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
供热技术标准汇编
供热技术标准汇编供热技术的大规模发展,将使供热领域的从业人员(管理和设计、制造、运行、维护)呈快速递增之势.书名:供热技术标准汇编页数:806 页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07月一、基础标准GB/T 1028—2000 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GB2586-1991 热量单位、符号与换算GB/T 4270-1999 技术文件用热工图形符号与文字代号GB/T 6425—1986 热分析术语GB/T 13611—1992 城市燃气分类GB/T 16732—1997 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计量单位及符号GB/T 16803—1997 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术语GB/T 17050-1997 热辐射术语二、管理与方法标准GB/T 1921—2004 工业蒸汽锅炉参数系列GB/T 2587-1981 热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T 2588—2000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 2589—1990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3166-2004 热水锅炉参数系列GB/T 3484-1993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 3486-1993 评价企业各理用热技术导则GB/T 4272—1992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T 6423—1995 热电联产系统技术条件GB/T 8174-1987 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 8175—1987 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T 10180—2003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GB/T 10820-2002 生活锅炉热效率及热工试验方法GB/T 12712—1991 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 GB/T 13234—1991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 13468—1992 泵类系统是能平衡的测试与计算方法GB/T 13471—1992 工业用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与旋涡泵系统经济运行 GB/T 13471-1992 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GB/T 14909-2005 能量系统(火用)分析技术导则GB/T 15316-1994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 15317-1994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GB/T 16320—2001 节能产品评价导则GB/T 15587—1995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 15910-1995 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 15911—1995 工业电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GB/T 15912-1995 活塞式单级制冷机组及其供冷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 15913-1995 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 15914—1995 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GB/T 16614-1996 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GB/T 16615—1996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B/T 16616—1996 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GB/T 17471—1998 锅炉热网系统能源监测与计量仪表配备原则GB/T 17719—1999 工业锅炉及火争加热炉烟气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与利用导则GB/T 17225—1998 中小学校教室采暖温度标准GB 17790—1999 房间空气调节器安装规范GB/T 17954—2000 工业锅炉经济运行GB/T 18282-2001 生活锅炉经济运行GB/T 140—2001 供热管道保温结构散热损失测试与保温效果评定方法三、产品标准四、太阳能供热标准内容简介为了满足全社会供热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迎接城市化发展的高峰期的到来,增强全社会各部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供热节能和环保意识,提高供热领域的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让全社会理解使用供热技术的重要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现特编辑出版。
蒸汽节能措施
蒸汽节能措施摘要蒸汽节能措施是指通过优化蒸汽系统设计和运行方式,减少蒸汽能量的浪费,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蒸汽节能措施,包括通过减少蒸汽泄漏、改进蒸汽管道绝热和隔热等方法,来提高蒸汽的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引言蒸汽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热能载体,被广泛应用于发电、加热、加工和驱动各种设备。
然而,蒸汽的产生和利用往往会导致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采取蒸汽节能措施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蒸汽节能措施1. 减少蒸汽泄漏蒸汽泄漏是造成能量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蒸汽泄漏:•定期检查和维护蒸汽系统中的阀门、管道和接头,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部件;•采用高品质的密封材料,如橡胶垫片、密封圈等,确保蒸汽系统的密封性;•定期进行蒸汽系统的气密性检测,发现泄漏问题及时修复。
2. 改进蒸汽管道绝热和隔热在蒸汽输送过程中,管道的绝热和隔热能力直接影响能源的利用效率。
采用以下方法改进蒸汽管道绝热和隔热:•在蒸汽管道外部添加绝热层,减少热量的损失;•使用高效断热材料,如玻璃棉、岩棉等,提高管道的隔热效果;•定期检查和维护管道绝热层,及时修复受损部位。
3. 优化蒸汽系统设计蒸汽系统的设计合理性对于节能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优化蒸汽系统设计的一些建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蒸汽的供应量和压力,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能耗问题;•选择具有高效能和稳定性的锅炉和发生器等设备;•配置蒸汽系统的热交换设备,如换热器和回收装置,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蒸汽热能。
4. 建立蒸汽系统的监控与管理机制蒸汽系统的监控与管理是保证蒸汽节能效果的关键。
以下是建立蒸汽系统的监控与管理机制的几点建议:•安装蒸汽系统的监测仪器和设备,实时监测蒸汽的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分析蒸汽系统的工作数据,及时发现异常和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修复;•建立蒸汽系统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节能效果的持续改善。
监测、测试标准
监测测试标准一、监测标准1、GB15136-2009《节能监测技术通则》;2、GB/T15317-2009《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3、GB/T15319-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4、GB/T15318-2010《热处理电炉节能监测》;5、GB/T15910-2009《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6、GB/T15911-1995《工业电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7、GB/T15912.1-2009《制冷机组及供制冷系统节能测试第1部分:冷库》;8、GB/T15913-2009《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9、GB/T15914-1995《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10、GB/T16664-1996《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11、GB/T16665-1996《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节能监测方法》;12、GB/T16666-1996《泵机组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13、GB/T16667-1996《电焊设备节能监测方法》;14、GB/T 17471-1998《锅炉热网系统能源监测与计量仪表配备原则》15、GB/T 25328-2010《玻璃窑炉节能监测》16、GB/T 16811-2005《工业锅炉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与监测》17、GB/T 17471-1998《锅炉热网系统能源监测与计量仪表配备原则》18、GB/T 18345.2-2001《燃气轮机烟气排放第2部分:排放的自动监测》19、GB/T 24560-2009《电解、电镀设备节能监测》20 、GB/T 24561-2009《干燥窑与烘烤炉节能监测》21、GB/T 24562-2009《燃料热处理炉节能监测》22、GB/T 24563-2009《煤气发生炉节能监测》23、GB/T 24564-2009《高炉热风炉节能监测》24、 GB/T 24565-2009《隧道窑节能监测》25、GB/T 24566-2009《整流设备节能监测》二、性能试验、测试标准。
DB 37-T 102-2007 供热管网和用热设备热能利用监测规范
5.1 保温结构表面温升。 5.2 疏水阀漏汽率。
6 测试方法
6.1 保温结构表面温升的测试 6.1.1 保温结构表面温升测试参数包括:
1
DB37/T 102-2007
a) 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 b) 测点周围的环境温度和测点周围的风速。 6.1.2 测试应在供热管网和用热设备正常运行工况下进行。 6.1.3 测试应在供热管道和用热设备投入运行不少于 8h 后,且供热管道和用热设备内介质参数基本保 持稳定 1h 后开始。 6.1.4 室外测试应避免在雨、雪天气下进行,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或周围其它热源的辐射影响,否则 应加遮阳装置,且稳定 1h 后再测试。 6.1.5 测试时测点周围风速不应大于 3.0m/s。 6.1.6 在热力主干管道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管段作为测试区,每个测试区段其长度不应少于 20m,沿 测试区长度均匀布置 5 个测试截面,其中 1 个测试截面应布置在弯头处,否则应增加 1 个弯头测试截面; 每个测试截面沿管道外表周长均匀布置 4 个温度测点,取其算术平均值。 6.1.7 环境温度测点应按照下列原则布置: a) 架空管道测试应在距离测试截面保温结构外表面 1m 处; b) 敷设在地沟中的管道测试应在测试截面的管道与沟壁之间中心处。 6.1.8 风速测点位置与环境温度测点相同。 6.2 疏水阀漏汽率的测试 6.2.1 把通过疏水阀的凝结水和泄漏蒸汽的混合物排入盛冷水的计量桶中,测出混合物的焓值,用热 平衡法计算漏汽率。
ICS27.060.30 J98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102-2007
代替 DB37/T 102-1990
供热管网和用热设备热能利用监测规范
2007-11-29 发布
2007-12-01 实施
蒸汽节能降耗的措施
蒸汽节能降耗的措施蒸汽在很多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发电、制造、加热等。
然而,由于能源资源的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降耗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能够有效降低蒸汽耗能的措施,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负荷。
首先,通过蒸汽网络系统的优化布局可以实现节能降耗。
一个合理的网络设计可以减少蒸汽的流动阻力、损失和泄漏,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
对于大型工业企业来说,使用高效的蒸汽管道和设备布局来优化蒸汽流动路径,减少管道长度,减小阻力损失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减少漏汽的发生也是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蒸汽系统的管道与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能量泄漏,进而减少能源的消耗。
其次,在蒸汽发生和传输过程中,合理利用余热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节能措施。
许多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热,可以通过热交换器来回收利用。
这样可以将废热转化为可用热能,省去额外的能源消耗。
