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鲁教版选修七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案

数字地球-鲁教版选修七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案课程背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地理科学的不断深入,数字地球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数字地球是指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将地球表面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各种信息内容数字化、虚拟化和可视化,形成三维、多源、实时、动态、高精度的地球信息体系。
地理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之一,不断发展和应用。
本课程旨在教授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应用,让学生能够了解数字地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地理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应用;2.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结构和功能;4.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和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章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与特征1.1 数字地球的发展历程和意义1.1.1 数字地球概念的形成1.1.2 数字地球的发展历程1.1.3 数字地球的意义1.2 数字地球的基本特征1.2.1 三维性1.2.2 实时性1.2.3 高精度性1.2.4 动态性1.3 数字地球的应用1.3.1 环境监测1.3.2 城市规划1.3.3 航空航天第二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1 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1.2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2.1.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2.2 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2.2.1 空间数据的存储和处理2.2.2 空间分析2.2.3 空间可视化2.3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结构和功能2.3.1 GIS的基础概念2.3.2 GIS的结构和组成2.3.3 GIS的应用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3.1 城市规划3.1.1 城市规划的概念和意义3.1.2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3.1.3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3.2 环境监测3.2.1 环境监测的概念和意义3.2.2 GI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3.2.3 环境监测案例分析3.3 资源调查3.3.1 资源调查的概念和意义3.3.2 GIS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3.3.3 资源调查案例分析3.4 决策支持3.4.1 决策支持的概念和意义3.4.2 GIS在决策支持中的应用3.4.3 决策支持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
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3学案:第3章-第3、4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数字地球-【含解析】

第三、四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数字地球学习目标: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的定义。
2.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流程并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解决的四类问题。
(重点) 3.会使用常见的GIS产品,能分别说明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重点)4.掌握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和应用前景。
(难点)1.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地理信息系统①概念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简称GIS。
②功能③工作流程信息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2)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解决的四类基本问题①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查询“地点”和“状况”;查询符合一定条件的地物位置。
②趋势分析通过某地物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分析其发展趋势。
③模式问题揭示各种地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④模拟问题利用已掌握的规律建立起一定模型,模拟具备某种条件时将出现的结果。
(3)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①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
②城市规划:查询和统计,并用三维影像显示市貌,分析城市现状,有效管理城市地下管网。
③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显示道路的路况、交通流量、沿线环境等空间和属性信息提供多种类型的查询及时发布交通信息④城市救灾防灾⎩⎨⎧跟踪灾难发生、发展过程对灾害进行快速分析、评价和模拟辅助开展灾后的应急和恢复工作⑤城市环境管理:主要包括环境规划与决策、监测、评价、预测与模拟等。
(1)数字地球①含义:对真实地球及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
②应用技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
③核心思想a.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
b.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④基础a.全球网络要求信息网络嵌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b.分布式存储信息分开存储到全球各地的计算机中。
高速宽带网络的建设及其传输速度,是建立数字地球的重要基础。
⑤最大特征与依据——虚拟现实技术。
【测控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3同步练习:3.4 数字地球

第四节数字地球一、选择题1.知道一个地区的气候、植被、动物、土壤等地理事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信息系统解决的基本问题()A.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B.趋势分析C.模式问题D.模拟问题解析: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植被、动物、土壤等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的模式,是模式分析问题。
答案:C2.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应用于鲁尔区煤矿整治争辩。
读图,完成第2~4题。
GIS技术的()A.关键装置是传感器B.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3图中城市()A.①位于规划区B.②位于非矿区C.③位于现矿区D.④位于原矿区4图示地区采矿业向西、向北迁移,主要是趋向()A.原料地B.消费地C.水资源D.交通线解析:第2题,传感器是遥感技术的关键装置,故A项错。
GIS技术的数据处理过程包括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其中用点、线、面来表达地物空间特征和属性应为空间模型,故B项错。
空间定位是GPS技术的主要功能,故C项错。
数据库是地物空间特征和属性的各项数据的结合,构成某一主题的图层,如关于鲁尔区煤矿整治的争辩,其数据库应由若干个图层组成,故D项正确。
第3题,对比上下图,从图中所供应的信息可知:城市①位于非矿区,②位于原矿区,③④位于现矿区,故C项正确。
第4题,由图可知,图示地区的东部、南部以非矿区、原矿区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开采量的增大,可供开采的煤炭资源日益削减,面临枯竭问题。
而西部、北部多为现矿区、规划区,可供开采的煤炭资源多,故采矿业向西部、北部迁移主要是为了接近原料地。
答案:2D3C4A5.在城市管理中运用地理信息系统()①可以为出租车司机很快确定汽车的位置②可以对电力、电信、交通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实行有效管理,并大大提高突发大事的应急处理效率③可以很快获得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状况、人口增长状况等信息④可以在城市治安管理、医疗抢救、车辆导航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①为GPS的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试卷及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试卷及答案【篇一:地理信息系统试题答案】t>一.填空题答案:(1)gis中计算机硬件包括:计算机主机、数据输入设备、数据存储设备、数据输出设备。
(2)gis中计算机软件包括:数据输入子系统图形与文本编译子系统、空间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子系统、数据输出子系统。
(3)规划工作中空间信息源包括:图件、实地调查资料、统计资料和科研报告、遥感资料、实测资料。
(4)城市与区域空间信息制图的基本结构有:网络结构、等值线结构、网络结构、离散点结构、多边形结构、三维立体结构。
(5)地理数据库结构包括:层次结构、网络结构、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目标模型。
(6)进行数据压缩的方法有:间隔取点法、垂距法和偏角法、道格拉斯——普克法、光栏法。
(7)栅格数据宏运算包括:扩张、侵蚀、加粗、减细、填充。
(8)栅格数据的基本运算包括:栅格图像的平移、两个栅格图像的算术组合、两个栅格图像的逻辑组合。
(9)gis的英文全称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10)地理信息系统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专题信息系统、区域信息系统、gis工具。
(11)空间信息的基本特征为:空间定位特征、时间特征、层次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12)布尔逻辑组合包括:或、异或、和、非。
(13)几何数据获取方法主要有:数据结构之间的变换、数据格式之间的变换、矢量栅格数据之间的变换、投影变换、二维和三维几何变换。
(14)外业测量获得、由栅格形式的空间数据转换获得、对各类地图跟踪数字化获得、扫描获得。
(15) gis中的空间分析主要包括:地形分析、网络分析、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决策分析。
(16)矢量符号的几种基本变换包括:平移变换、比例变换、旋转变换、错位变换。
(17)数据结构:数据结构试制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形式,包括抽象的数据结构(概念结构或逻辑结构)和内部存储结构(物理结构)。
其中概念结构不涉及数据的具体程序管理细节二侧重于从概念上描述数据之间的排列和联系;物理结构是为实现某一概念结构而设计的具体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式。
必修3第3章第4节数字地球学案

