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讲课稿PPT课件
合集下载
危重患者的气道管理ppt课件
![危重患者的气道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8590e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7.png)
2. 分析讨论气道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
1. 精细 化程度
提高
未来的气道管理将更 加注重患者的舒适度 和情感需求,如采用 更人性化的操作方式、 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
和安慰。
3. 智能 化发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气道管理将更加注重 细节和精准度,如采 用更先进的监测设备 和技术,对患者的呼 吸状态进行更精细的
06
临床案例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 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1.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气道管理难点和经验总结;
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气道管理要求高;呼吸道分泌 物难以清除,易引起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易导致呼 吸机相关性肺炎等。经验总结如下:应加强气道湿 化、吸痰等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注重体位引流、 胸部物理治疗等措施,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合 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针对不同病因采取 相应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通气功能。
在建立人工气道时,医护人 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 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如气管 切开术或气管插管术等。同 时,在建立人工气道的过程 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 菌操作原则,以减少感染的 风险。
在建立人工气道后,医护人 员还需要对患者的呼吸道进 行湿化、吸痰等护理措施, 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预防呼 吸道感染。同时,医护人员 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 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
5. 患者使用 气管插管时, 使用气管插 管加湿器进 行气道湿化, 以增加湿度。
01
02
03
04
05
3. 掌握正确的机械通气方法。
危重患者的气道管理对于机械通气方法 的掌握十分重要。正确的机械通气方法 可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 呼吸功能状况,选择适当的通气模式和 参数。在通气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 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结果,根据情况 调整通气参数。同时,要注重气道管理 技巧,保持气道的通畅和湿润,避免气 道阻塞和损伤。最后,要根据患者的恢 复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及时停止机械通
人工气道管理ppt课件
![人工气道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fed42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6.png)
03
气道管理的操作技巧
气道管理需掌握正确的气管插管深度, 一般为门齿至导管末端22-24cm, 定期更换导管并检查气囊压力,避免
漏气或压迫气道。
人工气道管理概述:管理的重要性
1.人工气道管理的重要性
人工气道管理是急救医学核心,据统计,气管插管患者占ICU患者的70%,正确管理可显著降低病 死率。
2.人工气道的选择
气道管理操作技巧
人工气道类型选择
• 使用合适的气囊压力,避 免气道损伤,推荐气囊压 力维持在25-30cmH2O。
• 气管插管适用于短期通气, 气管切开则适用于长期需 要机械通气的患者。
气道评估的标准与流程
人工气道的重要性
人工气道在急救和重症监护中占据核心地位, 01
可维持患者呼吸,据研究,适时建立人工气 道能提高抢救成功率至90%以上。
人工气道管理:基本理论 与操作技巧
Artificial Airway Management: Basic Theory and Operational Skills
汇报人:XXX
20XX.XX.XX
目录
01 人工气道管理概述 03 气道监测与评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气道建立与维护
04
气道并发症的预防与处 理
01
谢谢观看
Thank You
汇报人:XXX
20XX.XX.XX
人工气道管理技巧
02 管理人工气道需确保气道通畅,避免误吸和
感染。定期吸痰、湿化气道和监测气囊压力 是关键,这些措施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4
气道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气道并发症的预防与处 理:类型与原因
1.人工气道的重要性
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ppt课件
![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f8255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a.png)
人工气道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人工气道的理念和实践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气道 技术和材料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发展趋势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新型人工气道材料、技术和装置不断涌现,如可 塑性硬质插管、声门下吸引等,为危重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好的治 疗效果。
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
人工气道的并发症及处理
呼吸道出血
插管过程中可能损伤呼吸道黏 膜,导致出血。应使用止血药
物,必要时重新插管。
呼吸道梗阻
由于痰液、呕吐物等阻塞呼吸 道,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应及 时清理呼吸道,保持通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长期使用呼吸机可能导致肺部 感染。应加强呼吸道护理,定 期更换呼吸机管道,预防感染 。
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与教育
1 2
建立良好沟通
强调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沟通的重要性,及时 解答他们的疑问和解决他们的困扰。
教育方式与频次
根据患者的认知能力和家属的接受程度,选择适 当的教育方式和频次,确保教育效果。
3
反馈与调整
根据患者及家属的反馈,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方 式,以提高教育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02
管理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
建立人工气道的适应症
对于呼吸衰竭、呼吸道梗阻等危重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是必要的 治疗措施。
人工气道的建立方法
包括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应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人工气道的维护
定期检查气道的通畅度,保持导管固定,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预防感染等。
