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概述_课件
《大学宿舍环境》课件
![《大学宿舍环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3589d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f.png)
宿舍卫生管理问题
总结词
管理难度大
详细描述
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宿舍卫生管理难度大,管理人员难以对 每个宿舍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
宿舍卫生管理问题
总结词:影响健康
详细描述:卫生管理问题直接影响到 学生的身体健康,容易引发呼吸道疾 病、皮肤病等健康问题。
宿舍卫生管理问题
总结词
公共卫生意识不足
详细描述
部分学生对公共卫生意识不足,缺乏 自我约束和管理,需要加强宣传和教 育。
总结词
地域文化差异
详细描述
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有着各自独特的地域文 化和生活习惯,可能导致宿舍内的文化冲突
和矛盾。例如饮食、作息等方面的差异。
宿舍文化冲突问题
总结词:个性差异
详细描述: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兴趣爱好,可能在 宿舍生活中产生摩擦和冲突。例如个人空间的需求、对集 体活动的态度等。
宿舍文化冲突问题
建立有效的卫生管理制度
制定卫生标准
制定明确的宿舍卫生标准,包括 个人物品摆放、公共区域卫生等
。
设立卫生检查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对违 反卫生规定的行为进行提醒和纠正 。
倡导个人卫生
加强个人卫生宣传教育,引导学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宿舍清 洁。
提高安全意识与加强安全管理
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大学宿舍环境问题
03
与挑战
宿舍设施老化问题
总结词:设施陈旧
详细描述:许多大学宿舍的设施使用年限过长,出现设备老化、破损等现象,如水管漏水、电路老化、门窗损坏等,影响学 生正常生活。
宿舍设施老化问题
总结词
维修不及时
详细描述
由于维护资金或管理问题,宿舍设施的维修不及时,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影响学生生活品质。
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与防治课件ppt
![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与防治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bcf26d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6.png)
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和措施
该地区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开展宣传教育等。通过这些措 施,该地区的垃圾得到了有效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07
未来展望与建议
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执行
环境监测的流程
环境监测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环节:制定监测计划、布设监测点位、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样品预处理 和分析测试、数据统计与评价、编写监测报告和成果应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环境质量的评估与预测
环境质量评估的定义
环境质量评估的流程
环境质量评估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 程序,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定量 分析,评估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对人类 和其他生物的影响。
06
实践案例分析
某城市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城市环境污染现状总结
该城市面临多种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大气 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其中大气污 染和水污染较为严重。
VS
治理措施分析
该城市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包括加强 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实施交通管制、建设 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等,这些措施有 效地改善了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评估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环 节: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 、编写评估报告和成果应用。其中, 收集数据包括监测数据、调查数据和 遥感数据等;整理数据包括数据清洗 、预处理和转换等;分析数据包括统 计分析、模式识别和预测等;编写评 估报告包括概述、方法和结果等。
环境质量预测
环境质量预测是指通过数学模型和计 算机模拟等方法,对未来环境质量状 况进行预测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工作 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2024)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a12c6e4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6.png)
生态系统破坏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导致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影响 人类福祉。
生物入侵
外来物种的入侵对原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威胁 本地物种的生存。
2024/1/30
27
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透视
垃圾围城
城市化进程中,固体废 弃物产生量迅速增长, 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垃圾 围城现象。
2024/1/30
土壤和水体污染
固体废弃物的不当处理 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 重污染。
8
水圈层结构与功能
水圈层结构
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 水等。
人类活动对水圈层的影响
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水位下降、排放 污染物导致水体污染等。
水圈层功能
调节地球气候、提供水资源、维持生 态系统平衡等。
2024/1/30
9
岩石圈层结构与功能
2024/1/30
岩石圈层结构
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等。
4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 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
反作用。
2024/1/30
研究任务
揭示环境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提出 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依据和技术途 径,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内容
包括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 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工程学等 多个分支领域。
