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终端与通信综合解决方案技术交流

合集下载

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试卷编号1111)

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试卷编号1111)

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试卷编号1111)1.[单选题]对配电终端进行信息响应时间试验中,在状态信号模拟器上拨动任何一路试验开关,在测试计算机上应观察到对应的遥信位变化,响应时间应不大于()。

A)0.5sB)1sC)1.5sD)2s答案:B解析:DL/T 1529-20162.[单选题]在多电压等级电磁环网中,改变变压器的变比()A)主要改变无功功率分布B)主要改变有功功率分布C)改变有功功率分布和无功功率分布D)功率分布不变答案:A解析:电网运行知识3.[单选题]配电自动化终端对时异常属于()。

A)危急缺陷B)严重缺陷C)普通缺陷D)一般缺陷答案:D解析:4.[单选题]10kV配电线路直线杆不常采用哪种绝缘子( )。

A)针式绝缘子B)柱式绝缘子C)悬式绝缘子D)瓷横担答案:C解析:5.[单选题]为落实公司全面建设智能配电网工作部署,促进配电网向新一代电力系统转型升级,国网设备部探索实践了以( )为核心的配电物联网技术, 实现传统工业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 提升中低压配电网精益化管理水平。

A)智能配电台区B)配电自动化终端D)配电自动化系统答案:C解析:6.[单选题](中级工)配电自动化主站根据各配电终端或故障指示器检测到的故障报警,报警形式有声光、语音、()。

A)用户反馈停电信息B)开关变位C)手动查询D)打印事件答案:D解析:7.[单选题]智能配变终端一般要求后备电源维持终端工作( )min以上A)3B)5C)10D)15答案:A解析:8.[单选题]104规约中,编号的信息传输格式,简称( )-格式A)AB)UC)ID)S答案:C解析:9.[单选题]当出线断路器跳闸时,就地型分段开关通常检测到无压无流后分闸,可靠分闸时间一般不超过( )。

A)4sB)3sC)2sD)1s答案:D解析:10.[单选题]根据现场安全技术措施完成安措,()全面检查现场安全措施是否与工作票一致,是否与现场设备相符。

03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

03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

4、二次回路要求
符合GB14285-2006中6.1的有关 规定“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2.4 配电终端关键技术—技术要求
5、接口要求 6、通信要求
FTU:采用航空插头的连接方式,
DTU:采用航空插头或端子排的连接方 式
DTU向下通信协议:采用MODBUS或 DL/T 634.5-101等通信协议
2.4 配电终端关键技术——后备电源
“三遥”终端DTU或 FTU
配电室
开闭站
铅酸蓄电池 胶体蓄电池 寿命3-5年,维持8小时
环网柜/箱变
少维护“二遥”终端
寿命5年以上, 维持15分钟 锂电池
免维护故障监测终端
超级电容
寿命8年以上, 维持5分钟
变电站
后备电源 选型
分界负荷开关
柱上开关
2.4 配电终端关键技术——外壳及防 护
校时 当地参数设置 远程参数设置 程序远程下载
即插即用 设备自诊断 程序自恢复 馈线故障检测及记录 故障方向检测 单相接地检测 过流、过负荷保护 一次重合闸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 解合环功能 后备电源自动投入 事件顺序记录
运行、通信、遥信等状态指示 终端蓄电池自动维护
当地显示 当地其它功能







2
活 16 化
8
8
2.1 三遥终端系统原理
箱式FTU 柜
2.2 二遥(动作型)终端系统原理 二遥动作型终端原理(与三遥型终端对比)
AC AC YX CPU+ PW+ YK
2.3 二遥(标准型)终端系统原理 二遥标准型终端原理(与三遥比较)
功率可大幅降低
2.4 配电终端关键技术—技术要求

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技术规范之欧阳法创编

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技术规范之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2021.03.09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技术规范目录1 规范性引用文件12 技术要求13 标准技术参数94 环境条件表135 试验14附录A 站所终端及辅助设备的结构和安装示意图(参考性附录)15附录B 站所终端端子排、航空接插件接口定义及接线要求(规范性附录)282021.03.09 欧阳法创编2021.03.09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技术规范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626.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GB/T 17626.2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8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0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GB/T 15153.1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兼容性GB/T 11022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GB/T 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GB/T 13729远动终端设备GB/T 5096电子设备用机电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GB/T 19520电子设备机械结构GB 7251.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五部分:对户外公共场所的成套设备—动力配电网用电缆分线箱(CDCs)的特殊要求DL/T 637-1997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DL/T 721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T 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 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DL/T 814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Q/GDW 382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Q/GDW 513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Q/GDW 514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Q/GDW 625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2技术要求2021.03.09 欧阳法创编2021.03.092021.03.09 欧阳法创编2.1 概述终端分类及安装形式:站所终端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组屏式、遮蔽立式、遮蔽壁挂式站所终端。

配电终端解决方案

配电终端解决方案

基本功能
六、电源管理 ✓ 双电源无扰动切换; ✓ 电源实时监视; ✓ 电池充放电保护及活化。 七、数据存储 ✓ 事件顺序SOE、极值记录; ✓ 数据掉电长期保存; ✓ 历史数据记录。 八、其他 ✓ 自诊断自恢复; ✓ 参数设定、时钟校时; ✓ 通讯链路自恢复。
技术特色
支持高速以太网总线、CAN总线,接口和存储容量大,扩展和自定义灵活; 支持多串口、以太网、无线等多种通信方式; 支持IEC61870-5-104、IEC61870-5-101 、DNP3.0、MODBUS等多种通信规约; 遥信、遥控、遥测模块化、通用设计,配置、扩展灵活; 支持多种电源实时检测、切换、有输出短路保护; 采用大液晶汉显人机交互,操作方便; 支持本地/远程维护接口、无线终端维护调试、预留WEB远程浏览接口。
采用标准104通信规约,接口不少于2个;具备双链路通信功能。 ✓ 控制器、电池分体式设计。
三遥FTU
主要功能配置:
✓ 电压量采集:Uab,Ucb。 ✓ 电流量采集:A相、B相、C相3个电流。 ✓ 遥信:开关位置状态,电源状态等。 ✓ 遥控:2个控出量。 ✓ 故障检测:具备线路过流、短路、零序告警等检测并
产品目录
三遥FTU (ZX865F22)
二遥标准型FTU (ZX8650F21)
三遥FTU
与柱上开关配合使用: ✓ 故障检测:具备线路过流、短路、零序告警等检测并主动上传功能。 ✓ 具备蓄电池活化、充放电、欠压告警、放电关断管理。 ✓ 电流回路防CT开路设计。 ✓ 支持串口通信和以太网通信;串口通信采用标准101通信规约;以太网口通信
备注
✓可选配前插接线或者后插接线; ✓可选配是否配备液晶; ✓可选配是否配备温湿度监测;
✓可选配前插接线或者后插接线; ✓可选配是否配备液晶; ✓可选配是否配备温湿度监测;

科大智能电力EPON产品技术交流

科大智能电力EPON产品技术交流
1428 Mpps 512K 512K 128 64 384 384 1K 2K 每PON线卡4K
4K
S8506 OLT 6 4 电源、主控冗余 2.4T 768G
476 Mpps 512K 512K 64 32 192 192 1K 2K 每PON线卡4K
4K
S8503 OLT 3 2 电源冗余 1.2T 384Gbps
属性 槽位数量 业务槽位数量 冗余设计 背板容量
整机交换容量
整机包转发率 最大路由表 最大MAC地址表 最大OLT PON口数 最大万兆端口数 最大千兆端口数 最大百兆端口数 最大二层组播数 最大三层组播数 ACL 最大VLAN数
S8500 OLT技术指标
S8510 OLT 10 8 电源、主控冗余 4.8T 2.3T
智能配电中EPON技术的应用
• 智能配电主要指通信传输网络对于电力线路上的开关和变压器数据采集设备 的监控和遥测 • 对于网络可靠性、稳定性的要求极高
智能配电中的技术
ONU的双PON“1+1”保护功能
• 科大智能的“手拉手”全保护 倒换型主要采用上图模型:OLT0 和OLT1可以是两台独立的OLT设 备,也可以是模块化OLT设备的两 块PON业务板之间。主、备PON 接口均处于工作状态中,业务信息 同步备份,倒换过程中备用PON维 持ONU的业务属性不变。OLT和 ONU均具备检测链路状态机制, 可以通过自动或强制的方式实现倒 换,并支持在消除造成倒换的故障 后,自动还原。
上下行业务流量各为1Gbit/s的情况下:(任意以太网包长) PON口上行方向的丢包率小于10% PON口下行方向的丢包率小于5%
11.167us
最小 10.00us 最大 13.7us 425.144us

配电自动化远动终端FTU交流采样通道的设计

配电自动化远动终端FTU交流采样通道的设计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1)内容与要求 (3)设计原理及整体思路 (3)1、交流采样通道的组成 (3)2、交流采样电路部分原理 (4)设计详情 (7)1、器件的选择 (8)2、交流采样算法 (12)3、交流采样流程图 (13)课程设计总结 (13)参考文献 (14)一、内容与要求1.FTU (Feeder Terminal Unit )馈线终端单元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要设备,可以实现馈线段的模拟,信号的测量控制。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交流采样通道是FTU 的重要部分。

