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的病因及诊断
意识障碍的常见病因及分类
![意识障碍的常见病因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e73892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5.png)
意识障碍的常见病因及分类意识障碍是指人的觉醒、认知和思维等方面的功能异常。
它是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常见于颅脑外伤、中毒、脑血管病等疾病。
本文将介绍意识障碍的常见病因及分类,以加深对该病症的了解。
一、病因1. 脑外伤:脑外伤是意识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
头部的剧烈震动或撞击会导致脑组织的受损,从而影响意识。
轻度脑震荡可能导致短暂的意识模糊,而重度脑损伤可能导致昏迷。
2. 中毒:中毒也是引起意识障碍的常见病因之一。
例如,酒精、药物、某些化学物质或毒品的长期或过量使用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影响意识的正常运作。
3. 脑血管病: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的病变,如脑梗死或脑出血。
这些疾病会引起脑区域的供血不足或血液外溢,从而导致脑组织受损,影响意识的清晰度。
4. 代谢紊乱:某些代谢紊乱,如电解质紊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也会导致意识障碍。
这些紊乱会干扰神经元的正常运作,从而影响意识的正常功能。
二、分类根据患者表现的症状和病因,意识障碍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1. 昏迷:昏迷是意识障碍的最严重形式,患者无法被外界刺激唤醒,无意识状态持续时间较长。
昏迷可能由脑外伤、脑血管病或严重的感染等引起。
2. 感觉障碍:感觉障碍是指患者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减弱或消失。
例如,失去痛觉、触觉或温度感知能力。
感觉障碍可能由神经系统疾病、脊髓损伤或药物副作用等引起。
3. 意识模糊:意识模糊是指患者对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下降,出现混乱、迷茫的状态。
意识模糊可能由中毒、代谢紊乱或感染等引起。
4. 意识觉醒不良:意识觉醒不良是指患者意识清醒度降低,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这种类型的意识障碍可能由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作用或精神病症状等引起。
总结:意识障碍是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脑外伤、中毒、脑血管病等。
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可以将意识障碍分为昏迷、感觉障碍、意识模糊和意识觉醒不良等类型。
准确识别和分类意识障碍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意识障碍的诊断思路杨超
![意识障碍的诊断思路杨超](https://img.taocdn.com/s3/m/cedd34b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3.png)
意识障碍的诊断思路意识障碍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包括意识模糊、嗜睡、昏睡、昏迷以及其他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它可以是一种病理状态的体现,也可以是某种疾病的后遗症。
因此,对于意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我们需要系统性地考虑,以便及时识别并治疗潜在疾病。
一、临床表现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非常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意识模糊:患者常出现神志不清、反应迟钝等。
•嗜睡:患者一直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
•昏睡:患者虽然感知外界刺激,但对于环境刺激缺乏反应,有时呼之不应。
•昏迷:患者完全失去意识,没有任何自主活动。
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与身体各个系统发生障碍有关。
因此,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既往病史、家族史、所处的环境等各种因素,并结合其他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二、病因分析意识障碍的病因非常复杂,可以是脑部疾病,也可以是身体其他系统的疾病,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脑出血、癫痫、脑震荡、脑损伤等;•代谢性疾病:如低血糖、肝性脑病等;•中毒:药物、毒物、酒精、尿毒症等;•心脏、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败血症等。
因此,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血液、尿液等实验室检查,以寻找潜在病因。
三、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异。
但通常,治疗意识障碍的原则是:先保持气道通畅和呼吸稳定,维持必要的生命体征;其次,治疗原发病,如有中毒需要洗胃,有低血糖需要给予葡萄糖等等。
在搞清楚病因的基础上,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疾病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爱。
意识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却有着非常复杂的病因和治疗原则。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便及早发现潜在疾病并切实解决问题。
同时,也需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关爱,以促进康复和恢复。
意识障碍诊断与治疗PPT
![意识障碍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10dfbf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c.png)
心理支持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患 者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鼓励患者表达情感,倾听他们 的心声
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患者调整 心态,增强自信心
组织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增强 社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家庭护理指导