2024/1/30
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培养
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培养环保 行为习惯。
29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30
2024/1/30
14
土壤污染现状及危害分析
土壤污染现状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不当处理,导致 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物理环境概述(PPT 58页)
![物理环境概述(PPT 58页)](https://img.taocdn.com/s3/m/cbed6fcd700abb68a882fb24.png)
放射性的来源
这些放射性物质主要是铀钚的 裂变产物,其中危害较大的有
90锶、137铯、131碘、14碳。
二、核燃料循环的“三废”排放
核燃料循环的各个阶段均会
产生“三废”,这会给周围
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
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水体的污
33
染。
三、医疗照射 四、其它
放射性的来源
目前,由于辐射在医学上的广 泛应用,已使医用射线源成为
温哥华、柏林
北京、上海 53
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几种因素
一 、城市建筑物和铺砌水泥地面的道路多半导热性好,受热传 热快。高楼林立,绿地锐减,也是造成气候岛的原因。
二、人口高度密集、工业集中,固定热源及流动热源大
飞机噪声污染
城市交通的噪声污染
8
中国医学科学 院的测听室
噪声监测车
便携式声级计
9
噪声危害
一、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二、对人体的心理影响 三、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四、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五、对动物的影响 六、对物质结构的影响10
一、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1、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会导致耳聋; 2、 导致心脏病的发展和恶化;
16
噪声控制
发生噪声污染必须有三个要素:噪声源、传播途径和 接受者。
原则上讲,噪声控制的优先次序是噪声源控制、传播 途径控制和接受者保护。
合理规划、加强管理
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区划分 交通干线的合理布局 建立卫星城
技术措施
用液压代替冲压 吸声、隔声、消声、隔振、耳塞等17
噪声的控制
• 噪声源的控制
光污染是指光辐射过量而对生活、生产环境以 及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它主要来源于人类生 存环境中日光、灯光以及各种反射、折射光源造成 的各种过量和不协调的光辐射。一般光污染可分成 三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
《生态环境保护》PPT课件
![《生态环境保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f4b02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7.png)
农村环境整治
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 高农民生活质量。
农村新能源建设
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减少农村对传 统能源的依赖。
工业生态环境保护案例
工业污染治理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废水、废气处理效率。
循环经济与资源回收
《生态环境保护》ppt 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15
目录
Contents
• 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 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案例 • 生态环境保护的未来展望
01 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生态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措施 ,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预防环 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维护生态平 衡和人类健康。
建立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对旅游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补偿和 修复。
04 生态环境保护的未来展望
科技创新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 2 3
创新技术
介绍最新的环境科学技术,如空气污染控制技术 、水处理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等,及其在生态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智能监测
阐述如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 ,实现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为环境管理 提供科学依据。
循环利用
清洁能源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 赖,降低环境污染。
推进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 高效利用和减量化。
绿色生产与消费
绿色生产
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绿色消费
引导公众进行绿色消费,购买环保 产品和服务,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
绿色出行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c801defc4ffe473268ab60.png)
.
22
按污染物性质分 生物污染 化学污染 物理污染
按环境要素 大气污染 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
23
环境干扰:是指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 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的人类不良 的影响。包括:噪声、振动、电磁干扰、 热干扰等。
4、环境如果按空间尺度大小,由近及远,由 小到大可分为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全球 环境、星际环境。
.
12
1)聚落环境:是人类群居生活的场所。是人 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关 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
居室环境
院落环境
村落环境
城市环境
.
13
2)区域环境:是包括人工环境在内的占有一 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区域的范围可大可小, 区域内环境结构特点、功能也千差万别。
.
15
无论从何种角度,进行环境分类,环境都 具有共同的特征。
首先,环境是一个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客观 物质体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它 既有依托作用,又有限制作用,因此环境 有合适与否,或优劣之分。
其次,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地区的 环境由其若干个独立组成部分(环境要 素),以其特定的联系方式构成一个完整 的系统。
.
