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矿泉水》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doc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买矿泉水》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单的估算》中的一节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估算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学会简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比较大小等运算已经较为熟悉。
但是,对于估算的概念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买矿泉水,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盲点,需要通过实例来进行具体分析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简单的估算方法,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估算方法,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估算方法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买矿泉水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估算的重要性。
2.游戏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矿泉水瓶、计算器、白板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矿泉水瓶、练习本等。
3.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估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加减法、比较大小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展示矿泉水瓶,提问:“你们知道矿泉水的价格吗?如果要买一瓶矿泉水,需要支付多少钱?”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买矿泉水的实际情境,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情境。
接着,引导学生发现矿泉水的价格是5元一瓶,并提出问题:“如果要买2瓶矿泉水,需要支付多少钱?”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尝试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买矿泉水》(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 三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买矿泉水课程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教学重点•如何计算购买矿泉水的费用•如何选择最优惠的购买方案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购买方式的费用计算方法•推动学生形成自己的计算思想,提高计算能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通过引入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带入相关的知识点,例如:小明和小红各买了若干瓶矿泉水,小明花费了10元买了5瓶水,小红花费了12元买了8瓶水,那么谁买的更划算呢?第二步:问题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列出小明和小红的购买方案,比较费用,并寻找更划算的购买方案。
第三步:计算费用让学生进行计算比较费用,通过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如何计算费用,找出优惠的购买方案。
第四步:总结回顾在分析和计算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总结问题。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小明和小红的费用是不同的?•是否有更优惠的购买方案?•如何计算矿泉水的费用?在学生总结的同时,教师可以再次强调和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人机互动:利用教学软件进行课前教学和课堂演示。
•视听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和讲解。
•互动教学:让学生参与讨论和计算,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教学环节设计环节1:引入(5分钟)通过引入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表现出问题的重要性和实际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2:问题分析(1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了解小明和小红的购买方案。
环节3:计算费用(30分钟)让学生进行计算并比较费用,找出优惠的购买方案,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计算。
环节4:总结回顾(1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问题,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环节5: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可能存在的问题•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需要补充相关知识点。
•学生可能存在对计算方法的理解错误,需要进行纠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购买矿泉水时的计算方法和选择优惠方案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第六章第六节的内容,买矿泉水。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和除法计算总价和单价。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买矿泉水的实际情景,通过计算总价和单价,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 学生能够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买矿泉水的实际情景,并能够运用乘法和除法计算总价和单价。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单价、总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正确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矿泉水瓶、价格标签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课堂上拿出一个矿泉水瓶,并贴上价格标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矿泉水的价格。
2. 讲解:然后我会向学生解释,如果我们要买矿泉水,我们需要知道每个矿泉水的价格,以及我们想要买多少瓶矿泉水。
我们可以通过乘法来计算总价,通过除法来计算单价。
3. 示范:我会用PPT展示一道例题,比如:矿泉水每瓶3元,我要买5瓶,请问总价是多少?我会用乘法来计算总价,然后用除法来计算单价。
4. 练习:然后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动手计算总价和单价。
我会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乘法和除法。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PPT展示板书设计,包括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单价、总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有20元,他想买一瓶5元的矿泉水,请问他最多可以买几瓶矿泉水?2. 一瓶矿泉水的价格是2元,小明想买3瓶,请问他需要支付多少钱?答案:1. 小明最多可以买4瓶矿泉水。
2. 小明需要支付6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买矿泉水的实际情景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能够运用乘法和除法计算总价和单价。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单价、总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还不够清晰,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解释。
6买矿泉水(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如下:
-《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
-《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家的故事》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如下:
-设计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商品价格、优惠券等,并记录下来。
-鼓励学生参与数学竞赛或数学俱乐部,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让学生认识人民币,学习元、角、分的基本单位,以及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通过设计实际生活中的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完成购物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人民币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民币的面值和单位,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2.教学软件:教师使用教学软件,如数学计算器、购物模拟软件等,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3.实物展示:教师准备实物人民币,让学生亲手触摸和操作,加深对人民币面值和单位的认识,并通过实际购物场景的模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购物过程中的计算方法。
2.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题目:请计算3元5角减去2元3角的结果。
-答案:3元5角减去2元3角等于1元2角。
-题目:请将4元5角和6元2角相减,得到的结果是多少?