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管 理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人工气道概述 • 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 • 人工气道患者的病情监测 • 人工气道患者的营养与康复 • 人工气道患者的教育与预防 • 人工气道管理的未来展望
危重患者的人工气道管理PPT课件
![危重患者的人工气道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34748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b.png)
02
作用
03
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04
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血液。
05
连接呼吸机,实施机械通气。
06
气道内给药、雾化治疗等。
常见类型与特点
常见类型 01
口咽通气道 02
鼻咽通气道 03
常见类型与特点
01 喉罩 02 气管插管 02 气管切开
常见类型与特点
01
特点
02
03
04
口咽通气道和鼻咽通气道简单 易行,但不适用于昏迷或呕吐
经皮环甲膜穿刺术
通过穿刺针在甲状软骨下 缘穿刺进入气管内,建立 紧急人工气道。
03
人工气道维护与管理策略
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
01
02
03
定时吸痰
根据患者病情和呼吸道分 泌物情况,定时进行吸痰 操作,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
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湿化
通过气道湿化降低分泌物 粘稠度,便于痰液排出。
翻身拍背
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并拍背 ,有助于松动和排出痰液 。
危重患者的人工气道 管理
汇报人:xxx
2024-01-26
目录
• 人工气道基本概念与分类 • 人工气道建立技术 • 人工气道维护与管理策略 •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方案 • 危重患者特殊情况下人工气道管理
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人工气道基本概念与分类
定义及作用
01
定义:人工气道是通过各种导管或气管切开术建立的,用 于辅助或替代患者自然气道的通气功能,确保呼吸道通畅 。
机械通气。
适应症与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喉头水肿、急性喉炎、喉头黏膜下血肿等。
相对禁忌症
作用
03
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04
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血液。
05
连接呼吸机,实施机械通气。
06
气道内给药、雾化治疗等。
常见类型与特点
常见类型 01
口咽通气道 02
鼻咽通气道 03
常见类型与特点
01 喉罩 02 气管插管 02 气管切开
常见类型与特点
01
特点
02
03
04
口咽通气道和鼻咽通气道简单 易行,但不适用于昏迷或呕吐
经皮环甲膜穿刺术
通过穿刺针在甲状软骨下 缘穿刺进入气管内,建立 紧急人工气道。
03
人工气道维护与管理策略
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
01
02
03
定时吸痰
根据患者病情和呼吸道分 泌物情况,定时进行吸痰 操作,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
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湿化
通过气道湿化降低分泌物 粘稠度,便于痰液排出。
翻身拍背
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并拍背 ,有助于松动和排出痰液 。
危重患者的人工气道 管理
汇报人:xxx
2024-01-26
目录
• 人工气道基本概念与分类 • 人工气道建立技术 • 人工气道维护与管理策略 •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方案 • 危重患者特殊情况下人工气道管理
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人工气道基本概念与分类
定义及作用
01
定义:人工气道是通过各种导管或气管切开术建立的,用 于辅助或替代患者自然气道的通气功能,确保呼吸道通畅 。
机械通气。
适应症与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喉头水肿、急性喉炎、喉头黏膜下血肿等。
相对禁忌症
人工气道管理课件课件
![人工气道管理课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70903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c.png)
气囊管理
-气囊压力:25-30cmH20 -应用专业压力表调试气囊压力 -常规检测气囊内压力(每班一次) -不提倡常规间断放气
❖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
第25页,幻灯片共47页
气囊管理
❖ 如需不断向气囊内注气方可保持它与气管壁的 密封性则提示:
1、气囊或插管壁有洞; 2、导管瓣破损或裂开; 3、插管位置不当,套囊位于声带之间。
第18页,幻灯片共47页
人工气道的湿化
❖ 4)恒温蒸汽湿化 湿化器内定时添加蒸馏水 作为湿化液,湿化器温度设置在32~37℃,气 体相对湿度保 持在60~70%左右。
第19页,幻灯片共47页
人工气道的湿化
❖ 5)雾化湿化法 利用雾化器进行雾化吸入 也是气道湿化的一个有效措施。
❖ 注:使用呼吸机雾化时雾化气流来源于潮气量 以外的部分,雾化时实际供给患者的潮气量大 于所设置潮气量,长时间应用可出现过度通气, 在使用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软的接管,由数层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制成 的细孔网纱结构的过滤装置。
第17页,幻灯片共47页
人工鼻
❖ 它能模拟鼻的功能,将呼出气中的热和水汽收 集并保留,以温热和湿化吸入的气体,吸气时 气体经过人工鼻,热量和水分被带入气道内, 保证气道获得有效、适当的湿化。同时,它对 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降低管路被细菌污 染的危险性。因此,人工鼻具有适度湿化、有 效加温、滤过功能和维持了呼吸道粘液纤毛系 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广泛适用于建立人工气道 的患者。
0.2~0.4ml/min(每分钟3~4滴)的速度持续滴注。24小 时滴入250ml。 ❖ 方法二 可将输液器接上头皮针,再将头皮针穿过一侧氧气管 管壁,使湿化液随氧气一刀均匀持续的吸入气管内。
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讲课稿)PPT课件
![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讲课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9e99bc58fafab068dc0257.png)
-
9
人工气道应用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
1、套囊漏气 2、位置不正确 3、痰/血堵塞 4、湿化问题 5、气管食管瘘 6、呼吸机相关肺炎
7、鼻窦炎 8、口腔溃疡 9、气道出血 10、局部黏膜坏死 11、意外脱管 12、院内交叉感染
-
10
人工气道管理的重要性
所以,在危重患者的治疗中,人工 气道的管理是极其重要的。
正压通气时吸气未,即气道压力最高、气管 内径最大时,能够有效封闭气道的最小压力 为 MOP 。 相 应 的 容 积 为 “ 最 小 封 闭 容 积 (MOV)”。
-
22
气囊应该充气多少
经常采用最小闭合容量技术(minimal occluding volume technique,MOV)
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向气囊内注气, 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抽出0.5ml气体,可闻 及少量漏气声,再注气,直到再吸气时听不到 漏声为止 优点:可减小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不易发生 误吸,不影响潮气量。
气管导管的位置
成人一般为22±2㎝(左右支 气管分叉即隆突上1-2㎝)。
气管插管的固定:
备两条长30cm、宽1.5cm的胶 布。用一条胶布的一端固定在一侧 颊部,绕气管导管一周,将气管导 管靠向口腔的一侧,再同绕牙垫一 周,固定在另一颊部.