20
2、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它是 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 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 此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
21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社会活动引 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 们导致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 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 而引起的。按对象性质分 :生物环境破坏;非生 物环境破坏
环境保护主题PPT课件
![环境保护主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37e86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7.png)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与技术
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对重点区域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与技术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加强对工业废水、废弃物的管控,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污染物控制
对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处理,降低污染物含量,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污染土壤修复
自然保护区建设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维护生态平衡。
环境保护的定义与重要性
环境保护思想源远流长,早在古代,人们就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工业革命后,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各国开始采取环境保护措施。
历史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挑战。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推动环境保护事业,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环境问题。
现状
环境保护的历史与现状
国际合作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议题,各国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环境问题。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在推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法规
各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以保障环境保护的落实。例如,中国政府出台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规,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定。
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冲厕等生活用水。
03
水资源保护措施与技术
02
01
加强对工业、机动车等污染源的管控,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
减少污染物排放
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结构调整
安装烟气净化装置,对排放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定义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和谐性和需求性。
环境保护ppt课件
![环境保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e9c5e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8.png)
环保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机遇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策的推 动,环保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 遇,包括市场需求增长、政策支持、 技术创新等。
挑战
同时,环保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如行业标准不统一、技术更新换代快、 市场竞争激烈等,需要企业不断提高 自身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推广
绿色生产
噪声污染及防治措施
噪声来源
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 噪声等。
噪声影响
影响人类生活和工作、危害人体健 康、破坏生态环境。
防治措施
加强噪声源控制、推广低噪声设备 和技术、加强噪声监管和执法等。
PART 03
生态保护与恢复
REPORTING
生态系统基本概念及功能
生态系统的定义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由 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
PART 02
环境污染与防治
REPORTING
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01
02
03
水污染源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 业污水等。
水污染影响
影响人类健康、破坏生态 平衡、造成经济损失。
防治措施
加强污水处理、推广节水 技术、加强监管和执法等。
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源
工业废气、交通尾气、生 活污染等。
大气污染影响
企业环境管理实践与案例
介绍一些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其他企业提供 借鉴和参考。
PART 05
环保科技与产业发展
REPORTING
环保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现状
当前,环保科技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包括清洁能源、污水处理、固废处理、 大气治理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取得显著进展。
大气环境概述 pptx
![大气环境概述 pptx](https://img.taocdn.com/s3/m/5ba64e5c4b73f242326c5f4a.png)
山谷风(白天谷风)
增温快 (热源)
增温快 (热源)
增温慢 (冷源)
山谷风(晚上山风)
降温快(冷源)
降温快(冷源)
降温慢(热源)
深入生活 城 市 风 的 形 成
气 流 上 升
热
郊区
市区
郊区
城市热岛效应
六、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产生原因
(hPa) 1010 1020 1030
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hPa)
1010
1020
1030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特点: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风速越大。
2、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 风向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风向
(hPa)
1010
1020
1030
3、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hPa) 1002
风向平行等压线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根 本 原 因
大气运动
受热均匀
高 空
1020hpa
1060hpa
1100hpa
地 面C
把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 合而成的面叫做等压面。
高 度 升 高 , 气 压 减 小
A
B
若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应该是平行的。
受热不均匀 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
高 空
1020hpa
低压
高
低压带
