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转化与材料利用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同步练习题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同步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36f8a818762caaedd33d4eb.png)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1.你能回忆起接触过或学过的物质颜色和状态吗?(1)木炭______ (2)食盐______ (3)蔗糖______ (4)味精______(5)洗衣粉______(6)硫磺______(7)稀硫酸______(8)色拉油______ (9)钠______ (10)白磷______(11)氯气______ (12)氢气______ (13)氧气______(14)硫酸铜晶体______ (15)液氧______ (16)生石灰______(17)高锰酸钾______ (18)氯酸钾______ (19)二氧化锰 ______ (20)过氧化氢______2.(1)由不同种______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如______、______、______;(2)由同种______组成的_____叫单质。
如_____、_____、_____;(3)由不同种_____组成的_____叫化合物。
如_____、_____、_____。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自来水B.淡蓝色液态氧 C大理石 D.纯净的空气4.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石灰石B.水银C.干冰D.冰5.下列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甲烷:CH4B.碳酸钙:CaC03C.酒精:C2H5OHD.葡萄糖:C6H I2066.下列概念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A.化合物、单质B.金属、金属氧化物C.化合物、碱D.非金属、单质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B.因为空气是混合物,所以空气中各成分可以分离C.凡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称氧化物D.同种元素可以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于一种物质中8.下列物质:①氯酸钾;②氧气;③生石灰;④硫酸根(SO42-),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C.③④D.③9.饮用水用Cl2消毒会促使一些致癌物质生成。
为消除隐患,现已采用高效安全的ClO2消毒杀菌。
九年级科学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知识点
![九年级科学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2daec54fd0a79563d1e720d.png)
第二章物质转变与资料利用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方法:(一 )依照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相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 )依照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 )依照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相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有物质的分类:(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杂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杂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杂而成。
3.纯净物和混杂物判断的依照:物质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二)、纯净物依照元素组成不相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杂物。
1.1 单质按性质不相同分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金属非金属颜色具特其他金属光彩有多种颜色,但无金属光泽延展性具优异的延展性不具延展性可锻性具优异的可锻性不具可锻性硬度比较硬硬度不一致导电性优异的导电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电导热性优异的导热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热密度密度高密度低熔点熔点高熔点低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序次为:银>铜>铝 >铁。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1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 a.有机化合物必然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用然是有机化合物,比方 CO 、CO 2、H 2CO 3、Na2CO 3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 4)。
2.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但包括CO 、CO2、H 2CO 3、Na2CO 3等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
1.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
9年级上册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填空题 专项突破 (含答案)
![9年级上册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填空题 专项突破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35010b58fb770bf78a55af.png)
第二章物质的转化与材料利用填空题一、金属材料1.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生活中常用铜作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空气中的________和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3)为了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择Al、Cu和下列试剂中的来达到实验目的。
(选填字母序号)A. Al2(SO4)3溶液B. FeSO4溶液C. CuSO4溶液(4)可“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不)_____ ___。
2.我国自行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于2017年5月成功试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选用铝合金做飞机机身而不选用饱铝,主要原因是铝合金硬度和强度比纯铝________(2)飞机上的镀铬铁制品能防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阻止了铁与________接触(3)若要验证飞机材料中的Fe、Cu和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只需一种试剂直接与上述三种金属反应就能达到目的,该试剂是(填序号)。
A. 硫酸铝溶液B. 硫酸亚铁溶液C. 硫酸钢溶液3.垃级分类回收是保护环境、防止资源浪费的一项重要举措。
镇海区街头垃圾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写出1种即可)。
(2)塑料矿泉水瓶应放入___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3)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______ __(写出1点即可)。
4.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某同学拆开家中使用过的“暖宝宝”,发现内有褐色固体,查阅后得知:“暖宝宝”成分中有铁粉、食盐和水等物质;使用后形成的褐色固体主要是氧化铁和氢氧化铁:其中氢氧化铁受热会分解成氧化铁和水。
据上信息,你认为该褐色固体可能是“暖宝宝”中的物质跟空气中的________发生反应形成的。