在工业系统中,可以将废热用于加热建筑、发电或其他工艺过程中,从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第三种措施是改善蒸汽的压缩与传输过程。
蒸汽在被使用之前需要通过压缩来增加其能量密度,然后通过输送管道将蒸汽传输到目标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降低蒸汽的能量消耗。
例如,在蒸汽压缩中使用高效节能的压缩机,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
同时,通过采用优化的输送管道和绝热材料,在蒸汽传送的过程中尽量减少热能的损失。
此外,蒸汽系统的定期维护和监测也是确保节能降耗的重要措施。
对于蒸汽系统而言,定期检查和维护可以帮助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
通过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和更换损坏零件等工作,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能源的浪费。
同时,定期监测蒸汽系统的性能,并及时对系统参数进行调整,也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耗费。
最后,加强人员培训和意识提高也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
提高员工对节能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培训他们掌握蒸汽系统的操作和维护技能,可以减少人为操作和管理上的失误,从而减少能源的浪费。
节能评估工作资料汇编
节能评估工作资料汇编目录TOC\o"1-3"\h\z\u一、基础通用2(一)法律法规2(二)政策2(三)标准5一、基础通用(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3、《民用建筑节能条例》;4、《公共机构节能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10、《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6号令);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2年本)》(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第9号令);12、《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展改革委第65号令);13、《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质检总局2004年第17号令);14、《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15、《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二)政策1、《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2、《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3、《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发展改革委2022年第36号公告);4、《“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房间空调器推广目录(第一批)》(发展改革委2022年第5号公告);5、《“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房间空调器推广目录(第二批)、(第一批)部分型号的变更信息》(发展改革委2022年第6号公告);6、《“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房间空调器推广目录(第三批)、(第一、二批)部分型号的变更信息》(发展改革委2022年第23号公告);7、《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二批)》(发展改革委2022年第24号公告);8、《“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房间空调器推广目录(第四批)》(发展改革委2022年第5号公告);9、《“节能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目录(第一批)》(发展改革委2022年第7号公告);10、《“节能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目录(第一批)》(发展改革委2022年第16号公告);11、《“节能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目录(第二批)》(发展改革委2022年第19号公告);12、《“节能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目录(第三批)》(发展改革委2022年第26号公告);13、《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1999年第7号令);14、《关于印发<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1256号);15、《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通知》(发改环资[2004]2505号);16、《“十一五”十大重点工程实施意见》(发改环资[2006]1457号);17、《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发改环资[2007]199号);18、《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下达2022年度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任务量的通知》(发改环资[2022]1278号);19、《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2004年);20、《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2005年);21、《矿井水利用专项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2006年);22、《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96号);23、《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质检量联[2005]247号);24、《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国家发展改革委2022年第33号公告);25、《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四批)》(国家发展改革委2022年第34号公告);26、《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22]26号);(三)标准综合1、《地方节能监察标准建设(上、中、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地方有关标准);2、《能源统计工作手册》,中国统计出版社(能源统计基本概念);3、《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办法》(GB/T1028-2000);4、《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T2587-2022);5、《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2588-2000);6、《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22);7、《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3484-2022);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9、《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10、《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4272-2022);11、《产品电耗定额制定和管理导则》(GB/T5623-2022);12、《用电设备电能平衡通则》(GB/T8222-2022);13、《热处理合理用电导则》(GB/T10201-2022);14、《企业节能量计量方法》(GB/T13234-2022);15、《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GB/T13471-2022);16、《合理润滑技术通则》(GB/T13608-2022);17、《能量系统(火用)分析技术导则》(GB/T14909-2005);18、《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22);19、《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GB17167-2006);20、《热处理节能技术导则》(GB/Z18718-2002);2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22)。
对现行节能监测国家标准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G /191 9 5I业 电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 BI 5 1 1 9 ( ' -
G /I9 2 19 《 塞 式单 级 制 冷 机 组 及 BT 5 1 — 9 5 活 其制 冷 系统 节能 监测方 法 》
G / 19 3 19 《 BT 5 1— 9 5 风机 机 组 与管 网 系统 节 能 监测 方法 》
单位 能源 利用状 况进 行监 测 的通用 技术 原则 ,适 用 于制 订专 项节 能监 测技术 标 准和对 用 能单位 进行 的 节能 监测 工作 。现 已发 布 的十 四项标 准 中 ,包 括综 合指 导性 监测 标准 二项 .单 项用 能设 备与 系统 监测 标准 十二 项 , 具体 发布 的各项 标 准是 : 119 、9 4年 第一批 发 布 的国家 标准是 : 共 四项 ) ( G 1 3 — 4 节 能监测 技术 通则 》 B 56 9 ( G /13 7 9 工 业锅 炉节 能监 测方法 》 BT5 1 — 4《 G /1 3 9 9 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 办法》 BI 1 1 - 4《 "5
目名称 和监 测方 法不 同 , 以温 度参 数为 例 , 表 面温 如
关 于节 能监 测 中计量 仪表 准确 度规 定 ,仍 以温
度 参数 测量 为例 , 表一 中可 以看 出 。 从 八个节 能监 测
度 的测 量 , GB 13 7 9 工 业 锅 炉 节 能 监 测 在 / 5 1 — 4《 T1 方 法 》 G / 1 3 9 9 《 焰 加 热 炉 节 能 监 测 办 和 BT15 1 — 4 火
G /1 6 5 19 《 气 压缩 机 组 及供 气 系 BT 6 6 —. 6 空 9 统 节能监 测方 法》 G / 16 6 19 《 BT 6 6 — 9 6 泵机 组 液体 输 送 系统 节
节能节材 标准目录)
节能节材标准目录1. GB/T15587——1995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2. GB/T2589——1990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3. GB/T13234——1991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4. GB12723——1991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定额编制通则5. GB/T17166——1997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6. GB/T3485——1998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7. GB/T13471——1992 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8. GB/T5623——1985 产品电耗定额制定和管理导则9. GB/T3486——1993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10. GB/T7119——1993 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导则11. GB/T15512——1995评价企业节约钢材技术导则12. GB/T12455——1990 宾馆、饭店合理用电13. GB/T17167——2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14. GB/T6422——1986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能量平衡15. GB/T3484——1993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16. GB/T3794——1993 企业能量平衡技术考核验收标准17. GB/T8222——1987 企业设备电能平衡通则18. GB/T12452——1990 企业水平衡与测试通则19. GB/T16614——1996 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20. GB/T16615——1996 企业能量平衡表绘制方法21. GB/T16616——1996 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作废)22. GB/T6421——1986 企业能流图绘制方法(作废)23. GB/T2587——1981 热设备能量平衡通则24. GB/T2588——2000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25. GB/T 13467——1992通风机系统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26. GB/T 13468——1992泵类系统电能平衡的测试与计算方法27. YS/T118.4——1992重有色金属冶金炉窑热平衡与计算方法(干燥回转窑)28. YS/T118.10——1992重有色金属冶金炉窑热平衡与计算方法(铜熔炼反射窑)29. YS/T118.15——1992重有色金属冶金炉窑热平衡与计算方法(铜转炉吹炼)节能监测30. GB/T15316——1994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31. GB/T15317——1994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32. GB/T15318——1994 