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
学校垃圾分类的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垃圾分类的号召,提高学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确保校园环境清洁卫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领导
1. 成立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垃圾分类工作。
三、垃圾分类范围
1. 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等可回收物品。
2.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过期药品、废油漆、废矿物油等有害物质。
3. 湿垃圾(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茶叶等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
4. 干垃圾(其他垃圾):包括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四、垃圾分类实施办法
1. 学校在公共场所、教室、食堂等区域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箱,并做好标识。
2. 师生在产生垃圾时,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投放到相应的回收箱。
3. 学校定期对垃圾分类回收箱进行清理、消毒,确保垃圾处理环境卫生。
4. 学校组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高师生环保意识,引导师生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五、垃圾分类监督与考核
1. 学校定期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
2. 学校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各部门、班级的考核内容,对表现优秀的部门、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
3. 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师生,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处罚。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学校垃圾管理制度(三篇)

学校垃圾管理制度是指学校为了保持环境干净、有序,实现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污染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1. 垃圾分类:学校建立垃圾分类体系,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类,要求学生和教职工将垃圾按照相应分类投放。
2. 垃圾桶设置:学校在教学楼、宿舍区等各个区域设置不同颜色和标识的垃圾桶,以方便学生和教职工将垃圾投放到正确的垃圾桶中。
3. 宣传教育:学校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增加学生和教职工对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 监督检查:学校设立专门的部门或委员会负责监督垃圾分类工作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予以警告或处罚。
5. 回收利用:学校建立废品回收利用系统,对可回收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例如纸张、塑料瓶和废旧电子设备等。
6. 垃圾处理:学校选择合适的垃圾处理方式,如焚烧、填埋或厌氧处理等,确保垃圾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通过制定和实施这些垃圾管理制度,学校能够有效地管理和处理垃圾,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习惯,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环保知识和实践环保的机会,加强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重视。
学校垃圾管理制度(二)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垃圾问题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学校是培养青少年的地方,也是垃圾管理的重要阵地。
因此,学校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垃圾管理制度,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垃圾,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一、垃圾分类和投放垃圾分类是垃圾管理的基础,可以减少垃圾的数量并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
学校应该将垃圾分类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类。
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废荧光笔等,湿垃圾包括厨余垃圾、菜叶菜根等,干垃圾包括纸巾、尘土等。
学校在各个场所设置垃圾桶,并明确标示每个桶的分类。
同时,在每间教室、办公室和学生宿舍设置有害垃圾的专用桶,并定期将其送到指定的处理站点。
学校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了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学校绿色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领导1. 成立学校垃圾分类回收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后勤主任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三、管理制度1. 分类标准(1)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
(2)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过期药品、废油漆等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3)厨余垃圾:包括食物残渣、瓜皮果壳、茶叶渣等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
(4)其他垃圾: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以外的其他废弃物。
2. 分类投放(1)学校设置不同颜色、标识明显的分类垃圾桶,方便师生投放。
(2)师生需按照分类标准,将垃圾投入对应的垃圾桶。
3. 垃圾处理(1)可回收物: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定期送往回收站进行资源化利用。
(2)有害垃圾: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收集,定期送往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3)厨余垃圾: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收集,送往生物处理厂进行资源化利用。
(4)其他垃圾: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收集,送往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4. 宣传教育(1)学校通过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等形式,加强对师生的垃圾分类回收宣传教育。
