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手脚冰凉
手脚冰凉的中医解释原理
![手脚冰凉的中医解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509d53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2.png)
手脚冰凉的中医解释原理根据中医理论,手脚冰凉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1. 气血不足:中医认为,手脚冰凉可能是由于气血不足引起的。
气血的供应不足会导致手脚末梢的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导致手脚局部的温度下降。
气血不足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如长期体虚、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等。
中医通常会通过调节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度运动来改善气血不足的问题。
2. 肾阳虚:根据中医理论,肾主水液代谢,肾阳虚则会导致水液代谢失调,从而引起手脚冰凉。
肾阳虚可能由于长期寒冷环境、过度体力劳动、情绪不稳定等原因引起。
中医通常会采用温补肾阳的方法,如适量进食温热的食物,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调节情绪等来改善肾阳虚的状况。
3. 湿寒困阻:湿寒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致病因素,如果体内湿寒困阻,则会导致手脚冰凉。
湿寒可能由于外感寒湿、饮食不当等原因引起。
中医通常会采用祛湿寒的方法,如适量运动、避免寒冷潮湿的环境、合理调节饮食等,来改善湿寒困阻的情况。
除了上述常见原因外,手脚冰凉还可能与其他的身体状况有关。
例如,血管痉挛、血液循环不畅、体质虚弱等都可能导致手脚冰凉。
中医在诊断时通常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病因辨证,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手脚冰凉的中医治疗,一般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调理脏腑:中医强调整体调理,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来改善手脚冰凉。
例如,调理肝脾胃肾等脏腑功能,提升气血运行的能力,提高体温。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四君子汤、四逆汤等。
2. 食疗调理:中医倡导通过食疗调理来改善手脚冰凉。
例如,适量摄入温热的食物,如姜、大蒜、羊肉等,可帮助温暖体内,改善手脚冰凉的情况。
3. 穴位按摩:中医经络学认为,人体的经络与手脚之间有密切联系,适当按摩手脚的穴位可以促进气血的循环,改善手脚冰凉。
例如,涌泉穴、太冲穴等均可按摩刺激,促进血液循环。
4. 运动锻炼: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增加气血运行,改善手脚冰凉的状况。
中医治疗手脚冰凉
![中医治疗手脚冰凉](https://img.taocdn.com/s3/m/c0201415dd3383c4bb4cd2fb.png)
中医治疗手脚冰凉中医治疗手脚冰凉现在正是冬天寒冷时侯,许多人都会出现手足冰凉的 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手足冰凉是由于人体血液循环出现障碍或是人体代 谢功能失常而引起的一种症状。
它常与糖尿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雷诺氏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有关。
若要治疗手足冰凉,应先治疗引起手足冰凉的疾病。
然而中医认为 手足冰凉是人体脏腑功能虚弱或失调引起的一种症状。
对手足冰凉患者可进行对症治疗。
下面就推荐三种中医治疗 手足冰凉症的方法: 一、辨证服用中成药疗法:中医橘井添香将手足冰 凉症分为肾阳虚衰型、脾胃虚寒型、肝气郁结型和血虚寒凝型四种类 型。
手足冰凉患者可根据自己症状的类型来选择服用中成药进行治疗。
“肾阳”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 ,也是人体热能的源泉。
当一个人的肾阳不足时,就会出现手足冰凉、怕冷、神疲气短、夜尿多、舌淡胖、脉沉微 等症状。
此类患者可采用补肾助阳、温中散寒的方法进行治疗 气丸、右归丸、附子理中丸等中成药。
是气血生化之源。
一个人若长期脾胃虚寒 的末端,那么该人就会出现手足冰凉、气弱少神、脸色黄、不思饮食、消化不良、舌苔淡、脉弱等症状。
此类患者可采用温中健脾的方法进行治疗,可适量地服用理中 型:肝气郁结的人常因肝气郁遏在内 ,气血无法达到四肢而出现手足冰凉、,可适量地服用龟龄集、金匮肾 2.脾胃虚寒型:中医认为,脾胃 丸、香砂六君子丸、黄芪健中丸、补中益气丸等中成药3.肝气郁结神情抑郁、胸胁满痛、舌苔白、脉弦等症状。
此类患者可采用疏肝解郁、宣达阳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可适量地服用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中成药。
4.血虚寒凝型:血虚寒凝的人常因气血虚弱,无力将血液传送至四肢末端而出现手足冰凉、头晕、面色苍白、肢麻体痛、月经量少色暗、舌淡瘀紫等症状。
此类患者(多为月经失调的妇女)可采用养血散寒、温经通脉的方法进行治疗,可适量地服用当归四逆丸、当归补血丸等中成药。
二、食疗法:食疗法是中医治疗手足冰凉症的常见方法,其好处是副作用小,易被人们所接受。
救生汤加减治手脚冰凉的案例
![救生汤加减治手脚冰凉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c2ea7e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e.png)
救生汤加减治手脚冰凉的案例救生汤是中医药中一种常见的汤剂,在治疗手脚冰凉的时候,可以通过加减方案进行调配,加强药性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下面是一个关于救生汤加减治手脚冰凉的案例。
患者,女性,33岁,主要症状为手脚冰凉,及时在冬天的室内也无法感到温暖。
在采取了保暖措施之后,仍然没有改善。
