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图与三维建模
零件的建模过程
零件的建模过程
零件的建模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收集信息:了解零件的功能、尺寸、材料等相关信息,并与设计师或客户进行沟通,确保理解需求。
2. 制定设计方案: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制定零件的设计方案,包括零件的整体形状、结构和特征等。
3. 绘制草图:使用CAD软件或手绘草图,将设计方案转化为二维图形表示,包括正视图、俯视图和剖视图等。
4. 创建3D模型:使用CAD软件,将绘制的草图转化为三维模型。
可以使用不同的建模技术,如实体建模、表面建模或参数化建模等。
5. 添加细节:在3D模型中添加细节,如螺纹、孔洞、倒角等,以使零件更加真实和完整。
6. 进行设计验证:对3D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确保零件的设计满足要求,并能够实现制造和装配。
7. 生成工程图:使用CAD软件,根据3D模型生成工程图,包括尺寸标注、视图投影和注释等,以便制造和装配。
8. 输出文件:将3D模型、工程图和其他相关文件导出为适当的格式,以便于制造过程中的使用,如STL、STEP或IGES等。
9. 优化和修改:根据设计验证的结果和反馈意见,对零件的设计进行优化和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性能和效果。
10. 制造和装配:根据生成的工程图,使用适当的制造工艺和设备,制造和装配零件。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零件的建模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步骤可能会因零件的类型、复杂度和要求而有所变化。
同时,建模过程中需要不断与设计师、客户和制造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零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的顺利进行。
CAD三维建模实例操作六_泵体零件的三维模型-工程
CAD三维建模实例操作六_泵体零件的三维模型-工程泵体零件图如图87所示,。
图87 泵体零件图图形分析:泵体零件由壳体、腔体、底座、凸台以及螺纹孔、沉头孔、定位孔等所组成。
泵体零件的壳体部分较复杂,不能用旋转命令生成实体。
只能用拉伸命令,分别对相关的图形拉伸生成不同的实体,然后,利用叠加的方式合并生成。
泵体右边的M33外螺纹、直径20和直径14mm的孔,可用旋转命令生成实体。
另外,壳体上的螺纹底孔和定位孔,也可用旋转命令生成。
创建的操作如下:(1)修改主视图图形利用拉伸命令,生成壳体和腔体部分以及底座造型。
(2)保留右视图部分图形,修改后,利用放置命令生成泵体后端的外螺纹与孔造型。
(3)合并后,生成泵体模型。
创建泵体三维模型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除轮廓线图层不关闭外,将其他图层全部关闭。
或者删除其他无关的所有内容。
如图88所示。
图88 保留的图形(2)分割图形绘制独立的封闭图形。
将“轮廓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层。
利用添加、删除多余线段来绘制出三维实体所需的封闭图形。
绘制出的图形如图89所示。
图89 各封闭图形所起作用示意图(3)创建面域。
单击“绘图”工具条上的“面域”按钮后,框选所有图形,按回车键后生成如图90所示的面域。
图90 创建面域说明:面域5是指6个螺纹底孔,面域6是指2个定位孔。
因为有了面域7,则面域11可以不要。
(4)创建壳体造型。
利用“拉伸”(EXT)命令,选择“面域1”,拉伸值为-42mm(往后拉伸),创建的壳体实体造型如图91所示。
图91 拉伸生成壳体造型图92 创建腔体造型(5)拉伸切除生成腔体造型。
利用“拉伸”(EXT)命令,选择“面域2”,拉伸值为-32mm,生成实体后,再运用“差集”命令,先选择壳体实体,回车后,再选择生成的实体,回车完成腔体的创建如图92所示。
(6)拉伸求和创建底座造型。
利用“拉伸”(EXT)命令,选择“面域3”,拉伸值为-32mm,创建出的底座和连接部分的实体造型。
《UG NX 10.0机械三维设计项目教程》课件项目3 轴类零件三维建模与工程图设计
② 选择螺纹类型。
知识库
UG NX中的螺纹有两种类型:“符号” 螺纹和“详细”螺纹。“详细”螺纹是指 切出三维实体螺纹,一般用于较大尺寸的 非标准螺杆;“符号”螺纹是指不切出实 体而只显示螺纹线,更便于工程图表示。
3.1 案例任务——圆弧轴三维建模及工程图设计
创建孔特征
使用“孔”命令可以为零件添加常规孔、钻形孔、螺钉间隙孔、螺纹孔等孔特征。
创建孔特征的基本操作流程为:① 单击“孔”按钮 ,弹出“孔”对话框→② 选择孔的类型→③ 指定孔的位置点→④ 指定孔的方向→⑤ 设置孔的形状和尺寸→⑥ 单击对话框中的“确定”或“应用”按 钮完成孔特征的创建。
以XC轴方向为 旋转轴方向
⑤ 指定旋转轴 和旋转角度
生成旋转特征
⑥ 单击“确定”按钮,生成旋转特征
3.1 案例任务——圆弧轴三维建模及工程图设计
为草图添加几何约束
在利用直线、圆弧等草图工具绘制二维草图时,通常只需要先绘制出草图的大概形状和尺 寸,然后再通过添加草图约束对其形状和大小进行精确控制,以获得理想的二维图形。草图 约束分为几何约束和尺寸约束两类。
圆弧轴零件工程图
3.1 案例任务——盖板三维建模及工程图设计
本任务涉及的重要知识点
圆弧轴三维建模 圆弧轴工程图设计
