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堂上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
诵读中华经典 促进学校德育工作5篇
诵读中华经典促进学校德育工作5篇第1篇示例:诵读中华经典促进学校德育工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经典是历代学者、文人骚客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风气的不断变迁,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学校的教育中加强对中华经典的诵读,对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诵读中华经典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诵读中华经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根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当今社会,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许多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心不足,诵读中华经典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心,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诵读中华经典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如孝道、忠诚、诚信等,这些美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历史的结晶。
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学生可以接触到这些传统美德的内涵,了解到这些美德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在当今社会,随着物质欲望的泛滥,许多人的道德观念逐渐淡化,诵读中华经典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传统美德,使之成为新时代的中华好少年。
诵读中华经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经典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文学、哲学知识,还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地理等方方面面。
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还可以培养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足,诵读中华经典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人文素养,使之成为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人才。
诵读中华经典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诵读中华经典,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更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浅论经典诵读活动在高校的开展
浅论经典诵读活动在高校的开展作者:孙菊来源:《学园》2013年第12期【摘要】“中华诵”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以引导人们亲近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为宗旨,并将此项活动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
在初等教育层面,成效显著;但在高等教育层面,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仍需改善和推进。
【关键词】传统文化经典诵读高等教育【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64-01在世界各种文化的融合和碰撞中,中国传统文化迎来了新的生存环境和考验,促使人们对其命运进行新的思考。
2007年起,教育部等启动了“中华诵”系列活动,旨在借此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此后,全国掀起了学习中国经典的热潮。
为进一步推进经典诵读活动,2009年5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与思想政治工作司联合启动“中华诵”进高校校园工作。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官方网站强调,此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利,能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契合高等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引领校园文化;也能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提升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
从开展方式、参与主体及范围上看,经典诵读活动在高等教育层面所取得的反响与成绩远不能与初等教育层面相比。
中小学生正处于积累知识、锻炼技巧的重要阶段,“中华诵”系列活动的开展能引起中小学师生和初等教育部门的重视,并及时改善相关教育环境条件,易于收获教育效果。
同时,中小学生的爱好兴趣容易引导和塑造,经典诵读大赛、中小学生夏令营、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古辞新韵创作大赛等系列活动与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更为接近,易于激起中小学生广泛参与的热情。
以经典诵读为例,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先生认为,要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绝,保持诗文吟诵的传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工作。
因为如果只是应付考试,只是写论文、敲一敲电脑,搜集很多资料,它与你的生命不发生真正的关系。
浅析“经典诵读”在汉语言文学研究中的意义
38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23期总第830期No.23,2020Total of 8300 引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必须要经历的一项训练就是朗读。
为此,在汉语文学研究中,我们要意识到“经典诵读”课程的重要性,其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阅读经典文学有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除此之外,阅读经典文学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应用,而且这在基础教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经典诵读”的概念叙述在中华民族文化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经典诵读”是形成的最重要的文化形式,这不仅是人类文明的精华,也是中华人民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
