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自述:我这一生ppt展示

合集下载

我的童年-季羡林PPT

我的童年-季羡林PPT
作者的童年是物质和精神都饱受苦难的年代。在父母身 边时,物质生活极度匮乏,吃的是红高粱面饼,连基本 的生活物资——盐,都无钱可买;“半个白面馒头”就 是作者眼中最好吃的东西,家里“连带字的什么纸条子 也没见过”;在济南叔父家,“我”的精神生活并不如 意,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母亲,几次梦里哭醒。所以 作者回忆起童年生活,眼前没有喜气洋洋的红色,也没 有生气勃勃的绿色,只是一片无奈悲凉的灰黄。
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总写作者对童年的感受 第二部分(2——13)写我童年的生活
第一层(2——10)交代我的生活背景,回忆童年在家 乡的生活。 第二层(11——13)离开故乡,抒发思乡之情
合作探究
1. 作者开篇即说“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 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结合 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如此形容自己的童 年?
2.作者的童年生活有什么特点?在这篇文章中,作 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 明确:作者的童年可以说是苦难的童年。作者出生 的家庭极度贫穷,一年到头,只能“啃红高粱饼子 就咸菜”,偶尔吃一回白面馒头如同吃“龙肝凤髓” 一般;为吃一块死面饼子,竟被赶到水坑中。作者 在6岁时便不得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这对一个 孩子来说,无疑也是极为残酷的事情。这些都是作 者童年苦难生活的表现。
• 本文语言朴实无华,作者就像拉家常一样把自己 的童年生活娓娓道来,时代虽然遥远,却让人历 历在目,给人以无限启迪。 • 例如,“专就山东论,是东部富而西部穷。我们 县在山东西部又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是 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 这几句朴实的语言道出了自己家庭的特别贫困。 • 再例如:“我当时是赤条条浑身一丝不挂,我逃 到房后,往水坑里一跳。母亲没有法子下来捉我, 我就站在水中把剩下的白面饼子尽情地享受了。” 这几句话写出了自己童年的调皮状态,与童年辛 酸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季羡林自述:我这一生ppt展示PPT29页

季羡林自述:我这一生ppt展示PPT29页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季羡林自述:我这一生ppt展示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 丰富你的人生

季羡林课件ppt

季羡林课件ppt

学术著作
总结词
季羡林的学术著作涉及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 值和影响力。
详细描述
季羡林的学术著作包括《中印文化交流史》、《东方文化史话》等,这些著作从 不同角度探讨了东方文化的特点和历史演变,为学术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
翻译作品
总结词
季羡林的翻译作品涵盖了多国文学经典,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04
CHAPTER
季羡林评价
学界评价
学术贡献
01
季羡林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等领域有着卓越的学术贡献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研究方法
02
季羡林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语言学与文化学、历史学等
多学科相结合,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学术品格
03
季羡林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学术品格,赢得了学界的广泛
文化传承
他主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这是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跨文化交流
季羡林倡导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文化观念
多元文化
季羡林认为文化是多元的,各种 文化都有其独特价值和意义,应 相互尊重、学习和借鉴。
文化自信
他主张树立文化自信,尊重和保 护本民族文化,同时吸收外来文 化的优秀成果。
季羡林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 ,其中《大唐西域记校注》等作品被 誉为其代表作。
学术影响
国内外学术界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在国内外学术 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东方学 、印度学、敦煌学等领域的研究
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学科建设与发展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对于学科建设和 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 了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

语文活动:一代宗师季羡林 PPT课件

语文活动:一代宗师季羡林 PPT课件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
20 世 纪 末 的 季 羡 林 先 生
2001年10月,90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回到母校济南一中。 他6岁进私塾读书,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 始学英文,12岁考入正谊中学,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
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翻译家董秋芳。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专业方向德文。
季先生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皓首穷经于 与公众相距遥远的偏僻学问,“穷经”至晚年, 则进入“达”——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 天下”, 晚年以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走出 书斋外进入公众视野。
2007年2月25日,季羡林当选为中央电视 台评选的“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人们对 他的评价是: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的确如此。 “文革”中,当胡适和陈寅恪被批判时,他保 持了沉默,守住了底线。后来,他又提出了 “学术良心”的概念,对年轻学者的做人做事 提出要求。而在自己的专业之外,他一直坚持 散文写作,透露出他对政治的反思。通过这些 散文建立了和公众沟通的桥梁,展示一个学者 的胸襟和见识。
1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15、不管怎样,仍要坚持,没有梦想,永远到不了远方。

