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语文教学,尤其是作为启蒙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在人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的良好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语文教育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怎样的语文课堂才是高效有益的课堂呢?下面笔者以《第一朵杏花》为例,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一、教学的依据分析增加了学情的维度
传统教育在制订《第一朵杏花》的教学目标时以文本为主,没有去思考本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成长需求是什么。而“新基础教育”在解读文本、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首先思考的是学生在读这一类文章时,已经具备了哪些经验和基础,会产生哪些新困难,学生需要的学习策略是什么,需要获得什么帮助等等。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学情分析、困难分析、能力提升点分析,在这样的提升序列中把握课文教学的独特价值。
二、采用“教结构”“用结构”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在设计《第一朵杏花》时,仅仅局限在单篇课文的教学,重视点状思考而忽略了文本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简单,常常重复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耗时而又低效。而“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单一的、独个的课文教学,而是在整个单元背景下的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注重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整体性的加工,将语文知识按结构关系进行重组,以达到:不仅是学生对与结构相关的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直到内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具有
发现、形成结构的方法及掌握和灵活使用结构的能力的目标。“新基础教育”认为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结构群,不同学科结构群的学习、内化,有助于学生头脑中形成诸多有差异又能相通的结构群和结构思维的方法,这对于学生在陌生、复杂的新环境中用综合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是身处复杂多变时代的人之生存、发展所需要的一种基础性的学习能力,也是学生能力可自我增生的重要基础。因此,“新基础教育”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把语文教材中的书本知识,按不同的内在逻辑,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成长需要,组成不同的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以结构为大单元策划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名人”为主题组成一个单元教学,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中又都采取“长成两段式”的教学时间配置,由体裁到情感再到能力逐层学习、逐层递进,让学生扎实掌握该类文体的学习方法。
三、强调动态生成意识
传统语文教学在执教《第一朵杏花》时,按事先预设的教案上课,讲预先想好的或者写在教案上的话,学生默默听课、做笔记,不节外生枝、不发问等,主要目标是确保教案不折不扣地完成。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四重四轻”现象:重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轻生活中语文能力的培养;重读写,轻听说;重书面知识学习,轻能力、态度、习惯的培养;重单项零星知识的操练,轻综合实际运用。而“新基础教育”强调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创造性,不主张也不提供固定的、可直接拿来运用、操作的
教学模式。“新基础教育”旨在使语文课堂成为开放性的课堂、动态生成的课堂、各种资源价值提升的课堂。重在打破教案意识,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捕捉课堂上的各种语文资源,进行有效的资源集聚生成和交互反馈。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尝试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和提问权、质疑权交给学生,让课堂充分生动活泼起来。在《第一朵杏花》的执教过程中,课堂一开头就设置了名人名言交流活动,使语文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让学生自觉在课后、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养成关注语文的学习习惯,把课堂的话语权留给学生,使学生说自己会说、能说、想说的话,不仅起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极大地扩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树立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自信。在“教结构”的基础上充分使学生掌握“用结构”的方法,用结构模式去学习新的课文,由学生自主提问、自主分析、自主讨论、自主解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引导者的作用,充分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搞活课堂学习气氛,充分达到让孩子们“小眼发亮,小脸通红,小手频举,小口常开”的动态课堂形态。
新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理论加实践的过程,需要在不断的实践、评价、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这不仅需要新基础教育理论研究者们持之以恒地探索,更需要广大教师在深入学习新基础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学生实际、社会实际,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完善新基础,使之发挥其对课堂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54.
[2]吴玉如,卢寄萍.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研究报告.1版.上海三联书店,1999:74.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实小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