首先,“经典诵读”是经过一定检验的,体现在诵读中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著作。
我国传统经典源远流长,“经典诵读”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因为此内容的形式独特,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对于我们生活有一定影响。
在实际诵读的过程中,使得人们的文化素养获得提高,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其次,在“经典诵读”中,有些内容包含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蕴含着先贤们的思想和行为,促进人们美好品行培养。
最后,“经典诵读”能够流转至今的主要原因经典承载着人们的共识,传播着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增强人们对此文化的责任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经典诵读”在汉语文学研究价值2.1 认定文学经典角度在文学研究的过程中,经典文化的研讨作为最重要环节。
在文学创作中,经典文学的构建主要就是依照文学和评论体系。
除此之外,在细致研究和分析大量经典文学后,其梳理上,能将文学发展历程梳理出来,进而获得汉语文学研究的诠释,还有就是评论标准。
不管怎样在现代文学中,赏析和辩证思考经典文学著作是最重要的环节。
首先,时代具有影响力作品。
一个作品的诞生离不开与时代的契合,而且会受到当时人文和政治以及思想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使后来者能够详细地阐述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此同时,针对文学创作风向进行引领[1]。
大学语文课堂上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
大学语文课堂上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一个国家文化发展史,掌握中国精神实质,要借助语文课堂上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是中华文明古老的传统,是近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的过程中,诵读典籍对学生的文化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堂上的经典诵读能够让学生在思想感悟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凝重感,学会理解一家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从品格训练上习得优秀的传统美德。
经典熟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典籍,形成对真理万古不变的认知,并能在平时生活中经常运用,从而将传统文化的健康价值观融入到个人的行为习惯中。
经典诵读给学生带来思想上的影响和震撼,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将文化古今一体感悟,将文化经典融入到当代中,完美诠释出古典文学的经典情怀;人类的时间思维从点到面、从片面的欣赏到全局的思考,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能力和文化意识,使他们能够以更高的境界和更清晰的视野来认识历史与民族传统的文化。
教育熏陶的力量无不写入到人类意识中,诵读经典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在青少年中浸润传统文化精神,让儒家文化承传,让学生静坐心思思考是非,进一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经典诵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能让学生更加善于表达,有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通过诵读典籍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他们联想到文本所传达的新思想;同时,通过经典诵读也能增强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使他们拥有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典诵读是中文语文课堂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学生在经典诵读过程中能够学到更多的精神,因此,语文课堂上的经典诵读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同时也能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大学语文课堂倡导经典文化诵读
同是 国 学大 师 的季 羡林 先 生 也说 , “ 中国可 以成 为… 个经 济
低 ,课 程被 砍得 越来 越少 ,它 已被 抛 向 了边 缘和 角 落 ! 而大 学 人 国,也 可 以成 为 一个 科 技 强国 ,但 最 根本 的, 中 国是一 个
文 盲 ” ( 会 电脑 、不 会 上 网、 不会 英 语 )越来 越 少 的情 况 着 民族精 神 ,浇灌 着 民族灵 魂 的作 品 ,就是 经 典 。 不 下 , “ 统 文盲 ” ( 能 止确 读 写 、不懂 中外文 化 、缺 乏 人 传 不 文 素 质 ) 重返 大 学校 同 , H人 数逐 渐 增多 。特 别 是 一 理 _ 些 工 科 大学 生 ,普 遍存 存 语文 能 力 、人 文 素质 低 ,缺 乏创 新 意 1 在 大 学语 文课 堂倡 导 诵读 经典 文 化 的深 远 意义 . 首 先 ,经 典 文化 是 中华 民族智 慧 之果 、精神 之 花 ,它 承 载 历 史、传 承 文 明, 我们精 神 生活 的重 要资源 。在大 学生 中 是 倡导 诵读 经 典 ,能 够 引领 学 生在 诵读 中亲近 经 典 ,在 亲近 中 热 爱经 典 ,在热 爱 中 弘扬 民族 文 化 ,这 是我 们 薪 火相 传 、万
应 该经 营 出 一处 后 花 同: 让 台静 农 先 生抽 烟 、喝 酒 、写 字 、
题 。这 是 非 常令 人 担忧 的 事 。因 为 ,大 学教 育 首先应 该是 人 的教 育而 不仪 仅 是 技能 的教 育, 同时 还 是价 值观 的教 育 !没 有 价值 观 教 育就 没 有 “ 文 ”教 育可 言 !现 在 的 问题 是把 价 人
亦 如影 随 形 。而 大 学语 文 正肩 负着 这 样 的文 化传 承— — 给 民 族 文化 的后花 同 点上 一盏暖 暖 的灯 ,相 思 的灯 。所 以 ,在 大 学 语 文课 堂 倡导 经 典 文化 诵 读尤 其 必要 。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摘要:要:经典作品是语文课本中常常出现的一种文本类型,它们既使学生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也从这些经典故事中了解了对应的时代的特色,有助于扩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朱自清先生也曾经提倡过要将经典诵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辅助性活动,由此可见,经典诵读活动对于学生学习以及素质提高的重要性,经典诵读是一项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很有帮助的活动,这个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拉近学生与经典作品的距离,在加大学生阅读量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对学生的以后的语文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黄珊摘要:经典作品是语文课本中常常出现的一种文本类型,它们既使学生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也从这些经典故事中了解了对应的时代的特色,有助于扩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经典故事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而本文也将基于这一点来谈一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经典诵读;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我们的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人生百味,理解作者情感。
