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是指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提取、概括和总结,形成抽象概念、理论和规律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师角度讨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从小学开始,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使用有趣的游戏、绘本故事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动手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抽象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实验活动,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动手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观察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需要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观察力。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感知事物的变化和规律,从中总结抽象规律和概念。
三、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与分析能力数学是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需要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逻辑思维题和分析问题的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教授一些逻辑推理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需要注重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
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只是简单求解题目。
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抽象思维的学科,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数学思维的关键时期。
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帮助小学生提升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一、多角度观察数学问题面对数学问题,小学生往往只注重题目本身,缺乏对问题的多角度观察。
我们可以通过给孩子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比如,让他们用图形、实物或文字来呈现问题,通过观察不同表达方式,激发他们的空间思维和创造力。
二、培养数学模式识别能力数学是由一系列模式和规律组成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模式识别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
我们可以让孩子通过观察和发现,寻找数学中的模式和规律,并将其运用到解决问题中。
例如,让孩子观察数字序列的规律,帮助他们发现递增或递减的数列;通过观察图形的形状和变化,引导他们发现几何图形中的对称性和相似性。
三、利用游戏和实践培养数学抽象思维游戏和实践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有效手段。
通过游戏,孩子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例如,利用数学拼图游戏让孩子进行拼图,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关系的理解;引导孩子进行数学模型的拼搭,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
四、鼓励开展数学思维活动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我们需要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数学思维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数学比赛、数学思维训练营等活动,让孩子在竞争和合作中锻炼数学思维能力。
此外,家长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一些数学思维活动,如数学游戏、趣味数学练习等,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五、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如何帮助小学生发展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如何帮助小学生发展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抽象思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并在解决问题时发挥关键作用。
因此,如何帮助小学生发展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第一,解释抽象思维的含义及其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抽象思维是指通过对具体的对象和事物进行概括和归纳,从而形成一般性概念和规律的思维方式。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能够理解和应用抽象概念,例如,几何图形中的相似和同形、数列中的等差和等比等。
因此,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非常重要。
第二,介绍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首先,可以通过学习数学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这可以让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提取一般性的规律和概念。
其次,老师可以使用具体的教学场景和事物来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例如,使用珠子模型来教授分数概念,或提供几何图形模型来引导学生探究几何定理。
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图形或模型等方式来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例如,在解决面积问题时,可以使用矩形网格或拼图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第三,探讨数学游戏和活动对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游戏和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
例如,在游戏中找规律、寻找图形的对称性、解决有趣的难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此外,数学竞赛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他们更加投入到学习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动手能力。
第四,介绍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应用。
如今,数字化学习平台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这也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对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字化学习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素材资源、互动式学习环境和个性化学习支持,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抽象概念和数学规律。
同时,数字化学习平台还可以提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挑战来开发和拓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总之,抽象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需要抽象思维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至关重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抽象概念和解决抽象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之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因为抽象思维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观察,了解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可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抽象思维能力。
三、提供具体的实例抽象思维需要建立在具体实例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提供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建立抽象概念。
例如,在教学加法时,教师可以引入具体的物体或者图案,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加法的概念。
当学生能够熟练地处理具体实例时,教师可以逐渐引导他们将所学的方法和概念抽象化,应用到不同的情境中。