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影响因素: 高低纬间热量不均; 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地球公转)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66°34´N
1.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随太阳直射点气压的带南和风北带
《生活环境之》课件
![《生活环境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fb42d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0.png)
绿色和平组织
绿色和平组织致力于保护地球环境和生态系 统,反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例如,该组织反 对非法砍伐森林、捕鲸等破坏环境的行为, 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
谢谢
THANKS
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生活环境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功能可分为居住环 境、商业环境、文化环境等;按地域可分为城市环境、乡村环境、山地环境等 。
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01
02
03
人类生存的基础
生活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 展的基础,提供必要的物 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经济发展支撑
良好的生活环境是经济发 展的重要支撑,能够吸引 人才、资金和技术,促进 经济持续发展。
文化习俗
文化传承
文化多样性
不同的文化习俗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 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对于社会 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能够使人们 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 值观和生活方式。
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有助于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 相互了解和认同,推动文化创新和人 类文明进步。
社会制度
详细描述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水资源的短缺和水质问题对农业 、工业和居民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自然灾害
总结词
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威胁,包括地震、洪涝、台风和火山 爆发等。
详细描述
自然灾害可导致房屋倒塌、基础设施损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灾害发生 后还需面对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等长期挑战,对受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环保组织与活动
01
鼓励和支持各类环保组织和活动,推动公众参与。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课件PPT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07082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9.png)
生物多样性保护
环境问题导致生物栖息地 破坏、物种灭绝,对生物 多样性造成不可逆转的损 失。
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实践
可持续发展理念
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协 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实践
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 、绿色消费等模式,促进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04
水污染及治理方法 探讨
水污染现状及其危害评估
水污染现状
列举典型的水污染事件,展示水污染问题的严重 性。
水污染来源
分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工业废水、农业污水 、生活污水等。
水污染危害
阐述水污染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及经济发展的 影响。
水污染治理技术方法介绍
物理治理技术
介绍沉淀、过滤、吸附等物理方法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化学治理技术
讲解化学氧化、还原、混凝等化学方法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原理及实 践。
生物治理技术
阐述生物降解、生物膜法等生物方法在水污染治理中的优势及局限 。
水资源节约使用和循环利用
节水措施
提出家庭、农业、工业等领域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污水处理与回用
介绍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回用于农业灌溉、工业冷却等领域的方法 。
城市扩张、交通拥堵、绿地减少等导致环境 质量下降。
农业污染
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导致土 壤、水体污染。
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过度开采矿产资源、破坏森林等导致生态破 坏。
环境保护重要性与紧迫性
01
02
03
人类生存与健康
环境问题影响空气质量、 水质、食品安全等,对人 类生存和健康造成威胁。
经济社会发展
危险废物
2024版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培训课件pptx
![2024版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培训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40328f2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5.png)
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策略
探讨如何倡导和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提出政策建议和社会参与方式,如加强宣传教育、推广 绿色技术和产品、鼓励公众参与等。
21
绿色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01
绿色产业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阐述绿色产业的基本概念和主要领域,如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农
业等,分析绿色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
02
绿色产业政策体系及支持措施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
IUCN是一个由政府和民间组织组成的全球性联盟,致力于推动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为各国 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和技术支持。
24
国际先进经验借鉴与启示
2024/1/28
欧盟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欧盟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推动成员国实施环 保政策和措施,加强跨国界环保合作,实现了生态环境的 显著改善。
美国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美国通过建立健全的环保法规体系、实施严格的环保执法 和开展广泛的环保教育,成功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 发展。
日本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日本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注重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通 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绿色技术和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了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25
