学生去活动、探究、体验、领悟,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
难报三春晖
![难报三春晖](https://img.taocdn.com/s3/m/617de0166edb6f1aff001f56.png)
一转眼,母亲节来临了。我起床时,妈妈已经在为我们做着可口的饭菜了。厨房里轻烟袅袅的火花不就是妈妈爱的火焰吗?看着妈妈忙碌的背影,我的眼睛湿润了:妈妈每天不畏辛苦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我们忙碌着。家里的经济不算好,可我们要什么东西,妈妈会尽量买给我们,满足我们……而现在,我已经懂事了,我明白妈妈的辛苦,我也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分担妈妈的辛苦……
大爱无言。如今的我已是十五岁的大姑娘了,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下,我健康而又快乐的生活。然而,在我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却映着父母鬓上已添银丝的痕迹,令我心痛。
哦,我的妈妈,您十月怀胎,让我走入凡世,这十五年的细心养育,十五年来的谆谆教诲,十五年来的奔波劳累,十五年的爱心付出,细细想来,使我感到幸福而自豪。鸦有反哺之意,羊有脆乳之恩,然而父母的这份情,我竭尽平生之力,也无法报答。
地上的小草的确无法报答阳光带给它的生命,父母之爱我的确难以回报殆尽。但是,我会学会感恩,用我的感恩之心,去回报父母对我的爱,尽管这远远不够,但我会尽我所能。三月阳光普照之恩,虽然难报,但草心只要不负阳光之意,茁壮成长,不让阳光的恩惠白撒,不是最大的报恩吗?
(大爱无需报答,但应感激和感恩,因为我们是具有高级情感的动物。)
高校录取通知书发下来了,小峰以优异的成绩被名牌大学录取,回到家,他像孩子似的扑到妈妈怀里,递上录取通知书,哽咽着说:“好妈妈,都是您,照顾…体谅…期待…鼓励…帮助我,才有今天……”母子俩幸福的热泪润湿了衣衫。
八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
![八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59782de87101f69e319542.png)
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教案设计松岙初中许洪明课题:难报三春晖课型:授新课教材分析对教案内容的分析:主要讲两个问题。
一是“爱洒心间”,主要让学生感悟父母对子女的爱心。
课文由小峰与妈妈的故事引入,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二是“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主要有5层意思。
①强调孝亲敬长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②要求学生能辨析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什么是孝的表现,什么是不孝的表现。
③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孝敬父母的,谈尽孝后的感受。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明确今后怎样孝敬父母,体会尽孝的好处,为选择孝敬行为提供情感基础。
④在孝的问题上的是非界限。
对父母的孝,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
⑤对爷爷奶奶等祖辈要孝敬。
本课最后,要求学生制定孝亲敬长的小计划,目的在于让学生知行统一,将自己在课堂所学的知识落实到行动中去。
对学生的分析1﹒针对的问题:常言道:“身在福中不知福”,加上成长中的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心智不成熟,所以容易忽视父母的爱心,受到父母的呵护而不知温暖,因而对父母不知孝敬,不懂如何孝敬。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
2.学生的需要:本课内容较浅,不必作更多的准备。
但是,为了提高教育教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必要了解学生。
主要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态度,帮父母做家务的情况,即在孝敬父母长辈方面的好事和存在的问题。
收集好人好事是为了课上宣传鼓励,找出问题意在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咨询父母:自己的成长有哪些坎坷,哪些事最让父母操心。
了解这些有助于学生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增强爱家、爱父母的情感。
教案目标1-教案目标的理解知识目标: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难报三春晖教学实践案例(3篇)
![难报三春晖教学实践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c1b8c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7.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感恩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却对父母的付出视而不见,对老师的教诲习以为常,对朋友的帮助毫无感激之情。
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我们学校开展了“难报三春晖”的感恩教育活动。
以下是本次教学实践的具体案例。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对他们的养育之恩,培养他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2.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学会珍惜朋友的帮助和关爱。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感恩、回报。
三、案例实施1. 课前准备(1)教师通过查阅资料、与家长沟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为感恩教育提供素材。
(2)教师设计一系列感恩活动,如:亲情日记、亲情卡片、亲情故事会等。
2. 课堂教学(1)亲情日记:教师引导学生记录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亲情瞬间,如:父母关心的话语、帮助自己的小事等。
通过记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的付出。
(2)亲情卡片:教师组织学生制作亲情卡片,写下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卡片内容可以包括:父母的辛苦付出、对自己的关爱等。
通过制作卡片,让学生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3)亲情故事会:教师邀请家长到校,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育儿经历,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劳。
同时,学生也可以讲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亲情,增进亲子感情。
3. 课后实践(1)家庭作业: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父母一起做家务,如:洗碗、扫地、做饭等。
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劳。