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抽象思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能够在头脑中构建和操作抽象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几何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折纸、搭积木等活动,来构建和思考不同的几何图形。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抽象概念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例如,在教学解方程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代数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以逐渐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离不开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一、问题分析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并不够发达、活跃,存在一些问题:1. 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
在老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
一旦遇到复杂的问题或者新颖的题目,学生往往束手无策,不能独立解决。
2.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
学生对于数学概念和方法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记忆,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导致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
3. 学生缺乏探索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应该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思考来积累数学知识,但是目前学生的探索意识不够强烈,对于数学问题缺乏主动性。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也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二、对策建议1.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热情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内心愿意去学习数学。
可以通过举例介绍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对生活、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出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他们在实际学习中自主思考。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
在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动机和成就感中,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提倡数学思维和方法的灵活运用数学是一门需要灵活运用思维和方法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4. 注重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是指能够理解、应用和创新与具体事物无关的概念和规律,将其应用到具体情境中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能看到抽象思维的应用,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并分析其实施效果。
一、创设情境,拓展思维1.教师可以通过故事、问题、游戏等形式,创设具体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例如,通过故事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思考,帮助他们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并应用到类似的问题中去。
2.使用数学模型,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示意图、图表、统计表等形式,将数学问题可视化,帮助学生形成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并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二、启发性问题,激发思考1.教师可以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合理思考。
启发性问题是能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解题的方法和思路。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策略性思考。
教师可以实施小组讨论、个人陈述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从中发现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方法。
三、数学启蒙游戏,培养逻辑思维1.数学启蒙游戏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手段。
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2.可以设计数学棋类游戏、数学谜题、数学挑战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提供实际操作1.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亲身实践和操作,提升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使用教具、实物模型、计算机等工具,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深化对数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2.利用教学素材和案例让学生进行实际模拟和计算,培养他们的抽象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能力培养,因材施教1.学生在抽象思维能力上的起点和潜力不同,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对于一些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提供更高层次的思考题目,挑战其思维能力,促进其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培养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有效策略
培养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有效策略数学抽象思维是指从具体的数学现象中抽取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数学抽象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教授“认识图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三角形的红旗、圆形的车轮、长方形的黑板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寻找这些图形,或者让学生用手中的纸和笔自己动手画出这些图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图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直观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授“加法的意义”时,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物,如先拿出3 个苹果,再拿出 2 个苹果,然后将它们放在一起,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苹果。
通过这样的直观演示,学生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加法的意义,即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又如,在教授“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用小棒摆出多个相同的图形,如 3 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用 3 根小棒,让学生数一数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然后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即 3×3=9。
通过这样的直观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乘法的意义。
三、引导观察,培养抽象概括能力观察是思维的窗户,通过观察可以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为抽象思维提供基础。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涉及到学生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下面将从问题和对策两个方面来分析和讨论。
问题:1. 学生对数学思维的认识不足。
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只是运算计算,缺乏对数学思维的正确理解。
2. 学生思维的片面和局限性。
由于学生对数学思维的认识不足,导致他们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常常只是机械地套公式或模仿老师的解题思路,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 缺乏培养思维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重视的往往是获得正确答案,对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的方法比较缺乏。
对策: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思维。
