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地理试卷一

合集下载

教资初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教资初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教资初中地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的形状是:A. 完美的球体B. 椭球体C. 圆柱体D. 平面答案:B2.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A. 24小时B. 365天C. 1年D. 1个月答案:A3. 地球上的五带分别是:A. 热带、温带、寒带、亚热带、亚寒带B.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极地带C. 热带、温带、寒带、亚热带、极地带D. 热带、温带、寒带、亚寒带、极地带答案:C4.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非洲C. 南美洲D. 欧洲答案:A5. 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A6.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比例大致是:A. 3:7B. 7:3C. 5:5D. 6:4答案:B7.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A. 24小时B. 365天C. 1年D. 1个月答案:C8.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季节变化B. 日夜交替C. 月相变化D. 潮汐现象答案:A9. 地球上的经度是以:A. 赤道为基准线B. 本初子午线为基准线C. 国际日期变更线为基准线D. 南北回归线为基准线答案:B10. 地球上的纬度是以:A. 本初子午线为基准线B. 赤道为基准线C. 南北回归线为基准线D. 国际日期变更线为基准线答案:B11. 地球上的七大洲分别是:A. 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B. 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北极洲C. 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北极洲D. 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赤道洲答案:A12. 地球上的四大洋分别是:A.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B.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冰洋C.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D.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赤道洋答案:A13.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A.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冰原气候B.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寒带苔原气候C. 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寒带针叶林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寒带沙漠气候答案:A14. 地球上的生物圈是:A. 地球表面所有生物的总和B. 地球表面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C. 地球内部所有生物的总和D. 地球表面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一部分答案:B15.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A. 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B. 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C. 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D. 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答案:A16. 地球上的人口分布特点是:A. 均匀分布B. 集中在沿海地区C. 集中在赤道附近D. 集中在温带地区答案:B17. 地球上的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在:A. 人口向农村地区迁移B. 人口向城市地区迁移C. 人口向山区迁移D. 人口向极地地区迁移答案:B18. 地球上的农业发展主要依赖于:A. 工业技术B. 信息技术C. 自然资源D. 社会资源答案:C19. 地球上的工业发展主要依赖于:A. 农业技术B. 信息技术C. 矿产资源D. 人力资源答案:C20. 地球上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A. 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丧失B.。

教师资格地理考试试题

教师资格地理考试试题

教师资格地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23小时56分4秒C. 365天D. 12小时2. 地球上赤道地区的周长大约是:A. 2万公里B. 4万公里C. 6万公里D. 8万公里3. 以下哪一项不是地球的圈层结构?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大气层4. 地球上的五带中,位于赤道附近的是:A. 热带B. 南温带C. 北温带D. 南寒带5. 以下哪一项不是地球的自然资源?A. 石油B. 煤炭C. 森林D. 塑料6.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产生了哪些现象?A. 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公转产生季节变化B. 自转产生季节变化,公转产生昼夜更替C. 自转产生季节变化,公转产生潮汐现象D. 自转产生潮汐现象,公转产生昼夜更替7.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比例大致是:A. 70%陆地,30%海洋B. 30%陆地,70%海洋C. 50%陆地,50%海洋D. 90%陆地,10%海洋8.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靠近地面的一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电离层9. 以下哪一项不是地球的内力作用?A. 地震B. 火山爆发C. 风化作用D. 地壳运动10. 地球上的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调节全球气候B. 只影响沿海地区C. 只影响海洋生物D. 只影响陆地气候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地球的气候?A. 地球的形状B. 地球的运动C. 地球的大气成分D. 地球的海洋面积12. 地球的外力作用主要包括:A. 风化作用B. 侵蚀作用C. 堆积作用D. 地壳运动13. 以下哪些是地球的自然资源?A. 石油B. 煤炭C. 森林D. 黄金14.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包括:A. 昼夜更替B. 季节变化C. 潮汐现象D. 气候变化15. 地球的大气层中,以下哪些层对人类活动有直接影响?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电离层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6.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_。

教资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教资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教资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 24小时B. 23小时56分4秒C. 365天D. 12小时答案:B2. 下列哪个国家不属于东南亚地区?()。

A. 泰国B. 菲律宾C. 越南D. 印度答案:D3. 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是()。

A. 柴达木盆地B. 准噶尔盆地C. 塔里木盆地D. 四川盆地答案:C4.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青海湖答案:A5.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

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C. 巴丹吉林沙漠D. 腾格里沙漠答案:A6.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

