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衍光学基础实验
光的衍射实验

光的衍射实验光的衍射是一种光波在通过一个障碍物后发生的现象,它是光的波动性的一个重要证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光的衍射实验以及它对物理学和光学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实验原理光的衍射实验是通过探究光波通过一个小孔或障碍物时的行为来进行的。
实验中使用的光源通常是单色光源,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第二部分:实验设备与步骤为了进行光的衍射实验,以下是我们需要准备的设备:1. 光源:选择一个单色光源,例如激光或单色LED灯;2. 障碍物:在狭缝实验中,我们需要一个细而长的障碍物。
可以使用单个狭缝或多个平行间隔的狭缝;3. 屏幕:这是光的衍射图案的观察位置,通常是一个白色的平面屏幕。
接下来是实验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以确保光线能够通过障碍物;2. 将障碍物放置在光源之后,并调整其位置和角度,以获得最佳的衍射效果;3. 以合适的距离将屏幕放置在光源和障碍物之间;4. 观察屏幕上的衍射图案,并记录相关观察结果。
第三部分:衍射图案分析通过光的衍射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类型的衍射图案。
这些图案的形状和特征取决于实验中使用的障碍物的类型和尺寸,以及光源的特性。
衍射图案通常表现为一系列亮暗相间的环形或线性条纹。
这些条纹的亮度变化是由光波的干涉效应造成的。
当光波通过狭缝或障碍物时,它们会相互干涉形成新的波前。
波前之间的干涉引起了衍射图案中亮暗相间的条纹。
衍射图案的条纹间距、亮度和形状可以通过实验中的参数调整来改变。
例如,使用不同类型的障碍物,调整光源的波长或调整屏幕与光源之间的距离都可以对衍射图案进行改变。
第四部分:应用与意义光的衍射实验在物理学和光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意义。
以下是一些光的衍射实验的应用:1. 衍射光栅:光的衍射实验为衍射光栅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衍射光栅是许多现代光学仪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光谱仪和激光仪器;2. 音频压缩:衍射实验在声音波的衍射研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音频压缩算法中,通过利用声波的衍射性质,可以实现对音频信号的压缩;3. 材料表征:光的衍射实验还被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的表征和分析。
光的干涉衍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基本原理。
2. 观察并记录光的干涉和衍射图样。
3. 通过实验验证光的波动性。
4. 学习使用光学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1. 干涉现象: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由于光波的叠加,某些区域的光波相互加强(相长干涉),而另一些区域的光波相互抵消(相消干涉),从而在空间上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2. 衍射现象:当光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会发生弯曲,从而绕过障碍物或通过狭缝传播,并在障碍物或狭缝的阴影区形成衍射图样。
三、实验仪器1. 双缝干涉仪2. 单缝衍射仪3. 光源(如激光器)4. 屏幕或光栅5. 光具座6. 测量工具(如刻度尺、角度计)四、实验步骤1. 干涉实验:- 将双缝干涉仪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光源、双缝和屏幕的位置,使光路畅通。
- 打开光源,观察屏幕上的干涉条纹,调整屏幕位置,使条纹清晰可见。
-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记录数据。
2. 衍射实验:- 将单缝衍射仪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光源、单缝和屏幕的位置,使光路畅通。
- 打开光源,观察屏幕上的衍射条纹,调整屏幕位置,使条纹清晰可见。
-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衍射条纹的间距,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干涉实验结果:-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计算出光波的波长。
- 观察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验证干涉现象。
2. 衍射实验结果:- 通过测量衍射条纹的间距,计算出狭缝的宽度。
- 观察衍射条纹的分布规律,验证衍射现象。
六、实验总结1. 通过实验,成功观察到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验证了光的波动性。
2. 实验过程中,学会了使用光学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和分析。
3. 深入理解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基本原理,为后续学习光学知识打下了基础。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光路畅通,避免杂散光干扰。
2. 调整屏幕位置时,要缓慢平稳,避免对干涉条纹造成破坏。
3. 记录数据时,要准确无误,便于后续分析。
光学衍射实验技术的使用方法

光学衍射实验技术的使用方法光学衍射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光的传播和干涉现象。
通过光的衍射现象,我们可以获得有关光的波动性质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介绍一些光学衍射实验的常见技术和使用方法。
1. 衍射光栅衍射光栅是光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装置,它利用光的衍射现象实现了光的波长分辨。
衍射光栅通常由一系列平行并紧密排列的光栅条组成。
当平行入射的光线通过衍射光栅时,会被衍射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波纹或光斑。
在进行衍射光栅实验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光源,如白炽灯、激光等。
其次,要根据光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衍射光栅,例如栅片的刻痕间距。
然后,将光源和光栅适当地安置在实验装置中,确保光线能够均匀和稳定地射入光栅。
在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器(例如目镜或光电探测器)置于合适的位置,以便观察或记录衍射光栅产生的光斑。
可以通过调整光源、移动观察器或调整光栅位置来改变实验条件,从而获得不同的衍射图样。
2. 衍射限制衍射限制是指在光学衍射实验中,由于衍射现象的性质,光的传播受到一定限制而产生干涉效应。
衍射限制的理论基础是费马原理,即光线传播的最短时间原理。
在进行衍射限制实验时,通常需要调整实验装置的参数,以使得出现干涉的条件满足费马原理。
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是使用黑板上刻有直线或曲线形状的纹理,然后利用光源发射平行光束经过纹理,观察纹理的衍射图样。
通过改变纹理的形状、光源的位置或光束的入射角,可以研究衍射限制现象的不同特性。
3. 波前重建波前重建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的干涉衍射的实验方法,用于复原波前信息。
通过波前重建实验,可以获得光场的相位和振幅信息,以及三维物体的形状和轮廓。
波前重建实验的关键是使用干涉光学装置,如平面波干涉仪或全息照相术。
实验过程中,光源会产生一束参考波,通过镜片反射后形成参考光束。
另一束光线穿过待测物体后形成物光束,物光束和参考光束在平面上相遇,产生干涉现象。
通过调整干涉器件的位置、光源的强度或物体的位置,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的变化。
光的衍射实验的实验原理

