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型流水作业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离散型流水作业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离散型流水作业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1 离散型流水作业系统仿真

1.实验目的

熟悉Flexism建模步骤和方法;查看Flexism的仿真结果。通过实际的仿真模型深刻认识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

2.实验内容

(1)系统描述与系统参与

有一个流水加工生产线,不考虑其流程见得空间运输,对其各道工序流程进行建模。

该加工系统的流程与相关参数如下:

①两种工件A和B分别以正态分布(10,2)和均匀分布(20,10)min的时间间隔进入系统,首先进入队列Qin。

②两种工件均由同一个操作工人进行检验,每件检验用时2min。

③不合格的工件废弃,离开系统;合格的送往后续加工工序,合格率为95%。

④工件A送往机器M1加工,如需等待,则在Qm1队列中等待;B送往机器M2加工,如需等待,则在Qm2队列中等待。

⑤A在机器M1上加工时间均匀分布(5,1)min;B在机器M2上的加工时间为正态分布(8,1)min。

⑥一个A和一个B在机器Massm上装配成产品,需时为正态分布(5,1)min然后离开系统。

⑦如装配机器吗忙,则A在队列Qout1中等待;B在对流Qout2中等待。

3.实验步骤

(1)构建模型布局。

打开Flexism3.0,新建一个模型。从对象库中拖放所需的对象到建模视图中,并根据实验内容的描述修改各实体的名字如图1。

图1

(2)定义工件流程。

按住A键,同时用鼠标左键点击SourceA对象并且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然后拖动鼠标至Qin对象。此时会出现一条黄线连接SourceA 和Qin对象。然后松开鼠标左键,黄线将变成一条黑线,表示SourceA对象和Qin对象的端口已经连接上。如上所述,分

别连接SourceB到Qin,Qin到Detector,Detector到Q1,Detector到Sinkout,Q1到Qm1,Qm1到M1,M1到Qout1,Qout1到Massm,Massm到sink,Q1到Qm2,Qm2到M2,M2到Qout2,Qout2到Massm。按住s将Detector与Worker连接。连接后的模型如图2。

图2

(3)定义对象参数

定义产品流出

双击SourceA对象,打开其参数对话框,在“发生器的界面”将物品类型设置为“1”;修改产品流出间隔时间,从“到达时间间隔”下拉框中选择使用正态分布,如图3。点击“发生触发器”,在“离开触发”下拉菜单中选择颜色设置如图4;将物品设置为红色,点击确定如图5;点击Source参数框中的“应用”,“确定”。

图3

图.4

图.5

如上述设置将SourceB的物品类型设置为2,到“达时间间隔”设置为均匀分布如图6;并修改选项的默认参数点击Template按钮修改其中的棕褐色的参数值:将“5”改为“10”,“15”改为“20”如图7。

图6

图7

设定检验时间

双击Detector对象,打开其参数对话框,修改处理时间,从“处理时间”下拉框中选择常值如图8;修改选项的默认参数点击Template按钮修改其中的棕褐色的参数值,将“10”改为“2”如图9,点击“应用”。

图8

图9

点击“临时实体流”在送往端口下拉框中选择“按百分比将实体送往输出端口”如图10;修改选项的默认参数点击Template按钮修改其中的棕褐色的参数值,点击“确定”,如图11;点击“应用”。

图.10

点击“操作员”,点击“处理时使用操作员”前面的复选框如图12,点击“应用”,确

定。

图12

如上所述修改M1,M2的参数:双击M1在“处理时间”下来菜单中选择使用均匀分布,如图13;修改选项的默认参数点击Template按钮修改其中的棕褐色的参数值,将最小值改为“1”,最大值改为“5”,点击“应用”如图14;点击“应用”,“确定”。

图13

图14

双击M2,在“处理时间”下拉菜单中选择使用正态分布如图15,修改选项的默认参数点

击Template按钮修改其中的棕褐色的参数值,将均值改为“8”,标准偏差改为“1”,点击“确定”如图16;点击“应用”,“确定”。

图15

图16

双击Massm在“处理时间”下拉菜单中选择使用正态分布如图17;修改选项的默认参数点击Template按钮修改其中的棕褐色的参数值,将均值改为“5”,标准偏差改为“1”如图18;点击“应用。”

图17

图18

在“合成器”中选择“合并”如图19;点击“应用”,“确定”。

图19

暂存区的设置:

暂存区的容量使用默认的最大容量“10”。

设置暂存区Q1:在“临时实体流”的“送往端口”下拉菜单中选择“根据实体类型定义不同情况……”如图20,击“应用”,“确定”。

图20

(4)编译运行仿真

先点击编译按钮,在点击运行按钮如图21.