在启蒙阶段,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数学思维教育,使他们正确地认识到数学思维是一种运用逻辑推理和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计算。
2. 设计多样化的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通过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4.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与合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相信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心得)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
数学论文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论文摘要: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它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小学生认识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的一条捷径,更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我们侧重了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四个方面的问卷调查分析。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四方面的培养对策:(1)要建立目标体系,明确训练内容,初步整理出低年级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
(2)遵循认知规律,探究教学方法,尤其要注意适度使用学具、训练思维语言、构建习题框架。
(3)要培养思维品质,发展思维能力。
(4)要尊重学生差异,追求人人发展。
实践中我们建议: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要适时适度,抓紧培养;要综合能力,整体提高;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抽象思维亦称逻辑思维,形成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科学的思考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迅速而有效掌握数学和其它文化知识,而且也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认为,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呈具体形象化,所以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况且培养小学生的初步抽象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小学生认识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的一条捷径,更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一、调查与分析: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都是有机地综合地交叉地进行活动的。
为了比较清楚地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现状,我们侧重了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四个方面的问卷调查分析。
参加调查的对象均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入学只有近一个月的时间。
分析与综合能力方面:调查的目的主要借助直观的图形的分析综合,得出抽象的分析综合。
结果显示近一半低年级学生因学前教育的影响,他们能从观察图形过渡到用一些简单语言概括结论。
比较与分类能力方面:调查的目的侧重于式与式的比较,鼓励写出多种不等式。
结果显示由于学生进校一个多月,按照教材的要求在教师的日常引导下,加上入学前家庭、幼儿园实施计算教学的训练,对于单个数的比较过渡到式的比较,困难不大。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现状以及改进措施研究分析-精品作文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现状以及改进措施研究分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一般规律所做的一种间接、概括的反应,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思考。
思维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综合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开发智能、实施素质教育具有促进作用。
在对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观察当中发现,由于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所限,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现状1.教师忽略思维能力培养大部分教师没有正确认识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以灌输式为主的填鸭教育模式磨灭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一切可能。
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听课、做笔记、解题这几个学习任务就可以,如何从典型例题中抽象概括出一般规律,在教师看来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他们不愿意在课堂上花费较多时间来考虑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
2.学生自身思维能力较弱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模型意识淡薄,不善于从特殊问题中归纳普遍性规律,这给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通过课后作业以及课堂提问情况的分析发现,同样一套解题思路,只是换了一个说法学生可能就不会做了。
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二课“100以内的加法(二)”学习之后,讲解完“35+2”例题之后,要求学生计算“24+5”,很多学生还是忍不住扳手指计算,这都是因为不进位加的内容掌握不到位造成的。
二、改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不良局面的具体措施1.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尝试大胆猜测教育心理学认为:直觉是思维的一部分,它具有直观、跳跃、快进的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日常教学活动组成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大胆猜测,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为数学思维能力的生成奠定基础。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第四课“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二年级上册第二课“100以内的加法(二)”知识,对“365+43”“201+94”“649+326”等算式计算方法进行猜想。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良好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解决数学问题,还能在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以帮助小学生培养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1. 培养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数学抽象思维的基础。
可以通过解决逻辑谜题、推理问题和搭建逻辑模型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逐渐养成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推理的习惯,从而培养出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引入拓展数学概念除了教授基本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引入一些拓展的数学概念,如集合、函数和图论等。
这些概念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
通过解决相关的问题和应用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和抽象推理的能力。
3. 利用图形和图表图形和图表是培养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有力工具。
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图形和图表中的数据,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
可以利用各种视觉素材,如折线图、柱状图和几何图形等,进行教学和训练,引导学生进行数据解读和推理。
4. 提供良好的问题解决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解决环境。
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一起思考和讨论解决方案,促进彼此之间的思维碰撞和启发。
5.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应用数学抽象思维能力需要在实践和应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通过与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的联系,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经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解决身边的问题,培养他们将数学思维融入实际的能力。