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贡献和影响
2024/1/28
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推动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 标。
保障人类健康
清洁的空气、水源和土壤 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生 态环境保护是保障人类健 康的基础。
5
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环境保护法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 护法律法规,为生态环境 保护提供法制保障。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列举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如建立生物多 样性保护区、加强物种保护、推广生态农业等。
环境与健康ppt课件
![环境与健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60ee7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16.png)
第一章 环境与健康概述
1
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environment)指人类和生物生存
的空间。
2
二、环境的分类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依属性分类 ➢ 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人类出 现之前就已客观存在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 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其能 量的总体。包括各种物质(气、水、石、土、生 物)、能量(气温、阳光、引力、地磁)、自然 现象(地震、海啸、火山)等。 ➢ 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
31
小结:
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了解环境的分类,掌握 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掌握几 个基本概念,如公害、公害病、二次污染、生 物富集等;理解并掌握环境污染的健康危害。
第三节 环境污染物的健康危险度评价,了解 其评价四步骤。
32
在环境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 发生分布或迁移、生物转化、生物富集 和自净作用的全部过程。
11
1、分布或迁移 污染物发生分布或空间位置 的移动。
在非生物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发 生转移。
在生物环境中,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在各种 生物体内进行转移,使污染物在生物体内 的浓度逐渐提高。
12
非生物环境中转移。
6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一、几个概念
环境污染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 因,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了生态平衡,对人 类的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公害(public nuisance) :严重的环境污染,其突出 的标志是许多人因此出现急、慢性中毒或死亡。
2024版环境保护课件(34张)
![2024版环境保护课件(34张)](https://img.taocdn.com/s3/m/857eb4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a.png)
•环境保护概述•环境污染与危害•生态保护与恢复•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目录•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环境保护政策与行动古代工业革命时期01020304国际法律法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
中国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空气污染01020304空气污染来源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的危害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城市污水、石油泄漏等。
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盐、病原微生物等。
影响饮用水安全、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危害人体健康等。
控制污染源排放、加强水质监测和评估、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等。
水污染来源水污染物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防治措施土壤污染来源土壤污染物土壤污染的危害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噪声来源噪声的危害噪声污染防治措施030201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01生态系统的结构02生态系统的功能03生态破坏的原因与后果生态破坏的原因生态破坏的后果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生态恢复措施生态保护措施政策与法规支持社会参与支持科研技术支持生态保护与恢复的措施水资源的节约与利用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保护与修复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耕地保护坚守耕地红线,加强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清洁能源利用节能优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能源科技创新废弃物分类处理完善废弃物分类处理制度,提高废弃物回收利用率。
循环经济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再生资源利用鼓励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发展,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除尘技术脱硫脱硝技术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水污染治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包括格栅、筛网、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化学处理技术通过中和、氧化、还原、混凝等化学反应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处理法等。
环境概述
![环境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3f1a7b7bd64783e09122bf4.png)
加利福利亚树林
澳大利亚艾尔斯岩
(二)社会环境
是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长期有 意识的社会活动所创造出的人工环境,如生产 环境、交通环境、城市环境等。 如城市、农村、工矿区等。
社会环境的发展和演替,受自然规律、经 济规律以及社会规律的支配和制约。
二、环境因素
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性质不
某些政策会吸引投资,创新环境好会吸引人才从而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地区人民生活质量
自然环境因素(如水、土壤、大气)主要是影响人 类的生产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其次是工业生产),而 社会环境因素(如生产力、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社会制 度)主要是影响人类的生活活动,间接地影响人类的生产 活动。
三、环境质量
学校、机关、商业中心、公园等处的环境质量较 好。因为这些地方的大气、水等很少受到污染。而大 型钢铁厂、化工厂、采矿区、垃圾场附近的环境质量 较差、水源和大气受污染较重。环境质量越好,人们 的生活质量越高,二者是呈正相关的关系。
高中地理选修Ⅵ
第一章
之
环境概述
2009.02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第一节、环境概述