3人生的意义和价值ppt课件

3人生的意义和价值ppt课件

论人生》《病榻杂记》等。
3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ppt课件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体现在哪里?〔参
把 考〕
2.作者批评了哪些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参考〕

3.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概括每个部分的大意。 〔参考〕
3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ppt课件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
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3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ppt课件

作者批评了以下几种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
(1)及时行乐,享受当下;

(2)钻营权术,自耍聪明;
(3)傲慢专横,不可一世;
(4)消极悲观;
(5)追名逐利。
3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ppt课件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提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义与价值”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采用的是对比论
证的方法。
3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ppt课件
课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

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这 句话的?并请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应当怎样承担起这
论 份责任与使命。
2.作者说,关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道理“在人类 社会中只有少数有识之士才能理解”,鲁迅先生所称 之“中国的脊梁”。回顾中国近现代史,试找出两三 个“有识之士”,联系他们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3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ppt课件
研 阅读第三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分别用什么来比喻人类大同理想实现的整个
读 过程和每一代人的任务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里

我的童年-季羡林PPT

我的童年-季羡林PPT

品味语言
学者钟敬文这样评价季羡林的散文“浮 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真行;我爱先 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试结合文 章内容,品析季羡林散文“语朴情 醇”“野老话家常”的特点。
例如:“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九叔)孤苦伶仃, 相依为命,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两个无父无母 的孤儿,活下去是什么滋味,活着是多么困难。 概可想见 ”虽无过多的描述也只是平平淡淡的记 述事实,都让人读来心酸。
读完本文,你对作者的童年经历有 那些感触呢?
• 学完本文,可以看出作者童年的经历是单 调的、灰暗的。但是这样的童年生活才造 就了作者的生活作风:对日常生活要求不 高,对吃喝从不计较。正是因为这样的童 年生活,作者才会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你喜欢哪些段落?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为什么?
• 1、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 有绿,是一片灰黄。 • 2、20世纪初期的中国----毫无万象跟新之 象。 • 3、“现在写这些事情还有什么意义呢?这 些芝麻绿豆的小事-----否则无异于坑害子女 ”。这段文字的理解。 • 4、"到了济南以后,过一段难过的日子。一 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母亲----久而久之,也 就习以为常了"这段的理解。
检查预习
dàn
肃然起敬
教 谕 yù
万象更新
龙肝凤髓
诞生

孤苦伶仃
cuān
宇宙间一切事物或景象 变更
溺爱
蹿房越脊
méi chuán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跳上房顶,在上面飞快的走
浑浑噩噩
习以为常
光大年的?
课文用小标题自然分开,从五方面 去写“我”的童年:最穷的村中最穷 的家、父辈们、每天最高的享受、开 始认字、离开故乡。