工业热处理电炉节能监测方法33. GB/T15319——1994 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34. GB/T15910——1995 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35. GB/T15911——1995 工业电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36. GB/T15912——1995 活塞式单级制冷机组及其共冷系统节能监测方法37. GB/T15913——1995 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方法38. GB/T15914——1995 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39. GB/T16664——1996 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40. GB/T16665——1996 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节能监测方法41. GB/T16666——1996泵类及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42. GB/T16667——1996电焊设备节能监测方法43. GB/T16811——1996 低压锅炉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与监测44. GB/T17357——1998 设备及管道绝热层表面热损失现场测定热流计法45. GB/T17358——1998 热处理生产电耗定额及其计算和测定方法46. GB/T17471——1998 锅炉热网系统能源监测与计量仪表配备原则47. GB/T17719——1999 工业锅炉及火焰加热炉烟气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与利用导则48. GB/T8174——1987 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49. GB/T16617——1996 设备及管道保冷效果的测试与评价50. GB/T 17751——1999 运输船舶能源利用监测评价方法51. GB/T 18566——2001 运输车辆能源利用检测评价方法52. GB/T 10820——2002生活锅炉热效率及热工试验方法53. GB/T 18293-2001电力整流设备运行效率的在线测量54. SY/T5264——1996油田地面主要生产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法55. SY/T6275——1997石油企业节能监测综合评价方法节能技术56. GB/T4272——1992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57. GB/T6423——1995 热电联产系统技术条件58. GB/T8175——1987 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59. GB/T11790——1996 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60. GB/T12712——1991 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61. GB/T15321——1994电厂粉煤灰渣排放与综合利用技术通则62. GB/T15586——1995 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63. GB/T16618——1996 工业窑炉保温技术通则64. GB/T17367——1998 取水许可技术考核与管理通则65. GB/T 17719——2000 工业锅炉及火焰加热炉烟气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与利用导则66. GB 12497——1995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67. GB/T 13462——1992工矿企业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导则68. GB/T 13466——1992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69. GB/T 13469——1992工业用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与旋涡泵系统经济运行70. GB/T 13470——1992通风机系统经济运行71. GB/T 17954——2000工业锅炉经济运行72. GB/T 17981——2000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73. GB/T 18292——2001生活锅炉经济运行74. GB/T 19065——2003电加热锅炉系统经济运行75. GB 19153——2003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76. GB 19210——2003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77. GB/T 12712-1991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78. GB/T 13608——1992合理润滑技术通则79. GB/T 17145——1997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80. GB/T 16716——1996包装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通则81. GB/T 16288——1996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82. GB/T 17728——1999浮油回收装置83. GB 18455——2001包装回收标志84. GB/T 19515——2004道路车辆可再利用性和可回收利用性计算方法85. GB/T13586——1992铝及铝合金废料、废件分类和技术条件86. GB/T13587——1992铜及铜合金废料分类和技术条件87. GB/T13588——1992铅及铅合金废料、废件分类和技术条件88. GB/T13589——1992锌及锌合金废料分类和技术条件89. GB13590——1992钢渣矿渣水泥90. GB18046——200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粒化高炉矿渣粉91. GB50050——1995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规范92. GB/T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93. GB/T15543——1995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94. GB/T13475——1992建筑构件稳态热传递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95. GB/T10295——199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96. GB/T17795——1999建筑绝热用玻璃棉织品97. GB5237.4——2004铝合金隔热型材98. GB13544——2000烧结多空砖99. YB/T057——1994低热钢渣矿渣水泥100. YB/T801——1993工程回填用钢渣101. YB/T802——1993冶金炉料用钢渣102. YB/T022——1992用于水泥中的钢渣103. SY/T6375——1998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评价方法104. JG/T7——1999延时节能照明开关通用技术条件节约评价105. GB/T17358——1998 热处理生产电耗定额及其计算和测定方法106. GB/T19944——2005 热处理生产燃料消耗定额及其计算和测定方法107. GB 18613——2002中小型三项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108. GB/T16780——1997 水泥企业能耗等级定额109. GB/T4352——1984灾祸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限制110. GB/T4353——1984载客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限制111. GB/T27412——1993复摆颚式破碎机能耗指标112. GB/T18820——2002 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113. GB/T 18916.1——2002 取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114. GB/T 18916.2——2002取水定额第2部分:钢铁联合企业115. GB/T 18916.3——2002取水定额第3部分:石油炼制116. GB/T 18916.4——2002取水定额第4部分:棉印染产品117. GB/T 18916.5——2002取水定额第5部分:造纸产品118. GB/T 18916.6——2002取水定额第6部分:啤酒制造119. GB/T 18916.7——2002取水定额第7部分:酒精制造120. GB17896——1999荧光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121. GB 19576——2004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122. GB 19577——2004 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123. GB 19761——2005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124. GB 19762——2005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125. GB 19153——2003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126. JB/T3565——1992长轴离心深井泵效率127. JB/T50151——1999 炼钢电弧炉炉座能耗分等128. JB/T50152——1999 炼钢平炉能耗分等129. JB/T50153——1999 锻造加热炉能耗分等130. JB/T50154——1999 热处理炉能耗分等131. JB/T50155——1999 冲天炉能耗分等132. JB/T50156——1999 电磁焙烧窑炉能耗分等133. JB/T50157——1999 棕刚玉冶炼电炉能耗分等134. JB/T50158——1999 工业锅炉房能耗分等135. JB/T50159——1999 压缩空气站能耗分等136. JB/T50160——1999 氧气站能耗分等137. JB/T50161——1999 发生炉煤气站能耗分等138. JB/T50162——1999 热处理箱式、台车式电阻炉能耗分等139. JB/T50163——1999 热处理井式电阻炉能耗分等140. JB/T50164——1999 热处理电热裕炉能耗分等141. JB/T50165——1999 感应熔铜炉能耗分等142. JB/T50166——1999 感应熔铝炉能耗分等143. JB/T50167——1999 熔铜燃料炉能耗分等144. JB/T50168——1999 熔铝燃料炉能耗分等145. JB/T50169——1999 碳化硅冶炼电炉能耗分等146. JB/T50170——1999 白刚玉冶炼电炉能耗分等147. JB/T50171——1999 陶瓷磨具烧成窑能耗分等148. JB/T50172——1999 树脂磨具硬化炉能耗分等149. JB/T50173——1999 火花塞窑炉能耗分等150. JB/T50174——1999 电镀工序能耗分等151. JB/T50175——1999 电碳焙烧窑和石墨化炉能耗分等152. JB/T50176——1999 绝缘材料制品加热工序能耗分等153. JB/T50177——1999 铅蓄电池化成工序电耗分等154. JB/T50178——1999 电力电容器真空浸渍工序能耗分等155. JB/T50179——1999 木材蒸汽干燥室能耗分等156. JB/T50180——1999 蒸-空锻锤车间锤群能耗分等157. JB/T50181——1999 供热系统节能分等158. JB/T50182——1999 箱式多用热处理炉能耗分等159. JB/T50183——1999 传送式、震底式、推送式、滚筒式热处理连续电阻炉能耗分等160. JB/T50184——1999 砂型干燥炉能耗分等161. JB/T8993——1999大型发电机寿命管理数据库导则162. JB/T10217——2000组合式变压器163. JC569——1994玻璃马赛克能耗等级定额164. JC570——1994玻璃纤维制品能耗等级定额165. JC712——1990建筑卫生陶瓷能耗等级定额166. JC432——1991平板玻璃能耗等级定额167. JC713——1990烧结砖瓦能耗等级定额168. JC52——1993石墨产品能耗等级定额169. JC520——1993适应玻璃电耗等级定额170. JC710——1990水泥制品能耗等级定额171. JC522——1993岩棉能耗等级定额172. JC571——1994油毡能耗等级定额173. JC523——1993纸面石膏板能耗等级定额174. JC431——1991铸石能耗等级定额175. YS/T109.2——1992铝加工企业产品能耗176. YS/T103——2004铝冶炼企业产品能耗限制177. YS/T104——1992镍冶炼企业产品能耗178. YS/T102——2003铅、锌冶炼企业产品能耗179. YS/T105.2——2004锑冶炼企业产品能耗180. YS/T109.1——1992铜加工企业产品能耗181. YS/T101——2002铜冶炼企业产品能耗182. YS/T108——1992重有色金属矿山生产工艺能耗。
加热炉监测标准及方法
1、节能监测是一种技术监督手段。 节能监测机构的职责之一是定期向节能主管部门报告 监测情况,提出有关建议,为节能主管部门提供用能 单位能源利用状况的科学分析。 2、节能监测是一项执法活动。 国家为了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生产工艺、装备 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已 公布了多批淘汰产品目录。节能监测的一项重要任务 就是贯彻政府法令,加强节能监测,能够使落后生产 能力、落后工艺装备、落后产品的淘汰工作落到实处。 3、节能监测在节能技术监督中还体现政府的服务。 这种服务通过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的定量分 析,能为用能单位提出节能潜力和措施,为用能单位 改进能源管理和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排烟温度是衡量排烟损失大小的重要指标。工艺加热 炉出炉烟气带走热量的大小要取决于出炉烟气量和烟 气温度。出炉烟气量越大,烟气温度越高烟气带走的 热量越多,排烟损失就越大,炉效率就越低。 在热效率计算中,排烟损失对加热炉热效率的影响很 大,所以排烟温度是衡量工艺加热炉热效率的重要指 标之一,也是烟气余热回收在工艺加热炉的节能措施 中占有重要地位。
