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计算机抗干扰技术
浅谈计算机中的抗干扰技术
同 使 在 不 同 的 工 业 控 制 系 统 中 , 控 软 件 虽 然 完 成 的 功 能 不 同 . 就 设 计 中 的 错 误 , 时 还 要 注 意 软 件 可 测 试 性 的 设 计 , 得 软 件 的 可 维 工 但 护性 较 高 、 障 的诊 断 及 时迅 速 。还 可 以通 过 软 件 测 试 来 保 证 软 件 的 故 其结 构来说 , 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 1 实 时性 : 业 控 制 系 统 中 有 些 事 件 的 发 生 具 有 随 机 性 , 求 工 可靠 性 和 质 量 。 ) 工 要
关联 . 互依存。 相
2 许 多 元 器 件 的 失 效 与 温 度 有 密 切 的 关 系 , 设 计 的 正 确 与否 是 ) 热 在理想情况下 , 工控 软件 可 以 正常 执 行 。 但 在 工 业 现 场 环 境 的 干 要 扰 下 。 控 软 件 的周 期性 、 关 性 及 实 时性 受 到 破 坏 , 序 无 法 正 常 执 影 响 系 统 工 作 稳 定 性 及 可 靠 性 的 主 要 因 素 之 一 . 注 意 电 源 配 置 及 散 工 相 程 热措施。 行 , 致 工 业 控 制 系统 的失 控 , 表 现 是 : 导 其 3 根 据 系统 可 能 工 作 的 环 境 进 行 防 护 设 计 , 常 需 要 考 虑 温度 、 ) 通 1 程 序计 数 器 P ) C值 发生 变 化 。 破坏 了程 序 的 正 常 运 行 。 P C值 被 湿度 、 压 、 、 、 雾 、 蚀性气体 、 尘及辐射等。 气 雨 雪 盐 腐 沙 干 扰 后 的 数 据是 随机 的 , 因此 引起 程 序 执 行 混 乱 。 4 合 理 划 分 软 硬 件 功 能 。 时 间 资 源 允 许 的前 提 下 能 够 方便 地 用 ) 在 2 输 入, 出 接 口状 态 受 到 干 扰 , 坏 了 工 控 软 件 的相 关 性 和 周 ) 输 破 期 性 , 成 系 统 资 源被 某 个 任务 模 块 独 占 , 系统 发 生 “ 锁 ” 造 使 死 。
抗干扰技术
§2.1 干扰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2、串模干扰 、串模干扰 串模干扰就是指串联叠加在工作信号上的干扰, 串模干扰就是指串联叠加在工作信号上的干扰,也 称之为正态干扰、常态干扰、横向干扰等。 称之为正态干扰、常态干扰、横向干扰等。
常用的干扰抑制技术
屏蔽技术 接地技术 浮置 平衡电路 滤波技术
静电屏蔽 在静电场作用下,导体内部无电力线,即各点等电位。静电屏蔽就是利用了与大地相连 接的导电性良好的金属容器,使其内部的电力线不外传,同时也不使外部的电力线影响其 内部。 静电屏蔽能防止静电场的影响,用它可以消除或削弱两电路之间由于寄生分布电容耦合 而产生的干扰。 在电源变压器的一次、二次侧绕组之间插入一个梳齿形薄铜皮并将它接地,以此来防止 两绕组间的静电耦合,就是静电屏蔽的范例。 电磁屏蔽 电磁屏蔽是采用导电良好的金属材料做成屏蔽层,利用高频干扰电磁场在屏蔽体,内产 生涡流,再利用涡流消耗高频干扰磁场的能量,从而削弱高频电磁场的影响。 若将电磁屏蔽层接地,则同时兼有静电屏蔽的作用。也就是说,用导电良好的金属材料 做成的接地电磁屏蔽层,同时起到电磁屏蔽和静电屏蔽两种作用 低频磁屏蔽 在低频磁场干扰下,采用高导磁材料作屏蔽层以便将干扰磁力线限制在磁阻很小的磁屏 蔽体内部,防止其干扰作用。 通常采用坡莫合金之类的对低频磁通有高导磁系数的材料。同时要有一定的厚度,以减少 磁阻。
N N
§2.1 干扰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二、 干扰的作用途径
1、静电耦合 、 干扰信号通过分布电容进行传递称为静电耦合。 干扰信号通过分布电容进行传递称为静电耦合。系 统内部各导线之间,印刷线路板的各线条之间, 统内部各导线之间,印刷线路板的各线条之间,变压器 线匝之间的绕组之间以及元件之间、 线匝之间的绕组之间以及元件之间、元件与导线之间都 存在着分布电容。 存在着分布电容。具有一定频率的干扰信号通过这些分 布电容提供的电抗通道穿行,对系统形成干扰。 布电容提供的电抗通道穿行,对系统形成干扰。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硬件抗干扰技术的研究
第3 O卷 第 1 O期
20 0 7年 1 O月
合肥 工 业 大 学 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J OUR L OF HE E NA F I UNI RSTY OF TE HN O Y VE I C OL G
V o. 0 No 1 13 . 0 Oc.2 0 t 07
Re e r h o r wa e a ii e f r nc e hno o y s a c n ha d r nt-nt r e e e t c lg f r c m pu e o r ls s e s o o t r c nt o y t m
W ANG in xn。 j N Ja - i I Qi
劣环境下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方法 。这些措施均在不同的实际工程项 目中加 以应用 , 且效果显著 。 关键词 : 计算机 控制系统 ;硬件 ; 干扰 ;可靠性 抗
中 图分 类 号 : 2 3 5 TP 7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5 6 (0 7 1 —250 1 0—0 0 2 0 )01 7—3
jcs whc rv s ob eyefcie t, ihpo e ev r fet . e t v