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黑龙江答案:A7.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A. 台湾岛B. 海南岛C. 崇明岛D. 舟山群岛答案:A8. 我国最大的高原是()。

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黄土高原D. 云贵高原答案:A9. 我国最大的平原是()。

A. 东北平原B. 华北平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珠江三角洲答案:A10. 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 深圳B. 珠海C. 海南D. 厦门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我国四大盆地包括()。

A. 柴达木盆地B. 准噶尔盆地C. 塔里木盆地D. 四川盆地E. 鄂尔多斯盆地答案:ABCD12. 我国四大高原包括()。

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黄土高原D. 云贵高原E. 帕米尔高原答案:ABCD13. 我国四大平原包括()。

A. 东北平原B. 华北平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珠江三角洲E. 松嫩平原答案:ABC14. 我国四大河流包括()。

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黑龙江E. 雅鲁藏布江答案:ABCD15. 我国四大海域包括()。

A. 渤海B. 黄海C. 东海D. 南海E. 西沙群岛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从西向东。

教师证地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证地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证地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答案:A2.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7成员国?A. 美国B. 英国C. 印度D. 法国答案:C3. 长江是中国的第几大河?A. 第一大河B. 第二大河C. 第三大河D. 第四大河答案:A4. 地球的赤道周长是多少?A. 20000公里B. 40000公里C. 60000公里D. 80000公里答案:B5.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沟?A. 马里亚纳海沟B. 菲律宾海沟C. 阿留申海沟D. 秘鲁海沟答案:A6.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答案:A7. 地球的大气层中,哪个层是臭氧层?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电离层D. 磁层答案:B8.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哪个?A. 五大湖B. 贝加尔湖C. 维多利亚湖D. 里海答案:A9.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最长的海岸线?A. 加拿大B. 俄罗斯C. 澳大利亚D. 中国答案:C10.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A. 珠穆朗玛峰B. 乞力马扎罗山C. 富士山D. 勃朗峰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球的五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极地2. 世界上最大的洋是______洋。

答案:太平洋3. 我国的四大盆地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4. 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__半球,而海洋主要分布在______半球。

答案:北半球、南半球5. 我国的三大平原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教师资格证真题

地理教师资格证真题

地理教师资格证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A. 1小时B. 24小时C. 1年D. 365天2.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A. 赤道B. 本初子午线C. 北纬30°D. 南纬60°3.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7成员国?A. 美国B. 德国C. 印度D. 法国4. 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A. 南半球B. 北半球C. 东半球D. 西半球5. 以下哪个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A. 地图制作B. 导航定位C. 空间分析D. 所有以上选项6.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太平洋海沟C. 大西洋中脊D. 印度洋海沟7.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气候变化的影响?A. 冰川融化B. 海平面上升C. 地震频繁D. 极端天气事件8.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戈壁沙漠C. 阿拉伯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9. 地理学中的“经度”和“纬度”分别代表:A. 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B. 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C. 距离赤道的远近D. 距离本初子午线的距离10. 以下哪个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地质结构B. 人口分布C. 植物种类D. 所有以上选项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________公里。

12. 地理坐标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3. 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应用于________、城市规划和________等领域。

14. 地球上的五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________。

15. 地理学中的“地形”是指地表的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7. 描述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可能带来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8. 论述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全球视野中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9. 某地区由于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短缺,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地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地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1个月D. 1年2. 下列哪个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A. 贝加尔湖B. 苏必利尔湖C. 里海D. 五大湖3.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7集团?A. 美国B. 德国C. 印度D. 法国4.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特兰蒂斯海沟C. 波多黎各海沟D. 爪哇海沟5. 地理学中,用来描述地球表面形态的学科是:A. 地质学B. 地貌学C. 气候学D. 生物地理学6. 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A. 南半球B. 北半球C. 赤道附近D. 南北极地区7. 以下哪种气候类型属于热带气候?A. 地中海气候B. 热带雨林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D. 寒带气候8.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中国的直辖市?A. 北京B. 上海C. 天津D. 广州9.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多少公里?A. 20000公里B. 40000公里C. 30000公里D. 50000公里10.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戈壁沙漠C. 阿拉伯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 地球上的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_______、_______和外层空间。

