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文化
中国古代的玉石文化与象征意义
中国古代的玉石文化与象征意义玉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崇尚为华夏之石。
自古以来,玉石被赋予了许多象征意义,并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艺术和宗教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玉石文化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一、历史上的玉石文化中国人对玉石的崇尚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石就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用品和贵重礼物。
在春秋战国时期,玉石更是成为君王地位的象征,君王们常将玉石作为玺印、服饰和礼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对玉石的尊崇与珍视,体现在对于玉石的用途和制作工艺上。
玉石被广泛用于制作器物、装饰品和雕刻艺术品。
传统的玉器工艺精湛,无论是翡翠、和田玉还是青田玉,都展现了中国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完美工艺的追求。
二、艺术上的玉石文化中国古代的玉石艺术形式独特丰富,包括雕刻、琢磨和雕塑等。
这些艺术形式中所呈现的人物、动物、花卉以及各种图案,都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例如,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神兽,也是玉石雕刻中常见的题材之一。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皇权、吉祥和权威,玉石雕刻的龙常用于明器、玺印和灯座等物品上,寓意着权势和吉祥。
而凤是中国古代的吉祥象征之一,常与龙一同被雕刻在玉石器上。
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好运、幸福和美丽,玉石雕刻中的凤常常被用来装饰宫殿、玺印和礼器等,寓意着吉祥和美好的未来。
除了神兽,还有各种吉祥图案和花卉被雕刻在玉石上。
典型的如“葫芦”、“如意”、“莲花”等图案,都代表着幸福、团圆和美好的寓意。
三、宗教上的玉石文化在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中,玉石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道教中有许多神灵和仙人常常被描绘成手持玉如意的形象,寓意着招财、福祉和好运。
佛教中,玉石也是一种重要的供奉物。
佛像常常用玉石制作,尤其是翡翠。
佛教徒认为玉石具有净化心灵、遥通神明的作用,因此常将玉石供奉于寺庙和家中的佛龛。
玉石在宗教信仰中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和装饰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玉石与神明之间的联系来祈求保佑和祈愿。
浅谈中国玉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浅谈中国玉文化的历史与现状【摘要】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首先探讨中国玉文化的起源,讲述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随后,我们将回顾中国玉文化的发展历程,从古代至当代逐步演变。
接着,我们将分析中国玉文化的现状与特点,探讨它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状况和特色。
我们还将探讨中国玉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关系,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我们将展望中国玉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通过对中国玉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我们能够深刻理解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它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中国玉文化、历史、现状、起源、发展、特点、当代社会、价值、影响、存在意义、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中国玉文化的重要性中国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中国玉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
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高的地位,被视为吉祥、美好、吉利的象征,代表着贵族身份和高尚品质。
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
玉文化融合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承的精髓,承载着历史、传统、信仰等多重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志。
玉文化对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心,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和传承中国玉文化,弘扬玉文化的精髓和价值,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中国玉文化的定义中国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中国人民长期传承、创造和发展的关于玉的文化观念、信仰、技艺、习俗等内容。
中国玉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包括对玉的认知、对玉的利用、对玉的崇拜、对玉的审美体验等方面。
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石之美者,佩之贵者”,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中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玉文化课件
目录
• 中国玉文化概述 • 中国玉器的制作工艺 • 中国玉器的文化内涵 • 中国玉器的市场与价值 • 中国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01
中国玉文化概述
玉的起源与历史
玉的起源
玉文化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当时人们开始使用玉石制作工具 和饰品。
玉的历史
玉文化在中国历史中一直占有重 要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的 用途和意义也在不断演变。
资料。
玉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01
02
03
艺术收藏