光的衍射实验的实验原理光的衍射实验是一种经典的物理实验,它通过将光线经过一个狭缝或者光栅或者其他具有波动性的障碍物后,观察光的传播和衍射现象,从而研究光的波动特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的衍射实验的实验原理。
光的波动性是光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
光的波动性表现在许多现象中,其中之一就是衍射现象。
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狭缝或者光栅或者其他具有波动性的障碍物时,光的传播方向被改变并形成干涉图样的现象。
光的波动性导致了光的传播和干涉,从而产生了衍射现象。
光的衍射实验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关键概念:1. 光的波动性: 光是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光的波动性可以通过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来研究。
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遵循波动方程。
在光学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概念性的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但实际上光是以波动方式传播的。
2. 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由于波的叠加而产生的增强或抵消的现象。
干涉可以分为构造性干涉和破坏性干涉两种情况。
构造性干涉发生在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位差为整数倍波长时,波峰与波峰相遇,波谷与波谷相遇,使得干涉图样中明暗交替的明纹和暗纹出现;破坏性干涉发生在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位差为半整数倍波长时,波峰与波谷相遇,使干涉图样中全暗或全亮的现象出现。
3. 光的衍射: 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狭缝或者光栅或者其他具有波动性的障碍物时,光的传播方向被改变,并且在背后的屏幕上形成干涉图样的现象。
光的衍射现象可以解释为:当光通过一个狭缝时,光波在狭缝边缘遇到阻挡,产生了波阻抗,从而导致光波的传播方向被改变。
这种改变导致了光波在背后的屏幕上聚焦和干涉的现象。
光的衍射实验可以通过单缝衍射实验、双缝衍射实验、光栅衍射实验等多种方式进行。
以下以双缝衍射实验为例阐述光的衍射实验的原理。
双缝衍射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光的衍射现象。
实验中,可使用两个狭缝或两个透明带有周期性透过或阻挡性物体,作为光的传播介质。
这两个物体被放置在光源之前,用以产生衍射光,传播到一个屏幕上,形成干涉图样。
光学基础实验实验报告

光学基础实验实验报告光学基础实验实验报告篇一:基础光学实验实验报告基础光学实验一、实验仪器从基础光学轨道系统,红光激光器及光圈支架,光传感器与转动传感器,科学工作室500或750接口,dataStudio软件系统二、实验简介利用传感器扫描激光衍射斑点,可标度各个衍射单缝之间光强与距离变化的具体规律。
同样可采集干涉双缝或多缝的光强分布规律。
与理论值相对比,并比较干涉和衍射模式的异同。
理论基础衍射:当光通过单缝后发生衍射,光强极小(暗点)的衍射图案由下式给出asinθ=m’λ(m’=1,2,3,….)(1)其中a是狭缝宽度,θ为衍射角度,λ是光的波长。
下图所以为激光实际衍射图案,光强与位置关系可由计算机采集得到。
衍射θ角是指从单缝中心到第一级小,则数。
m’为衍射分布级双缝干涉:当光通过两个狭缝发生干涉,从中央最大值(亮点)到单侧某极大的角度由下式给出:dsinθ=mλ(m=1,2,3,….)(2)其中d是狭缝间距,θ为从中心到第m级最大的夹角,λ是光的波长,m为级数(0为中心最高,1为第一级的最大,2为第二级的最大…从中心向外计数)。
如下图所示,为双缝干涉的各级光强包络与狭缝的具体关系。
三、实验预备1.将单缝盘安装到光圈支架上,单缝盘可在光圈支架上旋转,将光圈支架的螺丝拧紧,使单缝盘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转动。
要选择所需的狭缝,秩序旋转光栅片中所需的狭缝到单缝盘中心即可。
2、将采集数据的光传感器与转动传感器安装在光学轨道的另一侧,并调整方向。
3、将激光器只对准狭缝,主义光栅盘侧靠近激光器大约几厘米的距离,打开激光器(切勿直视激光)。
调整光栅盘与激光器。
4、自左向右和向上向下的调节激光束的位置,直至光束的中心通过狭缝,一旦这个位置确定,请勿在实验过程中调整激光束。
5、初始光传感器增益开关为×10,根据光强适时调整。
并根据右图正确讲转动传感器及光传感器接入科学工作室500.6、打开dataStudio软件,并设置文件名。
光学衍射实验

光学衍射实验光学衍射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通过观察光线在通过孔径或者遇到物体边缘时的衍射现象,来研究光的波动特性和光的传播规律。
本文将介绍光学衍射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一、实验原理光学衍射实验基于光的波动理论,光被孔径或物体边缘阻挡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在实验中,使用一个狭缝来模拟光的衍射现象,通过观察光在经过狭缝后呈现出的衍射图样,可以研究光的传播性质以及判断光的波动性。
二、实验装置1. 光源:光学衍射实验需要一个稳定的光源,可以使用激光器或者单色光源。
2. 狭缝:为了模拟光的通过孔径或遇到物体边缘而发生的衍射现象,需要一个狭缝,通常使用调节宽度的装置来改变狭缝宽度。
3. 屏幕:将狭缝后方放置一块屏幕,用于观察光线经过狭缝后的衍射图样。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光源放置在一定距离外,并将光线通过透镜等光学元件聚焦到狭缝上。
2. 调节狭缝宽度:通过旋钮或其他方式,调整狭缝的宽度,观察光通过狭缝后的衍射现象。
3. 观察衍射图样:在屏幕上观察光通过狭缝后形成的衍射图样,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4. 改变光源距离:保持狭缝宽度不变,改变光源距离,观察衍射图样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进行光学衍射实验时,可以观察到光通过狭缝后形成的衍射图样。
典型的衍射图样为中央亮纹两侧依次暗纹和亮纹交替排列的衍射条纹。
亮纹部分对应光的相长干涉,暗纹则对应光的相消干涉。
通过观察衍射图样的变化,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狭缝宽度的改变会影响衍射图样的条纹间距:狭缝宽度越大,条纹间距越小;狭缝宽度越小,条纹间距越大。
2. 光源距离的改变也会影响衍射图样:光源距离越远,条纹间距越大;光源距离越近,条纹间距越小。
五、实验应用光学衍射实验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1. 衍射光栅:光学衍射实验为制备和研究衍射光栅奠定了基础,衍射光栅广泛应用于光学领域,如激光干涉、光谱分析等。
第六节衍射光学基础实验