12.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边界。

13. 地理坐标系统由经度和_______组成。

14.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__现象,而公转则产生了四季变化。

15.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它流经南美洲的多个国家。

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

17. 描述地球的内部结构,并解释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特点。

18. 解释什么是板块构造学说,并简述其对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影响。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19. 论述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并提出如何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建议。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哪个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A. 青藏高原B. 巴西高原C. 安第斯山脉D. 喜马拉雅山脉2.以下哪个是中国的内陆河?A. 亚马逊河B. 尼罗河C. 黄河D. 刚果河3、下列关于地理学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一个?A、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及其变化的科学。

B、地理学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

C、地理学不包括对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研究。

D、地理学只有理论研究,没有实际应用。

4、“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个?A、数据采集B、数据分析C、地图制作D、艺术创作5、下列哪些地理要素属于人文地理要素?A. 气候、水资源B. 农业、工业C. 地质构造、地形地貌D. 温度变化、降雨量6、下列关于地理教学方法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观察法能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 实地调查法能帮助学生了解地理现象、规律,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

C. 文字讲解法能够直观呈现地理知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D. 模型法能帮助学生形象、具体地理解地理现象和规律。

7、世界的面积是1 400 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

从南美洲到南极大陆要通过的海域是()。

A. 巴斯克海峡B. 德雷克海峡C. 马六甲海峡D. 霍尔木兹海峡8、自然界中,含氮量较高的化学肥料是()。

A. 过磷酸钙B. 磷酸二氢钾C. 尿素D. 氯化钾9、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关于季风对气候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夏季盛行偏南风,气温高且降水充沛B.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C.季风不稳定易导致旱涝灾害的发生D.夏季风强弱决定气温的高低 10、在地理教学中,关于板块构造理论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只会导致地震的发生B.板块内部的地壳相对稳定,不会发生地质活动C.板块边界是火山和地震的频发地带D.板块构造理论无法解释大陆漂移现象11.以下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1年D. 365天2.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南美洲?A. 巴西B. 阿根廷C. 智利D. 墨西哥3. 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是: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青海湖4.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黄河5. 我国地理位置最南端的省份是:A. 海南省B. 广东省C. 广西壮族自治区D. 福建省6.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A. 4万公里B. 8万公里C. 2万公里D. 6万公里7. 以下哪个城市不属于中国的四大古都?A. 北京B. 南京C. 西安D. 杭州8.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洞庭湖B. 鄱阳湖C. 太湖D. 青海湖9.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A. 安第斯山脉B. 喜马拉雅山脉C. 阿尔卑斯山脉D. 落基山脉10.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C. 巴丹吉林沙漠D. 腾格里沙漠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其中第一阶梯主要是______高原和______高原。

2.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______河。

3.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______岛。

4.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海沟。

5. 我国最大的盆地是______盆地。

6.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湖。

7. 我国最大的半岛是______半岛。

8. 我国最大的海峡是______海峡。

9.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______沙漠。

10. 我国最大的高原是______高原。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 描述我国的主要河流及其流向。

3. 阐述我国的主要山脉及其分布。

4. 简述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及其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师资格证地理考试试题

教师资格证地理考试试题

教师资格证地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48小时C. 12小时D. 36小时2.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A. 圆形B. 椭圆形C. 抛物线形D. 直线形3.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A. 21公里B. 21厘米C. 21毫米D. 21米4. 地球上的五带中,没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A. 热带B. 南温带C. 北温带D. 南寒带5.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南美洲6.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留申海沟C. 秘鲁-智利海沟D. 菲律宾海沟7.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A. 河流B. 湖泊C. 冰川D. 大气8. 地球上的生物圈是:A. 岩石圈B. 水圈C. 大气圈D. 生物圈9. 地球上的板块构造学说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 魏格纳B. 达尔文C. 牛顿D. 爱因斯坦10. 地球上的大气层中,对流层位于:A. 最高层B. 最底层C. 中间层D. 外层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大气层12. 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包括:A. 地震B. 火山爆发C. 洪水D. 干旱13.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主要有:A. 热带雨林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极地气候D. 高原气候14.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包括:A. 矿产资源B. 土地资源C. 水资源D. 森林资源15.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包括:A. 森林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湿地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7. 描述地球上的大气层结构及其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四、论述题(15分)18. 论述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全球视野中的重要性。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考生可以检验自己在地理学科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教资中学地理试题及答案

教资中学地理试题及答案

教资中学地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答案:B2.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A. 1年B. 2年C. 3年D. 4年答案:A3.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的变化C. 昼夜交替D. 五带的划分答案:C4.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的变化C. 昼夜交替D. 五带的划分答案:B5. 地球的形状是()。