请写出氢氧化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 ____。
5.今年5月,吴王夫差剑重返苏州。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转化与利用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转化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8e7cd35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5.png)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转化与利用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新的物质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物质发生转化并被利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化学反应的物质转化与利用,不仅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工业应用中的化学反应物质转化与利用化学反应在工业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石化工业中,通过炼油、裂解和重整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过程,将原始石油转化为精细化工产品,如塑料、橡胶和涂料等。
这些产品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此外,化学反应还被用于制备合成材料。
例如,通过高温反应可以将石英矿石转化为硅材料,用于电子器件制造。
而在钢铁冶炼中,铁矿石经过高温炼制,转化为有用的铁质产品。
这些化学反应转化了原材料的性质,使其更加适合特定的应用领域。
二、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物质转化与利用生物体内也存在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用于维持生命活动。
例如,新陈代谢反应是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核心。
通过新陈代谢,生物体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并消耗产生的废物。
这种能量转化和物质转化的过程,使生物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同时,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还用于合成与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
例如,蛋白质合成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通过这一反应生物体中的蛋白质得以合成。
蛋白质是生命体内不可或缺的基本物质,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化学反应物质转化与利用化学反应的物质转化与利用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环境保护中,化学反应被用于处理和净化污染物。
例如,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此外,化学反应还可以用于污染治理和废物处理,有效地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化学反应被用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例如,通过催化剂的应用,化学反应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化学反应还可以用于生产新能源材料,如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为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做出贡献。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5节物质的转化章末复习课练习浙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5节物质的转化章末复习课练习浙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984d2c610a6f524cdbf8548.png)
2018年秋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5节物质的转化章末复习课练习(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5节物质的转化章末复习课练习(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5节物质的转化章末复习课练习(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章末复习课(见B本25页)知识点 1 金属及其性质1.在试管放入一根镁条(已除去氧化膜),往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浸没镁条,现察到如下现象:①镁条表面迅速覆盖一层疏松的固体物质,经检验发现生成的固体物质中有单质银;②镁条表面有明显的气泡现象,经检验发现气泡中有氢气;对于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C )A. 镁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B.镁跟硝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气C.镁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只发生:2AgNO3+Mg===Mg(NO3)2+2AgD.根据该实验可判断镁比银化学活动性强2.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各个领域中用途广泛。
(1)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为钢芯镀镍(Ni),五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B__。
A. 金属的硬度B.金属的导电性C.金属的耐腐蚀性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2)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
这说明金、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铁>铜>金__。
科学九上第二章知识点配套习题整理
![科学九上第二章知识点配套习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ed0c0cf78a6529647d5318.png)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方法:(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O2、N2、Fe、S等。
A.特征:①同种元素组成②是纯净物B.判别依据:①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②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C.分类:按性质不同金属Cu Fe Mg等非金属O2 C S等D.注意点: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O2和O3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Ag>Cu>Al>Fe。
注意点:(1)金属一定能导电、导热,但能导电导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
如非金属石墨也能导电,也能导热。
(2)金属在常温下,除汞是液态外,一般都是固态。
非金属在常温,除溴是液态外,一般都是气态或固态。
【讨论】现有一种单质,要分辨它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应用什么方法?(1)放在光照处,根据颜色可分辨,具有特殊金属光泽的是金属单质,反之是非金属单质。
(2)手拿单质在火边烤,根据导热性可分辩,手感到单质发烫的,具有导热性是金属,反之是非金属。
(3)用硬物单击单质,可根据可锻性来分辨,可锻的是金属,重击后碎裂的是非金属。
(4)用力拉单质,可根据延展性来分辨,伸长的是金属,发生折断的是非金属。
【讨论】1、银是最佳的导热体,为什么银不宜用来制造煮食器皿?试举出二种原因。
①银器煮食回产生Ag+,Ag+会对人体有害,②银太贵,银太软。
2、为什么装食品的罐头一般用镀锡的铁制造,而不用锡制造?锡太软不能制造罐头壳,而镀锡的铁片却能防止铁生锈。
九上第二章知识点