玉器作为艺术品,被广泛 收藏于博物馆、私人藏家 和艺术机构,丰富了现代 社会的艺术视野。
文化旅游
玉文化成为旅游产业的重 要资源,吸引着大量游客 前来参观和体验,促进了 地方经济发展。
品牌营销
玉文化元素被应用于产品 设计和品牌形象塑造,提 升了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 力。
。
镂雕
通过去除玉料内部的某些部分 ,使图案或文字呈现出空洞的
效果,具有通透感。
圆雕
全方位雕刻立体形象,使玉器 呈现出三维立体的形态。
微雕
在极小的玉料上刻划精细的图 案或文字,需要高超的技艺和
耐心。
玉器的镶嵌与搭配
镶嵌工艺
将金属或其他材料嵌入玉器中,以增强玉器的装饰效果和牢 固度。
搭配技巧
根据玉器的款式、颜色和纹理等特点,选择适合的配饰进行 搭配,如宝石、珍珠、绳索等。
02
玉器也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中 ,如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成 为艺术家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 要载体。
玉器的收藏与鉴赏
玉器的收藏与鉴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收藏家们通过鉴赏和收藏 玉器来品味和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
收藏玉器需要注重真伪鉴别和价值评 估,同时还需要了解市场行情和投资 风险等方面的知识。
浅谈中国玉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浅谈中国玉文化的历史与现状1. 引言1.1 中国玉文化的定义中国玉文化源自中国古代,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宝石文化。
中国玉文化不仅仅是单纯的饰品或工艺品,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和人们的美好愿望的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被视为吉祥、美好、吉祥的象征,有着独特的精神意义。
中国玉文化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玉的材质或工艺,更多的是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国玉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文化和心灵的理解,以及他们对生活品质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中国玉文化也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强调“玉不碰不生光,人不学不明智”的思想,倡导人们修身养性,追求内在美和精神世界的提升。
中国玉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价值追求的精神内涵。
1.2 中国玉文化在世界的地位中国玉文化在世界的地位非常重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使用玉石的国家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中国玉文化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
中国的玉器工艺在世界上被公认为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其精湛的工艺和优美的造型深受世人喜爱。
中国玉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独特的影响力,许多外国人都对中国的玉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不少外国人甚至专门来中国学习玉文化知识和技艺。
中国玉文化通过丝绸之路等交流途径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玉文化独具魅力,为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声誉,加深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中国玉文化在世界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对于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中国玉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距今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中国古代,玉被认为是吉祥、美好和神秘的象征,被王侯贵族视为珍宝,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最早的玉器出土于中国北方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这些玉器大多为玉石雕刻的简单器具和装饰品。
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寓意与象征
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寓意与象征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玉器一直被视为珍贵的象征和重要的文化遗产。
玉器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和精湛的工艺,它们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寓意与象征,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一、天人合一的象征中国古代玉器常被视为天人合一的象征。
在古代中国的观念中,天地万物是相互连接且不可分割的整体。
玉器的质地瑰丽,通透明亮,被认为是由天地精华凝聚而成。
玉器中常见的图案如云纹、龙纹等也折射出中国古代人们对天地、自然以及君子之德的追求。
二、吉祥寓意的象征玉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
玉器中常见的瑞兽、如意、蝙蝠等图案被认为是能带来好运和幸福的象征。
例如,瑞兽象征着吉祥和平安,如意象征着心想事成,蝙蝠象征着幸福和福寿绵长。
因此,中国人在重要的场合如婚礼、寿宴等庆典活动中经常使用玉器,以期带来好运和祝福。
三、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在古代中国,玉器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玉器在古代帝王和贵族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礼物或赏赐的高贵之物。
玉器的珍贵和稀有性使其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代表着统治者的威严和统治权威。
古代帝王常常通过赏赐玉器来表达对臣民的赞赏和嘉奖,同时也用玉器来展现自己的威严和尊贵。
四、家族传承和富贵之象征玉器在中国古代家族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传承家族文化和财富的象征。
玉器作为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代表着家族的血脉和传统。