创建旋转特征 为草图添加几何约束 为草图添加尺寸约束 创建孔特征 创建螺纹特征
创建局部剖视图
标注公差
3.1 案例任务——圆弧轴三维建模及工程图设计
创建旋转特征
旋转特征是将一个平面上绘制的二维截面沿旋转轴旋转一定角度而形成的三维特征,是 UG实体建模中最常用的特征之一。
在“草图”任务环境中,默认情况下,“主页”选项卡“创建自动判断约束”按钮 处于 选中状态,此时在绘制草图的过程中系统会自动为满足某种特定条件的草图对象添加相应的 几何约束。例如,绘制水平直线时,系统会自动为直线添加水平约束。
三维建模的方法
三维建模的方法三维建模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物体或场景在三维空间中进行表达和展示的过程。
它广泛应用于电影、游戏、建筑、工程、医学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三维建模方法:1. 手绘草图:手绘草图是最早的三维建模方法之一。
它可以用来快速概括和表达设计师的创意。
在创建三维模型之前,设计师可以使用纸笔或绘图软件绘制出草图,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
2. 雕刻建模:雕刻建模是一种基于物体表面雕刻的三维建模方法。
通过在计算机中使用雕刻工具,设计师可以在一个块状的材料上进行切割和雕刻,从而逐步形成所需的模型。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机形状的物体,如角色、动物和植物。
3. 多边形建模:多边形建模是最常用的三维建模方法之一。
它将物体划分为许多小的多边形面片,并通过调整顶点位置、添加和删除面片等操作来创建和修改模型。
多边形建模可以创建各种形状的物体,并且在计算机图形中具有高效的渲染和显示性能。
4. NURBS建模:NURBS(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是一种数学曲线和曲面表示方法。
NURBS建模可以更精确地描述物体的形状,并且在曲线和曲面的平滑性方面表现优秀。
通过调整曲线和曲面的控制点和权重,设计师可以创建复杂的物体形状。
5. 体素建模:体素建模是一种基于立方体网格的三维建模方法。
它将物体划分为一系列小的立方体单元,通过添加、删除和修改单元来创建和编辑模型。
体素建模适用于复杂的几何结构和材料细节表达,如建筑物、机械零件等。
6. 数字化现实建模:数字化现实建模利用激光扫描或摄影测量等技术将真实世界中的物体进行捕捉和重建。
通过采集物体的几何形状和纹理信息,可以创建高度精确的三维模型。
数字化现实建模广泛应用于文物保护、文化遗产重建等领域。
除了上述常见的建模方法,还有一些特殊的建模技术,如参数化建模、流线建模、体绘建模等。
不同的建模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景。
设计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并结合软件工具进行创作和编辑。
机械图形设计--三维绘图
机械图形设计–三维绘图1. 简介机械图形设计是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用于表达和传递机械零件、装配体及机械系统的形状、尺寸、位置和运动关系。
而在机械图形设计中,三维绘图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绘制三维图形,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机械零件的外观和结构,有助于工程师和设计师进行设计、分析和交流。
本文将介绍机械图形设计中的三维绘图方法和技巧。
2. 三维绘图方法在机械图形设计中,有多种方法可以进行三维绘图,常用的方法包括手绘、计算机辅助绘图(CAD)和三维建模软件等。
下面将介绍这些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2.1 手绘手绘是传统的绘图方法之一,通过纸和铅笔,工程师可以在二维平面上绘制机械零件的草图和工程图。
手绘的优点是简单、直观,可以随时进行修改和调整。
然而,手绘存在精度较低、速度较慢等缺点,在复杂的机械设计中往往无法满足要求。
2.2 计算机辅助绘图(CAD)计算机辅助绘图(Computer-Aided Design,CAD)是一种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绘图的方法,通过CAD软件,工程师可以在计算机上绘制和编辑机械零件的二维和三维图形。
CAD的优点是精度高、速度快,可以进行复杂的图形操作和分析,如尺寸标注、装配关系、运动仿真等。
常见的CAD软件有AutoCAD、SolidWorks、CATIA等。
2.3 三维建模软件三维建模软件是一种专门用于绘制三维图形的软件,它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生成真实的三维物体。
相比于CAD软件,三维建模软件更加强调零件和物体的真实感和逼真效果,适合用于宣传、展示和动画效果制作。
常见的三维建模软件有3ds Max、Maya、Blender等。
3. 三维绘图技巧在进行三维绘图时,除了选择合适的绘图方法,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以提高绘图效果和效率。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三维绘图技巧。
3.1 视角选择在绘制三维图形时,选择适当的视角非常重要。
视角的选择应该能够充分展示机械零件的外观和结构,同时又能清晰地展示关键的特征和细节。
三维建模与工程制图