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刺激
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感染
定期翻身,防止压疮
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意识障碍的预防与预后
YOUR LOGO
意识障碍诊断与 治疗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
护理人员
意识障碍概述
意识障碍的诊断
意识障碍的治疗
意识障碍的护理 与康复
意识障碍的预防 与预后
单击护理人员:XX医院-XX科室XX
意识障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自身、 环境或事件的认知、理解、判断 和反应能力受到损害或丧失的状 态。
血液生化检查:检测血液中 的电解质、激素、酶等,判
断意识障碍的病因和程度
影像学检查
CT扫描:观察脑部结构,判断是 否有出血、水肿等病变
PET扫描:观察脑部代谢情况, 判断是否有代谢异常
MRI扫描:观察脑部结构,判断 是否有肿瘤、梗塞等病变
脑电图:观察脑电波活动,判断 是否有癫痫等病变
意识障碍的治疗
心理治疗:进行 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支持等
生活方式调整: 改善睡眠、饮食 、运动等生活习 惯
社会支持:提供 家庭、朋友、社 区等社会支持
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根据意识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头晕、头痛、恶心等 药物相互作用: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急诊意识障碍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急诊意识障碍的诊断及病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c8731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b.png)
急诊意识障碍的诊断及病因分析急诊意识障碍是一种突发性危机状态,常常发生于头部创伤、中毒、脑血管病等情况下。
这种病状常常需要紧急处理,因此对急诊意识障碍的诊断及病因分析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急诊意识障碍病例,探讨其病因和危害,并提出一些建议方案。
I. 常见的急诊意识障碍病例1. 脑震荡:脑震荡是一种轻微的脑部损伤,常常是由于头部遭受重击、摔跤等情况下所引起的。
脑震荡患者常常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2. 中毒:中毒是由于某种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病状。
有些有害物质能够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导致意识障碍。
常见的中毒原因包括酒精、药品过量等。
3. 脑出血:脑出血是指出血性脑卒中,即血液溢出到脑组织中造成的一种危急状况。
脑出血的症状包括头痛、视力障碍、言语障碍等,严重者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II. 急诊意识障碍的病因和危害1. 脑部损伤:头部创伤、摔伤等都可能引起脑部损伤,导致意识障碍。
如果不及时正当地处理,这种病情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2. 中毒:中毒的危害也是不可小觑的。
有些有害物质,如酒精、毒品等,可导致患者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3. 神经系统损伤:许多病情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导致意识障碍,而意识障碍又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因此,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神经损伤。
III. 急诊意识障碍的诊断及病因分析1. 诊断:在急诊室内,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检查:(1)常规检查:测量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
(2)神经系统检查:包括皮肤反应、瞳孔大小和反应、反应速度等。
(3)脑部扫描:如CT或MRI扫描等,可以检查是否存在脑部病变、损伤或出血等情况。
2. 病因分析:针对不同的病情,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分析:(1)脑震荡:脑震荡常常是由于较为轻微的头部创伤所引起的,这种病情通常可以通过休息和控制症状来进行治疗。
(2)中毒:中毒必须得到及时处理,以避免其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意识障碍诊断及鉴别诊断
![意识障碍诊断及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f4645f6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c.png)
脑血管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有高 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 病,CT或MRI可见脑部
血管病变。
颅内感染
癫痫
多有发热、头痛、恶心、 呕吐等症状,脑脊液检
查可见感染性病变。
有反复发作的抽搐病史, 脑电图检查可见癫痫波。源自04 意识障碍的治疗与护理
一般治疗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 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 要时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 吸。
病因治疗
针对引起意识障碍的病因,如感染、 脑外伤等,给予相应的病因治疗。
康复治疗与护理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体功能
训练、语言康复等。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帮 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家庭护理
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护理指导, 让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情 况,共同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
用于评估昏迷后恢复程度,包括认知、语 言和运动功能。
意识状态量表(CSS)
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
用于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包括觉醒、注意 和认知等方面。
通过观察患者行为和认知功能来评估意识 状态。
神经影像学检查
头颅CT
快速评估颅脑实质性病变,如脑出血、脑梗死等。
