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氧丙烷市场分析

我国环氧丙烷市场分析
我国环氧丙烷市场分析

2012年第4期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市场纵览

我国环氧丙烷市场分析

1.产能

2004~2010年这6年间是国内环氧丙烷新、扩建装置投产最为集中的时期。截至2010年,我国环氧丙烷产能达到168.4万吨/年。由于部分规模较小的氯醇法装置受制于国家环保政策和原料丙烯的缺乏开工率较低,2010年实际产量仅约110万吨。

目前我国有20多家环氧丙烷生产企业,其中产能较大的有中海壳牌、山东滨化、锦化氯碱、天津大沽石化、山东金岭等,中石化镇海炼化和利安德共建27.4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于2010年6月投产后成为世界和中国最大的环氧丙烷/苯乙烯联产装置。

随着聚氨酯工业的飞速发展,聚醚多元醇等衍生物国产化率将大幅提高,环氧丙烷的需求量仍会有较大的增长,我国环氧丙烷的供需将仍很紧张。2011年初上海高桥石化8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永久性关闭;氯醇法工艺的环保问题使得未来产能扩张有限,环氧丙烷长期供需偏紧的趋势确定,景气周期至少持续至2012年。

目前国内部分环氧丙烷生产企业,如山东东大、淄博永大、山东金岭、南京金浦锦湖、江苏钟山化工等计划扩产;此外,一些新建项目也在计划中,如山东海化、烟台万华、亨斯迈等环氧丙烷衍生品项目也在积极规划中。其中,亨斯迈公司于2011年5月25日表示,与烟台万华聚氨酯公司签署生产环氧丙烷(PO)/甲基叔丁基醚(MTBE)许可协议。烟台万华是万华工业集团的子公司,烟台万华公司是亚洲领先的聚氨酯生产商,计划接受技术转让在其烟台生产基地建设世界规模级PO/MTBE装置,建设于2011年底开始,将于2013年底投入生产。亨斯迈公司是全球PO技术的领先者。但由于环保法规的限制,部分采用氯醇法工艺新建扩建的装置还难以实施。预计到2013年,国内环氧丙烷生产能力将达到约220万吨/年。

2.消费

近年来我国环氧丙烷主要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口。2010年90%以上的产品来自日本和新加坡,其中日本占58.5%,新加坡占34%。日本的环氧丙烷除满足其本土需求外,90%以上销往中国;新加坡产能大量过剩,主要销往韩国、中国和中国台湾,近年来减少了对中国的出口,而增加了对韩国的出口。

我国环氧丙烷进口主要集中在江苏和浙江两省,占全国进口量的85.8%。其中江苏省进口量最大,占62.5%。江苏省既有一统聚氨酯制品有限公司、南京红宝丽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钟山化工有限公司等下游聚醚及聚氨酯企业,又有较多的贸易仓储商,如常州市新华石油化工储运有限公司、张家港越洋实业有限公司等,因此该地区环氧丙烷进口量一直高居全国首位。

2005年以来,随着聚氨酯工业进入新一轮发展期,上游原料环氧丙烷需求增长进一步加快。2007年我国环氧丙烷需求增长率高达18.7%,为近年来需求增长的峰值。2008年国内环氧丙烷表观消费量达到103.8万吨,但下半年以来,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消费量增长趋缓;2009年随着国内经济复苏,下游聚醚需求旺盛,环氧丙烷表观消费量达到128.9万吨;2010年增至146.6万吨。

3.下游发展空间

环氧丙烷供需矛盾的缓解为下游发展提供了空间。首先,下游行业的原料瓶颈问题得以解决,如醇醚、碳酸二甲酯、丙二醇行业在原料资源充沛的前提下,产量大大提高。

2010年国内环氧丙烷用于聚醚多元醇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83.4%,占据主导地位,丙二醇占10.5%,其他包括异丙醇胺等占6.1%。未来环氧丙烷消费中聚醚仍占主要地位,所占比例有所上升,丙二醇消费仍稳步增长,但所占比例有所下降。

聚醚多元醇:作为聚氨酯工业的主要原料,聚醚多元醇应用主要集中在家具、汽车、建筑和工业绝热等四个领域,用量占聚氨酯全部用量的2/3以上。2010年我国聚醚产能达到154万吨/年,产量133万吨,消费环氧丙烷117万吨,占环氧丙烷消费量的83.4%。

20世纪80年代开始,家具和床垫的消费增长迅速,聚氨酯软泡需求大幅增加,90年代后,汽车、建筑和家用电器等工业用聚氨酯消费增长迅速,国内聚氨酯消费稳步增加。从国内聚氨酯消费结构来看,家具、家用电器和汽车是主要消费领域,在建筑领域中,国内更多的使用EPS产品,聚氨酯需求相对较低,但未来环保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会给聚氨酯行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目前中国人均消费聚氨酯水平还很低,聚氨酯材料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世界聚氨酯行业中心向中国大陆的转移,将大大促进聚氨酯行业的发展,同时,随着建筑保温、节能领域一系列政策的推进以及汽车和家具行业的持续发展,将会进一步加速聚氨酯行业的发展,从而拉动环氧丙烷需求

45

--

市场纵览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2年第4期

我国苯酚产能年年增长

在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的大环境下,由于下游衍生物需求不佳,大量新增产能陆续投产将使亚洲苯酚生产商的盈利压力不断增加。对于亚洲苯酚生产商来说,2011年是一个好年景,2012年的盈利能力肯定会不如2011年。

据预测,中国2012年苯酚总供应量将达到约175万吨,较2011年增长7.4%,其中进口量预计增

二甲醚市场价格小幅走跌

近期,全国二甲醚开工率在38%左右,多数企业目前尚无库存压力,整体来看,供应量仍大于需求,二甲醚市场价格小幅走跌,国内二甲醚均价报4541元/吨。

二甲醚厂家出货平稳,下游接货积极性有所提高,厂家基本库存低位,北方市场整体供应偏高,企业竞争激烈,相互压力成交,而南方市场,华东江浙等地相关部门对三级站进行掺混液化气查处,而华南严查依旧,购买谨慎;加之液化气价格高企,三级站进货成本偏高,谨慎采购,二甲醚需求明显减少。

