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501d6b9e6bec0975f465e26e.png)
浅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
”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作为教育,必须为这一宗旨服务。
然而由于中考的引导,我们的作文教学住往带有应试目的。
教师拼命地教学生作文应试技巧,如何安排结构,如何构思、怎样立意等条条款款铺天盖地的传授给学生,结果学生的创造性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学生案桌上摆着各种样式的诸如作文手册、作文大全、应试秘笈等书籍。
结果学生东施效颦,不伦不类,甚者直接背范文,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应试作文氛围使学生丧失了对知识、对科学的敬畏,丧失了写作兴趣,也丧失了对写作本质的认识。
这种现象不但违背了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更与现代人才素质背道而驰。
因此,本人就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同仁交流。
一、创设自由环境学生的作文要出成绩,有所创新,离不开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
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个性才会得到施展。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针对高考、中考作文设计,根据中考的时间设置,学生在相当紧张的时间,相当紧张的氛围中完成作文,甚至是在一种敌对的情绪下完成作文,其效果可想而知。
结果本来没有定法的考试作文一定要“有法可依”,把千千万万的学生束缚在陈规陋习中间。
当然,这并不是鼓励学生养成拖沓的习惯,只是希望学生在一种平和、轻松的心情下去认真完成作文,给学生观察、收集、筛选、整理信息的时间。
其实,给学生过多的束缚,条款反而会制约学生的自由发挥,泯灭学生的个性。
试想,让江南水乡的学生去写赛北风光,让足不出户的山区孩子去写今日的科技,会写好,会出创意吗?我们常常听有的教师感叹:学生的随笔、日记、周记等比考试作文要好得多。
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
归根到底是因为这是学生在一种自由的状态下完成的,是在一种轻松的心境之下完成的。
当然,宽松的环境还表现在学生心理的调节上,如果学生对某次作文具有抗拒性,与其强迫完成,不如干脆让他不写。
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1b153cbc65ce050876321372.png)
浅谈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在价值观取向坚持以未来理想与成功为价值的“明天”教育价值观,它不以“重复过去”为已任,旨在人文本质上创造超越前人的一代“新人”。
创造教育是一种健全的人格教育,它努力塑造智商与情商和谐共融,完善健全的理想化人格,强调人格发展的独立品质。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属于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语文,作为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学科改革的排头兵,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在作文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从教师方面来讲主要有这样四个问题:一是,自己首先不行,拙于写作艰于动笔,自然难以教好学生;二是懒惰,舍不得花时间费力气去研究解决这个问题;三是训练不科学,没有章法;四是教师认识上的偏颇,重语文课本上的篇章讲授,轻作文练习,生怕课文讲不完,完不成教学任务,因而肆意侵占作文教学课时,一学期下来做不了几篇文章。
而从学生方面来讲,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满足于抄袭,老师一留作文题,很少动脑筋,从各种作文选、报刊上剪接拼凑作文;二是胡编乱造,便开始“创作”,不是老三样,便是新三样,无非是出门捡钱包,扶老奶奶过马路,上车让座,这老掉牙的三部曲;三是学生现在普遍生活条件好、依赖性强,学习不很刻苦,缺乏学习动力,教师一留作文题,往往敷衍了事,凑合交差而已。
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作文素材问题学生一做作文老是搜索孤肠,抱怨没有可写,其实大可不必,这中间关键是要转变观念。
“动态化”是创造教育原则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讲读教学应该认真贯彻。
教师应创造条件组织踏青秋游,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进行社会实践,写调查报告,通讯消息,英烈传记,搜集民间故事,如此走出去请进来,内外相济把语文教学社会化,使学生获得更多、更好的写作素材的有利时机和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利条件。
如此教学,改变了课堂的封闭状态,教学有课上延伸到课下,有校内发展到校外,学校小课堂连接社会大课堂,促进了教学社会化,达到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要求,满足了青少年自身发展及其发挥个人潜能的愿望。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e88ca106ba1aa8114431d961.png)
一
力本来 是 丰 富的 可 由于 学生 的创 造精 神被 扼杀 ,
、
教 师 首 先 要 摆 脱 应 试 教 育 的 束 缚 。 破 陈 年龄 越大 的学 生 想 象力 越 贫瘠 。那 么如 何 培养 学 打
生 的 想象力 呢?