图21

(5)分析仿真结果

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由于A,B两种工件进入系统时间和处理时间不同,在仿真过程中出现了由于A工件过多将暂存区占用导致系统无法运行的情况。因此我们将Qout1的最大容量设为10000。

仿真之前通过菜单“统计”/ “统计收集”选择统计对象仿真时在对象属性对话框“统计”选项卡中可实时察看相应对象的统计数据和图表点击“统计”下的“统计报告”或“状态报告”可生成标准统计报告和状态统计报告如附表1。

点击Detector的“属性”/“统计”/“状态”/“图形”可以查看Detector的工作状态统计情况如图22。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Detector有66.9%的时间是空闲,33.1%的时间是在进行检查。

图23

同理我们可以知道M1的空闲是71.5%,加工处理的时间是28.5%;M2的空闲是49.2%,加工处理时间是50.8%;Massm的空闲是0.4%,加工处理时间是31.8%,等待收集原料的时间是67.8%。

4.系统改进

标准报告中Sink的“input”统计数据可以反映整个系统的生产能力。

在系统的仿真过程中发现A工件会大量的占用暂存区(平均库存较高),而Massm收集原料的等待时间都是用在等待B工件上。增加B工件的进入量(减少Massm的等待时间),将B工件的进入时间改为以均匀分布(6,14)min的时间间隔。

为了使统计数据更具有可比性,通过实验控制器将系统仿真时间设置为与上述相同统计时间相同。修改后的标准报告如附录2所示,Sink的“input”由修改前的182变为了修改后的274,暂存区Qout1的存储工件由93变为了0。通过查看各实体的统计状态我们可以知道Detector的空闲是59.7%,加工处理的时间是40.3%;M1的空闲是72.8%,加工处理的时间是27.2%;M2的空闲是22.9%,加工处理时间是77.1%;Massm的空闲是34.4%,加工处理时间是48.1%,等待收集原料的时间是17.5%。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除了M1的数据变化不大外,Detector和M2的加工处理效率明显提升,Massm的处理效率也在提高,等待原料时间

明显减少。

实验作业3:DLX流水线实验报告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实验作业3:DLX流水线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班号: 《计算机系统结构》第三次实验作业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悉DLX流水线以及结构相关、数据相关、控制相关、前送(forwarding)等概念和技术。 二、实验内容 1. 了解各种指令在DLX流水线中的运行过程; 2. 流水线相关实验; 3. 前送(forwarding)技术对流水线性能的影响; 4. 考察改变部件数量和延迟数对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 1. 了解各种指令在DLX流水线中的运行过程 如上次实验那样,读入并运行fact.s和input.s。请从程序中选择有代表性的5条不同类型的指令,并描述每条指令在5段流水线中每步完成的工作。 (1) (2)

(3) (4)

(5) 2. 流水线相关实验 在流水线窗口中观察,分别找出结构相关、数据相关、控制相关各一种,并描述冒险情况以及这些冒险在winDLX是如何解决的。 (1)结构相关

在执行subd f0,f0,f4和j fact.Loop期间由于ALU被占用硬件资源无法满足j fact.Loop进入EX阶段,发生结构相关的冒险。winDLX中通过阻塞EX 1个周期来解决此问题。 (2)数据相关 bnez r5,input.Finish需要使用seqi的计算结果r5,所以产生数据相关的冒险。WindDLX通过阻塞解决问题。 (3)控制相关 语句lw r2,SaveR2(r0)被aborted,这是控制相关的冒险造成的。因为前一条语句j input.Loop是跳转语句,而指定到EX阶段语句被解码后在能知道其 作用,所以已经取指令的lw语句被取消。 3.前送(forwarding)技术对流水线性能的影响 (1)开启forwarding: 没有开启forwarding:

流水灯实验报告综合二

实验名称:流水灯的实验设计与制作班级100713 学号07 姓名张凯瑜指导教师庞涛 一、实验目的: 1.增进对单片机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单片机理论方面的理解。 2.掌握单片机的内部功能模块的应用,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片内外存贮器、I/O口、串行口通讯等。 3.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设计和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验原理:

原理图说明:该设计选用一块STC89C52型单片机,使用其P1口和P3口的部分。P1口作为发光二极管的控制信号输出端,P3.2作为按钮K1外部中断0的信号输入口,P3.3为按钮K2外部中断1的信息输入口,P3.4作为K3信息输入口。单片机晶振频率为11.0592MHz,方便在线下载程序调试。电源使用5v 直流电,其中R11、C6为K1键硬件消抖(但效果不太理想,所以在软件中也做了软件消抖)。 三、实验设备: 电烙铁、万用电表、斜口钳、剥线钳、镊子、电池座、导线若干,所需元件清单: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认识各种元件,了解各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电路图和焊接图,并多次进行修正。

(3)按照实验焊接图在洞洞板上进行焊接。 焊接时在覆铜一面进行焊接,没有覆铜的一面用来放置元件。焊接时先对MCU座定好位,焊好对角两个角,然后焊接电源电路,按键电路,再复位和晶振电路,最后焊接LED 部分。 (4)插上编写好程序的单片机,实现“流水灯”效果。 五、实验测量与记录: 功能说明:本设计一共可以显示5种花样 k1键:切换显示花样k2键:暂停显示k3键:继续显示 流水灯——正面无单片机时 流水灯——正面有单片机时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 二 O 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实验一联结词的运算 实验二根据矩阵的乘法求复合关系 实验三利用warshall算法求关系的传递闭包实验四图的可达矩阵实现