2.要求FTU 交流采样通道采样的电气量为:测量2个电压:ab U 、cb U ,输入范围交流有效值0~220V. 测量3个电流a I 、b I 、c I ,输入范围交流有效值 0~5A. 保护电流bba I ,bbb I 交流有效值0~100A 精度指标为:电压电流的采样精度:±0.5% 有功无功的采样精度: ±1%故障电流检测范围:0A ~100A ;故障电流精度:3% 交流电压:连续工作120%额定电压交流电流:200%连续工作,1000%额定电流,可持续1秒 根据以上的电气量和电气量的指标设计FTU 交流采样通道电路。

(1) 计算性能指标。

(2) 设计电路。

(3) 根据计算的性能指标,选择元器件。

(4) 交流采样算法和程序框图。

(5)撰写课程设计。

二、设计原理及整体思路交流采样是将连续变化量离散化,用一定的算法号进行对离散的时间信分析, 计算出所需信息。

可以直接对交流电流、电压波形进行采样,因此,对于被测电量的波形可以进行分析,实时性好。

对于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可通过采取的u 、i 值进行计算求得。

一般处理方法是将连续时间的信号的一个周期T 分为N 个等分点,每隔T/N 时间进行一次采样,将得到离散时间信号,把这些采样值存放在存储器中,用软件处理可得到参数。

配电一二次融合的最新进展和应用现状

配电一二次融合的最新进展和应用现状

一、配电设备一二次融合的重要意义配电一二次融合设备是当前配电自动化全面建设以及配电物联网示范建设条件下的关键设备,是实现故障就地化处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配电设备标准化、设备小型化、装置集成化与运维智能化的必由之路;技术标准和新产品的形成,有效地指导国内电力市场12KV配电设备一二次融合设计与检测,将进一步推进一二次融合工作的健康开展和推广应用。

有利于引导和规范我国配电设备市场的优胜劣汰、良性竞争的机制,一二次融合产品将大幅度提高我国配电设备的技术水平和运行水平,大幅度缩短我国配电装备与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差距,在有些方面甚至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二、智能柱上开关演进的三个阶段1、一二次设备成套化:表现为配电柱上开关和控制终端(FTU)预先成套化。

由开关本体、控制终端、取电PT、绝缘信号电缆等成套组成。

开关本体、控制终端、PT之间规范信号接口并采用军用品级航空接插件(26芯),通过户外型全绝缘电缆连接,同时航空插头接口采用密封材料,提高整体的抗凝露性能。

柱上开关采用常规电磁式电压和电流互感器,增加电子式零序电压互感器(CVT),以支持二次终端对接地故障的判别,另外,二次终端在功能上配置了配电线损采集模块。

2、一二次设备初步融合:采用交流电压/电流传感器代替传统电压/电流互感器(包括相序和零序)交流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的特点,有利于将其由外置改为内置于开关本体中(如安放于共箱式开关的箱体内)。

针对小信号传输易受干扰问题,有的企业尝试将A/D转换器融合进开关中,实现采集信号就地数字化,大幅度地缩短输出模拟量传输距离。

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二次寿命不匹配,且运维方式较为麻烦等问题。

采用多种方式取电,如太阳能取电、电子式CT取电、电容取电等更安全的非PT取电方式。

3、一二次设备深度融合:电压/电流传感器封装于极柱内(支柱式)或者安装在箱体内(共箱式),开关的一体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非电量传感器(温度、压力、局放等)的有选择融入;随着二次终端低功耗、小型化和模块化,二次终端贴近一次设备,形成整体上更和谐完美,同时也有利于小型化接口和传输,二次终端用专用工具安装和拆卸更换。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技术方案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技术方案

电力用直流和沟通一体化不连续电源技术方案一、概述目前变电站一般配置三套各自独立的操作电源系统,即直流操作电源(DC)、通信电源、沟通不连续电源(UPS),每套电源系统单独配置蓄电池室、蓄电池组和监控治理系统。为掌握、信号、保护、自动装置以及某些执行机构等供电的直流电源系统,通常称为直流操作电源。为微机、载波、消防等设备供电的沟通电源系统,通常称为沟通操作电源;为交换机、远动等通信设备供电的直流电源系统,则称为通信电源。1.1变电站操作电源系统现状分析1.1.1直流操作电源(DC)直流操作电源是在站用沟通电源正常和事故状态下都能保持可靠供电给变电站内全部掌握、保护、自动装置等掌握负荷和各类直流电动机、断路器合闸机构等动力负荷的电源。直流操作电源系统电压一般选择220 V或110 V,承受不接地方式。对220 kV及以上变电站均装设2组蓄电池及2套充电装置,构成两电两充方式,承受单母线分段接线,2段母线之间设联络电器,2组蓄电池及2套充电装置分别接于不同母线段。从90年月开头智能高频开关电源技术的成熟 ,实现了模块化和并联热备份运行,蓄电池组则承受免维护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承受分布式计算机及现场总线技术对直流电源系统进展集中监控,提高了充电模块的智能化治理水平及维护便利性,系统运行的牢靠性和技术水平取得了质的飞跃,目前在变电站中已完全取代相控电源而广泛应用。降交 流配 沟通输入电 单元整流模块*)硅 整流模块堆 压整流模块掌握输出动力输出配电监控 电池巡检动 控力 制母 母线 线绝缘监测无源触点监控模块 至电站监控系统 *)系统不设置硅降压装置时,动力母线和掌握母线合并。