必修3第3章第4节数字地球学案【课标要求】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学习目标】1.掌握数字地球的概念,通过相关材料,了解数字地球的提出背景。
2.通过资料,了解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
3.了解数字地球与GIS、GPS、RS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学习难点】数字地球实现的基础、特征依据和信息源【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先认真阅读课本103—107页全部内容,自主学习并完成下列问题:一、数字地球的含义1.含义:2.制作:3.优点:4.核心:5.关键技术:二、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
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
以农业为例,它对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
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计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
(1)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作哪些工作?(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利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巩固训练】1、关于数字地球的理解正确的是A、数字地球是通过数字对真实地球的一种反映B、数字地球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延伸C、数字地球只有通过网络才能实现全球信息共享D、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数字来统一处理地球问题2、数字地球要实现全球信息共享只有通过A、网络B、电视C、电脑D、电话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数字地球”是魏格纳提出的B、“数字地球”是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最先提出的C、数字地球的基础是全球网络与分布式存储D、现在的国际互联网完全能满足数字地球的需求4、虚拟环境是一种A、仿真视景B、模糊视景C、真实视景D、梦幻视景5、目前世界上商用卫星的分辨率已达到A、0.61米B、0.71米C、0.81米D、0.91米6、数字地球实现以后,科学家们可以A、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B、控制全球气温升高C、控制人口增长速度D、控制全球贫富差距7、数字地球在建设大型水库方面的作用有A、提供当地的地质条件B、虚拟大型水库建成后库区周围和上下游的环境变化C、提供当地的人口迁移规模D、提供水库的水量和水的流速8、数字地球可以使普通百姓①周游世界各地②接受远程教育③进行网上购物④网上求医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参考答案【合作探究】【答案】(1)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业资源利用状况调查;合理布局农业;监测预报气候变化,提高抗灾能力;预测农产品的分布与产量,制定农业生产计划,确定对外贸易战略;监测和预报农业环境污染状况,提出解决措施等。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 教案设计- 3.4 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简单“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1)运用视频(数字地球与百姓生活),引导学生得出数字地球的含义;(2)运用googleearth及资料分析法,得出实现数字地球技术基础;(3)运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实现数字地球的技术基础,从而加深对数字地球含义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科学技术的热情,从而树立为我国科学发展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难点】1.数字地球的含义;2.建立数字地球的技术基础。
【教学过程】(一)导入数字地球是在3S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正在发展中的一项地理信息技术,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什么是数字地球?如何建立真正的数字地球?师:首先,我们来观看视频(数字地球与百姓生活),看的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其中运用了哪些技术?播放视频:数字地球与百姓生活。
师: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视频中所描述的生活运用了哪些技术?生:运用了网络技术,虚拟技术,GPS,GIS。
师:其实,这种看上去有些前卫的“服务”,正是“数字地球”为我们服务的一个缩影。
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字地球”呢?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数字化的地球,何谓数字化呢?生:将获得的信息转化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数进行存储。
板书:数字地球:将地球上的信息数字化,并运用网络技术、虚拟技术、3S技术等各种技术建立的一个虚拟地球。
(二)师生活动师:视频中,我们看到数字地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如此多的方便,那么我们如何去实现它呢?现有的技术水平又如何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即应用小组和技术小组,每大组又分为不同的小组,各小组的任务和活动要求已经明确的布置给了大家。
1.分组情况及任务:(1)应用小组A组:利用本组同学下载的googleearth软件进行“旅游”,并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说出与真实游览之间的差距。
B组:将小组同学找出的差距写在黑板上。
(2)技术小组A组:解决应用小组同学找出的差距,结合本组课前搜集的材料说出实现数字地球的技术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 第九章

