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2(知觉、判断与归因)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第2章

组织行为学第2章
第二章 个体心理行为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相关概
念、特征、关系,掌握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知觉.、气质、性
格、情绪的概念、分类以及其与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掌握组织承诺的
基本内容,理解个体心理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组织承诺对组织公民
行为的影响等内容。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
四、知觉偏差 重点考察 名词解释
• (一)首因效应 • (二)近因效应 • (三)晕轮效应 • (四)投射效应 • (五)心理定势 • (六)对比效应 • (七)刻板效应
五、归因理论与倾向
(二)归因理论
1.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 • 海德(F.Heider)是归因研究的创始人。1958 年,他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
(三)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 1.态度影响认知和判断 • 2.态度影响行为效果 • 3.态度影响忍耐力 • 4.态度影响相容性 • 对态度进行测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量表法,这是一种较为准确的测量方法,二是自由
反应法。
三、工作满意度
(一)工作满意度是指人们体验到的一种愉悦或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是人们通过 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验进行评价而产生的。 (二)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 1.挑战性的工作 • 2.公平的报酬 • 3. 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 4.和睦融洽的同事关系
突,进而提高个体的道德感和自我效能感,以便在组织中保持和维护自己的尊严。 • 第四,价值观会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趋向。 • 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知觉成分、情感成分及行为意向成分,这三者合称为态度的
ABC模型。 • 态度中的情感成分分为两类:一类是情境性的情绪,是情感过程在外部表现中可以测量的部分,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第二节 社会知觉的归因理论
归因的概念 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 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即把他人 或自己的行为加以解释和推测。 归因理论 F•海德的归因理论 B•维纳的归因理论 H•凯利的归因理论
F•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认为,人的行为是有原因的,其原因或者决 定于外界环境,或者决定于主观条件。如果判断 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如个体周围 的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其他人对个体行为的 强制作用、外部奖赏或惩罚、运气、任务的难易 等,称为情景归因。如果判断个体行为的根本原 因是个体本身的特点,如人格、品质、动机、情 绪、心境、态度、能力、努力及其他一些个体所 具备的特点,称为个人倾向归因。
刻板印象: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所产生的一种 比较固定的看法。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常 根据某人所在团体的知觉为基础对其进行判断。 刻板印象的作用:刻板印象减轻了信息加工负担, 但在很多情况下刻板印象是一种社会偏见。
对比效应:对一个人的知觉和评价不是孤立进行 的, 往往受到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的影响,这种 现象叫做对比效应。
实验操作
洛钦斯把这两段相反描述的材料给予不同的组合: (1)描写热情外向的一段先出现,冷淡内向的一 段后出现。 (2)描写冷淡内向的一段先出现,热情外向的一 段后出现。 (3)只出示一段描写热情外向的材料。 (4)只出示一段描写冷淡内向的材料。 洛钦斯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织阅读一组材料, 然后要求各组被试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怎样的 一个人?
凯利认为,人们的行为的原因十分复杂,仅凭一 两次观察难以判断,必须在类似的情境中做多次 观察,根据多种线索做出内部或外部归因。
三度归因理论的归因维度 区别性:指个体在不同情景下是否表现出不同行 为。 一致性:指个体的行为表现与其他人是否一致。 一惯性:指个体行为的发生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和组织结构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运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2、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知觉是指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实的整体反映)3、社会知觉:个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他人以及团体性的知觉。

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自我知觉。

4、归因:就是指人们对于别人或者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或者冬季的过程。

5、个人决策:是指在面临某种问题的情况下,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在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6、个性:是指个体的,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个体的行为并使个体和其他个体有所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7、个性的特质理论:当一个人在各种情景下都表现出害羞、进取、顺从、懒惰、雄心、忠诚以及萎缩等特点时,称其为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代表着组织中某些最基本的个体差异。

8、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看法。

9、态度:指主体对特定对象做出价值判断后的反应倾向-----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