三维建模与工程制图三维建模与工程制图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制造,三维建模和工程制图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三维建模和工程制图的概念、应用、方法和工具。
一、三维建模概念三维建模是指采用计算机技术,在三维坐标系下,用虚拟的点、线、面组成物体、构造对象、建立模型。
三维建模技术是制造业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可以用于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领域。
它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以各种角度、尺寸、颜色、外观等参数呈现3D模型,让用户更直观地了解设计方案,并与之进行交互。
二、工程制图概念工程制图是一门制图学科,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技术手段将工程设计中的空间形态、尺寸、表面质量等信息转化为图形符号,以便工程实施、管理等环节的需求。
工程制图是把设计思路转化为具体的工程实施计划和技术文件的必要手段。
三、三维建模应用三维建模应用广泛,包括建筑、工业设计、机械、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
三维建模技术可以为设计者提供非常直观的设计想法展示,同时也为用户提供更具体的需求和意见反馈。
此外,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通过三维建模还可以实现快速原型制作和数字化加工,提高产品制造效率和精度。
四、工程制图应用工程制图在制造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机械制造领域中,工程图纸是机械设计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通过工程图纸,制造工艺人员可以确定物料需求,如何架设工具和设备,如何检测零件,操作顺序,工序完成的时间和质量等,以确保产品质量、减少生产周期和成本。
五、三维建模与工程制图的关系三维建模和工程制图是相互依存的过程。
三维建模提供了大量的模型数据,建立了一个虚拟的3D世界。
而工程制图是将这些3D世界中的几何、尺寸、形态和设计参数,准确的表达在2D的平面上,以便工厂工作人员依照图纸要求生产出最终产品。
六、三维建模的方法和工具三维建模的方法有许多种,常见的有多边形网格建模、NURBS建模和体素模型等。
多边形网格建模是用数百个平面形状的多边形来描述物体形状。
项目8 曲面零件三维建模与工程图设计
项目8曲面零件三维建模与工程图设计项目说明通过曲面零件的三维建模及工程图设计,读者应了解曲面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掌握曲面零件常用的造型与建模方法、进一步掌握基准平面及基准点的创建、掌握样条曲线的绘制、草绘捕捉工具的使用、曲线的投影等操作;掌握网格曲面和直纹面等曲面创建与编辑、曲面的缝合等操作。
建议学习课时:8+2。
8.1案例任务——相机壳三维建模及工程图设计相机壳零件如图8.1所示。
图8.1 相机壳8.1.1 任务分析相机壳为曲面壳体零件,其实体特征主要通过曲面缝合、拉伸,最后再进行抽壳。
三维建模的基本思路为:草绘各边界样条→曲线网格创建顶部曲面→直纹面和有界平面创建侧面和底部的平面→各个曲面的缝合(变成实体)→镜头圆柱拉伸→倒角、抽壳。
在工程图中,先显示各草绘边界样条,标注尺寸后再将其隐藏。
8.1.2 相机壳三维建模步骤一:文件创建。
单击菜单栏的“文件”→“新建”,在弹出“新建”窗口输入文件名称为“XM8-1.prt”,并指定的文件保存文件夹,单击【确定】。
步骤二:绘制曲面边界样条。
(1)单击工具栏“基准平面”→选取基准坐标“XZ平面”为参考面,往Y方向偏置“40mm”创建一个基准平面Ⅰ。
(2)单击工具栏“草图”→以基准平面Ⅰ为草绘平面,单击菜单栏“曲线”→在“曲线”工作界面下的“直接草图”下拉工具栏中,选择“点”,依次绘制七点样条的七个控制点,并标注好各点的位置尺寸。
(提示:左侧第一个点和右侧第一个点约束在水平坐标轴上,左侧第四个点约束在纵向坐标轴上)(3)在“直接草图”下拉工具栏中单击“艺术样条”工具→在艺术样条对话框“类型”选项中选择“通过点”,“次数”为默认的“3”→单击打开绘图区上方“现有点”选择工具→自左至右依次选取前面所绘制的七个绘制七点样条曲线→完成后单击【确定】,如图8.2所示。
图8.2 侧面样条曲线一的草绘(4)单击工具栏“基准平面”→选取基准坐标“XZ平面”为参考面,往Y方向偏置“-40mm”创建一个基准平面Ⅱ。
《零件三维建模与制造》课程说课
教材,实训案例
项目 PPT
教学 动画
重点
难点
尺寸约束 动画 空间修剪曲线 动画
几何约束 动画 空间修剪拐角 动画
草图快速修剪 动画 移动命令 动画
草图快速延伸 动画 轮廓曲线 动画
课程教材 实训指导手册
国家数控技术 教学资源库 省级精品课程
5 课程实施案例
课程项目案例授课中,插入趣味性实训题,提高学习积级性,创新性
3 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载体(产品反求)
项目6
项目7
目标
会三坐标机 测量,曲线 拟合造型, 完成反求建
模
12学时
目标
会分析产品 分型线位置 ,能拔模及 光顺利性分 析,反求建
模
16学时
项目8
由 简 单 到 复 杂 目标
能进行复杂 曲面的拼接 ,产品数据 检验完成反
求建模
12学时
工作分项目编排体现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单项到综合的认知过程