家族成员会将玉器作为重要的纪念品和瑰宝珍藏,并将其代代相传,以期传承家族的历史和价值观。
同时,玉器的贵重也使其成为富贵和荣耀的象征,展示家族的地位和社会声望。
总结:中国古代玉器不仅具备美观的外观和精湛的工艺,更重要的是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和象征意义。
玉器作为天人合一的象征,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与崇拜;作为吉祥寓意的象征,带来幸福和福祉;作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展现统治者的权威和尊贵;作为家族传承和富贵之象征,传承家族的历史和价值观。
玉的文化含义与独特价值
玉的文化含义与独特价值从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象征意义。
玉之美,不仅在于它的材质,更在于它独特的文化价值。
一、玉的文化内涵1. 玉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玉就是皇权与至尊权利的象征。
在商周时期,玉器已经成为了社会阶层的象征,官吏、贵族、祭祀有必要依据等级和职位佩戴玉器。
在宋代以后,玉柄官笔、吉祥如意、玉佩符、玉的降妖驱邪的功效,使得玉片段成为了高官显贵之间的一种礼品。
2. 玉是美学价值的载体玉是一种珍贵的材料,具有高贵典雅、素雅、清逸、美好等传统美学价值。
玉器的形式、造型、纹饰、雕刻、细节以及整个玉器的整体意境都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灵感。
而玉器中大多是各种动物、树叶、花卉等物象,极具生命力和生机。
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世间事物的理解、审美追求和世界观价值。
3. 玉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玉也被视为传承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例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名言。
意思是说像玉一样的精神,不断的修炼,才能把它磨成美好的器物。
在中国,玉器制造艺术一直被视为一种传承人文精神的方式。
它强调人的求知、探究、艺术和品位,是一种美的理念和人性的追求。
二、玉的独特价值1. 艺术价值玉器的制作工艺需要经过复杂的手工雕刻,雕刻技艺高超的雕工,需要资深的年龄以及良好的经验。
如今,虽然科技发展了许多新工艺和新材料,但玉器制作依然是需要手工功夫的。
这也正是玉器的艺术价值的根源。
玉器的制作历程不单单是手工雕刻的制作,也需要大量的创意和设计,所以每个玉器都是艺术家的体现。
2. 学术价值许多古代文物藏品中,都有玉器的存在,而且大部分都显示出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玉器作为人类古代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可以挖掘出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知识。
3. 饰品价值在文化和艺术的层面之外,玉器同样具有很高的饰品价值。
因其美丽的外观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玉饰品成为了许多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宠爱。
中国玉文化的历史发展与内涵
中国玉文化的历史发展与内涵中国玉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历史的演进,玉文化的内涵也得到了不断拓展和丰富。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玉文化的历史发展和内涵的探讨,展现中国玉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一、中国玉文化的起源与演变史籍记载,在距今约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和汉水流域就已经出现了玉制品。
到了夏代(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玉制品已经成为了贵族和统治者的珍贵佩饰,象征着地位和权力。
随着历史的推进,玉文化的内涵也逐渐丰富起来。
在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时期,玉器逐渐从贵族的专属物品变成了一种流行的礼赏品。
到了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时期,玉文化已经变得十分兴盛,玉器逐渐成为了民间流行的货币,人们把玉器奉献给神祗,以求平安和好运。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玉文化更加细化和多元化,璧、钮、佩、钺等玉器种类越来越多,玉制品的工艺水平和审美价值也不断提高。
此时的玉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奢侈的物品,还承载了丰富的人文和精神内涵,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二、中国玉文化的内涵1. 玉的美学价值:中国人对玉制品的审美价值有着独特的认识和表达方式。
玉器的形态、色泽、纹饰和质地等都被视为审美之源,每个时代的人们都在不同的审美需求和时代背景下赋予了玉文化不同的表现形式。
2. 玉的文化象征:玉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就将玉视为吉祥之物、幸福之源,甚至赋予它神圣的象征意义。
玉器的形态、质地、纹饰和颜色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如满汉全席中的“夫妻肺片”盘,就以“玉碟盛惟爱情,虎盘背负金夫妻”为意境。
3. 玉的精神性:中国人还将玉视为精神的象征,这种精神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玉的纯净、硬度和永恒性被视为品德的象征,教人们追求正义、坚韧和纯朴;二是玉的神秘与神奇的色彩,自古以来就与千奇百怪的传说相伴。
三、中国玉文化的价值1. 文化遗产的彰显:玉制品已成为文化遗产中不可取代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瑰宝之一。
《中国玉文化》课件
玉与中秋节的寓意:玉在中秋节中寓意团圆、美满、幸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和追求
其他传统节日中的玉文化元素
元宵节:玉兔灯、玉兔糖等玉兔 元素
中秋节:玉月饼、玉兔等玉月饼 元素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端午节:玉粽、玉龙舟等玉粽元 素
其他玉种
玛瑙:具有丰富的色彩和纹理,硬度较高,常用于制作饰品 水晶:透明或半透明的石英晶体,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光泽度,常用于制作饰品 翡翠:硬玉的一种,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韧性,常用于制作饰品和工艺品 岫玉:软玉的一种,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光泽度,常用于制作饰品和工艺品
各种玉石的特点与鉴别
和田玉:质地细腻,光 泽柔和,颜色丰富,有 白色、青色、黄色等
玉建筑:玉雕建筑、玉雕装 饰等,将玉文化融入现代建
筑设计中