A. 完美的球体B. 椭球体C. 立方体D. 圆柱体答案:B6. 地球的赤道周长是()。

A. 40,000公里B. 30,000公里C. 20,000公里D. 10,000公里答案:A7. 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

A. 21公里B. 21厘米C. 21毫米D. 21米答案:A8.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 6,371公里B. 6,371米C. 6,371厘米D. 6,371毫米答案:A9. 地球的表面积是()。

A. 5.1亿平方公里B. 5.1亿平方米C. 5.1亿平方厘米D. 5.1亿平方毫米答案:A10. 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之差与地球半径之比是()。

A. 1/300B. 1/3000C. 1/30000D. 1/300000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气候()。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人类活动答案:ABCD12. 地球上的五带包括()。

A. 热带B. 南温带C. 北温带D. 南寒带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A. 大气环流B. 洋流C. 地形D. 人类活动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的变化C.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 昼夜交替答案:ABC15. 以下哪些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的变化C. 昼夜交替D. 地方时的差异答案:CD三、判断题16.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

教师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教师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教师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23小时56分4秒C. 365天D. 365天6小时9分10秒2.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 1年B. 365天C. 365天6小时9分10秒D. 23小时56分4秒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包括()A. 昼夜长短变化B. 季节变化C. 昼夜交替D. 五带划分4.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包括()A. 昼夜长短变化B. 季节变化C. 昼夜交替D. 五带划分5.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A. 6357千米B. 6378千米C. 6371千米D. 6399千米6. 地球的极半径约为()A. 6357千米B. 6378千米C. 6371千米D. 6399千米7.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A. 6357千米B. 6378千米C. 6371千米D. 6399千米8.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A. 5.1亿平方千米B. 5.1亿平方千米C. 5.1亿平方千米D. 5.1亿平方千米9.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A. 4万千米B. 4万千米C. 4万千米D. 4万千米10. 地球的极周长约为()A. 4万千米B. 4万千米C. 4万千米D. 4万千米11.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规则球体()A. 正确B. 错误12.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扁球体()A. 正确B. 错误13.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椭球体()A. 正确B. 错误14.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球体()A. 正确B. 错误15.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轴的夹角约为()A. 0°B. 23°26′C. 66°34′D. 90°16.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A. 0°B. 23°26′C. 66°34′D. 90°17.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是恒定不变的()A. 正确B. 错误18.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是周期性变化的()A. 正确B. 错误19.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变化的周期约为()A. 1年B. 23小时56分4秒C. 365天6小时9分10秒D. 2万年20.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变化的幅度约为()A. 0°B. 23°26′C. 66°34′D. 90°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2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地理

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地理

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非洲C. 南美洲D. 北美洲答案:A2.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48小时C. 72小时D. 96小时答案:A3.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A. 珠穆朗玛峰B. 乔戈里峰C. 麦金利峰D. 乞力马扎罗山答案:A4.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留申海沟C. 菲律宾海沟D. 秘鲁-智利海沟答案:A5.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答案:A6. 地球上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答案:B7. 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湖是:A. 苏必利尔湖B. 维多利亚湖C. 贝加尔湖D. 里海答案:A8.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南冰洋答案:A9. 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架是:A. 北美大陆架B. 欧洲大陆架C. 亚洲大陆架D. 非洲大陆架答案:C10. 地球上最大的岛屿是:A. 格陵兰岛B. 新几内亚岛C. 马达加斯加岛D. 冰岛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属于地球的自然圈层?A. 大气圈B. 水圈C. 岩石圈D. 生物圈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属于地球的自然带?A. 热带B. 亚热带C. 温带D. 寒带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属于地球的自然景观?A. 火山B. 地震C. 冰川D. 沙漠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属于地球的自然资源?A. 石油B. 煤炭C. 森林D. 淡水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属于地球的自然现象?A. 潮汐B. 风C. 雨D. 雪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地球的自转轴是固定的。

(错误)17. 地球的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正确)18. 地球的两极是温度最高的地区。

(错误)19. 地球的大气层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地球表面的基本地形特征包括哪些?A. 平原、丘陵、山地、盆地B. 高原、平原、山地、丘陵C. 盆地、丘陵、高原、山地D. 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答案:A解析:地球表面的基本地形特征包括平原、丘陵、山地和盆地。

高原是指地面起伏和缓、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地势相对平坦的大片地区;盆地则是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形。

