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污泥过滤脱水——污泥比阻的测定

合集下载

污泥比阻实验报告全

污泥比阻实验报告全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污泥比阻测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装置与设备: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整理:
注:V1为计量筒内滤液量(ml);
V=V1-V0为滤液量(ml);
V0为污泥静沉时的滤液量(ml);
2..测定并记录实验基本参数:
实验真空度:
加混凝剂量:
原污泥干重G=原污泥浓度C0=
泥饼浓度C b=
加混凝剂污泥的干重:G1= G2= G3= 污泥浓度C1= C2=
泥饼浓度C b1= C b2= C b3=
3.根据泥饼和污泥浓度求出ω(计算过程)
4..以t/V为纵坐标,以V为横坐标作图,求b
5.计算实验条件下的比阻.(计算过程)
(1)原污泥的比阻γ=
(2)加不同剂量混凝剂污泥的比阻γ:
6.以r为纵坐标,混凝剂投加量为横坐标作图,求最佳投药量。

六.实验结果讨论
1.比阻的大小与污泥的固体浓度是否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2.活性污泥在真空过滤时,能否讲真空度越大泥饼的固体浓度越大?为什么?3.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加以议论。

污泥比阻

污泥比阻

实验十七 污泥比阻测定一、实验目的污泥按来源可分为初沉污泥、剩余污泥、消化污泥和化学污泥。

按性质又可分为有机污泥和无机污泥两大类。

每种污泥的组成和性质不同,使污泥的脱水性能也各不相同。

为了评价和比较各种污泥脱水性能的优劣,也为了确定污泥机械脱水前加药调理的投药量,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来测定污泥脱水性能的指标——比阻(也称比阻抗)。

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下述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污泥比阻的测定方法;2、掌握用布氏漏斗实验选择混凝剂;3、掌握确定投加混凝剂数量的方法;4、通过比阻测定评价污泥脱水性能。

二、实验原理污泥比阻(或称比阻抗)是表示污泥脱水性能的综合性指标。

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

求此值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污泥(或同一污泥加入不同量的混合剂后)的过滤性能。

污泥比阻越大,过滤脱水性能越差,反之脱水性能越好。

在污泥中加入混凝剂、助滤剂等化学药剂,可使比阻降低,脱水性能改善。

过滤时滤液体积V (mL )与推动力p (过滤时的压强降,g/cm 2)、过滤面积F (cm 2)、过滤时间t (s )成正比,而与过滤阻力R (cm*s 2/mL ),滤液黏度μ[g/(cm*s)]成反比。

)(mL R pFt V μ=(6-1)过滤阻力包括滤饼阻力Rz 和过滤介质阻力Rg 构成。

过滤开始时,滤液仅需克服过滤介质的阻力,当滤饼逐渐形成后,还必须克服滤饼本身的阻力。

因此,阻力R 随滤饼厚度增加而增大,过滤速度则随滤饼厚度的增加而减少。

因此将式(6-1)改写成微分形式。

)(g z R R pF dt dV +=δμ (6-2) δ—— 滤渣厚度由于R g 比R z 相对说较小,为简化计算,姑且忽略不计。

设每滤过单位体积的滤液,在过滤介质上截留的滤饼体积为v ,则当滤液体积为V 时,滤饼体积为vV ,因此vV F =δ (6-3)式(6-3)代入(6-2),得z vVR pF dt dV μ2= (6-4) 若以滤过单位体积的滤液在过滤介质上截留的滤饼干固体质量w 代替v ,并以单位质量的阻抗r 代替Rz ,则式(6-4)可改写成:wVrpF dt dV μ2= (6-5) 式中,r 为污泥比阻,在CGS 制中,其量纲为s 2/g ,在工程单位制中其旦纲为cm/g 。

12(专)污泥比阻测定实验

12(专)污泥比阻测定实验

实验十二 污泥比阻测定实验一 实验目的污泥按来源可分为初沉污泥、剩余污泥、腐殖污泥、消化污泥和化学污泥。

按性质又可以分为有机污泥和无机污泥两大类。

每种污泥的组成和性质不同,使得污泥的脱水性能也各不相同。

为了评价和比较各种污泥的脱水性能的优劣,也为了确定污泥机械脱水前加药调理的投药量,常常通要通过实验来测定污泥脱水性能的指标――污泥比阻(也称比阻抗)。

本实验的目的:①掌握用布氏漏斗测定污泥比阻的方法;②了解和掌握加药调理时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量确定的实验方法;二 实验原理污泥比阻是表示污泥过滤性能的综合性指标,定义:单位重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单位面积上的阻力。

在数值上等于粘度为1时,滤液通过单位重量的泥饼产生单位滤液流率所需要的压力。

求此值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污泥(或同一种污泥加入不同量的混凝剂后)的过滤性能、污泥比阻越大,过滤性能越差。

反之,污泥脱水性能就越好。

过滤时V (mL )与压力降P (过滤时的压强降g/cm 2)、过滤面积F (cm 2)、过滤时间 t (s )成正比,而与过滤阻力 R (cm ·s 2/mL )、滤液粘度µ[g ·/(cm ·s )]成反比,即过滤时:()PFtV ml R μ=(12-1) 式中:V ――滤液体积,mL ; P ――过滤压力,g/cm 2;F ――过滤面积,cm 2; t ――过滤时间,s ;µ――滤液粘度, g/cm ·s ;R ――单位过滤面积上,通过单位体积的滤液所产生的过滤阻力,取决于滤饼性质,cm ·s 2/mL ;过滤阻力R 由滤饼阻力Rz 和过滤隔层阻力Rg 构成。

