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教案《好玩的陶艺》
好玩的陶艺-电教教学设计

好玩的陶艺初中美术教学设计高建红迁安镇第二初级中学好玩的陶艺美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中国是陶器艺术的发源地之一。
古老、悠久的东方文明,使得古代陶器艺术焕发着绚丽色彩,它韵味十足,大气而不张扬,变化而又不失稳重,蕴涵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文化特征。
随着岁月的变迁,在新技术不断产生,艺术思想空前繁荣的今天,我们继承着古老陶器艺术的精髓与丰厚传统,吸取新的艺术观念,应用日臻完善的新技术和新材料,更加自如地创作和表现。
现代陶艺正是借助“泥与火”的古老艺术媒材与形式,来表现现代人的观念与审美情趣。
它是强调抒发个人意念与情感的造型表现活动,是侧重于精神倾注与获得的艺术创作行为。
现代陶艺与规模化的陶器生产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从某种角度来讲,它更接近现代艺术的表现特征,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对情感的理解和愿望。
本课旨在引领学生关注这种“融古老传统与现代艺术特征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在创作实践中促进学生手、眼、脑的协调发展,增加立体造型活动的经验与感受。
并鼓励学生在实现“艺术表现个性化”方面有所突破。
由于受黏土材料质感和制作工艺的条件影响,陶艺作品更适合表现坦率质朴、圆润厚重、单纯自然的审美风格。
课本中选登了大量的贴近学生表现特点的陶艺作品图片,结合图片对其成型与装饰技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引导,并没有提出复杂、苛刻的技术操作要求,却侧重体现出作者新颖独到的创意,这正是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
此外,课本中介绍了现代陶艺常见的制作材料、工具和环境条件,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展现陶艺的创作过程及表现技法。
学习现代陶艺,需要进行体验性的学习,学生通过对立体成型材料的触摸、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立体造型活动及其过程。
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自然与物力条件,提供给学生一个能进行立体造型实践活动的机会和场所。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带领学生去附近的陶艺馆、陶吧参观,也可以向陶艺师咨询制作“材料与工具的代用品”的有关常识。
趣味陶艺教案

趣味陶艺教案
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
陶土、陶工具
素描纸、彩色铅笔
陶瓷釉料、刷子
三、教学过程
步骤一:介绍陶艺
向学生介绍陶艺的历史和背景
展示一些陶艺作品,让学生对陶艺产生兴趣
步骤二:素描练习
给学生发放素描纸和彩色铅笔
指导学生观察陶壶或陶碗的形状,绘制简单的素描
步骤三:制作陶艺作品
分发陶土和陶工具
教授基本的陶艺技巧,如揉捏、捏塑、修整等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陶艺作品
步骤四:上釉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釉料颜色
教授上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使用刷子将釉料涂抹在陶艺作品上
步骤五:装饰
鼓励学生进行陶艺作品的装饰,可以使用彩绘等方法
四、教学评价
评价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参与度
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评价学生的陶艺作品的质量和美感
五、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陶艺展览或陶艺工作室邀请专业陶艺家进行讲座或示范
六、教学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完整版)美丽的陶艺教案范文三篇