实验一联结词的运算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上机实验操作,将命题连接词运算融入到C语言的程序编写中,一方面加强对命题连接词运算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编程实现命题连接词运算,帮助学生复习与锻炼C语言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与记忆命题连接词运算。 二.实验原理 (1) 非运算, 符号:? ,当P=T时 ,?P为F, 当P=F时 ,?P为T 。 (2) 合取, 符号: ∧ , 当且仅当P与Q的真值同为真,命题P∧Q的真值才为真;否则,P∧Q的真值为假。 (3) 析取, 符号: ∨ , 当且仅当P与Q的真值同为假,命题P∨Q的真值才为假;否则,P∨Q的真值为真。 (4) 异或, 符号: ▽ , 当且仅当P与Q的真值不同时,命题P▽Q的真值才为真;否则,P▽Q的真值为真。 (5) 蕴涵, 符号: →, 当且仅当P为T,Q为F时,命题P→Q的真值才为假;否则,P→Q 的真值为真。 (6) 等价, 符号: ? , 当且仅当P,Q的真值不同时,命题P?Q的真值才为假;否 则,P→Q的真值为真。 三.实验内容 编写一个程序实现非运算、合取运算、析取运算、异或运算、蕴涵运算、等价运算。四.算法程序 #include void main() { printf("请输入P、Q的真值\n"); int a,b; scanf("%d%d",&a,&b); int c,d; if(a==1) c=0; else c=1; if(b==1) d=0; else d=1; printf("非P、Q的结果为%d,%d\n",c,d);

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

重庆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开课实验室物流工程实验室 学院自动化年级12 专业班物流工程2班学生姓名段竞男学号20124912 开课时间2014 至2015 学年第二学期 自动化学院制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

(2)属性窗口(Properties Window) 右键单击对象,在弹出菜单中选择 Properties;用于编辑和查看所有对象都拥有的一般性信息。 (3)模型树视图(Model Tree View) 模型中的所有对象都在层级式树结构中列出;包含对象的底层数据结构;所有的信息都包含在此树结构中。 4)重置运行 (1)重置模型并运行 (2)控制仿真速度(不会影响仿真结果) (3)设置仿真结束时间 5)观察结果 (1)使用“Statistics”(统计)菜单中的Reports and Statistics(报告和统计)生成所需的 各项数据统计报告。 (2)其他报告功能包括:对象属性窗口的统计项;记录器对象;可视化工具对象;通过触发器 记录数据到全局表。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1、运行结果的平面视图: 2、运行结果的立体视图 3、运行结果的暂存区数据分析结果图:

第一个暂存区 第二个暂存区 由报表分析可知5次实验中,第一个暂存区的平均等待时间为11.46,而第二个暂存区的平均等待时间为13.02,略大于第一个暂存区,由此可见,第二个暂存区的工作效率基本上由第一个暂存区决定。 4、运行结果三个检测台的数据分析结果图,三个检测台的state饼图: (1)处理器一:

单片机实验报告

PIC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学校: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一I/O端口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PLAP IDE集成开发环境的基本操作。 (2)掌握单片机的I/O端口的设计方法。 (3)掌握在线调试器的使用方法。 (4)学会查阅相关数据手册。 二、实验仪器设备 (1)PC机一台; (2)MPLAP IDE开发软件一套; (3)PICkit3在线调试器一套; (4)APP009实验板一块; 三、实验要求 (1)设计发光LED灯闪烁程序,下载调试,验证功能。 (2)设计流水灯程序,或其他花样彩灯程序,下载调试,验证功能。 (3)设计按按键加1计数程序,下载调试,验证功能。 四、实验步骤 (1)连接在线调试器PICkit3、APP009实验板和计算机; (2)打开MPLAP IDE集成开发环境软件,点击Debugger>Select Tools>PICkit 3 选择调试工具; (3)点击Debugger>Settings,在Settings窗口中点击Power栏,选择由PICkit3向实验板供电; (4)完成实现发光LED灯闪烁实验; 程序代码: #include void delay(void); int main() { while(1) { TRISEbits.TRISE0 = 0; //RE0设置为输出(1输入,0输出); https://www.360docs.net/doc/6d9032264.html,TE0 =1; //RE0=1输出高电平+5V,亮灯 delay(); //延时 https://www.360docs.net/doc/6d9032264.html,TE0 =0; //RE0=0输出低电平0V,灭灯 delay(); //延时 } } void delay(void) { long int i; for (i=0;i<65000;i++); } 实验现象:将程序下载到实验板上,运行程序,LED闪烁,通过改变延时函数改变延时时间,进而可以改变LED闪烁的频率。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实验ABC)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目录 第一章实验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实验原理和实现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立图的邻接矩阵,判断图是否连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任意两个结点间的距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对不连通的图输出其各个连通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过程(算法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程序整体思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具体算法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立图的邻接矩阵并判断图是否连通的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输入无向图的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立图的连接矩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其他功能的功能测试和结果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节点间的距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判断图的连通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输出图的连通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退出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实验收获和心得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典型部件设计实验时间2014.10.19 实验地点J060317 指导教师魏良庆实验课时 2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 备设计 实验成绩 实验目的: 组成:主轴、轴承、传动件、密封件及定位元件等。 功用:夹持着工件或刀具直接参加表面成形运动中的主运动, 主轴的主要结构参数:前、后轴颈直径D1和D2,内孔直径d、主轴前端悬伸量a和主要支承间的跨距L 实验环境: 1)旋转精度:装配后,主轴在低速空载条件下,安装刀具或工件的主轴部位的径向和端面圆跳动。 2)刚度:承受外载荷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3)抗振性:指其抵抗受迫振动和自激振动而保持平稳运转的能力。 4)精度保持性:主轴部件的精度保持性是指长期保持其原始精度的能力。 实验注意事项: 1)齿轮传动:结构简单、紧凑,能传递较大的扭矩,能适应变转速、变载荷工作,应用最广。 2)带传动:靠摩擦力传动、结构简单、成本低,特别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两轴间传动。传动平稳,噪声小,适宜高速传动。缺点是有滑动,不能用在速比要求准确的场合。 实验步骤: 1、支承件的功能:保证机床各零部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和相对运动精度,使它们具有足够的静刚度、抗振性、热稳定性和耐用度。 2、支承件的截面形状选择原则在最小质量的条件下,具有最大静刚度。 1)无论是方形、圆形或矩形,空心截面的刚度都比实心的大,且同样的断面形状和相同大小的面积,外形尺寸大而壁薄的截面,比外形尺寸小而壁厚的截面的抗弯刚度和抗扭刚度都高; 2)圆(环)形截面的抗扭刚度比方形好,而抗弯刚度比方形低; 3)封闭截面的刚度远远大于开口截面的刚度,特别是抗扭刚度。 3、肋板提高支承件的整体刚度;肋条提高支承件的局部刚度。 4、导轨的功用和分类 (1)导轨的功用是承载和导向。 (2)分类:①按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开式导轨和闭式导轨。开式导轨结构简单,不能承受较大的颠覆力矩。闭式导轨可以承受较大的颠覆力矩。②按接触面的摩擦性质分为滑动导轨和滚动导轨。滑动导轨又分为:普通滑动导轨、静压导轨和卸荷导轨 5、导轨应满足的要求:1)导向精度高;2)承载能力大,刚度好、摩擦阻力小;3)精度保持性好;4)结构简单,工艺性好;5)低速运动平稳。 6、直线运动导轨的截面形状:矩形、三角形、燕尾形和圆柱形 7、导轨的组合形式:(1)双三角形导轨(2)双矩形导轨(3)矩形和三角形(4)矩形和燕尾形导轨 8、滑动导轨的特点: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抗振性好用于普通机床 滚动导轨的特点:精度保持性好、耐磨性好、低速运动平稳性好、不易产生爬行用于数控机床