6.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除了教科书和教具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等资源,引入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教学工具。
通过利用这些资源,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出更加丰富和灵活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一、问题分析1. 学生思维能力薄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学生的思维能力较为薄弱,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逻辑推理难以理解和运用。
他们往往依赖老师和书本的直接指导,缺乏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面临各种问题,但是由于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独立或有效地解决问题。
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3. 教学模式单一目前的数学教学模式多以知识传授和题目训练为主,缺乏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容易形成依赖性,缺少自主探究的能力。
以上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对策建议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好奇心和探究欲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和实验,让学生在玩中学,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提倡自主学习和思维训练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训练。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思维尝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使用类比、综合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4. 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如数学建模、调查研究等,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从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和实用性,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5. 注意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方式都有所不同,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一个重要而挑战性的课题。
本文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供具体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模型建构以及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机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建立起逻辑思维能力,并将其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模型建构和提供具体案例的方式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他们探索数学世界的兴趣。
通过以上方法的有效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中更加游刃有余。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践操作、具体案例、思维模型建构、学生兴趣、动机、总结、未来发展。
1. 引言1.1 意义抽象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提高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逻辑推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
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深入理解其中的内容。
通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抽象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需要具备良好抽象思维能力的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
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为他们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挑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面对这项任务,教师们面临着一些挑战。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有限,他们往往缺乏抽象思维的基础。
这就需要教师们耐心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起抽象思维的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主要以具象思维为主,他们更习惯于通过感觉、直觉和经验来解决问题。
教师们需要通过一些实践操作和具体案例来引导学生逐步转变为抽象思维的方式,帮助他们建立起逻辑思维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指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归纳、比较和概括,从而形成一般概念,将其应用于其他具体情况中。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的成绩,还能促进学生在其他领域的思维发展。
本文将分享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二、提前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潜能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为薄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提前激发学生的潜能。
首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抽象特点的教学内容,如集合论、几何等,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故事情境、游戏等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来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学中引入数学模型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从而认识到在不同实际场景中的规律是相似的,并能将其应用于不同的问题中。
三、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方法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可以采用“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
具体做法如下。
1.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从具体事物中发现问题的共性和规律。
比如,在教学几何时,可以利用一些实物模型来呈现几何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几何图形的不变性质。
2.引导类比。
通过将已学知识与新知识进行类比,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概念或规律迁移到其他问题中。
比如,在教学整数加减法时,可以引导学生将整数看作有正负意义的标记,通过类比实际生活中的收入和支出,让学生理解整数加减法的规则。
3.提供框架。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思维框架,帮助他们进行思维整合。
比如,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步骤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解题的思路和步骤。
四、注重练习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应用。
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抽象思维训练题,供学生反复练习。
同时,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之外的生活中应用抽象思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常常会面临着学生思维能力薄弱的问题,因此需要一些对策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一、问题分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薄弱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往往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往往不能清晰地分析问题,不能正确地进行逻辑推理。
2. 学生缺乏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无法准确地理解抽象概念,不能很好地运用抽象思维来解决问题。