Ke r s c m p t rc n r l y tm ;h r wa e n i n ef rn e eibl y ywo d : o u e o to se s a d r ;a t it re e c ;rl i t — a i
关 调 节 器 的 导通 电 流 产 生 的噪 声 ;空 间 电 磁 干
:
其 他 电磁波 、 阳黑子 运动 造成 的影 响 ( 斑 、 太 耀
障及磁爆) 其他计算机 系统或 电子设备引起 ;
电脑芯片的抗干扰性能分析与提升
电脑芯片的抗干扰性能分析与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高性能计算机的需求不断增加,电脑芯片的抗干扰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电脑芯片的抗干扰性能,并提出提升该性能的方法。
一、电脑芯片的抗干扰性能电脑芯片的抗干扰性能指的是芯片在面对外界干扰时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干扰可以来自于电磁辐射、射频信号、静电等各种因素。
良好的抗干扰性能能够提高电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抗干扰性能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决定:1. 电磁屏蔽能力:芯片内部的各个元件需要合理布局和设计,以减少电磁波在芯片内部的传播和干扰其他元件的能力。
2. 地线设计:良好的地线设计可以有效降低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提高芯片的抗干扰性能。
3. 电源噪声抑制:电源对芯片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稳定可靠的电源设计可以减小电源噪声的干扰,提高芯片的抗干扰性能。
4. 信号线布线:合理的信号线布线可以减小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串扰和噪声,提高芯片的抗干扰性能。
二、电脑芯片抗干扰性能的分析为了更好地分析电脑芯片的抗干扰性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技术规格评估:通过分析芯片的技术规格书,了解其抗干扰性能指标,包括对电磁波的屏蔽效果、对射频信号的抑制能力等。
2. 实际测试评估:通过实际测试,检测芯片在不同环境下的抗干扰性能,包括在电磁辐射强度大的情况下的工作表现等。
3. 抗干扰性能分析:根据芯片的内部结构和设计原理,分析其抗干扰性能的关键因素,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三、电脑芯片抗干扰性能提升的方法为了提升电脑芯片的抗干扰性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优化布局设计:合理布局芯片内部的元件,减少电磁波的传播路径,提高电磁屏蔽能力。
2. 加强地线设计:增加地线的数量和面积,降低电磁辐射功率,提高芯片的抗干扰性能。
3. 增强电源抑制技术:通过采用电源滤波电路、稳压器等技术手段,降低电源噪声对芯片的干扰,提高抗干扰性能。
4. 优化信号线布线:采用差分信号传输和屏蔽技术,减小信号传输中的串扰和噪声,提高芯片的抗干扰性能。
电脑网络接口的信号传输与抗干扰能力分析
电脑网络接口的信号传输与抗干扰能力分析1. 引言电脑网络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使得人们可以迅速、高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
而网络接口作为计算机与网络之间的桥梁,其信号传输和抗干扰能力对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电脑网络接口的信号传输和抗干扰能力进行分析,探讨其原理和优化方法。
2. 信号传输的原理当计算机通过网络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信号是通过传输介质(如网线)进行传送的。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2.1 串行传输串行传输是将数据位按照固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传输。
这种传输方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低的成本,可以有效降低传输线的数量。
然而,由于传输速率较低,它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2 并行传输并行传输是将数据位同时传输多个,每个数据位通过不同的传输线进行传送。
这种传输方式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适用于快速传输大量数据。
然而,由于需要同时传输多个数据位,它的成本相对较高。
3. 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能力电脑网络接口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的影响,干扰会导致信号传输的错误和丢失。
因此,提高接口的抗干扰能力对于网络通信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3.1 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指来自电流、电压或电磁场的外部信号对传输信号的干扰。