加热炉监测标准
对监测项目和监测合格指标的确定,既要 参照已颁布的相关标准,又要结合石油化
工工艺加热炉的特点和现状,标准中确定
的监测项目应能全面、真实地反应出工艺 加热炉的整体运行状况,并能从中查找分 析出工艺加热炉所存在的问题。
加热炉监测标准
在炼油化工装置中,加热炉加热的工质多为 复杂混合物,而且加热过程中还伴随有化学反 应,吸收热量、汽化率等很难准确计算。因 此,在实际监测时不用正平衡法测定热效率。 根据上述原则,参照工艺加热炉热平衡,本 标准采取加热炉反平衡热效率测算方法,并确 定了本标准的石油化工工艺加热炉节能监测项 目。
热力输送系统节能
蒸汽加热设备测试项目的监测方法
• 5. 4.1疏水温度的监测 • 打开蒸汽加热设备的疏水阀后的旁通阀门(应在 监测前安装),用温度计每20 min测试“次,取其 • 平均值为疏水温度;凡蒸汽直跑者为该项监测不合 格。 • 2乏汽温度的监测 • 在蒸汽加热器的最末吸热面的乏汽出口0. 3 m处, 用温度计每20 min测一次,取其平均值为乏汽.温. 度。
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测试项目。
• 4. 2. 2蒸发与蒸馏设备的节能监测测试项目。 • a.疏水温度; • b.回馏比偏差(蒸馏设备); • c.末效乏汽温度(蒸发设备); • d.设备外表面温度。
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测试项目。
• 4. 2. 3干燥或综合用汽设备节能监测测试项 目。 • a.疏水温度; • b.排汽温度; • c.溢流水温度; • d.设备外表面温度; • e.乏汽温度。
电焊设备节能监测要求与方法
• 4. 2监测方法 • 4. 2.1测试方法: • a.测试参数: • 焊接时电压V,在焊接设备输出端测量; • 焊接时功率因数COSφ,在焊接设备输入端测量; • 测试期的供给电量E,在焊接设备的输入端测量; • 测试期的熔化焊芯(丝)质量G • b各参数的测试数据不少于3组并取其算术平均值。 • 。.每组数据的电压V、功率因数cosφ应同时进行测量, 并取其3个瞬时值的算术平均值。
企业节能规划编制步骤
• 4. 3比选节能措施 • 4. 3.!节能措施的比选应与国家节能要求和 企业发展规划相适应: • 4. 3. 2节能措施的比选应与企业节能潜力分 析相对应。 • 4. 3. 3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应保证节能规划 目标的实现。
企业节能规划编制步骤
• 4. 3. 4节能措施的评估: • a应对技术方案的先进性、可行性、适应 性、经济性进行评估 • b)应对项目的环境影响情况进行评估; • c)应对项目实施后实现节能目标的情况进 行评估,确定项目对能耗指标影响的贡献 率。 • 4. 3. 5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和资金情况,合理 安排节能措施的实施计划。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国家标准汇编--目录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国家标准汇编目录一、通用标准1.GB 3486-1993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2.GB 3485-1998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3.GB 15320-2001 节能产品评价导则4.GB/Z 18718-2002 热处理节能技术导则5.GB/T 4272-2008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6.GB/T 10201-2008热处理合理用电导则7.GB/T 13471-2008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8.GB/T 2587-2009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9.GB/T 3484-2009企业能量平衡通则10.GB/T 17719-2009工业锅炉及火焰加热炉烟气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与利用导则11.GB/T 1028-2018工业余能资源评价方法12.GB/T 7119-2018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13.GB/T 13234-2018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14.GB/T 17166-2019能源审计技术通则15.GB/T 2589-202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16.GB/T 14909-2021能量系统分析技术导则二、工业产品(或工序)能耗限额标准1.GB 25323-2010再生铅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2.GB 25326-2010铝及铝合金轧、拉制管、棒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3.GB 21347-2012镁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4.GB 21252-2013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5.GB 21256-2013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6.GB 21342-2013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7.GB 21346-2013电解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8.GB 21350-2013铜及铜合金管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9.GB 21248-2014铜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10.GB 21249-2014锌冶炼企业单位海口能源消耗限额11.GB 21250-2014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12.GB 21251-2014镍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13.GB 21257-2014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14.GB 21348-2014锡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15.GB 21349-2014锑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16.GB 21351-2014铝合金建筑型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17.GB 25324-2014铝电解用石墨质阴极炭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18.GB 25325-2014铝电解用预焙阳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19.GB 21343-2015电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20.GB 21344-2015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21.GB 21345-2015黄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22.GB/T 19944-2015热处理生产燃料消耗定额及其计算和测定方法23.GB 21258-2017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24.GB 21341-2017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25.GB 25327-2017氧化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26.GB 21370-2017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27.GB 21340-2019平板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28.GB 16780-2021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1.GB 19573-2004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2.GB 19574-2004高压钠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3.GB 19762-2007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4.GB 21518-2008交流接触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5.GB 24848-2010石油工业用加热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6.GB 17896-2012管型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7.GB 19043-2013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8.GB 19044-2013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9.GB 19415-2013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10.GB 20943-2013单路输出式交流-直流和交流-交流外部电源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11.GB 19577-2015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12.GB 20053-2015金属卤化物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13.GB 20054-2015金属卤化物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14.GB 19153-2019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15.GB 19576-2019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16.GB 18613-2020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17.GB 19761-2020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18.GB 20052-2020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19.GB 24500-2020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20.GB 21454-2021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四、节能设计标准1.GB 16618-1996工业炉窑保温技术通则2.GB/T 8175-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3.GB 50264-201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4.GB 50376-2015橡胶工厂节能设计规范5.GB 50443-2016水泥工厂节能设计规范6.GB/T 50527-2019平板玻璃工厂节能设计规范五、节能监测及测试标准1.GB 15319-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2.GB 16664-1996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3.GB 16667-1996电焊设备节能监测方法4.GB 18293-2001电力整流设备运行效率的在线测量5.GB 5321-2005量热法测定电机的损耗和效率6.GB/T 7287-2008 红外辐射加热器试验方法7.GB/T 8174-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8.GB/T 10066.9-2008电热装置的试验方法第9部分:高频介质加热装置输出功率的测定9.GB/T 13475-2008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10.GB/T 17357-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层表面热损失现场测定热流计法和表面温度法11.GB/T 6422-2009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12.GB/T 15316-2009节能监测技术通则13.GB/T 15317-2009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14.GB/T 15910-2009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15.GB/T 15912.1-2009制冷机组及供制冷系统节能测试第1部分16.GB/T 17358-2009热处理生产电耗计算和测定方法17.GB/T 24560-2009电解、电镀设备节能监测.18.GB/T 24561-2009干燥窑与烘烤炉节能监测19.GB/T 24562-2009燃料热处理炉节能监测20.GB/T 24563-2009煤气发生炉节能监测21.GB/T 24564-2009高炉热风炉节能监测22.GB/T 24565-2009隧道窑节能监测23.GB/T 24566-2009整流设备节能监测24.GB/T 15318-2010热处理电炉节能监测25.GB/T 25328-2010玻璃窑炉节能监测26.GB/T 10820-2011生活锅炉热效率及热工试验方法27.GB/T 10863-2011烟道式余热锅炉热工试验方法28.GB/T 16666-2012 泵类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29.GB/T 