(2)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回收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活动,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四、监督与考核1. 学校后勤部门负责对垃圾分类回收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定期检查各班级、办公室的垃圾分类投放情况。
2. 学校将对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对表现突出的班级、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垃圾分类回收规定的班级、个人,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改正。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解释。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校将努力打造一个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美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及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响应我国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决策部署,提高学校师生环保意识,营造绿色、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考核学校垃圾分类工作。
2. 各部门、班级设立垃圾分类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班级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垃圾分类制度1. 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分为以下四类:(1)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物品。
(2)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叶、果皮等易腐烂有机物。
(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过期药品、废旧电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4)其他垃圾:除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
2. 垃圾分类投放:各班级、宿舍、食堂等区域设置分类垃圾桶,明确标识,方便师生正确投放。
3. 垃圾分类收集:由学校保洁人员负责定时收集,并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分类存放。
4. 垃圾分类运输:学校与有资质的回收企业合作,将分类后的垃圾运输至指定的回收点。
四、实施办法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2. 建立考核机制: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班级、宿舍考核,对表现优秀的班级、宿舍给予表彰奖励。
3. 定期开展检查: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鼓励师生参与: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环保志愿者服务等。
5. 建立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师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五、保障措施1. 学校投入必要的资金,用于购置垃圾分类设施和宣传材料。
2. 加强与回收企业的合作,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定期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总结评估,不断完善垃圾分类制度。
通过以上措施,力争实现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为创建绿色、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2024年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我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培养全校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处理活动,养成良好习惯,根据《***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引》、《****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及《***市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正确开展垃圾分类,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师生员工,以及进入学校范围内的各类人员。
第三条垃圾分类工作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确保垃圾分类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垃圾分类标准第四条根据广西地方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及作业规范(DB45T 1896-2021 )》,我校垃圾分类标准如下:1.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等;2.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桶等;3.厨余垃圾:自包括剩菜剩饭、果皮果核、花卉绿植等;4.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烟蒂、卫生纸等。
第三章垃圾分类管理第四条我校设立垃圾分类管理小组,负责全校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监督和实施。
组长:***(校长)副组长:*** ****成员:***、****、****、*********负责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的部署、协调等工作,****负责协调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垃圾清运、设施设备维护维修等工作的总体协调。
****负责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开展、及监督等工作的统筹安排。
****负责党员垃圾分类相关工作;****负责厨余垃圾的投放监督、清运的相关工作;****负责组织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实践活动、教育活动等具体工作;****负责垃圾分类容器布置,清运记录、分类材料上报等工作。
第六条各班级、办公室、实验室等指定专人负责垃圾分类工作,确保垃圾分类准确无误。
第七条学校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垃圾分类意识和技能。
每个季度至少开展一次“五个一”志愿者服务活动。
由学生发展中心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宣传服务活动,由党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或者其他实践活动。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垃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减少学校的垃圾污染,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各大学校纷纷制定了“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