后市方面,二甲醚价格仍会是震荡下行。

丙烯酸市场价格稳中有涨

近期,国内丙烯酸现货供应量减少,下游需求缓慢回升,价格稳中有涨。其中华东地区价格小幅波动,目前普酸主流报价在11400~11500元/吨,精酸主流报价低端小幅下滑100元到13300~13500元/吨;华南地区普酸桶装主流报价持稳在12900~ 13000元/吨,精酸桶装主流报价上调到14300~ 14500元/吨,华北地区市场普酸主流报价小幅上涨到11700~12000元/吨。

钛白粉价格一路看涨

年后价格一路看涨的钛白粉再次传出提价的消息。美国杜邦公司宣布,从4月1日起将提高除造纸和纸板用途市场的所有钛白粉产品价格20美分/磅(约合441美元/吨),涨幅高达10%。杜邦公司宣布提高钛白粉价格后,立刻在北美市场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买家对于杜邦此次调价感到非常沮丧。

杜邦于2011年4月1日开始,将亚太地区销售的所有规格钛白粉每吨净价上调300美元。而后,在当年6月1日、7月1日、9月1日连续上调价格。即使如此,国际市场的钛白粉仍然供不应求,国外钛白粉采购商纷纷来中国进行大量采购。

的增长。

2010~2012年期间已经完工或即将完工的聚醚项目众多,比如绍兴恒丰、句容宁武、常熟一统、上海抚顺佳化、滨州抚顺佳化、德信联邦等。2010~2012年有66万吨/年聚醚多元醇新建和扩建项目投产;2012年聚醚产能将超过200万吨/年,聚醚能力迅速增长,环氧丙烷消费也将大幅增加。

丙二醇:可用作不饱和树脂的原料,医药、化妆品和食品中的湿润剂,转热液、防冻液以及飞机去冰剂等领域。2010年我国丙二醇产能31.5万吨/年,产量20万吨,进口量5.9万吨,出口量3.3万吨,表观消费量22.6万吨。2010年消费环氧丙烷14.6万吨,占环氧丙烷消费量的10.5%。

我国丙二醇表观消费量近年内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预计未来5年里,年均增长率将为5%左右。随着国内产能的明显增长,丙二醇市场将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企业开工率严重不足,因此今后环氧丙烷在该领域的消费比例呈下降趋势。

此外,其他下游衍生物的发展对环氧丙烷消费的拉动作用同样也不可忽视。

碳酸二甲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特别是在合成聚碳酸酯及用于汽油添加剂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环氧丙烷除在上述行业中大量使用外,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田破乳剂、阻燃剂、农药乳化剂及润湿剂等行业广泛应用。

未来下游衍生物的进口替代及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成为拉动我国环氧丙烷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2012年我国环氧丙烷的总需求量将达到164万吨左右。

4.发展建议

我国环氧丙烷行业已取得长足进展,但与国外先进水平和国內下游市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今后应向工艺清洁化、装置规模化、应用精细化方向发展。长3%,而国内产量将增长11%达到约100万吨。据市场人士透露,到2012年中期中国苯酚产能将增加至122万吨/年。另外2013-2015年期间,中国还将继续扩大苯酚生产能力至314万吨/年,净增产能195万吨/年。

46 --

年产10万吨HPPO法环氧丙烷项目--项目总结

年产10万吨HPPO法环氧丙烷项目 项目总结 、

1 1 项目总结 一、HPPO 工艺生产系统设计思路 本项目突出作为母厂子系统中转站的地位,纵观整套HPPO 生产系统由总厂 供应原料丙烯、溶剂甲醇和共沸剂苯,有两家公司双重保证双氧水供应,年产10吨环氧丙烷通过管网运输至园区内的可利亚多元醇和南京红宝丽有限公司用于聚醚多元醇生产;副产的丙二醇甲醚和丙二醇输回总厂利用或者销售;将系统产生的少量废水输回总厂三废处理中心统一处理,形成与总厂的物料大集成。 图1 物料集成图 二、工艺流程介绍 本项目包括三个工段:反应及预分离工段、环氧丙烷(PO )提纯工段及重 可利亚多元醇(南京)有限公司 南京红宝丽股份有限公司 HPPO 工艺生产系统 少量废水 双氧水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 江苏天鸿化工有限公司 环氧丙烷 丙二醇甲醚 丙二醇 扬子石化 下游生产、销售 丙烯原料 共沸剂苯 溶剂甲醇

组分回收工段。 反应及预分离工段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2 反应及预分离工段流程图1 图3 反应及预分离工段流程图2 如图2、图3所示:丙烯、双氧水在甲醇作为溶剂,改良的TS-1作为催化剂,20bar,40-65℃的体系下,在逐层外取热模拟移动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反应器出口混合物流进入预分离塔进行丙烯的预分离。塔顶所得的丙烯和氧气混合物流股经“冷凝-加热-冷凝”三级平衡,最终除去体系中的氧气,剩余丙烯循环回原料预混罐,重复利用。

环氧丙烷(PO)提纯工段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4 环氧丙烷提纯工段流程图1 图5 环氧丙烷提纯工段流程图2 如图4、图5所示:由反应及预分离工段的预分离塔塔釜所得的混合物流股,经萃取精馏后,塔顶得到粗环氧丙烷,粗环氧丙烷首先通过离子交换树脂除醛塔,经化学吸附除去醛类物质,然后通入环氧丙烷提纯塔,塔顶除去轻组分,塔釜得到合格的环氧丙烷产品。此外,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本项目增设了一个环氧丙烷回收塔。