而阻力R 随滤渣层的厚度增加而增大。

过滤速度则减少,因此将(12-1)式改成微分形式:()z g dV pFdt R R μ=+ (12-2) 由于R g 比R z 相对较小,为简化计算,姑且忽略不计,则将上式进一步改写成微分形式:2dV p F P F P F C V dt r r C Vr F μδμμ⋅⋅⋅===''⋅⋅⋅⋅⋅'⋅⋅(12-3) 式中: 以滤渣干重代替滤渣体积,单位质量的污泥比阻代替单位体积的污泥比阻,r '—单位体积污泥比阻;r —单位质量污泥比阻,s 2/g ;C ′—获得单位体积滤液的干固体(滤渣)体积(g/cm 3)。

污泥脱水性能参数_比阻检测的若干问题研讨

污泥脱水性能参数_比阻检测的若干问题研讨
2.2 污泥含固率的影响
在 Christensen 等所研究的氢氧化铝泥浆过滤实 验中, 比阻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 但当污泥浓度超过 0.5%这一临界值时, 比阻随浓度增大而降低的幅度很 小。对于不同的污泥, 该临界值也是不同的。
基于含固率对比阻的影响, 可采取在测量比阻前 对污泥进行适当浓缩, 获得相对稳定的含固率的方法 来减小含固率对比阻测量的影响。 2.3 关于比阻计算的参数确定及单位
100(WcWs) 由于泥饼的含固率 Wc 不易测得, 第三种方法中 在实际运用中比较困难。 2.3.2 有效过滤面积 比阻与有效过滤面积 A 的平方成正比, 所以务必 正确定量 A。目前, 布氏漏斗或其它实验装置的有效 过滤面积存在争议。布氏漏斗的周边的带状部分是没 有孔洞的, 因此有研究者认为 7cm 直径的布氏漏斗的 有效过滤面积仅是总面积的 75%[2]。但是实验发现, 即 使在漏斗下面垫了一层金属滤网(使滤液能从漏斗没 有孔洞的地方滤过), 过滤速度并没有提高。据此, Ev- erett 等认为有效过滤面积就是漏斗的总面积即泥 饼 的面积。 笔者通过观察过滤结束后残留的泥饼以及烘干 龟裂的泥饼小块发现, 固体物质在整个滤纸上的分布 是均匀的, 并未在滤纸的周边出现异常。由此推断, 污 泥在整个漏斗内表面积即滤纸面积上过滤是均匀的, 有效过滤面积应为滤纸面积。 2.3.3 粘度
1 比阻标准模型与测量方法
1.1 标准模型
根据卡门( Carman) 公式[3], 在压力 一 定 的 条 件 下
过滤时, t/V 与 V 成直线关系:
t V

"!r (2PA2)
V+
"Rf PA
( 1)
其 中 V—滤 液 体 积 , m3; t—过 滤 时 间 , s; P—过 滤

实验六__污泥过滤脱水——污泥比阻的测定实验

实验六__污泥过滤脱水——污泥比阻的测定实验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污泥过滤脱水—污泥比阻的测定实验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污泥比阻的测定方法。

(2)掌握用布氏漏斗实验选择混凝剂。

(3)掌握确定污泥的最佳泥凝剂投加量。

2 实验原理污泥比阻是表示污泥过滤特性的综合性指标,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

求此值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污泥(或同一污泥加入不同量的混合剂后)的过滤性能。

污泥比阻愈大,过滤性能愈差。

过滤时滤液体积V (mL )与推动力p (过滤时的压强降,g/cm 2),过滤面积F (cm 2),过滤时间t (s )成正比;而与过滤阻力R (cm*s 2/mL ),滤液黏度μ[g/(cm*s)]成正比。

)(mL R pFtV μ=过滤阻力包括滤渣阻力R z 和过滤隔层阻力R g 构成。

而阻力只随滤渣层的厚度增加而增大,过滤速度则减少。

因此将式(6-1)改写成微分形式。

)(g z R R pF dt dV +=μ由于只R g 比R z 相对说较小,为简化计算,姑且忽略不计。

F V C pFpFdt dV ''μαδμα==式中:α’—— 单位体积污泥的比阻; δ—— 滤渣厚度;C ’—— 获得单位体积滤液所得的滤渣体积。

如以滤渣干重代替滤渣体积,单位质量污泥的比阻代替单位体积污泥的比阻,则(6-3)式可改写为CV pF dt dV μα2=式中,α为污泥比阻,在CGS 制中,其量纲为s 2/g ,在工程单位制中其旦纲为cm/g 。

在定压下,在积分界线由0到t 及0到V 内对式(6- 4)积分,可得V pF C V t •=22μα式(6-5)说明在定压下过滤,t /V 与V 成直线关系,其斜率为22/pF CV V t b μα==C bK C b pF =•=μα22需要在实验条件下求出b 及C 。

b 的求法。

可在定压下(真空度保持不变)通过测定一系列的t ~V 数据,用图解法求斜率(见图6-1)。

污泥比阻的测定

污泥比阻的测定

污泥比阻的测定实验1 .实验原理污泥比阻是表示污泥过滤特性的综合性指标,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

求此值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污泥(或同一污泥加入不同量的混合剂后)的过滤性能。

污泥比阻愈大,过滤性能愈差。

▲过滤时滤液体积V (mL )与推动力p (过滤时的压强降,g/cm 2),过滤面积F (cm 2),过滤时间t (s )成正比;而与过滤阻力R (cm*s 2/mL ),滤液黏度μ[g/(cm*s)]成正比。

)(m L R pFtV μ=定压下过滤,t /V 与V 成直线关系,其斜率为22pF C μα=C bK C b =需要在实验条件下求出b 及C 。

b 的求法。

可在定压下(真空度保持不变)通过测定一系列的t ~V 数据,用图解法求斜率C 的求法。

根据所设定义滤液)滤饼干重/mL ()(0g Q C Q Q C ydy -=(6-7)式中 Q 0——污泥量,mL ;Q y ——滤液量,mL ; C d ——滤饼固体浓度,g/mL 。

