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测群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群测群防,多兵种联合作战,多路探索;要到现场去实践,抓牢地震现场不放”----李四光

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大打人民战争”的群测群防的地震方针。这一方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地震预防的主导思想。

切实加强我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

∙2010-05-05 10:08:20

∙作者:

∙来源:人民网

∙【新闻论坛】

∙我要评论

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八条规定:“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专群结合”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方针,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是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要历史经验和特色。

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至4月20日17时,玉树地震遇难人数为2064人,失踪175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地震灾害的严重威胁。

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八条规定:“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

“专群结合”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方针,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是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要历史经验和特色。地震群测群防在地震监视预测、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与救援、震后恢复与重建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地震短期和临震预报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虽在一些地震重点防御区内,新建扩建了一大批群测骨干观测点和宏观测报点,有效地弥补了专业地震监测台网的不足。但仍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管理制度不健全、网点建设运行不规范、信息报送不畅通、人员经费缺乏保障等问题,制约了我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开展。

我们必须坚持专群结合、社会参与、优势互补的原则,健全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体系,规范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规程,提高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效能。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管理机制,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拓展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推动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对《防震减灾法》中的“群测群防”进一步作出司法解释,制订详细的实施细则

群测群防是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后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地震工作机制。1974年国务院[74]69号文件下达后,华北和东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遍建立了地、市、县地震工作机构,统一管理地方地震工作,并在工厂、学校、机关、农村及部队等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了一批群测网点,并逐步纳入地方地震工作体系,从而形成了中央地震工作同地方地震工作,专业队伍同群测队伍相结合的地震工作机制。仅在辽宁省共建起各类群众观测点13021处,参加测报人员约为27400名。到1976年唐山地震前,群测群防工作的发展达到高潮,并取得了河北省青龙县成功预防的奇迹。可以说,群测群防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旦遭到削弱,不是一个文件、一个号召就可以立即恢复的,它是广大人民群众长期积蓄的力量的反映。地球这么大,我们国家的国土这么大,再多的科学观测站也不算多。

由于坚持群测群防的方针,辽宁省地震局不仅预报了1975年海城大地震,而且预报了1999年11月29日岫岩5.4级地震,又预报了2008年11月14日海城4.3级地震。在这次地震后,辽宁省地震局在全省又增加了100个宏观观测点。这种时刻保持警觉的态度,是成功预报海城地震的必然因素。辽宁省的群测群防经验值得总结,并推广到全国。

《防震减灾法》中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群测群防”以明确的法律地位,是顺乎民心、合乎民意的重大决策。为了加强群测群防工作,需要进一步作出司法解释,并颁布实施细则。

二、充分利用行政资源,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强化群测群防工作

根据强震前的异常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将地震预报分为长期(20年—数年),中期(数年—1年),短期(数月以内)和临震(几十天—数天)四个阶段,在专业队伍研究阶段性转化指标的基础上,通过群测群防工作逐步缩小预报的地区范围和时间范围。群测群防在判断临震阶段有着特殊效能,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进一步缩小预报地区范围和预报时间范围的作用。在总结海城群测群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有选择性的在某些地震多发区建立群测群防示范点,开展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地震风险度评价,确定风险承担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在试点实践中不断完善现有的经验。同时,对防震减灾法中实施群测群防方针,要制订出具体的细则。

三、关于切实加强我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具体措施建议

以现有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为基础,在国家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内,以继续推进“三网一员”(地震宏观异常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建设

为重点,实现管理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工作队伍,构建纵向畅通、横向联合的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全面提升我国群测群防工作效能。

(1)对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相关市、县(区)地震局长进行群测群防工作的培训。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强地震活跃期,也是群测群防工作最活跃时期。现在的地震局长大部分没有经历过,需要补上群测群防一课。辽宁省群测群防工作可以作为教材。

(2)建立健全地震宏观异常测报网。在国家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的县(市、区)建成群测骨干点,配备专业设备,保证每天报送数据;每个乡(镇)和主城区街道办事处至少选择1个深水井或水产、畜禽养殖场等作为固定的宏观测报点,明确一名责任心强的社会地震观测员,在地震部门和防震减灾助理员的指导下开展地震宏观异常的监测。发现宏观异常后,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积极配合宏观异常的调查核实,做到常年跟踪、上报及时、落实有效。

(3)建立健全地震灾情速报网。在国家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内,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村应明确一名工作人员作为地震灾情速报员,在震后及时收集和报送宏观震中、人员伤亡、房屋损坏、经济损失、群众心理及社会治安等信息,协助政府做好维持社会秩序等工作。

(4)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网。在国家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内,各县(市、区)政府要依托科技馆、文化馆、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等场所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以文化站、广播站为依托,设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网点,构筑地震科普宣传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义务教育学校认真开设安全教育地方课程。通过设立宣传橱窗、墙报,举办科普讲座,组织知识竞赛,播放声像资料,组织地震自救互救演练,散发科普资料和学生课外活动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和国家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在群众中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加强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知识宣传教育和抗震设防技术指导,引导农村居民建设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房屋。

(5)规范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程序。在国家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内,各级政府要制定和组织实施地震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方案,建立和完善地震群测群防管理、培训等制度。要规范地震群测群防网点设立程序、信息报送方式、日常管理模式,统一制发群测群防工作手册,明确测报内容,细化工作流程,量化技术指标,统一上报内容格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