同时,患者还出现了心悸、疲乏、浮肿等症状。
中医辨证分析:根据患者的症状,可以判断为肾阳虚证。
肾阳虚指的是肾阳虚衰,阴寒之气上升而致使手脚冰凉、心悸等症状。
因此,针对这个证型,可以采用救生汤并加减治疗。
救生汤的组成为炙黄耆、陈皮、黄芪、炙甘草。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加减以下药物:1.加味甘草:甘草能温中益气,加味甘草可以进一步增强救生汤的温阳效果,有助于驱散寒气,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
2.加桂枝:由于患者还出现心悸的症状,可以加入桂枝来温养心阳,加强救生汤的疗效。
桂枝有温通阳气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
3.减丹皮:由于患者没有出现症状上的胸闷、委屈等,可以减少丹皮的用量。
丹皮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但对于患者的症状并不适用,因此可以减少其用量。
服用救生汤加减方案之后,患者连续服用两周后,手脚冰凉的症状明显改善,同时心悸、疲乏等症状也有所缓解。
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以进一步调整加减方案。
1.减陈皮:由于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可以减少陈皮的用量,降低其健脾止泻的作用,以避免过度泄湿。
2.加当归: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的作用,适用于患者出现的浮肿症状。
加入当归可以进一步调理血气,改善浮肿的情况。
3.加熟地黄: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对于肾阳虚的患者非常适用。
加入熟地黄可以进一步补充肾阳,改善冰凉的症状。
患者继续服用调整后的救生汤加减方案,连续服用一个月后,手脚冰凉的症状消失,心悸、疲乏、浮肿等症状也有明显改善。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以停止救生汤的治疗,适时进行调整和巩固治疗效果。
总结:在治疗手脚冰凉的中医方案中,救生汤是一种常用的汤剂,可以通过加减方案进行适当调配来增强其药性。
手脚冰凉,中医推荐“温暖方”
![手脚冰凉,中医推荐“温暖方”](https://img.taocdn.com/s3/m/0d96b8d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a.png)
36快乐养生 2018.04手脚冰凉,中医推荐“温暖方”⊙王 燕即使是炎炎夏日,也有人会出现手脚冰凉,不得不采取种种方法来暖手足。
对此,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保健科主任王铸说,暖手脚其实也要因人而异,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温暖方”。
阳气虚衰早穿衣身体阳气虚衰,就不能很好地温煦人体,特别是处于四肢末端的手脚就更得不到阳气的温煦,因此会出现全身怕冷而手脚尤为严重的现象。
这种情况下应多吃一些性属温热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狗肉、鸡肉、大蒜、生姜、洋葱、桂圆等,以提高机体耐寒力。
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金匮肾气丸,以补肾温阳。
阳气不足、体质差者及老年人,要想手脚保暖,建议比一般人的着装早上一个节气。
同时,还应特别做好腿、脚的保暖。
王铸建议,如果平时就很怕冷,穿衣服总比别人多,总想离温热的东西近一些,可在午睡时将电暖宝放在关元穴(肚脐下4横指处)上,晚上睡觉时将电暖宝放在涌泉穴(脚心偏上的凹陷处)上,同时配合服用中药附子理中丸,若感觉身体不冷了,就可停药。
气血不足重食疗传统医学认为,气血不足的人容易手脚冰凉,现代医学也有类似的观点,因为有研究发现,贫血的人体温比正常人会略低一些,血液中缺铁会更容易怕冷。
对于此类人群,手脚保暖最好的方法就是饮食滋补,可多吃些阿胶、乌鸡、红枣、枸杞、桂圆等食物。
另外,动物肝脏和精瘦肉也是不错的选择。
还有一类手脚冰凉的人,则与脾胃不和有关,在儿童与少年中较为多见。
这种情况,建议最好减少日常零食的进食量,甚至戒除零食,平日饮食以健脾养胃为主,可以多吃一些面食、山药等。
气血不畅运动热敷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身体的阳气淤滞,不能到达手脚,就会出现手脚发凉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的人只是手脚发凉,而身体的躯干部分是不怕冷的。
这种情况下应加强运动,尤其是久坐或久站的人,更要多做手足和腰部的运动,以加快血液循环。
如果不能经常运动,局部热敷也能加快血液循环。
另外,还要注意平时不要穿太紧的衣服,饮食上可多吃一些具有行气活血、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如山楂、玫瑰花、黄花菜、金橘等。
怎样改善体寒手脚冰凉
![怎样改善体寒手脚冰凉](https://img.taocdn.com/s3/m/33aa8c4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12.png)
怎样改善体寒手脚冰凉
改善体寒手脚冰凉的问题,可以从调整饮食、运动锻炼、中医调理以及改变日常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调整饮食
适当多吃具有温经散寒功效的食物,避免过食寒凉生冷腥的东西,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生姜红糖水、艾草煮鸡蛋、韭菜、荔枝、桂圆、羊肉、牛肉、狗肉、红枣等可以适当多吃,但冰饮类、鱼生类食物要少吃。
二、运动锻炼
结合自身身体状况,坚持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打太极、练瑜伽、八段锦、跑步、打羽毛球、打篮球、骑单车、爬山等,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手脚冰凉的症状。
三、中医调理
1.适当服用阿胶等具有补血滋阴,促进气血运行的药食同源类药材,如东阿阿胶,打成粉与粥类或者自己喜欢喝的茶饮类,比如牛奶、蜂蜜、金银花茶、菊花茶等搭配食用,也可以选择阿胶粉可以直接用水冲服,也能与酸奶、热牛奶或者鸡汤等搭配食用。
