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划:第五章 农业资源调查方法

合集下载

测绘技术中的农业资源调查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农业资源调查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农业资源调查方法一、引言农业资源调查是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测绘技术逐渐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中,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重点介绍测绘技术中的农业资源调查方法。

二、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指通过航空、航天等平台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农作物分布、土壤类型、水资源分布等数据,为农业资源的调查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手段。

1. 遥感影像解译通过卫星遥感图像的解译,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类型、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等进行全面观测和评估。

例如,通过解译遥感图像,可以准确判断农田中的作物类型和分布情况,从而为农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合理规划农业生产。

2. 地面监测与遥感数据融合将遥感数据与地面监测数据相结合,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农田土壤的养分状况、水分含量等。

通过地面监测设备采集的数据,可以与遥感数据进行融合,提高数据的精确度,从而为农业资源的调查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

三、GPS技术在农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可以获取地理位置信息并对地球进行高精度定位。

在农业资源调查中,GPS技术提供了精确的位置信息,为农业资源调查提供了有力支持。

1. 农田边界划定利用GPS定位技术,可以准确划定农田的边界。

通过获取农田边界的坐标数据,可以精确计算农田面积,并了解农田的分布情况。

这对农业资源的调查和农业土地规划有着重要意义。

2. 农作物示踪利用GPS定位技术,可以记录农作物的种植位置和生长情况。

通过记录和监测农作物示踪,可以及时发现农田的植被状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等,为农业资源的调查和农业灾害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四、无人机技术在农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无人机技术已经在农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无人机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通过对农田进行航拍和数据采集,为农业资源调查提供高精度的数据支持。

农业资源调查

农业资源调查

第二节 农业资源调查安徽省、地、县各级农业区划委员会组织各单项农业资源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对土地、水、生物、气候四大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初步查清了农业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分布状况,并开展了综合评价,对如何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增殖提出了意见。

一、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是农业自然资源调查的重点,也是农业区划的重要基础。

从1979年开始到1994年,全省先后组织开展了土地利用现状概查与详查、土壤普查、以及重点地区宜林地资源、水域资源、丘陵山区坡地资源和低荒农用土地资源调查,并于1986年开始在13个县建立监测网点,进行了以土地利用现状为主的农业资源动态监测工作。

〔土地利用现状概查〕为及时满足制订农业区划的需要,全省各地首先进行了土地利用现状概查。

省区划办1980年在宿县进行的土地资源概查试点成功后,即向全省作了统一部署,各县利用航片或卫片,采用分层抽样、数理统计和编图量算等方法,概算出行政辖区内的主要土地利用分类面积。

1986年省区划办对县级土地资源概查结果进行了数据审核与汇总,编印··532了以乡镇为统计单元的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专辑。

通过核查,截至1985年底,全省土地总面积20961.37万亩,其利用现状为:耕地8552.53万亩,较同期统计上报耕地面积高出28.94%;园地353.54万亩;林地4490.77万亩,其中有林地3295.24万亩;牧草地541.46万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753.36万亩,交通用地553.97万亩;水域2675.41万亩;未利用土地1534.6万亩。

省区划办、省科委农医处和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还于1982~1986年4月共同编印了1∶50万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图。

〔土地利用现状详查〕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安徽省区划办公室于1981年开始组织开展县级土地资源详查工作。

1981年首先在繁昌县进行了土地资源详查试点,并先后在合肥、繁昌举办了全省利用航片开展土地资源调查技术培训班,全省23个县、6个地市的80多名业务技术干部参加了培训。

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

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

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农业资源区划是指根据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条件、生物环境和农业生产等因素的特点,将一定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利用规划,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

一、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1. 数据收集与分析: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首先需要收集有关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条件、农作物适宜性等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气象数据分析等手段进行。

2. 专家评估与判断:在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估与判断。

专家可以根据各项数据以及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农业资源进行划分,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3. 地方实地调查与验证: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中需要进行地方实地调查与验证。

通过实地调查,可以了解土地实际利用情况、农民的种植习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农业资源区划。

4. 制定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在数据收集、专家评估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是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重要环节。

规划应根据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和优势特点,明确农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二、农业资源区划的分区方法1. 土地资源分区: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分区是农业资源区划的核心环节。

土地资源分区可以根据土地质量、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承载力等因素进行划分,划分出适宜粮食作物种植的区域、适宜果树种植的区域、适宜蔬菜种植的区域等。