图1 智能高频开关直流电源典型系统构造图1.1.2 通信电源通信电源供给应变电站内载波机 、光端机等通信设备及保护复接设备电源。系统电压为48V,承受正极接地方式。220 kV 及以上变电站按两电两充设计,承受单母线接线,两组蓄电池及2套充电装置分别 接于不同母线段,2段母线之间不设联络电器。1.1.3 沟通不连续电源 (UPS)沟通不连续电源在变电站中UPS 主要是给不允许短时停电的计算机监控设备供电,牢靠性及稳定性要求高,一般均承受一用一备串联运行方式,即正常时由主机供电,主机故障时,从机自动投入。UPS 正常 由沟通电源供电,当沟通电源消逝或整流器、逆变器等元件故障,则由自带的蓄电池向逆变器供电。从90年月中期开头,大量应用在变电站中UPS,由于其内置的蓄电池组容量小且没有专业的维护措施,因此造成蓄电池容量缺乏或损坏而无法满足自动化的要求。1.2独立的操作电源系统给客户带来了以下问题1)无法综合优化资源,各自独立的操作电源系统重复配置蓄电池组,使一次投资增加。2)分散布置的设备增加了日常运行维护工作。3)各操作电源系统的供给商由于利益的差异使安装、效劳等协调困难。4)供电局各操作电源系统专业班组无法统一治理。1.3型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司设计完成型直流和沟通一体化不连续电源系统,并解决了一体化不连续电源共用蓄电池带来的隔离、DC/DC馈线短路脱扣、统一信息治理等技术难题。二、一体化不连续电源的实施方案直流电源、电力用沟通(UPS)和电力用逆变电源(INV)、通信用直流变换电源(DC/DC)等装置组合为一体 ,共享直流电源的蓄电池组 , 并统一监控的成套设备。依据变电站存在的电源类型及其特点 ,考虑目前运行治理体制的差异,我司一体化不连续电源可按以下 2种类型进展接线设计。2.1DC—UPS一体化电源。统一由直流操作电源供电,除供给直流操作电源DC外,还供给沟通不连续电源UPS。主要由直流操作电源、电力专用UPS或逆变、集中监控等局部组成。UPS不配置独立蓄电池组 ,与直流电源共用蓄电池组,UPS装置作为直流系统的负荷之一。电力专用逆变器直流输入取自站内直流掌握电源系统的蓄电池组,并且实现了直流与沟通输入和输出的电气隔离,以及高精度的稳压稳频逆变输出 ,是真正意义上的干净电源。图2 电力专用逆变电源INV典型系统构造图图3 电力专用UPS电源典型系统构造图从系统构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电力专用UPS与逆变电源INV的区分仅仅是在逆变电源的根底上增加了整流器 ,正常运行为在线模式, 即沟通输入经整流器变为直流电后再经逆变器变为标准的正弦波输出,电网停电时无连续地切换至直流掌握电源供电 ,适用于对电源质量要求较高的微机监控设备。另外在牢靠性要求更高的变电站中 ,可承受1+1双机热备份或者N+1多机热备份方式供电。电力专用逆变电源INV主要用于后备模式运行,即沟通输入正常时经旁路输出,电网停电时无连续地切换至直流掌握电源逆变输出,适用于对电源质量要求不高的沟通负荷,如事故照明。电力专用逆变电源虽然可以运行在在线模式,但要增加直流掌握电源系统的常常负荷电流和充电装置的选择容量,明显是不合理的选择。DC—UPS一体化电源装置设计理念能较好地符合当前变电站的治理体制和运行习惯。2.2DC—UPS—DC/DC一体化电源。该接线设计同时取消了UPS系统、通信电源系统的蓄电池,共用直流操作电源DC的蓄电池组。统一由直流操作电源供电,除供给直流操作电源DC、沟通不连续电源UPS,还供给通信用48 V电源。在前述接线1的根底上,利用DC/DC电源变换装置代替原通信专业48 V蓄电池电源系统,将DC/DC装置作为直流系统的一个负荷考虑。它同样是取消了配套的蓄电池组,从站内直流掌握电源系统的蓄电池组取得直流电,经高频变换输出满足通信设备要求的 48V掌握电源。DC-DC变换器不但实现了直流输入与输出的电气隔离 ,而且通过模块的并联冗余,可以获得很高的牢靠性,绝缘及耐压也满足电力系统的特别要求。三、一体化不连续电源制造的客户价值和效益一体化不连续电源与变电站传统独立操作电源相比 ,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设备资产优化,提高工程投资经济性一体化不连续电源削减了通信用蓄电池及UPS蓄电池,与加大直流操作电源蓄电池容量所增加的投资比 ,可节约肯定资金。削减了蓄电池组,也就是节约了使用空间。一体化不连续电源仅用一组蓄电池, 削减了长期维护费用。(2)人力资源优化,削减日常维护工作量,削减人员配置一体化不连续电源仅配置 1套直流操作电源蓄电池,取消UPS电源、通信电源蓄电池组,削减了维护治理工作量。蓄电池的日常维护由电气专业人员完成,对蓄电池的日常治理具有更严格的巡察、检查、维护体系,因而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并提高电源系统的牢靠性。一体化不连续电源将打破目前变电站的运行治理体制和习惯 , 将原各操作电源分开进展维护治理的工作转变到了由变电电气专业人员统一治理维护,削减人员冗余配置。(3)社会经济效益削减蓄电池的使用量,对改善环境质量具有乐观的作用。并节约了蓄电池生产所需的铅、铜等不行再生资源。(4)精细化治理,能较好地实现电源系统治理的网络化、智能化。将原由不同供货商供给的、通信规约不兼容的电源系统统一为同一标准的产品,设置集中监控器与变电站后台监控通信 ,实现站用电源系统数据一体化的实时监视 ,被监控对象的掌握、调整和运行方式便于实施集中治理、分散掌握。集中监控承受总线式构造,能便利地进展监控功能的扩展,便利维护。四、一体化电源已解决的技术问题4.1不同电源系统与直流操作电源系统的隔离直流操作电源系统为不接地系统,所以沟通侧的UPS装置的沟通输入、输出与直流侧必需实行措施进展隔离,如承受隔离变,可避开沟通侧的运行及故障影响直流操作电源系统侧的绝缘降低,造成直流系统接地等特别。通信电源系统承受正极接地方式,所以DC/DC装置的输入、输出局部也是隔离的。另外,对于单电单充的变电站,蓄电池组出现故障,则全站全部的交直流电源系统都将失电 ,带来较为严峻的后果,以上都是我司一体化不连续电源针对变电站的重要程度所解决的问题。4.2DC/DC馈线短路保护装置当电力通信专用DC/DC模块一条馈线支路发生短路故障,馈线短路保护装置能够在DC/DC短路保护状况下,能牢靠切除故障馈线,同时不影响通信电源正常供电。4.3蓄电池容量的选择一体化电源设备增加了UPS、DC/DC装置,其直流负荷的统计计算时间和负荷系数要合理选择。如工程设计中UPS的负荷容量一般均较实际偏大,容量计算时可考虑负荷系数为0.6,避开蓄电池容量选择过大。事故放电时间计算时,直流操作电源系统按无人值班考虑2h,而通信电源系统则按12 h考虑,容量选择时必需考虑以上不同运行条件要求,保证足够容量以满足牢靠性要求。五、一体化不连续电源系统应用总结一体化不连续电源系统削减了设备配置、蓄电池及检测设备、屏柜数和安装建筑面积,提高设备牢靠性、数据共享及系统分析水平,由变电站统一运行、维护,削减了运维人员和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运营治理经济性。一体化电源必将发挥出它的优势 ,具有良好的进展前景。6事故照明逆变电源屏3kVA面1附件1一体化不连续电源货物范围一览表序号 名称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1 高频开关电源直流充电屏DC110V面 1 含一体化监控系统2 直流馈线屏面13 蓄电池屏 200Ah 套 1 选用单节电池(2V)4 沟通屏 0.4KV 面 11 5电力专用UPS 屏 1kVA 面 1附件2 设备一览表附件3一体化不连续电源技术条件书1. 总则1.1. 本次订货的电力用直流和沟通一体化不连续电源设备应到达以下标准和技术条件的要求:: DL/T1074- 《电力用直流和沟通一体化不连续电源设备》DL/T504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DL/T72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GB/T 2900.11- 《电工术语 蓄电池名词术语》GB/T 2900.32- 《电工术语 电力半导体器件》GB/T 2900.33- 《电工术语 电力电子技术》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DL/T 63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459-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 NDGJ8-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724-《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781- 《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技术规定》DL/T5120- 《小型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电安生[1994]19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调[2023]138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GB3859.1- 《半导体电力变流器》GB4942.2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T 4208- 《外壳保护等级》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试技术静电》GB7261-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根本试验方法》GB1984- 《沟通高压断路器》DL402- 《沟通高压断路器》GB/T14715-93 《信息技术设备用不连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以上标准均以最版本为准2.环境条件及工程条件2.1.环境条件2.1.1.安装场所: 户内全地下2.1.2. 四周空气温度: - 15 ℃~ + 40 ℃最大日温差: 15℃相对湿度: ≯90%2.1.3.地震强度:水平加速度垂直加速度≤0.2g ≤0.1g2.1.4.海拔高度: 不超过1000m2.1.5.噪声水平: ≯55dB 2.2.系统概述2.2.1.变电站电源系统承受电力用直流和沟通一体化不连续电源设备来实现。对于变电站来说,掌握和操作用的沟通不连续电源和直流操作电源的牢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是整个站内用电设备的动力来源。一旦它们发生故障,将会导致微机掌握系统失灵和操作开关拒动等等事故,对安全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将二者整合为一体,实现统一监控和远程监控,这对于变电站智能化治理是必不行少的,是变电站电源进展趋势。一体化电源装置主要技术特征有:(1)事故照明逆变电源、电力专用 UPS 电源和直流电源共用蓄电池,削减运行维护工作量,提高供电牢靠性,提高站用电源整合机制;(2)通过符合 IEC61850 标准的统一通讯接口,实现对沟通电源、直流操作电源和沟通不连续电源的远程监控,建立站用电源网络监控平台,提高直流电源和UPS 电源的智能化、网络化监控;(3)逆变负载、UPS负载短路时不关机、不中断供电;(4)逆变、UPS 监控器具有智能化防误操作的模拟显示屏,可有效防止由于误操作而导致停电事故;(5)逆变、UPS 的输入和输出均具有工频隔离变压器,从而保证沟通侧的任何特别不会影响直流操作电源的对地绝缘。2.2.2.电力用直流和沟通一体化不连续电源设备系统框图入下所示:上图种仅示意了UPS系统,逆变系统依据UPS系统一样设置。2.2.3.一体化电源直流操作电源(DC)配置及接线110V直流操作电源包括蓄电池组、蓄电池充电器、直流屏、蓄电池屏等。充电器承受高频开关型,具有稳压、稳流及限流性能。直流馈线承受辐射状供电方式。直流系统额定电压:110V DC直流系统接线:单母线接线,辐射状供电,接一组蓄电池和一套高频开关充电装置。蓄电池组数及容量:1组/200Ah(待设联会确认)高频开关充电模块配置:4个20A模块,掌握母线上配置2个,合闸母线上配置2 个。2.2.3.1高频开关电源根本技术参数充电装置型式:高频开关电源沟通输入: 三相380V±15%50HZ±10% 双回手动、自动切换直流输出: 额定电压110V额定输出电流:20A输出稳压精度为: ±0.1%输出稳流精度为: ±0.1%纹波系数:≤0.1%(阻性负载)并机均流不平衡度:±5%2.2.4.一体化电源装置中逆变电源、电力专用UPS配置及接线逆变电源、电力专用UPS包括沟通输入和输出工频隔离变压器、整流器、逆变器、静态转换开关、手动旁路开关和沟通配电单元等。本工程要求逆变电源、UPS均不带蓄电池,直流电源来自站内直流系统。沟通输出额定电压:220V AC电力专用UPS电源数量及容量:1kVA/台1台逆变电源数量及容量:3kVA/台1台2.2.4.1逆变电源、电力专用UPS电源根本技术参数标称沟通输入电压: 220VAC±15%直流输入电压110V,80—115%,纹波系数≤5%沟通输出电压220V±2%(沟通直接输入除外)沟通输出频率:50HZ±0.5%(沟通直接输出除外)波形失真:≤5%(在0~100%线性负载) 过载力量:120%10min150%10S 关机转旁路直流输入与沟通输入切换时间: 0 ms 逆变输出与旁路输出切换时间: ≤4ms 输出功率因数: 0.8 噪 音: 效 率: ≯55dB ≥85% 波峰系数:3:1工频耐压: 屏内各带电回路按其工作电压应能承受下表所规定历时1分钟的 工频耐压试验(特别强调SPWM 逆变输出原边回路对地),试验过程中应无绝缘击穿和内络现象。防电磁干扰:符合GB9254的规定。特别是通过二极管对直流源(直流母线)的传导干扰应小于300mV 。牢靠性估量指标: MTBF 大于10年。3.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3.1. 总的要求3.1.1. 一体化电源设备的根本参数和技术指标应满足《电力用直流和沟通一体化不连续电源设备》要求。3.1.2. 全部的元器件必需选用具有生产许可证的合格产品,其性能应符合该元 器件技术条件的规定。3.1.3. 各柜体应设保护接地,接地处应有防锈措施和接地标志;额定绝缘电压U额定工作电压沟通均方根值或直流V≤60 i工频电压 KV 冲击电压 KV1.0 1 60< V ≤3002.0 5 300< V ≤5002.512四遥功能整流模块沟通屏沟通输入电压、电流遥测单个模块的输出电压、电流交、直流配电三相电压母线电压、电流电池充/放电压、电流逆变、UPS电源直流输入电压、电流沟通输入电压、电流沟通输出电压、电流、频率遥信交直流输入电压、特别报警沟通输出特别报警故障3.1.4.柜内元器件的安装应整齐美观,应考虑散热要求及与相邻元件之间的间隔距离,并应充分考虑电缆的引接便利。3.2.一体化电源设备的技术要求3.2.1.接线方式直流母线应承受单母线运行方式,母线接一组蓄电池、一套充电装置、一套逆变及一套UPS。蓄电池组经保护电器接入母线。外部放电设备经保护电器直接与蓄电池并接。3.2.2.一体化电源屏配置一体化电源屏应包括充电装置进线、蓄电池进线、放电试验、逆变进线、UPS进线、馈线开关等开断设备。组屏按充电装置及馈线屏、蓄电池屏、逆变屏、UPS屏原则设置。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要安装在蓄电池屏内,放置于户内。3.2.3.网络设计沟通电源输入回路应承受双回,且能自动切换,在切换后输入高频开关整流模块、逆变电源模块和UPS电源模块前均需配置防雷设施。直流回路的操作与保护设备承受西门子直流型自动空气开关,沟通回路的操作与保护设备承受西门子沟通型自动空气开关。全部回路需有指示灯,空开带报警接点。3.3.一体化电源设备应具有遥信、遥测、遥控、遥调功能,留有与变电所监控系统或远方掌握中心的数字接口,满足无人值守变电所的要求。四遥的根本功能见下表:充电机输出电压、电流浮充电流正常工作状态沟通输入过压、欠压、缺相母线过压、欠压沟通输入过压、欠压母线过压、欠压故障工作状态进线开关、分段开直流母线正、负极关状态绝缘低馈线故障报警熔断器熔断、开关。