2.艾灸和针灸:可以艾灸神阙穴、关元穴、命门穴、足三里穴、肾俞穴等穴位,或针灸关元穴、神阙穴、天枢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起到温经散寒、调和气血的功效,缓解手脚冰凉的症状
四、改变生活习惯
睡前用热水泡脚,泡完并擦干后应立刻穿上棉袜保温,睡觉时亦可穿着。
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和良好作息。
同时,避免穿着过于单薄,即便身处夏日,长时间处在空调屋内也应注意保暖。
此外,长期心理负担过重、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也会造成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手脚冰凉,因此一定要注意及时排解负面情绪,注意心理健康。
中医治疗手脚冰凉
![中医治疗手脚冰凉](https://img.taocdn.com/s3/m/f7d97b4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3.png)
中医治疗手脚冰凉文档模板范本:
正文:
第一章:介绍中医治疗手脚冰凉的背景信息
⑴问题的定义和背景
⑵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第二章:手脚冰凉的中医病因分析
⑴中医理论对手脚冰凉的解释
⑵病因的分类及分析
第三章:中医诊断手脚冰凉的方法
⑴中医四诊观察手脚冰凉的特点
⑵中医诊断常见手脚冰凉的方法和步骤
第四章:中医治疗手脚冰凉的常用方法
⑴中药治疗手脚冰凉的方剂和药物选择
⑵针灸治疗手脚冰凉的穴位和操作方法
⑶推拿按摩治疗手脚冰凉的手法和注意事项
⑷其他中医疗法治疗手脚冰凉的介绍
第五章:中医治疗手脚冰凉的案例分析
⑴案例病历的收集与分析
⑵不同治疗方法对手脚冰凉的效果比较
⑶案例的讨论与总结
第六章:预防和日常保健
⑴预防手脚冰凉的有效措施
⑵手脚冰凉患者的日常保健建议
附件:
附件一:手脚冰凉病历表格
附件二:中药治疗方剂清单
附件三:针灸治疗穴位图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中医:传统中医学,一种古老的医学体系。
⒉手脚冰凉:指手脚体温偏低,触摸时感觉冰凉。
⒊中医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种诊断方法。
⒋方剂:中药组方的处方形式。
⒌针灸: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身体机能。
⒍推拿按摩:一种中医疗法,通过推拿和按摩手法调理身体。
⒎案例分析:收集和分析病例以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和适用情况。
全文结束:\。
改善手脚冰冷的妙方
![改善手脚冰冷的妙方](https://img.taocdn.com/s3/m/63e35cebe009581b6bd9eba3.png)
改善手脚冰冷的妙方天气一冷,就有许多人感觉全身发冷,手脚尤其冰凉的受不了。
这种情况,就是中医所说的“阳虚”,也就是一般所俗称的“冷底”或是“寒底”,西医未必能有效改善,但如果使用中医长期调理,倒是可以将这类体质改善,一般人并不致于特别怕冷,临床上,以年老者、妇女、易感冒的幼儿和过敏体质的人,身体比较寒,需要用药补食疗来改善体质。
另外也可以利用“阴极生阳”的原理,把冰冷的四肢泡在冷水中泡到不觉得水冷时,再起身擦干,放进被窝或衣服口袋,几分钟内就会回暖,效果相当快。
这些阳虚型的患者常需要使用补养药,要补气养血的需要鹿茸、肉桂、高丽参、紫河车、附子、人参、苁蓉、补骨脂、菟丝子、熟地、当归、阿胶、枸杞、龟胶等,都是常使用的药材,在煎煮时,可以和鸡、鸭、羊肉,鳗鱼、土虱一起炖煮滋补与美味兼收。
使用药酒炮制的方法,也对某些症状可行,像一些四肢麻木、骨头经常容易酸痛的病患,吴胜贤建议,不妨拿高粱酒、米酒、或是米酒头,将中药切成细片或是磨成粗粉放入,以八比二的比例,浸泡其中,大约2个月左右便可饮用。
这类药酒,可以用每天小饮2次的方式饮用。
此外,如果本身脾胃较弱,则可将各种处方先煎煮后,再去掉渣汁,让它变成膏状后,再加上冰糖,每天晚上以温开水化开后,就像服用枇杷膏一样,服一汤匙。
这种方式,对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差的人最适合。
克服手脚冰冷13攻略‧手脚常冰冷...你的心血管太弱啦手脚冰冷和心脏血管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血液是由心脏发出,携带氧气到全身各部位,氧经过燃烧后,才能产生热能,手脚才会温暖。
一旦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影响血液运行输送,造成手脚冰冷的情形。
从中医的观点来看,手脚容易冰冷、麻木,多是属于气血的毛病,因为气虚、血虚所造成的血液运行不畅、血液量不足。
【手脚冰冷的主因】*心脏衰弱,无法使血液供应到身体末梢部位。
*体内血液量不够,血红素和红血球偏低。
*血管中有阻塞,或发烧、感冒等都会影响大脑中枢神经,导致手脚冰冷。
治疗手脚冰凉的偏方
![治疗手脚冰凉的偏方](https://img.taocdn.com/s3/m/5ad4862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2.png)
治疗手脚冰凉的偏方手脚冰凉是指手脚常年处于寒冷状态,常常出现手脚发紫、麻木、疼痛的症状。
手脚冰凉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体寒、贫血、慢性毒素积累等等。
针对手脚冰凉的不同原因,有不同的中医偏方可以尝试。
1.姜汁豆腐姜汁豆腐是一道能够暖身的家常菜肴,其中姜汁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可以起到暖身的效果。
姜汁豆腐的制作方法是:将豆腐切成方形薄片,将姜切成末,将豆腐放入锅中再倒入姜汁,加入盐调味即可。
2.熏衣草泡脚熏衣草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舒缓神经和放松身体的薰香草,可以通过熏衣草泡脚来缓解手脚冰凉的状况。
泡脚的方法是:将熏衣草装入热水袋或大碗中,加入热水,将脚浸在水中10-15分钟,每天泡脚2次,可以持续一段时间。
3.姜糖水姜糖水是中医传统的暖身良药,可以通过改善体内的气血循环来治疗手脚冰凉。
制作姜糖水的方法很简单,用姜片煮水,加入冰糖调味,每天喝一杯。
4.生姜葱白炒马蹄生姜和葱白都是可以起到温阳作用的食材,可以加入马蹄一同炒制,起到暖身提神的效果。
制作方法是将马蹄先去皮,然后切成小块,姜和葱切成末,热锅加油,放入姜末和葱白煸炒,然后加入马蹄块翻炒,最后放入盐和味精调味即可。