![九上第二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b07356ba2161479171128b7.png)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金属材料一、金属的用途1、日常生活用品2、房屋建筑3、交通工具4、工农业生产二、金属与非金属3、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4、银是最佳的导热体,为什么银不宜用来制造煮食器皿?试说出2 种原因。
①银是重金属,易发生重金属中毒 ②银年产量低,价格太贵③银质地太软,易变形④易氧化,容易发黑,影响美观,清洗不便。
5、为什么装食品的罐头一般用镀锡的铁制造,而不用纯锡制造?防锈,由于铁和水及空气接触以后很容易发生锈蚀,而锡不易与空气及水发生化学反应,故金属食品罐头内壁要涂上一层金属锡。
三、常见的金属材料1、合金:把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就称为合金。
合金往往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2、常见的合金:铝合金、铁合金—钢、金铜合金18K 4、现代建筑物的门窗广泛使用铝合金,你能说说为什么不用纯铁或纯铝吗? 铁制品容易生锈,质量较大,使用不便。
纯铝制品硬度较小,抗压性较弱。
四、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 1、金属污染来源① 日常生活废弃的金属垃圾;② 大量工业废弃的金属垃圾;③ 工厂排出含重金属的污水。
2、金属污染的危害① 浪费大量金属资源 ② 金属在自然界不会自行分解,破坏土壤结构。
③ 含铅、镉等有毒金属被腐蚀后,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源重金属污染。
④ 大量使用含铅汽油和废弃的电池都可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
3、防治金属污染方法① 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② 分类回收各种废弃的金属材料。
③ 废旧电池不能任意丢弃。
④ 使用无铅汽油。
⑤ 不能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和堆放废渣。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的固体。
化学方程式:2Mg+O2加热2MgO2、铜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加热会发出红光,表面有一种黑色的固体生成。
化学方程式:2Cu+O2△2CuO3、铁丝在火柴的引燃下,放入氧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每课教学反思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每课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597c1b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4.png)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每课教学反思第1节金属材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1、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等过程,既掌握和巩固了考点的知识,又提升了学习的能力。
2、通过先练习考题再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学生从点到面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整合知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3、通过自己思考、归纳总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更加透彻。
反馈在学生作业中,大部分学生的做题思路清晰,答案准确率高。
4、课堂上请学生讲解思路、归纳和总结知识的次数比较多。
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由于长期地积累,所以大部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都较好。
5、在思考、讨论、归纳、总结等环节活动汇报成果时,没有采用学习小组长汇报成果,而是采用点名汇报的方式。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面更广,避免有学生没有有效参与到自主学习的各个环节中。
这对教学中的全体性很有必要。
二、不足之处1、进行堂上练习,这对及时反馈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非常有必要,而本节课的堂上练习较少,大部分在中完成。
这是本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和课件设计中应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2、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化学的教学中应结合生活实际,把知识运用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课在以金属为主线的工艺流程图的学习中进行有关生活、生产中问题解决的教育教学。
但本课总体与生活的联系较少,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中有待改进的地方.总体上,本人认为这是一堂较成功的实效复习课。
虽然没有引人入胜的引入,也没有流连忘返的结尾,但课堂气氛剧洽,师生的情感交流真挚;虽然不足之处很多,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但学生和老师都得到了成长,收获了过程,也收获了结果!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我在设计金属预感反应的实验上,进行了实验改进:把表面皿隔成四块,先倒入酌后按顺序放入铜、铁、锌、通过改进后的实验不但节省时间避免操作的重复,而且是在同一个容器里发生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更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比较,更能说明问题。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完美PPTppt2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完美PPTppt2](https://img.taocdn.com/s3/m/39f258d8f12d2af90242e6e6.png)
H2 + CuO =△== Cu + H2O (1)碳、一氧化碳、氢气都可以从金属 氧化物中夺取氧元素,我们可以把这种 性质称为还原性,把这些具有还原性的 物质称为还原剂。
(2)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 应叫做还原反应。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完美PPTppt2(PP T优秀 课件)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完美PPTppt2(PP T优秀 课件)
金属冶炼的方法有哪些呢?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完美PPTppt2(PP T优秀 课件)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完美PPTppt2(PP T优秀 课件)
• 冶炼方法一:碳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进行反应
(该反应是哪种基本反应 类型?) 从该反应中可以看出碳可以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元 素,从而得到单质铜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完美PPTppt2(PP T优秀 课件)
(1)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
叫做还原反应
(2)碳.氢气和一氧化碳等能从氧化铜.氧
化铁中夺取氧的能力叫做还原性
(3)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可做还原剂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完美PPTppt2(PP T优秀 课件)
C.Fe3O4+4CO=3Fe+4CO2 D.Fe2O3+3CO=2Fe+3CO2
2.有下列实验现象可知,黑色粉末是( C )
A.CuO B.C C.CuO和C D.Fe2O3和C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完美PPTppt2(PP T优秀 课件)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完美PPTppt2(PP T优秀 课件)
3、250吨含Fe3O4的质量分数为80%的磁 铁矿石,如果在冶炼过程中损失矿石 5%,则可炼出含铁的质量分数为97%的 生铁多少吨?
