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语文阅读如何赏析句子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如何赏析句子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如何赏析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b2f90c5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4.png)
描写人物的方法
•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 好处:生动形象具体。
练习:赏析下面的句子。
• 1、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济南的冬天》) •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沁园春·雪》) • 3、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那黄泥加了石灰和豆浆,颜色似玉米面,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 读:如何赏析句子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一、常见的题型:
• 1、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赏析。 • 2、赏析句子。 • 3、请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加以赏析。(找句子的时候要注意,找一些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或者
运用了写作手法,或者是一些特殊句式,结构上起一定作用的句子,也可以是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句子)
• 2、对句子的赏析。
• 基本的答题格式:
• 此句运用了……(语言表达形式: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写了……(内容),用这种形式表 达这个内容带来……(艺术效果)
三、句子赏析的切入点: •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 赏析方法: • ⑴找修辞(注意找全,大多运用比喻和拟人) • ⑵找出表达效果:……写出了……(内容) • ⑶表现了/赞美了…… • 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 赏析:“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 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嫩嫩的,绿绿的” 放在句末,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
3、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⑴人物描写 赏析指导: ①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分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内容)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中考阅读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中考阅读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c6c0bb8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1b.png)
中考阅读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1. 通过对比: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使读者更清楚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例如:“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我却总是垫底。
”这句话通过对比两个人物的成绩,突显了他们在学业上的差距。
2. 使用修辞手法:如夸张、拟人、排比等,可以使句子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强语言的美感。
例如:“夜幕降临,大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黑色面纱。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夜幕比喻为黑色面纱,赋予了夜晚神秘的氛围。
3. 设问句:通过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例如:“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呢?”这句话以设问的形式提出了一个问题,引导读者思考学习的意义。
4. 反问句:通过反问的方式,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这个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对珍惜时间的强烈呼吁。
5. 引用名言警句:引用名人名言或古诗词,可以使句子更具权威性,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话引用了古人的名言,强调了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6. 使用排比句:通过列举一系列相似的词语或短语,可以使句子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我们要努力学习,努力进步,努力拼搏。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句,强调了我们要努力学习的重要性。
7. 使用比喻: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可以使句子更具形象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例如:“他的心就像一块石头一样坚硬。
”这句话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坚定的意志。
8. 使用象征意义:通过对某个具体事物的描绘,暗示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例如:“那一片金黄的麦田象征着希望。
”这句话通过象征意义,表达了麦田代表着希望的深层含义。
初中语文赏析题解答题技巧和模板
![初中语文赏析题解答题技巧和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eb37a0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2.png)
初中语文赏析题解答题技巧和模板
要解答初中语文赏析题,可以按照以下技巧和模板进行:
1. 抓住主题:首先要理解文本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分析作者要表达的意义和情感。
2. 分析修辞手法:注意挖掘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分析其用意和效果。
3. 解读形象描写:注意文中对人物、事件、景物的生动描写,分析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理解形象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4. 探究句式结构:注意文中重要句子的结构和语言运用方式,分析句子结构对情感和意义的影响。
5. 综合分析: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进行综合梳理,理清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深入理解作者意图。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模板,可根据具体题目的要求进行调整:
文章赏析题解答模板:
【引言】
(可省略)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背景等。
【主题概括】
简单概括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修辞手法分析】
分析文章中使用的重要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解读其用意和效果。
【形象描写解读】