户外用品行业市场分析调研报告

一、户外运动及户外用品市场 户外运动(Outdoor sports ),即走出家门的运动。户外运动包括登山、攀岩、野营、远足、探洞、漂流、滑雪、骑马、自行车、背包自助旅行等。近几年,户外运动在中国的北京、广州、昆明、上海等地悄然兴起,加上“减压、释放”的宣传理念,这种运动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时尚”。 户外运动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活动,除了对参与者本身体能的要求外,还需要户外服装抵御恶劣天气,作为户外运动的第一道“保护屏障”。所以,现代户外运动用品市场随着户外运动热也迅速发展起来,几乎武装到了牙齿。不但包括帐篷、睡袋、垫子、登山旅行包、户外服装、鞋、登山攀岩用品、工具刀具锹具、炉具餐具、照明用品等,甚至连户外食品、书籍地图、军品、滑雪装备、马具和其它专项户外运动用品也应有尽有。 据统计,我国现有户外产品制造商以及俱乐部,户外运动用品以及装备的年销售额已达50亿元。而2000年这个数字仅为6000万元。国内参与户外运动的人次已超越1亿人次。由此可见,我国户外用品市场的潜力非常可观。同时这势必将带动两个新的市场:户外运动用品销售市场以及户外运动、自助旅游服务市场。 最近召开的全国户外俱乐部大会提供的信息,全国仅登山户外俱乐部就有700多家,参加户外活动的人口大概在5000万人。户外活动用品中,绝大部分是以各种特殊纺织品面料制成的,如:休闲服装、防水透气专用服装、帽子、袜子、帐篷、睡袋、运动鞋等。虽然我国的户外产业才刚刚起步,却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 目前,我国户外运动项目发展相对比较快,而市场培育相对滞后。国内厂商只能提供初级产品和服务,却缺乏行业中具有领导性的企业和知名品牌产品。这使得我国户外市场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 对中国户外用品产业的发展,年增速50%的中国户外用品市场一致国内外专家和业界人士看好。进入我国运动面料市场十几年的德国戈尔公司负责人也做出判断,在5年内,中国户外用品产业50%以上增速不会改变。 据调查,目前在国内比较知名的户外运动品牌包括:美国The North Face ,该公司的产品定位已从高档探险器材转移至大众户外用品上,户外服装做工精细,许多细节的设计也可谓体贴入微而且结实耐用;德国Salewa ,历史悠久,1978年全面扩大了户外功能性服装的生产,包括与戈尔公司合作,设计GORETEX 功能服装。法国的ALGLE ,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这一国际品牌的形象是实用而高贵、自然而新潮。瑞士OZARK ,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中国消费者的特点,在本土化方面有很多出色的产品。 相比之下,本土产品在技术、品牌、质量等环节仍处于劣势。虽然在这个领域,中国的户外运动用品商也正在积极开拓,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气候与实力。中国的品牌在面料选材上与国外并没有什么区别,但中国的优势是生产,而且主要是模仿,自主研发还比较弱,国外品牌在技术含量等各方面都好一些,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的差距主要是在设计、研发,还有品牌的推广方式上。 据了解,目前多数国内户外运动品牌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质量不稳定。由于多数企业都是贴牌生产,企业实力有限,很难控制生产环节。对于户外用品这种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户外用品行业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氯醇法制环氧丙烷可行性研究报告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氯醇法制环氧丙烷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章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3) 概述 (3) 第二章市场分析 (3) 第一节国际市场的产能和消费结构 (4) 第二节我国环氧丙烷市场情况 (6) 第三节市场分析结论 (8) 第四章产品方案及拟定生产规模 (9) 第一节产品方案 (9) 第二节拟建生产规模 (9) 第五章工艺技术方案 (9) 第一节工艺方案 (9) 第二节设备选择及主要设备清单 (11) 第六章主要原辅材料 (12) 第一节主要原辅材料 (12) 第二节能耗 (12)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13) 第一节厂址位置 (13) 第三节土建工程 (14) 第四节公用工程 (17) 第九章环境保护 (20) 第一节环境保护 (20) 第二节污染源 (21) 第三节环保措施 (21) 第十章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和消防 (23) 第一节安全生产 (23) 第十一章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26) 第一节企业组织 (26) 第二节劳动定员 (26) 第三节人员培训 (27) 第十二章经济影响分析 (27) 第一节投资估算 (27) 第二节经济分析 (28)

第十三章社会影响分析 (34) 第一节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34) 第二节社会适应性分析 (34) 第三节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35)

环氧丙烷的几种生产工艺及市场分析模板

一环氧丙烷的几种生产工艺及对比 环氧丙烷, 又名氧化丙烯, 英文名称propylene oxide (P0)。它是一种无色、具有醚类气味的低沸易燃液体。工业产品为两种旋光异构体的外消旋混合物。凝固点一112.13℃, 沸点34.24℃, 相对密度0.859。与水部分混溶, 与乙醇、乙醚混溶, 并与二氯甲烷、戊烷、戊烯、环戊烷、环戊烯等形成二元共沸物。有毒, 对人体有刺激性。 环氧丙烷(P0)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 也是丙烯系列产品中仅次于聚丙烯和丙烯睛的第三大衍生物, 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环氧丙烷具有广泛的用途, 主要用于生产聚醚多元醇(PPG)、丙二醇(PG)、丙二醇醚、异丙醇胺、轻丙基甲基纤维素醚、轻丙基纤维素醚等, 也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田破乳剂、农药乳化剂、溶剂、增塑剂、润滑剂、阻燃剂等的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医药、食品和纺织等行业。当前生产环氧丙烷的主要工业生产工艺有氯醇法, 共氧化法和直接氧化法( HPPO) 。国内只有氯醇法和共氧化法, 按年产量计算氯醇法占74%, 共氧化法占24%。国内当前还没有直接氧化法的装置。 国内环氧丙烷的年产能与需求对照表 单位: 万吨

环氧丙烷PO 的生产工艺较多, 当前国内外已工业化的主要有: 氯醇化法、 共氧化法和过氧化氢氧化法(简称HPPO 法), 其中共氧化法又能够分为乙苯法和异丁烷法两种。根据 世界PO 生产能力统计, 氯醇化法占总生产能力的40.3%, 共氧化法占51.5%, HPPO 法占5%。在共氧化法中, 乙苯法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4.9%, 异丁烷法占26.6%。 1、 直接氧化法: 丙烯用双氧水直接氧化制环氧丙烷。催化剂为TS-1, 钛硅分子筛。 2、 共氧化法: 以异丁烷或乙苯作为氧的载体, 预先制成有机过氧化物, 然后与丙烯反应制环氧丙烷。OH C CH -33)( 3、 氯醇法或氯碱法: 丙烯经过氯醇化过程用卤素氧化制环氧丙烷。据估计每生产1吨PO 伴生2.1t 2l a C C , 至少43t 的废水排放。 O HC HCL O H C l l 22+→+ OH CH CHC CH C CHOHCH CH O HC H C 232363l l l 22+→+ O H C C PO OH C OH CH CHC CH C CHOHCH CH 2223232l a 2a l l ++→++)( 【工艺比较】 一、 PO 三种工艺路线比较 表一: 基本情况

