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制《南宁市武鸣区2019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的说明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水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水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1.07•【字号】南府办〔2019〕3号•【施行日期】2019.0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水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南府办〔2019〕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南宁市水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9年1月7日南宁市水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南宁市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坚决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制定本方案。
一、作战原则坚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核心,坚持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有力抓手,按照“一河一策”“先上游后下游、先支流后干流、先截污后修复”的工作思路,治差水、保好水,以强力推动入河污染源整治为根本,辅以水生态流量调度和水质提升工程措施,确保流域水环境长制久清,各断面、饮用水水源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二、作战目标到2020年,左江、右江、武鸣河、邕江、郁江、清水河等6条主要河流监测断面以及大王滩水库、西津水库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三(Ⅲ)类)比例总体达到100%,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考核目标,地表水无劣五(V)类水体;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比2015年减少1%;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在90%以上,2020年完成国务院“水十条”治理目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三(III)类的比例100%;地下水2个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灌阳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15年度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灌阳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15年度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5.11.06
•【字号】桂发改农经〔2015〕1315号
•【施行日期】2015.11.0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土保持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灌阳县石漠化
综合治理工程2015年度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桂发改农经〔2015〕1315号
桂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你委《桂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审批桂林市灌阳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15年度初步设计的请示》(市发改报字〔2015〕349号)收悉。
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已经自治区有关部门联合审查,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建设内容及规模。
工程治理岩溶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治理石漠化面积
5.01平方公里。
实施封山育林504公顷,人工造林100公顷;人工种草3.46公顷,棚圈建设2700平方米;沟道整治5公里,田间生产道路8公里等。
二、同意初步设计的设计方案。
三、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概算总投资784.9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700万元,地方配套84.94万元。
请据此批复开展下阶段工作,尽早开工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5年11月6日。
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成效及经验剖析
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成效及经验剖析莫剑锋;陆志星;黄永辉;尹国平;许奇聪;杨建华【摘要】Rocky desertification is a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 of karst region in southwest China.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ojectoverview,completion,effectiveness and main ways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experimental project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the author proposed an experienced reference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con -struction in karst areas of China.%对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概况、工程完成情况、治理成效及其主要做法进行探讨分析,为我国岩溶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名称】《福建林业科技》【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5页(P206-210)【关键词】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成效经验;广西【作者】莫剑锋;陆志星;黄永辉;尹国平;许奇聪;杨建华【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广西南宁530011;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广西南宁530028;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南宁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广西南宁530028;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广西南宁530028;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南宁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2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1-3]。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 (2018—2020年)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1.07•【字号】南府办〔2019〕4号•【施行日期】2019.0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壤环境保护正文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南府办〔2019〕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南宁市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9年1月7日南宁市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为扎实推进我市净土保卫战,有效管控土壤环境风险,严格防控涉重金属行业污染,规范管理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根据《南宁市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作战目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78.9%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2%;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并逐步改善;洋垃圾零进口,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以上,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体系基本建立。