态度包括认知、行为、情感三个部分。

10、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工作的一般态度。

11、组织承诺:通常指员工对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感,以及对组织的归属感12、群体:是具有相同利益或感情的两个货两个以上的人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13、从众: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意见分歧时,会感到群体压力。

会迫使成员违背自己意愿产生完全相反行为。

14、群体士气:群体工作精神或者服务精神。

士气不仅表示个人需要的满足状态,还包含了确认这种满足的获得群体,因而愿意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含义。

15、跨文化人际沟通: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之间的信息和情感相互传递的过程16、群体决策:是由群体中多数人共同进行决策,它一般是由群体中个人提出的方案,而后从若干个方案中进行优选17、领导:领导是指领导者对下属施加影响以完成他们的目标和任务的过程,其本质是影响力影响力这个词是选择题18、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之间的共同价值观体系,为组织所有的成员所接纳,成为组织的一种群体意识,表现为组织共同的信仰、追求和行为准则19、组织变革:是组织实现动态平衡的发展阶段。

组织行为学(黄忠东)第三章 知觉与归因

组织行为学(黄忠东)第三章 知觉与归因
– 感慨:一旦有人开始行动起来,周围的人马上就会热 心响应、积极援助,人们多么热心肠啊!
• 将别人的行为尤其失败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哪 怕别人的行为明显受到环境的左右
自利性归因偏差
• 人们倾向于更好的表现自己,把成功归因于自 己的能力和努力,而把失败作外部归因。
返回
3.4 知觉、归因与管理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返回目录
3.1 知觉
3.1.1 感觉与知觉 3.1.2 影响知觉的因素
组织行为学
返回
3.1.1 感觉与知觉
组织行为学
• 感觉Sensation
–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 属性的反映,是对情境的客观记录
• 知觉Perception
–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 人脑中的反映
• 人们很关注自己给别人留下怎样的印象,并会试 图影响和控制别人对自己的社会知觉和归因,这 一现象就是印象管理。
返回
本章小结
组织行为学
• 知觉是个体对情境的独特描绘和解释,是一种包 含选择、组织和解释的复杂的认知过程。
• 对同一刺激情境,表现在知觉判断上往往有很大 的个体差异。
• 人们形成了一些特定的有价值的技术手段,以便 迅速知觉。然而它们常常产生偏差,影响到正确 的知觉。
•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个体决策只能达到有限理性的 水平。在有限理性决策的每一个步骤中,都会受 到知觉水平的影响
• 管理者应合理的利用社会知觉偏差,同时尽力避 免知觉偏差的不良作用
• 有什么样的归因假设,管理者就会采取相应的管 理对策,作为管理者,为了创造更有建设意义的 关系,必须加强人际互动,进行深入的沟通,开 放工作空间,采用团队方式管理,以减少归因偏 差,从而减少各方面的知觉冲突。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陈国海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陈国海

一、个人决策 (一)什么是个人决策
是指在面临某种问题情况下, 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在 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 择一个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二)影响个人决策的因素
知觉 情绪与情 感
思维方式
气质与性 格
情景及周边群体(如 家庭、朋友、组织)
二、决策过程模型 (一)基本假设I——纯理性人
1.决策者是追求最大限度的组织目标的完美有理性的人。
2.决策者拥有为作出最好决策所必需的正确和全部信息。 3.决策者只找出那些能写成线性形式的、具有一个或一组目标 的问题的最佳值。 4.所有决策者在作出抉择时,能够以相同的态度来运用信息。
识别问题
搜寻有关信息
制订解决问题的选择方案 反 馈 评价选择方案
选择最佳方案
理性决策过程模型
实施所选定的方案
监控并评价方案实施状况 否 完成
• 相关讨论: 1.是什么让你找不到问题的答案? 2.是什么妨碍你更快地解决问题?
管理游戏:九点问题
管理游戏:九点问题
你继续投资吗?
假如你是一家医药公司的总裁,正在进行一个止痛药 的开发项目,项目启动了很久,已经投入了500 万元,若 再投资50 万元,产品就可以正式上市了。这时你忽然获 悉,另外一家医药公司刚刚开发并生产出了性质功能和你 的计划产品几乎完全一样的新止痛药,现正在做市场宣传 。因此,不考虑已有的投入,如果继续进行这个项目,公 司有很大的可能性(如约为90%)会再损失500 万元,有 很小的可能性(如约为10%)会盈利2500万元。你会继续 投资该项目还是现在放弃?
•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 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 项是:
• 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③④,②⑤⑥