为了提高电脑网络接口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屏蔽线缆:屏蔽线缆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 增加接口的屏蔽层:在设计接口时,可以增加屏蔽层以提高对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
3.2 线路传播损耗线路传播损耗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电缆、连接器和其他元件的存在而逐渐减弱的现象。
为了降低线路传播损耗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低损耗电缆:选用低损耗电缆可以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
- 控制线路长度:合理控制线路的长度可以减小传播损耗,提高信号的传输效果。
4. 信号传输与抗干扰能力的优化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脑网络接口的信号传输和抗干扰能力,可以采取一些优化方法。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抗干扰技术
干 扰 效 应 。
计算机控制系统不仅是保 障整个计算机运行安全,还需
(3)针 对 电路 板 干扰 源 ,可 以利 用 电容 器 与抑 制 电压 元 件 。
要对传递过程中的各种信号进行转换并对其进行其他的处理, 电容器可 以有 效的减 少干 扰 电流对计算机控制系统 的影响 ,
形成计算机语言 。因此计算机控制系统不仅具有控制 的能力, 在 电路板芯片电源与大地之间放置 电容器可以减少 电路之间
用 ,那就是外界的干扰对计算机控制系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2计 算 机 控 制 系 统 的软 件 抗 干 扰 建 议
使得计算被病毒侵害,从而可能会泄漏用户 的信息甚至公司
针对 第 二 部 分 对 计 算机 控 制 系 统 的干 扰 源 的介 绍 以及 分
与 国家 的 机 密 ,造 成 不 可 估 量 的损 失 。
判 断输入输 出接 口以及通信通道 的稳定性 以及可靠性 。并且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干扰 因素
在进行程序运行期间需要对系统进行抚慰处理 ,中断响应,减
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整个计算机运行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 少错误操作 ,保 证系统 的安全性;最 后,增强信 息传递过程 中
它维持计算机 的高效运行并保障运 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因 的冗余信息量 ,提 高系统 的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 能力 。
的 目的 。计算机控制 系统 中包含硬件与软件,本文 只介绍相 的多余 电波进行过滤 ,从而减少其对系统的影响。
关 出厂 时就 已确 定 了,包
(2)针 对 信 号 电压 干 扰 源 ,可 以利 用磁 珠 以及 双 绞 线 等 方
含计算机的语言 、操作系统 以及 自带的 内部程 序。计算机控 式进行一定的防护 。磁珠的作用主要是降低输 出线中产生的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干扰及抗干扰措施探讨
号 的频 带不 同 , 可 以通 过 在 导线 上增 加滤 波 器 的方 法
切 断高 频干 扰 噪 声 的传播 , 有 时 也可 加 隔离 光 耦来 解 采 用 积 分 型 A / O; 当 干扰 主 要来 自感应 时 , 对 被 测 信 提高S / N比 ; 对低 频 干扰 , 采 用 数 字 决。 电源 噪声 的危 害最 大 , 要特 别注 意处理 。 所谓辐 射 号尽 早前 置 放大 , 干扰 是 指走 平 行 线路 , 通 过 空 间辐 射感 应传 导到 干扰 滤波 ; 数字 信 号传送 时, 采用 负逻 辑 。
计算 机控 制 系统 在 工程 中的应 用 越来 越 多 , 由于 混 乱 , 引发计 算机 失控 , 死机 。 周 围环 境 比较 复 杂 , 容 易 形成 各 种 干 扰源 , 如 果 不 采
取恰 当 的 防 范措 施 , 源自 种干 扰 就 会 影 响 系 统 , 造 成 系
统 控制 失 灵 、 运 行 不稳 定 等现 象 。因此 研 究计算 机 控
L 堡 垒 l
UJ l AN CO M PUTER
计算机控制 系统 的干扰及 抗干扰措 施探讨
姜 碉
( 西 南民族 大 学计算机科 学技 术 学 院 四川 成 都 6 1 0 0 4 1 )
【 摘 要】 :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控制 系统中的干扰来源和影响, 以及干扰表现方式 ; 按照抗干扰的基
本原 则 , 探 讨 了如何 对 不 同类型 的干扰 采取相 应 的抗 干扰措 施 , 提 高 系统 对环境 的 适应 能力 , 使 实现正
常 的控 制得 到保证 。
【 关键词 】 : 计算机控制 系统 干扰 抗干扰
1前言
混 乱; 对 于 系 统 内 核本 身 , 会 使三 总 线 上 的 数 字信 号 2 . 4干 扰 的基本 类 型 1 1 按特 征 分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练习题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的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纤D.微波2.在电缆中采用屏蔽可以带来什么好处?()A.减少信号衰减B.减少电磁干扰辐射C.减少物理损坏D.减少电缆的阻抗3.下面关于卫星通信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A.卫星通信距离大,覆盖范围广B.使用卫星通信易于实现广播通信C.卫星通信的好处在于不受气候影响,误码率很低D.通信费用高,延时较大是卫星通信的不足之处4.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的通信方式中。