解读文中生动的形象描写,分析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理解形象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句式结构探究】
分析文中重要句子的结构和语言运用方式,解读句式对情感和意义的影响。
【综合分析】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进行综合梳理,理清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深入理解作者意图。
【结尾】
总结文章的主旨和表达方式,提炼出文章的精髓,或者给出自己的观点等。
以上是解答初中语文赏析题的技巧和模板,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考句子赏析方法
![中考句子赏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2925de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9.png)
分析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是赏析句子的关键步骤。通过对句子的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可 以了解作者的思路和表达方式;通过对修辞手法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表达 效果。
02
句子赏析的步骤
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
总结词
理解句子基本含义
详细描述
首先,要读懂句子的字面意思,即作者所写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 所表达的意思。这是赏析句子的第一步,只有读懂了字面意思,才能进一步理 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理解句子的情感和表达 意图
判断句子的价值和意义
积累句子赏析的经验和语感
多读、多看、多记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观察不同类 型的话语表达,记忆优美的句子
反复品味
仔细阅读和分析自己喜欢的句子 ,深入体会其中的意义和美感
培养独立思考和审美能力
独立思考
不盲目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句 子
句子赏析的常见问题
01 02
缺乏针对性
在赏析句子时,有些读者往往只关注句子的表面意思,而忽略了句子的 深层含义和作者的真正意图。因此,我们需要对句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解 读,挖掘其中的深层含义。
缺乏联系性
句子是构成文本的基本单位,但赏析句子时不能孤立地看待它。我们需 要将句子与上下文联系起来,考虑它在文本中的作用和影响。
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其表达效果。
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和表达效果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言外之意,情感表达
在赏析句子时,要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和表达效果。作者 可能会使用象征、暗示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 观点态度。要善于挖掘句子的言外之意,理解作者的用意 和情感表达。在中考中,要注意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和表 达效果,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倾向。
语文初三现代文阅读与鉴赏技巧与方法
![语文初三现代文阅读与鉴赏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9ed95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e.png)
语文初三现代文阅读与鉴赏技巧与方法在初三语文学习中,现代文阅读与鉴赏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学习现代文阅读与鉴赏的技巧与方法,同学们可以提高对现代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知与欣赏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语文初三现代文阅读与鉴赏的技巧与方法。
一、注重整体把握在阅读现代文时,同学们应注重把握整体,并通过整体了解来理解细节。
可以通过阅读全文后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并从整体上进行分析与把握。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细节。
二、重视阅读文本的背景知识阅读现代文时,有些文本会涉及到一些特定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知识,而这些知识对于理解文本的意义与内涵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阅读现代文之前,同学们应尽量了解与该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与作者的意图。
三、善于分析文字表达的手法现代文的表达手法是多种多样的,而有些手法在某些文本中会反复出现。
同学们要善于分析文字表达的手法,例如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表达。
通过分析这些手法,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并在阅读和鉴赏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四、注重词语的理解与推测在阅读现代文时,同学们会遇到一些生词或者不熟悉的词语。
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不应只停留在词义上,而应同时考虑词语在句子中的语境,通过上下文的推测来理解词语的含义。
五、注意细节与主题的关系现代文中的细节对于了解主题与情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同学们应该注重细节的观察与分析,并与文章的主题进行联系。
通过关注细节,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提炼出文章的主题与思想。
六、多角度的鉴赏与思考在阅读与鉴赏现代文时,同学们应该学会从多个角度来思考与鉴赏。
例如,可以从作者的角度,观察与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与风格;从读者的角度,思考文章对我们的启示以及对生活的指导意义。
通过多角度的鉴赏与思考,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文本,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知与欣赏能力。
初中语文赏析句子答题技巧,赏析整个句子 还有赏析加点词语的那种
![初中语文赏析句子答题技巧,赏析整个句子 还有赏析加点词语的那种](https://img.taocdn.com/s3/m/ca22c72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b.png)
初中语文赏析句子答题技巧,赏析整个句子
还有赏析加点词语的那种
一、针对整个句子的赏析
语文赏析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其实要想掌握好语文赏析技巧,首先要熟悉这句话本身。
赏析句子,先要看清句子的主干部分,由此
考察句子的结构;是什么类型的句子,如何运用知识点来解释表达的
深层意义等。
比如:“君子和而不同”。
显而易见的,这句话看上去
是一个“对偶句”。
能够从它里面获得的道理使“君子”不畏惧他人
不同的看法,而是试着和谐、协调地去看待问题,试图把它们融合在
一起。
凡是致力于把和谐社会营造得更美好,把那些不同的、难以相
处的人们融为一体,君子和而不同,正是他们的境界。
二、针对点词赏析
点词赏析在语文赏析中也是一项技巧,它要求我们能够及时发现
句子中出现的“点词”,而且要理解这些点词所表达的深刻概念。
例如,“青出于蓝”,这句话中的“青”体现的是真理的高尚,“蓝”
表达的是假象的庸俗,点词使这句话逆流而上,令人深思,它告诉我
们要不断超越自我,把理想的高尚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这里,青出于
蓝已经不再是一句安逸的格言,而是一句勉励人们不断发扬正气的座
右铭。
总之,语文赏析句子是一门乐趣,也是一项技巧,它要求我们不
仅要熟悉语文知识点,而且要有好的文字逻辑能力,以及精辟的文字