(2)感恩行动: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感恩,如:对老师、同学、朋友等表示感谢。
学生可以写下感谢信、送上一份小礼物等。
四、案例效果1. 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得到了提升,他们在亲情日记、亲情卡片中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学生在亲情故事会上,与家长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增进了亲子感情。
3. 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积极参与家务,体会到父母的辛劳,懂得了感恩。
4.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了感恩、回报,提高了道德素养。
第一课 第三框 难报三春晖
![第一课 第三框 难报三春晖](https://img.taocdn.com/s3/m/d2ab5611e87101f69f319500.png)
话说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 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料地问:“你替父母洗过 澡,擦过身吗?“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道 “那么你替父母敲过背吗?”青年想了想,说:“有过 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时母亲还给了我10块钱。 ” 在诸如此类的交谈中,社长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 希望的。青年临走时,社长突然对他说:“明天这个时 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 没有替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 为父母擦一次,能做到吗?这是社长的吩咐,因此青 年一口答应。
吴大妈的五个子女在接受了教育后表示愿意孝敬母亲。但是子女们 只是每个月定期给母亲寄生活费,从来不过问老人的生活、身体状况, 更别说探望母亲,帮老人家做些家务 。你是如何看待这种做法的呢? ——吴大妈的子女只是在物质上赡养老人家,但并没有在精神上给 予其照顾。
我国有句老话:“百事孝为先,论心不论事.”孝敬父母,首先和 主要的是心与父母贴近,心里想着父母,理解父母的心情,尽量让父 母高兴满意。 不仅要在物质上承担赡养义务,更应满足父母精神生活 和情感方面的需求。
错。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 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
2、吴大妈的五个子女相互推卸责任,大 儿子叫母亲去二哥家,二儿子又把母亲赶到大 姐家里。作为长女的大姐却说:“赡养父母是 儿子的责任,女儿不用承当这个义务”。你是 如何看待这个说法的? 错。孝敬、赡养父母是每个成年子女都 应尽的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 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 法律的惩罚。
爱的思考
郭巨,晋代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 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 己供养母亲,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 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孩子,必然影 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 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 省些粮食供养母亲。”于是夫妻俩一起去挖 坑活埋儿子。
难报三春晖张玉霞
![难报三春晖张玉霞](https://img.taocdn.com/s3/m/cc336b2dbcd126fff7050bce.png)
《难报三春晖》说课稿河北省平乡县丰州中学张玉霞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张玉霞,来自平乡县丰州中学。
我说课的内容是《难报三春晖》,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课第三框。
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设计说明等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与学情特点在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中,把学会交往作为主题。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心理和智力不成熟,容易忽略父母的爱心,对父母不知孝敬,不懂得如何孝敬。
对此,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体会父母的爱心和付出,进而孝敬父母和长辈。
2、本课的内容结构本课内容主要分三个:一是我们应该孝敬父母;二是我们怎样孝敬父母;三是孝敬父母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依据新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子女应孝敬父母,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到道德的谴责,法律的追究,但反对盲目的愚孝。
(2)能力目标: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家庭义务责任观念。
4、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孝敬父母,并将孝敬落实到实际生活的点滴中。
(2)难点:如何将孝敬父母落到实处。
二、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活动探究、讨论归纳、情感熏陶等教学方法,利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以学生探究活动和教师点拨指导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在师生、生生之间融洽的活动中进行。
三、学法指导这节课我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入手,倡导情感体验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
四、教学过程本课我主要围绕“爱”设计了四个活动。
(一)导入新课活动一:体会爱,情景导入播放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同时出示视频故事《妈妈的爱》,故事再现了父母为子女付出的种种艰辛,欣赏完短片后我设置为题: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引起心灵的共鸣,体会到父母对我们的爱和付出,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父母理应得到爱的回报,受到我们的孝敬,这样设计为本节课渲染气氛作情感铺垫。
第四课难报三春晖
![第四课难报三春晖](https://img.taocdn.com/s3/m/3478628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2.png)
难报三春晖
----解析孝的本质
什么是孝?