-答案:4元5角减去6元2角等于-1元7角。
-题目:请计算5元6角加上3元2角的结果。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第6单元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第6单元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6单元的6买矿泉水,主要涉及到小数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一个生动的买矿泉水的故事情境,让学生理解小数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小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小数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小数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学生对于小数减法的理解,特别是对于小数点的处理。
重点则是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小数减法的运算,并能够解释运算过程中的思路。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减法,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和学具。
多媒体教具包括PPT和动画演示,能够直观地展示小数减法的运算过程。
学具则是练习题和矿泉水瓶子模型,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1. 引入:我通过给学生讲一个买矿泉水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入小数减法的概念。
2. 讲解:我通过PPT和动画演示,讲解小数减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小数减法的意义。
3. 练习:我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小数减法的运算,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应用:我给学生发放矿泉水瓶子模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小数减法解决买矿泉水的问题。
小数减法被减数减数 = 差题目1:小明买了一瓶2.5元的矿泉水,喝掉了一半,还剩下多少元?答案:1.25元题目2:小红买了一瓶3.2元的矿泉水,喝掉了一口,还剩下多少元?答案:2.8元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上,我鼓励学生能够将小数减法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减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小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 买矿泉水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6 买矿泉水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六章第六节,主要学习了在购买矿泉水时如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2. 学会使用加减法计算购买矿泉水的总价;3. 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购买矿泉水的问题。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2. 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计算购买矿泉水的总价;3.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购买矿泉水的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购买矿泉水的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矿泉水瓶、价格标签、计算器;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瓶矿泉水和价格标签,引导学生思考购买这瓶矿泉水需要支付多少钱;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的矿泉水瓶和价格标签,引导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2. 教师用例题讲解如何使用加减法计算购买矿泉水的总价;3. 教师引导学生随堂练习,解答购买矿泉水的问题。
三、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不同数量的矿泉水瓶和价格标签,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总价的任务;2. 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巩固(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购买矿泉水的经验;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购买矿泉水的数量和价格,以节省开支。
板书设计:单价× 数量 = 总价作业设计:矿泉水A:单价2元,数量3瓶矿泉水B:单价3元,数量2瓶2. 答案:矿泉水A的总价:2元× 3瓶 = 6元矿泉水B的总价:3元× 2瓶 = 6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2.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购买矿泉水时进行更复杂的计算,例如购买多瓶矿泉水的总价计算。
买矿泉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数学建模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购物问题、找零问题等。
3. 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数学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购物中的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2)数学动画片:《购物数学大揭秘》
(3)数学游戏:《购物小能手》
(4)数学练习题库:《购物数学练习题》
(5)数学教学视频:《购物中的数学教学视频》
2. 拓展要求:
(1)阅读《数学购物大冒险》绘本,通过故事情节加深对购物中数学知识的理解。
(2)观看《购物数学大揭秘》动画片,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有趣的故事,学习购物中的数学知识。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购物中的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购物中的数学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买矿泉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课题:
科目: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买矿泉水》|北师大版(2023秋)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购物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购买多件商品的总价。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购物操作。这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货币的认识和使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能够快速地理解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积极地分享了自己在超市购物的经历,这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采用了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模拟购物操作,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计算总价,还能在实践中解决找零的问题。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说明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买矿泉水》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和家人一起去超市买过东西?”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购物时如何进行价格计算和货币使用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货币是我们在购物时用来交换商品和服务的媒介。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形式,包括元、角、分不同的面额。理解货币的换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帮助我们正确计算价格和找零。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我们购买一瓶矿泉水需要2元,我们给了收银员5元,收银员需要找回多少零钱?这个案例展示了货币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买矿泉水》的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买矿泉水》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会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小数的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
难点:小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喝过矿泉水吗?那你们知道矿泉水的价格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买矿泉水的数学知识。
2.学习小数的读写方法(1)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小数。
请大家看黑板,这是什么数?(展示1.25)生:小数。
师:那你们知道这个小数怎么读吗?生:一点二五。
师:很好,那我们再来认识一个小数,这是什么数?(展示3.50)生:小数。
师:那你们知道这个小数怎么读吗?生:三点五。
(2)师:现在请大家拿出练习本,我们来写几个小数。
先写1.25,再写3.50。
(3)师:大家写得怎么样?有没有发现问题?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和数字的顺序。
3.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1)师: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小数的大小。
请大家看黑板,比较1.25和3.50。
生:3.50大于1.25。
(2)师:现在请大家拿出练习本,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组小数的大小。
第一组:1.25和1.30;第二组:3.45和3.50。
4.学习小数的加减运算(1)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小数的加减运算。
请大家看黑板,这是一道加法题:1.25+3.50。
师:我们先比较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1.25的整数部分是1,3.50的整数部分是3,所以我们将它们相加,得到4.75。
师:我们来学习减法。
请大家看黑板,这是一道减法题:3.50-1.25。
师:我们先比较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3.50的整数部分是3,1.25的整数部分是1,所以我们将它们相减,得到2.25。
(2)师:现在请大家拿出练习本,我们来写几道小数的加减法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买矿泉水-北师大版(201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买矿泉水北师大版(2012)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货币、价格、找零等基本概念,掌握简单的购物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计算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货币,养成合理消费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货币: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的换算关系。
2. 价格:学会读取商品价格,理解价格标签的意义。
3. 购物计算:掌握简单的购物计算方法,能够准确计算总价、找零。
4. 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倡使用可循环利用的购物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货币、价格、找零等基本概念,掌握简单的购物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元、角、分的换算,购物过程中的找零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购物场景图、价格标签、模拟货币。