Hale Waihona Puke 旧的框框 现 在 . 论 是 高 考 还 是 中 考 . 文 分 数 在 总 分 无 作
但 人们 也 不 会 忘 记高 锷 . 因 为高 锷 的续 写 . 使 视 。例 如 对 《 提 辖 拳 打镇 关 西 》 正 才 鲁 我们 可 以这 样 引
《 楼 梦 》 为 一 部 完 整 的 优 秀 著 作 。 所 以 在 平 时 导 学 生 思 考 :鲁 智 深 的 这 种 锄 恶 方 法 现 在 是 否 行 红 成 的 教 学过 程 巾 .一 要 鼓 励 学 生 续 写 . 些 续 写 无 得 通 ? 如 果 你 是 鲁 智 深 , 该 怎 么 办 ? 等 等 。 一定 这 应
新 素质 又体 现在 个 体 素质之 中 . 因此 , 性 发 展 以 个
及 创 新 能力 的培 养 应成 为课 堂 教 育 的 重要 目标 。
二 、 励 学 生 进 行 大 胆 的 想 象 鼓 有 这 样 的 一 个 例 子 : 小 学 语 文 考 试 , 卷 上 某 试
雪 然 而 ,在作 文教 学 的过 程 中发 现 , 陈 芝麻 ,烂谷 有 一 题 问 道 : 化 后 变 成 什 么 ?有 个 颇 有 创 意 的 学 “
浅谈作文教学 中学生 创新 意识 的培 养
■ 江苏 省建 湖县 芦沟 中学 凌 德祥 扔 当 今 是 一 个 知 识 经 济 、 技 迅 猛 发 展 的 社 会 . 发 展 语 文 教 师 打 破 应 试 教 育 的 枷 锁 , 掉 一 些 条 科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90b93f2bbcd126fff7050b3a.png)
代 感有 创意 的作文 来。 二 、 励大量 阅读 , 鼓 做好读 书 笔记 读 书是作 文 创新 的前 提 和 基础 。 为 了提 高 学生 的作 文水
平 , 须引导 、 必 鼓励 学生 大量 阅读 课 外书籍 。 如 : 秀作 文、 譬 优 科
普 读 物、 家名篇 以至 中外名著 等 , 名 正像 鲁迅 所说 , 一切机的, 需要采 集许 多 花粉 , 才能 酿 出营养 丰 富 的蜜来 ; 若 只采 集一 处 , 倘 所得 就 非 常有 限或 单调 了。 同 时 , 好读 书摘记 或笔 记 , 做 以积累 写作 素材 , 富语言 材料 ,厚 丰 “ 积 而薄发 ” 蕴含 的哲理 不言 而喻 了。这样 学 生在 大量 的 阅读和
活, 感悟 生 活 , 让学 生走 出校 外 , 向社会 , 向大 自然 , 走 走 去熟 悉
生活 。 去参 加社 会有 益的 实践活 动 , 去发现 、 心去体会 感悟 生 用 活 的真 、 、 , 善 美 感悟 大 自然 的神 奇 和 美妙 , 会人 间 的真 情和 理
爱心 , 大胆 发表 见解 , 到 生活 和作 文相 互沟 通 。譬 如 : 做 去年 清 明节 放 假 中 , 让 学 生将 所见 所 闻或 所感 写 一篇 小作 文 , 裁 我 体 不限, 诗歌 都可 以。 结果 出乎 我意料 的是 学生 的作文 内容 丰富 、 具体 且 写作 很成 功 。 中有一 学生就 清 明节仿 写 了一 首打油 诗 其 是 清 明时节刮 黄 风 , 上行人 眼难 睁。 问行 者 为何 奔 , 墓 “ 路 欲 扫 祭 祖 不忘 本 !像 这样 的 实践 活 动 , 仅丰 富 了 写作 素材 , 写 ” 不 抒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8729508be53a580216fcfe3a.png)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 思维能力 , 激发想象能力 稍纵 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 我可 能在名人之上 。 细心 和 创造能力。 思维能力、 想象 能力 、 创造能力是创新能力 的核心 。 作文教学占 地观察体验生活并留心 收集相关资料, 了解事物的必经之路。 是 苏霍姆林斯
作文 的修改 , 一般 有两个过程 , 首先 是学生 自己修改 。 好文章是修改出
来的 , 学生作文 草稿 写好后, 要鼓励 学生勇于交给老师和 同学们去看, 广泛
第三要引导学生敢于创新, 进行个性化 的写作 。 思贵求异, 文贵创新 。 通 征求意见, 在修改上创新。 其次是教师的批改, 教师的修改, 评语也是一种创
类俨然 一个微型花园 。 小作者是它的主人, 里面藏着她 的许多花样 的心 那
出新的东西来 的理念。
教师加 以引导 , 在学生 中树立 了 凡事我就 不信观察不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 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大量 阅读古今 事。通过这一 习作 , 中外的名著是 正本 之举。 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之源。 学生只有在 广泛 的
过广泛地阅读, 学生凭借飞越的想象 , 甚至 变形的夸张 , 将会 使 自己的作文
新, 自 要 始至终地把创新教育观融于 自己批阅 的过程之中, 要珍惜学生的创
别具一格 , 出奇制胜 。 比如读了的饿 的叔叔于勒》 有的学生写了 《 , 今天的于 新劳动, 发现学生的创新亮点, 只有教师肯定 以后 , 学生才会充满 自 乐于 信, 勒在美 国》 读 了( J ; t 中访友》 写下 了 《 和秋 天有个 约会》 读 了 《 菱学 创新。 l , 我 ; 香 诗》 写下了《 , 美丽香菱在我班》 等等, , 一篇篇离奇的故事 , 夸张 的形象 , 无不 令人耳 目 一新。这些个性化的写作无疑是一次次的创新体验。
中学作文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学作文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3baccb4ff7ec4afe04a1df69.png)
中学作文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需要我们培养和造就大批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创新是写作者的一种宝贵品质,也是作文写出新意、深意的基本条件。
因此,中学作文教学,当以素质教育为本,针对中学生作文实际,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着重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其创造素质,写作创新文章,以催发其创新精神,成为创新人才。
一、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兴趣的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项活动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也是推动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内在力量。
子曰:“知之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才能“乐思”和“乐写”。
因此,兴趣是产生注意力的基础,是求知的直接动力,是写作的第一要素,是迈向成功的秘诀。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一)做好素材的积累是培养兴趣的基础。
要解决学生写作时“腹内空空”,“望题兴叹”的难题,必须让学生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
1.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
契诃夫曾说:“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
……要把自己锻炼到让观察简直成为习惯”。
观察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对周围的一切事物进行认真观察,就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观察要全方位,可以是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大的方面,也可以是身边的看惯了的琐细事物。
2.要求学生写好素材笔记、读书笔记。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世界的窗口”。
从书籍中可以看到广阔的生活,教师要指导并督促学生养成多搜集素材,多读好书,写好素材笔记、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如:优美词语、佳句名段、格言警句、名人轶事等。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的活动很多:可以参观一座工厂、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一所建筑物;可以调查访问某位专业户、先进集体、模范人物;也可以是去听讲座、看电影、参加义务劳动等。