美丽的陶艺教案范文三篇1、理解陶艺的制作工具,初步了解陶艺风格特点和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体会陶土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通过图片欣赏,视频演示,教师演示,小组研讨等手段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初步的陶艺造型手法——泥条盘筑成型法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会用泥条盘筑成型法表现一件有自己风格特点的陶艺作品。
3、通过对陶艺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紧迫感。
通过图片欣赏,把学生带入陶艺的天地里,去感受陶艺作品的美,体会艺术创作的乐趣,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作的热情。
实施方案:把主题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实行,在三个课时内连续实行。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和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陶艺作品的表现形式,了解我国陶艺的悠久文化历史,了解陶艺造型的几种简单方法,并学习用泥条盘筑成型法设计和表现一件有新意,有特点的陶艺作品。
第一阶段:欣赏分析作品,体会陶艺形式美,学习表现手法。
通过欣赏图片,欣赏陶艺作品,分析了解陶艺的表现形式及美感特征,结合具体作品分析陶艺作品成型的方法。
通过小组研讨,分析泥条盘筑成型的表现方法,结合教师的演示和视频播放的片段,总结出泥条盘筑成型的技术要点和操作方法。
第二阶段:动手操作实践1、通过尝试,体会泥性通过揉泥、练泥,体会泥巴的泥性特征。
2、通过实践,掌握技术通过简单的盘筑,体会泥条成型方法的操作过程和技术要领。
3、分析并拿出设计方案结合欣赏到的作品,分析造型特点,设计自己作品的具体形象,体现出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使作品达到个性化的表现风格。
4、实践操作,制作作品按照自己的设计形式,用泥条盘筑成型法表现陶艺作品。
第三阶段:相互欣赏,分析评价1、组内欣赏,分析评价2、个人汇报,展示个性的陶艺创作作品3、学生评价,倾听他人的呼声4、教师点评,给予鼓励与指导。
第四阶段:交流学习体会1、组内交流,各抒己见。
2、小组汇报,谈谈活动收获。
实施过程:活动一:欣赏名家陶艺作品图片,感受陶艺作品的美。
1、课件中展示一组名家作品图片,欣赏彼得·沃克斯、梅森·约翰、温·黑格比等名家的作品,体会陶艺造型所蕴含的特殊魅力。
好玩的陶艺

好玩的陶艺好玩的陶艺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学习把泥搓成长条粘接成圆环的方法。
2、激发幼儿自由想象讲述:自己做出的圆环像什么。
3、培养幼儿对陶艺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1、每人一盒陶泥、陶艺板、湿布2、课前让幼儿观察圆形。
活动过程:一、出示范作,引导幼儿观察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像什么?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二、教师边念儿歌,边做示范。
师:今天我们就也来做圆环,好吗?请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小泥条搓呀搓,搓成小木棍,弯弯腰,拉拉手,拉拉手,不松手,接在一起成圆环,圆环圆环真好玩。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放一点音乐)1、先把陶泥捏一捏,团一团,团成圆形;2、把团好的陶泥放在两手上来回的搓;3、接自己搓的圆环摆成各种图形。
四、评讲幼儿作品:说说自己做的圆环像什么?好玩的`陶艺2当美术老师告诉我们这节课去陶艺教室时,我们无比欢喜,抓起笔兴冲冲地去外面排队。
到陶艺教室了!我们按照上次的座位坐,家长义工递上宽松的工作服,课程就开始了。
老师教我们怎么捏小鸟,我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还不时地看了看桌上的陶泥。
课程听完后,我们开始真正地捏泥了。
我们一股脑抢最大的泥团,我已经在听课的时候确定好了。
于是我一下子飞扑就将最大的紧紧抓在手里。
看着别人的背影,我立即行动起来。
我按照老师教的一样,运用灵活的手指巧妙地做着小鸟,就在成功之际,我的小鸟忽然掉到了地上,支离破碎,我只好又始新的“长征”。
虽然天气不热,但我的额头已经有了豆大的汗珠。
终于,我成功了!我把“小鸟”交给老师之后,雄纠纠走回了教室。
初中陶艺课程详细教案

初中陶艺课程详细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美术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陶艺的基本制作技巧。
2. 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 陶艺制作技巧的掌握。
2. 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美感的陶艺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自己的创意和设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陶艺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陶艺。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陶艺的认知和感受。
二、基本知识(10分钟)1. 教师讲解陶艺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
2. 学生了解陶艺的分类和特点。
三、制作技巧(15分钟)1. 教师示范陶艺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陶艺制作技巧。
四、创作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陶艺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作品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
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二、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回顾自己的创作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进行陶艺作品的修改和完善。
2. 学生尝试制作其他类型的陶艺作品。
教学评价:1. 学生陶艺作品的创意和美感。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对陶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陶艺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具有个性和美感的陶艺作品。
同时,本节课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好玩的陶艺