2. 水资源分区: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水资源分区是农业资源区划的关键环节。

水资源分区可以根据降水量、水利设施情况、水质等因素进行划分,划分出适宜灌溉农田的区域、适宜养殖的区域、适宜渔业发展的区域等。

3. 气候条件分区:气候条件是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气候条件分区是农业资源区划的重要内容。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一、调查分析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而农业资源的调查分析及有效利用则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涉及到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环境等多个方面,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至关重要。

1.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土地的种类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成败。

对农业土地资源的调查分析至关重要。

调查需要重点关注土地的土壤肥力、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等因素,以便合理规划土地的利用方式和作物的选择。

2.水资源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支撑,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对水资源的调查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

需要了解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水质状况及可利用性,以便为农业灌溉和养殖提供依据。

3.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对于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至关重要。

针对生物资源的调查分析需要重点关注种植作物的类型和品种、养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等,以便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利用。

4.气候环境气候环境对于农业生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气候因素包括气温、降水量、风力等,这些因素的不同会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养殖动物的健康。

对气候环境的调查分析也是至关重要的,以便为农业生产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持和生产指导。

二、利用方法根据土地资源的调查分析结果,可以进行土地的分区规划和土地的合理利用。

对于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对于土地适合养殖的地区,则可以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

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率。

针对水资源的调查分析,可以开展水源的修复治理和科学合理利用。

可以建设水库、水渠、水井等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的集约利用。

也可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利用。

生物资源的利用需要充分发挥种植作物和养殖动物的特点和优势,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地条件的作物和养殖动物进行种植和养殖。

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和养殖品种,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作业指导书

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作业指导书

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作业指导书第1章绪论 (4)1.1 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意义 (4)1.2 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的任务与内容 (4)第2章农业资源调查方法 (5)2.1 地面调查方法 (5)2.1.1 地面采样 (5)2.1.2 土壤调查 (5)2.1.3 水资源调查 (5)2.1.4 气象资料收集 (5)2.1.5 农业生产条件调查 (5)2.2 遥感调查方法 (5)2.2.1 遥感数据获取 (5)2.2.2 遥感数据处理 (6)2.2.3 遥感模型建立 (6)2.3 统计分析方法 (6)2.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2.3.2 相关性分析 (6)2.3.3 回归分析 (6)2.3.4 主成分分析 (6)2.3.5 聚类分析 (6)第3章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6)3.1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6)3.1.1 土壤类型调查 (6)3.1.2 土壤类型分布 (7)3.2 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 (7)3.2.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7)3.2.2 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7)3.3 土地质量评价 (7)3.3.1 评价指标体系 (7)3.3.2 评价方法 (8)3.3.3 评价结果 (8)第4章水资源调查与评价 (8)4.1 水资源类型与分布 (8)4.1.1 地表水资源 (8)4.1.2 地下水资源 (8)4.1.3 降水资源 (8)4.2 水资源利用现状 (8)4.2.1 农业用水 (8)4.2.2 工业用水 (8)4.2.3 城镇生活用水 (8)4.2.4 生态用水 (9)4.3.1 地表水资源潜力 (9)4.3.2 地下水资源潜力 (9)4.3.3 降水资源潜力 (9)4.3.4 节水潜力 (9)4.3.5 水资源综合潜力 (9)第5章气候资源调查与评价 (9)5.1 气候类型与特点 (9)5.1.1 气候类型 (9)5.1.2 气候特点 (9)5.2 气候资源对农业的影响 (10)5.2.1 作物生长周期 (10)5.2.2 作物分布 (10)5.2.3 农业灾害 (10)5.3 气候资源评价 (10)5.3.1 评价方法 (10)5.3.2 评价指标 (10)5.3.3 评价结果 (10)第6章生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10)6.1 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10)6.1.1 调查范围与方法 (11)6.1.2 评价指标 (11)6.1.3 结果与分析 (11)6.2 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11)6.2.1 调查范围与方法 (11)6.2.2 评价指标 (11)6.2.3 结果与分析 (11)6.3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11)6.3.1 保护策略 (11)6.3.2 保护措施 (11)6.3.3 保护成效评估 (12)第7章农业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12)7.1 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12)7.1.1 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 (12)7.1.2 生物多样性状况 (12)7.1.3 水资源与水环境 (12)7.1.4 土壤质量与土地利用 (12)7.2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识别 (12)7.2.1 生态退化与土地沙化 (12)7.2.2 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 (12)7.2.3 生物多样性丧失 (13)7.2.4 农业面源污染 (13)7.3 农业生态环境评价 (13)7.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3)7.3.3 评价结果与分析 (13)第8章农业社会经济资源调查与评价 (13)8.1 农业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13)8.1.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3)8.1.2 评价指标 (13)8.1.3 评价结果与分析 (13)8.2 农业技术与设施资源 (14)8.2.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4)8.2.2 评价指标 (14)8.2.3 评价结果与分析 (14)8.3 农业经济结构与政策 (14)8.3.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4)8.3.2 评价指标 (14)8.3.3 评价结果与分析 (14)第9章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14)9.1 农业资源合理配置 (14)9.1.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14)9.1.2 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14)9.1.3 科学规划农田水利设施 (15)9.1.4 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基地 (15)9.2 农业资源保护与恢复 (15)9.2.1 农田保护与质量提升 (15)9.2.2 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15)9.2.3 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15)9.2.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15)9.3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15)9.3.1 推广高效农业技术 (15)9.3.2 发展循环农业 (15)9.3.3 优化农业投入品结构 (15)9.3.4 强化农业信息化建设 (15)第10章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撰写 (16)10.1 报告结构与内容 (16)10.1.1 报告封面及版权声明 (16)10.1.2 摘要 (16)10.1.3 目录 (16)10.1.4 引言 (16)10.1.5 调查与评价方法 (16)10.1.6 调查与评价结果 (16)10.1.7 结论与建议 (16)10.2 数据处理与分析 (16)10.2.1 数据处理 (16)10.2.2 数据分析 (16)10.3 结论与建议撰写技巧 (17)10.3.2 建议撰写 (17)第1章绪论1.1 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意义农业资源是支撑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农业资源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各种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气候条件、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等。