根据液体平衡Q 0=Q y +Q d 根据固体平衡Q 0C 0=Q y C y +Q d C d 式中 C o ——污泥固体浓度,g /mL ; C y ——污泥固体浓度,g /mL ; Q d ——污泥固体滤饼量,mL 。

可得 d y d y C C C C Q Q --=)(00代入式(6-7),化简后得滤液)率饼干重/mL ()(0g Q C Q Q C ydy -=(6-8)上述求C 值的方法,必须测量滤饼的厚度方可求得,但在实验过程中测量滤饼厚度是很困难的且不易量准,故改用测滤饼含水比滤液)滤饼干重/mLg式中C i——l00g污泥中的干污泥量;C f——100g滤饼中的干污泥量。

2.实验操作(1) 测定污泥的含水率,求出其固定浓度C0。

(2) 配制CaO(10g/L)和PAC(10g/L)混凝剂。

(3) 用CaO调节污泥(每组加一种混凝剂),加量分别为干污泥质量的0%(不加混凝剂),2%,4%,6%,8%,10%。

实验二 污泥比阻测定实验

实验二 污泥比阻测定实验

实验二污泥比阻测定实验一、污泥比阻的定义污泥比阻是污泥脱水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是判断污泥过滤难易度最直观的方法。

污泥比阻的定义是单位过滤面积上单位质量的干污泥所受的阻力。

污泥比阻越大,越难过滤,脱水性能越差。

二、实验原理及计算公式2、1 根据卡门过滤基本方程式,比阻公式为:r = 2PA2b/Cμr——比阻,m/kg;P——过滤压力,kg/m2;A——过滤面积,m2;b——斜率,由实验求得;C——滤过单位体积的滤液在过滤介质上截留的干固体量,kg/m3;μ——滤液的动力粘度,kg.s/m2;2、2 b、C值的确定在直角坐标上,以滤液体积V为横坐标,t/V 为纵坐标,可得一曲线,该曲线的直线段部分的斜率即为b值,t为过滤时间。

C值用测量滤饼含水比的方法求:式中C i——100g污泥中的干污泥量;C f——100g滤饼中的干污泥量;例如污泥含水率97.7%,滤饼含水率80%,求得C值为:2、3 A、P、μ值的确定(1)根据实验用的布氏漏斗,过滤面积A值为3.85*10-3 m2。

(2)P值可以通过调节仪器上的三通来控制,并在实验真空表中读出(一般在0.05~0.08MPa间),注意单位要换算。

(3)μ值可用实验室温度下水的粘度,查表。

三、实验操作3.1 合上电源,并调节各阀门在正确位置(老师已预先调好)。

3.2 取两张滤纸并分别称重记录,把一张滤纸放进布氏漏斗中,并用水润湿铺平;另一张备用。

3.3 量取剩余污泥100ml,并倒进布氏漏斗;3.4 至布氏漏斗底部不再有连续滤液流出,打开贮液斗阀门,将滤液排净,注意排尽后,马上把贮液斗阀门关闭,每次均如此;3.5 打开真空泵,调节三通阀至压力表升至0.06MPa,并马上关闭真空泵,排尽滤液;3.6 定时器调至30s(t),打开定时器,并马上打开真空泵;3.7 30s后,真空泵停止工作,把滤液放出收集到量筒里,并记录滤液体积ml(V n);3.8 重复3、6和3、7步骤,并记录各次滤液体积;在此期间注意真空表示数,及时调整,确保压力不变。

污泥比阻

污泥比阻

污泥浓缩实验一、实验目的污泥比阻(或称比阻抗)是表示污泥脱水性能的综合性指标。

污泥比阻越大,脱水性能越差,反之脱水性能越好。

污泥比阻是单位过滤面积上,单位干重滤饼所具有的阻力,在数值上等于粘滞度为1时,滤液通过单位的泥饼产生单位滤液流率所需要的压差。

在污泥中加入混凝剂、助滤剂等化学药剂,可使比阻降低,脱水性能改善。

希望通过实验达到下述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比阻的概念,并掌握测定污泥比阻的实验方法;2、掌握用布氏漏斗实验选择混凝剂;3、掌握确定投加混凝剂数量的方法。

4、通过比阻测定评价污泥脱水性能二、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实验装置的组成:1、真空泵1台2、计量筒3个3、抽气接管3套4、布氏漏斗3个5、吸滤筒1个6、真空表1只7、实验台架1套8、连接管道、电源开关等1套整体外形尺寸:1000mm×400mm×1300mm每次测定污泥用量50—100ml,真空压力35.5——70.9 kpa,测定时间20—40min。

吸滤筒尺寸:直径×高度=Φ150mm×250mm污泥比阻测定装置示意图测定污泥比阻的实验装置见所附示意图。

污泥脱水是依靠过滤介质(多孔性物质)两面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使水分强制通过过滤介质,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上,达到脱水的目的。

本实验是用抽真空的方法造成压力差,并用调节阀调节压力,使整个实验过程压力差恒定。

过滤开始时滤液只需克服过滤介质的阻力,当滤饼逐步形成后,滤液还需克服滤饼本身的阻力。

滤饼的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不可压缩性滤饼,如沉砂,初沉池污泥和其它无机污泥;另一类为可压缩性滤饼,如活性污泥,在压力的作用下,污泥会变形。

三、实验步骤1、测定污泥的含水率,求出其固体浓度C 02、配制FeCl 3(10g/L )混凝剂或聚丙烯酰胺(0.3%)絮凝剂。

3、调节污泥(每组加一种混凝剂),采用FeCl 3混凝剂时加量分别为干污泥质量的0(不加混凝剂)、2%、4%、6%、8%、10%;采用聚丙烯酰胺时,投加量分别为干污泥质量的0、0.1%、0.2%、0.5%4、 再布氏漏斗上(直径65~80mm )放置滤纸,用水润湿,贴紧周边。