本文主要介绍我校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
2. 管理制度2.1 设立相关机构学校应当设立相关的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垃圾分类工作,包括宣传教育、垃圾分类投放和清理等方面。
2.2 宣传教育学校在垃圾分类管理中,宣传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在日常教育中把环境保护的思想融入到教育中,提高全员的环保意识。
同时,学校应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为师生提供的更好的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平台。
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在实践中进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来进行宣传,或者将环保知识纳入到课本教育中。
2.3 垃圾分类投放实施学校应该根据当地政府相关规定,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分类垃圾箱,并制定相应的垃圾分类管理方案。
例如,学校可以制定垃圾分类标志,规定每一类垃圾应投放到哪一个垃圾箱。
学生应按照学校的分类要求投放垃圾,同时,学校应引导学生掌握投放技巧,降低投放错误的概率。
2.4 垃圾收集和处理学校应当制定健全垃圾收集和处理流程,保障垃圾分类的顺利实施。
同时,学校应根据当地政府相关规定,将垃圾进行妥善处理。
2.5 垃圾分类质量追踪学校应定期对垃圾分类实施效果进行检查,减少不合格垃圾的投放。
同时,学校应对不合格垃圾投放人员进行教育和批评。
3. 实施办法3.1 全员参与学校应当让师生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形成大家庭的环保意识。
学校可以通过班级、礼堂、校园广播、橱窗等途径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3.2 投放规范学校应当制定垃圾分类标准,并将标准宣传到每一位师生,以确保每一个人按照标准投放垃圾。
3.3 审查制度学校应当建立垃圾分类审查制度,每个班级应当选出1-2名垃圾分类小组长,负责学生垃圾分类的审查和监督。
3.4 奖惩措施学校应当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同时惩罚违反垃圾分类制度的行为。
学校废物分类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

学校废物分类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1. 引言废物分类管理是为了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而实施的重要举措。
本文档旨在制定学校废物分类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确保学校废物分类工作顺利进行。
2. 废物分类管理制度2.1 废物分类定义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学校将废物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2.2 废物分类责任2.2.1 学校废物分类管理由环保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
2.2.2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废物分类工作,并落实具体责任到相关部门和个人。
2.2.3 教职工和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废物分类行动,严格按照分类要求执行。
2.3 废物分类设施建设2.3.1 学校应当在各个场所建设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确保方便、合理的垃圾分类。
2.3.2 废物分类设施的设置应当明确分类标识,以便使用者判断正确分类。
2.4 废物收集和运输2.4.1 学校应当定期安排废物的收集和运输工作,确保及时清理垃圾,防止滋生细菌和异味。
2.4.2 废物收集和运输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要求,确保环境和人员安全。
3. 废物分类实施办法3.1 可回收物3.1.1 一律投放到可回收物桶内,包括废纸、塑料瓶、玻璃瓶等可回收材料。
3.1.2 废电池、废灯管等特殊可回收物需统一收集,不得随意丢弃。
3.2 有害垃圾3.2.1 废电池、废荧光灯等有害垃圾应单独配置有害垃圾桶,不得与其他垃圾混合投放。
3.2.2 有害垃圾暂时无法处理的,应当采取专门封存措施,确保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3.3 厨余垃圾3.3.1 厨余垃圾应投放到指定的厨余垃圾桶内,不得随意丢弃。
3.3.2 饭堂、食堂等食品加工和供应单位应当按照要求进行垃圾分类,确保厨余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3.4 其他垃圾3.4.1 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外的其他垃圾应投放到其他垃圾桶内。
3.4.2 学校应当定期对其他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确保环境清洁。
4. 废物分类宣传与教育4.1 学校应当定期开展废物分类宣传与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废物分类的认识和意识。
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精选14篇)

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精选14篇)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1我校落实生活垃圾分类“一严禁、两分类、一鼓励”(严禁将有害垃圾混入其他各类生活垃圾,做好日常干、湿垃圾两分类,鼓励将可回收物通过售卖方式纳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或投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
校内教职工、学生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用符合要求的垃圾袋或者容器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不得随意倾倒、堆放生活垃圾。
一、分类投放标准校园生活内垃圾按照规定的四种类别进行分类。
校园内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绿化垃圾及实验室废弃物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严禁混入生活垃圾投放。
(一)可回收物,是指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二)有害垃圾,是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三)湿垃圾,即易腐垃圾,是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四)干垃圾,即其它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废弃物。
二、投放、收运工作(一)学生和教职工宿舍区宿舍内干湿分离,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单独放置。
师生定时带到集中垃圾箱房分类投放。
房间内产生的生活垃圾,不得随意丢弃到操场、卫生间等公共区域。
(二)教学、实验及办公楼宇生活垃圾分类小组指导师生分类投放,各室垃圾桶由各负责人及时收集,并定时放置到户外指定位置,干湿垃圾日产日清。
(三)食堂师生用餐完毕后,应将餐具和垃圾统一带至餐具回收处分类投放。
外带食物残余等湿垃圾也投至食堂厨余垃圾桶统一处理。
食堂厨余垃圾对接负责人日产日清,其余垃圾按规定投放。