二、作战任务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按照“打基础、建体系、守底线、控风险”的总基调,围绕“一个基础(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两个核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污染地块安全利用)”,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坚决遏制土壤污染事故发生为底线目标,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重点实施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治理工程、危险废物固体废物管控工程。
(一)开展土壤环境基础工作。
1.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推进农用地污染状况详查,实施农用地土壤和农产品样品采集、制备、流转和测试分析,加强农用地土壤详查的全程质控管理,汇总评价测试分析结果,编制完成成果报告和图件,建设农用地土壤样品库和数据库。
石漠化项目实施方案
石漠化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石漠化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土地退化,土壤贫瘠,植被稀疏,石块裸露,严重影响了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环境。
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广泛,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
因此,开展石漠化治理项目成为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提高石漠化地区的土地质量,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土地的生产力,带动当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三、项目内容。
1. 土地调查与评估。
首先,对石漠化地区进行全面的土地调查与评估,了解土地的地貌特征、土壤质量、植被状况等情况,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生态植被恢复。
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生态植被恢复方案,包括引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加强对植被的管理和保护,逐步恢复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
3. 土地保护与合理利用。
加强对土地的保护和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土地的退化风险。
4. 农业生产发展。
通过土地治理,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带动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2. 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土地调查与评估工作,获取准确的土地信息。
3.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生态植被恢复方案,确定适宜的植被种植方案和管理措施。
4. 加强对土地的保护和管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5. 宣传和推广项目成果,引导当地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治理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项目效果评估。
1. 对项目实施后的土地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掌握土地治理效果。
2. 通过对土地的监测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项目实施方案,确保项目取得预期效果。
3. 统计土地治理后的生态环境变化和农业产出情况,对项目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六、项目预算。
1. 项目实施所需的资金主要用于土地调查评估、植被恢复、土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农业生产发展等方面。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共69页word资料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第一章总论一、项目背景**县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是山水资源大县,是经济困难大县,是发展希望大县,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主要淹没区,同时也是湖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分布的58个县市之一,全县国土总面积579.45万亩,岩溶区面积221.07万亩,占38.2%,其中石漠化土地60.22万亩,占0.4%,潜在石漠化96.12万亩,占16.6%。
在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19.56万亩,中度石漠化33.62万亩,强度石漠化6.35万亩,极强度石漠化0.69万亩。
近年来,**县石漠化有逐步加剧的趋势,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尽快遏制和扭转石漠化扩展蔓延态势,是**县当前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作十分重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继续实施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工程,促进自然生态恢复。
近年来,中央领导多次深入石漠化地区视察和指导工作,明确指示要加快石漠化治理进程。
2019年,**县启动了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在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三年累计完成封山育林4979公顷、人工造林1063公顷、人工种草86.5公顷、坡改梯45公顷,分别占总任务的60%、65%、%、62%,累计完成投资201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800万元,地方配套投资198万元。
通过石漠化治理,既改善生态环境,又壮大了木瓜、柑桔等支柱产业规模,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
一是强化了组织领导。
2019年9月成立了“**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胡玖明县长任组长,副县长赵学国任副组长,县发改、林业、水利、财政、审计、畜牧等部门为项目成员单位,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
在县发改局设立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办公室,局长任办公室主任。
项目区乡镇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抽出1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国家石漠化治理示范项目在广西启动
国家石漠化治理示范项目在广西启动
伍荔霞
【期刊名称】《广西林业》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2005年3月25日,石漠化地区(广西)竹类等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示范项目在广西田阳县那坡镇永常村启动;26日,南方石漠化山地植被恢复技术应用示范建设项目在广西凌云县东和乡白马村半站屯启动。
这两个项目的启动,标志着覆盖广西、贵州、云南三省的国家石漠化治理示范项目正式拉开帷幕。
石漠化地区竹类等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示范项目投资100万元,由广西区林业局组织,
【总页数】1页(P35)
【作者】伍荔霞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276.7