离散流水线仿真实验报告

管理学院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物流管理1301 指导老师 实验日期2016-10-26 课程名称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实验名称离散流水线仿真 实验成绩 实验报告具体内容一般应包括: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二、主要仪器设备(软件); 三、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四、实验体会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Flexsim的基本操作步骤。 2)掌握Flexsim的基本原理。 3)掌握Flexsim在物流系统仿真中的简单应用。 2.实验原理 1)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 2)系统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对象的组合; 3)通过Flexsim可成功解决: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4)系统模型是反映内部要素的关系,反映系统某昔日方面。 3.主要仪器设备(软件) 1)硬件配置: 计算机 2)软件环境: Windows XP或以上的操作系统,Flexsim仿真软件。 4.实验内容及步骤 根据下列系统描述和系统参数,应用Flexsim仿真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并运行,查看仿真结果,分析各种设备的利用情况,发现加工系统中的生产能力不平衡问题,然后改变加工系统的加工能力配置(改变机器数量或者更换不同生产能力的机器),查看结果的变化情况,确定系统设备的最优配置。 系统描述与系统参数如下: 1)一个流水加工生产线。不考虑其流程间的空间运输。 2)两种工件A/B分别以正太(10,2)min和均匀分布(10,20)min的时间间隔进 入系统,首先进入队列Q1。 3)两种工件均由同一个操作工人进行检验,每件检验用时2min。 4)不合格的工件废弃,离开系统;合格的工件送往后续加工工序,合格率为95%。 5)工件A送往机器M1加工,如需等待,则在Q2队列中等待;工件B送往机器M2 加工,如需等待,则在Q3队列中等待。 6)工件A在机器M1上的加工时间为均匀分布(1,5)min;工件B在机器M2上的 加工时间为正太分布(8,1)min。 7)一个工件A和一个工件B在机器M3上装配成产品,需时为正太分布(5,1)min,装配完成后离开系统。 8)如装配机器忙,则工件A在队列Q4中等待,工件B在队列Q5中等待。 9)连续仿真1分钟的系统运行情况。 5.实验数据记录 1)参数设置

花样流水灯实验报告

黄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性实验报告

五、硬件电路设计 根据设计任务,首先进行系统硬件的设计。其硬件原理图由LED显示电路和单片机最小系统组成,如图所示,其中包括时钟电路采用部时钟方式,复位电路采用上电自动复位。由于单片机的I/O口的高电平驱动能力只有微安级,而灌电流可以达到3毫安以上,因此采用低电平驱动。P1、P2、P3分别控制8个led灯。 六、软件程序设计 1、软件设计思路 如果通过上图所示电路图完成实验要求,通过数组,分别同时控P0、P1、P2分别控制8个led灯,从而协调控制24个灯实现花样流水灯效果。 开始 编写数组 主循环 逐个点亮 24灯同时闪烁 逐个熄灭

P3=table1[i]; delayms(500); } shan();//全部闪烁 for(i=0;i<8;i++)//逐个熄灭{ P3=table2[i]; delayms(500); } for(i=0;i<8;i++) { P1=table3[i]; delayms(500); } for(i=0;i<8;i++) { P0=table2[i]; delayms(500); } } } void delayms (uintt) { uint x,y; for(x=t; x>0;x--) for(y=50;y>0;y--); } 七、软硬件仿真调试分析 1、仿真调试结果