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对于实现粮食安全、保障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缓解贫困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农业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并加以利用非常必要。

1.土地资源调查分析土地是农业生产的一种重要土地资源,因此对于土地资源进行调查分析非常重要。

需要了解土地的总量、分布、利用状况、土地退化状况等因素。

在实地调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了解目标地类别;了解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评估土地的肥力、水分、阳光和气温等自然条件;检查森林、灌丛和荒地用于生产的可能性;评估土地退化状况等。

水是农业生产的一种重要资源,水资源的调查分析也非常重要。

需要了解水资源的总量、分布、质量、供需状况等因素。

在实地调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评估降水量、水质和水文环境;确定可开发和利用的水源;确定用于农业生产的实际用水量以及灌溉和排水设施等。

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种关键因素,因此对气候资源进行调查分析非常重要。

需要了解各种气象条件的变化和趋势,以及它们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在实地调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评估气象条件和趋势;了解每个季节的降雨量、温度和日照时间等;了解自然灾害和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科技资源是指对农业生产具有技术含量的各项技术知识、经验和技术手段。

需要了解国内外的农业科技发展情况、优秀农业创新经验等。

在实地调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了解农业科技应用情况;评估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水平;评估社会群众对农业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评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二、农业资源的利用农业资源的利用主要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发展高效、节水、耕地互补、适应区域性的农业种植模式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农业资源的定义入手,阐述农业资源调查分析的必要性,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并讨论如何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

一、农业资源的定义农业资源是指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包括土地、水、气候、植物、动物、人力等元素。

这些元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生态系统,支撑着农业的生产和发展。

农业资源是农业生产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农业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情况,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而言,农业资源调查分析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农业资源状况。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土地、水源、气候、植物、动物和人力等农业资源的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2. 做好土地利用规划。

根据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保障粮食安全。

调查分析农业资源,可以了解粮食生产的潜力,制定科学的种植计划和粮食保障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4. 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分析农业资源,确定最佳的农业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农业资源调查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农业土地资源调查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数量、土地质量、土地利用现状和发展潜力。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田间调查和空间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采样和采集农田土壤样品,测定土地的肥力和水分状况,然后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和土地资源评价。

农业水资源调查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类型、水量、水质、水利设施等情况。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水文测量仪器和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定点测量水位、水温、水质等参数,获取水利设施的分布、状态等信息,评价水资源的利用潜力和保护状况。