5.板栗粥板栗粥具有补气益胃的功效,可以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改善精神状态,有效地帮助治疗手脚冰凉。
制作板栗粥的方法是将板栗洗净,加入米一起煮熟,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6.草药熏蒸中药熏蒸可以通过草药的香气和热力来刺激身体的经络,改善手脚冰凉的状况。
可以选择用草药蒸汽浴,将草药制成草药袋,放入蒸笼中,蒸汽浸透手脚10-15分钟,每周进行1-2次。
7.母婴按摩按摩是一种可以通过手法来刺激人体表面的肌肉和神经,调节体内的气血循环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手脚冰凉的状况。
母婴按摩可以选择选用一些经脉穴位,比如三阴交、足三里、合谷等穴位进行按摩,每天按摩10-15分钟。
总之,手脚冰凉的原因有很多,治疗方法也有很多种。
以上介绍的中医偏方是各种方法中的一种,但是要根据自己具体的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暖,避免长期处于寒冷环境中。
手脚冰凉怎么办
![手脚冰凉怎么办](https://img.taocdn.com/s3/m/07d45fc6c1c708a1284a44c6.png)
手脚冰凉一般中医是指‘阳虚” , 最好的调理季节是在夏天排除寒气
平时注意保暖,多运动。
少吃生冷食物,多吃一些牛羊肉,韭菜,胡萝卜,大枣,坚果等温性食物,水果可以多吃一些桂圆,桃子,木瓜等
如果有贫血的情况,可以吃点红枣,阿胶,瘦肉,动物肝脏等
平时也可以多喝一些大枣红糖水,也可以加一些枸杞(上火的时候不要喝)
晚上多用热水泡脚。
姜丝爆羊肉
羊肉切薄片,生姜切细丝,锅内加油少许,起旺火,待油冒青烟时,倒入花椒、八角,炸出香味,倒入姜丝略炒,加入羊肉片翻炒,加入盐、味精,出锅时淋麻油即可。
三香辣椒
红辣椒(根据自己吃辣的程度,选择辣椒品种),在炉火上烤干至接近焦;花生米炒熟至酥脆(芝麻也可);大葱在炉火上烤至外层焦糊,剥去外层。
以上三种原料,分别捣烂,然后再混合,加盐和味精,即可食用。
大枣枸杞羊肉汤
羊肉切大块,在开水锅中氽出血水备用;大枣和枸杞洗净备用;锅内加水,放入羊肉、葱、姜、大料同煮,煮半熟时,加入大枣、枸杞和盐煮熟即可。
如果不喜欢羊肉的膻味,可以与大枣同时加入橘子皮一两片,即可减轻膻味。
减轻手脚冰凉的中药调理方法
![减轻手脚冰凉的中药调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69875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13.png)
减轻手脚冰凉的中药调理方法手脚冰凉是很多人都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
这种情况不仅会给人带来不适,还可能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幸运的是,中药调理手脚冰凉是一种受欢迎的方法,它能够在保证无副作用的情况下有效改善这个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减轻手脚冰凉的中药调理方法,帮助读者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式。
1. 黄芪炖猪脚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温补气血、固表固阴的作用。
猪脚则富含胶原蛋白和蛋白质,能够滋补肌肤并促进血液循环。
将黄芪和猪脚一起炖煮,可以调理血气运行,减轻手脚冰凉的症状。
一般来说,每周食用一次黄芪炖猪脚,坚持一段时间可以明显感受到效果。
2. 当归红糖水当归是一种常用的补血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作用。
红糖则有滋补暖宫的效果。
将当归与红糖煮水饮用,可以调理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手脚冰凉的情况。
每天喝一杯当归红糖水,不仅可以改善手脚冰凉,还有助于女性调理月经不调等问题。
3. 党参枸杞粥党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益气健脾、补血养胃的作用。
枸杞则有养肝益肾的功效。
将党参、枸杞与糯米一起煮粥,可以调理脾胃、补充营养,改善手脚冰凉的问题。
每天饭后食用一小碗党参枸杞粥,可以温暖身体,提高体质。
4. 五灵脂温经贴敷五灵脂是一种中药贴膏,主要成分包括川椒、冰片、冰片酊等。
将贴膏敷在手掌或足底的涌泉穴位上,可以刺激经络、温暖手脚,缓解冰凉的感觉。
每天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敷贴10-15分钟,效果更佳。
5. 艾叶泡脚艾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
将艾叶泡在热水中,每天晚上用艾叶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手脚冰凉的症状。
泡脚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泡后记得擦干脚部,并注意保暖。
6. 陈皮柠檬蜂蜜水陈皮和柠檬都具有理气宽中的作用,能够促进消化系统功能,调节体内的气血循环。
蜂蜜则有滋养作用。
将陈皮和柠檬切片放入开水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每天饭后饮用,可以改善手脚冰凉的问题,同时还有助于预防感冒和增强免疫力。
中医养生寒凉体质调理方法
![中医养生寒凉体质调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12841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a.png)
中医养生寒凉体质调理方法寒凉体质是中医中的一种体质类型,指的是人体对寒冷天气或食物敏感,容易感到寒冷,皮肤湿冷,手脚冰凉等症状。
对于寒凉体质的人来说,中医有许多养生调理方法可以进行改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养生寒凉体质调理方法。
1. 温热饮食调理寒凉体质的人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过多寒凉食物,如生冷食物、生凉水果等,而选择温热食物进行调理。
例如,多喝一些热水、热粥、热汤,适当增加热性食材如生姜、肉类、狗肉等。
此外,食用一些具有温热性质的中草药如附子、肉桂等也可以起到暖身养阳的作用。
2. 穴位按摩调理中医养生中,按摩穴位也是一种有效的调理方式。