好玩的陶艺(彩塑)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现代陶艺作品的艺术特征和风格以及陶艺制作的常识性知识,并进行立体塑型活动,享受其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彩塑作品的成型和装饰,体现自己新颖独到的创意。
活动准备工具:黄泥(粘性的)广告色(各色的)清油各型号毛笔活动过程:第一步:1、导入——感知形象,强化造型。
教师将人物、动物形象、自然风光、园林、建筑、京剧脸谱等资料及有关陶艺作品的图片制作成课件,强化学生的感知造型,使学生不仅在形象上对它们有兴趣,同时从关注制作方法引到自己动手创作的兴奋点上来。
2、示范演示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常用的陶艺成型方法及装饰方法,并制作个体形象,先用泥捏塑出个体的外形,适用搓、滚、粘等方法制作凸起的纹路,还可用划、刻、压等方法制作凹陷的花纹或图案装饰,然后阴干,干后用砂纸以及圆滑笔滑光打亮。
第二步:1、学生动手,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注意控制作品各部件之间的构成比例,以保持作品具有一定的造型风格,如:轻盈、厚重、沉稳、古朴、活泼等,及时提醒学生创作出的作品应有审美韵味,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2、将阴干六成的泥塑作品,用圆滑笔压平、打亮、再阴干。
3、将彻底阴干好的泥塑作品先上白广告色后,根据其具体造型,使现实与形象色彩有机的结合好,以颜色渲染造型,着色后,干后上清油,一个完美的艺术彩塑作品即设计成功。
第三步:展示交流:对于在构思和创意方面有个性的作品,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并点明特点,引起大家注意,以拓宽学生以后的创作思路。
活动感想:本次活动领域为造型-表现;分三课时。
因无条件使用正规陶泥塑、施釉、烧制,便用普通黏土、泥土揉泥、塑型;用水粉色进行彩绘;刷清油予以固色、上光,不加烧制,因地适宜。
在形象制作方面简单、概括、夸张、大胆、神态生动、色彩鲜艳、花纹洗练、性格开朗,同时采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同学们能较好的运用竹签、铁丝等辅助工具,将形象设计的逼真、可爱、生动。
趣味陶艺diy的教案

趣味陶艺diy的教案教案标题:趣味陶艺DIY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陶艺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耐心。
4. 增强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陶艺的历史和基本概念。
2. 展示不同类型的陶艺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3. 教授陶艺的基本技巧,包括捏塑、刻画、涂饰等。
4. 引导学生进行趣味陶艺DIY活动,例如制作小动物、花瓶等。
教学准备:1. 陶艺工具和材料,如陶土、刻刀、彩绘颜料等。
2. 陶艺作品的图片或实物样本。
3. 制作趣味陶艺DIY的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陶艺作品或讲述陶艺的历史,引起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2. 介绍基本概念:讲解陶艺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好奇心。
3. 技巧教学:逐步教授学生陶艺的基本技巧,如捏塑基础形状、刻画细节、涂饰彩绘等。
4. 示范演示:展示制作趣味陶艺DIY的示范作品,解释步骤和注意事项。
5.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示范作品进行自主创作,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
6. 分享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困难。
7.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制作过程,总结所学的陶艺技巧和经验,思考如何改进和创新。
8. 展示成果: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览或摆放在教室中,让更多人欣赏和赞赏。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专注程度和技巧运用情况。
2. 评价学生的作品质量和创意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陶艺DIY活动的喜好和收获。
4.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口头评价或书面评价。
拓展活动:1. 组织参观陶艺工作室或陶艺展览,让学生更深入了解陶艺的发展和应用。
2. 继续进行陶艺DIY活动,鼓励学生尝试更复杂的陶艺作品制作。
3. 开展陶艺比赛或展览,激发学生的竞争和创作激情。
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特点和要求,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保证教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初中美术陶艺造型教案

初中美术陶艺造型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美术》Module 5 Ceramic Art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概念和制作工艺,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运用陶瓷材料进行造型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陶艺的基本概念和制作工艺2. 陶瓷材料的使用和造型技巧3. 创作实践和作品展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陶瓷艺术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陶艺的基本概念和制作工艺,引导学生了解陶艺的魅力。
二、基本技能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陶瓷材料的使用方法和造型技巧,如泥条、泥板、雕刻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实践,掌握基本造型技巧。
三、创作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如主题、形式、尺寸等。
2. 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陶艺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展示作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陶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陶艺创作的注意事项,如烧制工艺、釉料使用等。
2. 学生根据注意事项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品完善与烧制(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建议,完善自己的作品。
2. 教师讲解陶艺作品的烧制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烧制工艺。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陶艺创作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展示作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陶艺的基本概念和制作工艺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创作实践中的表现,如创意、技巧、团队合作等。
陶艺课程教案初中生版模板