因此,选项A“平原、丘陵、山地、盆地”是正确的。

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C.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答案:C解析: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这是地理常识中的基本知识点,通过排除法可以确定选项C为正确答案。

选项A和B的“太平洋东岸”描述错误,选项D的“亚洲西部”描述也错误。

3、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更替B. 地球公转导致昼夜更替C.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D. 地球公转周期为一个月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更替,而公转则导致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周期是一年。

因此,正确答案是A。

4、关于板块构造理论,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地壳由单一坚硬的板块组成B. 大陆漂移是板块构造活动的结果之一C.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活动无关D.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会导致地震答案:B解析:板块构造理论指出地壳由多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处于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中。

大陆漂移是板块构造活动的一种表现。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活动密切相关,板块间的相互作用常常会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

因此,正确答案是B。

5、在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中,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A. 北美洲东部沿海B. 亚洲东部沿海C. 非洲大陆D. 欧洲西部答案:B. 亚洲东部沿海解析: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沿海地区,如中国、日本、韩国等地。

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地理

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地理

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365天C. 1年D. 12个月2. 地球上的经度线是:A. 垂直于赤道的线B. 与赤道平行的线C.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D. 环绕地球一周的线3.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亚洲?A. 中国B. 日本C. 印度D. 巴西4.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戈壁沙漠C. 阿拉伯沙漠D. 塔克拉玛干沙漠5.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洋?A. 北冰洋B. 大西洋C. 太平洋D. 印度洋6.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A. 平流层B. 臭氧层C. 电离层D. 对流层7.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南半球?A. 俄罗斯B. 加拿大C. 澳大利亚D. 法国8. 地球的赤道周长是多少?A. 4万公里B. 4千公里C. 40万公里D. 4万米9.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湖?A. 贝加尔湖B. 里海C. 苏必利尔湖D. 维多利亚湖10.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最长的海岸线?A. 中国B. 加拿大C. 俄罗斯D. 澳大利亚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气候?A. 纬度B. 海拔C. 地形D. 人类活动12. 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哪些层?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地心13. 以下哪些是地球上的主要地形?A. 山脉B. 平原C. 沙漠D. 河流14. 以下哪些是地球上的主要气候类型?A. 热带雨林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极地气候D. 高原气候15. 以下哪些是地球上的主要自然资源?A. 石油B. 煤炭C. 森林D. 水资源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从西向东。

(对/错)17.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天。

(对/错)18. 地球上的经度线是与赤道平行的线。

(对/错)19.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对/错)20.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洋。

(对/错)21.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电离层。

教师资格地理考试试题

教师资格地理考试试题

教师资格地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365天D. 1年2.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南美洲?A. 巴西B. 印度C. 俄罗斯D. 加拿大3.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4.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洞庭湖B. 鄱阳湖C. 太湖D. 青海湖5.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6.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非洲?A. 埃及B. 澳大利亚C. 阿根廷D. 韩国7. 我国地势的特点是:A. 东高西低B. 西高东低C. 南高北低D. 北高南低8. 以下哪个城市是我国的首都?A. 上海B. 北京C. 广州D. 深圳9.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塔克拉玛干沙漠C. 戈壁沙漠D. 阿拉伯沙漠10.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A. 台湾岛B. 海南岛C. 崇明岛D. 舟山群岛11.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欧洲?A. 土耳其B. 墨西哥C. 澳大利亚D. 法国12.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A. 黄河B. 长江C. 珠江D. 黑龙江13.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亚洲?A. 阿根廷B. 巴西C. 俄罗斯D. 印度14. 我国最大的盆地是:A. 柴达木盆地B. 塔里木盆地C. 准噶尔盆地D. 四川盆地15.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A. 青藏高原B. 巴西高原C. 东非高原D. 墨西哥高原16. 我国最大的半岛是:A. 山东半岛B. 辽东半岛C. 雷州半岛D. 胶东半岛17.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大洋洲?A. 澳大利亚B. 新西兰C. 斐济D. 所有选项18. 我国最大的海峡是:A. 台湾海峡B. 渤海海峡C. 琼州海峡D. 马六甲海峡19.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是:A. 大堡礁B. 红树林C. 珊瑚岛D. 珊瑚礁20.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库木塔格沙漠C.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D. 腾格里沙漠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21. 以下哪些是地球上的七大洲?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南美洲E. 北美洲F. 大洋洲G. 南极洲22. 以下哪些是地球上的四大洋?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E. 地中海F. 红海G. 黑海23. 以下哪些是我国的四大高原?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黄土高原D. 云贵高原E. 塔里木盆地F. 准噶尔盆地G. 柴达木盆地24. 以下哪些是我国的四大盆地?A. 塔里木盆地B. 准噶尔盆地C. 柴达木盆地D. 四川盆地E. 松辽盆地F. 华北。