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 了“孝”字,好像一位面朝左、长着头发的驼背老人, 身前一孩子,以头扶持着老人。
金文 小篆
上边是老字,表示老人。
下边是子字,表示子女。
我们再把孝字分解开来: 上为老,下为子。 小的时候,可以这样解: 上面老的连自己的完整都不顾,把孩子整个的庇护在自己 身下,为孩子遮风挡雨,撑起一片蓝天,全力使他们幸福、 快乐。 长大了,上边的“老”字和下边的“子”字,又可以这样 解:子字成了老字的全部支撑,“子”字把“老”字整个儿 背了起来。也就是说子女要把老人照顾老人,安顿老人的责 任承担起来,和老人相依为命、让他们安度晚年。
------《围炉夜话》王永彬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孝是我国的传统,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 称道、尊敬,不孝子孙常常被人们谴责。孝是 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 统。
3.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4.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 《孟子·滕文公如草与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 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弃 官 奉 母
荥阳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他事亲至 孝,当时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 天长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 风和日丽的好天,亲自搀扶母亲来林中赏花游乐。一年, 母亲染病思归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随即辞官奉母回乡。 上官再三挽留。他说:“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 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动,便允他辞官。回 到家乡后,他母竟病愈了。家中贫穷,他就耕田种菜卖菜, 之后再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 给母亲喝。在他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晚年。
《难报三春晖》教案8篇
![《难报三春晖》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e636d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04.png)
《难报三春晖》教案8篇《难报三春晖》教案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树立家庭中的正确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2.能力目标:提高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行的能力和孝亲敬长的行为实践能力。
3.知识目标:懂得子女应该孝敬父母和长辈;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知道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孝敬父母长辈”上的道德界限和法律界限。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和长辈,怎样孝敬父母和长辈。
2.教学难点: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师:哪位同学能把这首诗翻译一下,并说一说它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多媒体显示:说一说:《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它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多媒体显示)《游子吟》译文:慈祥的母亲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游子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郊。
他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教师: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和长辈?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和长辈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难报三春晖》。
多媒体显示:难报三春晖。
合作探究:活动一:看图析理多媒体显示三幅体现母爱和父爱的图片,同时显示以下文字:◆从这三幅图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父母除了赋予我们生命之外,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还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又给了父母什么回报?学生回答上述问题,老师点评。
多媒体显示图片《爱的天平》。
《难报三春晖》
![《难报三春晖》](https://img.taocdn.com/s3/m/544375295901020207409c89.png)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情景导入
2004年夏,陶女士带着5岁的儿子 来到辽宁省抚顺市的公园,孩子由于 好奇拿着一块糖,隔着铁笼,把手慢 慢地伸进了黑熊嘴里,当陶女士发现 时,想把孩子的手拉回已经来不及了。
请大家试想想,后来陶女士做出了什么举 动?
刹那间,母亲猛地把自己的双手伸 进了黑熊的嘴里,一只手代替儿子的小 手“喂”给黑熊,另一只手保护住儿子 的小手,拼命从黑熊嘴中往外夺,最后 在公园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母子俩 从熊口中脱险.被救之后,陶女士昏过 去.
