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范本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方案secret[]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方案secret[]](https://img.taocdn.com/s3/m/6b10c34b192e45361066f5a4.png)
2018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混凝土重力坝班级:考籍号:911010105307姓名:李中亚指导教师:2018年月混凝土重力坝学生姓名:李中亚考籍号:911010105307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年月前言通过所学的课程《水工建筑物》,掌握了混凝土重力坝的工作原理、工作特点,以及各种工况下荷载计算及其组合,强度分析的可靠度计算方法,重力坝消能形式及适用条件和岩石地基的处理措施了解了重力坝构造和混凝土分区的依据。
根据这些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指导书中所提供的工程资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在设计指导老师的讲解和引导下,完成了此次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通过本次设计,真正体验了学以致用,和培养了我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本设计主要是针对枢纽工程的推荐方案Ⅰ83坝线混凝土坝方案进行的初步设计。
本设计共分五章内容,其中非溢流坝剖面设计和溢流坝剖面设计和细部构造都附有CAD图,非溢流坝段,验算坝体强度和稳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等。
溢流坝段,进行水力计算,坝体强度和稳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等,对细部构造进行了简略的描述。
目录第1章基本资料--------------------------------------------------1 1.1水库的基本资料-------------------------------------------------1第2章枢纽布置--------------------------------------------------7 1.1坝轴线选择-----------------------------------------------------7 1.2坝型确定-------------------------------------------------------9 1.3枢纽布置-------------------------------------------------------9第3章坝体剖面设计----------------------------------------------11 1.1坝顶高程设计--------------------------------------------------11 1.2挡水坝结构设计------------------------------------------------15第4章溢流坝剖面设计-------------------------------------------20 1.1溢流坝剖面设计------------------------------------------------20 1.2溢流坝结构设计------------------------------------------------25第5章细部结构设计---------------------------------------------29第1章基本资料1.1 水库的基本资料T水库位于QL河上,控制流域面积5060平方千M,占全流域的80%。
密云沙厂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密云沙厂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0c1a6e84868762cbaed55e.png)
密云沙厂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前言确定选《密云沙厂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作为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次攻坚战,它是我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工程的真实的综合演练,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能巩固和提高所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整体化,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具备进行设计、计算、制图的能力,提高撰写专业技术报告的水平,同时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力坝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稳定要求的,它具有结构作用明确,设计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等优点,所以对重力坝的优化设计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随着国家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已有的火力发电站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对电力的需求,于是水力发电开始走进大家的视野,并逐渐发展成为发电系统里面的主力军,而在水电站的建设中,混凝土重力坝又占有相当优势。
重力坝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是由于有以下优点:①相对安全可靠,耐久性好,抵抗渗漏、洪水漫溢、地震和战争破坏能力都比较强;②设计、施工技术简单,易于机械化施工;③对不同的地形和地质条件适应性强,任何形状河谷都能修建重力坝,对地基条件要求相对地说不太高;④在坝体中可布置引水、泄水孔口,解决发电、泄洪和施工导流等问题。
随着大型振动压路机的出现,使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高度明显提高,机械化程度高,从而达到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并且采用高掺粉煤灰或矿渣的方式减少水泥用量,使温度裂缝数量较常态混凝土坝明显减少。
因而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得到快速的发展,已成为一种经济合理、应用广泛、施工方便的新坝型。
密云沙厂水利枢纽位于巨各庄镇沙厂村北,所在河流为潮河支流红门川河下游,控制流域面积128 平方公里。