对于寒凉体质的人来说,可以按摩一些热性穴位来促进身体的温暖。
例如,可以按摩足三里穴位,这是大肠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具有温阳的作用。
每天按摩5-10分钟,可以帮助改善寒凉症状。
3. 温泉浴养生温泉浴是一种温热水疗法,对于寒凉体质的人来说尤其有效。
温泉的温暖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散发寒气,调节体温。
在温泉浴中,可以让身体完全放松,享受温暖的感觉。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定期到温泉度假村或温泉浴场泡温泉,对身体的养生效果非常好。
4. 运动调理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对于寒凉体质的人来说,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非常重要。
中医推荐进行一些温和的、有氧性的运动,如太极拳、气功、慢跑等。
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内的阳气,改善寒凉体质。
5. 养生保暖寒凉体质的人应该注重保暖,特别是在寒冷天气或寒冷环境下。
可以选择穿着合适的保暖衣物,尤其是保暖内衣和保暖袜子。
同时,可以使用一些保暖工具,如暖宝宝、电热毯等来提供额外的温暖。
保持周身的温暖可以有效改善寒凉体质的症状。
总结起来,中医养生中有许多方法可以调理寒凉体质。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穴位按摩、温泉浴、适量运动和保暖措施等,可以缓解寒凉症状,改善体质,提高抵抗力。
然而,在进行任何养生调理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获得科学的建议和指导,以确保调理的效果和安全性。
女性冬天“怕冷、手脚冷凉”——中医保健养生
![女性冬天“怕冷、手脚冷凉”——中医保健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ddb059c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5.png)
女性冬天“怕冷、手脚冷凉”——中医保健养生不少女性朋友一到冬天就容易出现怕冷,手脚冰凉的现象,中医上称为阳虚,属于虚寒体质。
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或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血虚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进而就会出现怕冷的现象,这些现象都可以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进行调节。
调理方法如下
一是注意保暖。
日常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衣服,并注意防风防冷保暖。
二是中药泡脚。
泡脚的中药较多,常用的包括生姜、艾草等。
脚的时候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生姜,生姜具有驱寒的功效,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产热,缓解脚凉等现象。
在泡脚过程中适当加入一定量的艾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去除体内湿气和寒气,避免风、寒、湿邪入体,促进疾病恢复。
三是穴位按摩。
可以舒通血脉,活血化瘀,从而达到增加气血,防寒保暖之目标。
四是避免冷饮冷食。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温热性的食物,摄取热量,让身体的血液流通起来。
五是药膳食疗。
张仲景的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具有温中补血,驱寒止痛功效,能让身体血液循环顺畅,气血活络,达到御寒作用。
治疗脚底寒冷的中药处方
![治疗脚底寒冷的中药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a1f9c66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5.png)
治疗脚底寒冷的中药处方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呀?就是脚底板老是冷冰冰的,就像踩在冰块上一样。
特别是冬天的时候,那种寒冷的感觉真的很不好受呢。
今天呀,我就来给大家讲讲一些可以让脚底板暖和起来的中药小方子。
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
我的邻居王奶奶,她的脚就总是很冷很冷。
她告诉我,她年轻的时候啊,经常要在冷水里干活,慢慢地,年纪大了,脚就特别怕冷。
后来呀,她去看了一个很有经验的老中医。
老中医就给她开了一个小方子。
这个小方子里面有生姜。
生姜我们都知道,平时做菜的时候也会用到,它的味道辣辣的。
老中医说生姜就像一个小火炉,可以让身体暖和起来。
王奶奶喝了一段时间用生姜煮的水之后,她就感觉脚没有那么冷了。
那除了生姜,还有一个中药叫艾叶。
艾叶呀,就像大自然送给我们的小暖宝。
在乡下,很多人家都会在端午节的时候把艾叶挂在门口。
艾叶可以用来泡脚哦。
我有个小伙伴,他的脚也冷。
他妈妈就会在晚上用艾叶煮水,然后让他把脚泡在里面。
他说,刚把脚放进去的时候,就能感觉到一股暖暖的热气从脚底板往上冒,就像有好多小蚂蚁在脚底下爬,不过是那种很舒服的感觉。
泡完脚之后,整个脚都变得热乎乎的,晚上睡觉的时候,脚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冷冰冰的了。
还有一个叫肉桂的中药。
它的味道香香的,有点像我们吃的桂皮。
肉桂也可以用来帮助我们的脚暖和起来。
我听爷爷说,以前的人在冬天很冷的时候,会把肉桂放在鞋子里,这样脚就不会冷得那么快了。
虽然我们现在不会这样做了,但是我们可以用肉桂来煮水喝,或者在煮汤的时候放一点,也能让身体变得暖和,脚底板也就不会那么冷啦。
不过呀,这些中药虽然可以让脚暖和起来,但是我们不能自己随便乱喝或者乱用哦。
一定要让爸爸妈妈带我们去看医生,让医生叔叔或者阿姨根据我们的身体情况来开合适的方子。
就像我们生病吃药一样,要听医生的话。
希望小朋友们的脚都能暖暖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开心心地玩耍啦。
长期手脚冰凉怎么办?按这个穴位可根治!