教师考编地理试题及答案

教师考编地理试题及答案

教师考编地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12小时B. 24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答案:B2.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东南亚地区?A. 泰国B. 越南C. 菲律宾D. 埃及答案:D3.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哪一个?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B4.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黑龙江5.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A. 俄罗斯B. 沙特阿拉伯C. 伊朗D. 委内瑞拉答案:B6. 我国位于哪个半球?A. 北半球B. 南半球C. 东半球D. 西半球答案:A7. 地球的赤道周长是多少?A. 4万公里B. 2万公里C. 1万公里D. 5千公里答案:B8.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青海湖答案:A9.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B. 澳大利亚C. 南非D. 加拿大答案:C10.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C. 巴丹吉林沙漠D. 库木塔格沙漠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气候?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人类活动答案:ABCD12. 我国四大盆地包括?A. 塔里木盆地B. 准噶尔盆地C. 柴达木盆地D. 四川盆地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A. 埃及金字塔B. 法国埃菲尔铁塔C. 美国自由女神像D. 中国长城答案:ABCD14. 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包括?A. 东北平原B. 华北平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珠江三角洲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是世界著名的河流?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密西西比河D. 长江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天。

答案:正确17.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教师证地理考试试题

教师证地理考试试题

教师证地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1小时2.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南半球?A. 加拿大B. 巴西C. 澳大利亚D. 俄罗斯3.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多少?A. 40,000公里B. 20,000公里C. 10,000公里D. 5,000公里4. 地球的大气层中,对流层的厚度大约是:A. 10公里B. 50公里C. 100公里D. 500公里5.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洋?A. 北冰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太平洋6. 地球的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A. 30%B. 70%C. 50%D. 90%7.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内部圈层?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所有选项8. 地球的磁场是由什么产生的?A. 地球的自转B. 地球的公转C. 地核中的液态铁D. 太阳风9.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活跃的板块?A. 欧亚板块B. 非洲板块C. 太平洋板块D. 南极板块10.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A. 365天B. 365.25天C. 366天D. 367天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五带分别是:热带、亚热带、______、______、寒带。

2. 地球的大气层由外向内依次是:外层空间、______、平流层、对流层、______。

3.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______度。

4. 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是______。

5.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

6. 地球的大气层中,平流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______辐射。

7. 地球的地壳主要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8. 地球的地幔主要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9. 地球的地核主要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10.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接近______的椭圆形。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地球的内部结构及其特点。

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A. 赤道B. 北回归线C. 南回归线D. 极圈2.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A. 珠穆朗玛峰B. 乞力马扎罗山C. 惠特尼山D. 富士山3.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戈壁沙漠C. 阿拉伯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4.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8集团成员?A. 美国B. 俄罗斯C. 印度D. 德国5.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A. 24小时C. 7天D. 1个月6.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沟?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特兰蒂斯海沟C. 波多黎各海沟D. 克马德克海沟7.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A. 沙特阿拉伯B. 俄罗斯C. 美国D. 伊朗8.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A. 1年B. 2年C. 3年D. 4年9.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湖?A. 苏必利尔湖B. 维多利亚湖C. 贝加尔湖D. 里海10.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洋?A. 大西洋B. 太平洋D. 南冰洋答案:1-5 A A A C D6-10 A A A B B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 地球上的五大洋分别是:_ _ _ _ _。

答案: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

12. 地球的自转轴称为_。

答案:地轴。

13. 地球上的四大洋洲分别是:_ _ _ _。

答案: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14. 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是_。

答案:欧亚大陆。

15. 地球上最深的海是_。

答案:珊瑚海。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请简述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经历昼夜更替,而地球的公转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地球的倾斜角度使得不同纬度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17. 请简述板块构造学说。

答案: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由数个巨大的岩石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相互移动、碰撞或分离,导致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的形成。

