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分析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方法选自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入我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93例与对照组93例。
试验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奥美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
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4.62%高于对照组8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实验组较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奥美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明显高于单纯使用中西药,值得我院临床大力推广。
标签:中西结合;胃苏颗粒;效果评比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胃部疾病,其中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较为多见,久病后会出现反酸、胀痛、胀气等症状。
反复发作难于治愈,常常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影响工作和正常生活[1-2]。
近年我院通过增加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
通过选自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6例分为试验组93例与对照组93例进行研究得出中西医结合奥美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明显高于单纯使用中西药。
效果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接收并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6例作为实验样本,并随机分为试验组93例与对照组93例。
试验组男46例,女47例,年龄39~71岁,中位年龄(48.7±3.9)岁;病程2个月~50个月,平均(3.8±1.9)年。
对照组男46例,女47例,年龄34~78岁,中位年龄(48.9±3.8)岁;病程2个月~80个月,平均(2.7±1.9)年。
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治疗。
实验组采取奥美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标准。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价值。
方法:2018年1月-2021年8月本科接诊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患98例,随机均分2组。
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
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
结果: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2.04%,比对照组16.33%低,P<0.05。
针对总有效率,研究组97.96%,比对照组79.59%高,P<0.05。
结论: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不良反应少,且利于疗效的提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不良反应;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医院消化系统疾病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十分常见,以胃黏膜非糜烂炎性改变为主要病理特征,可引起上腹饱胀与嗳气等症状[1]。
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居民生活与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显著提升,需要引起临床的重视。
本文选取98名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患(2018年1月-2021年8月),旨在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价值,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8年1月-2021年8月本科接诊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患98例,随机均分2组。
研究组女性23例,男性26例,年纪在26-65岁之间,平均(43.27±3.68)岁;病程在1-10年之间,平均(5.08±1.24)年。
对照组女性24例,男性25例,年纪在25-65岁之间,平均(43.78±3.93)岁;病程在1-11年之间,平均(5.24±1.39)年。
患者精神正常,意识清楚。
2组病程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2](1)过敏体质者。
(2)严重精神病者。
(3)全身传染性疾病者。
(4)恶性肿瘤者。
(5)孕妇。
(6)肝肾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2组都接受常规西医治疗:雷贝拉唑,单次用药量20g,口服,3次/d,疗程为30d,本药品由“上海信宜药厂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1091000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分析_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分析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5例,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
参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护理后的疗效。
结果经比较得知,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6%;参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4%;实验组患者在护理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施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患者更快康复,其疗效优于常规单一的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标签:中西医结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临床分析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LIU Pei-xiang(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nan Luoyang 471000,China)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临床消化内科最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1],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以腹痛、腹胀、便秘为主。
如若患者病情未得有效控制,极有可能并发胃溃疡、肠穿孔,甚至引发胃出血或其他癌变症状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该病的致病机理复杂,且治疗周期较长,彻底治愈的难度大,给患者的正常饮食造成不利影响。
本院选取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5例,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胃镜及经病理学诊断[2]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针对我所从2013年5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人。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结合西医的疗法。
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的疗效,并采取统计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临床上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前言:在内科的多发病和常见疾病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经常遇到的症状,其临床的主要症状为患者腹部的疼痛、上腹部胀痛或者消化不良等,如果病情不受到控制并进一步发展,可以演变为胃穿孔、胃溃疡和胃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1]。