WebGIS的网络模式
GIS(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首先是网络建设,网 络在整个GIS项目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GIS应用与常规事务处理有很大不同,突出 表现在巨大的数据量、复杂的处理方式、 空间的分布性,以及对安全容错机制的要 求上 ,网络设计必须满足:
WebGIS的网络模式
网络性能高,传输速率快 GIS处理对象以图形图像为主,数据量大,非常规 类型。当用户较多时,网络传输繁重,容易造成 网络阻塞,因而要求有足够带宽和灵活的传送技 术。 Client/Server、Intranet结构 分布式数据处理GIS系统是一个有机组合的群体, 通过网络将地理上分散、具有自治功能的多个计 算机系统互联,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协同 工作。支持空间分布性、联机事务处理、多用户 并发操作,是GIS网络基本特征。
属性
C o m G IS 控 件 ( A c tiv e X 服 务 器 )
方法
集成开发环境 ( A c tiv e X 容 器 ) 与 其 他 COM 组 件
事件
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这一科学畅想是由美国副总统戈尔 提出的。他于1998年1月3日在美国加利福 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数字地球:认识21 世纪的星球的方式》的讲演。他认为,应 构建一个数字地球,为信息高速公路提供 一种重要的信息“货源”。 数字地球并非一个孤立的科技项目或技术目 标,而是一项整体性的、导向性的战略思 想。
使分布式的多数据源的数据管理和合成更 易于实现。 平台独立性。 操作时,与服务器类型和操 作系统无关,与GIS软件无关。 大规模降低系统成本和减少重复劳动。客 户端不需要配备昂贵的专业GIS软件 ,数据 得到共享。 操作简单。
组件式GIS (ComGIS)
GIS技术的发展,在软件模式上经历了功能模块、 包式软件、核心式软件,从而发展到ComGIS和 WebGIS的过程。 组件式软件是新一代GIS的重要基础, ComGIS是面 向对象技术和组件式软件在GIS软件开发中的应 用。 COM是组件式对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 的英文缩写,是OLE(Object Linking & Embedding)和ActiveX共同的基础。COM不是一 种面向对象的语言,而是一种二进制标准。COM 所建立的是一个软件模块与另一个软件模块之间 的链接,当这种链接建立之后,模块之间就可以 通过称之为“接口”的机制来进行通信 。
数字地球-湘教版必修三教案

数字地球-湘教版必修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数字地球的概念,掌握数字地球的构成要素、基本原理及应用领域;
2.熟悉数字地球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并能够运用数字地球软件进行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分析;
3.能够利用数字地球进行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表达、模拟和预测。
二、教学重点
1.数字地球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原理;
2.数字地球在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分析方面的应用;
3.数字地球在地理信息可视化表达、模拟和预测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数字地球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2.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及前景。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学时数
数字地球的概念 1
数字地球的构成要素 2
数字地球的基本原理 2
数字地球软件的操作 6
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 2
数字地球的前景展望 1
数字地球实践操作案例 2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述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基本原理等;
2.演示法:运用数字地球软件进行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分析,并进行实时演示;
3.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对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及前景进行探讨;
4.实践操作法:采用数字地球实践操作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六、教学资源
1.数字地球软件;
2.数字地球实践操作案例;
3.相关教学参考书籍。
七、教学评估
1.期末考试: 70%
2.实践操作表现: 30%。
高一地理 3-4《数字地球》小练习(含解析) 湘教版必修3

第四节数字地球一、选择题1.关于数字地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数字地球是信息化的地球——地球的虚拟对照体B.数字地球将有关地球的信息按地理坐标加以整理,然后构成一个全球的信息模型C.数字地球是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D.数字地球的核心是用数字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解析数字地球的核心是用数字化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而不是用数字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答案 D2.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在构建数字地球系统中的作用有( )。
A.传输分散在众多数据库中的数据B.把卫星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输送到地球C.传输计算机网络中的抽象化数据D.传输和模拟地球上图像的数据信息解析数字地球所需的数据分散在数以万计的数据库中,利用这些数据时,要能把所需数据迅速从四面八方调来,这只有通过高速网络才能实现。
答案 A“海洋二号”卫星和“资源三号”卫星于2011年下半年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火箭进行发射。
该中心主任徐宏亮介绍,该中心运用数字地球技术,卫星发射的准备周期从原来的20天缩短到13天。
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数字地球是数字化地球②数字地球已经能满足人类目前的需要③数字地球的特征是虚拟现实技术④数字地球采取集中方式存储信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4.下列不属于数字地球服务领域的工作是( )。
A.了解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情况B.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C.掌握各地犯罪情况D.直接抓获犯罪分子解析数字地球是数字化地球,是对数字化地球的正确的简单说法;目前数字地球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还无法满足人类的需要;数字地球是虚拟的地球,虚拟现实技术是数字地球的特征;数字地球需要存储大量信息,不能集中存储,采用在全球网络中分布式存储。
数字地球能够使人们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所想了解的,如A、B、C选项的信息,而D选项直接抓获犯罪分子还需要相关部门具体实施操作。
tcp,ip协议答案第四版