(四)实验室实验室的垃圾自产自清,实验废物分类收集后单独妥善处理,无危险性垃圾放至垃圾站,不得将垃圾随意倾倒、堆放。
(五)校园道路和室外公共区域校园道路垃圾桶由负责人清运,并进行必要的二次分拣,对于垃圾易满溢时间及区域,增加清运频次。
学校垃圾管理制度(5篇)

学校垃圾管理制度为确保校园环境清洁卫生,培养全校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处理活动,养成良好习惯,建设文明绿色校园,特制定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一、学校垃圾的分类:1、可回收垃圾(指: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等能变卖的垃圾)。
2、食堂垃圾(指:剩饭剩菜,菜根菜叶、废弃油指等)。
3、有毒有害垃圾(指:废旧电池、废日光灯管、实验室过期药品、废旧电器等电子垃圾)。
4、不可回收垃圾(指:塑料类、瓜皮果壳和其他清扫垃圾等)。
5、绿化带的落叶、杂草、草皮等垃圾。
二、垃圾分类处理的办法:1、学校在公共场所和主干道边同一位置设置垃圾箱,全校师生员工必须将垃圾放入相对应的垃圾箱内,各班各室设置垃圾袋(纸盒),按要求分类投放处理。
2、废纸及废纸品、塑料饮料瓶以及能变卖的其它塑料;易拉罐、玻璃瓶及能变卖的其它可利用的废弃物均必须投入到可回收垃圾箱。
3、各班各室清扫的不可回收的垃圾必须统一集中倒入学校指定的垃圾房内,统一由学校安排指定运送到制定的位置。
4、食堂垃圾:剩饭剩菜等废物由总务处指定专人集中处理,废弃油脂由相关人员集中回收。
菜根、菜叶等食品废弃物集中到花圃填埋处理变废为宝5、有毒有害垃圾和废旧电子垃圾交总务处集中统一处理。
6、落叶、杂草、草皮等清扫后集中到学校花圃统一填埋做堆肥处理。
7、建筑垃圾等由施工单位妥善处理。
三、垃圾分类处理措施:1、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会、板报、橱窗等形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全校师生员工充分认真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2、加强对分类垃圾的及时处理,后勤人员要按相关要求把好关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并提供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的物质保障。
3、对本制度执行良好的集体或个人,学校每学期给予表彰和奖励。
学校垃圾管理制度(2)是指学校为了保持校园环境清洁、健康,提倡学生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和处理习惯,特别制定的相关规定和措施。
学校垃圾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垃圾分类要求:学校要明确规定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等分类的具体内容和分类标志。
学校垃圾分类处理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的号召,提高师生环保意识,建设绿色校园,特制定本制度,以规范学校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二、组织领导1. 成立学校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三、垃圾分类标准1.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可循环利用的物品。
2. 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过期药品、废油漆、废矿物油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品。
3. 厨余垃圾:主要包括食物残渣、瓜皮果壳、茶叶渣等。
4. 其他垃圾:主要包括烟蒂、尘土、尘土、破损的陶瓷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四、垃圾分类处理流程1. 分类投放:各班级、部门在垃圾产生源头进行垃圾分类,将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内。
2. 分类收集:学校设立专门的垃圾分类收集点,由专人负责分类收集。
3. 分类运输:学校与专业垃圾处理公司合作,将分类好的垃圾按照规定进行运输处理。
4. 分类处理:学校对有害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其他垃圾进行焚烧或填埋处理。
五、宣传教育1. 利用升旗仪式、班会、校园广播等形式,加强对师生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
2. 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3. 邀请专业人士来校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培训,提升师生垃圾分类处理能力。
六、监督考核1. 学校设立垃圾分类处理监督小组,负责对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定期对各部门、班级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核。
3. 对违反垃圾分类处理规定的个人或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按国家最新政策执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学校垃圾分类制度措施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垃圾分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提高学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构建绿色校园,我校特制定以下垃圾分类制度措施:一、垃圾分类制度1. 垃圾分类标准:(1)可回收垃圾: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等可再次利用的物质。
(2)有害垃圾:废电池、废日光灯管、过期药品、废油漆等含有有害成分的垃圾。
(3)厨余垃圾:剩菜剩饭、果皮、蔬菜叶等易腐烂的有机垃圾。
(4)其他垃圾:无法回收利用的废弃物。
2. 垃圾分类投放:(1)学校在教室、食堂、宿舍等区域设置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并标明垃圾分类标识。
(2)师生需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投入对应的垃圾桶。
二、垃圾分类宣传教育1. 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邀请环保专家为师生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方法。
2. 利用班会、升旗仪式、校园广播等渠道,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3. 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主题班会、手抄报、征文等活动,增强师生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三、垃圾分类管理1. 设立垃圾分类监督员,负责监督师生垃圾分类投放情况,对违规行为进行劝导和纠正。
2. 定期对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检查,对表现优秀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对表现较差的班级进行通报批评。
3. 加强与物业、后勤等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垃圾分类工作顺利进行。
四、垃圾分类回收利用1. 建立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将可回收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2. 对有害垃圾进行集中处理,确保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3. 对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用于校园绿化和美化。