考研组织行为学知识点与理论解析

考研组织行为学知识点与理论解析

考研组织行为学知识点与理论解析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提高组织绩效的学科。

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知识点和理论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析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和重要理论。

一、个体层面1、人格特质人格特质是个体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

常见的人格特质理论包括大五人格模型,即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

了解个体的人格特质有助于预测其在工作中的表现和行为。

例如,责任心强的人通常更有组织性、更可靠,在工作中更可能按时完成任务并保证质量;而外倾性高的人可能更善于与人交往,在需要团队合作和社交互动的工作中表现出色。

2、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人对事物重要性的判断和评价标准。

价值观影响着个体的决策、行为和对工作的满意度。

个体的价值观可能因文化、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组织中,了解员工的价值观有助于营造与之相适应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3、知觉与归因知觉是个体对周围环境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

归因则是对他人行为原因的判断。

知觉偏差在工作中很常见,例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和晕轮效应等。

正确的归因有助于避免对他人行为的误解和错误判断。

4、学习与决策个体通过学习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

强化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解释了学习的过程和机制。

在决策方面,个体通常会遵循理性决策模型或有限理性决策模型。

然而,决策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风险偏好、信息不对称等。

二、群体层面1、群体发展阶段群体通常会经历形成、震荡、规范、执行和解体这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挑战。

在形成阶段,成员相互了解;震荡阶段可能会出现冲突;规范阶段形成群体规范;执行阶段完成任务;解体阶段则是群体结束。

2、群体决策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相比,有其优点和缺点。

优点包括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观点、提高决策的合法性等;缺点可能包括决策速度慢、从众现象等。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内控者绩效佳 外控者绩效佳
内控者绩效佳
工作并不需要极大的努力,也没有及时 奖励,通过合同决定小时报酬率
外控者至少和内控者绩效一致
人格特质在管理上的应用
人格是较稳定和难以改变的 组织要注重人员的选拔和工作的分配 不能企图通过培训改变员工的性格
人格与工作匹配
❖ 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提出的人格-工 作适应性理论(personality-job fit theory),他指出,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流 动的倾向性,取决于个体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环 境的匹配程度。他划分了六种职业兴趣类型。
职业兴趣的类型
机械型
调研型
常规型
艺术型
企业型
社会型
类型
偏好
人格特点
机械型
害羞、真诚、持久、稳定、偏好需要技能、力量、
顺从、实际
协调性的体力活动
调研型
分析、创造、好奇、独立
偏好需要思考、组织和 理论的活动
社会型 常规型
社会、友好、合作、理解
顺从、高效、实际、缺乏 想象力、缺乏灵活性
偏好能够帮助和提高别 人的活动
霍氏六种职业兴趣类型
机械性兴趣(Realistic) 调研性兴趣 (Investigative) 艺术性兴趣 (Artistic) 社会性兴趣 (Social) 企业性兴趣 (Enterprising) 常规性兴趣 (Conventional) 兴趣与人以往经验有关,可以培养
归因
❖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认为我们对 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对特定行为归因于何 种意义。
❖ 归因过程:人们理解他们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 的方式。
知觉者的内部因素:信息、信念、动机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基础知觉与归因讲课文档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基础知觉与归因讲课文档
念,价值观等动力成分,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第3页,共40页。
人的行为模式
■ 华生的观点:
“刺激~反应”(S~R)
■ 托尔曼的观点:
刺激~心理加工~反应( S~O~R)
■ 勒温的观点:
人的行为B是个体特征变量P和环境变量E的函数。 即:B = f(P×E)
第4页,共40页。
人的知觉
一个例子:经理怎么了
第24页,共40页。
社会错觉
♦ 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或哈罗效应,是指在
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 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 认知活动。
(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
(聪明、勤奋、坚定、冷酷、灵巧)
外貌与人的特性关系的评估(P30)
第25页,共40页。
社会错觉
♦ 定型效应:也叫定势效应或刻板效应,是指人 们在头脑中把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的形象固 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 烈影响的效应。
两个三 角形的 颜色一 样吗?
举例:知觉对象的颜色
第30页,共40页。
人的归因
➢ 生活中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 归因就是观察者形成的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或者动机的解释。 人们既会对某个对象进行认识判断,形成印象,还会深入探究某 种行为或事情发生的原因,心理学上称后者为归因。
➢ 主要研究三个问题:
第36页,共40页。
如何提高知觉和归因的准确性?
提高知觉和归因准确性的方法: 从多个角度获得信息 从多个来源获得信息 从多个时间点获得信息 要采用理性和系统思考的分析方法
第37页,共40页。
如何提高知觉和归因的创造性?
提高个体的信 息量和知识
专业知识 创造力