浙江红旗机械
目标 会镜像、复 制、矩阵等 引用几何体 特征创建
项目4
浙大旭日科技
目标 能创建直纹 面、网格面 、扫掠面等
基本曲面
项目5
由
简
单
杭州精密液压 到 复
目标
杂
会创建螺纹 孔,能进行零 件产品的装 配及生成工
程图
16学时
12学时
12学时
12学时
16学时
工作分项目编排体现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单项到综合的认知过程
5 课程实施案例
课程项目案例授课中,插入仿真动画或拆装动画,提高机械设计水平。
5 课程实施案例
课程分项目实施完毕,及时进行教学反馈
知识点掌握情况 授课进度情况
零件的三维实体设计
8)镜 像
选择下述选项,能够实现“镜像”操作: • 移动:选择此选项,能够使操作对象以三维球上选定旳
定位控制手柄旳垂直线为对称轴线,实现镜像旳 移动操作。镜像后,原位置上旳操作对象消失, 不再被保存。 • 拷贝:选择此选项,能够使操作对象以三维球上选定 旳定位控制手柄旳垂直线为对称轴线,实现镜像旳 拷贝操作。镜像后,原位置上旳操作对象保存不变。 • 链接:选择此选项,不但能够实现镜像拷贝功能,而且 能够使生成旳操作对象与原操作对象旳链接。
25
• 在操作柄旳红色圆点处单击右键。 • 弹出选择项快捷键菜单:
选择“编辑包围盒”,弹出“包围盒”对话框,经过输入 数据可 以精确拟定包围盒大小。
选择“使用智能捕获”,能够将操作柄拖动到捕获对象上。 选择“到点”,能够将操作柄拖动到指定旳点上。 选择“到中心点”,能够将操作柄拖动到指定旳中心点上。
三维曲面/ 实体 设计
建模系统
产品数据 管理
系统PDM
异地协同 虚拟
设计系统
5
6
7
8
9
2D绘图 和 3D造型
问题
鼠标旳曲面部分怎样体现
10
线架模型轻易产生多义性,不能体现面 和体旳几何信息,但能为零件旳轮廓或 平面旳NC加工提供刀具途径
11
12
3.1 CAXA实体设计概述
设计界面 设计元素库 智能图素与包围盒 三维球 定位锚 图素和零件旳属性编辑
34
4)拔模斜度 在图素或零件表面增长拔模斜度
生成拔模基准面 输入拔模斜度旳角度值
应用,但不退出拔模斜度命令
35
四、三维球
• 三维球是实体设计系统独特旳定位工具。 • 正确了解和掌握其各构成部分旳含义与功能是灵活使
零件图与三维建模
挖出长圆柱形键槽
模型
二、盘套类零件的三维建模
齿轮的三维建模过程:
齿根圆图
齿根圆柱
齿部端面图
齿部立体图
齿镶于齿根圆柱表面
齿轮立体图
圆柱叠于齿轮端面
欲挖的内孔轮廓平面
挖出内孔及键槽的齿轮
螺孔深度可与螺孔直 径连注;也可分开注出
需要注出孔深时,应明 确标注孔深尺寸
锥 形 沉 孔
柱 沉
形 孔
沉 孔
锪 平 面
6×ø7 表示直径为 7mm 均匀分布的六个孔。锥形 部分尺寸可以旁注;也可 以直接注出
柱形沉孔的小直径为 ø6.4mm , 大 直 径 为 ø12mm,深度为 5mm,均 需标注
3.2 3.2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方向
3.2 30° 3.2
3.2 30° 3.2
二、公差与配合
1.尺寸公差 (1) 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GB/T1800.1—
1997) 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中有关尺寸、
偏差与公差的数值以及基本概念列于教材 表7-10中。
(2) 尺寸公差的确定
尺寸公差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 素来确定。前者确定了公差带的大小,后者确定了公 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2. 零件图尺寸标注示例
图7-19 确定齿轮轴上设计及工艺基准
标注齿轮轴主要尺寸
齿轮轴的尺寸标注结果
第四节 零件的技术要求
一、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1.基本概念 表面结构的表示法适用于对表面结构有要求时的表示法。
(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 国家标准规定了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及其数值。主要评定参数有以下两个:
鏓平面 ø20mm 处的深 度不需标注,一般鏓平到 不出现毛面为止
机械图纸建模知识点总结
机械图纸建模知识点总结机械图纸建模是CAD(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它是工程师和设计师在设计机械零件或组件时必备的技能。
在进行机械图纸建模时,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以确保设计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对机械图纸建模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分享一些实用的建模技巧。
一、基本知识点1.1 三维建模三维建模是CAD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用来描述或创建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形状和大小。
三维建模能够更真实地展现设计的零件或组件,便于工程师和设计师进行设计和分析。
1.2 线框图线框图是指用线条展示出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轮廓和结构。