课程名称:初中美术陶艺课程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材版本:《初中美术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陶艺的基本概念、制作工艺及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掌握陶艺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培养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1. 陶艺的基本制作流程。
2. 陶艺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创作过程中的构思与实施。
教学难点:1. 陶艺作品的细节处理。
2. 不同陶艺技法的运用与结合。
教学准备:1. 陶艺工具:陶泥、陶轮、陶刀、刮刀、毛刷等。
2. 教学示范作品。
3. 教学视频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陶艺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特点及制作工艺。
2. 提问:陶艺艺术在我国的悠久历史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有哪些艺术价值?二、新课讲授1. 介绍陶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艺术风格。
2. 讲解陶艺的基本制作流程:选泥、塑形、修整、上釉、烧制。
三、示范与指导1. 教师现场演示陶艺制作过程,强调关键步骤和技巧。
2. 学生分组,跟随教师进行陶艺制作练习。
四、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尝试制作陶艺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2. 教师点评,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二、拓展与延伸1. 讲解不同陶艺技法的特点及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陶艺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
三、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陶艺作品。
2.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四、总结与评价1. 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课后作业:1. 搜集有关陶艺的资料,了解不同陶艺流派的特点。
2. 尝试创作一件具有个人特色的陶艺作品,并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制作过程。
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初中美术教案陶艺

初中美术教案陶艺教案标题:初中美术教案—陶艺教学目标:1. 了解陶艺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 掌握陶艺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 开展学生的审美教育,培养他们对陶艺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陶艺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 掌握陶艺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1. PPT或幻灯片展示陶艺作品和相关材料。
2. 陶艺工具和材料:陶胚、刷子、颜料、窑炉等。
3. 对应教材和参考书籍。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陶艺作品和陶艺家的照片,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陶艺是什么?它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讲解:1. 介绍陶艺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解释陶艺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在各个文化中的重要性。
2. 详细讲解陶艺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如捏、拉、挤、刻、塑等。
通过实物展示和示范,让学生了解这些技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实践:1. 分发陶艺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基本的陶艺技法。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陶胚,让学生通过模仿或创造自行制作。
2. 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符合自己主题和表达意图的陶艺作品。
总结:1. 让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陶艺作品,鼓励他们表达作品背后的意义和灵感。
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总结陶艺的基本要素和技法。
作业:1. 布置学生制作并完成一件陶艺作品,并在下堂课时带来展示。
2. 可要求学生写一份陶艺作品的心得体会,包括对陶艺的认识、制作过程的思考和感受,以及作品的设计意图等。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陶艺工作室,了解更多关于陶艺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2. 鼓励学生主动搜索陶艺的相关资料,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和创作思路。
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陶艺作品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的表现、创意和技法运用。
2. 考察学生对陶艺概念和基本技法的理解程度,可通过小测验或口头回答的方式进行评估。
这个初中美术教案-陶艺的教学设计涵盖了引入、讲解、实践、总结、作业和拓展活动等环节。
陶艺初中美术教案

陶艺初中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陶艺的基本制作技巧,如拉坯、修坯、装饰等。
2.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陶艺教学,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陶艺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
1.陶艺的基本概念和历史。
2.陶艺的制作技巧,如拉坯、修坯、装饰等。
3.陶艺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陶艺的基本制作技巧,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2.教学难点:陶艺的制作技巧,如拉坯、修坯、装饰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采用讲授法,讲解陶艺的基本概念和历史,以及制作技巧。
2.采用示范法,展示陶艺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采用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陶艺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陶艺作品,引起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讲解陶艺的基本概念和历史,以及制作技巧。
3.示范:展示陶艺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练习:学生按照所学技巧,自行制作陶艺作品。
5.欣赏: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教学评价:
1.学生的动手能力,制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学生的审美能力,对陶艺作品的理解和欣赏程度。
3.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通过以上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置,我希望能够让学生在掌握陶艺的基本制作技巧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陶艺文化的魅力。
好玩的陶艺(汪道伍教案)

