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古诗赏析(全国通用) (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小升初——古诗文常积累专项复习 课件 (36张幻灯片)
![小升初——古诗文常积累专项复习 课件 (36张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eb066e3805087632301212a2.png)
古诗的物象及象征意义
古诗词运用
你能从中看出诗人描写的季节吗? 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 )
②一片一片又一片,飞人梅花都不见。( 冬 )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夏 )
④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
古诗的物象及象征意义
古诗词运用
描写思乡的诗句,你能写出几句?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好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你能说说这俩 首古诗表达了 作者什么思想
感情吗?
古诗的物象及象征意义
知识点
物象及象征意义
古诗的物象及象征意义
知识点
物象及象征意义
表现别离的:柳、长亭、短亭
1、柳树。杨柳是春天一个情意丰富的意象。古人借杨柳表达多种情 意,有借杨柳抒发惜别深情,有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表示春天万 物生长的活力。形容柳的形体特征及阴柔之美。还有借杨柳揭示一 些生活哲理。
例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诗的物象及象征意义
古诗赏析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试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夕阳”这一艺术形象。
参考答案: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 气氛。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 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 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 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小升初古诗阅读——古诗词赏析ppt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升初古诗阅读——古诗词赏析ppt语文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e101e1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d.png)
现实主义
胸怀国事
豪放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北宋著名思 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列宁曾称他为 “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他工散文,是“唐 宋八大家”之一。 1042年,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先后担任了很多 不同的官职;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 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1074年,先后经历 了两次罢相。
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 师小结:要把这种独特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再读优美的语句。
西湖歌舞几时休? 13.因为我写的字歪歪扭扭,妈妈让我练习书法,我练一段时间进步不大,但我想:“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坚持下去,一定能把字写好。
6.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指的是谁?指的是: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燕昭王 教学重点: 5月20日 中国的“吃”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吃饭”用“吃”,几乎什么都跟“吃”有关。 D、①送分店开张者;②送过七十大寿者;③送乔迁新居者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 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 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 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 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 愤激的思想感情。
了解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 直接抒情:作者在诗词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 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 借景抒情: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 托物言志: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己观点的一种
体会诗的意境
专题15 古诗鉴赏之爱国思乡诗-小升初高效衔接课件(共31张PPT).ppt
![专题15 古诗鉴赏之爱国思乡诗-小升初高效衔接课件(共31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d9e68fb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4.png)
陆游一生创作颇丰,主要作品为《书愤》《示儿》《游山西村》等,集 为《剑南诗稿》《渭南文集》,是中国古代最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 )
(3)人物评价 杨慎:(陆游词)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
朱熹:放翁老笔尤健,在当今推为第一流。
杨万里: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
叶绍翁: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自 商贾、仙释、诗人、剑客,无不徧交游。宦剑南,作为歌诗,皆寄意恢复。
古诗理解。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人杰”指
;“鬼雄”指
。“亦”是的意思
。
“为”读音
,意思是
。
人中豪杰;鬼中英雄;也;wéi;当作;
(2)一、二两句诗,诗人以铮铮男儿的气概,充满激情,掷地有声:活着,要为国 ,
做
;死,也要为国,成为
。
建功立业;人杰;捐躯;鬼雄;
(3)人物评价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 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 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 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 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 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实的角度认 识李清照的爱国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 的巨大作用。这对于在弘扬爱国主义,高举爱国大旗,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和振兴中华时充分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 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 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 ,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3)人物评价 杨慎:(陆游词)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
朱熹:放翁老笔尤健,在当今推为第一流。
杨万里: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
叶绍翁: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自 商贾、仙释、诗人、剑客,无不徧交游。宦剑南,作为歌诗,皆寄意恢复。
古诗理解。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人杰”指
;“鬼雄”指
。“亦”是的意思
。
“为”读音
,意思是
。
人中豪杰;鬼中英雄;也;wéi;当作;
(2)一、二两句诗,诗人以铮铮男儿的气概,充满激情,掷地有声:活着,要为国 ,
做
;死,也要为国,成为
。
建功立业;人杰;捐躯;鬼雄;
(3)人物评价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 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 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 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 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 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实的角度认 识李清照的爱国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 的巨大作用。这对于在弘扬爱国主义,高举爱国大旗,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和振兴中华时充分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 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 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 ,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 古诗拓展 26张幻灯片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 古诗拓展 26张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4df0834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2.png)
八传统节日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 苏轼《水调歌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 王安石《元日》
七 边塞诗 1、《前出塞》唐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出塞》唐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从军行(七首·其四)》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凉州词(二首·其一)》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凉州词(二首·其一)》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景诗
11、《江南春》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2、《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 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绝句》唐 杜牧: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 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4、《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 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 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6、《清明》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 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三童年诗
1、《所见》清 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 立。 2、《村居》清 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宿新市徐公店》宋 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牧童》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小学古诗大全PPT优秀课件
![小学古诗大全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f161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6.png)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 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 冻死亦足!