tcp,ip协议答案第四版篇一:TCP-IP练习题(有答案)一单选题1. OSI模型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A)A、利用不可路由的物理地址建立平面网络模型B、通过物理媒体以比特流格式传输数据C、利用逻辑地址建立多个可路由网络D、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层实体之间的会话2. 网络类型号127.x.y.z表示(其中x,y,z表示小于或等于255的一个任意十进制数字)(C)A、一个专用地址B、一个组播地址C、一个回送地址D、一个实验地址3. TCP/IP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对应于OSI模型的(A)A、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B、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D、仅网络层4.5.6. IP报头的最大长度是多少个字节(B)A、20 B、60 C、64 D、256 下列哪个协议可提供“ping”和“traceroute”这样的故障诊断功能(A)A、ICMPB、IGMPC、ARPD、RARP 下列对于IP地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A、主机部分全为“1”的IP址址称为有限广播B、0.x.y.z表示本网络的指定主机C、一个A类网的IP址址x.0.0.0表示x这个网络D、IP地址172.16.0.0~172.31.255.255属于保留地址7. 下列哪项属于有效的C类IP地址范围(“hhh”表示可分配的主机地址部分)(A)A、192.000.001.hhh ~ 223.255.254.hhhB、192.hhh.hhh.hhh ~ 239.255.255.255C、224.000.000.000 ~ 239.255.255.255D、128.001.hhh.hhh ~ 191.254.hhh.hhh8. 为了确定将数据发送到下一个网络的路径,网络层必须首先对接收到的数据帧做什么(D)A、封装数据包B、改变其IP地址C、改变其MAC地址D、拆分数据包9.10. 从一个C类网络的主机地址借3位时,可建立多少个可用子网(B)A、3B、6C、8D、12 位于同一子网内的每台主机的IP地址满足(B)A、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相同B、网络部分与子网部分相同C、子网部分与主机部分相同D、只需网络部分相同即可11. 使用超网(CIDR)技术的主要原因是(C)A、为了去除对子网掩码的需求B、为了扩大路由表的长度C、为了减少路由表的条目D、为了增加额外的B类网络12.13.14. ARP请求作为下列哪种类型的以太网帧被发送(A)TCP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了下列哪种类型的线路(A)下列哪项正确地描述了代理ARP(D)A、广播B、单播C、组播D、定向广播A、虚拟线路B、动态线路C、物理线路D、无连接线路A、代理ARP允许一个无盘工作站获取另一个无盘工作站的IP址址B、代理ARP将目的IP地址解析为目的物理(MAC)地址C、代理ARP允许路由器代替本地主机回应ARP请求D、代理ARP允许路由器代替远程主机回应ARP请求15. 在发送TCP接收到确认ACK之前,由其设置的重传计时器到时,这时发送TCP会(A)A、重传重要的数据段B、放弃该连接C、调整传送窗口尺寸D、向另一个目标端口重传数据16. 下列哪项有关UDP的描述是正确的(D)A、UD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用于在网络应用程序间建立虚拟线路B、UDP为IP网络中的可靠通信提供错误检测和故障恢复功能C、文件传输协议FTP就是基本UDP协议来工作的D、UDP服务器必须在约定端口收听服务请求,否则该事务可能失败17. 下列哪项最恰当地描述了建立TCP连接时“第一次握手”所做的工作(C)A、“连接发起方”向“接收方”发送一个SYN-ACK段B、“接收方”向“连接发起方”发送一个SYN-ACK段C、“连接发起方”向目标主机的TCP进程发送一个SYN 段D、“接收方”向源主机的TCP进程发送一个SYN段作为应答18. 发送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设置下列哪两个标志来使TCP进程在传送缓冲器填满前发送数据(B)A、FIL和PSHB、PSH和URGC、UGR和FIND、FIL和FIN19. 下列哪项最恰当地描述了生存时间TTL在IP数据报中的使用(D)A、TTL指出了允许发送主机在线的时间长度B、TTL指出了数据报在一个网段上停留的秒数C、TTL对数据报在一个路由器处等待的时间进行按秒计数D、数据报每经过一个路由器其TTL值就减一20. 下列哪项最恰当地描述了UDP的多路分解过程(C)A、UDP使目标主机将接收到的数据包通过多个IP地址进行路由B、UDP使用IP地址使得多个应用程序在同一主机内同步通信C、UDP使用端口编号使得多个应用程序在同一主机内同步通信D、UDP允许多个主机通过单一虚拟线路进行通信21. 一个数据报被标记为“不可分段”,而这时数据报要通过一个最大传输单元MTU小于该数据报尺寸的网段进行传输,则接下来会发生(C)A、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将调节该网段的MTU以适应该数据报的尺寸B、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将压缩此数据报以适应该网段的MTUC、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将放弃该数据报并通知源结点D、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将保留该数据报直到该网段的MTU增大为止22. 为了将几个已经分片的数据报重新组装,目的主机需要使用IP数据报头中的哪个字段(D)A、首部长度字段B、服务类型T oS字段C、版本字段D、标识符字段23. 对于下列给定条件:(1)目的网段的最大传输单元MTU为512字节;(2)一个1500字节的数据报;(3)一个20字节的IP报头。
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中图版选修7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案

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中图版选修7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了解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概念、特点以及应用范围;2.熟悉地理信息技术在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3.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4.能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城市规划、环境监测、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实践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概念1.1 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指利用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将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如地形、土地利用、气候、地质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网络实时传输,提供给用户进行查询、展示以及分析的工具。
1.2 数字城市数字城市是指利用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将城市空间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将城市中各种传感器、设备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汇总,从而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智能化管理。
2. 地理信息技术在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2.1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指将地理数据、图形数据、属性数据等纳入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中,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关联分析和实时查询等功能的一种工具。
在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建设中,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来进行地形分析、土地利用规划、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各种遥感卫星、遥感飞机等工具,对地球上各种自然和人类活动进行远距离的观测和监测的一种技术工具。
在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建设中,遥感技术可以用来进行自然资源监测、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工作。
2.3 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指使用卫星信号进行精准定位的一种全球性的定位系统。
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用来进行交通监管、物联网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 地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3.1 城市规划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进行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盘活城市中的闲置资源,并且优化城市中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等。
3数字地球(2009)