在机械图纸建模中,线框图通常用来展示零件的外形和结构,方便工程师进行分析和评估设计方案。
1.3 实体建模实体建模是建模的一种方法,它是用实体模型作为基础,按照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建立出具体的物体模型。
实体建模能够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是CAD中常用的建模方法之一。
1.4 草图草图是CAD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用来描述物体的轮廓或截面的二维图形。
在进行机械图纸建模时,工程师往往需要先绘制出零件或组件的草图,然后再根据草图进行建模。
1.5 尺寸标注尺寸标注是对建模零件或组件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参数进行标注。
尺寸标注是确保建模准确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对设计师和工程师的要求。
1.6 工程图纸工程图纸是机械设计师用来表达设计意图的重要工具,它包括平面图、立体图、尺寸标注等内容。
工程图纸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设计零件或组件的形状和尺寸等参数,是机械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建模技巧2.1 对称性建模在进行机械图纸建模时,如果零件或组件具有对称性,可以利用对称性进行建模,以减少建模的步骤和提高建模的效率。
2.2 造型建模造型建模是利用多边形和曲面等几何形状来创建物体模型的一种建模方法,它常用于设计复杂曲面的零件或组件。
2.3 零件装配零件装配是将多个零件或组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配。
UGNX三维建模、曲面建模练习题
一、三维实体建模练习
练习1 根据给出的零件图1,创建该零件的三维模型。
三维实体模型注:选择底面为抽壳面,抽壳厚度为2。
未注圆角R=0.5。
图1 零件图
练习2 根据给出的零件图2,创建该零件的三维模型。
三维零件图
图2 零件图
1
练习3 根据给出的零件图3,创建该零件的三维模型。
注:未注圆角为R2,倒斜角为C1。
三维零件图
图3 零件图
练习4 根据给出的零件图4,创建该零件的三维模型。
注:未注倒斜角C1
图4 零件图三维零件图
2
练习5 根据给出的零件图5,创建该零件的三维模型。
注:未注倒斜角为C1。
图5 零件图三维零件图
练习6 根据给出的零件立体图6,创建该零件的三维模型。
注:未注圆角为R2,倒斜角为C1。
图6 三维立体图三维实体模型图
3
二、创建曲面
练习1 按照给出图7创建曲面造型。
曲面造型
图7
练习2 按照给出图8创建曲面造型。
图8 曲面造型
4
练习3 按照给出图9创建曲面造型。
图9 曲面造型
练习4 按照给出图10创建曲面造型。
三维实体模型
图10
5
练习5 按照给出图11创建曲面造型。
图11 三维零件模型图注:抽壳厚度为2 ;圆角半径R5和R1
练习6 按照给出图12创建曲面造型。
曲面造型
图12
6
练习7 按照给出图13创建曲面造型。
图13 零件图
练习8按照给出图14创建曲面造型。
图14 曲面造型
7。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识图、制图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绘制和阅读机械图纸;2.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形体的表达能力,能够根据三维模型绘制二维图纸;3. 了解机械制图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能够正确使用制图工具和材料;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制图基础: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了解轴测图、剖视图、断面图等基本图示方法;2. 形体的表达方法:掌握形体各表面的交线(即三视投影)的画法,能够正确表达形体的形状;3. 组合体:了解组合体的形成方法,能够正确绘制和阅读组合体图样;4. 零件图:了解零件的种类和结构特点,能够正确选择和绘制零件图,包括尺寸标注、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的内容;5. 装配图:了解装配体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能够绘制装配图,包括装配关系、零件编号、明细栏等;6. 三维建模:了解三维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三维软件进行建模和渲染。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机械零件和形体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2.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3. 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4. 采用分组教学和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2. 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3. 综合考核:包括图纸绘制、答辩等方面,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1. 教师应具备机械类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2. 教师应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三维建模软件等教学资源;3. 学校应提供相应的教材、课件、实践设备和场地等教学资源。