青年虽大学毕业,但家境贫寒。他刚出生不久父 亲便去世,从此,母亲做佣人拼命挣钱。孩子渐渐长 大,读书成绩优异,考进东京名牌大学。学费虽令人 生畏,但母亲毫无怨言,继续帮佣供他上大学。直到 今天,母亲还去帮佣。青年回到家,母亲还没有回来。 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脏,他决定替母亲洗脚。母亲 回来后,见儿子要她洗脚,感到很奇怪。于是,青年将 自己必须替母亲洗脚的原委说了一遍。母亲很理解,便 按儿子的吩咐坐下,等儿子端来水,把脚深进水盆里。 青年右手拿毛巾,左手去握母亲的脚,他这才感到母亲 的双脚已经像木棒一样僵硬,他不由得抱着母亲的脚流 下了眼泪。
3、吴大妈的五个子女在接受了教育后表示愿意孝 敬母亲。但是子女们只是每个月定期给母亲寄生活 费,却从来不过问老人的生活、身体状况,更别说 回家探望母亲,帮老人家做些家务 。 你是如何看待这种做法的呢? 答: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孝敬父母,就是子女 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主要的是敬重 和爱戴父母。吴大妈的子女只是在物质上赡养老人 家,但并没有在生活中和精神上给予其照顾。
祝:
天下所有父母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难报三春晖!
![难报三春晖!](https://img.taocdn.com/s3/m/cf0aad00eff9aef8941e0646.png)
• 2、教学的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将教学重、 难点确立为: 重点: 重点: 在行动上如何孝敬父母。 难点: 难点:领悟父母的爱与付出,在情感上懂 得我们应该孝敬父母 。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 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孝敬父母是我们的天职;懂得不孝敬 父母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知道孝 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能力目标:提高正确区分孝敬父母在不同场合具体要 求的能力、孝敬父母的具体行为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性的动手 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会爱,学会理 解,学会感恩;要爱自己的父母,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 辈,并能够体验尽孝后的快乐;在家庭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感。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 理、心理和智力不成熟,由于受年 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所以容易忽 略父母的爱心,却常常身在福中不 知福,感受不到家中的亲情,因而 存在对父母不知孝敬,不懂如何孝 敬。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来解决这些 问题。
四、教法、学法 教法、
• (一)教学方法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为此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父 、情境创设法: 母对子女的爱,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在情境 中共同探究孝敬父母的表现,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使 学生掌握应该用哪些方式去孝敬父母。 2、音乐熏陶法:利用多媒体在一些环节设置背景音 、音乐熏陶法: 乐,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感受到父母深沉、伟 大的爱。同时也能深化教学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 用。 3、活动体验法:引导学生例举父母疼爱自己的事例, 、活动体验法: 体验父母的爱,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的道 德价值观得到升华。
译文 难报三春晖
![译文 难报三春晖](https://img.taocdn.com/s3/m/ef3d0220453610661ed9f42b.png)
1、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今天许多人把孝单纯理解为赡养父母。
狗和马不也有人养吗,如果不尊敬父母,与养狗养马有什么不同呢?”