√ 地球系统与协同论
• 自组织就是系统本身所具有的,从不平衡状态发 展到平衡状态的能力。
• 序参量是表征系统宏观有序度和系统宏观模式的 参量,它不是系统中某个占据支配地位的子系统, 而是为描述系统整体行为引入的宏观参量。
• 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合作与竞争导致宏观系统从无 序到有序的转变,它决定着系统的自组织行为。
25
• 闪电的混沌现象
大气和云雨是 非线性系统。 闪电之前,雨 云通过相互摩 擦和静电感生 作用,产生电 子雪崩现象, 从而在云层间 或云层与地面 间形成弯弯曲 曲并且分叉的 粒子通道。
26
流体中的混沌现象——
27
混沌現象的例子: 天氣系統
28
混沌現象的例子:股票市场
29
地球系统中的混沌现象 √牛津大学生态学家Robert MaLeabharlann 用混沌理论预37√
复杂性科学的基本原理
(1) 整体性原理。由于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对象是非线 性经济系统,传统的叠加原理失效,因此,不能 采用把研究对象分成若干个小系统分别进行研究, 然后进行叠加的办法,而只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 系统。这一点也很符合系统科学的思想。 (2) 动态性原理。复杂系统必然是动态系统,即与时 间变量有关的系统。没有时间的变化,就没有系 统的演化,也就谈不上复杂性规律。因为“事物 总是发展变化的”。
测了非洲野生动物的数量变化。
√纽约州立大学的来尔开尔· 谢里丹使用混沌的 类推模式预测了墨西哥利马火山的喷发。 √在天气预报,地震预报及道琼斯工业股标指 数变化等方面的应用。
30
混沌与艺术
31
混沌与艺术
32
第二章
地球系统与数字地球
●地球系统的信息模型 ●地球系统的系统模型 ●地球系统的非线性
【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四节数字地球精品课件 湘教版必修3

教材深化透析
学业水平达标
基础自主梳理 一、数字地球的含义 1.含义:数字地球是 信息化 的地球 的地球——地球的 .含义:数字地球是______的地球 地球的 __________。 虚拟对照体 。 2.制作:将地球上每一点的信息,按照地球的 .制作:将地球上每一点的信息, 地理坐标 加以整理,然后构成一个全球的信息 ________加以整理 加以整理, 模型。 模型。 3.优点:可以快速、____地了解地球上的任何 .优点:可以快速、 形象 地了解地球上的任何 一点、任何方面的信息。 一点、任何方面的信息。
教材深化透析 教材图表解读 教材图3- 教材图 -57 读图要点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不但可以认识整个地球 第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不但可以认识整个地球(第 一幅图), 一幅图 ,而且通过高分辨率的卫星认识到地球上 任何一点的详细信息(第三幅图 。 任何一点的详细信息 第三幅图)。这主要得益于数 第三幅图 字地球技术的发展。 字地球技术的发展。 由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的虚拟视图
知识精析 1.图示理解数字地球的概念 .
2.关键技术 .
关键技术 信息高速公路与高 速网络技术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 技术 空间信息技术与空 间数据基础设施 大容量数据存储技 术 可视化和虚拟现实 技术 高性能计算能力 应用价值 能迅速调集大量所需的数据, 能迅速调集大量所需的数据,实现数据 的高速传输 能提供动态的、翔实数据, 能提供动态的、翔实数据,形成数字地 球最基本的空间数据 GIS、GPS与网络构成数字地球的空间 、 与网络构成数字地球的空间 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则提供管 理体系、交换网、 理体系、交换网、交换标准等 能集中或分散存储大量的空间数据 是实现数字地球与人交互的窗口和工具 能处理大量复杂数据, 能处理大量复杂数据,更好地认识和分 析地理现象
数字地球-中图版必修三教案

数字地球-中图版必修三教案一、教学目的本节课主要介绍数字地球和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数字地球的定义、历史发展及其应用,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原理与基本功能,能够灵活运用数字地球技术获取、分析和利用地理信息,了解数字地球技术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等领域的应用,发挥数字地球技术的作用,推动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2.1 数字地球简介数字地球是指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将现实世界上的地理信息数字化、模拟并以三维或多维的方式表现出来,包含各种地理信息数据,如地形、交通、气候、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信息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处理和模拟等操作,以达到对地理信息的全球一体化管理和应用。
2.2 地理信息技术基础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手段来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展示地理信息的一种综合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基础主要包括地图投影、数据格式、坐标系统等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在数字地球技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3 数字地球应用数字地球技术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数字地球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行资源评估和环境分析。
在城市规划领域,数字地球技术可以帮助规划师快速了解城市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帮助规划师进行空间规划。
在旅游规划领域,数字地球技术可以帮助旅游者快速了解旅游地的地理信息、文化信息和交通信息等。
三、教学方法3.1 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详细介绍数字地球和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全面了解数字地球的定义、历史发展及其应用,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原理与基本功能,增强学生对数字地球和地理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3.2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地球技术的操作方法,加深对地理信息技术实际应用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
3.3 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大型座谈等方式,让学生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整合能力和协作能力。
第三单元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返回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区域资源、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知能层级突破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认识数字地球 知识精析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1.用示意图法记忆“数字地球 概念 .用示意图法记忆 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概念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区域资源、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走进“数字地球” 单元活动 走进“数字地球”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区域资源、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地球上 数字化 数字 网络化 ― →) 信息 (信息网络) 数字地球 ― ― → ― 信息网络) 有关信息 (计算机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返回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区域资源、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三、“数字校园” 数字校园” 1.概念: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对校园内的信 .概念:利用网络、 息资源进行全面的__________化 , 通过整理 息资源进行全面的 数字 化 加工, 加工 , 使这些信息能够有序地运转的技术系 统。 2.目标:为教学、________、管理和生活服 .目标:为教学、 科研 、 把学校建设成既面向校园内, 务,把学校建设成既面向校园内,又面向社 会的一个超越____________的虚拟学校 的虚拟学校, 会的一个超越 时间和空间 的虚拟学校,使 更多的人能够共享___________资源。 资源。 更多的人能够共享 教育 资源
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中图版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案