《污泥比阻测定实验》课件

《污泥比阻测定实验》课件

硫酸铵
03
04
硫酸钾
硫酸钠
05
06
硫酸镁
实验试剂
硫酸钡
硫酸铵
硫酸钾
01
02
03
硫酸钠
硫酸镁
硫酸钡
04
05
06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01
在实验前确保所有仪器 和试剂都已准备好,并 按照要求进行预处理。
02
在实验过程中,要佩戴 好手套和口罩,以防止 化学试剂对皮肤和呼吸 道的刺激。
03
在使用离心机时,要确 保其稳定放置,并注意 安全操作规程。
开始实验
开启计时器,同时将清水倒入 比阻计中,使水缓慢通过污泥 层。
准备实验器材
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比阻计、滤 纸、漏斗等器材,确保其清洁 干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加样品
将处理后的污泥浆倒入比阻计 中,加入量约为滤纸高度的 2/3。
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 压力差和流量值,直至实验结 束。
数据记录与处理
01
02
缺点
改进方向
优化实验步骤,提高实验设备的精度 和稳定性,加强实验操作人员的培训 。
实验过程中存在误差,需要进一步提 高实验精度。
THANK YOU
减小误差的方法
提出减小误差的措施和方法,如采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规 范操作流程等。
05
实验总结与展望
实验总结
实验原理
通过测定污泥的比阻,评 估污泥的脱水性能,为后 续处理提供依据。
实验步骤
按照标准方法进行实验操 作,包括样品采集、实验 设备准备、实验过程及数 据记录等。
实验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污泥 比阻的数值,评估污泥的 脱水性能。

污泥比阻实验报告全(共10篇)

污泥比阻实验报告全(共10篇)

污泥比阻实验报告全(共10篇)污泥比阻实验报告全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污泥比阻测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装置与设备:四.实验步骤:五..实验结果整理:注:V1为计量筒内滤液量(ml);V=V1-V0为滤液量(ml);V0为污泥静沉时的滤液量(ml);2..测定并记录实验基本参数:实验真空度:加混凝剂量:原污泥干重G=原污泥浓度C0= 泥饼浓度Cb=加混凝剂污泥的干重:G1= G2= G3= 污泥浓度C1=C2=泥饼浓度Cb1= Cb2= Cb3= 3.根据泥饼和污泥浓度求出ω(计算过程)4..以t/V为纵坐标,以V为横坐标作图,求b5.计算实验条件下的比阻.(计算过程)(1)原污泥的比阻γ=(2)加不同剂量混凝剂污泥的比阻γ:6.以r为纵坐标,混凝剂投加量为横坐标作图,求最佳投药量。

六.实验结果讨论1.比阻的大小与污泥的固体浓度是否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2.活性污泥在真空过滤时,能否讲真空度越大泥饼的固体浓度越大?为什么?3.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加以议论。

篇二:污泥比阻设计实验报告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混凝剂(硫酸铝)与污泥反应时间的不同对污泥比阻的影响_指导教师_董春欣__姓名____孙镜伟_学号__12310113___专业___环境工程__班级_环工1201____摘要:根据长期实验教学中所取得的经验,对污泥比阻实验中几个参数的确定和经常碰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决的办法,为比阻实验的可操作性提供了帮助。

混凝剂种类繁多,如何根据水处理厂工艺条件、原水水质情况和处理后水质目标选用合适的混凝药剂,是十分重要的污泥比阻作为反映污泥脱水性能的主要参数,是水厂生产废水调质及脱水工艺的重要控制指标.指出了常规污泥比阻抽滤测定方法中存在的测定指标多、操作复杂、测定历时长等问题.针对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水质特点,根据污泥比阻的测定理论。

污泥比阻抗——精选推荐

污泥比阻抗——精选推荐

实验名称:污泥过滤脱水比阻抗的测定环工071班学号:0704100518姓名:李英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掌握污泥比阻抗的测定方法。

2 掌握用布氏漏斗实验选择混凝剂的发法。

3 掌握确定污泥的最佳混凝剂投加量的试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衡量污泥脱水性能的研究常着眼于污泥过滤的难易,即滤速的快慢。

常用比阻抗值作为衡量污泥脱水性能的指标,比阻抗的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

求污泥比阻抗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污泥的过滤性能。

比阻抗值大的污泥,越难过滤,脱水性能也越差。

测定比阻抗值,可以去诶的那个屋你的最佳混凝剂和其投量,最合理的过滤压力,从而导出过滤方程及计算过滤产率。

r=2PA^2*b/(µC) .b的求法,可在一定压力下通过测定一系列的t-V数据,用图解法求斜率。

C的求法,采用测定含水率的方法计算:C=1/[(100-Cn)/Cn-(100-Cb)/Cb] 。

Cb——100g滤饼中的干污泥量,g;Cn——100g污泥中的干污泥量,g。

投加混凝剂可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使污泥的比阻抗值减小。

无机混凝剂投加量一般认为污泥干质量的5%-10% 。

三、实验设备和试剂1 实验装置,包括:水射器、稳压瓶、泄压口、真空表,布氏漏斗,量筒,滤纸。

2 布氏漏斗3 量筒一个4 快速滤纸5 烘箱6 秒表7 称量瓶8 混凝剂四、实验步骤1 用配置好的混凝剂FeCl3调节污泥,剂量分别为0, 3,6,9,12,15ml,测定污泥的含水率,求出干固体浓度C。

2 在布氏漏斗中放置滤纸,用蒸馏水喷湿,再开动水射器,把量筒抽成负压,使滤纸紧贴漏斗,然后关闭水射器。

3 把100ml 调配好的泥样倒入漏斗,再次开动水射器,至额定真空度,作为零时间,进行污泥脱水实验。

4 开始启动秒表,并记录此时量筒内的滤液V0 。

5 每隔一定时间,记下量筒内相应的滤液量。

6 一直过滤至真空破坏,如真空长时间不破坏,则过滤20min后即可停止。

污泥比阻测定实验

污泥比阻测定实验

实验二污泥比阻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污泥比阻的测定方法。

(2)掌握使用布氏漏斗进行抽滤实验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污泥的脱水性能的好坏、难易程度,通常用污泥的比阻来表示,其物理意义是:单位重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滤饼单位干重所具有的阻力。