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气象数据、气候类型、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气象观测站和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收集气象数据和气象影像,分析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服务。

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

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

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一、概述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区划规划显得愈发重要。

农业资源区划是指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对农业区域进行划分和规划,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方法1. 调查研究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首先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水文气象等自然环境条件的调查,以及农田分布、作物类型、养殖业分布等农业生产情况的调查。

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可以全面了解农业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利用现状,为后续的区划工作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

2. 数据分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工作。

通过对各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农业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合理的区划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3.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关键环节。

在综合评价中,需要考虑自然环境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农业生产布局、交通水利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估各个区域的农业资源禀赋和开发潜力,为区划的合理性提供理论支撑。

4. 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结果,制定农业资源区划的具体方案。

方案应当充分考虑到各项因素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划分标准和区域规划,确保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大化利用。

三、分区方法1. 自然条件分区法自然条件分区法是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划分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因素。

通过自然条件分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特点和适宜的生产类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 资源开发分区法资源开发分区法是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开发潜力进行划分的方法,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因素。

通过资源开发分区,可以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 功能分区法功能分区法是根据各地区的农业生产功能进行划分的方法,主要包括粮食生产区、经济作物生产区、畜牧业生产区等。

海城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基本方法及其效果

海城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基本方法及其效果

作者机构: 辽宁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页码: 23-28页
主题词: 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成果应用;总体规划;区划工作;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改造;一九;家禽品种;农业结构
摘要:一、基本方法 海城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分为两个阶段七个步骤进行,一九七九年十一月至一九八○年七月为调查与区划阶段,包括落实方案、野外勘测、室内分析和编写报告四个步骤;一九八○年七月至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为区划成果应用阶段,包括编制成果应用计划、制定农业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三个步骤。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摘要】农业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对于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从引言中论述了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的重要性,并揭示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在详细介绍了农业资源调查方法与工具、数据分析、结果分析,以及农业资源利用的现状和可持续利用策略。

结论部分总结了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的意义,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同时对整篇文章进行了精炼的总结。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了解农业资源的现状、利用方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利用、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调查方法、数据分析、结果分析、资源利用、可持续利用策略、意义、展望、总结。

1. 引言1.1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的重要性农业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农业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可以及时掌握资源的分布情况、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为科学规划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农业资源调查能够帮助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还可以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管理建议,帮助他们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科学的资源调查分析还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的调查分析及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提高,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背景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的研究背景农业资源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包括土地、水源、肥料、农药等。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业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资源的供给却在减少,这导致了资源紧缺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对农业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和有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研究中,农业资源的调查方法和工具主要包括实地勘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第五章 农业资源调查方法

第五章 农业资源调查方法

1-3 季度 168.5 158.4 2087.3 334.3 325.9 911.6 392.8 451.3 111.8 1436.4 868.4 1162.6 806.8 654.9 2400.5 25118.3
增长率 -3.3% 4.3% 4.7% -2.4% 15.3% 8.0% 9.5% 11.7% -9.0% 4.6% 2.3% 3.0% 4.3% 6.4% 5.0% 5.3%
5.2.2 统计报表调查 各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005 年 1-3 季度)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地区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全国合计
计算
单位:亿元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3 季度 2757.5 1182.8 1401.9 1406.3 754.4 348.9 475.4 1834.6 388.1 609.2 47.8 394.1 347.8 58.9 95.0 744.2 增长率 6.5% 3.5% 5.9% 2.9% 6.2% 7.4% 4.6% 6.4% 4.6% 6.4% 0.0% 7.7% 6.5% 6.1% 4.9% 7.2%
3)问题重大性。一般只对那些国民经济建设中的 重大问题(如土地资源、水资源),但又不宜通 过间接调查而取得的资料,才专门组织进行。
5.2.2 统计报表调查 1、概念:
按照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时间、内容
、计算方法和程序,由基层单位自下而上逐
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报告制度。
5.2.2 统计报表调查
5.1.1 我国现有的规范、规程
5、农业社会经济资源方面
• 农业部建立了农业基础卡片填报制度 • 国家统计局、农业部等共同建立了农业统计报表 制度并确定实施办法;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农业资源是指农业生产中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土地、人力、资金、技术、水资源和光热资源等。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是指对农业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农业资源调查分析主要涉及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1. 土地资源调查分析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农业资源的调查分析十分重要。