玉饰品:玉手镯、玉项链、 玉戒指等,设计精美,深受 消费者喜爱
玉文化创意产业:玉文化创 意产业园、玉文化创意产品 等,推动玉文化产业的发展
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趋势
传承:玉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人们对玉的喜爱和追求从未停止。
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玉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从传统的玉雕、玉器制作,到现代的玉饰品、 玉艺术品等。
趋势: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玉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在逐渐提升,未来玉文化的 传承和发展趋势将会更加广阔。
创新:在传承玉文化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出更加符合现代人审美和需 求的玉文化产品。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端午节与玉文化
端午节:中国传 统节日,纪念屈 原
玉文化:中国传 统文化,代表吉 祥、平安、长寿
对中国玉文化的理解
对中国玉文化的理解中国玉文化那可真是博大精深,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魔法盒子。
玉在咱中国就像超级明星一样。
你看那和田玉,温润得就像刚刚睡醒的小婴儿的脸蛋,滑溜溜的,仿佛一摸就能掐出水来。
而且玉的种类繁多,什么岫玉、独山玉之类的,就像一个大家族里性格各异的兄弟姐妹。
这玉啊,从古至今都备受宠爱。
在古代,玉就像是贵族们的身份标识牌。
皇帝老儿拿着玉玺,那可是权力的象征,就像拿着能掌控全世界的魔法棒一样。
达官贵人们身上挂着玉佩,走起路来叮叮当当,就像是随身携带了一支小型乐队。
而姑娘们的玉镯子,就像她们手腕上的精灵,随着手臂的摆动而跳跃。
玉文化里的雕刻更是绝了。
那些雕刻师傅就像神奇的魔法师,一块平平无奇的玉石在他们手里就像被施了魔法。
能把玉雕刻成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那花鸟就像要从玉里飞出来、跳出来似的,夸张得就像玉是它们的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还有那些雕成人物的,人物的表情刻画得细致入微,仿佛能跟你诉说千年的故事。
说到玉的寓意,那更是有趣得很。
送一块玉如意,就像是在说“祝你事事都像玉一样温润顺遂”。
平安扣呢,就像一个能守护你的小盾牌,把所有的坏运气都挡在外面。
玉仿佛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能传递各种美好的祝福。
在收藏界,玉就像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潮流引领者。
那些收藏家们看到好玉,眼睛就像饿狼看到肉一样放光。
一块稀有的玉就像一张通往财富王国的门票,价格被炒得高得吓人,就像火箭一样一飞冲天。
而且玉还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能让人变得优雅起来。
你想啊,当你轻轻抚摸着手中的玉,就像一位古代的雅士在吟诗作画,整个人都变得文绉绉的,好像连走路都带着风,那风里还夹杂着玉的灵气。
中国的玉文化就像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从古流到今,还将继续流淌下去。
它承载着中国人的审美、情感和智慧,就像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奇妙故事,不管什么时候拿起来品味,都能发现新的乐趣。
这玉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我们都在这个宝藏里挖掘着属于自己的乐趣和美好。
不管是把玩还是欣赏,玉都像一个贴心的小伙伴,陪伴着我们,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
玉的文化及象征意义
玉的文化及象征意义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高贵、珍贵、祥瑞、吉
祥的物品。
从古至今,玉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象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和艺术创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玉的文化价值:
1. 祭祀用途:在古代社会中,玉被视为神圣的物品,可作为祭祀神明
的器具,代表着对神的敬虔和虔诚。
2. 政治象征:在中国历史上,玉制品常被用作官员的聘礼或礼品,以
示尊重和信任。
3. 饰品用途:玉制品在中国传统装饰中占有重要地位,如玉带、玉佩、玉坠、玉手镯等,不仅美观实用,还被视为吉祥神圣的象征。
玉的象征意义:
1. 长寿吉祥:玉的坚韧不断被视为长寿、吉祥的象征,常被视为祥瑞
之物。
2. 忠诚节操:玉质地坚硬、内里纯净,表现出忠诚、正直、廉洁的精
神。
3. 家庭和睦:夫妻婚礼时常赠送玉佩,代表彼此忠诚、情谊深厚。
4. 团结友爱:团体使用玉佩时能够展现出集体的团结和友爱,彼此关爱,和睦相处。
总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代表着吉祥、神圣、长寿、忠诚和团结。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中国的玉文化
中国的玉文化一、玉饰起源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大约经过了一两千万年之久。
真正的人类出现,距今已有两三百万年。
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在一两百万年前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那是一段遥远而漫长的洪荒古史。
史学家和古人类学家称这段历史为原始社会中的旧石器时代。
人类大约是在距今1万年前才跨进新石器时代的。
在我国,真正进入到文明社会也才只有4000多年的历史。
我们在这段时间表上可以看到,“人猿相揖别”就是指从地球上有了人类的那个时候起,一直到今天的100多万年的历程。
人类在自己“小儿时节”白万年的成长史上,留给现代人类最丰富的资源,要算是“几个石头磨过”而已。
但是,我们的祖先正是从磨过的石头之中,发现和创造了传之万古千秋的玉石文化。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在于人类能够制造工具。
当人类还在居处于原始荒原的时候,他们所能获得的最早工具,就是捡拾自然界的石块和树木,用以猎取野兽或者采集植物的果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民们渐渐地学会了用石打石的办法,把石头变得更加锐利、更加方便于使用。
这正是旧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
直到新、旧石器交替的时期,人类才逐步学会了打磨石头,使石器变得更加光洁和明亮。
玉器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产生的。
二、玉的概念古人辩玉法则到底什么是玉?要说清楚这个问题,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古代对玉从来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更何况中华地域之大,各地对玉石的名称叫法也不同。