组织行为学--知觉与归因理论

组织行为学--知觉与归因理论

二、影响知觉的因素
精品课件 10
(一)知觉者因素
• 态度 • 价值观 • 动机、需要 • 兴趣 • 经验 • 期望 • 个性特点
精品课件 11
小资料2-1:关注点
• 一个生产皮具的企业出了问题,要寻找问题的根源,要 求各部门的主管参加诊断: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 开发部主管说生产部门不按设计的样品来做,生产出来 的产品达不到设计要求标准的50%;
• 认知结构

思考问题的方式:看到“内”“外”
精品课件
14
(二)知觉对象因素
• 包括运动、新奇、对比、声音、背景、临近、大小、 重复等。
• 大小法则:尺寸、空间越大,则越容易引起注意、重 视。
• 强度法则:强度越高,则越容易被感知。 • 对比法则:与背景相反和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事物最
容易被感知。 • 动感法则:活动的事物比静止的事物更易于被感知。 • 重复法则:经常重复的事物比只出现一次的事物更容
精品课件 36
• 同首因效应相反,近因效应使人们更看重新近信息, 并以此为依据对问题作出判断,忽略了以往信息的参 考价值。
精品课件 37
(三)晕轮效应
• 一个经理与下属的故事: • 一起购办公用品+一包烟; • 看望生病的同事,一起买水果、点心+先尝尝。 ✓ 贪小便宜--我炒你鱿鱼。
• 晕轮效应是指对一个人某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 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
中国人则问:真棒!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鱼!请问这种鱼怎么做
好吃?清蒸还是红烧?
精品课件
44
• 德国人出版了关于这种鱼的经典著作,并建立了 一整套相关学科,开发了这种鱼的转基因品种。
• 日本人形成了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并占领了高份 额的全球市场。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知觉和归因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知觉和归因
(三)社会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的对象,社会知觉可以分为对他人知觉、人际 知觉、角色知觉和自我知觉等。 1)对他人知觉 指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从而达到 认识他人内在心理状态的过程。 2)人际知觉 指的是对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知觉,包括对 自己与他人以及对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3)角色知觉 指的是人们通过他人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 为而对其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认知。一个完整的角色知觉过 程包括角色期待、角色认知、角色行为和角色评价4个环节。 4)自我知觉 指以自己作为知觉对象,通过对自己行为 的观察与体验而产生的对自己的认知,即自己既是观察者又 是被观察者,既是知觉主体又是知觉对象。
03
称为知觉活动。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对
04
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05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
06
映。知觉通常是在感觉信息的基础上,由于知识经验的
07
作用,经过人脑的加工,对客观对象做出直接解释的认
08
识过程。如果没有感觉为基础,没有以往知识经验的作
09
用,人的知觉很难发生。
在社会知觉的过程中,认知者和被认知者总是处在相
01
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因此,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
02
他人印象的过程中,由于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
03
的作用,社会知觉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从社会
04
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偏差无非是由于某些特殊的社会
05
心理规律的作用,从而产生对人这种社会刺激物的特殊反
一、知觉的概念
01
知觉的一般过程
02
知觉的选择
二、知觉的过程
人的知觉活动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见下图)。