图片 1 逐个点亮图片 2 24灯闪烁 图片 3 逐个熄灭 2、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通过仿真结果发现通过上述系统可以实现实验要求,24个灯逐个点亮,24个灯全亮后,24个灯一起闪烁,闪烁5次后,然后24个灯逐个熄灭。由此证明系统满足实验要求。 八、项目总结 在本次花样流水灯试验中,使用循环程序、数组语句实现了实验要求,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但经过努力,最终设计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此次实验,对多个led灯的控制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九、项目设计报告成绩 实验报告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WITNESS生产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witness生产管理系统仿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实验(一) 一、实验名称:witness基本操作 二、实验日期:2013年10月7-10月25日 三、实验地点:微机室s6-c408 四、实验目的: 1、掌握witness软件的基本操作 2、掌握元素的显示设置(display) 3、掌握machine、labor元素的基本设置 4、掌握输送链conveyor元素的详细设置 5、掌握pull、push规则 五、实验环境:winxp/win7 六、实验内容 输送链上运行时间为10分钟 称重工序:时间服从均值为5分钟的负指数分布 清洗工序:4.5分 10件清理一次时间为8分钟 加工工序:4分钟 50分钟检修飞时间服从均值10分钟的负指数分布 检测工序:3分钟 七、实验步骤 1、根据题目选择part、conveyor、machine、labor等各种元素布置生产线 2、修改各种元素名字及各个元素的详细设置。 1)各个工序机器设置以及necexp()函数的应用

2)输送链conveyor的设置 3)机器抛锚方式及时间设置

4)工人labor元素设置 3、元素间pull、push的设置及流程路线试运行效果1)part元素的导入 2)运行效果

实验(二) 一、实验名称:椅子装配工序仿真 二、实验日期:2013年10月7-10月25日 三、实验地点:微机室s6-c408 四、实验目的: 1、掌握pen、percent、match/attribute的使用规则 2、掌握元素的显示设置(display) 3、了解part元素被动模式和主动模式的区别和使用场合 4、掌握buffers元素的基本设置 5、掌握元素可视化效果的制作 6、掌握pull、push对相同元素的分类规则 五、实验环境:winxp/win7 六、实验内容 椅子由椅背、椅面、椅腿组成,物料每2分钟一套进入流水线。 组装工序:6分钟/件 喷漆工序:随机喷为红黄绿三色 10分钟/件 检验工序:10%不合格返回重新喷漆 3分钟/件 包装工序:每4个合格品包装到一起 4分钟/件 七、实验步骤 1、根据题目选择part、buffers、machine等各种元素,因场地问题布置 为U形生产线。 2、修改各种元素名字及各个元素的详细设置。 1)设置part名称及主动形式

单片机花样流水灯设计实验报告

**大学 物理学院 单片机花样流水灯设计实验 课题:花样流水灯设计 班级: 物理 *** 姓名: *** 学号: ……………

当今时代的智能控制电子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舒适,而每到晚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则把我们的城市点缀得格外迷人,为人们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制作流水灯的方法有很多种,有传统的分立元件,由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控制系统和单片机智能控制系统等。本设计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单片机花样流水灯设计与制作,采用基于MS-51的单片机AT89C51和发光二极管、晶振、复位、电源等电路以及必要的软件组成的以AT89C51为核心,辅以简单的数码管等设备和必要的电路,设计了一款简易的流水灯电路板,并编写简单的程序,使其能够自动工作。 本设计用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自制一款简易的花样流水灯,并介绍了其软件编程仿真及电路焊接实现,在实践中体验单片机的自动控制功能。该设计具有实际意义,可以在广告业、媒体宣传、装饰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字:AT89C51 单片机流水灯数码管

1. 单片机及其发展概况 单片机又称为单片微计算机,其特点是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功能部件(如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定时/计数器及终端系统等)全部集成在一个半导体芯片上。单片机作为一种高集成度微型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智能仪器仪表、通信设备、汽车电子与航空航天电子系统、智能家居电器等各个领域。 2. Protues仿真软件简介 Protues以其数量众多的元件数据库、标准化的仿真仪器、直观的捕获界面、简洁明了的操作、强大的分析测试、可信的测试结果, 为电子工程设计节约研发时间,节省了工程设计费用。利用Protues软件设计一款通过数码管显示计数时间的流水灯电路及Keil C软件编程后,再将两者关联则可以简单快速的进行仿真。 【实验设计目标】 设计要求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器件,用单片机自动控制,对8个LED 灯设计至少3种流水灯显示方式,每隔20秒变换一次显示花样,计时通过一个二位七段数码管显示。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四个实验!!!

《离散数学》 课程设计 学院计算机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评阅意见 提交日期 2011 年 11 月 25 日

引言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的核心基础课程。它是研究离散量(如整数、有理数、有限字母表等)的数学结构、性质及关系的学问。它一方面充分地描述了计算机科学离散性的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算法与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电路设计、软件工程与方法学、数据库与信息检索系统、人工智能、网络、计算机图形学等专业课打好数学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学习离散数学课程,学生在获得离散问题建模、离散数学理论、计算机求解方法和技术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和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为今后爱念族皮及用计算机处理大量的日常事务和科研项目、从事计算机科学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特别是对于那些从事计算机科学与理论研究的高层次计算机人员来说,离散数学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理论工具。 实验一、编程判断一个二元关系的性质(是否具有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 一、前言引语:二元关系是离散数学中重要的内容。因为事物之间总是可以 根据需要确定相应的关系。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类联系就是某个集合中元素之间存在的关系。 二、数学原理:自反、对称、传递关系 设A和B都是已知的集合,R是A到B的一个确定的二元关系,那么集合R 就是A×B的一个合于R={(x,y)∈A×B|xRy}的子集合 设R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 自反关系:对任意的x∈A,都满足∈R,则称R是自反的,或称R具有自反性,即R在A上是自反的?(?x)((x∈A)→(∈R))=1 对称关系:对任意的x,y∈A,如果∈R,那么∈R,则称关系R是对称的,或称R具有对称性,即R在A上是对称的? (?x)(?y)((x∈A)∧(y∈A)∧(∈R)→(∈R))=1 传递关系:对任意的x,y,z∈A,如果∈R且∈R,那么∈R,则称关系R是传递的,或称R具有传递性,即R在A上是传递的? (?x)(?y)(?z)[(x∈A)∧(y∈A)∧(z∈A)∧((∈R)∧(∈R)→(∈R))]=1 三、实验原理:通过二元关系与关系矩阵的联系,可以引入N维数组,以数 组的运算来实现二元关系的判断。 图示:

Verilog实现流水线CPU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 数字系统设计实验Ⅱ__指导老师:成绩:_______ 实验名称:流水线MIPS微处理器设计实验类型:____设计型__ 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提高CPU性能的方法。 2.掌握流水线MIPS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 3.理解数据冒险、控制冒险的概念以及流水线冲突的解决方法。 4.掌握流水线MIPS微处理器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任务 设计一个32位流水线MIPS微处理器,具体要求如下: 1.至少运行下列MIPS32指令。 (1)算术运算指令:ADD、ADDU、SUB、SUBU、ADDI、ADDIU。 (2)逻辑运算指令:AND、OR、NOR、XOR、ANDI、ORI、XORI、SLT、SLTU、SLTI、SLTIU。 (3)移位指令:SLL、SLLV、SRL、SRLV、SRA。 (4)条件分支指令:BEQ、BNE、BGEZ、BGTZ、BLEZ、BLTZ。 (5)无条件跳转指令:J、JR。 (6)数据传送指令:LW、SW。 (7)空指令:NOP。 2.采用5级流水线技术,对数据冒险实现转发或阻塞功能。 3.在XUP Virtex-Ⅱ Pro 开发系统中实现MIPS微处理器,要求CPU的运行速度大于 25MHz。 三、实验原理 1.总体设计 流水线是数字系统中一种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工作速度的方法,广泛应用于高档CPU的架构中。根据MIPS处理器的特点,将整体的处理过程分为取指令(IF)、指令译码(ID)、执行(EX)、存储器访问(MEM)和寄存器会写(WB)五级,对应多周期的五个处理阶段。如图3.1所示,一个指令的执行需要5个时钟周期,每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来临时,此指令所代表的一系列数据和控制信息将转移到下一级处理。

LED灯实验报告

mcs-51单片机接口技术实验 适用:电气类专业本科学生 实验报告 实验一熟悉proteus仿真模拟器,led花样表演 一、实验目的 掌握以下方法: 1.在proteus的环境下,设计硬件原理图; 2.在keilc集成环境下设计c51语言程序; 2.在proteus的环境下,将硬件原理图与软件联接仿真运行。 二、实验环境 1.个人微机,windows操作系统 2.proteus仿真模拟器 3.keilc编程 三、实验题目 基本题:使用8051的并口带动8个led发光二极管显示一种花样表演。提高题:使用一个键切换实现3种以上花样表演。 四、实验类型: 学习、模仿与简单设计型。 五、实验步骤: 0、进入isis,先选择需要的元件,然后设计电原理图,保存文件; 1、在keilc软件集成环境下编写源程序,编译工程文件; 2、将所设计的硬件原理图与目标代码程序相联接; 4、按play键,仿真运行程序。 附,可能用到的元件名称: cpu:at89c51或任一种mcs-51家族cpu; 晶振:crystal; 电容器:capacitors,选22pf 电解电容:cap-elec或genelect10u16v 复位电阻:minres10k 限流电阻:minres330r 按键:button led:led-blue/red/yellow或diode-led (一)接线图如下: (二).基础花样 (四)程序流程图 (五)c程序 #include <>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const tab1[]={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 /*正向流水灯*/ 0xbf,0xdf,0xef,0xf7,0xfb,0xfd,0xfe,0xff,};/*反向流水灯*/ const tab2[]={0xff,0x00,0xff,0x00,0xff,0x00,}; void delay() { uint i,j; for(i=0;i<256;i++) for(j=0;j<256;j++)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 二 O 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实验一联结词的运算 实验二根据矩阵的乘法求复合关系 实验三利用warshall算法求关系的传递闭包实验四图的可达矩阵实现

实验一联结词的运算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上机实验操作,将命题连接词运算融入到C语言的程序编写中,一方面加强对命题连接词运算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编程实现命题连接词运算,帮助学生复习和锻炼C语言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命题连接词运算。二.实验原理 (1) 非运算, 符号: ,当P=T时,P为F, 当P=F时,P为T 。 (2) 合取, 符号: ∧ , 当且仅当P和Q的真值同为真,命题P∧Q的真值才为真;否则,P∧Q的真值为假。 (3) 析取, 符号: ∨ , 当且仅当P和Q的真值同为假,命题P∨Q的真值才为假;否则,P∨Q的真值为真。 (4) 异或, 符号: ▽ , 当且仅当P和Q的真值不同时,命题P▽Q的真值才为真;否则,P▽Q的真值为真。 (5) 蕴涵, 符号: →, 当且仅当P为T,Q为F时,命题P→Q的真值才为假;否则,P→Q 的真值为真。 (6) 等价, 符号: ?, 当且仅当P,Q的真值不同时,命题P?Q的真值才为假;否则,P→Q的真值为真。 三.实验内容 编写一个程序实现非运算、合取运算、析取运算、异或运算、蕴涵运算、等价运算。四.算法程序 #include void main() { printf("请输入P、Q的真值\n"); int a,b; scanf("%d%d",&a,&b); int c,d; if(a==1) c=0; else c=1; if(b==1) d=0;