-
14
气管切开的护理
1、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观察伤口 周围有无皮下气肿、感染等并发症。
-
6
人工气道对患者有哪些不良影响
2.抑制正常咳嗽反射
气管插管导管经过声门,使声带不 能有效关闭,而气管切开套管的气体通 道又不经过声门,结果使机体咳嗽反射 受到影响,患者不能有效咳嗽。其后果 是分泌物在大气道潴留,误吸的分泌物 也不能有效排除,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和 呼吸道梗阻。
《人工气道管理》课件
![《人工气道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cfcf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5.png)
制感染源。
呼吸道损伤
选择合适的导管和套管,避免 过度压迫和损伤呼吸道。
呼吸道堵塞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 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出血
及时处理并控制出血,寻找出 血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03
CATALOGUE
人工气道的管理策略
人工气道患者的病情评估
评估患者的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患有呼吸道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等,以及是否 接受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气道狭窄或阻塞,建 立人工气道可以改善通气 功能。
人工气道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人工气道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气 道技术也不断完善和发展。
发展
现代人工气道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材料和设计的改进使得人工气道更加舒适 、安全和可靠。同时,随着无创通气技术的发展,部分人工气道技术也逐渐被 无创通气所替代。
《人工气道管理》 ppt课件
目 录
• 人工气道概述 •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 • 人工气道的管理策略 • 特殊情况下的人工气道管理 • 人工气道管理的未来展望
01
CATALOGUE
人工气道概述
人工气道的定义
人工气道
是指通过鼻、口或直接在气管上 建立的气体通道,用于保持气道 通畅,便于进行机械通气和氧疗 。
02
CATALOGUE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
人工气道的建立方式
经口气管插管
通过口腔插入导管,通常 用于紧急情况,如呼吸衰 竭或呼吸骤停。
经鼻气管插管
通过鼻腔插入导管,适用 于需要长期机械通气的患 者。
气管切开术
在气管壁上切开一个开口 ,并插入导管,通常用于 长期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 。
呼吸道损伤
选择合适的导管和套管,避免 过度压迫和损伤呼吸道。
呼吸道堵塞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 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出血
及时处理并控制出血,寻找出 血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03
CATALOGUE
人工气道的管理策略
人工气道患者的病情评估
评估患者的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患有呼吸道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等,以及是否 接受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气道狭窄或阻塞,建 立人工气道可以改善通气 功能。
人工气道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人工气道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气 道技术也不断完善和发展。
发展
现代人工气道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材料和设计的改进使得人工气道更加舒适 、安全和可靠。同时,随着无创通气技术的发展,部分人工气道技术也逐渐被 无创通气所替代。
《人工气道管理》 ppt课件
目 录
• 人工气道概述 •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 • 人工气道的管理策略 • 特殊情况下的人工气道管理 • 人工气道管理的未来展望
01
CATALOGUE
人工气道概述
人工气道的定义
人工气道
是指通过鼻、口或直接在气管上 建立的气体通道,用于保持气道 通畅,便于进行机械通气和氧疗 。
02
CATALOGUE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
人工气道的建立方式
经口气管插管
通过口腔插入导管,通常 用于紧急情况,如呼吸衰 竭或呼吸骤停。
经鼻气管插管
通过鼻腔插入导管,适用 于需要长期机械通气的患 者。
气管切开术
在气管壁上切开一个开口 ,并插入导管,通常用于 长期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 。
危重患者气道管理 ppt课件
![危重患者气道管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e11d1a2f60ddccda38a0ef.png)
转,不可反复上下提插,每次吸痰时
ppt课件
19
吸痰插管
开口
吸 痰。
开口 开口
开口 开口
ppt课件
20
3、人工气道管理
ppt课件
21
人工气道管理
。
人工气道---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便于吸引和痰液排出
利于感染控制
气管切开优缺点
预防喉损伤 有效护理:吸引、 口护 提供更安全人工气道 减少气道阻力 长期机械通气
气管切开并发症
出血、气胸、皮下气肿、空气栓塞、 切口感染、气道梗阻、气管食管瘘
ppt课件
27
气管导管更换
插管技术。
气管切开术后7天之内,窦道未形成之前不予更换; 7-10天伤口 形成窦道后,酌情2-4周更换一次。
ppt课件
13
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护士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安全,防坠床。指导患者间 歇深呼吸并用力咳痰,发现呼吸困难、紫绀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 并采取相应措施。 引流时间---餐前引流 每日1~3次,每次15分钟 每种体位维持5~l0分钟 身体倾斜度为10°一45°
29
气切护理。
气管切开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气管切口周围皮肤每日予生理盐水棉球及酒精棉球消毒,导管
与周围皮肤皱折处应仔细清洁、消毒; 套管周围的纱布垫要保持清洁干燥,更换频率视其渗出物和呼
吸道分泌物的多少而定,一般每日更换2次,遇有污染随时更换, 以防切口感染; 应密切观察伤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湿疹、出血等情况,必要 时取伤口周围分泌物留取标本做细菌培养,观察感染情况,以
ppt课件
ppt课件
19
吸痰插管
开口
吸 痰。
开口 开口
开口 开口
ppt课件
20
3、人工气道管理
ppt课件
21
人工气道管理
。
人工气道---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便于吸引和痰液排出
利于感染控制
气管切开优缺点
预防喉损伤 有效护理:吸引、 口护 提供更安全人工气道 减少气道阻力 长期机械通气
气管切开并发症
出血、气胸、皮下气肿、空气栓塞、 切口感染、气道梗阻、气管食管瘘
ppt课件
27
气管导管更换
插管技术。
气管切开术后7天之内,窦道未形成之前不予更换; 7-10天伤口 形成窦道后,酌情2-4周更换一次。
ppt课件
13