五、垃圾分类激励机制1. 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师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如荣誉证书、小礼品等。
2. 在学校内设立垃圾分类积分制度,积分可用于兑换小礼品或参与校园活动。
3. 定期评选“垃圾分类先进个人”和“垃圾分类先进班级”,给予表彰和奖励。
通过以上措施,我校将努力实现垃圾分类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为构建绿色校园、保护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为了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在学校内建立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垃圾分类不仅有助于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下面我将就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系统规划篇:1.学校垃圾分类管理目标的确定:建立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减少学校的废物数量、提高废物的再利用率,最终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2.机构和责任分工:设立学校垃圾分类管理机构,明确分工,并制定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要求;确保每个部门和个人明确垃圾分类管理职责,负责指导和监督垃圾分类工作,加强宣传教育。
3.垃圾分类管理标准:制定详细的垃圾分类管理标准,根据不同的垃圾类型,制定相应的分类标准,包括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等。
4.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建设相应的垃圾分类设施,包括分类垃圾桶、分类垃圾桶位置标志牌等。
二、宣传教育篇:1.宣传教育目标: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垃圾分类意识,培养垃圾分类习惯,增强环保意识,达到垃圾分类的积极参与和主动行动。
2.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垃圾分类知识讲座、标语征集和宣传展览等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多媒体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垃圾分类观念。
3.宣传教育材料:制作并发放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发布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制作宣传片等,将垃圾分类知识深入到师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4.积极组织宣传团队:在学校组织垃圾分类宣传团队,由学生和教师组成,负责学校内外的宣传工作,向社会传递垃圾分类信息,提高全社会的垃圾分类意识。
三、操作实施篇:1.分类设施设置:在学校内设置干、湿、可回收和有害垃圾分类设施,并在设施上标明相应的分类标识,便于师生正确投放垃圾。
2.分类投放要求:制定详细的垃圾分类投放要求,包括垃圾分类时间、分类方式、分类要求等,确保师生按照规定正确投放垃圾。
3.垃圾分类检查与监督:由学校垃圾分类管理机构组织定期检查与巡视,对不合格的垃圾分类行为进行纠正,并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评估和优化。
校园垃圾分类实施细则的通知

校园垃圾分类实施细则的通知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为了创建绿色、环保、文明的校园环境,提高全体师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回收利用意识,促进校园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实施,根据相关政策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校园垃圾分类实施细则。
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并积极配合执行。
一、垃圾分类的意义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在校园中推行垃圾分类,不仅有助于减少垃圾的产生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培养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垃圾分类的标准1、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例如,书本、报纸、杂志、饮料瓶、易拉罐、塑料玩具、旧衣物等。
2、有害垃圾指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如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废油漆、废农药及其包装物等。
3、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果皮、菜根菜叶、残枝落叶等食品类废物。
4、其他垃圾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
三、垃圾分类设施的设置1、学校在校园内合适位置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每个投放点配备相应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
可回收物收集容器:蓝色。
有害垃圾收集容器:红色。
厨余垃圾收集容器:绿色。
其他垃圾收集容器:灰色。
2、在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食堂、宿舍等区域,按照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并张贴明显的垃圾分类标识和指引。
3、定期对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整洁卫生。
四、垃圾分类的投放要求1、师生应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分别投放到相应的收集容器中。
2、投放可回收物时,应尽量保持物品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污染。
3、有害垃圾应单独投放,不得与其他垃圾混放。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措施

一、指导思想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高师生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我校特制定以下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措施。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垃圾分类工作。
2. 各班级设立垃圾分类管理员,负责本班级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垃圾分类制度1. 分类标准:将校园垃圾分为四大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1)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等可再利用的废弃物。
(2)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废油漆等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3)湿垃圾:主要包括食堂剩菜剩饭、果皮、蔬菜、茶叶渣等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