由于该病症有着容易复发、病程漫长和病因复杂的特点,因此给患者的生活、康复和进食均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同时也在心理上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压力[2]。
因此本文针对我所从2013年5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性资料对我所从2013年5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4人,女性患者46人。
年龄为22-65岁,平均年龄为(46.6±11.4)岁。
经过胃镜检查均证实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
患者病程为9-45个月,平均病程为(26.5±7.7)个月。
其中腺体萎缩重度10例,中度11例,轻度21例;肠上皮化增生重度12例,中度21例,轻度21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人。
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病症的比较上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性西医治疗方案,具体为Hp阴性患者采取奥美拉唑20mg,每天2次+胶体果胶铋100mg,每天3次。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价值对比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价值对比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其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其综合运用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技术,有效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价值进行对比研究。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注重整体调理,强调阴阳平衡,通过中药的使用恢复胃粘膜的正常功能。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胃虚寒,故治疗中主要采用温补胃阳的中药,如以附子、干姜等温热性药物为主要成分的方剂。
中药可以补充胃阳,提升机体抵抗力,促进胃粘膜的再生,减少胃炎症状的发作和程度。
中医治疗还注重调理饮食,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方案,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胃肠道的健康。
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以抗酸药物和抗生素为主。
西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因为胃酸分泌过多或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故治疗中主要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来减轻炎症和症状。
常用的抗酸药物有负荷量制剂和负荷量制剂,抗生素主要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采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发挥双方优势,加强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可以通过温补胃阳、调理饮食等方法改善胃糜作用,并且中药的剂量制剂数目多样,可以根据病情的不同进行调整。
西医治疗可以通过抗酸药物和抗生素控制病情,减少胃酸分泌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但其有可能引起胃酸缺乏,影响胃的消化功能。
中医治疗可以辅助西医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对比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优点明显。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优势,发挥它们的最大功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避免了单一治疗的不足之处。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和频率,减轻患者的药物负担和副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调整,有利于疗效的稳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其综合利用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技术,提高了治疗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有利于疗效的稳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探讨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
结果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是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比单纯西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更具有优势,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中西医结合;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慢性萎缩性胃炎也被称作萎缩性胃炎,是因为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而导致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早饱、腹胀、反胃、呕吐等[1]。
目前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主要是依靠西医药物治疗,但是西医治疗有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疗效不够显著。
因此,本研究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价值,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进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胃镜检测,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
排除标准:①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粘膜有重度异性增生或者病理诊断怀疑恶变者;②近2w内有进行抗生素治疗者;③心、肝、肾、脑、血液系统等有严重疾病者;④对本中医药品过敏者。
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51.6±10.4)岁;病程为1个月~18年,平均病程(6.3±1.2)年;临床症状主要为:早饱、腹胀、呕吐、反胃等;治疗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50.6±11.5)岁;病程为1个月~19年,平均病程(6.5±1.1)年;临床症状主要为:腹胀、呕吐、胃酸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价值对比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价值对比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其病因复杂,包括感染、营养不良、免疫异常等。
传统中医认为,其病机主要是脾胃虚弱,气滞血瘀,治疗应以中药为主,并结合饮食、针灸等辅助治疗。
西医学则主张以抗菌、抗酸、保护胃黏膜等药物治疗为主。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备受关注,其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价值进行比较研究。
一、中药治疗的优点1.疗效稳定: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疗效稳定的优点,其作用温和,治疗时间长,可以改善胃黏膜的营养,修复受损的胃黏膜,促进胃部功能恢复。
2.副作用小:与西药相比,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副作用较小,对人体的伤害也较小,对幽门螺杆菌的抗菌作用与西药相当。
3.中医辨证论治: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注重中医辨证论治,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选择不同的中药,并根据患者的体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速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速效,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抗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2.治疗范围广:西药可以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不同症状进行治疗,如酸度调节剂、胃泌素类药物等,可以缓解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3.严格的生产标准:西药生产过程具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药品质量稳定可靠,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安全保障。