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护士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安全,防坠床。指导患者间 歇深呼吸并用力咳痰,发现呼吸困难、紫绀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 并采取相应措施。 引流时间---餐前引流 每日1~3次,每次15分钟 每种体位维持5~l0分钟 身体倾斜度为10°一45°
29
气切护理。
气管切开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气管切口周围皮肤每日予生理盐水棉球及酒精棉球消毒,导管
与周围皮肤皱折处应仔细清洁、消毒; 套管周围的纱布垫要保持清洁干燥,更换频率视其渗出物和呼
吸道分泌物的多少而定,一般每日更换2次,遇有污染随时更换, 以防切口感染; 应密切观察伤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湿疹、出血等情况,必要 时取伤口周围分泌物留取标本做细菌培养,观察感染情况,以
ppt课件
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PPT课件
![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d74317ec3a87c24128c469.png)
✓ 确定性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4
概述
• 人工气道的管理目标
保持呼吸道的 持续通畅
维持人工气道 的功能
预防可能引起 的并发症
5
概述
• 气道管理的适应症
• 窒息 • 急性创伤昏迷 • 严重颈部创伤 • 心肺功能不稳定 • 严重气管痉挛 • 严重过敏性反应 • 肺水肿 • 镇静、麻醉药物的作用 • 气道异物 • 误吸、存在误吸危险 • 非计划性拔管
26
气道湿化
气道加湿功能
27
气道湿化
气道湿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足
28
气道湿化
湿化不足相关因素
人工气道的建立 呼吸气体流量大 疾病原因 管道漏气(无创) 湿化方式的选择
吸入气体的绝对湿度低于30 mg/ L 时 –出现纤毛运动障碍; –导致分泌物排出减慢,分泌物淤滞将增加
细菌在气道内繁殖的机会,感染又会造成大 量黏蛋白、黏多糖分泌,增加痰液黏稠度,进 一步加重痰液排出障碍
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
1
主要内容
➢ 概述 ➢ 人工气道管理技术
-人工气道建立
-气道湿化 -气道内分泌物清除 -气囊管理
2
01
概述
3
概述
概念
人工气道是经口、鼻或直接经置入导管而形成的呼吸
通道,以辅助患者通气及进行肺部疾病的治疗。 种类 ✓ 非确定性紧急人工气道
手法开放气道、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面罩加 简易呼吸囊、喉罩
人工气道建立
四、气管插管
插管前的准备 物品准备:带气囊导管、喉镜、导管芯、其他 如牙垫、
听诊器、吸引器、吸痰管、 简易呼吸器 药品准备: 肌松剂、麻醉剂、镇静剂 病人体位准备:平卧、去掉床头栏、可以在肩 部置一小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4
概述
• 人工气道的管理目标
保持呼吸道的 持续通畅
维持人工气道 的功能
预防可能引起 的并发症
5
概述
• 气道管理的适应症
• 窒息 • 急性创伤昏迷 • 严重颈部创伤 • 心肺功能不稳定 • 严重气管痉挛 • 严重过敏性反应 • 肺水肿 • 镇静、麻醉药物的作用 • 气道异物 • 误吸、存在误吸危险 • 非计划性拔管
26
气道湿化
气道加湿功能
27
气道湿化
气道湿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足
28
气道湿化
湿化不足相关因素
人工气道的建立 呼吸气体流量大 疾病原因 管道漏气(无创) 湿化方式的选择
吸入气体的绝对湿度低于30 mg/ L 时 –出现纤毛运动障碍; –导致分泌物排出减慢,分泌物淤滞将增加
细菌在气道内繁殖的机会,感染又会造成大 量黏蛋白、黏多糖分泌,增加痰液黏稠度,进 一步加重痰液排出障碍
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
1
主要内容
➢ 概述 ➢ 人工气道管理技术
-人工气道建立
-气道湿化 -气道内分泌物清除 -气囊管理
2
01
概述
3
概述
概念
人工气道是经口、鼻或直接经置入导管而形成的呼吸
通道,以辅助患者通气及进行肺部疾病的治疗。 种类 ✓ 非确定性紧急人工气道
手法开放气道、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面罩加 简易呼吸囊、喉罩
人工气道建立
四、气管插管
插管前的准备 物品准备:带气囊导管、喉镜、导管芯、其他 如牙垫、
听诊器、吸引器、吸痰管、 简易呼吸器 药品准备: 肌松剂、麻醉剂、镇静剂 病人体位准备:平卧、去掉床头栏、可以在肩 部置一小
《危重病人气道管理》课件
![《危重病人气道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3e7d5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8.png)
《危重病人气道管理》ppt课件
• 危重病人气道管理概述 • 危重病人气道的评估与诊断 • 危重病人气道管理技术 • 危重病人气道管理药物与治疗 • 危重病人气道管理并发症与处理 • 危重病人气道管理案例分析
01
危重病人气道管理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危重病人气道管理是指对危重病人进行呼吸道的监测、评估、治疗和护理,以 确保其呼吸道通畅、呼吸功能正常。
案例二: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结词
紧急处理措施
详细描述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以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在紧急处理过程中,应迅速 建立人工气道,选择合适的呼吸机模式和参数,同时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案例三: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气道护理
总结词
保持呼吸道通畅
人工气道建立技术是危重病人气道管理的重要环节,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两 种方法。
详细描述
气管插管是一种紧急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适用于紧急抢救和呼吸衰竭等紧急情 况。气管切开适用于长期需要人工气道的患者,能够提供更加稳定和持久的通气 支持。
气道湿化与排痰技术
总结词
气道湿化和排痰技术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能 够预防和解决呼吸道干燥、痰液堵塞等问题。
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导管 和插管方式,定期评估病人情况,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并发症处理方法
肺部感染
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敏感抗生素,加强呼吸 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黏膜损伤
采用局部用药、雾化吸入等方法,减轻呼吸 道黏膜炎症反应。
气胸
根据气胸程度采取保守治疗或胸腔闭式引流 术等处理方法。
症状分析
• 危重病人气道管理概述 • 危重病人气道的评估与诊断 • 危重病人气道管理技术 • 危重病人气道管理药物与治疗 • 危重病人气道管理并发症与处理 • 危重病人气道管理案例分析
01
危重病人气道管理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危重病人气道管理是指对危重病人进行呼吸道的监测、评估、治疗和护理,以 确保其呼吸道通畅、呼吸功能正常。
案例二: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结词
紧急处理措施