体系结构windlx流水线实验报告

实验一基本实验 ----by 王琳 PB07210432 1. 实验目的: 1)熟悉计算机流水线基本概念 2)了解DLX基本流水线的各段的功能 3)了解各种不同指令在流水线中的实际流动情况 4)对流水线做性能分析 5)了解影响流水线效率的因素——数据相关、结构相关、控制相关,了解相关的种类 6)了解解决数据相关的方法 2. 实验平台:WinDLX仿真器 WinDLX简介: 是一个图形化、交互式的DLX流水线仿真器。 可以装入DLX汇编语言程序,然后单步,设断点或是连续执行该程序. CPU的寄存器,流水线,I/O和存储器都可以用图形表示出来 提供了对流水线操作的统计功能. 可以装载文件名为*.s的文件. 要求的硬件平台是IBM-PC兼容机. WinDLX是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运行以上和以上的操作系统. WinDLX软件包中带有说明文件及教程,可以供使用者进一步了解仿真器的使用方法和DLX处理器的原理.大家再进行实验前应该仔细阅读这些文档. 3. 实验内容: 1)在仿真器上分别运行单条指令:Load指令、Store指令、分支指令、寄存器ALU指令、立即数ALU指令,记录它们在流水线中的执行情况 Lw:

观察此流水线时空图,可以发现:转移指令引起的延迟仅为1 clocks,另2 stalls 是trap指令引起的,这个执行结果似与不采用forwarding技术的前提相违,只能理解为对于无条件的转移指令,新的PC值在EX阶段即已被写入。 Sw: Beqz: 由此图可见,对于分支指令,总是用 not-taken的策略来处理,并且也认为新 的PC值也在EX阶段即已被写入,且cond 条件也在EX段被算出(这显然是一个极不合理的假设,究竟为何分支指令的延迟为1 stall有待进一步探究) 寄存器ALU指令

单片机实验报告

南京晓庄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应用 姓名:森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年级:14级 学号:05 2016年12 月1 日

实验项目列表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成绩指导教师 1 单片机仿真软件的使用 2 单片机I/O接口应用实验——流水灯 3 外部中断实验——工业顺序控制模拟 4 定时/计数器实验——矩形波 5 定时/计数器实验——计数器 6 综合实验 7 8 9 10 注: 1、实验箱端口为com6。 2、芯片选择切换到51 3、停止运行使用实验箱上的复位按钮

实验室号:___ 实验时间:成绩: 实验一仿真软件的使用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Keil C51软件界面,以及编辑、编译、运行程序的步骤; 2)掌握单片机仿真软件使用和调试的方法。 2.实验原理 Keil C51软件使用 在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下,建立一个工程并编辑源程序,熟悉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下各种菜单、命令的使用。 3.主要仪器设备(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 安装有Keil C51软件的PC机1台 4.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Keil C51软件使用 (1)建立用户文件夹 (2)建立工程 (3)建立文件并编码。输入以下源程序,并保存在项目所在的目录中 (4)把文件加入工程中 (5)编译工程。编译时观察在界面下方的“Build”页中的到编译错误信息和使用的系统资源情况等。 (6)调试。利用常用调试命令,如复位、运行、暂停、单步、单步跳过、执行完当前子程序、运行到当前行、下一状态、打开跟踪、观察跟踪、反汇编窗口、观察窗口、代码作用范围分析、1#串行窗口、内存窗口、性能分析、工具按钮等命令进行调试,观察并分析调试结果。 (7)目标代码文件的生成。运行生成相应的.HEX文件。 5.实验内容及程序 1)从DATA区地址起始地址为40H的连续10个内存单元的内容传送到XDATA区起始地址为2000H的10个内存单元中。 注意:DATA区地址起始地址为40H的连续10个内存单元必须先赋初值。 P83-5源程序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xdata unsigned char buffer1[10]_at_ 0x2000; //在xdata区定义数组变量BUF1,首地址为2000H data unsigned char buffer2[10]_at_ 0x40; //在data区定义数组变量BUF2,首地址为40H void main(void)