配网自动化工程案例分享

配网自动化工程案例分享
SCADA工作站 视频操作工作站
调度端 SCADA系统服务器 网络视频接入平台 视频管理服务器 视频磁盘阵列
SCADA通信服务器
光纤 变电站数据汇接器
变电站端
光纤
光纤
配电房端
视频编码机 数据汇接器
视频编码机 数据汇接器
摄像机/烟感探头/门磁
配电监控DTU
摄像机/烟感探头/门磁
配电监控DTU
三遥型FTU方案(集中式) 山东济南、青海西宁等典型案例
用户分支分界开关方案(看门狗) 山东济南、北京等典型案例

柱上分界开关具有检测故障和保护控制功能,当开关负荷侧发生相间短路故障, 变电站馈出线断路器分闸,线路失电后,控制分界开关本体分闸;当开关负荷 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直接控制分界开关本体分闸。与分界负荷开关同杆安 装。下表为不同系统的故障处理结果:
3.
重合器重合闸,用户1和
用户2的供电被恢复。
1.
故障发生后,重合器跳
闸,线路失电。
K1
K
K32.K1 NhomakorabeaKK3
2
线路失电
2
后,分段开
关分闸,隔
用户1
© ABB Group 2015年5月15日星期五 | Slide 13
用户2
用户3
离故障区域
用户1
用户2
用户3
电压时间型方案(VSP5) 广州佛山等典型案例
© ABB Group 2015年5月15日星期五 | Slide 10
用户分支分界开关方案(看门狗) 山东济南、北京等典型案例
© ABB Group 2015年5月15日星期五 | Slide 11
用户分支分界开关方案(看门狗) 山东济南、北京等典型案例

(完整word版)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

(完整word版)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目次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4)3。

1配电自动化终端 (4)4环境条件 (4)5功能及技术要求 (4)5。

1终端额定参数 (4)5.2配电终端基本功能与指标 (5)5.3馈线终端(FTU)具体要求 (6)5.4站所终端(DTU)具体要求 (10)5.5配变终端(TTU)具体要求 (15)6终端试验 (18)6.1型式试验 (18)6.2抽样试验 (18)7。

3出厂试验 (18)附件一配电终端主要元器件明细表 (19)附件二故障指示器接入标准 (20)附件三站所终端(DTU)装置示意图 (22)前言配电自动化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工作原则,为有效开展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相关工作,公司生技部组织编写了《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将此作为浙江省电力公司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范对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各项功能和技术指标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并对其技术发展和在智能电网方面的应用也做出了适当定义和描述.本规范由公司生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的主要起草人:本规范的主要审核人:本规范的批准人: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功能、型式要求,包括终端类型、气候环境条件、功能、外形结构、显示、通信接口、材料及工艺要求、标志标识等.本规范适用于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规划、采购、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3.1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电自动化终端(Remote terminal unit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是安装于中压配电网现场的各种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主要包括馈线终端、站所终端、配变终端等.其中:馈线终端(Feeder terminal unit—FTU):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柱上等处并具有遥信、遥测、遥控等功能的配电终端。