![长期手脚冰凉怎么办?按这个穴位可根治!](https://img.taocdn.com/s3/m/e9701f2e804d2b160b4ec0cf.png)
长期手脚冰凉怎么办?按这个穴位可根治!有些女孩,人是不冷但手、脚会较冰,穿袜子也没用,而手呢,难道要天天戴着手套吗?以下请来中医师分享一些中医药的方法,有助令手足变温,改善手脚的气血及循环,让你由脚开始温暖全身!立冬进补前先了解手脚冰冷成因手足易冻的人,一般离不开阳虚、气虚及血虚几种问题,要改善,先要辨别是那种虚。
而选择立冬进补,其实亦要按体质选择食材。
阳虚者通常是成个人都会怕冻的,一般不会是手足冰冷而不需要穿得较暖和。
气虚者多数情况下是手足不温为主,特别是劳累的时候更为明显,平时也较易疲倦的。
而血虚者的手足冰冷多伴有指尖的温度更要稍低些,指甲处的颜色更为苍白、甚或有些人会有暗的淡紫色调,人也易有眩晕或精神差的情况。
所以对症下药才是从根本去改善手足不温的最有效办法。
阳虚者︰暖手足焗茶纯正肉桂粉2克,红糖1茶匙,姜汁半茶匙,黄精(切成细粒)20克,水500毫升煮法:将水连同黄精一同煮滚,一滚起随即倒入焖烧杯中,加入姜汁及糖及肉桂粉,拧紧盖子,静待2小时,即成。
服法:每周2-3次,视乎怕冷程度而言,可增加或减少服用次数。
外感、发热者不宜。
功效:温肾补阳气,暖身袪寒;常服也可改善因阳虚而致的尿频问题。
温馨提示:孕妇、长期病患,请咨询你的医师。
气虚者︰常按穴位常按以下穴位,有助改善气的循环,令手脚不再那么易冷:1.大椎穴位于颈后的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低头时,摸到颈后最凸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
这个穴位是督脉与六条阳经的交汇点,大椎是调节全身阳气的重要穴,以艾灸大椎穴可以通络散寒,是改善手足不温的有效方法。
没空艾灸,可以在这个穴位上敷暖包。
记住不要让大椎穴直接吹风,否则易生病。
2. 合谷穴位于俗称的「虎口」,即是在拇指、食指之间的凹陷处,用力按之会有晞显的痠麻感觉。
这个穴位可以能够温暖肢体及疏通「关节」。
以阴力按揉该穴,每分钟大概按20-25次为合,按摩该穴位,一定要按至感觉到酸、麻、胀才有效,两手轮流按揉,每次2-3分钟,每天2-3次。
中医分析手脚冰凉的原因及调理方法
![中医分析手脚冰凉的原因及调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d64364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b.png)
中医分析手脚冰凉的原因及调理方法一般身体比较弱的人都有这么一个经验,在夏季的空调房里很容易手脚冰凉,冬季即使房屋里有暖气,手脚却仍然暖不过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医又是如何解释的呢?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一、手脚冰凉的常见原因1、末梢循环不好在空调房中出现手脚冰凉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因为气温降低会使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得手脚尤其指尖、脚尖等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末梢神经循环不好造成的。
正常情况下,在空调房中备一件小外套,感觉冷时及时穿上,多动起来等就能促进回流,缓解手脚冰凉的问题。
但对于本身血管回流能力弱、末梢循环差的人群,是难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四肢回暖。
2、阳虚体质大多数的手脚冰凉是由于阳虚体质所致。
如果在添置保暖衣物之后,手脚仍然感觉寒意,就应该注意是否出现了中医所说的“阳虚”体质。
“阳虚”也称为虚寒,顾名思义,指人体的阳气不足,多为脾肾阳虚。
阳气乃生命之本,温煦身体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
若阳气不足,无法运达至手脚等肢体躯干的末梢部位,便会出现畏寒、手脚冰凉等现象。
因此,缓解手脚冰凉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调理身体,补“阳气”。
3、气血两虚除了阳虚之外,根据症状不同,中医认为手脚冰凉还可能是由于一些虚症、实症所造成的。
虚的方面,气血两虚、脾阳不振和脾肾阳虚都能引发手脚冰凉,而且不分季节变换和心情都会出现。
实的方面,则有可能是感受寒邪导致气血淤积和肝气郁结。
前者指受凉时四肢冰凉,颜色青紫,严重时甚或觉得疼痛。
后者指平常情绪不稳,心情抑郁时出现手足不温,心情平复后症状可消失。
4、穿少了当然,手脚冰凉不全是因为体质、疾病所造成的。
很多爱美的女性一到夏季便迫不及待地穿上迷你短裙背心,即使在空调房中也不添衣。
因此,穿得少的女性们出现手脚冰凉,首先还要反省是不是穿得太少了!二、除去以上原因,中医如何解析手脚冰凉既然手脚冰凉是一个寒症,首先它肯定是一个阳气不足的表现,阳气不足其实与我们中医五脏的关系都是非常密切的。
治手脚冰凉的偏方
![治手脚冰凉的偏方](https://img.taocdn.com/s3/m/4821062916fc700abb68fc42.png)
治手脚冰凉的偏方文章目录*一、治手脚冰凉的偏方*二、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三、手脚冰凉喝什么茶好治手脚冰凉的偏方1、治手脚冰凉的偏方1.1、偏方一材料:当归、桂枝、细辛、芍药、甘草、通草、大枣等7味,加水煮成,服用。
1.2、偏方二材料:黄芪3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生姜5片、细辛3克、附子10克,加水煮成服用。
每日三服。
2、缓解手脚冰凉的方法有哪些2.1、保暖美丽“冻”人要不得。
要特别注意腿、脚的保暖,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会觉得暖和。
不要穿太紧的衣服,因为衣服过紧会阻碍血液循环。
晚上睡觉前,记得泡脚,脚热了更容易入睡。
2.2、运动一早起来做做运动,让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一整天都会充满活力,不容易发冷。
简单的爬楼梯、原地跳跃等都有助于强化体温调节能力。
3、预防手脚冰凉的方法有哪些3.1、坚持泡脚泡脚的好处非常多,冬季泡脚是非常不错的养生方法,能舒筋活血,有利于睡眠;还能增强抵抗力,更重要的是能促进血液血环,保暖足部。
如果在泡脚的同时再揉搓双脚,效果会更好。
3.2、坚持按摩穴位有时间时搓搓手掌心,按摩一下穴位,有利于改善末端血管的微循环状况,并具有手脚温暖的效果。
平时可揉搓涌泉穴(位于脚心部)、揉搓劳宫穴(手心部)、按揉气冲穴(大腿根里侧)、按揉、拍打肾俞穴(位于两边腰眼)。
3.3、常吃温补食物如人参茶、姜母鸭、桂圆茶、黑芝麻、甜汤圆…等,冬天吃不仅让身子暖,可以达到补身渐效,手脚也能不再冰冷。
中药中有许多药物可改善及预防手脚冰冷,如人参、党参、当归、丹参、北耆、鹿茸、兔丝子、巴戟天、玉桂、肉苁蓉、仙茅、玉桂子、桂枝、麻黄、干姜、都可以。
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1、脾胃虚寒人们都说脾胃是一个人气血的根源,脾胃调动着体内阳气,以及和很多病症都是有关系的,如果长期脾胃虚寒,就会导致阳气无法传送到四肢的末端,那么该人就会出现手足冰凉、气弱少神、疲倦乏力,动则气短,食欲不振,脸色黄、不思饮食、消化不良、舌苔淡、脉弱等症状。