该水利枢纽是以防洪、灌溉、发电、养鱼、旅游为主的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工程概况 (1)1.1地理位置 (1)1.2水文条件 (1)1.3 地质条件 (1)1.4 地形条件 (1)1.5 设计基本资料 (1)第2章水利枢纽的布置 (4)2.1枢纽等级及主要建筑物的级别 (4)2.2坝型的选择 (4)2.3枢纽的总体布置 (4)第3章溢流坝设计 (6)3.1 基本剖面 (6)3.2坝顶高程的确定 (6)3.4基本断面的确定 (8)3.5荷载组合及计算 (8)坝体自重及其力矩 (9)水重及其力矩 (9)静水压力及其力矩 (10)扬压力及其力矩 (11)淤泥压力及其力矩 (13)波浪压力及其力矩 (14)第4章大坝安全稳定分析与应力分析 (15)4.1坝体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面抗滑稳定验算 (15)4.2大坝的应力分析 (18)坝趾抗压强度极限状态 (18)坝踵垂直应力不出现拉应力极限状态验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9)第5章溢流坝设计 (20)5.1单宽流量的确定 (20)5.2溢流宽度的确定 (20)5.3堰顶高程的确定 (20)5.4泄流能力的校核 (21)5.5 WES堰型设计 (22)5.6消能防冲设计 (25)第6章坝体细部及其它设计 (28)6.1坝体分缝与止水 (28)6.2 廊道系统 (29)6.3坝基的开挖与清理 (29)6.4 坝段与基岩面的连接 (30)6.5 坝基的固结灌浆 (30)6.6坝基帷幕灌浆 (30)6.7坝基排水 (31)6.8坝体分区 (31)6.9温度控制 (32)6.10闸门与启闭设备的选型 (32)闸门型式的选择 (32)启闭设备的选择 (33)6.11坝顶构造 (33)非溢流坝段坝顶构造 (33)溢流坝段坝顶构造 (33)致谢 (34)参考文献 (35)附录 (37)摘要北京市密云县沙厂水利枢纽位于巨各庄镇沙厂村北,所在河流为潮河支流红门川河下游,控制流域面积128 平方公里。
碾压混凝土的重力坝设计大纲例范本
![碾压混凝土的重力坝设计大纲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b75b7014580216fc710afd0c.png)
观测布置应符合下列原则:
(1)观测项目和测点布设应考虑碾压混凝土分层铺筑、上升速度快、间歇期短等特点,全面反映大坝的工作状况,并宜做到少而精;
(2)观测坝段应选择地质条件复杂或具有代表性的坝段;
(3)观测项目的确定,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设计计算及模型试验成果、温度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并参考类似工程的观测布置资料;
(2)具有足够的整体性和均匀性,以满足坝基抗滑稳定要求和减少不均匀沉陷;
(3)具有足够的抗渗性,以满足渗透稳定的要求;
(4)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以防止岩体性质在水压的长期作用下发生恶化。
6.1.2坝基处理措施
根据坝基处理要求,结合本工程地质条件,坝基处理措施有:坝基开挖、固结灌浆、防渗帷幕、坝基排水、断层破碎带与软弱夹层的处理等。
(3)SDJ 21-78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试行)及补充规定;
(4)DL/T 5005-92 碾压混凝土坝设计导则;
(5)SDJ 10-78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试行);
(6)SL 53-94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
(7)SL 48-94 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范;
(8)SDJ 336-89 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4.4 泄洪建筑物布置
4.5 引(输)水建筑物布置
4.6 施工导流建筑物布置
5 坝体断面设计
5.1 设计原则
(1)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断面设计在体型上应力求简单,便于施工,上游坝面宜采用铅直面。
(2)在断面设计中,应根据工程等级、结构布置、施工工艺和运行要求等因素注意做好防渗和排水设计。
(3)断面设计应注意对碾压混凝土层间薄弱面的复核。
6.2 坝基开挖
6.2.1坝基开挖深度
混凝土重力坝毕业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重力坝毕业设计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ec20c63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1.png)
1.5
由于防渗的需要,坝基须设置防渗帷幕和排水孔幕.据基础廊道的布置要求,初步拟定防渗帷幕与排水孔廊道中心线在坝基面处距离坝踵5.5m.
第二章
2.1
作用在坝基面的荷载有: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淤沙压力、浪压力、土压力,常取 坝长进行计算.
2.
自重
自重 在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完全一样计算步骤如下;
∑P=17061.85 KN
K′=3.190789>2.3
> 2.3
故非溢流坝段抗滑稳定满足设计规X要求.
第四章
4.1
4.1.1
根据SL319-2005《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X》,按下列公式进行应力计算:
图4.1应力计算图示
<1>上游面垂直正应力:
<2>下游面垂直正应力:
式中:
4.
由《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X》SL319—2005可知:
4.2.
<1>上游面垂直正应力:
T=109.45
<2>下游面垂直正应力:
第五章
5.1
为了使水库具有较大的超泄能力,采用开敞式孔口,WES实用堰.
5.2
洪水标准的确定:本次设计的重力坝是Ⅲ级建筑物,根据GB50201—94表6.2.1,采用5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设计,50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校核.
5.3
流量的确定:根据基础资料可知,设计情况下,溢流坝的下泄流量为115.75m3/s;在校核情况下溢流坝的下泄流量为176m3/s.
14775.9
15784.29
扬压力
-25586.66
-57222.22
-59984.09
波浪力
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设计[详细]
![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设计[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2af2c9fc915f804d2a16c100.png)
第一章金河金水水利枢纽1.1 流域概况及枢纽任务万江是我国大河流之一,其干流全长1200公里,流域面积25400平方公里,上游95%为山地,河床狭窄,水流湍急;中游大部分为丘陵地带,河床较宽;下游岸为冲积平原,人口最密,农产丰富,为重要农业区域,且有一个中等工XX市,但下游河床淤高,主要靠堤防挡水,每当汛期,常受洪水威胁。
万江流域内物产以农产为主,有稻谷、小麦、玉米、甘薯等,矿产较少,燃料很缺乏。
金河是万江的重要支流,流经万江的上、中游地带,全长250公里,平均坡降为0.0009,流域面积为9200平方公里,河道两岸为山地丘陵,河道狭窄,水流较急,能量蕴藏甚大,但洪水涨落迅速,对万江中下游防洪相当不利。
金河开发计划是配合万江而制定的,为减轻金河洪水对万江中下游农田的威胁,且开发金河能够供应万江中下游工农业日益增长的动力需要,拟在金河与万江汇流处的金水兴建水利枢纽。
本枢纽的主要任务是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效益。
1.2 坝址地形在本坝址地区,河床狭窄,仅一百多米宽,但随着高程之增高两岸便趋于平坦。
两岸高度在200米以上,海拔高程在400米以上,在坝址处右岸较左岸为陡,右岸平均坡度为0.5左右,左岸为0.4左右。
坝址位于河湾的下游,在坝址上游十余公里有一开阔地带,为形成水库的良好条件。
1.3 坝址地质该区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岩层为黑色硅质页岩和燧石,上有3-9米左右的覆盖层,系河沙卵石,近风化泥土层及崩石。
其岩层性质为:黑色硅质页岩:属沉积岩,为硅质胶结物之页岩,根据勘测结果,该岩层性质坚硬致密,仅岩石上层10-18米深度存在有裂缝和节理,不很严重,但须加以处理,经过压水试验,岩石之单位吸水量为0.1公升/分钟。