3. 学生缺乏灵活运用思维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存在囿于一种固定思维模式的问题,他们往往不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对策措施为了帮助小学数学学生更好地改善自己的思维能力,教师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措施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1.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寓教于乐的逻辑思维训练活动。
布置一些逻辑题目,要求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寻找其中的规律。
透过这些逻辑思维训练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为什么”式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从逻辑上思考问题,培养他们正确的逻辑思维方式。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图形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抽象概念进行感性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抽象出与数学知识相关的一些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摸索,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思维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来解决问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灵活运用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学科,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尤其是在小学一年级,建立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几种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提供具象物质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利用具象物质来帮助他们建立抽象概念的感性认识。
例如,在教学数字概念时,可以使用具体的物体,如豆子、石子等,让学生亲自操作,通过触摸和计数的方式来认识数字的大小和数量关系。
通过实物的使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数字的含义,从而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生的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教学加法概念时,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如“你有两个苹果,再给你两个苹果,你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际操作,找到答案。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从具体的操作中提炼出抽象的加法概念,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运用图形与模型图形和模型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各种图形和模型,让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从而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可以使用积木或幻灯片上的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的形状,发现它们的特点和规律,进而形成对几何图形的抽象认知。
四、提供多样化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提供多样化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和情境问题,让学生边思考边解决,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提出一个关于“购物”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计算物品的价格、找零等操作,培养他们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五、注意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例如,在教学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强调加减法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用逆运算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如何培养抽象思维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如何培养抽象思维数学,这门充满逻辑与智慧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成长的机遇。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培养抽象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抽象思维,简单来说,就是能够从具体的事物中提取出本质特征和规律,并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那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呢?首先,要让孩子们学会观察。
观察是获取信息的第一步,也是培养抽象思维的基础。
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数学图形、数字规律、物体的排列组合等。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时,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比较它们的边和角的特点。
通过观察,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后续的抽象概括做好准备。
在观察的基础上,鼓励孩子们进行比较和分类。
比较是找出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过程,分类则是根据事物的特征将其归为不同的类别。
例如,在学习整数时,可以让学生比较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的大小,然后将它们分类。
通过比较和分类,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逐步培养抽象思维。
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是培养抽象思维的关键。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概念往往比较抽象难懂。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实物演示等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概念。
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概念时,可以用切蛋糕的例子,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让学生亲手操作,亲身体验,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进而抽象出分数的概念。
数学问题的解决是培养抽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在解题过程中,孩子们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思路、尝试不同的方法。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比如,给出一个应用题:“小明有 5 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比小明多 3 个,小红有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运用加法运算得出结果。
此外,数学游戏也是培养抽象思维的好方法。
像数独、数学谜题、七巧板等游戏,既有趣又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1.引言抽象思维是指人们通过思考能够将具体的事物、概念或问题抽象出来,形成一种普遍化的人类思维方式。
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首先需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方式。