第六节衍射光学基础实验1.衍射是光的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产生的现象,它可以用于解释光通过狭缝或孔径时产生的弯曲和散射现象。
衍射实验是研究光波性质和验证光学理论的重要实验之一。
本实验将介绍衍射的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并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衍射现象,加深对衍射光学的理解。
2. 实验目的•了解衍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使用衍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和测量;•掌握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模型的方法。
3. 实验仪器和材料•He-Ne激光器•衍射装置(包括狭缝和光屏)•尺子•试纸4. 实验原理光的衍射是由于光通过一个孔径或障碍物时,由于光的波动性质而产生的现象。
光的衍射可以用惠更斯原理进行解释:每一个波前上的每一点可作为次级波源,次级波源的球面波在后续传播中不断扩大,波峰和波谷相遇产生干涉,形成衍射图样。
常见的衍射装置包括单缝衍射和双缝衍射实验。
在单缝衍射实验中,光通过一个狭缝,产生衍射后在屏幕上形成一系列交替明暗的夫琅禾费条纹,条纹的宽度与狭缝的宽度和入射光的波长有关。
在双缝衍射实验中,光通过两个狭缝,形成一系列干涉条纹,条纹的间距与狭缝间距和入射光的波长有关。
5. 实验步骤1.将衍射装置放置于实验台上,确保光路调节正常;2.调节光屏的位置,使之与狭缝平行,并离狭缝一定距离;3.打开He-Ne激光器,将激光光束垂直入射到狭缝上,调节激光光束的角度,使其通过狭缝;4.观察屏幕上产生的衍射图样,并用试纸测量条纹间距;5.按照相同的步骤进行双缝衍射实验,并观察并测量干涉条纹。
6. 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验测量的数据,可以计算出衍射条纹的宽度和间距。
根据惠更斯衍射公式,可以和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对光的波动性质和衍射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
7.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衍射装置进行了单缝和双缝衍射实验,观察和测量了衍射和干涉的现象。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我们验证了惠更斯衍射公式的准确性,并深入了解了光的波动性质和衍射现象。
光的衍射实验

光的衍射实验衍射是光通过障碍物或穿过狭缝时产生的现象,它是光的波动性质的一种表现。
光的衍射实验是研究光波性质的经典实验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光通过狭缝后产生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从而深入理解光的波动特性。
实验材料:1. 激光器或光源2. 狭缝装置(单缝、双缝等)3. 屏幕或白纸4. 光屏实验步骤:1. 将激光器或光源放置在平台上,保持稳定。
2. 在光源后方放置狭缝装置,可选择使用单缝或双缝。
3. 将屏幕或白纸放置在狭缝装置的前方,作为观察屏。
4. 调整狭缝的大小和位置,使得光通过狭缝后聚焦在屏幕上。
5. 打开光源,进行观察和记录。
实验现象和解释:当光通过狭缝后,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1. 单缝衍射:当光通过一个狭缝时,光波会向周围扩展,形成一组亮暗相间的环形条纹。
这是由于光波经过狭缝后发生衍射,使得光波在屏幕上形成干涉图样。
2. 双缝干涉:当光通过两个狭缝时,光波经狭缝后形成两组波源,这两组波源之间会产生干涉现象。
在屏幕上会出现一系列的亮暗条纹,这被称为干涉条纹。
根据光的波动理论,可以通过傍轴近似和惠更斯原理来解释衍射和干涉现象。
傍轴近似认为,当光通过狭缝时,可以将光源看做是一组同心的球面波。
而惠更斯原理则认为,每一个波前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做是新的波源。
当这些波源形成新的波前并相互叠加时,就会产生衍射和干涉现象。
实验应用:光的衍射实验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1. 光学仪器设计:了解光的衍射现象可以帮助设计更精确的光学仪器,如望远镜、显微镜等。
2. 分析化学:衍射实验可以用于分析化学中的光学仪器,如分光光度计、光谱仪等。
3.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的波动性质来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而光的衍射实验为电子显微镜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4.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通过光信号的传输实现了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而了解光的衍射现象有助于提高光纤通信的传输效率和质量。
总结:光的衍射实验是研究光波动性质的重要实验之一。
光学衍射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学衍射的基本原理和现象;2. 掌握光学衍射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光学衍射公式,加深对光学衍射现象的理解;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光学衍射是指光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偏离直线传播方向而发生的现象。
根据障碍物或狭缝的形状和尺寸,衍射现象可以分为单缝衍射、双缝衍射和光栅衍射等。
1. 单缝衍射:当光波通过一个狭缝时,光波在狭缝边缘发生衍射,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
根据衍射公式,条纹间距与光波波长、狭缝宽度及狭缝与屏幕之间的距离有关。
2. 双缝衍射:当光波通过两个狭缝时,两个狭缝产生的光波相互干涉,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根据干涉公式,条纹间距与光波波长、两个狭缝之间的距离及狭缝与屏幕之间的距离有关。
3. 光栅衍射:当光波通过光栅时,光波在光栅上发生衍射和干涉,形成明暗相间的衍射条纹。
根据光栅衍射公式,条纹间距与光波波长、光栅常数及狭缝与屏幕之间的距离有关。
三、实验仪器1. 光源:白光光源;2. 狭缝板:单缝板、双缝板;3. 光栅:光栅板;4. 透镜:会聚透镜;5. 屏幕板:用于观察衍射条纹;6. 光具座:用于固定实验仪器;7. 光电传感器:用于测量衍射条纹间距;8. 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
四、实验步骤1. 调整实验仪器,确保光源、狭缝板、光栅、透镜和屏幕板的位置合适;2. 通过调整狭缝板和光栅,观察单缝衍射、双缝衍射和光栅衍射现象;3. 测量单缝衍射条纹间距、双缝衍射条纹间距和光栅衍射条纹间距;4. 利用光电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记录实验数据;5. 根据实验数据,验证光学衍射公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单缝衍射实验: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单缝衍射条纹间距,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分析实验误差,讨论可能的原因。
2. 双缝衍射实验: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双缝衍射条纹间距,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分析实验误差,讨论可能的原因。
光学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