32
24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5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26
《兵车行》
[唐]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唐]杜甫
西岳岭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13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14
《观书有感 》
(一)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3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4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32
24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5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26
《兵车行》
[唐]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唐]杜甫
西岳岭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13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14
《观书有感 》
(一)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3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4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小升初必背古诗PPT课件
![小升初必背古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4b81742cc58bd63186bdd1.png)
22
20.剑客 (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23
21.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24
22.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25
23.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26
24.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27
25.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8
26.渡汉江 (唐)宋之问
30首
1
第一部分
2
1.山 中 杂 诗 ( 南 朝 )吴 均 山际见来烟, 竹 中 窥 落 日。 鸟向檐上飞, 云 从 窗 里 出。
3
2.《竹里 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4
3.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29
27.夜上受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30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0.剑客 (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23
21.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24
22.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25
23.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26
24.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27
25.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8
26.渡汉江 (唐)宋之问
30首
1
第一部分
2
1.山 中 杂 诗 ( 南 朝 )吴 均 山际见来烟, 竹 中 窥 落 日。 鸟向檐上飞, 云 从 窗 里 出。
3
2.《竹里 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4
3.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29
27.夜上受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30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小升初古诗词ppt课件
![小升初古诗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a64457c281e53a5902ff47.png)
【答案】C
第3题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杜甫《绝句》中
的一句。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 )
A.春
B.夏
C.秋
D.冬
【答案】A
第4题
《望天门山》这首古诗中“楚江”是指( ) A.钱塘江 B.黄河 C.长江 D.珠江
【答案】C
第5题
以下最能表达诗人和老朋友依依惜别的诗句是( )
A.落花时节又逢君
13、天生我材必有用, _千__金__散__尽_还__复__来____。(李白《将进酒》 ) 14、路漫漫其修远兮, _吾__将__上_下__而__求__索____。(屈原《离骚》)
15、周公吐哺, ___天__下__归__心_______。(曹操《短歌行》)
16、欲把西湖比西子, __淡__妆__浓__抹_总__相__宜___。 (苏轼《饮湖上初 晴后雨》) 17、大漠孤烟直, ____长__河__落__日_圆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诗句填空
1、问渠那得清如许,__为__有_源__头__活_水__来____。(朱熹《观书有感》)
2、沉舟侧畔千帆过, __病__树__前__头_万__木__春___。(刘禹锡《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一寸丹心图报国, __两_行__清__泪_为__思__亲____。(于谦《立春日感 怀》)
5、“诗魔”——_白__居__易__:其作诗非常刻苦,“酒狂又引诗魔发 ,日午悲吟到日西”,人称“诗魔”。
6、“诗家天子”“七绝圣手” ——_王__昌__龄__:其七绝写的“深情 幽怨,意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出自哪首古诗:_长__歌__行__。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谁的笔下: _高__适____。
第3题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杜甫《绝句》中
的一句。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 )
A.春
B.夏
C.秋
D.冬
【答案】A
第4题
《望天门山》这首古诗中“楚江”是指( ) A.钱塘江 B.黄河 C.长江 D.珠江
【答案】C
第5题
以下最能表达诗人和老朋友依依惜别的诗句是( )
A.落花时节又逢君
13、天生我材必有用, _千__金__散__尽_还__复__来____。(李白《将进酒》 ) 14、路漫漫其修远兮, _吾__将__上_下__而__求__索____。(屈原《离骚》)
15、周公吐哺, ___天__下__归__心_______。(曹操《短歌行》)
16、欲把西湖比西子, __淡__妆__浓__抹_总__相__宜___。 (苏轼《饮湖上初 晴后雨》) 17、大漠孤烟直, ____长__河__落__日_圆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诗句填空
1、问渠那得清如许,__为__有_源__头__活_水__来____。(朱熹《观书有感》)