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技术设计规范方案

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技术设计规范方案

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技术规范目录1 规范性引用文件12 技术要求13 标准技术参数94 环境条件表135 试验13附录A 站所终端及辅助设备的结构和安装示意图〕参考性附录〔14附录B 站所终端端子排、航空接插件接口定义及接线要求〕规范性附录〔15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技术规范1 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GB/T 17626.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GB/T 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8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0 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GB/T 15153.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兼容性GB/T 11022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GB/T 5096 电子设备用机电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GB/T 19520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GB 7251.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五部分:对户外公共场所的成套设备—动力配电网用电缆分线箱<CDCs〔的特殊要求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Q/GDW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Q/GDW 513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Q/GDW 514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Q/GDW 625 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2 技术要求2.1 概述终端分类及安装形式:站所终端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组屏式、遮蔽立式、遮蔽壁挂式站所终端.组屏式站所终端通过标准屏柜方式,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开关站、配电室等处的配电终端.2.1.2 遮蔽立式站所终端通过机柜与开关并列方式,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环网柜、箱式变电站内部的配电终端.站所终端安装形式要求见表1,各型终端的安装、结构、端子布置等详见附录A.2.2DTU总体技术要求电源要求供电电源要求a〔交流电源电压标称值为单相220V;b〔交流电源标称电压容差为-20%~+20%;c〔交流电源标称频率为50Hz,频率容差为±5%;d〔交流电源波形为正弦波,谐波含量小于10%.配套电源输出要求a〔工作电源满足同时为终端、通信设备、开关分合闸提供正常工作电源;b〔主电源供电和后备电源都应独立满足终端、通信设备正常运行及对开关的正常操作;c〔电源输出和输入应电气隔离.后备电源要求a〔后备电源应采用免维护阀控铅酸蓄电池或超级电容;b〔免维护阀控铅酸蓄电池寿命不少于3年,超级电容寿命不少于6年;c〔后备电源能保证配电终端运行一定时间且满足表1的要求.接口要求a〔DTU接口采用航空插头或端子排的连接方式,航空接插件电流接口有防开路设计,航空插头或端子排的定义详见附录B;b〔DTU具备接收状态监测、备自投、继电保护等其它装置数据的通信接口.通信要求2. 基本要求a〔RS-232/RS-485接口传输速率可选用1200bit/s、2400bit/s、9600bit/s等,以太网接口传输速率可选用10/100Mbit/s全双工等;b〔具备网络中断自动重连功能;c〔配电终端与主站建立连接时间应小于60秒;d〔在主站通信异常时,配电终端应保存未确认及未上送的SOE信息,并通信恢复时及时传送至主站;e〔接受并执行主站下发的对时命令,光纤通道对时精度应不大于1秒,无线通信方式对时精度应不大于10秒;f〔通信设备安装结构详见附录A.2. 无线通信要求a>无线通信模块环境应适应于表2-1中C3要求.b〔无线通信模块提供至少2路RS232串行接口,其中1路用于与配电终端通信,1路用于本地维护;或提供至少1路全双工以太网接口, 即满足与配电终端通信也满足用于本地维护.c〔无线通信模块RS-232/RS-485接口传输速率可选用1200bit/s、2400bit/s、9600bit/s等,以太网接口传输速率可选用10/100Mbit/s全双工等;d>无线通信模块与SIM卡的接口应符合GSM11.11的要求,与SIM卡交互数据应符合GSM11.14要求.e>无线通信模块支持端口数据监视功能.f>无线通信模块应支持SMS管理功能,可通过SMS支持关键参数设置、状态查询、故障诊断功能.g>无线通信模块应支持本地维护功能,可通过本地维护接口支持调试、参数设置、状态查询和软件升级.h>通信接口的插拔寿命应≥500次.i>无线通信模块采用直流电源供电,输入电压应支持+12~24V宽电压输入,正负偏差20%.j>通信模块应内置电源反相保护和过压保护.k>无线通信模块待机<保持在线,无数据通信>功耗推荐小于1W,最高应不大于3W;数据通信平均功耗<保持在线>推荐小于2W,最高不大于5W;启动及通信过程中瞬时最大功耗应小于5W.功能要求"三遥"站所终端功能a〔具备就地采集至少4路开关的模拟量和状态量以及控制开关分合闸功能,具备测量数据、状态数据的远传和远方控制功能,可实现监控开关数量的灵活扩展;b〔具备就地/远方切换开关和各控制回路独立的出口硬压板,支持控制出口软压板功能;c〔具备对遥测死区范围、遥信防抖系数远方及就地设置功能.d〔具备当地及远方设定定值功能.e〔具备故障检测及故障判别功能;f〔具备故障指示手动复归、自动复归和主站远程复归功能,能根据设定时间或线路恢复正常供电后自动复归,也能根据故障性质<瞬时性或永久性>自动选择复归方式;g〔具备双位置遥信处理功能,支持遥信变位优先传送;h〔具备负荷越限告警上送功能;i〔具备线路有压鉴别功能;j〔具备串行口和以太网通信接口;k〔具备对时功能,支持SNTP等对时方式,接收主站或其它时间同步装置的对时命令,与主站时钟保持同步;l〔具备同时为通信设备、开关分合闸提供配套电源的能力;m〔具备双路电源输入和自动无缝切换功能;n〔具备后备电源自动充放电管理功能;免维护阀控铅酸蓄电池作为后备电源时,应具备定时、手动、远方活化功能,低电压报警和保护功能,报警信号上传主站功能;o〔具备接收并转发状态监测、备自投等其它装置数据功能."二遥"站所终端功能〕1〔"二遥"标准型站所终端a〔具备接收至少4路故障指示器遥信、遥测信息功能,并具备信息远传功能,可实现接收故障指示器数量的灵活扩展;b〔具备就地采集至少4路开关的模拟量和状态量功能,并具备测量数据、状态数据远传的功能,可实现监控开关数量的灵活扩展;c〔具备双位置遥信处理功能,支持遥信变位优先传送;d〔具备对遥测死区范围、遥信防抖系数远方及就地设置功能.e〔具备当地及远方设定定值功能;f〔具备故障检测及故障判别功能;g〔具备故障指示手动复归、自动复归和主站远程复归功能,能根据设定时间或线路恢复正常供电后自动复归,也能根据故障性质<瞬时性或永久性>自动选择复归方式;h〔具备负荷越限告警上送功能;i〔具备线路有压鉴别功能;j〔具备串行口和网络通信接口;k〔具备对时功能,支持SNTP等对时方式,接收主站或其它时间同步装置的对时命令,与主站时钟保持同步;l〔具备同时为终端和通信设备提供配套电源的能力m〔具备接收并转发状态监测、备自投等其它装置数据功能.〕2〔"二遥"动作型站所终端a〔具备就地采集模拟量和状态量功能,并具备测量数据、状态数据远传的功能;b〔具备开关就地控制功能;c〔具备当地及远方设定定值功能;d〔具备故障动作功能现场投退功能;e〔具备双位置遥信处理功能,支持遥信变位优先传送;f〔具备对遥测死区范围、遥信防抖系数远方及就地设置功能.;g〔具备故障检测及故障判别功能,发生故障时能快速判别并隔离故障;h〔具备故障指示手动复归、自动复归和主站远程复归功能,能根据设定时间或线路恢复正常供电后自动复归,也能根据故障性质<瞬时性或永久性>自动选择复归方式;i〔具备负荷越限告警上送功能;j〔具备线路有压鉴别功能;k〔具备串行口接口;l〔具备对时功能,支持SNTP等对时方式,接收主站或其它时间同步装置的对时命令,与主站时钟保持同步;m〔具备同时为通信设备、开关提供配套电源的能力;n〔具备单相接地故障的检测、告警及动作功能.2.2.5 DTU基本性能要求a〔采集交流电压、电流,其中:在标称输入值时,核心单元每一电流回路的功率消耗应小于0.75VA;核心单元每一电压回路的功率消耗应小于0.5VA;短期过量交流输入电流施加标称值的2000%<标称值为5A/1A>,持续时间小于1秒,配电终端应工作正常.b〔 "三遥"DTU具备采集蓄电池电压直流量,并预留接入柜体内部温、湿度等至少1个直流量;c〔遥信分辨率不大于5毫秒,遥信电源电压不低于24V;d〔采取遥信防误措施,避免装置初始化、运行中、断电等情况下产生误报遥信;e〔采取遥信防抖措施,软件防抖动时间10~1000毫秒可设<推荐出厂设置200毫秒>;e〔实现开关的分、合闸控制,具备软硬件防误动措施,保证控制操作的可靠性,控制输出回路提供明显断开点.f〔应满足国家发改委14号令及国家电网公司二次安全防护相关要求.2.2.6 绝缘耐压及EMC等性能要求绝缘要求a〔绝缘电阻在正常大气条件下绝缘电阻的要求见表2;湿热条件:在温度40±2℃,相对湿度90%~95%的恒定湿热条件下绝缘电阻的要求见表3.b〔绝缘强度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设备的被试部分应能承受表4规定的50Hz交流电压1min的绝缘强度试验,无击穿、无闪络现象.试验部位为非电气连接的两个独立回路之间,各带电回路与金属外壳之间.c〔冲击电压电源回路应按电压等级施加冲击电压,额定电压大于60V时,应施加5kV试验电压;额定电压不大于60V时,应施加1kV试验电压;交流工频电量输入回路应施加5kV试验电压.施加1.2/50μs冲击波形,三个正脉冲和三个负脉冲,施加间隔不小于5s.以下述方式施加于交流工频电量输入回路和电源回路:1)接地端和所有连在一起的其他接线端子之间;2)依次对每个输入线路端子之间,其他端子接地;3)电源的输入和大地之间.冲击试验后,交流工频电量测量的基本误差应满足其等级指标要求.2.2.6.2 电磁兼容性a〔电压突降和电压中断适应能力要求按GB/T 15153.1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直接和公用电网或工厂及与电厂的低压供电网连接时,在电压突降ΔU为100%,电压中断为0.5s 的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设备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基本性能的要求.b〔抗高频干扰的要求按GB/T 15153.1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在正常工作大气条件下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在信号输入回路和交流电源回路,施加以下所规定的高频干扰,由电子逻辑电路组成的回路及软件程序应能正常工作,其性能指标应满足基本性能要求.