朱自清先生也曾经提倡过要将经典诵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辅助性活动,由此可见,经典诵读活动对于学生学习以及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上其实没有什么经验,没有真正的将这个活动落实到位,导致活动的开展效果不足。
接下来笔者就将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希望给广大读者一些教学上的灵感。
一、基于学情,循序渐进《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教学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只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的教学才能取得效果。
这句话放到今天的教学中其实也是适用的,我们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时候也需要循序渐进,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我们开展活动时候选择的经典故事或者作品超出了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范围,学生自然无法对其产生兴趣,也自然得不到好的效果。
我们在作品选择的时候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短到长,让学生在有余力的前提下进行诵读,促使他们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经典诵读走进语文课堂
能够呈现在学习 中所获得的关 于国学知识 的各种小报 、 墙报 、 诗集
等, 以帮助学生巩 固、 加深 对这些知识 的记忆及理解 。让 国学在语
动中 , 孩子们都会用一周的课余时间来专心收集资料 , 然 后用 自己
喜欢 的方式 画出经典诗文 。 通 过“ 画” 这种艺术形式 , 孩子们把 自己 对诗文 的理解表达 了出来 , 并在原文的基础上 , 加上 了 自己的艺术
他们 都是 在很 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 了国学经典 的熏陶 ,打下了 来用一句经典古诗文提炼 全文思想 。 让学 生背会 、 写会 , 在听 、 默写
良好 的基础 , 最后ຫໍສະໝຸດ 成一家之言。这些人往远有郑玄等人 , 往近有 中写写 , 老师给一个 附加分作为奖励。 教师借助着祖先流传 下来 的
章太炎等人 , 细数 每个人 , 根 本就没 有一个 “ 半路 出家 的和 尚” 。 金石之言 , 践行着 自己“ 传道 、 授业 、 解惑” 的职业操守 。
新 课 程 N E W C U R R I C U L U M
教 学反 思
不 薄今人 爱古人 清词 丽 句必为邻
— —
经典诵读走进语 文课 堂
史 超
( 山西省 太原 市东岗小学 ) 受到独特感染 。 不 管哪种方式 的读 , 都需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 经典 , 是先贤者赠予我们 的隐形翅 膀。 而只有在人生的初始阶 美 , 这样有助于学生积累素材 、 培养语感 、 体验情感 , 段接 受经典 的熏习, 才有将来的羽翼丰满。 “ 书到今生读 已迟 ” 是古 以达到 自然成诵 。 人 的追悔 , 何尝不是对后 人的警示 呢? 我认为 自己可以在语文教学 达到经典熏陶感染 、 潜移默化的 目的。《 增广贤文》 《 笠翁对韵》 《 千 中有效地将 国学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实践 中,因为语文本来 就是 字文》 等, 因班而异 , 异彩纷呈。 在课堂上 , 在老师 的引导启发下 , 学
2024年校园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2024年校园经典诵读活动计划一、活动目的与意义经典诵读是培养学生优秀文化传统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诵读,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文化素养,是学校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诵读经典作品,促进学生的思想、文化、道德的培养与提高,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加深对经典名著的理解与感悟。
二、活动时间活动时间:2024年3月至4月三、活动形式1. 层次分明的诵读比赛组织学生参与层次分明的诵读比赛,包括班级、年级、学校各层次,并邀请教师和专业评委进行评比。
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诵读的质量。
具体的诵读内容和标准将在活动开始前由组织者确定并向参赛者发布。
2. 经典名著诵读分享会组织学生进行经典名著诵读分享会,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经典名著进行诵读,并在会上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通过分享会的形式,推动学生对名著的深入探究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课堂经典诵读在各个班级的语文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
教师可以选取适合年级和学科的经典作品,要求学生进行诵读、解读和交流。
通过课堂经典诵读,加深学生对文化经典的理解和理性思考,提高学生对文化的关注和热爱。
四、活动方案1. 确定经典诵读内容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以及教材内容,确定适合的经典诵读作品,包括古代经典名著、现代经典作家的代表作等。
在活动开始前,将相关资料和作品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参与经典诵读。
2. 推动学生自主选择与准备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经典作品进行诵读,并提供相关资源和辅导。
学校可以在图书馆或网络平台上开设专门的经典诵读资源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考和借阅。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诵读辅导,提供诵读技巧和表达方式的指导。
3. 举办诵读比赛和分享会根据事先确定的课程计划和时间安排,组织诵读比赛和诵读分享会。
比赛可以分为初赛和决赛,通过初赛选拔出优秀的参赛者进入决赛,最终评选出获奖名单。
大学经典朗读教材分析