有些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较容易理解具体的概念和问题,而有些学生则需要更多的实践和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对于解决问题,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并引导他们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符号和推理数学符号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符号来表达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数学符号的基本用法和规则,并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使用数学符号进行推理和演绎。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练习和活动,让学生自己运用数学符号和推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5.提供多样化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关键。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鼓励他们寻找多种解决方法和策略。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激发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6.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过程中,兴趣和探索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如何提升孩子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如何提升孩子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导言:数学是一门需要抽象思维的科目,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成为了教师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措施和方法,帮助家长和教师提升孩子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一、培养数学启发式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启发式思维是提升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启发式思维是指利用自己的经验和逻辑辅助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实践和讨论的过程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引入具体物体进行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的数学概念可能较难理解和掌握。
为了帮助他们建立起数学抽象思维的框架,教师可以引入具体的物体或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使用实物模型或者将几何图形和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逐渐,学生能够将具体物体和实际例子与抽象的数学概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具也是提升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比如,通过使用数学游戏、动画视频、互动式教具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具有助于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提供合适的挑战和拓展对于有一定数学基础的学生,教师应该提供一些适当的挑战和拓展活动,培养他们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等活动,让学生面对更复杂、更抽象的数学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和创造力。
通过这些挑战性的活动,学生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五、注重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数学抽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密切相关。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呢?一、利用直观教具,建立抽象思维的基础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直观形象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如实物、图片、模型等,帮助学生建立起抽象思维的基础。
例如,在教授数字“1”“2”“3”时,我们可以拿出1 个苹果、2 支铅笔、3 朵花等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数数,直观地理解这些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再比如,在学习图形时,我们可以展示各种形状的实物,如圆形的盘子、方形的书本、三角形的积木等,让学生通过触摸和观察,感受不同图形的特征。
通过直观教具的展示,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实物联系起来,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表象,为抽象思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抽象思维的兴趣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授加减法时,我们可以创设购物的情境:“小明去商店买糖果,他买了 5 颗糖,吃了 2 颗,还剩下几颗?”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思考问题,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又比如,在学习位置与顺序时,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座位,或者说说自己回家的路线,通过这些实际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概念。
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还能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三、开展数学游戏,培养抽象思维的灵活性游戏是儿童的天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抽象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数字接龙”游戏,老师说出一个数字,学生依次说出后面的数字;“猜数字”游戏,老师心里想一个数字,让学生通过提问来猜出这个数字;“搭积木”游戏,让学生用积木搭建出不同的形状,然后数一数用了多少块积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 作者:谢有涛点击数:190 更新时间:2005-8-21 文章录入:石门小学 ] 论文摘要: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它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小学生认识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的一条捷径,更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我们侧重了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四个方面的问卷调查分析。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四方面的培养对策:(1)要建立目标体系,明确训练内容,初步整理出低年级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
(2)遵循认知规律,探究教学方法,尤其要注意适度使用学具、训练思维语言、构建习题框架。
(3)要培养思维品质,发展思维能力。
(4)要尊重学生差异,追求人人发展。
实践中我们建议: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要适时适度,抓紧培养;要综合能力,整体提高;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抽象思维亦称逻辑思维,形成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科学的思考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迅速而有效掌握数学和其它文化知识,而且也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认为,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呈具体形象化,所以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况且培养小学生的初步抽象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小学生认识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的一条捷径,更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一、调查与分析: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都是有机地综合地交叉地进行活动的。
为了比较清楚地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现状,我们侧重了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四个方面的问卷调查分析。
参加调查的对象均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入学只有近一个月的时间。
分析与综合能力方面:调查的目的主要借助直观的图形的分析综合,得出抽象的分析综合。
结果显示近一半低年级学生因学前教育的影响,他们能从观察图形过渡到用一些简单语言概括结论。
比较与分类能力方面:调查的目的侧重于式与式的比较,鼓励写出多种不等式。
结果显示由于学生进校一个多月,按照教材的要求在教师的日常引导下,加上入学前家庭、幼儿园实施计算教学的训练,对于单个数的比较过渡到式的比较,困难不大。
因而此题正确率位于调查题目之首,正确率达87.8%,并且也有少部分学生还写了更多的比较式,思维灵活。
抽象与概括能力方面:调查的目的根据生活经验初步建立可逆联想;在直观了解正方形的特征基础上画出正方形,形成相应的初步的空间观念。
结果显示解答逆向思维应用题的确有难度,只有40.1%学生能灵活运用“可逆联想”。
低年级小朋友在学前教育时已初步学会能辨别正方形、长方形区别,因而连接各点成正方形,正确率有62.6%。
但我们发现该题学生对正方形的理解多局限于正向的图形,变换图形角度的答案很少出现。
判断与推理能力方面:调查的目的对直观图形有根据、有顺序、有条理进行判断推理。
结果显示对直观图形的判断推理能力总体来说较差,正确率只有40.6%。
二、培养的对策:(一)建立目标体系,明确训练内容。
要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培养目标的体系,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
以下是初步整理出的低年级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