脑灌注成像
评估脑部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判断意识障碍的 原因。
患者及家属的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留意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变 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就医。
遵医嘱治疗
遵循医生的诊疗建议,按时服药,按 时复诊,积极配合治疗。
提供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帮助他们 面对疾病,增强治疗信心。
注意安全防护
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
![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003ac47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6.png)
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和表现形式 ,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 、谵妄和昏迷等类型。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意识障碍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颅 内病变(如脑血管疾病、脑外伤、颅 内感染等)、全身性疾病(如代谢性 疾病、中毒等)以及药物因素等。
危险因素
年龄、基础疾病、环境因素(如缺氧 、高温等)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如酗 酒、吸毒等)均可增加意识障碍的发 生风险。
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02
03
04
评估患者意识水平
利用GCS、AVPU等评分系统 快速判断患者意识状态。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气道开放,必要时进 行气管插管予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等
支持治疗。
紧急处理高危因素
如低血糖、高热、癫痫持续状 态等,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
正。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要点
嗜睡
临床表现
患者陷入持续性的睡眠,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作出反应,但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再入 睡。
鉴别诊断
需与发作性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鉴别。发作性睡病患者表现为白天不 可抗拒的短期嗜睡,多数患者伴有猝倒发作、睡眠幻觉和睡眠瘫痪;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 通气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夜间睡眠打鼾、呼吸暂停和白天嗜睡,查体可见上气道狭窄的体征。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以排除 颅内器质性病变。
脑脊液检查
电生理检查
对于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或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应进 行脑脊液检查以明确诊断。
如脑电图、诱发电位等, 有助于评估脑功能状态
及诊断相关疾病。
05 慢性或反复发作性意识障 碍鉴别诊断思路
意识障碍的分类与医学诊断
![意识障碍的分类与医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f21c576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7.png)
意识障碍的分类与医学诊断意识障碍是指一个人在清醒状态下,对自我、环境和他人的知觉、认识和反应能力发生异常。
它是一种神经功能障碍,不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困扰。
针对意识障碍的分类与医学诊断,下文将进行探讨。
一、意识障碍的分类意识障碍可以根据病因、症状及病程等方面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以下几种:1. 静止性意识障碍:指由于脑部结构或代谢方面的损伤,导致大脑的整体功能受损,患者处于长期的昏迷状态。
2. 濒缘性意识障碍:患者在清醒与昏迷之间的状态,表现为意识清晰度受损,但仍然保有一定程度的觉醒度。
3. 迷走神经反射性意识障碍:由于迷走神经的兴奋引起,患者可出现晕厥、遗忘、思维迟缓等意识障碍症状。
4. 意识状态波动的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状态可在短时间内波动,如反复出现昏迷和清醒交替。
5. 感觉过滤障碍: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异常,即感觉过于敏感或感觉丧失。
二、意识障碍的医学诊断意识障碍的医学诊断是通过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手段来确定障碍的性质和原因。
常用的医学诊断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病史询问:医生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了解病情的发展过程、病因、首发症状等。
2.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方面,以寻找病因和体征。
3. 神经影像学检查:如脑CT、MRI等,可以对脑部结构进行详细的观察与分析,以帮助确定病因。
4.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排除其他疾病。
5. 神经生理学检查:如脑电图(EEG)、脑干诱发电位(BAEP)等,可客观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
6. 精神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情感、认知等方面,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三、结论意识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较大困扰。
通过对意识障碍的分类与医学诊断的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并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医学诊断前,应先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的意识障碍,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
意识障碍知识点归纳总结