2. 学具:练习本、铅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购物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对购物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货币、价格、找零等基本概念,通过实例演示购物计算方法。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购物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购物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货币:元、角、分2. 价格:价格标签、读取价格3. 购物计算:总价、找零4. 环保意识:使用可循环利用的购物袋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补充购物过程中的缺失信息,如价格、找零等。
2. 计算题:计算购物过程中的总价、找零。
3. 应用题:解决购物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如优惠活动、团购等。
4. 思考题:讨论环保购物的重要性,提出自己的建议。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买矿泉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买矿泉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叙述《买矿泉水》这一教案,涵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二章《购物中的数学》中的《买矿泉水》一节。
教材通过矿泉水的购买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减法的实际应用,学会在小数环境中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矿泉水购买情境中的小数减法概念。
2. 掌握在小数环境中进行减法计算的方法。
3. 能够应用小数减法解决实际购物问题。
4.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矿泉水购买情境的理解。
2. 小数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3. 实际问题中应用小数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1. 小数减法计算的准确性。
2.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课件或黑板。
2. 矿泉水购买情境的图片或实物。
3. 小数减法的练习题。
学具:1. 学生练习本。
2. 铅笔和橡皮。
3. 小数减法的计算器(可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展示矿泉水购买情境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情境。
提出问题:“如果你买了3瓶矿泉水,每瓶3元,总共需要支付多少钱?如果你只买了2瓶,需要支付多少钱?”2. 讲解小数减法:在黑板或课件上展示小数减法的计算过程,用具体的例子解释小数减法的概念和方法。
引导学生跟读并理解小数减法的计算步骤。
3. 随堂练习:给学生发放小数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应用拓展:提出实际购物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减法解决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板书设计1. 小数减法的计算步骤。
2. 实际购物问题的描述和解决过程。
《买矿泉水》(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乘法·第6课时买矿泉水·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学习并掌握了连乘的运算顺序,但是学生还未学习过如何用乘法的综合算式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应用题一向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使用连乘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探究并掌握连乘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连乘算式。
2.初步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用连乘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连乘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用连乘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板块【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列竖式计算,下面我家来考考大家。
1.用竖式计算,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56×6= 708×3= 230×8=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老师巡视,然后出示答案。
教师展示答案:336;2124;18402.买矿泉水。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生:1箱矿泉水有24瓶,每瓶3元,买2箱矿泉水。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买2箱矿泉水共花多少钱?师:很好,到底要花多少钱呢?怎样列式计算呢?今天将继续乘法的学习。
(板书课题:买矿泉水)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帮助学生回顾乘法的计算方法,再提出新的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精神,为新课的开展打下基础。
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连乘算式的运算顺序。
(1)估一估,150 元够吗?生1:估算24×2时,可以把24看成20,再进行计算,我发现20×2=40。
师:这样我们会发现估小了,不好判断。
怎样估才比较接近?生2:估算24×2时,可以把24看成25,再进行计算,我发现25×2=50。
师:很好,那么同学们说一说150元够吗?生:150元够了。
师:接下来算一算,张老师买矿泉水共花多少钱?要求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计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在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第六课《买矿泉水》。
这一节课我们将会学习如何使用元、角、分来计算购买矿泉水的价格。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元、角、分的概念,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它们来计算购买矿泉水的价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元、角、分的概念,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它们来进行计算。