主要包括土地的面积、土壤肥力、地形地貌等信息。

通过土地资源的调查分析,可以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农业资源调查分析中应重点关注水资源的情况,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分布、利用情况、保护措施等内容。

根据水资源的调查分析结果,可合理规划农田水利设施,提高灌溉效率,保障农业用水需求,实现节水和增产的目标。

气候资源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业资源调查分析中应对气候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气温、降水、光照等情况。

通过气候资源的调查分析,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种植时间、品种选择和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二、农业资源利用农业资源的利用涉及到农作物种植、畜牧业和渔业等多个方面。

1. 农作物种植农作物是农业生产的主要产品,对农业资源的利用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的调查分析结果,可以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质作物品种,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2. 畜牧业畜牧业是农业资源的重要利用方式,通过对草地、饲料资源的调查分析,可以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场地,提高畜禽饲养效率,促进畜禽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提升,增加农民收入。

3. 渔业水产资源是重要的农业资源之一,通过对水资源和水生动植物资源的调查分析,可以科学合理地制定渔业政策和规划,促进水产业的发展,提高水产品质和产量。

农业种质资源调查方案

农业种质资源调查方案

农业种质资源调查方案背景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系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于种质资源的调查及评价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农业种质资源调查的方案,以便对种质资源的收集和管理进行规范和统一,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调查方法1. 收集信息:首先需要根据调查区域的情况,制定出具体的调查计划,明确好调查的范围和目的,然后通过实地调查、网络调查、文献查阅等多种方式收集信息,包括当地农业种植状况、农作物品种及其种质资源状况等。

2. 采样与保存:对于采集到的种质资源,要按照采集标准,对样品进行标记、记录和保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种质资源的完整性和保存质量。

3. 数据处理:对于采集到的数据,要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分类,筛选出有代表性的样品,并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同时,建立种质资源的数据库,方便数据的管理和维护。

调查内容1. 种植信息调查:对于农作物的种植信息进行调查,包括种植面积、种植方式、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情况等,同时记录种植环境和自然灾害情况,以及收成情况等。

2. 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根据调查计划,对当地的主要农作物进行种质资源调查,包括各种子类、品种的名称、特性和利用价值等。

3. 种质资源收集:针对调查所涉及的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保存,确保种质资源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同时,采用技术手段,如DNA分析等对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验证。

数据分析经过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根据种植和种质资源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得出科学的结论和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结论农业种质资源调查是保障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提供了一种针对农业种质资源调查的方案,以便对种质资源进行规范的收集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摘要】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农业资源的实地调查和分析,可以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业资源调查的方法和工具,然后探讨了农业资源分析的指标和模型,以及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策略。

接着分析了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的前景。

结论重申了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总结指出,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将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农业资源利用、调查方法和工具、分析指标和模型、合理利用策略、应用、展望、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的重要性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农业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

通过对农业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农业资源的分布情况、数量、质量等方面的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还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还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农业资源的情况,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是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意义是本文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农业资源的现状和潜在价值,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农业资源的分布和状况,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提供依据。

通过调查分析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水资源情况、气候特点等,可以为粮食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2. 探索农业资源的优化利用路径,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农业资源调查分析是指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农田的地理位置、土壤状况、气候条件等,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的目的是为农业生产提供合理利用资源的依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 地理位置和土壤状况调查:通过调查农田的地理位置和土壤状况,了解农田的地势、坡度、海拔高度等地理特征,以及土壤的质地、肥力、含水量等情况。

2. 气候条件调查:通过对气候要素(温度、降水、光照等)的调查,了解农田所处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变化规律,为农业生产的季节选择、作物种植、灌溉等提供依据。

3. 生态环境调查:通过对农田周边环境的调查,了解农田的生态状况和生态环境的风险因素,为农业生产的生态安全提供参考。

1. 实地调查法:通过走访、观察和分析农田现状,了解农田的地理和土壤状况,以及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情况。

2. 试验研究法:在农田中开展试验研究,对比不同处理的效果,从而评估农田的资源利用情况和生产潜力。

3.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农业资源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农田资源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为资源利用和农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合理利用资源:通过了解农田的地理、土壤、气候等特征,可以根据农田的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作物种植,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了解农田资源的情况和变化趋势,可以提出合理的农业生产规划和措施,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 农业规划设计:根据农田资源调查分析的结果,制定合理的农田规划和设计,确定作物种植结构、灌溉布局、施肥措施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农业政策制定:根据农业资源调查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农业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3. 农业技术指导:根据农田资源调查分析的结果,为农民提供科学、有效的农业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