![意识障碍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149bf6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a.png)
意识障碍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意识障碍的分类意识障碍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昏迷:昏迷是意识状态最低的一种表现,患者表现为无法被外界刺激唤醒,失去对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昏迷可分为浅昏迷、深昏迷和昏迷状态三种。
2. 模糊意识:患者表现为意识模糊、反应迟钝,常伴有精神运动性兴奋和妄想症状。
3. 意识遮断:患者表现为一时性的意识丧失,但可以通过呼唤或轻触等方式唤醒。
4. 意识错乱:患者表现为意识范围的窄化和混乱,常见的症状包括定向力减退、记忆力障碍和思维紊乱等。
二、意识障碍的病因意识障碍的病因非常复杂,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以下几种:1. 头部创伤:头部受到外力冲击或损伤,可导致颅内出血、脑挫裂伤和脑震荡等,最终引起意识障碍。
2. 脑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如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可导致脑组织灌注不足,引起脑功能受损和意识障碍。
3. 中毒:毒素如酒精、药物、有机磷和重金属等,均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引起意识障碍。
4. 癫痫:癫痫发作时,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可导致意识丧失和紧张性抽搐。
5. 高热:高热时,脑组织蛋白变性和损伤,会引起意识障碍。
6. 神经传导障碍:神经递质异常、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等都可能导致意识障碍。
三、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意识状态改变:患者可能表现为嗜睡、烦躁不安、昏迷或模糊意识状态等。
2. 注意力障碍: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迟钝,注意力集中力下降。
3. 定向力障碍:患者可能出现空间定向或时间定向障碍,无法正确判断周围环境和时间的流逝。
4. 记忆力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遗忘和混淆症状。
5. 情感行为异常:患者常常出现情感不稳定、紧张焦虑、言语混乱等表现。
四、意识障碍的诊断诊断意识障碍需要进行综合评估和排除其他疾病。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患者的病史、发病时间、病程和并发症情况均需详细询问,同时进行头部和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
意识障碍诊断及治疗
![意识障碍诊断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073e063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7.png)
意识障碍的症状与表现
01
嗜睡
表现为长时间处于睡眠状态, 唤醒后能短暂保持清醒,但很
快又进入睡眠。
02
昏睡
表现为长时间处于熟睡状态, 不易唤醒,唤醒后意识模糊,
很快又入睡。
03
昏迷
表现为完全丧失意识,对外界 刺激无反应,无法唤醒。
02
意识障碍的诊断
诊断方法与流程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发病过程、症状表现、既 往病史等,为诊断提供线索。
能。
护理与照料中的注意事项
意识障碍患者的护理和照料需 要特别关注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护理和照料过程中需要尊重患 者的隐私和尊严,避免对患者 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不适。
护理和照料人员需要定期评估 患者的状况,及时调整护理方 案,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 理效果。
05
意识障碍的预防与康复训 练
预防措施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运动,避 免过度疲劳和压力,增强身体免疫力 。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降 低意识障碍的发生风险。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冠 心病等基础疾病,预防脑卒中等脑血 管疾病的发生。
康复训练方法
01
02
03
认知功能训练
通过记忆、注意力、语言 等方面的训练,提高患者 的认知能力。
运动功能训练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 行个性化的运动功能训练 ,包括肢体功能训练和平 衡训练等。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 动,如穿衣、进食、洗漱 等,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
康复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遵循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避免过度训练和损 伤。
意识障碍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
![意识障碍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b00934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c.png)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给患者吸痰、翻身拍 背,预防肺部感染。
康复护理
在康复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康复与护理案例
案例一
患者李某因脑出血导致意识障碍,经 过半年的康复治疗和精心护理,逐渐 恢复了意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 和自理生活。
案例二
患者张某因车祸导致严重的脑外伤, 经过手术治疗后仍存在意识障碍,经 过长期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最终恢复 了大部分功能,并重返工作岗位。
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家 族史、用药史等,以排除可能
导致意识障碍的其他原因。
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包括生命体征、神经系统检查 等,以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和 潜在病因。
实验室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 常规、生化、脑脊液检查等, 以辅助诊断病因。
影像学检查