零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VS
详细描述
在特征建模中,设计师将模型分解为一系 列具有特定意义的特征,如孔、槽、凸台 等。每个特征都有自己的参数和约束,通 过修改特征的参数可以改变模型的形状和 尺寸。这种建模方法可以方便地表达零件 的复杂形状和结构,并且能够实现特征之 间的装配和配合关系。
直接建模
总结词
直接建模是一种基于几何形体的建模方法,设计师直接使用几何命令来构建模型。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在参数化建模中,设计师根据设计需求定义一系列参数,这些参数可以是几何参数(如 长度、角度等)或非几何参数(如材料属性、工艺参数等)。然后通过建立参数之间的 约束关系,来控制模型的形状和尺寸。这种建模方法可以快速生成系列化的零件模型,
并且方便进行参数修改和优化设计。
特征建模
总结词
特征建模是一种基于特征的建模方法, 它将模型分解为一系列具有特定意义的 特征。
详细描述
在直接建模中,设计师直接使用几何命令(如线、面、体等)来构建模型。这种建模方法灵活性较高,可以方便 地表达复杂形状和结构,但是需要较高的建模技能和经验。直接建模常用于创建较为简单的模型或者作为其他建 模方法的补充。Βιβλιοθήκη 逆向工程建模总结词
逆向工程建模是一种基于实物的建模方法,通过测量实物表面数据来构建三维模型。
热处理
指明零件是否经过热处理以及热处理的方式 和要求。
表面处理
指明零件是否经过表面处理以及表面处理的 方式和要求,如镀锌、喷漆等。
其他技术要求
如铸造、锻造、冲压等制造工艺的要求。
零件的公差与配合
要点一
公差
表示零件尺寸允许的误差范围,以确保零件的互换性和装 配精度。
第五章 三维零件建模-基础特征1
5.1.2 零件模型的创建方式
用Pro/ENGINEER软件创建零件模型,其方法十分灵活,按大的 方法分类,有如下几种情况。 1. “积木”式的方法 这是大部分机械零件的实体三维模型的创建方法。这种 方法是先创建一个反映零件主要形状的基础特征,然后在 这个基础特征上添加其他的一些特征,如伸出、切槽 (口)、倒角、圆角等。 2.由曲面生成零件的实体三维模型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先创建零件的曲面特征,然后把曲面转换 成实体模型。 3.从装配中生成零件的实体三维模型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先创建装配体,然后在装配体中创建零件
在进入Pro/ENGINEER软件环境后,屏幕的绘图区 中应该显示如图5-3所示的3个相互垂直的默认基准平 面,如果没有显示,可单击工具栏中的 按钮,将其 显现出来。如果还是没有看到,就需要通过单击按钮 来创建3个基准平面。 选取特征命令一般有下面2种方法。 方法1:这是一种从命令下拉菜单中获取特征命令的方法。 “插入” “拉伸”命令 方法2:这是一种从命令工具栏中获取特征命令的方法。 直接单击命令按扭
草绘平面定向的步骤如下所述 (1)指定草绘平面的参照平面:先在“草绘”对话框的“参 照”文本框中单击,再单击图形区中的FRONT基准平面。 (2)指定参照平面的方位:单击对话框中“方向”后面的小 三角按钮,在弹出的如图5-7所示的列表中选择 “底部”。完成这2步操作后,“草绘”对话框的显示如图 5-9所示。 Step5.单击对话框中的“草绘”按钮。这时系统进行草绘 平面的定向,并使其与屏幕平行,如图5-10所示。从图 中可看到,FRONT基准面现在水平放置,并且FRONT 面红 色的一侧面在底部。至此系统就进入了截面的草绘环境。
图5-1
基本三维模型
CAD软件创建基本三维模型的一般过程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件图与三维建模
●
学 习 内 容
●
● ● ●
零件图的作用、内容和视图选择 零件图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画零件的方法和步骤 零件的构形设计 阅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节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一、零件图的作用
零件图是企业设计部门提交给生产部门的最
重要的技术文件,是随着生产工序而在企业内部
流动的,也是企业内部进行零件加工、零件质量 检验、零件安装及零件革新的最重要的依据。零 件图在企业的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支撑架实体
模型
支撑架设计基准
(2) 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是零件在加工、测量、检测时 所选定的基准。 如图所示套在车床上加工时,用左端大 圆柱面作为径向定位面,而测量轴向尺寸 12、25、28时,则以右端面为起点,因此右 端面为工艺基准。
套的工艺基准
二、尺寸标注形式
1.主要尺寸的确定 主要尺寸是装配尺寸链中的装配环,它往往影 响机器性能规格、工作精度、互换性、配合要求 以及零件在机器中的准确位臵。主要尺寸在零件