我这一生 优质课件

我这一生 优质课件
某组员所作的书面感想
该书精彩页面的展示
实践成果展示 • 列举三位组员的读书报告的精彩语段
• 面对厄运,他纵浪大化,不喜不惧;面对荣誉,他居功不 傲,再接再厉。
• “纵浪大化中,他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有,无复独多虑” 是季老的座右铭,老老实实、朴朴素素的4句话,几乎不 用任何辩解。在他几十年风华正茂的期间内,“尽”什么 的是很难想到的。在这期间,他当然走过阳关大道,也走 过独木桥。即使处在人生尽头之时,他也根据座右铭的精 神,处之泰然,随遇而安。他认为,这便是唯一正确的态 度。
《我这一生》
第12组思修实践 读书报告成果汇报
组员
• 组长:汪顺吉
• 组员:管浩然、王遥、朱鸣超、阿不 都色买提•吐逊、李昂、孙菁菁、周川 莉、孟雨婷、阿依图乃姆
实践目的
通过拜读‘‘国学大师’’季羡 林的自述《我这一生》,领略大 师风范,接受精神的洗礼,感受 道德力量的存在。
季老
实践方式
小组成员通过
• 他说,每个人的心都是一面镜子,自己的心当然也不列外, 他的心境照出了20世纪长达90年的真实情况。
• 在这90年里,他的心境照出了清代残影,照出了一幅穷困 至极农村家庭的残影,照出了封建又兼维新的教育再加上 军阀混战的影子,也照出了临时或后部亡国奴的影像,还 照出了世界大战、游子怀乡的残影……更照出了全国人名 从政治和经济危机深渊岸边回头走向富庶的转机。
• 季老研究佛学大半辈子,但是他不迷信佛教,不 迷信任何宗教,用他的话说,一个研究工作者对 自己的研究对象是有迷信,有信仰的话,那么就 不能客观地研究它,也就不是一个好的学者。说 得太好了!我也从来都不迷信任何宗教,但是我 也从来不武断地排斥任何存在的东西,任何东西 的存在都有它的根源,要想对它有发言就必须得 先去研究它。就像宗教,马克思的话是,宗教是 人民需要的产物,是人为的东西。这都是一个唯 物主义的求真求实地态度。

最新年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1-成功--季羡林-(共25张ppt)课件ppt

最新年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1-成功--季羡林-(共25张ppt)课件ppt
• 材料二:贝多芬小时候弹钢琴专注时,手指在键盘上磨 得滚烫。为长期弹下去,他在琴旁放一盆凉水,把手指 浸在水中泡凉后接着弹,水撩在地板上积少成多,漏到 楼下房东家里却浑然不知。
• 材料三:一只蜜蜂要酿造1公斤蜂蜜,必须在100万朵花 上采原材料,假如花丛同蜂房的距离平均是1公里,那 么蜜蜂要酿造1公斤蜜,就得飞行45万公里,差不多等 于绕地球赤道行11圈。
参考:勤奋固然重要,但成功 路上有时天资也不容忽视
• 材料一:王安石《伤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5岁时就 认识书写工具,7岁就能指物作诗。邻居家有事常喊他 去作诗并给他报酬。其父觉得有利可图,便拉着他到处 赚钱,不让其学习,结果到20岁时“泯然众人”。
• 材料二:据《青年博览》刊载,少年大学生钱某,12岁 时就会微积分,被认为是神童,进入合肥科技大学学习。 平时,学生们上课,他却在校园里野逛,成绩一落千丈。 老师多次劝说仍无进步,后来退学当了油漆工,从此告 别神童生涯。
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W (成功) = X(艰苦劳动 +Y(正确方法 +Z(少说空话)
李嘉成认为成功靠3Q,IQ(理性智商)EQ(情绪 智商)SQ(心灵智商)
材料三:秦末,刘邦、项羽先后进入咸阳,当时项羽 力量明显强于刘邦,消灭他易如反掌,在“鸿门宴”上 项羽不听谋士范增之言杀掉刘邦,沽名钓誉,听信项伯 仁义之说放走刘邦,最后天下被刘邦所夺
参考:机遇其实是存在的,而 且有时候影响极大
拓展延伸补充观点:
对于成功所 需条件的看法,从不同 的角度看可能观点未必相同,请你结合 自己的学习、生活、阅读体验谈谈你的 看法。
老师课前也收集不少名人关于成功的观点,
大家不妨一起来欣赏一下 。
有人认为成功要耐得住寂寞;有人认为自卑是成