燧石:其岩层不宽,分布于左岸,岩性较黑色硅质页岩为弱。
岩层走向:左岸为南300西,右岸为南50东,倾角为500-700,倾向正向上游:在坝址处,据目前资料尚未发现断层。
硅质页岩的力学性质:(1)天然含水量时的平均容重: 2600公斤/立方米(2)基岩抗压强度: 1000-1200公斤/平方厘米(3)牢固系数 12~15(4)岩石与混凝土之间的的抗剪断摩擦系数为f’=0.85,抗剪断凝聚力系数c’=7.0kg/cm2;抗剪摩擦系数f=0.65。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设计说明23页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设计说明23页](https://img.taocdn.com/s3/m/b571d73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d.png)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设计说明23页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说明书学生:宋文海指导老师:张萍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1. 工程等级、建筑物级别及防洪标准确定1.1工程等级确定根据工程基本资料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表1—1),确定:1)根据水库总库容1.042亿m3和供水保证率为95%判定,工程属于Ⅱ等工程,大(2)型规模;2)根据电站装机1.5万KW判定,工程属于Ⅳ等工程,小(1)型规模;3)根据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4.28万亩,工程属于Ⅲ等工程,中型规模。
综合以上数据,确定水利枢纽工程为Ⅱ等工程,大(2)型规模。
表1-1 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工程等别工程规模水库总库容(3810m)防洪治涝灌溉供水发电保护城镇及工矿企业的重要性保护农田(410亩)治涝面积(410亩)灌溉面积(410亩)供水对象重要性装机容量(410KW)Ⅰ大(1)型≥10 特别重要≥500≥200≥150特别重要≥120Ⅱ大(2)型10~1.0 重要500~100200~60150~50重要120~30Ⅲ中型 1.0~0.10 中等100~30 60~15 50~5 中等30~5 Ⅳ小(1)型0.10~0.01 一般30~5 15~3 5~0.5 一般5~1Ⅴ小(2)型0.01~0.001<5 <3 <0.5 <1注: ①水库总库容指水库最高水位以下的静库容;②治涝面积和灌溉面积均指设计面积。
1.2 建筑物级别确定表 1-2 水工建筑物级别工程等别永久性建筑物级别临时性建筑物级别主要建筑物次要建筑物Ⅰ 1 3 4Ⅱ 2 3 4Ⅲ 3 4 5Ⅳ 4 5 5Ⅴ 5 5根据工程基本资料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表1—2),确定:鲤鱼塘水库水工建筑物级别工程等别永久性建筑物级别临时性建筑物级别主要建筑物次要建筑物Ⅱ 2 3 41.3 工程洪水标准确定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表1-3山区、丘陵区水利水电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洪水标准[重现期(年)]项目水工建筑物级别1 2 3 4 5设计1000~500 500~100 100~50 50~30 30~20 校土石坝可能最大洪水5000~2000 2000~1000 1000~300 300~200 核(PMF )或10000~5000混凝土坝、浆砌石坝5000~20002000~10001000~500500~200200~100表1-4 临时性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重现期(年)临时性建筑物类型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级别34 5 土石结构 50~20 20~10 10~5 混凝土、浆砌石结构20~1010~55~3根据表1—3、表1—4确定,有:鲤鱼塘水库工程的洪水标准水工建筑物类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临时性建筑物重现期(年)设计500~10010~5 校核2000~1000 所以,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洪水标准:正常运用情况下为500年一遇(%2.0=P ),非常运用情况下为2000年一遇(%05.0=P );临时性建筑物的洪水标准:5年一遇(%20=P )。
碾压混重力坝毕业设计
![碾压混重力坝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94e6496edb6f1afe001f04.png)
碾压混重力坝毕业设计碾压混重力坝设计前言某水库工程是河北省和水利部“八·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
该工程是以供水、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为主的大型控制枢纽工程。
青龙河流域水量充沛,控制流域面积634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9.6亿m3,是滦河流域较大的一条支流。
但由于降雨、径流的年际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必须修建大型控制工程调节水量,丰富的水资源才能得以充分开发利用。
水库按满足秦皇岛市生活、工业用水和滦河中下游农业用水的需要设计,工程规模是:正常蓄水位141 m,调节库容7.09亿m3,水库库容系数0.77,水量利用系数为70%。
坝后式电站装机容量20Mw。
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DJ12-78的规定,一期工程为二等工程,大坝为2级建筑物,正常应用洪水为100年一遇,非常运用洪水为1000年一遇。
辅助建筑物按Ⅲ级设计,临时建筑物按Ⅳ级设计。
枢纽建筑物包括电站坝段,溢流坝段、两岸非溢流坝段。
坝型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
底孔坝块两个,孔口进口后接,深式压力管道,进口底高程90.0m,最大单孔泄流量900m3/s。
溢流坝共5孔,孔宽20m,装设8x8m弧形钢闸门。
溢流面采用WES曲线,堰顶高程130,最大泄量3200m3/s,下游防洪允许单宽流量160m3/s,泄水建筑物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采用宽尾墩与消力池联合消能方式,枢纽工程总泄量5000m3/s。
水电站为3级建筑物,正常运用洪水为30年一遇,非常运用洪水为200年一遇,电站装机容量20MW,多年平均发电量为6275x104kwh.。
水库上游设计洪水位为142.0m,相应下游水位为92.0m,库容为8.32×108m3,溢流坝相应的泄量为15243m3/s;上游校核洪水位为143.3m,相应下游水位为92.4m,库容为8.70×108m3,溢流坝相应的泄量为19857m3/s;上游正常蓄水位为141m(与汛限水位同高),相应下游水位为86.1m;死水位为90.0m,相应的库容为0.78×108m3。
(完整版)重力坝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重力坝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c3e2a8c650e52ea54189814.png)