手脚冰凉的中医疗法
![手脚冰凉的中医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b59a3b10661ed9ad51f3ac.png)
手脚冰凉的中医疗法一、循环障碍1、心脏衰弱,无法使血液供应到身体末梢部位。
2、贫血:循环血量不足或血红素和红血球偏低。
3、人体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就会减弱,使得手脚特别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环不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末梢循环不良”。
二、阳气不足中医认为,手脚冰凉是一种“闭症”,所谓“闭”即是不通,受到天气转凉或身体受凉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肝脉受寒,肝脏的造血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肾脏阳气不足,肢体冷凉,手脚发红或发白,甚至出现疼痛的感觉。
三、月经和生育引起的激素变化在有手脚发凉症状的人群中,女性占绝大多数。
这是激素变化通过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皮下血管收缩和血液流量减少,从而引发寒症。
四、疾病因素有雷诺病和雷诺现象、多发性大动脉炎,多发生于青年女性。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则多发生于中年男性。
此外,精神压力过大、心理过分敏感、平时过度操心、时常心神不安的人也是手足寒症的高发人群。
五、手脚冰凉的危害手脚冰凉会导致女性月经少、月经不调,甚至不孕;女性在经期、孕期和产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体虚,更容易引起手脚冰凉。
如果不及时加以预防,会导致精神不佳、身体畏寒。
长期手脚冰凉在冬季还可能导致手脚冻伤。
另外与风湿病、胃病等疾病有关。
六、防治手脚冰凉七绝招如果是疾病原因引起的,自然需要先治疗疾病。
对于非疾病原因的手脚冰凉,要从日常生活各方面来着手,快快开始运动、食疗、吃药膳、泡澡、按摩……自然会四肢温暖、面色红润。
1、保暖美丽“冻”人要不得。
要特别注意腿、脚的保暖,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会觉得暖和。
不要穿太紧的衣服,因为衣服过紧会阻碍血液循环。
晚上睡觉前,记得泡脚,脚热了更容易入睡。
2、运动一早起来做做运动,让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一整天都会充满活力,不容易发冷。
简单的爬楼梯、原地跳跃等都有助于强化体温调节能力。
3、饮食多补充维生素E;多吃含烟酸的食物和B族维生素,能扩张末梢血管;多吃坚果、胡萝卜等温热性食物,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或喝冷饮;适当吃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等可促进血液循环。
平衡针灸一次治愈双脚发凉
![平衡针灸一次治愈双脚发凉](https://img.taocdn.com/s3/m/8f69ba7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3.png)
平衡针灸一次治愈双脚发凉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有过双脚发凉的经历。
那种从脚底蔓延上来的寒意,不仅让人感到不适,有时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而我,就曾是其中的一员。
我一直以来身体还算健康,没有什么大毛病。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双脚发凉的问题逐渐困扰着我。
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哪怕我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双脚依然像两块冰,怎么都暖不起来。
晚上睡觉的时候,就算盖着厚厚的被子,也要很久才能感觉到一丝暖意。
为了改善这个状况,我尝试了很多方法。
我买了厚厚的棉袜,穿上保暖的鞋子,每天用热水泡脚,但效果都不明显。
我甚至去看了中医,吃了不少中药来调理身体,可双脚发凉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说了平衡针灸这种治疗方法。
说实话,当时我心里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之前尝试了那么多办法都没有效果。
但想着反正也没有什么坏处,就决定去试一试。
我来到了一家专门从事平衡针灸治疗的诊所。
诊所的环境很整洁,医生的态度也非常和蔼可亲。
医生仔细地询问了我的症状和之前的治疗经历,然后开始为我进行诊断。
医生告诉我,平衡针灸是一种基于中医经络学说和现代医学神经学原理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进行针刺,来调节身体的平衡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接下来,就是正式的治疗过程了。
说实话,当看到那根细长的银针时,我心里还是有点紧张的。
但医生一直在旁边安慰我,让我放松心情。
医生准确地找到了穴位,然后迅速地将银针扎了进去。
那一瞬间,我感觉到了一点点刺痛,但很快就消失了。
接着,医生又在其他几个穴位上进行了针刺。
整个过程非常快,大概也就十几分钟的时间。
治疗结束后,医生让我在诊所休息了一会儿,观察有没有什么不适的反应。
说来也神奇,就在我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双脚有了一丝暖意。
一开始,我以为只是自己的心理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股暖意越来越明显,双脚不再像之前那样冰凉了。
回到家后,我一直留意着双脚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手脚冰凉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医治疗手脚冰凉
中医治疗手脚冰凉现在正是冬天寒冷时侯,许多人都会出现手足冰凉的症状。
现代医
学认为,手足冰凉是由于人体血液循环出现障碍或是人体代谢功能失常而引起的一种症
状。
它常与糖尿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雷诺氏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关。
若
要治疗手足冰凉,应先治疗引起手足冰凉的疾病。
然而中医认为,手足冰凉是人体脏腑功能
虚弱或失调引起的
一种症状。
对手足冰凉患者可进行对症治疗。
下面就推荐三种中医治疗手足冰凉症的方法: 一、辨证服用中成药疗法:中医橘井添香将手足冰凉症分为肾阳虚衰型、脾胃虚寒
型、肝气郁结型和血虚寒凝型四种类型。
手足冰凉患者可根据自己症状的类型来选择服
用中成药进行治疗。