组织活动时要注意:(1)参观前布置活动目的,参观中指导观察的内容和方法,活动后写好素材笔记;(2)活动时间尽量安排在作文课或双休日时间,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安排时间。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46bbe816a300a6c30c229fdb.png)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世纪中小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具体体现在各科教学之中,作文教学也是如此。
目前,传统作文教学依然主导着我们的教学,学生写作兴趣不高,作文水平低。
所以就作文教学本身而言,就新世纪教育工作的任务而言,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是当务之急。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敏捷性,就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保持热爱和关注的心态,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它们那些不易觉察的存在和变化的信息。
只有这样,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够适应紧急的情况来积极地思维,周密地考虑,正确地判断和迅速地做出结论。
这也是信息时代的要求。
(一)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对思维敏捷性的训练开始。
“作文”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如果不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不注意引导学生满腔热情去注意,去观察周围的生活,去热爱,去体验周围的事物,只把写作简单的看成是一种词语运用技巧,那么学生只能写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特征、毫无感情色彩的文章。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在生活中吸取写作材料。
(二)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是语文教育界共有的一个基本信仰,“写作与生活”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当前,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者大有人在。
在此种情况下,教师更应当注意引导学生目光不能只盯着书本,还应看看“窗外”的无限风光。
只有在不断丰富材料,提高材料运用的能力上提高构思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否则,作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国俗语“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道出的也是这个道理。
(三)信息技术的优势之一是可以承载海量信息。
以为它兴许可以缓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目前至少有以下三种建设写作素材库的方式。
其一,软件、平台系统中的写作素材库。
这类写做素材库是文字材料的积累、汇编,采用精心的分类系统,并辅以关键词查询手段,使用户可以快速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以供自己写作时借鉴和参考;其二,相关网站导航。
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82ba388d02d276a200292e90.png)
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向,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激发创新能力积极参加实践说是十分贴切的。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感情丰富而纯真,作文实际上是其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只有融入浓浓的情感,才能写出有新意、有创造性的文章来。
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真情实感来写,让学生写真事,说真话,吐真情,那自己看到的、听的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这样作文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更容易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倾吐表达的愿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在作文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另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开展体育、科技、文艺活动,到工厂、农村、田野参观学习等等,积累大量的生活素材,这样学生在作文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践,从最熟悉的生活中撷取题材,写出新颖性和独特性的文章。
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实践写起,写自己的真实感受,避免了千篇一律抄袭范文的现象。
展现了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和独创精神。
在这里,追求文章的真实性其实就是一种创新,写真求实,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
不相同,他们对同一问题、同一题材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要给他们留有选择的余地,发挥的空间,不要给学生太多的束缚和禁锢,打破框框,引导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和认识,从不同的角度来审题立意,选取材料,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结合学校开展的一次菊展比赛活动,要求学生以这次菊展活动为素材,写一篇文章,文章的题材、格式、字数不限,学生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做任何限制。
同学们在作文时都发挥自己的优势,表现出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虽然都以菊展比赛活动为内容,但所写文章的题材、立意却丰富多彩,多种多样。
中学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中学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94f356f0700abb68a982fbfb.png)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传统作文教学的相对落后,以及中学生生活面的狭窄,致使在写作过程中面临很大的困惑。
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学方法,要求每一个学生写出新颍的作文。
创新作文教学,要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生活实践、素材积累、随文练笔、发表作品等因素,以唤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创作欲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从而,探索创新作文教学的新路。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思维语文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全景式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眼睛,以自己的心灵去理解、感受多彩的生活,深入挖掘生活中最熟悉、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宝库,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根据中学作文教学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活实践、素材积累、随文练笔、发表作品等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因子,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让作文回归本色,回归生活,回归学生。