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正确地换算不同面额的货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已经准备了一些矿泉水的模型和一些货币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小明去买矿泉水,他会遇到一些问题。
通过这个故事,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货币来购买商品。
2. 讲解:然后我会向学生们介绍元、角、分的概念,并且通过示例来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会讲解如何用元、角、分来表示不同的金额,并且如何进行换算。
4. 应用:我会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他们需要使用矿泉水的模型和货币的图片来进行交易。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5元,他想买一瓶2元的矿泉水,他还需要找回多少元?答案:小明需要找回3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元、角、分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它们来进行计算。
但是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换算不同面额的货币时还有一定的困难,我需要在以后的课程中加强对这方面的讲解和练习。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我鼓励学生们在课后去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货币交易,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他们可以尝试自己去计算购买商品的价格,并且练习换算货币。
这样能够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元、角、分的概念,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它们来计算购买矿泉水的价格。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买矿泉水》教案(word版)
买矿泉水。
(教材第62~63页)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计算能力、检查习惯及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
课件。
师:秋季运动会即将拉开序幕,同学们为了取得优异成绩,正积极准备着。
为了咱们班的运动员在运动场上能赛出风格、赛出成绩,在运动会上,张老师给运动员们准备了2箱矿泉水。
请同学们帮张老师算一算需要准备多少钱。
(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情境图) 【设计意图:从校园生活入手,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中。
】师: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矿泉水是每箱24瓶,每瓶3元,张老师要买2箱矿泉水。
师:由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问题?生:张老师买矿泉水共花多少元?师:是啊,张老师共花多少元呢?请同学们自己尝试算一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呢?生1:已知每瓶矿泉水3元,每箱24瓶,就可以先计算24瓶矿泉水的价钱,也就是1箱矿泉水的价钱24×3=72(元);再计算2箱的价钱,就是2个72元,算式是72×2=144(元)。
综合算式是24×3×2=144(元)。
生2:已知每箱24瓶矿泉水,张老师要买2箱,可以先计算2箱有多少瓶,即24×2=48(瓶);再根据每瓶矿泉水3元,就可以计算出48瓶也就是2箱的价钱是48×3=144(元)。
列成综合算式就是24×2×3=144(元)。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真棒。
用了这么多的方法帮张老师算出了需要准备的钱数,这么多的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给同桌说一说。
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买矿泉水-北师大版(201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买矿泉水北师大版(2012)教案:买矿泉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五章《购物、计量与付款》中的“买矿泉水”一节。
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用元角分进行购物、付款的基本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购物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元角分的概念,会正确使用元角分进行购物、付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态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元角分的概念,会正确使用元角分进行购物、付款。
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元角分解决购物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矿泉水、纸币、硬币、购物清单、计算器等。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教师出示一瓶矿泉水,提问:“我们知道,买一瓶矿泉水需要花费多少钱呢?”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我们要买多瓶矿泉水,应该如何计算总价呢?”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翻到课本第5章的第6节,讲解元角分的概念,并用实物演示如何用元角分进行购物、付款。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组购物清单,让学生计算总价。
例如:矿泉水3元一瓶,买2瓶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教师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购物问题,让学生运用元角分进行计算。