13467-2013通风机系统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30.GB/T 13468-2013泵类液体输送系统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31.GB/T 10180-2017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32.GB/T 16665-2017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节能监测33.GB/T 13338-2018工业燃料炉热平衡测定与计算基本规则34.GB/T 16811-2018工业锅炉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与监测35.GB/T 15911-202工业电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36.GB/T 15914-2021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37.GB/T 15913-2022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六、用能设备经济运行标准1.GB/T 12497-2006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2.GB/T 13466-2006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3.GB/T 17954-2007工业锅炉经济运行4.GB/T 17981-2007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5.GB/T 21056-2007风机、泵类负载变频调速节电传动系统及其应用技术条件6.GB/T 13462-2008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7.GB/T 13470-2008通风机系统经济运行8.GB/T 18292-2009生活锅炉经济运行9.GB/T 19065-2011电加热锅炉系统经济运行10.GB/T 13469-2021离心泵、混流泵与轴流泵系统经济运行七、能源管理及计量器具配备标准1.GB/T 12712-1991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2.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3.GB/T 20901-2007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4.GB/T 20902-2007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5.GB/T 5623-2008产品电耗定额制定和管理导则6.GB/T 15587-2008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7.GB/T 21367-2008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8.GB/T 21368-2008钢铁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9.GB/T 21369-2008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10.GB/T 22336-2008 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11.GB/T 24851-2010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12.GB/T 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化工工艺加热炉监测分析及节能降耗措施
化工工艺加热炉监测分析及节能降耗措施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化工工艺加热炉已成为许多工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然而,加热炉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等问题,给工业生产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提高加热炉的能效和环保性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加热炉的监测分析和节能措施。
有鉴于此,本文将对化工工艺加热炉的监测分析及节能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化工工艺;加热炉;监测;节能;措施一、化工工艺加热炉监测分析1.传感器监测第一,实时监测温度:利用温度传感器,对加热炉内部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
可以实现对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监测,了解加热炉的热力分布情况,以及加热炉内部的热态变化,为加热炉的温度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第二,实时监测压力:利用压力传感器,对加热炉内部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
可以实现对不同位置的压力进行监测,了解加热炉的气流状态和通风情况,以及燃气和空气的比例,为加热炉的燃烧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第三,实时监测流量:利用流量传感器,对加热炉内部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
可以实现对不同位置的流量进行监测,了解加热炉内部介质的流动情况,以及不同介质的流量分配情况,为加热炉的介质流量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2.烟气分析第一,分析燃烧效率:通过对废气中CO、CO2等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燃烧效率。
当燃烧效率低时,燃料的利用率较低,不仅浪费能源,还会产生大量废气排放,影响环境。
通过烟气分析,可以及时了解燃烧效率,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废气排放。
第二,分析污染物排放浓度:通过对废气中SO2、NOx等污染物的分析,可以了解污染物排放浓度。
当污染物排放浓度过高时,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通过烟气分析,可以及时了解污染物排放浓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减排,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第三,分析废气成分:通过对废气中不同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加热炉的运行状态和问题。
例如,如果发现废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可能表明加热炉存在严重的漏风问题。
浙江省能源法律法规和标准一览表
标准和方 法
经济运行 和控制
72 《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GB/T16616-1996)
73 《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GB828-2000)
74 《通风机系统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 GB/T 13467-1992
75 《泵类系统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 GB/T 13468-1992
76 《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 1598-1995
77 《工业电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GB/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911-1995
78 《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GB/T 15914-1995
79 《泵类及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 16666-1996
80 《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15913-1995)
分类 法律
法规和政 策
节能技术
能源法律法规和标准清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法律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节约用电管理办法》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23号)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 《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 《关于控制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有关措施的通知》(发改经贸[2005]2595号) 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 《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 《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实施方案》 用能产品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规则 能源管理系统数据采集卡及填写规范 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企业名单及节能量目标》 《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版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二批)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三批)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 2008年36号公告)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二批 2009年24号公告)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四批)
ISO5001能源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标准清单
序号 1 编号 GB/T15587—2008 法律法规政策名称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发布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实施时间 2009年5月1日 备注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清单
序号 31 32 33 编号 GB/T8175—2008 GB/T12712—1991 GB12497—2006 法律法规政策名称 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 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 技术管理要求 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 发布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实施时间 2009年1月1日 1991年12月1日 2006年12月1日 备注
国标目录-能源、核技术
能源、核技术GB/T2589—1990综合能耗计算通那么GB/T16509—1996辐射加工剂量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导那么GB/T16510—1996辐射加工剂量学校准实验室的能力要求GB/T2587—1981热设备能量平衡通那么GB/T2588—2000设备热效率计算通那么GB/T3484—1993企业能量平衡通那么GB/T3485—199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那么GB/T3486—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那么GB/T3794—1983企业能量平衡技术考核验收标准GB/T4272—1992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那么GB/T5623—1985产品电耗定额制定和治理导那么GB/T6421—1986企业能流图绘制方法GB/T6423—1995热电联产系统技术条件GB/T6424—1997平板型太阳集热器技术条件GB/T7119—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那么GB/T8222—1987企业设备电能平衡通那么GB/T12712—1991蒸汽供热系统凝聚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治理要求GB/T13608—1992合理润滑技术通那么GB/T14909—1994能量利用中的烟分析方法技术导那么GB/T15316—1994节能监测技术通那么GB/T15317—199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GB/T15318—1994工业热处理电炉节能监测方法GB/T15319—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GB/T15320—2001节能产品评价导那么GB/T15321—1994电厂粉煤灰渣排放与综合利用技术通那么GB/T15587—1995工业企业能源治理导那么GB/T15910—1995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15911—1995工业电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GB/T15912—1995活塞式单级制冷机组及其供冷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15913—1995