进行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 查,以明确脑部病原则
快速诊断
对意识障碍患者应尽快进行诊断,以确定病 因,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并采取措施保持稳定。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等。
性质。
鉴别诊断流程
确定意识障碍的存在
排除其他原因
通过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觉醒程度和认 知能力,判断是否存在意识障碍。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排除可能导致意识障碍的其他原因,如代 谢紊乱、药物中毒等。
确定病因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验室和影像 学检查结果,确定导致意识障碍的病因。
意识障碍原因鉴别诊断流程
![意识障碍原因鉴别诊断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6e53ce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9.png)
意识障碍原因鉴别诊断流程意识障碍原因鉴别诊断可是个挺复杂但又超级重要的事儿呢。
一、常见的意识障碍类型。
咱得先知道意识障碍都有啥样的类型。
有嗜睡,就那种老是昏昏欲睡,但是能被叫醒,醒了之后还能简单回答问题的。
还有昏睡,比嗜睡严重些,叫醒比较费劲,回答问题也不利索。
最严重的就是昏迷啦,昏迷又分浅昏迷、中昏迷和深昏迷。
浅昏迷的时候,对疼痛刺激还有点反应,像压眶反射啥的可能还有。
中昏迷的时候,对疼痛反应就更弱了,深昏迷的时候基本就没反应了,就像跟外界完全隔绝了一样。
二、可能导致意识障碍的原因。
那啥能让一个人出现意识障碍呢?这原因可多啦。
1. 脑部本身的问题。
- 脑血管病是个很常见的因素。
比如说脑出血,脑袋里的血管突然破了,血出在不该出的地方,压迫周围的脑组织,那脑组织就不能正常工作啦,人就可能意识不清了。
脑梗死也一样,血管堵了,供应的那部分脑组织缺血缺氧,就会出问题。
- 脑肿瘤也不能忽视。
肿瘤不管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长在脑袋里占了地方,挤压周围的脑组织,影响脑功能,也可能导致意识障碍。
- 还有脑炎呢,病毒、细菌或者其他病原体感染了大脑,大脑发炎了,就像身体其他地方发炎会疼会肿一样,大脑发炎就会影响意识啦。
2. 全身性的疾病。
- 糖尿病的并发症。
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出现低血糖或者高血糖高渗状态,都会影响大脑的功能。
低血糖的时候,大脑没有足够的能量供应,就像汽车没油了一样,肯定跑不动啦,人就会意识不清。
高血糖高渗状态呢,血液太浓稠,也会影响大脑的正常代谢。
- 肝性脑病也很常见。
肝脏有问题,比如说肝硬化的患者,体内的毒素排不出去,这些毒素就会跑到大脑里捣乱,然后人就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变得迷糊、嗜睡啥的。
- 肾性脑病也类似。
肾脏不好,体内的代谢废物排不出去,在身体里堆积,也会影响大脑,导致意识出现问题。
三、鉴别诊断的小窍门。
那咱们怎么去鉴别到底是啥原因导致的意识障碍呢?1. 病史很关键。
- 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突然出现意识障碍,那脑出血或者脑梗死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最新意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完整版)
![最新意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01af5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07.png)
意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完整版)一、概念意识:机体对自身、对外界环境以及自身与外界环境关系的感知状态,可通过言语及行动表达,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
意识障碍: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引起,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谵妄、昏迷等。
二、病因与发生机制病因:感染性因素:如重症急性感染、颅脑感染等。
非感染性因素:包括颅脑非感染性疾病、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外源性中毒、物理或缺氧性损害、心脑血管疾病等。
具体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脑缺血、脑出血等)、脑占位性疾病、颅脑损伤、癫痫等。
发生机制:意识障碍的发生与大脑皮层、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等功能受损有关,包括脑细胞代谢紊乱、网状结构功能损害等。
三、临床表现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包括觉醒度、意识内容、意识范围和特殊类型的改变。
以兴奋性降低为特点的意识障碍:嗜睡:最轻的意识障碍,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做出反应,但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入睡。
意识模糊:意识水平轻度下降,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昏睡: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不易唤醒,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昏迷:严重的意识障碍,分为轻度、中度和深度昏迷。
以兴奋性增高为特点的意识障碍:以谵妄为代表,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躁动不安、言语杂乱等。
四、伴随症状伴发热:先发热后有意识障碍见于重症感染性疾病,先有意识障碍后有发热见于脑出血等。
伴呼吸缓慢:见于吗啡、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药等中毒、银环蛇咬伤等。
伴瞳孔散大:见于颠茄类、酒精、氰化物等中毒以及癫痫、低血糖状态等。
伴瞳孔缩小:见于吗啡类、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药等中毒。
伴心动过缓:见于颅内高压症、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吗啡类、毒蕈等中毒。
伴高血压:见于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肾炎尿毒症等。
伴低血压:见于各种原因的休克。
伴皮肤黏膜改变:出血点、瘀斑和紫癜等见于严重感染和出血性疾病,口唇呈樱红色提示一氧化碳中毒。
意识障碍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意识障碍诊断及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98100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2.png)
血压
.