2、沉舟侧畔千帆过, __病__树__前__头_万__木__春___。(刘禹锡《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一寸丹心图报国, __两_行__清__泪_为__思__亲____。(于谦《立春日感 怀》)
5、“诗魔”——_白__居__易__:其作诗非常刻苦,“酒狂又引诗魔发 ,日午悲吟到日西”,人称“诗魔”。
6、“诗家天子”“七绝圣手” ——_王__昌__龄__:其七绝写的“深情 幽怨,意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出自哪首古诗:_长__歌__行__。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谁的笔下: _高__适____。
小升初重点古诗词赏析(7.3最新改动)PPT
![小升初重点古诗词赏析(7.3最新改动)PPT](https://img.taocdn.com/s3/m/11c4455b581b6bd97f19ea84.png)
31
3、一元、明唐清诗诗概歌况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2
清代 重点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赵翼《论诗》)
13
6 海淀实验(2013)
(2)中华大地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有气节的文人,两 千多年前,孟子告诉我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后来 者不输于此,面对南宋统治者的苟安,一代女词人 李清照写下了“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的豪 言,表现其巾帼不让须眉的胆识;一代名相文天祥, 更是高举“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的 大旗,展现出他在生死与大义之间的抉择。
34
先秦重要诗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35
(2)秦汉诗歌
2
孟浩然,世称“孟襄阳”,与王维并称为 “王孟”。代表作《春晓》《过故人庄》等。
19
(2)盛唐
边塞诗派
1
高适、岑参,合称为“高岑”; 王昌龄,王之涣,合称“二王”。
2
代表作《别董大》《出塞》《从军行》 《凉州词》(两首)《芙蓉楼送辛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
(2)盛唐
3、一元、明唐清诗诗概歌况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2
清代 重点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赵翼《论诗》)
13
6 海淀实验(2013)
(2)中华大地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有气节的文人,两 千多年前,孟子告诉我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后来 者不输于此,面对南宋统治者的苟安,一代女词人 李清照写下了“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的豪 言,表现其巾帼不让须眉的胆识;一代名相文天祥, 更是高举“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的 大旗,展现出他在生死与大义之间的抉择。
34
先秦重要诗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35
(2)秦汉诗歌
2
孟浩然,世称“孟襄阳”,与王维并称为 “王孟”。代表作《春晓》《过故人庄》等。
19
(2)盛唐
边塞诗派
1
高适、岑参,合称为“高岑”; 王昌龄,王之涣,合称“二王”。
2
代表作《别董大》《出塞》《从军行》 《凉州词》(两首)《芙蓉楼送辛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
(2)盛唐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PPT(含古诗拼音注音+图文赏析)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PPT(含古诗拼音注音+图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a5eaa5941ea76e58fa04bc.png)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夜光杯:白玉做成的酒杯。 2.卧:躺。
【简析】 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名作。这首诗以豪放的
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 军营生活的色彩。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涧:小溪。 2.独怜:爱怜。 4.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5.横:指随意漂浮。
【简析】 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和诗人春游滁
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1. 游子吟:游子,在外作客的人。吟,诗歌的一
种名称。 2. 寸草:在这里象征子女。 3. 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在这里“心”字双关。
【简析】 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1. 呈:恭敬地送给。 2.处:时。 3.绝胜:远远
胜过。 【简析】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 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 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1.蹊(xī):小路。 2.娇:可爱的。 3.恰恰:恰巧碰上。 4.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简析】 春暖花开时节,诗人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表现
了美丽的春景。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小升初诗歌鉴赏——边塞诗(共27张PPT)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小升初诗歌鉴赏——边塞诗(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470165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c.png)
---
他们为“边塞诗人”,形
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
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
逐渐蔚为大观。
二 边 塞 诗 的 选 材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边塞诗内容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注:青海:指青海湖。 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1)诗中哪些意象表明这是一首边塞诗?
答:诗句中的青海、长云、孤城、玉门关、 黄沙、楼兰等意象可以看出是一首边塞诗。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 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 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中有哪些边塞诗歌特有的意象?