一些名称究竟指的是什么,有时竟难以认定。
不要说古代,即使在科学非常发达的今天,在矿物当中,也没有一条绝对的界限来划分哪些为玉属,哪些不属于玉类。
不过,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玉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是以颜色作为区别玉和石头的标准。
他们也积累了一些重要的经验和法则。
这些经验和法则主要就是一句话:以色辩玉。
三、古老的玉石材种1、玛瑙玛瑙是中国最古来的玉石材种之一。
至今我们的祖先已用玛瑙制作了无以计数的玉器作品。
玛瑙文物层出不穷。
由于玛瑙在中国历史上留传时间很长,其文化内涵在玉文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中国玉文化课件
汉代实用玉器
• 汉代玉马 • 实用器:云纹飞翔、尾巴飞翔 • 汉代马的总体风格: • 低头、动态、张嘴、鼻孔张开
• 仙人骑马玉摆件
• 陕西成阳汉昭帝平陵遗址 出土的仙人骑马的玉摆件, 非常有名,属国家级的文 物。这是一件白玉圆雕, 仙人骑在一匹飞奔的马上, 马身有羽翼,底部雕刻云 纹,表明马在天空中飞行。
冰心在玉壶。"
• 对玉的情感逐渐升华
• “玉树临风” •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杜甫当时作了一首诗,对他周圈
很多能喝酒的朋友,包括李白、张旭、贺知章等人,做了 一番描述,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 他描述的崔宗之潇洒高傲。玉树临风后来就成为成语
中国的玉文化
• 汉代葬玉的品种: • 玉衣 • 玉九窍器 • 玉琀 • 玉握猪 • 玉枕
汉代葬玉的鼎盛
• 汉代玉器殓葬制度 • 玉非常重要,等级增加,玉数量增多
• 玉晗,蝉状玉晗的寓意:蝉蜕变,重生
• 底钻出,重生
古人认为蝉高贵:以露水为生,从地
• 脱胎换骨
• 玉握 • 猪型玉握,攥在手里
• 玉晗和玉握是汉代葬玉制度的重要的一部分
• 国宝档案_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 • /show/ammE2XbLa87gaGsqKEbFgw...ht
ml?nr=1
• 甲古文上的玉字—“斜玉” 旁大多与玉有关
• 天的守信 • "天降祥瑞"、"瑞雪兆丰年"
• 瑞:玉的信物——“玉 玺——国家最高权力的信 物”
• 1)玉圭多在秦和两汉墓中发现,而不见于魏晋南北朝墓中, 推测已经消失。
• 2)均在男性墓中发现,而女性墓中没有出土,推测此事 玉圭似有区分等级和身份之用,并仅供男性使用。
对中国玉文化的认识
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玉在中国古代被视为吉祥、避邪之物,同时也是权力、地位的象征。
在古代,玉器被广泛用于祭祀、丧葬、装饰等方面,玉文化也因此逐渐发展壮大。
在中国玉文化中,玉的品质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温润如玉”、“玉不琢不成器”等,都是对玉品质的赞美。
同时,玉也被视为美德的象征,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表达了人们对于坚贞不屈的品质的追求。
此外,中国玉文化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玉器风格各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审美观念、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特点。
因此,玉文化也是一种传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玉器的实用价值逐渐消失,但是玉文化依然在人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人们购买玉器、佩戴玉饰,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祈求吉祥、避邪避凶,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总之,中国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装饰品和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
中国玉文化的几个阶段
中国玉文化的几个阶段
中国历史上对玉的开发和利用,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北方红山文化、南方良渚文化、台湾卑南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对石英岩玉、蛇纹石玉、透闪石玉的开发利用。
第二阶段:商代晚期至战国时期,对内地玉石、彩石,及新疆和田玉的大量开发利用。
第三阶段:汉代至明代,在这个阶段主要对新疆和田玉、陕西蓝田玉、独山玉、岫玉、绿松石、玛瑙等玉石的开发利用。
第四阶段:清代,这个时期翡翠从缅甸大量引入,和其他玉石一起被开发利用。
到清代中晚期,翡翠已经作为主要玉材,在中国玉的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五阶段:到了21世纪初,黄龙玉的发现利用,是中国玉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黄龙玉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领军作用。
黄龙玉蕴含着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气息,放射着中国现代社会的文明之光。
黄龙玉拥有很多的中国元素,具有浓浓的中国特色。
它还将继承和发扬中国几千年灿烂辉煌的玉文化,在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
中国玉文化的渊源及其对国人的影响
1 初期玉器新石器时代,当时玉器处在原始文化状态,距今有5000一6000年的时间,分为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
1. 北方的红山文化, 距今5500年到6000年,在今内蒙的赤峰市,出土的玉器多种造型,最重要的有勾云形器和玉猪龙两种。
2. 南方的良渚文化, 距今4300年到5000年,在今江苏的吴县,武进,浙江的佘反山,瑶山等地,主要的玉器有琮、壁、符、镯、.佩、环还有蝉、.鸟等动物。
2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大部分是祭祀天地和随葬用品,另外还有小部分是辟邪,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等物品。
3 夏商周三代玉器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发展。
此时玉器的南北之分已经消失,玉器制作艺术,长时间磨和统一,夏商周三代玉器文化的重要特色就是,逐步形成了统一格调的礼玉文化。
4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文化中国的玉器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有了标准,这就是玉为君子的德玉文化。
5 汉代的玉器文化汉代是国大一统的盛世,玉器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古代玉器发展前期的最高水平。
6 魏晋南北朝和隋朝的玉器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纷纷,玉文化的发展受到抑制魏晋南北朝玉器的风格特点,是简单,用途简单化,装饰简化。