高中教资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中教资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中教资地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24小时C.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D. 地球公转产生季节变化答案:C2.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大约:A. 6000千米B. 21千米C. 3000千米D. 1000千米答案:B3. 地球上的五带中,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 热带B. 南温带C. 北温带D. 南寒带答案:C4. 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形状D.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共同作用答案:B5. 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于: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形状D.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共同作用答案:B6. 地球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是由于: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形状D.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共同作用答案:B7.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分布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以上都是答案:D8. 地球上的洋流分布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风带B. 陆地形状C. 地球自转D. 以上都是答案:D9. 地球上的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A. 东亚B. 南亚C. 东南亚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地球上的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A. 欧洲南部B. 非洲北部C. 南美洲西部D. 以上都是答案:D11. 地球上的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A. 热带地区B. 亚热带地区C. 温带地区D. 以上都是答案:A12. 地球上的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A. 赤道附近B. 极地附近C. 高纬度地区D. 高海拔地区答案:D13. 地球上的植被分布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气候B. 土壤C. 水源D. 以上都是答案:D14. 地球上的农业分布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气候B. 土壤C. 地形地势D. 以上都是答案:D15. 地球上的城市分布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交通B. 资源C. 地形地势D. 以上都是答案:D16. 地球上的工业分布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资源B. 交通C. 劳动力D. 以上都是答案:D17. 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气候B. 资源C. 地形地势D. 以上都是答案:D18. 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类型?A. 地震B. 洪水C. 干旱D. 以上都是答案:D19. 地球上的环境保护主要有哪些措施?A. 减少污染排放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合理利用资源D. 以上都是答案:D20. 地球上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有哪些方面?A. 经济B. 社会C. 环境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21. 地球上的大气层主要有哪些?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电离层答案:ABCD22. 地球上的水循环主要包括哪些过程?A. 蒸发B. 凝结C. 降水D. 径流答案:ABCD23. 地球上的岩石圈主要包括哪些类型?A. 火成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D. 沉积物答案:ABC24. 地球上的板块构造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 板块的划分B. 板块的运动C. 板块的相互作用D. 板块的稳定性答案:ABC25.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哪些部分?A. 生物部分B. 非生物部分C. 生物与非生物的相互作用D. 人类活动答案:ABC26. 地球上的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包括哪些类型?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C.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D.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负增长率答案:ABC27. 地球上的城市化进程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人口向城市集中B. 城市面积的扩大C. 城市功能的增强D. 城市环境的改善答案:ABC28. 地球上的农业发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农作物的种植B. 畜牧业的发展C. 农业技术的革新D. 农业结构的调整答案:ABCD29. 地球上的工业发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工业生产的规模化B. 工业技术的现代化C. 工业布局的合理化D. 工业污染的控制答案:ABCD30. 地球上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大气污染B. 水污染C. 土壤污染D.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31. 简述地球上的气候系统主要包括哪些组成部分?答案:地球上的气候系统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教资初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教资初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教资初中地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形状是()。

A. 正球体B. 扁球体C. 椭球体D. 不规则球体答案:C2.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

A. 24小时B. 365天C. 1年D. 1个月答案:A3.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

A. 圆形B. 椭圆形C. 抛物线D. 直线答案:B4. 地球上的五带分别是()。

A. 热带、温带、寒带、亚热带、亚寒带B. 热带、温带、寒带、亚热带、高原气候区C. 热带、温带、寒带、亚热带、温带D. 热带、温带、寒带、高原气候区、极地气候区答案:D5.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

A. 亚洲B. 欧洲C. 南极洲D. 北美洲答案:A6. 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

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A7. 地球的赤道周长是()。

A. 2万公里B. 4万公里C. 6万公里D. 8万公里答案:B8. 地球的表面积是()。

A. 5.1亿平方公里B. 5.1亿平方千米C. 5.1亿公顷D. 5.1亿立方米答案:B9.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 6000公里B. 6371公里C. 6371毫米D. 6371厘米答案:B10. 地球的极半径是()。

A. 6000公里B. 6357公里C. 6371公里D. 6378公里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

A. 昼夜交替B. 四季变化C. 地方时差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答案:AC12.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

A. 昼夜交替B. 四季变化C. 地方时差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答案:BD13.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包括()。

A. 热带雨林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寒带冰原气候D. 亚热带草原气候答案:ABC14. 地球上的自然带包括()。

A. 热带雨林带B. 温带草原带C. 寒带苔原带D. 亚热带沙漠带答案:ABC15. 地球上的地形包括()。

A. 平原B. 高原C. 山地D. 盆地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图,回答1-3题。

8.图示( )。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B.乙山为断块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山地
9.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地中海周边植被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面小题。