低年级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分析与综合1. 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分解组合。
2. 对两步混合运算式题的顺序、过程、结果进行分析综合。
3. 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能给一步应用题补充条件或问题。
能根据图画、实物、算式等口头自编应用题。
比较与分类1. 能对万以内的数与数,数与式的大小进行比较,且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
2. 初步掌握加、减、乘、除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3. 在解答一步应用题时,能分清条件与问题,已知与未知。
4. 能区分“比……多”与“比……少”、“等分除”与“包含除”、“求相同数的和”与“求一个数的几倍”等数量关系的异同。
5. 进行简单的分类,掌握有关几何题、图形、货币、长度、时间以及计量的分类及进率,。
6. 在比较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抽象与概括1. 能够从实物、图形中抽出数的概念及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进行交流。
2. 通过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概括出试商方法及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
3. 能够概括掌握有关的笔算法则。
4. 初步学会把有关的应用题抽象成文字题。
5. 初步建立可逆联想,并解答加减应用题中的逆叙题。
6. 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形成相应的初步的空间概念。
判断与推理1. 判断数与数、数与式的大小。
2. 判断物体的多少、长短、轻重等。
3. 通过对统计图、表的识别、体验,判断出各种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4. 对简单的变式题加以识别,具有初步的审题能力。
5. 能用自选单位推测各种基本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
6.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二)遵循认知规律,探究教学方法。
1. 适度使用学具,促进思维发展。
数学思维在小学阶段主要的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
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思维水平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所采用的手段主要靠直观教学。
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学具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起了一定作用。
学生可将原有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程序,然后又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小学生的智力活动方式。
但是只有适度使用学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否则,始终依赖学具,思维的水平难以提高。
如课堂中让学生用5块小木块进行5的组成与分解时,启发学生有序地分解成或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5的分解和组成,为加强交换律作了必要的孕伏,而且又使学生能脱离学具后重视有顺序地进行思考,当学习6.7.8.9数的分解和组成时,学生摆脱了学具的辅助,已经能抽象出各数的几种分解和组成,思考有序,可见,学具使用的恰当好处,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
2.训练思维语言,理清思维过程。
语言和思维是分不开的,人们借助语言思考问题,表达思想,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
所以语言能力的启蒙培养有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为了将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示范性挂在学生口中,印在学生脑中,作为教师必须运用教学语言的直观性,描述性,现实性与启发性,将两者统一起来。
如低年级教学中,我们常常要要求学生先思后说,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能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注意严密规范等等,这样有要求、有顺序地启蒙培养,持之有恒,定有成效。
3.构建习题框架,综合思维训练。
强化思维训练,启发学生按照逻辑顺序去思考问题,有助于迅速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课堂中构建习题框架,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思维训练法。
如将有联系的内容、易混淆的、有互逆关系的题目放在一起成组的出现,让学生区别、辨认,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三)培养思维品质,发展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必须着眼于思维的各种品质。
良好思维品质是衡量逻辑思维能力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为思维品质的实质,就是人的思维能力差异的表现。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立性、敏捷性等。
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可训练学生思维的正确性。
如教学厘米的认识时,让学生抽象理解出1厘米的实际长短,当再要求学生在尺上寻找1厘米的刻度所表示的区域,学生的思维十分积极,认为0-1,1-2,5-6等两个相邻数字间的长度均表示1厘米。
最后,学生还能画出许多1厘米长的各种方向的线段。
在日常教学中,发展求异思维,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如解答题目从左往右数小玲排在第4个,从右往左数,小玲排在第6个,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经教师启发,学生说出了很多解法:4+6-1;4-1+6;4+(6-1);3+1+5等,思维发散了,思维灵活性显而易见。
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深思,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
如:比较高矮时,有学生提出“老师高,×××小朋友矮,可是为什么×××小朋友与他人比较时,结果他又变高了呢?”可见比较中的辨证性已引起学生的注意了。
(四)尊重学生差异,追求人人发展。
一年级学生由于个体心理成熟的早晚、经验积累的多少,尤其是家庭、学校影响,他们思维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施以正确而良好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如为了培养每个学生的语言评判能力可注重以下做法:A.错位法:即要求学生听人发言时,假设“如果我来回答,我怎么说?”;B.差异法:即思考他人发言与我差异是什么?“我会说的是哪一部分,我没有想到的他人是如何思考的?”“我有什么补充或纠正。
”;C.成功法:课堂中,把一些容易成功的机会让给“后进生”,能力强的学生予以补充。
随着日子的推移每个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原基础上会发展的。
又如评价标准上,不采取一刀切,而是因人而宜。
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多思考几种解答方式。
反之,能力弱的学生学会一种解答也行。
久之,每个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定成必然。
事实也证明,尝试尊重差异,施以良好培养方法后,成效明显。
在思维训练时遇到题目:7、1、7、2、7、3(),()刚入学只有3个月的学生近99%做对!遇到题目●○●○○●○○●○○○○○○要填出方格内有()黑球,()颗白球。
正确率60%。
三、讨论与建议:1.适时适度,抓紧培养。
实践发现,学前教育中家长注重艺术智能启蒙,忽视抽象思维的开发大有人在;家长注重纯数学计算力的训练,忽视抽象思维的培养比比皆是。
要知道人的多元智能是同样重要,所以说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决非只是小学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中事,从小抓起,从早抓起才为良策。
当然,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要注重规律,过于拔高要求,加重学生负担;降低要求,阻碍学生思维最佳开发期。
2.综合能力,整体提高。
作为研究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等上述种种思维它们是密切联系、相互补充、交错使用的。
作为教师应该从整体着眼,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提高思维过程中的各种基本能力。
3.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研究中教师要清楚地明白影响学生逻辑思维发展水平的因素很多,还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思维作为一个认识过程,总是与个体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密切联系并受其制约的。
兴趣是智力开发的原动力,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动机,使学生始终带着愉快而满足的情绪进行智力活动,有效地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以上现状调查和培养策略,可成为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初步养成研究的出发点,成为进行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研究的基础,成为教师自身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