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破乳剂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由起始剂与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嵌段聚合而成或将其聚合物进行改性或进行复配。在常温下是一种浅黄色粘稠液体。主要用于油田原油的破乳脱水,也有降粘作用,炼油厂可用脱盐、脱水。但其生产原料及中间产 2001~2002 1.研究对象:以破乳剂生产工人52名为接触组,其中男33人,平均年龄37.8岁(20~53岁),平均工龄15.7年(1.5~23.4年);女19人,平均年龄28.6岁(21~44岁),平均工龄1 2.4年(1.5~21.8年)。对照组为同一集团企业不接触有害因素的职工

53名,其中男32名,平均年龄37.3岁(19~54岁),平均工龄13.8年(1.2~24.6年);女21名,平均年龄29.6岁(20~48岁),平均工龄11.6年(1.3~22.6年)。两组人群每天工作8h,均无遗传病史,半月内无服药史,半年内无放射线照射史,无其他毒物接触史,条件均衡,具可比性。 2. 所设8 附录A) 3. 标等,特殊检查采用丹麦DISANeuromatic-2000c型肌电图仪检查拇指短展肌、小指展肌、胫骨前肌、比目鱼肌的肌电活动,测定右正中、尺、胫后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与运动远端潜伏期(DML)及右正中尺、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观察肌肉收缩时的电位(波幅)、波形和传导速度等。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CA)检查,采用常规方法取策量外周全血培养后制备染色体观察片,油镜下每份标本分

析50个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细胞染色体,计算各种染色体畸变类型和数量,计算每百个细胞畸变数。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检查,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每份分析20个M2期细胞分裂相,求出每个细胞染色体发生交换的次数。淋巴细胞微核(MC)检查也采用全血培养法,每例观察2000个胞浆完整的双核淋巴细胞,计算出微核细胞百分率(%)。 4. 结果 1.生产概况:该厂于1974年10月生产破乳剂,采用胜利油田的石油经原油裂解、次氯酸化、皂化、精馏和环氧化物聚合等5个工段,在一个全长不足50m的车间内,

POSM工艺流程说明

2.2 工艺说明 2.2.1工艺生产方法 POSM 装置以丙烯和乙苯为原料,采用共氧化法生产环氧丙烷和苯乙烯单体。下面所示的简化方块总流程图描述了采用均相钼基环氧化催化剂的POSM 技术。 空气100 200EB EBHP MBA ACP EB 氧化浓缩300EBHP MBA ACP EB 环氧化/C3分离400粗PO PO精制PO产品700 600ACP ACP加氢MBA脱水/SM精制500ACP MBA EB吸收/MBA分馏EB 氢气 SM产品催化剂丙烯EB:乙苯PO:环氧丙烷SM:苯乙烯 EBHP:乙苯过氧化氢ACP:苯乙酮MBA:甲基苄醇POSM工艺流程方块图 EB MBA MBA ACP EB 2.2.2 工艺流程说明 2.2.2.1 过氧化反应(100) 100单元的目的是通过乙苯与空气中的氧在液相发生过氧化放热反应生成乙苯过氧化氢(EBHP ),反应方程式如下: 在145℃和0.24MPaG 下,乙苯和空气中的氧通过两个非催化、液相、串联氧化反应器反应生成乙苯过氧化氢(EBHP )。副产物主要是甲基苄醇(苯乙醇)(MBA )和苯乙酮(ACP ),此外还有醛、酚、酸和酯以及重组分等,通过保持乙苯低转化率以减少副产品的生成。经过每个反应器的转化率为5-10%,经过两个反应器后EBHP 的浓度为8-10%wt 。液相反应产物

从反应器出来送至200浓缩单元,反应器顶部气相进入到乙苯回收塔底部与顶部的新鲜乙苯以及和来自200和500单元的循环乙苯逆流接触以回收反应热。冷凝下来的乙苯、新鲜乙苯以及循环乙苯从乙苯回收塔底部进入到氧化反应器作为液相进料。空气通过空气压缩机鼓泡进入反应器。反应循环气通过循环气压缩机在反应器和乙苯回收塔之间建立循环气回路以控制反应的温度,循环气通过分布器进入到反应器。乙苯回收塔顶部尾气用500单元的贫油洗涤以回收未冷凝的有机物,使尾气中的有机物含量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后,送入催化转换单元。在催化转换单元,尾气中残留的有机物被破坏后,排放至大气。乙苯对乙苯过氧化氢的选择性与氧化反应器中的氧气分压,反应器的段数,乙苯的停留时间以及乙苯转化率有关。 2.2.2.2 乙苯过氧化氢(EBHP)浓缩(200) 200单元用二效蒸发系统浓缩100单元的乙苯过氧化氢至40%wt。回收的EB循环返回到过氧化单元。浓缩的氧化物送到300环氧化反应单元。 氧化反应器出来的反应产物进入到第一浓缩塔中,在0.044MPaA压力下,进料中少于40%wt的乙苯从塔顶蒸出,其首先在第二浓缩塔的再沸器中冷凝,液化潜热为第二缩塔提供塔釜热源,未冷凝汽相用冷却水冷却。回收的乙苯通过乙苯回收塔返回到氧化反应器。塔釜液作为进料泵送至第二浓缩塔。第一浓缩塔用低压蒸汽作为再沸器热源。利用液环泵和蒸汽喷射系统提供操作所需的真空。 在第二浓缩塔,乙苯过氧化氢釜液进一步被浓缩到40%wt,然后送入300单元作为环氧化反应进料。塔顶蒸出多余的乙苯,用冷却水冷却后和第一浓缩塔塔顶乙苯混合后返回过氧化反应系统。两级蒸汽喷射泵系统为第二浓缩塔提供操作所需真空。 2.2.2.3 环氧化反应/C3分馏(300) (1)环氧化反应 在约100℃和4.0MPa,在专有钼催化剂存在下,浓缩后的EBHP与丙烯发生液相环氧化反应,生成环氧丙烷(PO)和MBA。维持丙烯的低转化率,以减少副产品的生成。通过气化液态丙烯除去反应热。经过两个水平布置的串联反应器后,EBHP的转化率为99%wt,PO对EBHP的摩尔选择性为90%。 (2)C3分馏以及粗PO回收(废碱液来源1:酚、有机杂质、环氧化催化剂) 这个子单元的目的是用一系列分馏塔从PO和C8组分中回收丙烯,分离出原料附带的丙烷和乙烷,以防止其在反应循环气中的积累。 环氧化反应器的气液相进入到高压脱丙烷塔,塔顶操作压力为1.95MPaG,使冷却水恰好能冷凝塔顶丙烯气,冷凝下来的丙烯和新鲜丙烯一起作为环氧化反应的丙烯进料。低压蒸汽作为塔底再沸器热源,塔釜液经过一系列碱洗和水洗以去除影响苯乙烯质量的酚及其他有机杂质和环氧化反应催化剂。装置内污水池和分离罐收集的有机物也间断送入到此碱洗和水洗系统,以回收有机物。 高压脱丙烷塔塔顶不凝气体通过乙烷压缩机增压后送到脱乙烷塔,操作压力为2.9MPaG,使冷却水恰好能冷凝塔顶绝大部分的丙烯和丙烷气,塔顶不凝气用丙烯制冷的尾气深冷器冷凝以减少丙烯损失。脱乙烷塔塔顶不凝气主要是乙烷、进料中的轻组分、环氧化反应中生成的CO和CO2,并入到装置连续火炬气系统。 高压脱丙烷塔塔顶冷凝的部分液相物料送入C3分离塔,分离出原料丙烯中带入的丙烷,以控制丙烯反应循环气中的丙烷含量。塔操作压力为1.95MPaG,用冷却水冷凝丙烯并