第2章 如何准确识人:社会知觉偏差与归因错误 (《组织行为学实验实训》PPT课件)

第2章  如何准确识人:社会知觉偏差与归因错误 (《组织行为学实验实训》PPT课件)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 知觉 2. 社会知觉
1. 知觉
(1)知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 整体反映。
(2)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选择性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反映; 理解性是指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
第二,归因解释了个体对特定行为的知觉产生差异的原因,这 对个体行为预测及激励具有重要影响。
2. 归因理论
(1)海德的归因理论 (2)凯利的归因理论 (3)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1)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F.Heider)是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的创始人,他认 为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背后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
2. 社会知觉
(1)社会知觉的概念
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是人脑对由人构成的社会现 象的整体反映,包括对人、人际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认知等。
(2)社会知觉的特征
特征
含义
选择性 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反映
理解性 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某种 意义
1. 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stereotype effect)是指人们在头脑中把形成的 关于某类知觉对象的印象固定下来,这种印象会对以后有关 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种人或某类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 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笼统的看法。一般认为,当官的喜 欢摆架子,学生很单纯,商人很奸诈;北方人直爽,南方人机灵; 等等。
(2)凯利的归因理论
凯利(H.Kelly)提出了三维归因理论,又称三度理论。 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多次观察同类行为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归纳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归纳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归纳组织行为学第一章概述一、组织行为学的含义1.组织行为是指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三者之间以及整个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行为。

2.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研究对象: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

4.本质:1)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方式2)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5.研究组织行为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员工的行为二、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1.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特征有:1)边缘性、综合性、跨学科性2)两重性:艺术性,科学性3)实用性2.相关学科和组织行为学的关系:p83.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内容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与异同定义研究内容异同管理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规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同:以人为研究对象,心理影响行律在管理中的应的形成及其机制的规律性。

内为用的科学容包括个体.群体.组织心理三异:管理心理学是偏重基本心理规个层次律的应用。

着重心理层面的研究。

组织行为学研究特定组织中着重在组织中个体.群体和组组织行为只是研究特定组织中人们人们行为规律的织的行为及其间的交互作用,的行为规律。

科学并运用相关的知识提高组织组织行为认为产生行为的需要和的效能动机不仅由代价观.知觉.性格所决定,还受个人地点的群体和组织以及组织外社会环境的影响。

5.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p10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1.管文科学的发展p219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主要理论有:XXX:科学管理理论——侧重于企业基层人员的操作分析、组织原则和工作监督;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主要集中于高层的管理原则,如企业的计划、不同层次组织的协调、控制等XXX: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应是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结构,为“直线式”组织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汇总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汇总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汇总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书P8):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书P8—9):①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②组织中的激励问题。