网络教育学院《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题目: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学习中心:专业:年级:年春/秋季学号:学生:指导教师: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基本资料 (1)一、基本情况 (1)二、气候特征 (1)三、工程地质条件 (1)第二章大坝设计 (3)一、工程等级 (3)二、坝型确定 (3)三、基本剖面的拟定 (3)四、坝高计算 (3)五、挡水坝段剖面的设计 (4)第三章结构计算 (5)一、荷载及其组合 (5)二、挡水坝抗滑稳定分析计算 (7)三、挡水坝边缘应力分析与强度计算 (9)第四章细部构造设计 (13)一、材料区分及标号选择 (13)二、坝顶 (13)三、坝体防渗与排水 (13)四、坝体廊道系统 (13)第五章地基处理 (14)一、基底开挖 (14)二、固结灌浆 (14)三、惟幕灌浆与坝基排水孔 (14)第六章附件 (15)一、挡水坝段剖面图 (15)第一章基本资料一、基本情况本重力坝水库坝高53.9m,坝底高程31.0m,坝顶高程84.9m,坝基为微、弱风化的花岗岩层,致密坚硬,强度高,抗冲能力强。
水库死水位51.0m,死库容0.3亿m3,正常水位80.0m,设计状况时上游水位82.5m、下游水位45.5m,校核状况上游戏水位84.72m、下游水位46.45m。
二、气候特征1、根据当地气象局50年统计资料,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4m/s,重现期50年最大风速23m/s,设计洪水位时2.6km,校核洪水位时3.0km;2、最大冻土层深度为125m;3、河流结冰期平均为150天左右,最大冰层1.05m。
三、工程地质条件1、坝址地形地质(1)、左岸:覆盖层2-3m,全风化带厚3-5,强风化加弱风化带厚3m,微风化层厚4m;(2)、河床:岩面较平整,冲积沙砾层厚约0-1.5m,弱风化层厚1m左右,微风化层厚3-6m;坝址处河床岩面高程约在38m 左右,整理个河床皆为微、弱风化的花岗岩层,致密坚硬,强度高,抗冲能力强;(3)、右岸:覆盖层3-5m,全风化带厚5-7,强风化加弱风化带厚1-3m,弱风化带厚1-3m,微风化层厚1-4m。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计算书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71606c45d1f34693dbef3e78.png)
目录第一章设计依据11.1 工程等级与建筑物级别21.2 工程洪水标准3第二章洪水调节计算52.1 工程洪水标准52.2 调洪计算52.2.1 调洪计算基本原理52.2.2 水位与流量关系的确定62.2.3 机算调洪数据72.2.4校核水库防空时间24第三章水能计算263.1 电站出力的估算263.2 机组台数和单机容量的选择263.3 水轮机型号和参数选择263.4 淤沙高程与电站取水口高程计算273.4.1 淤沙高程273.4.2 电站进水口底板高程27第四章水电站厂房初步设计294.1 水电站厂房的布置294.2 厂房轮廓的确定294.2.1主厂房长度的确定294.2.2 主厂房宽度的确定294.2.3 尾水平台与尾水闸室的布置30第五章大坝设计315.1 大坝有关参数的确定315.2 非溢流坝设计325.2.1 非溢流坝基本剖面设计325.2.2 非溢流坝实用剖面设计335.2.3 非溢流坝的荷载组合335.2.4 非溢流坝抗滑稳定验算(坝基处2—2截面)345.2.5 非溢流坝段应力验算(坝基处2—2截面)385.2.6 坝基处2—2截面部应力验算405.2.7非溢流坝段折坡处抗滑稳定验算(1—1截面)435.2.8非溢流坝段折坡应力验算(1—1截面)485.3 溢流坝段设计495.3.1 溢流坝段基本数据495.3.2溢流坝段实用剖面设计505.3.3溢流坝段消能设施的结构尺寸确定515.3.4溢流坝抗滑稳定验算(坝基处2—2截面)525.3.5溢流坝段应力验算(坝基处2—2截面)565.3.6 溢流挑射距离和冲坑深度计算585.4 厂房坝段设计595.4.1 水电站厂房的型式595.4.2 水电站厂房的布置595.4.3 电站引水管的布置形式595.4.4 厂房坝段坝身剖面设计59第六章施工组织设计616.1 施工导流标准616.2 施工导流布置和水力计算616.2.1导流方法616.2.2 导流布置616.3 一期导流计算626.3.1 导流水力计算626.3.2 上下游围堰的堰顶高程636.3.3 围堰断面设计636.3.4 围堰工程量计算666.4 二期导流机算676.4.1 坝体缺口和底孔联合泄流水力计算676.4.2 堰顶高程的确定与堰顶宽度的确定676.4.3 围堰断面设计676.4.4 围堰工程量计算686.5 封堵时间与蓄水计划69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与取得的成果。
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组织设计
![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6faf3167ec102de2bd893d.png)
1.1 碾压混凝土工程1.1.1 主要工程量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共13个坝段,碾压混凝土工程量见表1.1-1。
1.1.2 施工布置1.1.2.1 施工风、水、电布置施工用水:大坝混凝土施工用水主要为基岩面和老混凝土面清洗、仓面喷雾及混凝土表面冲毛和养护。
根据施工总布置和大坝混凝土上升情况,采用专用管线自总布置铺设至大坝范围的水管中引至各施工部位。
施工供风:根据各部位施工情况采取相适宜的供风方式,主要采用专管从主风管接至施工部位。
根据供风对象及部位采用固定供风站和移动供风站相结合的方式。
施工用电:直接采用专线从总布置提供的接线点接至各施工部位。
1.1.2.2 混凝土生产系统布置根据招标文件技术要求和大坝混凝土施工进度要求,自行设计和运行一座2×3.0m3强制式搅拌楼,碾压混凝土生产能力180~200m3/h,具体详见“第二章施工总平面布置”相关内容。
1.1.2.3 混凝土运输道路布置考虑到本标大坝工程处地形势相对较缓,结合开挖施工道路布置情况,拟采用自卸汽车直接入仓的浇筑方式,混凝土运输主要通道有上坝公路、右1#、2#、3#、4#、基坑2#道路,另根据地形条件新修临1#道路,混凝土运输道路为混凝土生产系统→上坝公路→进场公路→混凝土入仓道路(含移动式临时钢桥)→混凝土浇筑仓面,平均运输距离约 1.5km。
道路布置详见附图《大坝混凝土施工平面布置图》。
(1)基坑2#道路该道路利用基坑开挖2#道路布置,主要负责大坝1607m~1625m高程碾压混凝土运输入仓。
该道路接于进场道路,终于基坑1606m高程,路面宽度6m,道路随坝体的上升不断填筑至1625m高程,最大坡比10%。
(2)右4#道路该道路利用坝肩开挖右4#道路布置,主要负责大坝1625m~1637m高程碾压混凝土运输入仓。
该道路接于进场道路,终于1625m高程,路面宽度6m,道路随坝体的上升不断填筑至1637m高程,最大坡比10%。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d96ef9f90f76c661371a13.png)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铜钱坝水库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及施工组织设计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班级工093学生郝晓卫指导教师苗隆德2013 年摘要一个坝址的坝型选择主要取决于地形、地质、水文和气候条件。
本次设计的基本资料来自于勉县地区铜钱坝资料。
经过对几次可建造坝型的比较估算,我们选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方量少、造价低。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一般设置坝顶溢流堰,溢流堰为河川水利枢纽之必需泄水建筑物,用以排泄水库多余的水量,必须设计成能泄放最大的来水量,而同时能保持水库的水位在预定的水位以下。
入库设计洪水的选择和确定,需要通过充分的水文流域因素资料来进行分析。
然后才能确定溢流堰尺寸。
对于过坝水流的调蓄,需要有合理审慎的设计,以避免生命财产的损失。
我们是通过调洪演算来确定起调流量和下泄流量从而来设计溢流堰。
接着在满足上下游稳定和应力的条件下,根据大坝基本剖面最小原则来确定该碾压混凝土大坝的剖面和轮廓尺寸,也包括大坝的一些细部结构和对地基的处理等。