1.疗效明显: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够充分发挥中药和西药的优势,既可以解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根本问题,也能够缓解症状,疗效更为明显。
3.减少药物副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减少药物副作用,降低西药治疗对人体的伤害,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各有优点,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更为显著。
因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综合考虑中药和西药的优势,能够个体化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能够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研究目的:探析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将2016年2-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IL-6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症状改善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临床上给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值得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on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using.Method: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bservation group(n=29)and control group(n=29).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Result:Before th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NF alpha and IL - 6 level of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fter treatment,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IL - 6 and TNF alpha level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obviously,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t the same time,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ymptoms period contrast of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linical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an obtain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is worth promoting.【key words】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Treatment effect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多表现为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症状有上腹部疼痛、饱胀、消化不良等,具有复发率高、病程长等特点,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诱发诸多并发症如穿孔、溃疡、出血等,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发生癌变,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
探究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探究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目的探究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7例,予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胶囊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实验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养胃汤。
计算两组患者胃胀满、嗳气、口干、胃痛及乏力等症状的积分。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情况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患症状积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多种症状,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标签: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中药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或者消失,胃黏膜表面受到反复损害,黏膜肌层增厚的病理改变[1]。
临床上患者多伴有消化不良、嗳气、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
该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且有2.55%~7.46%的癌变率[2]。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由于脾胃升降失职、中焦气机不利、脉络受损所致。
针对该疾病的治疗,现代医学治疗时间较长,效果不理想。
本文通过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综合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8月我院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诊断收入的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49例,其中男25例,女24例,平均年龄(35.5±12.6)岁;对照组47例,其中男21例,女26例,平均年龄(36.4±11.9)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胃镜检查是目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诊断手段,镜下可表现为管网显露、粘膜变薄或颗粒不平样增生。
辅助检查:如胃蛋白酶原测定;胃液分析;免疫学检查;血清胃泌素测定;X线检查和胃镜及活组织检查。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形式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以2022年4月-2023年4月医院收入的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进行研究,随着双盲法的作用,向分出的对照组与干预组分别提供西药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等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有效性。
结果:干预组临床治疗有效性高于对照组。
结论:在中西药治疗方式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等不良症状得到改善,由此印证中西医联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西医治疗;有效性胃炎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胃炎大类中有其典型的病理特点,患者一般会出现固有腺体数量变少,胃黏膜萎缩、不典型增生等症状,改变患者胃肠功能状态,会影响到患者日常机体的舒适性[1]。
过往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以药物进行,在西药的供给下,可以迅速在胃炎症状改善方面获得成效,但是其作用时间有限,在一段时间后作用效果变弱[2]。
临床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吸取过往的经验教训,改变单一用药进行治疗的方式,在提供西药的同时还会以中医进行辅助[3]。