判断快乐的员工的生产效率高否即使有迹象表明决策无效,但决策层仍会继续支持该决策的实施是能够防止员工冲突的组织比较有效否个人谈判比小组谈判更好否、有很强文化的公司是最有效的否未经受压力的员工的绩效更佳否和男性领导相比,女性领导在作出决策时更喜欢其他员工的参与是大多是高层领导是A型行为类型者(即态度强硬、缺乏耐心、爱竞争、好发脾气、有很强的时间紧迫感、说话很快) 否当获得与自己干活差不多的其他员工更多报酬时,员工通常会感觉占了便宜,感到内疚是第二章、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的特点(4个,P19—21):1、理解性2、相对性3、整体性4、恒常性影响知觉的因素(3个,P21-22):1、知觉者2、知觉对象3、情景社会知觉的常见错误(即偏见,5个,P24-26):1、首因效应2、晕轮效应3、近因效应4、定型效应5、投射效应选择军事上的伪装是利用知觉的 AA整体性 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社会知觉中,对人认知的以偏概全或以点概面的倾向属于 B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C知觉防卫 D刻板印象第三章、个性与心理测试个性的基本概念(P34):个性是指个体的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个体的行为并使个体和其他个体有所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遗传、环境、情景)四种气质类型(P35):1、多血质2、胆汁质3、粘液质4、抑郁质注:气质无好坏优劣,难改变;性格有好坏,可改变.A型性格和B型性格(P36—37)判断性格类型不能做好坏评价是智力是一种特殊能力否第四章、价值观与态度什么是价值观(P53):价值观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综合态度,能够直接影响个体对事物的看法和行为.与工作相联系的态度(3个,P56):①工作满意度②工作参与③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的内容及其影响因素(5+6,P66-68):1、工作本身1、年龄2、报酬 2、职业阶层3、升职机会3、教育年限4、上司4、组织规模5、同事5、领导风格6、工作的丰富程度选择在宣传过程中采用恐惧性诉求时,何种程度的恐惧性唤起可以起到最佳效果 BA高B中C低成就感属于罗克奇价值观中的 AA目的价值观B工具价值观C其他价值观第五章、激励理论及其应用内容性激励理论及其应用(定义+4步骤,P85,89-90):围绕如何满足员工的需要,进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展开研究,也称需要理论.主要包括: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②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③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第一步了解和调查员工的需要第二步分析整理员工的需要第三步对员工进行解释和说服教育第四步逐步满足员工的合理、可行的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论(5层,P86):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需要过程型激励理论(P90):着重对行为目标的选择,即动机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

组织行为学习题解答第4章

组织行为学习题解答第4章

第四章知觉与归因思考题1. 知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知觉的基本特征有:(1)整体性:是指尽管知觉对象由许多个别属性组成,但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相互独立的部分,而是趋向于把它们感知为一个整体。

(2)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感知对象进行加工理解,并以概念的形式表示出来。

(3)恒常性:是指当知觉条件(如距离、照明度等)发生某种变化时,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4)选择性:是指人们在某一具体时刻只是以对象的部分特征作为知觉的内容,其他的作为背景。

2. 影响知觉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知觉的因素有:(1)知觉的主体因素:在知觉的主体方面,影响个体对别人认知的主要因素是其动机、经验和情感。

(2)知觉的客体因素:在知觉过程中,知觉对象本身的内在因素也会对知觉产生影响。

(3)知觉的情境因素:除去知觉的主体、客体之外,知觉的情境也具有重要作用。

3. 有哪些常见的社会认知偏差?答:常见的社会认知偏差有:(1)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的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它是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

(2)对比效应:是人们在对他人的知觉过程中,将其与自己熟知或最近接触到的人和事进行比较而得出评价结论的一种知觉现象。

(3)定势效应: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或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和笼统的看法。