当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的铜后,停止加热, 继续通入氢气,直到铜冷却至室温。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复习(3课) 九年级科学上: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变用教案浙教版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复习(3课) 九年级科学上: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变用教案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fbc0c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9.png)
课题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复习(3课时)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章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物质分类。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物质转化的规律。
知道金属和非金属的特点。
3、通过本章的习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1、物质分类
2、物质转化的规律
3、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
器材
小黑板、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内容
本章知识点:
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物质组成
2、物质转化的规律
(1)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学生先看本章课
本P80的复习提
要
学生分小组
讨论
师生共同归纳
(2)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3)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3、常见的材料
4、材料的发展
三、课堂练习:
作业本(A):P25复习题1、3、5、8、10题
四、布置作业
作业本(A):P25复习题A层 2、4、6、7、9、11、12、13、
14、15题
B层: A层的题目以及16、17、
18、19、20、21、22、23
学生练习
学生分层次
教
后
感
在本章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提问学生和学生的小组讨论来归纳和总结
本章知识点,并通过精选一些习题,让学生加强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本章复习可安排3课时,第1课时专门复习知识点,第2、3
课时进行练习。
九年级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复习提纲新课标
![九年级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复习提纲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b00bce0aeff9aef8941e064d.png)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一.物质分类的方法物质分类的标准很多,所以分类的方法也很多,如可先观察物质不同的颜色、状态、颗粒的大小(形状)、气味等对物质进行分类,再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特性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2.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3.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金刚石和石墨混合在一起属于混合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结晶水合物因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属于纯净物)。
4.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5.有机化合物:通常指含碳的化合物(CO、CO2、H2CO3和碳酸盐除外)。
三. 金属和非金属的比较名称金属非金属颜色金属光泽有多种颜色,无金属光泽延展性良好不具有硬度比较硬硬度不一致导电性良好一般不导电(除石墨)导热性高低熔点高低第二节物质的转化的规律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1、写出金属到碱性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2Ca+O2==2CaO2、写出碱性氧化物到碱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3、写出碱到盐的化学方程式。
Ca(OH)2+2HCl==CaCl2+2H2O4、写出非金属到酸性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C + O2点燃⇒CO25、写出酸性氧化物到酸的化学方程式。
CO2+H2O==H2CO36、写出酸到盐的化学方程式。
H2CO3+Ca(OH)2==CaCO3 +2H2O二、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1.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2.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物质转化10条主要规律:①金属单质+氧气→金属氧化物②非金属单质+氧气→非金属氧化物③金属单质+酸→氢气+盐④金属单质+盐→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⑤金属氧化物+酸→盐+水⑥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⑦酸+碱→盐+水⑧酸+盐→新酸+新盐⑨碱+盐→新碱+新盐⑩盐+盐→新盐+新盐⑾非金属氧化物+ H2O =酸(除二氧化硅,一氧化碳除外)⑿某些金属氧化物 + 水→碱(可溶)三、金属的冶炼(1)还原法:在金属氧化物中加入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而使其还原成金属单质。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660b3a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b.png)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转化与材料利用。
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例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水的凝固、冰的熔化等)、形状改变(金属丝的弯曲)等。
-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生锈(铁生锈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等。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3. 物质的转化规律。
- 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
- 金属(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氧化物(氧化镁):2Mg +O_2{点燃}{===}2MgO。
- 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碱(氢氧化钙):CaO +H_2O===Ca(OH)_2。
- 碱(如氢氧化钠)与酸(盐酸)反应生成盐(氯化钠)和水:NaOH+HCl===NaCl + H_2O。
- 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盐。
- 非金属(如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C+O_2{点燃}{===}CO_2。
- 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碳酸):CO_2+H_2O===H_2CO_3。
- 酸(如硫酸)与碱(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盐(硫酸钾)和水:H_2SO_4+2KOH===K_2SO_4+2H_2O。
4. 常见的材料。
-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例如,铁合金(生铁和钢),生铁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低。
- 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玻璃、水泥等。
陶瓷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玻璃具有透明、硬度大等特点;水泥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
9年级上册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解答题 专项突破 (含答案)
![9年级上册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解答题 专项突破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44d308a5e9856a561260af.png)
第二章 物质的分类转化与材料的利用 解答题一、金属材料和金属的化学性质1.铜锌合金又称假黄金。
向盛有30g 铜锌合金粉末样品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 H 2SO 4=ZnSO 4 +H 2↑。
计算: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
(2)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我国是一个钢铁生产大国,2018年内地的钢铁产量达8亿吨之多。