求此值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污泥(或同一污泥加入不同量的絮凝剂后)的过滤性能。

污泥比阻愈大,过滤性能愈差。

其计算公式为:(2-1)式(2-1)中:α—污泥比阻(s2/g);b—污泥过滤时间与滤液体积(t/V t)值与滤液体积(V t)之间的关系斜率;C—污泥滤饼干重与滤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值(g/mL);P—抽滤真空压力绝对值(g/cm2),0.1MPa=1000g/cm2=760mmHg;F2—过滤面积的平方(cm4);μ—滤液粘度(g/cm/s);1.k值求法K= (2-2)式(2-2)中:P—抽滤真空压力绝对值(g/cm2);实验真空压力,将真空表上的读数单位换算成g/cm2;0.1MPa=1000g/cm2=760mmHg;F—过滤面积,F=π•d2;F2—过滤面积的平方(cm4);μ—滤液粘度(g/cm/s);2.b值求法运用本实验设备在定压下(真空度基本不变)测定过滤时间(t)与滤液体积(V t)的一系列的t/V t数据,用图解法求斜率b(图2-1)。

图 2-1 时间和滤液体积比值(t/V t )与滤液体积(V t )关系图当实验测定出过滤时间(t)与滤液体积(V t )的数据后,选择比较有线性关系的区域做直线,求出斜率b 。

可以将比较有线性关系区域的多个点输入计算机的Excel 系统,让系统在建立坐标图时自动建立坐标函数式,在式中自动给出斜率b 。

3.C 值求法(2-3)式(2-3)中:C i ——l00g 污泥中的干污泥量; C f ——100g 滤饼中的干污泥量;例如污泥含水比97.7%,滤饼含水率为80%。

)mL /g (0260.048.38120201003.23.21001==---=C一般认为比阻在109—1010s 2/g 的污泥算作难过滤的污泥,比阻在(0.5—0.9)×109s 2/g 的污泥算作中等,比阻小于0.4×109s 2/g 的污泥容易过滤。

污泥比阻测定实验

污泥比阻测定实验

污泥比阻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污泥比阻的概念,并掌握测定污泥比阻的实验方法。

(2)掌握用布氏漏斗实验选择混凝剂。

(3 )通过比阻测定评价污泥脱水性能。

二、实验原理(一)污泥比阻污泥比阻是表示污泥过滤特性的综合性指标,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

求此值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污泥(或同一污泥加入不同量的混合剂后)的过滤性能。

污泥比阻越大,过滤脱水性能越差,反之脱水性能越好。

在污泥中加入混凝剂、助滤剂等化学药剂,可使比阻降低,脱水性能改善。

(二)计算原理1.污泥比阻表达式为:α=K*b/C (1-1-1)式中:α—污泥比阻(s2/g);b —污泥过滤时间与滤液体积(t/v)值与滤液体积(v)之间的关系斜率;C —污泥滤饼干重与滤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值(g/ml);(1-1-2)(1-1-2)式中:p —抽滤真空压力绝对值(g/cm2);F2 —过滤面积的平方(cm4);µ—滤液粘度(g/cm/s)。

2. b值的求法:运用本实验设备在定压下(真空度基本不变)测定出过滤时间与滤液体积的数据,用图解法求斜率b,详见下面图示。

当通过实验测定出过滤时间与滤液体积的数据后,选择比较有线性关系的区域作直线,求出斜率b。

可以将比较有线性关系区域的多个点输入计算机的Excel系统,让这个系统在建立坐标图时自动建立坐标函数式,在式中自动给出斜率b。

3.C值的求法:(滤饼干重g / 滤液体积ml)(1-1-3)式中:Ci —100克污泥中的干污泥重量(g);Cf —100克滤饼中的干污泥重量(g)。

例:某污泥的含水率为97.7%,则干污泥量为2.3%;滤饼含水率为80%,则滤饼中的干污泥量为20%。

求该污泥的C值。

4.µ—滤液粘度(g/cm/s)的求法:根据滤液粘度的物理含义(g/cm/s);g为过滤过程中得到的滤液质量,用ml数来表示cm3数,近似表示克数g;cm=滤液cm3/过滤面积cm2;s为整个过滤时间。

污泥过滤脱水——污泥比阻的测定实验

污泥过滤脱水——污泥比阻的测定实验

污泥过滤脱水——污泥比阻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过滤基本方程式.污泥比阻的意义并掌握其测定方法,2.掌握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化学调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污泥的机械脱水是以过滤介质(一种多孔性物质)两面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污泥中的水份被强制通过过凝介质(称滤液),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上(称滤饼),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

过滤开始时,滤液仅克服过滤介质的阻力,当滤饼逐渐形成后,还必须克服滤饼本身的阻力,所以真正的过滤层应包括滤饼层与过滤介质。

污泥比阻是表示污泥过滤特性的综合性指标,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

污泥比阻越大,过滤性能越差,通过测定污泥比阻可比较不同的污泥(或同一种污泥加入不同量的混凝剂后)的过滤性能。

过滤基本方程:22g R t C V V pF pAμμα=⋅+ V ——滤液体积,mL;t ——过滤时间,s ;p ——过滤压力,Pa ;F ——过滤面积,cm 2;α——污泥比阻,s 2·g -1; C ——滤过单位体积的滤液在过滤介质上截留的固体质量,g/mL ;μ——粘度,Pa ⋅s ;R g ——过滤介质阻抗,m -1。

一般情况下,过滤介质的阻力忽略不计。

上式表明,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过滤,t/V 与V 成直线关系。

其斜率为:污泥比阻:2222t V C b V pF pF b b K C Cμαα====粘度求法:20.0017810.03370.000221T Tμ=++ 因此,为求得污泥比阻,需要在实验条件下求出b 及C 。