光学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在物理学中,光的衍射是指光线通过物体边缘或孔径时发生偏离的现象。
它是光的波动性质的重要表现之一。
本文将介绍光学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方法及实验过程。
实验材料和仪器:1. 光源:可使用一台光学实验室中常见的白炽灯或者激光器作为光源。
2. 物体:可以使用一张带有细缝或孔洞的光掩模作为物体,也可以使用其他有不规则边缘的物体。
3. 屏幕:使用一块白色的硬纸板或者屏幕作为接收光的屏幕。
4. 实验台:提供稳定的支撑平台,以确保光源、物体和屏幕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角度不会发生变化。
5. 尺子和直尺:用于测量和标记光源、物体和屏幕的位置。
实验步骤:1. 确定光源的位置:将光源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它稳定且不会移动。
调整光源的亮度,以保证实验结果的观察清晰明亮。
2. 放置物体:将物体放置在光源与屏幕之间。
如果使用光掩模,确保它与光源垂直并且与光线的传播方向平行。
3. 确定屏幕位置:将屏幕放置在物体的后方,与光源和物体成一条直线。
可以根据经验或者初步实验的结果估计屏幕的合适距离。
4. 调整屏幕位置:根据观察到的光的图样,在屏幕上标记出不同的光斑或条纹。
根据需要可以尝试不同的屏幕位置和距离,以获得最佳观察效果。
5. 观察和记录结果:仔细观察屏幕上的光斑或条纹的形状、颜色和相对位置。
可以使用标尺对光斑的尺寸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光的衍射现象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性质。
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光斑或条纹可以用来研究光的波动性质以及物体的形状和边缘特征。
衍射现象的实验结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衍射图样的形状:光衍射现象产生的图样通常呈现出明暗相间的条纹、环形或曲线状的形式,具体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光的波长。
2. 衍射图样的尺寸:光衍射图样的尺寸与物体的大小、光源到物体的距离以及物体的结构特征有关。
3. 光斑的亮度:光衍射图样中的光斑可以呈现出明亮或暗淡的特征,取决于光源的强度以及物体的结构。
衍射光学元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衍射光学元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 掌握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衍射光学元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二、实验原理衍射光学元件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来实现特定光学功能的光学元件。
它包括透射光栅、反射光栅、衍射光阑、衍射透镜等。
这些元件在光学系统中可以起到分光、聚焦、滤波、偏振等作用。
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和制作主要基于以下原理:1. 衍射原理:当光波通过狭缝或光栅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
根据衍射公式,可以计算出衍射条纹的位置和间距。
2. 干涉原理:当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形成干涉条纹。
通过控制光波的相位差,可以实现干涉条纹的分布和形状。
3. 偏振原理:光波是横波,具有偏振性质。
通过偏振元件可以控制光波的偏振状态。
三、实验内容1. 透射光栅:- 设计一个透射光栅,计算其光栅常数和狭缝宽度。
- 制作光栅,并测量其实际光栅常数和狭缝宽度。
- 通过实验验证光栅的衍射特性,观察衍射条纹的分布和间距。
2. 反射光栅:- 设计一个反射光栅,计算其光栅常数和狭缝宽度。
- 制作光栅,并测量其实际光栅常数和狭缝宽度。
- 通过实验验证光栅的衍射特性,观察衍射条纹的分布和间距。
3. 衍射透镜:- 设计一个衍射透镜,计算其衍射光栅常数和狭缝宽度。
- 制作衍射透镜,并测量其实际衍射光栅常数和狭缝宽度。
- 通过实验验证衍射透镜的聚焦特性,观察聚焦光斑的大小和形状。
4. 偏振元件:- 设计一个偏振元件,计算其偏振方向和透光率。
- 制作偏振元件,并测量其实际偏振方向和透光率。
- 通过实验验证偏振元件的偏振特性,观察偏振光的变化。
四、实验步骤1. 透射光栅:- 使用光栅设计软件计算光栅常数和狭缝宽度。
- 使用光栅制作工具制作光栅。
- 使用分光计测量光栅常数和狭缝宽度。
- 使用光谱仪观察衍射条纹的分布和间距。
2. 反射光栅:- 使用光栅设计软件计算光栅常数和狭缝宽度。
光学光的衍射与干涉实验

光学光的衍射与干涉实验在光学实验中,衍射和干涉是两个重要的现象。
本文将介绍光的衍射和干涉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光的衍射实验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孔或者经过一组障碍物之后,发生偏折和扩散的现象。
光的衍射实验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准备实验材料:光源、光屏、狭缝装置、尺子等。
2. 将光源放置在一定距离处,使得光线尽可能平行。
3. 在光线的传播路径上设置狭缝装置,调整其宽度和位置。
4. 在光屏上观察到衍射光斑和暗纹的形成。
在进行光的衍射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光源的选择:为了获得清晰的衍射光斑,可以选择单色光源,如激光光源或者钠灯。
2. 狭缝装置的调整:狭缝的宽度和位置会影响衍射光斑的形成,可以通过调整狭缝的大小和位置,观察到不同的衍射效果。
3. 调整光屏的位置:为了观察到清晰的衍射光斑和暗纹,需要将光屏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进行调整。
二、光的干涉实验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形成明暗条纹的现象。
光的干涉实验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准备实验材料:光源、分束器、反射器、干涉屏等。
2. 将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分束器分成两束光线,经过反射器反射后分别射向干涉屏。
3. 在干涉屏上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的形成。
在进行光的干涉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光源的选择:为了获得稳定的干涉效果,可以选择稳定的光源,如激光器。
2. 分束器和反射器的调整:分束器和反射器的位置和角度会影响干涉条纹的形成,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3. 干涉屏的选择:可以选择有透射和反射特性的干涉屏,如劈尖或劈塞尔干涉。
通过光的衍射和干涉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光的波动性质和传播规律。
这些实验不仅可以在学术研究中应用,还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的光学设备设计与制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结起来,光学光的衍射与干涉实验是研究光波传播行为的重要手段。
通过光的衍射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光波的偏折和扩散现象;通过光的干涉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光波的相干叠加效应。
光学实验指南——干涉、衍射与偏振

实验误差的估计: 通过重复实验、对 比实验等方法进行 估计
实验误差的减小: 选择高精度仪器、 改进操作方法、优 化实验环境等
实验误差的影响:对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产生影响,需 要认真对待和分析
实验结果的应用与拓展
干涉实验结果:验证了光的波动性, 解释了双缝干涉、薄膜干涉等现象
偏振实验结果:验证了光的偏振性, 解释了偏振片的工作原理和偏振光 的产生
干涉图样:干涉条纹的形状和 分布与光源的相干性和频率有
关
干涉实验:通过观察干涉条纹, 可以测量光源的相干性和频率 等参数
光的衍射
衍射现象: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衍射条件:光波长与障碍物尺寸相当或小于障碍物尺寸 衍射效果: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或彩色光环 衍射应用:光学仪器、光纤通信、全息摄影等领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衍射实验结果:验证了光的波动性, 解释了光通过狭缝、光栅等现象
实验结果的拓展:在光学仪器、光 学通信、光学成像等领域的应用
实验的局限性及改进方向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能受到实验条件、仪器精度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可能受到操作者技能、实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结果的解释:可能受到理论基础、实验设计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结果的应用:可能受到实际需求、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改进的方向:提高实验条件、改进实验设计、加强操作技能培训等
实验总结与展望
实验收获与体会
掌握了干涉、衍射与偏振的基 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验技巧
学会了分析和解决实验中出现 的问题
加深了对光学知识的理解和应 用
对未来实验的建议与展望
实验设备优化:建议使用更先 进的实验设备,提高实验结果 质量
光的衍射实验研究光的衍射现象