详细描述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以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在紧急处理过程中,应迅速 建立人工气道,选择合适的呼吸机模式和参数,同时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案例三: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气道护理
总结词
保持呼吸道通畅
人工气道建立技术是危重病人气道管理的重要环节,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两 种方法。
详细描述
气管插管是一种紧急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适用于紧急抢救和呼吸衰竭等紧急情 况。气管切开适用于长期需要人工气道的患者,能够提供更加稳定和持久的通气 支持。
气道湿化与排痰技术
总结词
气道湿化和排痰技术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能 够预防和解决呼吸道干燥、痰液堵塞等问题。
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导管 和插管方式,定期评估病人情况,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并发症处理方法
肺部感染
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敏感抗生素,加强呼吸 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黏膜损伤
采用局部用药、雾化吸入等方法,减轻呼吸 道黏膜炎症反应。
气胸
根据气胸程度采取保守治疗或胸腔闭式引流 术等处理方法。
症状分析
人工气道管理ppt
![人工气道管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8e305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e.png)
非定时性吸痰技术
吸痰的方式
常规性 vs 需要性 患者评估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时机?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的临床指征
患者频繁咳嗽,听诊有痰鸣音 出现人机对抗或气道内压力增高 患者烦躁不安,出现紫绀或呼吸困难 氧饱和度下降 血压及心率的改变 (指征分别来自病人、呼吸机、监护仪、听诊)
吸痰管材质 长度(45~60CM) 型号的吸痰管 7mm--10FR 5mm--12FR 8mm--14FR 5mm--14FR 9mm--16FR
VAP 的预防
吸痰前后、接触呼吸设备前后、
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接触前后要洗手. IA 类
VAP 的预防
气管插管超过24小时的患者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
如无禁忌症,将床头抬高至少30度
体 位---常规半卧位
误吸或渗漏是引起VAP的一重要原因 仰卧位是机械通气病人发生VAP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半卧位及体位改变可减少反流,有利于咳嗽和深呼吸,从而有效地预防了VAP发生。 改良式变换体位法(左侧30°→45°→半卧位→右侧30°→45°,在左右侧卧时床头仍抬高30°),改良式变换体位法始终保持抬高床头30°→45°
以往认为,气囊常规定时放气-充气,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气囊压迫导致气管粘膜损伤。 目前认为,气囊定时放气是不需要的。其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气囊是否需要定期放气
气囊是否需要定期放气
气囊放气后,1小时内气囊压迫区的粘膜毛细血管也难以恢复,放气10分钟不可能恢复局部血流。 声门与气囊之间的间隙常常有大量分泌物潴留,放气囊增加了误吸的可能性。 目前用的插管、套管为高容低压气囊,对气管粘膜的损伤小。 对于机械通气时的危重患者,气囊放气将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引起循环波动。因此危重患者往往不能耐受气囊放气。
危重病人人工气道护理PPT课件
![危重病人人工气道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ab886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e.png)
的不适和风险。
人工气道的日常护理
02
教育患者和家属如何进行人工气道的日常护理,包括清洁、湿
化、吸痰等操作。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03
告知患者和家属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气道阻塞等,并
教授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提供心理援助和辅导服务
01
02
03
缓解焦虑和恐惧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 和恐惧情绪,提供心理支 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稳定 情绪。
气管食管瘘处理
气压伤处理
合理设置呼吸机参数,避免气压过高 导致气压伤;一旦发生气压伤,应立 即调整呼吸机参数,并通知医生进行 处理。
对于气管食管瘘患者,应采取特殊护 理措施,如定期清理瘘口、保持瘘口 周围皮肤干燥等。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告知患者和家属相关知识
解释人工气道的必要性
01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人工气道的作用、必要性以及可能带来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人工气 道的选择、护理措施的制定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03
多学科协作的加强
危重病人的人工气道护理需要多学科协作,未来可能会加强与其他科室
的合作,如呼吸科、营养科等,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治疗和护理
。
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采用合适的气道湿化方法,保持气道湿润 ,减少细菌滋生。
定期更换气道导管
根据患者病情和导管类型,定期更换气道 导管以降低感染风险。
定期清洁口腔
对患者口腔进行定期清洁,减少口咽部细 菌定植。
出血风险评估及应对
评估出血风险
根据患者病史、手术情况、凝血功能 等因素,评估患者出血风险。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ppt课件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f46ac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7.png)
主要内容
❖ 目的与方法 ❖ 常见并发症 ❖ 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 ❖ 人工气道的湿化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
❖改善通气、纠正缺氧
❖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保证气 道通畅,有效清除呼吸道分 泌物
人工气道最基本的要求
❖定位 ❖通畅性 ❖封闭性
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
❖简易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1)
湿化
❖ 加热湿化 蒸馏水 温度:31~320C 效果好 复杂 积水 继发肺部感染
湿化
❖ 雾化加湿 可加药 无加温作用 不如加热湿化 及时吸出气道分泌物
湿化
❖ 气道内直接注入 每次不超过3ml 多次反复 吸气时注入
湿化
❖ 如何判断气道湿化符合要求? 分泌物 听诊 人工气道
❖ 湿化的副作用 1. 过度
气管切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优点:
1. 死腔小 2. 阻力低 3. 吸痰容易 4. 患者易耐受
进食?