(4)干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等可回收物以外的其他废弃物。
2. 分类投放:各班级、办公室等区域设置分类垃圾桶,明确标识,确保垃圾投放准确。
3. 分类收集:垃圾分类管理员负责将本班级、办公室的垃圾分类投放至指定位置。
4. 分类运输:学校统一安排车辆,将分类后的垃圾运送至指定的处理场所。
四、宣传教育1. 定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宣传栏、手抄报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2. 利用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3. 邀请环保志愿者进校园,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五、监督检查1. 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班级、办公室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处罚。
六、奖励机制1. 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班级,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七、总结与改进1. 定期总结垃圾分类工作,查找不足,及时改进。
2.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水平。
通过以上措施,我校将努力实现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为建设绿色、生态、和谐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学校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施方案范本(6篇)

学校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施方案范本____年度学校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鉴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人口规模持续扩张,垃圾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垃圾分类减量作为社会进步的关键议题,对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学校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在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中肩负重要使命。
本实施方案旨在明确学校在____年度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方向与目标,旨在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促进垃圾分类减量习惯的养成,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携手共建生态文明校园。
二、目标与指标1. 目标:通过实施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旨在实现学校垃圾总量减少、资源高效回收与环境保护的多重目标。
2. 指标:a) 垃圾减量目标:与____年相比,____年度学校垃圾总量需减少10%。
b) 资源回收利用率:较____年,____年度学校资源回收利用率需提升10%。
c) 环境质量指数:相较于____年,____年度学校周边环境质量指数需提升5%。
三、工作内容1. 规划与组织a) 成立由校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及学生代表组成的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小组,负责规划、实施与监督工作。
b) 深入调研学校垃圾产生现状及分类减量潜力,确立明确目标与指标,并制定详细工作计划与时间表。
2. 宣传与教育a) 设计并张贴垃圾分类减量宣传标语与材料于校园公共区域,提高师生关注度。
b) 利用校园广播、校报及电子屏幕等平台广泛宣传垃圾分类减量的重要性与操作方法。
c) 举办专题讲座与宣传活动,邀请环保与垃圾处理专家进行知识普及与技能培训。
3. 设施建设a) 设立垃圾分类减量中心,配置分类垃圾桶、分类垃圾袋等设施,并在校园各区域设置分类投放点。
b) 构建厨余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堆肥设施等,推动厨余垃圾的循环利用。
c) 完善废纸、废塑料等资源回收点布局,加强与社区、企业的合作,促进资源回收。
4. 实施行动a) 制定学校内部垃圾分类减量规范,明确各类垃圾的分类处理标准与要求。
b) 组织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减量实践活动,如分类投放、收集与回收等,提升实际效果。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一、引言垃圾分类是社会发展与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保护、资源回收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作为一个集中的人口聚集地,垃圾分类管理在校园中尤为重要。
因此,制定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与实施办法有助于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习惯,共同营造美好的校园环境。
二、管理制度与实施办法1.垃圾分类目标(1)明确垃圾分类的目标:减少垃圾总量、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改善环境质量。
(2)根据学校情况,制定垃圾分类的具体指标和时间节点。
2.垃圾分类标准(1)制定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类。
并制作相关标志,贴在各个垃圾投放点。
(2)明确每种垃圾的投放要求和注意事项。
3.垃圾分类设施(1)规划校园垃圾分类设施的设置和布局,确保每个区域都有足够的投放点。
(2)定期巡查垃圾分类设施的使用情况,及时修复和更新设施。
4.宣传教育与培训(1)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包括举办讲座、展览、宣传栏等形式,向全校师生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和技能。
(2)开设垃圾分类课程,培养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
(3)定期组织垃圾分类培训,提高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垃圾分类意识和操作技能。
5.垃圾回收与处置(1)制定垃圾收集与清运制度,明确收集时间、方式和频次。
(2)建立合理的垃圾转运与处理体系,确保垃圾分类后的处置方式符合环保要求。
(3)积极推动资源回收利用,建立与废品回收站和环保企业的合作关系。
6.监督与评估(1)设立垃圾分类管理的专门机构或团队,负责监督和协调垃圾分类工作。
(2)定期评估垃圾分类工作的执行情况,不断改进制度与办法。
(3)制定奖惩机制,激励和约束师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三、实施路径与建议1.领导关心和支持(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并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2)设立专门的垃圾分类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制度与办法,并实施具体的工作。
校园垃圾分类实施细则与指南

校园垃圾分类实施细则与指南【】一、引言为了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地方垃圾分类政策,特制定本实施细则与指南。