培养中学生独特的慧眼,抒发真我的纯真心情,有创意的、无忌的情感表达,富有悟性美感和创新精神的张扬个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作文思维。
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关于中学生创新作文的几点看法。
一、生活实践是生成创新思维的源泉“生活即课堂”,我们的语文作文教学的课堂应该不设“壁垒”,要引导学生去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抒写充满诗情画意的诗篇。
其实,生活就是最大的作文素材宝库。
语文教师要利用好生活与课堂的关系,以生活课堂的作文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探究生活,独立地去观察分析生活,赋予作文教学以生活的气息、生命的灵性,全面提升学生对作文的思想认识和作文创新能力,提高中学作文教学的生命活力。
生活实践活动,是学生习作的源泉,写生活实践,写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才能生动感人,言之有物,打动人的作文绝不是忸怩作态,用编造的或悲惨、或凄凉的故事,来获取别人的同情。
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1ffa644969eae009591bec00.png)
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那么,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1解放思想,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在命题上表现出一种思维定势,如教师节写《红烛颂》,秋天写《秋天的田野》,冬天写《雪中偶感》。
至于《一件小事》、《难忘的×××》、《我喜欢的×××》之类题目,更是循环往复,经常出现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作为教师,首先要从课本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改变传统的以课本为“本”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也就是说,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凡不适应学生要作的作文命题,该改的要改,该弃的要弃。
作文命题要让学生有内容写,喜欢写。
其次,要注意的是,课本上的作文要求往往过于注重文章的思想性,因此,教师要解放思想,勇于改革,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学生作文时,就是要让他们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写出真情实感。
语文教师要尽可能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写作环境。
对学生的作文要求应限大不限小,也就是说只限文体,其它方面诸如选材、立意、结构等,可不作统一要求,当然要指导学生一些写法。
再次,应要求学生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
这样,学生的写作思路就会开阔,作文个性就会得到自由展现,创新能力也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2热情鼓励,开启学生的创新之门这主要体现在作文批改上。
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在批改作文时,注意的往往是学生作文的不足之处,诸如错别字,用词不当,句子不通,层次不清楚,结构不完整,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健康,等等。
作文改罢,上面红圈圈,红杠杠到处都是,作文后面的评语更是毫不客气。
这样做,虽然也是精批细改,但作文一发到学生的手中,当学生看到满纸通红的时候,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便受到了无情的伤害。
语文教师批改作文要从挑毛病的角度转变到找优点上来。
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22e1e0d7a58da0116c1749de.png)
许 多善 于 思考 的人 成 为那 个时 代 的精英 。 发明 家布 伦特 因看 到
蜘蛛 吊丝 做 网 ,巧妙 地构 思 出 了现在 的 吊桥 ; 牛 顿在 苹果 树下 惊
吗? 》等作 文 中 ,都 有人 提 出了与 通常 观点 相反 的论 点。 引导学
生逆 向 思维 ,也 是发 展 学生 创 造思 维 的方 法之 一 ,我 们在 有关 作文 训练 中也 应 对学 生 进行 这种 思 维 能力 的训 练 。下 面就 结合 有关材 料 ,谈 谈对 这种 思维 能力 的训练 。
弗 止 ,饯 于郊 衢 ,抚 节 悲歌 。声 振林 木 ,响遏行 云 。薛 谭谢 求
己有 亲身 体 验 、有 深刻 感受 的 事物 。实践 是认 识 的来 源 ,只 有 亲 身 体验 ,才能 有感 而 发 ,所 以我们 必 须重 视 学生 的实 践 。但
是 ,不 同学 生对 同 一实 践 内容 的感 受是 不 一样 的 ,对 某 一活 动
文。
1 . 假设 中创 新 。 学完 课 文 之 后 ,引 导 学 生 根 据 作 者 为读 者 留下 的 思 维 空
西 施 病心 而颦 其 里 ,其里 之 丑人见 之 而美 之 ,归 亦捧 心 而
间 ,推测 课 文 中没有 写 出 的事 物 ,想 像可 能发 生 的事 情 ,并大 胆写 出 自己的设 想 。这 样很 容 易激 发学 生写 作 的兴趣 ,学生会
在 引导 学 生根据 这 则材 料进 行 审题 立 意时 ,我 们首 先 应指 导 学 生发 散思 维 。引 导学 生从 不 同 角度 分析 ,便 可 以确 立① 学
点 ,不断 创造 机会 让 学 生 留心观察 生 活 ,经常 组织 丰 富多 彩 的 活 动 让学 生体 验 学 习生 活 的快乐 ,并 采用 适 当地 评价 方 式对 不
初二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
![初二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760ad98983d049649b665822.png)
浅谈初二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习惯,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能够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构思作文。
关键词:初二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精神能力培养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习惯,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能够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构思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留心周围的事物,积累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基本功之一。
写作的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本书,需要去观察、去感受、去发现。
如倾听师友的谈话;研究商场上货主与顾客讨价还价的动作、表情;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
留心你身边的人和事,就会发现有很多能触动你心灵的东西,甚至引起你的共鸣,这种人和事值得你去思考、去剖析,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哪怕是只言片语,也会成为你写作的素材。
再者,还要多读课外书籍,不但要读文学作品,还应该读历史、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的书籍,并学会写“读书摘要”,有重点地摘录好的诗句、文章片段、名人名言、警句、歇后语等,以拓宽知识视野,丰富写作素材,提高表达能力。