我的童年-季羡林PPT

我的童年-季羡林PPT

品味语言
学者钟敬文这样评价季羡林的散文“浮 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真行;我爱先 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试结合文 章内容,品析季羡林散文“语朴情 醇”“野老话家常”的特点。
例如:“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九叔)孤苦伶仃, 相依为命,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两个无父无母 的孤儿,活下去是什么滋味,活着是多么困难。 概可想见 ”虽无过多的描述也只是平平淡淡的记 述事实,都让人读来心酸。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 二 三 四 五 • 介绍“我”出生的时间、生活环境和 家境状况。 • 介绍“我”的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们生存与创业的艰 难情况。 • 小时候吃白面馒头和白面饼子的故事。 • 介绍我最初的先生和儿时的伙伴。 • 我离开故乡后,抒发对母亲、对故乡 的思念之情。
2、找出文章的纲领句。
•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 ,是一片灰黄。 • 3、作者开篇即说“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 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结合课文, 说说作者为什么如此形容自己的童年?
作者的童年是物质和精神都饱受苦难的年代。 在父母身边时,物质生活极度匮乏,吃的是红高 粱面饼,连基本的生活物资——盐,都无钱可买; “半个白面馒头”就是作者眼中最好吃的东西, 家里“连带字的什么纸条子也没见过”;在济南 叔父家,“我”的精神生活并不如意,一个六七 岁的孩子离开母亲,几次梦里哭醒。所以作者回 忆起童年生活,眼前没有喜气洋洋的红色,也没 有生气勃勃的绿色,只是一片无奈悲凉的灰黄。
• 例如,“专就山东论,是东部富而西部穷 。我们县在山东西部又是最穷的县,我们 村在穷县中是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 中又是最穷的家。”这几句朴实的语言道 出了自己家庭的特别贫困。 • 再例如:“我当时是赤条条浑身一丝不挂 ,我逃到房后,往水坑里一跳。母亲没有 法子下来捉我,我就站在水中把剩下的白 面饼子尽情地享受了。”这几句话写出了 自己童年的调皮状态,与童年辛酸的生活 形成鲜明的对比。

国学大师季羡林20页PPT

国学大师季羡林20页PPT

• 真挚: (感情)真诚恳切。
• 弃养:
婉辞,指父母死亡。
• 寝不安席: 无法安然入睡。 • 终天之恨: 终身的遗恨。
词Leabharlann • 薄暗: 昏暗。语
• 沮丧:
灰心失望。
• 思潮起伏: 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
• 心潮腾涌: 心情跳跃、涌动。
积 累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国学大师——季羡林
国学大师——季羡林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 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 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 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 语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 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 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 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 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 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 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 系主任。
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 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 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 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 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 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 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 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 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 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 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 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季羡林ppt

季羡林ppt

季羡林老先生的趣事

央视编导周兵在回忆拍摄《东方之子》一些铭刻 在心的经历时,特别提到了季老。周兵见过老人三次, 第一次是和白岩松在1995年做《学者访谈录》时。 当时季老坐着,在白岩松掏名片准备递给他的一刹那, 他就站起来,弯腰等着。白岩松掏了较长时间,季老 就一直弯腰等着,这个场景令在场所有人感动不已。 后两次采访他时,虽然他已经有些不记得记者们,但 大家每次走的时候,他依然会站在家门口,很有礼貌 地望着大家渐渐走远,周兵感叹道:‚做人做到这份 上,真让人敬佩。‛

季羡林老先生的学术领域
季羡林老先生的学术领域
佛教史研究; 吐火罗语研究; 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 东方文化研究。 印度古代语言研究;

季羡林老先生的抱怨考试日记
季羡林老先生的抱怨考试日记

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 东西?‛2014年1月初,已故国学大师季羡 林1934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所写的一段抱 怨考试的日记引发关注,网友纷纷称赞大 师真性情。日记出版时曾被建议删改,季 羡林则决定一字不改:‚我70年前不是圣 人,今后也不会成为圣人。
季羡林老先生的著名作品
季羡林老先生的主要作品
季羡林老先生的趣事

然而,当你有机会和经过五四或受过五四影响的老人接触后,你就知道, 历史和传统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 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 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 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被我们向后延续? 前几天我在 北大听到一个新故事,清新而感人。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 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 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2021年季羡林《读书与做人》ppt