高频干扰波特性:1)波形:衰减振荡波,包络线在3~6周期衰减到峰值的50%;2)频率:〕1±0.1〔MHz;3)重复率:400次/s;4)高频干扰电压值如表2-6的规定.c〔抗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的要求按GB/T 17626.4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在施加如表2-6规定的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电压的情况下,设备应能正常工作,其性能指标应符合基本性能的要求.d〔抗浪涌干扰的要求按GB/T 15153.1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在施加如表5规定的浪涌干扰电压和1.2/50μs波形的情况下,设备应能正常工作,其性能指标符合基本性能的要求.e〔抗静电放电的要求按GB/T 15153.1中的有关规定执行.设备应能承受表6规定的静电放电电压值.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在操作人员通常可接触到的外壳和操作点上,按规定施加静电放电电压,正负极性放电各10次,每次放电间隔至少为1s.在静电放电情况下设备的各性能指标均应符合基本性能要求.f〔抗工频磁场和阻尼振荡磁场干扰的要求按GB/T 15153.1中的有关规定执行.设备在表7规定的工频磁场和阻尼振荡磁场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而且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基本性能要求.g〔抗辐射电磁场干扰的要求按GB/T 17626.3中的有关规定执行.设备在表8规定的辐射电磁场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而且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基本性能要求.2.2.6.3 机械振动性能要求设备应能承受频率f为2~9Hz,振幅为0.3mm及f为9Hz~500Hz,加速度为1m/s2的振动.振动之后,设备不应发生损坏和零部件受振动脱落现象,各项性能均应符合基本性能的要求.连续通电的稳定性要求设备完成调试后,在出厂前进行不少于72h连续稳定的通电试验,交直流电压为额定值,各项性能均应符合基本性能的要求.可靠性要求设备本体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应不低于50000h;配电终端<不含电源>的使用寿命应为6~8年.结构要求机箱/柜材质及工艺要求a〔机箱/柜焊接件的焊缝应牢固可靠,无裂纹,无明显的未熔合、气孔、夹渣等缺陷.外表面应打磨平整;b〔机箱/柜各结合处及门、覆板的缝隙应匀称,同一缝隙在1米之内的宽度之差不大于0.8mm,大于1m缝隙的宽度之差不大于1.0mm;c〔采用普通碳钢材质的箱/柜,当其尺寸小于1400*800*X时, 前门加工所使用的板材厚度≧2.0mm,箱体板材厚度≧1.5mm;当外箱尺寸大于1400*800*X时,前门加工所使用的板材厚度≧2.5mm,箱体板材厚度≧2.0mm.采用不锈钢材质的箱/柜,当其尺寸小于1000*600*X时, 前门加工所使用的板材厚度≧1.5mm,箱体板材厚度≧1.5mm;当外箱尺寸大于1000*600*X时,前门加工所使用的板材厚度≧2.0mm,箱体板材厚度≧1.5mm.箱体焊接处使用氩弧焊工艺,渗入箱体内焊料均匀分布,确保焊接的可靠性,焊接连接处内表面无缝隙及焊接痕迹;d〔外箱/柜前门应安装加强筋,以确保其刚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e〔机箱/柜中的固定连接部位应牢固可靠,无松动现象;不拆卸的螺纹连接处有防松措施;可拆卸连接连接可靠,拆卸方便,拆卸后不影响再装配的质量,且不增加再装配的难度;f〔箱/柜内安装零件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同一工程的一致性;在满足机械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钣金件的安装螺钉数量,原则上2U高度内螺钉的数量不多于2个;g〔门上密封条采用机械发泡工艺实现,成型的密封条平整均匀分布,密封条表面无肉眼可识别的气泡或气孔,密封条无脱落或部分脱落现象;h〔机箱/柜的可运动部件应按设计要求活动自如、可靠,不得有影响运动性能的松动,在规定的运动范围内不应与其它零件碰撞或摩擦;i〔机箱/柜门开启、关闭应灵活自如,锁紧应可靠,门的开启角度不应小于120°,机箱/柜门开启后可牢靠支撑,不随意关闭;;如箱/柜不加底座时,应将前门高度方向尺寸设计成小于箱/柜体高度.表面涂覆和防护要求a〔所有紧固件均应具有防腐蚀镀层或涂层,且表面光洁,无缺陷、破裂等现象;户外机箱/柜所使用的紧固件选用不锈钢材质;b〔各金属结构件应有相应的防腐蚀镀层或涂覆层,也可采用无需表面处理的材料制造;镀覆或涂覆后的表面不应有灰尘、杂质、油污、划痕、镀覆或涂覆缺陷等质量问题;镀层及涂覆层的类别、厚度及要求等应符合企业标准及设计图样的规定;c〔外箱防尘、防雨、防腐蚀,符合GB/T 4028规定的IP54级要求.d〔机箱/柜的外壳防护应按照GB 4208的规定并至少达到IP30级;对于有防水防尘要求的,达到IP54级.机箱/柜门锁的防护等级不低于机箱/柜的防护等级;e〔采用不锈钢表面拉丝处理的箱/柜出厂前应使用塑料薄膜加以保护,以避免在搬运、装配、调试等工序执行过程中受到划伤,并且保护膜去除后不应在箱/柜体表面留下痕迹.铭牌、标牌及标志a〔设备的铭牌、标牌及标志应清洁、平整,表面无擦伤、划痕,无明显修整痕迹和其它影响美观的缺陷;b〔铭牌、标牌及标志的图案和字迹应清晰、美观、醒目、耐久.机械安全a〔机箱/柜及其零部件的可触及部分不应有锐边和棱角、毛刺和粗糙的外表,以防止在机箱/柜装配、安装、使用和维护中对人身安全带来伤害;b〔机箱/柜应具有足够稳定性和牢固的连接及安装,避免因振动、冲击、碰撞、地震而倾倒或零部件脱落导致对人体的伤害,同时应考虑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电缆进线及固定a〔机箱/柜的底板或顶板上应提供电缆进入的进线孔及密封圈,在机箱/柜内部应为内部配线及电缆进线的固定提供条件,如在适当的位置安装扎线花板,扎线花板的布置要均匀,安装方式要可靠,并且能够满足使用要求;b〔采用光纤通信方式时,机箱/柜应为光纤接线提供安装、固定及盘绕附件;c〔进线孔、进线及通信接线安装、固定详见附录A.二次回路要求a〔二次端子排应采用可通断端子,连接导线和端子必须采用铜质零件;b〔遥信输入回路采用光电隔离,并具有软硬件滤波措施,防止输入接点抖动或强电磁场干扰误动;c〔电流输入回路采用防开路端子;d〔控制输出端子上可提供可通断端子,可以明显地断开控制回路.接插件配套设计a〔站所终端接插件采用航空插头形式时,站所终端安装航空插座,连接电缆采用航空插头.站所终端采用的航空接插件类型主要有:4芯,6芯防开路,10芯航空接插件、5芯通信航空接插件和以太网航空接插件;b〔航空接插件的接口定义及接线要求,详见附录B;c〔基本性能航空接插件插头、插座采用螺纹连接锁紧,具有防误插功能.插针与导线的端接采用焊接方式.插座和插头的结构应满足表9的要求.d〔航空接触件技术指标航空接插件技术参数见表10.3 标准技术参数技术参数特性表是对采购设备的基础技术参数要求,卖方应对技术参数特性表中标准参数值进行响应.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技术参数特性见表11.表11站所终端<DTU>标准技术参数表4 环境条件表对于户外DTU必须符合C3级别要求;对于室内屏柜DTU必须符合C2级别要求.工作场所环境温度和湿度分级见表11.5试验5.1 试验要求a〔卖方提供的每一套设备出厂之前都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出厂试验,试验报告应随产品提供;b〔卖方供货前提供对应型号设备合格型式试验报告;c〔卖方供货前提供对应型号设备专项检测报告.5.2 出厂试验出厂试验项目包括:a〔外观试验b〔功能试验c〔性能试验d〔绝缘性能试验5.3型式试验a〔外观试验b〔基本功能试验c〔主要性能试验d〔绝缘性能试验e〔低温试验f〔高温试验g〔电磁兼容性试验h〔电源影响试验i〔机械性能试验j〔连续通电试验5.4专项检测卖方按买方要求将产品送到具备国家认证认可资质的实验室进行专项检测,并提供专项检测报告.5.5调试卖方应负责完成供货产品与上级主站的调试,经项目单位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附录A 站所终端及辅助设备的结构和安装示意图〕参考性附录〔A.1 开关站、配电室组屏式"三遥"站所终端注:DTU屏安装位置参见《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配电分册》方案KB-1~方案KB-5电气平面布置图图A-1-1 DTU屏外观结构示意图图A-1-2 DTU装置面板示意图注:该图为不含蓄电池DTU屏内部结构图,含蓄电池DTU屏内部结构参见图A-1-4A2.环网单元、箱式变电站遮蔽立式"三遥"站所终端表A-2设计图清单注:遮蔽立式"三遥"站所终端安装示意参见《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配电分册》方案HA-3,方案HA-4 ,方案 XA-2电气平断面布置图.图A-2-1 遮蔽立式站所终端外观设计图<端子排方式>图A-2-2 遮蔽立式站所终端外观设计图<航插方式>图 A-2-3光纤通信箱与DTU柜配合安装图图 A-2-4 遮蔽立式站所终端内部结构示意图<端子排方式>图 A-2-5遮蔽立式站所终端内部结构示意图<航插方式>图 A-2-6 遮蔽立式站所终端控制面板平面布置图A3."二遥"标准型站所终端图A-3-1 "二遥"标准型站所终端安装布置示意图图 A-3-2 "二遥"标准型站所终端外部结构图A4."二遥"动作型站所终端表A-4设计图清单图A-4-1 "二遥"动作型站所终端安装示意图图 A-4-2 "二遥"动作型站所终端外部结构示意图附录B 站所终端端子排、航空接插件接口定义及接线要求〕规范性附录〔B.1.站所终端DTU二次回路导线要求:电流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控制、信号、电压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1.5平方毫米,保证牢固可靠.10 Un2 工作电源2〕交流零线/直流地〔RVVP1.5mm²短接11 Un2 工作电源2〕交流零线/直流地〔RVVP1.5mm²1213 GND 接地RVVP2.5mm²短接14储能接口<1ZD>引脚定义及接线要求引脚号标记标记说明电缆规格备注图示1 CN+ 储能+ RVVP1.5mm²1ZDCN+ 1CN- 2 2 CN- 储能- RVVP1.5mm²通信电源接口<2ZD>引脚定义及接线要求引脚号标记标记说明电缆规格备注图示1 TXDY+ 通信电源正RVVP1.5mm²2 TXDY- 通信电源地RVVP1.5mm²电压1输入接口<1UD>引脚定义及接线要求引脚号标记标记说明电缆规格备注图示1 Uab1 第一路测量电压A相RVVP1.5mm²2 备用3 U cb1 第一路测量电压C相RVVP1.5mm²4 Ubn1 第一路测量电压B 相公共端电压2输入接口<2UD>引脚定义及接线要求引脚号标记标记说明电缆规格备注图示1 Uab2 第二路测量电压A相RVVP1.5mm²2 备用3 Ucb2 第二路测量电压C相RVVP1.5mm²4 Ubn2 第二路测量电压B 相公共端电流输入接口〕ID〔引脚定义及接线要求线路1<1ID>引脚号标记标记说明电缆规格备注图示1 Ia A相电流RVV2.5mm²2 Ib B相电流RVV2.5mm²可选3 Ic C相电流RVV2.5mm²4 In 相电流公共端RVV2.5mm²5 I0 零序电流RVV2.5mm²6 I0com 零序电流公共端RVV2.5mm²线路2、线路3…控制、信号接口〕CD〔引脚定义及接线要求线路1<1CD>引脚号标记标记说明电缆规格备注图示1 HW 合位RVVP1.0mm ²2 FW 分位RVVP1.0mm²可选3 YF 远方/当地RVVP1.5mm²可选4 DDW 地刀位置RVVP1.5mm²可选5 WCN 未储能位RVVP1.0mm²可选6 YXCOM 遥信公共端RVVP1.0mm ²7 HZ- 合闸输出- RVVP1.5mm ²8 HZ+ 合闸输出+ RVVP1.5mm ²9 FZ- 分闸输出- RVVP1.5mm ²10 FZ+ 分闸输出+ RVVP1.5mm ²线路2、线路3…B.4. "二遥"标准型DTU电气接口定义及接线要求<采用航空插头连接方式> 电源输入接口<JD>引脚定义及接线要求引脚号标记标记说明电缆规格备注图示1 Ul1 工作电源1<交流火线>RVVP1.5mm²2 Un1 工作电源1<交流零线>RVVP1.5mm²3 Ul2 工作电源2<交流火线>RVVP1.5mm²。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