例如:矿泉水2元一瓶,买3瓶需要多少钱?买5瓶需要多少钱?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买矿泉水单价:3元/瓶数量:2瓶总价:6元七、作业设计(1)矿泉水2元一瓶,买4瓶需要多少钱?(2)矿泉水3元一瓶,买6瓶需要多少钱?答案:(1)2元/瓶× 4瓶 = 8元(2)3元/瓶× 6瓶 = 18元2. 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在作业本上签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情境的引入,让学生掌握了元角分的概念,并能运用元角分解决购物问题。
数学三年级《买矿泉水》教案
数学三年级《买矿泉水》教案数学三年级《买矿泉水》教案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三年级《买矿泉水》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三年级《买矿泉水》教案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6页例题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1、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合作、交流,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教学过程:一、温习铺垫1、口算20×3=0×6=8×0=24×3=12×8=12×4=22×4=300×4=2、竖式计算48×4=320×5=602×5=540×3=二、创设情境秋季运动会即将拉开序幕,同学们为了取得优异成绩正积极准备着。
为了咱们班的运动员在运动场上能赛出风格、赛出成绩,在运动会上,邱老师给运动员们准备了两箱矿泉水。
(出示课件:师生到商场购物的情境,展示矿泉水的价格,每箱24瓶,每瓶3元),请同学们帮老师算一算,老师需要准备多少钱呢?三、自主探究感悟新知1、学生自己先独立尝试解决。
要求每位同学认真读读想想,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
2、小组进行交流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说出自己的解法,其余同学要认真听取,并对其方法进行研讨。
组长选一位同学做好记录。
3、全班交流算法哪位同学愿意交流你的算法?生1:我是估算的。
要比120元多。
算式是20×3×2=120(元)生2:150元就够了。
算式是25×2×3=150(元)生3:先求一瓶矿泉水多少钱,再求一箱多少钱,算式是24×3=72(元)72×2=144(元)生4:我的想法和生3的一样,只不过列了综合算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买矿泉水》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买矿泉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乘法”的最后一课,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创设“买矿泉水”的数学情境,运用连乘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首先安排估算“150元够买两箱矿泉水吗?”,让学生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然后,实际计算“一共要花多少元”,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利用数量关系探索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最后设计生活中的“连乘”问题,加强学生对连乘含义的理解。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连乘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两、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购物经验,但是对于解释连乘每一步表达的意义还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利用数量关系来理解连乘运算顺序时一定要强调解释每一步的意思。
三、教学目标第 1页共12页1.在“买矿泉水”的情境中,学生能解释估算的过程、结合具体的数量关系理解连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与连乘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估算、小组交流、计算、全班分享等活动,学生能明确数学问题的探究方法,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连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与连乘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连乘的数量关系,结合情境图解释连乘的运算顺序。
五、教学策略问答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六、教学准备PPT、教材、课堂题单、积木教具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观察图片、情境分析师:同学们要去露营,张老师需要购买一些矿泉水,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第 2页共12页生:张老师要买两箱矿泉水,一箱矿泉水有24 瓶,每瓶3元。
师:你找得真完整。
教学环节(二):独立探究、交流分享师:那结合情境图里的数学信息,请孩子们“估一估,用150元买两箱矿泉水够吗?”,注意这里是要用估算的方法,一定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现在请你在你的草稿本上写出你的估算方法。
(P PT呈现要求 1:独立思考估算方法,并写在题单上;教师在教室巡视,大概掌握学生估算情况)师:现在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估算方法。
当一个同学分享的时候,另一个同学同学要认真听,看看他表达得是否清楚,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建议。
(P PT呈现要求 2:同桌相互说一说估算方法,别人说的时候要认真倾听,如果发现问题,要在他分享完后给出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师:现在,我请同学来分享一下你的估算方法,分享的时候要说清楚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生1:我把每箱 24 瓶估成 20 瓶,先用 20×2算出两箱大约40 瓶,再用 40×3=120(元),就算出买两箱矿泉水大约需要 120 元,因为 120 比 150 少,所以够买。
第 3页共12页生 2:一箱 24 瓶,每瓶 3 元,那么24×3=72(元),我把 72 估成 70,一箱矿泉水大约需要70 元,再用70×2=140 (元)两箱就大约140 元, 140 比 150 少,所以够买。
生3:我把每箱 24 瓶估成 25 瓶,先用 25×2算出两箱大约50 瓶,再用 50×3=150(元),就算出买两箱矿泉水大约需要 150 元,所以够买。
生 4:我把每瓶 3 元估成每瓶 5 元,那么 24×5=120 (元),也就是一箱大约 120 元,买两箱就是 120×2=240(元), 240 比 150 大,所以不够。