2021年季羡林《读书与做人》ppt

做人的原则:诚 实守信,尊重他 人,宽容待人
做人的态度:积 极乐观,勇于面 对挑战,保持自 信
做人的方法:不 断学习,善于思 考,勇于实践
读书与做人的关系
读书是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 读书可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读书可以提升人的文化素养 读书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读书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PART 3
读书的重要性: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提高个人素质 做人的原则:诚实守信,尊重他人,谦虚谨慎 社会责任感:关心社会,关注民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困难,保持乐观,积极面对生活
对自己的启示和影响
读书的重要性: 读书可以增长知 识,提高个人素 质
做人的原则:做 人要诚实守信, 尊重他人,遵守 道德规范
的基础
读书与做人的关系: 读书可以提升做人的 境界,做人可以促进
读书的效果
读书的方法:选择适 合自己的书籍,制定 合理的读书计划,坚 持阅读,善于思考
做人的原则:诚实守 信,尊重他人,谦虚
谨慎,勇于担当
读书与做人的实践: 将读书与做人相结合, 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
素质
PART 4
总结与感悟
季羡林的思想感悟
船政学堂:中国第一所 近代海军学校
船政人物:船政学堂的 创办者和重要人物
船政历史:船政学堂的 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
船政文化传承:船政文 化的传承和影响
学习通中船政文化的知识点解析
船政文化:中国近代海军的起源和发展
船政历史:从创建到发展的历史过程
船政学堂: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 船政人物:沈葆桢、左宗棠等重要人物
船政文化学习通答案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季羡林谈人生》PPT课件

《季羡林谈人生》PPT课件

2020/3/26
小田 @
3
• 自己生存,也让别人或动植物生存,这就是善。
• 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 在工作当中,都存在竞争,那很多人可能会觉得, 尤其现在竞争激烈的时候,年轻人觉得有很多机 会,我要抢,我是觉得这样一种积极的状态,是 支持的。但是就我个人的行为准则来说,我认为,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2020/3/26
小田 @
8
✓第一个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尤为重 要的
• 征服自然?人定胜天 ? • 结果呢?臭氧空洞,天色灰暗,蓝天白云不
再多见;鸟音断绝,珍稀物种濒临灭绝;绿 地消失,森林覆盖率不断下降;河湖发臭, 黄河断流,长江泛滥,人口爆炸,资源枯竭。
2020/3/26
2020/3/26
小田 @
12
真正的幸福水平由我们的心境来决定,是由 人的内在决定的。
在达到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的水平后,地位 和银行账户的状况对我们的幸福水平的影响 微乎其微。
2020/3/26
小田 @
13
一个耄耋老人,看淡了名利,也直 面了生死;他承受着年老的孤独,也享受 着生命的馈赠。这是一个快意于抒写“达 观人生”的老人,他生命的每一天都有梦, 有梦不觉人生寒。他就像那亭亭玉立的清 塘之荷,像那静静绽放的玉兰,时时刻刻 都向世界散播着它的幽香。
NO!
• 在不走运的时候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 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的去,不愁衣 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 被缚于利索。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 为什么活过一生。结果当然是否定的。
2020/3/26
小田 @
6
人类是被上天优待的生物,既有思想,又 有良知良能。终日过着浑噩的日子的人就 像老虎,狮子等猛兽,饿了就去捕杀别的 小动物吃,只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只有 本性,却没有思想,没有良知。这些人不 懂得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不懂得回馈社 会,回馈自然。

著名人物季羡林介绍PPT---图文并茂

著名人物季羡林介绍PPT---图文并茂
A
季羡林老先生的学术领域
A
季羡林老先生的学术领域

佛教史研究;

吐火罗语研究;

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
东方文化研究;
印度古代语言研究。
A
季羡林老先生的趣事
A
季羡林老先生的趣事
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 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 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 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 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 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是北 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 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季 羡
泰林