【相关文献】
1.2010年国家高技能人才焊接师资培训示范项目在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启动[J], 桂文
2.广西自治区启动石漠化治理试点 [J],
3.广西·资源启动国家果蔬作物标准化示范项目 [J], 钱开胜
4.广西·启动石漠化区域火龙果示范项目 [J], 钱开胜
5.广西蔗糖产区水补偿与可持续农业示范项目I期启动 [J], 张宝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石漠化项目实施方案
石漠化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石漠化是指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土地裸露、植被稀疏、土壤侵蚀严重等。
石漠化严重影响着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环境,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因此,开展石漠化治理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改善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三、项目范围。
本项目将重点治理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包括但不限于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等地。
项目实施范围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大。
四、项目实施方案。
1. 土地治理。
针对石漠化地区的土地,采取植树造林、草原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土地的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环境。
2. 水资源管理。
加强对石漠化地区的水资源管理,修建水库、水塘、水渠等水利设施,改善当地的水资源状况,保障植被生长和农业灌溉用水。
3. 生态保护。
加强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禁止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等行为。
4. 经济发展。
通过石漠化治理项目,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五、项目实施步骤。
1. 调研评估。
对石漠化地区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估,了解当地的土地、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情况,为项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2. 制定方案。
根据调研评估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石漠化治理方案,明确项目的实施范围、目标和措施,确保项目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实施措施。
按照制定的方案,采取相应的土地治理、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措施,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4. 监测评估。
定期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项目实施的效果和质量。
六、项目效果。
通过石漠化项目的实施,预计可以改善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案
⽯漠化综合治理的⼯作⽅案2019-02-21⼀、指导思想和主要⽬标(⼀)指导思想。
以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的要求,坚持“积极治理,科学利⽤,治⽤结合”的⽅针,遵循⾃然规律,采取⽣物和⼯程措施相结合,恢复和重建岩溶地区⽣态系统,控制⽔⼟流失,遏制⽯漠化扩展趋势,改善⽣态状况,发展⽣产,增加农民收⼊,促进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建⼈与⾃然和谐相处的⽣态⽂明社会。
(⼆)总体⽬标。
到2015年,控制⼈为因素可能导致新增的⽯漠化现象,治理区域的⽔⼟流失得到有效治理,逐步恢复和重建岩溶地区严重退化的⽣态系统,⽣态功能明显提⾼;农村⽣产、⽣活条件明显改善,⼟地利⽤与农业⽣产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综合⽣产能⼒明显提⾼,培育壮⼤⼀批具有地⽅特⾊的⽀柱产业,农民收⼊较快增长,⽣态、经济、社会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三)具体⽬标。
2012年争取将我区55个县(市、区)纳⼊全国⽯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范围,治理岩溶⾯积1600平⽅公⾥。
争取到2015年基本覆盖我区有⽯漠化治理任务的县(市、区)。
⼆、实施范围治理范围包括河9个市75个县(市、区)。
年我区有35个县(市、区)列⼊全国200个⽯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范围,2012年我区将争取新增20个县(市、区)左右,到2015年基本覆盖我区规划内有治理任务的县(市、区),获得国家⽯漠化治理专项资⾦的⽀持。
三、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投资估算。
2012-2015年,项⽬总投资17.6亿元,其中争取中央预算内资⾦15亿元,占85%;地⽅配套2.6亿元,占15%。
国家扶贫开发⼯作重点县地⽅配套资⾦由⾃治区负责;⾮国家扶贫开发⼯作重点县地⽅配套资⾦由⾃治区和市县各分担50%。
(⼆)效益分析。
⼀是增加森林植被,改善⽣态环境。
开展⽯漠化综合治理的⽯⼭区森林植被将得到有效恢复,治理区域将提⾼森林覆盖率6%以上,保持⽔⼟,涵养⽔源,⽣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宜州市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12年度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变更的批复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宜州市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12年度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变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10.29•【字号】桂发改农经〔2015〕1238号•【施行日期】2015.10.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宜州市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12年度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变更的批复桂发改农经〔2015〕1238号河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你委《关于调整宜州市2012年度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部分建设项目的请示》(河发改农经报〔2015〕74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同意变更宜州市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12年度建设项目部分内容。
由于项目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当地群众积极性不高及立地条件不符,需对部分项目进行调整。
同意将北牙乡邓村屯2#灌溉渠道0.86公里调整为北牙乡空山岩村拉近屯灌溉渠道0.135公里、拉汪屯灌溉渠道0.662公里、塘合屯灌溉渠道0.1公里,调整后灌溉渠道总长度0.897公里;同意将北牙乡北牙社区龙奔屯提灌站渠道0.163公里,泵房面积5.1米×4米调整为北牙乡北牙社区龙奔屯提灌站0.16公里暗埋PE200塑料管,泵房面积2.5米×2米;同意将北牙乡北牙社区、空山岩村、桥邓村以及屏南乡合寨村、板纳村实施蚕沙存储池3259.2立方米,桑枝割辅机388台调整为北牙乡红山村、龙头村、白龙村、洞口村以及屏南乡屏南社区、肯山村、板纳村、新兴村实施蚕沙存储池3259.2立方米,桑枝割辅机388台。
二、变更后建设内容及规模为:实施封山育林269公顷,植被管护736.3公顷;蚕沙存储池3259.2立方米,饲料机械388台;田间生产道路7.77公里,灌溉渠道9.109公里,提灌站1座。
三、同意变更后的初步设计方案。
四、变更后总投资及资金来源不变。
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方案