好玩的陶艺一、设计意图:陶艺在我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几千年前就走在世界艺术的前列,如秦朝的“兵马俑”让世人惊叹。
而现代陶艺让艺术的门槛大大的降低了,并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创作不再是陶艺家的专利。
“玩泥”是初中学生的天性,是最自然不过的事,而陶艺又是一种具有深厚内涵又易于掌握、便于普及的艺术形式。
这么简单的活动却能启发初中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初中学生一种终身受用的高尚志趣,让初中学生们开始懂得美,开始喜欢艺术。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引导初中学生学习欣赏精美陶艺作品,让他们能够感受陶艺的魅力,并结合课件以局部展示陶艺品的方式,拓展他们的想象力。
二、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陶瓷艺术的辉煌成就和悠久历史;赏析陶艺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认识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及使用方法。
2、技能目标: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并掌握陶艺创作的手捏成型和泥条盘筑法的基本表现技法、步骤。
3、方法与过程:通过启发、实践体验掌握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
让学生感受“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创造美。
4、情感价值目标:感受泥塑的神韵与魅力,学会鉴赏美;培养德、智、体、美、劳意识,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陶艺创作的手捏或泥条成型法和装饰法的实践。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对作品造型和装饰手法的灵活掌握。
教学准备:陶泥、制作工具、陶艺作品和课件等。
《好玩的陶艺》是在学习陶泥的基础上,运用陶艺知识进行的立体造型制作,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问题导入课题相对成功,展示了陶瓷作品及其制作,陶瓷有趣却很少有机会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尝试的特点使得本节课的内容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对这些陶艺作品的欣赏中,使学生基本上理解和学会了制作方法并加深了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陶瓷用品的情感。
学生的创作反映出了他们的创造力,出现了许多奇特富有创意的作品。
但教学方法内容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并且对创作的表现技法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导。
美术陶艺教案模板范文初中

课程名称:陶艺制作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流程。
2. 学会使用陶艺工具,掌握基本的陶艺制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4. 通过陶艺创作,体验传统艺术与现代创意的融合。
教学重点:1. 陶艺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 陶艺基本造型技巧的掌握。
3. 陶艺作品的创意设计。
教学难点:1. 陶艺作品的创意构思与设计。
2. 陶艺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教学准备:1. 陶艺教室,包括陶艺机、陶泥、陶艺工具、模具等。
2.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3. 陶艺作品展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陶艺作品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介绍陶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3.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二、陶艺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1. 陶艺的基本材料:陶泥、釉料、颜料等。
2. 陶艺的基本工具:陶艺机、陶泥刀、刮刀、模具等。
3. 陶艺的基本流程:塑形、修整、晾干、烧制。
三、陶艺制作技巧示范(15分钟)1. 教师示范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揉泥、塑形、修整等。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掌握技巧要领。
四、学生实践操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一名教师进行指导。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模具或创意设计,进行陶艺作品的制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五、陶艺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陶艺制作技巧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陶艺,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具有个人特色的陶艺作品。
3. 加强陶艺作品的展示与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信心。
课后作业:1. 观察生活中的陶艺作品,了解陶艺的应用领域。
2. 收集陶艺相关的资料,撰写一篇陶艺小论文。
九年级美术上册《学做陶艺》教案、教学设计

3.分组进行一次陶艺实践活动。要求:每组确定一个主题,共同创作一系列陶艺作品。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提交方式:每组提交一份实践活动报告,包括活动过程、成果展示和心得体会。
4.搜集有关陶艺的资料,如:历史背景、知名陶艺家及其作品、陶艺展览信息等。要求:资料内容丰富,具有参考价值。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阶段,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一组形态各异的陶艺作品,包括生活用品、装饰品等,让学生初步感受陶艺的魅力。随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精美的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引导学生思考陶艺制作的过程。
接着,教师简要介绍陶艺在我国的历史与发展,强调陶艺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此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如:陶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历经唐宋明清等朝代的繁荣发展,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关注陶艺作品的特点和制作过程。
2.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相互学习、交流,提高陶艺制作技能。
九年级美术上册《学做陶艺》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陶艺的历史与发展,认识陶艺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2.掌握陶土的特性,学会揉捏、拉坯等基本制作方法。
3.学会上釉和烧制,了解不同釉料和烧制温度对陶艺作品的影响。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运用陶艺形式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
3.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制作方法和表现形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好玩的陶艺》课件脚本概要.