A
季羡林老先生简介
A
A
季羡林老先生生平
A
季羡林老先生生平
北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教授。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系,1934年毕业于清 华大学。1935年被德国哥廷根大学录取, 1941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1946 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教授、 系主任。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开 始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1977年 完成全译本,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2009年7月11日病逝,享年98岁。
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
A
大家还记得我刚介绍里说的:
季羡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
从事
研究的学者之一吗?
吐火罗语研究
A
谢谢大家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年一觉欧洲梦, 赢得万斛别离情。 ——季羡林
历经种种艰难与险阻,季老终于回到 了阔别十年的故土, 迎来了他57年北大教学的起点……
坎坷的北大经历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季老这个留德10年归来的博士、堂堂 的北大教授,竟被打成一个“不可接触者”,要经常到学 生宿舍楼去收发信件。就是在“一生最倒霉、精神最痛苦 的时候”,他萌发出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念头。 他通过北大东语系图书室从印度邮购了精校本的《罗摩衍 那》。晚上回家把梵文译为汉语散文,写成小纸条,装在 口袋里;白天枯坐门房中,脑袋里不停地思考,把散文改 为有韵的诗……就这样,一部鸿篇巨制愣是被季老“啃” 了下来。
地质二班 刘海明 魏琦 汪燊 那明齐
站长素材 站长素材
我 们 的 书
我这一生,同别人差不多,阳 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跨 过。坎坎坷坷,弯弯曲曲,一 路走了过来……
——季羡林
蒙眬的童年时代

“当时全中国的经济形势是南方富而山东(也包括 北方其他省份)穷。专就山东论,是东部富而西部 穷。我们县在山东西部又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 县中是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 家。”
勤奋的大学时代
季老的大学时代和我们当代大学 生在很多方面并无两样,也有过 翘课,有过叛逆,也经常与同学 们四处游玩,也为就业压力大而 苦恼……季老在书中并没有用大 量的笔墨描写自己的勤奋苦学, 但通过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真切感 受到季老的上进心与脚踏实地的 实干精神,是这些让季老在清华 的四年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 这些也正是我们应该向季老学习 的地方吧!
谦诚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
“我自己觉得,桂冠去掉,里面还不是一堆朽木,还是有颇为坚 实的东西的。”季老认为他头顶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 斗”、“国宝”三顶桂冠都比不上那些“坚实的东西”。这句 话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季老的实在和自信,它不是任谁都敢说 得出口的,必得有厚实的底蕴作基础——那就是近一个世纪的 人生底蕴、等身的著作以及求实的精神。“做学问,搜集资料, 我一向主张要有一种‘竭泽而渔’的劲头。不能贪图省力、打 马虎眼。”即使在他生活异常艰苦、人生异常寂寞的时候,依 然选择做学问。“耐得寂寞”一说用在季老身上可谓名副其实。 当下,“耐得寂寞”恐怕正是我们晚辈身上最缺乏的定力。
转 折
从穷苦的乡村来到了济南,季 老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并开 始接触大量“闲书”,这些无 疑都使得季老在文学方面有了 一定积淀。
难忘的中学时代
受到了很多良师的谆谆教导,他们深深影响了 季老。
高中阶段,国文作文无意中受到了王崑玉先生
的表扬,英文是全班第一,结果考了生平的第一 次甲等第一,平均分数超过95分,是全校唯一的 一个学生。这受到了当时的省教育厅厅长的褒奖, 虚荣心被提起,此后季老认真注意考试名次,再 不掉以轻心。结果在今后的所有考试中均是甲等 第一,威名大震。
季老写自己的母亲
由于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母亲的怀抱,季老 心中对母亲的怀念是至深的……
好几天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 家来,从学校回家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儿 子不来,她的神色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 一趟车,说不定他会来的。我看了她的神气,想 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