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15914—1995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GB/T16811—1997低压锅炉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与监测GB/T17049—1997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GB/T17050—1997热辐射术语GB/T17166—1997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那么GB/T17167—1997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治理导那么GB/T17358—1998热处理生产电耗定额及其计算和测定方法GB/T17367—1998取水许可技术考核与治理通那么GB/T17471—1998锅炉热网系统能源监测与计量仪表配备原那么GB/T17719—1999工业锅炉及火焰加热炉烟气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与利用导那么GB/T17781—1999技术能量系统全然概念GB17896—1999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T17954—2000工业锅炉经济运行GB/T17981—2000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GB/T18292—2001生活锅炉经济运行GB/T18293—2001电力整流设备运行效率的在线测量GB18613—2002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Z18718—2002热处理节能技术导那么GB/T18870—2002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治理通那么GB/T1028—2000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GB2586—1991热量单位、符号与换算GB/T4270—1999技术文件用热工图形符号与文字代号—1996核科学技术术语核物理与核化学—1996核科学技术术语裂变反响堆—1996核科学技术术语核燃料与核燃料循环—1996核科学技术术语放射性核素—1996核科学技术术语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平安—1996核科学技术术语核仪器仪表—1996核科学技术术语核材料管制—1996核科学技术术语放射性废物治理GB/T6422—1986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那么GB/T6425—1986热分析术语GB/T7161—1987非密封放射性物质识不和证书GB/T8174—1987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8175—1987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那么GB/T10820—2002生活锅炉热效率及热工试验方法GB/T11790—1996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那么—198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电耗(效率)限定值及测试方法编制通那么—1999家用电冰箱电耗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2000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1989家用电动洗衣机电耗限定值及测试方法—1989电熨斗电耗限定值及测试方法—1989自动电饭锅效率、保温电耗限定值及测试方法—1989彩色及黑白电视播送接收机电耗限定值及测试方法—1989收录音机效率限定值及测量方法—1989电风扇电耗限定值及测试方法GB/T12452—1990企业水平衡与测试通那么GB/T15446—1995辐射加工剂量学术语GB/T15447—1995X、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不同材料汲取剂量的换算方法GB/T16614—1996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GB/T16615—1996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B/T16616—1996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HGB/T16617—1996设备及管道保冷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16618—1996工业炉窑保温技术通那么GB/T16664—1996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16665—1996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16666—1996泵类及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16667—1996电焊设备节能监测方法GB/T16698—1996α粒子发射率的测量大面积正比计数管法GB/T17357—1998设备及管道尽热层外表热损失现场测定热流计法GB/T18021—2000设备及管道尽热层外表热损失现场测定外表温度法GB11806—1989放射性物质平安运输规定GB12711—1991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包装平安标准GB15219—1994放射性物质运输包装质量保证GB/T17230—1998放射性物质平安运输货包的泄漏检验GB13367—1992辐射源和实践的豁免治理原那么GB14052—1993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的辐射平安性能要求—1994反响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平安核临界平安行政治理规定—1994反响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平安易裂变材料操作、加工、处理的全然技术准那么与次临界限值—1994反响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平安易裂变材料贮存的核临界平安要求—1994反响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平安含易裂变物质水溶液的钢质管道交接的核临界平安准那么—1994反响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平安钚天然铀混合物的核临界操纵准那么和次临界限值—1994反响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平安硼硅酸盐玻璃拉希环及其应用准那么—1994反响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平安次临界中子增殖就地测量平安规定—1994反响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平安堆外操作、贮存、运输轻水堆燃料单元的核临界平安准那么—1994反响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平安核临界事故探测与报警系统的性能及检验要求—2001反响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平安固定中子汲取体的应用平安要求GB/T15586—1995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那么GB/T8116—1987风力发电机组型式与全然参数GB/T13981—1992风力机设计通用要求GB17646——2001风力发电机组平安要求GB/T18709—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GB/T18710—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2296—2001太阳电池型号命名方法GB/T4271—2000平板型太阳集热器热性能试验方法GB/T9535—1998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12915—1991家用太阳热水器热性能试验方法—1991太阳能热利用术语第一局部—1991太阳能热利用术语第二局部GB/T15405—1994被动式太阳房技术条件和热性能测试方法GB/T15513—1995太阳热水器吸热体、连接管及其配件所用弹性材料的评价方法GB/T17581—1998真空管太阳集热器—GB/T18708—2002家用太阳热水系统热性能试验方法GB/T18713—2002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标准GB/T6492—1986航天用标准太阳电池GB/T6494—1986航天用太阳电池电性能测试方法GB/T6496—1986航天用太阳电池标定的一般规定GB/T6497—1986地面用太阳电池标定的一般规定GB/T7636—1987农村家用沼气管路设计标准GB/T7637—1987农村家用沼气管路施工安装操作规程GB/T4750—2002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GB/T4751—2002户用沼气池质量检查验收标准GB/T4752—2002户用沼气池施工操作规程GB16663—1996醇基液体燃料—2002电工术语带电作业GB/T12167—1990带电作业用铝合金紧线夹具GB/T12168—1990带电作业用遮蔽罩GB12326—2000电能质量电压动摇和闪变GB/T12455—1990宾馆、饭店合理用电GB13395—1992电力设备带电水冲洗规程GB/T13471—1992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GB14545—1993带电作业用小水量冲洗工具(长短水枪型)GB/T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5543—1995电能质量三相电压答应不平衡度GB/T15544—1995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GB/T15945—199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答应偏差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尽缘选择标准GB/T18481—2001电能质量临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GB/T13729—2002远动终端设备GB/T13730—2002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GB14285—1993继电保卫和平安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429—1993远动设备及系统术语GB/T14430—1993单边带电力线载波系统设计导那么GB/T15148—1994电力负荷操纵系统通用技术条件—2002电力系统远方保卫设备的性能及试验方法第1局部:命令系统—1998电力系统远方保卫设备的性能及试验方法第2局部:模拟对比系统—1998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局部: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200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局部:工作条件第2篇: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他非电妨碍因素)—1996远动设备及系统接口(电气特性)—1996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局部:总那么第2篇:制定标准的导那么GB/T17463—1998远动设备及系统第4局部:性能要求—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局部:传输规约第1篇:传输帧格式—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局部:传输规约第2篇:链路传输规那么—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局部:传输规约第3篇: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局部:传输规约第4篇: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编码—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局部:传输规约第5篇:全然应用功能—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局部:与ISO标准和ITU—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局部:与ISO标准和ITU—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702局部:与ISO标准和ITU—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602局部: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传输协议子集GB/T18482—2001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起动试验规程—1998低压电气设备的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局部:定义和试验要求—1998低压电气设备的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二局部:测量系统和试验设备GB/T14541—1993电厂运行中汽轮机用矿物油维护治理导那么GB/T14542—1993运行中变压器油维护治理导那么GB/T12713—1991核燃料组件标识号规那么GB/T10268—1988铀矿石浓缩物GB/T10265—1998核级可烧结二氧化铀粉末技术条件GB/T10266—1998烧结二氧化铀芯块技术条件GB/T11809—1998压水堆核燃料棒焊缝金相检验GB/T11813—1996压水堆燃料棒氦质谱检漏GB/T11838—1989二氧化铀芯块水蒸气腐蚀试验方法GB/T11839—1989二氧化铀芯块中硼的测定姜黄素萃取光度法GB/T11840—1989二氧化铀芯块水分含量测定方法GB/T11841—1989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铀的测定硫酸亚铁复原重铬酸钾氧