农业资源调查农业资源调查的方法与技巧

农业资源调查农业资源调查的方法与技巧

农业资源调查农业资源调查的方法与技巧农业资源调查方法与技巧农业资源调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规范的调查工作,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信息支持。

下面将介绍一些农业资源调查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农业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之一。

在实地调查中,调查员需要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可以通过询问当地农民、采集土壤样品、测量农田面积等方式获取所需信息。

实地调查可以直观地了解农田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搜集大量信息的有效方式之一。

可以通过设计问卷,向相关农民、农户、农场主等对象发放,并收集其填写的意见和建议。

问卷调查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农民的需求、种植情况、耕作方式等信息,为进一步的资源调查和农业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三、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现代农业资源调查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使用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航拍图像或卫星影像对农田进行监测和分析,快速获取大范围内的有关数据。

遥感技术可以帮助农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农田的植被覆盖情况、土壤质量、灾害风险等信息,为科学调控和管理提供支持。

四、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是农业资源调查的新趋势。

通过建立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农业资源数据库等方式,对农业资源进行智能化管理和分析。

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资源调查的效率和精度,也为数据共享和决策分析提供了便利条件。

综上所述,农业资源调查是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工作。

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与技巧能够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各方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调查手段,不断完善农业资源管理体系,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Word count: 355 words.。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一、调查分析农业资源调查是指对农业资源进行科学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人力资源等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这些资源的调查分析,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1.土地资源调查分析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土地资源的调查分析是农业资源调查中的重要环节。

包括土地类型、土壤肥力、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等内容。

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深入调查与分析,能够科学合理地规划农田布局,选择适宜的种植作物,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

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对水资源的调查分析主要包括水源位置、水质情况、水量充足程度等内容。

通过对水资源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和水利设施的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气候资源的调查分析主要包括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要素的情况。

通过对气候资源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科学合理地制定农业生产计划,合理选择种植作物的品种,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利用农业资源的调查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但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有效地进行资源利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种植作物的布局,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农作物的产出。

2.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3.合理选择农作物品种4.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通过对人力资源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科学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5.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农业资源的调查分析,可以科学地进行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6.加强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在资源利用的也要加强资源的保护,防止资源的滥用和浪费,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调查分析和有效的资源利用,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论述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

论述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

农业资源区划是指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和需求,将农业耕地、水资源、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确定不同农业生产区域的边界和特征,从而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工作方法1. 研究调查在进行农业资源区划工作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调查工作,包括对耕地资源、水资源、气候条件、农作物种植情况等因素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全面了解农业资源的分布情况和特点,为后续的区划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依据。

2. 综合评价在研究调查的基础上,需要对各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限制条件和适宜性。

通过使用GIS技术和多因素评价模型,对不同农业资源进行定量化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为后续的区划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3. 区划划分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业生产要求和资源特点,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方案。

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作物种植要求、水资源分布、气候特点等因素,将农业资源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为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和农业生产提供合理的空间布局。

二、分区方法1. 土壤类型分区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资源,在农业资源区划中可以根据土壤的类型和特性进行分区划分。

不同的土壤类型对于不同农作物的适宜性不同,可以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排水性、质地等特点进行分区,确定不同的农作物种植区域。

2. 水资源分区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不同的水资源条件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

在农业资源区划中可以根据水资源的分布、水质、水量等因素进行分区划分,确定不同的灌溉和排水区域,为农业生产提供合理的水资源保障。

3. 气候条件分区气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条件,不同的气候条件对于不同的农作物种植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在农业资源区划中可以根据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因素进行分区划分,确定不同的适宜农作物种植的区域。

农业种质资源调查方案

农业种质资源调查方案

农业种质资源调查方案一、背景农业种质资源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

我国拥有丰富的农业种质资源,但由于历史原因、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原因,我国的农业种质资源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和流失。

为了保护和利用农业种质资源,需要对农业种质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评估。

二、目的本次农业种质资源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我国农业种质资源的分布、数量、种类、遗传特征和利用状况等方面的情况,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种质资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三、范围本次农业种质资源调查的范围包括农作物、果树、蔬菜、家禽、水产等农业种质资源及其相关的遗传信息和利用情况等方面。