A.模拟信道传输数字数据B.模拟信道传输模拟数据C.数字信道传输数字数据D.数字信道传输模拟数据5.在同一时刻,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数据的信道通信方式为()。
A.半双工通信B.单工通信C.数据报D.全双工通信6.下列传输介质中,不受电磁干扰和噪声影响的是()。
A.屏蔽双绞线B.非屏蔽双绞线C.光纤D.同轴电缆7.一般来说,对于通信量大的高速局域网,为了获得更高的性能,应该选用()。
A.同轴电缆B.光纤C.双绞线D.无线8.曼彻斯特编码采用的是(。
)A.外同步B.群同步C.自同步D.都可以9.模拟数据编码的基本形式有(。
)A.bsk、psk、lsk B.ask、fsk、psk C.ask、fks、pks D.bks、pks、fks10.利用电话线接入internet,客户端必须有()。
A.路由器B.调制解调器C.集线器D.网卡11.数据传输速率指的是()。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B.每秒信号变化的次数C.每秒传输的比特数D.每秒传输的周期数12.如果想要高速大量的传输数据,以下那一种交换方式实时性最好?()A.报文交换B.虚电路分组交换C.线路交换D.数据包分组交换13.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虚电路与线路交换没有实质不同B.在通信的两个站点之间只能建立一条虚电路C.虚电路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拆除三个阶段D.虚电路的各个节点需要为每个分组作路由选择判定14.当数字信号在模拟传输系统中传送时,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需要()A.调制器和解调器B.解调器和调制器C.编码器和解码器D.解码器和编码器15.采用专用线路通信时,可以省去的通信阶段是()A.建立通信线路B.建立数据传输链路C.传送通信控制信号和数据D.双方确认通信结束16.将物理信道的总频带宽分割成若干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种复用技术称为()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B.码分多路复用C.异步时分多路复用D.频分多路复用17.市话网在数据传输期间,在源结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有一条利用中间结点构成的物理连接线路,这种市话网采用()技术。
探析微型计算机测控系统抗干扰技术综合策略
探析微型计算机测控系统抗干扰技术综合策略作者:李宝全来源:《数字化用户》2013年第29期【摘要】微型计算机测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较多方面的影响,使得系统无法正常运行,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对这些干扰因素进行抗干扰措施。
本文将详述干扰对测控系统的影响、常见的干扰现象以及抗干扰的综合策略。
【关键词】微型计算机测控系统抗干扰技术微型计算机测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环境的较大干扰,微型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干扰指的是除了有用信号之外的杂散信号,这些杂散的信号会使得测控系统的数据传输或者控制系统受到很大的影响,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微型计算机测控系统无法运行。
微型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运行环境非常复杂,因为运行环境中有非常强烈的电磁干扰现象。
电磁干扰现象会使得微型计算机测控系统受到较严重的影响,并且可能对测控系统的数据造成破坏,那么所得到的测控数据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微型计算机测控系统能在运行中发挥智能作用,而且在测控系统受到干扰的同时发挥智能作用,使得微型计算机测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更强,有效的增强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一、干扰对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影响干扰有多种形式而且还有多种传导模式,干扰可以通过耦合通道来传入计算机测控系统,使得计算机测控系统的稳定性显著降低,干扰对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影响如下。
(一)数据采集误差变大干扰会入侵到测控系统信号的输入通道,使得有用信号中包含干扰信号,那么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1],如果有用信号的强度较小时,那么干扰信号对于计算机测控系统的数据采集干扰就更加严重。