户外用品调查分析报告

户外用品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2

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户外用品分会常务副会长韩云钢发布了 《中国户外用品市场2009年度调查报告》 2010年5月20日,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COCA)与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在于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其间召开的2010中国户外产业论坛上联合发布了《中国户外用品市场2009年度调查报告》,这是COCA联系第三年制作发布该年度调研报告,也是首次与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联合发布该报告。 报告对2009年中国用品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从品牌、渠道和销售三个方面对年度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全国范围内20余个典型城市渠道和销售的年度概念进行了概述。 2009年我国户外用品市场在稳定中持续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市场零售总额达48.5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度增长了32.88%,出货总额达26.7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度增长了22.48%。品牌数量继续上升,国内品牌的增长率呈现出加速上升状态,产品品类中服装类别所占比例仍然较大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百货商场渠道和专业户外店渠道仍然是其主要的销售渠道,前者保持了上升的势头,后者摆脱了2008年度时的负增长趋势,开始回归。值得一提的是,网络销售渠道成倍增长,销售额也迅速递增,预示着这种新兴销售模式的未来潜力。 总体来说,2009年中国户外用品市场呈现出四个特点: 一、本土品牌发展迅猛。本土品牌的迅猛发展是与大经济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的,同时也表现出了户外用品产业强大的吸引力和蓬勃的朝气。随着国际品牌对我国户外市场的日益关注,本土品牌也适时而动,开创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户外产业。 二、新品牌增长速率提高,但生存能力有待观察。新品牌自2008年以来,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出现。但其中一部分也很快隐没在市场大潮中。我们希望这些新兴品牌能尽快在业内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成为行业新的推动力。 三、商场渠道发展稳定,专业户外店渠道开始体现优势。在商场渠道保持优势地位的前提下,专业户外店在2009年度的发展过程中也开始表现出其特有的优势。我们相信随着消费者观念的转变和消费理念的日益成熟,专业户外店渠道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 四、集团化、资本化运作日益明显。随着产业的成熟,外来资本在业内的渗透日益体现。成功的资本化运作已经为户外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该报告将在稍后制作正式印刷版,为行业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调研执行方COCA也表示将在今后将该项活动持续作为行业协会组织为产业提供的服务之一。 (筹)户外市场调查统计图表 . 一. 容量调查 [旅游→大户外←体育] . A:相近产品---旅游市场

年产30万吨环氧丙烷生产工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30万吨环氧丙烷生产工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文档可编辑

目录 第一章总论............................................................................................................. - 9 - 1.1 设计依据、原则及标准.......................................................................... - 9 - 1.1.1 设计依据......................................................................................... - 9 - 1.1.2 设计原则....................................................................................... - 9 - 1.1.3 设计标准..................................................................................... - 10 - 1.2 项目概述.................................................................................................. - 10 - 1.2.1 项目名称....................................................................................... - 10 - 1.2.2 项目概况....................................................................................... - 10 - 1.3 研究的范围和过程................................................................................ - 10 - 1.3.1 研究范围..................................................................................... - 10 - 1.3.2 研究过程......................................................................................- 11 - 1.3.3 项目规模........................................................................................- 11 - 1.3.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 - 1.4 结论与建议............................................................................................ - 13 - 第二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 15 - 2.1 市场分析.................................................................................................. - 15 - 2.1.1 产品品种和用途........................................................................... - 15 - 2.1.2 国外市场供需分析与预测........................................................... - 15 - 2.1.3 国内市场供需分析与预测......................................................... - 19 - 2.2 原料的供需现状及预测.......................................................................... - 28 - 2.2.1 丙烯性质及用途........................................................................... - 28 - 2.2.2 国内外丙烯供需现状................................................................. - 30 - 2.2.3 丙烯价格分析与预测................................................................... - 32 - 第三章工艺方案的选择..................................................................................... - 35 - 3.1 总工艺流程.............................................................................................. - 35 - 3.1.1 主要化学反应............................................................................... - 35 -