二、鼓励学生求异思维所谓求异思维是指思维的逆向发散,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多方探究,产生新的认识。
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写作水平,使他们在有所发展的同时,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思维品质。
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同样的作文题目,所写的文章大同小异,毫无新意,这样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思维方向,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吗?所以,开拓思路、同中求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手段。
首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有疑”才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去探索,去打开智慧的大门;“善问”正反映了学生本身学习的深入、思维的变化、智能的发展。
中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中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0faec2f4b35eefdc8d33330.png)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蓬勃兴起,这给高中作文教学改革也带来了新思维。
如何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走进生活,务实创新,既弘扬个性,又与现实社会和谐统一,是高中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面临的又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写作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搞好高中生写作创新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作文教学创新能力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蓬勃兴起,这给高中作文教学的改革也带来了新思维、引进了新路子、迎来了新局面。
如何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走进生活,贴近实际,务实创新,弘扬个性,与现实社会保持和谐统一,是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面临的又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做为一名教学在第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深感学生创新写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本人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谈谈如何搞好高中生写作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一,想象创新源于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同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丰富的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基础,创新的源泉,没有想象的创新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对现实生活而产生的想象。
比如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看到庐山瀑布后写出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千古传颂的名句,难道不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歌颂而写出吗。
诗圣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难道没有热爱现实生活的土壤?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好多是次那个没爱国爱民的情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热爱祖国的情怀至死不渝。
第二,想象创新有现实生活做基础,并非瞎编滥造。
学生在作文中充满想象,大胆创新,异想天开,这都无可非议,然而,想什么,怎么想,度在哪里,却少有问津。
针对这种作文迷雾,必须指出,想象创新必须基于现实的存在和超越。
文章是以生活的真实为生命的,任何偏离社会轨道、违反生活逻辑的文章,不管它多么富有“想象”,都会因其失却真、善、美的内核而被弃之如废纸。
中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培养
![中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75d5d526cfc789eb172dc8e7.png)
浅谈中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实践中,可从四个方面入手:积累创新素材;培养创新意识;落实创新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主动性,就能写出具有创新风格的作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丰富学生的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写出富有创新类型的文章,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积累创新素材学生生活在校园里,这就决定他们的视野狭小,在写作实践中,写的内容没有新意。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章来,就必须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以此积累创新素材。
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源于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意识增强了,写作时就会不落俗套,翻出新意。
创新始于质疑。
教师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前人未想,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话题作文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针对话题作文的特点,设计几个与话题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让学生对问题有个宽泛的认识,让学生在一个点的基础上,联想到很多个点。
这样思路扩展了,学生写的文章也就有了新意。
三、落实创新实践在具体的作文训练之中,通过学生不断的尝试和练习,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样教师设计的作文教学方式显得非常重要。
(一)对课文进行改写、续写的训练训练学生的改写、续写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改写时需要增加必要的细节描写,对人物、环境作具体的刻画,对故事情节作一定的补充,使内容丰富起来,这要求学生发挥他们的理解力、想象力,依据各种描叙或提示,在头脑中创造出相应的新形象。
(二)想象作文训练“想象作文”这种作文方式,扩大了学生的取材范围,是让学生明确,写作的素材不仅来源于外在的生活现实,而且也来源于人的内在的思想现实。
浅谈中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培养
![浅谈中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4d92b4e081c758f5f61f6757.png)
外名著、 名家名篇 , 而且多读新鲜活泼 的时文 , 让学生具 备多学科的知识结构 。
2 扩 大 生活 积 累 .