依靠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改善患者患病症状。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施治时,分别从中医和西医等视角出发,基于疾病机理与患者症状改善目的,对中医和西医治疗措施进行科学选定与合理调控,以求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效果[4]。
本次以抽取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中西医治疗作为应用在患者身上的方法并探析治疗的有效性,具体内容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从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二、三病区收治的胶质瘤术后清醒患者中选择120例,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60例)、干预组(60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34:26,年龄分布在17~55岁,平均(33.56±5.28)岁。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诊断时依据标准为中华医学学会消化病分会制定的有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方法。该疾病的病理学特征为:胃粘膜壁无褶皱,厚度较正常薄,浸润过程接触至深层粘膜部位,无或残留少量腺体,出现大规模的局限组织的再生,演变成胃息肉或者发生胃癌。晚期症状出现肠化现象。因为缺失腺体和胃部的分泌能力减弱,所以分泌物如盐酸和蛋白酶的含量会大大降低。所以,诊断的特点大致为:首先是检查胃粘膜附着的腺体形态产生变化,主要是观察体积的不同。其次仔细检查该部分的腺体组织是否已经发生转变,通常转变为幽门腺和肠上皮情形居多。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2年10月~2015年6月来我院消化内科检查并且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102例,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1例,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为20~78岁,平均为53.7岁;病程最短为三个月,最长为14年,平均为(6±1.3)年。对照组51例,男性24例,女性27例;年龄为23~74岁,平均为56.2岁;病程最短为一个月,最长为13年,平均为(6±0.9)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具有可比性。
本试验所用中药复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功效,为君药。甘草补中益气,同时起到调和诸药的特征,为佐使之效。其余如茱萸起到温经散寒止痛等功效,从中辅助君药共同发挥协同作用。本次研究采用的为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西药可快速缓解各种紧急症状,中药则起到缓慢同时多成分、多靶点从根本上祛除病因。观察组的疗效(96%)明显优于对照组(80%)治疗效果,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可以显著提高疗效,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综上所述,采取普遍的西医疗法治疗方案时,辅助以中药方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患治疗时,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的疗效,这显示了在治疗许多如该病的慢性疾病时,采取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的必要性,可以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逐步推广运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
表1 两 组患者治 疗结果 统计表 中西医结 合疗法 是根 据缺 血性 脑 卒 中 的病理 生 理 机 制提 出 的, 根 据患者入 院治疗 时与发 病 时 的时 间 间隔 分 为 3种 类型 : 早
期人 院治疗 者 , 非早期 人 院治疗患 者 , 延期 人 院治疗 患者 , 分 别针 对3 组 患者进 行分期 结合 , 辨 证治疗 , 取得 了 良好 的治疗 效果 。
1 . 2方法
1 . 1一般 资料
. 2 . 1对照 组 治疗 方法 : 视 患者 症状 灵 活选 择 阿莫 西 林 、 克拉 霉 选 取慢性 萎缩性 胃炎 患者 4 6例 , 随机分 为治疗 组 与对 照组 , 1
奥 美拉 唑对抗 H P , 阿莫 西林 口服 , 1 8 — 2 2 a r g / 次, 每 日2次 ( 餐 每组患 者 2 3 例 。治疗组 男性 1 3 例, 女性 1 0 例; 患者 年龄 l 9— 7 2 素、 前 ) ; 克 拉霉素 0 . 8~ 1 . 1 g / 次 , 每 日 1 次 ; 奥美拉 唑持续 2— 3 月 。 岁, 平均 年龄 ( 4 3 . 6 ± 2 . 9 ) 岁; 轻度 5例 , 中度 1 5例 , 重度 3 例; 病
研 究从 中西 医结合 的 角度 探讨 2 3例慢 性 萎 缩性 胃炎 患 者 与 2 3 诊为慢 性萎 缩性 胃炎 。均有 不 同程 度腹 痛 、 腹 胀、 嗳气、 消 化 不 例 单纯 西 医治 疗效果 , 中西结 合治疗 效果显 著。
1 资料 与方 法
良、 食 欲减退 、 烧心 、 反 酸症 状 , 且均 未 见 心 、 脑、 肝、 肾重 大 疾 病 , 排除 妊娠 、 哺乳 、 药物 过敏者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分析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
对照组单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显著,可消除胃炎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荐应用。
标签:中西医结合;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类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上腹部疼痛、饱胀以及消化不良等[1]。
为了患者的健康着想,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治方案非常关键。
本次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纳入研究,其目的是评价中西医结合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纳入本次研究,均经临床胃镜检查确诊[2]。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
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8.6±2.1)岁;病程9个月~4年,平均病程(1.2±0.3)年。
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8.9±2.3)岁;病程为8个月~4年,平均病程(1.3±0.2)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用西医方法治疗,若患者为Hp(幽门螺旋杆菌)阴性,在使用胶体果胶铋100 mg,3次/d;同时使用奥美拉唑20 mg,2次/d;2周后停止使用胶体果胶铋。
若患者为Hp阳性,则使用胶体果胶铋100 mg,3次/d,2周后停止使用胶体果胶铋;使用克拉霉素0.5 mg与阿莫西林50 mg,并使用奥美拉唑20 mg,消除Hp;若患者有阿莫西林过敏情况,需换成甲硝唑0.44 mg,2次/d;患者存在明显的腹胀,则使用多潘立酮10 mg,以此使患者胃动力得到有效促进,3次/d;在治疗过程中,以患者具体病情为依据,合理调整上述各西医药的剂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传统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应用中各有优势和局限。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为临床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治疗方法一、背景介绍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变薄、萎缩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腹痛、胃部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中医认为该疾病与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等因素有关;而西医则认为胃黏膜的萎缩是由于慢性炎症及自身免疫等原因导致。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二、中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优点与局限1.中医治疗优点: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观念”,通过辨证施治,调节全身机能,激发自身抵抗力。
中医药可以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养胃生津、祛湿化痰、调理脾胃等。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西医治疗优点:西医治疗常利用抗酸药物、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进行治疗。