(二)控制状态失灵微型计算机测控系统所传出的控制信号非常强,在传播过程中较难被外界干扰,但是输出的控制信号会与状态信号结合,一旦状态信号受到干扰就会使得影响控制信号,从而导致微型计算机测控系统的控制失常。
(三)数据受干扰而发生变化微型计算机测控系统中RAM储存器是可以读写的,如果受到干扰的情况下RAM的数据会被篡改,但是微型计算机测控系统中的程序数据不容易被损坏,而RAM中的数据受干扰的影响较大,系统受到的损坏部分是由RAM中的数据受损数据而决定的。
浅谈计算机抗干扰技术
浅谈计算机抗干扰技术计算机抗干扰技术是指对计算机设备和系统进行防止干扰、减小干扰、提高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手段。
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对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开发和应用计算机抗干扰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以下将对计算机抗干扰技术进行浅谈。
一、计算机抗干扰的类型2.外部干扰:外部干扰是指计算机设备周围环境中其他设备对计算机设备产生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
3.自身干扰:自身干扰是指计算机设备内部的电路和元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电磁兼容性和电磁暂态两种干扰形式。
二、计算机抗干扰的方法1.物理层抗干扰技术:物理层抗干扰技术主要包括对电磁干扰的阻断和屏蔽措施,如对电源线、信号线进行屏蔽处理,采用地线、屏蔽箱等设备进行屏蔽。
另外,合理布置设备和线缆的布局,降低传导干扰的发生。
2.程序层抗干扰技术:程序层抗干扰技术主要是通过改进软件设计、优化算法和编码方式,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例如,增加冗余校验、错误纠正码、差错控制等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3.电磁兼容性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是指在设计计算机设备时,充分考虑计算机设备周围的电磁环境因素,采取合适的措施降低电磁干扰的发生。
包括合理布局电路板、抗干扰滤波器、增加接地和屏蔽等。
4.元器件选择:选择具有良好抗干扰特性的元器件,如高温耐受性、抗电磁波辐射、抗电磁波干扰等特点的元器件,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三、计算机抗干扰技术应用场景1.军事领域:军事设备对干扰的抗性要求非常高,计算机抗干扰技术在战场指挥、雷达系统、通信系统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2.能源领域:能源设备往往存在较高的电磁辐射或电磁波干扰,使用计算机抗干扰技术可以提高能源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医疗领域:计算机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疗设备对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计算机抗干扰技术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工业控制领域:工业控制设备往往工作环境恶劣,噪声和电磁干扰问题突出,计算机抗干扰技术可以提高工业控制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保证其正常运行。
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后习题答案 第3章 数据通信与广域网技术
半双工和全双工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单工(Simplex) 在单工模式下,数据传输的流向仅允许单方向传输。如下图所示:
送 端 接 收 端乙 甲发 传 输 方 向
半双工(Half-Duplex; HDX) 在半双工模式下,数据传输 的流向允许做双向的传输,但 在同一时间只有单一方向的数 据可传输,也就是说,半双工 无法在同一时间,做双向的数 据传输。
10Mb/s
<3km
宽带
≤450MHz
100km
较好
较低
基带 宽带
40Gb/s 4-6GHz
20km以上 几百km
很好 好
较高 中等
卫星
宽带
1-10GHz
单片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的抗干扰技术研究
经验
mdOup t) l tu( 部分 的编 写是非常灵活和多样的,要根据板卡特 点和功用来编写 由于包 含了对 寄存器 的读写 ,凶此需参考相应扳 卡的寄存器编程手册。
0)/ 1; 设置输 I端 L数使之与对 话榧 中设定的 IO通道数相 同 / l J J /
f r = ; ( tTmx trCHANNEL A o( 0i i — ) GeP ( i < n RG) I i+) 1 )+ 0:
参考文献 【】杨涤.李立涛 ,杨旭.朱承无 系统 实时仿 真开发环境 与应刚 [ . 1 M1 北京 :清华 夫学 出版社 . 20 02
[】 M vபைடு நூலகம்t hHa k rS 2 es , c e ’ c Gud t W It g -u cin ae I ie o ‘i S fn t b sd / in o O
224 初始化采样时间 .、
子 函数 mdli aie a lT me0设 定采 样时 问 例 如在 l t l S mpe i s ni z
1 l 动 中 如 下 设置 : 7I 驱