定位体征(+)检查选择
考虑是颅内局灶性病变时,首先要进行头部X 线CT扫描,当CT未见异常时,要做MRI(T 加权像 和弥散加权像)、脑梗塞时还可用超声波检查、 MRA、脑血管造影等进行评价
是机体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感知能力的 下降,分为觉醒程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
.
意识障碍的解剖与生理基础
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系统或双侧大脑皮 质损害可导致意识障碍 大脑皮层产生意识的内容 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系统决定醒觉水平
.
意识障碍的分类
意识内容改变(大脑皮质损害)谵妄 状态 意识模糊
觉醒度改变(上行网状激动系统受损/ 抑制)以觉醒水平的普遍下降为特征 嗜睡昏睡昏迷(浅昏迷 中昏迷 深昏迷)脑死亡
意识障碍的诊断及治疗
.
目 录
01 意识及意识障碍的定义 02 意识障碍的分类及评定
03 意识障碍的诊断程序
04 意识障碍的处理原则
.
意识及意识障碍的定义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是大脑的高级功能,是人类感知内外 环境的变化、形成印象、并与过去类似的 经历产生联系、进行比较、做出判断、确 定其意义
.
昏迷的处理原则
• 维持生命体征 • 尽量避免各内脏尤其脑部进一步的损害 • 尽快确定意识障碍的病因,对症治疗
.
昏迷的急救处理
• 控制痫性发作 • 控制高热,治疗及预防感染 • 降低颅压、治疗脑水肿 • 控制兴奋状态 • 促进脑代谢及苏醒治疗 • 营养支持 • 加强基础及专科护理,防止并发症
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ppt课件
![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fe729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1.png)
(二)体征
A.伴有NS局灶体征的 B.缺乏局灶体征,但伴脑膜刺激征的: C.只有意识障碍,缺乏脑膜刺激征及局灶
定位体征
7
病因分析:
A.伴有NS局灶体征的
急
性:脑出血、脑梗死、脑外伤(起病以
分秒计算)
亚急性或慢性:脓肿、硬膜下血肿、脑炎、静脉窦血栓、 颅内占位(起病以天、月计算)
B.缺乏局灶体征,但伴脑膜刺激征的:
4
三.昏迷的解剖学基础: 1. 大脑半球:见于双侧半球受累或一侧 半球急性、大面积损害。
2. 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桥脑中央导 水管附近。
5
三、昏迷的鉴别诊断:
(一)病史: 1. 注意昏迷发生的速度、状态、伴随症状。 2. 昏迷是首发症状还是在某些疾病发展过程中出 现的。 3. 有无外伤、中毒史。 4. 仔细了解既往史及(疾病史)。 5. 昏迷后的处理经过。 6. 仔细的查体:NS与内科检查。 7. 辅助检查:肝功、肾功、离子、血糖、血气、 为常规,碳氧Hb、脑电、胆红素。
2.巴比妥类→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 基丁酸的
中枢抑制作用
3.非苯二氮卓非巴比妥
诊断:1.常有精神诱因、抑郁症、精神病病史等
2.除意识障碍外,可有呼吸不规则、血压降低、
心率失常、腱反射消失、双瞳孔缩小
3.有服药史或药物来源史
4.胃液、血液、尿液检出镇静催眠药。
5.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昏迷。
19
2)CO中毒:
诱发肝性脑病发生的因素。 • ⑶有神经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意识错乱及行为失常、嗜睡 和兴奋交
替,扑翼样震颤、病理反射阳性等,严重神志错乱甚至昏迷。 • ⑷实验室检查:血氨升高,血浆氨基酸失衡,支链氨基酸减少,芳香
氨基酸增高,肝功能检测,常有慢性肝功能损害的表现。 • ⑸脑电图检查:两侧前额及顶部出现对称的特征性θ波或极慢的δ波。 • ⑹简易智力测验:智力测验对亚临床型肝性脑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尿毒症、肝性脑 • 病、甲状腺危象、糖尿病性昏迷等。 • 4、心血管疾病:重度休克、心律失常引 • 起Adams-Stokes综合症等。 • 5、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碱中毒、酸中 • 毒、低钠血症等。
• 6、外源性中毒:安眠药、有机磷杀虫药、 • 氰化物、一氧化碳、酒精和吗啡中毒。 • 7、物理性及缺氧性损害:如高温中署、 • 日射病、高山病、触电、淹溺等。
• (2)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剌激均 • 无反应,对于剧烈剌激或可出现防御 • 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 • 迟钝,眼球无运动。 • (3)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剌 • 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