7 隋唐玉器风格迥异,南北宋、辽、西夏、金及元代玉器,是在唐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明代玉器制造相当发达。
清代玉器得到空前发展,形成了玉器史上的最高峰。
我国制玉历史悠久,充分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二.玉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她文明的显著特点。
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
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
同时,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无比的神秘宗教意义。
而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作为所谓“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中国玉文化
玉文化是东方精神的物化体现,是中 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石之美者,是为玉
中国古代文献: 一切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既包括今日矿物学上所说的“玉”, 也包括部分宝石、半宝石。
国际宝石学及矿物学: 专指软玉和硬玉,两者均为链状硅酸盐矿物。
中国的玉文化
玉文化包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我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素有 “玉石之国”的美誉。
二、礼仪玉和葬玉---神玉---贵重的礼器
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 是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 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
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被 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 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 成部分。
同时,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 有了无比的神秘宗教意义。
三、玉与儒家文化----国玉----君子的名片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说: 玉是“石之美有五德者”,认 为玉有五个特性。认为玉具有“仁、义、礼、智、信”五 德。
而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 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 作为所谓“君子”应具有的 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 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和田玉
从殷商开始,中国就开辟了以和田玉为主体的玉器工艺美 术新时代
山料 籽料
昆仑玉奖牌 青玉精
在这个漫长的筛选过程中, “昆山之玉”也就是“和田玉” 成为公认的“宝玉”、“真玉”。
和田玉七千多年的开发利用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 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运送 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 即是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
君子无故 玉不去身
言念君子,其温如玉
简述玉文化的演变历史
简述玉文化的演变历史玉文化是指与玉相关的艺术、信仰和传统习俗等的综合体。
它拥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古代,玉被视为神圣的象征和吉祥的象征。
早在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就开始使用玉器进行祭祀活动。
到了商周时期,玉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贵族和统治者的象征物品。
玉在这个时期的用途逐渐多样化,除了作为装饰品和祭祀用品外,还用于制作礼器、印章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玉文化逐渐从贵族阶层传播到普通人群中。
到了秦汉时期,玉的使用逐渐普及,不再局限于权贵阶层。
这个时期的人们开始将玉器当作礼物、交往的纪念品和婚嫁用品。
同时,玉雕艺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精美的玉雕作品。
进入唐宋时期,玉文化进一步繁荣。
人们开始对玉的纹饰和工艺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创新的制作方法。
与此同时,玉器也成为文人墨客的赏玩之物,被视为雅致品味的象征。
到了明清时期,玉文化达到了巅峰。
在明朝,玉器制作技艺更加精湛,玉刀、玉雷和玉纹笔等玉雕艺术品相继问世。
而在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时期,玉文化进一步繁荣。
清代玉制品的制作工艺更加精细,纹饰更加精美,尤以“白玉酒器”和“翡翠观音像”为代表。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玉文化在中国逐渐淡化。
然而,玉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被人们作为收藏品和精美的礼品。
总的来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玉文化经历了从神圣和贵族象征到大众文化的转变。
它承载着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独特的文化符号之一。
中国古代的玉器与玉文化
中国古代的玉器与玉文化玉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自古以来就与中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作为一种珍贵的石头,玉器不仅代表着贵族的身份和权力,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的玉器与玉文化,从其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象征意义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玉器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的玉器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最早出土的玉器可以追溯到约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玉器的形状和制作工艺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但其地位和重要性从未改变。