在确定完上下游的基本坡度后,用稳定计算和材料力学分别从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和地震情况的方面进行稳定计算,来验证和校核剖面的稳定性。
大坝安全也是大坝设计中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坝越高越重要。
由于水库蓄水量很大,所以设计时需谨慎小心,以防因失事而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小心处理诸多影响运行性能的因素,以确保坝的安全、经济和效用。
通过本次设计,让我了解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方法,而且对其他型式的坝型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关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一些重要特点和设计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完成了专业知识从理论到实际的过渡。
体会到了身为一名水利工程设计者所需要具备的品质和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担负的责任,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都是一次提前的操练。
ABSTRACTA dam site of the dam type selection is mainly depends on topography, geology, hydrology and climate conditions. The design of the basic data from MianXian areas copper bar. After comparing several dam type can be built to estimate, we choose our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gravity dam,little volume, low price.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gravity dam crest overflow weir, generally set the overflow weir for necessary drainage river water conservancy hub building, used to drain the reservoir redundant water, must be designed to discharge the biggest inflow,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keep the reservoir water level below the predetermined water level. Put in storage, the choice and determination of design flood, need through the full hydrological factors data for analysis. And then to determine the size of overflow weir. Passing the dam for water storage, needs to have a reasonable and prudent design, in order to avoid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We are through the flood regulating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design flow and analyzed so as to adjust to the overflow weir.The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atisfy the stability and stress of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ofile minimum principle to determine the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 dam profile and dimensions, and also include some of the detail structure of the dam and the foundation treatment etc. After in determining the basic grade of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with stability analysis and mechanics of materials, respectively, from the normal storage level, design flood level and check flood level and stability of earthquake situation, to verify and check profile stability.Dam safety as well a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olling factor of the dam design, the dam, the higher the more important. Due to reservoir storage capacity is very big, so the design need to be careful, in case of loss of lifeand property due to crash. Carefully deal with many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ensure dam safety, economy and utility. Through the design, let me know the design method of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gravity dam, but also for other types of dam type have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to know about som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gravity dam and when the desig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ome problems, and completed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ransitio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Realized as a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designers need to have the quality and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more importan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later work for us is a practice ahead of time.