开窗式气管套管
带吸引装置的切开套管
气管插管及气管套管的种类
❖ 型号大小的选择 成人:7.5号(插管) 8~8.5号(切开) 口径过小:阻力大、引流难、漏气 口径过大:组织损伤 套管过短:脱位
气管插管及气管套管的种类
❖ 高压气囊
❖ 低压气囊 (理想的气囊压力20~30mmHg)
人工气道的建立后的监测
❖ 基本监测: 生命体征 胸部物理检查 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 缺氧的表现
❖ 床旁仪器监测: ECG SaO2 EtCO2 …
❖ 实验室检查: X-ray …
人工气道的并发症
❖ 插管期间的并发症 1. 时间过长>3min
❖简易人工气道
口咽导管 鼻咽导管
❖ 目的与方法 ❖ 常见并发症 ❖ 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 ❖ 人工气道的湿化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
❖改善通气、纠正缺氧
❖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保证气 道通畅,有效清除呼吸道分 泌物
人工气道最基本的要求
❖定位 ❖通畅性 ❖封闭性
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
❖简易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1)
湿化
❖ 加热湿化 蒸馏水 温度:31~320C 效果好 复杂 积水 继发肺部感染
湿化
❖ 雾化加湿 可加药 无加温作用 不如加热湿化 及时吸出气道分泌物
湿化
❖ 气道内直接注入 每次不超过3ml 多次反复 吸气时注入
湿化
❖ 如何判断气道湿化符合要求? 分泌物 听诊 人工气道
❖ 湿化的副作用 1. 过度
气管切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优点:
1. 死腔小 2. 阻力低 3. 吸痰容易 4. 患者易耐受
进食?
开窗式气管套管
带吸引装置的切开套管
气管插管及气管套管的种类
❖ 型号大小的选择 成人:7.5号(插管) 8~8.5号(切开) 口径过小:阻力大、引流难、漏气 口径过大:组织损伤 套管过短:脱位
气管插管及气管套管的种类
❖ 高压气囊
❖ 低压气囊 (理想的气囊压力20~30mmHg)
人工气道的建立后的监测
❖ 基本监测: 生命体征 胸部物理检查 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 缺氧的表现
❖ 床旁仪器监测: ECG SaO2 EtCO2 …
❖ 实验室检查: X-ray …
人工气道的并发症
❖ 插管期间的并发症 1. 时间过长>3min
❖简易人工气道
口咽导管 鼻咽导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气管切开的护理
1、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观察伤口 周围有无皮下气肿、感染等并发症。
2、伤口须每日换药1次。 3、金属套管每2-4周更换一次,内套管每日更
换,一次性套管应每月更换一次。 4、每班交接固定系带的松紧度,以一指为宜,
如系带被污染要及时予以更换。 5、每日作口腔护理2次。
14
气管切开导管的固定
20
气囊应该充气多少
经常采用最小闭合容量技术(minimal occluding volume technique,MOV)
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向气囊内注气, 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抽出0.5ml气体,可闻 及少量漏气声,再注气,直到再壁的损伤,不易发生 误吸,不影响潮气量。
人工气道的管理包括: 人工气道的建立 ----与医生相关 人工气道的维护 ----与护士相关
11
二、人工气道导管的护理
气管插管导管的护理 气管切开导管的护理
12
气管插管导管的护理
气管导管的位置
成人一般为22±2㎝(左右支 气管分叉即隆突上1-2㎝)。
气管插管的固定:
备两条长30cm、宽1.5cm的胶 布。用一条胶布的一端固定在一侧 颊部,绕气管导管一周,将气管导 管靠向口腔的一侧,再同绕牙垫一 周,固定在另一颊部.