光的衍射实验研究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是光通过孔径或物体边缘传播时,遇到物体的边缘或孔径时发生偏折的现象。
光的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物理学、光学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光的衍射实验以及通过实验研究光的衍射现象的过程和结果。
一、实验装置和方法为了研究光的衍射现象,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实验装置和材料:1. 激光器或光源:用于产生单色、单一波长的光。
激光器是较常用的选择,因其单色性好。
2. 狭缝或孔径:用于产生光的干涉或衍射,可以通过调节孔径的大小来观察不同的衍射效果。
3. 屏幕:用于接收光的衍射图样并观察。
实验步骤如下:1. 将光源放置在一定距离外的适当位置,保持光源的稳定。
2. 调节孔径的大小和位置,使光通过狭缝或孔径后能够正确照射到屏幕上。
3. 观察屏幕上的衍射图样,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并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光的衍射现象通过光的衍射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一些典型的光的衍射现象:1. 衍射的干涉条纹:当光通过狭缝或孔径后,在屏幕上可以观察到一些亮暗交替的条纹。
这是由于光经过孔径后,发生了衍射,并在屏幕上形成干涉现象。
2. 衍射的弯曲现象:当光通过较小的孔径或物体边缘时,光会发生弯曲现象,使得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这种现象也是光的衍射现象之一。
3. 衍射的角度变化:不同波长的光经过孔径或物体边缘后,由于其波长不同,衍射角度也会发生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这种现象,并从中研究光的色散特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光的衍射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和分析:1. 干涉条纹的结果: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呈周期性的亮暗交替分布,条纹间隔与光的波长和孔径或物体边缘的大小有关。
这证实了光的衍射现象是由波动性产生的,并与传播介质和物体的特性有关。
2. 弯曲现象的解释:当光通过狭缝或孔径时,由于光的波动性,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使得观察到的光线呈现出弯曲或偏离原来的方向。
这种现象也可以用光的波动性来解释。
光学中的光学干涉实验与衍射实验原理

光学中的光学干涉实验与衍射实验原理光学是研究光传播和光相互作用的科学学科。
干涉实验和衍射实验是光学中重要的实验方法,通过这两种实验可以观察到光的波动性质和效应。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验原理两方面介绍光学干涉实验与衍射实验。
一、光学干涉实验原理光学干涉实验是利用光波的叠加效应观察到干涉条纹的实验。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源的波动相互叠加而产生的现象。
干涉实验通常利用干涉定理和干涉图样来描述。
1. 干涉定理干涉定理是描述光波叠加的原理,它有两个基本假设:一是波源必须是相干光源,即具有相同频率和相同相位的光波;二是波源之间的距离差应小于波长。
根据干涉定理可以得到两个重要的结论:当两个相干光波相遇时,它们会发生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当两个相干光波相遇的路径差是波长的整数倍时,会产生增强干涉,形成干涉条纹。
2. 双缝干涉实验双缝干涉实验是干涉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之一。
它利用一个屏幕上有两个非常接近的狭缝,让光通过这两个狭缝后在另一屏幕上观察到干涉条纹。
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是两个狭缝上的光波会根据Huygens-Fresnel原理分布成一系列二次波前,再经过叠加产生干涉条纹。
干涉条纹的明暗取决于两个狭缝到观察屏幕的距离差,如路径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会产生增强干涉,出现明条纹。
3. 麦克斯韦环实验麦克斯韦环实验是利用透明薄片的干涉原理观察干涉条纹的实验。
实验中通过透明薄片在光路中引入不同的光程差,形成干涉现象。
干涉条纹的形状与薄片的厚度和折射率有关。
透过一块具有不均匀厚度的透明薄片,并观察到一系列交替令人惊奇的明亮和黑暗环。
这些环被称为麦克斯韦环。
二、光学衍射实验原理光学衍射实验是通过光波传播和绕射现象来观察光的波动特性的实验。
衍射是指光波遇到物体缝隙或边缘时发生偏折和扩散的现象。
衍射实验是用于验证光的波动性质的重要实验方法。
1. 衍射定理衍射定理是描述光波经过一个孔或障碍物之后的传播和绕射效应的原理。
它指出,当光线通过一个孔或障碍物时,发生衍射现象,光波会扩散并呈现出一定的衍射图样。
物理光衍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的衍射现象,掌握衍射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单缝衍射和双缝衍射实验的原理和操作;3. 通过实验验证衍射现象,加深对波动光学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1. 光的衍射现象:当光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光波会偏离直线传播,绕过障碍物或通过狭缝传播,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衍射。
2. 单缝衍射:当光波通过单缝时,会在屏幕上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这种现象称为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条纹的间距与光波的波长和狭缝宽度有关。
3. 双缝衍射:当光波通过双缝时,在屏幕上形成干涉条纹,这种现象称为双缝衍射。
双缝衍射条纹的间距与光波的波长和双缝间距有关。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光源:He-Ne激光器;2. 单缝装置:包括单缝板、光具座、白屏、光电探头、光功率计;3. 双缝装置:包括双缝板、光具座、白屏、光电探头、光功率计;4. 光学导轨;5. 计算机及数据采集软件。
四、实验步骤1. 单缝衍射实验:(1)将单缝装置放置在光学导轨上,调整光具座,使激光束垂直照射单缝板;(2)调整白屏与单缝装置的距离,观察屏幕上的衍射条纹;(3)记录衍射条纹的间距,分析衍射条纹与光波波长、狭缝宽度之间的关系。
2. 双缝衍射实验:(1)将双缝装置放置在光学导轨上,调整光具座,使激光束垂直照射双缝板;(2)调整白屏与双缝装置的距离,观察屏幕上的干涉条纹;(3)记录干涉条纹的间距,分析干涉条纹与光波波长、双缝间距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单缝衍射实验数据:光波波长:λ = 632.8nm狭缝宽度:a = 0.05mm衍射条纹间距:d = 2.5mm根据公式d = λL/a,计算得出衍射条纹间距的理论值为 d = 3.96mm,与实验值较为接近。
2. 双缝衍射实验数据:光波波长:λ = 632.8nm双缝间距:d' = 0.1mm干涉条纹间距:D = 1.2mm根据公式D = λL/d',计算得出干涉条纹间距的理论值为 D = 3.27mm,与实验值较为接近。
光学衍射与干涉实验

