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中晚兼用型优质稻品种黄华占及栽培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8 良种良法 3.3 合理施肥, 做好水分管理 黄华占是耐肥品种, 应选择中、高地力稻田种植,才能更好发挥其丰产的潜 力。 在高地力稻田适宜施氮量每 667m2 早季 7kg、晚季 10kg;在中等地力稻 田 早 季 10kg、晚 季 13kg;前 、中 期 氮肥适宜比例为:早季 70%和 30%,晚季 60%和 40%。 本田施肥以氮、磷 、钾 配 施 原 则 ,N、P2O5、K2O 比 例 1∶ 0.3∶0.8 配施。
2011 年第 5 期
良种良法 67
早中晚兼用型优质稻品种黄华占及栽培技术要点
张丹桓
王建煌
(广东省汕头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515800) (广东省汕头市种子站,51黄新占为母 本、 丰华占为父本育成的早中晚兼用优质稻新品种。 2005-2008 年 通 过 广 东 、湖 南 、湖 北 、 广 西 、 海 南 等 省 (区) 的品种审定,2006 年、2007 年为广东省农业主导 品种。 目前在华南、华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该品种独特 的耐肥抗倒性、耐热性,优质、高产和适应性广等综合 优势将为我国优质稻米的产业化、 满足广大城乡人民 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 提高农民和稻米企业的收入发 挥应有的作用。
采用大田常规培育中大苗秧的, 每 667m2 本田用 种量 1.75~2kg,秧田播种量 12~15kg,早造秧龄期 40~ 50d,叶 龄 7.5~8.0 片 ;晚 造 20~50d,叶 龄 7.0~7.5 片 即 可移栽。 每 667m2 插植或抛植 1.8 万~2.0 万棵,插秧规 格为 21.7cm×16.7cm;拔大秧每 667m2 插植苗数,早、晚 造均为 7 万~8 万棵,插植 2~3 主苗。
2004 年广东省试种 3733hm2,表现耐高肥、特抗倒、 超高产性能,具有中稻 667m2 产 1000kg 的产量潜力,特 别受种植大户欢迎;2005 年上升到 1.04 万 hm2,2006 年 1.99 万 hm2,2007 年 2.52 万 hm2。
3 栽培要点
水稻新品种黄华占集高产、优质、高抗、广适于一 体,适宜在华南、华中等稻区种植,在汕头市也已种植 多年,经摸索总结出如下的栽培经验。 3.1 适期播种 汕头市水稻生产为一年早晚两熟制, 黄华占早造播种期应在 2 月中旬至 2 月底, 种植期为 3 月底或清明前后, 抽穗在 6 月上旬, 成熟于 7 月中 旬; 晚造 7 月 15-20 日播种,8 月 5-10 日移栽,10 月 5-10 日抽穗,11 月中旬成熟。 3.2 播前准 备 , 合 理 插 植 播 种 前 应 先 做 好 种 子 准 备。 种子纯度不低于 98%,净度不低于 98%,发芽率不 低于 85%,然后进行晒种,宜在温和的阳光下晒种 2h, 晒种后用强氯精 450~500 倍药液浸种 4~6h 进行消毒, 洗净后再浸种。早季浸种 35~40h,晚季浸种 15~20h,浸 种过程要换水 2~3 次;种子起水后进行催芽。
207 增产 27.0%,达极显著水平;2005 年湖南省中稻区 试平均产 547.8kg,比对照增产 12.7%,达极显著水平, 日 产 量 4.09kg,比 对 照 高 0.21kg,全 生 育 期 133.8d,比 对照金优 207 长 8.5d;2006 年续试, 平均产 538.4kg, 比 对 照Ⅱ优 58 增 产 1.0%,不 显 著 ,日 产 量 3.87kg,比 对照高 0.18kg,生育期 139.3d,比对照短 5.4d。 2005 年 湖北省一季晚稻区试每 667m2 产 531.96kg, 比对照汕 优 63 增产 4.58%,达极显著水平,居第 2 位,全生育期 118.2d,比对照短 6d,米质达国标一级;2006 年复试产 539.89kg,比对 照 汕 优 63 增 产 7.88%,全 生 育 117.1d, 比对照短 5.9d,米质达国标一级。
2 产量表现
2003-2004 年早季广东省区试, 每 667m2 产量分 别达 434.25kg 和 502.5kg,比对照粤香占增产 0.51%和 3.73%,均列第 2 位。 2004 年早季广东省生产试验,平 均 每 667m2 产 479.81kg, 比 对 照 粤 香 占 增 产 0.67% 。 2003 年 早 季 广 州 市 、 汕 头 市 区 试 初 试 产 量 分 别 为 431.52kg 和 499.5kg,分别比对照粤香占增产 4.26%和 5.0%,列首位。 2003 年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作中稻小 区 试 种 , 每 667m2 产 462.5kg, 比 对 照 扬 稻 6 号 增 产 5.7%, 且早熟 2d;2005 年该所双季晚籼组联合鉴定产 量为 593.0kg, 比对照协优 92 增 产 23.2%, 迟 熟 3d; 2006 年安徽省区试预试比协优 92 减产 1.9%。 2004 年 湖南省中稻区试预试每 667m2 产 598.4kg,比对照金优
1 主要特征特性
2003 年早季广东省区试初试主要农艺性状:全生 育期 129d, 比粤香占迟熟 4d (与桂朝 2 号同熟期), 667m2 有 效 穗 21.4 万 ,株 高 102.8cm, 穗 长 21.0cm, 平 均每穗总粒数 118.3,结实率 80.5%,千粒重 22.2g。 广 东省商品粮定级米质为早季特二级,软硬适中。 黄华占 稻瘟病抗性频率中 B 群 80%,中 C 群 100%,全群总抗 比 83.9%;自然病区诱发鉴定叶瘟 3.3 级,穗瘟 3.5 级, 综合评价抗稻瘟病;对白叶枯病 I、II、III、IV、V 型菌抗 级分别为 1、1、1、2、7 级,综合评价抗白叶枯病。 据广东 省技术监督粮食质量监督检验站鉴定(晚稻):出糙率 80.1%、整 精 米 率 69.5%,垩 白 粒 率 7%,垩 白 度 0.9%, 直 链 淀 粉 含 量 17.3%,胶 稠 度 85mm,粒 型 3.4,全 部 指 标达国优一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