目录摘要 (1)第1章铜钱坝工程概述 (6)1.1 工程概况 (6)1.2 工程特征表 (7)第2章水文气象 (8)2.1 流域水文概况 (8)2.2洪水分析计算 (8)第3章兴利调节和调洪计算 (12)3.1 底孔规模及死库容确定 (12)3.2 兴利库容确定 (12)3.3 调洪计算 (13)第4章工程地质 (19)4.1 区域地质概况 (19)4.2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19)4.3 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21)4.4 各坝轴线工程地质条件 (23)第5章枢纽布置 (24)5.1 坝址选择 (24)5.2 坝轴线选择 (25)5.3 坝型选择 (25)5.4 枢纽布置 (26)第六章建筑物设计 (28)6.1 非溢流坝段设计 (28)6.1.1坝顶高程确定 (28)6.1.2初拟坝体剖面 (30)6.1.3荷载计算 (30)6.1.4 坝基面稳定计算 (34)6.1.5抗滑稳定与强度验算 (36)6.2溢流坝段设计 (40)6.2.1. 溢流坝堰面体型设计 (41)6.2.2溢流坝面水面线计算 (44)6.2.3消能防冲设计 (49)6.3 排沙底孔设计 (50)6.3.1底孔剖面拟定 (50)6.3.2底孔水力计算 (55)6.3.3工业取水管的设计 (57)第七章构造设计 (58)7.1.坝顶构造 (58)7.1.1廊道系统 (58)7.1.2坝体检查与排水廊道 (58)7.1.3防渗系统 (58)第八章地基处理 (60)8.1地基开挖与清理 (60)8.2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 (60)8.2.1固结灌浆 (60)8.2.2帷幕灌浆 (61)8.3断层、软基夹层处理 (61)第九章施工组织设计 (62)9.1 施工组织设计 (62)9.2施工进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范本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60e9c4e8856a561252d36fca.png)
FJD31050FJD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设计阶段碾压混凝土实体重力坝设计大纲范本(大中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9年3月1工程技术设计阶段碾压混凝土实体重力坝设计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2目次1. 引言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3. 设计基本资料 (4)4 坝体布置 (6)5.水力设计 (7)6.坝体断面设计 (8)7.碾压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及层面抗剪断参数的试验 (12)8.坝体稳定应力分析 (13)9.坝体构造 (16)10.坝基处理设计 (16)11.坝体观测设计 (17)12.专题研究 (17)13.工程量计算 (17)14.设计成果 (18)31 引言1.1 适用范围本设计大纲范本适用于技施设计阶段一般地区大中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
工程位于,是以为主,兼有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挡水建筑物为碾压混凝土实体重力坝,最大坝高 m,水库正常蓄水位 m,总库容亿m3,电站机组台,总装机容量 MW,多年平均发电量亿kW·h。
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 主要依据文件(1)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3) 工程技术设计任务书;(4)有关工程文件和会议纪要。
2.2 主要设计规范(1)SDJ 12-7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试行)及补充规定;(2)GB 50201-94 防洪标准;(3)SDJ 21-78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试行)及补充规定;(4)DL/T 5005-92 碾压混凝土坝设计导则;(5)SL 48-94 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6)SDJ 341-89 溢洪道设计规范;(7)SDJ 10-78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试行);(8)SDJ 20-78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试行);3 设计基本资料3.1 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1)工程等别为等;(2)建筑物级别为级。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word版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c9fb1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e.png)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word版目次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总则4 术语、符号5 重力坝布置6 坝体结构和泄水建筑物型式7 泄水建筑物的水力设计8 结构计算基本规定9 坝体断面设计10 坝基处理设计11 坝体构造12 坝体防裂及温度控制13 观测设计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堰面曲线、堰面压力及反弧段半径附录B (标准的附录) 坝身泄水孔体型设计附录C (标准的附录) 水力设计计算公式附录D (标准的附录) 坝基、坝体抗滑稳定抗剪断参数值附录E (标准的附录) 实体重力坝的应力计算公式附录F (标准的附录) 坝基深层抗滑稳定计算附录G (标准的附录) 坝体温度和温度应力计算条文说明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重力坝的布置、结构计算、设计原则、温度控制和观测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水利水电大、中型工程岩基上的1、2、3级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4、5级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可参照使用。
对于坝高大于200m的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应作专门研究。
22引用标准33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50199—94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201—94 防洪标准DL/T5039—95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DL/T5057—19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5073—1997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7—1997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T5082—1998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D105—82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303—88 水电站进水口设计规范SDJ12—197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 (试行) 及补充规定SDJ336—89 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SL48—94 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3 总则3.0.1 本规范是根据GB50199规定的原则制定的。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大坝施工方案[详细]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大坝施工方案[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20b4081358f5f61fb6366637.png)