本指南旨在规范校园内垃圾分类行为,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营造干净、整洁、美丽的校园环境。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全面提高校园垃圾分类覆盖率,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2. 原则:政府主导、师生参与、社会协同、市场运作。
三、组织架构1. 成立校园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设立垃圾分类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协调、指导、监督和考核。
四、具体措施1. 宣传与培训(1)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多种形式,提高师生的垃圾分类意识。
(2)定期组织垃圾分类培训,使师生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垃圾分类设施配置(1)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配备相应的分类垃圾桶。
(2)完善垃圾分类标识,明确垃圾分类种类和投放要求。
3. 垃圾分类投放(1)师生在日常生活中按照垃圾分类要求进行投放。
(2)加强垃圾分类投放指导,确保垃圾分类准确。
4. 垃圾分类处理(1)定期对垃圾分类进行回收、运输和处理。
(2)与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合作,确保垃圾得到妥善处理。
5. 监督与考核(1)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工作监督机制,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2)对垃圾分类工作表现优秀的师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2. 加大投入,确保垃圾分类设施和宣传培训经费。
3. 完善相关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4. 加强与政府、社区、企业等合作,共同推动校园垃圾分类工作。
六、附则本实施细则与指南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各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共同推进校园垃圾分类工作。
七、结束语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校园垃圾分类工作,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校园垃圾分类实施细则

校园垃圾分类实施细则(2024年3月)垃圾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废物,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它应该是可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
垃圾分类要抓好过程的管理,这样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才能见到实效,才能持之以恒。
为此,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垃圾分类管理,进一步加强管理,把资源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洁做细做好。
一、完善制度1、制定2024年度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由后勤主任负责制定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并报送。
2、制定垃圾分类具体实施计划方案:由后勤办公室负责制定并报送。
3、制定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内容发放到教师处以便组织学生学习。
4、完善校区内垃圾分类设施:由后勤负责检查分类垃圾桶,分类标志,可回收和有害垃圾暂存处是否规范,破损,即使修补完善。
二、兼职人员职责垃圾分类兼职督导员的主要职责是:配合垃圾分类各项工作的开展,及时将活动开展情况的照片、效果进行收集整理,按照要求进行报送。
同时负责校园垃圾分类工作的日常检查,台账登记等工作。
三、志愿者团队组建组长:XXX副组长:XXX组员:各年级主任、各班班主任、各班班干部志愿者职责:组长、副组长主要负责垃圾分类的实施计划指导,志愿者成员主要负责对各班级、各主题活动的具体组织开展。
四、主题活动开展1、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由后勤处负责在学校宣传栏展板进行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宣传:充分通过学校校园宣传栏进行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宣传制作。
2、开展一次垃圾分类主题班会:各班级开展一次“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班主任组织同学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教育,充分转变学生的观念,真正将垃圾分类融入生活,自觉践行垃圾分类。
并由班主任将开展班会的照片(带时间水印)发送到德育处。
3、开展一次垃圾分类主题党课学习:各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的契机,开展垃圾分类理念的深入学习,增加党员干部的垃圾分类理念,由党支部秘书负责反馈学习情况4、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板报:在班级板报制作中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并由班主任老师将效果反馈到德育处。
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范文(5篇)

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范文(5篇)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范文(精选5篇)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范文篇1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分类处理机制,着力提高全体师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创建生态、美丽的校园环境。
二、工作原则1、全员参与、协同推进。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是涉及学校办学、师生生活的大事,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后勤等有关部门履行分工责任,各二级单位落实管理教育责任。
2、完善机制、鼓励创新。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采取与政府、社会合作模式,分类管理的实施操作由专业化服务公司等社会化主体全面负责,运用创新手段提高分类处理效能。
3、加强宣教、重在育人。
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优化育人环境的重要途径,作为师生环保习惯养成、学生文明素养提升的重要载体,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形成校园绿色生活方式。
三、工作目标以生活垃圾“总体减量、源头分类、运营外包”为目标,积极推进宣传教育工作,实现全员知晓、全员参与;积极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将垃圾分类深入到垃圾处理的每个环节;积极构建校园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实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积极做好监督检查,实现校园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