答:汉关、朔云、西山、沙场。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 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 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注:青海:指青海湖。 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2)诗中第三四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通过“黄沙穿金甲”点出边境的荒凉, 征战时间之久,暗示战争的激烈,敌军的凶 残。更能衬托出将士的报国壮志、奋勇杀敌 的坚定信念。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古诗词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古诗词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5252adfe4733687f21aa35.png)
(6)、“ 何当金络脑 , 快走踏清秋 。”两句诗是唐
朝诗人 李贺 借马发出想建功力业却不被赏识的感慨。
(7)、“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这又是
代 明 (填作者)于谦 借咏
石灰
咏自
己 不畏艰险、坚守清白高洁 的高尚情操。
(8)、 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 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 己,天涯若比邻 。”和 “劝君更进一杯 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诗句,李白送别 孟浩然时写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 天际流 ”,表达了友人离别之情。他还送别 好友汪伦时,写下了“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 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成为借景抒情的名 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 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表达了对好友的 美好祝福。
孟浩然《过故人庄》
(6)、零落 梅花 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李频《湖口送友人》)
(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菊花 。
(孟浩然《过故人庄》)
(8)、竹外 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 未落荫桐长。
(李颀《送陈章甫》)
(10)、梨花 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1)抢填“花”诗句,再连线。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
唐代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代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杨万里 元稹 王安石 王维
2、读古诗,填修辞手法。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比喻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拟人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比 )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反问 )
第十三讲赏析古诗小升初阅读指导ppt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十三讲赏析古诗小升初阅读指导ppt语文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7894e6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1.png)
(1)诗中描写了 、 等具有鲜明时令特征的景物,表 达了诗人 的心情。 (2)故穿庭树作飞花,中的“穿”好吗?为什么?
(3)赏析诗歌三、四两句。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
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诗中( )一词点明了送客的时间是( )
.
2.对“楚山孤”这一画面的描写,衬托了诗 人
高鼎《村居》 (5)写景诗:主 要是借景物的描写 ,抒发美 好志向 、高洁品质或抒发 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6)咏物诗:主要通过状物来抒情言志,表
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价值追求及高洁品质。 王安石《梅花》 元稹 《菊花》 郑燮 《竹 石》
(7)战争诗:主要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及 对和 平的向往。 王昌龄《出塞》 陆游 《示儿》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
中国古诗词简介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三千年来我 国诗人辈出,佳作如林。在现在课本中 选录了许多古代诗词,或写景或叙事, 或豪放或委婉,无不是作者的精辟之作。 这些优美的名人佳句,往往以简洁明了 的词语表现丰富多彩、深邃的意境,让 读者产生无限空间的遐想,给人以美的 享受。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步骤: ★ 一、写什么? ★ 二、怎样写? ★ 三、为什么这样写?
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陶渊明曾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中说:“但愿
常如此,躬耕非所叹。”本诗中“
, ”与此句有 异
曲同工之妙。(2分)
6. 下 面 赏 析 不 准 确 的 一 项 是 ( )(2 分 ) A.这首诗描绘出劳动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语言自然而平易近 人,不加雕饰,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流 露。 B.“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其 中 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 愿无违”。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 去 了自我的意思。 D.“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同样的 韵味 。采菊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
(3)赏析诗歌三、四两句。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
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诗中( )一词点明了送客的时间是( )
.
2.对“楚山孤”这一画面的描写,衬托了诗 人
高鼎《村居》 (5)写景诗:主 要是借景物的描写 ,抒发美 好志向 、高洁品质或抒发 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6)咏物诗:主要通过状物来抒情言志,表
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价值追求及高洁品质。 王安石《梅花》 元稹 《菊花》 郑燮 《竹 石》
(7)战争诗:主要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及 对和 平的向往。 王昌龄《出塞》 陆游 《示儿》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
中国古诗词简介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三千年来我 国诗人辈出,佳作如林。在现在课本中 选录了许多古代诗词,或写景或叙事, 或豪放或委婉,无不是作者的精辟之作。 这些优美的名人佳句,往往以简洁明了 的词语表现丰富多彩、深邃的意境,让 读者产生无限空间的遐想,给人以美的 享受。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步骤: ★ 一、写什么? ★ 二、怎样写? ★ 三、为什么这样写?
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陶渊明曾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中说:“但愿
常如此,躬耕非所叹。”本诗中“
, ”与此句有 异
曲同工之妙。(2分)
6. 下 面 赏 析 不 准 确 的 一 项 是 ( )(2 分 ) A.这首诗描绘出劳动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语言自然而平易近 人,不加雕饰,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流 露。 B.“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其 中 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 愿无违”。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 去 了自我的意思。 D.“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同样的 韵味 。采菊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 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
表明消息来得
尽写悲喜交
突然,又极为迅
加,酸甜共
剑外忽速 传收蓟北,初闻涌之涕态
泪满衣裳
两个地名,表明相隔 数千里之远
是刚一听到之意
首联: 写听到消息惊喜的情形.