• 5、谵妄: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 • 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表现为意识 • 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幻觉、 • 错觉)、躁动不安、言语杂乱。
意识障碍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 一、重点:意识障碍不同程度的表现: • 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轻、 • 中、重度)、谵妄。 • 二、定义: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 • 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 • 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意识、感觉 • 和运动)受损所引起,严重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迷。
七、问诊要点 1、起病时间,发病前后情况,诱因、病 程、程度; 2、有无上述伴随症状; 3、既往病史; 4、有无服毒或毒物接触史。
• • • • • • •
6、伴高血压: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 肾炎等。 7、伴低血压:各种原因的休克。 8、伴皮肤粘膜改变:出血点、淤斑、紫 癜见于严重感染和出血性疾病。 9、伴脑膜剌激征:脑膜炎、蛛网膜下腔 出血。
• 10、伴偏瘫:脑出血、脑梗死、颅内占 • 位性病变。
• • • • • •
• 四、发生机制 • 脑缺血、脑缺氧、GS供给不足、酶代 谢异常等因素可引起脑细胞代谢紊乱, 从而导致网状结构功能损害和脑活动功 能减退,产生意识障碍。
• 五、临床表现 • 1、嗜睡:最轻,病理性倦睡,患者陷入 • 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 • 确回答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当剌激去 • 除后又很快入睡。
• 三、病因 • 1、重症急性感染:败血症、肺炎、中 • 毒性菌痢、伤寒、斑疹伤寒、恙虫 • 病和颅脑感染(脑炎、脑膜脑炎)等。 •
• 2 、颅脑非感染性疾病 • (1)脑血管疾病:脑缺血、脑出血、 •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等。 • (2)脑占位性疾病:脑肿瘤、脑脓肿。 • (3)颅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 • 外伤性颅内血肿、颅骨骨折。 • (4)癫痫
• 六、伴随症状 • 1、伴发热:先发热后有意识障碍可见于 • 重症感染性疾病;先有意识障碍后有 • 发热,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 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 2、伴呼吸减慢:吗啡、巴比妥类、有机 • 磷等中毒,银环蛇咬伤。 •
• 3、伴瞳孔散大:颠茄类、酒精、氰化物 • 等中毒,癫痫、低血糖状态。 • 4、伴瞳孔缩小:可见于吗啡类、巴比妥 • 类、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等。 • 5、伴心动过缓:可见于颅内高压症、房 • 室传导阻滞以及吗啡类、毒蕈等中毒。
• 2、意识模糊:较嗜睡为深。意识水平轻 • 度下降。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 • 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发生障 • 碍。 • 3、昏睡:接近于人事不省。熟睡状态, • 不易唤醒。强剌激(压眶、摇曳)可唤 • 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答话含糊。
• 4、昏迷:严重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 • 续的中断或完全丧失。 • (1)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 • 运动,对声、光剌激无反应,对疼痛 • 剌激尚可出现痛苦的表情或肢体退缩 • 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 • 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可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