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方案1. 石漠化概述石漠化是指土地的植被被石块和石头所覆盖,导致土壤水分流失、土壤贫瘠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它广泛存在于中国的西北地区,是造成干旱、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石漠化问题,综合治理项目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综合治理措施,恢复和保护石漠化地区的植被覆盖,提高土壤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促进农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2 原则•生态优先: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为核心,保护植被及畜牧资源,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系统综合:采用多方位、多科学、多科学的方法,综合治理石漠化问题。
•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发展为保障,将治理方案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3. 综合治理措施本项目的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土地整治、水资源管理、植被恢复、农业发展和经济支持等方面。
3.1 土地整治通过石头的清理和开垦,恢复植被覆盖能力,改善土地质量。
具体的土地整治措施包括: - 清除石块和石头,减少土地表面石块的覆盖度。
- 进行土地复垦,改善土壤质地和肥力。
- 架设防风固沙设施,减少风蚀。
3.2 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提供充足的水源是恢复植被和改善土壤质量的关键。
水资源管理措施包括: - 开展灌溉工程,提供水源用于植被恢复和农业发展。
- 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止过度开采和污染。
- 构建水库和水井,提供水源供给。
3.3 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解决石漠化问题的核心措施。
植被恢复措施包括: - 广植抗旱耐寒的本地植物,如柽柳、沙棘等。
- 推广悬浮播种技术,提高植物成活率。
- 加强植被保护,防止过度放牧和破坏。
3.4 农业发展农业发展是综合治理项目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发展措施包括: - 引导农民转变种植结构,推广合理的农作物种植模式。
- 推动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
第二十四条工程验收分为自查验收、市级初验和联合复验。自查验收由各工程实施乡(镇)政府组织专班对所有工程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形成自查验收报告,并向市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市级初验由市发改局会同林业、畜牧兽医、水利、财政等部门,按照《宜都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实施。联合复验在自查验收、市级初验的基础上,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组织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实施。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为工程实施的责任主体,各工程实施乡(镇)政府为工程实施的具体责任人。市人民政府成立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工程项目的统一管理。各乡(镇)政府要把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列入当地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专班,切实加强领导。
第六条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要根据省级批复的《宜都市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实施方案》和年度作业设计组织实施,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和投资规模。
第十九条工程建设资金拨付程序,先项目实施乡(镇)自查工程完成情况、资料整理情况,再市级相关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由相关部门在竣工验收表上签字盖章。然后由工程施工单位填写资金拨付申请表,经工程实施乡(镇)、工程管理部门、发改部门签字同意后,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审批,最后由财政部门拨款。
第二十条工程建设资金用于工程建设所需物资、材料、种苗等的购置,机械作业费、劳务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截留、挪用,不得改变用途。
第三章计划管理
第七条由市发改局会同林业、畜牧、水利等部门,依据省级批准的《实施方案》联合编制工程实施年度投资计划建议方案,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审定后上报省级审批。
红水河流域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治理项目实施要点
梁凤平.红水河流域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治理项目实施要点[J].南方农业,2024,18(8):124-126.红水河流域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治理项目实施要点梁凤平(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六万林场,广西玉林 537000)摘 要红水河是广西的重要河流,但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红水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为减少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对红水河流域的影响,实现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以广西国有六万林场为例,简要阐述了该林场实施红水河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治理项目的背景、目的及基本情况,详细探讨了红水河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治理技术的应用,包括林地选择、树种选择、作业设计及后期管护等方面。
关键词红水河;水土流失;石漠化;治理技术;广西国有六万林场中图分类号:S157;X17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4.08.039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和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根据《2022年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和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的调查结果,2021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26 742万hm2,全国荒漠化面积为25 737万hm2,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面积均超过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4;沙土化面积为16 878万hm2,其中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面积为722.3万hm2[1-2]。
水土流失及土地石漠化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并对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红水河是广西西江水系的一段主要干流,长659 km(不计上游南盘江),流经的多个地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和自然环境的变化,红水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笔者基于广西国有六万林场实际情况,对红水河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治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促进红水河流域的生态恢复,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5.19•【字号】南府办[2010]77号•【施行日期】2010.05.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南府办〔2010〕7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南宁市生态功能区划》已经市十二届人民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九日南宁市生态功能区划近年来,我市实施了植树造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系列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工程,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但是,一些不合理的经济社会活动和资源开发利用,导致局部地区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各种不合理人为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指导自然资源有序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健康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根据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工作的通知》(环发〔2002〕117号)的部署,按照《生态广西规划纲要》及《广西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南宁市组织开展了生态功能区划编制工作。