二、玉器的制作工艺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非常繁复,需要经过多道精细的工序。
首先,选取适宜的优质玉石,然后进行设计和雕刻。
雕刻技术主要包括削、刻、磨、擦等。
最后,对玉器进行打磨、抛光和装饰等,使其呈现出独特的光泽和样式。
这些制作工艺不仅需要工匠们的耐心和技巧,还需要对玉石的特点和纹理有深入的了解。
三、玉器的象征意义古代的玉器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具备实用性,更有着象征意义。
首先,玉器通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吉祥、幸福和长寿。
其次,玉器也被视为权力的象征,贵族和官员常佩戴玉器以显示其身份和地位。
此外,玉器还被视为美的象征,赋予了人们审美的享受和艺术的价值。
四、玉文化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玉文化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促进了各个时期的社会统一和文化传承。
从商代到周代,玉器一直被视为统治者权力和身份的象征,通过玉器的审美和象征意义,不同地区的统治者能够传递自己的意志和价值观。
其次,玉文化也对人们的心灵和道德修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玉被视为圣洁和善良的象征,培养了人们勤俭节约、尊敬他人、追求美好的品质。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玉器与玉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玉器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象征意义和对古代社会的影响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
无论是从实用性还是象征意义上看,古代的玉器都展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渴望,也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9 章中国玉文化9.1 概述玉起源之久以及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艺术等的产生和发展的密切关系。
玉的发现和利用,在我国古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它源远流长,曾影响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人民的观念和习俗,影响了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了相当一批文化、历史、政治等著作,产生了丰富的与玉相关的思想、文化和制度,这一切物质的、精神的东西,构成了中国独有的、光照世界的文化分支──玉文化。
可以说,中国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就是几千年来科学、艺术、政治、道德、法律、宗教、民俗等发展的综合和浓缩。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地学》中说: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3000多年以来,它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李约瑟,1976)。
这一评语,反映了玉在中国民族文化的作用和地位。
可惜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尚未对具有深远意义的中国玉文化的内容予以认真总结、归纳、提高和发扬光大。
历来论述玉文化的专著相当缺乏。
从历史上看,除“三礼”之外,后来历代王朝组织文人编写的巨型类书,如唐代的《艺文类聚》,宋代的《太平御览》,清代的《渊鉴类涵》等等,其中虽然专列了“宝玉”的篇目或编辑了宝玉的内容,但这些书多属资料的堆积,且雷同。
当然历史上也有过许多关于古玉的专门著作,如宋代吕大临的《考古图》,元代朱德涌的《古玉图》,清代瞿中溶的《古玉图录》,吴大徵的《古玉图考》,但也是主要以描写形制为主,玉文化方面的涉猎也甚少。
近代许多专家也出版了不少关于玉的书籍,如章鸿钊的《石雅》,那志良的《古玉鉴裁》,张寿山的《中国历代玉器鉴赏》等等。
或话今证史,或查考古制,或采集民俗乡风,或探求玉料的科学属性,但都不是以论述玉文化为其主要内容。
姚士奇所著的《玉宝和中国玉文化》,桑行之编《说玉》对玉文化专门展开论述,但也尚未得到世人的广泛重视。
因而,造成了世人琢玉、佩玉和赏玉往往只欣赏它们的工艺价值,而不追求它的文化内涵的严重不良局面。
形势是严峻的,中国这一特有的文化分支有被遗忘或歪曲的危险。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走向深入,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扩大,玉器生产的规模和意义已大大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品种、题材、工艺等也有很多创新。
但就玉的理论探讨而言,许多方面尚是空白,这种状况不但阻碍了传统玉文化的发展和走向世界,对于玉石行业的发展也起着极大的阻碍作用,玉石行业对国家发展应有的贡献没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再有,从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角度出发,世界各国的宝石方面的专家学者对中国的玉文化十分关注,世界人民对这一特有的玉文化也极其向往,但我们却无专门的著作向全世界介绍这门独特的玉文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一种遗失。
着力于宝玉石的鉴定和使用的宝石学诞生于西方,经近一百年的发展已相当成熟,但现代宝石学不像中国玉石那样有那么多的故事和传说流传于世,有那么深遂的文化内涵。
看来,无论从中国还是从世界宝石学的振兴和进一步发展,都可能从“玉文化”的发掘中找到新的途径。
作为《玉石学》的专用教材,虽然不能全面地对中国玉文化展开论述,但有必要提出这个问题,并将其重要性介绍给有志于发扬光大中国玉文化的青年学生和智士,只要我们有一代一代的人对这一重要问题引起重视,并投入于研究和探索中,曾经统治中国数千年的玉文化就一定会跻身于世界文化之林。
9.2 中国玉文化的产生9.2.1 什么是中国玉文化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于锦锈,1994)。
中国玉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它同样是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以玉器为主要内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玉石的开发利用,所涉及的开发和生产技术,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形态、社会意识形态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
中国玉文化的根源于远溯到山顶洞人时期,当时它已具有原始石崇拜的内含,山顶洞人的“灵魂石”(染成红色的小砾石)和染成红色的穿孔石珠和石坠等辟邪物等可称为灵石玉的远祖(于锦锈,1994)。
石器时代,玉的本身就有双重性,即美的装饰性和社会功能的神秘性,就是说,玉器不但是美的饰物,同时还是一种礼仪的体现,它标明着持有者的身份和地位。