我们通常所称的环境environment 就是指人类的环境。
环境为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广 泛的空间,丰富的资源和必要的条件.
一、环境的概念: 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 综合体。包含物质、能量、现象以及空间
同并且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成分,就是环 境因素(又称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 社会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因素(水、土壤)、社会环境因素(科技、 宗教 )如何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
正面的活原料;土壤是 植物生存的根基。缺乏水和土,或水体、土体被污染,人 类社会将入迷途。
(2024年)环境保护ppt课件
![(2024年)环境保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59699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b.png)
固体废物处理
采用焚烧、填埋、堆肥等方法,安全处理固体废 物,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024/3/26
18
生态恢复技术
2024/3/26
植被恢复
01
通过植树造林、种草等措施,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植被覆盖。
土壤改良
02
采用生物、化学等方法,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和生态
功能。
水体修复
03
通过生态修复、生物治理等措施,恢复受损水体的生态功能和
针对水污染问题,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防治措施、法律责 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针对固体废物污染问题,规定了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 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
13
地方层面法律法规
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根据当地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更为具体的地方性法规,如《XX省环 境保护条例》等。
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 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 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环境保护意义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
4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01
02
03
维护生态平衡
环境保护有助于维护生态 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 防止物种灭绝。
耗。
节能技术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设备效 率等方式,降低能源消耗。
资源循环利用
实现废物资源化、废水回用、废 气回收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024/3/26
17
污染治理技术
大气污染治理
采用除尘、脱硫、脱硝等技术,控制大气污染物 排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 件的综合体,即指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情况。环境按其属性 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由阳光、空气、 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组成的;社会环境 是指人类根据生活与生产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加工改造后 的环境。按照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或环境的功能,可分为居住 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和旅游环境等。学校 周围除楼房道路、操场、绿地等设施属于社会环境之外,还 应把阳光、空气等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在内,但人类周围的太 阳系或宇宙却不在自然要素之内。
社会环境要素: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等。 (2)修建梯田的劳动量大,耕作和取水不便;粮食的产 量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3)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等。
[图表展示] 教材图1-1 北京奥运会期间晴好的天气
[解图精要] 1.由图可知游人横穿马路说明奥运期间机动车辆得到 临时管控。 2.由图可看出天空是蔚蓝色,环境质量保护达到了最 好的水平。
【 答 案】 (1)橡 胶 林 中 主 要 的 组 成 要 素 有 阳 光、 大 气、生物、土壤、水和岩石等自然环境要素和人类劳动、天 然橡胶的栽培技术等社会要素。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本法 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 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 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 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1)天然橡胶林中主要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2)按照环境的属性划分,天然橡胶林是一个自然环境 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 上:自左→右 ①⑤⑥⑦⑨⑩(可以互换) 下:自左→右 ②③④⑧⑪⑫(可以互换)
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双版纳地区散布着许多橡胶园,这些橡胶园 是构成西双版纳优美风光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们是新中国 成立初期,爱国华侨冒着坐牢的风险,历尽艰辛从东南亚等 国引进优良胶种,又冲破了理论禁区后,与大批转业军人共 同垦荒抚育成林的。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区别
【问题导思】 1986年,美国人巴斯为了扩展人类新的生存空间,在美 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区兴建了世界瞩目的“生物圈2号”。 它是一个人工建造的模拟地球生态环境的全封闭的实验场, 在这个微型世界中,有海洋、平原、沼泽、雨林、沙漠、旅 游区和人类居住区,是个自成体系的小生态系统。
1.这个小生态系统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请说明 理由。
【提示】 社会环境。“生物圈2号”是人类在自然环 境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维持它的存在必 须有人类介入,因此它是一个社会环境。
2.“生物圈2号”的建立,说明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间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 二者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 体。
图 1 热带草原 图 2 平原水乡地区的养殖业
图 3 多伦多的现代建筑 1.图 1 中主要的组成要素有哪些?它们构成了什么环 境? 【提示】 组成要素是阳光、空气、水、土地、生物等, 这些都是自然要素,它们构成了自然环境。
2.图2中的组成要素与图1相比有哪些不同?举例说明 它们构成了什么环境?
【提示】 材料二中出现了农田、房屋、道路等人文要 素,说明已不再属于自然环境的范畴,而是经过人工改造的 社会环境。
【解析】 第1题,“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 场、人工建设的三峡水库大坝属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合理改 造。塔克拉玛干的茫茫沙丘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 失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对植被的破坏,从而形成石 山劣地。第2题,地震、火山爆发属自然现象,由此产生的 环境质量下降属自然原因。
【答案】 1.C 2.A