季老成了季家唯一的男孩子以后,被送到了济南 的叔父家,从此以后一去再没回头没能回到母亲 的怀抱,成为了一生的遗恨。
“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母亲,他心里会是什么 滋味,非有亲身经历者,实难体会。我曾有几次 从梦里哭着醒来。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 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们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 就苦咸菜。”
漫长的留学生涯
留德的十年在季老看来是其治学历程中最为 重要的一个阶段。 季老在德国小城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 印度学,梵文和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 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 老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 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 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师从语 言学家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大学毕业后,季老受邀回到
了高中的母校任教,在那里, 季老受到了很好的待遇。
但是,与好的待遇相伴的是
迷茫的未来,季老不得不感慨: “此种心情,实不足为外人道 也。”
正当季老“心急似火而又一筹莫
展的时候”,得到了幸运之神的 垂青。母校清华大学同德国学术 交换处签订了互派留学生的合同, 经过一番周折后,季老终于踏上 了期盼已久的漫长的留德十年的 征程……
随着“文革”的落幕,季老慢慢 迎来了他收获的二十年,季 老开始发奋地著作,以饱满 的热情迈向老年的幸福生活。
当我们品读季老的《我这一生》时, 一段段朴实的话语总能深深打动我 们的心灵。越来越感觉读书的过程 是一个有着丰富阅历的慈祥的老人 在慢慢讲述着他的过往。有时不经 意间想到季老的离去,不禁悲从中 来,久久不能释怀……
季老在写好友章用时,这样说道:
综观章用一生,他是一个寂寞 的人,一个孤傲的人,一个落 落寡合的人,一个短命的才人。 他是把我这个同他仅仅有一年 多交谊的人,看做自己唯一的 知己的。此境可悲,此情可感! 现在茫茫人世,芸芸众生,知 道章用,想到章用的人,恐怕 只有我一个了。我愈来愈感到, 我也失去了一位难得的知己。 然而人天悬隔,欲哭无泪,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 皆不见”,恐怕我要抱恨终天 了。悲夫!
——我们从季老身上所学到的
勤奋 “要说从我身上还有什么值得学习的东 西,那就是勤奋。我一生不敢懈怠。”
季老如是说,也如此做。以季老80万字的《糖史》 为例,当他领悟到“在糖这种微不足道的日常用品 中竟隐含着一段人类文化交流史”时,便着手搜集 资料,“80多岁,正是古人‘含饴弄孙’的时候, 我却开始向科研冲刺了。我每天走七八里路,从我 家到大图书馆。除星期日闭馆外,不管是冬天,还 是夏天;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坚冰在地,我从未 间断过”。
10年的留德学习,使季老涉猎了多种语言和文化,为 他日后成为一个蜚声宇内的资深学者提供了捷径。
留德的十年,带给了季老太多太多…… 在这里,他认识了善良淳朴的女房东欧朴尔太太; 在这里,他结识了许许多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这里,他有幸遇到了很多影响他一生的恩师…… 当然,在这里,他也饱尝了二战所带给人们极度苦 难,等等这些都深深影响了季老的这一生。
痛苦的“文革”记忆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季老过着暴风雨在头上 的生活,险些走上了“自绝于人民”的道路;经 过了“炼狱”般的牛棚生活。“文化大革命”给 我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也使我国的 学术研究停滞了十年。从1947-1978年先生回国 的30年,被国内严重的政治活动所干扰,天天如 临深渊,如履薄冰。“文革”的痛苦岁月引起了 季老深邃的哲思,让他更进一步参。
颁奖词中这样说道……
“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 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 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 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先生为 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 的品格。……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 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 反映。”
季老写自己的母亲
由于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母亲的怀抱,季老 心中对母亲的怀念是至深的……
拾到的麦子或豆子交给母亲,不知积攒多少次,才能勉强 打出点麦粒,磨成面,吃一顿“白的”。我当然觉得如吃 龙肝凤髓。但是,我从来不记得母亲吃过一口。她只是坐 在那里,瞅着我吃,眼里好像有点潮湿……
(季老被送到叔父家去)很多年以后,我才听人告诉我说, 母亲曾经说过:“要知道一去不回头的话,我拼了命也不 放那孩子走!”这一句话不是我亲耳听到的话,却终生回 荡在我的耳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浪 大 化 中 , 不 喜 亦 不 惧 。
应 尽 便 须 尽 , 无 复 独 多 虑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