大学经典朗读教材分析一、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选文大学语文经典诵读内容应涵括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轮廓,人生观念与人文素养,生命情感与人文理想三个层面。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选文应该是经过历史长河积淀下来的经典著作,所选作品需主题健康,积极向上,蕴含人生哲理和人文情感;所选篇目还需要适宜诵读,篇幅不宜太长或太短。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读本选择可以参考《大学语文•经典诵读》大学生必读的中华经典诗歌100首,其涵盖的古今中华经典诗歌比较全面,且多适宜诵读。
当然,中华传统经典博大精深,书目众多,大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时可以广泛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寻找其他更多的经典范本进行对比学习、延伸拓展。
除了以上《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读本里的经典诗歌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一些没有收入前者中的经典文本篇目。
如《诗经》中的《君子于役》、《采葛》等,《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而篇》、《为政篇》等,《孟子》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等,《庄子》中的《逍遥游》、《秋水》等,《荀子》中的《劝学》、《修身》等,这些典籍中有很多谈及人性、社会、道德、教育和人格修养等方面内容,无论是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还是对人们的精神、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在选取这些选文时应尽量选取句子整齐短小,节奏感强的篇目。
另外,汉魏、唐宋时期的诗词散文亦有不少适宜诵读的优秀篇章。
诸如曹植的《白马篇》、《七步诗》,语言浅显,寓意明畅,节奏感强,学生读起来会朗朗上口。
李白、杜甫的诗,苏轼、李清照的词等大多适宜诵读,例如李白典型的代表诗作《蜀道难》,诗人以神奇莫测之笔,凭空起势。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在篇中三次出现,给这首五音繁会的乐章确定了回旋往复的基调,读来气势恢宏、铿锵有力。
以上这些文言经典诗文都具有典范性,语言深入浅出,相对易于理解,适宜诵读。
需要指出的是,在选好经典诵读文本内容的同时,实施经典诵读教育更需要师生以一种植根于当代社会和文化的时代精神,由表及里对经典诗文作进一步发掘,作出新的选择和阐释,且主旨符合当今社会核心价值思想观念。
国学经典诵读,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国学经典诵读,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国学经典是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宝贵财富,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多部经典作品,其中不仅蕴含了深奥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还包括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
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国学经典中的文言文结构严谨,语句优雅,阅读起来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美感,这其中隐藏了许多古代文化和文明的精髓,进而也带领着读者融入到这样一种氛围,感悟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尤其是长篇经典如《论语》、《大学》等,这些经典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通过阅读和诵读,能够提高阅读理解与写作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增强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开拓思维,提高文学素养,让读者能够获得一种独特的美感体验。
其次,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培养道德情操和操守。
国学经典强调人际关系、社会责任和个人修养,如《论语》中的“君子以道德为本”,《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中的“中正平和、诚实守信、恭俭慎行”,这些经典一面展示了东方文化的精髓,一方面也是我们准确把握古代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诵读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思想精髓,了解古代的人文精神,以此来指导现代人的做人做事,从而得到一种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指引和道德操守。
最后,诵读国学经典可以促进文化认同与身份意识。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源头,装载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和基因,阅读和诵读经典对于陶冶情操、增进文化自信、营造文化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诵读过程中学生既能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又能从中汲取人生智慧和奋斗精神,让学生在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中感受爱国主义的情感氛围,培育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从而增强文化身份认同和文化情感体验。
总之,诵读国学经典是一种极好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逐渐体悟古人的沉静与睿智,获得美的感悟与启示,时刻谨记国家文化的魅力,努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诵读》课件
详细描述
分析《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歌,可以了解唐代社 会的风土人情、价值观念和时代背景。通过对诗 歌主题、意象和表现手法的探究,可以领悟唐代 文人的思想境界和艺术追求。
03
经典诵读的方法与技巧
朗读技巧
语速适中
朗读时,应保持适当的 语速,既不过快也不过
慢,以保持节奏感。
语音清晰
每个字词应发音清晰, 避免模糊或含糊不清的
发音。
语调变化
根据文意和情感需要, 适当调整语调,增强表
达力。
停顿恰时给听众留下思考的空
间。
背诵技巧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 动,如朗诵比赛、文艺演出等,丰富 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德育教育
经典诵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观 念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素材,引 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
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01
02
03