03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应用可以实现对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围绕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展开讨论,探究其应用场景、技术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电力自动化管理技术,它由多个终端设备组成,包括配电变压器、配电开关、电能计量设备等。

这些设备通过通信网络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配电系统,实现对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它可以应用于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工业配电网等领域。

在城市配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停电时间。

在农村配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农村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工业配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工业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实时性: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可以实现对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配电系统中的故障和异常情况。

2.可靠性: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采用高可靠性设备,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灵活性: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采用灵活的通信网络,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配电系统需求。

4.多功能性: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包括遥测、遥控、遥信等。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将越来越智能化,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动化管理和故障诊断。

2.网络化: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将越来越网络化,能够更好地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

3.模块化: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将越来越模块化,能够更好地实现系统的灵活配置和扩展。

4.集成化: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将越来越集成化,能够将多种功能集成到一个终端设备中,减少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

新型智能综合配电箱技术方案

新型智能综合配电箱技术方案

新型智能综合配电箱技术方案2023年8月新型智能综合配电箱重要功能智能综合配电箱是集无功赔偿、电能计量、出线保护、漏电保护、负荷分派、在线监测以及台区管理为一体, 具有远程传播数据和智能化控制功能, 很好旳将低压配电新技术产品、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机旳整合, 处理了老式综合配电箱监测手段落后、无功赔偿效果差、开关误动频繁、使用寿命短等技术缺陷旳设备, 合用于城镇电网杆上公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安装使用。

1.使用环境条件1.1安装地点:户外1.2周围空气温度:周围空气温度不高于+45℃, 在24h内其平均温度不超过+35℃, 周围空气温度旳下限为-40℃。

箱体内最高温度不高于+65℃。

1.3海拔:安装场地旳海拔不超过2023m1.4湿度:日平均相对湿度不不小于95%;最高温度为+25℃时, 相对湿度短时可高达100% 1.5污秽等级:GB 7251.1-2023规定旳污染等级42.重要功能2.1配变监测1)通过配变终端进行配变及综合箱运行参数测量、记录, 并通过与远程主站系统旳数据交互实现配变在线监测功能, 重要包括(根据应用需求配置):2)采集三相电压、电流, 实现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有功电量、三相电压2-19次谐波分析、三相电流2-19次谐波分析、无功电量旳测量。

3)采集电能表旳数据。

4)记录电压合格率、功率因数合格率。

5)记录供电时间、停电时间, 记录停/上电起止时间。

6)采集断路器遥信与门禁等状态量信息。

7)记录三相电压、电流不平衡越限时间;记录电流、视在功率越限时间。

8)采集电容器及投切设备旳状态, 判断与否故障, 并记录电容器合计投入时间和次数及电容器合计赔偿旳无功电能量。

可以实时采集漏电电流, 并远程上传。

2.2电能计量配电箱中留有两个电表位置用于安装电能表与采集终端等装置, 用于电能计量功能, 计量数据可用于线损考核。

2.3电能分派配电箱可不设进线总开关(可选), 但配置出线开关。

配电终端解决方案产品要点.pptx

配电终端解决方案产品要点.pptx
第13页/共42页
模块化设计 CPU板、通讯控制板、交流采样板、遥控接口 板、开关量数据板等多种功能模件,可根据具体现场情况灵 活配置; 采用32位嵌入式处理器+32位DSP的多CPU结构; 电力自动化系统嵌入式软件平台; 丰富的通讯接口方式 ,可以灵活的选用专网、公网、有 线、无线等各种通讯方式 ,本地RS232、RS485等; 适应多种输入电源模式 ,采用宽电压范围的电源设计, 输入电源范围AC80V-AC400V 。
过流检测,共分为I段过流、II段过流、A相过流、B相过
流、C相过流、3I0过流、3U0过压。
第21页/共42页
二次回路的安全防护
• 电压输入保护:采用快速保护的空气开关或带保险丝的 电压端子,经PT进入装置内部。 • 电流输入保护:用专用电流测试端子,经CT进入装置内 部。 • 控制输出保护:采用光耦、继电器二级隔离,输出控制 接点采用空接点方式,遥控回路的正电端子与合分闸端子 有隔离片端子。 • 遥信输入保护:采用光电隔离,具有软硬件滤波措施, 以防止输入接点抖动或强电磁场干扰误动。 • 装置有安全接地端子
2倍额定电压:连续工作; 10倍额定电压:允许10秒。 • 电流过载能力: 20倍额定电流,持续时间小于1S,工作正常 10倍额定电流:连续工作。
第18页/共42页
主要技术指标
• 遥测量精度: U、I:0.2% P、Q、S、Cos:0.5% 工频频率:0.01Hz 相位(角差):1度 积分电度:1%
智能分界分户开关
对等通信保护
故障模拟功能
第12页/共42页
硬件和软件平台
• 主CPU:高性能32位微处理器。 • 数据采集:内置6片8路14位高速工业AD。 • 每个分板CPU配置供32路遥信。 • 64M-RAM。 • 历史数据存储FLASH:128M。存储历史数据(故 障信息、SOE、定点数等)保存一个月,可以根据 需要扩展。 • 软件平台基于VxWorks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 统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嵌入式软件平台。保证终端进 行故障识别、终端通信、数据计算处理等复杂功能 要求。

配电自动化终端(DTU)技术导则

配电自动化终端(DTU)技术导则

配电自动化终端(DTU)技术导则目 录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 技术要求 (1)3 标准技术参数 (9)4 环境条件表 (13)5 试验 (13)附录A 站所终端及辅助设备的结构和安装示意图(参考性附录) (15)附录B 站所终端端子排、航空接插件接口定义及接线要求(规范性附录) (28)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技术规范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626.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GB/T 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8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0 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GB/T 15153.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2部分:工作条件 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兼容性GB/T 11022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GB/T 5096 电子设备用机电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GB/T 19520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GB 7251.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五部分:对户外公共场所的成套设备—动力配电网用电缆分线箱(CDCs)的特殊要求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Q/GDW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Q/GDW 513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Q/GDW 514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Q/GDW 625 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2技术要求2.1概述终端分类及安装形式:站所终端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组屏式、遮蔽立式、遮蔽壁挂式站所终端。

广州供电局电缆网配电自动化终端(DTU)验收规范(试行)

广州供电局电缆网配电自动化终端(DTU)验收规范(试行)

广州供电局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施工标准(试行)生产技术部2012年10月目录1.范围 0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及定义 (1)4.施工作业标准 (2)4.1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挂箱现场勘查流程及标准 (2)4.1.1现场勘查 (2)4.1.2现场勘查内容 (2)4.1.3确定工作内容 (2)4.2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箱体挂箱安装流程及标准 (2)4.2.1施工前检查 (2)4.2.2终端箱体安装要求 (2)4.2.3低压电源箱安装要求 (3)4.2.4电缆及标识要求 (3)4.2.5终端箱体挂箱安装资料整理存档 (4)4.3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调试标准 (4)4.4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停电接入标准 (4)4.4.1二次电缆接线工艺要求 (4)4.4.2电流互感器安装标准 (5)4.4.3零序电流互感器安装标准 (5)4.5DTU终端本地调试标准 (6)4.6与主站系统联调测试标准 (7)附件1:《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设备安装现场勘察记录表》 (8)附件2: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安装工程设备安装表 (10)附件3: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施工验收记录表 (10)附件4: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三遥联调信息表 (15)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的施工作业标准及工作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所辖各级供电企业中低压的新建、扩建及改造的配电网自动化站所终端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建议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Q/CSG 11005 地/县级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技术规范Q/CSG 10703 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南方电网系统[2012]22号文南方电网DL/T634.5.101-2002远动协议实施细则南方电网系统[2012]20号文南方电网DL/T634.5.104-2002远动协议实施细则南方电网系统[2012]15号文南方电网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3.术语及定义3.1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指实现中低压配电网运行监控的自动化系统。

非常详细的配电自动化介绍

非常详细的配电自动化介绍

提升配电网的管理水平
配电自动化的主要功能
CATALOGUE
02
成药ockards,iganio, has in in in膺ics in inopode tale,Thu,uds大 stop真心otic in up in the骇 frontless-年底双薪ade inith infir撒 boy坏ile inist,Bile of撂 pytes of使得�ousictousile.-两个字
影响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配电自动化将向智能化、集成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
发展趋势
未来配电自动化将在提高供电可靠性、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能耗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智能电网建设和能源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展望
THANKS
感谢观看
智能调度系统可以根据负荷需求和电源状况,合理分配电力,确保稳定供电。
03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释放人力用于更高级别的增值服务。
01
根据实际用电需求,自动化调整变压器、线路等设备的运行状态,降低能耗。
02
通过数据分析,合理规划电网建设和升级,提高电网的承载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01
02
03
01
实时反馈用户用电信息和咨询,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
配电自动化可以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能源损耗,提升供电服务质量。
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过渡阶段和成熟阶段。
过渡阶段则引入了基于故障定位和隔离的馈线自动化系统。
在初级阶段,配电自动化主要实现简单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功能。
成熟阶段则实现了高级的配电管理系统和智能配电网的功能。
非常详细的配电自动化介绍
目录
contents

分布式FA技术交流综述资料.

分布式FA技术交流综述资料.