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中图版选修7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通过对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而认识到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对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深入探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提升其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字地球的概念及其应用2.数字城市的概念及其应用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现状4.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地理信息技术在社会管理、决策、规划和应急等方面的应用实例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概念及其应用,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初步应用,并且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现状。
2.群体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业务应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视频演示法:通过播放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应用案例视频,增强学生对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感受和认识。
4.实践操作法:通过利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的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演示,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主要内容4.1 数字地球的概念及其应用数字地球是一个新兴的思想,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地理信息技术,对全球地球表面进行数字化,并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上的一种综合信息系统。
数字地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全球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为各个领域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数字地球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的结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变化。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帮助人们了解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资源分布、数量及其水文、代谢及生态系统的演变等情况,在气候变化、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土地利用:通过对数字地球的利用,可以更好地进行土地利用评价、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并更有效地进行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数字地球可以帮助相应部门进行地理信息的更新和整合,以应对现代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江苏省徐州市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4走进数字地球学案鲁教版必修3

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一、读书填空1.“数字地球”11、“数字地球”的概念:数字地球通俗地讲就是,用的方法将信息转化为信息装入计算机中,实现网络上的流通。
2、1999年11月,召开了。
随着的发展和的普及,“数字地球”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等诸多领域。
3、“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用的手段整体地解决相关的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数字地球”的支撑技术:需要很多学科,如:、、、、、。
4、“数字地球”的主要特点:(1)“数字地球”是性、性和性的统一;(2)“数字地球”可以和;(3)“数字地球”是一种的数据平台;(4)“数字地球”可以提供;(5)“数字地球”的服务对象。
2.“数字城市”1、“数字城市”的概念:数字城市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综合利用、、、、、及等技术,以数字的形式、和再现城市的、、、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节约和保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2、数字城市的主要内容:、、。
3、数字城市的建立,对于、和都具有重要意义。
3.“数字校园”数字校园是利用、对校园内的进行全面的,通过整理加工,是这些能够有序的旋转,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把学校建设成既面向,有面向的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学校,使更多的人能共享教育资源。
二、理解提升1999年11月29日,全球首次“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
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位科学家参加了这次会议,研讨21世纪“数字地球”的发展战略。
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在“数字地球”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中国”的构想。
构想中的“数字中国”将建立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公用信息网。
它集成了国家经济信息网、国土资源信息网、长江流域监控网等网络的信息,将促成这些系统的综合利用。
据此回答1-5题1、有关“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数字地球”就是指因特网B、“数字地球”就是“信息高速公路”C、“数字地球”是用数据通信技术使地球上信息的表达方式日益数字化D、“数字地球”只能方便人们的生活,并不能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2、下列不属于“数字中国”服务领域的是()A、了解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情况B、了解股票行情C、通缉罪犯D、设计服装3、通过网路能实现多种形式的有偿信息服务,这主要是因为()A、信息进入了市场交换B、信息是劳动生产的C、信息可以多次复制D、信息可以多人共享4、应用网络技术可以对国家安全构成的直接威胁是()①在互联网上存在着许多很容易扩散的计算机病毒②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③外国情报机构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窃取国家机密④网上黑客经常破坏一些计算机网站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5、“数字地球”的出现是科技创新的又一典范。
【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四节数字地球精品课件 中图版必修3

知能层级突破
数字地球 知识精析 1.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况 . 数字地球 具体内容 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 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 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是“3S” 技术、虚拟技术、 技术、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的综 合应用
含义
数字地球 构成 基础 最大特征与 依据 重要信息源
思考 1.数字地球要求的全球网络和分布式存储与国际 . 互联网是不是一回事? 互联网是不是一回事? 提示:不是。 提示:不是。现在国际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实现 了信息共享,但还不能达到 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意义上的 了信息共享,但还不能达到“数字地球 意义上的 要求。 要求。
二、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 1.模拟_________对生产和环境的影响,制定 .模拟 人类活动 对生产和环境的影响 对生产和环境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 的对策。 ___________的对策。 的对策 2.为国家大型工程的决策提供重要的_________; .为国家大型工程的决策提供重要的 参考数据 ; 为城市的管理提供_____。 为城市的管理提供 依据 。 百姓生活 提供方便 3.为__________提供方便。 . 提供方便。
通过数字地球, 通过数字地球,人们可以了解到世界上任何地方 最新、最全面的实际情况,在生态环境保护、 最新、最全面的实际情况,在生态环境保护、气 候变化预测、地震预测、土地利用规划、 候变化预测、地震预测、土地利用规划、精细农 业、减灾、打击犯罪活动、外交、国防及政府宏 减灾、打击犯罪活动、 外交、 观决策等多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依托数字 观决策等多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地球, 农民可以获得农田的长势征兆,通过GIS 地球 , 农民可以获得农田的长势征兆 , 通过 作分析,制定出行动计划,然后在车载GPS和电 作分析,制定出行动计划,然后在车载 和电 子地图指引下,实施农田作业,及时预防病虫害, 子地图指引下,实施农田作业,及时预防病虫害, 把杀虫剂、化肥和水用到必须用的地方。 把杀虫剂、化肥和水用到必须用的地方。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课件第3章 第四节数字地球