分析能力,这些都需要日积月累的积累,才能掌握好有效的赏析技巧,深刻领会句子中的蕴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句子赏析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句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4d305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1d.png)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句子赏析1.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里的句子赏析啊,就像是挖掘宝藏一样。
你看句子里的每个词,都可能是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呢。
比如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这句子多妙啊,“盼望着,盼望着”,就像我们急切盼望一件事的时候,心里不断念叨着,把那种对春天的急切盼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2. 赏析句子呀,有时候就像给一个人画像。
得把句子里的各种元素都刻画出来。
像“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这句子,作者把油蛉和蟋蟀当作人,让它们“低唱”“弹琴”,这就像是在一幅画里给小动物们添上了有趣的灵魂,充满了童趣,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热闹的昆虫音乐会。
3.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中的句子赏析,那可是有诀窍的。
就好比品尝一道美食,得慢慢品出其中的滋味。
像“他的脸上满是皱纹,像一块老树皮。
”这个句子把人的脸比作老树皮,这皱纹得多深啊,一下就把人物饱经风霜的形象刻画出来了,仿佛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就站在我面前。
4. 句子赏析就像一场奇妙的旅行,每一个句子都是一处独特的风景。
你看“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哇塞,把藤萝比作瀑布,那藤萝的繁盛程度就像瀑布一样汹涌,那种视觉冲击力一下子就出来了,我仿佛就站在那片藤萝下,被这壮观的景象震撼到了。
5. 赏析句子啊,就像是和作者进行一场秘密对话。
你得理解他的心思。
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里把“愁心”寄给明月,多浪漫又多忧愁啊,感觉就像自己有了满腹愁绪,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只能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陪着朋友到远方,真的很感人。
6. 初中语文的句子赏析,这可是打开文章灵魂的钥匙。
比如说“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你看,雪还会“害羞”呢,这拟人用得太绝了,就像一个娇羞的小姑娘,让整个雪景都变得生动可爱起来,我看的时候都忍不住笑了。
7. 句子赏析就像是给句子穿上漂亮的衣服,让它更加耀眼。
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中考赏析句子的表达作用题型
![中考赏析句子的表达作用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04e3efb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6c.png)
中考赏析句子的表达作用题型1. 中考阅读中句子的表达效果怎么答题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首先,要仔细读题,明确句子的类型以及本题的考点。
常见的考点有:1.分析修辞及其艺术效果,常考的六种修辞是:比喻、排比、设问、反问、拟人、夸张,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不同修辞的表达效果2.分析特殊句式的表达效果,如倒装句;3.描写类的句子,首先判定是属于人物描写还是环境描写,再根据不同的描写内容,具体分析其所体现的人物的特征、个性、品质,环境的特点及其作用等。
2. 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例如赏析句子的作用或者加点词作用,理语文答题公式(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2023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总结
![2023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bb53ea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1.png)
2023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总结古诗词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考生需要熟悉古诗词的内容和赏析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古诗词的意境和美学价值。
在此,我将总结以下古诗词赏析的方法,供考生参考。
一、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信息在进行古诗词赏析之前,首先要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的相关信息。
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意义,同时,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可以帮助考生对诗词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二、研读古诗词的字词和句式结构对于古诗词的赏析,考生需要仔细研读古诗词的字词和句式结构,理解其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熟悉古诗词的字词可以帮助考生更加准确地理解诗词的含义,而研究古诗词的句式结构可以帮助考生理解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三、分析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古诗词通常通过意象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来构建独特的意境,考生需要能够准确地理解并分析古诗词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可以通过分析古诗词中的意象、比喻和修辞手法等方面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四、解读古诗词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古诗词往往以一种抒情的方式表达主题和中心思想,考生需要能够准确地解读古诗词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可以通过分析古诗词中的表达方式、情感态度和意境等方面来理解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五、比较古诗词的不同之处和共同之处在进行古诗词的赏析时,考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的古诗词来理解它们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可以比较古诗词的主题和意境、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等方面,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特点和价值。
六、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修养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考生在赏析古诗词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对古诗词的兴趣和修养。
可以多读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多参与古诗词的欣赏和朗诵活动,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以上的总结,希望考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古诗词赏析,准确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美学价值,提高语文考试的成绩。