内容
媒体类型
制作说明(呈现方式)
好玩的陶艺
(背景图片)
学院:艺术学院
班级:13美本2班
姓名:林田李梦雅
学号:1334020058;1334220051
开始
(1个按钮)
课题
制作者
文字
图像
背景图:两张制陶的图片,运用遮罩、涡流等动画达到照片切换自然的效果。
1个按钮:通过超链接进入课件扉页。
课题:80,宋体,加粗,黑色,遮罩(中间向两边圆形扩展)
制作者:林田李梦雅
描述:现代陶艺
学科:美术
页面规划
内容
媒体类型
制作说明(呈现方式)
大师也玩陶
毕加索的陶艺人生
毕加索的照片
(图片)
主题字
内容
图片
文字
图像
文字:35,宋体,加粗。利用波浪型动画达到强调文字的效果。
图片:利用轮子动画出现。
编号:08
制作日期:2014年12月16日
制作者:林田李梦雅
描述:现代陶艺
2.装上四肢,也应是空心的。
3.提出前伸的大嘴。
4.加上眼睛、牙齿、尾巴等细节
图片
相关文字
文字
图像
文字:右上角,25,宋体,加粗,黑色。运用动画从右到左进入。
图片:棋盘式动画进入。
编号:16
制作日期:2014年12月16日
制作者:林田李梦雅
描述:现代陶艺
学科:美术
页面规划
内容
媒体类型
制作说明(呈现方式)
制作日期:2014年12月16日
制作者:林田李梦雅
描述:现代陶艺
学科:美术
页面规划
内容
媒体类型
美术陶艺教案模板范文初中

课程名称:初中美术陶艺课程课程年级:八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掌握陶艺的基本技法,如揉、捏、拍、刻、印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陶艺的基本技法。
2. 陶艺作品的创作与设计。
教学难点:1. 陶艺作品的整体构思与设计。
2. 陶艺作品的制作与完成。
教学准备:1. 教具:陶泥、陶艺工具、陶艺作品图片、示范作品等。
2. 学具:陶泥、陶艺工具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陶艺作品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2. 提问:你们对陶艺有什么了解?二、陶艺基本知识讲解1. 介绍陶艺的历史与发展。
2. 讲解陶艺的基本技法:揉、捏、拍、刻、印等。
3. 展示陶艺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陶艺作品创作示范1. 教师示范陶艺作品的制作过程,包括构思、设计、制作等环节。
2. 引导学生观察示范作品,分析其特点。
四、学生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陶泥和陶艺工具。
2.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尝试制作陶艺作品。
五、总结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陶艺基本知识。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陶艺水平?二、陶艺作品设计讲解1. 讲解陶艺作品设计的要点,如形状、色彩、纹饰等。
2. 展示优秀陶艺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设计特点。
三、学生实践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进行陶艺作品设计。
2. 学生将设计好的陶艺作品制作出来。
四、总结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陶艺作品,了解其设计特点。
2. 尝试设计一个陶艺作品,并制作出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陶艺基本知识、示范陶艺作品制作过程、学生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陶艺的基本技法,掌握了陶艺作品的创作与设计方法。
好玩的陶艺初中教案

好玩的陶艺初中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陶瓷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
2. 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陶瓷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
2. 制作陶瓷小动物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陶瓷小动物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陶瓷小动物的喜爱和看法。
二、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陶瓷制作的基本技巧,如陶土的处理、成型、修坯、上釉等。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要信息。
三、制作陶瓷小动物(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陶瓷小动物的模板。
2.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制作步骤进行操作,包括陶土的处理、成型、修坯、上釉等。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请教教师或其他组的同学。
四、创意展示(10分钟)1. 学生发挥创意,对制作的陶瓷小动物进行装饰和个性化设计。
2. 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经验和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的陶瓷小动物的完成度、创意性和工艺水平。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安全,提醒学生避免接触到陶土和釉料的尖锐部分,以免受伤。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陶艺教案初中