斜率b 的算法:可在定压下(真空度保持不变),通过比阻测定,测得在一系列t 时间内所得的液量(mL );用图解法求得其斜率b 。

C 的求法:W C V=,g/mL (W 为滤饼的干固体质量,g ) 三、实验设备和试剂:1.设备:PS-WN-066污泥比阻测定装置,上海嘉定大名教具厂。

2.器皿:100mL 量筒;移液管;200mL 烧杯;秒表;定量滤纸(7cm )。

污泥比阻实验

污泥比阻实验

污泥比阻实验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加深理解污泥比阻的概念。

2.评价污泥脱水性能。

二、实验原理污泥经重力浓缩或消化后,含水率约在97%左右,体积大不便于运输。

因此一般多采用机械脱水,以减小污泥体积。

常用的脱水方法有真空过滤,压滤,离心等方法。

污泥机械脱水是以过滤介质两面的压力差作为动力,达到泥水分离,污泥浓缩的目的。

根据压力差的来源不同,分为真空过滤法(抽真空造成介质两面压力差),压缩法(截止一面对污泥加压,造成两面压力差)。

影响污泥脱水的因素较多,主要有:(1) 污泥浓度,取决于污泥性质及过滤前浓缩程度。

(2) 污泥性质,含水率。

(3) 污泥预处理方法。

(4) 压力差大小。

(5) 过滤介质种类。

经过实验推导出过滤基本方程式:PARf μ2PA2 ωr μ+∙=V V t (6-1) 式中t----过滤时间,s;V----滤液体积,m 3;P----过滤压力,㎏/㎡;A----过滤面积,㎡;μ-----滤液的动力粘滞度,㎏·s /㎡;ω-----滤过单位体积的滤液在过滤介质上截流的固体重量,㎏/m 3;; r----比阻,S 2/g 或m/㎏;R f-------过滤介质阻抗,1/m 。

公式给出了在一定压力的条件下过滤,滤液的体积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指出了过滤面积A 、压力P 、污泥性能μ、r 值等对过滤的影响。

污泥比阻r 是表示污泥过滤特性的综合指标。

其物理意义是:单位重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即单位过滤面积上滤饼单位干重所具有的阻力,其大小根据过滤基本方程式有:ωμ2b A PA r ∙∙=(m/㎏) (6-2) 由上式可知比阻是反映污泥脱水性能的重要指标,但由于上式是由实验推导出来,参数b 、 均要通过实验测定,不能用公式直接计算。

而b 为过滤基本方程式(6-1)中t/V ~V 直线斜率。

APA b ∙=2μωr (6-3) 故以定压下抽率实验为基础,测定以系列的t ~V 数据,即测定不同过滤时间t 时滤液量V,并以滤液量V 为横坐标,以t/V 为纵坐标,所得直线斜率为b 。

污泥比阻的测定实验报告

污泥比阻的测定实验报告

污泥比阻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污泥比阻的测定方法。

2、了解污泥脱水性能与比阻之间的关系。

3、通过实验,加深对污泥脱水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污泥比阻是表示污泥过滤特性的综合性指标。

污泥比阻越大,过滤性能越差,脱水越困难。

在过滤过程中,滤液通过滤饼的速率与过滤压力、过滤面积、滤液黏度、滤饼厚度和比阻等因素有关。

根据卡门(Carman)过滤基本方程:\\frac{dV}{dt} =\frac{ΔP}{μr(ωV + A_{0}L)}\其中:\\frac{dV}{dt} \为过滤速率(m³/s);ΔP 为过滤压力差(Pa);μ 为滤液的动力黏度(Pa·s);r 为比阻(m/kg);ω 为单位体积滤液产生的滤饼干重(kg/m³);V 为滤液体积(m³);A₀为过滤面积(m²);L 为滤饼厚度(m)。

在恒压过滤时,上述方程可积分整理为:\ t/V =μrω /2ΔPA₀²+μrA₀L /ΔPA₀\以\( t/V \)对\( V \)作图,可得一直线,其斜率为\(μrω /2ΔPA₀²\)。

从而可求得污泥比阻\( r \):\ r =2ΔPA₀²b /μω \式中:b 为\( t/V V \)图的斜率。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实验设备布氏漏斗(直径 60 80mm)抽滤瓶(500ml)真空泵秒表量筒(100ml、500ml)电子天平烘箱2、实验材料污泥样品定量滤纸(直径与布氏漏斗配套)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定量滤纸放入布氏漏斗中,用蒸馏水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底部,然后开启真空泵,抽去滤纸中的水分,使滤纸紧密贴合在漏斗上。

称取滤纸的质量\( m₁\)。

2、测定污泥含水率取一定量的污泥样品,放入已知质量的蒸发皿中,称取其总质量\( m₂\)。

将蒸发皿放入烘箱中,在 105℃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后的质量\( m₃\)。

计算污泥的含水率:\含水率=\frac{m₂ m₃}{m₂ m₀} × 100\%\式中:\( m₀\)为蒸发皿的质量。

污泥比阻——精选推荐

污泥比阻——精选推荐

污泥⽐阻污泥浓缩实验⼀、实验⽬的污泥⽐阻(或称⽐阻抗)是表⽰污泥脱⽔性能的综合性指标。

污泥⽐阻越⼤,脱⽔性能越差,反之脱⽔性能越好。

污泥⽐阻是单位过滤⾯积上,单位⼲重滤饼所具有的阻⼒,在数值上等于粘滞度为1时,滤液通过单位的泥饼产⽣单位滤液流率所需要的压差。

在污泥中加⼊混凝剂、助滤剂等化学药剂,可使⽐阻降低,脱⽔性能改善。

希望通过实验达到下述⽬的:1、通过实验进⼀步理解⽐阻的概念,并掌握测定污泥⽐阻的实验⽅法;2、掌握⽤布⽒漏⽃实验选择混凝剂;3、掌握确定投加混凝剂数量的⽅法。

4、通过⽐阻测定评价污泥脱⽔性能⼆、实验装置的⼯作原理实验装置的组成:1、真空泵1台2、计量筒3个3、抽⽓接管3套4、布⽒漏⽃3个5、吸滤筒1个6、真空表1只7、实验台架1套8、连接管道、电源开关等1套整体外形尺⼨:1000mm×400mm×1300mm每次测定污泥⽤量50—100ml,真空压⼒35.5——70.9 kpa,测定时间20—40min。