同时也希望考生在阅读古诗词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古诗词所包含的深刻的人生智慧和美丽的艺术情感。
初中语文赏析句子答题技巧模板
![初中语文赏析句子答题技巧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b83c74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0.png)
初中语文赏析句子答题技巧模板
1. 主题概括句:本句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了整个文段的主题,是对文段内容的总结和概括。
通过把握主题概括句,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 修辞手法句:本句突出了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这些手法能够增强文篇的艺术表现力和阅读的美感。
3. 作者观点句:本句摘录了作者在文中明确表达的观点,这是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价值观。
理解作者观点对于深入理解文段内容和思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4. 形象描写句:本句选取了文中生动有力的描写,通过形象描写句能够使读者感受到文中的情境和氛围,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5. 作品风格句:本句突出了作品的风格特点,如唯美、悲壮、幽默等,揭示了作品的整体色彩和独特魅力。
6. 叙事结构句:本句简要概括了文中的叙事结构,如并列、串联、倒叙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以及事件的逻辑关系。
7. 思想感情句:本句选取了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通过思想感情句能够了解作者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和情感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8. 结尾总结句:本句对文段进行了总结和结尾,一方面强化了文段的主题和核心观点,另一方面给读者留下一个深思熟虑的问题或启发。
以上句式模板可以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从中提取和归纳句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分析和赏析文段。
中学语文赏析句子满分答题技巧
![中学语文赏析句子满分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82e3a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7.png)
中学语文赏析句子满分答题技巧在中学语文考试中,赏析句子是一个常见的题型。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对给定的句子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以展示对语言、文学和文化的理解。
要在这类题目中获得满分,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答题技巧。
以下是一些建议:1.仔细阅读句子:首先,学生需要认真阅读给定的句子,确保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这些都是赏析句子的重要线索。
2.分析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赏析句子的重要元素。
学生需要识别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理解这些修辞手法如何增加句子的表达力。
3.理解深层含义:除了字面意思,句子往往还有深层含义。
学生需要思考句子所传达的情感、态度或主题,并理解这些深层含义如何与整篇文章或文化背景相联系。
4.结合上下文:句子不能脱离其所在的文本和背景。
学生需要将句子放在其所在的段落、文章或文化背景中进行赏析,以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5.有条理地表达:在答题时,学生需要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赏析。
可以先简要概括句子的意思,然后分析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最后结合上下文进行解读。
清晰、有条理的表达可以帮助阅卷老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赏析。
6.练习和反馈:要提高赏析句子的能力,练习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子和赏析方法,并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反馈来改进自己的答题技巧。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赏析句子并没有标准的答案。
每个学生的理解和赏析都是独特的,只要能够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有可能获得满分。
因此,学生在答题时应该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而不是简单地背诵或模仿他人的答案。
通过掌握以上技巧,并结合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可以在中学语文赏析句子的题目中表现出色,获得满分。
阅读理解赏析句子的方法技巧
![阅读理解赏析句子的方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c81e6e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4.png)
阅读理解赏析句子的方法技巧1. 嘿,你知道吗?要赏析句子,咱得先看看它有没有用啥修辞手法!就像“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不就是用了比喻和排比嘛,把春天的花描写得多美呀!难道你不觉得这样的句子一下子就让画面活灵活现了?2. 亲,留意句子里的关键词也很重要哟!比如说“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瑟瑟发抖”这词,多形象地写出了他的冷呀!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个词,效果能一样吗?3. 朋友,想想句子所营造的氛围呀!“夜晚的小巷静得可怕,连掉根针都能听见”,这氛围多阴森,多让人害怕!这难道不是一种很棒的表达吗?4. 来,咱们看看句子的描写角度!像“从山顶俯瞰,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棋盘”,从山顶这个独特的角度描写,是不是让城市的样子一下子清晰起来啦?5. 嘿!注意句子中的情感色彩!“他的眼神里充满了绝望”,这绝望二字,多强烈地传达出他的心情呀!你能体会到不?6. 亲,想想句子的语言风格呀!“哇塞,这景色简直美翻了!”这种口语化的风格,多直接多带劲!难道你不喜欢?7. 朋友,分析句子的结构也有门道哦!“风儿轻轻地吹,树叶沙沙地响”,对称的结构,读起来多顺口呀!8. 嘿!观察句子有没有动静结合!“荷叶静静地躺着,荷花在风中摇曳”,一静一动,多有画面感!这效果难道不好?9. 亲,注意句子里的细节描写!“她的头发乱蓬蓬的,脸上还带着泪痕”,这细节,把她的可怜样儿全展现出来啦!10. 朋友,想想句子的节奏韵律!“滴答滴答,下雨啦;哗啦哗啦,小河笑啦”,多有节奏感,多有趣呀!11. 嘿!看看句子有没有色彩描写!“金黄色的稻田,碧绿的菜地”,色彩一出来,是不是特别美?12. 亲,留意句子有没有声音描写!“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风儿呼呼地吹着”,这声音,多热闹呀!13. 朋友,分析句子有没有用对比!“他在这边欢声笑语,她在那边默默流泪”,一对比,差别多大呀!14. 嘿!想想句子有没有正侧面描写!“大家都说他聪明,看他解题的速度就知道了”,从侧面一衬托,他聪明的形象是不是更突出啦?15. 亲,注意句子有没有用夸张!“他饿得能吞下一头牛”,这夸张,多能体现他的饿呀!16. 朋友,看看句子有没有借景抒情!“秋天的落叶纷纷飘落,我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景色和心情一联系,多有意境!17. 嘿!观察句子有没有用象征!“蜡烛默默地燃烧,象征着老师无私的奉献”,多深刻呀!18. 亲,留意句子有没有用拟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把小草写得像人一样,多可爱!19. 朋友,想想句子有没有用反复!“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这反复,多急切地表达了对春天的盼望!20. 嘿!