(4)首因效应: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5)近因效应:是指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6)投射效应: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4. 海德的归因理论基本观点是什么?答:海德的归因理论基本观点是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需要、情绪、兴趣、态度、信念、努力程度等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他人的期望、奖励、惩罚、指示、命令,天气的好坏、工作的难易程度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性认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
1、感觉 2、知觉 理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1、概念
2、判断
3、推理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知觉与学习
知觉与感觉
感觉:物质对象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在人脑中产生
的关于对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感性认识的最 初级形式。 感觉的主要形式: 1、视觉 2、听觉 3、嗅觉 4、味觉 5、触觉 各种感觉的重要程度比较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社会知觉及其在管理中的意义
(1)员工绩效评估
预期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2)录用面试中的印象管理 人们在交往中特别是面试中倾向于给他人造成更
好的印象,称为印象管理。 自我提升(100%)、个人故事(96%)、意见顺 从(54%)、承担责任(50%)、自我增强 (45%)、克服障碍(33%) (3)企业形象管理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知觉的加工过程
4个阶段
注意阶段、组织阶段、解释阶段和判断阶段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注意阶段
对信息的选择(接收和加工哪些信息、忽略哪些
信息) 无意识活动对信息选择(注意)的影响 影响注意的因素 外部客体(外部因素):刺激强度、频次,与其 他信息的差异性、新奇性 知觉主体(内部因素):期望、需要、兴趣 注意阶段知觉的偏差与问题: (1)知觉不准确 (2)信息的代表性低 (3)忽视非期望信息
社会信息加工的两种形式
剧本
原型(类型化、角色化)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组织阶段的偏差与问题
(1)定型
(2)晕轮效应(halo effect)
(3)过分简化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解释阶段
对经过组织的抽象概念加以解释,赋予完整的意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学习理论
有关学习的四种经典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论
操作条件反射论 认知学习论 社会学习论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经典条件反射论
巴甫洛夫:狗的唾液分泌实验
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无条件反射(本能反应) 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 将某种中性刺激物与行为形成条件式的连接,以
义。 解释阶段的偏差与问题 (1)投射效应(知觉者把自己的想法与情感投射 到对他人特征和行为的解释中) (2)归因效应(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因果关系解释) 纠正解释阶段偏差的手段:知觉训练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判断阶段
判断即根据对知觉信息加工的结果作出相应的肯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各种感觉的综合
联觉效应
多感觉刺激的强化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感觉的偏差
错觉
幻觉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社会学习论
操作条件反射论与认知学习论的结合
人通过两种方式学习:
(1)行为模式化: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进行
模式化的学习 (2)符号化过程:推理、解释、判断和决策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强化学习
强化是对行为进行奖励以鼓励其继续出现、或进
知觉、判断与归因
知觉与学习 判断与决策 归因理论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知觉与学习
认知过程与认知形式
知觉信息加工理论
社会知觉及其在管理中的意义 学习理论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认知过程与认知形式
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组织阶段
将多种琐碎的信息片断加以“组块”(chunking),
使之成为水平较高、较抽象的概念。 对于非数字信息的组织以“图式”(schema)的 形式进行(图式是组织琐碎信息的认知结构)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行惩罚以避免其再次出现的活动。 效果律:“产生愉快结果的行为更有可能被重复, 产生不愉快结果的行为则不大可能被重复” 正强化与负强化 即时强化 连续强化与间断强化 强化与消退
形成条件反应。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操作条件反射论
将学习看作是通过操纵行为结果而控制行为的过
程,在行为结果中获得学习。 胡萝卜+大棒的管理策略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认知学习论
通过对工作事件与个人目标、期望之间的关系的
认识和思考而获得学习。 认知学习中包含推理、解释、判断和决策,较之 操作条件反射复杂得多。
定性或否定性的陈述。 判断是决策的基础。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社会知觉中常见的偏差
(1)晕轮效应:由于对他人的整体印象而影响其
具体特征的客观评价,造成偏差。(知觉一致性 造成的误差) (2)似我效应:对与自己相似的人比不相似的人 会采取更为赞同的倾向,从而产生偏差。 (3)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根据最初印象作出 的对他人行为的判断
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是比感
觉更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形式,知觉是感觉的综合。 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综合,是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知觉信息加工理论
知觉是个体对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储存、解释
的过程。 信息加工的方式 1、直接加工:有控制、有意识地感知与接收信息 2、间接加工:自动地、无意识地感知和吸取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