多年流亡的艰辛满布于妻子 儿女们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去
古诗词鉴赏
1、了解诗人的经历和写作背景; 2、了解整首诗的意思; 3、熟悉这首诗的意境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4、掌握鉴赏诗的一些专用术语;
古诗分类: 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寄情山水,寓情于景 咏物诗:借物喻人,表达诗人的品质或理想 怀古诗:历史典故为题材,借古讽今,抒发沧桑变化 边塞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军旅生活,抒发离
表现了他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心 怀。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是 诸葛亮
2、“三英战吕布”的 “三英”指 刘备、张飞、关羽 。
3、空城计, 4、望梅止渴,
诸葛亮 曹操
5、才占八斗、七步之才,
曹植
1、了解作者及背景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他的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
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 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诗被称为 “诗史”,人称“诗圣”本来就知 道源自示 儿 给儿子们看陆游
祖国统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一。
。 王师北定只中。原日,你家的祭父无亲 忘告乃翁。
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 人手里的地区。
对祖先的 祭祀。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词语注释:
1.示儿:告诉儿子们。
2.元:同“原”,本来。
2、掌握两首诗的表达情感: 《示儿》: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 国之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表达了作者听到祖国重归统 一的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
古诗分类:
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寄情山水,寓情于景 咏物诗:借物喻人,表达诗人的品质或理想 怀古诗:历史典故为题材,借古讽今,抒发沧桑变化 边塞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军旅生活,抒发离愁之情 送别诗:亲友分别,表达不舍思念之情
愁之情 送别诗:亲友分别,表达不舍思念之情
舒事诗 悼亡诗 讽喻诗。
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有 李白、杜甫、王安石、王之涣、曹雪芹等等,他们的优 秀作品很多。
那我们要怎么来欣赏这些诗呢?
一、知识背景
•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南宋 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只是因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 到悲伤。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 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 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 意。
• 1210年的除夕,86岁高龄的陆游躺在病床 上,已奄奄一息,他对他的儿子说:__ __________________ 。
公元763年,唐代安 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 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 收复。当时诗人在梓州
漫卷诗书喜欲狂。
(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
白日放歌须纵酒,
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写了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wū)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 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 首快诗”,也就是最兴奋
便下襄 (xiānɡ)阳向洛(luò)阳。 的时候写下的诗。
• 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是我国现有存诗 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 的成就为最。
• 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 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 。
• 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 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
杜甫(712-770):唐代 大诗人。字子美,河南 省人。他的一生创作了 大量的诗篇。当时社会 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 他的笔下都有真实的反 映,被称为一代“诗 史”。他的诗,艺术成 就很高,对后世影响很 大。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背景探秘
剑外忽传收蓟 ( jì)北, 初闻涕(tì)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尾联: 写诗人扇动想像的翅膀迅捷如飞,
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 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示例: 1、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 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他们高兴得好像有些癫狂了,生 动地表现了诗人一家在突然到 来的喜讯面前情感的巨大变化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明媚的阳光
明丽的春天
颔联 颈联: 写全家人欣喜若狂,准备还乡的情 景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 阳向洛阳
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瞬间 即至,瞬间即过,表达了诗人 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
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 落在四川。 忽传:忽然传来
闻:听到 官军:唐朝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 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
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初闻:刚刚听说
涕泪:眼泪
妻子:妻子和儿女。
满:沾满 却看:回过头来看。
漫卷:胡乱卷起。
诗书:诗稿和书籍
3.万事空:什么都不存在。
4.但:只。
5.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6.同:同“统”,统一。
7.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8.定:收复、平定。
9.中原:泛被金军占领的失地。
10.家祭:家里祭拜祖先。 11.乃:你的,你们的。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 什么意思?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 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国 统一而感到悲伤。
舒事诗 悼亡诗 讽喻诗。
喜欲狂:高兴得要发狂。
纵酒:尽情地喝酒。 青春:春天明媚的春光 作伴:陪伴。
即:立即、马上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 交界处。
读一读
剑外忽然间传扬着收复蓟北的消息, 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涕泪就洒满了衣裳。
诗 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的忧愁?
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意 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还要畅饮美酒,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说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 告乃翁” 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 复中原的时候,祭祀祖先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 事,告诉你的父亲。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
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
表明消息来得
尽写悲喜交
突然,又极为迅
加,酸甜共
剑外忽速 传收蓟北,初闻涌之涕态
泪满衣裳
两个地名,表明相隔 数千里之远
是刚一听到之意
首联: 写听到消息惊喜的情形.