项目背景
针对上述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我们提出了一种更 优的解决方案,即分布式解决方案,该方案不即不 依赖方站实现集中式故障定位隔离等,也不完全由 终端自身重合来实现故障定位和隔离。
该方案主要优点是故障处理速度快,一半不超过 40秒即可完成故障处理;对主站压力小,不需要主 站进行大量计算;对线路冲击小,无需要线路进行 多次重合闸;但时,该方案对通信要求较高。
处理过程中通信中断
◆处理过程中收到 “事故总信号(MCB故障信号、SF6气
体气压异常)”
◆预判恢复方案中出现线路过载
分布式FA的处理机制
由上述FA的动作原理可以看出,分布式FA的 处理机制是检测到线路故障,通过相互通信确 认出口保护动作并跳闸成功,确定故障点,将 故障点前后的开关跳开隔离故障,隔离成功后, 重合变电站出口开关和联络开关,恢复非故障 区段供电,整个处理机制如下图:
启用隔离故障功能
FA启动
本设备控制
&
的开关处于
本开关检测到故障且下一级开 关没有故障;或
隔离点
&
本开关未检测到故障且上一级
开关检测到故障
跳开开关, FA隔离故障区域
FA处理过程中检测到异常信息
分布式FA的动作原理
下图所示为FA的非故障区段恢复条件,在故障恢复 前需要先判断开关是否处于恢复点,如果是,且没有检 测到异常信息,则合上开关完成非故障区段恢复供电。
分布式FA的处理机制
整体的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来自业绩及应用目前我公司分布式FA项目已在部分城市投入使用。
业绩及应用
目前上海已使 用我公司各型 分布式FA设备 300余台,其 中有十多个手 拉手环路已投 入分布式FA功 能
业绩及应用

和记奥普泰公司PTN产品线技术交流

和记奥普泰公司PTN产品线技术交流

17
SDH/MSTP有什么问题?
当业务IP化后,通道效率存在问题
配电
SDH/MSTP的传送网
刚性通道
抄表
电话

光纤
SCADA/DAS 抄表服务器 电话交换机
SDH VC
VC1
Tun1
VC2
弹性
Tun2
VC3
通道
空闲带宽
Tun3
主要承载子站业务,具备设备级和网络级快速倒换保护,端到端的网络管理和维护,具备良好的OAM 机制,操作维护简便有效,但是.... 不是面向未来的技术: 网络很难扩展到ALL IP,MSTP虽然在IP化前进了一步,但不够彻底,IP化体现在 用户接口,内核仍然是电路交换;导致传送分组业务时效率低 SDH/MSTP还不能对以太业务提供足够的QoS能力,实现以太业务的公平性接入 SDH/MSTP不具备动态的路由发现功能,路径采用静态机制,不利于分组业务的调度和扩展
Q1: 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如何? Q2: TDM仿真性能能否满足线路继电保护/稳控等电力关键业务要求? Q3: 时钟同步能性能能否满足要求? Q4: 互联互通问题? Q5: 维护与操作及网管问题?

20
目录
H-Optel公司简介 PTN发展背景 PTN技术原理 建网思路 H-Optel公司PTN产品
ME1010
ME2050
ME3050
Metro Core
ME2010
Aggregation
Edge Access
从155M到10G的全系列光传输产品,广泛应用于电信、电力、铁路等领域

7
奥普泰光网络产品系列之二 PTN
PWR_A
AUX_1 MCP_B MCP_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值内容
整定范围
零序电流定值
0.2~8A(一次值)
零序电压定值 290~5800V(一次值)
零序电流和零序电 压相位差定值
超前120°,滞后25°
分档级差 级差0.2A,任意设置
任意设置
固定值
接地动作延时时间
0~9999s
级差1s,任意设置
在正确整定定值后,当分界开关负荷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达到 零序电流、零序电压及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之间的相位差的保 护整定值时,零序保护在整定延时时间后输出分闸信号,作用 于分界开关本体跳闸,隔离故障。
分档级差 任意设置 任意设置 任意设置 任意设置
故障处理方案-DA保护
根据电源点间的配网终端电压电流的故障检测信息判断出相应故 障,可以将故障信息上传给具备DA控制器或者配网主站。根据DA 控制器的处理,实现故障检测、定位、隔离与恢复控制。 (1)在线路发生故障时,配网终端监测到故障电流或线路失压过 压信息,形成故障信息报告,并上传给具备DA控制器或主站; (2)DA控制器或主站根据一定时间段内多个故障信息报告与网络 拓扑分析结合,对故障发生的位置进行定位; (3)配电主站或DA控制器根据故障定位结果,对故障两侧的开关 进行分闸操作把故障区域与非故障区域隔离开来; (4)配电主站或DA控制器根据故障隔离的情况和各种恢复方式下 潮流计算的结果,给出各种恢复方案供调度员参考或自动根据一 定约束目标下的最优方式进行自动遥控操作完成对非故障区域的 供电恢复。
配电站1
配电站2
配电站3
配电站4
变电站2
高速DA处理过程-非故障区域恢复

负1
负2
负3
负4
负5
负6
负7 负8

变电站1
配电站1
配电站2
配电站3
配电站4
变电站2
正信电气故障处理方案-面保护(本地自愈)
馈线网络上发生故障后,智能分布式配电终端采用对等式的光纤通信 网络互相通信,收集相关配电终端的信息,综合比较后确定出发 生故障的区段,跳开故障区段两端的断路器或负荷开关, 完成故障隔 离动作,并且恢复非故障区间供电,然后将结果上报主站。
主要故障处理方案包括: (1)常规三段式保护; (2)DA故障处理方案; (3)面保护(本地自愈)故障处理方案; (4)重合器模式故障处理方案; (5)支线故障快速隔离(看门狗)故障处理方案; (6)快速断路器隔离方案。
故障处理方案-三段式保护(1)
1)单相接地保护
定值整定范围适应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经消弧线圈接地系 统,具体设置见下表。
高速DA处理过程-正常状态

负1
负2
负3
负4
负5
负6
负7 负8

变电站1
配电站1
配电站2
配电站3
配电站4
变电站2
高速DA处理过程-线路故障

负1
负2
负3
负4
负5
负6
负7 负8

变电站1
配电站1
配电站2
配电站3
配电站4
变电站2
高速DA处理过程-故障隔离

负1
负2
负3
负4
负5
负6
负7 负8

变电站1
(1)借助于变电站的重合闸功能,实现对瞬时故障和永久故障的区 别;
(2)对线路上开关的冲击小; (3)增加了故障的处理时间(满足配网要求)。
常规DA处理过程-正常状态

负1
负2
负3
负4
负5
负6
负7 负8

变电站1
配电站1
配电站2
配电站3
配电站4
变电站2
常规DA处理过程-线路故障

负1
负2
负3
负4
(1)终端的通信系统具有对等式通信功能,可以实现点对点通信;
(2)通过分布式配网终端之间的故障处理逻辑实现故障隔离和非故 障区域恢复供电,配电主站不参与协调与控制,分布式配网终端 事后将故障处理的结果上报给配电主站;
(3)分布式配网终端通过对等通讯组内其它开关得到关于哪个开关 已经切除的信息;其后每个开关将根据自己的位置自动决定是立 即打开以切除故障、还是闭合,快速隔离故障点及恢复对该线路 正常区间的供电。
在正确整定定值后,当分界开关电源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零序保护不动作。
故障处理方案-三段式保护(2)
2)过负荷及短路保护 整定范围与具体设置见下表。
定值内容 电流定值
过流保护
延时定值
速断保护
电流定值 延时定值
整定范围(二次值) 0.05~2A
0~99,999ms 0.5~10A 0~6000ms
负5
负6
负7 负8

变电站1
配电站1
配电站2
配电站3
配电站4
变电站2
常规DA处理过程-变电站一次重合

负1
负2
负3
负4
负5
负6
负7 负8

变电站1
配电站1

配电站2
配电站3
配电站4
变电站2
(1)一次重合闸之后如果线路恢复正常,表示线路上发生了瞬时故 障,则线路上开关不动作;
(2)一次重合闸之后如果还检测到故障,表示线路上发生了永久故 障,DA控制器根据故障上传的位置对故障区域进行定位,跳开两 端的开关,合上联络开关,处理的时间要快于变电站跳闸。
故障处理方案-常规DA
对于架空线路,瞬间故障大概占总故障的70%,采用常规DA故障处 理模式。发生故障后,进行第一次重合闸,如果故障恢复则是瞬时故障, 如果没有恢复,则进行第二次重合闸,如果还没有恢复,则是永久故障, DA控制器根据故障上传的位置,将故障区域两端的开关跳开实现对故障 的隔离,同时将联络开关合上,实现对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
常规DA处理过程-故障隔离

负1
负2
负3
负4
负5
负6
负7 负8

变电站1
配电站1
配电站2
配电站3
配电站4
变电站2
常规DA处理过程-非故障区域恢复

负1
负2
负3
负4
负5
负6
负7 负8

变电站1
配电站1
配电站2
配电站3
配电站4
变电站2
故障处理方案-高速DA
对于地埋线路,永久性故障出现的占总故障的70%以上,采用高速 故障处理模式。配电终端具备速断功能,线路发生故障后,不区 分故障类型,DA控制器根据上传故障的位置,将故障区域两端的 开关跳开实现对故障的隔离,同时将联络开关合上,实现对非故 障区域的恢复供电。 (1)终端具备速断功能,不能实现对瞬时故障和永久故障的区别; (2)对线路上开关的冲击大; (3)故障的处理时间短(提高了供电局的业绩考核)。
配电终端和通信综合解决方案技术交流
1
公司介绍
2 智能电网及配电自动化建设背景
3
现阶段配电自动化建设讨论
4
配电自动化终端解决方案交流
5
配电自动化通信解决方案
6
配网自动化工程案例分享
故障处理方案
多年来系统分析配网网架特及事故发生原因,并经过多 年的技术提升及现场运行,形成了一套独有知识产权、稳 定、可靠、实用的嵌入式故障处理软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