2.RS、GIS和GPS与数字地球之间的关系
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 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地 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而信息网络与虚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传播、表达和模拟 分析。从主要作用分工看,它们对于构成地理信息技术缺一 不可。
1 .“数字地球”是“ 3S” 技术的综合,这种说法正确
吗?
【提示】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
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再认识 ,是遥感技 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地球测绘系统、虚拟技 术、网络技术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3S”技术仅仅是数字 地球的核心技术。
二、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 1.畅想“数字地球”,跨入未来世界 治安 状况,恰当部署警力打击犯罪。 (1)掌握各地的_________
屏,利用接收到的信息来了解孩子的实时位置,看护自己的 孩子。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 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数字地球的含义(深化理解) 第 1 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2014 年 1 月 13 日,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 2014 年度会议在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召开。国际数字 地球学会是由中国科学院发起并成立, 联合来自美国、 加拿大、 日本、俄罗斯等 10 余个国家的数字地球领域专家、学者,以 传播数字地球理念为宗旨的国际学术组织。
自 主 学 习 · 基 础 知 识
图 表 技 法 · 学 以 致 用
第四节
合 作 探 究 · 重 难 疑 点
数字地球
课 时 作 业
[学习目标]
1.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理解数字地球涉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数字地球●学习目标1.结合教材内容,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2.结合教材及相关资料,理解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与关键技术。
(重点+难点)3.联系生活实例,理解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
(重点)4.能够利用网络相关平台,体验数字地球和地理信息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例如利用网络虚拟技术,游览数字地形、立体建筑等。
自主研习一、数字地球1.概念: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重视与再认识。
2.应用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等。
3.核心思想统一处理地球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4.基础——全球网络与分布式存储(1)原因只有通过才能实现全球信息共享数字地球的实现需要大规模的(2)结果数字地球要求信息网络嵌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建设及其传输速度,是数字地球建立的重要基础5.最大特征与依据——虚拟现实技术(1)虚拟现实的概念:计算机模拟的,一种可以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
(2)本质:可对视觉、听觉、触觉产生作用的。
6.重要信息源——卫星影像问题磁场(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这是某公司的一项信息化服务演示。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位独居的老太太突发心脏病,在倒地的一刹那,她手臂上的手表式GPS发出红色急救信号。
医护人员从“医疗急救GIS”中的地图上迅速找到了她的住址,立即调度装有车载定位系统的救护车按照电子地图上的路径提示,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老人的房间,为她量血压、测心跳、输氧气……也许你会觉得这种情景只是一个演示,但实际上,这种看上去有些前卫的“服务”,正是“数字地球”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一个缩影,而且在发达国家已开始进入大众生活领域,离我们的距离也并非遥不可及。
材料中的案例应用了哪些“数字地球”技术?二、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7.可帮助制定的对策。
8.为国家大型工程决策提供,为城市的管理提供。
9.为百姓生活提供方便。
问题磁场(2)你认为数字化生活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有可能带来哪些烦恼?自主核对:1.数字化2.遥感技术虚拟技术3.数字化手段信息资源4.(1)网络存储空间(2)高速宽带网络5.(1)三维环境创建和体验(2)仿真视景6.高分辨率问题磁场(1)提示: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和车载电子系统、电子地图等数字地球技术。
7.可持续发展8.参考数据依据问题磁场(2)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
疑难探究探究一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有多种,它们在数字地球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各不相同,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感悟归纳1.“3S”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利用。
“3S”技术仅仅是数字地球的部分支撑技术。
它们的关系如下所示:2.数字地球与各关键技术之间的关系数字地球的六大关键技术可以分别理解为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输、转换、交互。
探究二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数字地球在林业、农业、水利、矿产、交通、通信、教育、环境、人口、城市建设等几十个领域都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数字地球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数字化表示的地球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使人类拥有一个数字化的空间实验室。
科学家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自然要素及其变化的信息,应用空间分析和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人类活动对生产和环境的影响,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从而提高人类应付全球变化的能力。
例如,模拟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未知因素之一是全球森林的递减率。
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研究者与巴西的同事一起工作,通过卫星图像分析,能够监控亚马孙河流域的地形变化,这样他们就能确定该流域的森林递减率。
这项技术现在正在被世界上其他森林地区采用。
2.数字地球与政府决策(1)数字地球为国家大型工程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例如,利用数字地球的技术虚拟大型水库建成后库区周围和上下游的环境变化,一方面可以为是否修建水库提供依据,同时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水库修建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帮助决策人员制定相应的对策。