多年流亡的艰辛满布于妻子 儿女们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去
古诗词鉴赏
1、了解诗人的经历和写作背景; 2、了解整首诗的意思; 3、熟悉这首诗的意境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4、掌握鉴赏诗的一些专用术语;
古诗分类: 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寄情山水,寓情于景 咏物诗:借物喻人,表达诗人的品质或理想 怀古诗:历史典故为题材,借古讽今,抒发沧桑变化 边塞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军旅生活,抒发离
表现了他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心 怀。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是 诸葛亮
2、“三英战吕布”的 “三英”指 刘备、张飞、关羽 。
3、空城计, 4、望梅止渴,
诸葛亮 曹操
5、才占八斗、七步之才,
曹植
1、了解作者及背景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他的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
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 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诗被称为 “诗史”,人称“诗圣”本来就知 道源自示 儿 给儿子们看陆游
祖国统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一。
。 王师北定只中。原日,你家的祭父无亲 忘告乃翁。
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 人手里的地区。
对祖先的 祭祀。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词语注释:
1.示儿:告诉儿子们。
2.元:同“原”,本来。
2、掌握两首诗的表达情感: 《示儿》: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 国之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表达了作者听到祖国重归统 一的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
古诗分类:
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寄情山水,寓情于景 咏物诗:借物喻人,表达诗人的品质或理想 怀古诗:历史典故为题材,借古讽今,抒发沧桑变化 边塞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军旅生活,抒发离愁之情 送别诗:亲友分别,表达不舍思念之情
愁之情 送别诗:亲友分别,表达不舍思念之情
舒事诗 悼亡诗 讽喻诗。
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有 李白、杜甫、王安石、王之涣、曹雪芹等等,他们的优 秀作品很多。
那我们要怎么来欣赏这些诗呢?
一、知识背景
•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南宋 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只是因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 到悲伤。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 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 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 意。
• 1210年的除夕,86岁高龄的陆游躺在病床 上,已奄奄一息,他对他的儿子说:__ __________________ 。
公元763年,唐代安 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 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 收复。当时诗人在梓州
漫卷诗书喜欲狂。
(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
白日放歌须纵酒,
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写了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wū)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 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 首快诗”,也就是最兴奋
便下襄 (xiānɡ)阳向洛(luò)阳。 的时候写下的诗。
• 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是我国现有存诗 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 的成就为最。
• 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 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 。
• 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 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
杜甫(712-770):唐代 大诗人。字子美,河南 省人。他的一生创作了 大量的诗篇。当时社会 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 他的笔下都有真实的反 映,被称为一代“诗 史”。他的诗,艺术成 就很高,对后世影响很 大。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背景探秘
剑外忽传收蓟 ( jì)北, 初闻涕(tì)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尾联: 写诗人扇动想像的翅膀迅捷如飞,
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 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示例: 1、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 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他们高兴得好像有些癫狂了,生 动地表现了诗人一家在突然到 来的喜讯面前情感的巨大变化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明媚的阳光
明丽的春天
颔联 颈联: 写全家人欣喜若狂,准备还乡的情 景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 阳向洛阳
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瞬间 即至,瞬间即过,表达了诗人 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
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 落在四川。 忽传:忽然传来
闻:听到 官军:唐朝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 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
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初闻:刚刚听说
涕泪:眼泪
妻子:妻子和儿女。
满:沾满 却看:回过头来看。
漫卷:胡乱卷起。
诗书:诗稿和书籍
3.万事空:什么都不存在。
4.但:只。
5.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6.同:同“统”,统一。
7.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8.定:收复、平定。
9.中原:泛被金军占领的失地。
10.家祭:家里祭拜祖先。 11.乃:你的,你们的。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 什么意思?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 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国 统一而感到悲伤。
舒事诗 悼亡诗 讽喻诗。
喜欲狂:高兴得要发狂。
纵酒:尽情地喝酒。 青春:春天明媚的春光 作伴:陪伴。
即:立即、马上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 交界处。
读一读
剑外忽然间传扬着收复蓟北的消息, 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涕泪就洒满了衣裳。
诗 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的忧愁?
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意 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还要畅饮美酒,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说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 告乃翁” 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 复中原的时候,祭祀祖先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 事,告诉你的父亲。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
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