人工气道对患者有多种不良影响
3
自然气道
正常情况下,咽、喉、声带、 气道及隆突通过生理反射(主要 为迷走神经反射)对呼吸道发挥 保护作用。依次存在咽反射(恶 心和吞咽反射)、喉反射(声门 关闭及会厌覆盖声门)、气管反 射(异物或分泌物刺激气道引起 咳嗽)及隆突反射(隆突受到刺 激而引发的强烈咳嗽)。
19
气囊应该充气多少
因此,必须注意调整气囊压力,避免 压力过高引起气管损伤、压力过低使气囊与
气管之间出现间隙。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有 效封闭气囊与气管间隙的最小压力, 常常称为“最小封闭压力(MOP)”。
正压通气时吸气未,即气道压力最高、气管 内径最大时,能够有效封闭气道的最小压力 为 MOP 。 相 应 的 容 积 为 “ 最 小 封 闭 容 积 (MOV)”。
规范护理操作
17
三、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气囊的作用: 1、机械通气时,保证潮气量; 2、防止口腔分泌物及胃内容物误吸; 3、协助气管导管的固定。
18
气囊应该充气多少
气管壁内的动脉压为30—35cmH2O 静脉压为18—20cmH2O 淋巴管压为5—8cmH2O
可推测当气囊压 超过淋巴管压时,可引起淋巴回流受阻,局 部粘膜水肿。 超过静脉压,静脉回流受阻,局部淤血。 超过动脉压并持续一段时间,局部缺血性 坏死而出现气道并发症。
4
人工气道
人工气道: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 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
气管切开
喉罩
气管插管
5
人工气道对患者有哪些不良影响
1.破坏呼吸道的的正常防御机制
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上呼吸道的防 御机制(湿化、滤菌、咳嗽、纤毛运动及 杀菌等),防止细菌进入下呼吸道,使下 呼吸道保持无菌状态。人工气道的建立, 跨过了上呼吸道,使下呼吸道直接与外界 相通,结果使气管支气管树易受细菌感染, 易患肺部感染。
气管切开造口置管的固定:准备两 根寸带(五裂绷带),一长一短,分别 固定于套管的两侧,将长的一根绕过颈 部,在颈部左侧或右侧打一死结,系带 松紧以容纳一指为宜。注意一定不要打 活结,以免自行松开,套管固定不牢而 脱出。
15
意外拔管的处置
气管插管 8㎝内:吸净口鼻及气囊上的滞留物,放气 囊 ,送回原来深度 。
3、目前用的插管、套管为高容低压气囊,对气管粘膜 的损伤小。
4、对于机械通气时的危重患者,气囊放气将导致肺泡 通气不足,引起循环波动。因此为重患者往往不能 耐受气囊放气。
3.影响患者的语言交流 带有气管插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
的患者均不能发声,影响语言交流,常 使患者感到孤独和恐惧。在ICU的特殊 环境下尤为如此,应引起医生的注意。 可采用写字板等方式让患者进行有效交 流。
8
人工气道对患者有哪些不良影响
4.患者的自尊受到影响
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人工气道的建 立常使患者自尊心受到伤害。经过“管子” 呼吸、大量分泌物从“管子”直接排除、 不能说话等均使患者感到难堪。帮助患者 建立自信是很必要的。
﹥8㎝ :气囊放气 ,拔管 , 鼻导管或面罩 给氧。观察病情变化 , 必要时重新插入。
气管切开 48小时内,耳科医生处理 。 窦道形成后,吸痰,放气囊,重新插回导 管,重新固 定。
16
意外拔管的预防对策
加强沟通
恰当的插管固 定
加强业务学习
对策
合理使用镇静剂 有效的肢体约束
合理的人员安排
适时拔管撤机
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
2017.03.215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人工气道导管的护理 三、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四、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 五、人工气道的湿化 六、院内感染的预防
2
一、概述
自然气道:自然气道有发音、湿润、防 止误吸、咳嗽以及维护气管的功能。
人工气道: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 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
6
人工气道对患者有哪些不良影响
2.抑制正常咳嗽反射
气管插管导管经过声门,使声带不 能有效关闭,而气管切开套管的气体通 道又不经过声门,结果使机体咳嗽反射 受到影响,患者不能有效咳嗽。其后果 是分泌物在大气道潴留,误吸的分泌物 也不能有效排除,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和 呼吸道梗阻。
7
人工气道对患者有哪些不良影响
9
人工气道应用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
1、套囊漏气 2、位置不正确 3、痰/血堵塞 4、湿化问题 5、气管食管瘘 6、呼吸机相关肺炎
7、鼻窦炎 8、口腔溃疡 9、气道出血 10、局部黏膜坏死 11、意外脱管 12、院内交叉感染
10
人工气道管理的重要性
所以,在危重患者的治疗中,人工 气道的管理是极其重要的。
21
气囊是否需要定期放气
以往认为,气囊常规定时放气-充气, 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气囊压迫导致气管粘膜 损伤。
目前认为,气囊定时放气是不需要的。 其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22
气囊是否需要定期放气
1、气囊放气后,1小时内气囊压迫区的粘膜毛细血管也 难以恢复。放气10分钟不可能恢复局部血流。
2、声门与气囊之间的间隙常常有大量分泌物潴留,放 气囊增加了误吸的可能性。
气管切开的护理
1、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观察伤口 周围有无皮下气肿、感染等并发症。
2、伤口须每日换药1次。 3、金属套管每2-4周更换一次,内套管每日更
换,一次性套管应每月更换一次。 4、每班交接固定系带的松紧度,以一指为宜,
如系带被污染要及时予以更换。 5、每日作口腔护理2次。
14
气管切开导管的固定
20
气囊应该充气多少
经常采用最小闭合容量技术(minimal occluding volume technique,MOV)
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向气囊内注气, 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抽出0.5ml气体,可闻 及少量漏气声,再注气,直到再壁的损伤,不易发生 误吸,不影响潮气量。
人工气道的管理包括: 人工气道的建立 ----与医生相关 人工气道的维护 ----与护士相关
11
二、人工气道导管的护理
气管插管导管的护理 气管切开导管的护理
12
气管插管导管的护理
气管导管的位置
成人一般为22±2㎝(左右支 气管分叉即隆突上1-2㎝)。
气管插管的固定:
备两条长30cm、宽1.5cm的胶 布。用一条胶布的一端固定在一侧 颊部,绕气管导管一周,将气管导 管靠向口腔的一侧,再同绕牙垫一 周,固定在另一颊部.