光学衍射与干涉实验光学衍射与干涉实验是光学实验中常见且重要的实验之一,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观察到光的波动性质,揭示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本文将介绍光学衍射与干涉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装置以及实验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光学现象。
### 一、光学衍射实验光学衍射是光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发生的波动现象,根据衍射光程差的大小,可以分为菲涅尔衍射和菲涅尔-基尔霍夫衍射。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狭缝衍射来观察光的衍射现象。
#### 1. 实验原理当光波通过一个狭缝时,光波会在狭缝边缘发生衍射,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衍射条纹。
这些衍射条纹的出现是由于光波在通过狭缝后形成的次波源发生干涉所致。
#### 2. 实验装置光学衍射实验通常使用的装置包括光源、狭缝、凸透镜和屏幕。
光源可以是单色光源或白光源,狭缝用于产生衍射,凸透镜用于调节光的焦距,屏幕用于观察衍射条纹。
#### 3. 实验步骤1. 将光源对准狭缝,调节狭缝宽度和光源位置,使光通过狭缝后形成清晰的衍射条纹。
2. 调节凸透镜的位置,使衍射条纹在屏幕上清晰可见。
3. 观察并记录衍射条纹的形态,分析条纹间距和亮暗变化规律。
### 二、光学干涉实验光学干涉是光波相遇时产生的波动现象,根据光波的相位差可以分为相干干涉和非相干干涉。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双缝干涉实验来观察光的干涉现象。
#### 1. 实验原理双缝干涉实验是利用两个狭缝产生的光波进行干涉,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干涉条纹。
这些干涉条纹的出现是由于两个光波相遇时的相位差引起的干涉现象。
#### 2. 实验装置光学干涉实验通常使用的装置包括光源、双缝装置、透镜和屏幕。
光源可以是单色光源或白光源,双缝装置用于产生干涉,透镜用于调节光的焦距,屏幕用于观察干涉条纹。
#### 3. 实验步骤1. 将光源对准双缝装置,调节双缝间距和光源位置,使光通过双缝后形成清晰的干涉条纹。
2. 调节透镜的位置,使干涉条纹在屏幕上清晰可见。
实验中光的衍射现象的观察方法

实验中光的衍射现象的观察方法光的衍射现象是光通过一个不规则或有缝隙的物体后发生弯曲或扩散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光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帮助我们理解光的性质以及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装置来观察光的衍射现象,这里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观察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一块狭缝板来观察光的衍射。
将光源照射到狭缝板上,使得光通过狭缝后形成一束细长的光线。
在光线的前方,放置一个屏幕,可以是白纸或者透明玻璃板。
当光线通过狭缝后,它们会发生衍射,形成一条条亮暗相间的条纹。
这些条纹是由光线的干涉效应和衍射效应共同形成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屏幕来观察到它们的变化。
可以尝试改变狭缝的宽度和距离,观察衍射条纹的变化。
另一种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的方法是使用一块光栅。
光栅是一种具有很多平行间隔条纹的透明或不透明物体,它能够对光进行衍射。
将光线照射到光栅上,通过光栅的间隔条纹,光线会形成一系列亮暗相间的光斑。
这些光斑的形状和分布是由光栅的结构和光源的性质决定的。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光栅上的光斑来研究光的衍射现象,并通过改变光源的波长和光栅的参数来观察光斑的变化。
除了狭缝板和光栅,我们还可以使用小孔来观察光的衍射现象。
将光线照射到一个非常小的孔上,孔的直径应该小到和光的波长相当或更小。
当光通过孔时,它会在后方形成一个圆形的亮斑,这是因为光经过小孔后发生了衍射。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孔的直径和距离来观察亮斑的变化。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并且可以进行一些精密的测量。
在实验中观察光的衍射现象时,我们还可以尝试使用不同颜色的光源。
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它们会对衍射现象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过使用不同颜色的光源,我们可以观察到衍射现象的颜色变化以及不同波长光的干涉效应。
这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光的性质和衍射现象的本质。
总结起来,实验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可以使用狭缝板、光栅和小孔等装置。
通过改变光源的参数和观察屏幕上的光斑,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光的衍射现象和光的性质。
光学光的干涉与衍射实验

光学光的干涉与衍射实验干涉和衍射是光学中两种重要的现象,它们揭示了光的波动性质和传播规律。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并深入理解它们背后的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光学光的干涉与衍射实验的步骤和结果,并进一步探讨其相关概念和物理原理。
实验步骤:1. 实验材料准备:a. 光源:使用一束单色光,具备一定的颜色纯度。
b. 光源支架:将光源固定在一个可调节的支架上。
c. 两条狭缝:使用两条宽度可调的狭缝,可以通过调节狭缝宽度来改变实验条件。
d. 屏幕:将屏幕放在光源的后方,以接收干涉和衍射光的投影。
e. 实验器材:如卷尺、角度表、直尺等。
2. 实验装置搭建:a. 将光源、狭缝和屏幕按照一定的距离和位置关系依次排列,确保光源发射的光通过狭缝后形成干涉或衍射光。
b. 调节狭缝的宽度和位置,使得干涉或衍射光的强度和分布能够清晰地在屏幕上观察到。
3. 进行实验观察:a. 调整光源和狭缝的位置,观察到干涉或衍射光在屏幕上产生的干涉条纹或衍射图样。
b. 观察干涉条纹的条纹间距、亮暗交替和衍射图样的形状等现象。
c. 使用实验器材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d. 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的参数,如改变狭缝宽度、改变入射角等,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进行研究。
实验结果与讨论:观察实验现象后,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一些结果和规律:1. 干涉条纹:干涉条纹是由两束相干光波的叠加所产生的,其亮暗交替的条纹间距与波长和两束光波的相位差有关。
通过测量可以得到干涉条纹的间距,并进一步计算得到光波的波长。
2. 衍射图样:衍射是光通过狭缝或者物体边缘时产生的现象,由光的波动性质所引起。
根据不同的衍射装置和几何形状,衍射图样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和分布。
通过观察和测量衍射图样,可以推断出光的波长和物体的尺寸。
3. 干涉和衍射的应用:干涉和衍射现象不仅仅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还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干涉仪器可以用于制造薄膜、光栅和成像系统;衍射技术可以应用于显微镜、激光和光纤通信等领域。
第六节 衍射光学基础实验