分析句子有没有用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一语双关,多巧妙呀!21. 亲,注意句子有没有用通感!“她的歌声很甜”,用味觉形容听觉,多新奇!22. 朋友,看看句子有没有用反语!“你可真聪明,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这反语,讽刺的意味多浓!23. 嘿!想想句子有没有用白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简单几笔,多有韵味!24. 亲,留意句子有没有用烘托!“天阴沉沉的,大家的心情也变得压抑”,通过天气烘托心情,多自然!25. 朋友,分析句子有没有用用典!“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典让句子更有内涵啦!26. 嘿!观察句子有没有用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互文让意思更丰富,难道你没发现?27. 亲,注意句子有没有用顶真!“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顶真让句子更连贯,多妙呀!28. 朋友,想想句子有没有用回环!“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回环多有趣,是不是?29. 嘿!看看句子有没有用移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把人的情感移到花鸟上,多独特!30. 亲,留意句子有没有用呼告!“祖国啊,母亲!”,这呼告,情感多强烈呀!。
专题07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解析版)
![专题07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6efa6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6.png)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1)找修辞(注意找全,大多运用比喻和拟人)(2)找出表达效果: ....写出了..... (内容)(3)表现了/赞美了....1、比喻: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让读者产生联想;用来阐述道理,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让人易于接受、理解;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使人印象深刻。
2、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
3、夸张: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4、排比: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反复: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
7、设问: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8、反问: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9、对比: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鲜明突出。
判断修辞(具体判断)+表达作用+表达效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A)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
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8cd09b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c.png)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
1.了解背景知识:古诗词常常与一些历史事件、文化背景、文人境遇等相关联。
在赏析古诗词时,可以先了解该古诗词的作者、创作时代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与表达。
2.注意词句的韵律和修辞:古诗词一般都有一定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如韵律的押韵、平仄格律等,以及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在赏析古诗词时,可以仔细品味诗词中的平仄声调、押韵等,以及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帮助理解诗词的内涵和表达。
4.结合课文信息: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往往会在课文中附上其中一首具体的古诗词,考察对该古诗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因此,可以阅读课文并注意课文中对该首古诗词的解读和赏析,再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和回答。
总之,古诗词的赏析需要综合考虑诗词的背景、韵律与修辞、意象等多个要素,通过仔细品味和分析,理解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掌握赏析方法有助于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句子赏析题三大技巧复习过程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句子赏析题三大技巧复习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7af1d0ddccda38366baf0f.png)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句子赏析题三大技巧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在阅读中,现代文阅读可以形容为“让人欢喜让人忧”的一类题--掌握了答题思路与技巧的学生深谙其道,在考试中总是能信心十足地把“敌人”远远地甩在身后;而另一类学生在做阅读的时候“没思路”“没技巧”,并直接导致学生对这一类题“不感冒”,甚至是“望而生畏”。
那么,答阅读题的“金钥匙”到底是什么,下面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初中语文资深教师单彤彤老师以阅读理解中的句子赏析题为例,看看独特的“三步走”满分策略。
满分策略第一步:察言观色,细审题目所谓“察言观色”就是让一定要明确地看清题目、深入地理解题目。
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通常会有这一类题目:赏析选文第8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文章结尾处优美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等等。
其关键词通常有“赏析”“品析”“作用”等,像这样的一类题我们称之为赏析题。
赏析题是中考比较常考的题型,阅读题目“察言观色”之后,首先确定我们要答的这一道题为赏析题。
满分策略第二步:有的放矢,准抓技巧确定要答的题为赏析题之后,我们要有的放矢,找到技巧。
“赏”为欣赏,“析”是分析,能够让我们去欣赏、分析的句子必然有其独特的魅力,那么魅力点在哪里?在中,可以修饰语句,升华感情的技巧有很多,我们要着重掌握以下几点:修辞。
中考语文要求我们掌握8大修辞,它们分别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反复、对偶;表达方式。
分别是: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很多,也是来新东方一对一补习的学生普遍反映的难点之一,主要有:联想、想象、象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衬托、渲染等等。
学生要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及其作用,在做题的时候让他们”对号入座”,之后就可以胸有成竹地进行下一步了。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左蕾)2010.12教材分析:《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介绍事理的说明文。
初中现代文阅读之如何赏析重要句子docx
![初中现代文阅读之如何赏析重要句子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2275a0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6.png)
初中现代文阅读之赏析重要句子在中考中,现代文阅读的分值比重比较大,因此,我们必须对其予以重视。
虽然每年的中考阅读材料在变化,但其考点和答题技巧却是有章可循的。