HPPO环氧丙烷直接氧化法调研报告

【行业动态】 巴斯夫、陶氏化学等公司已经完成环氧丙烷直接氧化法工业化规模生产试验,于2009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建成产能为300kt/a的第一套装置并运营;于2011年陶氏化学和泰国SCG集团将在泰国建成年产390kt/a规模的直接氧化法环氧丙烷第二套装置,两套装置均采用先进的HPPO工艺技术。 2007年,中海油壳牌合资公司在惠州建成年产250kt/a环氧丙烷和550kt/a苯乙烯联产装置;2010年3月中石化在浙江镇海炼化建成第一套具有世界级规模的环氧丙烷/苯乙烯(PO/SM)联产装置,28.5万吨/年环氧丙烷、62万吨/年苯乙烯装置由中石化与美国利安德公司合资兴建,以上两套装置采用的是共氧化工艺技术。国内其他装置均为氯醇法。 【技术动态】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的双氧水直接氧化丙烯制环氧丙烷新 技术,于2008年8月10日通过专家组鉴定。该项新技术将改变传统环氧丙烷生产工艺污染严重等弊端,实现了业界一直追求的环境友好环氧丙烷工艺路线的目标。 双氧水直接氧化丙烯制环氧丙烷新技术与项目组前期开发的原 位耦合法相比,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催化剂的损失;与传统工业生产方法相比,工艺简单,环境友好,无联产品问题;在优化的工艺

条件下,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环氧丙烷相对双氧水的产率仍保持在87%以上,产物分布选择性>99%。 新方法在适宜的溶剂体系中,在该研究组开发的新一代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可直接催化双氧水氧化丙烯,高选择性地生成环氧丙烷。反应结束后,催化剂及溶剂都可循环使用,因而对环境友好。 【工艺概况】 环氧丙烷PO的生产工艺较多,目前国内外已工业化的主要有:氯醇化法、共氧化法和过氧化氢氧化法(简称HPPO法),其中共氧化法又可以分为乙苯法和异丁烷法两种。根据2007年世界PO生产能力统计,氯醇化法占总生产能力的40.3%,共氧化法占51.5%,HPPO法占5%。在共氧化法中,乙苯法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4.9%,异丁烷法占26.6%。 1、直接氧化法:丙烯用双氧水直接氧化制环氧丙烷。 催化剂为TS-1,钛硅分子筛。 2、共氧化法:以异丁烷或乙苯作为氧的载体,预先制成有机过氧 化物,然后与丙烯反应制环氧丙烷。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醚的研究进展_刘佳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醚的研究进展 刘 佳,程 斌* (北京化工大学,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摘要:综述了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醚的聚合机理﹑聚合工艺及其应用。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醚的聚合按其催化剂体系的机理可以分为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三类,其中阳离子聚合应用较少。在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开环聚合生成共聚醚的反应中,不同的反应工艺条件对生成的聚醚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样比例的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因聚合反应器设计、反应器种类、起使剂种类﹑催化剂种类与用量﹑温度﹑加料方式﹑端基结构等的不同,所合成的共聚醚会产生不同的结构和性能。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形成的聚醚可以分为嵌段共聚醚和无规共聚醚两类。其中,嵌段共聚醚可以分为EPE和PEP两类。 关键词:环氧乙烷;环氧丙烷;聚醚;开环聚合;聚合机理;聚合工艺;嵌段共聚醚;无规共聚醚;应用 引言 环氧乙烷(E O)环氧丙烷(PO)共聚醚是一种重要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性能可以通过相对分子质量以及E O和PO比例的不同进行调控[1]。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醚自问世以来发展异常迅速,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2]。特别是近年来,在生物材料、纳米材料、介孔材料的设计制备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聚醚的分子,不但能够自组装成形态不同、尺寸可调的纳米单元,而且反应后易除去,是一种优良的纳米材料模板剂,已经在介孔材料的设计合成过程得到应用[3]。随着介孔材料在分离提纯、催化、传感器、生物材料、环境能源、信息通信等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介孔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醚模板剂也因其结构及性能的可设计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聚醚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功能性基团修饰,在生物材料中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人们对纳米材料、介孔材料以及生物材料等热门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醚分子的应用价值和应用范围必将大大提升。 1 聚合机理 已有报道的各种环氧化物开环聚合催化剂体系按聚合机理可分为三类: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 1.1 阴离子开环聚合 目前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阴离子聚合法,齐永新等[4]对阴离子开环聚合催化体系进行总结。阴离子开环聚合催化剂包括:碱金属化合物体系和碱土金属化合物体系。碱金属化合物体系包括碱金属氢氧化物、醇盐等。一般常用的催化剂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醇钾及醇钠等。碱土金属化合物体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Sr、Ba基的碱土金属化合物。使用这些化合物,最后合成出相对分子质量较高、分布较窄的聚醚。 阴离子开环聚合机理一般认为:环氧化物与碱金属氢氧化物或其醇盐作用产生了醇盐阴离子引发聚合,该阴离子段通过与单体分子的连续开环反应不断增长成聚合物链。环氧化物的阴离子聚合反应具有活性阴离子聚合的特点,通常不发生终止反应[5]。连续加入不同的环氧单体,形成嵌端共聚物;加入混合 作者简介:刘佳(1984-),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型聚合的设计合成与性能控制的研究; *通讯联系人,E-mail:chen gb@https://www.360docs.net/doc/6d9625344.html,