第六节衍射光学基础实验实验一菲涅耳衍射实验一、引言:利用惠更斯原理,可以定性地从某时刻的已知波阵面位置求出后面另一时刻的波阵面位置。
但惠更斯原理的子波假设不涉及子波的强度和相位,因而无法解释衍射图样中的光强分布。
菲涅耳在惠更斯的子波假设基础上,提出了子波相干叠加的思想,从而建立了反映光的衍射规律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波阵面前方空间某点处的光振动取决于到达该点的所有子波的相干叠加。
在此原理的基础上,我们得到了菲涅耳衍射积分公式,并在不同近似下,归纳出在两类不同的衍射现象。
菲涅耳衍射是光源—障碍物和障碍物—接收屏的距离中至少有一个是有限远的衍射。
二、实验目的:(1)观察和验证圆孔和单缝菲涅耳衍射现象(2)改变衍射屏大小形状和距离,观察衍射变化的规律(2)用所学知识对该现象进行解释三、基本原理:3.1菲涅耳衍射的一般装置如图所示,其中S是点光源,K是开有某种形状孔径的衍射屏(或不透明屏),P是观察屏,且在距离衍射屏不太远的地方。
(通常光源离衍射屏的距离都要比衍射屏上的孔径大得多,为简单起见可以认为光源发出的光波垂直照射在衍射屏上,即只要观察屏离衍射屏不远,也可以用平行光照明。
)S/ 点合振幅的大小取决于露出的半波带数由上式可知,对于圆孔中心和光源的直线S S/上的不同点所露出的半波带数目亦不相同,因而在这条直线上移动观察屏时会发现,某些点的光强最大,而另不变时,改变圆孔半径ρ也会使考察点一些点的光强为最小。
另一方面,R和Ro的光强度有明暗交替的变化。
3.2在许多实验中,要求使用纯净的、无杂波的激光束,然而由于反射镜、扩束镜上的瑕疵、灰尘、油污,以及光束经过的空气中悬浮的微粒等,使扩束后的光场中存在许多衍射斑纹(相干噪声)。
为了改善光场质量,使扩束后的激光具有平滑的光强分布,常采用空间滤波即针孔滤波的方法。
激光束近似具有高斯型振幅或光强分布,细激光束经过短聚焦的透镜聚焦后,根据傅立叶光学的原理,在透镜后焦面上出现输入光场的傅立叶变换谱,仍然是高斯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衍射光学基础实验实验一菲涅耳衍射实验一、引言:利用惠更斯原理,可以定性地从某时刻的已知波阵面位置求出后面另一时刻的波阵面位置。
但惠更斯原理的子波假设不涉及子波的强度和相位,因而无法解释衍射图样中的光强分布。
菲涅耳在惠更斯的子波假设基础上,提出了子波相干叠加的思想,从而建立了反映光的衍射规律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波阵面前方空间某点处的光振动取决于到达该点的所有子波的相干叠加。
在此原理的基础上,我们得到了菲涅耳衍射积分公式,并在不同近似下,归纳出在两类不同的衍射现象。
菲涅耳衍射是光源—障碍物和障碍物—接收屏的距离中至少有一个是有限远的衍射。
二、实验目的:(1)观察和验证圆孔和单缝菲涅耳衍射现象(2)改变衍射屏大小形状和距离,观察衍射变化的规律(2)用所学知识对该现象进行解释三、基本原理:3.1菲涅耳衍射的一般装置如图所示,其中S是点光源,K是开有某种形状孔径的衍射屏(或不透明屏),P是观察屏,且在距离衍射屏不太远的地方。
(通常光源离衍射屏的距离都要比衍射屏上的孔径大得多,为简单起见可以认为光源发出的光波垂直照射在衍射屏上,即只要观察屏离衍射屏不远,也可以用平行光照明。
)S/ 点合振幅的大小取决于露出的半波带数由上式可知,对于圆孔中心和光源的直线S S/上的不同点所露出的半波带数目亦不相同,因而在这条直线上移动观察屏时会发现,某些点的光强最大,而另不变时,改变圆孔半径ρ也会使考察点一些点的光强为最小。
另一方面,R和Ro的光强度有明暗交替的变化。
3.2在许多实验中,要求使用纯净的、无杂波的激光束,然而由于反射镜、扩束镜上的瑕疵、灰尘、油污,以及光束经过的空气中悬浮的微粒等,使扩束后的光场中存在许多衍射斑纹(相干噪声)。
为了改善光场质量,使扩束后的激光具有平滑的光强分布,常采用空间滤波即针孔滤波的方法。
激光束近似具有高斯型振幅或光强分布,细激光束经过短聚焦的透镜聚焦后,根据傅立叶光学的原理,在透镜后焦面上出现输入光场的傅立叶变换谱,仍然是高斯分布。
实际输入的光束为高斯型分布与噪声函数的叠加,而噪声函数中的高频成分一般很丰富,因而可以认为谱面上的噪声谱和信号谱是近似分离的,因此只要选择适当的针孔直径,就可以滤去噪声,获得平滑的高斯分布。
也就是说,针孔只让激光束中的无干扰部分通过,起着低通滤波器的作用。
它能限制光束的大小,消除扩束镜及其在扩束以前光束经过的光学元件所产生的高噪声。
针孔滤波器一般是厚度为0.5mm 的铟钢片,它要用激光打孔的方法,制成5~30μm 的针孔。
针孔在使用时要放在扩束镜后焦面上的亮斑处。
通常针孔和扩束镜安装在一个支架上,针孔的位置可用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调节钮调节方向前后调节 垂直调节左右调节图2 针孔滤波器示意图 针孔 杂散光图4 针孔滤波器实物图四、实验内容:4.1 菲涅耳衍射(1) 按图5安排光路,调节共轴,使小孔屏或狭缝(本实验使用光阑和标准狭缝)处于扩束的光斑中心。
针孔滤波器调节步骤:1)调整激光器光束水平2)将显微物镜装在调整架的物镜上,按照图2搭建光路,调节空间滤波器的中心轴与光束重合,此时在空间滤波器后面用白屏或白纸接收,可以看到出射的光斑呈现为不均匀亮斑(其中有高频成分),亮斑内有一个针尖大小的亮点。
调整空间滤波器的上下左右位置,使亮点相对于亮斑基本居中(如图3)。
图2 光路图针孔 LD激光器图3 空间滤波器出射光斑3)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尺寸的针孔,并装在调整架的针孔座上,如图4。
注意针孔座上有小磁片,可以将针孔牢牢吸住。
图4 装入针孔4)放入针孔后,调整旋钮6和7,使针孔位置基本居中,此时从空间滤波器出射的是一个很小很弱的光斑,调节6和7,使出射的光斑最亮。
调节调节旋钮2,使显微物镜逐渐靠近针孔,期间需要不断调节6和7,一直保持出射的光斑是圆的且是最亮的。
最后,当物镜与针孔的距离非常微小时,调节完毕。
此时,从针孔出射的光斑是一个非常圆且均匀的亮斑(只含有低频成分如图5),图片在黑暗环境中拍摄,相比实际光斑均匀程度稍逊。
图5 效果图(2) 接收衍射斑,固定住其他元件,接收白屏先远后近地移动,观察半波带交替变化的规律。
(3) 由公式可知,改变衍射屏与光源的距离,也可以取得同样效果。
因此可以靠移动小孔衍射屏的前后位置来达到此目的。