这些药物能够迅速缓解症状,抑制病情进展,同时能够通过各种检查手段进行炎症程度的评估,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然而,传统的中西医治疗在一些方面还存在局限性。
中医治疗需要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剂,但中药的煎煮方法复杂,药物的剂量掌握难度较大;而西医常规治疗虽然能够缓解症状,但其对胃黏膜的修复作用相对有限。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模式。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1.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疗法、中药熏蒸疗法、饮食疗法等。
药物治疗方面,可以根据病情选择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如胃黏膜保护剂、抗酸剂、胃动力药等;针灸疗法能够刺激相应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中药熏蒸疗法利用中药的挥发成分起到消炎、解毒、改善微循环等作用;饮食疗法则主要通过合理膳食调整,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价值对比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价值对比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其主要特征是胃粘膜的萎缩和黏膜下层的淋巴细
胞浸润。
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没有根治方法,主要采用的是维持治疗和缓解症状。
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其效果与西医药治疗相比尚不确定。
本文旨
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对比。
1. 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主要采用的是补益和消导两种方法。
补益是指通过补充胃气和调理脾胃功能来
滋润胃黏膜,消除炎症和病灶。
消导是指通过中药的行气、活血、化痰和理气等功能来清
理胃内垃圾和毒素,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
常见的中药包括甘草、黄芪、白术、山药、枸杞子等。
西医药主要处理胃酸分泌和消化功能异常。
常见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抗胃酸药、抗生素、粘液保护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胃部症状,促进黏膜的自我
修复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指在保持传统中医治疗的同时,针对具体病情和临床表现,在西医
药治疗中选用一些辅助药物和技术。
常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针刺、推拿按摩、艾灸疗
法等。
4. 比较分析
从临床疗效的角度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较中医药治疗和西医药治疗的疗效更佳。
因
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兼顾了中药调理胃肠功能、补充营养和清除毒素等作用,同时也可以采
用一些现代医学手段,如内镜检查、超声诊断和化验等技术,对病情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诊断,并及时进行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价值对比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价值对比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简称CAG)是胃黏膜由急性炎症过渡为慢性炎症的过程,是一种常见的胃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中医与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价值进行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综合发挥两种医学体系的优势。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的原因是复杂的,不仅与细菌感染、环境因素等有关,还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有关。
西医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如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等,能够有效杀灭细菌、抑制胃酸分泌,但对免疫调节作用相对较弱。
而中医通过草药治疗能够调理人体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对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综合发挥两者的优势,更全面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依靠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进行个体化治疗。
中医药配方根据患者的气虚、血虚等症状进行调配,能够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
与此西医药物治疗能够通过杀灭细菌、抑制胃酸分泌等方式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中医或西医治疗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还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慢性疾病,治疗时间长、药物使用频繁。
长期使用某些西药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
而中医药物由于采用多药组方,能够降低单一药物的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医药物本身也较为温和,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来说更为适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高的价值。
通过综合发挥中医与西医的优势,能够更全面地治疗该疾病,提高治疗有效率。
而且,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患者来说更为安全可靠。
在临床实践中应大力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式,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价值对比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价值对比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炎类型,其病因复杂,病程长,临床症状多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造成较大影响。
传统治疗方法多以中西药物治疗为主,针对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调理。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导致患者反复发作,甚至发展为其他胃肠道疾病。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逐渐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本文将从治疗效果、安全性和综合成本等方面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价值进行研究和对比。
一、治疗效果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理论基础是“脾胃失和”,主张“和胃健脾”,在临床实践中常使用中药疗法调理患者的脾胃功能。
如茯苓、白术、山药、甘草等药物常被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药治疗在增加患者食欲,改善消化功能,减轻消化不良症状等方面有明显疗效。
而西医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多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等方式进行治疗,如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胃粘膜修复药等。
西药治疗容易出现耐药性、不良反应等问题,长期使用会对患者的肝肾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
相比之下,中医治疗并不会对患者的器官功能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综合了中西医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可以更全面地调理患者的脾胃功能,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的中医或西医治疗方法。