亲子共读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诵读 经典,增进亲子关系,培 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文学 素养。
化。
提高人文素养
经典诵读的内容多为古代文学经典 ,诵读这些作品有助于提高个人的 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培养道德情操
经典诵读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道德 观念和价值追求,通过诵读可以培 养个人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未来经典诵读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经典 诵读将更加数字化,如开发数字 化诵读软件、在线诵读课程等。
《红楼梦》的诵读与鉴赏
总结词:《红楼梦》是中国 古典小说的代表作,通过对 这部小说的诵读与鉴赏,可 以深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 文化、历史和社会现实。
经典诵读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经典诵读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而物质文化建设则是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
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上。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思想源泉,同时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校园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促进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的形成。
1 经典诵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风经典诗文以它独特的魅力,千古流传,这与它自身的完美构造,内在含蕴,外在音韵美分不开的。
经典诵读活动属于精神文化建设,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影响人的行为举止,道德修养。
如经典所阐述的:“道德仁义”、“文行忠信”、“同胞物与”、“仁民爱物”;训诫子弟:“入则孝,出则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勉励学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提倡:“君子和而不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宣扬“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从学校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校园里处处洋溢着经典文化的魅力。
宣传栏上书写着优美的诗词、鼓动人心,朝气洋洋的名言佳句,充满书香气息;墙上,用精美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经典的故事,充满古典之美;教室内外的墙壁上,到处挂着孔子的、孟子的、《大学》的、《中庸》的名言名句,给人以醇真之美;侧耳倾听,琅琅的读书声,响切校园,有音韵和美的唐诗,有凄婉的宋词,有鼓舞人心的名句……学生在平平仄仄中穿行,在抑扬顿挫中激进,在优美平婉中静品。
进入校园,便有置身于浓厚的,给人以清新、高雅之感的古典文化氛围之中,这样充满古典文化气息怎能不让学生领略到伟大的中华民族素有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呢?怎能不让学生感受到中华古典文化的精髓呢?又怎能不使师生熏陶在古诗文的修养之中呢?其教育意义是深远的。
读出语感,读出境界--引导学生爱上朗读
范 文 有 助 于 加 深 学 生 对 课 文 的 理 解 , 使 其 受 到 情 感 的 熏 有 明 确 的 要 求 ,如 “ 一 般 的 现 代 文 , 要 求 能 用 普 通 话 读 陶 , 从 而 达 到 阅 读 教 学 美 感 、 乐 感 、 语 感 、 情 感 的 和 谐 正 确 、 流 利 地 朗 读 课 文 , 背 诵 基 本 课 文 中 的 一 些 精 彩 片 统 一 。 因 此 , 引 导 学 生 爱 上 朗 读 , 充 分 发 挥 朗 读 对 理 解 段 ” ; “ 文 言 课 文 ,要 了 解 内容 , 能 顺 畅 地 朗 读 , 背 诵 读
和 ,释 家 的慈 善 , 法 家 的尊 严 来 净 化 学 生 的 心 灵 空 间 ; 用 学 生 的心 灵 ,回 归人 文 情 怀 的 家 园 。
秦 汉 的 厚 重 , 大 唐 的 庄 严 , 两 宋 的 美 丽 与 哀 婉 来 充 盈 学 生
的情 感 世 界 。 可 以 说 ,大 学语 文 为 学 生 进 入 这 样 的情 感 世 参 考 文献 :
w. hxw cm . 来 引 导他 们 ,达 到 “ 物 细 无 声 ” 的 效 果 。 中 国 科 学 院 院 w w z d y . o / 润
士杨叔子 深有感慨 , “ 人文文化对 感情 的感 染,人格 的熏
陶 , 习惯 的 养 成 ,环 境 的 造 就 , 传 统 的形 成 , 太 重 要 了 !
读 出 语 感 ,读 出 境 界 一 一引导学生来自上 朗读 。杨 玉玲
朗 读 是 语 文 教 学 中 一 项 重 要 的 基 本 功 , 也 是 我 国传
一
、
精 选 朗读 材 料 ,建 立 朗读 资 源 库
统语 文和 当代 阅读教 学 的重 要方 法 。有 感情 地 朗读 经典
大学诵读心得体会及收获范文(14篇)
大学诵读心得体会及收获范文(1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学诵读心得体会及收获范文(14篇)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和经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经典诵读课程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经典诵读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经典诵读课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果。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课程开展情况1. 课程设置本年度,我校经典诵读课程涵盖了《诗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经典著作,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
2. 课程实施(1)课堂诵读:每周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由语文教师担任主讲,带领学生诵读经典,讲解经典内容,引导学生感悟经典内涵。
(2)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经典著作,撰写心得体会,分享阅读感悟。
(3)经典诵读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经典诵读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和表达能力。
二、工作亮点1. 师生共同参与本年度,我校经典诵读课程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讲解,学生刻苦学习、积极诵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 诵读形式多样化在经典诵读课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诵读形式,如集体诵读、分组诵读、个人诵读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经典之美。