四、内容和方法(一)内容1.农业种质资源的分布状况,包括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种植方式等方面的情况。

2.农业种质资源的数量和品种,包括种质收集、保存和繁育工作等方面的情况。

3.农业种质资源的遗传特征,包括遗传多样性、遗传基础和遗传结构等方面的情况。

4.农业种质资源的利用状况,包括育种、生产和经济价值等方面的情况。

(二)方法本次农业种质资源调查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资料统计、现场观测和样品分析等方式,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农业种质资源的遗传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

五、人员和工具本次农业种质资源调查的人员主要包括农业科技人员、统计人员和相关领域的专家,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需要上好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本次农业种质资源调查需要使用的工具主要包括GPS、相机、笔记本电脑、数据处理软件等,其中GPS和相机主要用于采集农业种质资源的地理位置和相关的图片信息,笔记本电脑和数据处理软件则用于资料统计和数据分析等环节。

六、时间和预算本次农业种质资源调查预计需要6个月时间,具体时间安排和调查进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次农业种质资源调查的预算大致估算在200万元左右。

具体预算需要细化和拟定关于实际情况,同时需要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和核算制度。

农业资源监测与调查的测绘技术方法与案例分析

农业资源监测与调查的测绘技术方法与案例分析

农业资源监测与调查的测绘技术方法与案例分析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资源的监测与调查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科学的测绘技术,可以准确地掌握农业资源的分布情况,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本文将探讨农业资源监测与调查的测绘技术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来深入了解其应用。

一、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监测与调查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等高空平台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手段。

在农业资源监测与调查中,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多种数据,如农田分布、作物种植面积、植被覆盖度等。

其中,遥感影像是最常用的数据来源之一。

以我国北方大豆种植的监测为例。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解译遥感影像中的植被指数来估计大豆的生长状况。

植被指数是利用遥感技术计算植被覆盖程度的指标,常用的植被指数有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和EVI(增强型植被指数)等。

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和分析,我们可以获取到大豆种植面积、病虫害分布等关键信息。

这些数据对于农业资源的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资源监测与调查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个用于地理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

在农业资源监测与调查中,GIS可以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以水资源监测为例,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通过GIS系统,我们可以将水库、灌溉渠道等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标注在地图上,并与农田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通过对农田与水资源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可以优化灌溉方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GIS系统还可以进行水资源的时空变化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资源的问题。

三、农业资源监测与调查的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业资源监测与调查的测绘技术方法,我们将分析一个真实的案例。