二、安全性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使用药物时更加注重中药药性温和、副作用小的特点。
大多数中药均为天然植物提取,相对来说毒副作用小,对患者的肝肾功能影响较小。
而西药治疗常使用化学合成的药物,长期使用会导致器官负担过重,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中医药对患者的肝肾功能影响相对较小,而中医的整体调理方法又能够减少西药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性。
三、综合成本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过程中,患者需要考虑综合成本问题。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总结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阅历总结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其病因复杂,病程长,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大量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观察与治疗,我总结出了一些阅历。
在此进行总结,以期对于医生及患者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有所启发。
起首,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防止食用辛辣、烟熏、油炸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注意进餐的规律性和定时性。
少食多餐,防止暴饮暴食。
此外,要尽量防止吸烟和饮酒,这些都会加重病情。
其次,应进行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
中药方剂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有一定的疗效,且不会带来明显的副作用。
例如,芩连柴胡汤对于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效果。
同时,西药如质子泵抑止剂、抗胃酸药等也可以缩减胃酸的分泌,保卫胃黏膜,加速溃疡的愈合。
此外,中西医结合的针灸疗法也值得推广。
针灸可以调整胃肠的蠕动,改善胃肠功能,缓解胃部不适感。
选用适当的穴位进行针刺可以达到疏导气血、调理脾胃的功效。
胃俞穴、足三里、中脘等是常用的穴位。
另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应该防止情绪波动。
情绪不稳定会引发胃炎的急性发作,因此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心情幸福的状态。
合理的生活规律、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也有助于缓解胃炎症状。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和针灸疗法等的综合应用,可以达到缓解症状、改善胃肠功能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是不同的,治疗方案应依据个体化状况进行调整,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信任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不息推行和探究的深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会逐渐提高,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草药、西药和针灸疗法等综合应用可以缓解症状、改善胃肠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与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与分析目的观察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自2012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两组,每组各55例。
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都使用常规西医方案治疗,观察组再联合中医药方治疗,观察其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胃粘膜形态、肠上皮化生迹象。
结果观察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2.73%,高于对照组72.73%(P<0.05)。
结论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其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标签:中医;西医;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效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1]。
本文研究当中,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现将详情报告如下文所示。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2012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110例。
将这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两组,每组各55例。
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的患者,均属于神志清晰、对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明确、自愿接受本组研究、所有患者都能够做到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
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占33例、女性患者占22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9.68±3.47)岁,病程时间2~7年、平均时间(5.26±1.02)年;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占30例、女性患者占25例,年龄26~66岁、平均年龄(49.24±3.53)岁,病程时间2~8年、平均时间(5.14±1.16)年。
对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患者的性别、患者的年龄、患者的病程时间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没有明显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进行研究对比。
1.2方法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都使用常规西医方案治疗,具体用药包括,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这三种药物[2]。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
方法: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选自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n=25)及实验组(n=25),其中参考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则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可见实验组高于(P<0.05)。
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对比,可见实验组低(P<0.05)。
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采取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有效改善其相关症状,其临床应用价值可观。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有效率;中医症状评分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消化内科疾病中比较多见。
患者胃粘膜已呈萎缩性变化[1]。
临床上常用西药治疗,主要以抗胃酸、抗幽门螺杆菌等方法,但有效果不佳。
已有研究显示在患者使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配合中药治疗能够促进其治疗效果。
为此,本次研究选取本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n=50)为本次研究对象。
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
