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高三语文知识点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整理
重要语文术语梳理------现代文阅读
一、表达方式:记叙(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插叙的作用:(1)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或解释说明的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
•(2)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文章内容,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突出主题。
•(3)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第一人称:我、我们。“我”可以是作者自己,也可以是虚拟的人物。作用是: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有一种亲切感;真实可信;个性色彩鲜明。
>
第二人称:你、你们。可以代称“读者”,有时代称“人物”。作用: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有亲切感。
第三人称:他、他们。作用:客观;可以自由地、毫无限制地叙述事件、描绘人物、表达思想。
从描写的对象上分:有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
(1)从空间的角度:;实虚、动静、高低、俯仰、远近、点面、明暗、自然与人文;
(2)从时间的角度:古今、日夜;
。
(3)从主观的角度:视觉、味觉、听觉、触觉、嗅觉
(4)从客观的角度:声音、色彩、形状、气味
;虚实(相衬);多角度写景;白描;工笔细描;绘声绘色绘形;运用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
【写景方法:1.多角度写景。2.正侧结合、侧面烘托。3.对比、衬托。4.虚实相间、想象。5.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静为动。6.白描。7.修辞手法(比喻、比拟等)8.动词的运用。9.写景色彩的变化、空间的转换】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性格及内心精神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时代背景)④推动情节发展。为情节发展作铺垫伏笔。引出下文什么的内容⑤揭示主旨……(根据景物描写不同的位置)
景物/环境描写的作用。
主要有:1.交代什么环境或背景;2.渲染什么气氛;3.为后文定什么样的基调(指文首);4.引出下文的什么内容或是推动什么情节的发展(指文首或文中);5.烘托人物什么性格或形象;6.表现作者的什么情感;7.揭示/深化什么主题(指结尾)。
写人物生活的环境,必须进一步点明其生活状态,再点明其精神状态。
、动作、心理(梦境、内心独白)、语言(对话)、细节等。
地点许多人物进行活动的总面貌的描绘。好的场面描写要做到:点面结合;有全场的鸟瞰图,又有个别人物及个别角落的特写镜头。
(重“内容”
毕肖,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重“手法”)。好处:
喻、少修饰、以叙代描)。好处:质朴简洁、传神感人。
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典故抒情等)
,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议论要求文字简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揭示事件的意义,点明升华主旨。
记叙与议论的关系:记叙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记叙的升华。
资料、列图表。掌握主要说明方法的基本作用。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具体有力;有说服力))、引用论证(有力地;
有说服力)、对比论证(强调突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语、反复、对比、借代、通感、双关、互文、顶真……现代文主要是前十二种。重点掌握其作用。
情节发展的脉络,常见于小说、散文中。
线索的构成:
以实物、人物、事件、思想感情、游踪、“时间推移、空间转换的时空纵横交错”等为线索
线索有单一的线索;也有“复线”,如明线、暗线等。
1、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总分式
2、说明文的结构:A纵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也叫事理顺序——一般到个别;主到次;简单到复杂;原因到结果;现象到本质)。
^
B横式:空间顺序(也叫方位顺序——整体到局部;上到下;远到近;外到里)
C纵横交错式
3、记叙文(散文)的结构:横式——材料类别(并列)顺序、空间顺序
纵式——事理(作者认识的发展)顺序、时间顺序(游览顺序)
七、写作特点:一般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考虑。
(一)从文章的形式方面
1
实结合、动静结合、铺垫、烘托(也叫“衬托”“映衬”(动静、虚实、情景——乐景衬哀情)、对比、象征、以小见大、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人称运用(尤其是第一、第二人称)等
2
全篇的语言风格、语体风格。
(1)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表程度或范围的副词等;B叠词、
连绵词、拟声词等;C褒词贬用(贬词褒用);D特殊标点运用;
&
(2)句式的选用(整、散句;长、短句;常式句、变式句、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3)语言风格:婉约含蓄、豪放旷达、沉郁悲慨、清新质朴、典雅凝重、幽默讽刺
(4)修辞手法的运用。
3、(见上)
4
“骨骼”,材料如人的“血肉”,主题(立意)如人的“灵魂”
包括:怎样开头、结尾;伏笔、详略、悬念;安排什么顺序;设置什么样的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过渡与照应等。
文章的开头——点题、开门见山、别开生面、引人遐想、撩人情思、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引出论题、引出说明对象、为下文作铺垫、
为下文埋伏笔、总领全文、设置悬念、领起下文、设置悬
念……
结尾——点题、卒章显志、欧亨利式结尾、抒情议论升华主题、首尾照应、与上文呼应、言有尽意无穷引人深思……
过渡——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或总领下文(“过渡”要自然)
照应——开头和结尾的照应;和标题照应;内部内容前后照应,使层次分明,|
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线索设置——以一根“线”串联材料,使文章井然有序。
顺序安排——特别注意叙事性文学中的倒叙、插叙、补叙等的使用。
伏笔——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某种提示或暗示,即“前有交代,后有着落”。运用“伏笔”是为了造成悬念,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引出后文内容的描写。
逆转——文学作品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结局。
蓄势——结构技巧,也叫“蓄放”。先反复点染情状,烘托气氛,造成“千呼万唤使出来”的态势,一旦时机成熟,就打开闸门,高潮部分便一泻千里,汹涌而出。
(二)从文章的内容角度分析
1,或叫“主旨”、“主题”。好的立意要求集中、鲜明、正确、深刻、新颖,能引起读者共鸣、思索。
(立意,动词。指确立文章所要表现的基本思想的过程)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