吸滤筒尺⼨:直径×⾼度=Φ150mm×250mm污泥⽐阻测定装置⽰意图测定污泥⽐阻的实验装置见所附⽰意图。

污泥脱⽔是依靠过滤介质(多孔性物质)两⾯的压⼒差作为推动⼒,使⽔分强制通过过滤介质,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上,达到脱⽔的⽬的。

本实验是⽤抽真空的⽅法造成压⼒差,并⽤调节阀调节压⼒,使整个实验过程压⼒差恒定。

过滤开始时滤液只需克服过滤介质的阻⼒,当滤饼逐步形成后,滤液还需克服滤饼本⾝的阻⼒。

滤饼的性质可分为两类,⼀类为不可压缩性滤饼,如沉砂,初沉池污泥和其它⽆机污泥;另⼀类为可压缩性滤饼,如活性污泥,在压⼒的作⽤下,污泥会变形。

三、实验步骤1、测定污泥的含⽔率,求出其固体浓度C 02、配制FeCl 3(10g/L )混凝剂或聚丙烯酰胺(0.3%)絮凝剂。

3、调节污泥(每组加⼀种混凝剂),采⽤FeCl 3混凝剂时加量分别为⼲污泥质量的0(不加混凝剂)、2%、4%、6%、8%、10%;采⽤聚丙烯酰胺时,投加量分别为⼲污泥质量的0、0.1%、0.2%、0.5%4、再布⽒漏⽃上(直径65~80mm )放置滤纸,⽤⽔润湿,贴紧周边。

污泥比阻

污泥比阻

污泥浓缩实验一、实验目的污泥比阻(或称比阻抗)是表示污泥脱水性能的综合性指标。

污泥比阻越大,脱水性能越差,反之脱水性能越好。

污泥比阻是单位过滤面积上,单位干重滤饼所具有的阻力,在数值上等于粘滞度为1时,滤液通过单位的泥饼产生单位滤液流率所需要的压差。

在污泥中加入混凝剂、助滤剂等化学药剂,可使比阻降低,脱水性能改善。

希望通过实验达到下述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比阻的概念,并掌握测定污泥比阻的实验方法;2、掌握用布氏漏斗实验选择混凝剂;3、掌握确定投加混凝剂数量的方法。

4、通过比阻测定评价污泥脱水性能二、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实验装置的组成:1、真空泵1台2、计量筒3个3、抽气接管3套4、布氏漏斗3个5、吸滤筒1个6、真空表1只7、实验台架1套8、连接管道、电源开关等1套整体外形尺寸:1000mm×400mm×1300mm每次测定污泥用量50—100ml,真空压力35.5——70.9 kpa,测定时间20—40min。

吸滤筒尺寸:直径×高度=Φ150mm×250mm污泥比阻测定装置示意图测定污泥比阻的实验装置见所附示意图。

污泥脱水是依靠过滤介质(多孔性物质)两面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使水分强制通过过滤介质,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上,达到脱水的目的。

本实验是用抽真空的方法造成压力差,并用调节阀调节压力,使整个实验过程压力差恒定。

过滤开始时滤液只需克服过滤介质的阻力,当滤饼逐步形成后,滤液还需克服滤饼本身的阻力。

滤饼的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不可压缩性滤饼,如沉砂,初沉池污泥和其它无机污泥;另一类为可压缩性滤饼,如活性污泥,在压力的作用下,污泥会变形。

三、实验步骤1、测定污泥的含水率,求出其固体浓度C 02、配制FeCl 3(10g/L )混凝剂或聚丙烯酰胺(0.3%)絮凝剂。

3、调节污泥(每组加一种混凝剂),采用FeCl 3混凝剂时加量分别为干污泥质量的0(不加混凝剂)、2%、4%、6%、8%、10%;采用聚丙烯酰胺时,投加量分别为干污泥质量的0、0.1%、0.2%、0.5%4、 再布氏漏斗上(直径65~80mm )放置滤纸,用水润湿,贴紧周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 污泥过滤脱水——污泥比阻的测定实验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 所属课程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 实验计划学时:10
1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污泥比阻的测定方法。

(2)掌握用布氏漏斗实验选择混凝剂。

(3)掌握确定污泥的最佳泥凝剂投加量。

2 实验原理
污泥比阻是表示污泥过滤特性的综合性指标,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

求此值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污泥(或同一污泥加入不同量的混合剂后)的过滤性能。

污泥比阻愈大,过滤性能愈差。

过滤时滤液体积V (mL )与推动力p (过滤时的压强降,g/cm 2),过滤面积F (cm 2),过滤时间t (s )成正比;而与过滤阻力R (cm*s 2/mL ),滤液黏度μ[g/(cm*s)]成正比。

)(mL R pFt
V μ=
(6-1)
过滤阻力包括滤渣阻力R z 和过滤隔层阻力R g 构成。

而阻力只随滤渣层的厚度增加而增大,过滤速度则减少。

因此将式(6-1)改写成微分形式。

)(g z R R pF dt dV +=
μ (6-2)
由于只R g 比R z 相对说较小,为简化计算,姑且忽略不计。

F V C pF
pF
dt dV ''μα
δ
μα== (6-3)
式中:α’
—— 单位体积污泥的比阻; δ—— 滤渣厚度;
C ’—— 获得单位体积滤液所得的滤渣体积。