要想在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这一块取得高分,我们就需要掌握这些考点和在最短时间内解答阅读试题的技巧。
我们把这些技巧归结为“阅读公式”。
阅读公式只是一种临考前的应用技巧,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可以让你找到一条相对快捷的阅读得分之路。
常见题型①从文中A、B两个加框语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语境,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
②点评是一种个性化鉴赏的阅读方式。
请你从画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一处,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点评。
③结合语境,品析下列画线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④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公式呈现(1)(修辞)手法+表达作用+具体内容+表达情感(2)描写方式+生动形象、细致传神+具体内容+表达情感(3)选择词语+解释词义+具体内容+表达情感公式解读总体解读:以上三个公式,在实际做题中,应该是三选一。
一般情况下,三者不能混用,并且三个公式的重要性应该是递减的一即要优先考虑前两个公式。
三个公式的共同点都有“具体内容+表达情感”,这两点内容都需要做题者仔细揣摩文本才能得出。
具体解读:(1)赏析句子类的试题,所选句子往往是文章中精妙的句子。
其中这些句子往往可能运用了某种修辞技巧或写作技巧,而修辞技巧在中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更高,所以在记忆公式时应先记第一个公式。
而理解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则是运用第一个公式的关键。
中考中经常考查的9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归纳如下,以方便学生在实际答题中的运用。
比喻:生动形象。
拟人:生动形象。
排比:增强气势,加强语势。
对偶:句式整齐,表意凝练。
夸张:强调特点,表达情感。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加强语势,激发情感。
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
引用:增加说服力,增添文采,增加趣味。
修辞的表达作用言简意赅,目的是让同学们可以更好地记忆和运用。
现代文阅读:中考赏析句子6大方法
![现代文阅读:中考赏析句子6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9bd19026137ee06eef91873.png)
现代文阅读:中考赏析句子6大方法-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现代文阅读:赏析句子6法1、抓关键词语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
”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
例句2:“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赏析:“疯狂”、“汹涌”、“吞没”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
2、抓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3:“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
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赏析3: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
透过字表,我们能够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例句4:“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
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
”赏析4: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初中中考语文语句赏析专题讲解
![初中中考语文语句赏析专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00fac7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f.png)
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角度分别描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形态、气息、动作。以“细雨”、“朝雾”、“暮烟”形容潮来时的形态,以“腥气”、“咸味”形容潮来时的气息。
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
运用了
写出了
表达了
例.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宗璞《紫藤萝瀑布》)
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一树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树紫藤萝花的气势非凡,灿烂辉煌和富有动态的美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01
02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答案:“碧绿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红的、肥胖的、轻捷的”等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草园景物的色彩、形状和情态等,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赏析角度四: 从特殊句式的角度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等。
例句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鲁迅《孔乙己》)
赏析:“大约”与“的确”貌似矛盾,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也隐现了那个残酷阴冷的社会以及众人的麻木不仁。
9
答题语言示例:
答题语言示例: (1)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表现了…… (2)拟人:把………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表达了 …… (3)夸张:突出强调了……的……特征,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增强了语言气势,使……感情更强烈。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 (6)反复:突出强调了……,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引起读者对……的注意和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语气强烈地表现了……,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
赏析句子答题技巧
![赏析句子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b2f544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b.png)
赏析句子答题技巧赏析句子答题技巧引言•赏析句子答题是一种常见的语文考试题型,要求考生理解和解读一段话或句子的深层含义,并进行分析和评价。
本文将介绍一些成功的赏析句子答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答题水平。
技巧一:全面理解句子•在开始赏析句子之前,必须充分理解句子的表面意思和潜在含义。
仔细阅读句子,注意其中的词义、情感色彩、修辞手法等,确保对句子的意思有准确的理解。
技巧二:分析句子结构•句子的结构对于理解句子的意义非常重要。
分析句子的主谓宾结构,找出句子的核心词,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重点和焦点。
技巧三:揭示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作者在句子中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达到特定的修辞效果。