中学生在文章 结构上 的创新要 从模仿 名家名篇 开
始 。模仿不等于抄袭 , 而是模仿 基础上的创新 。要创新 就必须从换元开始。要有换元思维 , 即在一个优 秀的思 维结 构上 , 其 中某一个 或几个元素进 行改换 , 对 从而 达
到创 新 的 目的 。比方 说 ,红楼 梦 》 《 瓶 梅 》 《 对 金 的换 元 创
生活是写作 的源泉 。只有生 活积 累丰富 , 才会有新 颖的主题 和合理的想象 。因此 , 教师应 不断引导学生跳
出课 堂小 圈 子 , 大 生 活 外 延 。鼓 励 学 生 热 爱 生 活 , 扩 体
主( 学生选 自己感触最 深的题 目, 开启 心灵之窗 , 打开记 忆闸门) ——立意 自主——体 裁 自主( 文体不 限) ——题
材 自主 一~ 字 数 自 主— — 评 改 自主一 一 稿 自主 。 这 投
随着作文教学 改革 的深入 , 自拟题 目越来 越重要 。
在 平 时作 文 训 练 坤 , 师 除 精 心 设 计 题 目, 发 学 生 创 教 引 新 思 维外 , 要 经 常鼓 励 学 生 自行 拟 题 。 还
暖 》《 、愚公 不 愚 》 。 等
学生作 文往往千篇一律 , 缺乏新鲜感 , 主要 表现有 : 立意
旧, 习惯 于拿 老 眼光 去 看 待 事 物 ; 物 不 鲜 活 , 乏 真 情 人 缺
实意; 选材窄 , 少用 自己的“ 很 慧眼” 发现生 活 的丰 富 去 多彩 ; 结构死 , 多采用 总分结构 ; 达方式 简单 , 表 多是罗 列情节 , 平铺直叙 , 显得呆板 、 沉。其 主要原 因是学生 死 往往把 作文视为作业 , 被动地去 写 , 至敷衍 r事应 付 甚
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1f73a027cd184254b3535e9.png)
浅谈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中学阶段大力提倡创新教育,高度重视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大问题。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那么,我们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一、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创新教育的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是要有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当以创新的精神投入教学中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知识水平,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必须长期积累创新素材,打破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树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
教师准确为自身角色定位,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实现创新设想的实际能力,其中,创新思维居于核心地位。
心理学研究证明,创新思维与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密切相关,聚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它十分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试图形成对外界事物理解的种种模式,追求问题解决要唯一正确的答案。
发散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它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它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答案。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都能通向创新之路,两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创新思维的基础。
由于我们目前的中学教育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而忽视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因此,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充分认识发散思维在中学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要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充分发挥独创精神的空间,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可以让思维活跃、畅所欲言的环境氛围。
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733e5a3cf111f18583d05a97.png)
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是观察、思维和表达相结合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
因此,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并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笔者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引导观察,捕捉独特感受心有所感,才形之于文。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常常因无内容可说而烦恼,教师也常常为学生的作文空洞无物而着急。
其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内容可写是因为缺少发现的眼睛,缺乏对生活的感受认知能力。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生活,才能把多彩的生活转化为丰富的内心世界,做起作文来才会有说不完的话。
同样,要想写出新意、富于个性的作文,感受应该特别敏锐,能从司空见惯的东西中发现新的事物,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领悟哲理。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求异创新意识,不落俗套地以独特视角认识生活。
笔者曾要求学生写个人观察日记,做生活的有心人,记下所见所闻所感;写小组循环日记,交流新鲜事、新鲜物以及特别的感受;在班级开展读报活动、每周见闻播报活动等,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高认识,以敏锐的观察力给写作提供思维的材料和营养。
二、尝试命题,训练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开展创造性活动,是十分有益和重要的。
比较人教版新旧教材作文不难发现,新教材很多作文练习要求题目自拟,这无疑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我们可以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的命题方式,把命题的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事。
采用半命题方式。
如《我尝到的甜头(苦头)》,学生可选择的材料很多,成功或失败,跟这些体验有关的事情都可以写,横线上可以填各式各样的内容,由“甜头(苦头)”这个词生发开去,放手作文,便能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终达到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
给出某个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思考,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路。
浅谈作文教学的几个创新举措
![浅谈作文教学的几个创新举措](https://img.taocdn.com/s3/m/0ff65f1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1f.png)
浅谈作文教学的几个创新举措近年来,随着“创新教学”的提出,在广大语文教师的努力下,作文教学的课堂实践已渐渐露出创新的曙光。
但由于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自身素质的羁绊,导致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做法流于形式。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些粗浅经验,与广大同仁探讨。