环境概述
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 社会 和 物质 条件的综合体。
2.环境的分类:环境按其属性可分为 自然环境 和 社会环境 。
3.环境的内涵: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又是一个不断
发展的概念。
(1)环境的相对性 不同的 主体 ,环境的内容和形式是不一样的。
科学领域 主体 环境的内容和形式
3.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①水 ②农田 ③果园 ④ 大坝 ⑤大气 ⑥土壤 ⑦岩石 ⑧工厂 ⑨动物 ⑩植物 ⑪楼房 ⑫油井等地理事物,哪些属于自然环境,哪些属 于社会环境,分类填入下图中。
【解析】 环境指围绕着人类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 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 总体。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自然环 境由地球上的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社会环境又称人工环境, 是指人类根据生活和生产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加工改造后 的环境。在选择时,受人类活动影响的选项应属社会(人工) 环境。
【答案】 (1)人文遗迹、风景名胜人类了解历史文化、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休闲娱乐等方 面的需求,因此,它们都是环境的组成部分。
(2)学校周围的楼房、道路、操场、绿地等设施属于社 会环境;阳光、空气等则属于自然环境。
环境因素 【问题导思】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的家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判断一个环境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的关键是看它是 否是“经过长期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须由人类介入才能维 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本法 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 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 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 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哈尼梯田这个环境中有哪些环境要素? (2)哈尼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 哪些不利影响? (3)哈尼地区的哪些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 有利影响? 【思路点拨】 根据环境组成的诸要素和对农业及人类 生活的影响的知识,结合题干中材料提供的信息即可回答。
【解析】 第(1)题,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四大圈层的主要环境要素是土壤、岩石、空气、水、生物 等,加上阳光,共同构成了环境的自然要素;哈尼梯田是人 类活动改造地形要素而成的人工景观,在修建梯田的过程 中,不仅有人类的劳动,而且渗入了农业生产技术,反映了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规模庞大的梯田是人类群体劳动的结 果。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当地为地形崎岖的山区, 坡度较陡,修建梯田的劳动量大,耕作和取水不便;云南属 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2.分类 (1)自然环境因素:通常指 水 、空气、 壤、 岩石 、阳光等。
生物 、土
(2)社会环境因素:通常包括人口、工业、农业、交通、 科学技术 、民风民俗、 宗教信仰 等。
2.环境因素是纯自然的,人类不能改变吗? 【提示】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环境因素分为自然环境 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如生产力、科学技 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 程中创造的。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时,无时无刻 不在改变着自然环境(如改变着水、大气的成分,导致生物 物种减少;改变着地表形态等)。
环境质量
1.概念:指环境因素受 污染 影响的程度,是对环境状 况的一种描述。
2.主要影响因素: 人为 原因。 3.分类:根据环境因素的不同,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 水环境 质量、 土壤环境 质量等。
3.为什么人为因素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更为重要? 【提示】 环境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的,自然 环境是社会环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环境质量的好坏是对人 类社会而言的,人类为使环境最大限度地适应自身的生存和 发展,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并不断创造新的社会环境,因 此在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中,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更为重 要。
2.略。 3.了解。可以通过政府的网站、公报、政府新闻发布 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获得环境质量信息。
4.环境质量越好,人们的生活质量越高;环境质量越 差,人们的生活质量越差,环境质量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的 关系。举例略。
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因素受污染影响的程度。它是对环境 状况的一种描述,这种状况的形成,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 为的原因。据此完成1~2题。
3.图3与图1相比又增加了哪些要素?说明人类对自然 环境的改造能力如何?
【提示】 增加了高楼大厦、城市风光等,说明人类改 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
环境因素又称为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 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并且与环境整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 成分,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大类。
环境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 拓展,随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展而扩展的。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云南省的哀牢山中,一层层梯田不停息地漫 向四野,朝着天际跋涉。它的形象莽然巨大,占据天地,却 宁静安详,无声无息,精致到绝美,那磅礴大气与细腻爽洁 的点线相谐,堪称真正的世界奇迹。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红河州哈尼族多处于 封建领主制经济和封建地主制经济阶段,人民群众遭受着多 重压迫和剥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尼族进入了社会 主义社会。
1.下列属于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是 ()
A.塔克拉玛干的茫茫沙丘 B.“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 C.水土流失造成的石山劣地 D.人工建设的三峡水库大坝
2.下面各项中引起环境质量下降的自然原因是( ) A.地震、火山爆发 B.煤炭资源的滥采乱挖 C.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D.围湖造田
第 (3)题, 理 论 上, 坡 度 较 陡 的 山 区 不 适 合 发 展 耕 作 业,但这里长期的封建领主制经济和封建地主制经济的发展 为大规模的群体活动(修筑梯田)提供了可能。社会主义制度 的建立,解放了生产力;梯田的建立,为居民提供了充足的 粮食;闭塞的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答案】 (1)自然环境要素:阳光、空气、生物、土 壤、水和岩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