该案例发生在某地的农业综合开发区,该区域具有多种农业资源,包括农田、水库等。

首先,通过遥感技术获取该地区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并进行影像解译。

通过对遥感影像中的植被指数进行计算和分析,我们得到了农田的分布情况和作物种植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关键问题是正确选择典型单位,保证 典型单位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5.2.5 抽样调查
• 概念:从被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中,抽取部分 样本单位进行调查,用以推算总体。抽样法 是一种用来了解全面情况的非全面调查观察 的方法。
定期调查、不定期调查; 经常调查(连线清查)。 4. 调查的方式有直接调查法和间接调查法。
5. 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四种。
5.2.1 普查
1、普查的概念——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 的全面调查,用以搜集一定时期(点)某 种调查对象的较全面、较精确的资料。
5.2.1 普查
2、普查的特点:
4.9%
新疆
744.2
7.2%
全国合计
25118.3
5.3%
注: 从 2003 年起执行新国民经济行业 分类标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包括服务业总 产值 ,增长速度按缩减法
计算
5.2.3 重点调查
•概念: 重点调查是一种了解基本情况的非全面调 查,是在所有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 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这些重点单位在全部单位 中虽然只是一部分,但它们在所要研究的标志总 量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因而对这些单位进行调查 ,就能反映全部现象的基本情况。
5.1.2 农业资源调查的要求和规范的基本内容
4、技术标准
• 有统一的必须执行的技术标准
5、成果要求
• 主要以表格、图件和文字报告形式反映出来
5.2 农业资源调查常用方法
1. 从调查所涉及的面和学科看有综合调查和专题调 查;
2. 从调查包括的范围看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3. 从时间上看有一次性调查、间断调查,
•特点: 重点调查的项目可以多一些,了解的情况 可以细一些,可以花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获 得较好的调查效果。
5.2.3 重点调查
应用:一般来说,当调查的目的不在于了解现象 的全部情况,只需了解基本情况,而所要调查了 解的标志总量比较集中在少数单位时,适宜采用 重点调查。
5.2.4 典型调查
•概念: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在被 调查的对象中,有意识地选择少数具有 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一 种非全面调查方法。
贵州
388.1
4.6%
江苏 浙江
1436.4 868.4
4.6% 2.3%
云南 西藏
609.2 47.8
6.4% 0.0%
安徽 福建
1162.6 806.8
3.0% 4.3%
陕西 甘肃
394.1 347.8
7.7% 6.5%
江西
654.9
6.4%
青海
58.9
6.1%
山东
2400.5
5.0%
宁夏
95.0
5、农业社会经济资源制度 • 国家统计局、农业部等共同建立了农业统计报表
制度并确定实施办法; • 国家统计局建立了农村经济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提出了全国农产品抽样调查试行方案,农村抽样 调查网点抽选方案等
5.1.2 农业资源调查的要求和规范的基本内容
1、农业资源调查要求
2087.3 334.3
4.7% -2.4%
湖南 广东
1401.9 1406.3
5.9% 2.9%
内蒙古
325.9
15.3%
广西
754.4
6.2%
辽宁
911.6
8.0%
海南
348.9
7.4%
吉林
392.8
9.5%
重庆
475.4
4.6%
黑龙江
451.3
11.7%
四川
1834.6
6.4%
上海
111.8
-9.0%
调查任务和目的、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调查时间和地点、 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调查成果要求等。
5.1.2 农业资源调查的要求和规范的基本内容
2、农业资源调查的对象、内容、项目
• 农业自然资源一般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 候资源,生物资源和其他资源;
• 农业社会资源一般包括:农村人口、农业经济条 件、农作物产品产量等。
5.2.2 统计报表调查
5.2.2 统计报表调查 各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05 年 1-3 季度)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单位:亿元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地区
1-3 季度
增长率
地区
1-3 季度
增长率
北京
168.5
-3.3%
河南
2757.5
6.5%
天津
158.4
4.3%
湖北
1182.8
3.5%
河北 山西
• 农业资源调查内容、项目因调查对象不同而不同
5.1.2 农业资源调查的要求和规范的基本内容
3、调查步骤
1)调查的准备工作:
包括编写调查任务书或制订调查计划,组织调查专 业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试点,收集资料,准备仪器和 工具等;
2)外业调查 3)室内资料整理或内业:
包括资料的审查、计算和分析,航片转绘、面积 量算、数据汇总、编制有关图件和说明书,写出调查报 告等。
5 农业资源调查方法
5.1 农业资源调查的要求和规范 5.2 农业资源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 5.3 农业资源专题调查 5.4 遥感在农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5.5 农业资源动态监测方法
5.1 农业资源调查的要求和规范
根据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的 需要,应制订一系列的规范及与规范相当 的规程、规定、方案、工作细则、调查大 纲等。
5.1.1 我国现有的规范、规程
3、气候资源方面
• 《气象观测规范》 • 《农业气象观测方法》 • 《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研究计划要点》
5.1.1 我国现有的规范、规程
4、生物资源方面
• 林业资源:《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程》 • 草地资源:《重点牧区草场资源调查大纲和技术
规程》
5.1.1 我国现有的规范、规程
5.1.1 我国现有的规范、规程
国家级规范或规定:
1、土地资源方面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暂行技术规程》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土地利用现状详查技术规程》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手册》、《中国土壤普查 技术》等书供调查时掌握使用
5.1.1 我国现有的规范、规程
2、水资源方面
•《水文测验手册》 •《水文调查指南》 •《地表水资源调查和统计分析技术细则》 •《地下水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提纲》
1)全面性和准确性。 2)工作规模大,涉及面广,需动用的人力、物力
较多,组织工作比较复杂繁重; 3)问题重大性。一般只对那些国民经济建设中的
重大问题(如土地资源、水资源),但又不宜通 过间接调查而取得的资料,才专门组织进行。
5.2.2 统计报表调查
1、概念: 按照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时间、内容
、计算方法和程序,由基层单位自下而上逐 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报告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