例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可以丰富句子的表达,增强句子的感染力。
注意找出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修辞效果。
技巧四:展开解读句子的意义和主题•在分析句子深层含义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句子的意义和主题。
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和重要句子成分,以及各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我们展开句子的解读。
技巧五:联系背景知识和前文内容•句子通常是上下文的一部分,需要与背景知识和前文内容相结合来进行理解。
通过对句子所处的语境、文化背景、故事情节等的了解,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技巧六:深入思考,发表个人见解•赏析句子答题不仅仅要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要对句子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评价和发表个人见解。
积极思考句子背后的思想和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给出支持意见和例证以加强论述的可信度。
结论•赏析句子答题是一种考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题型,需要考生具备全面理解句子、分析句子结构、揭示修辞手法和效果等能力。
通过运用上述技巧,考生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深度,取得好的成绩。
希望本文对考生在赏析句子答题方面有所帮助。
阅读题句子赏析的技巧
![阅读题句子赏析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f55a3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2.png)
阅读题句子赏析的技巧阅读题句子赏析是阅读理解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抓住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在阅读理解中,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难懂的句子或者段落,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运用一些技巧来进行分析和理解。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阅读题句子赏析的技巧。
1. 理清句子结构。
阅读题句子赏析的第一步是要理清句子的结构。
有些句子可能会比较复杂,包含多个从句或者修饰语,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把句子分解开来,理清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过理清句子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抓住关键信息。
2. 寻找关键词。
在阅读题句子赏析中,寻找关键词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有些句子可能包含了很多修饰语和细节,但是其中的关键信息可能只有几个词。
通过寻找关键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主旨和重点,抓住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3. 注意上下文。
在阅读题句子赏析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上下文。
有时候一个句子的意思可能需要通过上下文来进行推断和理解。
通过注意上下文,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意思,理解句子所处的语境。
4. 运用推理和联想。
在阅读题句子赏析中,我们还可以运用推理和联想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和理解。
有些句子可能会含糊不清,需要我们通过推理和联想来进行推断和理解。
通过运用推理和联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抓住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5. 多读多练。
最后,阅读题句子赏析还需要多读多练。
通过多读多练,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阅读题句子赏析的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阅读题句子赏析是阅读理解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抓住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通过理清句子结构、寻找关键词、注意上下文、运用推理和联想以及多读多练这些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阅读题句子赏析,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希望以上介绍的技巧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快,阅读理解能力更上一层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阅读“如何赏析句子”在现代文阅读中,重点句的赏析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训练之一。
正确理解句意,有助于文意的把握,有助于作品思想感情和主题的理解。
因此,新课程标准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做到“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于是,句子赏析就成了语文考试中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常见题型。
那么,赏析句子的角度有哪些呢?考卷中对语言赏析类试题的提示,可以归纳为:看语言表达,看内容情感,看写作方法等,且都必须说明表达效果(或“表达作用”)。
一、句子赏析的切入点(一)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例句2: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例句3.2008南宁市中考阅读题《伟大的悲剧》(节选)中的题目(第15题):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中浮现的美好事物”比作“心中的海市蜃楼”,两者相通之处是“再也无法拥有”,“心中的海市蜃楼”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斯科特此时心中浮现的却再也无法拥有的美好事物。
2.从特殊句式入手赏析。
(1)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A.矛盾句:看似矛盾,却蕴含了作者的深意。
例句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孔乙己》)赏析:“大约”与“的确”貌似矛盾,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也隐现了那个残酷阴冷的社会以及众人的麻木不仁。
B.点睛句:画龙少不了眼睛。
这些句子就是文章的眼睛。
例句5:“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邹韬奋《我的母亲》)赏析:从这种复杂心态里栩栩如生的再现了一位希望儿子上进但又十分疼爱儿子的伟大母亲的形象,有这样的句子文章的主题也力透纸背。
C.结尾句:对上文的概括或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的思考余味无穷。
例句6:“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
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曲志红朱冬菊李斌《袁隆平的“寻梦园”》)赏析:用袁隆平美好的梦结尾,不仅能使文章篇末点题;也进一步突出袁隆平一生在不断追寻着自己“梦”(理想),并不断追求更高目标、更远大的理想的精神。
另外文中一些警句,议论抒情句也是值得关注的。
注意点:赏析要建立在整体感知阅读的基础上,不是摘字择句,断章取义,脱离文本,而是要充分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联系人物形象,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上下文来品评。