(2)为政府提供管理依据。
打击犯罪是数字地球的一项重要应用。
3.数字地球与百姓生活数字地球与百姓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
可视电话:不仅可闻其声,而且可见其人。
网络购物: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络浏览世界各地的商品,办理商品邮购。
无纸交易:利用互联网实现方便、清洁、安全的电子结算和信用卡付帐,纸币将逐渐退出流通领域。
电视会议:多媒体会议系统将在世界各地的与会者组织在一个虚拟的会议大厅里,人们远隔万里也可举行会议。
视频点播:不受电视台播放节目限制,可随时向网上视频库点播自己所喜爱的节目。
居家办公:利用家庭计算机网络和办公自动系统,完成承担的工作任务。
远程教育:通过互联网实现老师、媒体、学生的自主交流,任何人均可享用网上的教育资源。
远程医疗:利用多媒体的三维图像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进行远程医疗。
网络游戏:调用网上丰富的游戏软件,可与远隔万里的朋友下棋、打牌。
知识点播: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访问遍布全球的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的各种资料和数据,使知识唾手可得。
知识拓展:“数字校园”数字校园是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对校园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通过整理加工,使这些信息资源能够有序地运转,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把学校建设成既面向校园内,又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学校,使更多的人能够共享教育资源。
在数字校园内,将建成属于自己的校园网络。
通过网络,教师不论在校内还是家中,都能进行电子备课。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操作,如进行视频点播,以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计算机上看到学生的作业和答卷,并进行评阅工作。
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参加教学活动。
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信息,学生可以自己调出学习课件,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可以由计算机进行辅导,借助计算机巩固课堂已学会的知识。
遇到特殊情况时,学生可在自己的家中借助互联网接受远程教育,并通过实时的考查系统检查学习效果。
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时,只需在计算机中输入自己的姓名、学号以及所需图书名称,计算机屏幕上就会立刻显示该书在图书馆的位置和编号,管理人员能很容易找出,并办理借阅手续。
误区警示一、数字与数据的含义是相同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计算机无法直接理解文字、图像、图形、声音等人类的交流媒介,只能理解和操作用“0”和“1”组成的二进制数。
在计算机内部对这些媒介的表示和运算操作,都是通过一系列的二进制数来进行的,所以我们把计算机存储和操作的数据称为数字形式的数据,即“数字”。
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通过输入设备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接收和区别的二进制数,这个过程就称为数字化。
数据是直接记录下来或通过数字化后可以被鉴别的符号,不仅数字是数据,而且文字、符号和图像也是数据。
数字地球的建立,首先是收集数据,然后是对数据进行排序、转换、分类、运算等处理,目的就是要得到数据中包含的信息。
对点训练关于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计算机鉴别的符号B.数据就是数字C.文字、符号可以转化为数据D.图像无法转化为数据答案B解析不仅数字是数据,而且文字、符号和图像也是数据。
二、“数字地球”等同于互联网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信息共享,但还不能达到“数字地球”意义上的要求。
现在的互联网由于用户的剧增和自身技术的限制,无法满足“数字地球”的需求,也就是当人们需要相关数据时,还不能迅速地从各地的数据库中调出来。
高速宽带网络的建设及其传输速度,是建立“数字地球”的重要基础。
对点训练有关“数字地球”的正确叙述是()A.“数字地球”就是指因特网B.“数字地球”就是“信息高速公路”C.“数字地球”是用数据通信技术使地球上信息的表达方式日益“数字化”D.“数字地球”只能方便人们的生活,并不能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答案C解析A、B选项中的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都是数字地球的技术基础之一。
D选项数字地球不只是方便人们的生活,利用数字地球能够快速查询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能够带来财富。
案例研究如何利用数字地球技术处理路面突发事件如果有数字地球的支持,地区交通网络的详尽信息就可以满足选线条件。
例如尽快寻找并清理出一条可供公共汽车高速行驶的环形闭合路线,这条线路必须同时满足多种条件,如附近无从事危险品生产的企业、加油站、军事目标、学校等设施。
在选定线路的同时,还要组织疏散选定线路附近的人口,指挥各路口警察封锁与之相连的道路,隔绝与公众的接触,以便最终找到解决方法。
数字地球上大比例尺和高分辨率的地理空间数据,不仅有利于对突发事件精确定位,而且利用大量相关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数据,更容易制定出影响小、损失小的处理策略,通过在网上实现部门协作、决策、调度与实施,将时间消耗降低到最小,满足实效性需求。
要点例析考查要点数字地球例1下列关于数字地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数字地球就是信息化的地球B.数字地球就是将有关地球上的每一点的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加以整理,然后构成一个全球的信息模型C.数字地球就是计算机宽带网络D.数字地球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 解析数字地球是信息化、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信息模型,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但不能说数字地球就是计算机宽带网络,这么说太片面。
答案C变式训练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遥感数据已成为GIS的重要数据来源B.GPS可以准确、快速地定位地球表面的任何地点,采集原始的地理空间数据C.遥感图像中的点、线、面不能作为GIS数据来使用D.网上的电子地图采用图层管理的方法,用户可以选择需要的图层进行显示、查询答案C解析遥感图像中的点、线、面要素进行数字化后,就能作为GIS数据来使用。
考查要点数字地球的应用例2关于数字地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数字地球可模拟环境变化对物种的影响B.利用数字地球可掌握作物病虫害及生长情况C.利用数字地球,可以预测温室效应加剧后,将淹没哪些地区D.利用数字地球,可以预测将来,但无法模拟数百年前的环境解析利用数字地球的模拟技术,可以回到“过去”,也可以到达“将来”。
答案D变式训练2关于数字地球应用前景的正确说法是()①为科学家研究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数字化的空间实验室,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②政府决策可完全依赖数字地球③数字地球将为人类提供方方面面的帮助④数字地球的发展是可以预见的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③④答案B解析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可以为科学家研究全球性问题提供数字化空间实验室,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数字地球能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提供依据;为人类提供方方面面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