四、分类方式、标准及要求1、分类方式按照芜湖市要求,我校生活垃圾分类采取“四分法”,即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单独分类收集,其中有害垃圾容器为红色,可回收垃圾容器为蓝色,厨余垃圾容器为绿色,其他垃圾容器为橘黄色。
具体区域、部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放置。
学校垃圾分类容器应按照标准逐步更换统一。
2、分类设施配置要求及标准(1)公共楼宇(学生公寓除外)每层楼的公共区域适当位置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设置1个收集点,每个收集点至少设置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各1个。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一、制定目的为切实加强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保护环境,规范学校垃圾分类流程,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师生及工作人员。
三、制定程序本制度由学校环保部门负责制定,经学校领导班子讨论、审议,由校长审批后执行。
四、制度内容1、名称: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
2、范围:全校范围内的垃圾分类管理。
3、目的:(1)促进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减少垃圾危害,保护环境;(2)落实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
4、执行内容:(1)垃圾分类容器的摆放:校内公共区域应设置不同类别的垃圾分类容器,并妥善安排位置及数量。
(2)垃圾分类流程的标准化执行:垃圾分类执行标准化操作,对垃圾分类流程进行全面贯彻,在各学院、各部门内部指定人员负责垃圾分类收集和配制,确保流程标准化,减少环境污染。
(3)垃圾分类宣传:学校应当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并鼓励全校师生加强垃圾分类意识,减少不必要的垃圾产生。
如:举办垃圾分类宣传展览,开展环保演讲比赛,举行垃圾分类知识测试等。
5、责任主体:(1)学校环保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监督垃圾分类的全面贯彻实施。
(2)各学院、各部门的主管负责垃圾分类的实施,指派具体人员负责垃圾分类收集和配制。
(3)学校全体师生要积极配合垃圾分类,履行垃圾分类的义务。
6、执行程序:(1)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对垃圾分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2)学院、工作部门负责根据本制度要求制定具体的垃圾分类方案,建立垃圾分类档案。
(3)学校领导班子要对本制度的实施进行定期检查。
7、责任追究:涉及垃圾分类问题的工作人员,如果发生垃圾分类渎职行为,或者违反学校垃圾分类要求,将根据职责追究相关责任,直至取消工作资格或还清所决定赔偿费用。
五、法律法规本制度应符合中国法律要求,受到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行政管理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
垃圾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废物,“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
源”、“垃圾是地球上惟一增长的资源”,它应该是可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
如何对待、处理和利用垃圾可以反映出个人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素质。
我校很早就开展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制定了分类的方
法,在全校设立了十几个多个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的垃圾箱,在每幢楼处设立了有害垃圾桶,并进行了大力宣传,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由于我校地方大、绿地多,产生的很多有机垃圾经过分类很多被当作不可回收垃圾清运处理,给垃圾的清运带来很大压力。
同时由于社会对部分可回收垃圾的处理和回收渠道不太畅通,如一些过光膜的纸、饮料软包装盒,我们虽然将它们分出来,但社会没有回收渠道。
因此垃圾分类不仅要抓源头,而且要抓好过程的管理,要有出路,这样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才能见到实效,群众才乐于接受,才能持之以恒。
为此,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在过去的基础上重新制定新的垃圾分类制度,加强管理,把资源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洁做细做好,深入民心。
、垃圾分类和管理的原则:
人人有责,源头做起,加强管理,渠道畅通,重在实效,有奖有罚,持之以恒。
二、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办法
1、生产劳动和环境清洁产生的垃圾:
A、落叶和杂草、泥土:在现有垃圾池旁边和生物园水
稻田后靠近高速公路边各建一个落叶杂草池,教师上劳动课要要
求学生将落叶和杂草及泥土与其它垃圾区分开,并将上述垃圾运
送到这两个池内,学校定期将这些落叶、杂草和泥土运送到后山
做堆肥,循环利用。
B、树枝:运送到新工具房北侧空地,学校定期在消防
安全保证的前提下进行焚烧,草木灰可做肥料。
</P< p> C其它垃圾和少量的砖头石块,运送到垃圾池,压缩
到两个大垃圾桶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2、生活的垃圾:
A、剩饭剩菜:宿舍的由各人自己倒入宿舍楼前的鱼塘
内喂鱼。
食堂的倒入潲水桶,用来喂鱼。
B、可回收垃圾: 指可回收利用且社会接受(能变卖)
的垃圾,如废纸和纸制品、塑料、玻璃瓶、金属、塑料饮料瓶、易拉罐等,不含塑料袋、过塑或加光膜的纸、软包装饮料瓶。
这些垃圾单独放在宿舍内的垃圾桶或废纸篓内,学生宿舍的将它们倒入楼下的可回收垃圾车内,教职工宿舍的在晚上放到门口由专人收集。
其它地方的投入可回收垃圾桶内。
全校的可回收垃圾由总务处负责收集、统计数量、变卖处理。
C有害垃圾:指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垃圾。
如废手机
电池、废机动车电池、废荧光灯光管、废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等。
以上垃圾放入每座宿舍楼设置一个有害垃圾收集桶内,一定时间后由学校与有关部门联系进行处理。
D不可回收垃圾:瓜果皮、废纸巾、牙签、塑料袋、
塑料包装纸以及其它垃圾等。
学生宿舍的倒入楼下不可回收垃圾车,教职工宿舍的用塑料袋装好于晚上放在门口,由专人收集。
其它地方
的投入不可回收垃圾桶内。
最后运到垃圾池,再由清洁工压缩到两个大垃圾桶内,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三、垃圾分类的管理1、加大力度,进行广泛的宣传。
要把分类的具体方法标示在显眼处,要让每一位教职工和学生了解我校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办法,并自觉遵守,分类首先要从源头上把好关。
尤其是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每周的学生都是不同的,都是新来的。
工人要养成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保持环境卫生的习惯,不能四处乱丢垃圾。
教师要督促学生、检查落实跟进劳动课的垃圾处理,要清运到指定地点,不能乱丢乱放,也不能留手尾。
2、要加强过程管理,对已分类的垃圾要及时收集,清
洁工人要按要求进行处理,把好出口关。
学校对垃圾分类的设施设备提供物质保障。
3、奖罚结合,持之以恒。
对初次不按要求进行垃圾分
类的教职工给予提醒指正,造成不良影响或屡教不改者给予批评,批评后仍不改正者将按照过失给予处理。
对模范遵守本制度,表现良好者,学校每年集中给予表彰和奖励,奖励基金可从变卖可回收垃圾所得提取一定比例,学校再提供部分,两者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