陶艺教案初中课程名称:陶艺制作年级:初中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陶艺的基本知识:陶艺的定义、历史和发展。
2. 陶艺的制作技法:泥条成型、泥板成型、拉坯成型等。
3. 陶艺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陶艺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陶艺。
2. 教师提问:“你们对陶艺有什么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二、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陶艺的定义、历史和发展。
2. 教师讲解陶艺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三、制作技法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泥条成型、泥板成型、拉坯成型等制作技法。
2. 教师演示制作过程,并讲解注意事项。
四、动手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种制作技法进行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复习。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二、制作技法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陶艺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方法。
2. 教师演示如何对陶艺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三、动手实践(10分钟)1. 学生根据讲解的内容,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和审美水平。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对陶艺知识的掌握和热爱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第16册美术教案
学科:美术
课题:第五课陶艺创作
课型:造型·表现
年级:八年级
授课人:秦雨菲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陶瓷艺术。
2.学会简单的陶艺制作。
3.在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欣赏、提问、探究讨论、课堂创作。
教学重点:传授陶艺的相关常识;让学生亲身体验陶艺制作的过程。
教学难点:用发散性思维设计并创作一件陶艺作品。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陶瓷作品、软陶泥、简单的制陶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以提问导入课题
师:你们知道“中国”的英文是什么吗?
生:China!
师:很好,那么为什么我们中国被叫做“China”呢?
生:因为“china”是瓷器的意思,瓷器是中国发明的。
师:恩,同学们回答的简单明了。
以陶瓷(china)的闻名世界而得名,这是被公认的原因。
此外中国被称为“China”还有不少的其他来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查一下。
那么同学们,听了我刚才的提问和课桌上的这件作品,可以猜到我们今天学什么了吧。
就是陶艺创作!
(学生活动:由“中国”展开对陶瓷的联想)
二、简单介绍陶瓷发明
师: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陶器。
陶器的制作追其根源也有近万年的历史,人类自从开始懂得制作陶器,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野蛮时代的最低级阶段——是由制陶术的应用开始的”。
在制陶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我国在商代发明了瓷器。
中国被世界誉为陶瓷的故乡。
陶瓷器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人们生活问题,还提供艺术的享受。
现在,陶瓷器具仍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三、讨论
1.大家可以想想自己的家里有哪些陶瓷器具。
告诉同桌或者告诉老师。
2.看看大家对陶瓷的制作有多少了解,陶瓷制作有哪些步骤?(古今不同,大致:制胚、阴干、素烧、上釉)
3.有人说“中国”被称为“China”有贬低中国的意思,你们认为呢?
四、展示陶瓷制作工序和欣赏部分作品
师:好,现在我把这件陶器拿给大家。
轮流看的同时我们来欣赏一些陶艺作品,我没有具体讲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大家是否可以从这些作品中看出些什么吗?
生:用料不同,陶器用陶土,瓷器不是。
陶器厚,瓷器薄(学生活动:培养善于发现的能力)
师:恩,同学们的观察很仔细。
陶器与瓷器的作胎原料不同:陶器一般用粘土,少数也用瓷土,而瓷器是用瓷石或瓷土作胎。
此外,烧制温度不同,陶的烧结温度低,而瓷的烧结温度高。
胎色不同,釉的种类不同(釉就是陶瓷表面具有玻璃质感的光亮层),吸水率不同等。
通常瓷器看起来要比陶器晶莹,薄脆。
但是真正鉴别是陶还是瓷必须综合以上的特点来区分,所以教材中的作品在没有注明类别的情况下不能凭外观来判断。
同学们看到教材中上部陶艺工具中的陶泥有什么特点呢?
生:和那些陶瓷的材料感觉不一样。
彩色的,像是橡皮泥……
师:对!这其实是软陶,所谓“软陶”其实并不是陶,而是一种人工的低温聚合粘土。
又叫[彩陶],也有人称[烧烤
粘土]。
从外形上看,这种粘土的小包装极其类似橡皮泥,而在烘烤之前的玩法上也与橡皮泥有很多接近的地方。
所以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橡皮泥。
它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创造欲望,风靡于很多地区。
一会就让大家一展身手将一块块软陶变成艺术品。
五、陶艺创作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手上的软陶变成一件艺术品。
(学生活动:进行创作)
六、自我评价与点评(学生活动:自评,互评)
创作的想法与灵感来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课后反思:
问题导入课题相对成功,展示了陶瓷作品及其制作,陶瓷有趣却很少有机会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尝试的特点使得本节课的内容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对这些陶艺作品的欣赏中,使学生基本上理解和学会了制作方法并加深了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陶瓷用品的情感。
学生的创作反映出了他们的创造力,出现了许多奇特富有创意的作品。
但教学方法和过程的相对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并且对创作的表现技法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