(1) 尺寸标注应尽量符合加工顺序,以方便加工和
检测。
尺寸链
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
(2) 按加工方法集中标注尺寸。
(3) 按测量方便标注尺寸。
(4) 按加工面与毛坯面标注尺寸。
四、常见孔的结构及尺寸注法
类 型 普 通 注 法 简 化 注 法 说 明 4× 5 表示直径为 5mm ø 一 般 光 孔 锥 销 孔 孔 均匀分布的四个光孔 孔深可与孔径连注;也 可以分开注出
沉 孔
柱 形 沉 孔
柱形沉孔的小直径为 ø 6.4mm , 大 直 径 为 ø 12mm, 深度为 5mm, 均 需标注
鏓平面 ø 20mm 处的深 锪 平 面 度不需标注,一般鏓平到 不出现毛面为止
五、零件图尺寸标注示例
1. 零件尺寸标注的方法步骤 (1) 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从装配图或装配体上了 解零件的作用,弄清该零件与其他零件的装配 关系。
2.配合及配合制 (1) 配合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基本尺寸相同的孔、轴之间的装配联 接关系称为配合。 孔与轴配合时,依据孔、轴公差带的 相对位臵将孔、轴之间的配合关系分成如 下三种: 1) 间隙配合 2) 过盈配合 3) 过渡配合
(2) 配合制及其选用 国家标准规定两种基准配合制度。 1) 基孔制配合 以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 差带为基准,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 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孔制中的孔为基准孔,规定其基本 偏差代号为H,其下偏差为零,上偏差为 正值。
图。有局部细节需要表达时,辅以局部视
图或局部放大图。
支座实体
模型
支座零件图
第三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一、尺寸基准
1. 尺寸基准的分类
尺寸基准按用途不同,分为设计基 准与工艺基准。 (1) 设计基准 设计基准是根据零件在机器 中的作用和结构特点,为保证零件的设计 要求而选定的基准。
如图所示的支撑架,在机器中的位臵 是用底面A、侧面B和对称面C来确定的,这 三个面即为支撑架长、宽和高三个方向的 设计基准。
1.基本概念
零件的技术要求
一、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表面结构的表示法适用于对表面结构有要求时的表示法。
(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 国家标准规定了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及其数值。主要评定参数有以下两个: 1)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在取样长度l内,轮 廓偏距z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2)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在取样长度l内,5 个最大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5个最大的轮廓 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2) 基轴制 以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 为基准,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 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轴制中的轴为基准轴,规定其基本 偏差代号为h,其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 值。基孔制 配合Fra bibliotek基轴制配合
(3) 常用及优先配合 国家制定标准时,对公差带进行了筛 选和限制,规定了一般用途的、常用的和 优先选用的轴、孔公差带。同时还规定了 基孔制和基轴制的常用、优先配合。
2.表面结构的符号 表面结构符号 国家标准GB/T131-2006规定了表面结构符号以 及他们的含义。
表面纹理标注及表面纹理图示
表面粗糙度的代号举例
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1.标注规则 (1)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代 (符)号。
(2)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应注在可见轮廓线、 尺寸线、尺寸界线或其延长线上。若位臵不够时, 可引出标注。
(4) 配合代号在装配图中的标注
(GB/T4458.5—2003)
配合代号在装配图中的标注
三、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GB/T1182— 1996)
1.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
经机床切削加工的零件,不仅会产生尺寸误 差,还会产生形状和位臵误差,如果不加以限制 就会影响装配和使用,满足不了设计要求。 2.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及符号 国家标准制订了形位公差的类型、特征项目 和表示符号,见教材中表7-9所列。
