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后如何交流分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游戏后如何交流分享

摘要: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组织有效的交流分享活动是教师观察游戏指导的重要环节,也是其指导作用最显性、最集中的表现。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汇集有益的信息,并选取适量的交流内容,采用适宜的分享方法,经过分析、综合、梳理、提升等现场处理,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与认识,从而对他们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环境的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交流分享游戏经验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教师在游戏中有两大任务,即创设环境和观察指导,其中环境是第一位,没有环境和材料,便没有幼儿的探索与操作。所以为幼儿创设丰富多样的、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环境是教师观察指导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有何作为,如何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以便更好地发挥材料和环境的作用呢?

组织有效的交流分享活动是教师观察游戏指导的重要环节,也是其指导作用的最显性、最集中的表现。幼儿是需要交流分享的,这是由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

习特点决定的。幼儿与同伴、教师通过交流讨论,完成意义建构,从根本上发展自我。因此,在个体与游戏材料互动的同时,幼儿要与同伴、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以更好地实现新的个体建构。

交流分享是游戏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汇集有益的信息,并经过分析、综合、梳理、提升等,形成新的经验与认识,从而对幼儿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以往的游戏交流分享经常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将观察中发现的问题一一罗列、逐一“纠错”,幼儿很少有提出问题的机会;有时很难把握游戏的关键要素,交流时完全跟着感觉走,或是幼儿汇报自己的内容等。那么究竟交流分享什么?怎么分享呢?

一、将个体兴趣变成群体热点

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可积极运用交流分享的方式,用同伴的行为、发现、作品激发其他幼儿探索的兴趣。

当部分幼儿对游戏材料较敏感、发现并主动参与新游戏时,教师可事实组织交流分享,引起大家的关注,让孩子们愉快地讲述自己的“发现”,激发同伴想试一试的愿望。当幼儿有了成果时,教师的有意引导能推动幼儿的竞赛意识,从而积极参与性地活动。

如第一次投放“纸的力量”(一张站着的纸能承受多少书),交流分享时请游戏的两位幼儿讲解游戏过程、结果及发现引起大家的关注,激发同伴试一试的愿望,让孩子们跃跃欲试。在第二天活动中,为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张纸、一些书,孩子们不断尝试、探索,最后找到“垒书小达人”,竟然垒了91本书,全班沸腾欢呼着,为其喝彩。同时再次启发引导大家观察思考:为什么他能放许多书?(发现矮、厚、封口……)这里,我们就是有意放大个别幼儿的游戏,以引发大家的兴趣。

二、让偶发性行为变为探索性行为

在游戏中,幼儿个体的活动一般由兴趣引发,他们喜欢哪个材料就选哪个游戏。这种操作和摆弄常常是偶发性的、随意性的,兴趣是不够稳定的,容易转移、游离。教师适时组织交流分享,引导幼儿讲述活动中的经历体验、经验与方法等,这些讲述和演示能引起大家的有意关注和思考,激发新的、有意的探索行为,从而增强幼儿参与游戏的目的性。

如一次美术活动后,桌面上有水粉颜料,天天拿起面巾纸擦拭,打开后无意发现印染后的花纹,孩子们很惊喜,从而引发讨论: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怎么印出漂亮的花纹?可以怎么折叠?除了印染

手帕,还可以印染出什么?于是生成“印染手帕”游戏。孩子们通过偶发性行为,发现问题,引发讨论,从而变成探索性行为,知道不同的折叠方法印染出来的图案是不一样的,甚至将印染好的手帕剪了几下,变成美丽的窗花。

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很多是随性的,教师通过组织交流分享,适时引出教育目标与要求,引发幼儿在操作摆弄中尝试各种方法,积累认知经验,使他们的无意操作逐渐变成有意识的探索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有了初步的游戏计划,有意关注游戏的结果,逐步完善学习品质。

三、让发现问题变成解决问题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有许多困惑,如在操作技能、认知经验、游戏规则、同伴合作等方面都可能遭遇问题,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正是幼儿学习和经验成长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应害怕和回避这些问题,而应主动提出问题,甚至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如在表演区,只有1个宝贝选择,无法表演。怎么办?启发宝贝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邀请同伴,用精彩的表演吸引别人等。教师通过组织交流分享活动,把这些问题突出、放大,引导幼儿参与互动交流,从而梳理出问题

的关键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里,问题成了同伴学习、推进探索的良好媒介。

四、将交流分享变成情感体验

在游戏中,幼儿通过与材料互动、与同伴互动,不仅获得操作经验,更获得各方面能力和社会情感的综合体验,他们在其中亲身感受到成功、挫败、输赢、等待、困难与求助等丰富的情绪、情感。教师通过组织交流分享活动,引导幼儿讲述这种经验,表达这些情感,激起同伴在情绪、情感上的共鸣,使幼儿再一次体会游戏的快乐、合作的愉悦、成功的欣喜、战胜困难的自豪、不断尝试的坚持,使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纸的力量”中,雨嘉和晋昊分享自己的游戏过程,晋昊说:我放了14个硬币。雨嘉说:一开始我只放了5个硬币,后来我能放到29个硬币(一脸的自豪感)。

幼儿不仅交流技艺、经验、方法,而且渴望与同伴分享游戏中的情感,他们的坚持得到同伴的赞赏,烦恼得到理解,愉快得到共享。由此,他们愈加乐意参加新的探索。通过组织交流分享活动,教师更着眼于幼儿的整体发展,使情感成为促进发展的“助推器”。

在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材料进行互动,

积极地建构经验,他们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成功经验,也存在个人的问题和困惑,这些都急需与同伴、教师分享。教师及时组织幼儿进行经验交流、情感分享,更好地发挥活动环境与材料的作用,解决幼儿当下游戏中的问题,对幼儿游戏活动形成挑战和激励,推动幼儿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而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看似平常的一问一答,事实上是教师细心观察后,给了幼儿一个表达自我的机会。所以,组织交流分享要求教师细致观察、即时判断、选择合适内容,及时、正确地把握幼儿当下的需要,使幼儿的需要和教育的需要更合拍、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