3. 诵读内容丰富本年度,我们选取了《诗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经典著作,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道德素养。
4. 诵读成果显著通过一年的经典诵读课程,学生在诵读水平、表达能力、道德素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许多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为我校争光。
三、存在问题1. 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虽然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课程,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经典诵读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
2. 诵读内容深度不足在经典诵读课程中,教师对经典内容的讲解深度有限,导致学生对经典著作的理解不够深入。
3. 诵读形式单一尽管我们采用了多种诵读形式,但仍有部分学生认为诵读形式单一,缺乏新鲜感。
四、改进措施1. 提高学生参与度(1)加强宣传,让学生认识到经典诵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经典诵读释义与生活联系
经典诵读释义与生活联系
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的千古名言。
诵读经典,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
诵读经典,不失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好途径。
诵读经典的意义:
1.造成气氛,激发兴趣
课前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进行读经,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
同时,多次的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念诗词,能让学生感受文字的节奏和灵敏度,这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好文章诵读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在写作教学中也可提供有关诗词为写作引用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目的。
四海经典教育经典诵读
四海经典教育经典诵读一、经典诵读的意义1. 同学们,咱今天来聊聊四海经典教育里的经典诵读啊。
这经典诵读啊,就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
你想啊,那些古老的智慧,就藏在一篇篇的古诗古文中,咱们通过诵读,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
2. 诵读经典能让咱们变得更有内涵。
比如说读那些古诗,就像在和古代的诗人对话。
他们把自己的情感、对生活的感悟都写进了诗里。
咱们读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他们当时的喜怒哀乐。
这可比看那些没营养的电视节目强多啦。
3. 而且啊,诵读经典对咱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你读得多了,那些优美的词句就自然而然地跑到你嘴边了。
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你就能说出很有文化底蕴的话,别人听了都会对你刮目相看的。
二、古诗古文诵读1. 咱先来说说论语。
这论语可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啊。
它的作者是孔子的弟子们,他们把孔子的言行记录下来,就成了咱们现在看到的论语。
里面有好多经典的句子,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的意思就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你看,这多谦虚,多有智慧啊。
它告诉咱们要时刻保持谦逊,向身边的人学习。
2. 再看看诗经。
诗经那可是咱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呢。
里面的诗啊,有很多都是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的。
比如说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几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注释一下啊,“关关”是鸟叫声,“雎鸠”是一种水鸟,“窈窕”是美好的样子,“淑女”就是善良美好的女子,“好逑”就是好的配偶。
这诗描写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表达了一种很纯真的感情呢。
3. 还有孟子,孟子这个人啊,他特别推崇仁政。
他的文章很有气势,读起来就感觉充满了力量。
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就是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灭亡。
这是在告诫咱们啊,不能贪图安逸,要时刻保持警醒,不断努力奋斗。
三、单字和组词的诵读1. 比如说“仁”这个字。
它读“rén”,出自儒家思想,是一种道德范畴,表示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意思。
中华经典诵读集锦
中华经典诵读集锦一、中华经典诵读的意义1. 咱得明白,中华经典那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就像古诗,每一首都有它独特的韵味。
比如说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诗大家都熟吧。
它的出处那就是李白的诗集呗。
这诗里的“床”呢,有好多解释,有人说就是睡觉的床,也有人说指的是井栏。
它的翻译简单来说就是,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赏析的话,这诗短短几句,就把那种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风格豪放飘逸,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诵读这样的经典,就像是在和古人对话,能让咱感受到他们当时的心境。
2. 再说说那些古文中的经典。
像论语里的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出处就是论语这本书啦。
注释呢,就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它告诉我们要谦虚好学,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作者孔子,那可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诵读论语,能让我们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3. 单字或者组词也是中华经典的一部分。
就拿“善”这个字来说吧。
读音是“shàn”。
出处那就多了,很多古籍里都有这个字。
解释呢,有善良、美好等意思。
造句可以是“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近义词有“良”“好”,反义词是“恶”。