紫云XX县三岔河水库工程大坝混凝土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葛洲坝集团XX公司三岔河水库工程施工项目部二○一五年七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2)1.1工程简介 (2)1.2 库区工程地质 (3)1.2.1基本地质条件 (3)1.4气象 (5)二、编制说明 (7)2.1编制依据 (7)2.2编制原则 (8)2.3适用范围 (8)三、施工布置 (8)3.1 施工道路布置 (8)3.2 负压溜槽布置 (9)3.3 施工用水 (9)3.4 施工用电 (9)3.5临时房建及仓库 (10)3.6砂石生产系统(包括临时储备料仓) (11)3.7混凝土拌和系统 (11)3.8其它 (11)四、总体施工程序、施工措施、主要技术控制要点和施工过程中质量保障措施4.1施工程序 (11)4.2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11)4.3施工准备 (12)4.3.1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12)原材料质量检测 (12)4.3.2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3)4.3.3提交的试验资料 (14)4.3.4砂浆、净浆配合比设计 (14)4.4主要施工措施 (15)4.4.1 混凝土分层、分块 (15)4.4.2 模板工程 (15)4.4.3 钢筋工程 (16)4.4.3.1 钢筋的采购与保管 (16)4.4.3.2材质的检验 (17)4.4.3.3 钢筋的制作 (17)4.4.3.4 钢筋的安装 (18)4.3.4预埋件埋设 (20)4.4 大坝主体混凝土 (22)4.4.1大坝主体碾压混凝土 (22)4.5变态混凝土施工 (30)4.6溢流坝段闸墩、导墙、溢流面混凝土施工 (31)4.7横缝及结合层面施工 (33)4.8异种混凝土的施工 (35)4.9碾压混凝土止水、排水系统施工 (35)4.10细部结构施工 (36)4.11主要技术控制要点 (36)4.12施工流程控制要点 (38)4.13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39)4.14大坝混凝土温控防裂施工技术措施 (51)五、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53)六、资源配置 (53)七、质量安全及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54)一、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XX县三岔河水库枢纽工程建筑物主要有:拦河坝、溢洪道、放水底孔、取水口、灌区工程、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机电设备及安装、房屋建筑工程、大坝安全监测工程及施工导流等临时工程组成。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二)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二)](https://img.taocdn.com/s3/m/0c1abd0c77232f60ddcca1d5.png)
1 .1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断面及构造设计
1 .1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断面及构造设计 坝内廊道设计
为适应大坝碾压混凝土的快速施工,坝内廊道的形成可采用预制廊道、预制顶拱或盖 板,也可在廊道周边采用变态混凝土施工等。
1 .1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断面及构造设计 坝内廊道设计
1 .1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断面及构造设计 廊道周边采用变态混凝土施工。
1.2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大坝初设阶段推荐方案为常态混凝土重力坝,枢纽布置为河床中部坝段布置 坝身泄洪建筑物和装机5台的坝后式厂房,泄洪与厂房建筑物重叠布置,采用厂前 挑流消能,类似于乌江渡的布置型式;右岸布置升船机,左岸布置装机4台的地下 式厂房。
常态混凝土重力坝虽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由于工程量巨大,大坝结构复 杂,存在造价高,施工工期长等问题,影响工程效益的尽早发挥。
1 .1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断面及构造设计
1 .1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断面及构造设计
Hale Waihona Puke 1 .1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断面及构造设计
1 .1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断面及构造设计
1 .1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断面及构造设计
碾压混凝土坝的防渗结构按所用的材料可分为两大类:混凝土防渗结构和高 分子材料防渗结构。
混凝土防渗主要有:厚常态混凝土防渗面层、薄常态混凝土防渗面层、钢筋 混凝土面板、二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等型式。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第二讲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主讲人:欧红光
1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2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及质量控制
1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1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1)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断面及构造设计 2)水电站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1 .1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断面及构造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JD31050FJD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设计阶段碾压混凝土实体重力坝设计大纲范本(大中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9年3月1工程技术设计阶段碾压混凝土实体重力坝设计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2目次1. 引言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3. 设计基本资料 (4)4 坝体布置 (6)5.水力设计 (7)6.坝体断面设计 (8)7.碾压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及层面抗剪断参数的试验 (12)8.坝体稳定应力分析 (13)9.坝体构造 (16)10.坝基处理设计 (16)11.坝体观测设计 (17)12.专题研究 (17)13.工程量计算 (17)14.设计成果 (18)31 引言1.1 适用范围本设计大纲范本适用于技施设计阶段一般地区大中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