Flexsim实验报告实验二:流水作业线的仿真讲解

Flexsinm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此实验掌握Flexsim 软件的基本用法,了解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运用Flexsim 进行模型的建立和仿真分析,通过实际建立仿真模型深刻认识仿真的基本概念。在学会运用Flexsim 进行几个模型的建立和仿真的基础之上进行自主分析,完成一定的探究过程,更好地将Flexsim 软件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以此为基础将更好地在物流中心的设计与运作方面进行统筹计划。其中包括: ? 掌握离散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 ? 掌握Flexsim 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实体的参数设置等。 ? 掌握分析流程,建立模型的方法。 ? 掌握模型运行的基本统计分析方法。 ? 统计对象的选择和模型运行过程中被选择对象统计数据的输出和分析。 ? 通过实际建立仿真模型认识仿真的基本概念、感受仿真的情境。 ? 通过实际建立仿真模型认识仿真的基本概念、感受仿真的情境。 1、 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中,我们利用flexsim4.0软件平台,来仿真一个流水加工生产线系统,不考虑其流程间的工件运输,对其各道工序流程进行建模。 建立一个如下描述的流水加工生产线系统: 两种工件L_a 、L_b ,分别以正态分布(10,2)和均匀分布(20,10)min 的时间间隔进入系统,首先进入队列Q_in 由操作工人进行检验,每件检验用时2min 。不合格的废弃,离开系统,合格的送往后续加工工序,合格率为95%; L_a 送往机器M1加工,如需等待,则在Q_m1队列中等待;L_b 送往机器M2加工,如需等待,则在Q_m2队列中等待; L_a 在机器M1上加工时间为均匀分布(5,1)min ,加工后的工件为L_a2;L_b 在机器M2上的加工时间为正态分布(8,1)min ,加工后的工件叫做L_b2; 一个L_a2和一个L_b2在机器Massm 上装配成L_product ,需时为正态分布(5,1)min ,然后离开系统。 如装配机器忙则L_a2在队列Q_out1中等待;L_b2在队列Q_out2中等待; 并且让该系统运行一个月,直到流水线中的某个生产资料暂存区达到了其最大容量,则系统停滞加工。 该系统的运行效率指标由生产线的最长加工时间和最 M2 M1 Q_out2 Massm

51单片机实训报告

“51单片机”精简开发板的组装及调试实训报告

为期一周的单片机实习已经结束了。通过此次实训,让我们掌握了单片机基本原理的基础、单片机的编程知识以及初步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实用技术,了解“51”单片机精简开发板的焊接方法。同时培养我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培养了我们团结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与严谨的科学作风。 此次实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训目的 1.了解“51”精简开发板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 2.了解复杂电子产品生产制造的全过程。 3.熟练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方法及技巧,训练动手能力,培养工程实践概念。4.能运用51单片机进行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 5.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软件调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流水灯实际上就是一个带有八个发光二极管的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即为由发光二极管、晶振、复位、电源等电路和必要的硬件组成的单个单片机。 它的电气性能指标:输入电压:DC4.5~6V,典型值为5V。可用干电池组供电,也可用直流稳压电源供电。 如图所示: 本流水灯实际上就是一个带有八个发光二极管的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即为由发光二极管、晶振、复位、电源等电路和必要的硬件组成的单个单片机。 三、硬件组成 1、晶振电路部分 单片机系统正常工作的保证,如果振荡器不起振,系统将会不能工作;假如振荡器运行不规律,系统执行程序的时候就会出现时间上的误差,这在通信中会体现的很明显:电路将无法通信。他是由一个晶振和两个瓷片电容组成的,x1和x2分别接单片机的x1和x2,晶振的瓷片电容是没有正负的,注意两个瓷片电容相连的那端一定要接地。 2、复位端、复位电路 给单片机一个复位信号(一个一定时间的低电平)使程序从头开始执行;一般有两中复位方式:上电复位,在系统一上电时利用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原理给系统一个短时的低电平;手动复位,同过按钮接通低电平给系统复位,时如果手按着一直不放,系统将一直复位,不能正常。当要对晶体重置时,只要对此引脚电平提升至高电平并保持两个及其周期以上的时间便能完成系统重置的各

体系结构windlx流水线实验报告

实验一基本实验----by 王琳PB07210432 1. 实验目的: 1)熟悉计算机流水线基本概念 2)了解DLX基本流水线的各段的功能 3)了解各种不同指令在流水线中的实际流动情况 4)对流水线做性能分析 5)了解影响流水线效率的因素——数据相关、结构相关、控制相关,了解相关的种类 6)了解解决数据相关的方法 2. 实验平台:WinDLX仿真器 WinDLX简介: ●是一个图形化、交互式的DLX流水线仿真器。 ●可以装入DLX汇编语言程序,然后单步,设断点或是连续执行该程序. ●CPU的寄存器,流水线,I/O和存储器都可以用图形表示出来 ●提供了对流水线操作的统计功能. ●可以装载文件名为*.s的文件. ●要求的硬件平台是IBM-PC兼容机. ●WinDLX是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运行DOS3.3以上和Windows3.0以上的操作系统. ●WinDLX软件包中带有说明文件及教程,可以供使用者进一步了解仿真器的使用方法和 DLX处理器的原理.大家再进行实验前应该仔细阅读这些文档. 3. 实验内容: 1)在仿真器上分别运行单条指令:Load指令、Store指令、分支指令、寄存器ALU指令、立即数ALU指令,记录它们在流水线中的执行情况 ●Lw: 观察此流水线时空图,可以发现:转移指令引起的延迟仅为1 clocks,另2 stalls 是trap指令引起的,这个执行结果似与不采用forwarding技术的前提相违,只能理解为对于无条件的转移指令,新的PC值在EX阶段即已被写入。 ●Sw:

●Beqz: 由此图可见,对于分支指令,总是用 not-taken的策略来处理,并且也认为新的 PC值也在EX阶段即已被写入,且cond 条件也在EX段被算出(这显然是一个极 不合理的假设,究竟为何分支指令的延迟 为1 stall有待进一步探究) ●寄存器ALU指令 ●立即数ALU指令 2)仿真器运行一段无相关的程序,记录它的执行情况,计算流水线的加速比、吞吐率与效率。下面是一段不相关的程序,一共6条指令 ADDI R5, R5, 1 SUBI R4, R4, 1 AND R3, R3, R3 XOR R7, R7, R7 ADDI R8, R8, 1 ADDI R9, R9, 1 在WinDLX中执行的结果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