此外,随着R 的减小,观测观察屏上的衍射斑整体大小的变化趋势。
图5 菲涅耳衍射实物图注意: 滤波器的调节的过程4)也是很好的菲涅耳衍射过程,因为此时物镜离针孔还比较远,短焦距物镜将细激光束聚焦后又形成发散光束,照射在针孔上,白屏上的圆环亮斑便是菲涅耳衍射花样。
LD激光器实验二夫琅和费衍射一、引言:衍射现象通常分为两类进行研究:(1)菲涅耳衍射(2)夫琅和费衍射。
菲涅耳衍射是观察屏在距离衍射屏不是太远时观测到的衍射现象,夫琅和费衍射是光源和观察屏距离衍射屏都相当于无限远情况的衍射。
二、实验目的:(1)研究产生夫琅和费衍射的各种光路(2)验证夫琅和费衍射图样的若干规律三、基本原理:其实引言部分所说的光源距衍射屏为无限远即用平面波照射衍射屏,并在无限远接收的装置,只能算夫琅和费衍射的严格定义装置。
实际上要把光源及接受屏放在离衍射屏无限远处是办不到的。
此外,根据菲涅耳近似条件和夫琅和费近似条件,只要依据近似条件,观察屏相对而言足够远,便是夫琅和费衍射。
下图是用平面波照明衍射屏,在透镜后焦面接收衍射场,它满足定义的要求,图1 夫琅和费衍射示意图夫琅和费单缝衍射花样的特点是:衍射斑条纹方向与狭缝方向相平行,各级衍射班沿与狭缝垂直的方向分布开。
在中央具有一特别明亮的亮条纹,两侧排列着一些强度较小的亮条纹,绝大部分光能都落在中央条纹上。
相邻的亮条纹之间有一暗条纹,如以相邻暗条纹之间的间隔作为亮条纹的宽度,则两侧亮条纹是等宽的。
而中央亮条纹的宽度是其他亮条纹的两倍。
中央亮条纹的宽度与波长成正比,与狭缝宽度成反比,当缝宽变大时,衍射班分布范围变小。
圆孔屏的夫琅和费衍射花样的中心为一亮的圆斑,称为爱里斑,其周围环绕着一些明暗相间的圆环,其亮环的亮度与爱里斑相比要低得多。
爱里斑中心是几何光学像点,衍射光束角分布的弥散程度可用爱里斑的大小,即第一暗环的角半径△θ来衡量。
△θ=1.22λ/D其中D是圆孔直径。
在衍射花样中,亮斑与圆环的边缘都很不清晰,而是缓慢变化的。
光强的分布与单缝衍射花样很相像,可以看成是将单缝衍射花样(通过单缝主最大的光强分布)绕入射光的轴线旋转一周而成。
但衍射花样的线度却与具有和圆孔直径相等宽度的单缝衍射花样的线度大不相同。
四、实验内容:按照图2搭建光路。
(1) 用激光光束直接照到单缝上,调整好狭缝的高低、左右位置,使光束照射到狭缝的中间部分。
调整狭缝的宽窄,观察在距离狭缝约2米之外的屏上的衍射斑的变化规律。
(2) 在光路中加入扩束、准直镜,使激光扩束并且准直后照到单缝上,在远处观察其夫琅和费衍射花样。
在单缝后加上双凸透镜,缩短像面离单缝的距离,在台面上观察衍射花样。
(3) 改变狭缝方向,观察衍射花样的改变。
(4) 用激光光束直接照到圆孔上,调整好高低、左右位置,若孔直径足够小(小于0.1mm ),即可在距离圆孔约1到2米之外的屏上观察到衍射斑。
孔小和孔大时观察屏的距离也不同,观察其变化规律。
(因为空间限制,孔径最好小于2mm )(5) 在光路中加入扩束、准直镜,使激光扩束并且准直后照到圆孔上,在远处观察其夫琅和费衍射花样。
在单缝后加上双凸透镜,缩短像面离圆孔的距离,在台面上观察衍射花样。
图2 夫琅和费衍射实物图附:自制孔时,可以用小针刺铝箔或者黑纸,只需轻刺,刺穿即可,完毕后可将其粘贴在小孔光阑上,便制成了一个圆孔衍射屏。
LD激光器实验三光栅常数测量一、引言光栅是一种常用的光学色散元件,它是能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具有空间周期性分布,并能按一定规律对电磁波进行振幅调制或(和)位相调制的物体或装置。
两束相干平行光成一定角度时,在两束光相交区域将形成干涉条纹。
用全息干板将干涉条纹拍摄下来便是全息光栅。
全息光栅的制作的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所用光路很灵活,利用迈克耳逊干涉仪、马赫-曾德干涉仪、菲涅耳双面镜、Sagnac干涉仪等能形成两束相干平行光的光路都可制作全息光栅。
全息光栅不但可以代替一般光栅用于教学实验,而且可以根据某些实验的特殊要求,例如光学微分、图像相减等,来制作各种空间频率的全息光栅,全息正交光栅、全息复合光栅等[1]。
二、实验目的1.了解全息光栅的基本原理2.了解光栅的主要特性3.用光栅测光波波长三、基本原理(一)光栅的基本特性由于光栅在结构上具有空间周期性,好似一块由大量等宽、等间距并相互平行的细狭缝(或刻痕)组成的衍射屏,因此,光栅的基本原理和多缝衍射原理相似。
在图1中,S为一缝光源,它处于透镜L1的焦平面上,如果L1的主轴正好通过狭缝的中心线并相互平行,则缝光源通过L1后输出平行光。
G为光栅,它具有N条宽度为a的透射缝,相邻狭缝间的不透光部分的宽度为b。
自L1出射的平行光垂直地照射到光栅G上,透镜L2将与光栅法线方向成θ角的衍射光,会聚于L2焦平面F的P处。
在P处产生亮条纹的条件是:dsinθ=kλ-----------------------------------(1)图1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光栅方程。
式中,θ为衍射角,λ是所用光源的波长,k 是光谱的级次(k =0,±1,±2,···),d =a +b ,是光栅常数。
衍射角θ=0时,级次k =0,任何波长都满足在该处为极大的条件,所以,θ=0处出现中央亮条纹。
对于k 的其他数值,符号“±”表示两组光谱,由中央亮条纹向左右对称地分布。
当已知所用光源的波长λ,测出与某一级次k 值对应的θ角后,就可由(1)式求出光栅常数d 。
同样,已知d ,测出k 级的衍射角θ后,亦可求得相应的波长λ=dsin θ/k 。
若自L 1出射的平行光不与光栅表面垂直时,光栅方程式应写成[3]:d(sin θ-sini)=k λ(k =0,±1,±2,···)--------------------(2)式中i 为入射光与光栅法线的夹角。
所以在利用(1)式时,一定要保证平行光垂直入射,否则必须利用(2)式。
除了光栅常数外,分辨本领、角色散率和衍射效率也是描述光栅特性的三个重要参数。
分辨本领R 的定义为:R =λλ∆,-----------------------------------------(3) 其中,λ为谱线的平均波长,λ∆为刚好可分辨的两条谱线的波长差。
由瑞利判据可以证明:dl k kN R ==,----------------------------------(4) 式中,k 为级次,N 为光栅上受到光波照明的透缝总数,l 为受光面的宽度,d 为光栅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