叉架类实体
模型
支架零件图
4.箱体类
箱体类零件一般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
的基本视图来表达,辅以向视图、局部视
图、局部剖视图等。选择主视图时,主要
考虑“工作位臵”和“形状特征”原则。
由于内部结构复杂,所以多采用全剖视或
局部剖视的表达形式。
泵体零件图
模型
齿轮油泵泵体零件图
5.板金类零件的表达
表达这类零件一般用基本视图和向视
臵。
(3)加工位臵原则
以零件加工时的位臵作为投射时摆放的位臵。
A
工作位臵原则
B
加工位臵原则
2.其他视图的选择 其他视图的选择原则是:配合主视图, 有针对性地选择所要表达的内容,在完整、 清晰地表达出零件某些结构特征的前提下, 力求视图数量较少。
二、典型零件的分析表达
常见的零件分成四种类型,即轴套类零件、 轮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箱体类零件。
(3)符号的尖端必须与所注的表面(或指引线) 相接触,并且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被注表面。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方向
3.2 30° 3.2 3.2
3.2
30°
3.2
3.2
二、公差与配合
1.尺寸公差
(1) 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GB/T1800.1— 1997) 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中有关尺寸、 偏差与公差的数值以及基本概念列于教材 表7-10中。
(2) 尺寸公差的确定 尺寸公差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 素来确定。前者确定了公差带的大小,后者确定了公 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臵。 1) 标准公差 国家标准将标准公差分为20个等级,即 IT01、IT0、IT1~18。IT表示“标准公差”符号,数 字表示公差等级。IT01为最高公差等级,其公差值为 最小。IT18为最低公差等级,其公差值为最大。标准 公差数值可查教材中的附表。 2) 基本偏差 国家标准对孔和轴分别规定了28种基本 偏差,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表示孔的基本偏差,小 写表示轴的基本偏差。
加工时必须予以保证,而非主要尺寸允许有稍大
的误差。
2. 尺寸标注形式
零件图上同一方向的尺寸标注有链状式、阶 梯式和混合式三种形式。
尺寸标注形式
三、零件尺寸标注应注意的问题
1.考虑设计要求
(1) 正确地选择尺寸基准。
(2) 主要尺寸要直接标出。
(3) 尺寸标注应避免出现封闭的尺寸链。
2.考虑工艺要求
二、零件图的内容
完整尺寸
一组视图
标题栏 技术要求
第二节
零件视图的选择
一、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
零件视图的选择原则为:在正确、清 晰、完整地表达出零件内外结构形状及各 部分结构相互位臵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 视图的数量,以便于绘图和读图。
1.主视图的选择
(1)形状特征原则
形状特征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以满足表达 零件清晰的要求。 (2)工作位臵原则 指以零件所在装配体中的位臵作为投射时摆放的位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Y Rp Rz
X
L=取样长度
Rz = Rp + Rm Rp----最大轮廓峰高 Rm----最大轮廓谷深
Rm
(2) 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择 当确定了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类型后, 在选择数值时,既要考虑零件的使用要求, 又要考虑加工的经济性。具体选用时,可 参照生产中的实例,用类比法确定。
退刀槽、砂轮越程槽
(3) 钻孔结构 零件上各种不同形式和用途的孔,多数 是用钻头加工而成。不通孔要画出由钻头切削 时自然形成的120°锥角。当用两个直径不同 的钻头钻台阶孔时,中间出现的锥孔,应注出 锥角,但此类锥角在图上不注尺寸。
钻孔结构
(4) 凸台和凹坑 零件上与其他零件相接触的表面,一 般都要进行加工。为了减少加工面积,同 时保证良好接触,常把要加工的部分设计 成凸台或凹坑。
框格内的内容从左向右填写。
形位公差框格
(2) 被测要素的标注
被测要素标注示例
(3) 基准画法及标注
轮廓基准标注
中心基准标注
滚轮形位公差标注
第五节
零件的构形设计
一、零件常见的工艺结构
1.铸造工艺结构 (1)起模斜度 造型期间,为了顺利地将木模从砂型 中取出,铸件的内外壁上沿起模方向应设计 出必要的起模斜度,木模的起模斜度为 1°~3°,金属模的起模斜度为1°~2°。
凸台与凹坑
第六节
典型零件的三维建模
一、轴套类零件的三维建模
短轴的三维建模过程:
轮廓线与轴线组成的平面图
轮廓线绕轴线旋转360°形成立体
欲挖出长圆柱形键槽的平面图
1.轴套类 这类零件一般用一个主视图、若干个 断面图来表达,必要时辅以局部放大图。
轴类实体模型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