(1)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坏的钢铁约占全年产量的四分之一,因此如何防止钢铁生锈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自行车是不少同学上学的交通工具。
根据你的观察,谈谈自行车生产厂家对自行车钢圈、车架和链条等各部位采取了哪些防锈的方法(任选一个部位)?(2)铁的锈蚀对社会生产造成较大损害,但也有有利的一面,如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放入还原性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
某课外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包破损的还原性铁粉(含少量杂质,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他们取六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
测得部分数据加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冋答问题。
①a 的数值为________。
②第4次实验,所得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③列式计算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化工颜料店的涂料添加剂“银粉”的成分是什么?通过调查,“银粉”可能是银、铝、锌这三种金属中的一种。
为得到准确结论,某同学将一小包“银粉”带回实验室进行探究。
(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硫酸,观察到有________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
(2)为进一步确定其成分,他通过计算,获得等质量的铝、锌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图像。
请将图像画在方框中。
(3)取1.8克“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50克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f12431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48.png)
first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知识点归纳一、金属的性质12.金属与非金属的主要性质差异3.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也可以是金属和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具有金属特性,其性能比纯金属更好,硬度更大。
钢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由Fe 和C 形成的合金 金属锈蚀的条件:空气和水分保护膜法:油漆、涂油、电镀、烤蓝等改变金属内部结构:不锈钢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 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如镁; 有些金属能在纯氧中燃烧,如铁;有些虽不能燃烧,但也会反应,生成氧化物,如铜、铁、铝等分别能生成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铝。
金属跟酸的反应铝、镁、铁、锌等金属能跟稀硫酸、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而铜等却不能跟稀硫酸、稀盐酸反应。
金属跟某些盐溶液反应能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金属 置换反应2. 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s e c o n d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规律:金属跟酸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金属跟盐溶液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注:金属和两种盐反应时先置换出活泼性弱的)【注意】K 、Ca 、Na 太活泼,易与水反应,不与酸、盐发生置换反应;铁与酸、盐发生的置换反应 中,产物是亚铁盐(Fe三、简单有机物 1.有机物的定义:一类含碳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除外),大多含C 、H 、O 、N 等元素。
2.甲烷 (1)甲烷的化学式为CH 4,它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物。
(2)沼气、天然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火星的大气层也发现有很多的甲烷 (3)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使用前需要验纯 。
家庭在使用沼气或天然气体作燃料时要注意安全。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科学知识框架思维导图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科学知识框架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97243a01b9f3f90f76c61bfd.png)
常见合金的主要组成元素、性能和用途污染金属一般不会自行分解会影响土质金属的氧化和锈蚀也会污染土壤危害生态环境像铅、镉等有毒的金属被腐蚀后会溶于水形成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密度在4.5克每立方厘米以上的金属,称作重金属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酶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累积,造成慢性中毒重⾦属中毒的原理回收利用意义节约资源和能源非金属堆积会造成金属资源的浪费并且侵占土地基本上所有金属都可循环再生减少环境污染普遍回收的金属铝铅铁铜锡锌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氧化而生锈能在空气中燃烧如:镁化学方程式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放出热量些金属在空气中不燃烧,但能在氧气中燃烧如:铁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高温加热后能与氧反应,表面由红色变为黑色与稀盐酸的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大基本反应类型16年由于锈蚀而直接损失的钢铁材料约占年产钢铁产量的四分之一属的锈蚀既与周围环境里的水、空气等物质的作用有关持金属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草及动物粪便经过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沼气个氢原子构成的烷具有可燃性,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装在容器中贮存,使用时经减压,使液态丁烷汽化成气体气态的丁烷经压缩后变成液态,丁烷容易被液化由于丁烷容易液化与可燃的性质,得丁烷能成为便携的燃料,可用于乙炔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燃烧时能产生℃以上的高温,可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部分有机物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易挥发,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故保存时一定要密封,做实验时一定要远离明火,防止着火或爆炸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许多有机物,如酒精、汽油、乙醚、苯、氯仿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有机溶剂。
11各类别的概念详见下一页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有同种基本微粒(基本微粒指的是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物质。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5节 物质的转化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5节 物质的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ec5270d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c.png)
当堂小练
3.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 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将无色气体充
D
分燃烧;②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装置,装置的质 量增加7.2 g;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装置,装置
2.化学方程式
Fe+S
FeS
新课讲解
还有哪些金属单质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
点燃
3Fe+2O2
Fe3O4
点燃
2Mg+O2
2MgO
点燃
2Fe+3Cl2
2FeCl3
点燃
Cu+Cl2 CuCl2
金属单质 与非金属 单质在一 定条件下 生成相应 的盐。
新课讲解
实验四:生石灰与水的实验
1.实验操作
在蒸发皿中放1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搅拌,观察现 象。
碳等还原剂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反应,还原剂 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得到游离的金属单质。
新课讲解
讨论
1.由氧化铜制取铜,还可用其他什么方法?