化滴定法GB/T11842—1989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的氧铀原子比测定热重法GB/T11843—1989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氮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11844—1989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氟的测定高温水解离子选择性电极法GB/T11845—1989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钨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11846—1989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硅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11847—1989二氧化铀粉末比外表积测定多点BET法—1989铀矿石浓缩物中铀的测定硫酸亚铁复原重铬酸钾滴定法—1989铀矿石浓缩物中硝酸不溶铀的测定—1999铀矿石浓缩物中可萃有机物的测定—1989铀矿石浓缩物中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光度法—1999铀矿石浓缩物中碳酸根的测定非水滴定法—1989铀矿石浓缩物中氟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法—1989铀矿石浓缩物中卤素的测定伏尔哈德法—1989铀矿石浓缩物中水分的测定110℃下失重法—1989铀矿石浓缩物中硅的测定重量法测定硅—1999铀矿石浓缩物中硫的测定燃烧碘量法—1989铀矿石浓缩物中钍的测定钍试剂光度法—1999铀矿石浓缩物中硼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991铀矿石浓缩物中锆的测定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1991铀矿石浓缩物中钾、钠的测定原子汲取光谱法—1991铀矿石浓缩物中铁、钙、镁、钼、钛、钒的测定原子汲取光谱法—1991铀矿石浓缩物中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11851—1996压水堆燃料棒焊缝X射线照相检验方法GB/T11926—1989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磷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GB/T11927—1989二氧化铀芯块密度和开口孔隙度的测定液体浸渍法GB/T13369—1992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氯的测定高温水解、离子选择性电极法GB/T13370—1992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锂、钠、钾、铯的测定原子汲取分光光度法/火焰发射光谱法GB/T13371—1992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铜、铁、镍、镁、锰、锌、银的测定原子汲取分光光度法GB/T13372—1992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杂质元素的测定ICP AES法GB/T13373—1992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钆、钐、镝和铕的测定水平式ICP AES法GB/T13374—1992八氧化三铀中杂质元素的光谱测定氧化镓载带法GB/T13375—1999天然六氟化铀技术条件GB/T13696—1997235U丰度低于5%的浓缩六氟化铀技术条件GB/T13697—1992二氧化铀芯块中碳的测定GB/T13698—1992二氧化铀芯块中总氢的测定GB/T13699—1992六氟化铀中钒的分光光度法测定GB/T13700—1992六氟化铀中钼的分光光度法测定GB/T13701—1992单标准气体质谱法铀同位素分析—1993六氟化铀中硼的测定化学光谱法—1993六氟化铀中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993六氟化铀中钨、钼、铌、钛、锆的测定化学光谱法—1994六氟化铀中铀的测定GB/T15147—1994核燃料组件零部件的渗透检验方法GB/T17036—1997铀矿地质样品中锗的测定水杨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GB/T17508—1998六氟化铀中钐、铕、钆、镝、镉、钽的测定化学光谱法GB/T17863—1999钍矿石中钍的测定N263不离EDTA滴定法GB/T11925—1989压水堆核燃料棒设计导那么GB/T13368—1992微型中子源反响堆核燃料棒技术条件—1993六氟化铀中硅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993六氟化铀中钛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9226—1988标准放射源的检验证书GB/T9229—1988放射性物质包装的内容物和辐射的泄漏检验GB/T14503—1993放射性同位素产品的分类和命名原那么GB17568—1998γ辐照装置设计建筑和使用标准GB4075—1983密封放射源分级GB4076—1983密封放射源一般规定GB7465—1994高活度钴60密封放射源GB10252—1996钴60辐照装置的辐射防护与平安标准GB/T12714—1991镅铍中子源GB12951—1996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用镅α放射源的技术条件GB/T13366—1992工业仪表用铯137γ辐射源平板标准源通用技术条件GB15849—1995密封放射源的泄漏检验方法GB/T139—1989使用硫酸亚铁剂量计测量水中汲取剂量的标准方法GB11810—1989医用铟113m放射性核素发生器GB13172—1991裂变99Mo99mTc色层发生器GB/T15477—1995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GB/T16699—1996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的全然要求GB/T15761—19952×600MW压水堆核电厂核岛系统设计建筑标准GB/T13625—1992核电厂平安系统电气设备抗震鉴定GB/T13628—1992核反响堆保卫系统用于非平安目的准那么GB/T13630—1992核电厂操纵室的设计GB/T13631—1992核电厂辅助操纵点设计准那么GB/T15443—1995压水堆压力容器选材原那么与全然要求GB/T16702—1996压水堆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设计标准GB/T17569—1998压水堆核电厂物项分级GB/T4834—2001直读/非直读式电容型袖珍剂量计GB5172—1985粒子加速器辐射防护规定GB8999—1988电离辐射监测质量保证一般规定GB11850—1989反响堆退役辐射防护规定GB11930—1989操作开放型放射性物质的辐射防护规定GB/T14325—1993辐射防护最优化纲要GB/T14570—1993辐射防护技术人员资格全然要求GB/T12163—1990用于防护电离辐射的50mm和100mm厚墙的铅屏蔽构件GB/T13160—1991轻水堆核电厂辐射屏蔽检测大纲GB/T13976—1992压水堆核电厂运行工况下的放射性源项GB14317—1993核热电厂辐射防护规定GB17279—1998水池贮源型γ辐照装置设计平安准那么GB17567—1998核设施的钢铁和铝再循环再利用的清洁解控水平GB12379—1990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GB/T12715—1991染色体畸变分析估量生物剂量GB/T13695—1992核燃料循环放射性流出物回一化排放量治理限值GB/T15444—1995铀加工及核燃料制造设施流出物的放射性活度监测规定GB15848—1995铀矿地质辐射防护和环境保卫规定GB/T16639—1996辐射加工用丙氨酸EPR剂量测量系统GB/T16640—1996辐射加工剂量测量系统的选择和校准导那么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平安全然标准GB/T12128—1989用于校准外表污染监测仪的参考源[WTBZ]β[WTB4]发射体和α发射体—GB/T12164—1999用于校准剂量(率)仪及确定其能量响应的[WTBZ]β[WTB4]参考辐射GB/T14053—1993辐射防护用的能量为8keV~1.3MeVX和γ参考辐射的剂量测量GB/T14055—1993校准辐射防护用的中子测量仪表并确定其能量响应的中子参考辐射GB/T14056—1993外表污染测定第一局部:β发射体(最大β能量大于0.15MeV)和α发射体GB/T14057—1993放射性污染外表往污试验与评价往污难易程度的方法GB/T14959—1994个人中子剂量计的性能要求与刻度(中子能量小于20MeV)GB/T15222—1994外表污染测定第2局部:氚外表污染GB15847—1995核临界事故剂量测定GB/T15850—1995放射性污染外表的往污纺织品往污剂的试验方法GB/T16817—1997治疗级剂量监测用热释光测量系统GB/T16841—1997能量为300keV~25MeV电子束辐射加工装置剂量学导那么GB/T17437—1998辐射防护用的中子测量仪表的校准及其响应确实定方法GB/T17947—2000拟再循环、再利用或作非放射性废物处置的固体物质的放射性活度测量GB11928—1989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临时贮存规定GB11929—1989高水平放射性废液贮存厂房设计规定GB13600—1992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岩洞处置规定GB14500—2002放射性废物治理规定—1993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固化体性能要求水泥固化体—1993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固化体性能要求塑料固化体—1995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固化体性能要求沥青固化体GB16933—1997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的废物接收准那么GB/T12787—1991临界事故报警设备—1999核电厂应急方案与预备准那么应急方案区的划分—1999核电厂应急方案与预备准那么场外应急职能与组织—1999核电厂应急方案与预备准那么场外应急设施功能与特性—1999核电厂应急方案与预备准那么场外应急方案与执行程序—1999核电厂应急方案与预备准那么场外应急响应能力的维持GB/T4079—1994用于电离辐射探测器的放大器和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的测试方法GB/T5201—1994带电粒子半导体探测器测试方法GB/T7167—1996锗γ射线探测器测试方法GB/T7521—1987多个操纵器在一CAMAC机箱中GB/T7522—1987CAMAC串行信息公路接口系统GB/T7523—1987CAMAC子程序GB/T8992—1988硅(锂)X射线探测器系统测试方法GB/T8993—1998核仪器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GB/T8996—1988核电子仪器用样品盘尺寸GB/T10255—1996γ放射免疫计数器GB/T10257—2001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那么GB/T10259—1998液体闪耀计数系统GB/T10261—1988核仪器用高、低压直流稳压电源测试方法GB/T11685—1989半导体X射线能谱仪的测试方法GB/T12790—1991核电厂平安级电气设备和系统文件标识方法GB/T13181—2002闪耀体性能测量方法GB/T4077—1983闪耀体尺寸的瓶子尺寸GB/T4080—1983用于放射性测量的试管尺寸GB/T4833—1997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要紧性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GB/T5962—1995NIM标准仪器系统GB/T8998—1988环境热释光剂量计及其使用方法ISO/DP8034GB/T13975—1992直流放大器特性和测试方法GB/T5204—1994核电厂平安系统定期试验与监测GB/T5963—1995反响堆保卫系统的隔离准那么GB/T9224—1998直流周期计—1991核电厂事故及事故后辐射监测设备第一局部:一般要求—1991核电厂事故及事故后辐射监测设备第二局部:气态排出流中放射性惰性气体连续监测设备的特不要求—1992核电厂事故及事故后辐射监测设备第三局部:高量程区域γ剂量率监测设备—1995核电厂事故及事故后辐射监测设备第四局部:工艺流辐射监测仪—1997核电厂事故及事故后辐射监测设备第五局部:空气放射性监测设备—1991核反响堆仪表准那么第一局部:一般原那么—1991核反响堆仪表准那么第二局部:压水堆—1992核反响堆仪表准那么第三局部:高温气冷反响堆—1994核反响堆仪表准那么第四局部:液态金属冷却快堆—1992核电厂事故监测仪表准那么功能准那么—1992核电厂事故监测仪表准那么仪表准那么GB/T15474—1995核电厂仪表和操纵系统及其供电设备平安分级GB/T15475—1995核电厂仪表和操纵系统及其供电设备质量保证分级GB/T4861—1984模拟计数率表特性和测试方法GB/T5964—1986核仪器用高压同轴连接器GB/T7163—1999核电厂平安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要求GB/T9225—1999核电厂平安系统可靠性分析一般原那么GB/T10262—1988小面积镀(涂)层β反散射厚度计GB/T12727—2002核电厂平安系统电气设备质量鉴定GB/T12788—2000核电厂平安级电力系统准那么GB/T13177—2000核电厂优先电源SGB13284—1998核电厂平安系统准那么GB/T13285—1999核电厂平安重要系统和部件的实体防护GB/T13286—2001核电厂平安级电气设备和电路独立性准那么GB/T13626—2001单一故障准那么应用于核电厂平安系统GB/T13629—1998核电厂平安系统中数字计算机的适用准那么GB/T14546—1993核电厂平安级直流电力系统设计准那么GB/T15473—1995核电厂平安级静止式充电装置及逆变装置的质量鉴定GB/T10253—2001液态排出流或地表水β、γ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设备GB/T12129—1989时(间)幅(度)变换器测试方法GB/T13161—1991直读式个人X和γ辐射剂量当量和剂量当量率监测仪GB/T13162—1991环境中气载放射性碘监测设备GB/T13163—1991氡及氡子体测量仪与监测仪一般要求GB/T14054—1993辐射防护用固定式X、γ辐射剂量率仪、报警装置和监测仪4GB/T14318—1993辐射防护用便携式中子