诵读单字或者组词,能让我们把汉语的基础知识打得更牢。
二、诵读的方法1. 对于古诗古文的诵读。
首先得把字音读准,像“将进酒”里的“将”读“qiāng”,可不能读错。
然后要理解诗句的意思,这样读起来才有感情。
比如说读杜甫的诗,要能体会到他诗中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感。
读的时候可以适当停顿,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按照诗句的节奏来读,才能读出味道。
2. 单字和组词的诵读。
要多读多练,特别是一些多音字。
比如说“长”,在“长短”里读“cháng”,在“长大”里读“zhǎng”。
要结合它的不同读音来记忆它的不同意思。
可以通过做一些小游戏来加强记忆,像猜字游戏,一个人说这个字的意思,另一个人猜这个字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课堂上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摘要: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进行经典名篇诵读,对于培育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其锻造坚强意志,二是有利于其树立远大理想,三是有利于其磨砺健康品质,四是有利于其提高智力。
关键词:大学语文经典诵读健全人格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贫富差距日益加大,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升学竞争、评优竞争、考研竞争、就业竞争、升迁竞争等等无一不影响着大学生的情绪,甚至造成大学生人格的缺陷,比如离家出走、自闭家门、离群索居等等,更有极端者像马加爵那样杀害同学,像药家鑫那样视人命如草芥,而且跳楼、服毒、上吊等自杀现象也屡见不鲜。
如何使学生个体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学生成为拥有健全人格的一代青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笔者认为,大学语文老师应承担起这个责任,要尽量引导大学生努力钻研并诵读历经千百年岁月的淘洗而留传下来的中华民族的经典,这将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一、经典诵读,有利于锻造大学生坚强的意志中华民族历经千百年岁月淘洗而留传下来的经典诗文,不但是汉语言文学的典范和精华,更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
经典既是人文理想的荟萃,又是民族智慧的源头;既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又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还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
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诵读语言凝练、意存高远、富有哲理的经典诗文,能够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田上,让学生成长的根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有利于学生增强语文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开发记忆潜能,培养好学精神;陶治高雅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开拓心胸志趣,锻铸坚强意志。
笔者认为,意志教育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现代教育内容之一。
中国的传统教育,特别是儒家教育,是教人成人的教育,教育的性质是面向人生的,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
而儒学的先祖孔子认为,完美人格就是表里和谐,智、仁、勇兼顾。
君子、成人就是具有完美人格的人。
孔子倡导的人格教育,在我国历史上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民风、民气。
人要有人格,国要有国格,在千百年成败兴衰的变迁中,这种求仁尽义的传统,始终一脉相承,维系着民族的独立和统一。
苏东坡之所以能在任何困境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而忘忧的伟大情怀,成为世人敬仰的文学大师,就因为他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中吸取了营养,并内化成为一种属于苏氏思想性格的美质,锻造了非常健全的人格,内化为一种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苏东坡的这种文化积累与思想升华,正是源自他年轻时候对中国经典文化的多元吸纳。
大学生若能熟练掌握前、后《赤壁赋》的主要精髓,定能对培养健全人格有所帮助。
年轻的大学生朋友对大学语文中的经典段落或句子,如“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进行反复诵读,则会对大学生坚强意志、健全人格的培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坚持不懈地诵读一些经典名篇,日日浸漫其中,滋养不懈,绵绵不绝,时间一长,他们的兴趣、性格、智慧便会逐渐萌生,这正是定静、修养身心的终身教育之功。
学好大学语文的经典篇目,不是功利性的短期目的,而是修养学生身心、开启学生智慧的长期学习行为。
学生以平静的心态进行吟诵,不知不觉间则大器成矣。
没有坚强的意志,人类将一事无成;没有坚强的意志,大学生也很难成功。
二、经典诵读,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文化是何其灿烂,古人留给我们的文章是何其丰富。
除去精美的文辞和超凡的意境,折射在我们面前的便是古代文人们的人格魅力了。
古代的文人们虽早已逝去,留下的只有这些万古不朽的文章,他们的人格魅力却蕴涵其中与之长存。
每每诵读这些文章,便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我们,让我们心潮起伏。
笔者认为这便是经典的魅力所在,是它在左右着我们的心。
诵读《论语》时,我们可以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感受到孔子的人格魅力所在。
他认为任何人都有优点,可以让其他人学习,他的这种肯定是对每一个人生存价值的承认。
在儒家教育中,我们感受到了孔子教人成人的三个层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领悟了个人理想信念的树立与社会的相关联系。
诵读《大学》,我们明白它有着当代价值,那就是可以塑造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它强调尊重历史,尊重教化,尊重道义;它还特别强调个体精神修养的重要性,这一点对当今世界的和谐发展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大学之道”有三个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实现这三个纲领有其具体做法:“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三个纲还要配以具体的步骤:“平”、“治”、“齐”、“修”、“正”、“诚”、“致”、“格”。
这“八目”是《大学》的核心思想,“八目”有着很深的思想关怀和人文意识,并没有过时。
时至端午,诵读《离骚》,谈论着屈原之死,总能感受其人格魅力对社会的作用。
屈原在广大学生心中一直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是我们崇尚的爱国者典范。