一、注重平时积累利用周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充实贫乏的大脑,这是作文创新教学的好方法。
学生阅历不深,阅读面窄,素材少得可怜。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为配合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激发他们对周围生活的热情,从而达到增强写作意识的目的,我利用初中三年的时光,训练学生每周写周记。
每学期各有侧重,初一侧重写真事抒真情,初二侧重词语的锤炼和整句训练,初三侧重结构的创新和文笔的畅达等。
二、师生“对话”著名教育家弗莱雷认为,“教育必须在对话中进行”。
在对话中不能有一方的思想强加于或储存在另一方,也不是简单的思想交换,而是创造性的行動。
对话双方相对平等,相互尊重。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让对话有效展开呢?关键是找到适合的话题。
现在话题作文满天飞,在作文教学中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对话,让学生有话可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如在以“门”为话题的作文指导中,教师引导学生由“有形之门”到“无形之门”进行对话,由浅入深挖掘分析话题的选材角度。
三、引入多媒体技术多媒体作文教学能跨越时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
”运用多媒体教学作文,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作文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5775eb1a4431b90d6c85c77e.png)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的核心内容,是学生的文化知识、生活阅历、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的综合体现。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作文显得至关重要。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准确把握,精心指导,不仅要指给学生作文的成功之路,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第一,要提高语文教师的创新能力。
什么是教师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就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有一种不断改进,向着更完善、更合理的方向前进的志向,并用合理的步骤踏踏实实地实现这种志向的能力。
陈至立同志说:“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由于种种原因,在语文教师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对教育观、人才观认识不到位;二是缺乏教育理论的知识;三是教学科研水平较低;四是教师知识面窄,不能触类旁通;五是教师专业知识不够精通。
这些问题必然导致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二,创设自由民主的作文教学氛围。
学生的创新活动只有在一定的心理条件下才能展开。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是创新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创新才能成为现实。
所谓“心理安全”,就是学生的学习人格,主人翁的学习地位和参与学习的权利能充分得到尊重,没有遭冷眼、受歧视、挨批评的顾虑;所谓“心理自由”就是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学习思想,表露自己的学习情感,表现自己的学习欲望,表述自己的学习观点,没有任何约束和压制。
创造型的学生个性一般都是乐观、热情、自信、独立性强,且好奇、毫升、好标新立异,而这种个性特征只有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即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才有可能转化为创新的行为。
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尊重、爱护、激励和鼓励学生,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作文教学氛围。
初中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1765b0cf2cc58bd63186bd12.png)
校 园生活看 似 日日长 流水 , 实则 天天 有新 意 。长河 中总会 起 浪花 ,生活 中难免 生波 澜 。教 师要善 于观 察生 活 ,捕 捉 画面 ,指 导学 生 留心收 集 ,用心体 验 , 实地 反映 鲜活 的生活 原貌 ,一次 如 作文 内容 ,只规定 范 围写学 校 生活 ,题 目可以灵 活多 样 : 我 做 《
文 章 中心 。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 求实,提供学生可写之材。每做一次作文训 练, 都在某方面改变传统的 “ 教师命题 , 学生作文”的单一形式,
把 “ 围命题 ” “ 择命题 ” 自由命 题 ” 者有机 的结 合起来 , 范 、选 、“ 三 使学 生有 选择 的余地 ,有 内容 可写 。
三 发散 求异 ,开 拓创 新 。 求 异 思维 是 科学 研 究 中揭 示 现 象 与本 质 之 间差 别 的一 种 思
闻谈感 受 。人 际纠 葛 ,邻 里风 波 ,婚丧 嫁娶 ,世 间百态 ,皆可 考 虑命题 入 文 。 学生踮 起脚 跟看 社会 , 教 取舍 美 与丑 , 鉴别 善与 恶 , 这 样 的取材 不仅利 于学 生 的思维 创新 ,又 能鼓励 学生 大胆 选材 、 大胆构 思 , 语 文教材 与学 生 的实际 生活结 合起 来 ,使学 生 的创 把
学 园 l C D MY AE A
2 1 0 0年 第 1 1期
初中作 文教学 中如何培 养学 生的创新能力
扈 文福 张栋来 刘万祥 山 东省青 州市 口埠初 级 中学
历 史 进 步 的本 质 在创 新 ,人 类 生 活 的本 质 和意 义 也在 于 创 新 。“ 力开 拓学 生 的视野 ,注 重 培养创 新精 神 ,提 高文 化 品味 努 想象 出它 的情感 , 的 心理 , 它 就会 增添 作 品的情 趣 ,在行 文上 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新区顾官屯镇中学牛明青
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第四条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分析能力,是一种冲破旧习惯旧思维的束缚,进行多向、多维、多层面地思考,富有创意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年假期的教师培训活动中,有幸听到了陶主任关于作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之后,反思中学作文教学,以新的教学观念,探索作文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能力,尤为必要。
我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做的:
一、逆向思维,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突破习惯性思维意识的束缚,在作文时产生富有创意的观点。
事实上学生作文时往往习惯地只写事物的此一面,而忽视其彼一面,若能用逆向思维破除“从来如此”的作文思维定势,从这彼一面去写作,就会有新颖独创的见解。
我认为任何事物自身的矛盾对立和外在的人为界定,都会给学生在写作中训练逆向思维提供凭据,同时培养学生写作的逆向思维能力。
平时我还注意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事物的两面性。
比如:老虎有勇猛的一面,即所谓虎虎生风;也有凶恶的一面,即所谓如狼似虎。
又如:蚕有无私的一面,即如“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描写;也有自私的一面,即如“作茧自缚”。
再如:哭本是痛苦的表现,所谓:“人不伤心不落泪”,“男人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
处”,但哭也有特殊情况,所谓出嫁女儿哭是笑。
这些思维的两面性,为学生作文开拓了逆向思维立意的天地。