环氧氯丙烷各种合成新工艺研究

环氧氯丙烷各种合成新工艺研究 环氧氯丙烷(ECH)别名表氯醇,化学名称为1-氯-2,3-环氧丙烷,是一种易挥发、不稳定的无色油状液体,有与氯仿、醚相似的刺激性气味,有毒性和麻醉性,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乙醚、苯等有机溶剂,可与多种有机液体形成共沸物。 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用途十分广泛。以它为原料制得的环氧树脂具有粘结性强,耐化学介质腐蚀、收缩率低、化学稳定性好、抗冲击强度高以及介电性能优异等特点,在涂料、胶粘剂、增强材料、浇铸材料和电子层压制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进入21世纪后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产量迅猛提高,我国目前是全球环氧树脂最大生产基地,对环氧氯丙烷的需求将愈来愈大。 1目前环氧氯丙烷主要生产工艺 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始于上世纪30年代。1945年,壳牌化学公司开始丙烯高温氯化法(或称烯丙基氯化物法、氯丙烯法)的工业化生产。1955年,陶氏化学公司成为世界上第2家用丙烯高温氯化法生产ECH的生产商。1985年,日本昭和电工公司开始采用醋酸丙烯酯法(或称烯丙醇法)生产ECH,同年实现该法的工业化。目前,工业上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丙烯高温氯化法和醋酸丙烯酯法2种。 1.1丙烯高温氯化法 丙烯高温氯化法是工业上生产环氧氯丙烷的经典方法,由美国Shell公司于1948年首次开发成功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环氧氯丙烷采用该方法生产,主要原料是丙烯、氯气和石灰。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丙烯高温氯化制氯丙烯;氯丙烯次氯酸化合成二氯丙醇(DCH);二氯丙醇皂化合成环氧氯丙烷3个反应单元。 丙烯高温氯化法的特点是生产过程灵活,工艺成熟,操作稳定;除了生产环氧氯丙烷外,还可生产甘油、氯丙烯等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副产DO混剂(1,3-二氯丙烯和1,2-二氯丙烷)也是合成农药的重要中间体。缺点是原料氯气引起的设备腐蚀严重,对丙烯纯度和反应器的材质要求高,能耗大,氯耗高,副产物多,产品收率低;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含氯化钙和有机氯化物的废水,处理费用高,清焦周期短。 1.2醋酸丙烯酯法 利用醋酸丙烯酯为原料生产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工艺由前苏联科学院以及日本昭和电工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分别开发成功。前苏联科学院采用先氯化后水解的生产工艺;日本昭和电工公司则采用先水解后氯化的生产工艺,主要原料是丙烯、氧气和醋酸。日本昭和电工公司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以下4个反应单元:丙烯气相催化氧乙酰化制醋酸丙烯酯;醋酸丙烯酯水解制烯丙基醇;烯丙基醇与氯加成合成二氯丙醇;二氯丙醇用石灰皂化生成环氧氯丙烷。

户外用品行业分析报告

户外用品行业分析报告 一、户外运动及户外用品市场分析 户外运动( Outdoor sports ),即走出家门的运动。户外运动包括登山、攀岩、野营、远足、探洞、漂流、滑雪、骑马、自行车、背包自助旅行等。近几年,户外运动在中国的北京、广州、昆明、上海等地悄然兴起,加上“减压、释放”的宣传理念,这种运动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时尚”。 户外运动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活动,除了对参与者本身体能的要求外,还需要户外服装抵御恶劣天气,作为户外运动的第一道“保护屏障”。所以,现代户外运动用品市场随着户外运动热也迅速发展起来,几乎武装到了牙齿。不但包括帐篷、睡袋、垫子、登山旅行包、户外服装、鞋、登山攀岩用品、工具刀具锹具、炉具餐具、照明用品等,甚至连户外食品、书籍地图、军品、滑雪装备、马具和其它专项户外运动用品也应有尽有。 据统计,我国现有户外产品制造商以及俱乐部,户外运动用品以及装备的年销售额已达50亿元。而2000年这个数字仅为6000万元。国内参与户外运动的人次已超越1 亿人次。由此可见,我国户外用品市场的潜力非常可观。同时这势必将带动两个新的市场:户外运动用品销售市场以及户外运动、自助旅游服务市场。 最近召开的全国户外俱乐部大会提供的信息,全国仅登山户外俱乐部就有700 多家,参加户外活动的人口大概在5000 万人。户外活动用品中,绝大部分是以各种特殊纺织品面料制成的,如:休闲服装、防水透气专用服装、帽子、袜子、帐篷、睡袋、运动鞋等。虽然我国的户外产业才刚刚起步,却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 目前,我国户外运动项目发展相对比较快,而市场培育相对滞后。国内厂商只能提供初级产

品和服务,却缺乏行业中具有领导性的企业和知名品牌产品。这使得我国户外市场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 对中国户外用品产业的发展,年增速50%的中国户外用品市场一致国内外专家和业界人士看好。进入我国运动面料市场十几年的德国戈尔公司负责人也做出判断,在5 年内,中国户外用品产业50%以上增速不会改变。 据调查,目前在国内比较知名的户外运动品牌包括:美国The North Face ,该 公司的产品定位已从高档探险器材转移至大众户外用品上,户外服装做工精细,许多细节的设计也可谓体贴入微而且结实耐用;德国Salewa,历史悠久,1978 年全面 扩大了户外功能性服装的生产,包括与戈尔公司合作,设计GORETE功X 能服装。法国的ALGLE,1997 年进入中国市场,这一国际品牌的形象是实用而高贵、自然而新潮。瑞士OZARK,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中国消费者的特点,在本土化方面有很多出色的产品。 相比之下,本土产品在技术、品牌、质量等环节仍处于劣势。虽然在这个领域,中国的户外运动用品商也正在积极开拓,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气候与实力。中国的品牌在面料选材上与国外并没有什么区别,但中国的优势是生产,而且主要是模仿,自主研发还比较弱,国外品牌在技术含量等各方面都好一些,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的差距主要是在设计、研发,还有品牌的推广方式上。 据了解,目前多数国内户外运动品牌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质量不稳定。由于多数企业都是贴牌生产,企业实力有限,很难控制生产环节。对于户外用品这种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来说,如果质量不稳定,很难在市场上立足。此外,由于国内户外运动品牌在品牌推广上的投入捉襟见肘,往往难以打开知名度,从而影响了市场份额的扩展。

年产100k吨HPPO法环氧丙烷生产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年产100k吨 HPPO法环氧丙烷生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总论 (2) 1.1项目名称及性质 (2)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2) 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2) 1.2.2指导思想和原则 (2) 1.3研究的围 (2) 1.4研究结论 (2) 1.5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 第2章建设意义 (2) 2.1项目建设背景 (2) 2.2项目投资的必要性 (2) 2.3小结 (2) 第3章市场分析 (2) 3.1环氧丙烷的特性 (2) 3.2环氧丙烷的应用 (2) 3.3发展现状 (2) 3.3.1世界环氧丙烷发展现状 (2) 3.3.2国碳酸二甲酯发展现状 (2) 3.4产品价格分析 (2) 3.4.1环氧丙烷市场价格 (2) 3.4.2环氧丙烷市场价格分析与预测 (2) 第4章原料路线 (2) 4.1工艺所选原料的依据 (2) 4.1.1工艺所选原料 (2) 4.1.2原料路线的经济性 (2) 4.2本厂所选原料 (2) 第5章本厂产品路线 (2) 5.1产品路线的确定 (2) 5.1.1 路线选择依据 (2) 5.1.2 各流出反应器的物质沸点比较 (2) 5.1.3各副产物性质 (2)