可用C、H2、CO等还原剂在一定条件下还原氧化铜还可 以将氧化铜转化为盐,用活泼金属置换出铜。 2.为什么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开始时,要先通氢气后给 氧化铜加热? 排尽试管内的空气,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 3.实验停止后,为什么还要继续通氢气,直到试管冷却 为止?
2Fe+3CO2
新课讲解
有关纯度的计算 方法一: 计算分步设计: (1)根据混合物质量及其纯度,如何计算纯净物质量 纯净物质量=混合物质量×纯度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三节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三节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https://img.taocdn.com/s3/m/1141f7b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c.png)
3.人天天摄取食物,大部分都是有机物。这些
有机物在生命活动中经过 消化吸、收
倍 贮__存_、 转化 、消耗等过程不停地改变着,实
速 课
现各种物质__转__化_和___能__量_转移。
时
学
练
第10页
4.自然界物质循环基本路径。
(1)自然界中各种无机物经过被植物吸收,从 自然环境进入 生物圈 ,变成 有机物 。
(3)乙烯是主要化工原料。
倍 (4)酒精用于消毒和做燃料。
速
课 时
(5)乙酸用作食醋。
学
练
第7页
二、对生命活动含有重大意义有机物
1.有机物是生物体各组织主要成份。人体生 长发育和体内各组织新陈代谢,都需要各种 有机物参加。
2.人体内最基本有机物有 糖、类 蛋白、质_脂__肪等。
(1)糖类是人体消耗能量主要起源(供
倍 (C4H10) 性质――易被液化、含有可燃性
速 写出它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
课
时
点燃
学 练
2C4H10 + 13O2 === 8CO2 + 10H2O
第4页
(2) 乙炔C2H2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第5页
性质――含有可燃性,燃烧时能产生
3000度以上高温
写 学出 方它程燃式烧化2C2H2
+
( )A A.乙酸 B.葡萄糖
C.蛋白质 D.脂肪
倍 3.最简单有机物是( )B
速 课 时
A. C2H2 B.CH4
C.CH2O
4.淀粉中不含有元素是( D)
D. CO2
学 A.C
B.H
练
C.O
D.N
第15页
物质转化和材料利用知识点
![物质转化和材料利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72d964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e.png)
物质转化和材料利用知识点一、物质转化的基本概念物质转化是指一种物质经过化学反应或其他物理过程,从一个状态或形态转变为另一个状态或形态的过程。
物质转化是化学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也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键。
在物质转化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物质转化的基本原理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的结合和解离,在反应中发生原子、离子或分子的重排和重新组合。
物质转化可以是化学反应、物理变化或生物转化等形式。
二、反应类型1.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由一个或多个原料经过化学变化生成一个或多个产物的过程。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类型。
2.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由于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的状态变化,不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新的化学键的形成。
物理变化可以是相变、分散和溶解等。
3.生物转化:生物转化是生物体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包括代谢和生物合成等过程。
生物转化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可以产生新的物质、能量和生物活性物质。
三、应用1.工业生产:物质转化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合成氨、制备化肥、提取金属、制备有机合成材料等都需要利用物质转化的原理和方法。
2.新能源开发:物质转化可以实现能量的转化和储存,有助于开发新能源技术。
例如,太阳能光电转化、光催化水分解和燃料电池等技术,都是基于物质转化实现能量转化和利用的。
3.环境治理:物质转化在环境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物质转化可以处理污水、净化空气、处理固体废物等。
物质转化可以将废物转化为资源,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减少污染。
四、环境问题1.消耗资源:物质转化需要耗费能源和原材料,可能加剧资源的紧缺和环境压力。
2.污染排放:物质转化的过程可能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如果不得到有效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3.产生有害物质:一些物质转化过程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推动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发环境友好的物质转化技术和材料利用方法,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产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