(2)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
一段话往往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某些词语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6种:总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前后呼应(照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
等。
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例句7:“远处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赏析:这是一个过渡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是联系大海由睡到醒,潮水由落到涨的纽带。
例句8:2008江西省中考阅读题《年的召唤》中的题目(第19题):请简要说说第⑧段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
赏析:我们在思考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时,应把思考角度明确为“这句话在结构上和主题上各有何作用?”结构上与题目相照应,也就是点题;主题上点明中心,表达对故乡对亲人的爱。
3.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9: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春》)赏析:“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例句10: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老舍《济南的冬天》赏析:能换别的近义词吗?如“堆”,不能,因为是小雪,用“堆”不贴切,“顶”写出了小雪后小树特有的意蕴,轻巧灵动,一如后面的比喻,“像日本看护妇”。
句子在语言方面常见的有以下特点:有的准确生动(或平实),有的形象、生动、具体,也有的准确严密,还有的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等。
一个句子本身具有怎样的语言特点,要根据文体和语境的不同而定。
要抓住句子的整体特点和句中的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二)从内容情感上看句子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
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例句11.2008盐城市中考阅读题《父子》中的题目(第21题):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的含义?赏析:我们思考这个句子时,在句子前面加一个“为什么”,转化为“为什么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根据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他对儿子某些品德的散失的不满。
“扫把”代表着节俭、勤劳的品德,这些人类美好的品德永远有存在的价值,永远不会让人丢面子。
进一步说,他实质上是说他不会给儿子丢面子。
例句12.2007常州市中考阅读题《风吹一生》中的题目(第16题):说出第五段中“他被风彻底地从车上吹了下来”的含义。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明祖父老了,就如同自行车上的一样物体被风彻底的吹了下来,再也不能骑车了!如果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的拟物修辞除去,用自己平实的话表达就是:祖父老了,再也不能骑车了。
(三)从写作方法上看句子可从三个方面考虑:看句子选用的表达方式,看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看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等。
1.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
刻画人物,表现环境的描写句往往对表现人物性格起烘托渲染作用。
例句13: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世间最美的坟墓》)赏析:与这优美恬适的风景为伴的是埋葬于此的大作家托尔斯泰,可看出与大自然相伴的托尔斯泰,与大自然一样永存,从而反衬出其伟大人格。
2.从表现(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
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例句14:“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山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赏析:以大海周围的景物岛、山、星星为衬托,把大海熟睡的“恬静美”推进一步,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是一幅清丽、温柔、恬静的“海睡图”。
例句15:“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赏析:作者直抒胸臆,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伟大力量的歌颂,表明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多角度赏析句子同一个句子,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赏析。
学生只要找准一个切入点,从某一个角度去赏析即可。
例句16:“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湿润着房中的一切。
”赏析:1.抓关键词进行赏析:用“冲”、“粘”、“润湿”形容潮来时的动作,表现了海潮梦幻般的神奇,轻纱般的柔美。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作者运用三个比喻来描摹海潮。
“细雨”、“朝雾”、“暮烟”三个喻体,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是春雨蒙蒙,是晓雾弥漫,还是暮烟霭霭?给人以沾衣欲湿且虚幻迷离的感觉,形象生动的表现了海潮梦幻般的神奇。
3.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角度分别描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形态、气息、动作。
以“细雨”、“朝雾”、“暮烟”形容潮来时的形态,以“腥气”、“咸味”形容潮来时的气息。
三、句子赏析的落脚点每个句子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有的饱含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或表现了文章的主旨。
因此赏析句子,首先要找准赏析的切入点(从哪个角度入手),落脚点却在于分析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
例句17:海终于愤怒了。
它咆哮着袭击过来,猛烈地冲向岸边,冲击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
”赏析:可从修辞(拟人)的角度入手,落脚点在于分析此句表现的内容。
此句表现了大海愤怒时壮观的场景和磅礴的气势。
例句18:“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
”赏析:可以选择艺术手法(直接抒情)作为切入点,落脚点在于分析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文章的主旨。
在惊涛骇浪面前,胆小懦弱的人会感到恐惧,勇敢坚强的人却感到愉悦。
海潮激起作者的心潮,由此发出由衷的赞叹,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透过鲁彦热爱大海的感情,看出了他那积极进取、勇敢搏击的人生态度,至此,全文主题得以升华。
总之,赏析句子的方法很多。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明确答题规律,掌握答题方法,清晰答题角度,多练多思,就一定能提高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及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2页.第II卷3至9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