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同样激励着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的思想感情;初步确立长大后要通过从事某种事业来为祖国、为社会民众服务的志向;初步懂得奉献社会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职责;初步懂得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既是国家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三、经典诵读,有利于大学生磨练健康品质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在儿童天性未受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待其长大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和优秀品性须在幼小时培养。
因此,语文课堂上要有目标地选择经典名篇,让学生在诵读中培养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做到成功而不骄傲,面对挫折不气馁,适度地表现自我而不自卑,敢于接受挑战,不惧怕竞争,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不嫉妒他人的成功和优点,不猜忌别人,能宽容他人。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经常诵读孔子的九思,可以让我们多方思虑,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
把完全人格的培养贯穿于人的一切活动中,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塑造我们的美好品德。
吟诵着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聆听着他一生的坎坷不平、艰苦卓绝,会激起我们的共鸣,让我们面对挫折不气馁。
苏东坡是中国文坛的千古奇才,他才华横溢,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他一生坎坷,一夜间从政坛、文坛名人沦为任意受人凌辱的小民,这种打击是让人绝望的。
起初他也打算自杀,但还是承受住了,以健全的人格承受人格不健全者的迫害,在他眼中名利生死淡薄了,他忘却了一时得失,以随遇而安的心态来顽强地生活。
他在苦难中重塑自己,写下了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在艺术、才情上获得了一次升华,同样也使我们这些后代子孙得以明白:生存下来便不可限量。
通过诵读圣贤的经典,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会想到“愈挫愈坚,愈挫愈勇”,就会勉励自己不要灰心,不要难过。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学生要是吟诵这样的文章,就会认为自己是有用的人,一定不会自暴自弃,还会勇于承担一切困难和艰辛。
在读经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纵观历史上的圣贤、伟人的成长历程:孔老夫子自幼失去父亲,被母亲含辛茹苦地教育成人,最终成为至圣先师;孟子也是自幼父亲就过世了,“孟母三迁”,用心良苦地教育孩子,终使孟子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贤人;范仲淹靠坚强的意志经历了种种的艰辛,最终成为国家的宰相、国家的栋梁,他廉洁奉公的品行至今被人称颂。
历史上所有成圣成贤的人,哪一个不是历尽艰辛、经历种种考验,最后才成为圣贤之人的呢?经典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远远高于通过各种形式来构建道德品格、提高道德素质水平所能起到的作用。
只要读它,道德素质就能够在无形当中建立起来。
教师若把最精华的东西推荐给大学生,大学生就能够很快地进行收纳整合,就像电脑的排序一样,他们自己也有个自动排序的过程,先后优劣,先天的和后天的这些知识,就能够很自动地在自己的心灵和大脑当中建立起来,构建起自己的一个模式。
后天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是我们提供什么东西,你能够提供给他最佳的营养,他就能够迅速地成长。
四、经典诵读,有利于大学生提高智力对于诵读大学语文中的这些经典篇目,很多人都有所顾虑,主要是担心耽误课时,毕竟大学语文课时是有限的。
其实,如果这些经典篇目烂熟于心,便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学习其他文化基础知识,反而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集中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人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操作的必要条件。
诵读经典古籍,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使学生遨游在文化知识的海洋中,这有助于他们掌握一些社会、自然、生活的基本常识,初步具有独立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2.经典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学习古代经典,对文意的理解与诠释固然不可或缺,但是背诵更为关键,可惜目前的学生对中国经典的学习还多是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上。
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傅璇琮曾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过这样一段话:“加强对古典文学名篇的阅读和记忆是尤为重要的。
我小的时候,也曾在父亲和老师的强迫下背诵了一些还不能理解的古文,虽然当时不得要领,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却发现那些东西已渐渐内化为自身的修养,成为思想的精髓。
”3.经典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各篇经典是一个巨大的语言宝库,许多名篇字字珠玑,诵之金声玉振。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我们应当让广大青少年在吟咏诵读中含英咀华,使他们不再有心声无以言表的尴尬,少一点粗俗的表白,多一点儒雅的谈吐;少一点词穷木讷,多一点含蓄幽默。
在学习与生活中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出口成章、下笔有神。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作家,这些作家都是背诵经典的高手。
没有年轻时背功的训练,就不可能有鲁迅、郭沫若、巴金、老舍、曹禺等这些大师级的人物,也不可能有陈寅恪、季羡林等国学大师,自然就更不可能有那么多名作了。
作为文化载体的原本经典造就了民族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的铸造和凝聚,又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生生不已的力量之源。
一个矗立于世的民族,是永远不断地从原典中吸取乳汁的民族。
文化经典,犹如一个哺育民族文化的母亲,将生命再创力贯注于民族生命的每一个细胞中。
大学语文是一般大学必须开设的一门课程,大学语文老师要尽量挑选经典篇目进行教学,因为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蕴藏着人类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