作文教学中就应该积极诱导学生运用质疑、逆向的思维方式去构思作文,从而使文章主旨别有新意。
为了引导学生作文时打破常规思维定势,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在作文命题上我作了多种尝试。
众所周知,作文是一种精神劳动,思维是作文的催化剂,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参与。
因此,作文命题中,我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命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新颖、有趣,如:《班级的新鲜事》、《二十年后的我》、《书包减“肥”后》、《假如我是班长》等题目,来自学生自身的“生活近区”,自然有兴趣,学生也乐于写。
我还时时让学生参与到不命题作中来,如出示作文要求,自拟题目;将作文命题补充完整再作文等等。
这样学生就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自由、快乐地作文,自己独特的创新见解也跃然纸上。
创新能力虽不是天生的,但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
但是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需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与氛围。
作为教师,应抛弃传统课堂对学生的‘新异思维、特殊行为’给予的讽刺,挖苦孤立或否定的做法,鼓励学生树立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态度,提出质疑,同时应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
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自由想象,让学生思路打开,自然会碰撞出创造性写作的火花,引发其创新的潜质。
我还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
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爱好,拓展作文思路,畅所欲言,写自己所想,想自己所写,充分鼓励学生独特的写作创见,使他们在良好的心境下作文,养成良好的作文创新意识。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作文的创新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作文的动力,学生有兴趣就能发挥作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出巨大的作文潜能。
反之,作文没有兴趣,将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课堂教学也就缺乏生气,变得机械沉闷。
小学生往往怕作文,把作文看成是苦事。
尤其是对于刚开始要求写完整的文章,有了字数的要求,学生很为难。
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作文水平,我十分重视积极鼓励,启发诱导,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
在教学中,要学生对作文有兴趣,首先要让学生玩得有趣。
玩是学生的天性,玩不仅是学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的形式,也能增加作文的内容,是他们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伙伴的场所,发挥潜能,陶冶情操,增进学识,锻炼能力,发展创造力的大学校。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开展一些竞赛、游戏、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如玩“贴鼻子”游戏,同学们通过现场表演,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之中,学生的积极性顿时高涨,这样,写出来的习作,言之有物,感情真实。
在教学中,也可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大为重要。
”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
创新能力。
三、引导学习,提高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
教会学生多方思考,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作文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突破常规,从事物的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进行审视,让学生写出新颖独特的作文,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年级同学作文提出这样的要求:“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们打开想象的闸门,他们作起文章来就会得心应手!
儿童时期是想象力表现得最活跃的时候,而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教材中原有的童话故事进行续写或改写:例如学了《会摇尾巴的狼》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改写《会摇尾巴的狼》,也可以引导学生续写《老狼得救后》。
平时我还引导学生从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入手,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以童话的形式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来。
如我班个别同学对学习用品不太珍惜,随便乱丢或损坏。
针对这一现象,我让同学们写一篇《钢笔对我说……》这样的想象作文。
有的同学写:“钢笔对我说,小主人,你这次把我的脸弄脏了,让圆珠笔取笑我不讲究卫生……”有的同学写:“小主人,你这次得了第一名了,但你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样学生发挥想象学着写,使得世界万物都具有人的灵性,提高了他们作文的创新能力。
四、运用知识,开拓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能力。
进行创新,并不是要掌握了很多知识才可以开始,而应以他对这个领域的知识领悟的深、浅和能否用它来解决问题为标准。
学的多少并不重要,掌握了多少才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能运用所学来解决问题。
这样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自己的主动思考和探究,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我放手让学生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交融在一起,让他们的写作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如教学《秋天》后,让学生进行一次观察,然后写一处景物,让学生先在山野、林中观察秋天里的花草树木和田野风光,再让学生在习作后互相交流。
又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时,写小男孩找不到妈妈时该怎么办;接着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在你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该怎么办;在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该怎么办;在你遇到危险时该怎么办……这样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写实际生活中的事,进而开拓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作文的创新热情,提高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开拓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能力。
要优化作文教学过程,运用各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写作的能力,切实让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得到激活,创新人格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