人工气道对患者有多种不良影响
3
自然气道
正常情况下,咽、喉、声带、 气道及隆突通过生理反射(主要 为迷走神经反射)对呼吸道发挥 保护作用。依次存在咽反射(恶 心和吞咽反射)、喉反射(声门 关闭及会厌覆盖声门)、气管反 射(异物或分泌物刺激气道引起 咳嗽)及隆突反射(隆突受到刺 激而引发的强烈咳嗽)。
19
气囊应该充气多少
因此,必须注意调整气囊压力,避免 压力过高引起气管损伤、压力过低使气囊与
气管之间出现间隙。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有 效封闭气囊与气管间隙的最小压力, 常常称为“最小封闭压力(MOP)”。
正压通气时吸气未,即气道压力最高、气管 内径最大时,能够有效封闭气道的最小压力 为 MOP 。 相 应 的 容 积 为 “ 最 小 封 闭 容 积 (MOV)”。
规范护理操作
17
三、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气囊的作用: 1、机械通气时,保证潮气量; 2、防止口腔分泌物及胃内容物误吸; 3、协助气管导管的固定。
18
气囊应该充气多少
气管壁内的动脉压为30—35cmH2O 静脉压为18—20cmH2O 淋巴管压为5—8cmH2O
可推测当气囊压 超过淋巴管压时,可引起淋巴回流受阻,局 部粘膜水肿。 超过静脉压,静脉回流受阻,局部淤血。 超过动脉压并持续一段时间,局部缺血性 坏死而出现气道并发症。
4
人工气道
人工气道: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 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
气管切开
喉罩
气管插管
5
人工气道对患者有哪些不良影响
1.破坏呼吸道的的正常防御机制
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上呼吸道的防 御机制(湿化、滤菌、咳嗽、纤毛运动及 杀菌等),防止细菌进入下呼吸道,使下 呼吸道保持无菌状态。人工气道的建立, 跨过了上呼吸道,使下呼吸道直接与外界 相通,结果使气管支气管树易受细菌感染, 易患肺部感染。
气管切开造口置管的固定:准备两 根寸带(五裂绷带),一长一短,分别 固定于套管的两侧,将长的一根绕过颈 部,在颈部左侧或右侧打一死结,系带 松紧以容纳一指为宜。注意一定不要打 活结,以免自行松开,套管固定不牢而 脱出。
15
意外拔管的处置
气管插管 8㎝内:吸净口鼻及气囊上的滞留物,放气 囊 ,送回原来深度 。
3、目前用的插管、套管为高容低压气囊,对气管粘膜 的损伤小。
4、对于机械通气时的危重患者,气囊放气将导致肺泡 通气不足,引起循环波动。因此为重患者往往不能 耐受气囊放气。
3.影响患者的语言交流 带有气管插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
的患者均不能发声,影响语言交流,常 使患者感到孤独和恐惧。在ICU的特殊 环境下尤为如此,应引起医生的注意。 可采用写字板等方式让患者进行有效交 流。
8
人工气道对患者有哪些不良影响
4.患者的自尊受到影响
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人工气道的建 立常使患者自尊心受到伤害。经过“管子” 呼吸、大量分泌物从“管子”直接排除、 不能说话等均使患者感到难堪。帮助患者 建立自信是很必要的。
﹥8㎝ :气囊放气 ,拔管 , 鼻导管或面罩 给氧。观察病情变化 , 必要时重新插入。
气管切开 48小时内,耳科医生处理 。 窦道形成后,吸痰,放气囊,重新插回导 管,重新固 定。
16
意外拔管的预防对策
加强沟通
恰当的插管固 定
加强业务学习
对策
合理使用镇静剂 有效的肢体约束
合理的人员安排
适时拔管撤机
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
2017.03.215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人工气道导管的护理 三、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四、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 五、人工气道的湿化 六、院内感染的预防
2
一、概述
自然气道:自然气道有发音、湿润、防 止误吸、咳嗽以及维护气管的功能。
人工气道: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 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
6
人工气道对患者有哪些不良影响
2.抑制正常咳嗽反射
气管插管导管经过声门,使声带不 能有效关闭,而气管切开套管的气体通 道又不经过声门,结果使机体咳嗽反射 受到影响,患者不能有效咳嗽。其后果 是分泌物在大气道潴留,误吸的分泌物 也不能有效排除,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和 呼吸道梗阻。
7
人工气道对患者有哪些不良影响
9
人工气道应用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
1、套囊漏气 2、位置不正确 3、痰/血堵塞 4、湿化问题 5、气管食管瘘 6、呼吸机相关肺炎
7、鼻窦炎 8、口腔溃疡 9、气道出血 10、局部黏膜坏死 11、意外脱管 12、院内交叉感染
10
人工气道管理的重要性
所以,在危重患者的治疗中,人工 气道的管理是极其重要的。
21
气囊是否需要定期放气
以往认为,气囊常规定时放气-充气, 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气囊压迫导致气管粘膜 损伤。
目前认为,气囊定时放气是不需要的。 其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22
气囊是否需要定期放气
1、气囊放气后,1小时内气囊压迫区的粘膜毛细血管也 难以恢复。放气10分钟不可能恢复局部血流。
2、声门与气囊之间的间隙常常有大量分泌物潴留,放 气囊增加了误吸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