结果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选取本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n=50)为本次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n=25)及实验组(n=25),其中参考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则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其中参考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2例、13例,年龄34-65岁,均值范围(47.54±2.54)岁。
实验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1例、14例,年龄35-66岁,均值范围(47.65±2.53)岁。
2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参考组本组采取西药治疗。
患者为幽门螺杆菌阳性,则采取胶体果胶铋100 mg治疗,每天3次,治疗2周。
加用克拉霉素0.5 mg+阿莫西林1 g+奥美拉唑20 mg,灭杀幽门螺杆菌,治疗3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23T15:36:48.50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5月10期作者:王军文
[导读]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总结经验。
王军文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卅铺卫生院;甘肃庆阳745115)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总结经验。
方法:观察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诊治的50例慢性胃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复发率进行观察与评估。
结果:和对照组的80.5% 比较,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合计值 95.5% 更高,P<0.05,数据间有统计学检验意义;与对照组的23.0% 比较,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计算值 5.1% 更低,P<0.05,数据间有统计学检验意义。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降低复发率的基础上发挥显著疗效,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慢性胃炎属于常见的一种临床消化内科慢性疾病,基于不同原因影响下胃粘膜发生慢性炎症病变,采取西药治疗可不同程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中医治疗可以依据病症分型,予以针对性治疗,联合两种方法可获得显著的作用[1]。
本文阐述了在2016年1月至 2018年10月期间参与诊治的50 例慢性胃炎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1.1一般资料:50例均来自我院内科,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 例,男 14 例,女 11 例;年龄20-70 岁,病程 2~10 年;其中浅表性胃炎 14例,糜烂性胃炎 8例,肥厚性胃炎3例.对照组 25例,男13例,女12 例;年龄19-70岁, 病程1.5-11年;其中浅表性胃炎14 例,糜烂性胃炎7例,肥厚性胃炎4例.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病程、病变程度无明显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患者可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等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可存在上消化道出血、消瘦及贫血等一系列症状。
②符合胃镜下表现,即镜下黏膜萎缩早期表现为胃黏膜颜色变淡,呈暗红色或灰黄色,严重者黏膜以灰白色或灰蓝色为主,且病变部位与周围边界不清,于黏膜上可见红白相见,但以白颜色为主;除此之外,可在黏膜下见血管暴露,初期萎缩可看到黏膜内暗红色网状细小血管,随着疾病的发展于黏膜下可见较大的蓝色树状静脉显露,是萎缩性胃炎重要特征之一。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萎缩性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标准;②认知功能正常,无药物禁忌症及过敏史,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于近期 3 周内尚未服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药物。
排除标准:①合并胃癌等疾病;②合并消化性溃疡等疾病;③合并严重肝、肾、心、肺等系统疾病④存在明显药物过敏史及禁忌症;⑤存在严重应激反应,不愿参加本次研究。
1.3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枸橼酸铋钾于餐前服用,剂量为1.0 g;吗叮林剂量为10 mg,一天3次;雷贝拉唑剂量为20g,一天3次;疗程为30天。
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和胃清瘀汤,组方包括刺猬皮15g、砂仁5g、丹皮 20g、梅花12g、石斛12g、丹参 20g、白芍15g、徐长卿15g、茯苓 20g、红景天30g、半夏10g、焦三仙各10g、白术20g、柴胡 10g,对合并脘腹胀满患者,增加炒莱菔子15g、槟榔10g、木香10g、草豆蔻 20g;对于合并气滞嗳气患者加入沉香 10g、旋覆花 10g、代赭石 5g;对于合并腹泻患者加入痛泻要方即加用陈皮 10g;防风 10g、对于咽中咯吐不爽者加入桔梗 10g、竹茹 10g、浙贝母 10g;对于烧心反酸严重者加入虎杖15g、浙贝母 20g、海螵蛸 30g;对于合并便秘患者加入火麻仁 15g、苦杏仁 10g;水煎 1 剂 500ml 分早晚空腹温服[2]。
1.4疗效标准:疗效标准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参照标准.按2周为1个疗程, 2组均于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胃粘膜活动性炎症消失,病理组织检查基本正常。
有效: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主要临床症状减轻,胃镜检查粘膜炎症范围缩小,病理组织活检病变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改变不明显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19.0 软件处理,以率(%)和(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采取卡方检验与t检验(与正态分布相符合),P<0.05,数据间有统计学检验意义。
2.结果:2.1和对照组的80.50% 对比,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合计值95.5% 更高,P<0.05,数据间有统计学检验意义。
2.2与对照组的2
3.0% 比较,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计算值 5.1% 更低,P<0.05,数据间有统计学检验意义。
3.讨论:中医学中认为引发慢性胃炎的根本原因是患者肝气郁结、胃脘失和以及日久中气亏损,发生此种情况的诱发因素是患者饮食及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等。
所以可基于药物治疗上添加中药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进而达成辩证治疗的目的[3],西医治疗方式是调整患者的胃部环境,进而使得细菌难以在新的胃环境中生存。
利用药物消灭幽门螺杆菌,进而将因细菌引发的胃损伤症状进行缓解,患者胃功能可在良好且正常的环境下运行。
但是西医治疗存在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效果具有一定的实效性,短期治疗效果比较显著,但是长期治疗的话病情容易反复,并且治疗效果会随治疗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总之,在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用药治疗中,可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对性的中药治疗方法,可切实提升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对于患者而言此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胃炎患者中和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展现更具优势的作用,所以应当考虑对其进行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1]梁木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 [J]. 广东医学 ,2016,37(s2):235-236.
[2] 高玉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5):150.
[3] 田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J]. 医学信息 ,2017,30(5):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