5.1.4 丙烯与丙烷分离 (2) 5.1.5 甲醇与环氧丙烷的分离 (2) 5.2项目设计路线 (2) 第6章厂址选择 (2) 6.1厂址选择基本原则 (2) 6.2厂址选择 (2) 6.3厂址优势 (2) 6.3.1 原料优势 (2) 6.3.2 地理优势 (2) 6.3.3 交通优势 (2) 6.3.4 原料及产品输送 (2) 6.3.5 基础设施 (2) 6.3.6 优惠政策 (2) 6.3.7 人力资源 (2) 6.3.8 厂址自然条件 (2) 第7章环境保护 (2) 7.1厂址选择与环境现状 (2) 7.2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 (2) 7.2.1 废气 (2) 7.2.2 废液 (2) 7.2.3 废渣 (2) 7.2.4 噪音污染 (2) 7.2.5 生态环境 (2) 7.3主要防治措施 (2) 7.3.1 废气污染的防治 (2) 7.3.2 废液污染的防治 (2) 7.3.3 废渣污染的防治 (2) 7.3.4 噪音污染的防治 (2) 7.4厂绿化 (2) 第8章劳动保护和卫生安全 (2) 8.1编制依据及设计采用的标准规 (2)

环氧丙烷工业应用和生产工艺(更新至2017年)(可编辑修改word版)

环氧丙烷应用和生产主要工艺路线 一、环氧丙烷基础性质 中文别称:氧化丙烯 英文名称:Propylene Oxide(简称PO) 分子式:C3H6O 分子量:58.08 相对密度:0.859 g/cm3(20℃) 熔点:-112℃ 沸点:34℃ 环氧丙烷易溶于水,是无色透明的低沸易燃液体,具有类似醚类气味。 环氧丙烷在铁、锌等碱金属存在下易引起自聚反应,所以必须用干氮或者其他惰性气体贮存在容器内加以保护,使用不锈钢洁净容器进行贮存,不适宜长距离运输。二、环氧丙烷的应用领域 环氧丙烷(P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除了聚丙烯和丙烯腈之外的第三大丙烯衍生物。环氧丙烷主要用于聚醚多元醇以及丙二醇及丙二醇醚等的生产。 聚醚多元醇(PPG)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塑料,其次用作表面活性剂(如泡沫稳定性、造纸工业消泡剂和原油破乳剂等),也可用作润滑剂和专用溶剂等。 丙二醇(PG)主要用作抗冻剂、有机溶剂等,也用于生产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还用于生产医药等的重要中间体。 丙二醇醚是用途广泛的低毒性有机溶剂。 全球环氧市场主要是生产聚醚多元醇,约占70%;其次是生产丙二醇。 在我国约85%的环氧丙烷用于生产聚醚多元醇,约8%用于生产丙二醇,其次是生产丙烯酸酯(2%)和醚类(2%)。 因国内聚醚多元醇的厂家主要集中在ft东、上海、江苏等地区,所以这些地区也是环氧丙烷最大的消费地。

二、环氧丙烷主要生产工艺 1、氯醇法,(1931 实现工业化) 主要反应式: ?氯醇化反应 ?皂化反应 皂化是氯醇与碱反应制取环氧化物的过程。 氯醇法制环氧丙烷的原料消耗 原料规格消耗氯气(吨/吨 PO)100% 1.35-1.65 丙烯(吨/吨 PO)100% 0.82-0.86 石灰(吨/吨 PO)95% 1.0-2.1 电(kwh/t)200-300 冷却水(吨/吨 PO)250-320

氯醇法制环氧丙烷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3) 概述 (3) 第二章市场分析 (4) 第一节国际市场的产能和消费结构 (4) 第二节我国环氧丙烷市场情况 (7) 第三节市场分析结论 (9) 第四章产品方案及拟定生产规模 (10) 第一节产品方案 (10) 第二节拟建生产规模 (10) 第五章工艺技术方案 (10) 第一节工艺方案 (10) 第二节设备选择及主要设备清单 (11) 第六章主要原辅材料 (11) 第一节主要原辅材料 (11) 第二节能耗 (11)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13) 第一节厂址位置 (13) 第三节土建工程 (14) 第四节公用工程 (19) 第九章环境保护 (23) 第一节环境保护 (23) 第二节污染源 (23) 第三节环保措施 (24) 第十章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和消防 (26) 第一节安全生产 (26) 第十一章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29) 第一节企业组织 (29) 第二节劳动定员 (29) 第三节人员培训 (30) 第十二章经济影响分析 (30) 第一节投资估算 (30)

第二节经济分析 (32) 第十三章社会影响分析 (38) 第一节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38) 第二节社会适应性分析 (39) 第三节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39) 第一章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概述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年产10万吨环氧丙烷项目 承办单位:XXX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地址:XX县XX镇XXX村 法定代表人:XXX 项目联系人:XXX 电话: 传真 Emil:

第二章市场分析 环氧丙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不仅可以生产聚醚多元醇,进而生产聚氨酯,也可生产用途广泛的丙二醇。 第一节国际市场的产能和消费结构 2006年全球PO生产能力约为724万吨左右,2006年全球新增长生产能力约为43万吨/年,主要有壳牌公司与中海油在中国惠州建设的25万吨/年的环氧丙烷装置,日本佳友化学公司和西班牙Repsol公司两个扩能5万吨/年项目。另外亚洲地区还有一些扩建装置相继投产。2007年国外将没有新产能投用,届时世界市场将趋于供需平衡。2008年BASF/DOW化学公司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使用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生产环氧丙烷(HPPO)的装置将投产,韩国SKC也将投用该新技术的装置。据称,BASF/DOW化学公司计划在2009-2010年进一步在亚洲和美国建设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生产环氧丙烷(HPPO)装置。莱昂德尔公司计划在中国设新项目;2008-2010年另有几个其他公司项目计划在中国实施;日本佳友公司与沙特合资的PetroRabigh项目,其中包括一套25万吨/年的环氧丙烷装置将在2008年底投产。2010年全球PO需求量将达到776万吨左右,从全球范围内长期去看,未来PO供应不会出现太大过剩,市场前景乐观。 表1 2006年世界环氧丙烷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万吨/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