生 5:我把一箱 24 瓶估成 30 瓶,那么两箱就大约有30×2=60(瓶),每瓶 3 元,两箱就大约需要 60×3=180(元), 180 比 150 大,所以不够。
师:有的同学估算的结果是150 元够买两箱矿泉水,有的同学又估出来不够,那到底哪种估算结果更接近我们的实际结果呢?请孩子们马上计算“张老师买矿泉水一共要花多少元”。
注意现在是要计算出实际结果,不是让你估算哈。
老师念出 PPT要求 3:①独立思考,把你能想到的方法都写出来。
②写好后,组长安排发言顺序,每个人先说一种方法,说完之后再补充。
第 4页共12页③其他孩子认真听,如果有问题要帮他改正或者提出建议。
④汇总小组方法,准备上台汇报。
师:我现在请孩子代表你们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方法。
注意要说清楚你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提醒孩子询问有没有疑问、有没有建议)生:第一种方法是分步运算,我先用24×2=48(瓶),算出两箱一共有48 瓶,每瓶 3 元,所以再用48×3=144(元),两箱要花144 元。
师:我们实际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两箱144 元,比较之前大家估算的结果,有的孩子估的要比实际结果多很多,导致判断错误。
那么你能说说估算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吗?生:我们估的数要尽量和原来的数接近,不要差太多了。
师:总结得很到位,孩子们在估算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以后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再学习严格的估算。
生:还有一种分步运算方法,用 3×24=72(元),算出一箱需要 72 元,买两箱就是 2×72=144(元)。
生:第三种方法是脱式计算,列式24×2×3。
师:观察这个式子,我们把像这样连续乘的运算称为连乘,在书写的时候跟我们之前的脱式计算要求是一样的,等号要写在第一个数下面靠前面一点的位置。
第 5页共12页:那么你先算的什么?生:先算 24×2求出两箱一共 48 瓶。
再乘 3 算出两箱一共要花 144 元。
:他先算的24×2,我就在先算的部分下面画一根短横,没算的部分就照着写下来。
第一步算出的是-- 两箱一共有48 瓶, 48 写在横下面的位置,再× 3,算出两箱一共 144元。
就是我在算乘的写格式,同学一定要格按照个来写。
生:脱式算有一种方法,用 24×3×2,先算 24×3求出一箱72 元,再乘 2,求出两箱 144 元。
生:⋯⋯:孩子很能干,想出了么多的解决方法,那比两种脱式算的方法,你能它有什么相同之和不同之?PPT呈: 24×2×3:::::::::24×3×2=:48 ×3::::::::::=:72×2=144(元) :::::::=144(元)生1:相同的是都是些数字,果也是一的。
生2:不同的是数字的序不一。
:数字的序不同,其就是它的什么不同?生3:运算序不一。
第 6页共12页师:它们的运算顺序不一样,但是结果是一样的。
那你能根据这个来说说关于连乘,你有什么发现吗?生:先算哪个都可以。
师:意思就是改变连乘的运算顺序,它的结果 -- 不变。
教学环节(三):实际问题解决师:请孩子们打开数学书,翻到62 页,看到第三个小绿点,先不要着急动笔,仔细观察这三幅图,请你用语言完整地表达这三幅图呈现了什么数学问题?情境图一:生 1:有两个书柜,每个书柜有三层,每层能放35 本书,问题是一共能放多少本书?师:你的表达非常完整,待会儿其他同学也要像他这样描述。
现在请同学们马上动笔解决这个问题,脱式计算写在这幅图旁边的空白处。
师:我请同学来说说你的方法,注意说清楚你每一步求的什么。
生2:我列的脱式是 2×3×35,先算 2×3求出两个书柜一共有 6 层,因为每层有 35 本书,再乘 35,算出一共能放210本书。
师:有没有疑问?有没有补充?第 7页共12页生 3:我有其他方法,我的式子是3×35×2,先算3×35 求出一个柜可以放105 本,因有两个柜,再乘2,就算出两个柜一共能放210 本。
情境二::孩子看到第二幅情境,来完整地描述一下幅呈的数学?生4:木有 4 ,每有 2 行,每行 12 个,是一共有多少木?:(教出木教具并演示作),像我称一,那孩子察一有 --2 行,每行有 --12 个,那一就有 -- 2×12=24(个),有多少个的一?生:有 4 个。
:那怎么列式?生: 24×4=96(个):如果用脱式怎么列?生: 2×12×4⋯⋯:种方法是从什么方向来察的?(配合手)生:上下。
:那可以从哪些方向来察?生:可以从前后来察。
堆木可以拆成 2 ,每有 4 行,每行有12 个。
第 8页共12页:(教配合学生展示木并配合手),听懂的孩子手,我一个孩子再来他是怎么察的?生:⋯⋯:孩子按照种察方法、上笔行脱式算。
可以怎列式?先求?再求?有没有充或者建?(: 4×12×2或 12×4×2):可以从什么方向来察?生:从左右看,可以分成的12 木,每木有4 ,每有 2 个。
(教助将木分并配合演示):听懂了?那可以怎么列式?先求?再求?(:4×2×12 或 2×4×12)情境三:生:有 45 只,是的 5 倍,是的 2 倍,是有多少只?:上脱式算一下。
道可以怎么列式?生:第一种是 45×5×2,先算 45×5求出有 225 只,因是的 2 倍,所以再乘 2,求出有 450 只。
:可以怎列式?生: 2×5×45,先算 2×5等于 10,是的 10 倍,再乘 45,算出有 450 只。
:什么是的10 倍?来解一下?第 9页共12页生:⋯⋯(教小:引学生察列式,比果,再次交乘的运算序,果不会改):我学了乘,仔想想,你能自己提一个乘的数学?我同学来一。
(注意学生表达得性和合理性)怎么列式?教学(四):灵活运用、 : 堂: 12×4×5:里有一道乘的: 12×4×5,上笔算,看看能算得又快又准确?注意察数据特点哦。
生:可以先算4×5=20,再乘12 等于 240。
可以先算12×5=60,再乘 4 等于 240。
:什么你想到算?生:因我察到可以凑整,更好算。
如果先算12 乘 4,再乘 5 更麻。
:孩子在算的候察到了数据特点、想到了凑整,先算的4×5或者先算的12×5,很快将最果算了出来。
我之所以可以做,那是因我的个算式是乘,改它的运算序,果不会。
:通今天的学,你有哪些收?八、教学板第 10 页共 12 页买矿泉水(连乘)估算:① :24 →20:::::::::::②24×3=72(元) :::::::::③:24→25::::20×2=40(瓶) :::::72 →70::::::::::::::::::::25 ×2=50(瓶)40×3=120(元) ::::70 ×2=140(元) :::::::::::50 ×3=150(元)120 元﹤ 150 元 ::::::140 元﹤ 150 元 :::::::::::::150元﹦ 150 元 ::::所以够买 ::::::::::: 所以够买 :::::::::::::::::: 所以够买④:3 →5::::::::::::: ⑤24→3024×5=120(元) ::::30 ×2=60(瓶)120×2=240(元) :::60 ×3=180(元)240 元﹥ 150 元 ::::::180 元﹥ 150 元所以不够买 :::::::::: 所以不够买计算:① 24×2=48(瓶) :: ②3×24=72(元) ::::: ③24×2×3:::::: ④24×3×248×3=144(元) :::72 ×2=144(元) ::::=: 48×3:::::::::=:72×2:=:144 (元) :::::=:144 (元)第 11 页共 12 页九、教学反思1.部分学困生在估算环节易出现数量关系错误,老师需根据数学模型和同桌交流活动来帮助孩子理清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