后者随着交换的发展,玉又有了财富的意义。
新石器时代,玉曾是生产的工具,如刮削器、石核、玉刀、玉斧等。
直到青铜制造翻开了历史的新一页,玉作为生产工具的地位才逐步退位了。
但我国很长一段历史都是玉和青铜器来书写的,而且作为玉文化非但没有因青铜器和后来铁器的出现而衰弱,相反却更加走向了繁荣,它从金缕玉衣,走向玉牒、玉玺、玉佛、玉香炉、玉镇、玉符等,从而形成了发达的玉文化。
玉也是财富的象征,盘庚把贝和玉连称。
后世流行的“宝”字是“王”和“家”的合字,这是以“玉”被私有而显示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所以,古代玉璧价值连城,为了占有它,统治阶级不惜去发动战争。
在古代,玉还是乐器的组成部分。
原始人可能把石片悬在树枝上,敲打出声作为传递信息的器物,发现了石声十分悦耳,也可能在山中听到磐石在风中的响声受到启发而发明了石磐,后来发展到玉磐,定出音阶,成为乐器。
这也证明华夏祖先较早地看到了玉的另一面。
由于玉的杂质较少,被撞击时,非但声音悠扬,而且能传递得很远,所以中国人至今仍欣赏“玉振金声”。
玉又代表权势。
玉大多被王侯将相所拥有,王执大圭、镇圭,公执恒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等就是典型的证明。
秦代的传国玉玺,上刻“受命于天”,谁得到它,谁才能算是真命天子,这块玉玺代代相传,而且后来只有损了一角的那块才被公认是真的。
在古代中国,玉更多的是用于统治者祭祀等大社上的标志和信物。
在日常生活中起到昭示等级、尊严的作用,同时还和意识、精神联系在一起,因而人们给玉以代表精神的德性,玉的晶莹、纯洁、温润、坚硬等都被附以各种高尚的解释,玉的“五德”“九德”等说都是这方面的集中表现。
9.2.2 中国玉文化的产生1、中华民族先民对美的原始追求我国新石器时代玉石器的主要特征是器物经过打磨和穿孔,达到既实用又美观的效果。
如果说,拣取自然的石块,进行石打石的处理,说明古人类已经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那么,磨光和穿孔,则意味着中华古代先民不仅已经能够制造高一级的工具,而且在思维当中产生了带有观念形态的内容。
尽管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这还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工艺,可我们的祖先竟为之实实在在地奋斗了几十万年之久。
从史学的观点看,这构成了划时代的标志。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祖先们把那些色泽晶莹的“美石”,经过耐心细致的打磨,制成带有一定意义的形状,并钻上一个小孔,甚至还穿上自己捻的小绳,将它套在颈项上,挂在胸前,这是一幅多么美妙动人的情景。
它说明古人在进行美的追求,标志着人的思想中有了信仰和寄托。
玉石具有无比的美丽,无比的坚硬,无比的价值,它与上古先民的思想中至上的祖先、至上的自然力、至上的鬼神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了。
古代护身符一类的东西正是循着这一自然过程而产生的。
在此后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更产生了许许多多和玉紧密关联的神话和传说,这都表明:在古时候人们的思维想象当中,一块美玉,它对天地四方,对先祖列宗,对电闪雷鸣,对万物生灵都有说不尽的联系和影响力量,这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
大量古代的文字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都在证明着这样一个史实:一块玉,一件件小小的饰物,一点最原始的审美意识,一种最早的信念和虔诚,不断地被赋于了新的含义,发生着新的作用,并终于孕育了中国特有的玉文化。
由于玉中国玉文化中是美丽、宝贵、高尚、贞操、廉洁等一切精神美的象征,因而广泛地为文学家作为描述、比拟、形容美好事物之词,使很多人、物、事、景为之增辉之生色。
如玉被用来形容人体之美,玉容、玉面、玉貌、玉色、玉手、玉体等。
白居易《长恨歌》有“玉容寂寞泪阑干”以及梁简文帝《乌栖曲》有“朱辰玉面灯前出”的描述等。
“玉人”本来是指专门制作玉器的人(《周礼•考工记》)。
后来,则称美女为玉人,如杜牡在《寄扬州韩绰判官》便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句(韦公远,2002)。
2、玉图腾与中国玉文化根据姚士奇先生的研究,中国原始社会曾存在玉图腾的阶段,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先民曾经用带有某种含义的玉刻制品作为民族的标志,历史文献也的确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例如《山海经》中《北山经》有这样一段叙述:“凡山次三经之首。
自太行山以至于无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
其神状皆马身而人面者廿神,甘祠之,皆用一藻之。
其十四神状皆?深而八足蛇尾。
其祠之,皆用一璧?之。
”十四神“载玉”,“皆玉”。
一群人以共同的玉装饰为标志,并作为祭祀崇拜之物,这应该认为是图腾标志的一种。
《拾遗记》卷一《少昊》记载少昊的母亲皇娥在少女的时候,白天乘木筏在苍茫的大海上漫游,有一天她到了西海之滨的穷桑之地,那里生产一种叫孤桑的大树,高达千寻,吃了此树果实会长生不老。
在那里,她遇到了神童“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
她与这位童子同乘木筏,嬉戏于海上。
他们用桂树的树干作旗杆,将董茅草结于杆上作旗帜,用玉石雕刻成鸠鸟的形态,装饰在旗杆顶上,(“刻玉为鸠,置于表端”),后来皇娥生下了少昊,称号叫“穷桑氏”,也叫“凤鸟氏”。
而且属少昊的各族有元鸟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鸠氏、鸣鸠氏、鹘鸠氏。
这也是以玉鸟为图腾的最好体现。
玉石是当时人类用得最多、最广泛的物质,被推为天地之精,既美观又实用。
因此,上古之时,先民将玉雕琢成鸟兽等各种图案,作为图腾崇拜。
而且围绕图腾标志,还产生了一些原始的公共活动,如包括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在内的巫术礼仪活动等,反映了玉图腾是远古文化和意识形态─玉文化萌芽初期的一种形式。
3. 世系英雄与玉文化我国关于古代英雄的神话故事很多。
这些人战功赫赫,智慧超人,为推动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许多神话故事在叙述这些伟大人物时,也将玉融合了进去。
例如炎帝神农是开创我国农业耕作的始祖。
传说炎帝时曾“有石磷之玉,号日夜明,以之投水,浮而不下。
”其实这是一种磷光效应,但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和炎帝神农的圣德联系在一起。
似乎天地为贤人的圣德所感,以致于玉石都显了灵。
轩辕黄帝:传说是他最早统一了中国,并建立了典章制度,国人至今仍以作为炎黄子孙而自豪。
传说中,他曾“诏使百辟群臣受德教者先列诡玉于兰蒲,席上燃沈榆之香,舂杂宝为屑,以沈榆之胶和之为泥以涂地,分别尊卑华戎之位也。
”(《拾遗记.轩辕黄帝》),这说明黄帝时代已建立了圭玉制度。
唐尧:他是圣德之主,传说他得到了块雕刻着“天地之形”的玉版,说明唐尧圣世,功绩卓著,与其得玉版受天意和知识有关。
夏禹:夏禹治水,奏万古奇功。
皆因他得到“蛇身之神”传授玉简的结果。
所有这些描述将玉的神格化作用与世系英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强烈地表现了古人对玉的狂热宗教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