如以滤渣干重代替滤渣体积,单位质量污泥的比阻代替单位体积污泥的比阻,则(6-3)式可改写为
CV pF dt dV μα2
= (6-4) 式中,α为污泥比阻,在CGS 制中,其量纲为s 2/g ,在工程单位制中其旦纲为cm/g 。

在定压下,在积分界线由0到t 及0到V 内对式(6- 4)积分,可得
V pF C V t ∙=22μα (6-5)
式(6-5)说明在定压下过滤,t /V 与V 成直线关系,其斜率为
22/pF C
V V t b μα==
C b
K C b pF =∙
=
μ
α2
2 (6-6)
需要在实验条件下求出b 及C 。

b 的求法。

可在定压下(真空度保持不变)通过测定一系列的t ~V 数据,用图解法求斜率(见图6-1)。

C 的求法。

根据所设定义
滤液)
滤饼干重/mL ()(0g Q C Q Q C y
d
y -=
(6-7)
式中 Q 0——污泥量,mL ;
Q y ——滤液量,mL ; C d ——滤饼固体浓度,g/mL 。

根据液体平衡Q 0=Q y +Q d 根据固体平衡Q 0C 0=Q y C y +Q d C d 式中 C o ——污泥固体浓度,g /mL ; C y ——污泥固体浓度,g /mL ; Q d ——污泥固体滤饼量,mL 。

可得 d y d y C C C C Q Q --=
)
(00
代入式(6-7),化简后得
滤液)
率饼干重/mL ()(0g Q C Q Q C y
d
y -=
(6-8)
上述求C 值的方法,必须测量滤饼的厚度方可求得,但在实验过程中测量滤饼厚度是很困难的且不易量准,故改用测滤饼含水比的方法。

求C 值。

滤液)
滤饼干重/mL (100C 1001
g C C C C f
f
i i ---=
式中 C i ——l00g 污泥中的干污泥量; C f ——100g 滤饼中的干污泥量。

例如污泥含水比97.7%,滤饼含水率为80%。

)mL /g (0260.048
.381
20
20
1003.23.21001
==
---=
C
一般认为比阻在109~1010s 2/g 的污泥算作难过滤的污泥,比阻在(0.5~0.9)*109s 2/g 的污泥算作中等,比阻小于0.4*109s 2/g 的污泥容易过滤。

投加混凝剂可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使污泥的比阻减小。

对于无机混凝剂如FeCl 3,A12(SO 4)3等投加量,一般为污泥干质量的5%~10%高分子混凝剂如聚丙烯酰胺,碱式氯化铝等,投加量一般为干污泥质量的1%。

3 实验设备与试剂
(1)实验装置如图6-2。

图6-2 比阻实验装置图
1–真空泵;2–吸滤瓶;3–真空调节阀;4–真空表;5–布式漏斗;6–吸滤垫;7–计量管
(2)秒表;滤纸。

(3)烘箱。

(4)FeCl 3、A12(SO 4)3。

(5)布氏漏斗。

4 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
(1) 测定污泥的含水率,求出其固定浓度C 0。

(2) 配制FeCl 3 (10g/L)和A12(SO 4)3(10g/L)混凝剂。

(3) 用FeCl 3混凝剂调节污泥(每组加一种混凝剂),加量分别为干污泥质量的0%(不加混凝剂),2%,4%,6%,8%,10%。

(4) 在布氏漏斗上(直径65~80mm)放置滤纸,用水润湿,贴紧周底。

(5) 开动真空泵,调节真空压力,大约比实验压力小1/3[实验时真空压力采用266mmHg(35.46kPa)或532mmHg(70.93kPa)]关掉真空泵。

(6) 加入l00mL需实验的污泥于布氏漏斗中,开动真空泵,调节真空压力至实验压力;达到此压力后,开始起动秒表,并记下开动时计量管内的滤液V0。

(7) 每隔一定时间(开始过滤时可每隔10 s或15s,滤速减慢后可隔30 s或60s)记下计量管内相应的滤液量。

(8) 一直过滤至真空破坏,如真空长时间不破坏,则过滤20min后即可停止。

(9) 关闭阀门取下滤饼放人称量瓶内称量。

(10) 称量后的滤饼干105℃的烘箱内烘干称量。

(11) 计算出滤饼的含水比,求出单位体积滤液的固体量C0。

(12) 量取加A12(SO4)3混凝剂的污泥(每组的加量与Fecl3量相同)及不加混凝剂的污泥,按实验步骤(2)~(11)分别进行实验。

5 实验报告记载及数据处理
(1)测定并记录实验基本参数
实验日期
原污泥的含水率及固体浓度C0
实验真空度/mmHg
不加混凝剂的滤饼的含水率
加混凝剂滤饼的含水率
(2) 将布氏漏斗实验所得数据按表6-1记录并计算。

表6-1 布氏测斗实验所得数据
(3) 以t/V为纵坐标,V为横坐标作图,求b。

(4) 根据原污泥的含水率及滤饼的含水率求出C。

(5) 列表计算比阻值α(表6-2比阻值计算表)。

(6) 以比阻为纵坐标,混凝剂投加量为横坐标,作图求出最佳投加量。

表6-2 比阻值计算表
6 注意事项
(1) 检查计量管与布氏漏斗之间是否漏气。

(2) 滤纸称量烘干,放到布氏漏斗内,要先用蒸馏水湿润,而后再用真空泵抽吸一下,滤纸要贴紧不能漏气。

(3) 污泥倒入布氏漏斗内时,有部分滤液流入计量筒,所以正常开始实验后记录量筒内滤液体积。

(4) 污泥中加混凝剂后应充分混合。

(5) 在整个过滤过程中,真空度确定后始终保持一致。

7 思考题
(1)判断生污泥、消化污泥脱水性能好坏,分析其原因。

(2)测定污泥比阻在工程上有何实际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