四周剂量当量率仪GB/T14323—1993X、γ辐射个人报警仪GB/T4835—1984辐射防护用携带式X、γ辐射剂量率仪和监测仪GB/T5202—1985[WTBZ]α、β和αβ外表污染测量仪与监测仪—1987气态排出流(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设备第一局部:一般要求983—1988气态排出流(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设备第二局部:气溶胶排出流监测仪的特不要求—1989气态排出流(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设备第三局部:惰性气体排出流监测仪的特不要求—1989气态排出流(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设备第四局部:碘监测仪的特不要求—1988气态排出流(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设备第五局部:氚排出流监测仪的特不要求—1989气态排出流(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设备第六局部:超铀元素气溶胶排出流监测仪的特不要求GB/T8997—1988α,β外表污染测量仪与监测仪的校准GB/T10254—1988辐射防护仪器校准与定度β剂量率仪—1988辐射探测器环境试验全然要求与方法总那么—1988辐射探测器环境试验全然要求与方法温度试验—1988辐射探测器环境试验全然要求与方法潮湿试验—1988辐射探测器环境试验全然要求与方法磁场试验—1988辐射探测器环境试验全然要求与方法光效应试验—1988辐射探测器环境试验全然要求与方法辐照试验—1988辐射探测器环境试验全然要求与方法盐雾试验—1988辐射探测器环境试验全然要求与方法振动试验—1988辐射探测器环境试验全然要求与方法冲击试验—1988辐射探测器环境试验全然要求与方法包装运输试验GB/T10264—1988个人和环境监测用热释光剂GB/T11682—1989低本底α测量仪GB/T11683—1989应急辐射防护用携带式高量程X、γ和β辐射剂量与剂量率仪—2000用于校准剂量仪和剂量率仪及确定其能量响应的X和γ参考辐射第1局部:辐射特性及产生方法XGB/T8994—1988辐射防护仪器的校准与定度X,γ照耀量率仪GB/T14058—1993γ射线探伤机GB/T15636—1995电离辐射厚度计GB/T4083—1983核反响堆保卫系统平安准那么GB/T5203—1985核反响堆平安逻辑装置特性和检验方法GB/T7166—1987核动力堆堆芯或堆主包壳内温度测量特性和测试方法GB/T8995—1988核反响堆中子注量率测量堆芯仪表GB/T10256—1997放射性活度计GB/T11684—1989堆用核仪器电磁干扰特性和检验方法GB/T11807—1989探查松脱零件的音响监测系统的特性、设计和运行程序GB/T13538—1992核电厂平安壳电气贯穿件GB/T13624—1992核电厂平安参数显示系统的功能设计准那么GB/T13632—1992监督压水堆堆芯充分冷却的测量要求GB/T15476—1995肾功能仪GB/T7164—1994用于核反响堆的辐射探测器特性及其测试方法GB/T13178—1991金硅面垒型探测器GB/T13179—1991硅(锂)X射线探测器系统GB/T13180—1991γ射线GM计数管GB/T13182—1991碘化钠(铊)闪耀探测器GB/T13376—1992塑料闪耀体PlastF91GB15213—1994医用电子加速器性能和试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GB/T15914-1995)第一节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标准规定了蒸汽加热设备能源利用状况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合格指标。
本标准的能源利用状况是指输入热能的合理性(即蒸汽的品位);设备的有效能量的水平(即热效率的高低);各项损失热量的合理性;设备管理操作水平,设备所生产产品产量及其单位产品能耗水平。
2. 标准适用于汽功率≥325kW(0.5t/h)。
蒸汽加热设备包括四大类:a. 蒸煮设备;b. 蒸发与蒸馏设备;c. 蒸汽加热干燥设备;d. 综合用汽设备。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把蒸汽加热设备的用汽功率定在≥325kW(用蒸汽量≥0.5 t/h),小于这个用汽量的就不进行热效率监测了。
但遇到特殊情况,如某企业蒸汽加热设备很多,但每台用汽量小于0.5 t/h,总的用蒸汽量却大于10 t/h,则仍可进行监测测试项目的监测,同样可以评价其蒸汽加热设备的能源利用水平。
3. 标准不适用于蒸汽动力设备。
因为本标准未包括蒸汽动力设备的效率测试与计算方法,如汽轮机(发电)、蒸汽机车(运输)和蒸汽锤等节能监测方法,这些更为复杂需另行制订监测标准。
第二节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项目1. 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应检查热效率。
a. 企业所提供的热效率测算数据应以专业监测单位的监测报告为依据。
b. 蒸汽加热设备热效率监测时间间隔不超过三年。
新投入的蒸汽加热设备应对其进行热效率监测验收。
之所以要求对新投入生产使用的蒸汽加热设备应及时进行热效率监测验收,是要了解新投产的蒸汽加热设备的额定性能指标与实际调试出的生产性能指标是否相符合;安装有什么缺陷;是否符合节能型设备的条件;其运行热效率是否达到额定指标,能否达到节能监测的合格指标要求,即作到对新投产的蒸汽加热设备心中有数。
本标准中的检查项目是参照<<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法>>标准制定的,就是将设备复杂和测算难度大的项目只作检查项目,检查是否进行过测试;是否做到了合格指标;不合格时是否进行了复测;是否超过规定的节能监测周期。
2. 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测试项目。
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测试项目是从各类设备的热平衡损失项目中最能反映其损失热量参数中选取的,这些现场测试项目的测试可随时进行或定期进行。
因此本标准把这些主要参数作为节能监测的测试项目。
这样既免去那些繁锁的计算,又能反映出蒸汽加热设备的能源利用水平。
2.1 蒸煮设备的节能监测测试项目。
a. 疏水温度(间接蒸煮设备)b. 乏汽温度。
c. 溢流水温度。
d. 设备外表面温度。
2.2 蒸发与蒸馏设备的节能监测测试项目。
a. 疏水温度。
b. 回馏比偏差(蒸馏设备)。
c. 末效乏汽温度(蒸发设备)。
d. 设备外表面温度。
2.3 干燥或综合用汽设备节能监测测试项目。
a. 疏水温度。
b. 排汽温度。
c. 溢流水温度。
d. 设备外表面温度。
e. 乏汽温度。
以上各类蒸汽加热设备的监测测试项目均符合GB15316-1994《节能监测技术通则》规定的节能监测的内容。
主要考核评价用能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运行状况。
用能设备的实际运行效率或主要运行参数应符合该设备的经济运行要求。
第三节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1. 节能监测用仪表及其准确度见表1。
表1 监测仪表及其准确度要求节能监测用仪表的选择和使用原则:a. 节能监测用仪器、仪表、量具和设备应与所从事的监测设备项目相适用。
b. 节能监测用的仪器、仪表、量具和设备应在满足准确度前提下,尽量采用先进的和便携式的。
c. 节能监测用的仪器、仪表、量具和设备应考虑其可靠性和经济性。
d. 根据GB6422-1986《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关于“测试分级”规定,节能监测属一级测试(设备热效率)和二级测试(监测测试项目),其监测结果综合不确定度应≤5 %。
因此仪器、仪表、量具和设备的准确度选择应满足以上测试级别要求。
e. 节能监测使用的仪器、仪表、量具和设备应在法定计量检定合格周期以内,过期的应按时进行送检。
f. 根据以上原则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仪及其准确度应满足表1所列要求。
2. 监测条件与时间2.1 监测测试项目时间,规定在设备热工况稳定或周期性设备达到用汽高峰时进行测试,时间应不少于一小时。
节能监测测试项目应在生产正常、设备运行工况稳定的条件下进行。
生产正常的含义包括:①是正式生产,不是试验性生产;②生产用能源和原料供应正常;③设备生产负荷或产量与平时基本相当,不能在监测测试时人为的调整生产负荷。
工况稳定的含义包括:(1)在监测测试时设备不应是刚开始运行状况,应经过一定时间,使设备的蓄热达到稳定后进行;(2)设备的生产负荷及主要运行参数没有大的波动;(3)对于连续性生产设备,供入蒸汽量应为稳定均衡的状况;(4)对于周期性生产设备在用汽量达到高峰段时期进行监测测试。
监测测试项目的监测时间一般为1小时,测试参数的取数可连续读取也可间接读取。
2.2 对热效率,连续生产的设备在热工况稳定后测试二小时;周期性生产的设备测试一个生产周期。
在测试热效率时,同样要求应在生产正常和设备热工况稳定时进行。
对于连续周期性生产设备,其测试也应在生产几个周期以后进行,并且测前周期的停顿时间间隔应与以往一致。
对于间隔时间相当长的周期性生产设备,可任意选一个周期性进行其热效率的监测。
3. 蒸汽加热设备检查项目3.1蒸煮设备的热效率。
3.2 蒸发与蒸馏设备的热效率。
3.3 干燥或综合用汽设备的热效率。
4. 蒸汽加热设备测试项目的监测方法4.1 疏水温度的监测打开蒸汽加热设备的疏水阀后的旁通阀门(应在监测前安装),用温度计每20分钟测试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为疏水温度;凡蒸汽直跑者为该项监测不合格。
间接加热的用蒸汽设备,其蒸汽凝结水的疏水带走的热量,一般为蒸汽供入热量的10~15 %,如果疏水阀门的性能不好,漏蒸汽率高,则疏水损失热量比率将增加;如果疏水阀门已损坏,造成蒸汽直跑,则浪费的蒸汽量有可能超过额定的蒸汽供入量。
因此本标准规定,凡有蒸汽直跑者(无论是疏水阀损坏还是其它原因)的蒸汽加热设备,则该项目监测指标肯定不合格,应立即维修或更换疏水阀门,保证蒸汽加热设备正常运行。
对于正常运行的蒸汽加热设备的疏水温度的监测测试方法为:在监测期开始时,打开蒸汽加热设备疏水阀后的旁通阀门(如没有旁通阀门的应在监测前安装好),设置一个容量不小于2L的容器,使疏水径流容器,用数字温度计测试疏水平均温度,每20分钟测试一次,取监测期内各次(不少于四次)的算术平均值为监测测试期疏水温度。
对于有冷凝水回收利用的封闭系统的用蒸汽加热设备的疏水温度就不必进行监测测试了。
4.2 泛汽温度的监测在蒸汽加热器的最末吸热面的乏汽出口0.3m处,用温度计每20分钟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为乏汽温度。
乏汽温度的监测对于一般的蒸煮设备、蒸发设备、综合用汽设备的乏汽温度,只要设备运行正常,一般排出乏汽的温度均会小于或等于100℃。
对于一些特殊蒸汽加热设备,如制药行业的发酵缸的空缸消毒和实物消毒工艺过程,乏汽温度必然会超过100℃,对于这类设备,应建议企业在不影响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乏汽热量回收利用(在目前技术和工艺条件下,可暂不把这类设备的乏汽温度列入监测项目)。
乏汽温度的监测方法为:在蒸汽加热器最末吸热面的乏汽出口的0.3m处,用数字温度计每20分钟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为监测测试的乏汽温度。
4.3 溢流水温度的监测在容温溢流水出口,用温度计每20分种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溢流水温度。
对于蒸煮设备和综合用汽设备,当用蒸汽加热水,对物料进行连续洗涤时,溢流水会带走一定的热量,因此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洗净度后,应按工艺要求控制好对水的最高加热温度和连续溢流水量,排放的溢流水温度应控制在小于或等于45℃,以达到既保证产品质量又节约蒸汽和水的目的。
溢流水温度的监测测试方法为:在容器(溢流洗涤首槽)的溢流水出口,用温度计每20分钟测试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为监测测的溢流水温度。
4.4 排气温度的监测在烘干设备排气处0.3m以内的测孔中用温度计每20分种测试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排气温度。
对于干燥设备和综合用汽设备,为使干燥汽化的水蒸汽分子能迅速离开被干燥物料,以保证干燥过程的高效和连续进行,有的干燥和综合用汽设备没有排气装置,排气温度应控制在适当的温度。
排气温度的监测测试方法为:在干燥设备和综合用汽设备的排气管道出口0.3m以内的测孔中,用数字温度计每20分钟测试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为监测测试的排气温度。
4.5 回流比偏差的监测用超声波流量计测出蒸馏塔的平均回流量,测出蒸馏塔的平均馏出液量,并计算出回流出值。
再与规定的回流比相减,求出回流比偏差。
对于蒸馏设备其回流是进行连续生产和保证产品(馏出液)质量的措施,回流比小了会影响馏出液的纯度,回流比大了则会减低产量和浪费能源。
在此回流比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在最佳值状态,在满足产品(馏出液)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控制在额定范围之内。
回流比偏差的测算方法如下:在蒸馏塔顶的回流直管段上,用超声波流量计测试出监测期内平均回流量,同时测出监测期内的平均馏出液量y4,按下式求出回流比R h:R h= (M h-y4)/M h ×100% (1)式中:R h—蒸馏设备的实测回流比,%;M h—蒸馏设备的实测平均回流量,kg/h;y4—蒸馏设备的实测平均馏出液量,kg/h。
监测测试出的回流比R h与蒸馏设备额定回流比R N的相对回流比偏差按下式计算:σ= ︱R N- R N︱/ R N×100% (2)式中:σ—蒸馏设备的回流比偏差,%;R h—蒸馏设备监测实测的回流比值,%;R N—蒸馏设备额定的回流比值,%。
4.6 设备外表面温度的监测设备外表面温度测点应具有代表性,以1~1.5 m2设一个测点,在热工况稳定后测试,用表面温度计测得的各点外表面温度,取其最大值为监测实际值。
蒸汽加热设备外表面温度的测点布置应具有代表性。
无论是有保温层的还是无保温层的,在设备的外表面每1~1.5 m2内应设一个温度测点,在距蒸汽进口法兰周围0.3 m的园周内不应设测点。
对于连续性生产蒸汽加热设备,用表面温度计每20分钟测试一次,求出每个测点各次算术平均值,以各测点的最高平均值为该设备的表面温度监测值。
对于周期性生产的蒸汽加热设备,在加热测度达到工艺要求并处于稳定状态后,用表面温度计测出各点平均温度值。
取各测点的最高平均温度为该设备的外表面温度监测值。
第四节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合格指标节能监测合格指标的确定是以合理用能杜绝浪费为原则,同时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如果节能监测合格指标制定得太高了会使大多数设备可能不合格,企业难以适应;若节能监测合格指标制定得太低了,则不能促进技术进步,达不到促进节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