10.②植被是( )。

A.热带草原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落叶硬叶林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植被的变化主要是水分的影响
B.③-④-⑤植被的变化主要是太阳辐射的影响
C.高山植物的垂直变化体现了地方性差异
D.⑤处植被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
“黑灯工厂”就是工厂可以关着灯,照样在生产。

从原材料进去,中间的制造过程,检测、包装,最后成品,完全是无人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黑灯工厂”最适宜用于( )。

A.原料指向型工业
B.技术指向型工业
C.劳力指向型工业
D.市场指向型工业
13.“黑灯工厂”的推广普及将( )。

A.加快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进程
B.减少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量
C.促进世界经济体之间的联系
D.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14.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布,其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将正式实施。

下图是我国甲、乙、丙、丁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图。

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两胎”政策的省(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某快运公司推出“快件动态轨迹,看得见的快件旅程”服务项目,只需输入订单号,就可直观地看到快件的最新状态。

这是某消费者利用网店的货物追踪查寻功能,得到表中的结果。

实现该项服务所需要的技术是( )。

16.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

A.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的物资可以养活大约6000人
B.t2时期,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C.t3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安定
D.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t1时期
17.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 )。

A.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B.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C.人口数量只能低于环境承载力
D.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约为2423.5万(2015年数据),国土面积为590750平方千米,主要生产稻谷、木薯、玉米等,粮食基本自给;畜牧业以养牛为主,盛产驼峰牛。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该国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太阳能资源
2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城市的优势条件是( )。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23.根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蔬菜、花卉等农业应分布在( )。

A.林业带
B.畜牧带
C.自由农作带
D.三圃农作带
24.下列黄土地貌的外动力中,( )。

的影响居首位。

A.风蚀
B.潜蚀
C.重力作用
D.流水作用
25.影响土壤成土母质厚度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文
C.地形
D.生物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26.简述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级)》中“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这一教学建议的理解。

(12分)
27.请围绕《大洲和大洋》设计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方案。

(12分)
三、材料分析题(共3题,第28题16分,29题16分,30题20分,共52分)
28.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图中①是电子工业区,周围有众多的高等院校,②是石油化工厂。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明电子工业区位因素选择的主导因素。

(2分)
(2)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处中自来水厂合理的选址地点,并说明理由。

(6分)
(3)若在图中③处布局钢铁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8分)
29.下面是李老师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一课的教学设计片断。

1.学生观察天气符号,再读天气预报图。

2.学生看书后自己画天气符号,并同桌比较所画的天气符号的准确性。

3.教师指导边讲解含义学生边画天气符号,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天气符号发挥想象力,思考为什么用这种特定符号来表示某种特定天气。

4.学生们大胆想象,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5.学生以天气预报员的身份进行播报天气,开展优秀天气预报员的选秀活动。

问题:
(1)“天气与气候”一课教学设计的亮点有哪些?(8分)
(2)李老师采用播报员的形式对本课进行知识巩固,请再列举一种巩固方式,并说明其优点。

(8分)
30.下面是李老师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课的教学设计片段:
(1)合作活动“话”区域
①让学生填写信封上的邮政编码和地址、打长途电话拨区号,感受区域的存在,并了解其概念。

②展示东北林海雪原、海南岛热带风光、新疆高山牧区、内蒙古草原和长江三角洲农业与工业等景观图,感受区域的差异。

(2)合作探究“划”区域
①请大家回忆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总论部分的内容,想一想根据不同地理要素的分布差异,我国可以划分出哪些类型的区域?(行政区划、地形区、温度带、干湿地区、气候区、季风和非季风区、农业区等)
②根据区域的类型,找出区域划分的要素
③按照划分情况,思考同一区域内的共性及不同区域间的差异
④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把自己的划分与课本“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进行对比,然后讲解自己的划分依据。

问题1:举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课教学设计的亮点。

(12分)
问题2:在本课结尾时,该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结课方式:“请学生在‘我爱你中国’的钢琴曲中,欣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请评述这种结课方式的优缺点。

(8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24分)
31.阅读关于“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的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此标准要求:“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二:人教版教科书中关于“黄土高原”的内容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会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会遥想这片古老黄土地所孕育的灿烂的古代文明,会向往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当然也会提到白羊肚头巾、信天游等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

天长日久,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梁、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这里的自然植被遭到破坏,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的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特别是每遇到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

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问题:
(1)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8分)
(2)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环节,并说明各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

(16分)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