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译文】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
更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5、“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
译文:父母疼爱你的,你孝敬其父母来就很是正常的一件事,并不能叫做孝;父母憎恶你的,你还是继续孝顺父母,那才是真正称得上一个孝字。
6、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
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
《难报三春晖》
![《难报三春晖》](https://img.taocdn.com/s3/m/3330a439bceb19e8b9f6baa3.png)
辨别分析: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参考答案: (1)从父母对子女的爱、对家庭和社会 的贡献来看,从父母与子女的分歧常常 出于爱子女、为子女好来看,这句话有 道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永恒 的、不求回报的爱,从这个意义上说, 父母是伟大、神圣而无可挑剔的。 (2)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并不是圣人, 他们的教育方法、为人做事也会有错误。 从这个意义上看,这句话又是片面的、 不对的。
《难报三春晖》
自学提示:
1、? 4、搜集孝亲敬长名言。 5、辨析: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6、制定孝敬父母长辈的小计划。
1、多站在父母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 们的苦心。
2、多和父母沟通、交流,听听父母的 心声。
3、帮父母做饭、打扫卫生,干一些力 所能及的家务活。
搜集孝亲敬长名言: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鸟自爱巢人爱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天亮了》(渲染气氛,情感铺垫)
教师讲述下列故事:
2008年5月12日,汶川震后。
救援行动全面展开,所有的人都期待着生命的奇迹。
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点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还在安静地睡觉,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
教师:同学们,在生死关头,年轻的妈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女,而自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死亡。
生命是无价的!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呢?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父母把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都给了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这恩情我们一辈子都难以报答呀!(引入课题)
一、爱洒心间
活动一:用心回忆父母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的点点滴滴
学生四人一组,各举一个父母关心、支持、鼓励自己成长的例子,说明父母对自己恩重如山。
教师参加1-2个小组的交流,发现典型,及时有分寸地在全班介绍。
活动二:听故事、回答问题
教师讲述故事:
日本有一家大学毕业生最向往的公司,每次招聘新员工,最后一关都是社长亲自面试,而题目只有一个:“你有没有替母亲洗过手脚?有何感想?”应聘者的答案若是没有,那么社长就请他回去洗母亲的手脚,三天后再来面试。
应聘者为妈妈洗手脚时,才发现与母亲的距离这样接近,内心感到无比温暖,同时也才发现母亲的手脚是这样的开裂粗糙,刹那间才发现以前关心母亲不够,内心感到无比歉疚。
而母亲每天辛苦工作,为家人、为子女,不求回报地付出,使得子女无后顾之忧。
由此,对母亲的爱、无私的奉献就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
教师:社长亲自面试时,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问题,其用意何在?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略)
教师归纳:显然,这位社长很高明,他懂得用人之道:会做事不如会做人,会做人不如
会感恩,会感恩的人是最好的人。
教师过渡:什么是感恩?感恩就是要孝敬父母,那么,怎样做才是孝敬父母的表现呢?
二、孝亲敬长
活动三:情景剧场
教师: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根据图片和图片旁边的文字提示,选择其中一个情节,编写成一个孝敬父母的故事,然后现场模拟表演出来。
学生分组进行学习、讨论,设计情节,选定角色,准备表演(略)
教师指导、组织、点拨学生活动,提示学生注意主题是孝敬父母的故事。
学生2-3个小组在一起进行表演,老师随机参加,及时点评。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情境表演,我们懂得了: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师过渡:在生活中父母如此照顾着我们,为儿女付出许多,反过来儿女又为父母做了
些什么呢?
活动四:真情告白
说一说,你曾为父母或长辈所做的事情有哪些。
学生活动(略)
教师小结:孝敬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是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的要求。
相关知识:我国宪法和婚姻法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活动五:爱的回报
教师:同学们,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
所以我们要学会孝敬父母,但是,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
在此,我向大家发出倡议,希望同学们做出孝敬父母的切实行动。
学生讨论、交流(书写倡议书),这时《天下父母心》的音乐响起。
教师提示倡议书的内容:
1.多向父母表达你爱他们。
比如主动承担家务;父母生日、节日等送点小礼物;遇特别情况写一封信表达感激;适时为父母倒杯茶、削个水果。
2.和父母有分歧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
时时紧记,父母只会爱孩子,决不会害孩子。
3.回家和外出主动给父母打招呼。
4.应让父母感觉你相信他们,多倾听父母的话,多交流并经常给予父母赞美。
多向父母说说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愿望;遇上烦恼,告诉父母,寻求父母的帮助。
结束语:孝敬父母需要我们付出时间,付出精力,付出感情,甚至有时还会委屈自己。
但是,孝敬父母的收获是快乐的,让我们拿出实际行动,做一个孝亲敬长的好少年。
学生写完倡议书后,同桌相互交流。
教师小结:
1.父母含辛茹苦哺育我们,恩重如山。
2.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
一是尊敬、侍奉和赡养父母;二是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件件小事上;三是孝敬父母,要心想父母、理解父母、关心父母,为父母分忧;四是孝敬父母,不是愚孝,不是盲目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