sS ta lTi ( ,0 s eS mpe me S ,mx t r AMP E TI E PARA GeP ( S L M
225 初始化硬件 .、
子函数 mdSat 是可选函数,该 函数 只是在模型执 行的开 ltr() 始被 调用 次。在 P 一7 CI1 1 l的驱动 中我们 在此函数 中检奄硬件 设
3 小结
本文 以 P Il 1 为例对 x C环境 下编 写设备驱动程序作了初 C —7 l P 步 的石} ,对 C— X J 究 ME S函数的工作原理、函数格式及其封装过 作 了较详细的说明。该方法同样适用 j 其他不被 x C支持的板卡驱 P 动 的开发。@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及其效果分析
无 论 是 开 关 量 还 是 模 拟 量 , 入 输 出 均 经 过 光 电 隔 离 措 输
施 . 控 机 内部 信 号 的接 地 与外 部 信 号 的 接 地 完 全 分 开 . 计 工 使
算 机 内部 电路 处 于 “ 置 ” 态 。 止 通 过 接 地 窜 入 干 扰 信 号 。 浮 状 防
经 过 二 阶 低 通 滤 波 器 的 情 况 . 到 了 比 较 满 意 的效 果 。 阶 低 达 二 通 滤 波 器 的 原 理 如 图 3所 示 。
一
、
硬 件抗 干扰 措 施
考虑 进 行 P WM 调 制 时 , 要 很 高 频 率 的 载 波 脉 冲 , 是 需 越 希 望 输 出 电 压 波 形 接 近 正 弦 波 , 载 波 频 率 越 高 。 日本 东 洋 其 以 变频 器为例 . 5 系列 的载波 频率 为 12 VF 1 .KHzVF 1系 列 的 , 6 载 波 频 率 为 2 1 KH 。所 以 变 频 器 运 行 时 , 高 频 脉 冲 对 周 — 5 z 其
全 自动 控 制 、 录 测 试 数 据 , 但 能 绘 出 需 要 的 电 机 转 矩 一 转 记 不 速 特 性 曲线 等 曲线 , 且 可 以 根 据 需 求 给 出 标 准 的 试 验 报 告 而
文本 。
输 入{ 拟 } 5 1
~
I
厂_
隔 离 电 路
隔
离 咆 路
i j 输H 开父. { 噜 }
L一 I 广_
I : 输 I模 拟 堪 f J
■]
由于 目前使 用 的通 用 型变 频器 一 般 为交 一直 一交 变频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 1屏蔽措 施。由生产现场到计算机 的距 离一般 比较远 , 输线很 传 长。 传输线越长 , 线上的干扰就越大 , 这时需 要使用带屏蔽的双绞线来降
低 共模干扰 。双绞线节距越短 , 抗干扰效果越好 。
1 主要 干扰源
1 电 源 干扰 . 1
关 键 词 : 算机 控 制 系统 ; 干扰 技 术 ; 件 系统 ; 件 系统 计 抗 硬 软 中 图分 类 号 :1 7 + 1 2 3. P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被控量 分布在生产现场的各 个角落 , 由于工业控 制现场环境恶劣 , 种干扰 大量存 在 , 各 这些干扰会影 响系统 的测控精 度, 降低 系统的可靠性 , 严重的还会导致系统的运行混乱 , 造成生产事故。 因 而 在实际的应用设计 中 , 要提高控制 系统 的抗 干扰能力 , 保证计算机 控 制 系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能可靠地工作 。 本文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 计算 机控制 系统的抗干扰技术进行 了初步 的讨论。
断裂处 。 33 程序运行监控 系统( T H OGl - WA C D
() 1采用供 电比较稳定 的进线 电源 。计算机控制 系统 的电源进线要
尽量选用 比较稳定 的交流 电源线 ,至少不要将 系统接到 负载变化 大、 晶
闸管设 备多或者有高频设备的 电源上。
( ) 交流稳 压器稳定 电网电压。 2采用 一般采用图 1 的方式设计电源。 首先 , 电流经过交流稳 压器后 , 能有效抑制电网电压的波动 。 但输入端的 脉冲干扰 、 多次谐波干扰还可能会传播到后级 电路 。为此在 电路中设有 低通滤波电路。由于低通滤波器主要 由电感 、 电容元件组成 , 其设计仅允
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期末考点重点大全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概述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主机,常规外部设备,过程输入/输出(I/O)通道,操作台,通信设备组成。
2,DAS,数据采集系统3,OGC操作指导控制系统4,DDC,直接数字控制系统5,SCC,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6,DCS,分散控制系统7,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8,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第二章,模拟量输出通道1,模拟量输出通道的任务,把计算机处理后的数字量信号转换成模拟量电压或电流信号,去驱动相应的执行器,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主要由接口电路,数/模转换器,电压/电流变换器等构成。
2,D/A转换器的性能指标,分辨率,转换精度,偏移量误差,线性误差,稳定时间。
3,由于电流信号1,易于远距离传输,且不易受干扰,。
2,在过程控制系统中,自动化仪表接收的是电流信号。
故输出通道常用电流信号传递信息。
4,D/A转换模板具有通用性,体现在,符合总线标准,接口地址可选,输出方式可选。
5,十三,十四页,图。