南宁市生态功能区划是在南宁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主要生态问题和产生原因、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确定不同地域单元的主导生态功能,划分生态功能区类型,确定对保障南宁市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域。
生态功能区划对于指导生态保护与建设、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支撑能力,促进富裕文明和谐南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南宁市生态功能区划的范围包括西乡塘区、兴宁区、青秀区、江南区、邕宁区、良庆区、武鸣县、横县、宾阳县、隆安县、上林县、马山县,总面积22112平方公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计委等四部门关于2001年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计委等四部门关于2001年全区石漠化治理封山植树工程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植树造林与绿化【发文字号】桂政发[2001]31号【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发布日期】2001.05.09【实施日期】2001.05.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计委、林业局、财政厅、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01年全区石漠化治理封山植树工程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01〕31号)各地区行署,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柳铁,区直各委、办、厅、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计委、林业局、财政厅、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01年全区石漠化治理封山植树工程试点建设的实施方案》,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二00一年五月九日关于2001年全区石漠化治理封山植树工程试点建设的实施方案(自治区计委自治区林业局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二00一年四月二日)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桂发〔2001〕10号)精神,为促进全区石漠化治理封山植树工程试点建设顺利、有效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止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的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在西部大开发中做好生态文章的思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控制水土流失、遏制土地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封山植树和保护为主要手段,以重点区域治理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施生态扶贫,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全面推进全区石漠化治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开展石漠化治理封山植树工程试点建设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全面治理、先急后缓、分期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田阳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14年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变更的批复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田阳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14年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变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8.27•【字号】桂发改农经〔2015〕965号•【施行日期】2015.08.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田阳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14年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变更的批复桂发改农经〔2015〕965号百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你委《关于要求调整田阳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14年度建设项目部分建设内容的请示》(百发改农经报〔2015〕15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同意变更田阳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14年度建设项目部分内容。
由于原设计方案中项目实施地点的排灌沟渠常年积水,淤泥较深,不宜立模浇筑混凝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群众需要,同意将伏王小流域原设计渠道使用的干渠原浆砌石渠道边墙调整为使用M7.5浆砌水泥砖砌筑;同意在伏王屯1#排灌渠道渠尾增加沉砂池,沉砂池尺寸为6米×2米×2米(长×宽×高);同意将驮多屯排灌渠干渠原设计断面1米×0.80米调整为断面1米×1米,支渠原设计断面0.6米×0.6米调整为0.6米×0.8米,渠道干渠、支渠底板新增0.1米厚碎石垫层;同意将百谷小流域五村镇雷圩村大卜屯排灌渠干渠原设计浆砌石渠道边墙调整为浆砌水泥砖边墙,支渠不变,材料二次搬运调整为平均0.4公里。
同意新增灌溉渠道一条,渠道长度0.9公里,设计断面为0.4米×0.4米,采用C15混凝土现浇;同意将五村镇巴某村加旭屯原田间生产道路浆砌片石路肩墙平均墙高0.4米调整为平均墙高1.2米。
二、同意变更后的初步设计方案。
三、变更前后总投资及资金来源不变。
总投资907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800万元,自治区配套107万元。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南宁市武鸣区2019年第七批次乡镇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的批复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南宁市武鸣区2019年第七批次乡镇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南宁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9.09.05
•【字号】南府复〔2019〕219号
•【施行日期】2019.09.0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南宁市武鸣区2019年第七批次乡镇建设
用地农用地转用的批复
南府复〔2019〕219号
市自然资源局:
报来《关于办理南宁市武鸣区2019年第七批次乡镇建设用地手续的请示》(南自然资报〔2019〕1006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将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的16.1304公顷国有农用地(旱地11.8523公顷、果园2.2279公顷、有林地0.6966公顷、农村道路0.6921公顷、坑塘水面