【QQ咨询】 1.肾阳虚衰型:中医认为,“肾阳”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也是人体热
能的源泉。
当一个人的肾阳不足时,就会出现手足冰凉、怕冷、神疲气短、夜尿多、
舌淡胖、脉沉微等症状。
此类患者可
采用补肾助阳、温中散寒的方法进行治疗,可适量地服用龟龄集、金匮肾气丸、右
归丸、附子理中丸等中成药。
2.脾胃虚寒型: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一
个人若长期脾胃虚寒,就会导致阳气无法传送到四肢的末端,那么该人就会出现手足冰凉、
气弱少神、脸色黄、不思饮食、消化不良、舌苔淡、脉弱
等症状。
此类患者可采用温中健脾的方法进行治疗,可适量地服用理中丸、香砂六君子丸、黄芪健中丸、补中益气丸等中成药。
3.肝气郁结型:肝气郁结的人常因肝气
郁遏在内,气血无法达到四肢而出现手足冰凉、神情抑郁、胸胁满痛、舌苔白、脉弦等症
状。
此类患者可采用疏肝解郁、宣达阳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可适量地服
用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中成药。
4.血虚寒凝型:血虚寒凝的人常因气血虚弱,
无力将血液传送至四肢末端而出现手足冰凉、头晕、面色苍白、肢麻体痛、月经量少色暗、舌淡瘀紫等症状。
此类患者(多为月经失调的妇女)可采用
养血散寒、温经通脉的方法进行治疗,可适量地服用当归四逆丸、当归补血丸等中成药。
二、食疗法:食疗法是中医治疗手足冰凉症的常见方法,其好处是副作用小,易被人们所接受。
下面就推荐六种可治疗手足冰凉症的食疗方: 1.当归生姜羊肉汤原料:羊
肉500克,生姜20克,当归10克,盐、味精、胡椒等调味品各适量。
制用法:将
羊肉切成片,用开水焯一下。
将生姜切片。
将焯好的羊肉片与生姜片、当归一起入锅加适
量的清水炖煮,待羊肉熟后加入盐、味精、胡椒等调味品即成。
此方可每三日吃一剂。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补肾益气的功效,尤其适合有肾阳虚亏、精血不足、月经不调等
症状的手足冰凉患者使用。
2.黄芪羊肉汤原料:黄芪50克,羊肉500克,胡椒、
料酒、葱、姜和精盐等调味品适量。
制用法:将羊肉切片。
将羊肉片与黄芪一起入
锅加适量的清水炖煮,肉熟后加入适量的胡椒、姜、料酒、葱和精盐等调味品即成。
此方
可每周吃一剂。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健脾补肾、温阳补气的功效,尤其适合有气
虚疲乏、畏寒、腰膝酸软和四肢无力等症状及体弱多病的手足冰凉患者使用。
3. 山药羊肉粥原料:羊肉250克,山药、粳米各100克。
制用法:将羊肉洗
净后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煮熟。
将熟羊肉捣成肉泥。
将山药洗净后切成碎末。
将羊肉泥、山
药末与粳米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煮粥,米熟即成。
此方可每三天吃一剂,分两次食用。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温补脾肾的功效,尤其适合有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腰酸乏力和
小便多等症状的手足冰冷患者使用。
4. 谷糠苁蓉粥原料:谷糠20克, 肉苁蓉15克, 仙茅 10克,粳米100克。
制用法:将谷糠、肉苁蓉与仙茅一起入锅加适量的
清水煎煮30分钟后去渣取汁。
用此药汁与粳米一起入锅煮粥,米熟即成。
此方可每三天吃
一剂,分两次食用。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补脾益肾的功效,尤其适合有畏寒倦怠、
肢冷腹泻、易于感冒等症状的手足冰凉患者使用。
5.党参红枣饮原料:党参30
克,红枣10枚。
制用法:将党参与红枣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煎煮后取汁饮用。
此方可每日饮一剂,分数次饮用。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健脾补气的功效,尤其适合有懒言无力、畏寒倦怠等症状的手足冰凉患者使用。
6.大枣红糖汤原料:大枣50克,生姜5克,红糖适量。
制用法:将大枣洗净去核。
将生姜切片。
将大枣与生姜片一起
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煎煮20分钟后加入红糖即成。
此方可每日饮一剂,应趁热饮用。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补气养血、温经散寒的功效,尤其适合有畏寒、贫血等症状的手足冰冷患者使用。
三、按摩穴位法:中医认为,按摩穴位能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手足冰凉患者可经常按摩以下穴位: 1. 心俞穴:心俞穴位于人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寸处(背部左右肩胛骨下)。
手足冰凉患者可让家人按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各按揉此穴20次,每天按揉一次。
此法适合有盗汗、遗精、
失眠、健忘等症状的手足冰凉患者使用。
2. 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人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寸处(背部腰眼处)。
手足冰凉患者可稍用力拍打此穴100下(或采用上下搓擦的方法),
每天拍打一次。
此法适合有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
耳鸣、腰痛等症状的手足冰凉患者使用。
3.气冲穴:气冲穴位于人体脐下5寸,前正
中线旁开2寸处(大腿根里侧,其下为股动脉 )。
手足冰凉患者可先按揉气冲穴,再按揉股动脉,二者可交替进行。
按气冲穴时手法可略重,按股动脉时手法
可略轻。
每天可按揉一次,每次按揉20分钟。
此法适合有阳痿、月经不调等症状的手足冰凉患者使用。
4. 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人体足底前三分之一处(即脚心)。
手足冰凉患者可按揉此穴至脚底有灼热感为宜,可在每晚睡前按揉一次。
此法适合有头痛、目眩、咽喉肿痛、小便不利、便秘等症状
的手足冰凉患者使用。
5. 足三里穴 : 足三里穴位于人体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手足冰凉患者可每日拍打此穴位两次,每次拍打100下。
此法适合有腹胀、便秘等症状及体弱多病的手足冰凉患者使用。
6. 阳池穴 :阳池穴位于人体腕背横纹中。
手足冰凉患者可先用左手的中指按压右手的阳池穴,然后再用右手的中指按压左手的阳池穴。
可每天按压一次,每次按压5分钟。
此法适合有咽喉肿痛、
耳鸣、目赤等症状的手足冰凉患者使用。
另外,手足冰凉患者应经常用热水泡手、泡脚(若在水中加入花椒、陈皮各15克则效果更佳),经常参加打太极拳、跳绳、快步走、慢跑等体育运动,并可多吃一些羊肉、狗肉、牛肉、鹿肉、鸡肉、
水产品、桂圆、红枣、黑芝麻、胡椒、肉桂、生姜等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