第三章,模拟量输入通道1,模拟量输,入通道的任务,把控制对象的过程参数如温度电压等模拟量信号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接收的数字量信号。
2,把连续变化的量变成离散后在进行处理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称为离散系统或采样数据系统。
采样形式,周期,多阶,随机采样。
3,A/D转换器从原理上可分为,逐位逼近式,双积分式,电压/频率式。
4,A/D转换器的性能指标,分辨率,转换精典型的度,线性误差,转换时间。
5,A/D转换器的接口电路主要解决主机如何分时采集多路模拟量输入信号。
典型的两种接口电路,查询方式读入A/D转换数,定时方式读入A/D转换数。
第四章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
1,光电耦合隔离器按其输出级不同分为,三极管型,单向晶闸管型,双向晶闸管型。
2,数字量输入通道把生产过程中的数字信号转换成计算机易于接受的形式。
以开关和脉冲输入形式居多。
3,数字量输出通道把计算机输出的微弱数字信号转换成能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数字驱动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软件抗干扰措施
(5)输入输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措施 a.输入的数字信号,可以通过重复检查 的方法 b.反复向这些端口定期重写控制字、输 出状态字,来维持既定的输出端口状 态。 (重复输出同一数据)
3.3 软件抗干扰措施
2 提高软件自身的可靠性 (1)采取措施,减少软件设计中的错 误。 模块化设计、进行软件评审和对软件进 行测试等; (2)采用能提高可测试性的设计
3.1 干扰信号的类型及其传输形式
1.2按干扰与信号的关系分类 (1)串模干扰信号 串模干扰信号是指串联于有用信号源回路之中的干扰, 也称横向干扰或正态干扰。 当串模干扰的幅值与有用信号相接近时,系统就无法 正常工作,数据会严重失真,甚至是错误的。 产生串模干扰的原因主要是当两个电路之间存在分布 电容或磁坏链现象时,一个回路中的信号就可能在另 一个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形成串模干扰信号。另 外信号回路中元件参数的变化也是一种串模干扰信号。 (2)共模干扰信号
3.2 抗干扰技术
3、隔离技术 变压器隔离 继电器隔离 光电隔离
3.2 抗干扰技术
4、串模干扰的抑制 串模干扰 主要来自于电源(多为50Hz的工频干扰及其 高次谐波)、长线传输中的分布电感和分布 电容以及传感器固有噪声等。
3.2 抗干扰技术
抗串模干扰的技术措施有 : (1)合理选用信号线。 (2)在信号电路中加装滤波器。 (3)选择合适的A/D转换器。 (4)采用调制解调技术。 (5)用光电耦合器隔离干扰。 (6)配备高质量的稳压电源 。
3.2 抗干扰技术
(2)浮地系统和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是指设备的整个地线系统和大 地通过导体直接连接。 优点:对人员比较安全,也有利于抗干扰 。 缺点:可能会导致器件被击穿 。
3.2 抗干扰技术
(3)交流地与直流地分开 可以避免由于地电阻把交流电力线引进的干 扰传输到装置的内部,保证装置内的器件安 全和电路工作的稳定性 。
3.3 电源干扰的抑制
(4)整流后抑制干扰措施 a.直流稳压电源配置与抗干扰 b.整流后多级滤波
3.3 电源干扰的抑制
(3)微机用不间断电源UPS 不 间 断 电 源 (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将交流市电变为直流电的整流/充电装置; 把直流电再转变为交流电的逆变器。
1.4按干扰源的类型分类 (1)外部干扰信号 (2)内部干扰信号 系统的结构布局、线路设计、元器件性能变化和漂移 等原因。。
3.1 干扰信号的类型及其传输形式
1.3按干扰信号的性质分类 (1)随机干扰信号 是指无规律的随机性干扰。 (2)周期干扰信号 交流声、啸叫、气船声等自激振荡。
3.2 抗干扰技术
3.2 抗干扰技术
5 共模干扰的抑制 抑制共模干扰包括抑制共模干扰本身、抑制 共模干扰向串模干扰的转变以及抑制已经 转换成串模的干扰三个方面。
3.2 抗干扰技术
6 长线传输中的抗干扰问题 在长线传输中,传输线路对于有用信号有下 列几种不利的作用 : (1)滞后作用 (2)波形畸变衰减作用。 (3)外界电磁波、电磁场、静电场和其他传 输线的干扰作用。 (3)“长线效应”
第三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3.1干扰信号的类型及其传输形式 3.2抗干扰技术 3.3电源干扰的抑制 3.3软件抗干扰措施
3.1 干扰信号的类型及其传输形式
什么是干扰源? 产生干扰的原因称为干扰源。 构成干扰的三个要素: 干扰源、传输途径及干扰对象。 1、干扰信号的类型 1.1按干扰耦合的形式分类 (1)静电干扰 静电耦合是干扰电场通过电容耦合方式窜入其他回 路中。
3.3 软件抗干扰措施
软件可靠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 内容: 利用软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提高软件自身的可靠性。
3.3 软件抗干扰措施
系统的可靠性也分硬件可靠性和软件可 靠性两个方面。 通过提高元器件的质量、采用冗余设计、 进行预防性维护、增设抗干扰装置等 措施,提高硬件的可靠性 ; 采用系统信息管理的软件,用软件进行 系统调度;编制诊断程序,及时发现 故障并排除。
3、隔离技术 隔离的实质是切断共地耦合通道,抑制因地 环路引入的干扰。隔离是将电气信号转变 为电、磁、光及其它物理量作为中间量,使 两侧的电流回路相对隔离又能实现信号的传 递。