工程位于,是以为主,兼有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挡水建筑物为碾压混凝土实体重力坝,最大坝高 m,水库正常蓄水位 m,总库容亿m3,电站机组台,总装机容量 MW,多年平均发电量亿kW·h。
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 主要依据文件(1)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3) 工程技术设计任务书;(4)有关工程文件和会议纪要。
2.2 主要设计规范(1)SDJ 12-7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试行)及补充规定;(2)GB 50201-94 防洪标准;(3)SDJ 21-78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试行)及补充规定;(4)DL/T 5005-92 碾压混凝土坝设计导则;(5)SL 48-94 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6)SDJ 341-89 溢洪道设计规范;(7)SDJ 10-78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试行);(8)SDJ 20-78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试行);3 设计基本资料3.1 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1)工程等别为等;(2)建筑物级别为级。
3.2 地震烈度(1)地震基本烈度度;(2)地震设防烈度度。
3.3 洪水标准(1)设计工况洪水重现期Ts= a;4(2)校核工况洪水重现期Tx= a。
3.4 水库淤积(1)泥沙淤积高程 m;(2)泥沙内摩擦角°;(3)泥沙浮容重 kN/m3。
3.5 气温与水温(1)月平均气温,见表1。
表1 月平均气温表单位:℃(2)绝对最高气温℃;(3)绝对最低气温℃;(4)多年平均气温℃;(5)水库水温℃。
3.6 风速与吹程(1)相应于洪水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m/s;(2)风的吹程 km。
3.7 冰情(1)冰期月~月;(2)冰盖最大厚度 m;(3)流冰特征:冰块厚度 m;面积 m2;流速 m/s;流冰破碎强度 MPa;流冰量 m3。
3.8 地质资料(1)地质年代;(2)岩性;(3)岩层走向;(4)岩层倾向;(5)岩层倾角。
(6)坝基岩石物理力学指标①岩石抗压强度,见表2。
5表2 岩石抗压强度单位:MPa②坝建基面抗剪断强度参数:微风化岩石:f′=;C′=MPa;弱风化岩石:f′=;C′=MPa。
③岩体变形特性,见表3。
(7)坝址岩石风化深度,见表4。
4 坝体布置4.1 布置原则4.2 泄洪建筑物设计数据(1)泄洪孔口型式;(2)泄洪孔口尺寸 m× m;(3)泄洪孔口孔数孔;(4)闸门型式;(5)堰顶高程 m;(6)堰面曲线方程;(7)闸墩厚度 m;67(8)放空孔型式 ;(9)放空孔孔口尺寸 m × m ; (10)放空孔孔数 孔; (11)放空孔进口底板高程 m ; (12)放空孔闸门型式 ;(13)消能型式及消能工几何尺寸 。
4.3 坝轴线座标坝轴线控制点座标,见表5。
表5 坝轴线控制点座标 单位:m4.4 坝体分块分段自右(左)起1号坝块~ 号坝块为 坝段, 号坝块~号坝块为坝段。
5 水力设计5.1 泄洪能力计算(1)表孔泄流能力计算:(1)式中:Q ——流量,m 3/s ; m z ——流量系数; ε——收缩影响系数; σm ——淹没系数; B ——溢流堰总净宽,m ;H x ——计入行进流速的堰上水头,m ; g ——重力加速度,m/s 2(2)底孔泄流能力计算:(2)232xm z H g B m Q εσ=zgH A Q 2μ=式中: Q——流量,m3/s;μ——孔口流量系数;A k——出口处孔口面积,m2;H z——计入行进流速的孔口堰上水头,m;g——重力加速度,m/s2。
5.2 泄洪建筑物调洪演算成果调洪演算成果,见表6。
表6 调洪演算成果表5.3 整体水力学模型试验6 坝体断面设计 6.1 设计原则896.2 基本断面选择6.3 计算假定(1)混凝土重度 24 kN/m 3(2)按拟静力法计算地震惯性力 水平向地震系数kH = 地震惯性力系数FQ= (3)扬压力图形图1 河床坝段坝基面 图2 碾压混凝土层面及岸坡坝段坝基面6.4 作用在坝体上的荷载及荷载组合 6.4.1 作用在坝体上的荷载图3 作用在坝体上的荷载(1)水平力:上游水压力H1= ;水平泥沙压力H2=;上游面冰压力H3=;上游面浪压力H4=;下游面水压力H5=;地震时作用于坝体库水惯性力H6=;地震时坝体水平向惯性力H7=;地震时泥沙动土压力H8=;泄洪时反弧段动水压力水平分力Px=。
(2)垂直力:坝体自重V1=;作用在上游倾斜面上的垂直压力(包括水重及泥沙重)V2=;作用在坝基面上扬压力V3=;地震时坝体垂直向惯性力V4=;下游倾斜面(坝面)上水重V5=;反弧段动水压力垂直分力Py=。
6.4.2荷载组合表7 荷载组合6.5 断面优化(1)优化计算方法1011(2)设计变量设计变量见图4和图5。
(3)目标函数(4)约束条件图4 溢流坝段基本断面 图5挡水坝段基本断面 x1——上游面坝坡 x2——上游面起坡点高程 x3——溢流坝段下游坝坡 x4——溢流坝段下游面起坡点高程 x5——挡水坝段下游面坝坡x6——挡水坝段下游面起坡点高程表8 坝基面稳定、应力约束条件表9 坝体控制层面稳定、应力约束条件12(5)断面优化成果表10 断面优化成果表(6)层面抗剪断强度参数设计要求值(f′,c′)表11 坝体断面参数表c′单位:MPa 7 碾压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及层面抗剪断参数的试验7.1 试验任务7.2 试验碾压混凝土层面抗剪断参数建议值及配合比表12 试验碾压混凝土层面抗剪断参数建议值及配合比8 坝体稳定应力分析8.1 计算分析方法138.2 有限元网格剖分及边界条件8.3 各区材料主要物理力学参数8.4 成果整理分析(1)基本断面特性点位移值1415(2)基本断面应力特征值表15 基本断面应力特征值表(3)坝体主应力σ1、σ2等值线图(4)典型层面的剪应力τs ,正应力σn 和层面点安全系数分布曲线图 点安全系数计算公式: (3)sini i c f k τσ'+'=9 坝体构造9.1 坝体上游面防渗、排水结构设计(1)设计准则(2)方案比较9.2 坝体分缝(1)纵缝(一般不设纵缝)10 坝基处理设计1611 坝体观测设计观测的主要部位为上游防渗结构及碾压混凝土层面。
观测项目及布置要求,遵照DL/T 5005-92第7.0.4执行。
12 专题研究12.1 碾压混凝土材料配比及层面抗剪(断)参数的专题研究研究内容和要求,可按照本大纲第7章所述的内容和要求进行。
12.2 坝体上游面防渗排水结构的专题研究研究的方案可按照本大纲第9.1节中所述方案和要求进行。
13 工程量计算13.1 计算原则遵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88)水规设字第8号〕执行。
13.2 计算项目见“各坝段工程量汇总表”。
1714 设计成果14.1 计算书14.1.1基本资料和设计参数14.1.2荷载计算成果14.1.3稳定应力计算成果14.2 专题研究报告14.2.1碾压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及层面抗剪参数研究报告 14.2.2 上游防渗排水结构专题研究报告14.3 设计图14.3.1坝体基本断面图14.3.2坝体结构布置图14.4 工程量汇总表18。