0.6156公顷、沟渠0.0457公顷、设施农用地0.0002公顷)转为建设用地。
二、你局要认真落实农用地转用方案,并依法加强对城镇建设用地的管理,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提供建设用地。
凡经营性用地,必须采取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
让。
三、拟定的耕地补充方案合理、可行。
你局应对补充方案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用地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缴纳用地的有关税费。
此复
2019年9月5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自治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自治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9.08.25
•【字号】桂政办发[2009]161号
•【施行日期】2009.08.25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自治区石漠化综合
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桂政办发〔2009〕16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扎实推进我区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成立自治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现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组长:
陈章良自治区副主席
副组长:
曾东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韩庆东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成员:
吴云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
蔡德所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
韦祖汉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
廖培来自治区林业局巡视员
粟永华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副局长
杨伟林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办公室主任由韩庆东同志兼任。
今后,除组长、副组长外,领导小组其他成员需要调整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商有关单位确定,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备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八月二十五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编制《南宁市武鸣区2019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的说明
一、编制目的
《关于印发〈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桂发改农经〔2016〕913号)和《关于下达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18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桂发改投资〔2018〕288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城区党委政府有关工作要求进行编制。
二、编制依据
制定本方案,以明确各单位职责,按期推进项目建设任务。
三、《方案》主要内容
《方案》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指导思想;第二部分说明了工作任务;第三部分明确了年度项目布局、建设内容及规模;第四部分提出了项目建设期及建设进度计划安排;第五部分讲解了实施管理。
四、方案的目标
方案目标:根据《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18年度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南发改农经〔2017〕22号),我城区2018年度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为:治理岩溶土地面积32.8km2,石漠化土地面积17.26km2。
其中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引水灌溉渠3022m,截水沟7247m,农田防护堤2747m,田间生产道路12532m。
畜牧养殖业工程:棚圈建设700 m2,青贮池250m3,草地建设2.5hm2。
项目计划总投资95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800万元,自治区和本城区财政配套资金150万元。
项目设计成果已于2017年12月得到南宁市发改委的批复,2018年3月底自治区发改委等5部门联合下达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
项目建设区域涉及甘圩镇的赖坡流域和那望流域,锣圩镇的玉泉流域和弄七流域,共2个镇4个小流域。
五、《方案》采取的实施措施
(一)完善项目管理机构,统筹推进工程建设
鉴于武鸣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工作岗位有变动,结合当前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机构。
(二)明确部门职责,落实工作责任
城区发改局:负责项目建设日常综合协调工作,组织做好项目建设中的进度督查、月进度上报和县级完工验收等。
城区财政局:负责建设项目城区配套资金的筹措和资金的审核拨付及其监督管理等。
城区林业局: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城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做好草食畜牧业发展工程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工作。
城区水利局:负责做好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工作等,有效推进项目建设。
城区审计局:负责项目建设的审计监督,及时办理工程结算审计。
项目建设区域所在镇的人民政府:配合做好工程的政策宣传工作,负责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与配合项目的施工建设,指导村委完善村规民约和竣工移交工程的后续管理。
(三)规范建设程序,加强项目管理
(桂发改农经〔2016〕严格按《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913号)的相关规定组织项目施工。
认真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制、监理制和招标制等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工程建设实行报账制,以工程检查验收和造价审核结果作为支付工程资金的依据。
按照工程建设进度,根据单项工程检查验收结果和有关财务凭证予以报账。
严格资金用途管理,工程建设资金用于工程建设所需物资、材料、种苗等的购置,以及机构作业费、劳务费等。
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截留、挪用,不得改变用途。
工程建设管理费按级别建设有关规定提取,在地方投资中列支。
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经费、基本预备费及项目管理费,严格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规定计提和使用,并从自治区、南宁市和城区本级的配套资金中支出。
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和项目管理费主要用于规划设计、工程勘察、初步设计、图文材料等工程档案的编制与管理、检查验收、信息统计、效益检测及工程建设日常管理支出等。
(四)加大督查力度,建立考核机制
项目执行进度月报制度,各建设责任单位于每月26日前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项目建设情况进度表,年中和年末各报半年工作总结和年度工作总结,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城区发改局)汇总后上报区市发改委;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之一,由城区发改局牵头,对各成员单位和项目建设涉及的相关镇人民政府进行督查考评。
(本资料仅供参考,请以正式文本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