3.2 抗干扰技术
3、隔离技术 隔离的实质是切断共地耦合通道,抑制因地 环路引入的干扰。隔离是将电气信号转变 为电、磁、光及其它物理量作为中间量,使 两侧的电流回路相对隔离又能实现信号的传 递。
3.3 软件抗干扰措施
(3)指令复执技术 可以将两指令复执技术是指在程序执行 过程中,一旦发现错误就重新执行被 错误干扰的现行指令。
3.3 软件抗干扰措施
(4)输入输出软件抗干扰处理 a.对模拟量多次采样。 b.为确保开关量正确输入,可采取多次 读入并比较的方法。 c.重复输出同一数据是软件最为有效的 输出抗干扰措施。
常用抑制干扰的措施主要有: 滤波、接地、 屏蔽、隔离、 设置干扰吸收网络 及合理布线等 。
3.2 抗干扰技术
1、接地技术 将电路、单元与充作信号电位公共 参考点的一个等位点或等位面实现低阻 抗连接——称为接地 。
3.2 抗干扰技术
1、接地技术 一是为了安全——即安全接地
位必须是大地电位 )
。(基准电
3.1 干扰信号的类型及其传输形式
1.2按干扰与信号的关系分类 (2)共模干扰信号 是指对地电位的变化所形成的干扰信号,也称对地干 扰或不平衡干扰。 容易被忽略而难处理。 产生原因很多,主要产生原因有: 通过对地分布电容和漏电导耦合; 同一系统的多点接地点之间形成的电位差。
3.1 干扰信号的类型及其传输形式
3.2 抗干扰技术
(3)“长线效应” 由于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的影响,线路中存 在着前向电压波和前向电流波,当线路终端 阻抗不匹配时,有用信号还会产生反射波, 当线路始端阻抗不匹配时,反射信号会再次 产生反射波。反射信号与有用信号叠加在一 起,使有用信号波形变坏,这就是一般所 说的“长线效应”。
3.3 电源干扰的抑制
1 电源干扰的基本类型 (1)电源线中的高频干扰 (2)感性负载产生的瞬变干扰 (3)晶闸管通断时产生的干扰 (4)电网电压的短时下降干扰 (5)拉闸过程形成的高频干扰
3.3 电源干扰的抑制
2 电源抗干扰的基本方法 (1)交流电源滤波器 在交流电源的进线端,即电源变压器 的初级串联一个电源滤波器,可以有 效地抑制高频干扰的侵入。
第三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如何提高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干扰的主要类型有哪些?这些干扰如何对控制 系统产生作用? 电源干扰的主要类型有哪些?电源干扰耦合系 统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抑制电源干扰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3.3 软件抗干扰措施
(1)程序运行监视系统 程序运行监视系统WDT,直译为“看 门狗”,是一种软硬件结合的抗程序 “跑飞”的措施。 缺点:WDT是一种被动的抗干扰措 施,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干扰造成 的损失。其困难之处在于定时时间T 长短的选择较困难。
3.3 软件抗干扰措施
(2)软件陷阱 为了使“乱飞”程序在程序区迅速纳入 正常轨道,应该对其使用单字节指令, 并在关键地方人为地插入一些单字节 指令NOP,或将有效单字节指令重写, 这种方式称之为指令冗余 。 缺点:软件陷阱对陷入死循环的“跑飞” 程序则无能为力,WDT这方面则更 可靠,者结合使用。
二是为了给系统提供一个基准电位,并 给高频干扰提供低阻通路——即工作接 地。
3.2 抗干扰技术
1、接地技术
几种常用的接地处理原则及技术: (1)接地方式 “安全接地”——均采用一点接地方式。 “工作接地”——依工作电流频率不同而有 一点接地和多点接地两种 。
3.2 抗干扰技术
(2)浮地系统和接地系统 浮地系统——是指设备的整个地线系统和大 地之间无导体连接,它是以悬浮的地作为系 统的参考电平。 优点:不受大地电流的影响;机内器件不会 因高压感应而击穿 。 缺点:对设备与地的绝缘电阻较高;外壳带 电,不安全。
3.2 抗干扰技术
(2)电磁屏蔽 防止高频电磁场对电路的影响。电磁屏蔽包 括对电磁感应干扰及电磁辐射干扰的屏蔽。 (3)磁场屏蔽 对于低频磁场干扰,用上述电磁屏蔽方法往 往难以奏效,一般采用高导磁率材料作屏蔽 体,利用其磁阻较小的特点,给干扰磁通提 供一个低磁阻通路,使其限制在屏蔽体内。
3.2 抗干扰技术
3.1 干扰信号的类型及其传输形式
1.1按干扰耦合的形式分类 (2)电磁干扰 在任何通电导体周围空间都会产生磁场,而且电流 的变化必然引起磁场的变化,变化的磁场就要在其 周围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在设备内部,线圈或变压器的漏磁会引起干扰;在 设备外部,当两根导线在很长的一段区间架设时, 也会引起干扰。
3.2 抗干扰技术
长线传输中如何抗干扰? 长选用同轴电缆或双绞线,不宜选用一般平 行导线。 同轴电缆——对于电场干扰有较好的抑制作 用, 双绞线——对于磁场干扰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3.3 电源干扰的抑制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最重要也是危害 最严重的干扰就是来自于电源的干扰 ; 70%的干扰是通过电源耦合进来的。
3.2 抗干扰技术
(4)模拟地与数字地分开 (5)印刷电路板的地线安排 加宽地线,以降低地线,阻抗 ; 充分利用地线的屏蔽作用。 (6)屏蔽地
3.2 抗干扰技术
2、屏蔽技术 按需屏蔽的干扰场的性质,屏蔽可分为电场 屏蔽、磁场屏蔽和电磁屏蔽三种 。 (1)电场屏蔽 抑制电路之间由于分布电容的耦合而产生的 电场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